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故事英语

2024-07-06

中国成语故事英语(精选13篇)

1.中国成语故事英语 篇一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比赛活动发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金柳林外国语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同学们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感谢组委会把的启动仪式放到金柳林学校,必将促进我校的各项工作。

我想借此机会给所有参赛的同学们讲几句话:

这个活动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展示机会,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好机会,是我们获得文化自信的机会,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机会,更是让中国融入世界争取发展的机会。同学们要珍惜机会,勇敢的展示自己。

金柳林秉承“东西并融、明德启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科建设和核心素养“双一流”的高标准定位,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的实验学校,金柳林的同学们更应该把握机会,把日常所学在舞台上自信的展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深入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深入了解我们身边发生的事,通过了解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明白国家振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需要我们努力的读书,需要在更大的舞台去传播中国的正能量!

作为北外国际实验学校,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在英语学科上非常收益,北外国际教育集团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借鉴、吸收、落地的思路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使得我们在其他学科建设上也深深收益。比如我们的数学学科建设,我们学校小学国际班学生的新加坡数学课已经是全英文授课了,我们还为不同程度的学生附加了澳大利亚的思维挑战赛、张景中院士的教育数学项目,在幼儿园把德国的逻辑狗教具作为基本的训练课程,就是要给在金柳林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一个非常清晰的的思维发展路线图,让所有的孩子喜欢数学、让有数学天才的学生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相信通过此次大赛更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英语的热情,更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用英语演绎璀璨的中国文化,展现英语应用水平的同时,传承中国文化,展现文化自信。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更要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祝同学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英语的快乐!

再次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预祝此次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中国成语故事英语 篇二

以“中国之莺”而驰名海内外的周小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六十多年来,周小燕教授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声乐人才,为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歌唱家首先要唱好中国歌

中国歌唱家要首先唱好中国歌,这是周小燕教授一贯强调的原则立场,她不但自己严格履行,还教导学生认真去做。

她始终认为:学美声,就应当学习西方人是如何用科学的发声技巧为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服务。因此,在周小燕教授的课堂上,她总是特别要求学生多唱中国歌曲。在教学中,她也总是结合自己的演唱体会,逐词逐句地讲解中国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民族美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

有一次,周教授的一个学生在一次音乐会上连续唱外国曲目,只是在加演的时候唱了一首中国曲目《长江之歌》。周教授知道后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他:“中国人为什么不把中国歌列为音乐会正式曲目?”每次音乐会必须演唱中国曲目,已经成为周教授班上一条不成文的“班规”。为了使学生唱好中国歌,周小燕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美声唱法的民族化问题,努力遵循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一贯讲究“字正腔圆、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美学原则,把美声唱法和民族语言结合起来,追求声、情、腔、字的完美统一。

看到中国的歌剧事业迟迟未能走出低谷,看到我国自己培养的歌剧人才因“英雄无用武之地”而纷纷外流,作为中国声乐界的一名教师,周小燕教授深感责任重大。1988年,周小燕教授不顾71岁高龄,亲自挂帅出任艺术总监,创办了“周小燕歌剧中心”,为所有有志于歌剧事业的演员、指挥、导演、作曲家提供施展才能的天地。

为祖国,为艺术,我一天要当几天用

周教授常说,对她来说,时间比什么都宝贵,为了祖国为了艺术,她一天要当几天用。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周的课时,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排得满满的,从来没有什么节假日。除了班上固定的学生之外,经常还会冒出一些慕名而来、登门求教的“编外学生”,只要精力允许,她总是愉快地安排好时间,满足他们的求学愿望。

有人劝她,要注意身体多休息,可她觉得学生就像一件产品,做老师的要一丝不苟,精心加工才行。因此,她宁愿自己少睡点,教学上没有半点马虎与松懈,一定要让学生完整掌握授课内容,扎扎实实提高、进步才行。“一个人被社会所需要,被人民所需要,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内心是十分充实的。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向社会索取了多少,而在于为人民付出了多少。”周小燕教授如是说。

除了处理好歌剧中心的大量事务及完成好教学任务外,周小燕教授常常挤出时间应邀去外地讲学。前些年,受国家教育部的委托,她在腿上打着钢钉,只能以躺、坐为主的情况下,亲自执笔撰写讲稿,终于完成了洋洋40讲有关声乐知识的电视专题讲座稿。在写稿和拍片的漫长日子里,她一次次地克服了虚弱的身体带来的种种困难,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录像时强灼的灯光所造成的头晕目眩。整整一年的时间,为了电视片的拍摄成功,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此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反应强烈,为没有条件进高等音乐院校学习的声乐爱好者提供了完整的学习机会。该片后来被评为上海市高校系统一等奖,成为中国声乐教学的一套重要文献。

有人说周小燕教授心中只有学生,这话并不夸张。记得有一次,班上有学生要出国比赛,恰逢她患病住院,她就找了个借口溜出了医院,急匆匆赶回家为准备出国比赛的同学上了一课才放心地又“溜”回医院。

有人说周教授把金钱看得很淡很淡,此话不假。帮经济困难的学生垫学费、免费给有困难的学生上课这类事情时有发生。像支援贫困、受灾地区时她也总是倾己所能,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件事情。

周小燕教授对学生是关心入微的。周老师的家既是课堂,也是外地同学在上海的“家”。节假日,周教授会把他们叫到家里聚餐,减少学生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周教授更是关心。周老师不仅对学生的生活非常关心,对他们的思想及学习要求也很严格。1983年,周老师带学生去四川开教学音乐会。有个学生当时喝多了酒,影响了演出的质量,周老师很生气。平时与学生谈笑风生,这次一声不吭,学生们知道犯错了,一个个低下了头,再也不敢喝酒了。

由于周老师的严格要求,她的学生都认真负责,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次演出。学生们通过这样认真的实践,艺术上提高得快,成才也就快。

刚踢完上半场,还要努力踢好下半场

周小燕教授有一句话曾引发业内满堂掌声:“我已经九十岁了,就像踢世界杯足球赛,我刚踢完上半场,我还要努力踢好下半场!”

如何在九十高龄再来踢好“下半场”呢?周小燕的回答发聩振聋:“那就是踢进两个球:一是培养更多爱祖国爱人民能走上国际舞台的歌唱家以及德艺双馨的教师,二是真正原创一部国人喜爱、能唱响世界的中国歌剧。”

3.安利中国:跨国公司的中国故事 篇三

刚刚落下帷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上,面对“有外资抱怨中国投资环境不如以前”的质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的回答非常干脆,“中国的投资环境总体是健康的。”

几乎同一时间,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女士在广州被记者问及了同样的问题——“您对中国的监管环境有怎样的态度?”“在华美国企业能否取得成功,要看产品和服务如何在市场中竞争,还有如何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国情,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赢得消费者的支持。”郑李锦芬的语气温柔,但坚定。

“外国企业的身份已不再是一种竞争优势,有更好的产品才是竞争优势。”英国《金融时报》亦如是说。上海美国商会总裁Brenda Foster表示,很多在华企业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年景”。

而安利(中国)2009年的辉煌也同样佐证了这个说法。2009年安利(中国)的业绩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安利全球任何一个单体市场从未达到过的高度。“我们赢得了中国市场。”

向陌生的大地走来

关于十多年前安利来到中国的故事,已有不少的记载。但2010年4月12日在安利中国的广州工厂见到郑李锦芬本人,记者仍非常好奇地追问动因和过程。

这位被安利员工称为“郑太”的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董事长,微笑着再次讲述了那段经历,非常耐心。

在她的轻描淡写中,1992年游说美国总部来中国投资,并非一件很困难的工作,因为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大家有目共睹。“中国1979年宣布改革开放政策,到了1992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证明开放政策,很多外商企业在中国投资开放也取得初步的成效,加上中国市场自身的条件,任何公司和企业都会被有十亿人口的国家和市场吸引的。”

但由于1989年的政治风波事件,一些外国企业对中国产生不同的看法,想来又怕来,大多处于犹豫不定的阶段,“因此我只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也就是说,让美国总部了解,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风浪,但是总体的发展要乐观,尤其是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后,她自己更有信心,于是告诉美国总部中国不会离开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

或许正是这份对于中国发展的信心,郑李锦芬才在对美国总部的书面报告中说,“不到中国投资,就不算真正的跨国企业。”——这句话早已成为著名的郑太语录之一了。

而彼时的中国内地,对一些外国企业而言,仍然是一片陌生的大地。尽管已改革开放逾十年,但正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王志乐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那会儿国内的体制、法制环境和基础设施都还很欠缺,对外资的吸引力并不大。外商直接投资非常少??”

