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2024-06-09

小学语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精选6篇)

1.小学语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篇一

小学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第二组的围绕了“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在本组单元还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调查周围环境。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态度,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引发的思考。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里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文章的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的错误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我紧抓文章的学习重点进行教学,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我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找出小村庄发生的变化,以前是非常美丽,而如今却是消失了,并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小村庄变化之巨大,并在黑板上板书,形成鲜明的对比。同学们一下子就把有关小村庄美丽的句子找了出来,在读中体会,想象,感受小村庄的美。这里可让学生想象小村庄的美,除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湛蓝深远的天空,清新甜润的空气,还会哪些美丽的景物呢?森林里有可爱的小兔,机灵的小鸟,草地上盛开着鲜艳的花朵……在加深体会小村庄的美的同时,也进行了说话训练,还能起到积累好词的.效果。

那么美丽的小村庄不复存在了,课文的哪一段交代了这些内容呢?让同学们先找出来,再在读中去理解“什么都没有了”,去想象小村庄里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湛蓝深远的天空,清新甜润的空气等等都没有了。在想象中,学生油然而生一种惋惜之情,在品读最后一段话时,更加体会到人类乱砍滥伐树木所引发的惨重后果。

这时,我让学生找出在小村庄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并小组讨论交流。首先,学生们阐述“美丽的小村庄”变化的过程,最开始那是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接着人们开始砍树盖房、造犁,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后来,树木大量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最后,大雨之后,河水暴涨,小村庄为水卷走,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其次,学生在归纳出小村庄的变迁过程之后,可以根据这个变迁过程逐步领会其变迁的原因。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使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是小村庄消失的直接原因。而人们没有环保意识,贪图眼前利益,致使村庄最后消失,则是小村庄消失的重要原因。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到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维护生态平衡。在课外拓展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说话练习,让学生对小村庄的人们说……,阐述自己的想法。我还让学生们准备了美丽的图片,分大组贴图,重建美丽的小村庄。最后回家收集破坏环境的人和事,为综合性学习专题做好准备。

2.小学语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篇二

同学们喜不喜欢读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齐读。出示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

二、展示画面, 感悟“美丽”

1. 开火车读文, 比谁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 师生评议。

2. 交流学习:

原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 (“美丽”) 画出重点词句感受村庄的美丽, 想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展示美丽的画面并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生对比读、小组比赛读、想象画面读。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优美的画面, 直接激发学生的视觉思维,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的氛围, 为后来体验小村庄的毁灭奠定感情基础。结合画面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比赛读、想象读等,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又锻炼了其表达能力。】

三、创设情境, 感受“毁灭”

1. 结合插图, 说说小村庄最后怎样了, 发生了什么。 (引出第四自然段)

2. 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害怕、难过) 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3. 播放灾难背景音乐。结合插图,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由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的学习, 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大胆地变换顺序, 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用小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强烈的对比震撼学生的心灵, 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想象环节”意在锻炼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渡:那么美丽的小村庄竟然消失了。此时, 同学们首先想到的问题是什么? (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 质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过渡到对第二、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四、细读品味, 探究“原因”

小组合作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依据这一理念, 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村庄消失的原因。第一步, 小组合作探究;第二步, 抓重点词句, 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 出示重点句。

例如:“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 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抓住“谁家”“拎起”感悟村民的随意砍伐。

再如:“一年年, 一代代,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课件展示这句话, 字体逐渐加大, 裸露的土地画面不断扩大, 让学生反复读, 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一年年, 一代代”“裸露”感悟村民长时间的乱砍滥伐。

五、感悟升华, 巩固练习

过渡:无知的村民就这样毁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最终这个小村庄变得——— (最后一自然段)

1. 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悲伤”“同情”) 有感情地读最后一自然段。

2.“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了什么呢?

说话训练: () 的 () 没有了。 (指名说)

(预设:清澈见底的河水、郁郁葱葱的森林、湛蓝深远的天空……)

3. 填空:破坏环境就等于 () 。 (预设:伤害自己、慢性自杀)

【设计意图:训练的目的是巩固对本课及课外语言的积累运用, 同时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创意表达

1. 写一写。

(1) 假如你是幸存下来的村民, 你会说些什么? (2) 假如你是村长, 你将如何重建美丽的小村庄? (二者任选其一)

2. 议一议。小村庄的悲剧令人心痛。在我们身边, 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

3.小学语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篇三

生:故事。

师:关于谁的故事?

