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

2024-07-15

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共8篇)

1.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 篇一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伤逝》研究

摘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明历史中,妇女始终被当做男权制度化的附属品,男权意识象无形的枷锁,禁锢着妇女的精神与肉体。在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遭受重重阻力,发展非常缓慢。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历史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的封建残余思想有所抬头,性别歧视在某些领域在加重,两性平等的认识被歪曲,女性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与误导,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题材小说,表面上看,《伤逝》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悲剧的背后,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女性地位的深刻认识,里面包含着鲁迅先生对妇女个性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与反省,这对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权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伤逝;女性主义;男权思想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渐紧密,国外的各种文化思潮也进入中国,并对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学以及学科研究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尤为突出,其经历了一个从单纯的理论认知,到理论创建,最终在实践中逐渐中国本土文化的痛苦融合过程。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妇女始终被当做男权制度化的附属品,男权意识象无形的枷锁,禁锢着妇女的精神与肉体。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男权特征,成为女权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增加了女权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难度。

严重的男权思想,也使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存与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的产生巨大差异,并在叙事方式、文体特征、性别意识以及情感世界等,都形成独特的特质。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关注和发掘不够,这无疑限制女性文学的影响了,因此,需要逐步的加以解决。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题材小说,九十年前,鲁迅就已经敏锐的认识到,女性的觉醒,不仅仅是依靠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与对自由的勇敢追求就能实现。《伤逝》表面上看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悲剧的背后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女性地位的认识,还有对妇女个性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深入分析鲁迅对女性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性别平等的解读,以及《伤逝》对近、现代中国女性爱情观、价值观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伤逝》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思想认识对和谐社会建设下中国女性发展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四”时期,女权主义运动传入中国,为这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封建大国的妇女展示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但是,在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遭受重重阻力,发展非常缓慢。近百年来,中国的女性主义思维更注重于现实的需要与实际利益的争取,而很少从宏观上将女性主义发展与宏观的社会背景相结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规划女性主义的发展远景,这导致了女权思潮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思潮处于疏离的状态。由于过于注重务实性,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也导致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诉求大 多数情况下非常温和,甚至卑微,在潜意识中承认男权制,只求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或希望引起男权的注意或重视,从主观上已经放弃了两性平等的追求。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题材小说,九十年前,鲁迅就已经敏锐的认识到,女性的觉醒,不仅仅是依靠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与对自由的勇敢追求就能实现。女性在爱情婚姻中的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只有在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解放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实现;妇女的人格独立,必须建立在女性获得相应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的基础上,才可能拥有光明的前途。也就是说,妇女解放的问题,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时期的女性主义在中国应该如何发展?如何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就成为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致力于妇女的思想解放,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全面的保障。但是,在中国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历史变革时期,封建残余思想也有所抬头,性别歧视在某些领域在加重,两性平等的认识被歪曲,女性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与误导,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伤逝》表面上看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悲剧的背后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女性地位的认识,还有对妇女个性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这对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权主义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两性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对《伤逝》的研究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热点,人文研究方面主要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鲁迅的爱情婚姻观;二是《伤逝》中的爱情悲剧问题;三是《伤逝》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一、从鲁迅的爱情婚姻观角度研究。陈晓萍认为,《伤逝》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迪是:爱情婚姻的选择其实就是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爱情婚姻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女性一定要自强自立;爱情婚姻需要呵护和经营。赵淑芳认为,《伤逝》中子君的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鲁迅的爱情婚姻观对后人具有教育启迪意义。马素梅指出,《伤逝》涓生与子君对爱情婚姻自由的追求,是对当时年轻学生爱情婚姻观的真实反映,因而其启迪意义更大。这些研究更多的强调了婚姻自由与婚姻基础,对女性的独立地位研究不深。

二、从《伤逝》中的爱情悲剧问题入手进行研究。和肖毅认为,《伤逝》具有超出作品文学价值本身以外的其它更重要的社会价值,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雷立英、李文斌认为,鲁迅对涓生与子君爱情失败原因的探讨,引人深思。王相杰、赵海峰研究认为,造成造成子君之死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漠。以上研究启迪大家,避免爱情悲剧的关键是,女性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与独立人格。

三,从《伤逝》所反映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研究。袁德渠认为,《伤逝》反映了“五.四”时期的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只停留于政治解放层面,始终未化到社会解放层面。张虹认为,《伤逝》的悲剧说明,在一个社会资源、社会权利基本都掌握男性手里的社会中,新女性的成长无疑更加艰难,从子君的毁灭,就充分展示了旧时代女性在自我解放的道理上所面临的巨大困境,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女性意识的不断崛起与成长,才能使女性真正走向解放。洪永春认为,《伤逝》悲剧性的爱情中融入了鲁迅对“五.四”时期个性解放运动的深入思考,即爱情模式、家庭模式和双方的主观,并不是造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从而警醒人们更清晰地了解造成悲剧的症结所在。研究说明了长期的封建思想枷锁的打破不是一场政治运动就能解决掉,需要整个社会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来推进,女性思想解放是全社会的问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思路

1、主要研究内容

在新时期背景下,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女性主义,遇到了很多新的发展问题,众多女性在经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之后,精神上的需求出现了断裂,过分的物质追求使得部分女性在道德上堕落,将女性主义歪曲为“性”解放与奢侈物质生活的追求,最终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伤害。本文主要从鲁迅对女性问题的思考方面,深入分析鲁迅对女性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性别平等的解读,以及《伤逝》对近、现代中国女性爱情观、价值观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伤逝》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思想认识对和谐社会建设下中国女性发展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阅读鲁迅《伤逝》原文及鲁迅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相关搜索,阅读学习《伤逝》相关的研究文章,全面了解《伤逝》相关的各种学术观点及研究动向。归纳整理法。深入研读《伤逝》,查找《伤逝》相关的研究文献,阅读梳理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分类。

资料分析法。在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类文献进行深入的研读,并结合当前我国女性思想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

二、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变化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性别压迫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但女性反抗压迫、争取话语权力的努力也从未停息过,女性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就是不懈抗争的硕果之一。

中国是男权主宰社会的最古老的国家,性别压迫的传统根深蒂固。19世纪末,随着国门被打开,西学东渐,“男女平等”的思想传入中国,中国的男性维新革命家,从政治远谋的发展需要出发,开启了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想的历程与女性主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四”时期,以“民主”和“科学”为指导的新民主思想,展开了对传统旧文化的颠覆,其中,反封建的最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妇女解放。伴随妇女解放事业的开展,大批作家通过作品宣扬婚姻自主,鼓吹个性解放,中国女性文学开始崭露头角,并对传统的中国女性角色定位发起了挑战,并成为新知识女青年挑战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国的女性主义发展又经历了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学术界的推动下,大批国外女性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女性主义代表作品,被翻译并推向中国社会,为新时期的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与批评打下了厚实的文化基础。到九十年代中期,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成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契机,并因此与中国文化进一步融合。此后,多个影响重大的妇女问题研讨会的相继召开,使得关注女性现状,研究女性问题等,成为中国学界的一种时尚和潮流。中国因此涌现出一大批有深度、有很大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研究著作,中国女性主义因此而走向成熟。

中国的女性主义具有自己非常突出的特色,即除了提出女男平等之外,更特别强调了女性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地位,可见,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要求起点更高。

(二)当前中国女性文学对女性独立的表现

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的召开,成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契机,并因此与中国文化进一步融合。此后,多个影响重大的妇女问题研讨会的相继召开,使得关注女性现状、研究女性问题等,成为中国学界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女性作家如雨后春笋,各类女性书籍应运而生,整个中国社会中,写女性、女性写作成为一股时尚潮流。一方面,相比于八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潮流更加强大,流派更多,并呈多元发展。另一方面,对女性主义的研究更加深入,涌现出一大批有深度、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研究著作。这一时期,是中国女性(指内地)性别意识大面积苏醒的年代,也是中国女性自觉培育性别意识的年代。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快速发展,正个社会的商品化与物欲膨胀也日益突出,这也对中国的女性文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社会环境下,要求中国女性作家,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必须以独特的艺术眼光与智慧,从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社会与女性的现实,以端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潮流的方向。这一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话语权力来强调与发出自己的声音。女性主义也从潜隐的话语转变为公开谈论的话题。女性主义已经成为引导一批女作家从事写作的自觉意识,从而具备了文学思潮的意味。

随着女作家对社会上和文学创作中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的持续深化,终于在我国出现了明确标榜女性主义的文学创作潮流,它同文学理论批评中的女性主义批评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颇有声势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在女性写作不断深化的历程中,女性文学获得了空前的创作空间和突破点,相当数量的女作家已经不再受主流文学的左右,进入了反对传统男性中心标准和价值,倡导女性权利和价值,要求自主权以及自我发现这个阶段。市场经济背景下,女性主义思潮呈多元发展,西方激进女性主义理论的引入,也催生了中国激进女性主义文学的创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男性文化的激烈反抗,还有对男性话语的强烈背叛,最终使女性主义创作从主流文学中独立出来,为女性话语权开辟出新的空间。

三、女性主义角度下的《伤逝》批评

(一)不现实的爱情童话

《伤逝》中,因为爱情,为了纯真热烈的爱情,涓生与子君选择了私奔,脱 离了一切家族束缚,开始了一段向往自由的梦幻之旅。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脱离了家族束缚,意味着脱离了家族的支持,子君和涓生,一个每天操持油盐酱醋,一个外出谋划生计,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

同居开始的日子格外美好,心中有着无限的期待。可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活琐碎与冲突分歧。外来的打击接踵而至,他们没有盼来所谓的安宁幸福,与最初的开始也渐行渐远了。

在实际中,子君与涓生爱的方式远没有预想中的热烈幸福。首先反映出的,是两人不同的爱情观和价值观,或者说,现实的婚姻生活,给了子君价值观不留情的改变。涓生追求的是性格志趣上的相同与契合,他期望子君成为他的精神伴侣,在茅椽蓬牖之时,也能“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浪漫;这原本也是子君的追求,但现实却与理想背道而驰。在艰难与贫苦的生活中,涓生忙于抄写公文和信件,便责怪子君“不如从前幽静与体贴了”。而子君所做出的一切行为,则是在尝试着成为一个可以料理一切家事的贤妻良母。她尽心打理生活,安排涓生的日常起居,饲养油鸡和小狗,却在无形中忽视以至于放弃了与涓生之间的精神交流。她从一个让涓生认为“中国女性并不是无法可施”的新女性代表,一个敢于像《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一样出走,离开黑暗旧家庭的人物,变成了为涓生所不齿的俗女子,逐渐在柴米油盐中渐趋庸俗,封建传统色彩的思想,也在她的价值观中一点一点显现出来。

