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2024-10-2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共13篇)(共13篇)

1.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篇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

务工作汇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2007-12-07 09:56:0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3)

**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

**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纺织路=号之=,辖区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万人。==岁以上老人数====人,=岁以下儿童数====人,育龄妇女数=====人。中心下设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工作人员==名,其中全科医

师==名,全科护士==名。

今年我中心借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区的契机,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全体职工工作热情高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现汇报如下:

一、加大力度进行中心的改造和软硬件建设

(一)开展中心的装修改造工程

今年,**区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了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活动。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认真制定《创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及实施步骤,从基本设施建设、人员配备、完善六大功能及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对中心进行了规划。在正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近==万元对我中心及下属站点进行装修改造,完成诊室、健康教育室、健康档案室、预防接种等室的建设,配备了健康教育、康复器材等基本

设施,经过改造,我中心采用了全市统一标志,整体环境简洁、宽敞、明亮,温馨,科室标志及路标清晰,能较好地提供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符合**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标准,得到居民普遍认同。

(二)开展====年**街社区诊断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和促进**街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落实“六位一体”的功能,我们努力推动以社区为基础,以预防保健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及妇女儿童保健等工作的开展,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我中心以**街辖内常住人口为主要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个居委会,再从每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户共===人进行了上门问卷调查,现已本稿件属于完成调查工作及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通过调查及社区诊断了解居民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社区居民的健康

需要和需求;确定社区中哪些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继而制订出社区健康促进规划,为政府制定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策略,社区综合干预计划和措施,合理利用配置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三)开展适合本社区居民的有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我中心着重开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积极开设特色门诊服务,建立专病档案

中心开设有日常的门诊医疗,向社区居民提供内、外、妇、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中心还对外开设家庭病床,提供急救、转诊、出诊、护理、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等项目。中心与各站均配备了急救设施和急救药品,同时还与**区第一人民医院及三甲医院订立双向转

诊协议,在就诊流程方面提供一切方便,将急救及疑难病人及时转送到上级医院,并将康复者及时转回中心(站),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的目标。

依据====年的社区诊断情况,**社区居民疾病谱前三位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为此,我中心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成为**区卫生系统社区慢性病防治示范点。我们实施了==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并开设心血管病专科门诊和继续办好糖尿病专科门诊,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就医。一年来,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门诊服务======人次,为==岁以上的病人首诊测量血压====次,全年心血管专科门诊达到====多人次,糖尿病专科门诊达到====人次,系统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新建高血压专病档案===多份。累计健康档案总数达====份;我们还开设家庭病床==张,并通过医生联系卡==小时电话预约、签定社区卫生服务合同等方式,提供送药上门、导尿、膀胱冲洗、插胃管、伤口换

药、针灸、洗婴、孕产妇保健等特色服务。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疾病谱已发生变化,肿瘤、心血管疾病成为辖区内人群的主要疾病和死因。因此,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我们对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中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占==.==,通过报刊杂志接受教育者占==.==,发放资料占=.=,上课占==.==,其它占==.=。针对这些情况,我中心与**街健康学校紧密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全年举办各类健康教育讲座==次,听健康教育课达到===多人次,举办义诊咨询=次,发放各种健康教育资料、处方==余种====多份,充分利用中心的宣传阵地共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

2.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篇二

1 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改革前是地段医院或是街道医院, 属一级医疗机构, 承担着地区居民医疗服务, 为居民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医疗服务。

在改革开放前, 由于受整个国民经济的制约,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极不平衡, 包括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医疗技术都十分落后, 欠账过多, 愈来愈不能适应现代人们对医疗的需求, 医疗卫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这六大功能整合成一个团队服务, 称为“六位一体”[1]。但由于政府在经济上投入不足, 导致“六位一体”在真正意义上的功能难以发挥。卢湾区是个袖珍区面积只有7.5km2, 人口不到30万, 而其中以某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由于该院地处上海市中心, 是一个集高档商店、旅游和居住为一体的精品区域, 街道占地面积2.2km2, 人口7.1万, 由于大量的知名财团和大公司都落户于该地区, 大量的新上海人和流动人口也居住在此, 因此, 居民层次较高, 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高, 健康意识很强。从最近5年政府对该院公共卫生投入的情况来看, 虽然每年呈现递增趋势, 但对于社区卫生中心所投入的经费, 仍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社区卫生经费缺额较大 (见表1) 。

从表1看, 政府在社区卫生经费投入上严重不足人员经费拨款在业务收入中, 所占的比率, 平均只有8.27%, 公用经费占业务收入的比率, 平均只有2.39%, 单从人员经费上, 已经存在很大的缺额, 医院不但要在人员经费上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 还要拿出相当大的资金用来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实行信息化管理;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传染病、肿瘤病的防治和儿童计划免疫及保健;还要化大量的人力做地区防保和流动人口建档和调查。工作繁忙、 责任重大, 医院贴钱也愈来愈多, 给医院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严重影响了医院其他业务的发展。政府对医院投入少, 造成了医院在设备更新、维修上显得力不从心。为此只能从医疗收入上动脑筋, 来弥补经费不足。其结果造成病人医疗费用上升幅度递增, 医疗服务水平下降, 医院、百姓、政府都不满意, 使医院处于进退两难困境。

2 改革的尝试和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后, 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医患关系, 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费补偿问题。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方案的内容:一是收入全部上缴, 支出全部有财政拨付;二是医保费用定指标, 按月预付, 节余归己, 超出部分按实际工作量拨付;三是实行签约制度, 对签约对象来社区医院就诊, 免除诊疗费, 在向上级医院转诊时, 可以免除一半诊疗费;四是对本地区非医保病人, 凭居住证明, 也可免除诊疗费;五是逐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的模式, 更直接、更方便地为病人服务, 进一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六是到年终总结时, 上级根据该社区的指标体系和实际服务量, 实行业绩考评。

这一新方案实试后, 在保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 大大地减少了以前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的费用, 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近几个月实际执行的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到, 通过改革, 病人的费用得到了控制, 受到真正的实惠;政府也减轻了负担, 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应该说是达到了改革的目的, 为广大百姓创了良好医疗条件, 起到了“病人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的作用。

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

面向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必须要有综合配套改革的支撑。上级主管领导部门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评, 应该要有一个合理有效的服务质量监管和绩效评估体系, 同时要有有效的不同层级政府责任分工机制[2]。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部考核制度的建立, 是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 必须要对分配激励机制进行设计和优化,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领导层的分配激励机制