改变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中国进入扩大开放期。据统计,当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就达到了120亿美元。1993年之后,一大批外国企业纷纷进驻中国。而这个时候的郑李锦芬,已经开始忙碌于安利中国的开业准备。1992年注册的安利(中国),在长达三年的一系列规划、建厂和投产之后,1995年公司正式开业。

“不慌、不乱、不离、不弃”

回忆33年前辞掉香港政务处“金饭碗”的工作,郑李锦芬十分轻松。

“1977年我在香港政府做公务员,当时才20多岁,是在民政部,政府有怎样的政策要推出,要咨询市民的意见,要做调查,我是做这方面的工作。当时感觉在政府工作的人员是有程序化的,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因此就想到商业机构去做。”

她希望在商界发展,会有较大的空间。于是,1977年加入了安利香港公司,一家当时只有五六名员工的小公司。30年后的今天,郑李锦芬已经身居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及安利(中国)董事长,负责管理安利大中华及东南亚地区。

正如郑李锦芬本人喜欢的一个比喻,香港市场相当于一个小河塘,台湾相当于湖泊,中国大陆相当于大的海洋。在这个海洋中,她自己不断成长,曾荣膺CNBC评选的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之“年度中国最佳人才管理奖”,并在2008及2009年度被美国《福布斯》评选为“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女性”。

既是海洋,总有风浪。

安利中国15年的发展过程中,共有5次大的调整。不过,让郑李锦芬印象最深的困难和挑战,发生在1998年。

1998年4月21日,《新闻联播》播发了国务院下达的传销禁令,宣告所有以直销、传销形式销售的公司一律关闭,安利亦未能幸免。郑李锦芬回忆,虽然安利在海外每一个市场都有困难和挑战,但是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政府会下一刀切的全面禁令。一夜间使公司在各地的数十家分公司、上千名员工立即停止工作。

22日凌晨2点,在郑李锦芬董事长向美国总部汇报时,创办人理查。狄维士先生的两句话让她终身难忘:“So what do you think the headquarter can do for you?(总部可以给你们什么帮助?)”,“We will persist!(我们会坚持到底!)”。

“当时对安利(中国)而言,有一定程度的惊讶,但我们也理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直销是新生事物,大家认识是需要过程的,我们也亲眼目睹传销诈骗是非常猖獗和厉害的,如果政府不下禁令全面禁止,用教育或者是其他的渠道是无法保障广大的民众不受欺骗的。”

就在给总部汇报的当晚,北京办公室会议室彻夜灯火通明,郑李锦芬确定了“不慌、不乱、不离、不弃”的方针,连夜发出声明。这份不到一千字的声明表达了对政府行动理解、尊重以及积极配合的态度,承诺对营销人员和消费者的服务和保障不变,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变。

“我们在中国这个八字真言“不慌、不乱、不离、不弃”,不要慌张,不要自乱阵脚,不会离开中国,更不会放弃中国市场,我们一定要找一条出路。”因为郑李锦芬相信,中国政府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中国政府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

之后的3个月,凭着这份坚信,在前路未明的情况下,公司一边继续装修刚在广州最高建筑物——中信广场巨资买下的办公室,一边跟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寻找转型方式。最终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于当年7月21日以“店铺销售加雇佣推销员”的方式转型经营,成为首家获批全面恢复经营的公司。

12年之后的今天,郑李锦芬提及那段难忘的经历时,心平气和。“当时如果硬要将美国或者是安利公司海外的做法套在中国的市场,就不会有发展的空间。我们看上去好像是妥协,我觉得这是非常英明的决定,恰当的时候退一下,来日方长,总有一天中国会跟世界接轨,有很好的直销法规。”

“当时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生存下来,争取空间,在此基础上率先发展,结果证明我们是对的。”

成功的企业须尽应有的社会责任

安利中国广州工厂区,有一面墙上写着四个词:“生活、事业、美丽、健康”。郑李锦芬认为,对女性而言,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但似乎还欠缺了一个——“社会”。“如果有时间的话应该将社会放在其中,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的爱心活动,这样就是完美的生活。”

对于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而言,不仅仅是捐款那么简单。郑李锦芬说,这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按章纳税,公司应该按章纳税,而不是千方百计地逃税。安利中国2009年上交的税款是42亿元人民币,从开业到现在15年以来,累计总共上交的税款达到260亿元人民币。“这是对政府负责。”

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时候,产品的质量很重要,尤其销售食品的,安全非常重要。这是对消费者负责。

除了安全外,要重视环保。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关注环保的情况,水是如何处理的,污水是如何处理的,空气的质量有没有受到影响等。这是对环境负责。

还包括对员工如何引导,给他们合理的工资,合理的福利,还要给他们很好的引领和带领。“我们会鼓励员工参与各方面的爱心活动。”这是对所管理的人员负责。比如,安利的志愿者项目。目前全国分布在不同省市的180支志愿者队伍中,有5.5万名安利志愿者。在过去几年中,安利志愿者累计的服务时间达到97万小时,“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邀请安利公司作为志愿者的支持机构。”

“在这些方面我们也在引领一个潮流,成功的企业也必须尽应有的社会责任。”

目前安利中国在全国活跃的直销人员有16万,经销商有10万,销售部的员工也有几万人,大概是30多万来自全国的各方面人士,通过安利获得收入。这让郑李锦芬感到十分欣慰。而对于未来,她充满信心。除了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越来越强健之外,更重要的是,“安利熟悉中国国情,有十几年丰富的市场经验,还积累了大批的人才,有较强的企业实力。

4.中国成语故事 篇四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窦宪兄弟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朝政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发生日食。司马丁鸿上书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表臣子的。日食现象象征君王的权力被臣子侵夺,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日蚀出现过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告我们,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啊。穿透岩石的水,开始时都是涓涓细流,参天的大树,也是由刚发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防止它,这样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了。”

“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5.中国成语故事8 篇五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虽已建立了东汉政权,但全国尚未统一。当时,蜀地的公孙述也想称王称帝,争夺天下。这个时候,有一个实力派人物叫窦(dòu)融。王莽当权的时候,他当上了伏波将军。王莽失败以后,他归附了淮阴王刘玄,不但做了张掖(yè)都尉,还被刘玄的部属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

拥有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看到刘秀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有意顺附,便召集各郡太守和本地名流商讨,决定派使者带着书信和礼物前往洛阳。刘秀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隆重接待了使者,并给窦融写了一封书信,信中说:“蜀地有公孙述,现蜀汉相攻,你的地位极为重要,一抬脚就会影响两端的轻重,无论你站在哪一方,都可以决定一方的成败。(原文是:‘举足左右,便分轻重。’)”从此,窦融十分忠心地跟随着刘秀,很快被升为大司马。刘秀得到窦融的支持,实力大增,终于消灭了公孙述和其他政敌﹐统一了天下。后来,人们把“举足左右,便分轻重”简缩成“举足轻重”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处于关键地位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整个局面。

卷土重来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为了争皇帝的宝座,进行了多年的激烈战争。最后刘邦逐渐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公元前202年,垓(ɡāi)下一战大败项羽,项羽率领八百名骑兵深夜突围,向南方逃去。逃到乌江时项羽的部下只剩下二十八个人,而刘邦的追兵则有几千人之多。这时,乌江亭长撑着一只船过来,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小,但是也有一千里土地,几十万的人民,您仍然可以在那里称王,赶快渡江吧!”项羽苦笑着说:“天要让我灭亡,我渡过江去还有什么意思?况且当初和我一起渡江西进的八千多江东子弟,如今没有一个活着。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同情我,继续拥戴我为王,可是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说完,项羽就拔剑自杀了。

到了唐朝,有一个著名诗人杜牧,想起项羽的英勇和失败,非常感慨,便在乌江亭上写了《题乌江亭》这首诗:

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意思是说,如果项羽当时不自杀身亡,而是渡过江去积聚力量再回来与刘邦较量,那么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呢。后来,人们用“卷土重来”比喻遭受失败和挫折之后,又重新再来。卷土,扬起尘土。

开诚布公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衷心的贤臣,得到皇帝刘备的重用。

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让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刘备甚至诚恳地留下遗言:如果刘禅不好好听你的话,做出危害国家的事,你就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诸葛亮非常感动,表示要好好地效忠少主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竭尽全力帮助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自封为王,但他严厉地拒绝了。他对身边的人说:“我已经受先帝委托,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又没什么成效,你们却要我加官晋爵,这是不忠不义的事情啊!”

