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治经济五位一体

2024-09-16

社会政治经济五位一体(精选9篇)

1.社会政治经济五位一体 篇一

欧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启示

摘要:欧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性和稳定性较高的重要原因是城乡差距较小,而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及城乡一体化,与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有直接关系。考察欧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路径,对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欧盟;城乡一体化;城市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7-7685[2011)06-0062-03

2010年7月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达6.2亿。到2009年底,中国城镇人口总量为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比欧盟人口总规模还要高出1/4,城镇化规模居全球第一。但目前中国呈现出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特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严重不协调。当前,德国、法国、英国及其他一些欧盟重要成员国的城市化水平都高达90%左右,形成了一种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互动模式。

一、欧盟部分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经验

(一)英国

英国城乡一体化的路径是“狭义农业――广义农业――非农产业”。狭义农业就是种植业,马克思称这种农业为“真正的农业”。广义农业是农、林、牧、养殖业的总称。非农产业指农业以外的手工业、商业、服务行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首先,种植业的劳动力不断向非种植业转移。其次,种植业和畜牧业劳动力不断向家庭副业(手工业)转移。再次,广义农业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后,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的非农化道路正是沿着这四个层次逐渐展开。据统计,截至工业革命前,英国城镇居民数量已达12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1%,城市化可谓初具规模。农村居民大量从事纺织、制陶、采矿、木材和粮食加工贸易等非农产业,已经逐渐摆脱以农为生的状态,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33%,加上城镇居民则非农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54%。因此,英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延续长,城市的形成和农村发展的基础都比较好,这为当今英国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英国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强制性为主要特点,但最重要的启示是强调和突出农民的主动性和重要性,重点进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而不是被动等待城市反哺。正是通过这种农村内部产业升级与裂变才形成了农业劳动力人口就业非农化,才提升了农村生产力水平,进而增强了其自身与城市要素流动的实力,最终促进了英国城乡一体化。

(二)法国

法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沿着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内向集聚的方向展开的,其起步较早,起点高、进程快。起初借助于工业化推动,外加战争诱因推动了大城市快速发展,集中表现为城市人口急剧增加,180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20%。1900年法国的电力普及到了所有城镇,在工业急剧快速扩张的带动下,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一战后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比重猛增,城市化水平逐步达到80%左右。

经过多年发展,法国城市化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包括发展速度失衡、区域间矛盾突出、农村劳动力普遍出现老龄化等。法国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两类措施,一类是鼓励农民在农村创业,但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农村就业机会有限,物质文化生活贫乏、单调,难以吸引农民,城市的平均收人大概是农村平均收入的3倍,政府投资又集中在城市地区。城乡间的这种不平衡,自然强烈地吸引着农村人口的外流。另一类是控制大城市盲目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法国政府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在巴黎附近建立卫星城,以均衡分布工业和人口,缓解巴黎地区过分膨胀的问题。二是政府适时采取措施对老城进行改造,优化城市环境,提高住房质量,改善交通设施,刺激就业,扶持新兴产业,期望建立更为健全、能吸引居民的城市生活环境,以重新发挥老城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作用,使法国城乡基本趋于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大格局中。

(三)德国

当前,德国及其他一些西欧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都高达90%左右,形成一种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其主要经验有:

1.构建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德国在城乡建设和区域规划的政策上始终贯彻两大重要原则: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平等的生活环境,减小各地区的差异。二是追求可持续发展,使后代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职能分散在全国各地,形成全国城市均衡分布的局面。德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立法,把保护村庄原有形态、有限度的改造更新老建筑和保护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村庄更新的主要任务,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在城乡建设上确立“等值化”目标。上世纪五十年代,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所倡导的“等值化”理念得到实践: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但等值”的目标,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这一计划在巴伐利亚开始实施后,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并在1990年起成为欧盟制定农村政策的方向。目前,在巴伐利亚州,农村地区占州总面积的80%以上,为近60%的人口提供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间。城乡等值化的核心思想是:让农民在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社会待遇等生活质量方面与城市形态不同类但等值。农村建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根据农村的向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传统,尊重和保护农村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淳朴、厚重的民风民俗,不盲目照搬大城市的生活模式。

3.统一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了“城市化”的门槛。德国宪法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如公民在选举、工作、迁徙、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平等的权利,在社会上没有明显的农工、城乡差别,可以说农民享有一切城市居民的权利。农工差别只是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别。只要农民进城工作,按章纳税,进入社会保障,就成为城市居民。20世纪50年代,出台了农民卖地退休补贴政策,对农民卖地退休者国家给予额外退休金,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欧盟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

