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鉴别能力(精选12篇)
1.政治鉴别能力 篇一
考试标题 《政治鉴别能力》试卷 所属课程 《政治鉴别能力》 倒计时 60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一、判断题(10 道)
1.所谓政治鉴别能力就是对政治现象、政治事件、政治关系、政治形势等进行鉴别、分析、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思想观念、理论知识、政治经验、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综合运用。简单地讲,政治鉴别能力是指人们善于从政治上分清是非的能力。()
正确 错误
2.今天提倡的与时俱进,是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每一个国民素质的要求。()正确 错误
3.人要能够认识,头脑必须是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成见。()
正确 错误
4.党的基本路线是基本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介,也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总揽全局的总路线,是党的其它方针政策包括党的纲领的总依据。()
正确 错误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正确 错误
6.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借用中国古典,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口号,这一口号后来被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表述。()
正确 错误
7.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论断,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为检验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提出了衡量标准。()正确 错误
8.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最基础的理论。阶级斗争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产生的,它的消灭也要有生产力发展的条件。()
正确 错误
9.政治就是反映和实现一定群体的根本利益的活动。()
正确 错误
10.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它集中了全党大多数人的智慧,它是全局性的,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有机结合起来。
A.依法行政
B.依法治国
C.依宪治国
D.宪政建设
2.1928年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在起草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井冈山的斗争》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3.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三步走”
D.“三个有利于”
4.毛泽东从《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以及《社会主义史》三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得到一个新的认识方法论,即以的观点去看待社会。()
A.阶级斗争
B.民族斗争
C.历史唯物主义
D.辨证法
5.“终身教育”是由法国的教育思想家()提出的。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保罗朗格让
6.()提出世界上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外在的就能起作用,一类必须要变成自己的才能起作用。
A.毛奇
B.李德哈特
C.克劳塞维茨
D.乔冠华
7.马克思进入到中国,不同时期对它的理解和概括也不同,邓小平时期对马克思有这样的概括。()
A.阶级斗争
B.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8.党的十六大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个方面的经验,其中之一是强调()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A.党
B.国家
C.政府
D.人民
9.在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方面,公务员的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必须以()为基础。
A.实践
B.马克思主义
C.理论学习
D.党的方针政策
10.在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与“以艰苦奋斗为荣”对应的是()
A.以好逸恶劳为耻
B.以骄奢淫逸为耻
C.以损人利己为耻
D.以见利忘益为耻
三、多选题(10 道)
1.公务员通用能力包括: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及()
A.政治鉴别能力
B.依法行政能力
C.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D.执政能力
2.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培养的原则有:()
A.针对问题的原则
B.教育监督的原则
C.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结合的原则
D.区别对待的原则
3.公务员要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必须做到:()
A.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B.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C.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资深素质
D.在实践中磨练,认真贯彻政策
4.政治鉴别能力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A.要做到主客观统一
B.要明辨是非,坚持原则
C.由小见大,看清本质
D.见微知著,预见趋势
5.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6.美国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三看说”:()
A.农业社会,看过去
B.传统社会,看过去
C.工业社会,看现在 D.信息社会,看未来
7.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谷,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四信危机”,它包括()
A.信仰危机
B.信任危机
C.信念危机
D.信心危机
8.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其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就是在()相统一的基础上,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A.阶级性
B.代表性
C.革命性
D.时代性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包括:()
A.对马克思主义有新的概括
B.对于贯彻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新要求
C.坚持实事求是有新眼光
D.确定目标、确定战略时有一个新的、正确的理论基础
10.培养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必须掌握科学的培养方法,包括:()
A.理论学习法
B.典型教育法
C.实践校正法
D.自我鉴定法
2.政治鉴别能力 篇二
1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更广泛的网络宣传,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近期, 一首很潮的神曲《马克思是个九零后》随着网络流传, 年轻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通过歌曲的传唱传播开来。歌词没有说教, 没有大道理, 但是把马克思为追求真理放弃优越生活的崇高情怀展现了出来。马克思之所以要被尊敬, 之所以我们一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 另一方面来讲, 马克思高尚的情怀、崇高的精神, 也是非常值得青年人学习的。占领网络阵地, 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不能离开对马克思精神宣传。
1883年3月, 在马克思的葬礼上, 他的挚友恩格斯这样评价:“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的发现, 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揭示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正因为这个原因, 在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伟人时, 马克思名列第一。这些都要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材料, 在网络上广泛宣传, 并使用像《马克思是个九零后》这样的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 让年轻人易于接受, 传播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
2 抓好高校思政队伍建设, 巩固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
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 也在考验着思政队伍的政治鉴别力。如果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知识基础不够扎实, 教师也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因此, 思政队伍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的基础之一。提高思政课教师应对网络新媒体时代到来的能力势在必行。
思政教师在新时代已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胜任了, 面对着学生接受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面对着急速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 思政课教师要时刻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适应时代发展锻炼能力。适应时代的过程, 也是教师迅速成长的过程。思政队伍不仅包括思政课专任教师, 还应该包括辅导员、团委等政工干部教师, 宽泛意义上来讲, 专业课教师也应担负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担子, 在诸如职业道德、从业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 必须加强思政队伍建设, 只有思政队伍整体水平较高, 政治鉴别力强, 才能以上带下, 对学生在传帮带的过程中, 切实提高大学生政治鉴别力。
3 顺应时代潮流, 调整教育教学方法
在新媒体资源的冲击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以事实为导向, 坚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脚踏实地的研究和探索, 及时调整和更新教育教学方法, 与时代接轨, 与时代共舞。
心理学中有一个“禁果效应”, 是说越是被禁止的东西, 人们越是想要得到它;越是想要把一些信息隐瞒住, 结果越是激起别人的兴趣。我们也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禹的父亲鲧用封堵的方式治水, 结果失败;大禹用疏导的方式治水, 结果成功治理水患。这告诉我们, 面对问题, 要多疏导, 少围堵。