诸葛亮为人处世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sù)是他非常器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因为大意轻敌,失守街亭这个地方。诸葛亮因为马谡已经立下军令状,所以忍痛杀了马谡。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主动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坦率地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所以,后人在写史书时,就用“开诚心,布公道”来形容这位贤臣。成语“开诚布公”由“开诚心,布公道”缩略而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对人态度诚恳,坦白无私。

开卷有益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他命文臣李昉等人编纂了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一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疲劳,影响身体健康。宋太宗却回答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意思是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况且我并不觉得疲劳。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繁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能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地阅读《论语》,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就会有益处,有收获。卷,书卷。

开门揖盗

东汉末年,江东地区是孙策的势力范围。吴郡太守许贡见孙策在江东的势力不断扩大,便写信给汉献帝,请求将孙策调走,以免后患。不料送信人被孙策的士兵抓获,孙策得知许贡有叛逆之心,一怒之下便绞死了许贡。

许贡有三个门客,决心为许贡报仇。有一天,这三个门客趁孙策在丹徒西山行猎的时候,埋伏在隐蔽的地方突然向孙策发动了攻击。孙策躲闪不及,脸上中了一箭,伤势很重。回府没几天,孙策便箭伤发作,医治无效而死。孙策临死前将代表权力的印绶留给了弟弟孙权,要他励精图治,把江东治理好。

孙策死后,孙权十分伤心,一直沉浸在兄长去世的悲痛之中。孙权手下有一个谋士张昭,劝他说:“现今奸邪作乱,豺狼当道,如果只顾悲伤,而不去考虑天下大事,这就好像开着门请强盗进来一样(原文是:‘开门揖盗’),岂不自招祸患?希望主公以国事为重,这样才能不辜负您兄长的嘱托啊!”听了张昭的劝说,孙权止住悲伤,很快便振作起来。张昭请孙权换上衣服,扶他上马视察军队。东吴从此有了新主,人心逐渐稳定下来。过了几年,吴与蜀、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成为一方霸主。后来人们就用“开门揖盗”来表示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揖,拱手作礼。

克己奉公

东汉初年,颍阳有个人名叫祭(zhài)遵。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公元24年,皇帝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便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实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刘秀听了觉得有理,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等他年老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祭遵就是这样一名良臣,即使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十分怀念。后来人们就把祭遵的这种高尚的精神概括为成语“克己奉公”,用来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

空中楼阁

古时候,有一个既愚蠢又固执的富翁。有一天,他去拜访另外一个富翁。到了这个富翁的家里之后,他看见那楼房造得十分华丽美观,明亮宽敞,心中非常羡慕。他呆呆地望着楼房,暗暗地想:我的钱财一点儿也不比他少,为什么不可以建造一座这样高大美观的楼房呢?他回到家里以后,马上就把当地的工匠找来,问道:“那座气派非凡的高楼是你建的吗?”工匠回答说:“是我建的。”富翁很高兴,跟工匠说:“你也照样给我建一座那样的高楼吧。”木匠答应了这个富翁的要求。没多久,工匠就动手建造高楼了。富翁看到工匠从地上建造房屋,感到奇怪,就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木匠答道:“建三层楼房啊。”富翁听了,直摇脑袋,着急地说:“我不要下面两层,赶快给我建造最上面的第三层。”木匠听了这傻话,真是哭笑不得,耐着性子给他解释:“这是办不到的。如果不造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三层是建不起来的。”富翁坚持他的意见:“我不要下面两层,你们一定要给我建最上面的那层。”当地的人们听说这件事后,都觉得这个富翁太愚蠢可笑了。“空中楼阁”就是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原意是指悬在半空中的楼房亭阁。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口蜜腹剑

唐玄宗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他的大臣兵部尚书李林甫却是一个心术不正、狡猾阴险的小人。他用卑鄙的手段讨好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杨贵妃经常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因此李林甫很得唐玄宗的宠信,官位一直升到了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成了大唐的宰相。

有一次,唐玄宗很赏识外官严挺之的才能,想重用他。李林甫心中嫉妒,就设法陷害严挺之。他故意怂恿严挺之装病回京,以便任用。等严挺之回来了,李林甫又上奏唐玄宗,说严挺之得了很严重的病,不能行动。因此,严挺之最终也没有得到重用,有苦说不出。

又有一次,李林甫想打击另一个与他争权的大官李适之,假意对他说:“华山那地方储藏着大量的金矿,如果能开采出来,皇上一定很高兴。”李适之听了李林甫的话,就立即禀告唐玄宗,并请求派自己去开采。唐玄宗征求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回答:“华山是帝王之气集中的地方,如果在那里挖金子,恐怕对皇上不利。”从那以后,唐玄宗就对李适之不太信任了。李林甫这样阴险狠毒,一直为后人所唾弃。北宋的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的为人说:“口有蜜,腹有剑。”后来,人们就用“口蜜腹剑”作为成语,形容某些人话讲得甜蜜动听,但心里却极其阴险恶毒。

口若悬河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年轻时的郭象,不仅好学,而且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这使得他知识渊博,对于事情的分析也常常很独到。因此,郭象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了。

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了深刻的理解。当时,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请他出去做官,他都一概谢绝,每天只是埋头研究学问,或者和志同道合的人谈论哲理。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活得充实自在。但是,又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廷中做了黄门侍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而且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意思是说,听郭象说话,就好像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后来,人们根据王衍的话,引申出“口若悬河”作为成语,用来形容某人能言善辩,讲起话来滔滔不绝。

脍炙人口

春秋时,有父子二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皙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再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

公孙丑问:“老师,脍炙(脍,细切的肉;炙,烤肉)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啊,这世上没有哪一个人不爱吃脍炙的!”

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肯定也都爱吃,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而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原文是:‘脍炙,所同也’);羊枣的滋味确实比不上它,但羊枣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就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

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脍炙人口”这个成语就是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引申出来的,原意是指人人都爱吃的美食,后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旷日持久

战国时期,燕国有个名叫荣蚡(fén)的人。他骁(xiāo)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燕国国君封他为高阳君,命令他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国相赵胜想出一个办法,说道:“齐国的名将田单,善于带兵打仗。我国割三座城池送给齐国,以此为条件,请田单来帮助我们带领赵军作战,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但大将赵奢不同意这么做,他说:“即使田单肯来指挥赵军,我国也不一定取胜,如果打不过荣蚡,那就是白请他来了;即使田单确实有将才,那他也未必肯为我国出力,因为我国强大起来,对他们齐国称霸不是很不利吗?因此,他不可能为我国的利益而真心实意地抵抗燕军。”

赵奢又分析说:“田单要是来了,他一定会把我们赵国的军队拖在战场上,不战不降,荒废时间。旷日持久,几年之后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将会被消耗掉,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赵王和赵胜还是没有听赵奢的意见,仍旧割让了三座城池请田单来当赵军的统帅。结果,赵国被卷入了一场得不偿失的消耗战,消耗了很大的国力。后来,人们就用“旷日持久”来形容荒废时间,拖延很久。旷,荒废,耽误;持,持续,拖延。

狼子野心

春秋时,若敖氏的后代子文做了楚国令尹。当时,楚国不设相国,令尹是最高的长官。他为人公正,执法严明,楚国的属官和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叫子良,在楚国做司马,生了个儿子叫越椒。越椒满月那天,司马府宴请宾客,府中一片喜气洋洋。子文也应邀来到司马府,看到侄子越椒后,大吃一惊,急忙找来子良,告诉他必须把这个孩子杀掉。子良听到哥哥这样说吓了一跳,问道:“为什么呢?”子文说:“你看这个孩子,样子像一只狗熊,声音又像豺狼,如果不杀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我们若敖氏的祸害。谚语说:‘狼子野心。’这明明是一只狼嘛,哪能把它养起来呢?”子良更加不高兴了,他生气地说:“孩子是我的,我决不能杀死他!”

