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组织管理平台(共9篇)
1.协会组织管理平台 篇一
企业家协会平台建设
1、继续加强学习交流,全面提高企业家队伍整体水平。一是组织企业家到国内高等院校培训学习,提升驾驭经济市场和应变危机能力;二是聘请国内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权威的专家、教授,来我县公开授课,提高我县规模以上企业中高层骨干整体素质;三是组织企业家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开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活动。
2、定期开展主题活动,促进协会工作健康发展。一是举办一次党政领导、企业家排球(网球)赛;二是为企业家身体健康进行体检,落实县委县政府对企业家关爱;三是做好通化县企业家节庆祝活动,营造感恩企业家浓厚氛围;四是举办第二届吉林省通化县企业发展论坛,提升发展信心;五是举办通化县企业家协会“辞旧迎新”联谊会,增进协会凝聚力;六是开展企业互动活动,增进企业间了解、互助和友爱。
3、开展评先树优活动,着力展示会员风采。
一是认真做好优秀企业家推荐工作,推荐优秀企业家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评优活动;二是年底协会将在会员企业中继续开展“功勋企业家”评选活动;三是利用通化县经济专刊等传媒形式展示企业家协会风采,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和创业足迹,不断提升企业家和协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4、列出资源共享表,助企业睦邻。把县域内的通用人才、生产设备以及活动设施资源整合起来,按照“优势互补”原则,分别拉出三张资源共享列表,以实现企业邻里之间的互通有无和互助帮扶。县域内企业生产遇到障碍,比如临时需要设备或维修人才等,第一时间找到企业家协会,由协会跟其他企业协调,力保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通过企业家协会面向其他企业借人借物,一年省下不少人力财力,且方便即时,不耽误生产,真正发挥企业家协会这个大家庭的作用,更好的发扬一个企业有困难,多个企业来支援的精神,真正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与吉林方维律师事务所合作,为企业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二是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加强与大专院校联系,建立健全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信息库,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主动为企业各种庆典仪式、项目开工、签约等商务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2.协会组织管理平台 篇二
前文提到, IT平台就是信息技术平台, 许多数据和信息存储、处理、交换、输出以及输入的工作都能够很快速和准确地在IT平台上运行。软件、硬件和隐藏的协议是构成IT平台的主要成分。硬件是指, 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器以及数据存储系统设施, 这些都是我们能够摸得着和看得见的;软件则包括了许多应用程序和系统程序, 这些程序和技术也为数据和信息在IT平台上的运行提供了条件, 例如:人们通常用的办公室软件—office;而隐藏着的各种协议是指, IT领域中所有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2 组织管理体系的需求
在分析IT平台在组织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之前必须明确组织的管理体系的需求。大体来说, 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能够有效地管理实施管理体系的组织中大量的数据信息, 使得组织能够正常高效地运作。此外, 还有几点比较高的要求。
2.1 数据统计要严格标准化
统计数据的表格一定要精确, 格式也要标准, 避免遗漏和重复, 使得管理体系中的数据直观明了。
2.2 保持高效性
在管理体系中, 所有的数据处理都必须保持快速、准确的高效率, 使组织的运转更加流畅。
2.3 建立管理体系的要求
建立体系有利于对组织进行全面地、有条理地管理, 也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同时, 体系运转稳定性更高, 便于组织统一管理。
2.4 注重创新和保持组织的个性化
不同的组织有着不一样的组织文化和内涵。一成不变的模仿就意味着毫无特色, 这样的组织必定会被淘汰。因此, 任何组织都要有着创新的精神, 要时刻注意构建组织的特色文化和个性化运营模式。
2.5 管理体系试运行的要求
试运行能够很好的检测这个体系是否符合组织所需要达到的标准。根据分析体系试运行中的各项数据, 来分析和判断这个体系的可行性, 是这个体系是否能够投入使用的先决条件。
以上这些组织的管理体系的要求, 用人工管理的方式一般难以全部实现, 并且人工管理的效率很低, 容易浪费时间和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 使用IT平台对这样类型的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3 在组织的管理体系中如何有效应用IT平台
首先, 要明确IT平台在组织管理体系中应用的基础理论—PDCA循环理论。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 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 能够帮助组织制订质量计划和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
其中, P的全称为plan, 指的是计划, 针对每一项活动和企业短期和长期目标计划的制订;D代指do, 指的是执行, 具体落实计划里的每一项内容, 去实现企业的每一项目标;C指的是check, 检查, 主要是核查执行计划的结果, 哪一些是实现整体目标的, 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 又有哪一些目标的实现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的;A, act, 处理, 就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成功的要加以推广, 失败的要避免以后再次发生, 而还未解决的问题就要放入下一个PDCA循环当中。
其次, 关于一些常用软件的应用。
企业中, 几乎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进行文字或者是数据的处理, 而数据的处理工作便和办公室软件联系紧密。使用office system更加有利于实现办公自动化 (Office Automation) , 能够很有效地将计算机网络功能和现代化办公结合起来。
办公室软件的运用中要注重软件的更新和软件应用技能的培训工作。软件的更新是为了能够跟上IT技术革新的脚步, 每一项更新都能够提高操作的简便性和提高工作的效率, 而软件应用技能的培训是针对企业中个人实施, 使得每个员工能够更好的适应IT平台下管理体系的运转。此外, 可以利用WINDOWS和OFFICE将组织中的一些重要的文件有序地存放在一台综合管理的计算机中, 并进行无差错备份, 将这台计算机作为这个组织的IT平台, 综合处理各部门以及个人提供的数据信息, 这便是IT平台的有效应用。
再次, 关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 它是主要工作对象就是信息。此系统可以进行对信息进行维护、储存、传递以及采集。将信息管理系统和IT平台结合使用, 能够使得MIS运转更加有效, 利于企业整理和统计各项有效的信息和数据。
此外, 关于ERP。ERP的全称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指的是企业资源计划。此概念的提出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 当时在美国的一家公司仔细研究和分析IT技术的发展前景、IT技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IT平台对管理体系的帮助, 并且做出预测, 认为当IT技术发展成熟到一定的地步时, 企业组织的管理体系将要发生巨大变革, 从而引出了这一概念。ERP是针对信息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物资资源管理集成一体化的管理软件。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系统的应用, 可以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 企业系统中又增加了资源调整调度、财务预警以及生产评估等多方面的功能, 同时, 也使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体系更加成熟。
电子邮件和MSN的有效应用。我国互联网中心的一项有效数据显示, 电子邮件在我国网民中使用最为广泛, 使用比例几乎接近九成。因此, 电子邮件便可成为企业实现IT平台下构建组织管理体系的重要载体。比如, 利用电子邮件能够高效传输各种数据文本以及视频和音频信息, 而且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另外, MSN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能够带给企业很大的帮助。MSN就是指即时通讯工具, 它能够为客户提供良好流畅的及时通话以及视频会议, 在企业中结合计算机使用MSN, 也是一个具有高效使用价值的IT平台。
4 总结
综上所述, 将IT平台应用到组织的管理体系中, 一定要将IT平台嵌入到企业的组织机构当中, 建立数据库要精确和全面, 要针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项目甚至每一个员工, 因为只有建立完整准确的信息数据库, 管理体系才能做出正确的报告和决定。与此同时, 也要实事求是地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使得IT平台在组织的管理体系中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摘要:IT平台是指信息技术平台, 对企业而言, 是指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了: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器以及数据存储系统设施, 在IT平台基础之上才有了企业的业务以及应用系统。本论文通过对IT平台概念的阐述, 以及明确组织管理体系的要求, 根据一些管理的实例, 来说明IT平台在组织的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3.自组织与平台组织的崛起 篇三
自组织取代被组织
自组织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正在成为创新企业的新现实。自组织的应用主要基于企业内部的员工视角,即化员工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甚至是拥有者,同时自组织的创新还会涉及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例如化客户为企业的监督者、评判者和参与者。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诠释企业的自组织的基本特点。
一体两面
从本质上看,自组织和被自组织是企业“一体的两面”,与企业的发展相伴共生,在企业不同周期和视角的表现各不相同。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企业的成立和发展本身就包括了自组织和被组织的两面。
在成立之初,企业往往因某种共同的愿景而创立,无论经济目的还是社会目的,都是一种自发的、自愿的组织,以创始人为代表的个体基本处于自发、自主的驱动;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需要主动搭建架构、设置岗位和管理员工,以企业员工为代表的个体主要处于被要求、被约束和被管理的情境,逐步驱动其达到企业的要求。在此过程中,企业可能身兼自组织与被组织的“双重角色”,并逐步以承担被组织的角色为主。
那么,如何改变企业员工这种被动的被组织的情境呢?
