观沧海《观沧海》教学设计(精选15篇)
1.观沧海《观沧海》教学设计 篇一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观沧海教学设计1
一、教学准备:
相关时代背景,曹操《步出夏门行》《苦寒行》等诗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的心态。
2、结合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精神。
3、结合相关诗歌,了解诗人的气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描写大海著名诗篇,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力量,可以让人千古不忘呢?我们来看这首诗。
2、开宗明义,直面主题:
通读全诗,说说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怀胸襟的诗句是什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什么样的胸怀?(包容万物,胸怀宏大)
3、条分缕析,渐入主题:
那么诗人在此之前描写了什么景物来衬托这一胸怀呢?请大家读诗歌的前八句,看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归纳一下内容并思考这些描写与诗人宏大胸怀之间的联系。(学生回答,总结)
提示:“日月之行”四句描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那么现实中是什么景象?“观沧海”这一题目在诗人如何点明?诗人脚下的碣石山什么样?
“东临……竦峙”交代观海的地点及环境。
提示:①在这几句诗中,有哪些词语的含义相关?(临,登上。竦峙,耸立。均能感受到观海的地点之高。)
创作背景1:
走向人生巅峰的曹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后,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率师北征,一战告捷。
总结:此刻,站立于高山之上的曹操统一了经历了多年战乱的北方,正处于自己人生的巅峰之中。
②曹操眼前的大海什么样?(“水何澹澹”,起伏不定)为什么曹操不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去描绘大海的广阔或平静,而是描写这样的景象呢?结合背景来看。
补充材料:平定北方的战争经历了整整七年时间,虽然官渡一战获胜,但战胜袁绍及其家族还是极其艰险的。特别是在北方进军的过程,曹操甚至开挖了两条运河来运送物资。为此,他曾经写下了著名的《苦寒行》来记载这次艰苦的行军过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登上高耸的太行山,陡峭道路艰险难行!羊肠小路弯曲盘旋,车轮颠跛屡次摧折。幽幽深林冷落凄寒,北风哀号催人心碎!)
那么,起伏不定的大海与曹操的内心有什么关联?
总结:表现出曹操起伏不定的内心。
“树木……涌起”描写眼前的景物
提示:①从中你了解了什么内容?(季节,海岛的环境)
②什么季节?(秋天刚到,草木还很茂盛)
③但秋风吹来,从“萧瑟”一词中,你可以发现,眼前郁郁葱葱的一切很快会发生什么变化?(凋零)“洪波涌起”,说明此刻风很大,才能卷起巨浪,刚才还只是起伏不定的大海会在转瞬间涌起巨浪吗?(这是曹操内心的反应)那么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激起了如此大的浪涛呢?
创作背景2:此刻曹操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特别是在他获胜之后,他最重要的谋士郭嘉因病去世,年仅37岁。在官渡之战前,由于势力相差悬殊,曹操也曾经犹豫过,是郭嘉帮他分析了他与袁绍之间的优劣之势,坚定了他必胜的信心。在进军北方的时刻,面对艰难的道路他也曾迟疑过,又是郭嘉敦促他不能给袁氏兄弟以喘息之机,最终使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郭嘉的去世对曹操打击极大,在第二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惨重的失败,此前他虽然也失败过但都能东山再起赢得胜利,可此战失利后,他也曾几次进兵南下但都无功而返,统一天下的机会就此失去。赤壁之战败后,曹操就痛哭郭嘉,认为如果郭嘉还在自己不会有如此之惨败。
总结:眼前的景物让曹操看到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在飞逝的时光中,曾经茂盛繁华的一切转瞬间都会凋零、消失。
4、延伸阅读,深究主题:
面对变幻无常的生命,曹操又拿出了什么态度?请大家看《步出夏门行》的另一章《龟虽寿》:(学生朗读,并依据注释理解诗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烈士:有节气有壮志的人。盈缩:指寿命。养怡:谓保持身心和乐。)
曹操以什么态度来面对无常的生命,飞逝的时间?(乐观积极的心态)
为什么他会拿出这样的心态?(统一天下的重任还未完成,他还要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我们再来看结尾的几句诗,“日月之行”,还可代表什么?(飞逝的时间)“星汉灿烂”还可代表什么?(浩翰无垠的星空)曹操胸怀博大,他还包容了什么?(时间与万物)他不在意时间的流逝,而带着包容万物的胸襟试图去建立更大的功业。
5、总结: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起伏不定的大海与曹操有什么关联?(是他心态的表现)岛上的景物让他联想起了什么?(时间的飞逝,生命的脆弱)面对这一切,曹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怀?(包容时间万物,建立伟业的期望)
我们知道,在第二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但曹操亲历了东汉末年的乱世,亲眼目睹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因此把重整山河,再现盛世作为自己的责任。尽管在写作《观沧海》时曹操已经步入暮年(曹操时年52岁,终年65岁),但依然是昂扬的精神试图书写生命的新篇章,这才是这首诗的价值所在。
四、教后记:
《观沧海》已经教过多次,我感觉到,作为一个政治家,曹操的诗歌与他本人的政治、军事生涯是无法割裂的。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了解曹操,对于理解诗歌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曹操的诗歌的风格大体是统一的,因此引用其它相关内容的诗歌,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中,朗读自然是重中之重。在朗读时,我注意启发学生将朗读的高低起伏与诗歌中诗人心情的起伏对应,以此来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朗读效果很好。平时,我要求在早读时也要注意朗读有语调的变化,坚持下去,学生是能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魅力。
观沧海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大。
行:运行。
若:如同。
星汉:银河。
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 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 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_____________手法,勾画了汹涌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耸立海中的_____________,岛上繁茂的_____________,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默写课文。
3、预习下一课。
2.观沧海《观沧海》教学设计 篇二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曹操“雄才崛起”, 又“雅爱诗章”。在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之际, 常常“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建安十二年 (207) , 军阀逐鹿中原, 五月, 曹操率师北征乌桓, 七月, 出卢龙塞, 直指柳城, 一战告捷。九月, 胜利班师, 途中登临碣石, 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 作下此诗。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言明观海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 居高临海, 视野廖廓, 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临”, 登临。“以”, 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沧”, 水深而呈暗绿色。“沧海”, 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 “观”字统领全篇, 以下诗句, 皆为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写全景:大海波涛动荡, 山岛巍然屹立。“何”, 多么, 含叹美之意。“澹澹”, 水面浩淼的样子。“何”字用得已极饱满有力, “澹澹”两字更是千锤百炼而得者, 着此两字, 整个沧海便浑然一色了, 若换成“茫茫”“漫漫”等字眼, 就显得过于平实, 又欠生动, 当真是一字千金, 生色千古!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具体勾勒耸立的山岛:岛上树木繁茂, 百草丰美, 一派生意盎然。“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定神细看, 瑟瑟秋风中的海竟然洪波巨澜, 汹涌起伏。何等雄伟的景象, 何等雄浑的境界, 何等雄健的笔力!古往今来, 迁客骚人泣秋风、感伤落英者何其多?晏几道叹息“红叶黄花秋意晚” (《思远人》) , 耿玉真长恨“玉京人去秋萧索” (《菩萨蛮》) , 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更是大开悲秋文学之先声。然, 独立寒秋, 曹操却极写海的磅礴壮美, 岛的高耸挺拔, 草木的生机勃发, 一扫悲秋情调, 其志凌绝顶以远瞻世界的非凡气度跃然纸上, 足见曹公“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好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茫茫大海与天相接, 空濛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 日、月、星、汉 (银河) 都显得格外渺小, 它们的运行, 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若”, 好象。“星汉”, 银河。这四句诗, 融想象和夸张为一体, 大开大阖, 舒缓从容, 辞气直有干云之势, 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在千古诗人中, 想必也只有曹操如此一位雄才大略, 睥睨一世的风云人物才写得出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曹操素有“外定武功, 内兴文学”的雅称, 其诗悲壮慷慨, 震烁古今,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 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 雅好慷慨, 良由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 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慨而多气也。”千百年来, 曹操之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 震撼人心, 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属合乐时的套语。“幸甚至哉”, 庆幸得很, 好极了。“咏志”, 用诗歌来抒发志向。通常, 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但在此诗中却与诗内容紧密相关, 因为诗人写景志在抒发其远大的政治抱负, 及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观沧海》诗面上写的是海的浩瀚辽阔, 气象万千, 诗行中站立的, 则是那位气凌万仞、志在一统北中国的一代“枭雄”的巨大身影, 全篇气度正大严瑾, 诗体高华安雅。其艺术价值尤为值得一谈。
