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拟题

2024-06-19

作文如何拟题(精选15篇)

1.作文如何拟题 篇一

话题作文如何拟题

作文备课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学会话题作文拟题常用的几种方法。

2、能将所学会的方法运用到本次话题作文中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手段: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颂读美句,导入新课。

把月光印成邮票,去吹绿那漫长的相思路;把月光录成歌带,来旋转出更美好的时光.

让月光夜夜缝补我们隐痛的伤口和人生的不幸;让月光夜夜弹响我们的心弦和幸福的回忆;让月光夜夜牵引我们走进梦的伊甸,让月光夜夜潮湿我们麻木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共同研讨。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1、内容与题目

离题 <<纪中的`月亮>><<骄人的月亮>>

偏题 <<人与月亮>>

2、抄袭传说

<<嫦娥奔月>>

<< 向往月亮>>

(二)写得好的作文有:

第一组:《月球旅行>><<2050年的月亮>><<赏月>><<我和月亮的故事>><<月之颂歌>>

第二组:<<月亮,我爱你>><<月亮的悲痛>><<月亮的泪>><< 月球之迷>>

<<炸毁月亮>>

第三组:<<月亮也曾是个‘贼’>><<月亮小姐为什么偷鸡蛋?>><<月亮的新衣>>

题目存在的问题:

1、以”月”为题,切忌直接以话题作为作文题目。 <<月>>

2、题有歧义 <<傲月的下场>>

3、题不精炼 <<月下的情>>

4、不含“月”字,让人搞不清与话题的联系有多紧密。《愁》《最美》《思念》

好题欣赏

1、月亮是地球的”祸根”吗?

2、2、月亮也曾是个‘贼’

3、月亮小姐为什么偷鸡蛋?

4、月亮的新衣

5、我心中的月亮

6、那月,那月……

7、月亮代表我的心

8、我是月

9、那晚,月特别美

10、月儿何时圆?

11、又是中秋月圆时

――初三(1)班崔娟娟

三、怎样才能拟好话题作文的题目?我们还以话题:“月”为例。

1 增删法 << 我与自然交流>>

2 引用法 <<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寄愁心与明月>>

3 拟人法 <<我是月亮>><<月亮的泪>><<月亮也曾是个‘贼’>>

<<月亮小姐为什么偷鸡蛋?>><<月亮的新衣>>

4、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双关、引用、设问、综合运用。 <<明珠>>

附:快速拟题法概说――快速作文法教授:田家骅

1、确定中心:就是把所限定的材料、内容、范围画个圆,圈起来。例如:母亲(妈妈)

2、画坐标线:在圆上任何一点都可引出一条直线,三五条即可,并根据一定的内容需要,起一名称。如:母亲(妈妈)有性格、行为、特征、未来、过去、关系、思想、职业等等。

3、注信息点:即在各条信息线上,将与中心(母亲)范围有关的各种信息,注(点)在有关信息线上,有多少信息就注多少信息点。

4、交合拟题:在拟题时使各条信息线上的信息交叉组合,即可很快拟出许多题目来。1先使同一条线上的信息交叉组合,2把不同线上的信息交合,也会产生许多题目。

投票评出最佳题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家有只小书虫

沧浪之水

走近张海迪

时间爷爷,您好!

四、话题:“幸福”拟题欣赏:

五、分组讨论:

分组代以下人拟题:

1、张三:希望

2、李四:书

3、赵五:水

4、王六:我与名人交流

5、钱七:时间

六、分组评题:顺序:54321,我最喜欢__________这个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规律:拟好话题作文题目歌诀

文好题一半,拟题须思量。

话题作文好,佳题不可少。

增删最方便,引用更奇妙。

比喻和拟人,新颖又独到。

方法用得好,读书少不了。

八、布置作业:在今天拟的题目中任选一个题目写一篇话题作文。

九、写好话题作文歌诀:

话题作文得高分,虚拟生活忘不了;/拟题前后加词语,开篇扣题很重要。/集中定个精彩段,联系现实不可少;/如果无话可说了,“假如”“如果”也奇妙。/比喻、排比加对比,语言整齐有诀窍;/引用名言加自编,语言精彩最有效。/走近历史和名人,文化积淀很重要;/最后别忘理层次,布局、分段不可少。

第二课时:主要评讲学生的作文。

2.作文如何拟题 篇二

请以“路”为题目, 或者自拟一个包含“路”这个词的题目, 写一篇作文。

要求: (1) 除诗歌外, 不限文体; (2) 不少于600字; (3) 作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实姓名及学校校名。

这是2009年云南省中考作文试题。从题型上看, 它不是全命题作文, 因为在全命题“路”之外, 还有一个题目可供考生选择;它也不是一般的选题作文, 因为一般选题作文试题所提供的, 往往是两道或者多道内容没有关联、题干相互独立的题目。根据这类试题的特点, 姑且把它称作是“连体式作文题” (以下简称“连体题”) 。

连体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一干两枝”或者“一干多枝”, 也就是说, 命题者给出一则材料或者一个话题, 根据这一则材料或者一个话题命出了两道或者多道试题, 让考生自选一题作文;二是既有命题者命制好的试题 (一般为全命题) , 也给出范围或者话题让写作者自己命题。以“路”为题目就是命题者给出的题目, “自拟一个包含‘路’这个词的题目”就说明命题者交出了具体的命题权。两者结合, 各显其妙;三是题干简洁明了, 一目了然。由于两道或者多道题共用相同的材料或者话题, 所以, 能有效节约篇幅, 做到言简意赅。

连体题是江苏淮安市从2006年起一直沿用至今的题型, 也是山东济宁市2008、2009年连续两年采用 (分别要求以“成长的脚印”和“难忘的经历”为题或话题写作) 的题型。可以说, 从2006年起, 运用这类题型的考区逐步增加, 并且还会不断吸纳新的成员, 一路发展壮大朝前走。笔者之所以这么说, 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 连体题符合新课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连体题之所以一方面给出全命题, 是为了少数不大会拟题的学生发挥出水平来;另一方面让考生自由拟题, 就是着眼于减少束缚, 打开思维, 促进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种导向, 无疑是合乎新课标精神的。

其次, 连体题能解决以往命题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经过本世纪初的开放式命题探索, 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得到广泛运用, 随之而来的是宿构严重、评分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 极大地影响了中考选拔的公正性。从2007年起, 不少考区又将统一评分标准、提高考试信度效度作为命题基本原则, 回到多年前采用的全命题形式, 结果又出现了限制性过强、影响自由表达、不利于一大批写作能力拔尖学生的发挥等问题。而连体题在兼顾开放性和限制性, 兼顾学生普适和各自发挥, 统一评分标准等方面, 都有很大优势。

最后, 连体题在实践中受到普遍欢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连体题好不好、有没有生命力, 还得拿实践来说话。调查表明, 这类题不仅因阅卷标准易于统一, 提高了阅卷的质量和效率, 受到阅卷教师的普遍欢迎, 也因为有直接可用题, 也有自拟试题而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得到了毕业班教师们的好评。最欢迎这类题的还是广大考生:题目不兜圈子, 不绕弯子, 直截了当, 选择自由, 适合广大考生一展才情, 一竞高下。另外, 从连体题被淮安市连用四年、济宁市跟进并连用两年以及云南省迅速跟进等现象, 看得出命题者对这种命题形式是十分看好的。

对于未来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来说, 我们要早点动手, 为迎战这类新题型做好准备。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学会应对这类题型:

第一, 在命题者拟的题和自拟题的选择中, 最好坚持自拟题。选用命题者给出的题目, 写作者不必在拟题上费劲, 省事倒是省事, 但是, 一来命题者给出的题目所包含的范围很广, 写作中如何避免题大文小的问题值得考虑。选题是“先易”, 写作是“后难”, 后难为大难, 这未必划算;二来放弃通过拟题来展示自己的才情未免有些可惜。所以, 笔者建议大多数同学不妨选用自拟题。可采用比喻、拟人、引用、对比、描摹等手法, 拟出颇具文采、个性鲜明的题目。比如, 针对云南题, 可以借用、化用名言佳作, 拟出“月似珍珠路似弓”、“千里之行, 路在脚下”等好题;可以采用描摹手法, 拟出“一路上星光点点”、“连着乡情的小路”、“路上, 我们行色匆匆”等好题;可以突出文体特性、内容特点, 拟出“行路难小议”、“我的求学之路”等好题。这些题目, 都有特点, 有文采, 能为文章加分。