去中心化
调整组织架构是改变员工被管理惯性和被组织情境的首要手段,让员工位于组织中“合伙人”或“管理者”的位置,从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上赋予其“主人翁”的地位。
小米是去中心化组织的典型,除创始人雷军在合伙人层级担当总负责人之外,每一项业务都由对应的合伙人独立负责,雷军并不指导合伙人的决策。这样的好处是,决策从熟悉具体业务的下级产生,使下级责任者获得足够的权力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共同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之类似,众筹、众包、众创等模式同样赋予每一位参与者同等的权利,让其都可成为组织或项目的核心,颇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境。
去层级化
精简组织层级是拉近员工与组织创始人距离、改善员工心理体验的必要手段,让员工感觉到距离组织的核心很近,提升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决策效率。事实上,去层级化的结果就是扁平化组织,但扁平化组织并不是自组织。可以说,扁平化是自组织建设需要经历的阶段,或者是自组织设计必须考虑的环节。
以海尔为代表的传统制造型企业自2013年起开始了“刮骨疗伤”式的去层级改革,提出“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墙”,后者指的就是未与市场直接接触的中层管理人员。构建集员工经营与客户需求相结合的“自主经营体”。相对于具有后发优势的互联网企业,海尔的这一做法无疑具有一定颠覆性,甚至带来阵痛,但长痛不如短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责任心是每一家优秀企业的使命。
发展分享
实施利润分享、特别是对员工绑定一定增长比例的激励是坚定企业物质基础、坚定员工留任信心的必要条件,也是对去层级化的有机补充。只要赋予平等、对等的权利,普通员工也会自觉、自发地成为自组织的“命运共同体”。
海底捞非常重视企业盈利的分享和职业通道的建设,其员工的基本工资超过行业平均水平10%,还可根据门店和员工的业绩保有一定比例的奖金,门店经理、区域经理等职位面向每一位员工,达到一定标准即可晋级。这种公平、公开、公正的机制恰恰赋予了每一位员工平等的机会,有效调动了员工实施自我管理、实现自我超越,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同参与完成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积极性。
客户管理员工
既然实施了员工自我管理,员工自我管理的效果该如何评判?既然采取了去中心化、去层级化的措施,员工自我管理的考量又应该由谁评价?这是留给自组织企业最后一道两难的问题。难能可贵的是,已经有聪明的企业找到了解决之道。
易到用车将对企业“员工”的管理完全交给客户来负责,客户基于真实的使用体验,对司机服务的友好性、及时性、安全性、整洁度等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这一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对司机的评价累积和未来的招徕生意,司机往往非常重视客户的评价,珍惜自己的声誉,从而实现了“无管理者的客户自管理”。小米较之更进一步,赋予客户以“粉丝”的职能,并不断激励“米粉”参与决策,使米粉成为产品创新的推动者、评判者和参与者。
平台组织取代单一组织
如果说自组织主要针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那么平台组织则主要针对企业的经营内容和经营范围。自组织主要解决企业内生动力不足、发展不可持续、管理层级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通过作为组织的企业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来达到基业长青的目的;平台组织则在此基础之上,主要解决企业经营内容有限、经营范围受到约束、企业边界难以突破和延伸的问题,从而通过作为平台的组织吸收更多的资源和动力,来实现厚积薄发的目的。
可以说,平台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企业边界”的宿命,使初创企业具有一定“后发优势”,在保有自身比较优势的同时实现快速甚至跨越式的发展,最终迅速脱颖而出、突破原有组织限制、重新划分市场份额甚至重新界定行业标准。
病毒营销
既然平台组织具有一定“后发优势”,其体现往往离不开网络。以往企业的品牌和声誉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在的企业借助网络平台“搏出位”可能就在一朝一夕之间。只不过,这一网络平台的选择从以前的BBS转变成博客、微博乃至今天更为便捷的微信。传播的时间越来越短、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大、传播的受众越来越多。
成立于2012年的中式快餐黄太吉采取互联网的“病毒营销”模式,把普通的煎饼果子的销售额在6个月内做到1亿,并拥有了10万名粉丝。与之类似,还有雕爷牛腩等“轻快餐”,运用互联网的平台思维模式进行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式病毒营销,实现了快速的后发赶超。
全频覆盖
如果说病毒营销仅仅是一种“噱头”,是以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或“桥段”来吸引客户的话,那么企业经营的内容更令客户关注。因此,后发企业往往从全频道、全内容、全流程等全方位入手,依托自身特色打造“全产业链管理”。
众所周知,淘宝平台上的商品无所不有,后续的电商平台均以此为标杆,在保留自身起步特色的基础上,开始打造覆盖全业务频道的综合购物模式。例如,京东本以电子产品起家、当当以图书起步、唯品会以服装见长,这些原本以单一品类起家的、极具特色的购物平台,都先后开始向综合网络购物平台转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规模效应
全频覆盖主要有哪些好处?首先,吸引和保留了客源,顾客逐步享受到“一站式服务”的方便,不必再去比较其他购物网站,“肥水不流外人田”。其次,由于品类的全面逐步产生了“规模效应”,这种效应不仅体现为客户的关注度、流量和购买量,还包括商家的数量、销量和品种类型。可以预见,当客户的流量和商家的销量达到一定数量级时,这类综合性的平台企业一定保有相当比例的忠实客户和商户。此外,平台企业还采取了购物积分、商家评级、定期促销、会员红包等多种手段保留客户,并给予高端的客户更多的优惠措施。例如,唯品会称其最高级别的皇冠会员为“陛下”,可以享受“提前购”、“专享品牌”、“海外尖货”等多重VIP服务。
边界模糊
全频覆盖的结果使得互联网平台的购物企业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原有特色越来越淡化;二是企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因为什么都可以买卖,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
互联网购物平台如此,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如此。尽管各个金融平台的背景迥异、规模不尽相同,但产品的类别趋同和回报类型的同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难以明确各自的边界。例如,宜信、融360、陆金所等P2P平台的边界很难界定,只要可以实现边际成本递减,销售的产品就可以博采众长、无止境地延伸和开发下去。实际情况是,互联网平台新增的产品几乎都可以实现边际成本递减,在线增加一种信贷和理财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
双市场化
双市场化即双向市场化,主要包括内向和外向市场化。前者意指组织功能向内市场化,让内部以市场的机制来运行;后者意指组织功能向外市场化,让市场直接参与。
内向市场化可以保留原组织内的优秀人才,让新产品和企业完成内部孵化,由内而外、“内圣外王”;外向市场化可以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让客户参与产品设计、营销和定制等环节,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经营资源。
广州的热泵节能公司芬尼克兹,创始者为了让想创业的员工留在公司,自2006年尝试通过向上整合让员工参加创建上游零部件公司,逐步摸索出一套双赢的创业机制,将组织变成嫁接优秀员工与创业机会的平台;与之反向,海尔则在2015年,正式下线首批由50万用户参与众创定制的263台洗衣机,率先以客户参与设计、定制的外部市场化形式实现了对传统工厂大规模制造模式的颠覆。
未来的组织发展
自组织具有一定先天优势,它是企业初创动力的延续和扩展,让企业实现了去中心、去层级、发展共享与客户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员工、客户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重塑了主人翁精神,给予每一位参与者平等共赢的机会。平台组织具有一定后发优势,它是企业提升的捷径和必经之路,让企业通过病毒营销、全频覆盖、规模效应等“组合拳”超越了组织边界的限制,并通过双向市场化整合了内外部并行发展的难题。因此,如果同时融合自组织和平台组织的优势,形成崭新的组织架构,那么采取新型组织架构的企业将具有一定的先行优势,有的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超越,后发优势和持续竞争的动力更为强劲。在给予中小企业以借鉴的同时,对于传统企业的挑战更为明显,值得关注和深思。无论企业家、管理者还是普通组织成员都会关心以下两大问题:一是组织的未来发展如何?二是不同组织之间存在哪些特色和差异?