纵观此诗, 大处落笔, 宏观构象, 造境高敞;诗意深远, 格调高古, 气韵沉雄;措笔秀丽工整, 不务铺排词藻, 不求使典用事, 音律婉转和谐, 语言流丽、清新隽永。诗人在词语的选择上, 如“竦峙、丛生、丰茂、萧瑟、灿烂”等等, 大多典要、高华、壮丽。而全诗十四句, 除却首尾句明显不对仗外, 其他每两句之间多作对仗, 因此诵读全诗, 觉声调铿锵, 雄整而浏亮。
此外, 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 融景与情为一体。诗中景物描写, 气氛渲染、人情抒发三者历转而下, 于自然流转中见朴直蕴藉, 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的特有心情, 从而把景的描绘同情的感发完美结合, 可谓“景中寓情, 情因景兴, 情景相生”。令人感受鲜明、强烈, 体味无穷。加之诗人运用虚实相间的写法, 更是给写景造成一种“隔”的感觉, 人们必须发挥想象才能领会其意, 使全诗显得曲折含蓄, 而与诗人的情绪表里一致, 映照生辉。这种将诗赋中最富诗意的描写加以想象和加工, 创造出极富文采意象之美的诗意, 这种提炼精粹、化赋为诗的艺术手段, 值得借鉴。
此诗构思奇巧, 别具匠心也是特色之一。“观”字在诗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诗人的描写、想象、抒情均借此次第展开, 结构章法寓于天然浑成之中, 风格本色而朴直。
《观沧海》诗虽不长, 却五色斑斓, 异彩纷陈, 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 络绎缤纷, 读之恍如欣赏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图画, 使人赏心悦目, 意绪留连。
摘要:《观沧海》诗面上写的是海的浩瀚辽阔, 气象万千, 诗行中站立的, 则是那位气凌万仞、志在一统北中国的一代“枭雄”的巨大身影, 全篇气度正大严谨, 诗体高华安雅。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 融景与情为一体。诗中景物描写, 气氛渲染、人情抒发三者历转而下, 于自然流转中见朴直蕴藉, 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的特有心情, 从而把景的描绘同情的感发完美结合, 可谓“景中寓情, 情因景兴, 情景相生”。令人感受鲜明、强烈, 体味无穷。其艺术价值尤为值得一谈。
3.备课参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篇三
[关键词] 说题;思维;思路;规律;数列;构造
说题活动是高中数学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交流方式,近年来受到教师交流活动或职称评选活动的关注. 那么何为说题?如何说题?说题过程中如何展示教师的问题处理能力呢?如何体现教师专业化的能力与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教师在说题活动前做充分的了解和尝试,近期笔者以一次自身说题活动的参与,谈谈说题活动对自身的一些启示和思考,旨在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
[?] 题源
题: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1,Sn+1=4an+2,则a12=__________.
本题是由全国卷改编而来的一道高考试题,是本次说题活动给出的一道基本数列题. 从初步分析来看:本数列问题解决的基本知识在于做差之后等比数列知识的运用,其基本思想在于数列的做差思想、整体思想、构造思想等的运用. 从近年各地省市高考、竞赛试题来看,数列中递推数列通项的求解是一直是热点和难点.
[?] 说题
诸如《说题教学的尝试》(作者:李萍)与《说题——让数学课题更精彩》(作者:金秀青)等比较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说题,其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决的方向性、知识的整合度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等等,而本次是以教师说题为主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
首先谈谈说题的界定:说题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要求教师通过分析,将问题从审题—分析—解答—小结—提升等过程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语言的口述,在这过程中要求说题者将整个对试题的分析思维过程进行暴露,即“说数学思维”. 说题是近年比较流行、高效的考查教师基本课堂教学能力的一种方式,要求利用教学语言口述探寻解题的思维过程、对问题分析处理的想法以及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挖掘和提升,进一步对教师专业化素养的考查等,其作用是大大方便教师间的交流、节省大量的教学课时、理清教学的思路、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新型教研活动值得我们做一定的思考与尝试.
罗增儒教授关于解题教学提出的一些尝试和建议,其指出:解数学题要将陌生的条件、结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数学语言;按照这一想法,笔者类比思考说题正是将此形式进行语言表达的一种态势,即利用教学语言口述探寻解题通路的思维过程以及所采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和归纳,因此往往涉及下面几个方面:
1. 说题意
说出试题考查的背景、意图、隐含条件、处理方式、处理技巧等,是说明题意的基本要求. 数列知识板块是高考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所占分值约15%,小题主要考查数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答题侧重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列中的运用,诸如:整体思想进行构造、函数思想研究数列性质、数列求和中的倒序相加等思想.
从本题来看,本题的意图言简意赅:首先从基本处理而言是数列前n项和与通项之间的做差思想,在得到递推数列关系之后,进一步利用整体构造进行处理.对本题的后半阶段处理,我们知道构造类求数列通项是递推数列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对问题的处理、解决是站在教师自身的角度而言的,将基本方法进行阐述的同时,要立足于学生思维、考虑问题的角度再进行深思研究.
2. 说思维
简述解决试题探索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心理活动过程,这是说思维的基本要求.一般在指导学生解题思维培养途径上常常使用下面的方法方式:
(1)运用直觉思维,从类似问题中探索解题途径、渗透一般问题的解题规律,即模式识别策略;
(2)采用“庖丁解牛”策略,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逐一突破;
(3)分析综合策略,从条件出发、结论思考,对条件进行顺推、结论进行逆推,寻找问题突破点;
(4)转化策略,将命题不断进行转化、变换,转化为熟悉的、已知的问题进行突破.
纵观本题,参加本题说题活动的老师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思路,水平非常了得,但笔者思考:说题活动并非一味提倡一题多解,更要在说题过程中将学生能够解决的方法,其使用这样方法的依据说清楚,还要在探索解题过程中能够使用的解法和构建这些解法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这些更值得教师去关注.
(2)对an+1=4an-4an-1进行构造,这里的构造借助学生对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整体认知而定,既可以利用等差构造,也可以利用等比构造,相比而言学生往往更喜欢利用等差整体进行构造,但是等比整体的构造更具备解决递推数列的一般性.
利用等差数列的构造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必须将其讲清楚,学生使用该种方法时的心理机制也可以适当提及.
教师:令bn=an+1-2an,所以bn=2bn-1,所以{bn}是首项b1=3,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3. 说思路
说出本题解决的一般性思路更为重要,针对本题而言,教师要以第二种方法进行问题一般性的思路说明,尽可能进行推广. 针对上述解法二,学生思路一般性的方法是:
(1)主要思想:整体思想、构造思想、运算中注意如何利用整体性解决问题;
(2)考虑到数列an+1=pan+f(n)这一模型的重要性,开展说题活动的一般性思路说明;
(3)给出f(n)为一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的通用型问题解决指导.
4. 说规律
通过数列递推求通项,诸如an+1=pan+f(n)模型的一般性规律是利用等比数列的整体性构造解决,笔者概括出一般性的解决方式,并交流心得体会:
可以用上述一般性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nlc202309081627
(1)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2an-1+n-2(n≥2),求通项an.
(2)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n2,求通项an.
(3)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ban-2n=(b-1)Sn,求{an}的通项公式.
现代意义的解题教学特点:更注重解题的过程、策略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更注重解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变化中寻求不变才是教师所追求的和学生需掌握的.
[?] 感受
在参与本次说题活动中,笔者感受到教师的说题注重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以知识整合能力为主,注重试题讲解以多变多样化为切入点,关注解题过程中数学思想对学生的引导,关注一题多解带来的思维发散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
但是通过说题活动笔者也发现,我们有时候在处理说题目标的具体性、适度性和合适性上把握还显不足,甚至有些混乱,在面对一道具体的数学题目时,课程标准中的空话、套话切勿对应于具体题目. 教师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将本题所涉及的说题目标进行具体的、合理的叙述,这样比较贴合实际.
按照本次说题教学得到的一些尝试,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将说题目标进行层层递进式的剖析:
(1)其一是说题的初级目标,其主要是教师将问题的思路和解决方法进行叙说,将学生可能的解决方案予以呈现,将教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对话交流、问题设置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以符合学生解决问题心理机制为前提下的设计是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并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尝试.