欧盟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关键工具是欧盟的地区政策。欧盟的地区政策是以影响和干预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或空间布局为首要目的,为促进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而由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的法律、经济和行政措施的总和。具体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公共投资、产业布局等,各国依据实际情况而有所侧重的制定和使用。“区域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缩小区域差距,纠正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促进共同繁荣。欧盟的地区政策又称为结构政策,是欧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支柱。早在1975年的欧共体时代就提出建立地区发展委员会和欧洲地区发展基金,1978年又通过一项全面的共同地区政策,包括确定落后地区并向其提供广泛的财政援助;保证共同体各方面的 政策、措施能照顾到地区问题;协助成员国实施各自的地区政策等。共同体开始有步骤地通过反市场化政策来解决落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欧盟的区域政策加快了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强化了这些区域对一体化的支持力度,保证了一体化效率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欧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启示

(一)加快农村发展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手段

促进农村地区开发是欧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确立农村地区开发的主体,欧盟设立了一系列基金。如,欧洲农业指导保证基金、欧洲社会基金及欧洲地区开发基金。这三大基金共同构成欧洲农村的开发主体。其中,欧洲农业指导保证基金的设立便是为了消除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农村开发。欧洲农业指导保证基金的补贴项目种类涵盖了农业和农村开发的各个方面,包括非粮食农产品生产在内的有生产潜力的项目;有关地区特产、高品质农林产品的项目;与农林业开发相关的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给农村妇女创造兼业或增加收入的多样化项目;事关村庄修复、开发及保护农村传统的项目;农地、林地的场地建设项目等等。欧盟的资金支持主要集中在落后地区,资金使用占欧盟三大基金的70%以上。而各成员国基本上都采取类似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二)科学的空间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

欧盟通过空间发展展望计划(ESDP)以期形成新型“多样化”的城乡关系,建立社会、经济、环境三位一体的平衡城乡空间,并制定了具体行动计划。欧盟通过以人口、经济为标准的乡镇分类方法,推行针对性的开发管理政策,加强村镇节点和线性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进行农村空间结构优化。采用强化空间规划布局的前提手段,对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和基础设施进行统筹,达到科学发展农村、优化农村空间结构的目标,进而实现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

(三)持续的资金投入和专门机构的设立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保证

欧盟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早期阶段(1957-1974年)、形成阶段(1975~1988年)、演进阶段(1989-2006年),2007年后进入新阶段(2007~2013年)。每个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如1994年的“六年规划”,2000年的“七年规划”,2007年的“七年支出计划”,而且从欧盟总预算中拨付的资金不断提高。除欧盟财政预算资助的基金外,为配合基金资助项目的实施,欧盟还利用贷款工具,即通过欧洲投资银行提供政策性贷款支持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另外,欧盟委员会下设36个司级单位,其中1个司为地区政策总司,专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地区经济政策。1994年,欧盟还成立了地区委员会,对区域政策进行咨询和评估,提出协调区域发展、反映居民意愿的政策建议,供欧盟和欧洲议会参考。此外,欧盟下设的农业总司和社会总司,对扶持地区发展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张佳睿)

2.社会政治经济五位一体 篇二

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 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目前, 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既十分重要, 又相当紧迫。

1.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

三十年来,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 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没有根本消除, 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针对这种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央科学地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处理工农、城乡关系问题方面的经验, 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出了中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 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 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任务, 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工农、城乡关系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在此基础上,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明确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在于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 因为制度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远性。中央在这次《决定》中强调, 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这是落实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求的重大举措, 也是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部署。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构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 才能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结构。只有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 才能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个重大举措和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工农、城乡差别的信心和决心, 充分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愿望。

2.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 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中国发展实践,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统筹城乡改革, 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要求我们着眼于城乡全体居民, 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求我们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 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村繁荣和全面发展。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 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是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

3.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是加快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 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 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 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 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农村发展, 改善农村民生, 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 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关键。我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 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 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 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4.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扎实基础。但应看到, 城乡发展很不平衡, 农业基础薄弱, 生产力水平较低, 农民增收的难度很大,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失也在加快,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 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 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 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 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只有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从制度上构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才能不断强化农业基础,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保持农民持续增收, 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举措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需要做出不懈努力。

1. 深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应的各项改革。

一是要着力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根本动力。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看, 一方面,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省直管县的体制,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 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另一方面, 继续深化乡镇综合改革, 探索适合各个地区特点的乡镇机构改革模式。二是要深化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从教育体制来看, 主要是均衡城乡教育资源, 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配置, 大幅度提高农村学生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要改革农村教育内容, 逐步构建适合农村特点的教育体制。从就业体制改革来看, 要统筹城乡就业, 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从农业转向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 转向城市就业, 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特别是取消城市招工的户籍限制。从医疗卫生来看, 要建立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让农民得了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来看, 要逐步建立覆盖每一个农民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确保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同时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 采取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三是要深化金融、财政体制改革。从财政体制来看, 要加大对县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特别是建立对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 让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地方财政不受穷, 农民种粮食不受穷,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农民愿意种粮, 地方政府愿意抓粮食生产, 种粮大县的农业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更快地发展。从金融体制来看, 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创新农村金融体系, 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 引导更多的资金能够进入农村, 服务于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引导更多的生产要素诸如人才、技术流向农村, 通过市场盘活农村资源。

