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法

2024-06-29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法(精选5篇)

1.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法 篇一

文言文其实不难、三道选择题、两句翻译。(我们这里是这么考的)

先说选择吧、第一道考实词:四个选项、你把它给你的意思代回原文、看看通不通顺。针对这道题、你就积累诗词吧、除非你的文言文感觉很好。要知道、高考语文所考的内容一定是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就比如他可能在背诵默写篇目范围外的一些课文中的不经意间的一个位置挑出一个实词考你什么苏武传、什么陈情表、什么孔雀东南飞(偏义副词什么的)。记住、他不会考你不知道的、就算有不知道的、剩下的三个你一定学过、只不过可能你没印象而已。第二道考的就是挑事件、就比如什么“直接表现XXX骁勇善战的是”“表现XXX怎样怎样性格的是”等等。这个就看你的理解能力了、不过这个不难真的、只要你文言文不算很差、就应该能选对。

第三道也是找事(理解题)。这个题就是看你对全文事件的理解了、他可能把时间或地点或人物悄悄给你换了什么的、这个你只要仔细一点就可以不错。【选择题的正答率就是题海战术虐出来的(把感觉虐出来、最后生成条件反射)】 最后就是翻译了、翻译吧...翻译有翻译的采分点、采分点对了、句子大体上没有什么毛病就可以得满了。关于翻译、我建议你没必要玩题海、首先把课本上的实词弄会、然后你在做文言文的时候、千万别做完就完了、一篇文言文、5道题、但是重要的却不是题答得对不对、而是文言文本身、它的用处还是很大的、你不能局限于这篇文言文考的翻译我会了就完了、要是下次还是这篇文言文、但是翻译换成别的句子、你就好傻眼了、所以你明白我的意思了么?把做过的文言文拿出来翻译(翻译有用的、什么介绍他小时候家里怎样就不用了、翻译内些跟传主关系较大的语言、行为什么的)。我还是内句话、他不会考你没学过的、都是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

2.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篇二

如何提高考生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能力呢?

一、以题知文

“题源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作为“题源”的文言文语段,多出自教材之外的所谓“正史”的二十四史,所选文章往往一般不是节选其中一个现成的片断,而是缀联写人叙事纪传体史传文的若干片断而形成的一篇相对完整的文段。为了能体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检测目标,文言文试题重点考查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因此,作为检测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本身,往往会包含着对文章理解的众多信息,而成为阅读文章的重要手段。如2011年全国卷(课标版)文言文语段选自《宋史·何灌传》,短文不足600字,而关涉的人物和事件却很多。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认知,需要考生对试题的题干和选项加以关注。如第6题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其选项的内容就涉及到考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选项C把“灌亦望风迎溃”理解为“何灌阻止溃退未成”,而文章的事实是何灌并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四个选项以“筛选信息”的方式联系起文章的内容,为读懂这篇短文设定了辨认的方向,或者说作出了内容提示。

如果说知识储备是形成能力的基础的话,就解答高考文言文试题而言,则应该以解答能力题为基础,进而完成知识题的求解。以题知文,知文索解,这正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求解的基本方法。

二、文意索解

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什么人做(说)、怎样做(说),对谁做(说)等等,都是前后照应、相互制约、通过不同的方式发生联系的,这些联系的方式有条件因果、承接延续、描述例解、手段目的、同位互注等。它们为推断文意提供了线索,成为文意题求解的重要途径。

以2011年全国卷(课标版)第5题为例,来说明如何通过索解推断文意来完成文言文阅读能力题。第5题题干的关键词是何灌“行事有成”,提供的例句是: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②或著崖石皆没镞;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6个句子中,①句表明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②句说的是有时而非全部的情形;④句是奏章的内容,“愿”字表明只是一种请求,而非实际的行为。这3个句子与题干关键词“行事有成”相悖逆,成为判断正确选项、索解文意的最直接因素。

三、语法定位

对于文言知识题而言,准确答题必须掌握包含三个层次的知识模式:第一层次是分析语法结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相对固定的位置以及相互搭配关系;第二层次是分析主要词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与语法结构成分的对应关系;第三层次是以现代汉语为参照,分析文言实词的词类与语法结构成分的对应关系。出现破例的情况,有实词的词类活用、文言虚词用法上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以及文言句式上的特殊句式。

即使是文言文翻译题,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模式来答题,难以驾驭的语言操作也会变得有章可寻。比如2011年全国卷(大纲版)翻译句子“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运用第一层次知识模式划分好句子的结构关系:【鼎】至,【鼎】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鼎】【使】列部肃清。运用第二层次知识模式明确这是一个连谓式的复句,涉及熊鼎的动作行为和结果。运用第三层次知识模式判断“有司数十辈”是定语后置句。答案: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数十个官员,使各个部门安定清平。