面对新媒体中传播的信息, 教师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新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针对网络资料, 不片面、不武断、不追求精神刺激、不碎片化阅读, 学会用逻辑性思维、辩证思维进行分析, 总结归纳相关资料。教师授课不回避社会热点, 不回避网络传播的信息, 敢于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 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教师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导, 利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辩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利用手机查阅资料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新媒体中不仅有负面新闻, 更多的是一些正能量, 培养学生甄别网络资料的能力。及时拨正学生思维的方向, 做学生思想成熟过程中的掌舵人。这样与学生多讨论、多交流、多引导、少说教, 让学生知道新媒体信息并非洪水猛兽, 教师也并非凶神恶煞。学生面对网络中传播的内容出现困惑时, 能综合多方面材料全面思考, 能主动与教师进行讨论, 这就是教育的成功之处。
4 建设新媒体阵地, 争取主动权
目前,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不主动融入就会被时代和社会所抛弃。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 要主动的、积极地投入到新媒体传播阵地的建设中去,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勇敢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紧紧抓住机遇, 创新工作思路, 打赢新媒体宣传阵地战, 让正能量成为新媒体的主流。
在新媒体阵地建设中, 网站建设是重点。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思政网站, 及时传播正能量。有些没有能力建设网站或进行网站维护的教师, 要通过大学生喜欢的形式与他们接触和交流, 如QQ、微信等, 关注他们的思想动向, 做学生的引路人。
摘要:电子时代的来临, 使得新媒体带给高校思政课的冲击和挑战, 与机遇和创新并存, 要上好思政课, 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信息, 切实提高大学生政治鉴别力, 要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更广泛的网络宣传,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抓好高校思政队伍建设, 巩固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顺应时代潮流, 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和建设新媒体阵地, 争取主动权几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政队伍建设,建设新媒体阵地
参考文献
[1]任仲平.以真理之光引领复兴征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N].人民日报, 2016-6-29.
[2]三高校表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EB/OL].人民网, 2014-9-1.
3.政治鉴别能力 篇三
【关键词】政治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 阅读课本
现代教育的理论愈来愈倾向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增强,未来社会是一个继续学习的社会,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才能适应生存的社会。因此,要“学会生存”就必须“学会学习”,而提高阅读与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在培养学生阅读政治文本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主动学政治、用政治,实现自我能力的超越。政治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政治课的主要形式,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之一,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是以阅读活动为载体,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密不可分。要具备高层次的观察、分析等思维能力,首先要具备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因此,必须把培养政治阅读能力作为政治课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政治阅读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对策和措施值得借鉴: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长期以来,在政治教学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等、靠、要”的惰性意识,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他们等着教师分析教材,等着教师讲解答案,自己没有多大兴趣去阅读,对阅读的信心也不大。不想读、不去读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突出对学生自我阅读的相应要求,可以运用阅读导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做详细讲解,仅作点拨,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提取信息、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清除学生的惰性意识,使学生增强自我阅读的意识;然后根据教材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加强实践磨练,并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引导分析,以摸索技巧、训练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同时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做好及时点评(点评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表扬与鼓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相应方法的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习惯受用一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见到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往往都是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重点强化学生的课前预习。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的预习情况很差,很多人根本没有预习或不知如何预习。对于学生的预习,我们可以这样要求:首先要求进行最起码两遍的教材阅读;其次,知识层面上要达到梳理知识要点的基础目标,找出重点和难点;第三,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当然,这些预习的成果必须通过书面或课堂给予充分展示。
2.强化课上快速阅读。新授课中,我们可以设计3至5分钟的快速阅读环节,其目的一是利用提供的导读问题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二是为学生提供阅读理解的锻炼机会;三是为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利用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品质都得到了良性发展。这就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如果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估计仅能流于形式,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而阅读的方法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传授,需要学生的长期的日积月累。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可读性强,这无疑有利于学生自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教材的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进行“粗读——精读——质疑——释疑”几个步骤。通过粗读了解整课内容的梗概,通过精读把重要知识加以梳理,通过质疑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然后根据前后知识联系做好总结和反思。在指导学生做阅读材料题时,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找准关键词、关键句,并用记号记下,找出问题与问题间的内在关系,与课本知识联系,作出正确的回答。同时也可以依据材料内容,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就会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总之,鉴于政治阅读的重要意义及其有别于其他阅读的特殊性,重视政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效能,将使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从这里起步。我们必须经常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方晓波.新课程实施背景下课堂教学系统的重建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和学新.论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引导[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4.政治鉴别力 篇四
1. 明辨是非、站稳立场。
政治的本质在于谋取一定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不同的立场,代表不同利益,搞的是不同的政治。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应当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复杂的形势面前,我们要善于准确地发现和把握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
2. 由浅入深,认清本质。
对于任何事物,都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政治问题,更需要有这种能力。
列宁说:“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有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1[1]
首先,要打破个人利益的狭隘眼界,把党的事业、国家大事放在心里;
在国家大事中,要认清党的领导、人民的权力的重要性,不能被危害人民政权的各种花言巧语所蒙蔽;
处于执政地位,要认清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体现在执政实践中”2[2]。而不能陷入个人权利的争斗和以权谋私。
3.见微知著,预见趋势。
政治斗争要有远大的目标。为了实现政治目标,要经过长期斗争的过程。因而,要想在政治斗争中获胜,必须有见微知著,预见趋势的能力。
在困难中,要有预见能力,树立胜利的信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发生“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在今天,也有“为自己留所谓的‘后路’”的问题,3[3]是政治鉴别力不强的突出表现。