目前实行的领导层分配激励机制与医院经营状况好坏没有多大的关系, 不足以调动领导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只有将领导层的个人收入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捆绑在一起, 才能更好地促使领导层为医院努力工作。其收入可分两部分:一是底薪, 保证正常的收入;二是绩薪, 也是风险收入, 它是与医院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相关, 上级在考评时, 可以根据经营和结余情况、医疗质量、安全运行等指标给予奖励。

3.2 科主任的分配激励机制

现在实行的院科二级成本核算管理, 科室经营效果、成本管理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收入。在制订科主任分配激励机制时, 要考虑到其管理的能力、技术水平以及该科主任对整个医院的贡献大小来确定, 同时要考虑如何吸引人材、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因素。

3.3 临床一线人员的分配激励机制

临床一线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责任、服务态度是医院业务的基本保证, 在制订一线人员分配激励机制时, 必须要考虑其业务能力、技术要素对医院的贡献大小;要考虑不同岗位劳动强度、风险程度的大小, 具体可以分三个不同层次分别进行:主要业务骨干、一般医疗人员、护理和医技人员。

3.4 职能部门的分配激励机制

管理效能、管理水平的高低, 与医院经营管理有着密切关系, 在制订管理人员分配激励机制时, 要考虑职能部门的工作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充分考虑实际工作业绩, 按不同岗位、不同职责、不同能力、不同要求进行, 有效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使其能在管理岗位上为医院增加积累, 减少成本, 精打细算, 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

3.5 后勤部门的分配激励机制

医院能平稳良好地运行, 后勤部门保障作用非常重要, 要引进一职多能、一人多岗的竞争机制, 体现多劳多得分配原则;要与工作量的大小、费用成本等挂钩。

摘要:目的:社区卫生经费拨款方式的探讨。方法:通过讨论, 研究社区卫生经费的使用和绩效考核的方法。结果:找出一个政府满意、医院满意、患者满意的方法, 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经营补偿,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1]程晓明, 罗五金.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 23-24.

3.怎样做好社区卫生服务 篇三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1.1 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当今社会,不管实际的管理状况如何,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始终是时代的强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要靠实力、靠服务,最根本的是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事关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责任重大。工作做得好与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对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能够把我们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就有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保障。

1.2 是科学地引入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在树立“一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观念的前提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坚持公益性为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走质量安全服务型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和巩固社区卫生工作的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

1.3 是要坚持业务建设与文化建设并重。业务建设是单位服务能力的强大支称,文化建设是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灵魂,它包括一个单位外在的面貌和内在的秉性、素质两大方面。单位文化建设可以激发广大工作人员的创新潜力和工作热情,这将极大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进步,提高社区卫生工作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水平。

2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2.1 要切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主体是人,所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在创新实践中,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人才是中心发展的策略,把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有现代知识、有创新能力、整体素质高、作风过硬的队伍作为重要目标,把培养工作人员情感、增强归属感及发扬团队精神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以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技术力量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总体战略。

2.2 要把抓好激励机制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为了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在激励机制创新方面下功夫。一是精神激励。对有突出成绩的科室和个人,要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进行宣传表彰。要通过举办各种评比和竞赛活动,评出先进典型,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让工作人员为实现人生的价值努力奋斗。二是情感激励。我们要从业务、生活、学习、保障各方面关心职工,积极鼓励职工参加学历学位提高的成人教育学习,对于基础较好、工作踏实的业务骨干重点培养,有计划地送他们到有关部门去学习进修,回来后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励其不断进步,迅速成长。三是物质激励。要制定绩效考核、经济奖励、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奖励机制,坚持分配与绩效挂钩,对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还要设立主任基金,每年对受上级部门表彰的先进科室和个人、优秀论文奖等给予重奖。在奖金分配上向工作在一线、向优秀人才倾斜,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为原则,奖励的目标直接倾向工作责任大、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高的科室和个人,真正体现劳动和技术的价值。

2.3 要真正把优质服务工作做到实处。以“适合服务对象的才是最好的”作为服务理念,将服务对象的需要当作第一需要,把服务对象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将服务对象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努力实现“人性化流程、亲情化沟通”目标。

首先,要让宾馆礼仪式服务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全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与训练,将宾馆式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态度上做到微笑服务,文明礼貌。其次,要采取系列服务措施,为服务对象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要结合开展“公正透明、优质高效”?部门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寻找为相对服务人服务的最佳方式,具体表现为,要实行门诊导诊服务,将门诊大厅建设成开放式台面,工作人员面向服务对象微笑服务;在服务窗口设立办事程序指南、触摸屏、举报箱、咨询电话等,其目的是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内容、公开常用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等,以便接受服务对象监督,方便服务对象办理有关事宜。通过采取系列服务措施在环境上做到整洁优美,在服务态度上做到文明礼貌,在服务质量上做到业务熟练,充分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进一步向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展示干部和职工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最后,要不断加大仪器设备投入,提升综合能力。根据区域内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加大仪器设备投入,从而增加技术含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

4.西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篇四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为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质,按照科学规范、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思路,采取政府购买方式,为群众免费提供公平、有效、安全、方便的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程度使社区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推进社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

二、基本原则

以民为本,注重实效。充分体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民本理念,以居民享受良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根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与效果。

三、主要内容和阶段目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以下11个项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及处理、0~6岁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承担项目单位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由基层卫生机构承担的项目(以下简称基层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一类是需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的项目(以下简称专业项目),主要包括部分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的预防接种、妇女保健、儿童保健。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2010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0%以上,2011年达到60%以上;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

(二)健康教育

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每年向居民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2)设置两个宣传栏每两个月更新一次;(3)社区每年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不少于6种;(4)利用主题宣传日或节假日每年开展九次的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

⑸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一年举行十二次并发放宣传材料。

2、对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开展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等慢性病,以及艾滋病、结核病、肝炎、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健康教育和防病知识指导宣传工作。

3、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根据辖区不同重点人群(青少年、老年人、妇女、0-36个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包括妇女保健知识、儿童保健知识、口腔保健知识、吸烟有害健康、免疫接种等。4、2010年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2011年达到80%以上。

(三)预防接种

1、免费向0-6岁适龄儿童提供12种一类疫苗接种服务,预防12种传染病。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麻腮疫苗等国家一类免疫规划疫苗。

2、组织做好免疫接种管理。建立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卡、证、簿,保证安全注射和免疫信息化管理系统、疫苗冷链设施正常运行;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和免疫接种效果监测。3、2011年 0—6岁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9%以上。

(四)传染病防治

1、开展辖区传染病监测,及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法定报告传

染病疫情。

2、做好病例转诊、中心内消毒处理工作,协助疾控中心做好重点管理传染病居家病例的随访工作和密切接触者管理。

3、配合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配合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肺结核病例的规范化管理;配合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开展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者的调查与随访,提供咨询。