自组织即未来?
自组织较之科层组织、矩阵组织、扁平化组织等传统类型以及无边界组织等新兴类型具有较大差异,且具有一定优势,那么自组织是否成为未来组织发展的主要模式?
我们认为这至少需要理解两个现实:一是自组织适用于企业、非赢利组织等,而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军队等组织的适用面相对较窄。例如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在一定程度上与自组织的理念相悖,普通学校也无需自组织的教学模式;二是自组织更多地适用于企业创立之初,或者采取了发展分享、客户管理等新型综合激励、组织管理的企业。理解了这两点,对于把握企业未来的组织理念方向、构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组织架构具有重要意义。
平台组织即一切?
平台组织是否也存在适用范围和条件?什么样的企业选择这一组织结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对于由单一组织转型而来的平台组织而言,例如设计生热泵和节能设备的公司芬尼克兹,它本身具有一定组织边界,其边界在于热泵和节能产品,其创新在于延伸了以这类产品为核心的上下游企业。对于综合型购物或金融平台而言,例如淘宝、京东和微信、微商等,其本身的确具有规模效应、一般产品上线都呈现边际成本递减的趋势,但它们更需要考虑客户流量的波峰和波谷,一旦波峰交易时段出现阻塞,则可能影响客户体验,导致客户流失。所以,即便是大平台企业、优质平台公司也需要考虑并行、并发交易的流量和处理能力,这是其适用的范围与约束条件。
组织是企业的基础,组织架构的适合和调适与否决定了企业调动资源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自组织、平台组织并非反对传统组织、或者颠覆新兴组织,而是在既有组织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激活、内部挖潜、持续提升来建设基于个体潜能、群体动力和组织文化,力求更有效、长效地实现组织愿景。例如,自组织本身就是企业作为组织形态的一面,和平共处、相互包容;而平台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作为无边界组织的衍生和延续,和而不同、各有侧重。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组织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共同进步。组织的不同形态,跨越了多个世纪和时代,一方面支撑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和变革所改造。可以说,不同的组织组成了不同阶段的社会结构,建构了社会也为社会所解构。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时代变迁和产业浪潮中,还会涌现更新的组织类型和应用组合,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4.协会组织管理平台 篇四
——南宁创建‚绿城党旗红‛信息平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本报记者 窦克林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07-13 04版:要 闻 版)‚在百度搜索栏里,输入‘南宁、党建’两个关键词,排在结果第一位的就是我们的‘绿城党旗红’网站。‛南宁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的干部谭文获高兴地说。
谭文获所说的‚绿城党旗红‛网站是近年来南宁市投入997.8万元打造党建信息平台的集中展示窗口。正如穿城而过的邕江赋予南宁水城的灵秀一般,‚绿城党旗红‛党建信息平台正以‚党员联在手机上,党组织建在网络上,服务落在行动上‛的实效,激发出基层党组织富有时代气息的无限活力。
党员联在手机上——
信息平台实现互动交流‚一秒钟‛
2011年3月1日,南宁市电视台连续播放《‚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和五个一律‛换届纪律动漫宣传片》,南宁市20多万名党员的手机几乎同时响了起来,这是市委通过手机系统发送的学习换届纪律宣传片的动员,收到短信后,广大党员积极收看,增强了对换届纪律的认识。
轻点鼠标,短信立达。党建手机短信等信息系统的开通,轻松地解决了传统的电话、传真等通信方式联系党员费时费力的问题。目前,南宁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只要将信息输入电脑,轻点鼠标即可向广大党员群发短信,实现‚1秒钟‛网络动员。与此同时,党员干部也可以通过短信互动系统,向党组织反馈诉求、看法,进行监督举报,实现了党员与党组
织间的良性互动。
信息平台中高效快捷的互动交流系统,不仅把互联网充分发展成为党组织发动和组织党员群众的新阵地,还实现了把党员‚联在手机上‛——各级党组织可利用信息平台开通‚手机党报‛,适时向党员们发送各类基层党建动态信息和就业、农技等服务信息,让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组织动态和信息,与党组织保持紧密的联系。农民党员李明在去年‚送岗下乡‛招聘会中找到了电焊工作,他说,多亏有‚手机党报‛的通知,让他获得了再就业机会。
支部建在网络上——
200个党组织可同时召开网络视频会
新胜利公司的党员小王,经常出差。5月16日,他手机收到一条短息:‚小王同志,请您于5月17日上午10点,登录‘绿城党旗红’党建信息平台组织生活会,参加公司党支部大会‛。小王根据通知登录支部大会视频会议室,与公司党员一起学习朱传波先进事迹,讨论小陈同志入党转正事宜。
如新胜利公司一样,南宁市每个党组织都在平台上设立了独立网页,党员不管身处何处,只要一登录,系统就会自动为其找到所在党组织的页面,及时了解组织信息、参与组织活动。目前,全市在信息平台上共建立了1.3万多个网上党组织,实现了‚把支部建在网络上‛。党建信息平台最多可支持200个党组织同时召开网络视频会议,无论党员流动到何地,都可通过信息平台开设的视频会议室异地开展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实现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以及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点对点、点对面的异地视频同步互动交流及在线约谈访谈。至今南宁市各级党组
织利用信息平台共在网上开展组织生活会议557次。
而通过‚绿城党旗红‛平台中的‚数字党校‛,南宁市的广大党员还可实现自主选学。党建信息平台通过整合精品课件资源、远程互动课堂和定期邀请专家讲学,打造了网上‚数字党校‛。全市党员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自主选择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与专家进行在线互动交流。此外,各级党组织还可依托信息平台进行网上办公,将有关文件资料及时上传到平台服务器,并依托平台对所属下级党组织进行文件群发。平台会自动生成发放对象表格栏,显示下一级党组织是否查看、有无反馈上报文档等,一目了然,实现了上级文件及时下达和反馈。各级党组织还可以通过‚消息秘书‛快速接收到与其相关的信息,涉及党组织、党员自身办理的事情都有提示信息,实现了‚信息找人‛而不是‚人找信息‛。
南宁市青秀区新竹街道办副主任覃燕青感叹地说:‚以前事情太多,总怕遗漏工作。现在好了,有什么事‘消息秘书’会及时提醒,真是太好了。‛
服务落到便捷上——
党员服务网上搞掂
南宁市以身份证号码作为党员身份的唯一凭证,在信息平台系统内为每个党员开设党员电子服务卡,一人一卡,无论党员身处何处,都能够凭‚卡‛参加组织生活以及获取各种服务。
网上缴纳党费功能,让许多流动人员或出差在外的党员无法如期缴纳党费的烦恼迎刃而解。不管他们出差或流动到何处,只要拥有电子服务卡,登录党建信息平台后就可通过网上支付的方式进行缴纳党费操作,系统会同步自动生成一
条党费缴纳详情的手机短信发送给缴费党员和该支部党费管理者。
党员们还可通过网上转接组织关系。信息平台依托互联网实现‚点对点‛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员只要在网上或现场向所在党组织提出转移申请,党组织受理审批后,向拟转入的党组织转移党员信息,并自动生成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持下载打印的介绍信到转入党组织报到即可。整个过程党员只需要到转出地党组织和转入地党组织,其他流程全程网络审批,实现‚点对点‛组织关系接转。值得一提的是,平台还会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自动提醒党员前去报到,防止出现‚口袋党员‛和‚隐性党员‛。
广西大学毕业生施小姐毕业后,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到乡镇工作后,需要将组织关系转到镇党委。当她拿着介绍信到市委组织部办理时,工作人员告诉她‚几分钟后你将收到一条短信,按照短信要求直接到镇党委报到就可以了‛。施小姐听后十分高兴,‚网上接转组织关系实在太方便了‛。
5.协会组织管理平台 篇五
摘要: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已具备了规范完整的工作体系,但目前在评审的各个环节中基本都采用传统的人工处理模式,存在工作量大、易出错、分析能力弱等诸多问题。随着网络电子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亟须建立符合职称申报、评审和管理要求的网络评审系统以提高评审效率。本研究旨在对江苏省农业科研系列职称的组织流程网络化平台建设进行初探,为开发建立网络评审系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职称;流程;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 G3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5-0627-02
职称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农业科研院所对其科研人员个人职称晋升倍加重视,对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性有很高的要求[1]。江苏省农业科研系列职称申报组织工作已经形成申报、审核、分类、汇总、评审、票决、公示等一整套较为规范完整的工作体系,但在组织方式上尚有些滞后,如:存在重复审核材料、重复汇总信息,增加冗余劳动,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唱票过程仍处于人工计算阶段,耗时且易出错,评审效率低等现象。为此,亟须研究职称组织流程网络化平台建设,将职称申报、审核、评审、投票等一系列程序通过网络化平台进行操作,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网上申报评审管理系统,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完成,既减少了人力和办公成本的投入,同时也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2],保证评审工作公平、合理、公正、透明。
1职称人工处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根据江苏省职改办统计,江苏省每年完成30个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每年评审产生约3.3万名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而当前,仅个别系列开始尝试使用网络评审系统,其他大都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受理、纸质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从申报准备工作开始到评审结束,一般需经历大半年时间。其间,大量评审材料报送、整理、审核,均会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时间的浪费[3-4],且因工作量大,稍有不慎还会出错,直接影响专业技术资格管理部门的公信力。(2)专家评审过程中,将大量时间耗费在业绩查找、比对、记录等重复工作中,对申报人提供的业绩成果等分析评价时间相对不足,影响评审质量。(3)相近专业的业绩难以比对,不能充分体现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则,对评审全过程监督难度大,评审过程全程留痕难以实现,尤其对评委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4)票决采用人工投票和计票方式,耗时耗力,效率低下。(5)申报和评审信息数据的离散,难以对全省农业科研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地域分布、结构组成、业绩发展等进行综合分析,影响主管部门对农业科研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和服务,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2职称申报评审网络化的优点