在重大政治问题发生之初,要善于见微知著,做出正确判断,才能取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江泽民同志指出:“风起于青萍之末,有些事情开始时小,但如果麻痹大意,不及时果断地处理和坚决制止,而任其积蓄能量,发展蔓延,就会带来严重损失。”4[4]
1[1]
2[2]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3[3]
5.给政治能力升级 篇五
——“我为思想政治工作献一计”之浅见
学号:3502002484单位:27队姓名:郭守伟
再好的工作方法都由人去实践,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落实工作质量的好坏;很好的教育方法如果在基层实施不下去或难以起到效果,很值得深思。
应该说,多年来各级一直很重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改革了一些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工作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有的单位,很多政治工作者仍感叹“战士思想工作难做”、“思想工作不管用”。为什么有那么多好的方法放着不用?原因就是政治工作者自身能力素质达不到与形势相适应的要求。也就是说,政治工作者素质不行,你给他提供再多再好的方法,也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那么,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到催人奋进,与时俱进?我认为,各级应该把关注的焦点聚在给政治工作者进行能力升级上,只要素质跟上了,所有的工作方法才能在基层得以推行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持特有的生机和焕发新的活力。
当前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素质方面主要存在六个问题:①知识水平不够高②务党能力比较弱③组教能力不够强④军事素质不够过硬⑤统筹谋划能力比较差⑥创新意识比较差。
分析基层政治工作者素质状况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成分比较新。由于任职时间较短,阅历浅,缺乏工作经验,存有想干不会干,想干干不好等问题,造成工作低效益。《政工研究文摘》上载文说:某团23名指导员任职不满一年的10人,占43%,满一年不满二年的9人,占39%,满二年不满三年的3人,占13%,满三年以上的1人,占4%。
2、生长“先天不足”。虽然绝大多数基层政治工作者都经过军事院校培训,但在校时主要学军事、技术、后勤等,毕业后大都没经过政工类院校的系统培训,一般是在基层干上几年便走上政工岗位,有些还是从其它专业改行的。
3、培训机制不完善。现在政工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主要是在职培
1养,选送政工干部参加政工类院校培训不够,满足不了基层需要。
4、缺乏学习紧迫感。少数基层政工干部思想认识还存在偏差,对政治工作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工作中不思进取,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所弱化。有的先天不足,后天不学,思想怕艰苦,工作不刻苦,对本职工作钻研不够,导致能力与岗位需要不相适应。
当前基层政工作者如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在军队跨越式发展上有所作为,有所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1、加强思想教育。每年要对政工干部重点搞好爱岗敬业、理想信念和根本职能等专题教育。使他们充分认清政工干部在基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清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做好基层政治工作的使命感和光荣感,增强歇息提高的紧迫感。
2、要选准配强。要注意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把热爱党的事业,热爱政治工作,具有坚定这信念的优秀干部选配到政工干部位置上来,防止应不合格而频繁调动。要在“早”字上作文章,注意从现任排长中进行定向选拔和培养,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施加压力,帮助他们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素质。要尽可能走通排长——干事或副政指——指导员的成长路子。
3、要加大院校培养力度。建议军队政治院校每年要有计划招收一批在职政工干部和预提对象进校学习,学制一年为宜。系统学习政治工作有关业务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和法规政策,重点突出基础性、业务性。
4、要完善在职培训。搞好集中培训。师以上机关要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每年应拿出1——2个月时间举办基层政工干部集中培训。培训突出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开展党支部工作的有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搞好经常性培训。可利用政工干部活动日等时机,结合完成工作任务,采取模拟演示,介绍经验,集体会诊,以会代训,一题一议等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领导机关好要搞好传帮带。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需要一个过程,各级领导和机关要经常利用政工会、干部会、检查工作、教育准备会、下连蹲点等时机,靠上去具体传帮带,教工作方法,传授工作技巧,帮助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6.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能力 篇六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如何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思想
政治的强大优势,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面对的常新课题。
为此,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在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应对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创新思想观念,增强科学性和感召力
当前,一些企业普遍面临着观念转变相对滞后、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利益分配差异大、涉及稳定矛盾较多等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必须首先进一步创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职工人格和价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感召力。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对最广大职工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也是我们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为职工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又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适应和满足职工的正常需要。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内容上、形式上适应职工的多方面正常需求,尽量实现“因需要而利导”,才能吸引人,容易为人所接受,收到预期效果。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专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工作,不仅是一个宣传、灌输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在不断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之中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影响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才能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
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讲就是群众工作,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创新都要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群众的心声,符合群众的要求。要切实了解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掌握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还要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众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企业稳定。思想政治工作,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同时还要接受群众实践的检验,在群众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善于研究群众工作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充分发挥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引导作用,有力地回答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掌握正确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正面引导,主动解疑释惑,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感召力。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尊重职工的人格和价值
要彻底改变在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的“我讲你听”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被教育者的潜力挖掘的现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职工人格尊严必须受到尊重,他们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平等的人格。只有尊重职工的人格和价值,正确引导其个性发展向企业共性需求过渡,才能使其具备企业所需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建设和谐企业强调的是对人本身的尊重,关注的是对人的劳动、知识、价值的充分肯定。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想方设法让企业能够为职工创造更大价值而提供广阔的平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二、结合企业实际,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1、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巩固中深入,就要结合企业实际,不断深化对构建和谐企业规律性的认识,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思想支持。在价值取向上,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和谐氛围的形成;在工作着力点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高士气,振奋精神,深化教育,和谐相处,使职工拥有健康心理。广大职工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接挑战,能否用冷静、现实的态度去看待现实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不公平现象,考验着他们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从构建和谐企业、充分调动员工胸怀企业、报效社会的高度,根据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地减轻他们面对社会、工作和家庭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实事求是分析情况,找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坚定信心、战胜自我,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2、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为企业营造和谐、健康的氛围。要结合企业和职工的思想实际,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思想教育,大力倡导一种宽容的氛围和精神,尊重别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引导职工以自愿参加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通过举办技术比赛、业务培训等形式,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等各种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加强企业管理行为的理解,增强对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认知,进一步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和发挥,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把自己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企业有用的人才。