第二, 在大处切入和小处切入的选择中, 最好从小处切入。上面已经说到过此类题一般具有涵盖范围较广的特点, 不可贪大求全, 否则非常容易出现空泛、浅薄等问题。写作中, 要善于梳理题目所涉及的多个领域或角度, 从中找出跟你的思想和经历最切近的内容和角度作为你的切入口。选取切入点的基本原则是要善于以实驭虚、以小见大, 这样一来, 比较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表达和思维习惯。比如, 面对2009年云南作文题, 你不妨“寓理于事”, 从同学走路中的一个小故事引申开去, 讲清某个人生道理;不妨从求学之路, 联想到追求之路、未来之路等等。需要说明的是, 小处切入往往就是从拟题开始的, 所以, 自己拟题时就要留心, 拟出写作范围相对具体一些的题目。

附:2009年云南省中考满分作文精评示例

从“问路”谈起

有一位名人说过:“常常问路的人, 始终不会迷失方向。” (引用名言作为文章的中心句。) 在人生路上, “问路”既是一件普通平常的事, 又是一件不可缺少的常事。 (此句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下文应该写“人生路上”的问路故事。)

记得刚上初中时, 我还不知道去学校的路线该怎么走, 那天父母临时有急事, 我只好硬着头皮独自前往学校。怎么办? (“硬着头皮”、“怎么办”等语句很形象地表现了此刻的心理活动。) 一路上, 我不断地向过往行人问路, 最后终于找到了学校。当看到那遒劲有力的校名时, 我的心中涌起了无比的喜悦, 此刻, 突然想起了一句话:路在嘴上。 (“路在嘴上”是对此次经历的高度总结和提炼。)

初尝“问路”的甜头, 我便把这种生活中的问路精神带到学习中去。同桌的历史成绩优秀, 而我的历史却马马虎虎。于是, 我经常向他“问路”, 很虚心、很认真地问。 (上一段的“问路”是实指道路, 这里就是虚指了。可见作者的思维在拓展。) 他回答时, 我总是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解, 不漏过他的每一句话, 因此历史上的许多问题自己也就弄懂了, 历史成绩也大幅度上升。

经常“问路”, 令我收益多多。推而广之, (由上文写“我”问路, 逐步拓展到写“我们”问路, 作者思维的渐进性很明显。) 我们学习各门功课, 吸收各科知识, 那是在向前辈大家“问路”, 以寻求攀登知识高峰的捷径;遇到难题, 我们向老师“问路”, 以求指点迷津;向同学“问路”, 以助一臂之力;向自己“问路”, 以免重蹈覆辙;向不如自己的人“问路”, 以便避开陷阱。 (问路对象广泛, 可谓是博取他人之长, 广开“问路”之路。) 总之, 只要勤于问路, 善于问路, 相信我们的求学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加顺当。 (本段里的“推而广之”、“总之”用在句首, 非常恰当。)

纵观历史, 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 大多是勤于问路、善于问路的人。 (段首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这个观点, 就进一步拓展了上文所指的范围和对象。) 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就曾向一位放马的童子询问治理天下的方法, 大学问家孔子也曾向老子问礼, 从而使自己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 阔步前进。 (先写先祖们个人的“问路”实践, 后写近代志士们群体的“问路”历程。) 1840年以后, 中国逐渐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 成为帝国主义列强肆意瓜分的一块“肥肉”, 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寻求救国强民之路, 他们孜孜不倦, 上下求索。先向西方“问路”, 开工厂、办实业、兴学校, 以求实现富国之路, 但没有取得成功;后来又向日本人“问路”, 想以改良、变法维新之路拯救积贫积弱的祖国, 可最终仍然是失败;再后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向前苏联“问路”, 找到了马列主义这个济世良方, 从而使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今的改革开放, 是中国人民向一切先进的人类文明“问路”, 以从中找到振兴中华、构建和谐社会的康庄大道。 (遵照时间顺序, 着重写出了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救国强国“问路”经历, 注意写出了每次“问路”的结果和收效。)

总而言之, 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事业上, 我们都要发扬敢于“问路”的精神, 使自己的道路更加平坦, 更加宽敞, 更加顺畅。

请记住:“常常问路的人, 始终不会迷失方向。” (再次强调这句话, 起到了紧扣开头、强化主旨的作用。)

[简评]

文章先以名言发端, 总领全文, 然后从生活、学习、事业等方面来具体展示“问路”的作用。考生写上学问路、学习上问路, 这些内容都与自身经历密切相关, 读来真实可信, 有说服力。然后宕开一笔, 以黄帝、孔子等人的事例来表现“问路”对治国、治学、救国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把“问路”演绎得丰富多彩。

3.话题作文拟题技法 篇三

线索引路法。一般用于记叙类话题作文的拟题。根据话题选中自己要写的人、事或物,并精要概括,以之为文题。如:要求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就可以写自己整天沉浸在书山题海之中,就连去食堂吃饭或是去书店买书,面对服务员答非所问,弄出种种笑话,被骂为“有病”。文章就以“有病”这一线索成文不是很好吗?

文眼显示法。就是用一篇文章中能揭示文章灵魂的关键性的句子作题目。例如:要求以“环境保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救救我们吧”这一受害者的呼唤为题目,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人类给自然、给动植物带来的不可宽恕的破坏性后果。

揭示论题法。一般用于议论文的拟题。“论题”就是文章所议论的焦点。文章紧紧抓住这一个焦点,把问题展开,并引向深入,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同样是以“环境保护”为话题,我们可以写“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应该怎样对待环境,如何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环境,如果按这个思路成文,就可以用“人与环境”为题目,这个题目揭示的就是文章的论题。

4.《如何拟题》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明确题目要求,分析问题,学会快速准确拟题,追求创新思维,力求脱颖而出。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为文章拟个最恰当的题目 教学难点:

如何拟一个好题目,把题目演绎成一个生动的故事,用故事表达一个新颖独特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句话叫做“云想衣裳花想容”,那咱们的作文想的是什么呀?对,是题目,大家都知道,在很多时候,作文都需要自己设计题目。拟题,和审题一样,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都说文如其人,一个好的题目,就像一双明慧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特别是考场作文,由于阅卷时间的限制,对于题目的要求就更高,甚至可以说,题好一半文。只有独具创新、富有个性的题目才能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甚至“一见钟情”。如果我们能够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拟题要求和方法,让作文标题闪出第一道亮丽,就能在考场中写出大放异彩的文章来。

二、分析例题例文

1、首先我们来看看一组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题目:《感谢我的父母》《感恩的心》《恩情》《思念我的外公》《感激的心情是绵绵不绝的》《感动你我》《伟大的恩情》《人类伟大的感情—感恩》《关于感恩的几个问题的探索》《人生难得几回谢》《朋友》。拟题存在的问题:

(1)题文不符,比如:《恩情》《思念我的外公》《人生难得几回谢》《朋友》《感恩的心》。

(2)过于宽泛,大而无当,比如:《伟大的恩情》《人类伟大的感情—感恩》。

(3)落入俗套。比如:《感谢我的父母》《感恩的心》。

(4)过长,显得松散:《感激的心情是绵绵不绝的》《关于感恩的几个问题的探索》。

我们再来看一看一般老师非常喜欢的几个作文题目:《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写历史中的佳话,再发议论);《寸草心》《滴水之恩,以何报?》(这个很清楚了);《落红》(有句诗不是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么);《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围绕感恩才能幸福,才能使冰封的世界春暖花开来写);《一杯香气四溢的茶》(感恩是一杯香气四溢的茶,香醇,回味无穷);《他为我摆渡》(写一位帮助你的人,如父亲,再写你如何感恩你的父亲)。

2、例文:生活中的乘除法

一位贫困学生在大扫除中不小心打破玻璃,同学们很激动,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最后,班长说让同学们看黑板“学赖宁,爱护同学,爱护集体”,把一块玻璃的钱除以40。两天以后,玻璃换上了。阳光照得同学们心里暖融融的。同学们都明白了:学赖宁,要用乘法来维护集体的荣誉,要用除法来分担同学的困难。

先由同学尝试给文章拟题:《一次意外》《错误》《同学互相帮助》„„ 最后分析原文题目《生活中的乘除法》,就像一双传神而又富有魅力的眼睛,在一瞥之间,就吸引住读者,诱发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读者看了题目就迫不急待地想读下去,寻求到底什么是“生活中的乘除法”;就像一位向导、引路人,帮助读者迅速而准确地捕捉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三、明确拟题要求

1.确切 符合文章内容,遣词造句符合规范。2.精炼 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3.生动 题目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