职称网络评审是办公自动化的重要体现[5]。农业科研系列职称组织流程网络系统的建设技术依托农业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流程和管理办法,结合电子化处理特点和信息化规范要求,进行网络技术创新和优化,大幅提升农业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管理水平。(1)实现职称申报评审无纸化。从申报、分类、整理、汇总、审查、评审、抽查到结果公示等全流程各环节的数字化处理;采用一站式完成网络申报、网上资格审查、远程数字化评审、自动化票决、随机抽查、信息公示等各项工作,从而真正实现无纸化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不仅流程更加明晰,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2)建立科学的专业资格评审监管体系。从事前预防、过程监督、事后监督3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采取多种创新技术手段来实现管理目标。全程电子化覆盖申报―审核―评审―票决―监督―公示等管理的全部相关环节,具有完善的全程信息留痕体系,基于AOP理念,采用多级全程留痕技术,对在申报、审核、评审、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操作进行自动记录,全面覆盖。另外还具备强大的材料信息自动化比对能力,能够自动发现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申报材料。(3)减少申报人和工作人员工作量。以服务为核心理念,为申报人提供便捷服务,减少申报人为了申报材料来回奔波的烦恼,通过范例、向导、提升等多种措施,方便申报人随时随地进行材料填报,同时也能够减轻工作人员受理及整理纸质申报材料的工作量。(4)提高评审效率。评审服务平台能够根据组织流程设置同行专家审核、答辩、评审等步骤,帮助评审专家完成人工很难完成的检查、比较、计算等工作,并由评审专家依据相关评审标准最终完成评审工作,提高了评审的效率。(5)加强决策分析。采用数据仓库的建设理念,对关联多方数据进行集中采集,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形成面向主题的分析数据库,通过多种分析手段为不同层面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并可以此为基础形成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大数据中心,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的长期管理体系。
3网络评审系统功能模块的初步构想
目前国内各科研院所对职称评审都有独立的一套评审办法,虽然相互借鉴,但并未形成一套通用的评审办法[6]。很多评审办法并未形成完整系统,更未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很好地结合,未充分利用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的便利性[7]。本研究拟建立的网络申报评审管理系统是根据江苏省农业科研系列的职称评审流程,结合网络评审系统的特点,进行架构模块及系统设计[8],初步设置为:职称申报信息发布―个人信息申报―所在单位初审―省级资格审查与分组―同行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与投票―评审结果公示7个步骤。依据7个步骤,将职称网络评审系统设计为职称信息发布、个人职称信息填报、所在单位职称信息预审、省级职称评审、系统管理与配置等5大子系统。
3.1职称信息发布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职称评审信息发布、职称评审结果公示与反馈2个功能模块。该子系统主要实现职称评审信息发布与相关文件下载以及职称评审结果公示与公布等功能,以保证职称评审信息的公开透明。
3.2个人职称信息填报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包括申报人员注册与个人基本信息维护,职称网上个人申报与维护,网上职称材料打印等功能模块。该子系统方便申报人员对个人基本信息、职称相关信息的规范化填写与维护;系统自带校验功能,对申报人员提交的信息进行格式标准化与内容准确性校验,提升信息的规范性,降低后期审核与评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实现职称材料标准化输出、目录生成、打印等功能,减少申报人员申报表材料整理打印时间。
3.3所在单位职称信息预审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含申报材料真实性审查,所在群众评议信息维护,单位职委会评议信息维护,职称评审缴费确认等功能模块。该子系统主要方便职称申报人所在单位对该申报人进行材料真实性审查;提交所在单位群众评议结果与学科组评议结果,并进行缴费确认。
3.4省级职称评审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包括职称评审进度监控与管理、职称评审材料勘误、职称申报信息汇总与分析、申报人员分组与同行专家分组、同行专家组评议、申请人答辩管理、职称评审委员会小组讨论管理、职称评审委员会投票系统、职称评审数据统计与分析等7大功能模块,主要服务于职称申报管理员、同行专家、职称评审委员会3类用户。
对于职称申报管理员,主要方便其对申报状态进行监控与管理;对职称信息进行复核与勘误,根据申报人员人数,按学科进行分组;依托系统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同行专家与评审委员会提供准确的职称评审数据统计;并在职称评审结束后对本次职称评审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输出各类上报、存档报表等。
对于同行专家,主要方便其对本组内申报人员进行逐人评议,投票,根据各等级职称评审要求给出各项评价、综合评价、评议等级等;确定是否需要答辩;确定小组内申报人员排序等。
对于职称评审委员会,主要方便其对每一位申报人员按不同申报级别进行逐一投票;统计投票结果,标准输出打印,供职委会签字确认存档。
3.5系统管理与配置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包括各级管理员及用户管理、评审专家管理、职称等级及其评审标准管理、评审系统信使服务、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日志管理。主要方便系统管理员对各类职称申报人员、管理员、专家等不同用户的管理;方便设置各级职称评审等级,对该等级的评审标准、权重等进行设置;对职称评审数据进行备份与恢复操作;对系统内各类用户对系统操作数据进行记录与管理,提高系统安全,方便查误与纠错等。
4展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电子政务的推广和发展,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节约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首选[9],各级、各地方人事部门建立适合自身的人事管理系统也将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设计农业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组织流程网络化平台,将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此构建的网络评审系统不仅能够减少人事管理部门在职称原始评审工作中的劳动时间消耗,降低评审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成本,还将加快在线申报、在线评审和公示的进程,大大缩短评审工作的周期,提高职称评审的效率。相信这项研究也将在全国省级农业科学院中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6.协会组织管理平台 篇六
摘 要: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是党团结带领师生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平台和机制,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无法发挥,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因此,为独立学院党员提供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内容。学院结合自身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和平台建设提供多元化的研究思路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平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助推独立学院改革发展。因而,搭建独立学院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有效平台,形成发挥服务性作用的组织机制,成为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重点。
一、独立学院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和平台的背景意义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机制和平台,是服务型党组织推进“服务基层、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建设服务型政党的内在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就要求党组织既要服务群众,让群 众信赖党组织,也要引导群众,让群众跟着上级党组织的步伐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这就表明党更加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这为独立学院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也就是要求独立学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做好“服务群众和做群众工作”。因此,独立学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式就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师生的根本利益。
独立学院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研究师生和学院发展过程面临的新问题,努力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关怀帮助党员与关心服务师生员工相结合,打造一支服务理念先进、服务能力突出的服务队伍,并构建出一套科学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为独立学院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搭建平台和构建机制,为党建充满活力提供不竭源泉,促进独立学院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
(二)是党组织焕发活力,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通过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把广大党员同志团结到党组织中来,为他们搭建服务平台和服务机制。广大党员通过用心倾听师生的心声,真切反映师生的诉求,真心解决师生的问题。通过用心服务群众,党组织才能真正深入群众,才能更进一步了解群众的真正诉求,以不 断改进对群众的服务。这才能够真正体现服务型党组织存在感,以更好地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成为一个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始终焕发青春活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保持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在建设独立学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时,应将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贯穿到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始终围绕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坚持立足实际,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做到切实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以确保服务成效。密切党群关系,彰显并永葆党组织的先进性,永远得到师生的拥护。