3、要从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在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调整,职工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归根到底源起于利益分配的公平失衡。
因此,首先要建立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利益分配体系,让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的职工。同时,面对具体的思想问题时,要以大多数职工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为出发点,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条件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三、“说”“做”结合,不断在实践中强化
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成效,要创新,就不仅要“说”好,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做得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做”是无声的动员令。思想政治工作在“做”上要突出个“实”字。要多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上下功夫,积极在群众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上找切入点。一是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管理作风的转变,充分发扬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治平等、管理平等和经济平等;二是要关心群众生活,积极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三是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这些都是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实实在在的内容。只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做”字上突出一个“实”,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出勃勃生机。
7.政治鉴别能力 篇七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阅读教材 能力培养
高中政治教材因为其整体理论性、抽象思辨性以及意识形态倾向较强等特征,决定了学科教学中应该有针对学生阅读教材的指导与训练。可是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灌输性教育,为了应付考试达标采用理科化讲解与精选例题训练,重点知识让学生划一划,然后死记硬背,其他内容很少阅读。面对这种现状,高中政治课教学亟待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教材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政治理论学习的素养,学以致用,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学会理书,掌握教材基本内容
所谓理书,就是理清课本的内容、结构层次。要抓住学生对新书的好奇心理,充分利用现行教材可读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读全册书。一册书,从目录读起,分析章节结构,包括每一课分几节、每节有几框、全书内容可分几个部分、重点内容大致有哪些等等。完成这些任务,可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并对教材内容有所了解。要学生精读课题,可以说,绝大多数课题就是论点,其教材内容就是论述这个论点的。因此,政治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时应该像语文老师讲解作文题目那样有意识地分析标题本身的含义,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印象,掌握其内在联系,也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二、咬文嚼字,读准课本
1.准确地理解知识点。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了。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都属于易混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从而帮助学生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2.抓住知识重点。抓住重点就要抓住关键词,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重读关键词的方法,暗示学生要抓住这些知识的重点,或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对关键词画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笔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三、前后联想,读透课本
1.吃透知识点。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基本分为四部分:正文、专家点评、探究材料、相关链接。正文是重点;专家点评是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的解释评说;探究材料是利用生活中的實例引入正文或是较浅显地解释正文中的重要观点;相关链接是为了拓展课本中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这几部分相辅相成,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它们不同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使学生熟悉教材,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把知识点吃透。
2.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的讲授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四、归纳整理,读薄课本
就是把课本知识归纳成很少一部分内容,甚至归纳为几句话或几个关键词或字,这样有利于记忆,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理解、归纳、综合能力。这种归纳必须建立在系统掌握课本知识、领会其精神实质、深知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1.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一个段落,往往就讲解一个问题。指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政治课文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由几个不同但又相联系的句子组成。一般地,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概括了该段的段落大意或观点。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阅读政治课文时,首先应留心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但有时整段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该段的段意,这时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自己用精练的词句把该段的大意概括出来。这样,学生对这一整段的内容就大致清楚了。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之后,应该紧接着对学生提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又有哪三点呢?”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就又会回到教材的那个自然段中去进行层次分析,很快地,完整的答案就会出来:(1)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2)也不是完美无缺的;(3)只有进行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样,关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学生就通过阅读掌握了。
3.构建图表帮助学生记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单元也有其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图表,把“厚书”变成“薄书”,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整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记忆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总结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图表,不但可以使学生从头到尾地把知识复习一遍,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8.九年级政治学科综合能力测试 篇八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7.2010年6月1日,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最高速度。
A.汉光“风云”
B.汉光“星云”
C.曙光“风云” D.曙光“星云”
8.2010年6月1日,《()》正式公布。根据该办法,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应当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
A.网络商品交易管理
B.网络交易及服务行为管理 C.网络商品交易服务行为管理
D.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 9. 2010年6月4日,在日本众参两院全体会议首相指明选举中,()当选新一任日本首相。
A.菅直人
B.麻生太郎
C.福田康夫
D.鸠山由纪夫
