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思想

2024-09-08

论毛泽东思想(共11篇)

1.论毛泽东思想 篇一

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指导我国近代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越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

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的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的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利的先进事物。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是毛泽东与革命领导人不断实践,不断发展的成果,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出发,实事求是,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近代三座大山的革命理论,提出了近代我国资本主义的分类和革命武装斗争的理论,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提出了依靠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实事求是,在认识国情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提出把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直无产阶级性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提出了游击战,持久战等重要的战略思想。提出要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工农结合。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提出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大众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发展创新。

⑥党的建设理论。提出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反左反右。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一直以来,毛泽东发表多种文章强调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在党的六中全会和党的七大后第一次在全党得到确立。新中国成立后,毛杂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文章再次强调实事求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事求是得到重新确立。实事求是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最重要的活的灵魂,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在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经过长期奋斗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的特色的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贯穿于整个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长期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论毛泽东思想 篇二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路线,实践

一、实事求是论

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中, 实事求是论是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倡导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过程中, 在总结中国革命多次胜利和失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在同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 为我们党倡导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主要是为了解决主观符合客观、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有三个基本环节:一是精通理论, 掌握方法。二是调查研究, 熟悉实际。三是创造新理论, 指导新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深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规律,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 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就是关于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毛泽东的认识论思想有四个要点:第一, 系统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以及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二, 精辟论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把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概括为“两个飞跃”, 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第三, 概括了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 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第四, 揭示了真理发展的规律, 指出真理同错误是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群众路线论

党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 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即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 表明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一切依靠群众, 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活动主体, 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利益要靠群众自己去争取。领导者的责任是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 启发、提高群众的觉悟, 在群众出于自愿的原则下, 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内外环境和现实条件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为了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必须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从群众中来, 就是集中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 反映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了解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 将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整合为集中而系统的意见, 提出计划、方针和办法, 这是一个向群众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概括、提炼和创造的过程。到群众中去, 就是宣传群众, 使领导意见以及计划、方针和政策为群众所理解, 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并在群众实践中检验其是否正确。“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一种总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为了贯彻这一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还必须处理好一系列关系, 采取一些具体方法, 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以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等。

三、独立自主论

独立自主, 是实事求是的唯物论, 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 以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综合运用。从根本上来说, 所谓独立自主, 就是要有自我意识, 充分认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就是要自我主宰、自我担当, 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就是要有工作上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是我们党正确处理党际关系和国际关系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上级与下级的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主要是为了解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统一问题, 群众路线主要是为了解决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独立自主主要是为了解决党际关系和国际关系问题。三者有机统一, 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框架。

四、结束语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则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 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 不仅要学习被实践证实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论, 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与活的灵魂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1—4卷) [M].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选集 (第5卷) [M].人民出版社, 1977.

[3]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 1990.

3.论《大教学论》中的教育公平思想 篇三

摘要:当前社会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是教育的问题。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重新研读了《大教学论》。通过对这本书的研读,结合当前社会中一系列的教育公平问题提出了解决教育公平的一些关键性措施。

关键词:教育公平 《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中图分类号:G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158-01

《大教学论》是17世纪20年代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创作完成的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名著。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容易、彻底和迅速。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夸美纽斯“近代教育之父”之名可谓实至名归。《大教学论》的全名是“《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夸美纽斯给《大教学论》加注这个副标题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副标题突出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一切事物”,它体现了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教育主张,另一个便是“一切人”,夸美纽斯把“一切人”作为教育对象的思想,体现的恰恰是教育公平的思想。尽管原著没有明确的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但我们从原著的章章节节、字里行间都可以体会到夸美纽斯对于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公平的思想和主张。