子文对此事十分忧虑,他临死的时候,把族人和亲信叫到跟前,告诫他们说:“千万不能让越椒掌权。将来越椒一旦掌权,你们就赶快逃命,免得遭难。”

6.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篇六

陈荛咨善射箭。有一天,他在场地上练习射箭,箭箭都射中了靶子,看的人们都一齐拍手叫好。只有一个卖油的老人,只是略微点了点头,表示他并不十分惊奇。

陈荛咨见他这样轻视自己,便问这卖油的老人﹔”你也会射箭吗﹕”卖油老人回答道﹔”我不会射箭,不过,依我看,你虽然射得很好,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手法熟练就是了﹖”陈荛咨有点生气了,便说﹔”你不会射箭,又这么小看我,真是太不象话了﹖”老人说﹔”我是个卖油的,也从斟油上得了一点小经验,现在请你看一看吧﹖”

卖油的老人把一个盛油的葫芦放在地下,把一个铜钱放在葫芦口上,然后用油勺子将油从钱孔里沥下去。油沥下许多,可是一点也没有沾在钱孔上。卖油的老人笑着对陈荛咨说﹔”你看,这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只是手法熟练罢了﹖”从此以后,陈荛咨再不敢以善射箭而自负了。

7.英国老牌杂志讲述的中国故事 篇七

2011年11月,在英国领事馆的组织下,《格兰塔》当时的主编约翰·弗里曼(John Freeman)和副主编艾兰·奥芙瑞(Ellah Allfrey)在上海举办了一次文学活动。在这次见面会上,99读书人文学编辑彭伦带来的美国南方作家罗恩·拉什的短篇小说集《炽焰燃烧》一下吸引了弗里曼的目光。弗里曼也来自美国,对罗恩·拉什有着特殊的乡情,也曾在《格兰塔》上刊登过他的作品。弗里曼和彭伦相谈甚欢,并得知彼此有许多相同的作者。后来弗里曼回国后,彭伦写去邮件,双方很快确定了合作关系。

约翰·弗里曼非常重视“讲故事”,曾自称自己的责任是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传播不同的故事”,要让读者体验到最优秀的故事直接送到他们面前的感觉。两年来的中国之行,他密切关注着中国读者的阅读口味,并发现有很大一批中国年轻读者渴望读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精彩的故事。

英国的故事,“是历史与家园的古老冲突,是灶台与寻梦者之间不可度量的无穷无尽的距离”。

去年夏天,英文版《格兰塔》曾经出版过一期同主题的“不列颠”杂志,今年四月,《格兰塔》中文版正式推出,借用相同的封面,一只缺了口的英式茶杯,和一只不平整边缘的托碟,寓意深刻。中文版的首期再次以“不列颠”为题,以“历史”和“家园”为主线,重新组稿,向中国读者展现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英国面貌。

“有时候你很难说清英国到底是什么。”弗里曼在序言中写道。珍妮特·温特森则说,他们的故事是“历史与家园的古老冲突”,是“灶台与寻梦者之间不可度量的无穷无尽的距离”。

的确,精选的这19篇文章,几乎囊括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国的方方面面:文化、宗教、政党、种族、社保,甚至性。石黑一雄用日本式细腻流畅的笔调和英国式的叙事圈套刻画了20世纪初伦敦上流社会的荒诞不经。曾用“历史、传奇和神话竞相融合的美丽地方”来形容自己家乡的苏格兰诗人罗宾·罗伯逊贡献了一首长诗,描写了1964年充满无望和失败的英国颓景。盖瑞·杨格对一个小市镇从社区居民人口结构到足球、政治、教育、房价几十年来的变革进行事无巨细的记录,他无奈地说:“我们的疏离感与其说是环境的,不如说是社会的。”而同样是描写城市变迁中的挣扎,哈尼夫·库雷西则藉由“新右派”的嘴来诘问:“什么是英国?英国的未来又在哪里?”

《不列颠》还展现了一些英国青年内省视角,比如威廉·博伊德发出的“我在哪里?”,比如杰夫·戴尔一边远离常规而无趣的英国社会一边“闪现”这样的念头:“我怎么会这样?怎么会从对一切都充满兴趣变成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而哈尼夫·库雷西找到了更年轻的、更易冲动并诉诸武力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的呢?”他们愤怒、迷惘又无奈,《在屋顶上》结尾写道:“我想,命运并不是等待着你的东西,它是已经在你的体内积蓄起来的东西——它和死亡一样耐心。”

中文版的副主编Patrizia是欧洲人,在英国读过大学。他对英国社会的了解使这部不列颠专辑尽可能准确地重现了20世纪原汁原味的英国风貌。

《格兰塔》中文版延续了原版的排版风格:不设栏目,作品之间内在逻辑由编辑掌控。《不列颠》以一则图片专辑为界,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据主编彭伦介绍,这些作品节奏感逐渐加强,色彩从比较淡到比较浓烈,“但也不是绝对的,或者说有些错落,比如后面有篇《夜游》和《猎户座》,文字也比较舒缓”。

图片专辑以“家园”为题,是不同时期的英国社会街景的一瞥。曾经暴动的墙上贴满纪念的标签纸,2008年到2011年间骚动的英国青年的表情,海盖特住宅区彩色的伞和颜料,这些“临时替代品在每一个拐角瞪着我们的脸”。所有的东西都是“临时的”,家也是临时的居所,约翰·伯恩赛德想要表现的,正是时代的转瞬即逝感:“我们建造的每一幢建筑,命名的每一件事物,我们心爱的、不愿分离的一切,都是一时的,为了不断满足重新想象的需要。”

“这些图片对英国人来说可能更有感觉。中国人看和英国人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些读者抱怨图片“不知道要表现什么”,彭伦指着图片下方的英文名字,告诉记者那是摄影师和画家的名字,如果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它们只是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视角让中国读者去看英国,去看外面的社会,然后发现一些跟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或者相似的东西,打开视界。”

中国的“最佳青年小说家”?不,是中国的“欲望”。

《格兰塔》第一次评选“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是在1983年。这次由市场部策划的公关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媒体关注、互联网推动给编辑部带来了意料之外的销量,他们决定每十年出一次榜单。30年来,因为对大卫·米切尔、珍妮特·温特森、伊安·麦克尤恩等文坛新人的准确预瞻,也奠定了今天杂志在英国文坛的威望。

今年恰好是此奖的第四届评选,并且首次有华裔作家入选,她就是曾与贾樟柯是同班同学、近年来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移民题材小说在英国主流文坛广受好评的郭小橹。

1993年《格兰特》评选的“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合影。后排(从左至右):海伦·辛普森、艾伦·霍灵赫斯、提伯·费舍、劳伦斯·诺福克、亚当·莱弗利、菲利普·科尔、威尔·塞尔夫。中排:亚当·马斯·琼斯、坎迪娅·迈克威廉、本·奥克瑞、路易·德·伯尔尼埃、艾莎·佛洛伊德。前排:(坐者)A·L·肯尼迪、卡里尔·菲利普斯,(席地坐者)伊恩·班克斯、石黑一雄。

那么,中国何时也能评选自己的“最佳青年小说家”呢?时机恐怕还不成熟。彭伦提出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评选的话,英国总部将会和中国编辑部一起操作,然而,国与国的衡量标准不同,“有可能他们选中的作者是我们这边不能出版的”。

《格兰塔》中文版的前三期基本都是从现有稿库里选稿编辑,之所以采用这种比较保守的策略,彭伦表示也是想“看一看中国读者对格兰塔这个品牌的认知到底有多少”,再为第四期自己定主题和组稿做好准备。

如何将《格兰塔》已经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本土化,是彭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的第一个尝试,就是在中文版中先推出一部分中国作家的作品。而此计划将在第四期实行。主题也定好了,就叫“欲望”。“中国整个社会都充满各种各样的欲望,大家都拼命想要某一种东西某一种社会地位,或者简单说就是信仰。”彭伦解释说:“人对想要的东西要求是越来越多,可能有些欲望在过去是不会有的,比如对奢侈品的欲望。这在经济往上走的过程中才越来越泛滥。”

然而欲望是一个太广泛的词。“这个主题恰恰能够反映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生活也没多大区别。这是一个很人性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的东西,能呈现一个人内心深处或者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是的,各种各样的欲望,哪怕没有欲望的那些人群。”