2.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评体制和机制。

引导各级政府在继续搞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 更加关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时期以来,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相对滞后,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 更多地看重GDP, 过多地注重城市面貌和功能的改善。而城市具有资本聚集的功能, 自然成为GDP的最大贡献者, 城市无疑就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 而且由于城市区域面积相对比较小, 可以集中力量搞市容市貌建设, 短期内就可以看到政绩。而农村面广量大, 投资在短期内不容易见效, 政府自然就不愿意将更多投资放在农村。要解决这一问题, 真正地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需要转变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必然会引导各级政府把更大的物力、财力和注意力转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3. 加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规划建设和落实工作。

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规划中, 着力于克服和消除规划上的空白, 特别是产业发展规划、村落布局规划等。不仅要制定规划, 更要将规划落到实处。

4. 大力发展农村各项产业。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产业发展, 只有各项产业得到发展, 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才有物质基础和雄厚财力, 才能促进农村全面繁荣。

摘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既十分重要, 又相当紧迫。必须按照《决定》的要求,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3.社会政治经济五位一体 篇三

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重大、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北京要实施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具备四个前提条件:

■思想认识统一

第一,要转变北京城乡二元结构下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现和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靠城乡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来共同完成的,特别是在当前北京郊区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要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郊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首都的现代化”,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上来。

第二,要认识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是要消灭乡村,而是城乡共同繁荣,要警惕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旗号下城市新的扩张和对乡村新的掠夺。在制定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相关政策时,必须要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工业论工业、就城市论城市的固有模式,应以城乡统筹考虑,做到城乡协调发展。

第三,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首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正如《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的那样:“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依然较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可以说,全市的城市化水平、农村经济结构、城镇建设和环境面貌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很不相称。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北京郊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未形成优势产业,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投入不足,城镇建设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往受城乡二元结构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缺乏对城乡统筹的整体谋划和统一指导,在制度和政策上,执行的基本是城乡与农村、居民与农民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在资源配置上,偏重城市而对农村有所忽略。目前,北京郊区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式的发展只能使少数企业成长为大工业,而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只能在“散、小、低、污”上徘徊。

第四,要进一步明确北京城乡的准确定位。加快北京郊区城市化的关键是搞好城市功能向郊区的延伸与扩散。北京的基本功能是首都功能,但长期以来北京的城市功能缺乏适当的分解,功能覆盖的范围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城市建设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的“摊大饼”现象,而且北京郊区卫星城及乡镇在首都功能中的定位,始终没有被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郊区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状况。近十几年来,北京城区的工业企业向郊区搬迁,确实推动了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区的人口疏散,但必须看到其牵动作用是有限的。首都的城市性质决定了北京的主要产业是围绕“两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展开的,从而体现首都特点、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如以政府机关为主要对象的各类服务业和与文化中心相关的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却缺乏向郊区的转移。

■城乡规划统一

这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目前,北京的规划是以城区以及城市发展区为主体制定的,对乡村发展规划考虑得相对较少,不少乡镇虽然也做了总体规划,但还缺乏可以具体实施的详细规划。有关部门应站在北京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高度,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好城乡统一规划的各项工作。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向郊区扩散和郊区被日益赋予城市功能的过程,是乡村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其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共享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条件。当前尤其要搞好统筹规划和推进城镇化步伐。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大都市圈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必将对北京郊区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要按照“大北京”的思路来思考和规划,要把北京郊区看作大北京城市圈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区域发展之中。

■城乡建设统一

这里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建设。发达、高效的基础设施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方便快捷的交通系统能够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高效畅通的通讯设施可以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完善的供电、供热、给排水设施是保证现代化生产和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以往北京市区之所以比郊区能更多地获得发展机会,基础设施发达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北京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中,首先要把城乡统一建设高效、发达的基础设施作为一项重要的紧迫任务来优先完成。

■城多管理统一

这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保证。随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北京城乡管理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必然会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城乡交融相互渗透比较激烈的城乡结合部,两套管理体制的冲突就更为突出,这些都给人口、就业、社会保障、社区等方面的管理带来许多矛盾。因此,北京应建立统一的城乡管理机构,制定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管理政策,对城乡发展实行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

科学准确的模式选择

区域经济理论认为,一个经济区域有三大构成要素:区域经济中心、区域经济腹地和区域经济网络。其中,城市是区域的经济中心,农村是区域的经济腹地,而城乡之间各种各样的天然和人造的联系是区域的经济网络。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通过区域经济网络对区域腹地即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和吸引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区域三大构成要素的这种功能作用和相互关系,就决定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起主导、辐射和带动作用。另外,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即进入起飞阶段,城市与农村相分离的“二元结构”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城市主导型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北京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都较低,不仅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带动周边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从农村和农业获得积累,来支持北京城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实行二元经济体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因此,长期以来,北京推行的是一条“以农育工”的发展战略,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管理模式,反映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上,就是一种农村主导型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说,农村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北京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国情条件下的正确选择,也是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后不久,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体化发展模式开始逐步由农村主导型向城市主导型转变。这种转变的主要特征是:城镇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区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逐步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结构中的比例逐步降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逐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很快提高。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质上正是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