(三)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 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只有真正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党员,帮助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这才能让基层党组织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保持党的生命力和活力。独立学院党员是独立学院师生中的先进分子,也是独立学院师生中的骨干力量,更是独立学院师生中的先锋模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潜移默化地感动和影响着其他师生。因此,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是独立学院党组织对独立学院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独立学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可见,建设独立学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需重新唤起独立学院党员的服务意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促进独立学院发展的现实需要
独立学院的任务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搭建独立学院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机制和平台必须为学院发展大局这个中心服务。独立学院党组织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把关定向、凝心聚力、平衡协调、监督保障等作用。党组织要扮演好“粘合剂”和“润滑剂”的角色,积极整合学院资源,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凝聚群众、服务发展的服务体系,将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转化为促进学院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强大动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不少独立学院面临着从“普通本科院校过渡到技术应用型高校”的选择与转折,独立学院可以以建设高校服务型党组织为突破口,转变全院师生的思想观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起来促进学校管理模式转型与科学发展。
二、当前独立学院服务型党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审视及原因浅析 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党员的数量逐年增加,党支部党建工作更为复杂。尽管多数独立学院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也涌现了一批独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先进典型。但是很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具体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不完善,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服务组织建设弱化,服务基础不够稳定
多数独立学院基本照搬母体学校党建工作模式,但是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往往根据专业、年级或同时考虑专业年级来划分,经常出现学生党支部规模不同,党支委人数不一及职责不明,导致基层党组织 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上是由年轻辅导员担任,身兼数职,事务繁杂,党建工作经验和政治素养相对比较缺乏,无法深入指导学生;独立学院辅导员流失率相对较高,导致学生党支部建设延续性不强,无法形成深厚的文化传承;党组织管理服务党员意识淡薄,对学生党员的个人成长、生活状态、思想状况及心理发展关爱不够。
(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服务理念尚未形成
作为一名党员,应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强化自己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在学生党员中,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功利化,入党后动力不足,服务意识也逐步淡化,忽视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学生党员服务思想不稳定,信念不坚定,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尤其是毕业班党支部,由于受到考研、就业压力的影响,党员集中学习受到影响,党员教育活动开展程度不高。部分教师党员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教书育人,重视智育教育而忽略德育教育,重视业务技能提升而忽略政治素养提升。教师党员的服务意识淡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师生党员习惯于党组织“管理型”党建工作理念,习惯于坐等组织安排,缺乏主动服务社会、主动服务群众、主动服务师生的意识和觉悟,没有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换。师生党员为民服务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
(三)服务内容形式简化,服务能力水平薄弱
大部分学生党员都认为参加党支部活动是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 务,认为自己在党员服务活动中提升了思想境界,锻炼了自身能力。可见,大部分学生党员都具有强烈的服务愿望和奉献精神,对创建服务型党支部具有较高的热情和参与度。但是由于党员服务活动内容较陈旧,服务形式单一,党员服务活动没有同党支部日常组织生活相结合等,因此,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难以展现,学生党员心存服务意识,却无用 “武”之地。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的思维尚未成熟,对党的理论认识不够深入,对搭建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平台和机制缺乏长远规划与眼光。他们对党组织的管理能力有所欠缺,为党员群众服务的能力不强,本领不大,办法不多。独立学院党组织没有有效地把学生党员和教师党员的服务能力整合起来,没有形成服务规模效应,没有形成服务合力。
(四)服务设计不够合理,服务平台有待完善
近些年,独立学院党组织以落实好上级的工作为主,开展听讲座、集中学习、观看视频,外出参观考察等服务活动,不能很好地根据不同类型党组织的特点开展一些特色活动。服务内容重视政治传达,忽略心理诉求;浅层次服务多于高层次服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有服务平台和阵地作为依托。很多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活动没有一个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专门场地,没有“党员服务站点”,一般党组织召开会议临时借用学校的教室、会议室。虽然,很多党组织开始使用短信、QQ、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也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缺乏一个党员之间面对面、心连心沟通的场所,还是影响服务作用发挥的效果。
(五)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服务效果显现不足
一是已有制度无法落实到位。很多独立学院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制度,例如高校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很多党组织不执行或者执行形式化,导致制度没有发挥应有效果。二是好的工作方式未成常态。一些独立学院党组织通过走访慰问、扶贫济困等方式进行帮扶工作,采取了创新的方式,取得了很多的效果,但是,活动过后,没有总结提升,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服务标准,一些好的工作方式没有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没有形成常态化、长效化。三是监督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党组织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很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的活动,但是大多工作方式陈旧,形式主义比较严重,而监督考核保障机制、资金筹措长效机制相对滞后,服务效果受到影响,群众也无法感觉到满意。
三、学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和平台的实践探索 独立学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和平台,也就是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的理念、制度、载体、动力、方法、考核和规则等,贯穿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各个环节,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机制。独立学院要积极主动构建,勇于创新,构建出一套符合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和平台,使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有章可循,以此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和环境,推动学校发展。学院通过“‘六大工程’搭建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和平台”的实践探究,具体以 “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素质”、“‘两加强三结合’创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创新党员激励机制,增强基层党支部 活力”、“推行台账式管理,提高党支部规范管理水平”等书记项目为平台和载体,探索一条适合独立学院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和发展的服务路径,对学院凝聚人心和快速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夯实服务师生基础
健全的党组织是落实党建各项工作和实施有效服务的基础。寸金学院基层党支部还是一支比较年轻队伍,组织设置跟不上学院快速发展的步伐。为此,配合学院的系部调整,优化了基层党组织设置,把原有的6个党总支33个学生党支部调整为11个党总支34个学生党支部。在优化党组织设置的基础上,选配了一批服务意识强、熟悉党务工作、愿做善做的党员业务骨干到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人员配备到位后,举办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培训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党务知识学习等,同时,抓好各支部换届工作,夯实了创建服务型党支部的基础,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二)实施“活力提升”工程,激发服务师生活力和动力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把好党员发展关。学院党委属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二级党委,设立分党校,党校培训工作纳入母校工作计划开展,能圆满完成每年党员、党员发展对象等培训工作。通过推动大学生思想入党,定期举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做实发展对象的考察培养,对发展对象进行重点培养等途径,不断提高发展大学生党 员工作质量。通过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注重党内激励关怀,从制度层面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质量建设。把握党员排查契机,规范党员管理。经排查,学院现有党员610人,其中7名流动党员,无失联、“空挂”党员。学生党员共386人,党员档案材料完整;教职工党员共224人,其中54名党员档案存在问题已进行整改及处理。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光荣感。