1夸美纽斯把“一切人”作为教育对象的理论基础

夸美纽斯之所以把“一切人”作为教育的对象,是基于他对人性的假设和认识。

1.1人性假设的内容

夸美纽斯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他在《大教学论》第一章中详细地阐明了并多处强调了自己对人的认识,人是“理性的动物”,是“一切造物的主宰”,“造物主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人是“造物主的爱物”,人与生俱来三种品质“博学、德行和虔诚”的“种子”,人有着天生的求知欲望的天赋和认识能力。因此,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崇高和美好的有着天然的德行和虔诚的种子,人们生而平等”,“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世界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孱弱到不能用教化去改造的地步。”概而言之,夸美纽斯认为人的生而平等性和天赋的求知欲及能力是进行教育平等的基础和条件。

1.2人性假设的成因

夸美纽斯关于“一切人”的教育对象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是建立在当时基督教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艺复兴的情况之下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之前的教育家、思想家或者政治对于“谁应该接受教育”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是人群中的少部分人,而不是“一切人”。他们往往以人的生而不平等来论述教育也应该是不平等的。例如,《理想国》认为不同的人身上注入了不同的元素——金、银、铜和铁。只有注入了金子的人才能接受教育,成为“哲学王”。而其他的人就应该接受命运的不同安排,他们不能接受教育,这是命运的安排,命中注定的事。这种以人性的不同、人生而不平等的观点来论述教育不平等的思想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国外的著作中都是为数不少的。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带有明显的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教育为政治而服务的目的非常明显。

2夸美纽斯的教育公平思想的内容及评价

夸美纽斯主张“人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入学校。”通过这段话,夸美纽斯的教育平等指的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对象不因性别、贫富、城乡的差异都应该接受教育。虽然夸美纽斯的教育平等只是涉及到了教育的最朴素、最基本的公平——教育机会的平等。

3对当前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些启发

教育公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教育给社会创造价值,教育直接的收益者是受教育者本人,最大的收益者是国家。国家有义务让每个人接受公平的教育。然而实现教育公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负担巨大的教育成本。这对经任何国家和社会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是个巨大的挑战。众观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它仍然呈现一种复杂化的趋势。特别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其表现更为突出:一是地缘性的教育不公平,例如以户籍作限制,外地学生入学必须交纳赞助费(实为择校费),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在录取分数上不平等,外地学生必须取得较本地学生高出许多的分数才能被学校录取;二是性别歧视,这主要是指男女学生的入学率不平等,男童的入学率明显得高于女童,这主要是由人们的旧观念造成的;三是城乡歧视,城市的教育物质资源配置比乡村好,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乡村的要强,城市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比乡村的高出一大截等。以上的各种现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更加复杂化的问题。由此可见,教育要实现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陈宜挺.从内容到观点:《大教学论》中的教师图像[J].教育科学论坛,2007,(12).

4.论毛泽东的思想精髓 篇四

关键字:实事求是 毛泽东军事思想 精髓 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巨大进步,什么时候偏离了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挫折和失败。深刻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在军队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要〕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是中国 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括,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牢牢的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出并阐释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探索。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行为指导。” 1977年5月到9月期间,邓小平明确的提出了“精髓”的概念,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二、实事求是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体现于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