(五)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干预

1、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患者的登记与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开展慢病预防教育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2、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登记管理率2010年达到20%;2011年登记管理率达到30%。

(六)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1、对辖区内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提供咨询服务、康复和治疗指导。

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登记管理率2010年达到20%以上;2011年达到30%以上。

(七)儿童保健

1、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

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2、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有明显提高。2011年达到85%以上。

(八)孕产妇保健

1、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2、2010年孕产妇保健手册建册率达到60%以上,孕产妇保健管理覆盖率达到50%以上,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到95%以上;2011年孕产妇保健管理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九)老年人保健

1、通过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 对老年人慢性病、骨质疏松、意外伤害等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和伤害。

2、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为60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2010年、2011年达到70%以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坚持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服

5.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篇五

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

(一)中心建有全科服务团队支,每支团队由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师组成。以辖区内各居民委作为落脚点和辐射点,通过“中心-居民委-家庭”三站式服务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康复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在部分有条件的社居委开设简易诊疗及中医、康复适宜技术等服务。与二、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及执行情况:门诊自开展签约服务以来,开具门诊转诊单转往二、三级医院23人。病房2011年自二、三级医院转入138名病员。

中心大力开展弱势人群服务,提供多项便民利民措施。与辖区内4835名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保健服务体系,每季度由团队公共卫生医生上门为老人提供健康保健服务;根据市、区卫生局和残联要求,做好“残疾人送康复服务”工作。全科团队与辖区内11名有康复需求的各类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体系,为每一位残疾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月为残疾人进行一次康复指导、提供健康教育等服务;为解决社区内独居、行动不便等老年人的看病难问题,中心在卫生服务站开设简易门诊,提供代配送药等服务;同时,积极开展慈善帮困助医活动,做好结核病人减免治疗及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服药工作。我们的服务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二)慢性病监测和管理方面: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防治,实行社区高血压一、二、三级管理和糖尿病常规和强化管理。

【范文网】

《1》《2》《3》《4》

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形式、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活动2次,从而使广大居民从中受益,有效地保证了健康教育有效和可持续性的开展。我们根据每个社区人文环境、经济条件和健康情况不同,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如根据椒中社区居民委困难户、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人多等“五多”状况,制定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案,如内容以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保健为主;形式以各社居委为平台开展健康讲座或义诊咨询为主;指导用药以价廉、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为主;同时结合开展免费查血糖、体检和节日送温暖等活动,使居民看到参加健康教育的好处,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其结果一些居民主动争先恐后来建立健康档案。如通过开展免费体检活动,可以使辖区内的老年人慢病和残疾居民都能积极参与得到了实惠。中心主任亲自抓健康教育,经常全程参与或做主讲人,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我中心真正做到了每次健康教育要有计划、通知、签到、讲稿或相关材料、图片和总结等五个方面资料。

(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信息录入和纸式档案信息书写情况方面:为了落实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做好卫生信息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现将我们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如下:

「 1」 「 2」 「 3」 「 4」

(五)传染病方面:传染病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是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今年我中心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1例次(乙型病毒性肝炎),甲、丙类传染病0例次,无传染病漏报发现,在门诊设立预检、分诊制度,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发现呼吸道发热病人或腹泻病人安排到发热呼吸道门诊或肠道门诊就诊。我院全年开设发热门诊,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今年,老年保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居民赞扬和领导的表扬,但工作中存在观念转变不够,经费、人力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的问题。如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内容以慢病老人为主,单独为健康老人偏少,虽然为老年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但是管理不够规范,档案更新率不够。我们会继续努力出色完成老年人保健这项工程。

户籍家庭医生方面:我们社区建立了户籍医生责任负责制,一年来为辖区居民实行了走访和宣传共计参加人数4672人,心理咨询3965人,解答疑问4569,健康处方发放4672份,其他宣传材料4672份,免费测血压4672人次,免费测血糖3577人次。四个家庭团队,共管理约8378户,20637人,管理率90.5%。经过一年家庭医生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一年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对于今后户籍家庭医生工作会更加努力高标准的完成的。

残疾人康复指导方面:在康复室一年来共开展了12次培训,参加人数43人次,共解答疑问516人次,心理咨询486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16份,测血糖365人次,测血压516人次,做心电图516人次,在康复治疗方面我社区会加强管理为更多的残疾人服务。

计划生育指导方面:中心为孕产妇组织了培训和相关义诊,共参加人数645人,心理咨询596人次,解答疑问622人次,发放健康处方645份,其他宣传材料189份,测血压638人次,宣传板4块,发放避孕药具398人。

生命统计方面:辖区内死亡人数33人,其中心肌梗死死亡29人,其他原因死亡4人,培训2次,培训人数40次。都建立了殡仪馆火化、派出所调查和走访相关记录,临终关怀了33名患者。本生命统计工作圆满完成了,以后中心会继续高标准完成生命统计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进行清扫卫生29次,发放消毒液4次,消毒7次发放宣传材料和处方570余份,宣传板4块。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了长效的运作机制和组织领导,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奠好了根基。

今年服务中心更加重视了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建设,加大了经费方面的投入,累计共计花费资金47815元人民币,下一年中心会进一步加大资金经费的投入,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为辖区居民的健康护航。

6.社区卫生服务实践 篇六

我帮那里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整理日常所需文件资料,走访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并筹备新年的有关活动和准备工作。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繁琐,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知道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如何向居民宣传,如何放下面子干些平平常常的诸如扫地码车之类的小事。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和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们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启发。

正值春节之际,帮助居委会给各楼贴福字,挂灯笼,顺便给碰到的邻居拜年,提醒邻居燃放烟花爆竹要注意安全。虽然楼里的邻居大多都是我妈妈的同事,但是平时都没怎么打交道,甚至许多都不曾混个面熟,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与他们都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关系,让我很开心。看着社区被我装点得充满了节日的喜庆,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次的社会实践,学会了很多东西,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体会到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们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况且我们只是干些打扫啊宣传啊抄抄写写的工作实在算是简单。想起来,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有时会惭愧。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全部得到好评,博取了满分。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

三天的社会实践虽然短暂却也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7.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篇七

从2007年开始,珠海市进行了“大病统筹救助,中病进入保险,小病治疗免费”的全民医保模式探索,为了评估珠海市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制定鼓励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并对其服务给与补偿的相关政策,课题组于2007年对珠海市非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卫生站及医疗机构在2006年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及补偿情况,进行定量调查,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现将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1 研究对象

珠海市有非公有制医院19家,随机抽样13家,公有制医院5家,选取5家;非公有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0家,随机抽样30家,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家,随机抽样3家。农村卫生站的资料来自珠海市卫生年鉴。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