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表明,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是在1994年,2001年超过3000美元,2005年超过5000美元,2006年超过6000美元,2008年超过8000美元。北京市早已进入“二元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起飞阶段,从总体上看,北京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已进入城市主导型的新模式阶段。

值得说明的是,城市主导型统筹模式不是忽视农业,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国民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之上,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多元化、高度化,建设更加发达的国民经济产业体系。城市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所推动的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反过来会反哺和带动农业的更好发展,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践证明,一些早已进入城市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有发达的制造业、服务业,同时还有发达的农业。如:美国全国的农民虽然只有300万,仅占全社会劳动力总量的2.5%,但所生产的粮食却养活了美国全国人口,而且还大量出口,出口约占世界粮食市场年交易总量的30%。目前,北京地区“三农”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城市虽发达,但城市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辐射带动和反哺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只有走城市主导型统筹模式的发展路子,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开拓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及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新空间。

城市主导统筹模式的动力可分为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两种。

■内部动力

指缘自城市与乡村内部的作用力、动力,又可分为来自城市化的拉力与农村发展的推力。城市化的拉力是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具体而言,主要指北京已有城镇的规模扩大与升级,向现代化发展。农村的推力是指乡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农业现代化与规模化,并发展农村工业化使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与北京城市分工协作的能力不断提高。二者是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内部动力中的一对相互促进的作用力,它们共同推进了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

■外部动力

指来自北京城乡系统外部的促生环境与条件,主要包括改革开放政策、发展卫星城政策、外资的引进与跨国公司的发展等方面。改革开放政策作为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外部动力之一,其影响将贯穿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始终。外资的引进则弥补了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城乡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本不足,加速了城乡两个封闭系统之间的融通,使整个城乡区域大系统朝着开放、有序、协调的方向发展,这是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外部推动力,有力地支持了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亟待突破的制度创新

■农村产权制度创新

要继续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其中包括:第一,将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对农民实行永佃制,赋予农民完全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其自由转让、买卖、抵押、出租、入股、继承,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资产”。第二,对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产证,盘活这类资产,允许其上市流通交易和抵押。第三,推动和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把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为其成员股份,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主体,允许其依法流转,并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

■土地征用制度创新

把现行的强制性政府征用土地行为改变为交易性的市场购买行为。让农民真正分享到土地增值的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福利和就业机会。因此,首先要破除国家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按照市场法则解决建设用地问题,让农民代表参与谈判,确定土地出让的价格、出让的方式和出让的期限。其次,从土地出让取得的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并且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失地农民建立与城市地区相统一的养老保险,还可以从出让土地收益中提取专项用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发展的基金。再次,对有长期稳定收益的公益性占地,应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经营和分享收益。还应允许农民把经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以租赁形式转化为工商业用地,通过出租收租的形式提高农民的收入。

■教育管理体制创新

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由乡村和农民自筹解决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工资长期拖欠、教育资源流失的状况。优化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力度,把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农村教育的“离农”现象。

■户籍管理制度创新

探索适合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进程及发展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把附加在户籍上不合理的福利性成份全部剥离出去,还户籍的本来面目。除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进行户籍管制以外,取消对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户籍管制,让农民自由选择户籍登记地,赋予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等带有等级色彩的划分方法,按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进行户籍登记。打破地域、部门、行业身份限制,拓宽就业渠道,让农民享有应有的就业权利和国民待遇。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逐步改变福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职工平等一致、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变过去把农民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做法,为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劳动就业制度创新

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制度上的界限,以劳动力素质和社会需要作为就业的主要标准,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财政税收体制创新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体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投入。建立严格、科学的农村公共资金管理监督制度,引入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建立村级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加大对村级转移支付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统一北京城乡税制,按照现代税制要求,使农民纳税人取得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平等纳税地位。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保证北京不同功能区、不同阶层的公民享受大体相同的公共服务的前提下,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切实用好用足WTO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基础产业的扶持力度。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建立适应北京农村发展需要的多元化金融体系。第一,把农业发展银行改造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改变其只承担粮、棉收购资金贷款的单一功能,保障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要让农民和农村企业经营能顺利贷到款。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网络优势发展信贷委托业务。第二,采取低税率或免税的政策以及股份合作制的办法,吸收各种经济组织入股,把农村信用合作社建设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鼓励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低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向农民发放贷款。第三,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切实改变农业保险无人问津的局面,对风险较大的农业项目进行保险,帮助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避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保护投资者和生产者的利益。此外,在农村金融政策方面,通过增加贴息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贷款。加强农村金融立法工作,规范农村信贷行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和法制环境。

