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2024-10-18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17篇)

1.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郑发琴通过对本课的教学,我自认为有成功之处,也不很多不足。

我先说说成功之处有:首先本节课能够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故事《司马光的故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策略,选择合适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有效的,必要的。其次,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初步设想 整理信息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题目中的信息对应地填写在表格里。再次,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可以从问题出发想必条件,也可从条件出发想问题,让学生促进会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进一步体会表格是合理 的,必要的,从而形成对这一解题策略的体验。

不足之处:

1、整堂课看起来每个环节设计的细腻深入,但细想,整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我在处理时有失妥当,当引导用表格整理时,信息怎么处理,怎么整理,怎么书写,这样书写有什么好处,这一连队串的问题,也是让学生体会表格整理信息的优越性之所在,在这没有做很好的讲解。

2、本节课因为停电的原因,导致时间上有些紧,所以给学生操作的时间不够充足。

3、本节课没有激情,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学生地鼓励性的语言过于少,可以说几乎没有。

通过以上的反思,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自己存在的优点我会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我将会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2.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二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二、教学目标

1. 经历“画图”之旅, 体悟“画图”的价值, 形成“画图”策略。

2. 自觉运用“画图”策略解决现实问题, 感受“画图”的魅力, 实现“智慧”生长。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从实物图开始 (一一出示四幅图)

师: (实物场景图) 你能很快说出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吗?

师: (实物对应图) 你能很快说出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吗?

师:比较前两幅图, 第二幅图上兔子的数量明显增多了, 为什么说得这么快呀?

生:第二幅图中, 兔子排了队。

生:前面的白兔和黑兔一只对着一只, 只要数多出来的4只白兔。

师: (圆片示意图) 前两幅图是美术老师画的, 这幅图是数学老师画的。它与前两幅图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感觉怎样?

生:用圆片表示了兔子, 画起来简单、方便了。

师:如果要表示的黑兔、白兔数量变大了, 黑兔有526只, 白兔有799只。你打算怎样表示?在随练本上画一画。 (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有一部分同学是这样画的———圆片示意图, 黑兔、白兔怎么只画了这几只?

生:中间用省略号表示了。

师:用省略号表示就不需要再画几百只了, 真聪明!有没有人打算画526只、799只?

师:还有一部分同学是这样画的———线段图。线段图与刚才一部分同学画的示意图相比, 感觉又如何?

师: (线段图) 这就是线段图 (屏幕显示) 。

师:我将四幅图放在一起, 让同学们好好感受一下 (动态演示) 。从第一幅图到第四幅图, 你想说什么?

智慧心语:“图”越画越简洁, 数量关系越来越清晰, 越来越有利于我们思考了。

第二板块:画线段图

师:刚才, 和同学们研究的是白兔、黑兔之间多与少的关系。如果我要表示: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 你想选择什么图来表示?

生:线段图。

师:这样的线段图怎样画呢?先想象一下。

师:哪幅图最能清楚、准确地表示“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

生:第 (3) 幅。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不选第 (2) 幅、第 (3) 幅?

师:请看第 (3) 幅图中的“?”, 问的是什么?

师:由此看来, 画线段图要注意些什么?

师:通过比较, 我们对线段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想不想自己也画一画?

用线段图表示上面的数量关系, 再根据线段图提一个问题, 并解答。

(出示上图) 读清要求后, 在随练本上画一画。

师:我挑选了几个同学的作业。大家来做一次老师, 先看一看图画得对不对?

师:根据线段图, 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说说你的方法。

(重点评析:4+1=5, 4-1=3, 表示什么?)

师:同学们的图画得不错, 问题解决得也很好!尤其是有了一种解题方法, 还去思考另一种解题方法的同学, 我感觉, 他们更会用图。

师:下面要解决的问题, 难度加大了, 你还能独立画图吗?

一根绳子, 先剪下它的一半, 再剪下剩下的一半多1米, 这时绳子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先画线段图, 再解答)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画的线段图? (展示学生作业) 你是怎样画的?

师:题中第一个“一半”是指谁的一半?第二个“一半”呢?

师:同桌交流画图的过程。

智慧心语:画一画图, 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明起来啦。

第三板块:还有哪些图

师:学到这儿, 我觉得, 你们已经会画线段图了, 而且也知道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除了线段图, 还有别的图吗?

小明、小华、小力和小强四位同学进行象棋比赛, 每两个人都要赛一盘。现在, 小明已赛了3盘, 小华赛了2盘, 小力赛了1盘。小强赛了几盘?

师:谁愿意把你的分析说给全班同学听?小明和小华之间画了一条线段, 是表示他们两家有多远吗?那表示什么?

师:借助连线, 谁与谁比过, 谁与谁没比过, 看得清清楚楚。其实, 这个问题, 也可以用你们学过的列表策略来解决, 但不如现在的连线来得简洁。

智慧心语:一条线段可以表示兔子的只数, 可以表示绳子的长度, 还可以表示两个人之间下了一盘棋。

师:除了关系图, 还有什么图?

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 将它的宽增加后, 变成了正方形, 周长增加了6厘米。原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师:先默读题, 独立思考。有了想法之后, 同桌之间讨论讨论:“周长增加6厘米”在图上怎样画?

师:“周长增加6厘米”在图上怎样画? (动态演示)

师:请做第89页的“试一试”, 第90页“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 我们共同欣赏:18+18+36+72+144+288+576=?你能快速报出得数吗?

(图与式子同时出现, 让学生感悟) 欣赏之后, 什么感觉?