10. 2010年6月9日,菲律宾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宣布()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
A.阿罗约
B.埃斯特拉达
C.阿基诺三世
D.拉莫斯
11. 2010年6月11日,第()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拉开战幕。这是世界杯足球赛诞生以来首次登陆非洲大陆。
A.21
B.19
C.18
D.16
12. 2010年6月18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内陆唯一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挂牌成立,将重点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培育西部地区科学发展新的增长极。A.深圳
B.重庆
C.厦门
D.东莞 13.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在()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A.北京
B.厦门
C.成都
D.重庆
14. 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对外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个地区(城市)。
A.11
B.12
C.14
D.15
15.2010年7月11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的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A.职务有关事项 B.亲属有关事项 C.财产有关事项 D.个人有关事项 16. 2010年7月15日,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德国总理()开始对中国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A.科尔
B.施密特
C.施罗德
D.默克尔
17. 2010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A.10.6 %
B.9.8%
C.11.1%
D.12.2%
18.2010年7月21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CEFR)达到首次临界。
A.中国实验反应堆 B.中子实验快堆 C.中国实验反应堆 D.中国实验快堆
19.2010年7月29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最新公布的《国家()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A.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
B.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C.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
D.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20.2010年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周年。
A.83
B.84
C.85
D.82 21.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特意前往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
A.60
B.65
C.73
D.61 22.改革开放创伟业,科学发展再争先。()经济特区建立()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上午,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A.北京、61
B.上海65
C.深圳30
D.珠海32 23.9月26日,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誓师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标志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拉开帷幕。()月()日,零点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
A.9月1日
B.10月1日
C.11月1日 D.12月1日 24.8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工作。A.舟曲县
B.汶川县
C.玉树县
D.映秀镇
25、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9天的讨论和审议,8月3日,在巴西利亚闭幕。这次大会审议和批准了20余处新的世界遗产。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分别被列入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三江并流”也被批准扩大遗产保护区域。
A.澳门历史城区
B.福建土楼 C.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 D.广东丹霞地貌 26、7月1日,上午8时,铁路上海虹桥站至南京站G5000次、南京站至上海虹桥站G5001次列车同时相向发车,这标志着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正式投入运营。A.武广高速铁路
B.沪杭高速铁路 C.沪宁城际高速铁路 D.京沪高速铁路
27、当今世界第一高的电视观光塔——(),9月29日宣布落成,成为世界了解广州、广州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总高达600米、婀娜多姿的广州塔,俗称“小蛮腰”,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成为广州新地标。A.广州塔
B.珠江塔
C.羊城塔
D.东方明珠塔
28、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仪式10月1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举行。
A.海洋馆日
B.国家馆日
C.科技馆日
D.体育馆日
29、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周年座谈会,10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切会见了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同志和志愿军英模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一同会见,并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A.50
B.60
C.70
D.80 30、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式,10月31日晚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闭幕式并宣布上海世博会闭幕。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自5月1日开幕以来,来自246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展,生动诠释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上海世界博览会吉祥物“海宝”。
A.和谐城市
B.低碳生活
C.绿色世博、科技世博
D.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1、羊城豪情点燃亚运盛会,珠江光影拥抱和谐亚洲。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月()日晚在()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运会开幕。
A.11月1日东莞 B.12月1日 惠州
C.11月12日
广州
D.11月15日 佛山
32、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月14日在日本()召开。与会各成员领导人表示要促进亚太经济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和安全增长。国家主席()出席当天举行的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A.横滨
胡锦涛
B.东京习近平
C.横滨江泽民
D.大阪 温家宝
33、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五次峰会11月12日在韩国首都()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还有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韩国总统李明博等国家领导人参加。
A.釜山
B.首尔
C.京畿道
D.济州道
3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月()日在()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参加会议。
A.9月15日上海 B.10月1日广州
C.10月15日
北京 D.12月10日 深圳
35. 2010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2周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对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体制不断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32年来,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奇迹”。
(1)改革开放32年的根本经验有哪些?(4分)
(2)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4分)
36.美国历来固守自由资本主义的信条,任由市场调节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失衡问题。2009年次贷危机发生之初,美国政府对市场介入举棋不定,当危机愈演愈烈时,政府才在强大压力下被迫介入,但为时已晚。人们不禁要问:长期以来被美国鼓吹“具有无比优越性”的自由资本主义为何眨眼间轰然坍塌了呢?这与自由资本主义自身的弊病有关,自由资本主义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带来整个社会经济的混乱,资本自由其实质是有钱人的自由。整个社会成了冒险家的乐园。金融危机不但重伤美国,而且波及全球,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也深受其害。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起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2)世界性经济危机会对我国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3分)
(3)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危机?(4分)
37、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1)《会议公报》中提到了哪些发展战略?
(2)《会议公报》中为什么强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3)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38、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指出: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中仍处于百位之后,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农村还有3597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看病难、上学难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与此同时,还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劳动者报酬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反映我国怎样的国情?为什么还是此国情?
(2)看病难,上学难问题是我国什么矛盾的直接体现?此矛盾具体内容是?