涓生希望子君能与他在精神地位上真正平等,但却做不到尊重子君;涓生对于子君的生活安排近乎嫌弃,却从未试图去帮助子君远离这种琐碎的生活。他的自私与软弱,还有对温情的吝啬,将子君越推越远,最终将他们之间的爱情送进坟墓。

子君的爱,是被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所剥夺的,而涓生的爱,则是因为子君价值观的逐渐偏离而消逝。小家庭的幸福与安宁逐渐凝固,浪漫也终于难以为继。

(二)不对等的婚姻关系

子君与涓生的爱情婚姻模式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在旧中国,女性被看做是男性的附庸,男性可以为所欲为的向她们转嫁各种压力。旧中国女性的生活现状,几乎完全是依附着男性而存在,女性对自己的命运完全没有权利把握。由于命运把握男权的受理,女性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在被压迫中艰难挣扎。《伤逝》 6 中的子君,在与涓生同居后,失去了当初主动追求爱情的积极思想,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完全依赖于涓生,几乎完全丧失了自我,回归到传统女性的角色中,把自己置身于被动的劣势地位。同居后的子君,在其身上已经看不到新女性的特色,而是像传统女性一样,遵循着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旧封建婚姻模式,将自己的生活重心与乐趣,完全寄托在涓生的身上,服侍涓生成为她生活的全部意义,而她自己对此毫无觉悟,非常满意的扮演着传统妻子的角色。本是两人一起追求爱情、平等、独立,但是,同居后的涓生,扮演的是家长的角色,而子君在涓生面前,从未开口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两人的婚姻生活中,子君完全失去了话语权。当涓生最后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时,子君依然只有沉默,最终被涓生当沉重的包袱甩掉。沉默的子君,没有了思想,失去了尊严,她的命运,只能任由涓生摆布,最终在沉默中死去。

婚后的子君,不仅没有表现出当初追求爱情时的主动精神,反而自觉回归到封建男权文化所规定的传统女性角色中去,表现出了非常典型的传统女性弱点,这就是对男人的屈从与依附,这种完全没有自我的屈从与依附,也是造成两人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更是其人生悲剧的致命弱点。

表面上看,《伤逝》中子君的悲剧根源,是由于涓生的狠心抛弃,最终使其抑郁而终。而实质上,子君悲剧的发生,是家庭中两性关系的不对等,是中国几千年男权中心文化的残酷毒害。在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压迫下,子君们丧失自我,只能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屈从与依附男人生活。

(三)缺乏社会基础的性别意识觉醒

男权为主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从根本上影响着子君的人生与生活。她大胆追求爱情,努力争当新女性,但是,她的追求却不彻底,在爱情的维护上,没有摆脱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羁绊和束缚,最终使自己陷入沉默与绝望。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妇女处于社会最底层,“夫为妻纲”是妇女必须要遵守的社会道德准则。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是男人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在男权面前,女性完全没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在封建伦理、封建道德的多层压迫下,女性的心理完全被奴化。

对于子君,鲁迅先生“怒其不争”的态度非常明显,他通过子君这个形象,对女性自身所表现出的麻木与愚昧进行了针砭,通过揭出其病苦,来引起社会的 7 关注,以期能唤起女性走向自我解放的勇气。子君的结局,形象地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整个社会制度不进行变革,没有政治、经济上的解放,那么,孤立女性个体对个性自由、婚姻自主的追求,是无法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的。离开政治、经济上的独立解放,所谓的妇女解放,只不过是一种主观上的幻想而已。

四、《伤逝》对中国女性爱情观与价值观的启迪与影响

(一)子君的性别意识并没有真正觉醒

女性对新思想的接受,并不意味着她们全都选择了与传统的女性角色彻底决裂的姿态和立场,现代女性对性别认同的不同思考,不仅是对传统而现代的复杂性的一种变现,也是对女性精神的丰富性的彰显。

五四新文化运动迫使女性开始对自身的性别认同进行思考,然而,对于女性来说,实现个体的自主独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显然比男性更多更复杂。五四思想浪潮促使女性的“人的觉醒”,也唤醒了女性的性别意识,但这并不代表着女性就能回答怎样才是“我”,或什么是“我自己”的问题。女界先锋所倡导的“男女平权”,只是被作为女人与男人争取平等地位的行为,而没有从意识上认识到,这是女性要求男人和女人一样,承担平等的责任与义务。女性的性别意识觉醒,是将男性作为参照物,来要求性别平等,以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而没有确立一套属于女性自己、涵盖女性性别需求的价值评判体系,就注定女性在建立性别意识时,又面临一系列新的性别认同问题,使得女人追求“人”的独立过程,必将中付出更多的艰辛。“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是女人成长和发展为“人”的基础与前提。在《伤逝》中,子君以新女性为追求目标,但却没有确立自己的自立自强的标准,而是在同居后选择屈从和依附涓生,其“女性自我意识”并没有真正觉醒,这也是导致其婚姻失败、死亡的致命原因。鲁迅在《伤逝》中的潜在观点是:只是在语言上表达对自由婚姻的追求,并不是真生的新女性,真正的新女性,应该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及独立的生活能力。

(二)子君的思想并没有真正独立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首先出现了女性一词,它的内涵体现了“五四”知识分子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的理解和接受。强调的正是追求个人价值、追求婚姻自主、走出封建家庭的“新女性”形象。《伤逝》中的子君一样,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们冲破“父母之命,媒妁 之言”的婚姻罗网,主宰自己的婚姻大事。

在子君的理解范围内,涓生是她的爱人、丈夫,也是她的依靠,她以全部的身心来爱着涓生,维护着他们的关系。在一种长期历史积淀下来的女性惰性心理支配下,子君才从父权的家庭走出,就又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置于夫权之下,以期得到一种稳定的保障。她的柔顺与服从,她对涓生的“旧式”的爱,都使她不能摆脱女性的软弱与平俗,不能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争取自己生活与爱的自由,任将自己勇敢争取来的爱情葬送在凡俗生活的摩擦中。子君的悲剧乃是一个尚处于半“新”半“旧”状态中的女性的悲剧,一个受过个性解放启蒙,而思想意识的出发点仍停留在男性中心范式里的女性的悲剧。

鲁迅写作《伤逝》的最深刻之处,在于深刻的揭示出女性在长期封建历史下形成的思想惰性的深重。他虽然让子君无畏的说出了:“我是我自己的”,而在婚后却又让子君选入失语,陷身于男权的罗网中;他让涓生积极主张男女平等,而又在同居生活中暴露出男权思想。鲁迅就是通过这种看似矛盾,却又非常切合中国社会现实的男女两性冲突中,展现女性觉醒的痛苦,来说明子君的悲剧,源于其女性思想并没有真正独立。

(三)两性不平等造成爱情悲剧

涓生虽然受到了新文化新运动的启蒙,追求独立,自由与平等,也努力去实现了,但这新思想显然没有进入骨髓,他的骨髓里沉淀的还是封建礼教中男性至上的观念;子君致死也没有明白 “独立平等”的真实含义。她没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和理想,爱人和家庭是她全部人生的整体。进入婚姻生活后,就和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两样了,她从来都不曾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在那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她做出了新思想影响下的行动,却没有真正彻底的接受这些新思想,最终被爱情所遗弃。

五、结论

《伤逝》的爱情悲剧虽然带有浓重的时代烙印,但是,其对爱情的诠释即使放到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鲁迅对两性婚姻关系的诠释,对女性婚姻地位的解读,对当代青年建立健康阳光的恋爱婚姻观等,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伤逝》的主题思想告诉我们,婚姻并紧紧要以爱情为基础,更需要保持各自人格上的独立平等,并以责任和义务为纽带,在社会发展中跟上时代的 思想潮流。

参考文献

[1]陈晓萍.爱的启迪——从女性角度解读《伤逝》的爱情婚姻观[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2]赵淑芳.入木的批判久远的启迪——也论《伤逝》兼及鲁迅的爱情婚姻观[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3]马素梅.真实的生活 深刻的启迪——由《伤逝》解析鲁迅的婚恋观[J].读与写旬刊, 2012.[4]和肖毅.爱情的悲剧深刻的启示--《伤逝》的婚恋历程与现实意义[J].山东青年, 2013.[5]雷立英, 李文斌.复杂的矛盾和深刻的启示——解读《伤逝》中的爱情悲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6]王相杰.《伤逝》中爱情的悲剧分析[J].戏剧之家, 2015.[7]赵海峰.悲剧形象的积极意义——对《伤逝》中爱情悲剧的另一种解读[J].电影评介, 2014.[8]袁德渠.理性的关怀——从《伤逝》看鲁迅女性主义思想[J].科教导刊旬刊, 2010.[9]张虹.从《伤逝》看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深刻思考[J].岁月月刊, 2012.[10]洪永春.“出走”与“回来”——从《伤逝》看鲁迅对个性解放运动的独特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 篇二

一、受战争影响的女性形象

1、从婚姻角度来分析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清楚的阐述了她对婚姻的看法。在她看来, 婚姻对那些想独立的女性来说可以算作一种束缚;婚姻是造成女性屈从地位的一种重要手段:女性从她小时候开始, 就被周围的一切灌输进这样的思想:女孩迟早是要结婚的, 可以说, 结婚是每个女人的使命和最终宿命。

在《无主之家》中, 内拉家境富裕, 与她的母亲, 儿子马丁以及叔叔阿尔贝特, 格卢姆和博尔达住在一栋别墅里。她的丈夫在战争中阵亡, 她因为无法治愈的伤痛一直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不可自拔, 不停的回忆和她的丈夫赖蒙得在一起的日子, 或者是幻想其实并不存在的现实生活。她有一个爱慕者阿尔贝特, 他也是赖蒙德生前的好友兼战友。他曾向她求婚, 但内拉并不同意。在作者笔下, 内拉拒绝婚姻的理由是她不想再次受伤, 不想再次当寡妇, 不想借由所谓的“新生活”来忘却战争造成的灾难后果, 让国家和那些战争机器高兴。所以说内拉并不是从寻求自身的独立, 而不接受婚姻的束缚, 她只是不想再受战争的伤害。在小说结尾, 阿尔伯特与内拉的对话, 反映内拉走出了这种创伤:“不, 这样更好一些。咱们放弃结婚的想法。’”到了小说结尾, 内拉终于从这种创伤中走了出来, 主动向阿尔伯特提出结婚的要求。这就更加证明了内拉的形象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女性形象。