4.新颖 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给人新鲜感。5.含蓄 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6.文采 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四、具体方法

1、先定文体,扬长避短

话题作文一般都是文体不限的,但是不限文体绝不等于不要文体,任何文章都是靠一定的文体样式来表现的。文体不限是指学生可以采取任何一种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而不能理解为写出来的作文可以不属于任何文体。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叙事不像叙事,议论不像议论,说明不像说明,抒情不像抒情。自以为突破限制便是创新,却不知如此为文非驴非马,不成文体,难得高分。

例如:以“树”为话题的作文,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窗外的白桦林》;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竹林》;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2、妙用名句或歌词,移花接木

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所以平时多背点古诗词名句,多留意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素养,对作文拟题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可以使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如:以“理解”为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以“思念”为话题,可活用诗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宽容”为话题,《因为爱,所以爱》、《一笑而过》;以“诚信”为话题,《众里寻他千百度》。

3、巧用修辞,跃然纸上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简要说说几个我们常用的到的,如:

(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2)拟人 《为文化撑起一把伞》《文化邂逅金钱》运用拟人修辞让文化具有人的感情。

(3)对比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

(4)反语 《我发现了家中的“贼”》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

4、开辟新视角,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

(1)违反常情式:《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失败了,真好》。

(2)借用数字式:《1234567》,抒写音乐情怀;《7+1>8》《1:6的启示》,论述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3)展开想象式:《8与发》《雷锋“出国”了》《电脑与人脑的世纪之辩》。

(2)设置悬念:如《后面传来的纸条》后面是谁,要给谁写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话呢?结局又会如何?读者一看题目,便有了这么多要弄明白的问题,自然会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

五、总结回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作文拟题的要求以及平常大家题目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还介绍了一些拟题的各样技巧(先定文体,活用诗词歌词,巧用修辞以及其他方法)还有拟题所要注意的三大忌讳,相信同学们有所收获。下面是老师准备的一则小材料,就看大家如何现学现用了。

六、训练

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桶身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于心不忍,使用剪刀剪开蛹壳,帮助蝴蝶脱蛹而去。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蛹内生命的诞生还没有经历应该经历的磨难和苦痛,由于小男孩的帮助,幼蝶脱蛹而出,又怎么可能成为身手矫健振翅高飞的蝴蝶呢?没有经历过风雨,如何能看到彩虹?请以“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建议:成长中的挫折,生活中的教训)。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不少于450个字

板书

如何拟题

拟题存在的问题:题文不符、过于宽泛、落入俗套、过长显得松散 拟题的要求:确切、精炼、生动、新颖、含蓄、有文采

5.作文如何拟题 篇五

2015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如何组织辩论赛

【模拟题目】

如果由你来组织全省大学生税收辩论赛,你如何组织?你会选择哪些辩题进行辩论? 【中公审题】

审题时需要注意比赛范围是全省大学生,要做好比赛前的统筹规划,同时对于第二问选择辩题就是考察考生对于一些税务的专业知识了解程度,而且辩题的选择通常要注意是关于税务知识的具有争议性的话题。

【题型】情境性问题,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中公解析】

为了让大学生树立依法纳税意识、深入了解税收知识,我省将举办大学生辩论赛,由我来组织,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第一,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结合我省高校特点,设置比赛赛制、评比标准、确定辩题,确定评委,做好工作人员的协调分工。

第二,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全省高校展开宣传工作,使全省有意向的高校向辩论赛组委会报名,报名后各高校代表队抽签分组,以淘汰赛的方式进行比赛。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第三,每组辩论赛,由立论阶段、驳立论阶段、质辩环节、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组成。由主席、主持人、评委、计时员、通讯员等工作人员组织辩论赛期间的 主要工作。评委通过每队辩手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例证能力等评选出获胜方。经过多轮对决,最后胜出的一队为冠军。评选出最佳辩论团队、最佳辩论 个人等奖项。整个比赛邀请媒体进行全程报道增加社会知晓度。

第四,由局领导给获胜的高校团队及个人进行颁奖。

我会选择一些有关税务知识又广受争议的话题作为辩题。如:依法诚信纳税主要靠道德约束还是法律制约?出现海外抢购奢侈品狂潮是否因为国内税高?开征环境保护税对治理雾霾是否具有重大意义? 网店是否应该纳税?

更多广西公务员考试信息请访问广西人事考试网

6.本月作文模拟题 篇六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近年来, 部分青少年面对学习、生活、就业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压力, 由于自身欠缺经验和抵御挫折的能力, 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轻则怨天尤人;重则采取报复、毁灭他人的极端方式。由此产生的青少年自残或杀害他人的案例也与日俱增, 并日益严重。

材料二:接连发生的校园血案令人揪心。据央视报道, 从2010年3月23日到5月12日短短的50天里, 竟然发生了6起凶徒残暴杀害学童的校园血案。凶犯的身份各不相同, 相同的是他们都因为生活或工作上的挫折而导致精神失常、心理变态, 最终以疯狂杀戮幼童的手段来报复社会。

要求全面理解上述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二.写作导引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它不同于话题作文的地方是:它给定材料, 但不给定话题, 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 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 材料可用可不用;新材料作文则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简单地说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只给材料, 不给话题;材料蕴涵深广, 具有现实意义;可多角度立意, 但观点不能脱离材料;有“三自”要求:即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 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 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 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因此, 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 因此, 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根据以上原则, 再来审视所给的两则材料, 我们发现, 以下几方面的立意都是比较可取的:

1.开展生命教育, 让全社会 (特别是青少年) 懂得生命的珍贵, 从而尊重和敬畏一切生命, 包括自然界的花草虫鱼鸟兽。

2.唤醒每一个人内在的道德、良知与爱,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爱、感受爱, 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接受爱、付出爱。

3.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尤其是理想、意志力、责任意识和伦理爱心教育, 引导青少年学会感恩, 学会宽容, 学会换位思考。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在全社会倡导情感关怀的理念, 创造情感关怀的氛围。

三.示范作文

让宽容作主

给你一个名词:宽容。揣摩着它, 你想到了什么?雨果说,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胸!宽容, 不就是拥有宽阔的心胸吗?大千世界, 包罗万象, 而宽容尽现了整个大千世界。

是的, 宽容没有重量, 但有了它可以让你的人格升华, 少了它会让你如负重登山、步履维艰;宽容不具色彩, 但有了它, 你的生活便会多姿多彩, 少了它, 只见路尽头是一片灰暗;宽容没有体积, 但有了它, 你的心胸会因它而开阔, 而能包容万物, 倘若没有它, 你也许会变得芥蒂难容、睚眦必报。宽容, 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 一种“宰相胸襟”, 一种大将风度。

给你一个问题:怎样去宽容?那就是:不责人小过, 不发人阴私, 不念人旧恶。

冯友兰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为四个等级, 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而要达到后两种境界, 宽容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唯宽可以容人, 唯厚可以载物。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 无一不是对己对人宽容的。

楚有庄王绝缨, 而得一忠将唐狡;东汉光武帝焚“书”, 使天下归心, 大业得成;战国时将相之和使秦不敢加兵于赵, 成为千古美谈……

丢一块石子在浅水中, 能激起些许浪花;丢一块石子在大海里, 只看到微弱的几层涟漪, 过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宽阔的大海又怎会在意一颗小小的石子呢?给你一个建议:生活中, 把自己当作别人, 把别人当作自己。常说, 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三分风平浪静。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 若心中装满了不满之情, 怎能容下其他的美好之事呢?请学会爱吧,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 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 爱能化解矛盾芥蒂, 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

7.作文拟题之我见 篇七

首先,要遵循拟题的原则

1.要形象生动、醒目引人,不要就事论事、平淡无奇。如:出于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爱戴、感激之情,想写一篇文章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如果题目是《致老师》,就显得平淡,题目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意义上。如果改为《园丁的赞歌》就给人形象生动之感。这个题目有唱的动态形象,又有园丁辛勤耕耘的意境,而且含有亲切感和强烈的赞美之情。

2.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不要平实浅显、一览无余。如:写同学间深厚友谊一类的文章,如果题目是《友谊长存》,就显得平实浅显,落入俗套。如果改为《天还是那么蓝》,则含蓄隽永,意味悠长。用蓝天象征友谊的深厚纯洁,意义深远、意境开阔。

3.要新奇风趣,不要陈词旧调。如:想谈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阐明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成材的道理。如果题目是《谈谈学习的重要性》或《努力才能成材》,就显得陈旧不新。如果改为《成龙与成虫》,则风趣新奇,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要掌握一些拟题的技巧