■社会激励结构制度创新

要不断打破阻碍城乡联系的体制障碍,设计社会制度结构中的关键变量——社会激励结构。通过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社会激励结构制度,节约城乡合作的交易成本,形成工农合作、城乡互促的激励和治理机制。为此,需要加快发展乡村工业化,实现北京区域工业化的良性持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市场的分隔,实现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北京农村地区小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设施建设的力度,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开放式北京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北京城乡联系提供高效率的发展活动平台。第二,加强北京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条件,也能为外来企业、乡镇企业提供本土化高素质的劳动力。第三,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企业到农村地区建厂。可采用政府贴息贷款或一定形式财政补贴,增加企业技术改革投入,通过减税或特殊行业免税政策,吸引城市工业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秀人才向乡镇企业转移。

■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改革原有的城乡分隔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尤其是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必须由区域中心城市政府统一执行管理权,实行规划与管理一体化。此外,城乡各级政府要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及作用,进一步转变职能,解决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问题,精简机构,强化服务,实现从“管理服务型”向“服务管理型”的转变。

协调处理好几个关系

■要处理好城乡发展的相互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关系

必须遵循城乡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密切城乡间的内在客观联系,做到城乡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即城乡相互吸引、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资源连接配合,互补共荣。如果忽略了城乡发展存在的相互依赖性,二者都难以得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当然也不可能促成二元经济及社会转型的成功。

■要处理好城市主导作用和农村支持作用的相互关系

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城市和农村两方面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二者的地位不同、推动作用也不一样。总体来讲,城市由于其人才、科技、市场和经济等优势,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生产效率和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因此,在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进程当中,城市起一个主导作用,农村由于本身产业特点起支持的作用,但二者不能割裂开。相反,这正说明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的特殊的战略意义。城市可为农村生产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供及时和丰富的信息及管理知识,可为农村培养和输送较高素质的人才,可为农村走向国际市场发挥桥梁作用等等,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作用,会引导和带动农村加快发展。只有把城乡两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善于调动和充分利用这两方面作用,把两种作用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排除转型道路上的障碍和阻力,加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步伐。

■要处理好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理论研究与实践均表明,任何国家的经济转型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都非常重要,但同时又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干预。只有坚持两方面的共同促进,才有可能促使转型的成功,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实现。

■要处理好城多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的发展关系

北京要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强大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目前,北京城乡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要成功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及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任重道远,必将是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北京要有长期的战略规划,做好长远统筹规划,进行不懈的努力,逐步迫近和靠拢这个目标。另一方面,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快调整城乡关系,用新思路、新举措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不断创新“三农”工作思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只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才能既加快城乡的融合和发展的速度,又能健康顺利地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要处理好城乡产业结构层次化和高级化的关系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要根据北京建设现代化城市和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立足北京市各区的区情特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北京各区县经济错位、互补的发展模式,即在北京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使北京中心城区、近郊区及远郊区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根据各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选择适合各区发展的主导产业,逐步推进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层次化和高级化。中心城区在继续发展传统商贸业的同时,应着重发展金融业、交通通讯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型服务业,加快都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无污染的加工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近郊区应突出工业强区,使近郊的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工业转移和发展的集聚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的辐射地、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地,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远郊区(主要指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四个远郊区县)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

■要处理好城市与农村有机结合的关系

4.社会政治经济五位一体 篇四

党的十七大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市化为主线,坚持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之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用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具体作为来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有力地推进了分宜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如今,随着我县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断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根据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的部署安排,我重点围绕杨桥镇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开展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杨桥镇的基本情况:

杨桥镇位于分宜县城西北部,北接操场乡和高岚乡,东临双林镇,南接凤阳乡和洋江镇,西靠宜春市,是江西省第一个状元——卢肇的故乡,是一个历史悠久、颇有名气的古镇。镇区域位置优越,上分线和杨三线穿境而过,交通运输方便快捷,是分宜、上高、宜春三地交汇之地,南距分宜县城20公里,西距宜春40公里,北距上高56公里,东距新余45公里。杨桥镇自古即为边贸重镇,农贸市场交易非常活跃,历来商贾云集,为商家必争之地,可辐射周边人口达10万人以上。全镇共辖19个村,1个居委会,240个村民小组,152个自然村,总人口4.5万人,其中仅集镇人口达7356人,驻镇机关单位18个。全镇总面积145.1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近三年来,杨桥镇财政总收入突飞猛进,连年翻番,2009年该镇财政总收入7050万元,GDP达7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90元。

杨桥镇境内地表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全镇山地面积8166.7公顷,其中有林地35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38%,活立木蓄积量4万立方米,煤、金、铁、石灰石等地下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多,且品位高。据勘察资料提供,煤储量约4000万吨,铁储量达22万吨,石灰石储量为7000万吨。杨桥镇盛产油茶、苎麻、绿色果蔬、蛋鸭、观赏鱼等农副产品,有广大的山地林木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生产要素成本低,具有发展矿产品和农副产品等资源导向型产业和轻纺业、加工制造业等市场导向型产业的良好条件,是典型的“矿产之乡、边贸重镇”。