统一设计《珠海市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向非公有制医院发出问卷13份,回收有效答卷13份。向非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出问卷30份,回收有效答卷27份。

2.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录入统计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数据采用百分比率等表示。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属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及医院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种类与数量比较

表1结果表明:在6大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非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全部项目。按各项服务总量的比例大小依次为健康教育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妇保服务、预防服务和医疗服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公共卫生服务量情况,公有制占58.58%,非公有制占42.48%。所有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基本上只开展公共卫生中的医疗项目及很少的预防服务,其中公有制占38.71%,非公有制占61.29%。非公有制医院参与了健康教育服务、妇保服务、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和康复服务等项目,而且工作量极少仅占总量的3.42%,未参与预防服务。

3.2 珠海市对不同属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情况

万元

表2表明:推行小病治疗免费前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经费均一样,政府对非公有制医院没有经费投入,经费来源为自筹,实际支出资金比政府补助基金大,资金缺口较大。

表3结果表明:推行小病治疗后,珠海市各行政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城市或农村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补偿,对服务的人员,平均补偿11.44元。但尚未对医疗机构进行补偿。

4 讨论

4.1 珠海市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种类与数量参差不齐

非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情况较好,在6大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非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全部项目。按各项服务总量的比例大小依次为健康教育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妇保服务、预防服务和医疗服务。珠海市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已成为珠海市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生力军。非公有制农村卫生站的情况较差,所有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基本上只开展公共卫生中的医疗项目及很少的预防服务。非公有制医院有热情但是情况最差。但都参与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如禽流感、非典及三聚氰氨奶粉等检查、治疗和预防。这一情况应该与政府限制所有医院参与一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关。可见,将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区域公共卫生规划,对如何利用好非公有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站及医疗机构提供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对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缓解公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不足有重要的意义。

4.2 珠海市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有限

推行小病治疗前,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主要采用政府直接拨款的形式,各非公有制社区卫生机构没有政府投入,政府对社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远远低于自筹资金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支出资金。补偿的幅度太小,资金缺口较大;补偿的范围有限,只针对城市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补偿,而对农村社区、公有制或非公有制医院无资金补偿;补偿的形式采用政府直接拨款的传统形式,无考核办法,使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较低。对补偿的内容没有明确界定,缺乏良好的管理办法,导致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从而缺乏积极性。

4.3 以探索“小病治疗免费”为载体试行“政府购买”经验总结

4.3.1 明确了购买内容。

购买的内容一是原已纳入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儿童计划免疫、结核病病人的防治、精神病病人的维持用药和传染病防治。二是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婴幼儿的体检、围产保健访视及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家庭巡诊、建立健康档案和疾病健康教育等[1]。这一举措规范了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

4.3.2 探索了管理方法。

(1)对城市社区非公有制卫生服务中心(站):“统一管理规范,直接补贴与多形式购买相结合”。“统一管理规范”:在管理规范上要做到“十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标志、统一形象设计、统一服装、统一视觉应用系统、统一网络软件、统一培训、统一义诊促销、统一宣传和统一价格。“直接补贴”:政府每年给予相关卫生服务机构房屋租赁、房屋修缮和设备仪器购置等补助。“多形式购买”:根据情况决定补偿方式。(2)对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站):“买建买服务、管事又管人”。“买建买服务”:市、区两级财政划拨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经费(“买建”);划拨保证正常运营的经费,考核支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买服务”)。“管事又管人”:赋予农村卫生服务中心集卫生、人口计生、残疾人康复和食品药品协管“四网合一”的功能,下设卫生站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通过镇卫生院指导、监管,让其完成辖区内的基本卫生服务(“管事”);从业人员不列入医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由镇卫生院聘用,实行劳动合同制管理,政府负责对他们的工资补贴,业务培训等等(“管人”)。

4.3.3 明确了支付方式。

(1)定额包干购买。按合同定额先服务后付费或实时付费。主要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根据服务数量,按市卫生局确定的定额包干限额支付,即在定额包干内按实际服务数量购买,超过定额包干的按定额上限购买。(2)计件付费购买。主要针对居民健康档案建管、精神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儿童保健管理、产后访视和计划免疫接种等等可以量化的服务。(3)项目预算打包购买。如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和计划免疫查漏补种等项目,预算打包、考评付费。

4.3.4 避免了重复建设。

将具备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城市社区非公有制卫生服务中心(站)应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对其购买公共卫生服务,避免政府重复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整合了现有非公有制资源,避免了社区重复建设,浪费医疗卫生资源。

4.3.5 形成了考核办法。

实行政府购买后,按照“小病治疗免费”有关文件的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公共卫生管理的标准,比照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购买价格、考核标准,进行质量与数量考核。按质按量补偿。对质量差的再行培训[1]。

5 对策与建议

5.1 坚持统筹规划,“国民待遇”

政府要把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把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纳入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政府在向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时,在购买价格、购买条件、服务标准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要坚持与公有制医疗机构平等对待[2,3,4]。

5.2 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社区

目前,就调查研究结果而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最薄弱和最迫切的,城市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也比较薄弱,应该着力解决[5,6,7]。

5.3 坚持公平公正,诚信补偿

过去由于公共卫生服务筹资责任主要在基层,有些地方因为经济欠发达等原因导致资金不到位,时常拖欠甚至拒绝补偿,挫伤了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今后有了资金保障,基层政府不得挪作他用,必须按约定及时补偿[8,9]。

5.4 坚持评估考核,实事求是

对每一家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承担什么样的卫生业务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估,做到才尽其用。对其是否向居民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和经济的一定数量的公共卫生服务,要进行实事求是的考核,按实补偿,做到“买卖公平”[10]。

综上所述,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完全有能力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事实上也已经参与了公共卫生服务,尤其是城市与农村社区的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是公有制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补充,政府应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5]的要求,完善小病治疗免费的各项政策,逐步扩大补偿的范围、补偿的标准,制定或完善鼓励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补偿的政策措施,提高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

摘要:目的 调查珠海市非公有制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卫生的基本情况,总结政府补偿的经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珠海市非公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村卫生站和医疗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种类与数量及补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1)非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6大项公共卫生服务全部项目,所有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基本上只开展公共卫生中的医疗项目及很少的预防服务,非公有制医院参与6大项公共卫生服务部分项目,但工作量极少仅占总量的3.42%,未参与预防服务。但都参与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如禽流感、非典和三聚氰氨奶粉等检查、治疗和预防。(2)政府对城市社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进行了部分补偿,补偿幅度与公有社区相当,但对农村社区和公有制医疗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教少。结论 珠海市非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村卫生站和医疗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作用,政府在补偿城市社区参与的公共卫生方面已经初步探索出成功的经验,但尚无对医疗机构、农村社区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政策。

关键词:非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推行“小病治疗免费”实施试点方案的通知.珠府〔2007〕139号.2007.