智慧心语:数形结合真是妙!我们从实物图开始, 学会了画线段图, 线段表示数量简洁清晰。线段还可以表示一种关系, 有关系图, 还有面积图……画图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好策略。

四、教学反思

“画图”策略, 主要是通过画长方形、正方形等让学生体会“画图”的价值。教学时, 多数教师是就面积图教面积图, 学生感觉内容枯燥乏味, 画图困难、突兀, 连学习的兴致都没有, 更别谈对此策略价值的体悟了。如何使“画图”以全新的视角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体悟“画图”确是非常好的解题策略呢?为此,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究竟为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收获知识、能力、活动经验之外, 还能收获什么?

1. 有心整理“画图”资源———让智慧萌芽

四年级学生在先前的认知活动中, 就存有原始的画图意识了, 只不过, 我们没有做有心人对此进行整理与激发, 使之成为学习四年级下册“画图”策略的预备资源。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少接触实物图、示意图, 但很少有教师对“图”进行过梳理;三年级上学期解决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的实际问题时, 仅让学生粗浅学画线段图, 并未作“策略”教学要求……横观、纵看小学阶段乃至初中、高中课本中关于画图的素材, 感觉四年级下学期“画图”策略, 内容呈现较单调, 学生不是画长方形就是画正方形, 容易厌倦, 不易触发学生的“画图”意识, 不利于“策略”教学。于是, 从学情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寻找、定位本课的教学基点, 组织本课的教学素材, 成了本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当我们领着学生梳理一至三年级的“画图”时, 学生的思绪随图打开:实物场景图→实物对比图→圆片示意图→线段图。回归学生画图的原点, 追溯“画图”知识的历史, 精心呈现“画图”历程, 画图知识被“串联”、被“并联”、被“融通”, 智慧的种子在图的进展中萌芽。

2. 愉快经历“画图”之旅———让智慧生长

本课例题是画面积图, 如果教学开始, 就直接进入复杂、苦涩的面积图, 学生会感到很懵, 无法理解:为什么老师非得要求画图解决问题?我们没有强行要求学生画图, 而是领着学生经历了一次非常特别的“画图”之旅。实物图虽美, 但数学课不研究色彩, 画起来太费时间;圆圈图稍简洁了些, 但数量多了也难办;线段图可以简洁、明了地表达数量关系。在“图”的三次“升迁”中, 学生的所思、所想不断遭遇挫折, 最终走向“线段图”。教师一边引领学生整理以往原始、朴素的“画图”经验, 一边有意激发学生画“线段图”的欲望。在今天的“画图”之旅中, “画图”知识上下贯通, 不断发生、变化、发展、提升;在今天的“画图”之旅中, 学生的智慧一次又一次生长;在今天的“画图”之旅中, 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激烈、求知的愉悦。

愉快的“画图”之旅, 充分展示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 凸现了数学本身应该体现的智慧———秩序、简化, 也体现了设计的智慧———蒙太奇式的“远景图”渐渐清晰, 拉至学生“画图”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吸引学生, 从实物图出发, 进行整体感知, 整体行进。学生对线段图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清清楚楚, 由此, 产生画线段图的需求。有了“画图”的欲望, 何愁学生不会画面积图?

3. 着力打开“画图”天窗———让智慧超越

3.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教材;充分了解;创造高效

教学片段一:

1.提问:我们已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六个图形,学生分组计算六个图形的面积。

3.抽生汇报,同时口述六个图形的面积公式及用字母表示的公式。

4.揭示课题:我们已能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探究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开课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要求他们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与此同时,还带领学生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这样教学的目是以旧知唤新知,为探究新知作铺垫,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领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的积极状态,达到预期效果。但原计划这一环节用5分钟,实际教学却用了7分钟,原因在于我备课时对学生的基础未完全了解,没真正做到备好学生。

教学片段二:

1.课件出示例1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观察图,思考:窗户面积等于什么?(生答:窗户面积=半圆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从图中你还发现半圆与正方形有何内在联系?(生答:半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3)学生收集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解答此题。

(4)抽生汇报,并说出解题思路。

(5)结合此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板书:①观察图;②收集数据;③列式解答。

(6)例题的变式练习:

①如果已知半圆的半径是1米,求窗户的面积。

②如果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8米,求窗户的面积。

(7)思考:无论已知正方形的边长,还是已知半圆的半径或正方形的周长,为什么都能求出窗户的面积?

通过探究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观察图,通过观察图发现半圆与正方形在这个组合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因此,不管是已知正方形的边长,还是已知半圆的半径或正方形的周长,我们都能求出窗户的面积。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只要学生能掌握策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在教学例1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发现半圆与正方形在这个组合图形中的内在联系,然后引导学生收集数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求出窗户面积,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对例1进行了变式练习。这样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通过例1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再利用例题的变式练习消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又及时让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他们解决问题的视野,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活动状态。但在这个环节中,我的语言不够简洁,始终担心少数学生对自己的策略不够理解,重复让学生小结策略,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消化知识,没有在课堂上大胆地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学习。

总之,备好一堂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时不过分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教案,适当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使数学课堂更具丰富性与多变性,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参考文献:

齐丽娟.认识几何图形解答几何问题.数学大世界:初中版,2010(3).

