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024-11-07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篇)

1.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篇一

1 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人口政策的演变、发展与社会经济状况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人口政策在持续进行更改。1949年我国人口总数不足5亿, 当时对人口生育问题没有具体规范, 再加上当时中国人民刚刚赶走列强, 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较大, 使得人口生育变得没有节制, “禁止非法打胎”政策的出现也从客观上加速了人口增多, 导致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到了20世纪70年代, 人口数量过多的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 人均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的平均水平, 就业问题也成为了社会需要解决的重点, 节制生育变为社会的主流思想。1978年开始, 十一届二中全会召开, 国务院明确提出了人口总数必须得到控制的观点, 国家提倡一胎化, 禁止过多生育,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人口数量的增多。

但是, 自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 我国人口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的速度逐渐减缓, 育龄妇女数量也在持续减少中, 尤其是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下降速度较快。群众生育意愿发生转变, 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 甚至出现许多不育的“丁克”家族;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整体减少,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空巢”老人, 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 相应地就使得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家庭规模逐渐在缩小, 养老抚幼、互助互济等传统功能也在逐渐弱化, 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我国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社会抚养负担相对比较轻, 因此, 国家要遵循人口发展规律, 顺应人民群众期盼, 抓住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的有利时机, 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 逐渐放开“二胎”的政策, 允许或者鼓励年轻夫妇继续生育二胎。目前, 这项政策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着, 不少地区二胎的数量较之前有了显著的增加, 这对于人口结构的优化, 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家庭的幸福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长远发展来看, 二胎政策的实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也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2 我国当前人口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积极作用

第一, 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出台的一胎化政策到目前的二孩放开, 都是对生育做出的具体规定, 与当时的经济形势相适应。有节制的生育可有效地遏制了人口数量过分增长的问题, 将人口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 并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第二, 缓解了人地紧张的局面。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属于世界第三大国家, 但是人口总数却占世界的1/6左右, 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问题, 资源矛盾日渐凸显。当前人口政策的调整, 缓解了各种资源的使用量, 避免人口过多引发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

2.2 消极影响

首先, 加快了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 减少了社会人口的压力, 但是也面临着消极影响。社会青年劳动力不足, 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 人口结构出现了不协调现象。

其次, 经济发展动力减弱。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员的支持, 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优势所在。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 这一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南方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用工荒。

最后, 家庭生存压力大。过去一家好几个孩子, 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相对分散, 个人承担的压力较小。由于独生子女要独自承担赡养职责, 生活压力自然就会增大。

3 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科学方法

3.1 加大社保投入

人口问题的核心在于社保制度, 我国社保领域投入远低于国际水平, 因此, 加大社保资金的投入, 居民没有后顾之忧, 便会回归理性, 选择合理的生育数量。提升人口素质, 将人口数量优势, 转为人力资源, 给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均衡地区发展, 也能够大大地缓解人口压力。我们应将人口看作人力资本而不是负担, 通过加大社会保障和教育的投入, 使居民自主理性进行选择, 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3.2 适时调整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控制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以及该政策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 必须加以调整。我国可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 适时对人口政策进行“微调”, 延长退休年龄, 从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人力资本角度考虑, 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3.3 将人口的流动进行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近年来国家最主要的政策之一, 虽然乡镇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 但是在生产力、生产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未来的经济发展出发, 国家人口控制部门必须对流动人员进行整合调查,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落实户籍管理制度, 缓解区域不协调现象。

3.4 分类实行人口政策

基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状况、资源状况, 地区人口政策必须区别对待, 对于北方地区可以适当放宽生育, 防止地区过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对于南方, 则要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摆脱一刀切的政策模式, 做好分类实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 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 还是从其他国家的人口发展道路看, 人口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艰巨的。未来人口政策离开了人口质量的提高与改善, 仅从数量的增减上去考虑, 是难以得出有效的实施方案。对此, 国家必须要控制好人口数量, 根据国家经济状况制定人口政策, 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 实施分类制定, 适时微调政策内容, 从而促进国家经济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欣怡.我国当前人口政策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 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1.

[2]何干强.人口政策的调整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适应[J].经济纵横, 2009 (10) :17-22.

[3]李通屏, 郭熙保.人口控制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7-13.