另一位女主角布里拉赫太太和内拉一样, 都是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丈夫, 并有一个孩子。不同的是, 她的家境并不富裕, 只能自己出去工作, 挣些微薄的薪水, 并依靠与人“非婚同居”来维持生活, 同居可以获得同居伴侣的经济支持, 而之所以不婚, 是为了能够继续领取寡妇抚恤金。波伏娃也描述过当时女性对于婚姻的一种状况:她们的工资往往很少甚至没有报酬, 所以结婚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更好的满足生活需要的选择, “即使在她获得更多解放的情况下, 男性掌握的经济特权促使她宁可选择结婚而不是就业。”布里拉赫太太先后与五个男人同居, 她不停的依靠男人生活, 虽然没有婚姻的名号, 却拥有其实质。出于经济上的原因才不停地变换同居对象来维持生活。如果有可能, 她是不会排斥婚姻的。

2、从母性和母亲角色角度来分析

波伏娃认为, 女性的孕育行为和她的母性, 同婚姻一样, 也是使其屈从于所谓的命运, 即屈从于男性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母亲这种角色很大程度上妨碍女性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主体。对孩子的教育会花费女性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男性也通过这种方式把女性捆绑在家中, 与家务劳动为伍。波伏娃反对这样一种导向, 即生育孩子是女性的天职。在《无主之家》中, 内拉作为饱受战争创伤的女性, 她不想结婚, 也不想再跟任何人生育后代。她甚至会忽略自己作为母亲的职责, 照料自己的孩子。她浑浑噩噩, 沉浸在自己的回忆和幻想中, 或者接受一些“名流”的邀请出去听报告, 她的儿子马丁大多是由阿尔贝特照顾的, 阿尔贝特会为马丁做饭, 送他去上学, 并且时刻牵挂着马丁。在这里, 内拉由于受到战争的创伤, 她是一个“不正常”的女性角色, 她无法履行“正常”的母亲职责, 即照顾自己的孩子以及做正常的家务。反而是一个男性角色-阿尔伯特, 在做她“本应该”做的事情。作者还是借由内拉的这种“反常”表现来斥责战争。所以, 到小说结尾, 已从创伤中恢复的内拉, 也开始恢复了自己的母性, 履行起所谓女性的职责。

二、传统的女性形象

在小说《无主之家》中还有这样一种女性角色, 在作者伯尔笔下, 她们是传统的, 即没有工作, 献身于婚姻, 服务于丈夫, 孩子和家庭。这或许是与伯尔是天主教徒有关, 对于他来说, 婚姻在各种人类关系中的重要性, 一再通过他的不同的文本体现出来。如博罗西阿克太太, 她原先应叫做霍尔恩太太, 如内拉和布里拉赫太太一样, 她的丈夫也在战争中阵亡, 不同的是, 她改嫁了。一直困扰马丁和海因里希的“不洁德”一词, “在她嘴里完完全全不合适。”因为她是正经同博罗西阿克先生结婚的, 不像布里拉赫太太, 一直与人非婚同居。博罗西阿克太太不仅因为结了婚而受人尊敬, 在马丁心里, “在黑暗中想起博罗西阿克太太是件愉快的事情, 令人感到宽慰和安全。”她与他的母亲和海因里希的母亲都不同, 她没有不再结婚的想法, 也不会因为要领取抚恤金而不结婚。除此之外, 她一直履行着自己家庭主妇的职责。伯尔正是通过这种传统的女性形象来与女主角内拉和布里拉赫太太作对比, 体现了他自己对女性的看法, 以及呼应他的主旨之一:批判战争对人们造成的精神和生活上的创伤与影响。

《无主之家》发表于1954年, 背景正是战后初期的十年。战后德国女性在废墟重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男性劳动力的缺乏, 女性顶替了男性, 做了“原本”该他们做的事情, 但事实证明, 女性们完成的很好, 使德国很快进入到经济起飞时期。但是此时, 也凸显了一种矛盾, 即对于女性来说, 如何在自主独立的工作, 和走向婚姻, 安于做家庭主妇之间做出选择。很多女性在年轻时会参加工作, 但婚后大多数会成为完全的家庭主妇, 不再享有独立自主的地位。1950年大约有1300万年龄在20-25岁之间的女性从业, 但是只有16万女性是已婚。也就是说, 大多数就算在婚前是有工作的, 但是在婚后, 或者由于传统的思想, 或者经济的压力, 选择放弃工作。伯尔在《无主之家》中塑造的几个女性, 大多是没有工作的, 并且还是以家庭为主, 是符合当时社会情况的, 然而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说, 女性要想拥有独立, 不再屈从于男性, 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拥有自己的工作, 在经济上独立。

摘要: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 以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为框架, 来分析小说《无主之家》中的女性形象, 并探讨这些女性形象是否体现了作者伯尔的“女性神话”, 抑或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真实形象与地位。

关键词:女性主义,波伏娃,女性形象

参考文献

[]海因里希·伯尔著.无主之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2]Linda M.Hess-Liechti.Leidende, subversiv und kinderlos.Eine Untersuchung zur Rolle und zum Bild der Muttergestalten im Werk Heinrich Boells.Stuttgart:Heinz, 2000.

3.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 篇三

关键词:女性新闻 新闻叙事 社会心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媒体人面对各类新闻的发生都有自己的思考角度,其中如何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已经成为他们的重点话题。在这个由“传者中心”转变为“受众中心”的时代中,单一的新闻陈述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挑剔需求,新闻工作者开始寻求不同的叙事视角来发布新闻以吸引受众的目光。不仅如此,大众的社会心理也是媒体人的关注焦点,迎合受众心理成为主流。新闻已不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更令人注目的是变成了媒体自我宣传的工具。女性作为大众心中默认的“弱势群体”、新闻热点的高发群体,自然更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青睐”。

一、女性热点新闻的叙事视角与聚焦分析

所谓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叙述故事的角度,直接从叙述主体的立场出发,对叙述对象投射出经验的眼光;聚焦是“视觉”(即观察的人)和被看对象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就是叙述主体眼光在客体上的落点。新闻工作者在发布任意一条新闻时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叙事视角与聚焦,其中,叙事视角表现的是“谁看”,聚焦则强调“什么被看”。在对待与女性相关的新闻时,如何取舍新闻内容及选取角度来叙述新闻事实以吸引大众目光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重点。由此可以从两方面浅析女性新闻备受社会关注的原因:

1.从新闻叙事视角方面来看

新闻本质的要求是客观真实,但新闻报道必然要经过人为发布,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报道者的思想观念,情感意识和社会立场影响,他们的潜意识观念就决定了新闻报道的内容,这就是叙事视角的选择。以“女大学生失联”这一事件为例,新闻报道通常把失联者本人的详细信息公之于众,并不可避免地附加作者的猜测或臆想,在多次相似事件发生后,舆论发酵的方向则大多转向女性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话题方面,而对社会治理这种根本原因方面提及甚少。新闻报道者通常大篇幅描述女大学生失联前的行迹,如“离家时身上带了1.5万元现金”“误上陌生人的车”“失恋大哭后离校”等,这些内容虽然是客观事实,但这种叙事角度不可避免会给大众带来女大学生应负更大责任的偏向,这与作者本人的观念立场密不可分。此种叙事视角让女性当事者更受关注,使大众不知不觉地接受报道所传达的态度,从而引导事件的舆论方向。

2.从新闻叙事聚焦方面来看

同一事件有不同的报道角度,聚焦决定了“什么被看”,新闻内容的侧重点就在于传播者的选择。“被拐卖妇女成最美乡村教师”这一新闻就体现了报道者对内容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在2013年之前的几年,被拐卖妇女郜艳敏一直是以正面形象示人,包括获得“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及被改编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种种事迹表明当时的报道者对她的关注点仅仅为了塑造一个正面人物形象,对她的措辞是以励志为主。而直至2013年,《燕赵都市报》题为《最美乡村教师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文章发布后,质疑声渐起,这时的报道重点才把当事者作为受害者加以渲染,舆论风向也随之改变,使得这一新闻备受关注。同一新闻的传播方向受到报道者的支配,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必然成为新闻的侧重及谈资,以便媒体的自我宣传。

二、媒体与大众更易关注女性新闻的社会心理原因

女性在社会传统观念中一直扮演着相对弱势的角色,随之相伴的新闻形象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更为丰富的故事性和吸引眼球的侧重点,因而媒体人通常偏向把女性作为新闻报道的着眼点之一。当今新媒体急速发展,以女性为主体的新闻报道更加多样也更易传播,但与这些逐渐增加的报道量相比,女性话语的缺失现象并未有很大改善,在媒体的非主流板块,如娱乐、情感、生活等方面女性的出现频率最高,与之相反,在时政、财经、科技等重要主流板块,女性通常毫无存在感,即使出现也多半会加上特殊限定词。处于这种现象下,媒体深谙大众心理,对女性的相关报道也趋于桃色以便增加看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媒体与大众更易关注女性新闻的社会心理原因:

1.娱乐心理

随着生活节奏逐步加快,造就了一批内心压抑,急需某些能够宣泄情绪、舒缓压力的平台的人群,关于女性的各类新闻无疑成为了他们的最佳选择。娱乐是大众放松的方式,反映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就形成了新闻娱乐化的现象。女性作为感性形象的出现,无疑是新闻娱乐看点的优先选择。以“00后少女怀二胎”“小两届学妹成了准后妈”“高三女生被下春药”等一系列新闻为例,这类新闻并不能提供对大众自身有价值的信息,却极易得到大众的点击观看,这只能说是猎奇心理作祟。人们总是渴望接受新的事物,此类新闻具有丰富的故事性可以极大地满足大众的娱乐心理,在调笑戏说中增加谈资。因此,这种关于女性的花边新闻总是层出不穷自在情理之中了。

2.性别偏见

虽然当今网络迅猛发展,各类媒体越来越多为女性发声,可以看到所谓的性别偏见呈下降趋势,这可能因为社会中女性主义者宣扬的作为普世价值的平等主义的出现,但经过具体分析之后,性别偏见其实还是存在于各类信息之中。以《女大学生跨年夜与两男生开房后坠楼身亡》这一新闻标题为例,媒体为了追求发稿速度,并未做出深入调查就第一时间发布出来,标题耸听,直接把当事者的坠亡与“性”挂钩,过度强调女性的负面形象,引导大众对女性当事人的负面评价,并窥探调笑其隐私,缺乏对其应有的尊重和关怀。虽然事后新闻反转,但媒体及大众的性别偏见可见一斑,如何转变这种不良现象还任重道远。

3.危机心理

女性相较于男性有天然的生理差距,这就导致女性出现在新闻标题中通常是以受害者的姿态警醒世人,“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就是典型事件。当事人“弯弯”虽然与大众并没有直接联系,大多数人也不认识她,但这次事件却很容易让大众与她所经历的事件联系起来,极易产生如果这次事件得不到解决,那么下一个受害者就是自己的危机心理。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也是犯罪分子极易得手的目标,更易受到伤害。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女性对此类事件的态度和由此所产生的危机感,促使媒体更加关注女性伤害事件并宣扬发布。