4.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篇四

1.理解问题。教材以现实情境呈现问题,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了解情境,从情境中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收集要解决问题的信息,理解信息间的相互关系。

2.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案的确立是个短暂、重要的过程,因为学生在前三册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常见数量关系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所以“短暂”。说它重要是因为如果解题方案出现错误,就会在解决问题时走弯路,比如说两步计算时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出现错误,导致问题解决的时间变长甚至出现错误。

3.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完以后,提醒学生分析结果是否合理。如两只小猴一共摘桃的个数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猴摘的要多,求剩下的一定比原有的要少。

5.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五

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第71-72例

一、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十四的1-3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转化这一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转化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把新知的问题变成旧知的问题。而转化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多样而灵活的,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不以学生能够解决教材里的各个问题为目的,而在于学生对转化策略的体验与主动应用。

基于此,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教学例1,学生在比较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产生困惑,我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一困惑,即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初步体验转化思想。第二环节是“回顾运用,感知转化”,在本环节中我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从图形转化和计算转化两个方面回忆以前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把以往学习的一些具体的数学方法上升到转化策略的高度来认识,以增强策略意识。感知转化无所不在,真正体验到转化的好处。随后在第三环节是“观察思考,再探转化”,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学“试一试”部分,把一个复杂的分数加法计算题结合图形从而转化为一个简单的计算,初步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探究转化。第四环节“及时练习,运用转化”中我改变了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把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2题的第(3)小题作为及时练习内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第五环节“应用迁移,拓展深化”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利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应用和进一步体验转化的目的。第六环节是“总结转化,深化思想”,本环节包含两个部分,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再让学生欣赏“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砸缸”两个古代智慧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应用兴趣,使他们对使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充满信心。

课前设想总是美好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虽然整节课的设计都是围绕让学生去感知、探索、体验“转化”的策略,但上完这一课后,我感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偏重于教材和我所提供的一些关于转化的问题,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很难在以后的学习中把转化这一策略应用到新的问题上面。主要问题是学生对“转化”策略的体验不够,课堂上我没有很好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需要用到转化的策略?在运用转化策略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很多时候都是作为教师的我在“唱独角戏”,一个人在那儿说着“转化”的优点,而学生并没有所想的那样对转化有认同感。并且课堂上我对学生的启发提问,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过渡语言,对学生回答完问题的评价语言显得贫乏苍白。此外,对课件的操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时候学生从我操作中的“蛛丝马迹”中获取了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通过思考主动利用转化策略去解决。这是对整个教学流程的把握不够自信和熟悉的表现。

6.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六

师:猜想一下,他会怎么围?

生:用6根栅栏作长,3根栅栏作宽。

生:用8根栅栏作长,1根栅栏作宽。

生:用7根栅栏作长,2根栅栏作宽。

师:但现在李叔叔思考的问题却是怎样围面积最大。

学生有争论。

师:到底怎样围面积最大呢?光靠这样的猜想和无谓的争论是不行的。你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生:我觉得应该把周长为18米的各种情况的长方形都算一算,就知道哪种围法面积最大了。

通过列表发现: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面积最大。

师:现在大家再次观察表格,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结论:当长方形的长越长、宽越小时,围成的长方形就越扁,它的面积就越小。如果长为9米,宽为0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为零了。

反思:

7.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七

1.对新课程的理念、精神理解不到位

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突破。在观念转型期, 很多教师显得很迷茫, 是应该遵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还是满足于学校下达的指标?是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成长还是为了“拔尖”而去重点培养?现实的课堂告诉我们, 即使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 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已被大部分教师采用, 但我们仍然能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子。从根源上看, 教师从教育的出发点、培养目标、培养对象上都没能做到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准确、透彻的理解。

2.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操控

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教师对问题解决教学的模糊认知, 使其成为一种僵化的形式;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和灵活转换教学策略和技能, 使课堂失去控制;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问题解决教学的评价原则和方法, 导致评价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情况, 使教学最终走向低效。这些方面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 教师需要在更新观念的前提下, 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3.学生问题意识欠缺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行为, 学生问题意识的淡薄也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课堂上, 教师进行了问题的情境创设, 问题意识较强的学生会比较快地发现问题并主动思考, 但大部分学生往往是启而不发, 教学成了“赶牛车”。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没有教会学生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无关系。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师所关注的不单单只是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力, 课余的指导也很有必要。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教师要通过学习进行反思。

1.转变教育理念, 做新时代的教育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教师首先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思想性是这个学科鲜明的特色。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 时代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角色: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制片人, 是教学资源的挖掘人, 是学科建设的研究员, 是学生学习的领头雁, 是学生生活的设计师, 是学生心理的咨询师, 等等。为此, 教师要时刻准备应对挑战, 勤练基本功, 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吸收其他领域的知识, 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改进方法,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打造轻松课堂氛围

师生虽然在知识水平上并不处在同一高度, 但是在人格上双方是平等的。教师要做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与合作, 对学生专心倾听, 微笑鼓励。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必须要处理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主”之间的关系。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 比较抽象, 难以理解,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 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比理论深化了, 增加了许多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抽象知识。而且在问题解决教学中, 有时教师也会出现引导过度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 又不能搞“一言堂”, 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 营造共同进步的良好课堂氛围。

3.抓好课堂调控,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是多变的, 但还是可以归纳出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程序, 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评价、迁移应用。

“问题”是核心、是主线。问题设置得是否恰当、合理关系着一堂课质量的高低。教师给出的问题最好有一定的梯度, 并善于把握时机采取多种提问的方式。

在分析问题阶段, 学生探究、合作的目标要明确, 尽量避免出现个别学生“主讲”和没有中心目标的自由发言, 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主动性, 针对问题目标, 达成共识。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巡回指导, 给予关键点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进行恰当的评价, 评价一定要有针对性, 对当事学生或其他学生有启发性, 评价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 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4.培养问题意识,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问题意识的缺乏表现为学生不敢、不会、不想问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 教师无论在什么时候, 都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也只有在掌握“双基”的情况下, 才能有提出问题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 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敢于提出问题, 敢于质疑。教师也应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诱导学生发问,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如, 抓住概念提问、对知识间的联系提问、对关键词提问、对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提问, 等等。同时, 注意在教学评价中多鼓励学生, 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

总之, 问题解决教学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学, 它不仅推动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也丰富并深刻着每一位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感悟。问题解决教学会进一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教学相长, 使师生在教与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思想政治问题-探究式课例实验[J].政治课教学, 2002 (3) .