生:小村庄的故事。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

生:(齐答)想。

师:(大屏幕显示: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在这个小村庄里,有这样一些景色。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生自由朗读大屏幕上短语)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呢?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小山村。(师板书:美丽)

生:这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小村庄。

师: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小村庄里,还可能有什么样的景象?

生:(众)树木成阴、百花齐放、鸟语花香、莺歌燕舞。

师:你们的词汇真丰富。那河里还可能有些什么呀?

生:小鱼在那儿游,嬉戏。

师: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打开课文,放声地去读一读。(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行间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同学们读书的习惯特别好,腰板挺得直直的,声音特别响亮。

师:谁来读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

师:多了一个字,有没有注意到?

生:(齐答)“的”。

师:你们听得很认真。刚才他读到的这一段里面出现了这几个词,那该怎么读才好呢?(生读大屏幕上短语)

师:他一定带着自己的想象在读的。你也美美地读一读这几个短语,“森林郁郁葱葱”,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师:这一段里面要求写的字特别多,其中有一个字它的结构很特别,“森林”的“森”,它和“品”和“亮晶晶”的“晶”结构是一样的,三个同样的部分组在一起的,叫“品字形”结构的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生书空)

师:我们合作来读读这一段,我读前面,你们读后面。

(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师:读书就得要这样,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去读。第2自然段谁有信心读好?(生读第2自然段)

师:哪个字读错了呀?同桌帮忙。

生:“谁家想盖房”,不是“房子”。

师:多了一个“子”,还有哪个音有问题?

生:“裸露”的“裸”读luó,不是lóu。

师:大家一起把这个词读一下。

生:(齐读)裸露。

生:(读错的学生重读)裸露。

师:既然是生字,咱们第一次见到它就得要加深印象。大家看老师写这个“裸”字。(师板书,生书空)

师:“裸”字是什么旁?

生:(齐答)衣字旁。

师:对,右边是个“果”。

师:老师还想到另外一个字,大家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师板书:裹)“裹”“裸”,对比一下,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中间都有“果”这个字。

师:把“裹”中间的“果”去掉,上下一合,就是什么字?

生:(齐答)衣。

师:把衣服包裹起来,穿起来,那就是“裹”:把衣服全脱下来,摆在一边,那就是“裸”。汉字就是如此地充满着智慧。

师:这个地方有一个省略号她都读出来了。读到了省略号,多停一点点时间,得留一点想象的时间,你们读的时候也得这样。请再读这句。(生读)

师:最长的一个段落,谁敢挑战?(生读)

师:她有个词读得特别好听,“大雨没喘气儿”,儿化音读得特别好。你知道这个“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吗?

生:大雨一直在下,没停。

师:在这一段里边,有一句话就说了这个意思,哪句话?

生: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师:真会读书。在这一段里边有两个生字组成的一个词“咆哮”。大家猜猜看“咆哮”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就是声音比较大。

师:怎么猜出来的?

生:两个字都是“口字旁”。

师:对,都张着大大的口。那声音怎么样?特别大。在这里,就是形容洪水的轰鸣声,一起把这个词读一下。(生读)

师:我仿佛就看到了那咆哮的洪水,读得很好。最后一段,谁来?(生读最后一段)

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板书:什么都没有了)你的心情怎样?

生:伤心。’

师:为小村庄伤心。

生:生气。

师:生谁的气?

生:人们。

师:既同情他们,又恨他们,是吗?(生点头)

生:悲伤。

师:悲伤。多复杂的心情啊!我理解大家。从美丽的小村庄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同学们默读课文,快速地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小村庄的变化,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生:“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透过后面的省略号,你们仿佛能看到什么情景?

生:我仿佛能看见那裸露的土地扩大得越来越快。

生:我仿佛看到一棵棵大树都倒下了。

生:绿色在消退。

师:绿色在消退。诗意得让人揪心的一句话呀!哪儿还有变化呢?

生:“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师:这儿的变化可多啦!我们把这三个“变成了”加在一起,你就能看出小村庄的什么在变?