(2)其二是说题的中级目标,此时笔者以为,我们在解决说题过程中所反映的基本思想方法应该向学生予以呈现,以本文中数列问题为例,教师努力向学生传递的是运用基本数列(等差、等比)解决未知数列模型,即转化思想;利用整体构造进行问题求解,即整体运用思想等,并对比两种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鼓励学生思考、认知哪种方法更具备一般性、普遍性,进而将问题教学效益最大化.
(3)其三是说题的高级目标,笔者对本文中的数列问题进行了一般性的推广,通过自身经验积累、搜集加工、自行编译一些符合数列模型an+1=pan+f(n)的递归数列,利用中级目标得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思想方法进行更广泛问题的开拓、更发散方向的尝试,真正将说题效应上升到一种“以点及面”的层面上,使得课堂教学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这里要注意把握好归纳与演绎的度,做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交替运用,同化规律与顺应规律多化循环,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规律、特点和方法,在参与思维中发展能力,在知识、规律的探索和归纳中形成创新意识.
总之,本次说题活动的尝试给教师专业化素养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加强高考试题的研究,将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通过说题的教学形式予以展示和交流,这样既发挥了优秀试题的典型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师对有价值试题的研究能力,使得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教学观:“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笔者想说,正是借用这样的教学观念,使得我们教师站在更高、更系统的舞台来指导教学,让我们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4.《观沧海》教学设计 篇四
导入:一曲雄浑壮阔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千年前那个兵荒马乱却也群雄四起、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提起三国,我不禁想起一个人(„„)对,曹操!他在同学们心中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回答)我想同学们对他的印象多半来自于《三国演义》或者一些影视作品,可你知道吗,在这些作品中,曹操的形象已经被自觉不自觉地“丑化”了,而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观沧海》,这是他非常有代表性的诗,也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在此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曹操。(ppt曹操简介,一名学生读)
第一环节:读一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现在我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效果。上面用红色标出来的字你能正确地读出来吗?(一名学生读,正音)一起来读一读。
下面让我们听录音,初步感受一下诗歌中的意境。(播放录音,学生听)刚才大家在听的时候有同学不由自主地跟着读了起来,已经蠢蠢欲动了,看起来这首诗的感染力确实不小。那我们就跟这录音,再次感受一下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听了一遍,也跟读了一遍,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同学们发现了自己朗读时总是和录音不合拍。的确,好诗一半读,读好一首诗需要一定的技巧,我们来看一下(ppt):(具体分析“水何澹澹,山岛耸峙”。(师范读,学生跟读)进步多了,但是还要注意一下气息,一句读完后要把气息延续到下一句。(再范读,学生跟读)读得真好,同学们悟性都很高,一下子就学会了。
其余的老师不一一示范了,同学们先自己揣摩一下意境,调整一下气息,酝酿一下情绪,我们一起来把诗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5秒钟思考)注意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慷慨激昂的,我们读的时候节奏要缓慢但是有力,语调也要豪迈高亢。一起——(学生朗读)每个人都很陶醉,仿佛已经看到诗人描写的画面了。
当然,一首诗歌光会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得了解诗人所写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才能算真正地读懂了这首诗。
第二环节:品一品
那么曹操这首《观沧海》写了什么内容呢?(ppt,问题)不妨让我们从题目中寻找答案。大声把标题齐读一遍:观沧海。从诗歌的标题中,你获取了那些信息?哪个字统领了全篇?(ppt问题2)(观字)诗人在何处观的沧海呢?(碣石)他看见了沧海中那些景物?(海水、山岛„„)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大海给你的印象呢?(学生回答)诗人眼中所见的大海是波涛汹涌的,而山岛是生机蓬勃的。(板书:波涛汹涌、生机蓬勃)
可是诗人的思绪是否只停留在了眼前所见的景物当中?(不是)他的
思绪飘去了哪里?(天空中,想起了日月、星汉)诗人笔下日月星汉又有怎样的特点?(从大海中升起落下)日月星汉气势大吗?(大)可他们都从大海中升起落下,比它们气势更大的是?(大海)所以作者这么夸张的想象其实依然是为了表现?(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博大胸怀)(板书:浩瀚苍茫、胸怀壮阔)
【最后两句是诗人《步出厦门行》组诗中每一首诗歌都有的,为了和乐而歌,我们不多说。】我们看到,全诗诗人围绕“观”字,描绘了波涛汹涌、生机勃勃的大海实景而且运用浪漫奇特的想象,充分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博大胸怀。把这几句写景的诗句找出来再读一次,感受大海壮阔博大的气势。(学生齐读:水何澹澹——若出其里)
第三环节:议一议
这一边朗读让我感觉同学们仿佛都身临其境了,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诗人难道仅仅是为了描写大海的壮阔博大,为写景而写景吗?(不是)那么是为了什么呢?(生:抒情;板书:箭头,情)这是一首诗歌,诗歌的本质是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言说自己的志向的(板书:抒情、言志),简单来说就是:诗表情,诗言志。(PPT)那么曹操又想借此来抒怎样的情,言怎样的志呢?(3秒钟思考)我想,我们还是有必要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更好地领悟。(ppt创作背景)
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在诗歌中所描绘的大海那波澜壮阔、生机勃勃、浩瀚苍茫、吞吐日月的画面,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想要言说的志向该是不言而喻了吧?谁来说一说。(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板书:建功立业、一统天下)
全诗虽不着一个“情”字,不着一个“志”字,但诗人笔下那一幅幅壮阔的画面却分明激荡着诗人一种激情万丈、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一种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板书:豪、壮)正如诗人对自己的评价:夫英雄者„„(ppt)这是何等的气魄!此时,我们若再回头来看这四句:“日月„„”同学们还认为这“其中”、“其里”是诗人所见的大海吗?(不是)那么是?(诗人的博大的胸襟啊!)
正是如此!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大海的浩瀚宏大来表达自己的博大情怀,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句话,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了:世界上最大的是„„人的胸怀。(ppt)(齐读)
第三环节:议一议
往事越过千年,同样的意气风发,同样的博大胸襟,同样的踌躇满志,同样的碣石山顶,又有一个人激情满腔,慷慨高歌:大雨落„„换了人间。这个人,就是同曹操一样作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更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的毛泽东。他高度评价了曹操其诗、其人:我还是喜欢曹操„„。
今天,我们品读了曹操的诗歌,感受了诗人在诗中寄寓的豪情壮志,想必同学们对他已有了新的认识。(ppt:读了他的诗,我发现„„)
结束:曹操是一个奸雄吗?我说他是一个“真英雄”!