四、词义推断

在文言文阅读测试中,善于推断实词词义,既是明确文章大意的有效阅读方法,也是解答词义试题的有效解题方法。

1.可以利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推断词义。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如全国卷(课标版)“辽人常越境而汲”一句中“汲”的意义。“汲”的义符为“水”,联系下文“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取水”的意思。

2.可以利用语法特点来推断词义。汉语的语法是有规律可行的,根据语法推断词义,往往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全国卷(大纲版)“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一句中,“长”放在“龙溪书院”前,处在谓语位置上,很显然,“长”字应作动词。结合上下文考虑,“长”应该是“执掌”的意思。

3.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如全国卷(课标版)“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中的“彻”与成语“严寒彻骨”的“彻”意义是否相同呢?我们可借助成语“严寒彻骨”由“彻”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穿透”之意。

4.可以利用文言句法的特点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既简单易行,又准确可靠。

五、落实关键字

文言文翻译题是主观题,卷面只给出被译句,内容完全靠学生自己翻译,所以解答翻译题有一定的难度。以往高考中,该小题的得分率普遍较低,考生应提高警惕。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既要落实实词的意义,不能忽略虚词的存在,还要组织合理的语言顺序。翻译句子时,考生要学会如何从句中拎出关键词,这将直接关系到答题的评分。而对于这一点,很多考生由于文化积累和知识面的限制,难以准确把握,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即不要放过对每一个实词的注译,这样才不至于丢分。2011年全国卷(大纲版)翻译“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一句,评分标准就有这样的要求:译出大意给3分,“裘帽”、“复遣”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全国卷(课标版)翻译“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要注意“乞入见、控守、西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这样的要求体现了关键字落实的重要性。

3.高考现代文阅读三步法 篇三

一、观其大略

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是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捷径: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

标题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说明文的标题往往直接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中心,如《景泰蓝的制作》、《神奇的极光》等。议论文的标题无非三种,一种是直接点明中心观点,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种是间接点明中心观点,如《别了,司徒雷登》;一种是确定论述对象或范围,如《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孔孟》等。散文的标题则主要是确定描写对象,如《故都的秋》、《我的空中楼阁》等;其抒情基调蕴含在与标题紧密相关的关键性语句中,如《故都的秋》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句;这些关键性的语句往往也是散文主旨所在。

如果文章的末尾还有注释,则这些注释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注释如果是交代文章的出处及创作时间,实际上是提示你要“知人论世”。只有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二、“剔肉存骨”

作家在写文章前都要先搭一个架子,然后组织材料。这个架子,体现了文章的整体思路。好的文章,材料附着在架子上,就像肉附着在骨头上。因此,要理清思路,就必须先将这些“肉”剔除。是说明文,则将涉及到各种说明方法的材料剔除。如“举例子”,则将例子剔除;“列数字”,则将数字剔除;“作比较”,则将比较的另一方剔除。是议论文,则将各种论据剔除,包括事例论据,引用论据,比喻论据等。是散文,因为“形散神聚”,则将体现“神”的抒情议论性语段保留,其他部分剔除。材料一经剔除,文章的整体思路就水落石出了。常见做法:一、舍偏取正法;二、分层归纳法。舍偏取正法,就是将文章的信息分出主次来,只提取主要的信息。具体到文章中的某个段落,则是提取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处在段首或段末,不难判断。具体到段落中的某个句子,如果是单句,则提取主干;是复句,则提取分句中的主句。

分层归纳法,就是概括段落大意,一般适用于散文阅读。

三、“定点扫描”

完成以上两步后,正式开始答题。首先“定点”,即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找到了出题点,就进入“扫描”阶段。以出题点为中心上下“扫描”,寻找答题点。一般地说,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就在上文,比喻句所说明的事物也在它的上文;观点句的理解要看它的下句,材料所说明的观点要看它前面的议论句;散文的主旨句往往在抒情议论性语句中。找到了答题点,还要注意答题方式。多数情况下,可直接摘引原文中的语句作答。如果题目要求你“概括”“归纳”,则必须通观全段甚至全文,将要点整合,用流畅的个人语言来表达。