2012年和2013年的伦敦书展上,《格兰塔》均邀请世界各国《格兰塔》国际版的编辑,共进晚宴,探讨各自的发展。中国的编辑团队也应邀前去。杯盏之间碰撞出的每一个新想法,都令这些爱好“新写作”的编辑们激动不已。

“但有些想法还没办法实现。比如《格兰塔》主编提出以后可以建立互访计划,相互派编辑去对方办公室待一段时间。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但很难落实。成本、时间。去各个国家体验一段日子当然是很美的,但很难做到。”

8.西方视角,中国故事 篇八

“在全球经济动荡和中国社会结构失衡的情况下,中国要怎样才能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这将是摆在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面前的一大挑战。”国际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博士在纪录片开篇说。他是这部纪录片的主持人。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上海外语频道( ICS)和美国团队联合打造的。按片方的说法,“是中国首部以西方人视角观察、研究、分析中国现状的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库恩担任了该片的策划、撰稿和主持。

纪录片最初被定名为《走进真实的中国》,后来,更名为《中国面临的挑战》。之所以用“挑战”而非“问题”,在库恩看来有些深意,“问题是静止的,可以不去触及。挑战则更艰巨,是必须去积极应对的,否则会有更多问题产生。”

“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中国人,你幸福吗?”“会制造的中国人,你会创造吗?”“中国人,你参与了吗?”“中国人,你信什么?”—— 纪录片的每一集都以这样的问句命名,分别探讨了中国在经济、民生、创新力、政治和价值观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据悉,该片除在国内平台播出外,美国公共電视台PBS、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德国北威州电视网等国际媒体也有播出意向。

西方视角,草根故事

2011年11月,上海广播电视台外语频道(ICS)资讯部主任朱晓茜接到了一个“命题作文”—— 拍摄一部外宣纪录片。“当时,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极有分量的‘命题作文’。”朱晓茜对本刊记者说。

“我们从一开始就希望由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反映中国近些年的发展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担任《中国面临的挑战》总导演的朱晓茜口中的这个“外国人”,就是来访中国上百次、视中国为“第二故乡”的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作家、企业战略家库恩。

2005年,库恩撰写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让他在中国声名鹊起。3年后,库恩的新作《中国三十年》再次引起关注。书中,他采访了中国100多位省部级官员,并披露了中国领导人的一些从政细节。

“正是由于库恩对于中国,特别是中国高层的了解,让我们选择了与他合作拍摄这部纪录片。”朱晓茜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对于这一合作邀请,库恩欣然接受。“我想通过这部纪录片,讨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讲述一个真正的关于中国的故事。”库恩说。

纪录片最初的总体构想是由朱晓茜率领的中方团队完成的。他们首先确立了纪录片的5大主题即5集内容,分别是:经济、民生、创新力、政治和价值观,每个主题之下再探讨4个小问题。比如讲述民生问题的一集“中国人,你幸福吗?”之中,就具体谈到了“看病难吗?”“教育能够公平吗?”“房子买得起吗?”和“为何养老如此揪心?”的话题。

作为一名资深纪录片导演,朱晓茜知道,通过小故事来反映宏大的主题往往比一味说教更能吸引观众。她和库恩达成了共识,都希望能用故事来讲述“中国面临的挑战”。

“这些故事基本由每一集的中方导演提供,我再从中挑选出西方观众最感兴趣和最容易理解的,并根据我的标准进一步丰富,使这些故事串联成有逻辑性的整体。”库恩说。策划过程中,他还特别提出,要在讲到信仰问题时,涉及西方人关注度很高的中国妇女问题和性问题。

一个更大胆的提议也由库恩提出——直接采访中国高层领导,向他们提出问题,由他们来直接作答。“我们当时开列了一份长长的采访名单,包括中央及省部级的二十几位领导。”

朱晓茜回忆说,“我们给这些领导同志每人都发去了大概10~15个问题的采访提纲。”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和前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是此次接受采访的高层领导。库恩对他们的采访被放在纪录片中。

主创团队将摄像机的镜头更多地对准了中国的普通民众。

在几个月的拍摄过程中,库恩带着团队在拥挤的医院采访早起排队的病人;来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听孩子们讲他们的理想;去申请公租房的年轻人家中,询问“夹心层”们的住房感受;拜访敬老院的老人,和他们谈养老难题……

“现在呈现出的片子,可能可以更真实地反映我们最初的一些想法。库恩自己也有这种感觉。因为以前库恩和中国的高层接触比较多,人家都以为他是‘飘在上面’的,但这次库恩是深入草根,接触了普通民众,更能真实地反映中国的情况。”朱晓茜说。

“我们不回避自己的问题”

“我感觉我们这部片子还是蛮坦率真诚的。”朱晓茜所说的“坦率真诚”,突出反映在纪录片中对于一些尖锐话题的触碰。

发生在广东的“乌坎事件”,因乌坎村村民在土地等问题上对村干部不满而引发。

“今年初,乌坎村进行村民选举的时候,我们去拍摄了一些素材,当时还不知道具体要怎么用,只是觉得需要把这个重要的事件记录下来。”《中国面临的挑战》的分集导演之一戴诚娴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执导的是纪录片中的第三集“中国人,你参与了吗?”。

最终,在这一集里,乌坎的村民选举被作为探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案例。

对于戴诚娴来说,“乌坎事件”要“怎么说”是最大的一个难点。“西方媒体往往更关注事件中的负面信息,而我们不仅要把事实呈现出来,更要让观众了解事件背后的一些东西。”戴诚娴所指的,是这次事件最后以村民满意的民主选举方式解决,正与这部片子想要强调的“公民参与”的理念一致。

“我们不回避自己的问题,中国人正在讨论,在摸索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朱晓茜说。

这部纪录片中涉及的宗教问题,是朱晓茜做了20多年电视没怎么碰的题材。

中方团队和库恩就在这个问题“度”的把握上,商讨了很久。摄制组拍摄了上海浦东的一条马路,道观和清真寺相隔仅50米。“我们想告诉观众,中国人是以和为贵的,信仰一种宗教并不表示排斥其他的宗教。”朱晓茜说。为厘清中国的宗教问题,库恩还专程到北京采访了他的“老朋友”——前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

在“中国人,你信什么?”这一集的结尾,用了这样一组镜头:2011年,一尊高达31英尺的孔子青铜雕像树立在了天安门广场的一侧, 4个月之后,这尊雕像又突然消失了。

“我们没解释是为什么,留给观众自己去想。

“挑战”模式

《中国面临的挑战》策划过程中,“雷锋”曾一度成为中美主创团队之间争论的焦点。因为“雷锋”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在西方社会却少有人知。

美方团队认为,“谁是雷锋?雷锋精神是什么”对西方观众而言太复杂,要解释清楚并不容易。但中方团队坚持要在讲到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信仰问题时阐释雷锋精神。“因为雷锋精神确实是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利他主义的典型代表。我们的意见最终获得了美方的认同。”朱晓茜说。

杨升,武汉的一名义工,将自己挣来的钱全部用于帮助困难人群。纪录片中用他的真实故事向观众解释了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实质。

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人是怎么看待雷锋和利他主义的呢?库恩认为,西方观众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他很快发现,今天的中国人对待雷锋的态度迥异。有人将雷锋视为学习榜样,也有人质疑雷锋精神和雷锋事迹。纪录片中,通过采访民众和专家,库恩让西方观众进一步了解了雷锋这个标志性人物对于今天中国的意义。

“这部片子的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一种‘挑战’的模式,这也是库恩所擅长的。比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西方人对于这个问题会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会再向他们解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究竟是怎么回事。”朱晓茜说。主创团队希望借由这样的方式,让西方人感觉中国的媒体是直面自己的问题的,同时又把中国真实的情况说清楚。

在朱晓茜看来,库恩为这部纪录片提供了很多这样理性的思维方式,将纪录片提升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根据中方团队提供的大纲,库恩以第一人称为这部纪录片撰写了解说词,其中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思考。他为每一集的开头和结尾设定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即开头抛出这一集所要讲述的问题,结尾则采用开放型的句子——“这就是中国新一届领导即将面临的挑战。他们将怎么做?中国人民拭目以待”。