1.借“名”拟题法

名人、名物、名事、名言已在人们大脑中形成稳定的记忆,拟题时巧妙借用,就会勾起读者记忆的再现从而产生熟悉感,亲切感,增强文章吸引力。如:巧借名人:《我们班的“布什”与“萨达姆”》《不要当“阿斗”》《我家的“爱迪生”》;巧借名物:《老师赐我“尚方宝剑”》《我心中的“泰山”》《家庭“安理会”》;巧借名事:《爸爸向我“负荆请罪”》《“败走麦城”之后》《大意失荆州》;巧借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青山留不住,毕竟东流去》。

2.行话移植法

巧妙移植不同领域的行话,能起到新颖活泼、妙趣横生之效。如:移植政治军事术语:《老师的“一国两制”》《家庭内战》《高扬道德的大旗》;移植音乐、美术术语:《爱的交响曲》《写意人生》;移植金融、交通术语:《一个透支生命的人》《当生命亮起红灯的时候》。

3.矛盾生疑法

题目中提出与日常生活相悖的命题,或借用意义相反相对的词语构成矛盾,进而引发读者的探究欲望。如:《陌生朋友》《小偷闯大祸》《真诚的谎言》。

4.词语妙用法

拟题时,充分挖掘同形、同音词语的表现力,能收到似曾相识又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是打假还是假打》《学会与会学》《移山不如移家》《希望工程大有希望》。

5.符号点缀法

8.作文如何拟题 篇八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如何看待医生对病人隐瞒病情

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

医生常常对病人隐瞒病情,你如何看待?

[思路点拨]

观点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病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都会陷入绝望,甚至会拒绝继续接受治疗。因此,对病人适当隐瞒病情有利于配合治疗,但是如果病人已经有所察觉并坚持询问病情,医生就应该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采取委婉的方式告诉其病情,同时多加开导,帮助其渡过心理难关。

观点

9.高考作文拟题 篇九

美国外交官佩奇曾当过编辑,在工作中他退回许多稿件。一天,他收到一位妇人的来信:“你上星期退还了我的短篇小说,我知道你没有读我的小说,因为我作了记号:把8、9、10这三页粘在一起,稿子退回来,这三面还粘在一起,我认为你很不应该,没有看我的稿子便退稿。”

佩奇复信说:“早餐时我打开一个鸡蛋,我不必尝便能知道它是坏的。”给文章拟标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密码解读]

有人形象地把作文题目比作人的眼睛,确实再恰当不过了。一双眼睛顾盼生辉,人就显得精神俊秀,如果双目无神,人自然就萎靡不振了。作文也是如此,所以有“题好一半文”之说。尤其是在中考、高考中话题作文成为主流之后,拟题的意义更加重要。题目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文得分的高低。很多同学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考试作文中图省事,顺手拿过“话题”做“文题”,造成“千篇一题”的现象。阅卷老师打开试卷,首先进入他视野的就是你的作文题,如果此时有一个亮丽的文题,一定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拟一个好的文题,就等于有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同时,也等于给自己的作文上了一道“保险”。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拟出新颖、简洁、醒目、有文采的标题呢?我们只要留心一下众多流光溢彩的中考佳作文题,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

1、善补题,以小见大。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是最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如以“体验”为话题,可拟《爱的初体验》、《生命的体验》、《体验孤独》、《体验长大》、《体验》等,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2、巧点化,妙趣横生。此法指的是引用或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作为文题。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

别致,妙趣横生,产生独特的魅力。如:

①“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②“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①②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③“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个小鸟的心声》

④“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③④和⑤分别引用和活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名,活泼而有趣。

⑤“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⑥“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⑦“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⑥⑦引用的都是影视剧名,新颖而别致。

⑧“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⑧则是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

这些标题,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倍感亲切,必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好评。

3、妙修辞,匠心独运。这种方法,是指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使文章锦上添花。如:①“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②“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

①,明喻;标题②,暗喻。二者均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生动形象。③“生态”话题——《一只小鸟的自述》(标题③,拟人,色彩鲜明,表意丰富。)

④“故乡”1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标题④,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⑤“文化”话题——《“文化快餐”真的不足取吗》(⑤,反诘,加强语气,增强效果,发人深省。)

⑥“青春”话题——《长发长,短发短》(标题⑥,对偶,表意凝练,琅琅上口,抒情酣畅。)

⑦“关爱”话题——《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标题⑦,双关,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⑧“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⑧,呼告,语气有力,振聋发聩。)

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又像一块磁石,吸引读者的心。

4、新视角,别开生面。拟题不仅要恰当,更要新颖。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书让阅卷老师怦然心动的好标题。可以违反常情,如《苦难也是一笔财富》、《真想做个差生》、《我最需要一剂良药》等;也可展开想像,如《古莲家族的灭绝》、《灵魂的乞求》、《最后一只老虎》等这些文题就拟得很有穿透力,阅卷老师自然会“一见钟情”。

5、设悬念,矛盾生疑。悬念就是疑团,文学上称之为“卖关子”,其效果就是让人虚惊一场,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让文题一反常规,从反差上制造悬念,如《防盗门不防盗》;可以以怪生悬,如《100分,我恨你》;可以小题大做,运用错觉制造悬念,如《明天我们有水喝吗?》;可以借用数字设悬,如以《1、3、5》抒写音乐情怀;还可以添加标点符号或采用标点符号拟题来设置悬念,如《我最需要„„》、《?——!》等。

总的来说,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拟题,都应做到文题精练、醒目、新奇、生动且在话题之中,还要与所写文章文体一致。我们不能单纯为了拟题而拟题,在拟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在这个文题下能不能写出文章来,不要一味地标新立异,结果却给自己出了难题。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文贵“明眸善睐第一瞥”。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为我们自拟题目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我们可不能轻易错过哟!

[教你一招]话题作文的拟题原则

拟题首先要审清文意。文题应符合话题作文命题要求,这是拟题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文题要符合话题在内涵、范围、重点等方面的限制。拿到作文试题,一定要花三五分钟的时间把表述话题的文字、有关提示、注意等认认真真读两遍,把试题的内涵、范围、重点等理清楚,特别是要搞清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拟题要符合文体。文章体裁是文章行文的内在规范,对整个文章的结构、语言、题目等都有相应的要求。因此所拟的文题要与文章的体裁协调一致。这是拟题的另一个原则。

文章题目在达到两大基本要求后,要想让文题熠熠生辉,还要遵循以下原则,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遵循原则:①用语新奇,亮出文采,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②着意铺排,强化主旨,使文题生动、活泼、形象。③文题要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能给人以广阔想像空间,营造一种悠远而抒情的意境,引人遐思。④要尽量拟出自己的个性特色,有个性的文题,可以使人文思泉涌,有难以抑制的写作欲望和冲动。

10.浅谈话题作文拟题技巧 篇十

一、拟题的误区

(一)简单套用“话题”

以“生活”为话题,就直接套用话题:“关于生活”,这样的题目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二)题目宽泛,没有针对性

不论什么话题都以“人生的价值”、“选择”为题目,这样往往因为拟题过宽而扣题不紧,成为中、高考作文失误的硬伤。

(三)题文不符,文不对题

有的同学为追求“靓题”,忽视自己文章的话题、中心与布局谋篇,生硬的照搬一些新颖别致的标题,结果题文“分家”,弄巧成拙。

(四)字数过多,不精炼

以“拒绝”为话题,有的拟题为“不要让欲望迷惑了你的双眼,要学会拒绝”,就显得拖沓。

(五)没有新意,落入俗套

以“位置”为话题就拟题为“有为才有“位””;以“成功”为话题就拟题为“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等。这样的题目虽比简单套用话题的题目要好,但无新意,平淡无味。

二、拟题的原则

(一)确切,题文相符

这一点指的是拟题要符合文章话题、布局谋篇的要求。文章要切题,题目也要切“文”。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

如某考生文题《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行文中就利用就诊报告这一崭新的形式,给社会上不讲诚信的人绘了一幅逼真的画像。某考生文题《选择三叠》,作者选用夸父逐日、屈原投江和岳飞被害风波亭三个故事,阐述了“选择梦想”、“选择志洁”、“选择责任”三层意思,结构整齐,内涵上逐步拓宽,确实与“三叠”的说法相吻合。