生:日子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好。

师:那我可以这样读啦。(师开心地范读)可以吗?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虽然已经把大树变成了人类的工具,但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正在毁灭大自然了。

师:说得多好啊!同学们,为她响起掌声。

师:还有什么在变化,你还读出哪儿变化了。

生:谁家想盖房……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师:你如果是小村庄的人,你家想盖房,你就会——

生:我拎着斧头到山上把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

师:如果你家想造犁,你就会——

生:我会拎着斧头到山上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师:你们家做东西需要木头的时候,你们都会——

生:(齐答)到山上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师:同学们,这轻轻松松地“拎”,“拎”出的是什么呀?

生:“拎”出的是悲惨。

生:还“拎”出了灾难。

生:“拎”出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师:同学们,轻轻松松地“拎”,如果让你读你还会轻松吗?

生:(齐读)不会。

师:你会怎么读这一句?(生读)

师:尽管这个“裸露”没读好,但你所有的情绪都在里边了。把这一句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这个“lǒu”和“luǒ”的确是容易绕口的,再把这个词强化一下。(师范读,生齐读)

师:你再读。(生再读,同学鼓掌)

师:(音乐,太屏幕显示: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郁郁葱葱的森林还有吗?

生:没有。(大屏幕上:“森林郁郁葱葱”消失)

师:清澈见底的河水有吗?

生:没有。(大屏幕上:“河水清澈见底”消失)

师:湛蓝深远的天空有吗?

生:没有。(大屏幕上:“天空湛蓝深远”消失)

师:清新甜润的空气还有吗?

生:没有。(大屏幕上:“空气清新甜润”消失)

师: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了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仔细研究。

(本课教学实录由何思源根据录音整理)

【评析】一、关注细节点,培养朗读习惯。教学中,针对学生复韵母、轻声词朗读出现的问题,骆老师予以纠正和示范。如:学生读“裸露”的“裸”(luǒ)读成(lǒu),教师适时示范、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读正确。学生读第2自然段后,骆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这个‘人家’的‘家’读轻声”。学生对“大雨没喘气儿”儿化音读得很正确,教师立即给予表扬,并在朗读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语句的意思,交流阅读的感受。学生读第1自然段后,骆老师说:接近完美啊,多了一个字,有没有注意到?学生齐答:“的”。教师立即给予表扬:你们听得很认真。学生读“谁家想盖房”,多了一个字,骆老师也及时给予提醒。专心倾听是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判断的重要途径。读书不添字、不漏字这是从小应该养成的好习惯。透过骆老师的教学,我们可以感觉到骆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指导。

二、找准生成点,启迪合理想象。骆老师十分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找准想象的生成点。在引导学生看屏幕、读准相关词语后,骆老师说:你能想象一下吗?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小村庄里还可能有什么样的景象?并关注由词组短语想象画面,实现言、像、意的统一。关注省略号背后的意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去读书。其次,找到想象的对比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课文开头描述的如诗如画的美丽的小村庄与课文结尾“什么都没有了”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反思小村庄中人们的行为:你如果是小村庄的人,你家想盖房、想造犁、做东西需要木头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这轻轻松松地拎,拎出的是什么?”十分发人深思。

三、捕捉评价点,有效激励导引。骆老师注重通过评价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正向行为的强化,更注重通过评价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与纠偏;骆老师鼓励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在学生评教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同学,指导学生如何评价,更难能可贵的是,引导学生对伙伴评价如何适时回应与悦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4.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篇四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1.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导入)

1、激情创设情景。

同学们,老师今天送给咱们每个组一棵小树,但是它还没有发芽,想让它枝繁叶茂吗?(想)那么你的出色表现将为它填上一片绿叶,最后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小组的小树长的最茁壮。

【设计意图】利用树木生长分小组评价,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渗透环保意识,达到情感目标。

2、出示小村庄图片

问:说说这事哪里的景色?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吗?

3、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再次走进这个小村庄,去看看哪里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4、板书课题

(1)、指导书写课题(强调“村”与“庄“的写法)。(2)、学生说说自己对课题中的那个词语感兴趣,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题。

【设计意图】小小的课题却也蕴含着许多的知识,而对课题的分析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而这也是正体现了细节成就魅力。

二、整体感知

过渡语:那么这到底讲了一个小村庄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翻至课本第七课,有自己喜欢过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之后和同桌讨论讨论课文讲了一个小村庄怎样的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汇报

三、感知村庄的美丽

过渡:那么被冲毁的小村庄曾经什么样?(美丽)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吗?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说说你从这段感受到了什么?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小村庄的美丽?(相机理解“郁郁葱葱”等词语)

3、当你走进小村庄你仿佛还能听到什么?看到些什么呢?