[2]闫承得.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郁海平.新课标下中学政治“问题设置”新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4 (12) .

[4]严先元.走进有效的课堂教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

8.优化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 篇八

关键词 问题解决 教学策略 优化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46-02

小学数学教材在编写上将解决问题分散在“数与代数”等各个领域中,突出了问题背景的真实性、解决方法的指导性,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教与学的策略上进行优化。

一、把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

针对新教材特点,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尽量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教学,以及教师精讲例题学生大量练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与同伴的交流,在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①根据所呈现的主题图,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如:1头牛一周产奶多少千克?3头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②学生往往凭生活经验解题,教师应该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要求每头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先要知道什么?怎么解决?”这其实是以往教学中特别强调的中间问题。我们需要继承传统应用题教学对解题思路的重视,也就是说注重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分析,淡化机械的解答。

二、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新课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淡化“模式”并不是不要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而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和表达数量关系,经历数量关系与具体情境相分离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及数量关系进行表征(符号、图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例如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①提取: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就是一共有60人,第一种解题思路:把60人平均分成2份,每份再平均分成5份,求1份有几人?就是每个小圈的人数。第二种解题思路是:60人里面一共有几个小圈,求每个小国的人数。②对数学问题及数量关系进行表征:每个大圈人数÷小圈个数一每个小圈人数。总人数÷小国总个数一每个小圈人数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可以运用数学化的手段(如画图、列表、转化等),分析、梳理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构建基本模型,进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应该放弃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讨论,虽然也不需要象以前教学应用题那样一定要每个学生都要烂熟于心,但至少让学生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遇到这类问题,我们可以按这种模式去解决。只有这样应用才能与计算携手共进,而不仅仅是为引入计算、理解计算服务。

三、重视知识方法的沟通和内容的拓展

在数与代数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起初全用算术解法,然后引入简单的方程,算术与方程两种解法并存,再过渡到中学以方程为主的代数解法。用方程解决问题这块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考虑到一方面算术解法在学生脑子中的“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学生在心里对方程解法的排斥,问其原因:方程的解题过程比较麻烦。因此,教学中重视知识方法的沟通,在一题多变中沟通相关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例如列方程解决问题:

例1:篮球单价90元,排球单价80元。学校买3个篮球和5个排球,一共要付多少元?

数量关系:篮球的钱+排球的钱=一共的钱,即90x3+80x5=670(元) 将例1作可逆性变换: 例2:学校买3个篮球和5个排球一共付670元,篮球单价90元,求排球单价。

设排球单价x元。90x3+5x=670

对上例进行情节性变换:

例3: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相距46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4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65x4+4x=460

对上例作扩展性变换:

例4:学校买篮球和排球一共8个,共付670元。篮球单价90元,排球单价80元。买篮球、排球各多少个?

设买篮球x个。90x+80(8-x)=670

通过不同情景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发现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同的数量关系却有相同的问题结构,有同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具体的问题中,概括出问题的共性特征,形成一种对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用结构化的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这应该值得倡导的能力。同时在一题多练的解决问题中,使学生体会到逆向思维的“解决问题”是用方程解比较方便,适时的渗透方程的思想。

9.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九

“一一列举”的策略不是完全的新知识。在小学阶段虽然安排在五年级学习,但是在各册教材中都有渗透,这种解题的策略对学生来说不应该是陌生的,所以,我布置了四道预习作业作为本节课的铺垫1、把7个苹果随意分成2堆,有哪几种分法?2、《科学世界》、《七彩语文》、《数学乐园》,从中任意订2本,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3、解放军叔叔轮流换岗,第一次换岗时间是7:00,第二次是9:00,第三次是11:00,第四次是( ),第五次是( ),第六次是( )。4、用10根火柴棒摆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摆法?请你摆一摆,画一画。

从预习作业来看1、2、两题列举方法多样,第四题好多同学把10看成了长方形的周长。“一一列举”的策略不是一一列表。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分类列举,用文字,用字母,画图等等,表格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表达出了多种形式,有列式的,列表的,用长宽对应书写的。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推荐表格列举。通过有序与无序、重复与遗漏列举的对比,让学生感悟列举要性。

10.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十

这道例题并不能体现出画图这一策略在行程问题中的价值,因为许多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就可以轻松解决。在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采用列表这一策略的。有许多学生告诉我,列表这一策略其实根本也用不上,因为他们很容易就抓住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在讲解这道例题时,我把着力点放在了指导学生画图上。指导学生抓住画图的三要素:方向,条件,问题。数量关系倒是很简单的两三句话带过了。

学生对画线段图来表述行程问题这一方法不感兴趣,我认为是有原因的。第一,不习惯,虽然以前也接触过线段图,要画好线段图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学生更愿意选择列表这一策略。第二:往往会画线段图的也能够分析清题目的数量关系,甚至说,不画线段图也能分清。而不会做的也不会画,所以,他们觉得线段图是没有必要的。对于学生的这一问题,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强调线段图的简洁,方便性,同时,只要学生的线段图上能够反映出三要素,也就应该加以鼓励。如若不然,恐怕学生会更加不喜欢线段图了。

11.“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之我见 篇十一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一位专家说过:一名小学數学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教给孩子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数学的思想、方法、策略,或许某一知识对孩子的将来没有多大用处,但是数学的思想、方法、策略将会陪伴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一线教师,适时地教给孩子们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时,我发现和摸索了一些简单易行的策略,现总结如下:

一、画图法

数学本身抽象的数量关系,一经画图就会简明清晰,一目了然。在教学分数解决问题时,经常遇到分数与比混合的综合问题,比如,小名把自己邮票的送给小俐后,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小名和小俐原来邮票的张数之比是多少?