(3)解决我国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九(1)班政治学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7.D
8.D
9.A 10.C
11.B
12.B
13.D
14.B 15.D
16.D 17.C 18.D 19.D
20.A 21.B 22.C
23.C 24.A
25.D 26.C
27.A 28.B 29.B
30.D 31.C
32.A 33.B
34.C
35.(1)①坚持发展的理念不动摇;②始终不渝的推进改革开放;③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着力营造稳定的政治环境;⑤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2)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调整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体制,因而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力。②对外开放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国际国内经济资源发展经济。因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36.(1)①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弱点,需要国家宏观调控。②自由资本主义具有本身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公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③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机遇和风险同在,我们要趋利避害。
(2)①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减少,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从而影响就业和人民生活。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风险。②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提高经济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9.政治课培养创新能力之我见 篇九
21世纪已经到来,这将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也将是中国人民实现世代梦想、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谁创新,谁就前进、就发展,谁不创新,谁就倒退、就落后,最终不打自垮。创新如此重要,但创新的基石在哪里?在教育。国际21世纪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遗憾的是,在目前政治课教学中,还有相当多的教师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搞题海战术,极大地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我就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密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很难想像,一个没有自主性,缺乏独立思考的人能有什么创造。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得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看书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例如,我在讲“保持生态环境”这一内容时,讲了这样一段话:“自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传开以后,人们无不对狼深恶痛绝。可是近几年以来,科学家却向人类呼吁:救救狼吧。美国阿拉斯加涅利钦自然保护区在饱尝‘杀狼保鹿’ 的痛苦之后,居然又把狼请回来做客了。”教师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引导,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迷恋于学习,迷恋于科学,学生的创造意识也会随之滋长起来。
二、创设和谐的情境是培养创新的动力
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这里的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心理环境和周围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所以,只有教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并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可亲。上课时,老师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要关心学生,随时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用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教师的语言神情要对学生充满希望、鼓励。学生如果回答问题不正确,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他们把问题弄通、弄懂,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生和教师讨论问题,力求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充满情趣。只有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只有在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完全平等、充满生气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大胆质疑,才乐于与教师展开讨论,才会“不惟书、不惟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核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要上好一堂政治教师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疑问,课堂上才能巧妙地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得到的不仅是“成功”的快感,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教学就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这正如古人所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不在于满足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激励学生质疑的具体做法是:(1)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去质疑、讨论和探索。其材料要多从社会生活实际中选取,也可以从材料中摘录。(2)教师要积极参与讨论,变单一角色为多重角色。教师要摒弃权威角色,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角色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气氛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变灌输式为启发式、讨论式、尝试式。启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跳一跳,够得着,学生可望又可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充分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4)在实施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表扬他们勤学好问,不惟书、不惟师,敢于问难质疑的良好品质。
四、体验是培养创新的关键
体验就是让学生对创新有亲身经历之感。我这里所谈的体验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重点述自己是怎样讲的,从而提示凝结在教材知识背后的思维过程,以此让学生从教材中,从教师的分析中学会思维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模拟前人的思维,在模拟前人的思维过程中体验发现知识、发展知识的快乐。例如,我在上“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一课时,先播放《国际歌》,营造树立崇高理想的课堂教学气氛和学生承接知识的心理氛围。歌曲结束时,投影出相应的思考题:1.英特纳雄耐而是指什么?(共产主义)2.这是由谁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3.他是根据什么提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度生产力这一规律)4.请你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模拟马克思、恩格斯的思维,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予以大胆想像,勾画出共产主义的蓝图。5.我们怎样才能早日实现这一理想社会?前面三个问题容易回答,后两个问题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而这正是创新所需要的高级思维。正如有的学生所说:“到那时,我们可以朝辞地球绿水间,千里火星一日还”;“到那时,春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月球当地球”;“到那时,没有战争,没有掠夺,人人平等,美国的新式武器也就无用武之地了”。对学生的民言我给予及时肯定,我说:“你们和伟人马克思、恩格斯想到了一起。不过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具体的想像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予以高度概括的,你们是否具有这样的聚中思维呢?”于是学生们又开始了积极的思考,踊跃回答。就这样,最高理想因距学生思想实际较远而行成的教学难点,在寻找伟人的思维、模拟伟人的思维中得到了实突破,不仅突破了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一种间接创新的体验和发现知识的快乐。
10.政治鉴别能力 篇十
首先,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培养创新精神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自身不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怎样要求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呢?假设教师仍然停留在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化的知识结构模式、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落后的教学手段,换句话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吃“老本”,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原有的知识终究会枯竭。不仅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正如1997年的全国中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指出:“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教师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新知识结构层次,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适应政治课改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必须精通所担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的讲授教材。另外,教师换应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使自己拥有精深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专多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知识结构。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教改意识,改革教学手段
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政治教学实践中,不少政治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而长久下去,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反感,对政治课的空洞说教毫无兴趣。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又怎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呢?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1.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地使用投影、录音、辅于挂图、彩图、表格、数学计算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扩大知识的容量、深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会极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2.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等。例如,在讲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能注意与学校举行的有关此方面内容的演讲比赛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每人撰写一份演讲稿,并上讲台进行演讲。在讲授陶冶高雅情趣时,又及时举行了一个集邮的专题讲座。在讲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又举行一次有关的话题,“见死不救是违法还是违反道德”,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辩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课本内容,而且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各种能力。