二、杨桥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1、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识水平明显提高。调研中可以看出,该镇镇村两级干部认识明显提高,强化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理清了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的基本思路,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着力点,在全镇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该镇积极倡导农业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公司加农户”、“一村一品”、“特色种养”,培植农业龙头企业。2009年,农业总产值完成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农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4亿元。

3、中心镇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为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杨桥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规划建镇、特色产业兴镇、二三产业居镇、农民进城造镇、生态环境美镇”的发展思路,将中心镇建设重点放在集镇老区三位一体改造、杨桥河治理、休闲广场建设、汽车站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并通过大力改善集镇基础设施,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想方设法引农进镇和招商建设等措施,使一大批民生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截至目前,杨桥镇已投资1370多万元完成对杨桥行政中心、杨桥中学校园、便民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医技大楼等一批民生工程的建设。与此同时,杨桥镇在顺利完成集镇三位一体改造和街道沥青罩面工程后,投资500多万元、占地26000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广场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投资2800多万元的杨桥河治理工程也已进入工程招投标阶段。届时“一江两岸,风光旖旎”的格局将极大地提升杨桥集镇的品位。

4、农村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该镇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实行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该镇还通过开设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等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三、杨桥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些问题:

1、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该镇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都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传统的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大突破。

2、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杨桥镇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3、村镇规划建设水平不高,存在脏、乱、差现象。该镇不少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或者规划编制不够完善,执行不严,管理水平低下。村民环境意识淡薄,有些农户将生活、生产垃圾堆放在院内、大街上。村中街巷缺乏硬化,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给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4、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该镇农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四、对杨桥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应对策略建议

1、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3、抓好村镇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有总体的规划,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

4、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积极贯彻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位一体” 篇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理论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6.社会政治经济五位一体 篇六

辛向阳

2012年08月10日10:59

来源:内蒙古日报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阐述,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成为“五位一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造性解决。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问题,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他在深刻反思新中国成立30年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明确提出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重大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要求在提出推进四大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已经蕴含着“五位一体”的格局的形成。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这些认识深化的结果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

例如,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之间就存在着辩证关系:只要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会充满活力;离开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会是一句空话,或者走向反面。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样,我们也会看到,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在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撑力量。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五大建设的联系是双向的,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单向度的。例如,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就是相互的:社会建设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反过来,生态文明建设也影响到社会建设。近些年来,由企业发展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以及垃圾焚烧等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但是,我们党意识到这类问题的严重性,努力采取措施,使这类群体事件得到了有效遏制。这就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就会不断减少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事件,就会更加顺利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因此,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五大建设要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单兵突进。胡锦涛同志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79年—2011年GDP年均增长9%以上,我国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但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出经合组织30个国家平均值的20%。我们必须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角度来看待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问题,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从而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奠定基础。

其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一种辩证的思想,它告诉我们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不能孤立地就经济建设谈经济建设、就政治建设谈政治建设、就文化建设谈文化建设、就社会建设谈社会建设、就生态文明建设谈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政治建设方面的问题,需要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有利于政治建设的开展;解决政治建设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生活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在为政治建设打基础。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运用经济建设的方法,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应当创建生产和再生产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生产方式当中,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各个方面。

再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曾经讲: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同样,我们也可以认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提供切实保障,也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7.社会政治经济五位一体 篇七

关键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因素研究因子分析

由于我国早期优先发展城市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河南省人口991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47%,其中河南省农业人口占河南人口总数的65%,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左右。农村问题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甚至经济强省迈进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对城乡一体化内容的延伸和明确,是对统筹发展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新理念,也是消除历史形成的二元城乡结构的必然途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正确理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十分重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和最终目标,是随着生产力发展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融合的过程,是城乡人口、土地、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活、人口、生态上协调发展,使得城乡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的过程。

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地可以实现的。具体包括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活一体化、城乡人口发展一体化和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上述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在坚持可比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本文拟从五个一体化内容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包括城乡居民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比,它反映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非农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比,它反映地区城乡经济结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它反映地区经济发展趋势。

2、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包括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比,它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异;城乡千人医生数量比,它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医疗条件的差异;教育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它反映地区政府教育投资的状况。

3、城乡生活一体化。

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城乡居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城乡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差,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在精神文化消费的差异;城乡居民万人电脑数量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信息化实现程度差异;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居住状况差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城乡安全用水普及率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生存基本条件的差异。

4、城乡人口一体化。

包括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就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增长趋势;城乡文盲半文盲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教育的基本状况;城乡每万人大学生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素质差异;城乡平均预期寿命比,从总体上反映地区城乡居民人口的生存条件差异。

5、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

包括城乡绿化覆盖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绿化状况;工业废水处理率,反映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反映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资状况。

