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2024-09-27

7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精选8篇)

1.7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篇一

职业教育对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反作用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培养高级专门技能人才,社会发展离不开各行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对于这类人才的产生,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重大责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切合当地经济的发展现状,因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区域经济决定了本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结构、速度和质量,反过来,本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本地区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河北省目前正在加大力度进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因此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也要随之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的基石作用,为区域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撑。

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

1、产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直接,高职教育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没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技能型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方面能够起到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作支撑,需要高职教育更快地发展。现阶段,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的竞争,制造业的竞争取决于制造技术和制造能力之间的竞争,而制造能力和制造技术的竞争则是以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为基础的。所以,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作支撑,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供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产业工人的结构性矛盾迫使职业教育面临挑战。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匹配的状态。任何一次技术进步都将淘汰一些就业岗位,同时也必然在其他相关领域创造一些新的就业岗位,所以经济结构升级和制造业发展对人力资源供给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直接替代了一部分劳动力,造成对劳动者的排挤,同时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导致等值产出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将需要更高技能的人力资源。同时,企业生产方式变革必然带来产品质量提高、成本下降和价格降低等变化,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进而对劳动力数量提出新的需求。所以,人力资源供给能否满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主要取决于新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升级与劳动者实际技术升级之间的时滞长短。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出路就是健全和壮大人才培训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总之,经济结构调整在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只有正确解决经济结构调整与人才升级的关系,才能确保经济健康发展和劳动力充分就业。

经济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直接导致职业教育培训内容的更新,给职业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了新的就业岗位,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但同时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北省的职业院校只有及时适应市场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才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获得长期持续的`发展,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技能型人才出现高移化导致职业教育面临挑战。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越来越高级化、知识化、复合化、合理化,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素质、技能、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越来越高。高科技含量的岗位带来高收入,高收入的岗位要求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则要求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机构。根据发达国家的统计,人均GDP300~l,000美元是农业到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转变过程,这个时期需要的是初级工;人均GDP1,000~2,000美元是工业化初级阶段,这个时期需要的是中级工;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是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个时期需要更多的是高技能人才。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人才结构提出新的要求,技能型人才结构出现高移化趋势,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4、产业工人供求失衡造成职业教育面临挑战。当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达到发达地区产品生产质量的要求后,接受发达地区产业移入的机会将增多,产业移入的增多将带动本地就业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本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受资源、环境的约束,一个地区会将某些层次低、消耗能源大、污染严重、不符合当地发展战略的产业转移到落后地方,产业移出又会导致生产部门减少,进而减少就业需求。产业转移会导致技术工人供求的失衡。产业转出后,多出一批技术工人,由于转出的这些产业一般属于落后产业,在区域内部这些产业的数量是持续减少的,从而导致与这些产业的工种密切相关的技术工人的供给增多,因此会出现这些工种的技术工人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样,产业转入后,必然会对技术工人提出需求,由于转入的这些产业往往是这些区域需要发展的产业,因此本地区现阶段一般不会有与这些产业的工种密切相关的技术工人储备,因此伴随着产业转入,将会出现这些工种的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河北省今后将逐渐转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样的经济格局将导致产业工人的结构性短缺,一方面产业转出的部分工人面临失业;另一方面新的岗位缺乏技术工人。产业升级、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自主创新都要求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在数量、结构等方面与其能力相适应,因此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职业教育对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反作用

根据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在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下,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比例应该是1∶3∶10。但从河北省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根本达不到这个比例,技术工人不但量少而且素质较低。生产过程中,由于一线劳动者职业素质的原因,影响新工艺、新技术实现转换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很明显,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可以加速生产技术的更新,通过培养适合经济需求的各类人才可以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

同时,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对经济管理的作用表现为:既可以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已有的经济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提供人员。因为经济管理者的来源,一是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中提拔,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二是通过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学校直接进行订单式培养。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特别是劳动人员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三、河北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思路国外的成功经验证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具有制约或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独特功能,因此河北省高职教育应当分析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结合本省实际情况,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培养适应现实生产力要求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专业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接口,因此河北省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专业设置应该符合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推动河北省经济的发展,应以发展的、动态的观点来分析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根据它的变化要求来设置专业。

1、专业结构必须合理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科技进步所导致的职业结构的变化,专业设置应围绕河北省产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和调整,充分体现地区产业、企业的特点,在培养人才的规格、内涵、功能上反映和满足社会需求,使专业设置趋向合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2、专业设置应市场化。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需求型教育,以培养各层次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其发展规格和速度既受到社会的推动又受到社会的制约,面对高科技和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面对科技新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状,河北省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设置专业,面向市场培养人才。

3、课程内容应综合化。社会和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决定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前提条件之一。职业教育应当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求,合理地综合成若干门主干课程,突出重点,重于应用。由于第一线工作者经常需要各学科知识的协作才能解决问题,因此高职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应避免单纯强调“门类化”、“系统化”,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课程内容应实用化。职业教育是以学习为将来职业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职业准备教育,必须保证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掌握直接能用的实用性技能。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课程内容实用价值的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和实用型、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其课程内容除了必要的规律、概念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之外,应从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加以具体化、定量化、规范化,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让学生增加更多的就业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教育又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我们应正确认识这种二元互动的基本规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适应本地区产业结构对各类人才规格的需要,调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课程内容,完善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为河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7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篇二

1999年的大学扩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转折点,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80万,到2013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699. 833万人,累计增长388. 8% 。在大学扩招的政策下,天津市普通高等教育也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普通高校招生数由1998年的2. 37万人,增加至2013年的13. 86万人,增长了584. 81% ,可见天津普通高等教育的扩招规模要高于全国平均扩招规模。根据Martin Trow的 “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 以上便可视为普及化阶段,而天津该比率早在2004年就达到了52% ,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向普及教育的转变。然而,在这样重大的高教转型过程中,结构问题却日益突出。

近年来,天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了巨大的变革,继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后,中国北方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又落户天津,这些变化不但推动了天津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调整,也进而对区域人才需求产生结构性变化。高等教育是支撑区域人才供给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在近几年天津的经济增长中,高等教育各层次对其贡献到底有多大?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是否合理? 这些问题的明晰化,有助于天津政策研究如何合理规划高等教育各个层次所占的比重进而提高本地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本文从天津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视角出发,探讨其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不仅分析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当期关系,也分析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前期值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相关文献及方法选择