[2]何国忠,罗五金,姚岚,等.政府投入方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公共卫生功能的影响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6,19(3):54-57.

[3]吴诗权,曹晓军.对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发展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3(7):10.

[4]程广德.试论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办医体制[J].中国卫生经济,2002,21(10):40-42.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2006]61号http://www.gov.cn/zwgk[2006-08-10]content_359226.htm.

[6]夏鲁惠.农村社区卫生发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91(7):215-219.

[7]朱月伟.以医改为契机,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J].卫生经济研究,2002(3):36.

[8]蒋衡湘.试论医疗卫生改革的制度伦理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8):244-246

[9]王学杰.以人为本与公共政策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5,238(4):43-47.

8.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策略研究 篇八

【关键词】卫生社区;药学服务;研究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43-01

社区卫生药学服务,不仅在医疗的服务方面,更是在社区居民安全以及合理有效地用药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另外,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实施也是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医疗保健的重要体现。通过向社区开展药学服务,不但可以为社区的居民提供方便,在卫生健康方面为社区居民解决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卫生服务需求具有多样化以及个体化的特点,同时还可以拓展社区居民对医药卫生教育的认识,在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方面得以提高,减少社区居民的发病现象。所以,在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不仅可以使药师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服务社区患者,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

一、提高药学服务在社区中的有效策略

1、创造良好的环境

站在社区居民健康的角度来将,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发展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社区的药师为社区患者提供了很大帮助,并有效地保证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社区药师向社区的居民讲解有关健康知识的内容,根据每个社区患者的病情特征,提出对患者用药的建议,并向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年患者提供医疗卡,以便有效监护患者的用药情况[2]。

2、提高知识与技能

针对社区的药师而言,要想使药学服务在社区中可以长期有效发展,药师需要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加以提高。首先提升药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社区的每位居民提供同样的药学服务,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另外还应该对各类药物的特点进行熟悉掌握,以便为社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最后还要使自己在实践和培训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3、调动积极主动性

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顺利开展,与相关部门、社区居民和社区的医师以及其他医务人员的配合和支持密切相关,所以,需要调动积极地主动性,在人们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开展各项相关活动。社区的药师应把患者的健康情况作为自身工作的核心内容,读每位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记录,并实施对其用药过程的监护,嘱咐患者按时并合理用药,以此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及医疗效果[3]。

4、做好正确的引导

目前在我国,相对于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而言,医药费支出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政府等相关部门在提供扶持的前提下,还要正确引导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顺利进行。减少对药物的浪费以及保证药物质量,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使社区卫生药学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的服务。

5、定期对处方评价

为了使医疗行为在社区中更好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医疗行为进行不断规范,保证药品的质量问题。为此,需要定期对处方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处方是否有不合理用药、是否有有规范性的开药等现象进行分析与评价,避免出现隐患问题,通过和临床专业医生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4]。

二、对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发展的建议

1、规范查询工作

药物的说明书对患者提供了指导作用,包括主治症状、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注意事项和禁忌事项等相关内容,这也为药师指导患者用药行为提供了依据。如果可以根据各种药物的特点将药物注意事项等内容录入到数据库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使医护人员对所需药物的查询工作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可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为以后的参考提供有效地依据。

2、推广宣传教育

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社区的药师大力宣传有关药学服务的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为了合理有效地向社区居民提供用药指导,需要与社区居民多加交流,开展组织各项药学教育活动,使社区居民积极地参与其中,大力宣传用药的信息和相关知识,让社区居民了解其教育形式的意义,提高药学认识度,以此来保证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质量,进一步实现药学服务的最终目标。

3、提供上门服务

为了更好地提高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质量,还可通过把药房的联系方式公布于众,这样可以使社区患者在每时每刻都可以满足服务的需要,确保社区患者在发病时及时地找到药师,进行药学处理。在有必要的前提下,还可收集社区患者个人的病例资料,针对需要重点服务的患者,通过资料可以及时找出,如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者老年患者等,药师可采取上门服务的形式,对这部分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指导,同时提供了方便。在其过程中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惑问题,从而使社区卫生药学在社区中长期有效地发展[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发展,不但为患者在医疗方面的到了很大便利,使患者有效用药的安全性的到了提高,達到了合理用药的最终目的,而且在实施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过程中,站在药师的角度来讲,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看,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跟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做到与时俱进,为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

[1]杜伟.社区医学开展药学服务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0(17):4-9.

[2]王忠壮.社区药学服务实践及模式创建[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03):15-20.

[3]秦冬颖,黄业姣.社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药业,2010(06): 8-13.

[4]罗宁,张斯汉,蔡威黔.建立新型社区药学服务模式的研究[J].中国药房,2010(01):5-15.

9.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篇九

2012年3月10日

根据涿州市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为了确保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更好地落实和完成目标,制定本计划。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人为重点人群,为辖区常住居民建立统一的、规范的健康档案,并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年内目标,城市居民建档率达60%,农村居民建档率达50%。

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和健康教育咨询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每年不少于6次,健康教育咨询、讲座乡级每年不少于12次,村级不少于6次,每年播放不少于6种健康教育音像材料,组织不少于9次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三、预防接种

按要求为辖区内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以处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以上。

四、传染病防治

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上报,做到不迟报、不瞒报、不漏报,主动搜索疫情,积极消灭疫

情,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做好疫点处理和流调工作,疫情报告率、及时率100%,积极开展传染病知识宣传和咨询。

五、儿童保健

为辖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和健康档案,开展新生儿访视和儿童保健管理,实施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开展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常见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城市95%,农村85%。

六、孕产妇保健

按要求为辖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和健康档案,做一般体格检查、孕期营养心理健康指导等。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孕产妇管理率城市95%,农村85%。

七、老年人保健

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做一次体格检查,并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意外伤害预防等健康指导,老年健康管理率城市50%,农村30%。

八、高血压管理

对辖区高血压人群进行指导干预,为35岁以上的初诊患者测量血压,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纳入慢性疾病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定期随访,同时做好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高血压管理率城市≥50%,农村≥30%。

九、糖尿病管理

对辖区糖尿病人群进行指导干预,每年为辖区内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纳入慢性疾病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定期随访,同时做好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糖尿病管理率城市≥60%,农村≥30%。

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对其进行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50%。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对辖区内食品安全信息、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每年进行四次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协管报告率100%。