第一,实事求是的思想首先体现为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一种科学态度。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与党内盛行的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明确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在这种科学态度的指引下,毛泽东将马列主义理论活学活用,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等著名论断,他注意利用一切间隙开展社会调查、察看战场地形、客观分析敌我矛盾,不教条,不盲从,养成了实事求是求真唯实的作风,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一系列调查文章,准确地把握分析中国的国情和革命战争的形势,及时的调整军事战略策略,对于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略、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等重要军事理论思想的形成,确保不同革命时期各个战争、战役和战斗的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二,实事求是的思想体现为科学的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以及灵活的战略战术原则。在毛泽东的军事理论著作里随处都可以发现实事求是思想闪耀的光芒。一是,重“实事”二字,准确地把握当时的国情和敌我双方态势。早在1939年12月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所以毛泽东一直把宏观上认识和把握国情了解敌我双方态势作为革命战争中制定军事战略和方针路线政策的首要问题来抓。正如他在《毛泽东选集》的第1卷第1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第1句就劈头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想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持久战略的就是在其对国情敌情客观分析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同时毛泽东在微观上也极度关注对战争、战役和战斗矛盾的分析和把握,他主张“总以打胜仗为原则”、“不打无把握之仗”、“慎重初战”的原则,提出了“将创造战场的任务当作战略任务”的著名论断,主张战争战斗开始之初要综合分析敌对双方军队的军事思想、作战意图、作战编成、作战形式和作战手段,“主张选择地形,布置战场,利用我方手中掌握的地利条件,配合其他有利条件,以达到以我们的劣势去歼灭优势的敌人”,逐步形成了成熟的“诱敌深入”、“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原则。二是,重“求”字,积极探索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毛泽东不但强调了战争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而且积极地从实事求是的角度说明了认识战争规律的全过程和方法,他认为对战争规律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做出计划”,第二阶段即变主观形态的军事计划为战争行动的过程,即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往复过程。在认识战争规律的方法上,毛泽东提出了“用客观的观点认识战争”、“用全面的观点去认识战争”、“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 的方法,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主张注意抓“有关全局的重要关节”。三是,重“是”字,坚持从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毛泽东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通过战争来学习战争”,他善于从战争实践中认真总结战争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制定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原则。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几乎处处都可以找到唯物辩证法的踪迹,从其对战略形势判断、战略时机把握、战争形式转换等纷繁复杂的战争矛盾的正确把握处理中我们足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战争规律认识的程度,他将战争理论与战争实践达到完美统一。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过程之中。

毛泽东认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而“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问题”,所以实践是检验实事求是的正确性最有力的证据。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各个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达到了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

首先,实事求是思想贯穿于中国革命各个时期。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国内革命形势、阶级状况和敌我力量对比,坚决抵制住“城市中心论”错误路线,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革命队伍在敌人疯狂的镇压围剿之下不断发展壮大;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客观分析了中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特点,根据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提出并实行持久战略,同时将游击战争也提到战略的高度。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战争形势的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的分析,采取了直接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独特方式,缩短了解放战争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建设问题上,基于对战争与和平的准确把握,毛泽东根据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分别提出了“新的世界大战是能够制止的”、“存在着战争可以避免和不可以避免这样两种可能性” 和“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指导思想。另外,在不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土地革命政策都采取了灵活机动的策略,最大限度的团结和发动各个

阶级的力量反对敌人,有力的保证了革命的胜利。

其次,实事求是思想贯穿于战争、战役和战斗之中。在土地革命时期,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面对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毛泽东等领导的中央红军灵活的采用避敌主力、诱敌深入和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各个歼灭的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进剿”和四次“围剿”的胜利,使革命队伍不断壮大,作战形式也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客观分析研究战争每一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并形成了持久战略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国民党发动一切力量进行抗日,同时将作战形式由运动战又转成游击战,并将游击战提到战略的高度。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撕毁协议,国共矛盾激化,内战又全面爆发,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将作战形式由游击战又转回到以运动战为主,多种形式向配合,实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保守地方为主” 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同时提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我军也很快转入战略进攻,开始了外线的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逐渐打破了敌人的全面防御后,采取“打前所未有的歼灭战” 的战略方针,通过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而取得了解放战争决定性胜利。对每一次战役和战斗,我党的军事将领都形成了战前分析敌我力量对比、察看地形和战后无论胜败总结的制度。同时党中央也为实地作战指挥的将领提供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如在辽沈战役中,1948年4月到10月,毛泽东与林彪在到底进攻长春和进攻锦州问题上发生分歧,期间双方各执电报达百余份,他们各持己见,各行己见,毛泽东有指示,有批评,有告诫,但绝无强迫命令他指示:“你们如果不同意这些指示,则望你们提出反驳”。最后经过反复权衡林彪才下了决心攻打锦州,奠定了辽沈战役的胜局。