4.从众心理

作为身处于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人们通常会改变自己或遵从大多数人的观点以适应群体,避免受到排斥而被群体孤立,来获得社会认同感。大多数的网络事件之所以能引发剧烈的反响,与网民的跟风追随扩散有很大的关系。这可以从《女大学生跨年夜与两男生开房后坠楼身亡》这一事件看出大众的跟风心理,媒体最先以此标题发布新闻,大众纷纷以自身的預设立场指责女当事者所谓的“不检点”“不自爱”,而对“两男生”关注甚少。但随后新闻反转,大众的舆论方向也随之转变,转而大部分开始谴责媒体误导和质疑新闻真实性,大众的从众心理在此次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女性被媒体引导的舆论形象更加剧了大众对此类事件的评论,以此得到极大的自我满足。

三、应如何矫正对女性新闻报道的不良社会心态

虽然从客观角度来看,男女在社会中媒介地位自古就是不平等的,男性的主流话语一直是占有支配地位,对当今大众思想还有很大影响。女性在社会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这对媒体的新闻报道选择有极大的导向作用,女性很大程度上成为媒体自我宣传的卖点。对于这种现象,转变大众传统的观念和立场面临极大的困难,但矫正这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势在必行,应从这几方面制定策略:

1.避免刻意突出“戏剧化”情节

在当今社会中,媒体对待女性的态度逐渐表现出关怀与尊重,但是对于一些争议性的新闻事件仍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本人的观念和立场。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必然会伴随着各方声音,媒体应尝试对某一话题进行多元视角的选择,尽量规避作者做出是非判断的现象,这样也能为大众带来不同的观察点以便了解事件的全貌。让事件各方形成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引起大众的关注及讨论。此外,对于新闻事件的描述应避免刻意故事化吸引眼球,不能片面突出女性的某一方面并下定论引导大众对于当事者的片面评论,而是应该从女性自己的角度出发,关注其在事件中所经历的困难或伤害,选择更积极向上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尊重女性群体。

2.提高媒介素养,秉承公正、旁观的报道理念

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特有的思想和立场,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新闻的真实客观性,只有把自己当作与当事者毫无瓜葛的旁观者,才能客观报道事件的全貌。除此之外,报道者也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女性当事人着想,考虑她们的感受和心理状况,有选择地报道新闻内容,这样既能做到尊重女性,也可以保持新闻的公正客观。另外,在新闻部门,女性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处于劣势,男性在决策领导层的比重尤其突出,这就导致了女性新闻形象的塑造多半处于男性视角,女性话语权掌握不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女性报道的偏失。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增加女性新闻工作者的比例,对提升女性形象有一定的帮助。

3.做出正确的评价与及时反馈

公众尤其是女性在面对各类新闻时应有基本的是非观,尽管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保守性,男尊女卑的观念渗透社会各个方面,但经过网络发展和信息爆炸,男女受众的教育程度相当,女性受众可以对新闻事件做出主观思考和评论判断,积极表达身为女性的态度,要求女性新闻的客观公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体的新闻内容选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女性新闻报道的不良社会心态。

近年来,女性新闻报道总是趋于娱乐范畴,缺乏对女性的尊重,对此,只有正确面对此种现象的产生及原因,分析媒体与大众的社会心理,找出针对这种问题来矫正各方不良心态的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对女性新闻的关怀和一视同仁,保持社会的公正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6.

[2]齐克团.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D].苏州大学,2005.

[3]何纯.新闻叙事的视角与聚焦分析[J].求索,2006,02:193-195.

[4]吴昊.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07-108.

[5]吕碧兰.国内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4.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政治参与 篇四

2015402023 李玉卓

摘要: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民主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民主的一个重要尺度。女性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政治主体。女性参政是实现男女平等的主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女性参政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很有意义且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政治参与及传统女性参政观,并分析传统政治参与是如何将女性置之度外的;后又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入手,介绍了各个流派及其主要思想,并重点分析了女权主义下的政治参与思想;最后反思女权主义政治参与思想的不足及其对西方政治的影响。关键词:女权主义思想;政治参与;女性参政

女权主义是西方新兴的政治思潮之一,是现代西方妇女运动的意识形态。20世纪60年代赫然崛起,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此后时起时浮,总的来看影响在扩大。从18世纪末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完成历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理论著作《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判》至今,女权主义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浪潮,形成了从平等权到社会性别再到公民权的理论转向;同时,女权主义作为争取妇女的权利和男女平等的政治主张和运动,以两性关系为政治研究的中心议题,反对性别的歧视、压迫和剥削,追求良性的平等和妇女的解放,对其他各种政治思潮形成了挑战和冲击。

一、传统政治参与及传统女性参政观

(一)传统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西方政治学率先提出的一个重要术语,它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民主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民主的一个重要尺度,可见民主与参与总是息息相关的。政治参与自身既是一种政治价值,也是一种政治制度或行为,是民主政治在两个层面上的结合。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是民主所必须包含的基本元素,在实践中,政治参与的充分与否,还检验着各种民主理念的实现程度和民主制度的完善程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民主理论对政治参与有不同的诠释:

古希腊民主制下的政治参与: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其民主政治的核心制度,根本上就是所有公民都有权利参加“公民大会”,直接决定重要政策。除此之外,全体公民也有资格参加抽签,以期出任“审议委员会”委员,从而按月轮流主持“审议委员会”,决定经常性的政治事务。人们对政治的参与既形成了制度化的途径,又形成了可贵的参与传统。雅典民主制下的政治参与贯彻了主权在民的思想,相应的是,形成了具有广泛性,直接性,制度化和程序化特点的政治参与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下的政治参与:自由主义民主观下的政治参与强调在自由竞争的体系中,保护每个人遵循他自己所奉行的价值观和行为,以此来包容社会的多元分歧;以卢梭为代表的古典民主主义强调普遍参与式的直接民主,反对代议制。卢梭认为“由共意构成的主权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只有共同体的公共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英国式的代议制并不是自由的制度。”;约翰*斯特劳斯*密尔的代议制民主理论认为,公民参与与精英统治是结合在一起的。公民以民选代表为中介手段参与决定集体意志,选出的代表再通过政治机制对公民负责;而精英民主主义者亨廷顿和纳尔逊强调,政治参与就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①他们将政治参与的主体限定为“公民”,排除了职业政治人士;多元民主论的核心观点是各种社会组织分享政治权力,国家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民主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结构。不是宪法或程序上的分权制衡,而是现实社会中的多元制衡决定了民主的水平。达尔文发展高度竞争的政治体制和总括政治参与相互独立的体制,即所谓的多头政治。②

(二)传统政治参与理论中的女性政治参与观

西方政治理论对于女性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将男女的性别差异建立在二元分类的基础上,即:一方面是属于男性的理性、灵魂和理念,另一方面是属于女性的感性、肉体和现象。或许正是这种二元化分决定并强化了性别的差异,那些男性性别的特点是柏拉图所推崇并且强调的,是永恒不朽的,而那些加之于女性身上的特点则受到贬低。亚里士多德也明确作了这样的区分,他说“按照女性的目的,她们生来就是受男人统治的。女人更亲近‘自然的’或生物功能,即生育、烹饪食物和护理。与男人相比,女人拥有更少的理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2007.5 ②周婧婧《西方女权主义政治参与思想探析》2008.4,湖南大学

性,因而不能成为城邦内部秩序的一部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男人是具有理性能力而完整的人,他们“天生比女人更适合于下命令,天生更适合于统治”,所以他认为妇女不适合参与政治领域。而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卢梭也并没有把自由和平等的权利给予妇女,而是以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来论证“父权制”理论,以性别自然目的论的神话来论证传统的性别分工,从而把女性置于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卢梭认为,男女两性的特质和能力是不同的,两性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是由于这种生理上的差别所决定的——男人成为公民,女人成为妻子和母亲。

在以上的文化语境中,很自然地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逻辑推理,即社会政治秩序是由那些有理性的人相互合作组成的等级制体系,理性程度越高,在这个等级制社会体系中的位置也就越高,而女人因先天缺乏理性,在这个等级体系中只配受男人的支配,处在最低的等级上。如此一来,女性就顺理成章的沦为“二等公民”,她们被认为不适合对政治说三道四,没有能力作出政治判断,从事政治活动也缺少远见卓识。

二、女权主义主要流派及其政治参与思想

(一)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自由女权主义亦称平权女权主义,主流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最早的流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其为自由主义思想在两性关系的应用,主要代表白人中产阶级妇女的利益。自由女权分子认为,两性同有理性,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尤其是政治权利),主张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在现行的政治和法律框架内改善妇女处境,要求国家和政府采取具体措施保护妇女。③

在国家职能这一领域,自由女权主义的主张有一个显著的历史性变化。在20世纪中期以前,她们一般来说从个人主义立场出发反对政府干预,甚至不欢迎议会通过任何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觉得无论这类活动意图多么良好,实际上却将妇女视为弱者,从而有意无意的侮辱了她们的平等人格,同时妨碍了她们的自由发展。因而这派人主张,妇女解放的主要途径在于个人努力,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与异性和同性进行竞争。如果社会上还存在某些平等竞争的障碍,自由女权派认定,那必定来自政治和法律领域。只要妇女实现广泛的政治参与,并且取消性别歧视性质的传统立法,自己的命运就会迎来根本的 改观。显然,这种立场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传统自由派反对任何强制、鼓吹放任原则的态度是一致的。④

从20世纪50和60年代欧美开展普遍的福利国家以来,自由女权派内部的立场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其中一部分人出现了一个180度的大转折,与整个现代自由主义运动一样,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对个人自由的最大威胁事实上来自私人垄断势力,而不是现代国家的政府。所以他们积极支持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广泛的干预,其中包括保护乃至优待妇女的立法和政策,例如对养育子女的单身妇女给予政府津贴、企业优先雇佣女性求职者等等,以补救自由竞争所不 可避免的极端后果——弱肉强食,实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及其制度 ③邵鹏,《西方政治思潮》,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第312页

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58页 ④所能够接受、起码能够容忍的社会公正。弗里丹就是其中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她在自己的后期著作《第二个阶段》(The Second Stage,1981)中转而强调,两性的平等待遇绝不能机械地被理解为两性的相同待遇。自由女权派的这个分支称为福利国家自由女权派,坚持自由女权主义传统立场的人仍然沿用自由女权派泛称,双方从未因为分歧而公开分裂。