清凉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社区卫生服务专题材料 篇十

大兴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在原农场医院的基础上转型提高而来,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下辖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所,中心共有工作人员65人,设有内、外、妇、儿、中医、五官、口腔等临床科室和检验、B超、心电、放射、麻醉等职能科室,担负着全场六个居民委5744户家庭,22732人的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慢病管理、65岁老年人的健康体检、妇女儿童保健、传染病、流行病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工作,同时承担重危病症的急救和转送,对常见病、多发病不出场就可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我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服务、健康促进的方针,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始终把医疗服务工作放在首位,努力创建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转变中心领导、职工的思想,我们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去鸡西市实地学习和考察社区卫生服务,在鸡西,参观人员认真听取了关于社区卫生工作的介绍,学到了很多经验和做法。为了提高社区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我们先后组织人员到各居民委、作业区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宣传,进行义诊5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000多份。通过广泛宣传,使职工及社区群众改变了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制、筹建工作得到了农场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专门成立了以场长、书记为组长,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场长为副组长的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为社区卫生服

务的转型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农场按照合理调整、优化配置现有卫生资源的原则,对中心现有业务用房进行合理化分区,设立绿色通道、候诊大厅、温馨病房等,在农场党委和领导的支持下投资10余万元,将我院面积为原120平米的妇产科改建为康复科。同时为满足医疗服务需求,又在兴岛新城居民小区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投资300余万元提供了面积为764平米的业务用房,投资35万余元进行改造和装修,投资50余万元购置了社区服务站的医疗设施设备、健康教育设备,设置全科诊室、输液大厅、健康教育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室,建成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同时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对中心及站配备了电脑,启用了深圳民康公司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软件。通过建设,我中心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能够满足社区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2007年以来,我中心先后参加建三江卫生局举办的全科医生、护理培训取得合格证40人,为社区卫生规范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坚持以社区群众为中心、以人人健康为目标,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社区卫生有关知识和服务规范的培训,重点培训职工服务意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从而满足社区居民小病在社区的治疗需求。我们利用撤队并区的契机,将原作业站的卫生员进行整合,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同时深入到社区,抽调14名医务人员上门对居民家庭和个人的卫生健康状况进行了基本调查。在所辖的每个居民委都设立责任医师,摸清掌握社区居民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不懈努力,已建立健全了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记录的家庭健

康档案15000多份;实行一户一档,统一编号,为慢性病患者建立管理档案 412人次;为辖区内328名儿童建立档案,对6名体弱儿进行重点监测和营养指导的专案管理;组织全场女职工和社会妇女参加体检普查,开展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筛查工作,普查人员达3000多人,治疗各种阴道炎、宫颈炎达800多人次,群众反映良好。为进一步增强老年人防病治病意识,形成关爱老年人健康的良好氛围,社区中心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建立管理档案人次;使辖区内老年人切实体会到了国家这项惠民工程的优越。真正做到了认真、热情、细致、有效地为社区群众服务,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同和肯定。

我中心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确立健康行为为目标,通过播放电视专题片宣教、义诊、电话咨询等方式,开展免疫接种、疾病预防、生殖健康、禁毒控烟等健康教育宣传。只有让群众认识到疾病的预防观念,才能提高社区居民的未病先防意识。为此我们定期举办教育讲座,为居民群众解答防病治病的各种疑惑。参加讲座的社区居民和患者累计1500多人次。同时还为慢性病患者开出健康教育处方300余份。我们先后上门给3200 多位居民免费测量了血压,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5000余份,增加了居民对健康概念的知晓率。通过宣传,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卫生科普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树立了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小病就近、再病就好的健康观念。

为搞好预防工作,我中心认真贯彻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建立建全了疫情报告制度,并配备微机随

时进行网络直报工作,使我院的传染病工作的登记、报告及时和准确率均达100%;积极配合建三江管理局疾控中心对社会影响大的群体暴发疫情的防治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对各种疫苗规范管理、规范接种,严格按规范化免费接种国家14种I类疫苗,认真做到了二个确保。即:一是确保疫苗供应、品种齐全、质量保证;二是确保辖区内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凡是来我站接种疫苗的儿童,我们都建立了登记薄,做到薄、卡相符,人手一册,以便于规范化系统管理。

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之一。总局卫生局张启新局长来我院检查察指导工作时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中药康复理疗进社区工作,为此总局卫生局给予20余万元康复理疗设备的支持。我中心又选送专职人员去农垦总院康复科进修学习,系统学习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药熏蒸针灸等康复技术,目前康复科已为偏瘫患者及其它需进行康复治疗病人建立康复档案110份,接受康复治疗患者 110人次,并针对残疾人、慢性病人康复训练进行了指导,提供康复评定,对辖区内残疾人和需康复的慢性病人群定期跟踪服务,实行动态管理。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努力抓好重点人群的社区保健,以妇女、儿童、老年人、低收入困难人群、残疾、精神病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行首诊、转诊负责制,设置双向转诊办公室,有专人负责社区居民的上转和下转工作,对危急重患者做到上转有人送至入院为止,对需回社区康复、巩固治疗患者,做到下转有人接,完善和加强

各个环节的管理,保证双向转诊畅通无阻。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五心”服务即(热心、关心、耐心、虚心、放心),这些都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农场对群众的关怀和温暖,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这一和谐社会精神。

11.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篇十一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做的工作

成立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并建立“办公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居民”这一网络,制定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开展工作。

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了解遗传病、传染病史以及家庭生活习惯等方式,来获取基本资料。

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让社区群众掌握疾病的基础防治知识,以及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隔离和救治。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社区医疗机构专业防疫技术人员配备、培训和急救演练。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包括必需药物、试剂、疫苗、医疗器械、救护设备和预防用品等在内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隔离、早治疗”

当社区内出现可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做好流调人员和消杀队员的个人防护。

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对可疑人员进行就地观察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予以隔离,防止扩大感染,控制疫情,并争取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

及时做好疫点的消毒工作,尤其是终末消毒。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暴露的问题[BT)]

人力、物力不足。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以自负盈亏经营,加之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很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比较简陋,人员也比较少,专业人员缺乏,物资准备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员和物资无法很快到位。

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关知识缺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长期在基层工作,知识面相对狭窄,系统接受全科医疗和防疫知识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虽然目前国家在全科医师培训方面力度有所加大,但远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意识淡薄,应急能力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识淡薄,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很少或不会发生,加之日常模拟演练很少甚至不进行演练,应急能力很低。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全科医学,2002,5(1):2.