5.《观沧海》教学设计 篇五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xiāo 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耸。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二、新授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
这首诗写出了3层意思。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
(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水:澹澹
观山岛:竦峙(壮丽气势)实景――借景抒情
沧树木:丛生
海百草:丰茂(向荣姿态)
日月:运行―出其中虚景(奇特想象)博大
星汉:灿烂―出其里(宏伟意境)胸襟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交流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观沧海》教学设计案例 篇六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内容,能根据诗句中的词语,理解诗人的抱负。
2、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诵读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古体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借景抒情:
景:
实景:海水 树木 草 秋风 洪波
虚景:日月 星汉
情:开阔胸襟 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理想
教学反思
在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个人简介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教学环节。
首先用录音诵读。然后让同学们,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然后是赏析诗歌。最后学生通过我的讲解,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总的来说,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7.懂得乘风,才能飞过沧海 篇七
刘谦刚出道不久, 就被魔术界惊为天才。这个受到过魔术皇帝大卫·科波菲尔赞誉的年轻人很快就以自己惊人的才气震惊了魔术界。然而, 正当人们对刘谦寄予越来越多的期望时, 他却陷入了麻烦。
原来, 因为刘谦在魔术界里是一个新人, 还没有太大的名气, 所以他只能参加一些商业表演, 以此来赚取金钱和积攒名气。痴迷魔术的刘谦非常希望能早日出人头地, 于是他马不停蹄地穿梭在不同的表演场合之间, 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表演中。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 刘谦有些郁闷地发现, 自己不仅没有成名, 而且来邀请自己去表演的商家也越来越少了。不仅如此, 因为演出的减少, 收入也越来越少, 当有一天, 刘谦发现自己连一个贵重的道具都买不起的时候, 他猛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刘谦怎么也想不明白, 自己这么努力这么勤奋而且天赋也不错, 可事情为什么会到了这么一个尴尬的地步呢?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 刘谦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 迅速地蔫了下去。这时, 刘谦的一个好朋友, 也是经常请他表演的老板眼看着刘谦一天天憔悴下去, 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 于是特意找到刘谦和他长谈了一次。
这个老板告诉刘谦, 虽然大家都很欣赏帅气的刘谦, 也喜欢他有趣的魔术, 但是刘谦在忙着四处赶场表演的时候, 也许太想一夜成名了, 却始终没有注意到创新的重要性。看着刘谦似懂非懂的表情, 老板继续说道:“你最近不仅没有拿出新的魔术, 而且现场感染力也不是很强, 一个没有新奇性又不能调动观众情绪的魔术师是不会成功的。”
这次谈话, 让刘谦大为震动。他忽然发现, 自己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每天想的都是急切地思考着如何登上更大的表演舞台, 如何成名, 如何出人头地, 却忽略了对魔术本身的创新, 再这样下去, 只能坐吃山空。刘谦发现, 急功近利的心态已经让自己的事业陷入了一片泥潭之中。
这次谈话之后, 刘谦的心态平和了很多, 他不再去努力创造成名的机会, 不再四处拼命一样地参加商业演出, 而是踏踏实实地把精力重新放在研究新魔术上。不仅如此, 刘谦发现, 一个好的魔术师, 首先是一个好的演员, 他能很好地调节整个现场的气氛, 调动观众们的积极性。为了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魔术师, 刘谦在研究魔术之余, 又四处拜师学起了舞台设计、灯光、音乐、电视制作等方方面面的相关知识。
刘谦参加的商业演出越来越少, 质量却越来越高, 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年轻人在短短的几年里像脱胎换骨了一样, 只要走进现场, 你就立刻会被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神秘气息所吸引, 在不知不觉间跟着他走进魔术的世界。现在的刘谦不仅有许多新奇多变的魔术, 而且每个魔术都会用特别音乐、灯光、舞台布景将魔术的神奇性进行极度的渲染, 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刺激, 而且还有听觉上的新奇和感觉上的震撼。
就在刘谦越来越成熟的时候, 他也终于得到了命运的垂青。在一次世界性的魔术大赛上, 刘谦成为了唯一一个获奖的华人魔术师。从此之后, 刘谦像一阵旋风一样在各大魔术节上收获了数不尽的奖项和荣誉。后来, 他更是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并且通过惊人的表演刮起了一阵魔术旋风。
8.几度沧海几度山 篇八
天山东西横亘于亚欧大陆腹心,西起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伊塞克湖畔,东止于我国新疆的星星峡,全长2500千米,在我国境内长达1700千米,横贯新疆全境。山体南北宽度在250~400千米之间,包括山地,山间盆地和山前平原在内,山体总面积达57万多平方千米,占到新疆土地面积的1/3略多一点。其中,山地面积27.1万平方千米,占新疆土地面积的16.3%。
昆仑山自我国古代以来即被尊称为“地之中心”、“万山之祖”,天山与之相比稍低矮一些,神秘感也少一些:若与地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三山”、“五岳。相比,则缺少名寺古刹,绿色少一些、淡一些。然而,天山自有天山的特色:粗犷、雄伟,变化万千,这是其他名山所不能比拟的;作为突兀于广阔的干旱荒漠之上的巨大山系,天山拦截了西来的湿润水气,不仅将自己打扮得生气勃勃,而且为绿洲提供了生命之源,是新疆芸芸众生的生命摇篮。
对新疆境内的天山,人们习惯以乌鲁木齐为界,其东称为东天山,其西称为西天山。然而,按山势而论,正确的划分应是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代表了组成天山山体的三列山脉,这三列山脉又由许多山段组成。从大的演化阶段来说,天山山体的演化可以分为三段。
古天山
第一阶段系从元古代到古生代时期的海域沉积及其褶皱隆起的古天山阶段,大致从震旦纪到二叠纪末,时间大约是在6~2.2亿年前。这一时期,天山海槽结束,残留水域褶皱成山,宣告了天山向海洋的告别和古天山的诞生。然而,此天山却非彼天山。它,不过是时而隆起露出于海面,时而下降隐没在海下的宽窄变化很大的高脊而已。这种海、陆交替的扩大和缩小,从泥盆纪末至晚二叠世,就发生过七次,被称为天山旋回的七幕,即经历了七次造山运动。
天山准平原
第二阶段则是中生代古天山的剥蚀与夷平的准平原阶段,大致从三叠纪初至早第三纪末,在长达1.5亿年的时间内,隆起的古天山一直遭受剥蚀,而陷下的部分则不断接受沉积;也就是说,高的被削低,低的被抬高。最后,在地球的这一隅,天山有一次消失,出现了准平原。
从山地变为平地,说起来惊人。如果告诉你这种剥蚀、夷平过程经历了9000万年,降低1米则经历了上万年至几万年,你也许就不会奇怪了。而且,这个准平原的地面,是由古生界已夷平的地面、中生界夷平的地面和下第三系堆积的地面三部分组成的;也就是说,真正的中生代被夷平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过,与古天山时期相比,天山准平原的形成是以外营力,即流水的冲刷和搬运作用为主的;古天山的形成则是以内营力,即造山运动的褶皱隆起为主的。因此,尽管在中生代仍然存在多旋回的造山运动,但强度都不大,总体仍倾向剥蚀和夷平过程,准平原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现代天山
天山山体演化的第三阶段出现于晚第三纪到第四纪,时间大概在距今1200~200万年前,并且至今仍在变化之中。这一阶段,地壳发展史演出了最新一幕,即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断块隆起和沉降,并由此形成了现代天山。这一过程,与前面的两个阶段不同,它是由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营力来自地壳的变动,外营力则包含了冰川和流水作用。强烈而丰富的内外营力,给天山外貌带来了万千气象。
现代天山的地壳构造变动,表现为中生代统一的准平原发生位移、变形而解体。对这种解体起关键作用的,是形成于二叠纪晚期的华力西运动的继承性活动断裂带,这些断裂带的走向及形成的网络,控制了现代天山地貌单元的格局。沿复活的老断裂带,发生断块隆起,原来中生界外侧所堆积的部分发生拗陷;也就是说,准平原时期的演化过程恰好倒了过来:原来高的部分重新升高,原来低的部分再次降低。
一般来说,山前拗陷的沉降幅度,即堆积厚度,大致上即是断块隆起的高度。在准平原的解体中,水平运动(断块的位移、变形)是因,而垂直运动是果,因此有了现代天山的诞生。这种变化经历了上千万年的时间,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天山外貌的雕塑师
天山准平原的断块抬升,形成的是梯级的山地夷平面,还不具有今天天山群山“角、脊、斗、谷”千姿百态的外貌,而赋予天山雄姿的则是河流与冰川的作用。
在冰期以前,天山外貌的雕塑师主要是河流。在准平原时期,河流无疑是流向准平原外侧和内部高地的。准平原的断块隆升,自然形成地势的巨大变化,也必然导致河流流向、流速的变化,在找寻新出路的过程中,河水的冲刷、下切,也在塑造山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冰期以后,天山外貌的雕刻师,除了河流外,又增添了冰川的交替作用。冰期时,冰川作用范围扩大;到间冰期和冰后期,则河流作用领域扩大。
河流和冰川对山体主要是侵蚀作用,侵蚀过程不断产生剥露地貌和堆积地貌。这种过程,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又是突变的。大量的冰融、突发的山洪,常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局部带来面目全非的变化。因此,到山区旅游,有时会给你常游常新之感。
天山称谓之演变
先秦至汉,西域境内的天山,被统称为“北山”,以与称为“南山”的昆仑山相呼应。又因其高山区常年积雪,也有称之为“白山”、“雪山”的,甚至还有因崇敬而称之为“灵山”的。不过,这些叫法在概念上都很含糊,可以用于任何的高山,并没有特指性。
而最早将横亘西域中部的大山称为“天山”的,是曾雄踞我国西北的匈奴族,用的是匈奴语“撑犁”,即“天”之意。因为这是在他们统治地域内最高的山脉了,故尊之如天神,有“过之皆下马拜”的记录。匈奴语“撑犁”按发音译成汉字就变成了“祁连”,也就是今日甘肃省境内的祁连山,新疆境内的天山也包括在内。有的历史文献又将“撑犁”意译成了汉字,即天山。例如,《汉书·武帝记》所载贰师将军李广利,“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这里所指的“天山”,很明显是指祁连山。
到了唐代,天山与祁连山就区分得比较清楚了,不过这时的“天山。之称,也仅多用于诗词行间。例如,李白的“明月出天山”(《关山月》)和岑参的“送君一醉天山郭”(《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两位诗人诗中所指天山,从玉门关外直到伊塞克湖(吉尔吉斯斯坦的热海),恰好是今日天山的范围。
不过,在公文行书、地理图籍中正式统一使用“天山”这一称谓,则已到了清代。从《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到《钦定新疆识略》,从桩园的《新疆纪略》到徐松的《西域水道记》,不论是皇家、官方,还是平民学者,都统一使用了“天山”之名。而且,在天山及其具体山段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势、交通道里、自然资源的描述上,越来越详细、完整、准确。至此,进入了正确认识和开拓天山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天山处处可以激发灵感,发幽幽思古之情,赞苍苍上天之灵,颂悠悠自然之秀,身处天山,竟会使人忘却脚下原来是一个旱魔统治下的干旱地区。想到这些,也许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新疆十三个民族的同胞如此热爱和崇敬天山,并自命为“天山儿女”了。
9.《观沧海》教学反思 篇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沧海》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沧海》教学反思1在我讲完了这一节课之后,感觉也不是很好。总体上讲,也许是自己把学生的能力估计得太低了。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去读,去理解。但是,我选择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确实很差。所以,在讲解基础知识部分时耗时过多。还有,我也没有对这首诗歌进行翻译,只是在提示学生哪些词语值得我们去掌握,即需要知道它在这句中的意义是什么。我分析完第一句,明确了这句交代了观察的主体、地点、方位和观察的对象后,就说“接下来的三句写到了哪些景物?那么同学们齐读一遍找出这些景物”。之后,又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随之就只将里面的字的意义讲解了而没有翻译。接着又提问“这些景物是不是真实的看得见的?也就是说是实景吗?”。最后,再讲写虚景的那两句及附文。另外,我这课的教学目标有:
1、能读会写“碣、澹、竦峙”等词语。
2、理解、积累“澹澹、若、次、以”等文言词汇。
当然,在讲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如太重基础,学生没预习等,所以,就使课文显得支离破碎,感受不到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更多的还是应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分组读、抽读、男女分读等)去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朗读的重要性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观沧海》教学反思2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感、想象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一点也和学生们刚刚接触到诗歌有很大的关系。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没有良好的语感、节奏、韵律对于理解诗句和对联都要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还应更多的去培养学生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思维的窗,去走近诗人的心田;还应该多朗诵,多学习诗歌的基础知识。
《观沧海》教学反思3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结出如下规律:
1、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开始我是从抽象到形象来讲授这一知识点的,结果学生丈二和尚 ——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记笔记,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我改动原有方式,授课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时间