(二)语言精炼,不拖沓

指的是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一般以不超过10个字为宜。

如:“感情是帆,认知是船”“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别人的风景你的梦”等。

(三)生动,有文采

指的是题目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富于动感;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近几年中、高考佳作多以修辞等方式增强文学性如:“栽种你的最爱”、“倾听心灵的钟声”、“照海倚天”、“生活中的俄罗斯方块”等。

(四)新颖,有意蕴

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给人新鲜感;有内在的含义,引人思考。如近几年中、高考佳作,或标新立异让人耳目一新:“戴着镣铐跳舞”、“我是一只毛毛虫”、“没有翅膀的飞翔”等。或给人以思考,引人入胜:“感情=认知,对否?”、“点点空白悠悠情思”等。

三、拟题的具体方法

(一)引用化用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乐曲、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如“诚信”话题——“实话实说”;“等待戈多”话题——“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词);“雕刻心中的天使”话题——“你看你看,天使的脸”(歌名);“留一点空白”话题——“玲珑”(棋局名)。

(二)巧用词语法

这种方法,是指运用巧换词序、词语对举、词语谐音、词语拆分等方法,使题目妙趣横生,如“做缜密的勇者”、“遥望晶莹 近观纤瑕”。

(三)反向拟题法

这种方法,是指将“反弹琵琶”法运用于拟题之中,彰显思维创新的魅力。如“忙人闲事”、“息者,生也”等。

(四)妙用修辞法

这种方法,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设问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如“让心情打个盹”,通过比拟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生动形象。“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巧设对偶,拓展意境,发人深省。

(五)巧用算式法

这种方法就是巧妙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字构成数理化算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这种标题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给人以启示。如“团结”话题——“1+1﹥2”,表明“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忍”话题—“忍让≠懦弱”,否定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六)中外结合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译一些人们熟悉的外语短语或句子作为题目。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如“幸福”话题——“我的感觉,I am fine”;“生活”话题——“搞笑课堂one and two”。

(七)诗情画意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如“窗棂边的栀子花”;“我想握住你的手”话题——“滴露的康乃馨”。

(八)设置悬念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如“乌鸦笑了”、“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九)怪异另类法

这种方法,就是避开以上几种常见的命题方式,而采用一些怪异、另类的形式来命题,以便达到更加惹人注目的效果。如“人生”话题——“梳子与梳子”,两把小梳子,演绎了一出人生大戏剧;“环保”话题——“有鼠自远方来”,有鼠自远方来,悦乎?悲乎?

11.本月作文模拟题 篇十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落花时节又逢君”、“黄梅时节家家雨”、“好雨知时节”。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时节, 是诗;时节, 是画;时节, 是情;时节, 更是流动的生命。

不同的时节, 不同的人生有着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时节, 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以“时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写作导引

这是一篇传统的命题作文, 虽然作文给予了自由写作的空间, 可以在命题和半命题之间选择, 但仍然属于命题作文。如今, 命题作文在高考作文中逐步回归, 这是其特有的规范性决定的, 因为其特有的条件限制性有利于在一个统一的尺度下进行考试评分, 也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命题作文虽然传统, 但需要认真审题, 在写作中须做到三“审”。审题意, 审提示, 审要求。所以, 理解“时节”的意思尤为重要。“时节”的义项是:一、时令, 季节;二、时候。写作可以从时令、季节的角度来选材立意, 也可以从时间的角度来选材立意。从时令、节气的角度来选材, 在不同的节气中体现出来的乡土风貌、乡人乡音、风土人情, 这样的选材极有地方特色, 写出来的文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也可以写不同的时令、节气中的景物或者人文典故, 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人生感悟。

将“时节”作“时候”理解, 此时选材非常广泛, 命题就变成了一个时间段, 只要是这个时间段出现的人、发生的事、看到的物、赏到的景都可入题, 都可以写进文章。所以, 这篇文章从命题的角度而言可以“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给了宽广的空间, 就应该做高飞的鸟, 跃海的鱼, 充分展示写作才华,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三.示范作文

时节

李陈

岁月翩跹, 时节轮回。是什么依旧没有改变……

春, 生命的蒂落。

推开窗户, 一夜的细雨, 润物无声。处在久旱的春苗, 在这知时节的好雨中, 滋润了, 挺直了, 一切都变成朦胧温柔的雾霭。伸出手, 感觉有一层湿漉漉的纱覆在手面上, 许久, 便幻化成一颗颗微小的晶莹的水珠在手背上滚动, 霎时有了活力和生机。有种诗意的情感涌上心头, 或许千年前的杜甫便像此时的我, 惬意欣赏这春夜好雨吧。春雨的浇灌, 让我多了一份年华的懵懂, 多了一份青春的萌动, 春之时节, 就是年轻, 而年轻的春在冬与夏的传承中, 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坚持。在肩负的责任中, 年轻的春需要“一年之计”, 需要在花枝招展中, 不断前进。在拥有的坚持中, 斗于霜寒的是春之精神, 不屈于繁阴的春之精神。春原来是有精神的。

夏, 繁华的年龄。

趁着年轻多出去看看。于是便随着父亲游遍山水。夏日里的西湖澄澈得宛如一块硕大的碧玉, 神思恍惚中, 忽如见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姑娘, 岁月轮回, 但西子总是那样明艳, 总是那样轻盈。故人已辞, 但西子如夏日的接天莲叶般, 一直袅袅婷婷。眼前的映日莲花在苍翠万里的莲叶中绽放得别样绚丽,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高雅中透着繁华。我不是西子, 我是走在了男人路上的男子汉了, 十八岁渐渐远离了, 弱冠时节是不是将近繁华的夏?人生苦短, 夏日的繁华, 拥有着更多的色彩和绚烂, 我憧憬着夏之时节。

秋, 淡漠的忧伤。

夕阳缓缓落下, 我常常在这充满金色忧伤的季节里携着父亲徘徊在街道上。落叶簌簌地落下, 一片枯黄的生命覆盖在道路上, 被行人淡视, 随意地践踏。古藤老树, 孤独的断肠人如同这些散落的叶子一样, 浪迹天涯, 寻不到回家的路。我不会学着林黛玉葬花一样埋葬那些落叶, 我会紧抓住父亲的双臂前行。眼前的父亲和我一样穿着运动服, 看不到秋之淡漠, 更看不到年轮的秋意, 虽然秋是带着淡漠的忧伤的, 但看着眼前的父亲, 我欣然, 更信然。

冬, 期盼的眺望。

我诞生于冬天, 所以, 我特别钟情于冬季。我盼望这雪花飘飞, 我盼望着在冰雪上飞驰。虽然我不可能成为漫天飞雪中旋转起舞的冬之仙子, 但我对冬天有着生命相连。虽然现在还是春天, 但我已经在眺望着冬季的来临。我期盼着, 正如那些沉睡的生命期盼春天一样, 我踮起脚眺望着雪花降临……

12.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篇十二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好的标题配合,一个好的标题也可以成就一篇好的文章。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标题呢?一个好标题应具备下述几个特点:①准确、鲜明。标题要紧扣文章内容,一目了然。②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激起阅读兴趣。③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④含蓄隽永。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考试时拟出别具一格、赏心悦目的好标题将会为自己的考场作文设置一扇美丽的窗户,使人“心动神怡一瞥间”。

妙用文辞 美化标题

巧笑生倩,美目流盼。要想使文章标题靓丽,就要巧饰“美目”,采用一定的拟题技巧为自己的文章点“睛”。

方法一:巧用辞格

辞格借助法就是采用比喻、借代、引用、对偶等多种修辞拟定颇具文采的题目。巧用修辞能使标题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

如:2006年陕西省有一考生以《花开千年》为题,运用比喻,巧将唐诗比作千年不败的花,历经岁月洗礼,美丽依然,馨香依然。2006年广东省有一考生以《拿什么来回报你,我的妈妈?》为题,运用反问,写出了母爱的厚重和无私。

方法二:借用名句

名句的种类包括:诗文名句、名人名言和歌词名句。诗文名句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将美丽的诗词以精美的形式巧妙引入,能使标题变得摇曳多姿,意蕴深厚。而名人名言则能为文章增添几分深刻。如: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要求以“自由需要约束”为话题作文,有一考生用郑板桥的诗句“任尔东西南北风”为题,使文章洋溢着理趣和情趣。又如:2006年扬州市要求以“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为话题作文,有一考生借用歌曲名“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命题,以深情的呼唤来打动读者。

方法三:添枝加叶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添加词语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何点好“睛”呢?可采用下列方法:①添加表修饰的成分,如“美丽的谎言”;②添加表限制的成分,如“最后一滴水”;③添加表明态度的文字,如“呼唤诚信”。