随着西方福利国家制运动出现危机,自由女权派支持国家干预的立场也招致了种种非议。姑且不论其他政治思潮,其他女权主义流派的攻击,仅在自由女权主义内部,受到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影响的女权分子就大发批评意见。她们指出,广泛的国家干预旨在减少妇女对单个男性的依赖,但在无形中增加了妇女对政府的依赖,而归根结底,现存的国家还是男性所把持的男权制国家。社会女权派和激进女权派则指出,资本主义的国家绝非中立公正,社会上的各个群体和集团所处的地位大不一样,指望政府来实现两性平等只不过是一厢情愿。

(二)激进女权主义

激进女权主义亦称文化女权主义,属于女权主义的新兴激进派,主要代表年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她们在20世

⑤纪30年代的西方“妇女解放运动”中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如果说,自由女权主义还没有认识到父权制这一主要概念,那么激进女权主义 则把父权制概念置于理论中心的地位上,激进女权主义认为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的唯一根源,并且主张以私人领域(家庭或者卧室)为主 ⑤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4页

要战场,争取妇女的彻底解放。

激进主义涌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正值欧、美、澳的政治动荡达到高潮之际。一部分激进妇女突破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框架,开始“闯入”私人生活领域,声讨性别支配本身。她们提出“私事就是政治”的新口号,在思想、理论乃至实践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并且有所建树。激进女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K.米利特,在她风靡全球的博士论文《性的政治》中,引入了“父权制”这个概念。米利特指出,妇女的苦难就来自于父权制。按照她的理解,政治无非是“人类某一集团用来支配另一集团的那些具有权力结构的关系与组合”。两性关系历来以权力为基础,因而具有政治性质。⑥男权包含两个侧面:丈夫支配妻子,长者支配幼小,两者互相关联。米利特认为,男权已经成为西方文化中“最普及的意识形态,并毫不含糊地体现出它根本的⑦权力概念”。它无处不在,完备无缺,反而显得自然而然、隐秘难寻。它远远超出形式上的权力制度,构成所有社会的共同基础,可以脱离阶级或者种族因素而独立存在。米利特认为,父权制的维系主要靠“内心的殖民化”,即家庭的社会化灌输,以及社会在教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价值传播。此外也依仗经济剥削和暴力压制,包括家庭暴力和性暴力。不推翻父权制,改变性的内涵,两性绝无可能成为平等的伙伴。

⑥⑦[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36-39页 [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38页

激进女权派不遵循传统政治哲学的常规——以国家为中心议题。在她们看来,国家不过是男权的一种展示,借公共事务之名,为私人领域里男性的家庭需求和性需求服务。因此她们不接受自由女权派的 国家中立论,并且作了全面的批驳。激进女权派认定,国家的结构和制度完全是按照男性的意图设计的。立法机关毫不反映妇女的要求,虽然宣扬形式上的两性平等,实际上却在让男权合法化。议会授权行政部门干预社会生活,看似试图改善妇女的处境,结果却强化了男性的国家,使之得以借反色情之名打击自有自愿的女子同性恋。福利政策提高了妇女的依赖性和从属性,而非独立性。喧闹的多党竞逐纯粹是男子的游戏,表现其自私、好斗的劣根性,与妇女毫无关系。

(三)社会女权主义

社会女权主义是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在两性关系领域的应用,把性别压迫和剥削看做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副产品。它认为两性平等主要取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但也注意吸收、结合自由女权主、激进女权主义、心理分析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等其他女权主义流派的某些理论成果(如个人自由、男权制、潜意识分析等)。主张以激烈的方式争取妇女的解放,有时不惜采取破坏手段以示抗议,主要是纵火。⑧

社会女权主义提出双重体系,米切尔和哈特曼是主要代表。她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过于看重阶级斗争而轻视性别斗争,主张阶级关系和男权制应具有同等重要和独立的地位,因而作为女权主义运动的两个 ⑧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7页

目标。在她们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过于简单,忽略生殖,性生活和社会化等因素,单纯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归结为经济剥削。同时自由女权主义的社会改革和激进女权主义的生理革命也并不现实,普选权、同等的教育、现代科学技术都不足以解决性别歧视的问题。⑨但另一方面,社会女权主义又无法具体阐明取代男权社会后的社会将会是怎样。

在社会女权主义一元制理论中,父权制与阶级关系仍处于相同的地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与二元制理论不同,在一元制理论中,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二元制理论中并列或平行的关系,发展成了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关系。代表人物艾里斯*扬认为阶级关系和父权制都有自己的历史演变过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她的《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中说:“我很难设想,反对父权制的斗争作为与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截然不同的斗争能具有实际意义。例如,妇女生育权利的问题毫无疑问是处在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的前列。如果某个问题可以作为涵义特殊的、与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截然不同的反父权制斗争的问题提出来,那么谁都会认为这是对的。但是,现实斗争已经是并且应该是反对我们生活在其中一体化的、有毒的资本主义父权制。”而且,扬等人相信,不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此,“在每个历史时期,父权制的性别结构都与当时的社会阶级结构结合在一起,从而得以维系自身的存在”。正如琼*凯利所讲:“经济是觉得性别系统的 ⑨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8页 原动力,两性关系的运转依赖并贯穿于社会经济结构”,是“经济和性别系统的互动产生了社会和历史经验;经济和性别都不是动因,但二者同时运作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秩序和男性主权的统治结构。”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父权制度的交互作用造成了女性地位的低下应是毋庸置疑的。⑩

三、女权主义理论的不足及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女权主义政治思潮对西方政治生活影响日益增强,拥有相当广泛的妇女基础,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影响西方女权政治运动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格局和时代主题的变迁,全球化进程的深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价值判断、理论思维、政治意识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当代女权主义政治思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女权主义各派在相互碰撞中不断交融和渗透,对自由、平等、反抗对女性歧视等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进行了探索。女权主义思潮对当今资本主义政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女权主义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女权主义派别繁多,不同派别都在某些方面存有相似观点,同一学派能划又依然能划分出多种思想观点,如社会女权主义一元制、二元制之争,并且缺乏统一组织,很难达成统一的行动,两次女权主义运动的没落就是证明。第二,女权主义各派别的一些政治观点缺乏科学性,如女权主义确立过强的女性群体意识,过分强调男女差别,并以男性群体作为对立面,这反而强化了男女有别的观念,进而妨碍了女性的平等诉求,这种差别哲 ⑩黄粹《父权制与妇女的解放——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政治思想研究》2003.6,辽宁师范大学

学自然要给女权主义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她们的行动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处于一般运动口号和具体行为性质的矛盾之中。她们希望从与男权对立的斗争中获得女权,却又从女权的获得中发觉始终无法摆脱男权社会的阴影;她们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消灭社会文化造成的性别差异,才能真正解放妇女,获得男女平等,使女性像男子一样介入社会竞争。这当然是具有合理性的,但当它以性别的形式提出问题时,就造成了理论上的困惑,因为性的自然区别是不能消除的。同时,仅从女性的角度看问题,也会陷入片面,走向另一个极端。

19世纪后期,随着女权主义在西方世界广泛兴起,“男女平等”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女权主义者的思想主张最终得到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响应。1906年芬兰妇女最早获得了选举权;1920年美国妇获得选举权;随后英国,法国妇女也相继获得选举权。时至今日,女权主义已经唤醒更多妇女的参政意识,平等意识,她们开始走出家庭,挑战社会传统,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忘我的投入社会政治生活,逐步把局限于男性的政治、经济权利扩大到女性阶层。甚至有妇女直接介入政党政治生活,在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中,她们开始改写已有的法律条文,代之以对妇女更公正,更平等的法规,来捍卫女性作为独立的人的权利和利益。

参考文献:

1.周婧婧《西方女权主义政治参与思想探析》2008.4,湖南大学 2.孙丽丽《女权主义视角下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的批判研究》2012.3,南京航空航 天大学

3.徐颖果,殷茵《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多元发展》2008.1,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4.黄粹《父权制与妇女的解放——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政治思想研究》2003.6,辽宁师范大学

5.张鼎良《女权主义政治思潮对西方政治的影响》,南京大学,《前沿》2010年第16期

6.束顺民《西方政治参与研究述要》2005.5,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7.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5.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 篇五

[摘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成长中很重要的内容,而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很大差距。城市幼儿与民工幼儿在社会行为、生活情趣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源于民工幼儿缺乏社会性发展的支持性系统资源,并因生活空间的缺失而面临自我认同危机。针对这些问题,要促进民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构社区型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促进幼儿通过情感技能的掌握来满足其归属需要;通过移情训练提高民工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关键词]重庆市;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

重庆作为中国唯一的省级城乡统筹实验区,主城区民工共计600万左右,民工幼儿教育及其社会性发展成为重庆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者通常以同伴关系作为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据此,本文从同伴关系的视角对重庆市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一、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

(一)同伴关系和幼儿社会化的含义

本文的“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其外在表现为同伴交往。群体社会化理论代表人物哈里斯(j.r.harris)指出,儿童认同的是同伴群体,而不是自己的父母;他们认同的文化是由父母群体向同伴群体传递的文化,即父母传递给儿童的文化要经过同伴群体过滤,只有在同伴群体中的多数人接受下,同伴才会把家中习得的行为传递给群体成员。可见,同伴群体关系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动因。

“幼儿社会化”是指幼儿在一定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即幼儿对社会关系和生活意义的不断建构过程。而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初表现和基本动因。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亲子关系向家庭外延伸并表现为同伴关系,同伴交往成为幼儿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同伴交往的经验影响幼儿终身的态度和经验。

(二)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调查

本研究在民工较集中的重庆九龙坡和沙坪坝区进行,以民工幼儿较为集中的彩虹幼儿园和鑫源幼儿园等七所民办园的41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这七所民办园的幼儿共133名。其中,民工幼儿和城市户口幼儿个数分别为:学前班30、36;大班24、18;中班15、10。在调查方法上,研究采用自编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其中,开放式问题为“幼儿的同伴个数”;封闭式问题11个,问卷分生活情趣情感、亲社会行为水平、自我评价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四个维度;总体社会性发展得分为四个维度得分的总和。通过调查分析,民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民工幼儿的同伴数量比城市户口幼儿少

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儿童积极参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媒介物,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幼儿同伴关系的质量以数量为外在表现形式,幼儿的同伴数量越多,社会性发展越好。

调查发现,民工幼儿同伴个数为4.70±1.78,而城市户口幼儿的同伴个数则为7.08±3.30,二者之间差异极其显著(见表1),这表明民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户口幼儿。

2 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存在显著差异

表1显示,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四个维度和整体水平中,除自我评价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三个维度和整体社会化水平差异均极其显著。由此可知,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于城市户口幼儿,特别是在社会行为、生活情趣情感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水平方面明显低于城市户口幼儿。