在上完课后,我感觉这次课最不尽任意的地方就是有点头重脚轻,前松后紧,前半部分花的时间太多,结果到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完成,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3、备课要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观沧海》这首古诗,从传统的观点看,认为都是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备课时,在翻阅背景材料时,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不过我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也没仔细考究,结果在上课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却想到了,此时我凭借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给了这位学生适当的合理的引导。
4、要激发学生积极性
说的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当别论了。此次开完课后我对这一问题起先也没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气乎乎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那次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时我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准备好了问题我没问他,由此事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光应该跟同学进行不时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练习要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有可检测性,此次开课中我也设置了一些小练习,但是在上完课后,我才发现我的练习与目标有点距离,练习稍稍高于目标,练习中涉及的内容过宽过多,结果却使的目标有点淡化,在教学中出现了第二个难度高峰。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讲究结构的完整,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强调,内容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节课上好。
《观沧海》教学反思4《观沧海》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文中主要通过描写波澜壮阔的大海的景象以及作者由此产生奇特的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由此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好教材。一节课下来,感觉优点寥寥,而问题多多。(一)成功之处:
1.在教学设计上重点突出,方法明确,环节齐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基本落实到位。多数学生能感悟到诗歌的意境及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2.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引导学生从实景的具体描绘到虚景的想象夸张;从实景中感悟祖国美丽的山河,体验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到虚景中感悟诗人博大的胸怀及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循循诱导,水到渠成,从而促进了目标的达成,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注重了古诗词的学习必须与背景相结合的原则。开课后我不惜宝贵时间给学生读《导学案》中大篇的背景介绍部分内容,同时还对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作了适当的讲解补充,为学生体验诗歌意境和感悟诗人情怀作了有效的情感铺垫。
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虽有许多瑕疵效果不明显,但毕竟迈出了最为宝贵的一步。
(二)存在的问题:
1.在诗歌朗读环节花时不多,比较仓促,害怕时间不够而取消了原先打算的多种朗读方式,学生个性化朗读和朗读体验明显欠缺,违背了诗歌须从“读中感悟”的原则。
2.没有逐句进行翻译,基础较差的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没有获得大面积丰收。
3.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往往处于“半成品”就草草收兵,致使气氛不够浓郁,讨论不够深入,在诗句内涵的理解上也不够深刻。
4.在评价上没有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老师评价居多,表现了对学生不放心不信任的错误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5.学生发言不够积极主动,一方面反映了农村孩子的胆小淳朴,一方面也反映了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训练。
6.小组代表发言时没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往往直述观点,给人造成似乎是他个人的意见而不是小组的共同意见。
(三)今后的打算
通过这次我校举办的公开赛课活动,使我看到了其他年轻教师的优点并努力向他们学习,也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同时也看到了我校教学的希望,更看到了我县教学的崛起…….今后,我将在上级的引导下,在同行的大力帮助下,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在课改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归宿点,为我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沧海》教学反思5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赶教学进度,诵读教学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
在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诵读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入为主。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是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
(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平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最后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观沧海》教学反思6一直觉得语文的课堂应该是琅琅的书声,在充分的朗读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想象力也就丰富了。可是在长期的教学中,却把这一认识给慢慢的忽略了。以赶教学进度为由,诵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教学《观沧海》这篇诗歌中,我就留足了时间,让孩子们采用很多种形式去朗读。首先是教师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入为主。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另外我又挑了某些重点的句子反复的诵读体味,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带着学生读,和学生一起读。但是在读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
(1)学生在单个诵读时,读不出来,或者是不敢读,这也是因为对朗读不重视导致的后果。
(2)有的时候学生的表现不是很活跃,这时不难发现这样的学生思维状态是静止的,更不可能培养想象能力了。
(3)诵读中,学生投入的感情不够。这也可能是理解上还存在欠缺。
《观沧海》教学反思7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
(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
(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平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最后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观沧海》教学反思8就语文本身来说,语言文字是形式,思想感情是内容。就语文教学来讲,只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思维,使课文描述的人、事、景、物等在头脑中浮现出来,产生真切的感受,进而感知课文的思内容,使情感得到共鸣。感受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通过诵读,耳朵可以具体感受语言抑扬有致的音韵,缓急合宜的节奏,眼睛可以把语言文字化为生动的画面,鲜明的形象,以实现再造想象,激发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情感。为激起学生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
在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以及本诗创作的历史背景,接下来就进行诵读教学环节。
首先是通过有感情的范读使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是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
1、教师长期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诵读是没多大意义。
2、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今后在教学中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1、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2、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观沧海》教学反思9《观沧海》是七年级上册的一首诗,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文中主要通过描写波澜壮阔的大海的景象以及作者由此产生奇特的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由此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
教学中,意图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去走近诗人的想象世界,感悟诗人的胸襟和抱负。具体做法是结合多媒体,运用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声音,使学生与作者走得更近,从而更好地去感受诗人。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一点与学生们的词语量匮乏有很大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
因此,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还应更多的去培养学生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去走进诗人的心田;还应该多朗诵,多学习诗歌的基础知识。
《观沧海》教学反思10今天我们学习了曹操的《观沧海》一诗,被诗人那种开阔的胸襟深深地感染着。此诗可谓是: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些从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背诵之后,我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立刻找出了文中的诗句。可是分析的不够到位。
老师分析:
全诗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诗人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16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这四句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升起和降落,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象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物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
“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诗人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境界: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勾画出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和波澜壮阔的气势。这不正是诗人那开阔胸襟的体现。
《观沧海》教学反思11《观沧海》一文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的一首诗歌。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诗歌教学只要求有初步的感悟,并能结合文句来谈自身读后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语来谈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画面。我在上完本课后,总结了一下问题:
第一:我们的学生在结合画面表达自身感受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达得很笼统,不够具体且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感悟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想想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我们的学生对古诗歌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在理解诗歌的过程中,理解很不到位。
第三:通过这节课我们学生的表现,折射出我们的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朗读缺乏应有的技巧。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
综合以上几点,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加强朗读的训练。在朗读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投入个人情感,来品味诗歌。让学生自觉地走入诗歌,理解诗歌。
10.《观沧海》教学反思 篇十
在教学《观沧海》这篇诗歌中,我就留足了时间,让孩子们采用很多种形式去朗读。首先是教师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入为主。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另外我又挑了某些重点的句子反复的诵读体味,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带着学生读,和学生一起读。但是在读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
(1)学生在单个诵读时,读不出来,或者是不敢读,这也是因为对朗读不重视导致的后果。
(2)有的时候学生的表现不是很活跃,这时不难发现这样的学生思维状态是静止的,更不可能培养想象能力了。
11.沧海变通途 篇十一
2009年11月5日,历时4年多修建的我国内地首条钻爆法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线贯通。这条隧道全长5,95千米,最深在海平面下约65米。隧道贯通后,厦门岛至翔安区的车程将由1.5个小时缩短至8分钟。
什么是海底隧道?人们为什么要修建海底隧道?