三、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综合评价

应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指标体系,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等的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及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定量地确定了河南省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在全国的相对位置。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见表1)。从表1可看出,河南省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综合水平排名第17位,处于中等略偏下的位置,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名次。这表明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比较缓慢,总体水平偏低。同时,与先进的兄弟省份如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相比,差距较大。

四、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城乡经济发展较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城镇和农村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乡的医疗水平等都呈现分化趋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结合表1的结果,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

河南省的第一个公共因子得分-0.67,在全国排名第24位,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第20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位次,与排名第一、二位的北京、上海得分2.78和2.42差距较大,处于相对劣势。而第一公共因子主要表现于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例、城乡千人医生数量比、人口城镇化率、城乡每万人大学生比和城乡文盲半文盲比。这反映了河南省与其他兄弟省份相比,社会发展水平和当地的人口质量是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最主要也是第一影响因素,是不利因素。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2、生态环境和环保投入。

河南省的第二个公共因子得分0.40,在全国排名第14位,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第12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位次。这个得分显示河南省在该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第一位的浙江得分1.32差距不大。第二个公共因子主要表现于工业废水处理率、城乡绿化覆盖率和环境保护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指标。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人类活动的和谐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河南省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过程中,要实现以上四者的协调发展,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河南省的第三个公共因子得分-0.22,在全国排名第21位,全国平均水平居1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位次,与其有较为明显的差距,是所有因素中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因素,与第一二位的得分差距更大。这种差距说明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对不合理,这与河南省属于农业大省的现状比较吻合。具体来看,第三个公共因子主要由非农产值与第一产值比和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两个指标反映。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深农产品的加工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适应性地改变就业结构,以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转变促进河南省城镇和农村的逐渐融合和一体化。

4、消费结构和水平。

河南省的第四个公共因子得分-0.12,在全国排名第18位,全国平均水平居1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位次,是与全国平均水平位次差距第二大因素,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与第一位的广东省得分2.94差距较大。第四个公共因子主要由城乡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差、城乡居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三项指标反映,即主要受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和消费水平差异两方面影响,目前,扩大内需是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举措。河南省人口总量多且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消费结构和水平相对较低,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使得消费需求并没有完全释放。逐步完善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城乡消费结构和水平的趋同是城乡居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体化又一重要体现。

5、收入水平。

河南省第五个公共因子得分0.21,在全国排名第10位,也是唯一具有相对优势的因子,全国平均水平处于26位,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6个位次。第五个公共因子主要由城乡居民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比和城乡居民收入比两个指标反映,这里突出了城乡居民创造财富的效率差异和实际的收入差异。增加农民收入是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在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并不尽如人意。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城乡居民的收入公平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构建城乡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使得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陈瑞莲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4]罗雅丽、张常新: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阶段划分——以大西安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

8.社会政治经济五位一体 篇八

一、突出特色优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加快“十大玉米深加工企业”、“十大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十大特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培育著名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全省基本形成了以玉米、大豆、水稻、蔬菜、中草药、瘦肉型猪、肉牛、肉鸡、肉鹅、参茸等为代表的龙型产业格局。近几年来,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都在20%以上,到2008年底有望达到2000亿元,与传统的汽车、石化两大强势产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产业化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基地建设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模式。农产品企业辐射带动的粮食种植面积占全部耕地的60%以上,有一半以上玉米面积实现订单生产。建设了中部玉米带牧业经济区、西部草原牧业经济区、东部山区半山区牧业经济区和环城牧业经济区,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有了长足进展,畜禽优质品率显著提高,农畜产品生产开始向优质、安全、绿色方向转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已遍布各地,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

(三)科技支撑带动能力增强

育成并通过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达1000多个,85%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良种普及率为95%以上,增产幅度达12%左右。实现了牧业实用技术组装配套化、畜产品质量优良化和经营管理规范化,牧业科技普及率达到90%,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以上。产加研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

二、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统筹城乡资源配置

(一)新型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加强农业科研体系建设。目前,全省有农业科研机构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科研人员3000多人。建立转基因植物中试及产业化基地,设立国家玉米、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玉米、大豆、水稻改良分中心,以及农业部大豆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科教资源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二是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每个市州选择一个县(市、区),开展“区域建站、双轨运行、垂直管理”的改革试点,实行科技推广和经营服务于一体、政府投资和自身创收于一体。将区域站直接划为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探索出一条适应发展现代化农业要求的、运转灵活、服务高效的科技推广新机制。

(二)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快速推进

建设现代水平的省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全省九个市(州)、54个县(市、区)在省级平台上建立动态网页,648个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有近1622个乡镇、农业企业及涉农部门注册使用“一站通”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在基础网络建设上,深入实施了“金农工程”,以“四电合一”为载体,进一步整合各类信息服务资源,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在服务手段上,继续完善和扩大服务功能,开通的“12316”新农村热线,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市场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各类问题,信息服务网络正在向村、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加工和经营大户延伸。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我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专业协会型,以农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合作组织,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专业合作社型,以农民利益紧密联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入股有息、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型,农民在兴办龙头企业和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储藏等方面采取这种合作形式。目前,全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4510个,共带动农户126万户。