如: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要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有考生以《感恩缕缕书香》或《感恩试卷》为题;2006年山东省临沂市以“我——,因为我——”99为题作文,有考生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是劳动者》《我成功,因为我执著》或《我庆幸,因为我不漂亮》。

以简驭繁 深化标题

文如其人,标题则如一个人的双眸,一个好的题目,就如一双明慧的眼睛,往往最先抓住读者,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方法一:设置悬念

悬念就是疑团,俗称“卖关子”,拟题时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能给读者以充分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如:2006年广东省一满分作文题为《与王勃畅谈》,乍一看标题,你会疑惑不解:王勃复活了?!品读文章,你才如梦方醒,原来是作者巧借一台穿越时空的可视电话机,通过科学技术与其畅谈。又如:2008年江苏常州市的一篇满分作文《告别不是悲伤》,标题设疑,读完后才使人顿然醒悟。

方法二:揭示主旨

中考作文由于阅卷时间的限制,对题目的要求就更高。与其让阅卷老师雾里看花不如来个一针见血,标题直接概括文章的主题,让阅卷老师看题目就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2006年重庆市一考生以《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简明表达了文章内容。2006年浙江省一考生以《十六岁的天空》为题,点明了写作的对象是十六岁的少男少女。

方法三:景物描绘

景物描绘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如:2006年江苏省要求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作文,一考生以《雨夜,父亲为我撑起一把伞》为题,将心动的感觉聚焦在雨夜的伞上,透过一把“伞”,表达了浓浓的父爱。2006年甘肃省兰州市一考生以《我爱远山上的那抹星光》为题,文章由星光的美产生联想,进而感悟生活,使读者仿佛沉浸在山顶那漫天的星光之下,在收获美感的同时,也获得了启发。

赋予新意 活化标题

一个好的标题可让读者见题思义,在咀嚼、品味、欣赏中基本猜测和了解到文章的主旨。

方法一:反常求异

反常求异就是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反常求异的拟题往往能引起读者探究原委的欲望,使标题别开生面。

如:2006年河北省要求以“财富”为话题作文,一考生以《贫穷亦是财富》为题,打破思维定式抓住了读者的心。2008年山东省青岛市要求以“和”为话题作文,一考生以《战争与和平》为题,让人顿生兴致。

方法二:意象组合

意象组合即把几个意象合在一起,引发读者思考这几个意象间的内在联系,思考它们共同创造的意境或蕴涵其中的深刻道理。

如:2006年浙江省宁波市一考生以《蜗牛•痕迹•我》为题,将蜗牛在阳台上缓缓爬过与“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缓缓前进”的相似性串连起来。2006年贵州省一考生以《梦想•坚持•超越》为题,用讲述道理揭示“梦想”“坚持”“超越”三者的关系,内容聚焦,发人深省。

方法三:双题并行

双题并行采用正标题与副标题结合的形式,拟题能够表现点与面、解说和补充、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

13.话题作文拟题技巧 篇十三

纵观近几年中考,为放开学生的手脚,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话题作文已成为各地中考作文的主题。话题只是谈话的主题、谈话的中心,话题不等于题目。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写作的内容指向,自选角度,自选题目。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考场作文若能有好的标题,便能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和注意力,无形中便增加了分值。同时自拟题目还直接影响学生写作思路和内容安排。因此,拟好题目非常重要。那么,在中考中怎样给自己的文章拟订一个好标题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添加新词法。就是在话题关键词语的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构成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题目。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在幸福之前可以加新词语构成《珍惜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追求幸福》、《体味幸福》等题;在幸福一词的后面添加新词,可以构成《幸福时光》、《幸福的日子》、《幸福无忧》、《幸福感觉》、《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乐趣》、《幸福大观园》等题目。又如以“选择”为话题,在选择之前可以加新词构成《简单选择》、《无悔选择》、《消费选择》、《唯一选择》等题;在选择之后的后面添加新词,可以构成《选择成功》、《选择自由》、《选择绝路》、《选择新生》等题目。

二、巧用修辞法。巧用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巧用比喻:《家,爱的港湾》(话题“家”)、《我渴望老师的“阳光”》(话题“阳光”)、《诚信———人生的通行证》《守住你的金矿》(话题“诚信”)。巧用拟人:《幸福的自述》(话题“幸福”)、《“诚信”喊冤》(话题“诚信”)、《善良回家》(话题“善良”)、《冬的个性》(话题“个性”)。巧用设问:《减负?别逗了》(话题“减负”)、《你还会爱我吗?》《谁是最可爱的人?》(话题“爱”)、《钱,何罪之有?》(话题“钱”)等。

三、化用佳句法。引用俗语、格言、谚语或化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通俗易懂,自然朴实,妙趣无穷。如《条条大路通罗马》《言必行,行必果》(话题“诚信”)、《众里寻他千百度》(话题“诚信”)、《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话题“微笑”)、《常回家看看》(话题“思念”)、《走进新时代》(话题“家乡变化”)、《背起爱的行囊》(话题“亲情”)。

四、翻新名著法。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进行机智地修改、翻新,推陈出新,妙趣横生。如《阿Q 新传》(鲁迅《阿 Q 正传》)、《红楼新梦》(曹雪芹《红楼梦》)、《儒林酸史》(吴敬梓《儒林外史》)、《道德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描写中日美三国的《三国志》,《葛朗台的新生》《威尼撕商人新传》等。

五、嫁接术语法。就是把各行各业、各学科的专用术语巧妙的引入标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诚信旅店》《拍卖诚信》(金融)、《无良心病历》(医学)、《点极“选择”》(科学)、《心灵的审判》(司法)、《心灵实验报告》(实验)、《纯天然诚信口服液》(广告)。

六、采用公式法。如《1+1≠2》(话题“合作”)、《1+1>2》(话题“团结”)、《天才=勤奋+汗水+方法》(话题“成才”)等。

●并列法:以相关或不相关的并列词语做标题:如“诚信·人生”、“月·人”《生命?心灵?选择》,将“生命”、“心灵”、“选择”三个词巧妙组合在一起,不仅点明了话题“心灵的选择”,而且暗示“心灵的选择”对于“生命”存在价值的重要意义。

●引用法:直接引用或间接改动现成的诗文、歌曲、影视广告等,以引起共鸣:如“得失寸心知”“横看成岭侧成峰”“把根留住”“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爱,是怎样炼成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借用俗语)一文,小妹把盼望已久的奖学金偷偷给了比她更需要的竞争对手,心理又有矛盾,文章就假托哥哥给小妹写信,支持小妹的选择,深化主题,题目富有诗意。再如《诚以养德,信以修身》借用古语,《答案在风中飘扬》借用歌词,都是不错的题目。

●修辞法:用比喻、拟人、双关、借代、夸张、设问等修辞方法做标题:如“灵魂美丑的试金石”“生命如花”“放飞灵感的白鹤”“拾起那一枚贝壳”“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汽车‘吃’什么”“绿色可听”(青海西宁的中考作文,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沟通视觉和听觉,“听”出了窗外绿色世界的欣欣向荣,视角独特,别出心裁。)“心灵激起生命的浪花”,通过比喻,巧妙地展示生命与心灵的互动关系,简洁生动明快。还有《我心如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成功之花只对挑战者绽放》等。如《月若有情月长吟》,讲述了为母亲治病筹钱为线索,通过我送迷路小孩感化医生的故事,全文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开头写月景,反衬内心焦急;中间写月景,映衬美好心灵;篇终写月景,写月即写人,深化主题。又如《让爱导航》《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一花一世界》、《一场秋雨一场寒》、《马路的舞蹈》等等也是好题。《世界很小是个家》,用了夸小的方法,只要人人都有爱,无论哪里都是温暖的家。

●观点法:直接以文章的观点做标题。如“诚信,万万丢不得”“诚信———立业之本”《选择诚信》《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合作是人类共同的选择》等,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见解,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比话题型的题目要好。题目要观点明确,有鲜明的倾向性,感情色彩浓郁,不隐晦曲折,不令人费解,让读者看后不得要领。比如2001年山西省中考作文的题目是:有句歌词唱道: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亲切、温馨之感。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家庭的成员。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为《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还有的同学直接命为《我爱我家》,观点鲜明,感情色彩浓郁。

●情景法。如《寻找心灵的故乡》,题目耐人寻味,不同凡响,读罢全文,好象看见一位年轻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在跋涉,在寻找,最后找到“心灵的故乡”。又如《带着三句话上路》《别拦着我飞翔》《飞翔路上的人生风景》。