4、有感情的朗读 小村庄的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鸟儿在林间欢快的歌唱,再闻一闻花儿的芳香沁人心脾,这时候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干什么?

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音乐创设情境)【设计意图】从文字的感悟到体会词语的妙处,然后再回到情感的升华。这样的设计符合新课标中从内容到形式,又从形式到内容的教学策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兼顾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四、感受毁灭 过渡:这么美丽迷人的小村庄最后却被冲毁了,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板书:冲毁)

1、出示课文第四段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和相关的文字: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天,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1)、“大雨没喘气”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生再读课文

(1)、理解“咆哮”。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口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咆哮”是口字旁。从哪儿发声?从谁的嘴里?从猛兽嘴里发出声音,我们就说猛兽在咆哮。课文里可不是说猛兽,是说什么?为什么?

3、想象洪水过后的小村庄会是什么样?

【设计意图】从美丽到毁灭,让学生的情感形成巨大的落差。这样强烈冲击力才可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才可让学生真正的深入文本,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字感受能力。

五、品读小村庄毁灭的原因

1、引导学生质疑

小村庄如今是一片狼藉,但是他的曾经却是如此的美丽,当你了看到这些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呢? 学生自由质疑

2、自主探究

小村庄为什么会被冲毁呢?同学们默读可课文2、3自然段。(强调默读)将自己找到的句子画下来,之后与同学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让学生在强烈对比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1)、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A、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B、理解“谁”,体会村民的砍伐树木的随意。

C、.理解“拎”(换词方法)D、理解“裸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出示“裸”与“裹”。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分析两字的造字特点。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师:衣服在旁边是“裸”,在衣服里面是“裹”。那么想一想这些裸露土地的衣服是什么?(相机出示图片)

师:树木和植被就是土地的衣服,它们可以保护土地。因为植物的根可以紧紧地抓住土壤,下大雨时这些土壤可以吸收部分的水分,这样就可以减缓水流的速度,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洪水。那么这些村民有没有好好保护土地的衣服呢?(生:没有)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课文。

E、生有感情的朗读。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利用字理教学既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体会中国汉字的奇妙之处,又让学生在字理中顺其自然的理解了课文。

过渡: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课件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A、理解“一年年,一代代”

B、这么长的时间小村庄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句式训练)

一年年一代代,湛蓝深远的天空变得()

一年年一代代,清新甜润的空气变得()

一年年一代代,清澈见底的河水变得()

【设计意图】此处作者省略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在这设置空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同时,利用文章的补白对学生经行句式训练,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过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

(3)课件出示: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A、读读句子说说你对那些词语比较感兴趣?

B、相机理解“一栋栋”、“应有尽有”等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C、指导朗读

4、教师小结

村民们这样自私的、随意的、大量的、长时间的砍伐有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做“乱砍滥付”(板书:乱砍滥付)

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感到怎么样?(生气,可惜„„)

在读课文2、3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字的充分理解,学生对村庄的消失的原因的已全然了解,此时积蓄的情感急需释放,这样而后的表达也便会水到渠成。

六、升华情感 过渡:所以就在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一连几天的大雨致使山洪暴发,小村庄那些郁郁葱葱的森林没有了,生自由接答„„

师引导:小村庄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离开了。

生自由接答„„.1、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问:小村庄的什么都没有了?

2、当你读到这里你很„.?(学生接答)

3、学生用不同的情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如:伤心的朗读时可加入叹词“哎”。

4、当你看见这把斧头时,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说些什么?那么现实中我们们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创新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设计多种形式,任选其一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立足于刚掌握的知识,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勇于表达自我的能力。

七、总结评价

1、评选优胜小组

2、总结

树木可以帮我们净化空气,可以减少噪音,可以防止风沙等等。所以保护树木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希望我们今后能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校园、家园、地球再添一片绿色!

八.作业布置

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②、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最后,提供给学生探究学习的途径与方式,鼓励学生探究无止境,学习无止境。课尾,教师并不满足于学习的“无疑而终”,努力使其“疑无穷,疑无尽”,无数问号引研究性学习之路,再一次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小村庄的故事

冲毁

滥伐

美丽

一个

5.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 篇五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师:是呀!学故事不能光图热闹,还得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后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概况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用简单的话说说这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老师这儿给你们提供了一些提示语,填上去说说看(早先……后来……最后……)

三、细读感悟

(一)感受美丽,学习第一自然段

1、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播放视频短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出示第一段第二句话,指名朗读。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小村庄(板书:美丽)

2、出示图片配上文字 山上的树木——(这郁郁葱葱的树木有那些作用呢?)树木真是宝贝呀!因为有了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所以那村前河水——天空——空气——

3、第二句话

来到这样的小村庄,你的心情怎样?把你轻松愉悦的心情读出来!(课本图片加文字出示)来到这美丽的小村庄,你会说什么?把你的赞美读出来!