鉴于本文的研究视角为天津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并用实证方法研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而首先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梳理教育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方法以及现有文献对天津市高等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以期对天津市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模型的建立总结经验。

1.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相关概念界定

教育结构一般被分为纵向和横向,前者主要指的是层次结构,后者则主要指类别结构 ( 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 。胡小辉 ( 2006)[1]认为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联系方式、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比例关系。类似的,高等教育结构也具有纵向和横向之分,此外从研究范畴上,还可以分为: 宏观高等教育结构 ( 也称国家高等教育结构) 、中观高等教育结构、微观高等教育结构。横向高等教育结构 ( 水平结构) 比较复杂,可以认为是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划分为科类结构、管理结构、对象结构、投资结构等等; 纵向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指层次结构。

郝克明 ( 1987)[2]认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宏观层面的重要内容, “反映的是高等教育中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方式,一般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本文的研究中,将高等教育层次划分为4个层次,即: 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硕士研究生层次和博士研究生层次。

1.2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回顾

2008年,OECD的一项名为 《面向知识经济的高等教育》[3]的报告中提到,当今全球经济体现出越来越显著的知识推动型特征,这使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从4个主要的方面促进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因素。各国高等教育的范畴有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扩张使得高等教育结构越来越复杂。其与外部经济的联系也更趋紧密,担负了更重要的满足劳动市场需求的责任,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的职能,因此探讨教育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迫切。

在教育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整体上看, 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 1)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或对其加以变形进行的研究。例如陈晋玲 ( 2013)[4]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改进建立不同教育层次 ( 教育的纵向结构) 的生产函数,得到两方面研究结论: 1从教育的纵向结构的角度, 不同层次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全国中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高等教育次之, 初等教育最小; 2各层次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另一方面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影响最大,中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 中部地区中等教育对经济影响最大,高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而西部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 中等教育次之,高等教育最小。

( 2)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进行的研究,较多研究中运用线性研究方法,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方面,会计算不同层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 但很少有研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以及其调整变化对经济增长作用与关系的。如迟景明[5]等 ( 2010) 对1998 ~ 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在此期间高等教育各层次表现出不同的扩充幅度和发展态势,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各层次结构演变具有显著影响作用, 高等教育结构各层次的发展变化基本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乔学斌、陈万明[6]( 2012) 利用2007 ~ 2009年江苏省区域数据分析了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江苏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关系,且教育布局呈现不平衡性。陈红玲[7]等 ( 2013) 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提高西部省区教育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正向作用的结论。

1.3关于天津经济增长与教育结构的研究

关于天津经济增长与教育结构的研究文章并不是很多,以下两篇作为代表说明。王敬华,郑卫华[8]( 2008)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天津市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天津市教育进步与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但教育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因此教育必须先于经济得到发展。王淑芬、赵学珍[9]( 2007) 利用教育投资数据加以分析,利用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市1991 ~ 2005年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具有双向促进的作用,研究还发现教育经费投入的经济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也证明了教育需要先行的原则。

由此可见,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立了多种模型,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但主要集中在考察不同层次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方面,很少对天津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扩招后天津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成为本文的主题,并且在研究中重点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这里利用教育生产函数进行研究,略去影响它们二者关系的其它因素。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本文首先利用原数据使用Pearson积差相关法分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并用关系数矩阵来萃取主成分建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教育生产函数模型,最后使用VAR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的前期值与当期值的相互影响。

2理论模型及数据说明

经济学研究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归为资本增长、劳动力增长、人力资本增长、技术进步4个因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被看作是增加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借鉴叶茂林、郑晓齐、王斌 ( 2003)[10]中的教育生产函数,分析天津高等教育4个层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在借鉴前人 ( 王萍、 杨璠 ( 2003 ) 、 迟景明等 ( 2010) 、石丽、陈万明 ( 2011) 、乔学斌、陈万明 ( 2012) 等) 的研究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该教育生产函数中的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不同层次劳动力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变量,得出更为全面的经济增长和不同层次劳动力的指标。

2.1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建立

教育生产函数是在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传统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A为技术效率,K为资本投入,L为劳动投入,α 和 β 分别为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 其中A > 0,0 < α < 1,0 < β < 1。通常假设 α + β = 1表示规模报酬不变,用国外 ( 如美国) 样本估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般得到: α = 0. 25,β = 0. 75。

叶茂林、郑晓齐、王斌 ( 2003) 的教育生产函数模型把劳动力根据教育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初中教育程度及以下劳动力、中等教育程度劳动力、高等教育 ( 大学专科和本科) 劳动力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4个层次,表达式为:

( 2) 式中A、K、L的含义与 ( 1) 式中相同,β1,β2,β3,β4分别指代上述4个层次教育劳动力的产出弹性。

基于本文研究天津市高等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略去初等教育及以下劳动力及中等教育劳动力,与此同时,为消除数据的多重共线性及消除量纲的影响,可以对这些变量取自然对数,从而得到本文的高等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如下:

2.2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2.2.1指标选择

( 1)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资本投入

作为代表高等教育情况的样本数据,目前大都选用学生数作为统计指标,与学生数相关的统计指标主要有: 毕业生数、在校生数和招生数。 现有的研究大多选择某一指标作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测度,如郝克明,谢维 ( 1987) 等选取毕业生数和在校生数,迟景明等 ( 2010) 选择招生数作为统计指标。为更加全面地反映天津市高等教育情况,本文首先选取1998 ~ 2013年期间各层次 ( 专科、本科、硕士、博士) 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数、毕业生数以及招生数,作为共同反映高等教育各层次变化的主要指标; 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找出各层次的综合指标,并计算各层次间的比例关系,反映高等层次结构总体变化趋势; 具体选择专科生与本科生之比 ( 专本比) 以及研究生 ( 硕士和博士) 与本科生之比 ( 研本比) 两个指标。

另外,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天津市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增长率” 代表 “资本投入”指标。