12.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篇十二

1 基本情况

中山市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下设19个镇、5个区, 为不设县的地级市, 常住人口260万。有政府办的公立医院29家, 其中三甲医院3家, 二甲医院3家。全市24个镇区的26所镇医院 (乡镇卫生院) 对各自辖区的25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近100家的农村卫生站实行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 为全市近400万的常驻人口和外来人口就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2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主要做法

2.1 全面部署, 逐步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管理

2.1.1 实施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背景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原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名存实亡”, 广大农村基层医疗机构 (主要是农村卫生站) 的旧有运作机制被打破,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上未得到有效的管理, 致使大部分机构设备设施简陋破旧, 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业务知识陈旧,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停滞不前, 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上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病人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 大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生存困难。与之相反的是镇医院 (乡镇卫生院) 抓住了发展机遇, 借着改革春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在医院规模、设备设施和业务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与基层农村卫生站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 使患者都集中到医院看病, 从而资源再度集中到医院, 使本来有限的医疗资源难以到达基层医疗机构。而因为基层医疗卫生网底的萎缩和不健全, 也造成了诸如公共卫生服务等的公益性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如何尽快地改变这种状况,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就成了迫切面临解决的问题。

2.1.2 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过程

中山市政府、市卫生局为了促进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保障和提高广大基层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 在2000年9月25日出台了《中山市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正式开始了对村级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尝试。改革采取逐步推进的方法:先在条件成熟的镇区试行, 条件成熟一个推行一个。在推行期间, 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调整和完善一体化内容, 并将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列入了镇区政府的各项工作考核内容。经过近10年的努力, 目前, 全市公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实行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2.1.3 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内容

第一, 从业人员的一体化管理。首先, 将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符合资格的从业人员作为镇医院的聘用人员继续聘任使用, 并享有养老保险等相关福利, 享受镇医院受聘人员待遇, 从而解决了他们的后顾这忧, 继续安心工作;其次, 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并轮流到镇医院进修, 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得到了稳定的提升, 业务知识得以及时更新;再次, 大量镇医院高学历、高素质、能力强的人员轮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 充实了基层机构人员队伍, 提高了整体的服务质量水平;最后, 由镇医院根据实际情况为卫生站配足护士、药剂师、检验人员等卫生技术人员, 使医疗安全和质量得到了保障。通过上述的措施, 既维持了原有人员队伍的稳定, 也使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第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镇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延伸, 在业务、政务、财务、药品等方面全方位接受镇医院的管理。作为镇医院实际上的外派科室, 将镇医院的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等内涵建设延伸到了基层机构, 使之在业务开展和诊疗行为等方面都得到了规范的管理,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也杜绝了一些违法违规行为, 维护了群众的健康权益。

第三, 镇医院按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统筹规划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 并在镇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加大农村卫生服务网点的建设, 配置相应的现代化诊疗设备, 合理地利用区域内的卫生资源。公共卫生服务等公益性服务得到最好的发展, 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健全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 设备设施由镇医院统一进行更新配置, 药品由医院统一招标采购和配送, 也保障了农村卫生站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逐步缩小了与镇医院、市级医院间的差距。

2.2 结合实际情况, 城乡统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2.2.1 与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有机结合。考虑到中山市经济较发达, 城镇化进程快, 城乡差距小, 中山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从2000年发展之初就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 并与推行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相结合, 首先在市属的26所镇医院加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 然后逐步将条件成熟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纳入一体化管理的前提下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2.2 明确镇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责。镇医院的院长同时兼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 在镇医院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科, 作为一级职能科室, 负责管理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同时将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镇医院的年终绩效考核。

2.2.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镇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的外派科室, 在镇医院的统一协调和支持下负责完成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3 积极利用各方资源, 支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3.1 借助人大和政协的力量,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2007年, 市人大将《加强农村 (社区) 卫生站建设方便农民就医》议案作为一号议案并作为市十三届人大的唯一大会议案交市政府办理, 同时市政协也将《加快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作为政协的重要提案交政府办理。市政府高度重视, 很快出台了实施方案, 通过市镇村三级政府财政, 加大在社区卫生服务上的投入, 从房屋建设、设备配套、人员培训和大医院扶持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 全面推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在一年多的时间内, 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基本上完善了中山市基层医疗卫生网络的建设。

2.3.2 通过与社保部门共同努力, 从2008年开始, 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中山市城乡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 而且保险只限于镇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报销的额度也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报销比例达到八成, 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网点就医。

2.3.3 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合作, 将在社区应建的项目诸如康复站等的机构设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 同时, 相应的资源也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和完成其工作任务。

3 成效

3.1 中山市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以镇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骨干, 边远地区保留的少数卫生站为补充的新型基本医疗卫生网络已形成, 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 全面实行了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建设投入、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等方面都有了可靠的保障, 使机构具备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要和完成公共卫生工作的能力。

3.3 以镇医院作为主要的技术和资源支撑, 从而充分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为实现“小病在社区, 大病到医院, 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008年, 中山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人次数占全市总门诊人次数的比例已达到了74.9%。

13.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篇十三

(五)“收支两条线”是保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运行机制的有益尝

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对医改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医疗卫生运行机制的改革事关医改的成败,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扭转医疗行为起到重要作用。在卫生部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部分省市积极探索“收支两条线” 管理模式的试点工作。

1什么是“收支两条线”

“收支两条线”是指将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所有业务收入全部上缴给政府,而其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工作经费、房屋设备等运行费用全部由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其目的在于通过政府保障投入,实行收支分离的财务管理模式,彻底切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原有机制下的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机构业务收入挂钩的利益链条,有效地维护和保障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原来主要提供有收入的医疗服务向更多地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转化,改变服务模式和服务行为,即完全改变其运行机制,充分体现其公益性质,落实政府维护人民健康的职能的一种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探索。

2“收支两条线”试点效果

“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卫生部妇社司直接参与和领导下,组织专家,经过多次论证,制订了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 管理运行模式实施方案,分

别于2005年9月和2006年3月开始,在杭州市下城区、上海市长宁区、松江区和成都市武侯区、长春市朝阳区等地区进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

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制度干预、技术干预与管理措施的干预。制度干预措施的设计主要包括:“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贫困医疗救助制度等方面。技术干预措施主要有:机构设置和规划、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功能。管理措施的干预主要是建立一个区域卫生系统和其

他政府部门都协作参与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

(1)“收支两条线”干预改革结果。通过半年到一年的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运行模式取得明显效果:老百姓得到了健康保障;医生医疗行为发生根本改变,从而减轻居民疾病经济负担;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居民的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动工作量增高;政府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实施“收支两条线”提供了可行性的支持;实行“收支两条线”,实现了老百姓、医务人员、政府“三赢”。

“收支两条线”试点能够尝试政府投入方式、公益性实现的路径、民众受惠的程度等优势与不足,其经验与教训有益于今后医改的借鉴。

城市卫生改革的突破口是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突破口

是通过实施社区卫生“收支两条线” 改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达到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大幅度降低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的费用,使居民能够利用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证居民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目的。