同时,农产品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三、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一)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支持粮食生产方面,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建成600万亩优质玉米、水稻和大豆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产出水平。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标准化水田方条田700万亩。全面开展以江河堤防整治、城市防洪和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主要江河堤防长度已达4300多公里。37座城市的防洪工程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实施种子工程,省农科院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抗病的超级稻“吉粳88号”,比普通水稻增产15%以上;“杂交豆1号”单产则提高20%以上。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等重大农业示范项目,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发挥了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生猪扩繁场和养殖场(小区)、奶牛养殖场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全省养殖业得到健康发展。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重大疫病防治水平不断提高。

(二)围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4.2万公顷,从2008年开始,组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3.4%,有林地面积达到81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达到8.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加大了主要江河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整治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0万亩。

(三)突出抓好“水、气、路、电”,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活设施

一是农村安全饮水。我省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的农村人口659万人。目前,全省共解决农村23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尚需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28万人,计划到2010年解决22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沼气。建设户用沼气池6.51万户,其中“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4.03万户,年处理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100多万吨,使20万多户农民受益。三是农村公路。从2003年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建成53266公里农村公路,实现了全省98.7%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四是农村电力。全省建成小水电站153座,总装机38.62万千瓦。24个县(市)有了地方中、小水电,完成了12个县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五是农村扶贫。2002年以来,共组织实施3000多个扶贫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当地贫困群众就医难、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四)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9.社会政治经济五位一体 篇九

内容提要:各地幼儿园伤害事件频频发生,给幼儿园、社会、家庭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幼儿园构建有效的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网络,确实保障幼儿生命安全,是本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管理

三位一体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各地幼儿园伤害事件频频发生,给幼儿园、社会、家庭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幼儿园构建有效的“三位一体”安全管理网络,确实保障幼儿生命安全,成为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园是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前沿阵地,是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三位一体”中的主体。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而且是不容忽视的优势。从育人功能来看,幼儿园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社会化活动,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从育人环境来看,幼儿园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了一个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从受教育的时间来看,幼儿在园受教育的时间最集中,更利于全身心接受安全知识的传授。

(一)构建园所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安全意识。

幼儿园要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人员到位,分工明确,目标清楚,责任到人,工作到位。要科学制订《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向教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制订《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幼儿园班级公约》等。要做到幼儿园逢会必讲,时常作安全工作布署。开展阶段性、季节性、定期或突击性、不定期的安全工作专项排查和整治活动。建立安全工作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

(二)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主题活动之中去。

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有许多与幼儿安全有关的小活动,可将一些重要安全知识作为重要主题活动来开展。如:在《篮球女孩》的故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交通事故给人带来的危害,感受到要注意交通安全的必要了。萌发了保护自己意识,想到了保护自己注意交通安全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创设环境收集一些图片让幼儿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人行横道线、信号灯、停车线等。通过游戏《猜猜看》,来巩固对交通标志的认识。收集各种车辆,在区域活动、自主性活动中,进行模拟开汽车,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各样的车和交通规则。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过马路?安全过马路有什么好处?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形式各异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演练活动,如:地震来了怎么办?火警呜呜呜!等演习,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简单又实用的自救技能。

二、家庭是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基础,是进行安全教育的调整和补充,是“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园所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它具有早期优势,是子女成长的摇篮,它最能根据孩子的智力发展特点实施个别教育,也最能有针对的对各种社会信息景进行整理、筛选,是安全教育的有效调整和补充。它具有长期性、持久性,所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家园一体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势在必行。

(一)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请专家以安全教育为主题,进行法制法规知识教育讲座;用身边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向家长介绍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利用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出谋划策,齐心协力,家校共建。

(二)充分利用园所网站,向家长宣传幼儿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充分利用幼教论坛,积极探索幼儿安全教育及管理的新形势,新发展。

(四)发放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五)邀请家长来到学校,面对面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增进互信,使家长的安全教育思想、行为幼儿园统一和同步。也可用家访,通电话,函告等方法及时互通信息。只有家园双方对学生情况了解,安全教育才能步调一致、有的放矢,双管齐下,效果明显。

三、社会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延伸和发展,是“三位一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一)园所要与地方派出所、当地综治办、社会进步团体建立共建关系。充分利用他们进行宣传,运用他们的行政、法规、条例、对幼儿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民事调解和经济处罚等。

(二)积极协调,尽量聘请社会安全协管员:(1)聘请派出所干警为幼儿园安全教育辅导员;(2)特聘学校附近的群众为园所安全协管员。园所近邻的群众对学校安全隐患早有洞察,便可尽早提醒幼儿园现阶段可能有哪些安全隐患,促使学校尽早解除;(3)建立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等。让群众都来参与园所平安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共建平安校园。

上一篇:旷工500字保证书范文下一篇:校园建设和后勤管理工作报告正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