( 2)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众多,若仅用GDP这一单一指标代表经济增长明显不妥。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了全面地反映经济增长情况,选取了如下7个指标: 天津市GDP增长率,天津市人均GDP增长率,城市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人口纯收入增长率、三次产业占GDP比例。

2.2.2数据来源与处理

文中所用数据来源于1999 ~ 2014年 《天津市统计年鉴》。与此同时,为消除量纲及多重共线性问题,因子分析及模型中所有数据均取自然对数进行处理。

3实证结果分析

3. 1 1998 ~ 2013年天津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情况

1998 ~ 2013年,天津市普通高等教育专科、 本科、硕士、博士4个层次在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的综合规模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且本科生综合规模和增长趋势均最大,说明天津市高等教育的重心在本科生教育; 专科生综合规模在1998 ~ 2005年期间迅速扩张,可以理解为扩招的政策效应,而2005年之后,专科的综合规模有所减缓; 作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高端教育的硕士与博士生同样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硕士生的综合规模增长趋势较博士生要陡,说明硕士生综合规模比博士生要快。具体如图1所示。

与此同时,如图2所示,自1998 ~ 2013年, 天津市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结构比例也一直在变动。其中变动最大的是专本比,2005年前,一直呈上升趋势,在2005年达到了峰值83. 84% , 而2005年后呈下降趋势,2013年为60. 63% 。这与天津市在2005年之后专科生综合规模下降本科生规模不断上升相符。另一方面,研本比一直小幅增加,自1998年的11. 73% 增至2013年的17. 67% 。说明天津高等教育结构重心在上移。

3.2天津市高等教育层级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系分析

鉴于数据的有限性,如果使用教育生产函数, 分别使用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直接做回归分析,需要估计的系数太多,会使结果产生偏差。因此本文仅使用SPSS19. 0中的Pearson积差相关法分析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各层次结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结果如表1所示,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人均GDP、城市人均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相关性较大,与第一产业占GDP之比、 第二产业占GDP之比负相关,与第三产业占GDP之比正相关,为0. 633,说明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三产业影响较大。

GDP、人均GDP、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各层次的招生数相关系数较大, 与本科生招生数相关系数最大,与博士生相关系数最小。其中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各层次的在校生、 毕业生和招生数相关系数均最大,说明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成本分担制度的建立,天津市教育消费能力、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能力受到农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影响。

注: ( 1) **p < 0. 01; * p < 0. 05; ( 2) 表中经济增长各项数值为 1998 ~ 2013 年度实际数值非增长率。

迟景明等 ( 2010) 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天津的产业结构分布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最小,在样本期间最大的比例为1998年的5. 39% ,而后逐年下降, 自2009年已不足2% ,2013年仅为1. 31% 。而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几乎各占一半,其中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略高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2013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50. 64%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8. 05% 。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与博士生层次和专科层次的相关系数最高,说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两端博士层次和专科层次影响较高。第一产业占GDP比与各层次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通过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互相影响,相互促进。

3.3天津市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

为深入分析天津市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本文使用SPSS19. 0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浓缩分别提取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的主成分。

3.3.1因子分析

本文使用SPSS19. 0统计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代表经济增长的7个变量和代表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4个层次、三方面的12个变量分别作数据浓缩处理,从SPSS输出结果中抽取特征值大于1且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等于85% 的前N个主成分。输出结果如下:

从表2可得经济增长有3个主成分因子,分别定义为F1、F2、F3,为减少每个主成分因子上所负载的变量数目,在SPSS软件中分别对F1、 F2、F3使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4次后收敛,旋转后的主成分矩阵为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主成分F2上载荷绝对值均大于90% ,说明F2主要反映天津的支柱产业结构信息,定义为产业结构因子; 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在F3上载荷绝对值大于90% ,说明F3主要反映天津第一产业结构信息; 其余指标在F1上载荷均超过90% ,说明F1主要反映经济增长信息,且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8. 155% ,因而可用F1、F2代替原来的7个变量。

根据SPSS的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得到F1、 F2和F3的表达式为:

通过计算,可得到综合得分模型如下:

类似地,提取高等教育程度主成分因子F4, 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 21% ,系数表达式为:

3.3.2教育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对上文得出的经济增长 ( Y)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 X) 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 K) 3个指标进行稳定性分析, 以避免伪回归的出现。经ADF检验,3组数据均为10% 可信度下平稳,因此可以直接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如式 ( 4) :

括号中数字为t统计量值,说明两个系数均显著,调整的R2为86% ,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根据该模型可以得出1998 ~ 2008年天津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也对经济增长有正促进作用。分析 ( 4) 式还可得出以下结论:

( 1) 1998 ~ 2013年,资本K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 0514,小于0. 25,说明天津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过剩资源,对生产发展的边际贡献较小。

( 2) 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 129, 因文中尚未包含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若简单按理论数值0. 75的1 /3计算的话,也远远小 于0. 25,说明天津市高等教育虽对经济增长呈促进作用,但高等教育由于规模不断扩大,已呈现劳动力人数相对过剩以及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因此应进行教育结构的调整。

3.3.3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相互关系进一步验证——VAR模型分析

考虑到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促进作用以及高等教育在校生、招生规模及毕业生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效应,因此本文使用VAR分别测度高等教育和经济增长各自前值对当期值的影响,因脉冲响应函数方法是用来分析模型受到冲击对系统的动态影响,所以本文一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

估计VAR模型首先需判断滞后阶数,如表4所示,各种规则下都认为滞后2阶为最优阶数, 因此,本文选用滞后二阶的VAR模型。其次, VAR模型的稳定性会影响到结果的判断,因而通过对特征根的检验,发现所有的特征根均在单位圆内 ( 见图3) ,从而得出VAR模型是稳定的。 最后通过系数显著性筛选得出VAR模型为:

通过系数可以判断经济增长除受自身的前两期值的正向影响外,还受高等教育前一、二期的影响,这是符合理论的,因为本文所使用的高等教育综合因子为各层次的在校生、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很显然在校生和招生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需待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才得以彰显, 而毕业生的滞后效应是因每年6月底为高等学校毕业季,因而毕业生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至少滞后半年。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受经济增长和自身前期数值的影响,且高等教育前一期对当期数值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当期的高等教育规模中除当期招生数和前期毕业生以外,其余数值是一样的。