命题者拟题是从整体上来设计的,几道题由浅入深,题与题之间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一般地说,应从第一题入手,循序渐进地答题。但有时也可前后参照,从题目之间的关联性上得到启发,从而更快捷地找到答案,或验证答案。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辩名析理,把握文体特征。所谓“辩名”就是要明确我们阅读时的阅读材料(阅读客体)的文体。“析理”呢,就是要分析所给文体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这个环节的重点就是分析文章的文体特点。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侧重点。我们只有把握好了这些文体的特点,才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依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有条理地开展阅读。例如,如果我们阅读的是一篇叙事作品,那么首先就要明白叙事作品的特点,要看清是以记人为主,还是以叙事为主。如果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那么一般来说,它的重点就应该在对人物的刻画上,而对人物刻画的重点是为人物的性格服务的,所以在阅读时就要注意,作品的中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它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细节等描写手段来完成的。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描写,看一看这些描写都分别是从那个侧面来刻画人物的,也可以说是表现了人物的那一个方面。如议论文章,它的重点就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能明白是通过那些论据来完成对论点的论证的。论证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等等。散文的重点在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上,通过品评文章语言来披文入情。“心中有纲,作题不慌”,作为一个阅读的主体,我们应该明白这此些方法和特点,才能从容地立于阅读材料之外而客观有条理地进行阅读,而不致于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方法而胡乱作答。

二.锁定目标,落实阅读过程。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读所给材料的过程,而作为练习和考试中的阅读来说,更是带有明显的阅读目的――完成后面所给的阅读问题。所以,就这个阅读的过程来说,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要注意整体阅读,从整体上把握好阅读的材料,先从感性认识上来看一看文章是属于什么文体,内容上都说了些什么,对所给的材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二是落实阅读的目标。在我们已经对所给的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一看文章后面所给出的问题,看一下出题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出题的。它所考查的重点是文章的哪一点。在这个步骤中,往往要和第一步中的文章特点结合起来运用。第三步,就是带着这些问题再回到阅读材料中落实答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的设计,往往是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按照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来出题的。在我们读完了问题之后,可以来对照着这些问题再回到原来的文章中,看一看,它们的答案也相应地应该出现在文章中有哪几个部分,我们可以按照材料“按图索骥”“对号入座”,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解答。

三提纲契领,注意重点句段。在阅读所给材料中,有些语句或是语段甚至是个别字词,在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或是升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在阅读中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些句子,往往能够快捷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以我们在解读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语句和语段。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中心。如一段文章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再如首括句、反问句、省略句、以及过渡句等。甚至一些提示语和附加语,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总之、总而言之等等,在阅读中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1991年的高考试题,所给的材料<<世间最美的坟墓>>,后面给的问题有一道问题是这样设计的: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当年的很多考生都没有能回答出来,其实如果细心的话,非常容易,因为在文章的题目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那就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中旅行”,而在材料后面有一个注释“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从中可以看出是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如果注意到了这个注释的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深思精写,准确表述语言。在高考中,我们每年遇到的阅读材料有两类,一是第一卷中的小阅读题,一是第二卷中的大阅读题。在这两类题中,第一卷的小阅读往往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它需要的是细心。而第二卷中的大阅读,除了细心之外,还要求深刻。它的大部分问题是要学生自己来作答的。而在实际的考试中,很多同学都是很害怕这一部分的阅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作完试题后心里还是没有底,究其原因,大多是对自己所答问题没有把握。其实在这里面,一个关健地方是没有能够真正把握题意,所答问题没有能够准确表达题意。所以我们要能够做到准确表述自己的语言,使所说的话能够语言精练,表意准确。而要能够做到语言精练,表意准确的前提就是我们能够深思――-要想得广、想得深,正确理解文章、题意,而避免曲解和遗漏。这里有两句话值得我们思考,一是“琢磨不透,瞻前顾后”,一是“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把握住了这两句话,我们就有可能准确地理解文意,题意。而不至于啰里啰唆,不能要领。在具体作答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文言文的翻译标准来说――信、达、雅。信,就是要能够用词精确,忠实于原文而不曲解的文意题意。达呢,就是要求所表述的句子能够符合文章的文意,准确表达文意题意,雅,就是自己所写的句子本身还不能有毛病,还不能超过字数的限制。

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延伸联读

语文学习在实施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教科书中的某些有价值的知识点,从中挖掘出有意义的课外材料与教学内容相印证,为拓展阅读视野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

⒈由篇及书延伸。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原著一部分,让学生配合课文阅读。如《刘老老游赏大观园》选自《红楼梦》,教师印发作者创作这一巨著的背景材料,讲述刘老老五进贾府的故事,抄读《枉凝眉》、《终身误》、《葬花诗》、《好了歌》、《护官符》等许多精短诗文和对联,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中众多人物的关系网以及“金陵十二钗”中一些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征,很快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课后纷纷借阅《红楼梦》。又如《曹操煮酒论英雄》选自《三国演义》,就学唱《西江月》,推荐《温酒斩华雄》、《用奇谋孔明借箭》等精彩片段,介绍用三国人物填充的歇后语,学生对《三国演义》的兴趣油然而生。这种寄寓于原著的放大式延伸阅读,不仅会对解读课文有很大帮助,而且容易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成为促进课内外结合的重要阅读纽带。