第三,实事求是奠定了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和思想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概括和总结,它内在地要求不断的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探索真理、发展真理。如果不进行理论创新,我们就不能紧跟时代和形式发展的潮流,也就不可能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向前发展。实事求是在思想上首先表现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唯实的态度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巨大勇气,我们党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紧密结合,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创新,才有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二)现实意义:

第一,实事求是是军队和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必须要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军队和国防建设在制定战略方针和规划时,必须要坚持从时代和国际形势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军队建设的自身实际出发,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第二,实事求是为抵制“左倾”和“右倾”思想路线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我们党和军队在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上的几次“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路线酿成了惨重的教训。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革命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建国前毛泽东在总结革命成败的经验时就指出“一切大的政治错误没有不是

离开辩证唯物论的”,他们之所以犯了“左倾”、“右倾”或者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没有真正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国情、军情的认识把握不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隔离开来,所以才给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血的教训说明了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党和军队建设的成功实践也同时表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才可以抵制军事思想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影响,才会避免犯左的或者右的错误,我们的革命和事业才会取得成功。

第三,实事求是为新时代军事变革和军事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二战以后世界战争形势风云变换,特别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以后,军事变革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的主旋律,自2003年以来各国的军事变革均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的观察思考战争与和平、军事斗争与军事建设问题,才能制定一套科学的军事理论,才能不落后挨打。当前的国际军事变革的形势决定了我们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工作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军队建设、军事变革、军事斗争的重大变革,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

第四,实事求是为继承和发扬部队优良传统树立了典范。我军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反映了我军政治工作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但在这些传统却在逐渐地被忽视和冷落。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官兵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而有些老的传统就显得相对过时了,部队思想工作的极度弱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不同阶段的发展理论上的科学态度给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对待部队优良传统必须也要坚持实事求是态度,即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强化精神支柱与运用物质利益相统一,要以纪治军与依法治军相统一。

参考书目:

1、毛泽东选集

2、毛泽东文选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列宁选集

5、邓小平选集

6、毛泽东传

7、毛泽东军事思想教程

8、毛泽东军事文集

9、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

10、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11、毛泽东著作选读

1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

13、毛泽东军事思想原理

5.论毛泽东思想 篇五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是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整毛泽东在天安门主席楼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这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民主社会,使中国摆脱了战火的困扰,人民开始有更加稳定,和谐的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伟人,他就是毛泽东,一个传奇人物,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在走向建国的同时,他也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特色的思想,就是我们熟知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和产物,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特性经验作了概括而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20世纪中叶时,在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开辟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使中国社会历史发生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深刻变革。毛泽东思想教育、哺育、影响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中华儿女,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

位与当代价值早已载入史册,在随着历史的逝去、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学术界和理论界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使毛泽东思想得以继续传承下去,更好地为新世纪的中国服务。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和创造地回答和解决了十月革命以来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所遇到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继续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向前进,在1936年之后,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伟大代表产物,他进一步的发展和阐释了马列主义,丰富并发展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条件,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诞生前,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伟大功绩,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那一代人民抗争的精神支撑。中国革命是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中兴起的,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失败和两次胜利的的历史经验充分显示出:毛泽东思想是被中国革命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原则,在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陷入恐怖的紧要关头,正是

在毛泽东创立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指引下,才开辟了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开始了土地革命,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指导下,才有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取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奇迹,保卫了根据地和红色政权,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由于执行了“左”倾路线,违背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论原则和军事战略战术,使党的事业遭受了重大损失,正是由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央领导集体,才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挽救了全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随着抗日战争的兴起,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争取对统一战线和民族解放战争的领导权,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和斗争原则,坚持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克服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和倒退,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武装才能在抗战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持久战方针和人民战争的军事路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并把它上升到战略地位,开辟了大面积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使日本侵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战火中才能发展壮大为一个全国范围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成为团结全国各民主党派和民主力量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有人说,在现代毛泽东思想己经过时了,对新中国的建设没有多大的用处,其实不然,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指导方针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将长期指引和激励我们前进。第一点,毛泽东思想对现代青年们有指导意义,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共产党的培养,养成了时时处处以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的理念,但是我们处在的是一个变革的世界和社会,虽然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精神生活却没多大进展,有多少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丢失了,比如:义务劳动,党中央提出要以德建国的伟大号召,这令我们感到异常欣慰,因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现在是文化传播迅速的时代,要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入侵,就要求我们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习毛泽东思想,还有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东西和与改革发展背道而驰的不正之风,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许多人在市场经济弊端的笼罩下,渐渐地迷失了自己,造成这些的原因只有一个,脑海中的思想不完善,不成熟,甚至不健康,为了追求物质文明而忘记甚至放弃了精神文明,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毛泽东思想中的优秀品质,不断地去改正现实中的不良作风。