水上还是水下
海底隧道是为了解决横跨海峡、海湾之间的交通,在不妨碍船舶航运的条件下,建造于海底之下供人员及车辆通行的建筑物。它属于水下隧道的一种。
至于水下隧道,顾名思义,就是修建在水面之下的通道,既包括修建在江河之下的隧道,也包括海峡隧道和海底隧道。
在过去运输业不够发达时,江河湖海常常像一道天堑将大陆与大陆、大陆与岛屿、海岛与海岛之间隔开,给人们的生活、旅行带来诸多不便。
就跨越江河湖海的可选方式而言,目前主要有轮渡、水下隧道与桥梁。轮渡方式虽然投资少,但由于其受交通运输量小、等候时间长、气候条件影响大等不利因素的限制,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交通运输需求不相适应,所以现在选用较少。特别是在安全性方面,轮渡的局限性更大,一场事故就可以造成数量众多的无辜者死亡,像1949年9月26日,日本津轻海峡上发生了震惊该国的“青函渡轮事件”:在津轻海峡航行的轮渡遭台风袭击而翻船,1430人遇难。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日本政府决心修建青函隧道。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跨越江河湖海时,人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在水下隧道与桥梁之间做出选择。
至于具体是选择水下隧道还是选择桥梁,主要依据航运、水文、地质、气候、生态环境等具体条件而定。
不过,就现今情况看,水下隧道与桥梁相比有以下一些显而易见的优势:一是抵抗战争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强;桥梁则不同,在战争中,一枚炸弹可能就使一座桥梁报废。二是水下隧道不侵占航道净空,不影响航运,不干扰岸上航务设施。三是水下隧道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车辆可全天候通行,具有较强的载运能力,不像桥梁通行车辆载重受设计荷载的限制。四是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能避免噪声尘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五是在建设上,隧道钢用量比桥梁少,且只需普通建筑钢,比桥梁造价更低。而且水下隧道的结构耐久性好,维护保养费用比桥梁低很多。六是隧道设计可以做到一洞多用,把城市水、电、气和通讯等设施安排在比较安全稳定的环境中。
所以,近20年来,国外有优先考虑采用水下隧道作为跨越江河湖海方式的趋势。
水下隧道工程时代
工程界专家曾预言:21世纪将是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大力开发利用的时代。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开始着手修建海底隧道,至今已建造了20多条海底隧道,还有许多正在修建或计划修建中。
20世纪40年代,日本在关门海峡修建的海峡隧道是世界上最早的海峡隧道,之后日本又在关门海峡修建了两条海底隧道。1988年,日本在津轻海峡建成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海峡隧道——青函隧道,实现了本州和北海道之间的铁路运输。
英法海峡隧道从拿破仑时代(1800年)起就曾两次开挖,但都中途停工,直到1994年才全部贯通。隧道把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连为一体,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社会还是工程本身看,都令人惊叹!隔海相望的英、法两国人员,乘坐穿越隧道的高速列车,3个小时即可从伦敦直达巴黎,比乘飞机还要快一个多小时。这就是隧道的神奇。
正是因为青函隧道和英法海峡隧道的修建,世界上兴起了一场海底隧道热。意大利计划修建横跨墨西拿海峡的隧道,把本土与西西里岛联结起来;日韩两国正在筹建穿过对马海峡的隧道。此外,在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等世界许多海峡,都正在进行修建海底隧道的规划或调查。
再来看我国,随着沿海地区建设的加快,提高海湾和海峡的交通能力问题日益突出,除了已经贯通的厦门翔安隧道外,目前还有胶州湾海底隧道、广东狮子洋海底铁路隧道正在建设中。渤海湾、杭州湾、珠江口、琼州海峡、台湾海峡,这些地方真正实现全天候、大流量的快捷交通,都要靠海底隧道来实现。
水下隧道的高难度
与陆地隧道相比,水下隧道在勘探、设计和施工方面都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首先,水下隧道的地质勘测更困难,造价更高,风险更大。因为要在水底岩层中通过、隧道要挖得很深,而且随时面临渗水的可能,特别是海底隧道,海底岩层地质情况是其建设成败的关键。比如,前文提到的日本青函隧道,勘探人员于1964年5月开始挖调查坑道。经过历时7年的各种海底科学考察,专家们才最终选定了安全的隧道位置,并于1971年4月正式动工开挖主坑道。再比如英法海峡隧道,地质钻探工作从1958年做到1987年,重要的钻孔达94个。浅层勘探在海底以下150米之内,用于考虑隧道布置的范围;深层勘探在海底以下800米之内,主要为评价地震风险提供数据。正是由于充分的地质资料和正确的判断,才为这条隧道找到了理想的岩层。
为何勘探对海底隧道的修建如此关键?因为海底地层中的不良地质,如断层破碎带、岩层软弱段、溶穴、风化槽等等,都会给隧道建设带来很大风险,尤其如果这些不良地质情况未被勘测到,施工风险将大为提高。
其次,在施工中能否安全穿越软弱不良地质段,是隧道修建成败的关键。海底地层中的地下水由于具有很高的渗水压力,可能导致水在高渗透性等地层中大量流入、水源补给无限,加上隧道施工中不具有自然排水的条件,一旦发生大的突水、涌水,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威胁施工安全。青函隧道1964年正式开工后,由于受地形和火山活动的影响,施工地段地质复杂,再加上海下部分在距海面200米、距海底约100米的特殊条件下作业,施工异常艰难。在18年的施工中,共发生4次大的出水事故。1976年5月的一次出水事故,最高出水量为每分钟80立方米,连续出水50余天,1000多立方米的砂石崩落,70多米长的坑道被淹没。
另外,合理确定海底隧道拱顶的岩石覆盖层厚度也十分重要。如果覆盖层过薄,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就可能发生严重的失稳问题和海水涌入的危险。如果覆盖层太厚则会使海底隧道的长度增加,投资加大。
修建翔安隧道有多难
在修建翔安隧道之前,厦门本岛与大陆之间原有两座大桥相通,但仍然满足不了交通
运输的需求。正在兴建的厦门东通道工程成为联结两地的第三条通道,它由五通互通、翔安跨海隧道、西滨互通三部分组成。其中翔安隧道的修建最为关键。
翔安隧道不仅开启了国内交通建设的建隧新时代,而且对以后的隧道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翔安隧道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翔安端隧道要穿越浅滩近500米的富水(与海水相连)砂层,施工难度极大。隧道还要在海底穿越风化槽和风化囊,这进一步加大了施工难度及其可能遇到的风险。隧道穿越的砂层和强风化花岗岩,所占比例很大,隧道开挖后,岩石承载能力低,遇水软化后易发生涌泥、涌砂、坍塌。
此外,行车隧道开挖断面达170平方米,居世界之最。有关各方通过对钻爆法、掘进机施工法(TBM法)、沉管法、盾构法的比较,最终在翔安工程中选用了施工技术成熟、灵活的钻爆法。
责任编辑赵菲
知名海底隧道一览
目前,全世界已建成和计划建设的海底隧道有20多条,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挪威修建的隧道数量最多。最长的海底隧道
至今为止,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海底隧道是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该隧道全长53.86千米,其中海底部分为23.3千米,是一条双线铁路隧道。它穿过津轻海峡,把日本本州岛的青森和北海道的函馆连接起来。青函海底隧道1964年开挖斜坑道,经过24年的施工,于1988年3月13日正式投入运营。
隧道竣工后,人们坐在宽敞舒适的高速电气列车里,短短50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之前,同样的路程需要花费5个小时。
最快的海底隧道
从运送乘客速度最快这方面来看,非英吉利海峡隧道莫属。英吉利海峡隧道连接着英国的多佛尔和法国的加菜,它其实是由3条并排的隧道所组成。两条直径为7.3米的主隧道之间相距30米,中间还修有一条直径为4.5米的辅助隧道,辅助隧道每隔375米与两侧主隧道连通。如果把这3条隧道对接,其长度将远远超过青函隧道。
这种3条互相连通且相互独立的隧道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日常运营中遇到紧急情况时,服务隧道可以保证在90分钟内将全部人员从隧道和列车中撤离到地面。服务隧道还是向主隧道提供新鲜空气的通道,并保持其气压始终高于主隧道,使主隧道中的烟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侵入服务隧道。
英吉利海峡隧道于1987年正式动工,199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乘坐时速300千米的“欧洲之星”列车,穿越隧道只用26分钟,从巴黎到伦敦的用时缩短为3小时,如果算上坐车从市区到机场的时间,那么,乘坐火车穿过海底隧道其实是往返两地最省时的交通方式。
丹麦大海峡隧道
12.岩海金田:直挂云帆济沧海 篇十二
能人的思路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岩海金田创始人郭建平现年55岁, 在外地从事交通运输生意十多年, 身家千万, 可谓功成名就。然而, 年事愈高, 乡情愈浓, 回乡发展现代农业的想法不禁油然而生。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 郭建平决定发展订单式有机农业。凭着敏锐的判断力, 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供港高端蔬菜市场上。为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他在香港成立了办事处, 并和香港一家蔬菜批发公司签订供应协议。香港入关蔬菜检验标准之高之严全球闻名, 但他坚信——有机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优质的货源是公司实现发展的基础