2.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篇二

借鉴日本、印度的人口政策,我国要把人口问题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考虑,制定适合国情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应从加大社保投入、适时微调生育政策、分类实施放开二胎等方面调整人口政策。未来人口政策离开了人口质量的提高与改善,仅从数量的增减上去考虑,难以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人口数量众多,而人口质量较低,原因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因此探讨如何提高人口质量,把经济发展中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和人才优势,如何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从主要依托物质资本逐步转向依托人力资本上来是此次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人口政策;经济发展;研究

一、研究意义

尤其是我国广大农村,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仍将以家庭养老为主,如果只生育一个孩子,对父母年老后的经济赡养、生活照顾及精神慰藉将会带来严重影响,大大加重社会的负担,不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城市中,大部分独生子女的父母在退休时虽然有基本养老金,但生活照顾也将会遇到很大困难。人口年龄结构的过度、过快老化,将使未来我国年轻的在業人口负担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生活照料的压力大大增加,使未来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基金比例急剧上升,用于积累的基金比例相应下降,从而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使未来整个社会群体的开拓创新、适应科技发展的活力明显减弱,从当前中国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出发,来观察未来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论文认为中国未来低生育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是一个重大议题。

二、国内学者关于人口政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

蔡昉(2009)通过回顾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探讨了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生育劳动力渐趋枯竭、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中国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并给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王桂新(2010)以人口为中心系统地分析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变动因素是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起推动作用,这包括巨大的消费需求市场,对劳动力巨大需求的满足,人口迁移促进了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集聚效应的提高,丰厚的人口红利,并认为基于人口因素的考虑中国经济还能持续增长二十年。

汪小勤(2007)从人口红利的三个方面,即高劳动参与率、高储蓄率以及较高的劳动力配置效率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并分析了妨碍人口红利发挥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实现人口红利效应最大化的措施。

都阳(2010)分析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低生育率水平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会产生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生育政策的边际效果渐趋下降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依然明显,同时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因此,人口发展政策也不可能继续保持单一和纯粹的目标,充分考虑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变化对长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啊将是人口政策调整的重要要求。

李俭富(2008)分析了经济变量、人口结构变量与储蓄率的关系,发现滞后一期的储蓄率对当期储蓄的影响最大,与少儿抚养比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老年抚养比则不显著。

三、国外的人口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纳尔克斯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其《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将资本形成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变量,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导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状况与人口增长过快所形成的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形式是存在大量隐蔽性失业人口。

哈维·莱宾斯坦和纳尔逊发表了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分析模型,他们将人口看成是受到收入影响的内生变量,与马尔萨斯相一致的是,他们认为收入的增加导致人口增长率的提高,而当人口的增长超出收入的增长,平均收入便会下降,并必然会导致陷入一个低水平的均衡。莱宾斯坦还认为要使一个国家经济起飞,就需要足够努力以克服发展的抑制因素,他将这种努力成为临界最小努力,是为了摆脱低水平均衡所必须要付出的最小努力。他还分析人口增长与临界最小努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人口变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较低发展水平阶段,人口的快速增长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西蒙·库兹涅茨,从长期宏观的角度,研究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其《人口增长和有关经济变量的长期波动》一文中,分析了美国经济增长波动和人口变动的长期趋势。他认为,人口增长波动是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原因,依据对现实和历史的考察,总结出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往往产生积极效果的结论。

科林·克拉克认为,长期来看,一个增长的人口可能比一个非增长的人口或下降的人口更加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他认为人口增长可以作为开垦土地,发展新的作物和肥料,存进灌溉技术的动力,而这些都与“农业革命”有关。

马歇尔·托达罗认为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的观点,指出人口可以提供消费需求,引致生产上的经济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裕、低廉的劳动力。他还对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较为中庸的观点进行了概括,他总结为人口增长并不是落后国家低收入水平、分配不公的首要原因人口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数量问题,而是人类生活的福利问题总的人口规模并不是人口问题的源泉,而是人口集中,特别是在大都市的集中。

美国国家科学院人口委员会所发布的专题报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政策问题》,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回应。他们基于理论分析和经验材料这两个方面,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给出的定性结论表明,人口的低速增长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有益于其经济发展的。

四、当前人口政策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低生育水平给这些国家或地区带来了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加之劳动力的短缺,这种人口发展态势给各国的社会保障、医疗系统、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乃至国家竞争力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相较于人口增长,21世纪的人口减少可能才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主要形态,从目前实施鼓励生育政策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及欧洲等国来看,并没有收到促进生育率回升,人口问题是具有长周期、强惯性属性的问题,当前的人口政策效果难以立竿见影,很多低生育水平国家都进行了人口政策的调整,包括良好的教育、全薪的妇女休产期、完善的社会保障、强力的奖励等,以期提振生育水平。但目前现实来看,当生育水平下降后,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生育水平,至多相对稳定且在长期来看也仅具有较小的回升效果。上海等地已经出现了人口负增长,预测研究表明,未来中国的人口总量在达到高峰后就将出现持续的人口负增长惯性,中国还将成为人口减少的主要贡献者,形成机制等方面,生育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不足,及其引发的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医疗卫生、照料照护、市场萎缩、劳动力资源配置、经济增长、移民等方面的问题,还有涉及低生育水平下的国家民族发展的政治军事视野,综合低生育水平给国家带来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蔡昉.超越人口红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聂鹏.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J].中国市场,2011(13).

[3] 张桂文.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J].经济学动态,2011(6).

[4] 孟令国.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后发优势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5).

上一篇:建议书学校保护环境下一篇:人生励志箴言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