由脉冲响应图来看,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冲击响应均较为平缓,持续时间并不相同, 高等教育对1单位经济增长新息的冲击响应在16期后趋于平缓 ( 图4) ,持续期较长,而经济增长对1单位高等教育新息的冲击响应在第8期后趋于平稳 ( 图5) ,说明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持续效应期限更长,而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持续效应相对短。在短期内,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表现为负向反应,即短期内, 经济增长不会引起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第五期后,高等教育表现除了与经济增长冲击呈正向的反映,即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图4显示,高等教育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冲击为正,在第二期达到第一个峰值,第四期达到第二个峰值,说明高等教育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

4结论

本文重点研究1999年扩招后天津市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 1) 1998 ~ 2013年,天津市高等教育各层次结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各层次扩充规模并不相同,本科层次扩充速度最快,其次为专科、硕士、博士。由于本科教育绝对数增长较快,高等教育快速增长点为本科层次。专本比数值的下降, 研本比数值的上升,说明天津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重心上移。

( 2) 天津市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及实证结构显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层次规模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为本科、硕士、专科、博士。天津市居民收入水平与高等教育综合规模关系十分密切,说明高等教育消费能力受到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与博士生层次和专科层次发展关系密切。

( 3) 在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天津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当期线性关系, 得出: 1天津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过剩资源, 对生产发展的边际贡献较小。2因天津市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已呈现劳动力人数相对过剩以及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应进行教育结构的调整。

3.7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篇三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布局结构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分析

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有区域的自然环境、人口受教育程度、传统文化积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经济因素起到最根本的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宁夏的发展蓝图是在规划建设时通盘考虑,注入大城市的理念,使沿黄城市带成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规划建设以沿黄城市带为核心、固原市为次中心、重点镇和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我区八所高职院校中有六所集中于银川市,固原、中卫两个地级市尚无一所高职院校,距《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有一定差距。

从总体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宁夏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但从当前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区域经济布局结构来看,宁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不平衡,无法适应宁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宁夏高等职业学校主要集中在经济核心区的银川、一级发展极的吴忠和石嘴山两市,中卫、固原两个位于一级发展极的地级市还没有高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区域分布的两极分化,加剧了宁夏经济较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是宁夏实现区域经济相对均衡发展,提高整体经济实力的主要障碍之一。

2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实现宁夏高职院校的合理布局

2.1 构建以银川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基地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银川,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科技平台、浓厚的人文环境和各类高级人才需求。宁夏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逐步走向错位发展,层次结构日趋合理。银川成为宁夏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发展极,形成以银川区域中心的宁夏大学为核心,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建设、司法、经贸和银川科技职业学院等六所高职学院为依托的高教中心区,带动北部的宁夏石嘴山市的宁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部的吴忠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部固原市宁夏师范学院构成的次一级发展极的区域布局结构。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当银川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达到饱和,即极化达到顶峰之后,高等职业教育要素将会从极化中心向外围扩散,最终实现宁夏高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2.2 根据宁夏五大经济区的内部特点,调整高职院校布局结构

(1)银川核心经济区:以银川市作为宁夏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为主要依据,结合银川市商业繁盛,信息业、旅游业、城市化展较快的优势,针对能源化工、特色旅游、绿色清真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高新技术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趋势,六所高职院校应重点增设服务于第二、三产业发展的专业,如:城市园林规划、旅游服务、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社区服务、建筑装潢、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广告传媒等专业,以适应银川核心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2)石嘴山经济区:依据其以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为特色的建设目标,加强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改造和提升煤炭、钢铁及压延、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培植新材料、电子元器件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急需培养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石嘴山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和宁夏理工学院为依托,宁夏工业职业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成立化工系,抓好煤炭综合利用、煤化工等新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宁夏理工学院依托其原有的高职资源优势,设置的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和旅游管理等专业以适应石嘴山经济区的发展。

(3)吴忠经济区:以建成“塞上江南”和回族风貌的新型滨河生态城市为目标,吴忠经济区的新兴工业如能源电力工业、高载能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奶产业、葡萄酒产业、旅游业的迅速崛起,吴忠市(自治区级)青铜峡新材料工业区、太阳山工业区的规划建设,使得该区每年需增加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化工制品、幼教、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类人才需求旺盛。吴忠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吴忠经济区域高职教育的发展极,建院五年来,逐步形成综合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的办学特色,开设的应用阿拉伯语专业,使学院的民族区域特色更加鲜明。

(4)中卫经济区:做大做强旅游业,带动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发展。继续培育壮大林纸、枸杞加工等优势产业。针对该区域尚无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在高等职业基础较好的吴忠和银川地区开办面向中卫产业需要的专业,合理利用高教资源的辐射作用为中卫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5)固原经济区:突出“山城风貌、文化古城、回乡民俗、生态园林”四大特色,做大做强“草畜、马铃薯加工、劳务、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和“煤炭、建材、中草药” 三大优势特色产业。该经济区水土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劳动生产率和自我发展能力很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造成了“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差-收入水平低”的恶性循环。针对该区域的特点,笔者认为该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布局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从山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先积极发展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初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批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掌握一般科技生产技术和实用技术的中、初级人才,仍将是山区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 第二,从固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长远规划看,适当地发展高职教育,依托位于该区的宁夏师范学院的高教资源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设置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为山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有效地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进而为山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

4.数据结构实验报告7 篇四

班级: 信管 专业 班 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 2016 年 5 月 6 日 指导教师: 宋泽源

实验七:线性查找操作与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顺序查找、折半查找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过程

2、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过程

3、掌握查找效率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实现顺序查找操作,可参考书本P260/P25示例程序。

实验步骤:

①、在Java语言编辑环境中新建程序,建立一个顺序表(表长10),依次输入10个数据元素(对元素存放的先后顺序没有要求),并按照存储顺序输出所有元素;

②、输入待查找关键字,在顺序表中进行顺序查找;

③、输出查找结果。

2、编写程序,实现有序表折半查找操作,可参考书本P263/P218示例程序。

实验步骤:

①、在Java语言编辑环境中新建程序,建立一个顺序表(表长10),依次输入10个数据元素(要求所有元素按照递增顺序排列),并按照存储顺序输出所有元素;

②、输入待查找关键字,在有序表中进行折半查找;

③、输出查找结果。

3、编写程序,实现二叉排序树查找操作,可参考书本P277/P235示例程序。

实验步骤:

① 在Java语言编辑环境中新建程序,依次输入10个数据元素,建立一个二叉排序树,并按照中序遍历输出所有元素; ②、输入待查找关键字,在二叉排序树中进行查找;

③、输出查找结果。

三、操作步骤: 实验1:package search;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equen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SeqList list = new SeqList(10);int value[]=Sequence.readInt();for(int i=0;i

System.out.println(list.toString());System.out.println(“输入要查找的数:”);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while(true){ int key = scan.nextInt();System.out.println(list.search(key)+“在数组中下标为

list.append(value[i]);”+list.indexOf(key)+“的位置”);

}

} System.out.println(“输入10个数:”);byte buffer[]=new byte[512];int count =System.in.read(buffer);if(count<2){ return null;

public static int[] readInt()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 String s=new String(buffer,0,count-2);String str[]=s.split(“ ”);int value[]=new int[str.length];int i=0,j=0;while(i

try{

}

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str[i]+“不能转换为数组”);}

finally{i++;}

if(i==j){ value[j]=Integer.parseInt(str[i]);j++;

return value;}

int keys[]=new int[j];System.arraycopy(value, 0, keys, 0, j);return keys;} }

实验二

package search;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BinarySearc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SeqList list = new SeqList(10);int value[]=BinarySearch.readInt();for(int i=0;i

System.out.println(list.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使用折半查找方法,输入要查找的数:”);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while(true){ int key = scan.nextInt();list.append(value[i]);

System.out.println(key+“在数组中的下标为”+list.binarySearch(value, key));

} public static int[] readInt()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输入10个升序数:”);byte buffer[]=new byte[512];int count =System.in.read(buffer);if(count<2){ } String s=new String(buffer,0,count-2);String str[]=s.split(“ ”);int value[]=new int[str.length];int i=0,j=0;while(i

try{

}

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str[i]+“不能转换为数组”);} value[j]=Integer.parseInt(str[i]);j++;return null;}

finally{i++;}

if(i==j){

return value;}

int keys[]=new int[j];System.arraycopy(value, 0, keys, 0, j);return keys;} }

折半查找方法的实现:

} } }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 value, int key){

return binarySearch(value,key,0,value.length-1);}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 value,int key,int min, int

if(min>max){ } else{

int mid=(max+min)/2;if(value[mid]==key){

return mid;return binarySearch(value,key,mid+1,max);return binarySearch(value,key,min,mid-1);}else if(value[mid]

验三

package search;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BinarySortTree_ex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BinarySortTree bstree=new BinarySortTree();int values[]=BinarySortTree_ex.readInt();for(int i=0;i

bstree.inOrder();//中根次序遍历二叉树

//System.out.println(“中序遍历输出二叉排序树”+bstree.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输入查找的数字:”);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while(true){ int key = scan.nextInt();System.out.println(“查找”+key+“,”+(bstree.search(key)!=null?“":”不“)+”成功“);

}

} System.out.println(”输入10个数:“);byte buffer[]=new byte[512];int count =System.in.read(buffer);if(count<2){

public static int[] readInt()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 return null;String s=new String(buffer,0,count-2);String str[]=s.split(” “);int value[]=new int[str.length];int i=0,j=0;while(i

try{

}

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str[i]+”不能转换为数组");}

finally{i++;}

if(i==j){ value[j]=Integer.parseInt(str[i]);j++;

return value;}

int keys[]=new int[j];System.arraycopy(value, 0, keys, 0, j);return keys;}

}

四、实验收获和建议:

5.第7讲《半包围结构(二)》教案 篇五

张郭中心校

赵小华

习字内容:

《写字指导》P6-7

写字:(周闭

画 幽

达 司 氧

可)和一段话。习字目的要求:

1、学习书写半包围结构字的字。(以“周” “函”“区”字和“司”等字为例,分析字的结构,练习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2、掌握书写要领,能很快确定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的要领,并能找出书写中的病因,对症下药,使字书写美观。

3、练习临写一段话,做到行款整齐、端正、美观,力求入体。

4、知道汉字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和练字兴趣。

习字重难点:

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要领,能很快确定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是那种类型的字,并能找出书写中的病因,对症下药,使书写美观。课前准备:

师生作品PPT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汉字“疆”的故事,感受汉字的内在美。

疆,早期甲骨文

两块“田”上下错开排列,表示田界。该款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后,在两块田地之间添加三道横线指事符号,突出“界线”。晚期甲骨文加(弓,武器,表示以武力护卫的领土),表示以武力护卫领土。造字本义:以武力护卫的广大领地。晚期金文基本承续晚期甲骨文字形。晚期篆文

加“土”,强调“领地”主题。

一、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师生书法作品,感受汉字的美。

二、新授部分

(一)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半包围结构(生书空)这节课我们学习半包围结构字的写法。

2.了解半包围结构字的四种分类

(屏幕出示:上包下

下包上

左包右

右包左)