(2)如何进行“收支两条线”? ①投入内容。“收支两条线” 投入内容从大的角度可以分为公共卫生经费和基本医疗经费;具体的投入内容包括:人员经费、机构运行经费、房屋设备、人员培训等。满足基本工作需要的房屋、基本设备如满足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所必需的基本设备等硬件投入,以及为确保社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有关培训费用,纳入各级政府预算规划。

人员经费:人员经费可以用每服务人口多少经费的方式投入,也可以按照人

员经费的投入方式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聘用人员的数量应依据其服务人口的多少和服务范围大小,以满足基本任务的最少人员规模为原则,一般以10人~13人/万人为宜,同时可适当考虑非本区户籍人口,如流动人口数量。社区医务人员经费的确定可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社区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二是不低于当地中型医院的水平;三是参照当地公务员的收入水平。这是吸引医学人才进社区、稳定社区医务人员队伍、解决居民群众不信任社区医务人员技术能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②投入标准。根据测算,按照2004年物价水平,“收支两条线” 需要政府投入的水平为(单位:元/人/年):

__东部地区:大城市:27~33;中小城市:27~33/24=11~14。中西部地区:大城市:27~33×2/3=18~22;中小城市:18~22/24=7~

10。

这部分经费基本上也是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公共卫生经费,而具体运行经费

可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业务收入进行补偿。运行经费可参照历年的机构运行费用估算,运行经费基本上不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可从机构业务收入的纯利润中支出。当然,业务收入也要上缴财政,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③投入方法。“收支两条线” 的投入方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第一种方法

为: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进行投入。目前大多数地区都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如每万人口预防保健经费标准、运行经费标准等。第二种方法是按照完成这些工作所需工作人员数量,按照工作人员数量投入。这两种方法投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具体投入方式有所不同,都需要在测算服务成本的基础上进行。

④ “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收支两条线”的收支管理可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财政部门主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收入定期直接上缴给财政,纳入国库管理;财政局定期将预算投入拨付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是彻底的、真正意义的“收支两条线”,隐忧是机构担心上缴容易,拨付可能困难,资金管理有时不够灵活。

第二种方式是上缴给区卫生局,由卫生局和财政局协同办公,区卫生局统筹

协调区域内卫生资源分配,同时纳入区财政局专收专支的账户管理,以利于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日常运作。这种方式易于操作,同时又不改变“收支两条线”的宗旨,但需要加大对卫生局的监管。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金的拨付,采取预付制与根据服务质量和效率考核后的后付制相结合的方法,在每月初根据预算和考核情况,直接划入中心的账户;因特殊情况急需用款,经审批后按特事特办的原则处理。

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财务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合署办公,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情况进行管理和考核。财务管理相应设立专户,用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统一核算和集中管理,办理资金收缴和拨付。

第一,由财政部门会同卫生部门,根据本地区人口状况、健康水平、社会经

济状况等,制定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济补偿方法,实行预算管理。

第二,由财政部门划拨财务管理部门,建立财务专册,实行预算管理。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入上缴财务管理部门。

第四,财务管理部门定期将各种支出经费下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⑤ “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收支两条线” 的管理模式体现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大卫生特点。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管理主要由卫生局在区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医疗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街道基层政府等构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支撑体系。

⑥ “收支两条线”和政府监管。明确“收支两条线” 管理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收支两条线” 改革中政府的责任,就是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服务。在“收支两条线” 试点过程中,表现为政府承担了筹资职能和监管职能。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体系,将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社区居民满意度、社区居民健康指标改进等绩效因素,纳入考核范围,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为核拨政府补助提供可靠的依据。

社区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同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重点检查等。⑦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可依据职工工作性

质不同、岗位的不同、绩效不同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型,并依据绩效实施奖金分配制度。

一是效率结构模型: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完成基本

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功能。从各地实践看,建议以区级医疗机构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为合适。这种转型的中心能够从事的医疗服务都可以作为基本医疗服务,转型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以从事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为主的业务培训。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工作人员大约需要10人~13人/万人口,其中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按照1∶1比例配置,其他工作人员按照需要配置。

二是内部管理模型:社区卫生服务的内部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的传统进行,但要加强质量控制部门与财务部门、人事等管理部门的相互联系,考核结果既作为内部分配的依据,也作为聘用的依据。

三是内部市场竞争模型:

为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效率,在中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具体表现为人员招聘制和内部绩效考核和奖金分配制度。

人事制度:包括中心主任负责制和全员聘用制。

奖金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以服务数量、质量、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方案,改革“大锅饭” 分配方式,拉开职工之间个人收入差距,并向公共卫生、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金分配,彻底切断医务人员收入和机构收入之间的关系。

3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试点时间短导致结果需要进一步监测。由于时间关系,本研究的试点

时间不长。部分中心的试点时间只有半年。数据也只是近半年或一年的资料,这种数据是否是一种长期趋势?趋势能否保持?变化到什么程度才能保持平衡?都是一个未知数,需要进一步监测。因此,根据这些数据测算的政府投入等情况也不一定准确,可能政府需要投入更多,也可能不需要这么多的投入,还有待于密切监测试点的长期效果。

(2)部分项目没有达到设计效果。药品零差率政策没有完全做到,没有达

到促使医疗费用下降、病人合理分流的目的。从试点中心的政策实施效果看,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效果不很理想,这与中心的政策有关,如针对人群较窄、药品种类不多等,更与居民合理用药习惯有关系。促使居民合理就医和合理用药习惯除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努力外,还需要多部门共同采取措施。

提高社区医务人员满意度,理清政府投入与机构待遇的关系。从试点结果

看,“收支两条线”实现了政府、居民之间双赢。但是,存在“收支两条线” 增加了医务人员归属感,而机构工作人员满意度下降的问题。因此,进行成本测算时,需要考虑人员成本标准问题,也就是要考虑政府投入与工作人员待遇之间关系问题,以吸引优秀人才进社区。

(3)很多改革措施没有很好到位。“收支两条线”是一项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金投入管理方式的改革。课题设计过程中,希望同步探讨一些配套措施改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时间压力,也由于改革本身的压力,部分改革措施没有同步进行,需要进一步试点。如人事制度改革、机构绩效考评方案、医保等部门的配合等。

(4)政府投入的界定不明确。试点过程中,发现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

入界定还不明确。各试点地区基本都是按照服务人口进行笼统地投入,包括了公共卫生经费和基本医疗运行经费。但在这些投入中,存在政府投入界定不明确的问题,如人员培训经费所占比例、房屋设备投入比例等,需要进一步明确。(5)企事业转型和私人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进行干预试点。由于时间和精力关系,本次研究重点关注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进行了“收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部考核指标下一篇:食堂食品安全培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