3 民工幼儿的生活情趣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问题突出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民工幼儿家长进行深度访谈得知,绝大多数民工属于农业劳动者阶层,家庭收入偏低,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低下,经常受到社会不公正待遇和失业威胁。而且,民工家长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情感要求缺乏基本关注和积极引导。这使幼儿在早期社会化中没有掌握相应的社会规范、习俗及行为技能,缺乏社会需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同伴交往中变得退缩、缺乏自信,并出现问题行为,幼儿的生活情趣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

二、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落后于城市幼儿的原因分析

(一)民工幼儿缺乏社会性发展的支持性系统资源

民工幼儿的同伴数量比城市幼儿少,这源于其生活在支持性资源匮乏的社会边缘环境中,他们缺乏社会性发展的机会。一方面是民工家长这种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其具有强烈的被剥夺感,而充满歧视和剥夺的生命历程导致民工家长缺乏良性亲子互动所必需的思想资源,致使其缺乏与人进行正常交往的机会和技能;另一方面,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生活的社区资源有较大差异,民工幼儿所在社区是由来自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居民构成,人们互不相识、流动频繁,而且民工作为城市底层文化的主要消费者,缺乏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主流性知识资源。

基于幼儿同伴群体的集体性特征,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民工幼儿,相对于该类关系中的每一个体,就像一个心理场,民工幼儿个体的成长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故民工幼儿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既具有开放的城市特色,又具有非理性、自发自动性及很强的地方特色,其体验到的经验资源与城市幼儿不同。因此,相对于同一幼教机构和班级中的城市幼儿,个体民工幼儿作为该系统关系中的组成部分,因自身缺少思想资源和知识资源优势,使其在群体内的社会性地位偏低,在同伴群体中缺少话语权。

(二)民工幼儿因生活空间的缺失而面临自我认同危机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群体以及文化内化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的实质是社会认同,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幼儿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最终将其纳入幼儿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整合人类社会价值规范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以及社会身份认同,并内化为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态度,表现为幼儿的社会行为、生活情趣情感、自我评价和社会技能。

儿童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民工幼儿的个体行为随着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人与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不断通过自我界定形成“自我眼中的我”和通过社会界定形成“他人眼中

的我”,并通过“我”与“我群”的相互作用来形成自我认同以及认同本文化群体的价值规范、习俗、行为准则,进而形成信任联结。具有乡村文化背景的民工幼儿从农村进入城市之后,因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生活背景的差异而使其生活空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方面是他们拥有的相对封闭、单一的乡村文化受到开放的、多元的异质城市文化挑战,并在与城市文化、城市儿童的社会交互作用中不断追问“我是谁”“我们是谁”,这就需要民工幼儿不断更正或修订自我对现实环境和自我角色的认识,满足归属驱动。另一方面,民工幼儿到城市生活之前与其他亲属一起生活,父母与幼儿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而民工父母却因忙于生计大多采用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幼儿正常的社会情感技能缺失。民工幼儿易将这种不良的亲子交往体验泛化到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对同伴缺乏热情,既不能信任同伴又怀疑自己的能力,导致他们无法与其他个体建立积极交往的内在模式。

因此,民工幼儿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幼儿的归属驱动无法得到满足,其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户口幼儿,并产生了信任联结危机,从而无法在短期内适应城市生活,可能成为面临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危机的特殊群体。

三、促进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建议

(一)建构社区型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促进幼儿通过情感技能的掌握来满足归属需要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在与同伴的交互关系、社区资源的互动中汲取有效力量的。其中,幼儿的情感技能是其产生社会交往的原动力,影响到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质量。因此,政府要建构社会保险与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满足民工幼儿的社会性情感需要提供支性持性社区资源。

由于幼儿的情感及态度的发展源于真实的、期望的、想象的或回忆的社会关系的结果,因此,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英国及澳大利亚的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运行模式,不仅为社区内所有民工家长提供教育指导,还为幼儿提供亲社会性情感发展的机会,满足其归属需要。具体而言,针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城市,政府应在民工聚居的社区内实施以儿童保育和家庭支持为轴心的运行模式,即以育儿服务部门为轴心,利用社区资源中心和公共设施、学校或重建的社区资源整合机构,整合社区内相关的家庭支持服务部门。同时,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儿童保育和家庭服务评估机制,对其进行调控和监督,充分体现协调管理及弱势补偿作用。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政府通过建构示范园、乡镇中心园与社区早教机构的帮扶工程及机制,为民工幼儿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二)通过移情训练提高民工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民工幼儿的家庭教养方式表现为忽视型,这使得部分民工幼儿缺乏移情的正向体验和观点采择机会。因此,教师可通过对幼儿进行适宜的移情训练培养其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其亲社会行为。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社会性课程,积极创设角色扮演的活动情境,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民工幼儿和城市幼儿在共同游戏中,会意识到人们对同一情境或人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通过自我观察、对同伴的观察或同辈群体的口头指示来学习特定的情境事件、表意性知识与内在感受间的联系,体验不同角色所给予的不同应对方式。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分享其扮演角色的情感体验并对不同角色的情感进行认知,理解自己与同伴的情感差异,最终使民工幼儿在同伴活动中了解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促使其向与规范期望、文化价值及特定情境相一致的方面去扮演自己,从而形成尊重、分享、合作和关心他人等亲社会行为。

其次,针对部分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殊需要,教师可建构与自我意识相关的活动课程,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这方面,教师应围绕幼儿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等主题,通过表演游戏、自编小故事和两难情境问题等活动增加民工幼儿的采择机会,培养幼儿在对同伴的观点作出判断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控制、关心与尊重同伴。

6.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研究 篇六

幼儿的地位在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幼儿教育只是形式,希望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现在,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发展依赖于幼儿的成长。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前教育质量的好坏,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有所帮助。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

宜顺论文网

目录

前言„„„„„„„„„„„„„„„„„„„„„„„„„„„„„„(4)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念变革„„„„„„„„„„„„„„„„(4)

(一)教育环境的变迁与理念变革„„„„„„„„„„„„„„„„„(4)

(二)教育政策的变迁与理念变革„„„„„„„„„„„„„„„„„(4)

二、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5)

(一)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5)

(二)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结构„„„„„„„„„„„„„„(5)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实施模式„„„„„„„„„„„„„„(6)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变革„„„„„„„„„„„„„„(6)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革新„„„„„„„„„„„„„„„„„(6)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能力结构„„„„„„„„„„„„„„„„(7)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新探索„„„„„„„„„„„„„„„„(9)

四、未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与反思„„„„„„„„„„„„„„„(10)

参考文献„„„„„„„„„„„„„„„„„„„„„„„„„„„„(11)

宜顺论文网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变迁,人类的社会生存、经济生活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转向对人类自身素质的依赖,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出现、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由此,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必然的、普遍的选择,幼儿教师也不例外。

幼儿教师是指在学期教育机构中对0——6岁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专职工作人员。幼儿教师在促进儿童智力和社会性发展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幼儿教育作为基础的启蒙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为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要求,探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成为客观的必然。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念变革

(一)教育环境的变迁与理念变革

整体而言,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新的十字路口,新的变革的前夜。它的基本状态是,从满足需求、解决从“有学上”的问题,向“上好学”的问题转折。这是供求关系的转变,资源情况的变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是国家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社会发展观。这个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就是我们急需贯彻和落实的新的教育理想。就是以人为本,返璞归真,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回到“以人为本”四个字上,这就是教育学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价值。我们终于又回到了这么一个起点上,这是非常令人庆幸的,在我看来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变化。

培养孩子不能只是盲目的给孩子灌输知识,要全面的培养,引导孩子早期有个良好的人格、习惯,健康的情绪、情感等,所以选择幼儿园也要全面的考虑,首先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看看是不是您所认可的那种。其次了解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是否稳定,这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第三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卫生状况。另外家庭的培养也很重要,比如孩子的身体健康、良好的性格等,所以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需要家园的共同配合。另外家庭条件好不好并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家人的关爱,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全体教师专业化成长,打破现有封闭的管理模式,为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按照幼儿园的发展规划,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强与外界环境互动,为教师提供与同行、专家及社会其他

宜顺论文网

职业人员交流沟通的机会,保障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促使教师在充实专业知识、提升研究境界、完善自身人格的过程中朝着研究型幼儿教师的方向发展。

(二)教育政策的变迁与理念变革

就我国而言,完整意义上的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始于1903年湖北幼稚园附设的女学,至今幼儿教师教育已经走完100多年的曲折历程,但专业水平还很低。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教师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于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识逐步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党与国家的大力支持,教师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同时,有关法律也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198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部门、各单位举办幼儿园,应根据国家关于幼儿园教师的条件和要求聘用或任用教师。”

1990年2月1日正式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守,身体健康。”幼儿教师在实践《规程》的教育思想的探索中,探索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加了幼儿间及师生间交往的机会,注重了教育环境的创设、利用以及活动过程的指导,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了他们的教育技能,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①

为了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培养质量,2005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教师教育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本地区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层次、培养规模和实施途径,要加强对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统筹管理,组织开展专项评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力量。

二、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一)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涉及的领域包括: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专业知识(涉及领域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涉及领域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① 张保庆.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试点工作[A].中国教育年鉴[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宜顺论文网

教师专业化是使教师从普通职业转化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或是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专业水平成熟和发展的状况。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的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二)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结构

舒曼认为,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的范畴分别是:一般通识教育、专门的学科知识、教学原则、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了解学生之差异、教材内容、思想表达与沟通技巧、教育背景及基础知识等八个方面。司奎文在《司奎文对有效教学的观点》 一书中认为,教师素质应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技巧、学生学习成果评量、教师专业精神与态度、其他有关学校的服务工作。

NAEYC在2001年至2003年制定了三套有关美国幼儿职业从业者的教育训练计划,三套计划均包含了五项幼儿教育从业候选人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核心标准。标准一: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标准二:能够构建家庭和社区的关系;标准三:能够对支持幼儿及其家庭的措施进行观察、建立档案、开展评估;标准四:具有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标准五:应成为一名专业人士。我国很多学者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形象已不再囿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转变为与幼儿具有良好沟通、反思型的专家。例如,学者张博认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应具备以下特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育能力;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技术;高水平的活动设计能力;与幼儿进行高水平互动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对环境的设计和使用能力;对问题和幼儿进行研究的能力。

学者张元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将幼儿教师的素质总结为: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智慧;合作反思能力;人文素养;批判理性,这五个方面。

庞丽娟教授也从六个方面具体地说明了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承诺;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不断地专业化学习。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实施模式

1、讲座培训式教师专业培训;

2、学历进修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宜顺论文网

3、关注保教能力的教师专业发展;

4、统一模式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变革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革新