4、你们喜欢这美丽的小村庄吗?就让它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吧。山上的森林—(接背课文)

(二)对比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可是好景不长,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板书:消失)

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和相关的文字: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何处。)

2、什么叫没喘气儿?从课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是呀!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小河里怎样了?

水流的速度呢?发出的声音呢?声音很大,很恐怖,就像什么动物在叫?

洪水的声音很大,就像猛兽在号叫,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来概括?是呀!当咆哮的洪水到来时,那是多么可怕呀!那悲惨的情景绝不是这只字片言所能详尽的。(齐读)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想象一下,除了画面上显示的,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什么?(播放水灾录音)

3、这样的情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指名几个学生说,然后把那种感受读出来。

4、多么令人伤心哪!让我们在来看看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消失的情境(播放视频短片)

5、看到这悲惨的情景,我们的心里很伤心,很难过。——齐读

(三)分析原因,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课件出示问题)

小村庄的人也许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许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被洪水卷走了,今天,就让我们来帮他们找找原因吧!请你细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找到了就用直线把它划下来。

1、出示:谁家想盖房……裸露的土地。原因是什么?

(1)、学习语言要学会品味,要像品茶那样,用心慢慢体验,就觉出味儿了。请大家再读本句,看你想强调哪个词,为什么?(指名朗读,突出重点词语)相机理解“裸露”词义,指导书写“裸”。对比“裹” 我们来学习他们的方法,把这些重点词语重读,体会一下

(2)、人们为了自己过上还不错的日子,太随意太无所顾忌了(出示,说句子练习)(3)、简简单单“拎”字,却给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拎出了——男生读——女生读——

2、还从哪儿找到原因了?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上午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1)、你想强调哪些词语?为什么?指名交流,朗读。(2)、师: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

(3)、多么贪婪无知的人们啊!一起来读——

看来大家已经完全掌握了重音重读的方法。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年年——

3、还从哪儿找到原因了?出示:树木变成了……

砍伐了树木。人们得到了暂时的幸福生活,因此,他们拥有了一栋栋——各式各样的—— 应有尽有的——还有大量的——(再指名读)

4、随着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其他的东西也开始发生变化,不过作者并没有写出来。让我们结合第一段,说说还有什么发生了变化。

课件出示:山上的森林不再——村前河水不再——天空不再——空气也不再—— 这一切,人们意识到了吗?

多么可悲啊!让我们再齐读这一句——

大量砍伐树木,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你喜欢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幸福吗?

4、(出示:不管怎样……)指名读 哪个词体现了这种不赞同的态度?

想一想:人们只管砍树过日子,出现了哪些现象人们根本视而不见?你来说句子 出示:不管

,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再来一齐都句子——

(四)、感悟升华,学习最后一段。

1、短暂的幸福带来的却是不可挽回的灾难!所以直到最后——(课件最后一段文字)齐读(改编诗歌出示:)再读最后一句话。

四、拓展提升

师:但是,人们觉醒了吗?请看一组环保数字。

师:真是触目惊心,令人发指!读到这里,你知道使小村庄消失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 是他们没有环保意识,只贪图眼前的利益。(板书:乱砍滥伐)

师:老师这儿还准备了一些资料搜集到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播放)看了这些,可能每个同学有许多的想法和看法要告诉小村庄里的人们,告诉我们身边的人们,告诉全世界还没有觉醒的人们。学生交流。

6.三年级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篇六

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师简短的导入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人自学探究阶段。在激趣引题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中的小村庄说说画画,学生非常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章中了。接着就课文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了:1)“一切”是什么?2)小村庄为什么消失了?

第二步:解疑引导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让学生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付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通过上一个环节的提出问题,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基本上把问题解决了。

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我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第四步:激励评价深入探究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一大乐趣。通过探究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学会了联系其他知识展开想象来解决问题。

上一篇:同济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下一篇:安全操作规程农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