再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有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即“学会学习”。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1.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应利用新教材中的“议一议”、“想一想”、“忆一忆”等栏目,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和加大学生参与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开设讲座课,有可能的创设换位教学,让学生也来做做教师。例如,在讲授“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一把利剑”时。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让两位同学做小老师,讲授讨论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兴趣会倍增,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在学法指导方面,由于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都可以大胆探索和利用。但是,由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不能盲目搞“一刀切”,而要有针对性的“因材施导”,即要贯彻针对性原则,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把握教学内容,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高低、思想动态、家庭环境等有较彻底的了解。只有这样学法指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改革固有的教学评估手段
在以往的政治教学评估中,分数是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而考试答案是固定的、标准的。它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意见,造成的结果必然是“高分低能”、“题目答案化,答案题目化”的不良现象。既合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起不了思想教育的目的。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评估中,不应将考试作为单一的评估手段,而应多种评估手段综合运用。特别是与教材中全新设计的探索与活动相结合起来,加强实践环节和学用结合。例如:在讲授立志培养爱国情操时,不仅仅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海空卫士”王伟烈士的资料。就结合王伟烈士的英雄事迹谈谈,如何向烈士学习,在生活中、如何培养爱国情操,要求撰写小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其中的优秀作品推荐到《中学生时事政治》发表。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在考试中标准答案并不是唯一,只要学生的观点不会偏离正确的立场,言之有理,就给予一定的鼓励、肯定、使学生能够正确发表自己的见解。总而言之,通过改革教学评估手段,促使学生能把所得的理论同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克服了“知”和“行”相脱节的弊端。从而实现了知识、能力、觉悟及“知信行”三统一,更好地达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总之,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如何使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既起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政治课改要求,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积累和提高。
11.政治鉴别能力 篇十一
【2011-4-22 15:26:02】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基层纪委书记既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指挥员”,又是处在反腐败斗争第一线的“战斗员”,任务光荣而艰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全面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
增强素质,不断提高履职能力。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加强经济、法律、金融、科技、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公道正派,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无私奉献,做到“会比”、“善守”。“会比”,就是在物质享受上向低标准看齐,多与普通群众比。“善守”,就是要善于把握自己、守住根本,做一个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人。要真抓实干,对各项业务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见成效,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廉洁自律,树立起一杆公正、清廉的标尺,带头执行纪律、维护纪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
明确定位,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切入点。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各阶段中
—1—
心工作出思路、献良策,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自觉做到与党委、政府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善于在工作中沟通左右、协调内外、联系上下,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个层面反腐倡廉的积极性,紧紧抓住重点工作不放松,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好。要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坚决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干扰,该查处的坚决查处,该处分的坚决处分。同时,要区别对待,宽严相济,该保护的要予以保护,努力实现查办案件法纪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开拓创新,提高工作的前瞻性。要围绕教育有效,积极探索分层次分岗位教育与面向全党全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思路和途径;围绕制度管用,加强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围绕监督到位,研究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与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措施;围绕惩处有力,建立完善查办案件与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长效机制;围绕干部作风建设,建立领导干部日常监管机制,建立效能评估考核机制;围绕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廉情预警机制;围绕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新型纪检监察组织管理体制。讲究策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要善于借力,带头学习党章,贯彻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并能熟悉、掌握和运用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等,在贯彻执行中树立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威。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
—2—的重视和支持,坚持多请示、多汇报,在力度不够或涉及面宽,需要党委、政府出面协调时,善于借助党委、政府的权威来推动工作。要坚持在探索中拓宽思路,在深化中抓好落实,把开拓创新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关键,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深层次问题,及早采取工作措施,防患于未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12.政治鉴别能力 篇十二
(李琦 学号111300657)
政治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执政党所面临的永恒的主题。所谓政治合法性,是指社会公众在合乎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对政治系统的自愿认同、服从和支持状况。
[1]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马克思·韦伯在社会学领域中提出,并构建了三种理论模型来分析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即“传统型”(traditional)、“个人魅力型”(charismatic)和“法理型”(legal-rational)。政治合法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特性层面,即制度、权力和社会基本信仰、价值取向的内在一致性制度;另一方面是客体认可或认同方面,即权力的委托对对现实制度和权力的支持、认同和忠诚程度。”[2]美国的政治学学者李普塞特对政治合法性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合法性是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3]总之,政治合法性这一概念涉及到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一个政权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关系到社会秩序乃至国家政权的稳定。
一、政治合法性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许多外国学者认为,与世界上其他政党一样,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期望值上升的革命。”各种政体下的公民都会问他们的政府“最近你为我们做了什么”。[4]因此满足不断上升的期望,保持政治合法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或者政府如果缺乏必要程度的合法性,那它很快会土崩瓦解。
中国共产党是由革命获得执政合法性的,所以,它的执政合法性,首先来自人民对统治集团的反抗,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人民反抗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因这种作用而得到人民的支持和认同。[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和执政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绩效又对于巩固和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合法性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苏东剧变表明以苏联模式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2] 杨宏山,《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美]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 沈大伟著,佚名译,《中国共产党改革的国际视角》,《中国治理评论》,2012年第1期。
[5] 王长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中国治理评论》,2012年第1期。1
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极其深刻的转变:一是从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社会的逐渐转变;二是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变,从传统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向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体制逐渐转变。[6]完成了这两个转变,我们才会建设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经历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对自身的转变和面临的挑战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政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其执政的合法性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笔者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公平正义受损;二是政治腐败,廉洁程度降低;三是社会群体事件不断发生,干群关系不和谐,执政权威受到挑战;四是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民主所体现和强调的平等、竞争、参与的政治理念,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带来了挑战。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和提升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让我们知道一个执政党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人民有权授予也就有权收回。政治权力的运用和行使要以维护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作为唯一和最终目的。