⒉追源探微延伸。根据知识的源流关系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如学习余光中的现代抒情诗《乡愁》,以这首诗为基点,向上从《诗经》中领会这首诗赋、比手法的运用,从唐诗宋词名篇里寻觅表现“乡愁”的不同物象;向下联系当今学生熟悉的表达“乡愁”的流行歌曲内容及形式,眼前豁然呈现出中国诗歌发展变化的过程,令学生耳目一新。又如学“运筹帷幄”一词,探究它的出处,引出刘邦的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讲述张良、萧何、韩信与刘邦的故事,引起学生对阅读《史记》以及有关史评的兴趣。这样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内容又得到文化熏陶。

⒊多维求异延伸。“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的立足点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同一文章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而一篇课文内容往往只能表现一个方面或一种观点,我们寻求一些反向立意的材料引导学生去阅读,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完璧归赵”故事,如果仅止于通过人物的言行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像司马迁那样对蔺相如大加赞赏,那么学生也仅止于此。如果推荐阅读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记》,再列举项羽、曹操等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的例子,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不同史评进行阅读,可从中培养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又如学《效颦》,可延伸阅读《东施效颦又何妨》。

⒋由点及面延伸。从课文中的细微之处或一词或一句或一个段落中,引出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增加新鲜活水,拓宽思维空间。如学郭沫若的《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由其中“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还活着,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一句,带出阅读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使诗与文相互映衬,相互解读。如学宗璞的《西湖的绿》,由末段“波平如镜,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浆声唉乃,愈增加了一湖的幽静”一句,带出阅读南梁王籍的《入若耶溪》,感受课文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同工异曲之妙。

4.高考文言文断句与标点题解题技巧 篇四

断句大致还可以借用以下方法:

①首先要注意借助自己掌握的古汉语词句的知识(词法、句法等)来断句。例如名词经常做主语或者宾语,遇到了名词、代词做主语了,就在它的前面断开;看见名词、代词做宾语了,就在它的后面断开。动词、形容词经常做谓语,一般讲,尤其是动词的前后往往都不能断开,因为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但是不及物动词做谓语例外。虚词在文章中主要起着帮助造句的作用,因为它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这时候,大家可以从几个小的方法来考虑:如果有一个虚词是发语词,那么,当然就要在它前面断开,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有的词只是在语尾起一个帮助、表示语气的作用,如“也”、“矣”、“尔”、“欤”、“焉”、“哉”;“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如果关联词关联前后的关系相当紧密,那是可能把它断开的,如果作用松一点,那么可以把前后两部分断开;再一个,碰到了“曰”、“云”,后面是人物的语言(对话),这时候可以断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这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从而明辨句读。根据虚词的这些特点,找出虚词,并弄清他们的作用,就有助于句读了。此外,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有的词活用了,同学们一定要判断清楚,否则断句就会出现错误。

②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由于词汇较少、句法要求不严格和文字工具的限制呈显出凝练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有不同于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四种特殊句式和实词的活用现象,这不仅是阅读中的障碍,更是断句中的易错点。要想准确断句,就必须对这两种语法现象了然于心。

③利用修辞手法。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排偶: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④掌握文史常识。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好、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⑤利用总分句、段知识。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5.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法 篇五

学案目标 1.系统整理、掌握15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掌握高频虚词“之”“其”“而”“以”等。2.学会推断文言常用虚词的用法与意义的方法。

(200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淳v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③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

注 ①李全:南宋叛臣。②乡用:重用。③(jiàn):再度。

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考点探讨

江苏2011年《考试说明》规定考查下列15个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在15个虚词中,“以、而、为、其、之”属高频考点。

从江苏命题实践看,文言虚词属轮考点,不大单独设题考查,只是在语句翻译中出现。

如若单独设题,则为单选客观题。形式有“单一考”(只考一个虚词,关联课本例子)和综合考(考四个虚词,且用课本例句配对编组)。无论哪种形式,与课本的关联度都较高。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何”的意义和用法。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乃”的意义和用法。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ブ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且”的意义和用法。

①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若”的意义和用法。

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ブ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出下列句中加点“所”的意义和用法。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为”的意义和用法。

①为吾子之将行也(《ブ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草木为之含悲(《〈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焉”的意义和用法。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ブ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因”的意义和用法。

①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侯生因谓公子曰(《魏公子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于”的意义和用法。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耻学于师(《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至激于义理者不然(《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与”的意义和用法。

①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兵车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则”的意义和用法。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ブ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上一篇:员工离职保密承诺函下一篇:小朋友在春天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