小名把自己的给小俐,先把小名的邮票画一条线段来表示,然后平均分成5份,拿出1份送给了小俐后,小名剩下几份了?(4份)这时两人的邮票就相等了,这时小俐有几份?(4份),画出小俐的4份,那么小俐原来有几份呢?(3份)小名原来有几份?(5份)那两人原来邮票之比显而易见。

二、还原倒推法

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知道其结果,而要求原来的那个数,解答这类问题,必须通过题目所叙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的条件,一步一步退回去,直至求得题中要求的原数,这种解题的方法我们叫还原倒推法。

比如:一位老爷爷的年龄加上5,再乘以2,然后减去6,最后除以4得36岁,这个老爷爷有多少岁?

从最后结果下手,36怎么得来的,除以4得36,未除以4前应是36×4=144;减去6得144,未减之前的数应是144+6=150;乘2得150,未乘前应是150÷2=75;加上5得75,未加之前应是75-5=70,所以老爷爷的年龄是70岁。

三、假设法

所谓“假设法”,就是依照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比如:笼中共有鸡兔100只,鸡和兔的脚共248只,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可以假设这100只全是鸡,脚就会有2×100=200(只),实际上脚共有248只,少算了248-200=48(只)脚,为什么会少算48只脚呢,是因为把兔算成鸡了,一只兔算成鸡,就会少算4-2=2(只)脚,少算的48只脚里有几个2只,就有几只兔,48÷2=24(只),100-24=76(只)鸡。

使用“假设法”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孩子们经常会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四、举例法

有些数学问题,只要举个具体实例,无需多说,孩子们就很容易理解。

比如: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直径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如果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n倍呢?

事实胜于雄辩,我就让事实说话:

假设圆的半径是1

此时的直径是多少?(1×2=2)

周长是多少?(1×2×3.14=6.28)

面积是多少?(3.14×1×1=3.14)

让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是3

此时的直径是多少?(3×2=6)

周长是多少?(3×2×3.14=18.84)

面积是多少?(3.14×3×3=28.26)

然后逐一进行对比:

直径从原来的2变成后来的6,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扩大到原来的3倍)

周长从原来的6.28变成后来的18.84,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扩大到原来的3倍)

面积从原来的3.14变成后来的28.26,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扩大到原来的9倍)

为了说明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把半径假设成其他的数字进行尝试,当孩子们进行又一轮的尝试后,会发现,半径、直径、周长的变化是相同的,唯有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扩大倍数的平方倍……孩子们沉浸在探索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之中,我又何尝不是呢?

在六年级上学期刚学了百分数后,孩子们遇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件上衣,提价10%后,又降价10%出售,现在的售价是降低了还是升高了?为什么?

面对此题,70%的学生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既不降价也不升高,与原价一样,因为先涨了10%,又降价10%,所以又回到了原价。

“这只是你的感觉,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的发问,使孩子们警觉了,大眼瞪小眼……

“可以举个例子试一试,然后再下结论”,听到我的提醒,孩子们纷纷假定原价是100元、1元或其他数字,计算了起来,不到一分钟,孩子们都喊了起来:“降价了!”

“为什么会降价呢?”

孩子们通过计算、思考、交流、讨论,从而发现:尽管涨的、降的幅度都是10%,但是由于提价的“单位1”与降价的“单位1”不同,而降价的“单位1”大于提价的“单位1”,实际降低的钱数就大于涨的钱数,所以最终会比原价降低了。

在孩子们很有成功感、陶醉于喜悦之中的时候,我又提出了:

“如果这道题改成:一件上衣,降价10%后,又提价10%出售,现在的售价是降低了还是升高了?为什么?又该如何作答呢?”

由于刚才“跟着感觉走”出现了失误,所以这次孩子们不再轻易下结论,而是用举例子的方法,迅速、理智而正确地解决了。

……

其实,“教有法但无定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我只是列举出了其中的几种,但每一种策略的侧重有所不同,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对策略的喜好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让孩子灵活选择解题策略,甚至可以自己创造解题策略,不要给孩子们规定必须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样做不仅限制了孩子的思路,还有可能束缚孩子的心灵,乃至一生。

如果孩子们能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策略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来把学到的数学策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实践中,能够机智灵活地处理好自己的一切事情,这不正是我们数学教师们所期待的吗?