总的说来,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做到准确、简明、醒目、新颖、有诗意。这就要求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与媒体中有特色的语句。如目前引人注目的美伊战争,广州某报曾发表了一则《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评论,这个标题就是巧借了辛弃疾的词。

有同学题目直接套用话题如《出发和到达》、《浅议诚信》《小谈诚信》,就不能体现考生的创造才能,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一个好的标题,有这样几点要求:

(一)概括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标题必须概括内容,做到“题括文章,文切题旨”。例如,2001年福建省的中考语文试题给出这样一个话题:爱心,与生命相生相伴;爱心,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爱心如阳光似春风;有人说,爱心是压力是动力;有人说,爱心是负担是无奈„„有的渴望拥有;有的坦然享用;有的默默回报;有的无私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自然„„请以“爱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要求略)。“爱心”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把握不好,就会泛泛而谈。文题拟得不好,也会使文章的价值大打折扣。一份满分考卷的题目是《爱在山

林》,这篇文章就概括了作者要写的内容,而且与主题密切相关。文章从小处着笔,写自己一次当“导游”的经历,突出了老支书“决不让这美丽的山林变黄”的爱心。再如200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要求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一位考生的题目是《受尊重前后》,这个题目也很好地概括了文章要写的内容,划定了范围。

(二)新颖别致

题目一定要给人一种新鲜别致的感觉,让人一看文章就觉得你的文章不同一般。题目新颖,会使你的文章生出光彩;题目平淡,则使你的文章失去魅力。比如2001年青海省的中考作文题目是:要求以“绿”或“绿色”为话题,自拟题目。考题提示道:“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被众多文学家写成脍炙人口的写景美文。时下,也风行“绿色”: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奥运„„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作《着一袭美丽的绿袍》,还有的同学定作《绿色的梦》、《绿色北京》、《绿色的回忆》等等,这些题目在众多的考卷中,显得别开生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如山西省以“家”为话题的中考作文,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作《破碎的却又是完整的》就非常新颖。

(三)简洁生动

题目是文章的“眉目”,一定要有高度的概括性,不冗长罗嗦,要努力做到以一概万,言简意赅,画龙点睛。比如2001年济南市的中考语文试题,给出这样一个话题:希望,是人生奋斗的远大目标,是平凡生活的小小期待。希望是生命之舟的原动力,是补充能源的加油站。希望可以将人引向辉煌,也可以将人诱入歧途。希望创造了一个大大小小的故事;希望蕴蓄着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请以“希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有的考生将题目拟作《在希望的田野上》,有的考生拟作《一个罪犯的希望》,还有的拟作《爸爸的期待》、《我的“加油站”》,这些题目都拟得简洁生动,有概括性,值得借鉴。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包装文题,是闪出第一道亮丽的有效方法。2002中考,广州一考生运用借喻拟题《第一颗青苹果》(话题是“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人生”标题喻指迷蒙的初恋,作者由尝到酸涩而感悟到“原来人生并不简单,要仔细阅读”,内蕴含蓄而耐人寻味);江苏盐城市一考生运用暗喻拟题《做一匹靠自己的‘黑马’》(话题是“靠”,以“黑马”为喻,突出作者的雄心大志,“靠自己”三字既点到话题,又突出来自主观努力的自信心,形象性与辩证法相统一);湖北宜昌市一考生运用引用法拟题《一晌贪欢》(话题是“灯”,引用李煜词《浪淘沙》中语句为题,渲染了浓烈的情感氛围);陕西一考生运用双关拟题《苦咖啡》(话题为“感受生活”、“苦”既指咖啡,又指生活,一语双关,言浅意深);山东一考生运用通感兼设问法拟题《“成长”有谁听?》,(话题为“成长”,文章沟通听觉和意觉,写“路旁的小草听”、“空旷的校园听”,化实为虚,别出心裁);江苏徐州一考生运用借代拟题《绿色,我的梦》(话题为“水”,考生所在地区中考前遭遇特大旱灾,文章以“绿色”借代水和农作物并以“我的梦”称呼之,对水的期盼尽在其中);山东淄博市一考生运用仿拟法拟题《将个性进行到底》(话题为“个性”,作者仿拟当代小说中的流行语“将爱情进行到底”,表示坚持发展个性的信念,幽默俏皮)。点击陕西省考生的佳题,还有《生活不相信眼泪》、《生活,要说读透不容易》、《我对这段生活说“不”》,《生活,让我远离孤独》、《说不尽生活中的“奶酪”》等,这些鲜活亮丽的创新标题,是《暑假生活》、《幸福的生活》这些陈陈相因的老套标题所不能比拟的。

我们千忙万忙也不要忘了给拟题留一点时间,不要到交卷时才匆匆写下题不对文、大而无当或毫无特色的标题。尤其要注意避免一个容易犯的错误———不写或忘写标题,那失掉的将不止是表面上扣几分。当然,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它能使龙活而腾飞,要想作文拟题时得心应手,就必须多读书,多看报,特别是报刊上的标题,可以说精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不妨品味借鉴,从中汲取营养,诚如是,拟题功夫就会逐渐养成。

话题1:以“流水”为话题:《淌过我心的流水》《流出生命的精彩》 岸·流水·奔放;聆听流水的歌唱;流水的故事;如水的女子;水韵悠悠;乌江水?霸王情?

话题2:以“乐在其中”为话题:我活着,我快乐;快乐日记;我的快乐梦想;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话题3:以“感悟自然”为话题:桃花依旧;一棵树的命运

话题4: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生命如花;善待生命;生命的色彩

话题6:以“希望”为话题:我们就是希望;归来吧,岛;冬——蕴孕希望;为自己拧灯;让希望之火燃烧得更旺

话题7:以“风景”为话题:愿做罗布泊的胡杨;心弦上痴情的景致;心景和谐;又是春残花落时;同样的风景,更深的感悟;走在历史的画廊里;生之灿烂,死亦辉煌;远近双刃;谁说我不是一道风景?

话题8:以“让”为话题:该让就让,不该让就不让;让的技巧;一种向上的姿态;自行车上的空间

话题9: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释怀·超越;数风流人生,还看心情;岁月无忧;透过风雨见彩虹;寻;拥有美好心情;珍惜人生路上的每一朵花;点·线·面;锻造好心情

话题10: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话题;校园故事记录充满活力的岁月;上海的活力感染着你我;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

话题1 1:以“助跑线”为话题;上帝也困惑;你为我情思的高飞铺设了助跑线;别人为缩短你的助跑线;输在助跑线

话题12:以“心灵鸡汤”为话题;贫穷也是一种财富;从菩提树之死说起;兄弟,对不起

话题13:以“真诚”为话题;那一声声“宝贝”;真诚浇开友谊花;真诚是绝对的吗?;真诚的微笑

话题14:以“卸下负担”为话题;“卸下负担”培训班的一则广告;发掉心中的杂草

话题15:以“声音”为话题;琴声感动我心;大自然的声音;陶行知爷爷的声音

话题16: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让信念开花;生命的空间;梅花香自苦寒来;泪水擦干以后;我是一棵酸枣树;只要信念不被打碎;想飞就飞

话题17:以“守望”为话题;将军的泪水;写给昨天的“我”的一封信

话题18: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花草情泪;心灵的距离;距离产生美;还别人心理自由;心与心的距离

话题19:以“珍惜”为话题;四季的感动;呼唤风姑娘;写给××局长的一封信;梧桐叶;珍惜幸福;好暖啊,那杯浓浓的奶茶;爱无声;珍惜所拥有的话题20:以“把握”为话题;贝多芬告诉我„„;梧桐细语;把握青春

话题21:以“接受与付出”为话题;蔓延在栀子花开的季节;差不多先生传;无语;播种·丰收;那一次,我懂了;热水瓶风;石城记

话题22:以“我的一片天空”为话题;充盈着“书香”的天空;时代赋予我的天空;我的“C”天空;一个人的精彩

话题23:以“倾听”为话题;风雨中,请侧耳倾听;一起听蛙;神曲;倾听

昭君;听,兰花盛开的声音;听,蜗牛不再哭泣

14.本月作文模拟题 篇十四

由两岸媒体主办的“海峡两岸汉字评选”揭晓, “微”字以40多万票当选年度汉字。一些重要的时代影响, 往往体现在一些微小的人和事物上。微博微言大义, 见微知著;微生活具体而微, 并非微不足道;微公益温暖人心, 体贴而入微。今天, 你微了吗?