为保证优质货源的及时供应, 该公司在对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进行评估的基础上, 在临汝镇彦张村流转了86.67余公顷土地进行规模化蔬菜种植。有了土地, 郭建平又从贵州、云南等地请来200多名高素质技术工人从事蔬菜专业化生产。为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他采用“订单协约式”管理模式——公司向工人免费提供农业生产环节所需的生产资料, 工人只负责生产管理, 公司对工人所生产的合格产品“订单式收购”, 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很好地控制了产品质量, 也大大提高了工人们的工作热情。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 该公司大胆引进喜温喜湿的热带亚热带蔬菜品种进行栽培, 如广东菜心、江门白心、学斗、日本芥蓝、银丝王、越南芥菜、袖珍冬瓜、肉丝瓜等。从每年1月份开始育苗, 到12月初完成最后一批蔬菜的采收, 基地内每年可收种七八茬, 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
此后, 岩海金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又投资数百万元为基地购置多台耕作机械、除草机械等, 建设蓄水池、滴灌、喷灌等灌溉基础设施, 架设高压线路、配备变压器, 硬化田间生产道路, 建设工人生活区, 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保证生产的农产品符合香港口岸标准, 该公司对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要求近乎苛刻。经考察, 该公司与广东某农资厂家签订直供协议, 施肥全用供港蔬菜专用肥, 喷药全用生物农药, 并花费百万元在基地四周围建铁丝网, 防止发生意外。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海关历次入关检测中, 岩海金田蔬菜质量总是名列前茅。
重中之重确保“蔬菜保鲜”关
为保证蔬菜的新鲜度, 岩海金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投资100万元建造了一座容量为1 180立方米的冷库, 又与某运输企业签订长期保鲜运输合同, 及时将蔬菜运往目的地, 突破“蔬菜保鲜”关。
循环生态农业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地里虽然订单不断, 但每天白白扔掉大量的残次品也让人心疼。为解决这一问题, 郭建平想到了循环生态农业, 并很快在基地的4 个蓄水池内各放养了5 000多尾草鱼和鲤鱼。这样, 草鱼吃残次蔬菜、鲤鱼吃鱼粪, 蓄水池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小的循环生态系统。此后, 基地又启动了扬州大白鹅养殖项目, 目前已出栏1万只, 预计年出栏10万只。
13.曹操《观沧海》教案设计 篇十三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如何设计《观沧海》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即公元2,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三、解题: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四言句XX/X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XX/XX/X或者(XX/X/XX)
七言句XX/XX/XX/X或者(XX/XX/X/XX)
2、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交流学习成果。
参考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研读课文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 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七、拓展阅读
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
板书设计:
动态景色 波澜壮阔
实景
静态景色 生机勃勃
登山观海 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日
虚景(想象) 月 博大胸襟
星汉
《观沧海》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感、想象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一点也和学生们刚刚接触到诗歌有很大的关系。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没有良好的语感、节奏、韵律对于理解诗句和对联都要有很大的影响。
14.曹操《观沧海》原文及教学设计 篇十四
观沧海
东临碣,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 丰富、奇特的想象。
3、 诗歌的朗诵。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静夜诗》是一首绝句,《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二、关于作者
作者曹操,请学生讲一讲在其印象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可能会说他多疑、忌才,是一代奸雄,甚至在戏文中也丑化为白脸)明确:实际上,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能歌善舞,字孟德,安徽人,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教师配示范读,学生跟读。
五、整体感知
1、 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 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 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分析:
1、写作背景:(运用幻灯片打出)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发生了黄巾大起义,曹操趁机扩大了势力,逐渐统一了北方。公元2,他率兵打败了北方实力雄厚的一个少数民族乌桓,凯旋而归,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具体内容分析:(运用幻灯片打出诗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临”是登临,登上的意思,“以”表示目的。这两句写得很平,但我们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曹操出时是怎样的姿态?这这里“观”字统领全篇,下面的几句诗,都是观的内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是多么动荡啊!脚下的山岛坚定地耸立在那里。诗人第一次面对大海,表现出一种惊讶、赞美之情。诗人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诗人又写到树木、野草,体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衬托出大海的生机勃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是风吹树木的声音。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在这里,写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澹”是无风三尺浪的景象,而这两句则写大海海面上大风大浪的情景,声势更加惊心动魄。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起风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提示: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
日月运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最后两句是配示时所加,与诗文内容无多大关系。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如荆轲的《易水歌》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前句写景,后句抒情,表现出一种诀别的感情。
八、朗读
曹诗慷慨激昂、悲壮、有气魄。可以配上一段古筝音乐,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营造良好的朗读、背诵氛围。
(朗读提示:假使现在你就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诗兴大发……)
注意表现诗人宽阔胸怀和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九、迁移拓展
与曹诗一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多表现豪放、慷慨情调。用幻灯片打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学生共同欣赏。
附:《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十、布置作业
1、 随堂练习: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绘一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2、 课后练习:反复朗读诗文并完成课本74页练习一的第1题。
板书设计:
诗中有画、画中含情
———《观沧海》赏析
一、诗人曹操
二、诗文分析:
借景抒情: 海水 树木 草
实景: 秋风 洪波 欣欣向荣 生机勃发
景:
15.观沧海《观沧海》教学设计 篇十五
一、少年成名仕途多舛