21世纪是一个前进的、向上的、充满着许多未知数的世界。它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各方面的才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对于新世纪的教师提出了许多要求,因为,新世纪的教师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我觉得、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继承老一辈教师的传统美德,更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为新世纪的年轻教师,我们应该养成自己的习惯。因为教师对于动态的课堂情境和幼儿状态的把握,必定只能是局部的、大致的和推测性的。教师能够将幼儿对自己的挑战转化为自己对自己的疑问,转化为一种积极行动的动力。其次,要能带着问题来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任何的活动中都应该做到心中有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标,同时要不断的接纳孩子的新目标。

幼儿教师专业化基本含义:把幼儿教师视为专业人员,使幼儿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把幼儿教师视为专业人员”,即确认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使幼儿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就是通过专业训练使幼儿教师达到相应的专业素质水平,使幼儿教师由普通人成长为专业人员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1)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八2)善于观察和评价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3)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4)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5)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6)与幼儿家庭家里积极的有效关系;(7)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8)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

可见,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取决于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而教师专业素质的获得是一个动态过程。幼儿教师要通过持续的学习与探究,积累并反思教育经验,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在这种完善、提高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经历了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由普通人到专业人员的成长过程。

作为担负着培养幼儿这一特殊工作的幼儿园教师,作为身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正确理念的指引。随着我国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基础教育的观念与实践与时俱进地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幼儿教育正在向着更加人本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幼儿

宜顺论文网

园教师的基本理念也随之更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提出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基本理念,正反映了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丰富内涵。

一、幼儿为本(一)关于“幼儿为本”的涵义“本”可解释为:基础、主体、根本、本原、本质、出发点、目的等。“幼儿为本”,即“幼儿本位”之意,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幼儿教育上的具体体现,是幼儿教育本质的重要内涵,也是幼儿园教师应秉持的核心理念。珍惜幼儿的生命,尊重幼儿的价值,满足幼儿的需要,维护幼儿的权利,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等,乃为“幼儿为本”的核心内涵。倡导“幼儿为本”但不能将之孤立化。“幼儿为本”不是“幼儿唯一”,因为“幼儿为本”的实现需要多种条件来保证,否则“幼儿为本”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能力结构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也可以按其它方式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活动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学习。

1、健康

——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2、科学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3、社会

——增强自信,培养幼儿乐群、友好的态度和行为

4、语言

——提高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5、艺术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新探索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来领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的不断成长才能带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的素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性工作。如何根据教师自身与外在的需求,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形成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呢?本校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抓手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为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的研究,特已望亭中心幼儿园为例进行了调查。

有70%的幼儿园教师不是幼教专业院校毕业,也就是说只有30%的幼儿园

宜顺论文网

教师是幼教专业毕业的。

但是在这70%的教师中,有大部分教师参加了转岗培训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另外,对于区里举办的青年教师比赛,他们更是踊跃参与,希望以此来不断完善自己。小部分的教师也通过“师徒结对”来“拜师学艺”,学习老一辈教师的专业素养,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让自身能够更好的学到专业知识。通过教师们自身的努力,他们的专业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幼儿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了发展。

1、内外兼修——调动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离不开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驱力却来自本身。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发展自己的内因,也就不能挖掘教师的最大潜能。作为学校应善于发现或创建一个“引擎”,做好一个“离合器”的作用。因此,我们采取了走进心灵、亲近名师等活动来推动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①走进教师心灵,激发教师内在发展需求。

如果要实现利用教师的内在需求来寻求自身发展的策略,首先要关注教师内心的想法与需求,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学校围绕“你理想中的教师、你希望学校为你在教学上提供何种帮助、你在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等问题,通过民主座谈会、个别谈心会、问卷调查等活动,对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展开调研。调查结果表明:77.5%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比较大”和“很大”,在工作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究其原因,首先来自职业自身高强度的工作负荷,还有来自家庭负担和生活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是简单地搞末位淘汰,而是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调整自己。如:组织教师开展联欢活动,让他们放松心情;开展讲座、咨询,缓解教师压力。我们把关心教师、满足教师的这些需要,作为激发教师内在发展的前提。

②亲近名师理念,促发教师外部发展动力。

让教师走进名师,用名师的坎坷成长之路、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人格,深深折服教师们,让每个人都由衷升起敬意与动力;让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教师迸发出自身要学习发展的火花,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请进来——邀请区教研员、名师、学科带头人开展讲座、报告、上示范课等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激发工作热情。

走出去——外派教师到杭州等地学习全国的特级教师、专家教师的授课及先进教育理念;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于到区级、市级优质课的磨课、赛课、送课等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宜顺论文网

看录像——观看窦桂梅、于永正等全国著名教师的亲身讲座(我的成长之路)及国家级、省级的赛课、示范课等。学名师优秀品质、扎实功底、高远艺术,向名师看齐。

写体会——要求每位教师在亲近名师、更新理念之后写出自己的学后感想,寻找差距,激发学习发展动力。

2、因材施策——形成不同阶段教师的不同发展策略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比如教师人格的完善,教师个性的张扬,素质的提高,教学风格的树立,教育智慧的形成等等。为了让每位教师都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在活动的始终,使其充分显现出独特的风貌,学校应重视教师个性特点的张扬,积极创设有利条件,以多种形式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发展目标。

四、未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与反思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幼教改革也全面展开,就要求一线教师由原来的“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这也是时代对教师发出的呼唤。这一转化过程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什么是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从非专业人员

为专业人员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的发展过程。

(一)自我意识是专业发展的基础

教师专业自我意识是指教师自身对教育情境中自己专业现状的总体认识、体验、评价和期望。当今“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要求幼儿教师首先是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人,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教师是一种高自律性的职业,幼儿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对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是幼儿教师真正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既能将幼儿教师过去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未来的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教育行为,又能增强幼儿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从而确保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过低或过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阻碍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例如,如果幼儿教师

认为幼儿教育是一个稳定的、缺乏挑战的职业,是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

机械重复工作,那么,三十年的幼儿教师生涯或许就是他一年工作的三十次重复

而如果过高估计、过分自负以至虚妄自大的专业自我,则又会导致其因盲目

宜顺论文网

而藐视教育理论,轻视他人有益的教育。

(二)自我规划是专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积累过程,任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存在着发展的阶段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就是幼儿教师本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一个蓝图,为引导、监督和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参照框架。为此,幼儿教师需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全方位分析自身状况,正确判断自身目前所处的发展状态,预期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计划,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在专业元认知的基础上有序地进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要求幼儿教师在制定专业自我发展规划时应做到:首先,自我分析,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优势和缺陷;其次,环境分析,把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使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社会和儿童的需求结合起来;第三,确立目标,形成专业发展愿景,列出优先发展领域、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等;最后,拟定专业发展路径,精心设计行动方案。

(三)自我反思是专业发展的方法

美国学者舍恩认为,人们职业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渠道不是离开职业活动的专门学习,而是在职业实践中不断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则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来源,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众所周知,专业知识是建立在专业经验的基础上的,但是如果不能对自身经验进行积极的体验和反思,经验对专业知识的增长就不会有多大贡献。积极的体验与思考可以让幼儿教师从经验中学到一些情境化、个人化的实践性知识,领悟教育的意义并提出新的教育方法。为了进行有效的体验和反思,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札记帮助自己进行教育反思。反思札记的撰写比较随意,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和困惑记录下来,以帮助自己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将撰写反思札记看作幼 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将十分有助于幼儿教师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教育反思能力。

宜顺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刘英.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看幼儿园课程改革;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2、张元.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邓泽军.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与建议.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4、陈金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阻碍因素之分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5、丁小明.严权.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6、彭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7、张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7.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 篇七

1 土地流转过程中女性权益的现状

《<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说明》第六条明确规定,强调妇女和男子享有平等的农村土地承包权。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然而土地流转过程中女性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支晓娟、吕萍,2010)。与农村男子相比,农村妇女不仅在承包地分配方面很难与农村男子实现平等,在宅基地分配方面更是严重不平等(黄英,曹锦丽,2016)。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女性不得不面临自身应有权益被剥夺的客观现实。女性应有决策权的损伤,婚姻流动与女性承包经营权的损伤,土地流转过程中女性继承权的缺失(狄金华,钟涨宝,2012)。婚嫁、离婚、丧偶妇女随着户籍的变动,承包权丢失;出嫁妇女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受到侵害;农村妇女继承权被侵犯,导致土地权益受到影响(邓红,2011)。离婚女、丧偶女在土地补偿款发放或集体利益分配时受歧视,无法与其他村民同等享有收益(黄英,曹锦丽,2016)。除了女性权益的剥夺,土地确权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土地流转只能是户主签合同,不需妇女签字,把女性权益掩盖了。(胡能灿,2014)。在女性权益的研究过程中,基本达成对于妇女权益侵害的一致认可,可见女性仍然是属于弱势群体,其权利和利益难以得到根本保证,这一旧有的客观事实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 土地流转过程中女性权益缺失的原因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活保障,然而国家法律政策缺陷的影响,传统思想、婚嫁习俗的影响,以及救济渠道不畅的影响导致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受到了损害(邓红,2011)。除了这些原因,婚姻变化也是导致女性土地承包权发生改变的最重要原因(宫君,2009)。

也有学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女性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进行研究,第一是历史根源,主要是指传统文化、村规民约以及农村妇女自身原因等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造成的侵害。第二是经济根源,即指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很少。第三是法律根源,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土地权益,但是我国的法律制度设计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等,这是造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又一重要原因(陈红芳,2009)。乡村制度安排和妇女的参政程度限制了土地确权中对妇女权益的保障(李莹,2013)。政策只注意了女性的实用性性别需求,而忽略了女性的战略性性别要求(李慧英,2000)。

3 土地流转过程中维护女性权益的对策

以社会性别的视角来研究农村土地问题,很多学者从政策层面来制定关于维护女性合法权益的对策,提高立法者、执行者和村民的性别平等意识,完善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优先解决离婚丧偶妇女无地问题是维护妇女土地权益的有效对策(邓红,2011)。

除了政策层面,部分学者从思想意识层面认为决策者的观念要更新,增强社会性别意识;社会大众的观念也要更新(葛燕林,2013)。部分学者从法律层面来提出对策,完善相关法律,消除法律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张力(周应江,2005)。女性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王景新,2003)。针对已有的村规民约,还有学者从村民组织层面提出要修订村规民约,建立基层妇女组织(葛燕林,2013)。

摘要:土地流转过程中女性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与农村男子相比,农村妇女不仅在承包地分配方面很难与农村男子实现平等,在宅基地分配方面更是严重不平等。农村女性拥有的对土地的承包权、收益权以及继承权这三类权力都在现实中随着女性身份的转变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提高农村女性在土地流转中的地位,保护农村女性的合法权力迫在眉睫,尤其是在农村女性生产主体化的背景之下,更应该通过社会性别视角关注农村女性的合理诉求。