请以“微”为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 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 (1) 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 (2)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3) 不少于800字; (4)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二.写作引导:

“微”这个作文题, 能紧扣当今的社会热点, 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旨在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根据材料中“微小的人和事物”“微博微言大义, 见微知著;微生活具体而微, 并非微不足道;微公益温暖人心, 体贴而入微”, 分析可知, 命题里的“微”就是“小”, 可以是细小、微小、渺小, 甚至矮小等, 可从三个角度对之进行延展、引申:

从“是什么”的角度分析, 明确“微”在生活中的具体内容。“微”可指生活中微小的改变、人生中微小的曲折、内心中微小的感动、生活中的微幸福……这个角度适合写记叙文, 可以记叙一件小事, 也可以是多件小事, 小中见大, 或展现社会一角, 或赞人间真情美德, 叙事要紧扣中心“微”, 不能枝蔓横生。

从“为什么”的角度分析, 探寻“微”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诸如“细小的东西累积起来也成伟大”“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伟大始于渺小”“一粒沙里见世界”“微小的行动也是力量”“滴水亦可穿石”“微小的差错也是灾难”等。这个角度适合学生写议论文, 立意常见, 学生积累的材料较丰富, 有话说。如, 一粒粒“微尘”, 扬起了整个青岛的爱心风暴;李连杰的“壹基金”;“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荀子) 等等。

从“怎么办”这个角度分析, 引导人们重视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在我们的生活中, 没有那么多的惊涛骇浪、豪言壮语, 更多的是平凡的人、细小的事, 然而恰恰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细小的事给我们以最深的感动, 推动社会的发展, 悄悄改变着世界, 让我们的生活虽平凡却不平庸。所以我们应该珍惜重视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善待生活中的点滴”。

另外, 如果写成散文, 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写出“微”的审美特征和对“微”的审美愉悦。

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有:偷换概念, 把“微”置换成“微笑、细节、平凡、小”等入题;文体不清:议论文和记叙文文体特征不清, 把议论中的论据当做记叙写, 长篇大论;堆砌材料, 中心不明:按照材料给的“微博微言大义, 见微知著;微生活具体而微, 并非微不足道;微公益温暖人心, 体贴入微”, 对之一一罗列, 拼凑成章。

三.示例范文

周艳丽

“你拿着, 放着晚饭的时候吃。”老妈硬塞给我一个鸡蛋, 接过来的时候还残留着余温, 刚好可以暖心的温度。老妈一定等很久了吧, 寒冬腊月里为了送一个鸡蛋, 她就这样一直等着我放学。转过身, 我将鸡蛋轻轻地放在袋子里, 就像呵护着挚爱一样。那个小小的鸡蛋凝聚着母亲给我的那一片天空, 那是亲情, 由每一个微小而绚烂的感动所串联而成的世界上的最美的乐章!

时光回到了记忆中的那个圣诞节。

记得那年冬天出奇的冷, 缩在衣兜里的手不敢伸出来, 然而她——那个陪我一同走过的女生递给我的一双手套却给了我温暖。她笑着说:“圣诞节快乐!”空气里的阴霾都被那个笑容所驱散, 一瞬间的吃惊乃至恒久的感动就那样长久地在生命中开出花朵, 我把它称作“暖暖的心窝”。手套、笑容, 微小的礼物及每一个甜美的瞬间都像风景一样, 令我驻足长留!

记忆的木匣子一层层被打开, 木兰香遮不住过往。

公交车上, 一位老奶奶抱着小女孩, 那感觉像极了祖孙, 然而中途小女孩却被站立一旁的妇人抱走。一瞬间的诧异, 接下来我却恍然大悟, 原来她们只是擦肩而过的路人, 却因为座位而结识。她们临走前的告别, 就像是一起生活了很多年的家人至亲。这样的一幅画面令人动容, 阳光透过车窗玻璃在每一个角落倾洒光辉, 播种关爱, 一个微笑的瞬间却足以勾起无数人关于美的最好遐想。

15.作文拟题真的很重要吗? 篇十五

所谓题好一半文,应该是指给已酝酿好的文章或者已经完成的文章拟就一个好的题目,以此切合题旨,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我们学生的写作,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或者是直接给题目作文,都是先有题目,后围绕题目写文章。如果文章还没有,题目怎么论好坏?就如《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之类的名称,那也是在院落完工之后拟就的名字,因为符合建筑的特点及各人的性格兴趣等,所以我们说名字起得好。在大观园兴建之前,哪里来的好名字?即便是先起名字,后兴建院落,那我们也只能说院落建筑得好,体现了名字的意趣,而不是说名字起得好。换言之,如果院落名字不变,把贾宝玉换到“稻香村”去住,把林黛玉换到“蘅芜苑”去住,薛宝钗换到“潇湘馆”去住,李纨换到“怡红院”去住,这样还会有人说院落名字起得好吗?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备受关注,出题者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学生、家长、老师及社会上各色人等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每年作文题目一公布,有击掌称赞者,有击案愤怒者,有摇头叹息者,有无可奈何者……题目到底是好是坏,议论了一段时间后,最终没有定论。只知道每年全国高考的十几个题目,多年来的上百个题目,都各有写得好的文章,也有写得不好的文章。我们能否说文章写得好,是因为题目出得好;文章写得不好,是因为题目出得不好呢?如果这样说,那同一题目下,学生的文章各有好坏,分值不等,又该如何理解呢?或者说,作文得到高分的考生,换一个所谓的不好的题目就一定写不好;作文得分低的考生,换一个所谓的好的题目就一定写得好?从现实情况看,好像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同的题目都能写得不错;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往往是什么样的题目都写不好。退一步说,出题的专家们都比我们平常人高明,他们在拟题的时候又何尝不想拟一个好的题目?难道他们在拟题的时候不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想让更多的学生写出较高水准的文章?不想以作文拉开学生的分差?

中外文学史上,无数优美的诗文流传于后世,我见识浅短,不知道有哪几部哪几篇是因为题目起得好而流传的,也不知道更多的没有流传的是否是因为题目起得不好。中国千年来的科举考试,考的就是写文章,大家按照同一要求去写,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名落孙山,题目到底是好是坏呢?我还知道,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许多篇目根本就没有题目,即便现在有的有题目,也是后人加的,且多数是只取诗篇中的前两个字作题目;《论语》及《孟子》中也有许多篇章没有题目,李商隐的许多诗干脆就叫“无题”。它们能流传于后世且千年不朽,显然是因为内容好,而不在于题目。再看宋词,也有许多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同一词牌下的作品,有的流传下来了,且为后人所称赏,有的则少为人知,或早已湮没无闻了。就小说而言,中外名著题目各异,类型有别,我们也难以仅根据小说的题目去判断作品的文学价值。我国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名闻中外,名字也很简单明了,而题目叫××演义、××传、××记的作品有许多,名声却没有这几部大,顯然不是题目好坏的问题。

如此看来,文章的好坏与题目并无必然的联系,做老师的也没有必要费尽心机去想作文题目。

我们再来看训练学生作文的目的。单就应对考试而言,考试时有的已有题目,学生要做的是围绕已有的题目写文章。训练的重点,应该在提高学生的审题、立意、构思、文采的能力上;有的是材料作文或所谓的新材料作文,学生要考虑的是在所给材料内容的范围内,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确定立意,再围绕立意去选材、组材,构思作文。现实中,我们也常常会碰到有的学生先写作文正文,后写题目,甚至最后漏写题目的情况,这种情况虽然不好,但也足以说明学生是把作文正文放在第一位考虑的,题目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从阅卷情况看,即便没有作文题目也只是扣两分而已,相对于作文内容的得分而言,这两分的分量是比较轻的。从长远看,作文训练是要提高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而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写作,恐怕多半是先要考虑写作的内容,再根据要写的内容拟题目。如果是命题作文,那也只要围绕题目去写就行了,也不需要去考虑命题。就专门从事写作的作家而言,恐怕也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先考虑写哪一方面的内容,再考虑如何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或者是在生活中先有了某种感悟,再取一个恰当的角度把这种感悟写下来。无论哪一种,都是以内容为第一要素。我不知道生活中能有几个人,是先考虑取一个好的文章题目,再去构思文章的。

总而言之,我以为在有文章之前,题目无所谓好坏,题目本身并不是很重要的。作为老师,要做的是如何训练学生围绕不同的题目都能写出比较好的作文,精力应该落在如何教学生围绕题目或材料审题、立意、构思上,而不是如何去选择题目上。选择题目,那不是我们的事。

个人之言,姑妄言之。

上一篇:未来的学校 -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250字下一篇:退休人员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