(二)学习新知 第一类——

屏幕出示:上包下

1.下面,我们学习半包围结构字的第一类。

2.屏幕出示,以“周”为例,分析如何书写左包右的字才美观。3.师范写“周”后,学生练习书写“周”,临写一个。

4.被包围部分如何处理才得当,分析病因。

5.师评点生的书写情况,学生练习书写“周”,描一个,临写一个。适当点评。

6.觉得有进步的给自己一个红圈圈。

第二类——

屏幕出示:下包上

1.学习半包围结构字的第二类。

2.屏幕出示,以“函”为例,分析如何书写左包右的字才美观。3.师范写“函”后,学生练习书写“函”,临写一个。

4.被包围部分如何处理才得当,分析病因。

5.师评点生的书写情况,学生练习书写“函”,描一个,临写一个。适当点评。

6.觉得有进步的给自己一个红圈圈。

第三类——

屏幕出示:左包右

1.学习半包围结构字的第三类。

2.屏幕出示,以“区”为例,分析如何书写左包右的字才美观。3.师范写“区”后,学生练习书写“区”,临写一个。

4.被包围部分如何处理才得当,分析病因。①被包围部分未居中,太狭。②被包围部分过于上浮。

5.师评点生的书写情况,学生练习书写“区”,描一个,临写一个。适当点评。

6.觉得有进步的给自己一个红圈圈。

第四类——

屏幕出示:右包左

1.学习半包围结构字的第四类。

2.屏幕出示,以“司”为例,分析如何书写右包左的字才美观。3.师范写“司”后,学生练习书写“司”,临写一个。

4.被包围部分如何处理才得当,分析病因。①被包围部分靠框子太近。②被包围部分过于偏下。

5.师评点生的书写情况,学生练习书写“司”,描一个,临写一个。适当点评。

6.觉得有进步的给自己一个红圈圈。

(四)师生一起总结练字过程,总结练字五步骤

读 思 临

三、练习书写左包右的字和右包左的字 1.出示《写字指导》P6-7中: 周闭 画 幽 巨

可 2.指导读帖,指名说说每个字的书写注意点。(从结构和笔画两方面说说)

3.指名范写,同时其他学生练习书写。屏幕出示书写“双姿” 班长提醒 “坐姿”。

4.展示屏反馈。(同桌互评,写得好的右上角画圈。)

四、临写词语

周围

关闭

幽静

巨匠

通过

鸟岛 ①听写词语,评讲

②六生直接指出六词的书写注意点 ③练习临写,提醒做到美观。

五、临写古诗

凉州词

1.生读帖,找找其中半包围结构的字,怎样包围部分才得当。屏幕出示其中半包围结构的字:

山 何

指名生说说每个字怎样处理得当。2.学生在轻音乐中练习书写一段话。班长提醒坐姿。

写之前请牢记一段话的书写要领:

齐:上下对齐

同一水平

间距均匀

大小一致

3.评点小结。

6.六盘水市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研究 篇六

邬瑞凡

〔内容摘要〕以六盘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为依据,就重新核算和修订后的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数据和贵州及部分地区进行比较,深入分析影响六盘水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和劣势,提出加快六盘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六盘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关 键 词〕六盘水市 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 研究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1.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07.93亿元,年均增长13.7%,比“九五”期间平均增幅高出5.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逐步上升,在全省的位次由“九五”时期的第六位上升到“十五”初期的第五位,并继续上升到现在的第四位,仅次于贵阳市、遵义市和毕节地区。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6891元,比全省高出1934元,仅次于贵阳市,居全省第二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6.6:53.9:29.5转变为2005年的9:56.3:34.7,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二三一”格局逐渐巩固,第二产业龙头支柱地位日益凸现。财政总收入达27.4亿元,年均增长2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32元,年均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3元,年均增长5.5%。科教、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二、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通过将核定后的2004年和2005年六盘水GDP总量和产业结构数据与贵州及部分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经济总量发展速度较快,绝对数仍然偏小

经济总量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2004年和2005年,六盘水GDP总量分别为165.3 亿元和207.93 亿元,占贵州GDP总量的9.8 %和10.7%,在九个地州市中还未达到1/9的水平。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5年我市经济总量是贵州增长最快的地区,但绝对数与贵阳市、遵义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5年贵阳市GDP总量已达 525.62 亿元,成为贵州GDP总量过500亿元的地区,经济总量为六盘水市的2.5倍,遵义市GDP总量402.32亿元,约为六盘水GDP总量的2倍。人均GDP仅为贵阳市的46%,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二)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不尽合理

1、产业结构之间

根据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可以计算出,2005年六盘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9:56.3:34.7,呈现出“二三一”结构,和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7.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重上升 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5.2个百分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5年六盘水三次产业结构和贵州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低9.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高13.9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低4.4个百分点。和贵州其它地区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除贵阳市外全省最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全省最高,虽然与我市作为新型的重化工基地相符,但与我市80%的人口在农村极不协调。也导致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差距最大、二元结构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2、各产业内部之间

近年来,六盘水产业内部结构经过不断调整,总体上趋于优化,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一是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比重偏高。2004年六盘水农、林、牧、渔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64.4%、3.3 %、29.7%和2.6%,和贵州平均水平相比,农业产值的比重高出4个百分点。二是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工业比重偏高。2005年六盘水工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0%,比贵州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工业内部,采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50%,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转变。三是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批零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62%,比贵州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因而其他新兴产业如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商业服务等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影响发展后劲

经济运行质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是否具有活力并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六盘水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财政实力偏弱,增长缺乏强力支撑。一般来说,财政收入是经济运行质量的集中体现。从财政收入总量看,2004年六盘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为9.7亿元,财政收入在全省排名居第4位,仅为贵阳市的23.8%、遵义市的53.7%。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04年六盘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87%,2005年上升到6.36%,低于贵州平均水平2.93个百分点,低于贵阳、安顺、黔西南、毕节等地。

2、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群众能否真正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准。2004六盘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72元,城乡收入比为4.29:1,到2005年六盘水城乡收入比又上升到了4.31:1,城乡差距远远超过了经济比较发达的贵阳市和遵义市。如果把城市隐性收入和享受的医疗、社保等计算在内,差距更大。

(四)从业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末,六盘水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39.35万人。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为20.08万人,占51.0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9.27万人,占48.9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明显偏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43个百分点。在单位就业人员中,采矿业占39.%,高于全省29.5个百分点,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他新兴行业如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计算机服务、科研等从业人员比重与全省相比有明显差距。另外,从就业人员的学历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53.22%,高于全省12.6个百分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比重明显偏低。

(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六盘水市第二、三产业企业实收资本192.28亿元,其中国有和集体资本127.7亿元,占66.2%;个人、外商及港澳台商资本64.91亿元,占33.8%,仅占贵州的5.3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国有和集体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明显滞后。

三、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

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特别是对于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水平还不高的六盘水而言,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来促进经济总量的扩大尤显重要。根据六盘水实际,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六盘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逐步改变城乡二元格局。