9.中国著名的《成语故事》 篇九

东汉末年的一个盛夏季节,曹操率军出征。因长途跋涉,士兵们口渴难忍,可又找不到水。曹操心生一计,用马鞭向前一指,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正好给大家解渴呀!”一想到酸酸的青梅,大家口水直流,顿时觉得口渴的感觉缓解了不少,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提示]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望洋兴叹

河伯是传说中的河神。有一年秋天,雨水特别多,小河的水不停息地流进黄河,黄河的河面一下子宽阔了许多。河伯看到自己如此强大,就得意地向东方奔流。到了入海口向外一望,大海广阔无垠,比黄河不知要宽多少倍,感到惭愧,河伯感叹地说:“见识越少的人,越自以为是,我就是这样啊。”

[注释]望洋:仰视的样子。

[提示]多比喻做事因为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闻鸡起舞

东晋名将刘琨和祖逖是好朋友。他们年轻时看到朝廷腐败,深为国家的前途担忧。于是互相勉励,立志要为保卫国家做出贡献。每天鸡叫头遍时,祖逖就叫醒刘琨,一同起床舞剑,苦练杀敌本领。后来祖逖率军北上,收复了大片国土。

[注释]闻:听到。

[提示]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努力。

卧薪尝胆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注释]薪:柴草。胆:苦胆。

[提示]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四面楚歌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大将韩信率领汉军,将楚军围困在垓下。一天深夜,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楚军以为楚地都已失守了,军心涣散。项羽也心乱如麻,仓促带领一支人马突围。逃到乌江边时,他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杀。其实,楚歌是刘邦命令汉军唱的。

[注释]楚:指古代楚国人。

[提示]比喻四面被围,孤立无援,陷于绝境。

螳螂捕蝉

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考虑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决定。

[注释]蝉:知了。

[提示]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用。

悬梁刺股

战国时,苏秦发愤读书,深夜感到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后来终于成为那个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汉朝的孙敬,为了不让打盹影响学习,用绳子系着头发,悬在屋梁上,一打盹,头皮就会被绳子扯疼。他后来成为一位儒学大师。

[注释]股:大腿。

[提示]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贵族,自称叶公。他对别人说:“我最喜欢龙。”他把家里的厅堂、屋梁、房柱、门窗及墙壁上,全都刻画上龙的形象。天上真龙听说了,非常高兴就从天而降,来到叶公家里。叶公看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狼狈逃窜而去。

[注释]好:喜欢或喜爱。

[提示]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爱好它。

一鼓作气

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注释]鼓:指高的戏鼓。作:振作。气:指勇气。

[提示]比喻要鼓足干劲,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迎刃而解

公元280年,西晋大将军杜预进攻吴国,十天内就攻占了许多城池。他想乘胜进击,有人却主张明年再去攻打。他说:“我军进攻士气低落的吴军,如同用刀破竹子,破了前面几节,下

面的都会顺着刀口自动分开。”于是他率军继续前进,终于灭掉了吴国。

[注释]迎:当着,碰上。刃:刀口。解:分开。

10.中国成语故事谋略篇 篇十

子玉率部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对外假意说道:“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

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于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

11.向下探索中国故事 篇十一

关键词:向下 中国故事 细读 教育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攀升,中国文学开始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作家们开始写只属于中国的故事,在故事中展现只属于中国的传统,西方故事与西方传统逐渐退出中国文学的书写方式,中国式生活经验也成为作家们创作的素材。这样的变化不仅深入到小说创作也潜移默化影响着诗歌,生活经验入诗逐渐改变着诗歌内容与书写语言甚至是想象方式。一个诗人穷其一生都不可能写尽中国故事,这是人事的复杂与中国之大决定的。但若想写尽身边关切之事却是可以完成的,诗人侯马正在坚定地进行着这样的实践与信念。侯马曾说:“每个人都是人类的实验品,每个人都在他人身上辨认出自己。人类可以有一千种活法,而我只能使用一种活法,所以在有生之年,我将不可遏制地去关切我所能关切到的一切人类标本。”{1}为了这样的诗歌创作理想,侯马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出版的诗集《他手记》《大地的脚踝》一改前期诗歌的向上姿态,开始探索融生活经验入诗的道路,以诗歌叙述身边关切的人事。《致未来》是侯马2015年11月在《诗潮》上发表的一首新诗。《致未来》以口语化的方式在诗中款款叙述中国故事,讲述一个家长送孩子进寄宿学校读书的平凡故事,诗歌全文如下:

我把孩子/送进了寄宿学校/久久徘徊在童话般的宿舍楼前/心中一千个不放心/一万个恋恋不舍/孩子表面服从/心里是他还不会表达的无奈/临走前一次又一次拥抱/他站在床上两只小手搂着我的脖子/说:/我就是不知道在学校该干什么?/我眼泪差点掉下来/脱口说/孩子,记住/如果你想上厕所/就一定要去上厕所

下面以英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方式,对这个看似简单的诗歌文本依次进行剖析。

我把孩子/送进了寄宿学校/久久徘徊在童话般的宿舍楼前/心中一千个不放心/一万个恋恋不舍

这部分,交代了诗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发生地点。诗歌以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进行,“我”和“孩子”是诗中仅有的两个人物。故事发生地点是寄宿学校—— 一个文化生活全封闭的管理学校。首先可以判断诗中的“我”是孩子的家长,至于是父亲还是母亲,诗中未做详尽交代,再者可判断孩子年龄尚幼。第一句中“把”这个动词交代了二人的状态,“把”即掌握、控制之意,“我”处于主动状态,而“孩子”是被动状态。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孩子的事情上,占据着说一不二的位置。同样,“把”字透露了孩子进寄宿学校的意愿非主动,“我”掌握着决定权。“送”与“进”两个动词传达的是一个过程与结果,“送”这个动词包含了一个中国式家长的感情与责任。龙应台在《目送》中亦阐述过母亲送儿子的故事,只不过在诗中“我”对孩子的“送”不仅仅止于目送。寄宿学校是“我”送孩子的目的地,“进”入寄宿学校亦如掉入深井,孩子将在脱离父母呵护的封闭环境中学习生活,但是对于孩子进寄宿学校,“我”并非百分百舍得与放心,于是接下来是“我”情绪泄闸的开始。“久久徘徊”奠定了“我”的感情基调,感情在徘徊中酝酿。“童话般的宿舍楼”给读者提示了两条信息:第一,学校的环境设施很好;第二,孩子寄宿的是小学,因为小学的学校环境是较中学斑斓多彩的,更适合童话一说。据此及整个故事逻辑可以判定孩子即将就读一年级,年龄七岁左右,这样的年龄判断也解释了后面“我”“不放心”“不舍”的原因。“久久徘徊在童话般的宿舍楼前”,这句画面感很强,使人产生很多联想,也使人更倾向于将“我”定位为一位父亲。母亲在这样的送别中会倾向于对孩子做更多叮嘱,而沉默与深思则是父亲的表达方式,如山的父爱一说大抵因为此。“心中”一词说明“我”并未在孩子面前流露感情,更未说出口,这一方面是中国式感情的不显山露水,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我”将孩子送进寄宿学校的决心,纵有万般不舍也不能让孩子看到“我”的动摇。“一千个”“一万个”是诗人的夸张表达,一方面说明“不舍”大于“不放心”,另一方面也显示“我”感情的浓烈程度,但这样浓烈的感情却未向孩子袒露,也体现了“我”感情的压抑程度。前面诗人一直在叙述主体人之一 ——“我”的感情,接下来他更详细地叙述了另一主体人——“孩子”的心情。

孩子表面服从/心里是他还不会表达的无奈/临走前一次又一次拥抱/他站在床上两只小手搂着我的脖子/说:/我就是不知道在学校该干什么?