(三)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强化服务师生意识和能力。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强化服务师生的意识和服务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以工作的实际成效不断满足师生的期待。学院通过就要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不断提升党员的服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主要做法:一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好以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辅导学习带动全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坚持领导带头,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日常学习与支部“三会一课”学习相结合,创新“三会一课”活动方式,通引导党员深刻领会“三严三实”内涵和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例如: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在所属党支部讲专题党课,教育广大党员做到“四讲四有”;院长、书记为青年学生讲思政“第一课”,用主流的意识形态充实青年学子头脑;“青马工程”持续开展,日益发挥其对学院主流意识形态方向的引领作用,以“传承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为主题,组织党员观看了影片《焦裕禄》并引导党员们畅谈观后感;发动了“三严三实见行动,党风学风带头抓”活动等。二是 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定期向党员发放或推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等学习书目。三是开展系列宣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学院开展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多种学习途径,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领会“两学一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强化党员服务意识,夯实党员思想政治基础,增强学习能力,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
(四)实施“示范引领”工程,打造服务师生榜样和样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使创先争优成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示范带动,一种社会氛围。一是开展“亮身份、作表率”活动。如学生党员们身着所在支部的印有党徽的统一服装,以真诚、热情的服务向新生和家长亮出“党员”这张光荣的名片,在迎新工作中勇作表率,争当先锋。二是树立宣传先锋。坚持正面舆论宣传,唱响党建宣传主旋律,传播学院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优秀宣传员评选活动,树立宣传先锋,激发宣传工作者的热情。三是表彰先进。每年开展“七一”表彰。经过严格考核,表彰了一批 “先进党总支”、“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大力宣传学校师德先进的典型事迹,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荣誉感。通过表彰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实施“文化育人”工程,拓展服务师生阵地和载体。学院改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创新服务载体,进一步深化活动主题,不断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重视“文化育人”功能,把“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社会”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要做法: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每个学生党支部至少要结对帮扶一名困难党员和一名师生,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如谈心、节日探访、解决勤工助学岗位、推荐实习单位、帮助提高其学业成绩等活动。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党员积极参加了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如计算机系党总支组织党员到市内的小学、幼儿园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宣讲内容包括尊老敬老、安全防范、环境保护等;经济与金融系党总支带领学生党员走进社区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和便民利民服务;外语系党总支组织党员定期到坡头区前进村探访五保户老人,给老人们送上日常用品,与老人谈心并帮助其搞家务;艺术设计系党总支成立了党员“三下乡”服务队,于暑假期间前往清远市连州镇的昆陂村开展“农业生产现状”的社会调研。三是开展“党员接待日”活动。各党支部以设立校内宣传摊位、短期专门接待点的方式,面对面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接待师生各类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帮助学院进一步了解师生较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四是开展“带动一个班级、建好一个党员之家”活动,学院倡导学生党员在学习上、班级事务上、学术竞赛上、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参与,带动本班同学形成“比、赶、超”的学习氛围,以党风带班风、班风促学风; 倡导学生党员在文明宿舍创建中作表率,带领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亲切友爱、文明和谐的宿舍氛围,打造温馨的“党员之家”,以舍风促校风。五是构建交流“微平台”。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教职员工普遍年轻,他们更加热衷于信息化时代的新兴社交媒介手段。学院积极构建以短信、微信、QQ群、BBS、电子邮件等为沟通手段的交流平台,建立“学院官方微信”、“学院微校园”、“党务协助会”“学院团委”等共28个校内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形成了资讯多样、形式活泼的网络媒体文化,及时倾听师生呼声,回应师生员工关切,使这些“微平台”成为党组织沟通师生的桥梁纽带,传播信息与知识的舆论阵地,引领风气、传递正能量的思想园地,服务师生成长成才的新型工具。另外,学院积极探索“师生服务站”、“师生说事室”等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为师生员工提供政策咨询、诉求受理、困难帮助等全方位服务,努力形成内容多元、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
(六)实施“激励保障”工程,增进服务师生保障和实效。习近平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建立健全合理规范、行之有效的“服务机制”,既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党支部“自身硬度”的有效措施,更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实现常态长效的根本保障。服务师生无止境,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任重道远。学院梳理及制定了一系列党支部建设制度,以制度建设把有效的服务方法转化成经常性的服务措施。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为服务型党支部的创建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学院党委确定了以“创新党员激励机制,增强基层党支部活力”为主题的2016年“书记项目”。1.落实两个责任。以考评为导向,开展学院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激活党总支书记党建主业意识。一是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根据 “党建责任清单”,履行党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结合党总支实际,细化党总支书记“党建责任清单“,层层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从严管党责任,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推进体系。二是完善述职考核机制。健全学院二级党总支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考核制度,以述职评议考核为抓手,构建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长效机制,增强党总支书记的活力。三是开展支部测评考核。根据《学院党支部党建工作测评办法》,开展党支部测评及党员评议考核工作。通过测评考核,及时发现和帮助党支部解决当前突出问题。
2.优化四项机制。优化四项机制,推进学院民主管理,化解群众内部矛盾,解决群众关注热点问题,转化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激发党员工作积极性,推动学院和谐发展。一是优化党支部民主决策机制。落实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完善联系群众制度,了解群众意见和要求,关心群众生活,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是优化基层党支部矛盾调解处理机制。改善信访工作,完善院长、书记接待日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强化党支部调处社会矛盾的能力。三是优化党支部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搭建以大学生能力培养与职业培训为导向的志愿实践平台,确保志愿服务健康开展。四是优化党支部党风廉政监督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 设责任制,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把党风廉政教育贯穿师德建设中,营造清正廉明的校园氛围。
四、学院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和平台的效果 通过“‘六大工程’搭建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和平台”的实践探究,深入实施党建育人项目,激发党员活力,促进党员素质提升,带动学风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实现了“服务大提升、党员受教育、师生得实惠、组织促发展”的目标,为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学院的学生工作连续两年受到广东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的多项表彰。