(一)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

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以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初步把我市建设成为贵州西部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1、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路子,支持境内外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参与煤炭资源开发,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整合现有煤矿的同时,重点抓好大型骨干矿井建设,大力发展煤焦化、液化、气化,力争使煤化工产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2、支持冶金建材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水城钢铁(集团公司)实施“集团化、精品化、清洁化、高效化”发展战略,整合资源,节能 降耗,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尽快建成百亿元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推进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特种水泥,引进新技术,以煤矸石、粉煤灰、钢渣为主要原料,积极开发新型建筑材料。

3、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围绕煤炭、煤化工等主要产业,支持六盘水煤机厂等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加快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矿山机械、机电产品及其他配套产业,提高产业关联度。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扶持啤酒、食品、制药等现有轻工业的同时,力争在畜产品、生姜、马铃薯等农产品加工上取得大的进展。加快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4、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产业链的组织方式、开发区的管理模式、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兴办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着力办好红山、石桥工业园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培育扶持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工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

(二)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努力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应多管齐下,从多方面入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1、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稳定粮食产量,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实施马铃薯、果茶、蔬菜、畜禽、中药材、水产和林特等优质产业工程。

2、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特别要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优质产品品牌,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注重加强龙头企业和产业板块基地建设,使更多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

3、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建立和完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一门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或非农技能。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实施“富民工程”,组织一批重大农业科研专项,推广一批增产增效的实用技术。加强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在良种繁育、农技推广、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和保护、信息服务、资源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4、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比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组织指导和服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三)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比重水平提高,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高级化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六盘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4.7%,与贵州39.1%的水平还有差距,与贵阳市、黔东南州等地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六盘水区位、交通、大企业相对集中等优势,以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为重点,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着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服务水平。

1、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和信息业。物流业要围绕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区,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尽快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平寨、红果为支点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大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优先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六盘水。金融业要加快开放步伐,积极参与竞争与合作,加快聚集各类金融机构。推进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大力发展银行综合经营业务,建立各类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构建多功能、开放式、广辐射、高效有序的金融服务和监管体系。加快发展保险业,提高全市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信息业要提高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宽带接入,建成全市有线广播电视运行新体系。加快发展电信增值业务,拓展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业务为重点的电信新业务,推进邮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综合业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工程,加速配套建设,实现市、县政府和部门网络互通,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

2、大力培育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积极扶持旅游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着力打造“凉都”品牌,支持对全市旅游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旅游企业集团壮大规模。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要保持适度的房地产业投资规模,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规范市场行为,形成配套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中介服务业要加强职业规范管理,大力提升会计、律师、审计、咨询、专利、产权交易、技术服务等行业的服务水平;社区服务业要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领域。加快发展物业管理、家庭教育、社区商贸和家政服务等行业,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

3、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全面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行业,加快流通业态创新。积极推进城市商贸业发展,加快向农村延伸,形成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集聚区,培育一批在贵州有影响的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在商品生产地和集散地扶持发展一批交易量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六盘水商品进入国内外市场提供快速通道和交易平台。

四、加快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应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施。但与此同时,政府的作用更不能忽视,政府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财政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科教人才政策、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等政策措施,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安于现状,缺乏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在自主创新、产品开发、结构调整方面显得不积极、不主动,调整与发展的动力不强。这种状况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坚决扭转。要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大型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出资人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定不移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从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做大做强。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土招标拍卖挂牌制度,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流转机制。

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以对内对外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国际及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及我省转移的机遇,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借助外力,促进六盘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强与东部及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大吸纳民营资本的力度与规模,在承接产业转移、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企业联合与协作,积极推动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二)完善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投入的力度

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领域投入的力度。增加对农业品种改良、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培训、公共卫生、基层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等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的力度,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

(三)制定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导向

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增强对全市产业发展、产业技术、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适时制定和完善六盘水市支持鼓励和限制产业实施目录。按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薄弱环节的扶持。通过严格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措施,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按照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实施中小企业促进计划,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四)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选择、组织一批能够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的重大项目,抓紧建设实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研究、储备一批能够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争取将煤化工、电力、交通、水利、生态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并开工建设。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保障

突出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突出运用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成果,提高煤炭、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发展生物农业、能源、水资源保护和环保技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突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公共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协作,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抓紧培养学科和技术带头人、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级以上中青年党政领导人才。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各类技能人才;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各类实用人才。树立科学人才观,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创新各类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坚持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①六盘水统计年鉴(2004、2005年);

②贵州统计年鉴(2004、2005年);

③领导干部手册(六盘水市、贵州省);

④贵州经济普查年鉴(上、下册);

⑤六盘水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

⑥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⑦毕水兴经济带规划;

⑧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5年);

⑨经济参考报;

7.7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篇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

随着建筑钢结构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各个压缩机厂房已经不再使用传统式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 开始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结构, 即门式钢架结构。门式钢架是一种钢材制作而成的平面形式的结构, 其主要是以变截面及等截面等结构形式作为重要的承重骨架, 在做檩条与墙梁时采用的是冷弯薄壁型钢;在做屋面和墙面时采用的是压型金属板;并且其还能够很好的承载房屋结构的整体重量。从实际角度上来看, 传统式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与门式钢架结构的压缩机厂房各自都有着什么样的优势特点呢?本文以下就对这两种结构形式的技术性能与经济性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与研究。

1 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与门式刚架结构的技术比较

笔者以一个跨度为15米, 两柱子之间距离为6米, 长度为66米的压缩机厂房为实例, 在该压缩机厂房内部有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 此起重机在地面上所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3.5米、吊车吨位是5/20。

1.1 门式刚架结构比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更能将房屋高度降低

由于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在实际制作屋面梁与厂房柱子过程中采用的是预制的形式, 那么, 其只能将柱子顶部与梁柱之间进行铰接, 并且钢筋混凝土排架屋面梁跨中弯矩程度比较大, 比门式钢架屋面梁跨中弯矩要高出七倍之多。为了能够与规定的强度以及扰度要求相一致, 钢筋混凝土屋面梁高度为1.7米, 而门式钢架结构的梁柱刚性连接支座与梁跨中弯矩之间并没有形成多大的差距, , 所以, 其梁截面高度只有450m m, 这与应力要求是完全相符的。由于钢材具有的各种同性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因此, 降低了压缩机厂房的高度。