12.“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反思, 感受并初步理解这类问题的本质特征, 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理解这类问题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 初步感知倒推策略

1.在□中填上合适的数。

提问:这两个问题, 你觉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先求中间的数, 再求第一个数;都是倒过来推算的……)

2.小结揭题。

这种“从结果出发, 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实际生活中或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经常使用。今天这节课就研究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头脑中关于运算的已有经验, 为建构倒推策略教学纵建立雏形;横通过比X较J, 使学生初步感知倒推策略。)

二、自主探究, 提炼倒推策略

(一) 教学例1。

1. 提出问题, 理解题意。

(1) 多媒体动态呈现问题。

(2)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甲、乙两杯果汁原来一共有400毫升, 从甲杯中倒给乙杯40毫升, 现在两杯同样多。)

重点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 现在的两杯果汁和原来比,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两杯果汁的总量没有变, 甲、乙两杯中的果汁多少变了。) 追问:分别起了什么变化? (甲杯中少了40毫升, 乙杯中多了40毫升。)

结合学生回答, 板书:

(2) 求原来两杯各有多少毫升, 要先求什么? (现在每杯有多少毫升。)

2. 解决问题。

(1) 学生自主填表, 要求边填边思考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2) 同桌交流, 相互说说想法。

(3) 反馈交流。先让学生汇报结果, 课件展示 (如下表) , 再让学生说说想法。

先求出现在每杯有果汁200毫升。要算甲杯原有的果汁, 只要用现在的200毫升加上倒出的40毫升即可。然后用现在的200毫升减去倒入的40毫升, 就得到乙杯原有的果汁。

结合学生回答, 完成板书:

3. 反思提炼。

提问: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先独立思考, 再同桌交流, 然后集体反馈。)

师 (小结) :先求出现在每杯有果汁多少毫升, 再根据现在的数量倒过来推算出原来的数量, 这种思考方法, 就是“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关键问题“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要求原来两杯各有果汁多少毫升, 可以先求什么”的讨论, 为学生顺利解决例1提供了“脚手架”;通过解答例1的过程, 使学生具体感知倒推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通过板书, 使学生的思维由内隐到外化, 从而对“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 教学例2。

1. 多媒体出示例2。

2. 提出探索建议。

谈话:刚才大家学得不错,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三条建议。 (多媒体出示)

(1) 用你喜欢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

(2) 你准备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3) 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3. 学生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顺思路。)

4. 小组交流。

5. 集体交流反馈。

谈话:通过思考与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整理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 原有?张→又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学生解答方法可能会有以下两种:

(1) 52+30-24先求出送给小军的张数, 再求原来有的张数。

(2) 52+ (30-24) 综合“又收集24张和送给小军30张”这两个条件, 可以知道剩下的比原来的少6张。

在交流的基础上, 再进行评讲、小结, 突出第一种倒推思路。

6. 检验。

谈话: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出小明原有58张邮票。这个答案对不对,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行检验并指名板演。

(设计意图: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究空间, 引导学生运用从例1中获得的解题经验, 依据探索建议, 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进一步体现了“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运用。)

(三) 比较、反思、归纳。

谈话:刚才我们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了两个问题, 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 (多媒体出示) :

1. 这两题是怎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

2. 这两题为什么都可以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 在形成想法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然后全班集体交流。)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 教师小结:像这两题一样, 某种数量经过一系列变化后, 得出最后的结果, 要求原来的数量, 我们可以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解决的方法是:先从结果出发, 一步一步倒推, 直至求出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道例题的比较, 异中求同。如讨论第1题后, 使学生认识到如何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具体问题, 建构倒推策略的模型, 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第2题的讨论, 又使学生对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本质特征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而丰富了学生对“倒过来推想”解题策略的认识。)

三、综合应用, 深化理解倒推策略

1.完成练习十六第8题。

要求学生先整理, 再列式解答, 然后组织反馈, 并进行口头检验。

2.练一练。

引导理解:如果你是小军, 会怎样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一张?

学生尝试解答, 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答案) :

反馈时,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进行思辨, 讨论哪一种方法正确。可从两方面来解决:

(1) 检验。通过检验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2) 查算理。先求出原来画片数的一半, 再求原有画片的张数, 说明第一种方法是倒推的顺序错了。

教师小结:在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时, 要从结果出发, 按顺序往前倒推;还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

(设计意图:预计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 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从而使学生对运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时要“按顺序倒推”这一关键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倒推策略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感受数学文化

13.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十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看似平平淡淡,但老师一个一个脚印地带领着学生领悟按步骤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考方法,一切是如此的顺理成章,又是那样的扎实平稳。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新知学生做好准备。

学生走进课堂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学过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这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这两种策略是解决实际问题最基本的策略,也是本课按步骤解决问题的一个重点,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用已有的策略来分析实际问题,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为今天策略的学习做好复习准备工作,在接下来例题的整理条件、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时,学生的思维就显得更为顺畅。

2.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设计。

如在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读题,再让学生交流读题的感受,学生在读题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条件多而凌乱,自然引发学生整理条件的需要。又如条件的整理和摘录环节,由于在此之前,学生没有这样的经验,如果直接整理和摘录条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整理和摘录,给学生一个方向。虽然有了一个方向,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整理,再通过几份作业的对比,哪个整理的有序、简洁一目了然。再如检验环节,虽然在本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将 得数代入原题这种检验方法,但由于练习的比较少,这里又是三步计算的检验,老师用在条件上问号的方法给学生作了适当的指导。只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有这些合理而巧妙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思维才得以顺利展开。

3.教学语言精练、清晰,小结到位。

14.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十四

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图画、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

1、教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提问:曹冲怎么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呢?为什么只需要称石头的重量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讲述:原来用石头的重量来代替大象的重量,这种方法就是“替换”法。

2、板书:替换

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替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补充板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复习导入

1、说说图中两个量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追问:还可以怎么说?

指出:两个量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2、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菠萝,右边放上四个香蕉,天平平衡。)

提问:现在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菠萝,要使得天平平衡,右边可以放些什么? 追问:还可以怎么放?