“表面服从”表示孩子未做反抗,但亦说明内心正处于不想服从却不得不服从的矛盾挣扎状态。对“无奈”的“还不会表达”再次印证了孩子年龄小的事实,第二句中的“他”透露孩子是一个男孩。“临走前”一般是所有送别中感情达到高潮的阶段,此时的“我”与儿子亦是。“一次又一次拥抱”再次照应了“我”的“一万个恋恋不舍”。“拥抱”也显示了儿子与“我”感情亲密,因此“临走前”更难割舍。“站在床上”才能搂着“我”交代了儿子和“我”的大致身高差。之前是“我”送孩子进寄宿学校读书,把儿子的事情准备妥当后,“我”与儿子将面对在这场送别中身份的互换,即“我”要从学校离开儿子。从被离开对象变为离开对象,这样的身份陡转是这场送别中的一个非常戏剧化的身份转换,在第一场送别完成后第二场送别也随即而来。孩子被动地送来寄宿学校,“我”也要被动地离开儿子,两场被动的送别将感情推至极点。“两只小手搂着我”是孩子以肢体语言代替不会表达的言语,此时孩子的感情被推到极点,以至于这种表达方式已经难以支撑一个七岁孩子的无奈。于是感情爆发的表现是从之前的“还不会表达”,变为将所有的感情与思想凝聚成一句仅会表达的话——“我就是不知道在学校该干什么?”这句话传达的不仅仅是一个七岁孩子的天真,更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大反抗。“就是”一词后面一般接十分确定的对象,“该”是应当之意,所以其对立面是“不该”,所以孩子在此时最大的确定来自于“不知道在学校该干什么或不该干什么”的不安与茫然。对未来的“不知”是人一生中最大的困惑与恐惧,在“知”与“不知”之间,被推到未知的路上。

我眼泪差点掉下来/脱口说/孩子,记住/如果你想上厕所/就一定要去上厕所

此时的“我”面对儿子这样一句简单却触及心坎的话,感情压抑到了极点,于是“我”的潜意识在此时占了理智的上风,所有的感情不假思索地暴露了——“我眼泪差点掉出来”。人会在两种感情达到极点时流眼泪,即喜与悲。毋庸置疑,“我”此时是伤心的,但“差点”揭示出我依然在极力压抑感情,最后“我”抑制住眼泪,没有让眼泪掉下来。但心里的过度防守造成了嘴上的失守,对眼泪的抑制造成了“我”嘴上的疏忽,潜意识占了上风,于是话“脱口”而出。话脱口而出时,意识处于短暂失控状态,所以脱口而出的话一般是最真实的话。“记住”展示了“我”此时的严肃与认真,要记的话不仅要记还一定要牢记于心。到底是怎样的一句叮咛会让“我”如此情不自禁,读者在此刻的阅读期待被悬至最高。

“如果你想上厕所/就一定要去上厕所”,似乎有点让人大跌眼镜。但这是全诗中最具侯马风格的诗句,侯马在近期诗歌中的风格亦如此。“其实最大的秘密/始终是你/怎样才能站到生活的前面”,这是诗歌《酷评》的结尾。这首诗前面叙述的是诗人徐江告诉侯马一个杀手在安检员面前取下眼镜片杀死安检员的故事,之后侯马将这种方法用在写诗上。“哪怕消失了他纯粹的肉体/仍会留下那固执的自我”,这是诗歌《老蔫的自我》最后两句。这首诗叙述的是一个浑人老蔫,在上高中时打了一个人之后自己竟哭起来,原因是那个被打者在老蔫上幼儿园时打过老蔫。正如以上两首诗,侯马习惯于在诗的前部分款款叙述故事,在诗尾向读者展现诗眼。侯马早期是个追求“玄之又玄”“向上仰望”的“纯诗写作”者,虽然上述两首诗歌是侯马在“向下挖掘,从记忆、内心、人性深处,从矛盾冲突的社会生活中挖”{2}这条探索道路上的实验之作,但诗眼依然有他所谓的“玄”痕迹。但在诗歌《致未来》中,侯马对近期所追求的口语叙述创作似乎已驾轻就熟,诗眼亦代之以口语化语言。“如果”是一个假设性的词,这说明后面所接是“我”即将预测的事件,这也是“我”对孩子疑惑的解答,或者说是对“该干什么”所提的策略。“上厕所”是常说的“三急”之一的内急,属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人的最低层次需求——生理需求。这句话虽极其生活化,却又极具深意。理解的关键在于“如果你想”“就一定要去”。“你想”代表的是孩子心中迫切要完成的一件事,“我”将这件事预设成了“上厕所”。因为在这个孩子的心中,若对他作过多假设,他可能达不到“一定记住”的要求,因为如今“还不会表达”的孩子亦有很多事情是难以理解的。而上厕所可能是这个孩子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却又不同于吃饭睡觉的事。吃饭睡觉的事无论在寄宿学校还是家中,都属人的生理需求,但每个人每天内急发生的时间地点都不同,在孩子上课、吃饭、睡觉时都可能出现,难以预料但又必须完成,所以这也是诗人没有选择“如果你想吃饭”或是“如果你想睡觉”,而以“上厕所”代之的原因。于是孩子在此时得到了对于何时该上厕所的答案,这是“我”告诉孩子的“该”。但是这首以“家长嘱托孩子在校何时该上厕所”的俗事而结尾的诗,似乎有点文不对题。

最近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掀起了一场“致所有”热潮,“致青春”是对青春的一场祭奠,简单的一个“致”蕴含的是对所致对象的万千思绪。诗人侯马以《致未来》为题,初读此诗题,会将此诗定位为泰戈尔式的哲理诗,抑或是以为诗人要回归到前期“玄而又玄”的老路上去,但诗的内容却和诗题给人的感觉大相径庭。诗中所写是一个生活化场景,即一件送孩子上学的小事,中国的父母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似乎与未来无关。但这里的“致未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即致何人。中国人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这里所指的未来亦指孩子,“致未来”即“致孩子”。第二层含义,即以何致。“未来”是指诗中孩子面临的未知。诗人选择将孩子可能会遇到的内急作为“我”离别前的嘱托。但这里的“上厕所”所指向的不仅仅是“上厕所”,它代表的应是孩子“想做”之事。寄宿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矩行事,长此以往,可能会使孩子丧失自我,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以无论孩子“想做”之事是什么,“我”都希望面对本心需求,孩子不要被异化,要心口一致而非口不对心,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和质朴情怀。另外侯马是一位主张生活入诗的诗人,他诗中出现的人物经常就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他尊重生命,热衷于“确立每个个体的生存感”和身份的认同,他认为“文学不得不称为人学,不得不成为对人性的捍卫,个人的创造因此具有了宗教的意义,诚所谓‘自证身份”{3}。基于这样的认同,侯马在诗中从来都对“身份”的确认保持清醒。但在《致未来》中侯马并未循往常诗歌的叙述方式,给每个人物十分清晰明确的定位,有名有姓。“我”和“孩子”不仅无名无姓,但这却是侯马苦心经营的地方,诗人故意模糊两个主体人的身份,意在超越诗中的“我”与“孩子”。这里的“我”代表的是天下父母包括诗人自己,“孩子”亦是所有孩子。

中国式教育导致孩子自小就接受着“规矩”教育,以“请不要”开头的街头标语是孩子自出生就耳濡目染的社会教育,造成孩子在“该”与“不该”之间面临选择困境。考试成为孩子唯一确定的“该”,却也是最能预测的状况,于是孩子们丧失了决断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和个性的缺失是普遍的问题。以全封闭和军事化管理著称的寄宿学校更是重灾区,统一化的管理模式教育出千篇一律的孩子,孩子们渐渐丧失个人需求,不知心中所想与未来所需,被人安排的命运导致他们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丧失。基于此背景,侯马的《致未来》围绕一件典型的中国生活小事展开叙述,给中国家庭和学校教育当头一棒。

{1} 侯马:《精神病院的花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页。

{2} 侯马:《他手记(增编版)》,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98页。

{3} 侯马:《大地的脚踝》,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62页。

作 者:汪亚琴,湖北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12.中国姑娘陈莉娟迪拜的创业故事 篇十二

“都是因为石油。现在油价一直跌, 对他们也是致命打击。你看尼日利亚, 货币一下子就贬值了30%。迪拜还算好, 因为它是中东的中转中心, 又免税, 贸易、旅游、购物都很发达, 所以有冲击, 但不算大。”在迪拜老城区海鲜市场附近的电子通讯产品批发市场, 深圳基伍手机在迪拜的总经理陈莉娟对我们说。

我们是晚上来采访的, 这里完全没有想象中迪拜应有的奢华气质, 反倒有些杂乱, 像上世纪9 0年代广州番禺的大发电器城或是三元里的服装批发市场。但就在这里, 来自中国的手机被批发辐射到非洲、中东、南亚甚至欧洲市场。