1.2 门式刚架结构能够将柱截面尺寸减小, 进一步增大实际操作使用面积

门式钢架结构不仅降低了压缩机厂房的柱子截面高度, 同时也降低了柱子底部的弯矩程度。

当这两种结构形式在同样的外荷载的条件作用下, 门式钢架结构不仅能够将压缩机厂房的柱子截面尺寸进一步的减小,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实际操作使用范围进一步增大了。

2 门式刚架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的经济性比较分析

笔者根据《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的规定对这两种结构形式的每榀制作成本费用进行了分析, 如下:

2.1 对钢筋混凝土排架一榀成本费用分析砼厂房剖面见图1

将中间一榀作为计算对象, 计算出具体需要的混凝土体积以及钢筋实际使用数量。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颁布的《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等规定中提出了对建设工程人工工资单价进行合理的调整, 同时, 2007年5月北京造价处颁布了《北京工程造价信息》。C30的预制混凝土的单价大概为1033.30元/m3;钢筋制作安装单价大概为5121.98元/t;每一吨钢构件的单价大概为9851.72元/t。

由相关的数据, 可以看出一榀混凝土排架的实际建成成本费用应该是51.274x1033.30+8.065×5121.98=94290.19元。

2.2 对门式刚架钢材一榀成本费用分析

门式刚架剖面见图2

每框门式钢架实际使用钢材数量为1 6.6 4 4 t, 钢材实际成本费用为16.644×9851.72=163972元。另外, 石化炼油厂的压缩机厂房耐火等级达到了二级, 因此, 吊装梁下承重的梁柱应使用防火性能好的涂料。

2.3 门式刚架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之间的经济比较分析

从本文所述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门式刚架结构每榀的建成费用达到了204373元;钢筋混凝土排架达到了94290元, 那么, 我们就能够给很明显的看出门式刚架结构每榀所使用的成本费用要比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每榀成本费用高出11万元。

此外, 由于传统式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在实际建设过程中, 需要在压缩机厂房混凝土柱子上预先留下诸多的配管埋件, 而这些埋件所处的位置必须要等到应力计算完毕之后才能够进一步的确定, 从而制约了混凝土柱的预制工作, 最终延长了整个工程的工期, 对工程的进展速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也进一步提高了工程的实际成本费用;而采用门式刚架结构, 其设计时间不仅较短, 并且其结构与配件都是由工厂制作而成, 质量绝对可靠, 具有较轻的重量, 实际运输十分轻便。同时, 其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都是采用强度高的螺栓进行连接, 便于安装, 整个工程建设工期也比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要短很多。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由于门式刚架结构具有受力简单、构件制作快捷、传力路径明确、施工周期较短、结构坚固耐用、质量高、价格合理,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等各种优势特点, 所以, 其当前在各种工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主要对门式刚架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结构之间的技术与经济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 以期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8.人口结构与经济周期 篇八

关注或观察一个国家,如果是短期,一二年或三五年,你完全可以忽略掉人口因素,因为人口无论是总量或结构,短期内变化不大。但如果是中、长期,10年、20年或30年、50年,那就完全不能忽略人口这个因素了。

美国在二战之后,从一个一般的大国发展到强国,再从两级强权到超级霸权,为时不过一甲子光阴。其中各种软实力、硬实力等等自然不在话下,但不能忽略还有一个青壮化的优势。一个处于青壮化阶段的国家,可以同时享有供给面(有活力、冲劲、创新,肯冒风险)及需求面(有购买力、有内需)两种优势。美国战后有约20年左右高出生率下的婴儿潮(约8000万人,占全美人口1/4以上),在1965年之后开始进入社会,美国进入青壮期,整个社会蓬勃而有活力。从去年(2010年)开始,婴儿潮人口开始步入老年,每天8000人退休,正式进入老龄社会。

美国之后是日本,1960到1990年,是青壮时期,生龙活虎,缔造了“日本第一”。1991年大泡沫破灭,一沉不起,迄今20年矣,原因固不止一端,但老龄化肯定是个关键因素。日本目前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1.3亿人口24%,是所有发达国中最多的国家。

跟在日本之后的是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自1970到2000年,这30年间,也是生龙活虎,但进入到新世纪以后,先后步入老龄社会。中国台湾由于“少子化”情况严重,尤其明显。新加坡则大胆采用优质人口“进口”(移民)政策来化解老龄化压力。

四小龙之后,紧跟着的即是中国大陆了。从1980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10年,也是30年的青壮化时期,3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9.8%,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两个“人口红利”:(1)一胎化政策,使所有父母抚育成本大幅降低;(2)整个社会还未进入到像日本一样的老龄社会,安养成本尚未大幅提高。这就好比赛跑时卸掉了两个包袱,跑得焉能不快。

然而也正由于30年来的一胎化政策,相关政策的副作用近年来也开始浮现出来了。从这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到:(1)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十二五”期间内达到高峰后即将掉头下降,换言之,中国即将开始进入老龄社会;(2)一胎化政策也导致男女性别的明显失衡,在某个阶段将有数以千万计的适婚男性择偶困难;(3)家庭组织亦因一胎化政策受到扭曲而异化,从而对孩子性格之形成产生连社会学家都难以确知的影响……

鉴于各国和地区的经验,从欧美到日本到四小龙无一例外,当政府开始警惕到出生率下降,决定改采奖励生育政策时,都为时已晚,政策效果几乎为零。这些前车之鉴应该可以给我们一种提醒,人口政策是不是到了该与时俱进、改弦易辙的时候了。

更何况一胎化政策开始就可能存在着一些误区。1979年一胎化政策酝酿成形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始,当时8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未能解决,因此很容易在逻辑上得到一个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推论政策。但事实上,在邓小平推动改革之后,才几年,农业生产力与农村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1986年左右基本已解决吃饱饭问题了。可见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体制,而不是严格的生育管制。

上一篇:广东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篇:公司后勤员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