刘文麟 (1815—1867) , 字仁甫, 号仙樵, 清仁宗嘉庆二十年, 出生于辽阳城东沙浒屯。其父刘名震, 嘉庆六年 (1801) 辛酉科拔贡, 曾任盛京觉罗学汉教习, 后官至四川龙安知府。《辽阳县志》称其“七岁读书, 目数行下;九岁偶拈韵语, 英气逼人”。11岁时随父入蜀, 20岁时回到故乡。道光十七年 (1837) 23岁时, 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人, 次年联捷成进士, 被分发至广东, 以知县用。少年成名, 一时传为辽阳文坛佳话。道光十九年 (1839) , 刘文麟来到广州。当时, 正逢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来到广东查禁鸦片, 刚刚走上仕途的刘文麟, 积极投身到了这一揭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当中, 并深得“林公”器重。道光二十年夏至二十二年 (1840—1842) , 他先后任广东平远兼长乐知县、海南岛文昌知县, 亲身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道光二十二年 (1842) , 其父病逝, 他按制离职, 归乡守孝, 而期满后却迟迟得不到补官, 直至道光三十年 (1850) 初, 才被补为河南沈丘知县。他到职后, 即“设方略”, 擒“捻贼”头目数人。“官不百日”, 即使“沈丘无盗, 阜阳亦无盗”, “远近肃然”。在剿灭匪患的同时, 他还下大力气整顿财政, 但随即却因揭发前任知县亏欠官库钱粮, 得罪了上司, 被借故弹劾, 降职为县丞。在申诉无门之后, 他愤而辞官, 归乡奉母。
刘文麟辞官归乡后, 与马琈林、陈玉章、崔子玉等结成诗社, 经常在一起诗酒唱和。咸丰六年 (1856) 受翰林院庶吉士、沈阳人王晓坪之邀, 赴沈垣主讲萃升书院。同治元年 (1862) 王晓坪去世后, “遂撤讲席”, 回到家乡, 居茅舍、着布衣、饭疏食, 闭门不出, 以诗酒为伴。同治六年 (1867) 二月, 因患肺病, 英年早逝, 年53岁。刘文麟去世后, 其诗友马琈林搜其遗诗793首, 编为十二卷、补遗一卷, 名曰《刘仙樵诗抄》, 并刊刻行世。
二、衰世挽歌时代史诗
《刘仙樵诗抄》所收集的诗歌, 上自道光十三年 (1833) , 下至同治四年 (1865) , 时间跨度达三十余年。古老的中华民族正是在这一时期, 开始走进其生命历程中那段最黑暗的岁月。恰逢其时的刘文麟, 以其极具时代穿透力的眼光, 较早地看清了大清王朝“云掩颓阳”的“暮景”, 以其敏锐的洞察力, 率先听到了“风飘落叶”的“秋声”。他以熠熠生辉的诗句, 既表现了其一生的心路历程, 也是当时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风貌的真实写照。
刘文麟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 在其前期所作的诗歌当中, 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仕宦功名的向往:“不官将相才何用”、“天生我身岂无用”、“欲傲封侯班定远”等等;在求学和求仕的十余年期间, 他曾数度往返于辽阳与四川、北京、广东、河南之间, 上下纵横几万里:“我生三十年, 强半道中长”、“蜀吴燕粤万余里, 南北东西十数年”、“明日我年三十八, 脚底九州云遍踏”。这些难得的经历, 使他得以饱吸天地之精华并发之于笔端, 故其诗中多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在这类作品中, 雄奇险峻的山川与他旷达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他自24岁进士及第, 走上仕途, 至38岁“愤而辞职”, 前后15年当中, 真正任职的时间不满4年, 其余都消磨在无奈而又漫长的等待之中。其仕途多舛, 故其诗歌当中亦不乏壮志难酬, 心情愤懑的呐喊:“宦途如漆黑茫然”、“真色谁怜绝代姿”、“不愿俱醒愿独醉”。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 整个大清官场到处浸透着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气氛, 因此, 胸怀经世之志的“独醒者”, 自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狂不可近”的“傲物”。其被嘲笑, 被排斥的官场命运必然是无法避免的。
然而, 最能代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水平的篇章, 还是其反映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忧时病俗”之作:“万点红灯涌夜潮, 歌喉清脆管弦娇”、“支分寇已窥畿辅, 株守军犹次石头”、“社神祠旁头白乌, 空张大嘴呀呀呼”、“连岁东南未解兵, 中原豺虎又纵横”、“赫赫九州土, 化为贩鬻场”、“吏课方报最, 满耳皆循良”、“驱民作贼官威赫, 奉吏为师士气孱”等。这些诗句是诗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 2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写成的。诗中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记录了诗人的家世、个人的社会交往和多舛的政治生涯, 表现了其思想的形成过程, 是其在预感到大清王朝已经走到了“万牛难挽西颓景”的危急时刻, 而吟唱出的衰世挽歌。尤其是他写于道光二十一年 (1841)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感事》八首最具划时代的意义。当时, 作者正在广东任职, 并以其远见卓识, 透视了这场战争的方方面面:坚持禁鸦片、反侵略的正确主张;拥护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反帝的政治路线;歌颂了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卫国的壮举;揭露了琦善、奕山等军政大员畏敌、媚敌、祸国殃民的丑恶行径;对饱受战乱的人民深表同情。其精准的概括力、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使得这一组诗不仅成为全集中的翘楚, 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罕见的佳作。对于这些作品, 是完全可以作为时代的史诗来读的。
在尽忠报国的理想破灭之后, 刘文麟“乞归养母, 不复求仕”, 归隐田园。期间, 也写下了不少对仕途“尘网”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欣赏。在《家园四十韵》中, 他明确表露了自己的心迹:“簪缨从此谢, 终矣卧林隈。”他亦将自己的田园生活作了生动的描绘:“闭户墨香满, 挂窗山绿寒”、“学书蕉当纸, 招饮菊扶杯”、“鼎啸茶新煮, 炉香芋细煨”、“有酒但邀佳士饮, 无官却得好山看”;一个对腐朽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十分不满的人, 自然对饱受腐朽政治压迫、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寄予深刻的同情。其《田家竹枝辞》:“饲蚕才罢缫丝忙, 手织新缣一丈长。莫又输将官里去, 女儿还少嫁衣裳”。这简直与唐代秦韬玉的千古名句“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秋获》诗:“八九月间风气凉, 千陇万陇禾黍香。镰声飒飒急如雨, 平野四卷秋云黄。东家西家笑相语, 妇子踆踆载筐筥。人力既尽天功偿, 共勉来年作勤苦”, 用平实的语调, 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欢乐, 表达了一个开明“士大夫”的关心和同情。
刘文麟诗歌的艺术表现多样。既有源于庄子、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色彩, 想象奇妙、豪迈奔放、文辞瑰丽, “圣人不作书多伪, 绝世奇文爱老庄”、“凭谁尽酿黄河水, 化作长鲸一口吞”、“君何不倾黄河之水当酒, 执北斗之杓为杯, 一醉不知天地何日有更改, 又奚有感于王销霸灭如飞灰”, 又有杜甫叙事诗的现实主义特色, 以及陶渊明田园诗寓深厚醇美于平淡自然的表现形式;他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古典诗歌的传统艺术形式。从格律上看, 既有古风、长律, 又有律诗、绝句;从字数上看, 既有五言、七言, 又有字数灵活的歌行。他使用最多的是五言、七言律诗和长律。多样的艺术方法, 丰富的表现形式, 是刘文麟的诗歌风格复杂多样的基础。他的古体诗跌宕错落、节奏明快, 近体诗工丽和谐、铿锵顿挫, 五言诗凝练劲健, 七言诗格调清脱, 歌行体则放情长言、疏而不滞。
三、沧海遗珠鲜为人知
《刘仙樵诗抄》是刘文麟一生心血的结晶, 然其生前并没有将其结集刊行。在他死后, 虽然其终生知己马琈林恐其诗文湮没, 搜其遗诗并出资刊刻印行, 然马琈林仅为一介布衣文人, 其经济实力毕竟有限, 其在文坛的影响力也仅限于辽沈地区, 因此, 《诗抄》的印刷数量亦可能有限。更主要的是, 刘文麟生前“混迹官场”的时间较短, 且长期偏居于山海关外之一隅, 故其在全国文坛“曩不知名”, 其诗集的流布范围必定有限。民国以后, 北洋政府议修清史, 辽阳文人袁金铠得以协修名义参与其事。袁金铠虽力主以“能诗”之名, 将刘文麟列入《清史稿·文苑传》, 并赞其“论诗以婉至为宗, 语必有寄托。英光伟气, 一发之于诗。论者谓足继辽东三老”, 然却遭到了关内部分学者的非议。1925年底, 东北历史文献大家金毓黻先生着手编辑《辽海丛书》, 广收东北地方文献, 可是, 金先生在其《静晤室日记》之中, 却将《刘仙樵诗抄》归入了“待访之书”的行列。由此可见, 《刘仙樵诗抄》印刷数量的有限和流布的不广。此后, 只有在1927年白永贞主纂的《辽阳县志》中, 才收录其诗百余首并对其经历作以简单介绍。再后来, 日寇入侵, 战乱频仍, 他的作品流传既少, 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后, 先后出版的《东北文学史》和《东北古代文学概览》当中, 都没有一字提及刘文麟和他的诗篇。在《辽河文化丛书》之《辽河流域文艺源流》、《辽河流域诗文选评》中, 对刘文麟也只是简单介绍, 诗作更是未选一首。这与刘文麟在其所处的时代所具备的超越时代的眼光, 以及在其诗篇当中所反映出来的进步思想, 是极不匹配的, 也是令人感到十分遗憾的。
【观沧海《观沧海》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观沧海教学设计10-23
《观沧海》写作背景09-29
观沧海译文及解说10-12
曹操《观沧海》赏析-写作技巧06-28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08-04
《观沧海》阅读训练题及简析09-14
沧海日出教学设计107-04
沧海巨变作文10-04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12-06
沧海桑田的意思是什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