指出: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

4、口答准备题:(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指出: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出所要求的问题。

三、新授

(一)教学例1

1、读题

2、分析探索 提问:也同样是720毫升的果汁要倒入到杯子里,这题与刚才的两题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小结:刚才两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一种杯子里,而这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两种不同的杯子里。提问:那么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用720÷(6+1)可以这样计算吗?

追问:那该怎么办?同桌先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

谈话: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该怎么办? 追问:还可以怎么办?

小结:两位同学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一种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才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替换。

4、列式计算

A:把大杯换成小杯

提问: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板书),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板书)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每个大杯呢?(板书)

小结:在用这种方法解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都看成了小杯,所以先求出来的也是每个小杯的容量,然后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B:把小杯换成大杯

谈话: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板书)

提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再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提问: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

指出: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板书)提问: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吗?每个小杯呢?(板书)

5、检验

谈话: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指出:哦!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6、小结

谈话:解这题时,我们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来计算,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来计算,那你觉得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指出:解这题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看成一种杯子。

(二)练习十七第1题

谈话:把这道题目,做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指名板演)提问:把你的做法讲给同学们听。

追问: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还要对它进行检验。就请你口答一下检验的过程吧!

(三)教学“练一练”

1、出示题目

谈话:自己先在下面读一遍题目。

2、分析比较 提问:这题与刚才的例1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指出:哦!例1中小杯和大杯的关系是用分数来表示的,而这题已知的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的差数关系。

提问:那么这题中的大盒还能把它换成若干个小盒吗?那该怎么换?谈话:现在你能做了吗?把它做在草稿本上。

3、学生试做

4、评讲

谈话: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指出:在大盒中取出8个球,就可以换成小盒;另外一个大盒也是这样。

提问:现在这7个小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还是100个吗?几个?指出:算式是100-8×2,所以84÷7算出来的是每个小盒装球的个数。

追问:把小盒换成大盒也能做吗?把原来的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现在这7个大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指出:算式是100+8×5,所以140÷7算出来的是每个大盒装球的个数。

谈话:把大盒换成小盒算出结果的请举手!把小盒换成大盒算出结果的也请举手!看来同学们还是喜欢把大盒换成小盒来计算。

5、检验

谈话:同桌相互检验一下刚才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6、小结

提问:解这题时你觉得哪一步是关键?

指出:哦!还是把两种不同的盒子换成一种相同的盒子,然后再解题。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完整课题)

提问:那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能给大家来举一个例子说说吗?

指出:哦!当把一个量同时分配给了两种物体时,而且这两种物体是有一定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能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追问:那解题时该怎么替换呢?(那在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时,关键是什么?怎么来替换?)指出: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板书)求出一种物体的数量后,也就能求出另一种物体的数量。

五、巩固练习

1、用33元钱正好可以买12本练习本和8本硬面抄,练习本的单价是硬面抄的1/4。练习本和硬面抄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一袋薯片比一盒巧克力便宜3元。妈妈买了8袋薯片和15盒巧克力,一共花了91元。薯片和巧克力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练习十七2(机动)

板书设计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 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每个大杯呢?

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

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

1、把大杯替换成小杯

共需要9个小杯

720÷(6+3)=80(毫升)

验算:240+6×80=720(毫升)

80×3=240(毫升)

240÷80=3(倍)

2、把小杯替换成大杯

共需要3个大杯

720÷(1+2)=240(毫升)

240÷3=80(毫升)教学反思

由于课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所以教学时做到了心中有数,因而今天这节数学课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超出了我的预期目标。学生们对于用替换这种策略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都很感兴趣,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包括很多平时学习数学困难较大的学生也掌握了这一策略。

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探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它促使学生将过去已掌握的静态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再次,它能使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5.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篇十五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如何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

一、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设计

1. 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具体如下:

1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问: “图上画得是什么,写得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让学生认真独立地观看,分组讨论和交流,并汇报和交流获取的 信息。

2. 小组协作,探究问题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具体如下:

1个人或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采取讨论、实验、等方法自觉矫正错误,逐步得出结论。

2教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指导解题策略。

3. 交流评价,解决问题

交流评价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理清思路后,让学生独立选择算法。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归纳整理算法。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明确算法。 具体如下:

1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

2各组成员认真倾听相互评价,表示赞同、反对,开展有竞争的合作。

3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想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及时扩散,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4. 巩固方法,拓展思维

学生掌握了方法,还要不断练习应用中深化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以达到巩同应用的目的。 也安排一些发展性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具体如下:

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好练习。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组织学生分层练习。

2学生人人完成基础题的练习,低等生在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尽力完成综合题,中等生在完成综合题的基础上,尽力完成提高题,优等生三种练习都完成。

二、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全面参与

爱因斯坦认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呢? 1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找。如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根据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就可以提出它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有什么关系,怎样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等问题。2在知识怎么样上找。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在师生猜数游题。3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如学习商不变性质时,在观察一组算式的商的特点后,学生就可以提出商为什么会不变,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规律等问题。

2. 关注解决实际问题

能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首要目标。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学生所采用的策略,在教师的眼中有优劣之分,但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别,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

例如,在学习“尝试与猜测”中鸡兔同笼问题时,不是将重点放在具体的解上,而是放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上,运用列表、画图的形式加以呈现。同时通过逐一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检验,最终得到问题的结果。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还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和估计能力,使学生经历建立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发展自己进行判断的能力。