(一)夯实服务基础,激发组织活力。通过“六大工程”实施,大力推进学院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优化了基层党组织设置,制定了基层党建工作各类制度,明确了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责任,完善了工作考评机制及换届催告等机制。各项制度日常化、透明化、规范化,转变了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计划力和行动力。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服务理念更加创新,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工作热情更加高涨,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也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六大工程”实施,为党员搭建了志愿服务平台,开展了争创“党员之家”、“亮身份、作表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擦亮了党员服务品牌,树立了党员良好形象,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广大党员牢固树立起了“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社会”的“大服务”理念,强化了党员们对党负责、对学院发展事业负责、对师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推动工作水平和干事创业的能力。
(三)密切党群关系,增进组织团结。通过“六大工程”实施,党员的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领导干部能扎根群众、深入群众,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搭建了党员紧密联系师生、联系社会,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平台,使师生真切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深化党和群众的雨水之情,把基层党组织真正打造成为师生满意、信任和支持的坚强堡垒,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四)营造和谐文化,促进学院发展。通过“六大工程”实施,独立学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有助于把党的服务理念、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师生中,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师生的自觉行动。在全院营造积极进取、团结温馨的良好氛围,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独立学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带领党员为学院的发展献计献言,有助于解决师生的问题,把全院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学院的发展,凝聚广大师生的智慧与力量,推动学院发展。
参考文献:
7.协同研究平台数据高效组织的研究 篇七
国内外油气工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地质情况、越来越繁杂的项目数据和全球范围的竞争压力, 如何加强多专业协作、 缩短决策周期、 提高勘探成功率和经济效益等, 是各大石油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
油气勘探开发协同研究平台就是为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研究提供数据准备、 数据存储管理共享和专业软件应用的一体化、 集成式工作环境, 它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勘探、 开发的一体化和协同工作, 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研究、 决策效率和成功率, 是当前油气工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也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地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前缘应用领域。
2协同研究平台
2.1 概念和作用
勘探开发协同研究平台应实现两方面的协同: 一是不同级别的地质对象属性特征的相互印证, 大地质对象的特征规律指导和约束对小地质对象的研究, 小地质对象特征丰富、纠正大地质对象特征属性; 二是同一地质对象多学科认识的相互参照、验证和补充。 此外勘探开发项目研究的目标是支持业务决策, 因此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需要实现不同地质对象属性研究的协同、 同一地质对象不同学科的协同及综合研究于生产决策管理的协同,即多业务对象、多学科、多业务阶段的协同。
协同研究平台是为研究决策人员充分利用各大专业数据库数据,提供一体化的工作平台,协同开展勘探、评价、开发和生产等研究决策工作。 该平台通过软件接口实现了勘探开发专业主流软件的集成应用, 实现对测井解释、 地震解释、 油藏描述、地质建模、 油藏数值模拟、 动态分析、 储量计算等多学科数据的实时共享、 显著提高数据收集、 加载和使用的效率与效果; 通过实时数据和各类研究成果数据的协同展示, 对进行井位部署论证、 钻井监控导向、 油藏分析调整、 精细油藏管理等工作提供了科学、 有效的技术手段; 该平台实现了对成果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理, 为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成果查询与展示平台。
2.2 主要功能
协同研究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组织与管理、 专业软件集成、在线分析与成图、成果归档与管理。
协同研究平台的总体框架图如下所示, 总体架构分为三层:数据层、协同研究层、决策支持层如图1 所示,协同研究平台是充分利用和组织数据为油气勘探研究、 油藏地质研究、油藏工程研究服务。 数据组织与管理也是协同研究平台的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它提供勘探开发研究的数据支持,能够实现多学科研究手段协同,能够实现项目成果全面共享,因此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是协同工作环境建设的技术关键。
3数据的高效组织
3.1 业务流程划分
3.1.1 油气勘探研究流程
海外油气勘探研究主要研究业务内容包括:系统评价资源国合作项目区域待发现的常规和非常规(部分矿种)油气资源量,分析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聚集规律,并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评价区域内成藏组合的待发现资源量;研究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和沉积发育特征,以及构造及沉积对含油气系统各要素控制作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油气成藏要素特征、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等;油气有利勘探方向和领域预测,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等。 目的是编制资源国项目合作区域的勘探中长期部署、年度部署,优选目标区块进行井位部署, 在有效合同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业务流程如图2 所示。
3.1.2 油藏地质研究流程
油气藏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油藏(比如致密油气、 煤层气等)。 主要业务为通过油藏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编制并跟踪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部署方案、 重大开发方案和调整方案,对新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评估。 负责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和集成应用,负责复杂气田开发技术集成与创新。 主要研究内容为:小层对比划分、微构造解释、沉积微相研究、储层评价、油藏特征研究、储量计算、地质建模、井位论证等,如图3 所示。
3.2 数据的组织
协同研究的数据组织是多个维度的,首先可以按照项目来组织数据,其次按照岗位来组织,再按照井位来组织数据。
3.2.1 按项目组织数据
不同的用户属于不同的项目,一般一个用户属于一个或者多个项目,那么根据权限配置,用户登录平台之后,只能看见所属项目的数据以及成果,便于缩小数据的范围。
3.2.2 按岗位组织数据
进入项目之后,根据项目研究的流程将项目划分为多个环节,对每个环节的常用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了梳理,油气勘探研究划分了10 个环节,127 个数据集。 油藏地质研究划分了8 个环节,71 个数据集如图4 所示。
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岗位选择相应的节点,就能很方便的查询和使用数据。
以地层对比岗为例来说明,系统设计时业务人员根据地层对比岗位梳理出此岗位所需要用的数据和输出的成果,以及常用的软件及辅助工具。 其他的岗位依次类推,梳理出每个岗位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以及每个数据表的数据项。 研究人员只需要选择自己的岗位,便可以查询和下载或者推送数据如图5 所示。
3.2.3 按”井”组织数据
按照井组织数据是指与井相关的数据,都与井做好属性关联,便于用户查找井的时候,能够关联查询出这口井的所有数据包括井史、试油成果、测井解释成果、测井数据体、岩心照片等资料。
3.3 数据的推送与共享
研究人员在做某一个环节的研究时,可以进入当前环节或者岗位,选择和定制所需数据,再一键式发送至专业软件进行研究,最后输出的成果再归档到平台中,成果经审核发布后可以进行成果的共享应用,如图6 所示。
4结语
传统的研究工作中, 研究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整理和加载数据, 往往要占用整个研究工作的1 / 3 的时间,如今有了协同研究平台的数据组织与推送功能之后,可以为研究人员省去前期的数据准备时间,彻底让研究人员从烦琐的数据准备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专业研究上。
摘要:针对当前勘探开发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协同研究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勘探、开发的一体化和协同工作。由于数据的高效组织是协同研究平台建设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重点介绍了数据高效组织的环节。数据的组织体现在勘探开发研究业务阶段的精细划分,岗位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严格梳理,数据自动化定制和一键式数据推送等几个方面。通过数据的高效组织与推送可以大大节省研究人员的数据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3以上。
关键词:协同研究,数据组织,推送,输入,输出,成果共享
参考文献
[1]李大伟,刘万伟,陈哲,等.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建设与应用[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1(3).
8.打造可落地的组织创新平台 篇八
全球顶尖企业共同的成功因素
最近看到朋友转发的某个牛人的一条微信:截至2013年12月28日, 全球共有25家市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成立时间在1900年之后的顶尖的非行政垄断企业,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IBM、波音、沃尔玛、迪斯尼、微软、苹果、阿里巴巴等。我在对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它们基业长青的背后有着共同的成功因素:
1.创新的产品、优秀管理之下持续的微创新体验以及创新的商业模式,是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原因。
2.基业长青的企业,总是那些能够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具有敏锐触觉、能及时转型的企业。
创新与创造
大家经常会混淆两个概念,一个叫创造(Creativity),另一个叫创新(Innovation)。这两个概念虽然相近,但还是有些区别的。
创造,是指新的想法的产生。
创新,是指通过实践新的想法,产生更多价值,通常通过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等方式实现。
因此,创新不仅仅是产生新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新的想法,为组织带来收益。
创新机器
如果把整个创新过程比作一台机器的运转,可以称之为创新机器。如果我们想让组织能持续不断地创新,就要保障这台机器一直处于最佳状态,高效运转。那么,这台创新机器应该包括哪些部件呢?