关键词:农村女性,土地流转,社会性别,女性主义,权益

参考文献

[1]邓红.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1年10月,

[2]胡能灿.集体土地确权登记,请写上妇女的名字[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4年1月

[3]宫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土地征用研究综述[J].管理观察,2009年3月

[4]李莹.土地确权登记中妇女权益保障的国际经验和启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 篇八

【关 键 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社会各界加大了对农村女性教师的關注。据统计,我国中小学女性教师数量从1951年的22%提高到2003年的49%,但由于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以及师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男女教师比例在城乡和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女性教师要求在工作、经济、专业发展、家庭成员地位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独立性越来越高,这正是因为女性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和教育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女性主义呼吁女性独立、自主、鼓励女性抵抗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给传统思想积淀较深的中国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新思想的女性教师来说更是极大的鼓舞。农村教育机构对女性教师生存状况、尊严及平等地位的关怀更加符合她们自身的发展需求,并且更加重视对她们的人文关怀。

一、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状态的困境

(一)生活质量较低

农村教师工资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女性教师的生活质量,工资待遇偏低限制了女性教师正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不少贫困地区拖欠教师工资实为严重。农村教师生活条件艰苦,物质和精神生活匮乏,尤其是在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的“吃穿用住行”极为不方便。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许多农村学校使用的教工宿舍年久失修,设施陈旧,一遇刮风下雨的天气就会漏水,有些已经出现安全隐患,非常危险。除了物质条件匮乏外,农村教师的日常业余生活也很单调,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和同事聊天,条件稍微好的学校会有一台电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书店、超市,无法利用网络资源,农村单调乏味的生活是造成教师思想压抑和郁闷的主要原因。

(二)工作压力过大

首先,师资力量不足是导致农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每一位教师都会承担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的工作负担、课业压力再加上学生升学的压力都是对农村教师极大的挑战。女性教师由于性格温柔、心思细腻,常常被学校安排担任班主任工作,由此更增加了她们的工作负担。一般农村学校中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需要有教师的监督和跟进。除了学习方面,生活上更是亲力亲为,通常农村中小学早晨5点就要起床晨读,之后上课,一直到中午午休、晚自习,都需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注,晚自习下课后10点钟还要忙着批改作业和备课,①睡觉时还要注意突发情况的发生,可以说农村教师24小时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她们往往消耗大量精力,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其次,农村的教学条件比城市差,崎岖的山路、寒冷的冬天、简陋的环境等一些农村特有的困难,也使农村女性教师的工作陷入困境。

(三)健康状况堪忧

身体状况方面,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日常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没有能够保证个人营养的基础,再加上农村对教师医疗健康的保障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村女性教师总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农村条件恶劣,教师由于职业的原因多伴有各种职业病,尤其是女性教师,因此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调查显示:“730名女教师中81.64%的教师具有非健康症状;在596名处于健康以下状态的教师中,多患有咽喉炎或声音嘶哑、咽喉干燥、心肺和血压不健康等疾病,14.60%的人有妇科疾病。”②由此可见,农村女性教师普遍存在身体健康不良问题,并且容易受到职业病的困扰。心理健康方面,与男性教师相比,女性教师更容易受到人际关系、情感波动的影响,女性教师在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等方面表现的比男性教师更突出,这会严重影响农村女性教师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效率,不利于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

二、影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和不公评价给女性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过多压力,是影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的重要因素。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就整个教师行业来说,教师的形象一直都被塑造为高尚的模范,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理想化程度高,一般情况下会认为教师的负责程度与其教学成果成正比,稍微出了一点差错,都有可能被家长和学校领导抓住,并以此为借口加以渲染。特别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一种错误观点,无形中给教师制定了非常高的标准,赋予了教师很多的责任。教师也是普通人,过高的期望会使他们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工作产生失落感。③其次,针对男女教师而言,社会对其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男性教师的评价具有单一性,往往只是集中在工作中的成绩;而对女性教师的评价却是双重的,除了学校的工作成绩之外,还包括家庭劳动的成果。因此,不同的评价标准也是影响农村女性教师角色冲突的原因。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城市和农村差异性最显著的特征,农村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农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也就相对较低。而教育这一事业本身就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政府的支持和民众的拥护尤为重要,可是有限的生产力提供的经济支持也是有限的。物质上农村教师的基本收入远低于城市教师,精神生活上也没有城市教师丰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生存状态有着巨大差距。正是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得农村女教师在与城市教师的各种比对中产生很大的不平衡感,进而对自己现在的处境和未来规划产生疑惑和动摇。④同样身为中小学教师,同样勤勤恳恳的工作,甚至工作条件和环境更加艰苦,这样一种工作与回报不成正比的付出就会越来越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足带来的物质匮乏,一点点侵蚀着农村女性教师长久工作的信念。一些偏远地区的村落以手织农耕为主要的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落后限制了教育的发展。由于农村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只要求劳动者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农村女性教师的工作价值也就降低了。农村教育没有得到更多的政府和企业扶持,政府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女性教师在工作中的投入得不到相当的回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女性教师生活条件的改善。

(三)政策导向不明确

经济和社会总体环境如果说是长久形成的积淀,那么相关政策的细致和完善则是具有现实时效意义的。政策的执行既要保证对纲领思想的正确表达,又要保证各方面的利益,还要适应当地的地域特征。影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的政策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法律政策的不完善和未细致化给政府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题;其次,没有按照政策来执行也是影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的因素之一。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从中提出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决不允许拖欠教师工资,改善教师住房条件,以切实解决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⑤虽然没有针对女性教师,但是总整体上做到了对农村教师的把握,即便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出台了,但各地执行差异显著。农村教师工资政策实施不规范,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明显的不一致,难以保证农村女性教师同工同酬,从而影响教育均衡发展。

(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封建社会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对女性的歧视性观念制约着农村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在农村,大部分村民认为女性就应该在家照看孩子把重点放在家庭上,而不是事业。这一观念对女性教师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教师职称评比以及参加学校管理等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等对女性歧视的观念使得许多农村父母认为家中的女孩子没有必要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女性成为了教育中的牺牲品。正是由于这种传统思想严重影响了女性教师的自主发展,无形中改变了女性教师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制约了她们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五)个人意识薄弱

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的改善和发展受自主发展的影响。农村女性教师消极的发展观以及欠缺自我素质的提升,再加上激励女性教师发展因素的不足,容易使得女性教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另一方面,农村女性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而且没有形成集体意识,基本上都是各自单干,缺少对女性文化的认同和对群体命运的关注。所以,只有她们自主发展意识增强,主观上要求上进,才能更好地调动女性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才能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条件。

三、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的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的生活环境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等各方面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营造出有利于女性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对陈旧观念的改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⑥传统的性别观念是抑制农村女性教师社会地位提高的精神枷锁,这就要求发挥社会大众舆论的力量来宣传先进的性别平等思想。在如今这样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应该对女性教师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价,提供女性的社会地位,各级政府通力协作形成男女两性协调发展体系,多方面努力形成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改善女性教师工作的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妇女联合组织的作用,为农村女性教师参与社会工作提供组织帮助,家长也要应该积极配合教师共同面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尽可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优化农村女性教师生活的舆论环境,构建一个和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氛围。⑦

(二)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对于资金严重缺乏的农村教育来说,资金的支持是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生存条件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只有提高了农村女性教师的工资水平,收入得到保障,才能切实解决她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保证女性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对农村教育经费紧张问题提供制度保障。⑧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如何正确地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极为重要,在保证原有工资有效发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农村学校的财政拨款,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偏远农村地区教师津贴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一视同仁,将农村女性教师的待遇按照与男性同样的额度来发放,并为女性教师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以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硬件不足而引发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师范院校中加大对农村女性教师新师资的培养,对已是教师的女性完善其职业培训,积极创造出激励女性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更好地组织建设女性教师队伍。

(三)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

改善当前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状态需要各种政策的支持,政策的完善和对政策执行力的监管是提高农村女性教师生存条件的有力保障。偏远农村地区各方面都欠发达,与城市教育相比存在诸多差别,制定有关政策,建立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乃至校际之间的资源配置平衡机制,建立城乡学校帮扶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的教育政策仍然在多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只有将社会性别纳入到教育政策中来才能实现保障女性权益的有效实现,避免现有一些政策中性别的盲点再次出现,提高教育行政决策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建立监控性别平等的指标系统,将性别意识纳入到教师教育的内容之中,并结合男女实际的社会认识水平,站在公平的角度设定对男女都有利的政策,宏观规划、长远计划来现实影响等多方面保证女性权益的有效实现。

(四)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长久以来,由于生活和传统文化上的习惯,大部分农村家庭视家务劳动为生活内容,事实并非如此,家务劳动是一项繁琐沉重的工作,而女性往往充当了这项工作的负责人。相比城市生活,农村生活枯燥乏味,相对单一,女性教师平日里没有空余的时间参加娱乐活动,也没有可供她们交流和活动的场所,所以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女性教师提供一个类似于“女教师联合会”形式的交流平台,努力营造出一个互相帮助、互相进步的人文环境。农村女性教師是农村先进思想的传播者,而农村本身就受传统封建影响较重,女性教师在这种双重作用的环境下进退两难,使得她们不得不面对应有的社会地位与农村女性教师发展相对落后相矛盾的局面,所以应该全面细致地为农村女性教师着想,从心理支持、人文关怀等角度给予正确的帮助,以满足她们在思想上和情感上的需求,这样才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增强自身专业发展

只有加强了自身素质,才能促进专业的发展。农村女性教师在原有的学历和专业水平之上,还要保证在工作中教学相长,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积极鼓励女性教师接受专业培训,提高女性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多关注年轻女教师,共同推进女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教育中女性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应该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专项培训,使她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将农村教育发展到最好。培训是以足够的经费为依托,一方面,大力发展校本教研培训,利用现有资源保障培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投入更多的培训经费,拓宽筹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途径,改善由于培训费用带来的经济紧张问题。

注释:

①韩柒华.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农村教师健康权益的保障[J].老区建设,2008(10).

②王琦.农村女教师生存状态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01).

③张永华.关于我国农村女教师发展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6(08).

④玉丽.农村缺少女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农村女教师现状分析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06(07):27.

⑤颉俊祥.甘肃农村女教师现状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01):36.

⑥敬怀.农村教师队伍中的“半边天”[J].中国三农,2005(08):11.

⑦李斌辉.女教师专业发展: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J].教育评价,2009(02):29.

上一篇:拱形的秘密作文500字下一篇:毕业实习指导书及实习报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