3. 对问题解决过程给予评价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求出问题的答案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结,还应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 观察学生解题过程的细节; 聆听学生对解题方法的讨论; 批改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考试卷; 分析学生的学习体会或考试心得; 阅读学生的数学小论文。然后,学生就可以提出老师猜得这样快有什么秘诀,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等问题。

16.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篇十六

一、创设情境,提供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具体如下:

1、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问:“图上画得是什么,写得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让学生认真独立地观看,分组讨论和交流,并汇报和交流获取的信息。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4页“解决问题”。可将课本上的主题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有了前面解决一步计算问题的经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搜集信息能力,他们分小组讨论和交流,很快会说出自己发现的信息: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学生在看图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并为将来找中间问题打下基础。

二、 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形成解题策略

新课程不断扩充着传统数学的学科价值,它通过情景的展开,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基本的解题策略,而这一切都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翻开教科书,“解决问题”教学部分,在情景图中经常跳出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它有时会带来一条信息;有时会提出一个问题;有时会讲解解题思路;有时对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小精灵所带来的一切,只是教材呈现形式的变化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研读教材,从字里行间读懂教材的编排如何与新课程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更需要读透教材,真正理解教材隐含的数学思想,展开有效教学,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教师既要主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学习数学,在开放的课堂中经历合作、探究实践等,又要注意防止以“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要正确处理好各種关系,让学生在比较、反思、梳理中学会数学思考,形成解题策略。

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关注学生评价反思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明确见解。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经历的解题活动有正确的分析。在遇到困难时,能正视困难,不轻易放弃;在顺利的情况下,能保持谨慎的态度,善于发现被自己忽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束之后,还应完整地回顾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反思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还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内化为成熟的解题策略

四、注重联系生活,培养应用意识

教师除努力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之外,还应积极鼓励学生投身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与生活亲密接触中,学会阅读生活,学会数学应用。而投身现实生活,教师可以随时结合教材进行。

1、抓住生活契机学会数学关注。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作个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借助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抓住生活契机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关注。“解决问题”教学不能仅限于教材、限于课堂,应跳出教材、走出课堂,敞开生活空间,引领学生投身现实世界,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去解决,让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关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2、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随着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一下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学生如鱼得水。但活动的开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依托孩子身边的生活资源,依托合作的力量(同学、父母)。如结合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一次(和父母一起的)购物活动。学生经历了购物、付款、找零等活动,有了一定的活动体验,再在父母的协助下,整理有关信息,此时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自觉应用求和求差的综合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就水到渠成了。而这种实践活动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不断拓展空间, 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

“解决问题”教学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它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话题,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新的观念,积极的心态,去继承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宝贵经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让“解决问题”教学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斯苗儿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孔企平、胡松林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2002月7月版

17.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篇十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早上喜欢和牛奶吗 和牛奶有益身体健康。

我女儿在家也喜欢喝牛奶,每次早晨喝一小杯(出示一小杯)。我早晨每次喝一大杯(出示一小杯)。大杯中的牛奶大约是小杯牛奶的2倍。

出示1大杯和2小杯,问1大杯可以够我和几次 2小杯可以够我女儿喝几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给我喝,可以喝几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给我女儿喝,可以喝几次

指名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说明:刚才想的过程其实就是替换的策略。

揭示课题: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

1,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思考:你能解决吗 为什么 (使学生联想到都是大杯或者都是小杯比较容易解决;或者告诉大杯容量与小杯容量的.关系。)

2,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说说所增加的条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思考,你准备怎样解决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明怎样替换,替换之后是什么杯子,总量是多少

使学生感悟到无论怎样替换之后的果汁总量是不变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

思考,为什么要把1大杯替换成3小杯,或者把3小杯替换成1大杯 (感受替换的依据)

4,学生列式解决。

指名汇报,注重结合替换的思路,理解算式。

师: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用替换的策略进行解决,是否正确呢

学生提出检验的方法,并阅读书上的介绍,然后进行检验。

5,小结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

6,体现价值。

教师介绍用方程解答的方法,还可以请学生说说不用替换的策略,还可以怎样解决。然后进行比较,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策略的价值。

三,完成练习的第1题。

1,在题中用图表示替换的过程,然后解决问题,并检验。

2,汇报交流,将学生的作品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注意体现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有可能出现线段图)

3,结合图说出算式。

4,这个题目还有不同的替换吗 为什么 使学生认识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四,指导练一练

1,读题,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

2,当学生感觉比较难时,进行指导。

请优秀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以课件进行辅助。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可以用一个大盒替换一个小盒;替换之后一个大盒比一个小盒多8个;进一步联想到5个大盒替换5个小盒就要多40个,进而联想到假如是全部的7个大盒就要多出40个。

3,学生列式解答。

4,集体交流,并检验。

5,学生尝试用另一种替换的方法进行解答。

交流,指导。

6,比较:练一练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认识到都用替换的策略,但例题中替换之后总量不变,但练一练中替换之后总量改变,从而认识到依据的重要性。

五,总结评价

说说这节课用到了什么策略 有没有成功的感觉

然后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用到替换的实际情况。

思考:

一,定位

1,这节课中用到的策略,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但尚未成为思路。因此,例题放手让学生探索,教师所起的是指导的作用。

2,练一练与例题相比有难度,因此让学生在指导下完成,可以用优秀生的思路来提示其他学生。

3,重视图的作用,以图来帮助理解。

二,思考

1,本课应该以策略的价值体现为主,还是应该以替换的依据为主 感觉难以合理安排。

上一篇:GRE考试作文部分评分标准特点细节盘点下一篇:权益部部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