据说迪拜经济的60%都和中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我没有核实过。但这个电子市场90%以上的档口 (店铺) 都是中国老板所开, 则是确定的。最旺的时候, 非洲和中东90%以上的手机从这里出货, 现在因为一些中国企业直接到非洲建立渠道, 比例降了一些, 但也有80%。

绝大部分在这里开档口的中国企业都来自深圳, 要么直接派人设点, 要么由当地经销商在这里开店。

陈莉娟向我们介绍说, 2006年这里才有6家档口, 2010年发展到几十家, 如今有300多家了, 目前每个月的出货量有300多万台, 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

迪拜属热带沙漠性气候, 夏季长, 白天基本在摄氏4 0度以上, 因此电子市场在早上和晚上营业, 白天不开。下午五六点之后, 这里才迎来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 来自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等地的客户聚集于此, 英语为主, 然后是阿拉伯语、法语、波斯语。我们见到了喀麦隆、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加纳的客户, 他们聚在一起, 叫“非洲街”, 有的打包, 有的结算, 忙得不亦乐乎。

有很多品牌我很熟悉, 像华为、OPPO, 但很多我都没有听说过, 比如基伍。基伍的店加多了一层, 在二楼挤出了一间小会议室, 可以接待客户, 可以和深圳总部开视频会议, 外边是维修服务。

我问陈莉娟, 中国公司怎么能在非洲和中东占那么大份额?“便宜只是一个方面, 比如功能机在这里出货, 也就是8到10美元一台, 智能手机从50到150美元都有, 质量也不差。另外就是中国人确实会去分析他们的市场需求。比如非洲要大电池, 我们就做大电池;要手电筒, 我们就做手机带大电池还带手电筒;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在手机里面配充电宝, 因为非洲的电很缺乏。而像三星、诺基亚、苹果, 它们是不会针对你这么改变的。”陈莉娟说。

其实还有文化的东西, 非洲和中东的国家语言林林总总, 所以在应用方面要花更多心思, 比如同一句祝福的话, 不同的宗教背景下要引用不同的经典和格言来表达。而中国的特点就是有人口红利, 需要更多人工的方面中国就有优势, 基伍把当地需求搜集好, 反馈到深圳, 深圳的技术人员很快就能处理好。

陈莉娟带我们看了一个生意最好的店, 不到1 0平方米, 有时一个月可以出货100万台以上, 三星、阿尔卡特、华为都卖, 一个月的流水相当于几个亿人民币。“很多人都说迪拜就是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在电子批发市场, 中国人开的档口都有中国国旗, 贴在门上或挂在旁边。差不多晚上1 0点半采访完毕, 陈莉娟带我们去看迪拜塔。路上, 我们了解了她的经历。

陈莉娟1986年出生, 江西农家姑娘, 从小丧父, 母亲含辛茹苦把她带大, 她努力学习, 考上了大专学英语, 成为村里唯一的一个大专生。大专毕业, 当了教师。

“我的收入太低了, 支撑不了弟弟妹妹念书, 没多久就去深圳打工了, 那是2008年。因为会外语, 很幸运进了基伍公司, 工作是跟单, 从职位最低的外贸跟单员做起。我们老板原来是卖酒的, 他有一个客户欠他的钱还不了, 就把工厂做手机外设的一条生产线给他抵债。他就这么阴差阳错做起了手机部件, 再慢慢进入了整机行业。”

基伍是最早进入迪拜的中国手机厂商之一, 2008年的时候一年在迪拜就出货七八十万台。后来老板想进入印度, 2009年陈莉娟被派往那里。基伍在印度找了两个香港人做代理, 也就是有了销售渠道, 但是香港人不管市场, 于是陈莉娟带着4个人, 在批发市场里贴宣传标语, 让大家知道基伍。“有一天下大雨, 我们从早上贴到晚上实在太累了, 我穿着高跟鞋, 回到酒店, 脚疼的那个劲啊, 没法说。印度女人是不工作的, 所以在市场里像我这样的人显得很特别。从2009到2012年, 我们做得很好, 每个月出货量很大, 这个时候被爱立信起诉了, 政府禁止我们销售。那真是两眼一抹黑, 托了全部关系找官员疏通, 最后还是不行, 只好退出。”

“爱立信这样的企业很有经验, 你做得小的时候不理你, 发现你大了, 就会祭出专利权的利器, 告你侵权。小米前两年在印度一开始也是很猛, 最后被爱立信起诉, 马失前蹄。2013年, 基伍又把重点移回了迪拜, 朝向非洲和中东。”

既然国际市场这么苦, 为什么不在国内发展呢?国内市场不是很大吗?

陈莉娟的回答是:“国内是好, 但是要有关系和背景, 如果想进运营商的渠道, 一个机型没有几千万是进不去的。所以国内适合大企业和有关系的企业。国外呢, 门槛很低, 像迪拜开个店非常容易, 虽然也会被骚扰, 比如说你的广告招贴不该贴, 影响环境了, 总之就是罚点钱, 但是只要你肯干, 起点低也能赚到钱。现在到迪拜打工的中国人, 如果是大学刚毕业的, 一开始月收入有个五六千 (人民币) , 但弄得好两三年就可以有两万, 一年收入2 0多万不难。而在国内, 从五六千到两万时间要很久。”

陈莉娟说她在国外这么多年, 最不习惯的还是吃饭。刚去印度时, 也有人“吓唬”她, 说卫生很差, 要多喝瓶装水, 因此一下飞机就猛喝水, 说能够加速血液循环, 防止水土不服。喝到想吐。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辫子粗又长。”上世纪9 0年代, 中国的小芳们到珠三角、长三角打工改变命运。新世纪, 还有很多想改变命运的小芳们出来打工, 如果会英语, 就像陈莉娟这样, 还可能有机会闯海外。

在800多米的迪拜塔附近, 陈莉娟对我们说, “我真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你看深圳现在的房价有多高, 我买的早, 现在有两套房一辆车, 还能支持弟弟妹妹上学, 很满足。要是能再买一个房, 把我妈接来, 就更好了。”

我问陈莉娟:“你是8 5后, 你觉得和9 0后, 9 5后相比, 你们会有区别吗?”

13.中国成语故事:螳螂捕蝉 篇十三

【成语】:螳螂捕蝉

【拼音】: táng láng bǔ chán

【解释】: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近义词】: 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义词】: 瞻前顾后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目光短浅

【成语故事】:

吴王一向很专横,要想说服他是件很难的事情。

有一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他召集群臣,宣布要攻打楚国。大臣们一听这个消息,低声议论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吴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够雄厚,应该养精蓄锐,先使国富民强,这才是当务之急。

吴王听到大臣们在底下窃窃私语,似有异议,便厉声制止道:

“各位不必议论,我决心已定,谁也别想动摇我的决心,倘若有谁执意要阻止我,决不轻饶!”

众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乱说一句说,于是,匆匆退朝,

大臣中有一位正直的年轻人,他下朝后心中仍无法安宁,思前想后,他觉得不能因为自己而不顾国家的安危。这位大臣在自家的花园内踱来踱去,目光无意中落到树上的一只蝉的身上,他立刻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大臣便来到王宫的后花园内,他知道每天早朝前吴王都要到这里散步,所以,他有意等在这里。

过了大约两个时辰,吴王果然在宫女的陪同下,来到后花园。那位大臣装着没有看见吴王,眼睛紧盯着一棵树。

吴王看到这位大臣的衣服已经被露水打湿了,却仿佛没有察觉一般,眼睛死死地盯着树枝在看什么,手里还擒着一只弹弓,便很纳闷地拍拍他的.肩,问道:

“喂,你一大早在这里做什么?何以如何入神,连衣服湿了都不知道?”

那位大臣故意装作仿佛刚刚看到吴王,急忙施礼赔罪道:

“刚才只顾看那树上的蝉和螳螂,竟不知大王的到来,请大王恕罪。”

吴王挥挥手,却好奇地问:

“你究竟在看什么?”

那位大臣说道:

“我刚才看到一只蝉在喝露水,毫无觉察一只螳螂正弓首腰准备捕食它,而螳螂也想不到一只黄雀正在把嘴瞄准了自己,黄雀更想不到我手中的弹弓会要它的命……”

吴王笑了说:

“我明白了,不要再说了。”

上一篇:创先争优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论文写作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