领导驱动
首先,创新机器得有动力。对一家企业来说,动力一定来源于领导层。领导层的主要工作是在组织内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员工进行创造性思考,促使其就新的想法相互进行交流,并最终把他们的智慧成果贡献给组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但如果做得好,组织创新会变得容易很多。为此,领导者们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件事情:
1.确保一个充满信任的环境;
2.建立创新的目标;
3.指派责任和资源;
4.开发一个沟通计划,用来和利益相关方沟通创新战略;
5.为创新提供展示的机会;
6.降低创造风险;
7.建立一个奖励计划;
8.亲自主导创意的实施。
创意管理
创意管理也是创新机器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这个部件将负责处理创意的生成、捕捉、评估和选择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系统化的创意管理工作流程应该至少包括如下要素:
1.创意的范围(目标性的或是没有特定的);
2.收集、评估和选择创意的频率;
3.应该收集的创意的渠道(内部和外部);
4.保护新产生的创意和其创造者权益的途径;
5.评估与选择创意的方法和标准。
由于创意通常不会马上转化为创新,因此建议组织建立一个有效的流程来捕捉、记录、组织创意,以方便检索想法和经验产生的过程。
创新项目的开发
创意开发实现的过程通常会采用项目方式,因此一套规划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成为确保创新机器可以将创意转化为成果的重要部件。当出现项目过多的情况时,组织应该建立一个整合的组织级项目管理平台,以确保下面几个重要方面得以实现:
1.配合依据组织设定的创新愿景、战略和目标确定优先级;
2.平衡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高风险项目和低风险项目等;
3.考虑来自战略情报的新的要素,特别是对进行中的项目的内部或外部情景变化产生的影响,对项目的进展开展全球监控;
4.优化共享资源。
依据组织创新战略,应该充分保护和利用创新项目的结果。
创新成果的落地和转化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收益,所以创新机器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将成果转化为收益。然而,这也恰恰是最难的一步,因为成果落地常常会涉及组织的改变。因此,顶尖的组织一定拥有一套高效的创新成果实施流程,用于保障创新产品、服务或运营流程的落地和转化。除此之外,组织还一定要重视下面几件事:
1.监控:通过监控实施的效果来评估创新管理流程;
2.沟通: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传播创新战略的价值和对创意贡献者的认可;
3.奖励:通过对创意贡献者的奖励来激励大家继续为组织贡献创意。
组织级创新平台的定位和打造
一家企业要从优秀迈向卓越,就必须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因此,企业一定要从整个组织层面对创新的过程进行管理,打造组织级创新平台。这个创新平台向上应该与组织的战略规划活动衔接,向下应该与组织的管理体系和日常的运营管理活动衔接,真正做到依据战略规划帮助组织制定创新的方向和战略,依据创新的方向收集创意并进行评估和筛选,将选定的创意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快速实现,并依据规范化的实施流程进行成果的落地和转化。
9.试论教学管理组织与教学组织管理 篇九
现代教学组织管理,是以构建高效能的教学管理组织为其前提条件的。现代教学管理组织,是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班级授课制的出现,现代学校的产生而逐渐构建起来的。现代教学管理组织的构建,推动和促进了教学组织管理的发展和完善。现代教学管理组织,作为现代教学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学管理者所运用,并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管理组织的特征
教学管理组织,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专门性组织,并不是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近代学校教育产生和发展的产物和结果。严格地说,现代教学管理组织是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和现代学校的产生而逐渐构建起来的。作为教学管理组织,从它构建的那一天起,就既是静态的组织机体,又是动态的管理职能,是两者对立统一的集合体。从静态看,教学管理组织是一个根据一定学校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体;是不断循环的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和保证。从动态看,教学管理组织反映了教学管理的组织职能,是围绕一定学校的教学目标建立组织机构,对组织中的全体人员安置职位,明确职责和职权,规定管理体制及信息交流等一系列管理职能,使之在实施教学目标的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效益。据此,我们认为教学管理组织,就是按照一定学校的教学目标,运用组织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专门性社会组织。
教学管理组织与其它社会管理组织相比,既有相同于一般社会管理组织的普遍性,又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管理组织的特殊性。就其特殊性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的永恒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管理组织。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大都是一个历史范畴,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亡。而教学管理组织则不然,自从它产生以后,就为人类社会所必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教学管理组织就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人类自身的繁衍和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教育培养人的职能作用。教育的永恒性,决定了教学管理组织存在的永恒性。
2.自身的教育性
一般的社会管理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行使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专门的管理职能,以保证所要控制的某种活动得以正常进行。而教学管理组织的产生和发展,除了必须行使教学方面的管理职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外,还必须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这是因为学校里特别是中小学里的一切,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会对青少年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教学管理组织当然也不可能例外。不仅如此,教学管理组织自身的教育性,要比其它因素直接和明显得多。
3.结构的简明性
一般的社会管理组织,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管理组织,其结构往往是大幅度和多层次性的。而教学管理组织,特别是本章所要着重研究的中小学教学管理组织,在其结构上则就要简单明了得多。一般情况下,它仅有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和教师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所管辖的人员也都比较有限,因而具有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小的特点。
4.沟通的精神性
一般的社会管理组织,往往是围绕着一定群体的物质利益而展开各种各样的管理活动的,因而它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往往带有明显的物质性。而教学管理组织虽然也可能服务和服从于一定社会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就其内部而言,不管哪一个层次,哪一类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都是围绕着“传道、授业、解惑”进行的,因而带有鲜明的精神性或者说非物质性的.特点。这种信息沟通的非物质性,使教学管理组织自身的纯洁,有了较为可靠的保证。
5.建制的灵活性
一般的社会管理组织,特别是官方的社会管理组织,它的产生和发展一般都有严格的规定,从上到下也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在其建制上常常是大同小异。教学管理组织的建制,虽然也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但适应教学管理的需要是其核心的要求。不要说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在其建制上可以有所不同;就是相同类型相同规模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在其建制上也可以有所不同。这在教育管理体制特别是学校内部管理制改革以后,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学管理组织建制的灵活性,带来了教学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二、教学管理组织构建的意义
如前所述,构建教学管理组织,是实施教学组织管理的前提条件。如果离开了教学管理组织的构建及其作用的发挥,教学组织管理就会走入死胡同。由此可见,构建教学管理组织,对于教学组织管理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教学管理组织,是组织调配教学人员,形成合理结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教学组织管理系统化的需要
教学组织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教学线的所有人员组织起来,纳入一定的组织系统之中,并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构建和依靠教学管理组织。这是因为,构建和完善教学管理组织的过程,也就是组织和调配教学人员的过程,也就是把不同性质的教学人员安置在不同的教学岗位上的过程,也就是把各类教学人员纳入组织系统之中并形成合理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发挥不同教学人员不同作用并形成合力的过程。这就是说,构建和完善教学管理组织的过程,也就是实施教学组织管理的过程,它们之间具有内在同一性。
2.构建教学管理组织,是建立健全教学网络,疏通联系渠道,做到上下沟通,左右协作,实现教学组织管理科学化的过程
教学组织管理,离不开教学管理组织内外的信息沟通。教学组织管理的信息沟通,当然不能排斥非正式渠道非组织系统的沟通,但在实际工作中,起着主要作用。使用频率最高的还是正式渠道组织系统的沟通。这就是说,要使教学组织管理的信息沟通顺畅、快捷、准确、有效,就必须构建和依靠教学管理组织,以建立键全教学网络,疏通联系渠道,从而实现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保证思想认识和行动步调上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教学组织管理的优势,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使之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3.构建教学管理组织,是分解实施教学目标,明确落实职责,做到各行其权,各尽其责,实现教学组织管理规范化的需要
教学组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和实现教学目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合格人才。要实现这个目的,有大量具体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其中首先是必须把教学总目标具体化,并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和个人,从而使不同的部门和个人明确各自在实施和实现教学目标中,各有哪些权力,应负多少责任,做到各行其权,各负其责,避免权力争夺和责任推诿现象的发生。做好这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构建和完善教学管理组织。这是因为,只有构建和完善教学管理组织,才能使教学的目标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和个人成为可能,并明确落实各种职责,使教学组织管理具有规范化的操作程序。
三、教学组织管理的内涵
根据组织管理的一般要求,我们可以对教学组织管理作一简要的界定:教学组织管理是指根据教学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组织,并在组织内部划分一定的层级,设置一定的职位,配备一定的人员,赋予一定的权力,落实一定的职责;同时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这个根本目的,来确定教学管理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隶属关系和横向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从而使教学管理组织的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促使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简单地说,教学组织管理,就是构建教学管理组织,并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以保证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过程。
从上述教学组织管理内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学组织管理与教学管理组织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教学管理组织是教学组织管理得以须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学组织管理是教学管理组织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教学组织管理如果离开了教学管理组织的构建及作用的发挥,它的发展就会走进死胡同。同样,教学管理组织如果不用来进行教学组织管理,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没有必要的了。因此,教学组织管理与教学管理组织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研究教学组织管理不能不着重探讨教学管理组织的构建等问题。
【协会组织管理平台】推荐阅读:
行业协会组织机构及07-26
上海行业协会积极搭建平台 拓宽渠道 促进大学生就业06-22
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07-28
协会资金管理制度06-25
网吧协会管理制度07-09
广告协会管理办法06-09
数学建模协会管理章程09-02
学生创业协会管理制度09-21
摄影协会会员管理制度08-29
交谊舞协会管理条例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