党的执政合法性的高低强弱,取决于党实现对人民群众承诺的程度。这意味着,在经济上,共产党必须通过推动发展来提高自身合法性。计划经济无法为它提供这种合法性,市场经济成为必然选择。在政治上,共产党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到实处,继续用包打天下、包办一切的方法来执政已经无法赢得支持。为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来反映和体现人民和执政党授权和被授权的关系。[8] [6]
[7] 胡鞍钢,《中国发展前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 王长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中国治理评论》,2012年第1期。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出要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已经深知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巩固政治合法性,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真正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近些年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外国学者对中共的改革和发展有不同的见解,但是自从十七届四中全会结束以来,几乎所有的外国学者都认为:三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改革出现了停滞和退步,中共正在变的被动、没有安全感和不自信。[9]
因此,在“内部监督不力,外部制衡缺失”的执政大环境下,必须要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首先只有民主政治,才能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尊重和维护,避免权力寻租,有利于执政党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其次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离不开法治建设,因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建设,而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法治建设”。[10]只有加强法治建设才能保障依法执政,使得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有法可依,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宪法规定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第二,建设完善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我国在转型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旧的体制逐渐丧失约束力,新的体制尚未形成,制度的短缺和权力约束的真空,导致党内腐败频发。在每年中国民众最关心的十大问题中,腐败问题每年都位居前列。据历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及相关资料统计显示,1979年至2008年间,国家检查机关立案侦查的贪污腐败、渎职侵权类职务犯罪125万件。其中,1979-1987年间共查处253225件,1988-1997年间共查处610670件,1998-2008年间则查处了386798件,[11]平均每年增长22%,“中国腐败的速度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12]。另据资料显示,1979至2008年间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腐败官员达到390余万人,而1992-2002这两个五年间分别处分党员669300人和846150人。[13]
腐败现象的蔓延,毒害了社会风气,降低了执政党的执政权威和政治合法性。[9] 沈大伟著,佚名译,《中国共产党改革的国际视角》,《中国治理评论》,2012年第1期。
杨海坤,《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法治论坛》,2006年第4期。
[11] 宋为,佘廉,《新时期我国腐败现象与网络反腐探讨》,《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2期。
[12] 郭强华,《廉政审计》,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13] 王寿林,《权力制约和监督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10]
只有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腐败不断蔓延的势头。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建立准则规范和法律制度,相继颁布修改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等规章,着力制定和完善监督法规,增强相关实体法的效用性、力求做到宽严相济,严格遵守程序法、切实依法反腐,并以预防腐败为新焦点加快相关立法。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以宪法、法律、法规为核心,党的纪律规定与之相互补充、协调统一的廉政法制体系。[14]
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重大作用。公民有 权向检查机关、政府监察部门和反贪局等机关举报、检举涉嫌腐败问题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并可将其批评意见、申诉以及控告通过媒体特别是网络途径公开表达。舆论监督也更有效的实施监督权,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意见。
第三,遏制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胡鞍钢在其著作《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中指出,社会分配不公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终极根源。因此,遏制分配不公,纠正社会不公平现象已经不仅是伦理问题,也是危及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以及危及国家政权稳定的政治问题。[15]如何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解决弱势群体和社会贫富分化问题,都极大地考验着中共的政治合法性。正如亨廷顿所说:“经济增长不仅会用一种速度改善人们的物质和福利,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着人们的社会挫折感。”[16]国家发改委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从1988年到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2006年,我国常年救助贫困人口城市222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1900多万。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但在“马太效应”作用下,这种差距扩大化的趋势仍然没能得到有效遏制。[17]
因此实现社会公平,中国共产党需要提高社会整合的能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巩固党执政的绩效基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主体结构和利益机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带来了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和无秩序,中国共产党要提高社会利益整合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利益整合是指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在保证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使群体各个部分组合起来,达成[14]
[15] 亓光,《论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3期。肖光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现状及其评价》,《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16] [美]萨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7] 杨爱杰,《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与执政党利益整合的路径选择》,《理论月刊》,2011年第3期。
利益共识,构成利益共同体。[18]也就是一个对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使之逐步走向有序和谐的过程。
社会和谐的核心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19]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执政党进行利益整合的根本原则。[20]因此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分配和保障体系,这是我国新时期经济上进行利益整合的关键所在。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并且要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真正的让全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此外要构建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利益矛盾处理等的利益整合机制。
同时要发扬民主,确保党的政策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发扬民主在现阶段的国情下,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是逐步扩大差额选举,以增强党内民主的竞争性。在今天的中国,差额选举是有必要的,因为“差额选举必然包含着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性,为了使这种竞争性有一个制度化的轨道并符合选举制的基本价值,应该让候选人有机会进行政策意向的表达,使党内选举的重心由‘人’逐渐转向政策”[21]所以差额选举是将政策作为选举的对象和内容,凡是能充分综合和表达人民利益的政策就是符合人民意愿的政策,也就是在差额选举中能够获胜的政策。这样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从而能够有力地整合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实现社会利益的和谐。
与此同时,建立各种利益整合机制要求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的有效性,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按照公民意志组织起来的以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22]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共产党必须努力推行政府运行“在管理理念上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18]
[19]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杨爱杰,《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与执政党利益整合的路径选择》,《理论月刊》,2011年第3期。
[20] 李朋,许东雪,《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21]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7期。
主管理;在管理目的上追求公共利益;在管理责任上推行可问责制”。[23]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深刻意识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的不等于永远拥有。党要承担起人民和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必须认真研究自身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领导改革发展中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24]也就是说,“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25]因此巩固和提升政治合法性,有利于党巩固执政地位,也使人们深入认识和把握我国政治发展的实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我国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合法性的根本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切实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26]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政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进行领导和执政,才能实现长治久安。[23]
[24] 蔡平,《从企业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行政论坛》,2006年第2期。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 《中国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9-27。
【政治鉴别能力】推荐阅读:
[中药鉴别]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06-30
卷烟内在质量鉴别08-11
卷烟产品鉴别检验知识11-08
关于碧玺鉴别的一点心得09-13
[中药鉴别]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11-07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练习对生物进行鉴别教案01-0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08-09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政治常识)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