6.论解放思想 篇六

题目: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

姓名:冯艳

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学号:51102022021

0

目录

摘要„„„„„„„„„„„„„„„„„„„„„„„„P2 关键词„„„„„„„„„„„„„„„„„„„„„„„P2 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P2 二.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P2 三.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P4 四.综述„„„„„„„„„„„„„„„„„„„„„„P5 参考文献„„„„„„„„„„„„„„„„„„„„„P6 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

摘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它们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实现条件、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从而更为完整、充分地体现了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用中国语言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作的高度概括。“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它不仅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这一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而且充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因而我们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思想财富”。

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必然与时俱进。

二.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 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邓小平就曾经说过,“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1]。

关于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理论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严重的挫折。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以带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抗拒来自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压力,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大跃进”、反右斗争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又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与此同时,邓小平从拨乱反正特别是改革开放时代的实际出发,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拨乱反正需要解放思想,全面改革也需要解放思想。由此可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有机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历史地联系起来、内在地统一起来,这是形势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造性贡献。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也就是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只有解放了思想,克服了习3 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思想与实际相统一,避免主观主义、盲目性、片面性和绝对化等“左”和“右”的错误,也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因此我们说,“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三.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也是对什么叫“与时俱进”所作的经典式解释,深刻地阐明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这三性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体现时代性是前提,把握规律性是核心,富于创造性是目的。很明显,把与时俱进融入党的思想路线,使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起来,浑然一体,这进一步地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质和真谛,并且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更为丰满,逻辑愈益完善了。

“与时俱进”的“时”,讲的就是时机和时代。在实际行动上,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就是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3]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必须随时代变化而发展,才能永远葆有强大的生命力。共产党人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必须使党的理论、党的事业、党的建设与时俱进,而且要善于把握时机,既要反对超越时代的空想主义,也要反对落后于时代的教条主义。要永远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中国社会和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也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要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党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也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仅如此,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阶段性和过程性(连续性)的统一,总体上呈前进、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的内在规律,也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只有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开拓创新,我们的思想才会解放,我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实事求是。

四.综述

综上所述,首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三者的含义和作用都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这三者又同时都是党思想路线里的重要内容。在把握三者关系时,我们要清楚其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它们之前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的有机统一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坚持与时俱进,必须破除前进道路上错误思想和陈腐观念的障碍,最好的武器就是解放思想。反过来,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站在时代的前列,才会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视野,才会有思想的真正解放。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与时俱进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的首要前提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发展的时代,才能符合变化的实际。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与时俱进贯彻到理论创新上将结出实事求是的思想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则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实践价值。因此,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又是一种互为条件和目的的关系。将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三者当成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正确对待其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关系,这对以后我们的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解法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将之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推进祖国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7.论毛泽东的对外战略思想 篇七

一、关于创建新中国独立自主新型外交的思想

早在建国前毛泽东就考虑新中国的外交绝不能继承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为建立中国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 毛泽东在1949年春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提出了“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重要方针。“另起炉灶”, 就是割断同旧中国屈辱外交的联系, 不承认旧中国同任何外国建立的外交关系, 而在互相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经过谈判, 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就是要先清除帝国主义留在中国的特权和影响, 以免敌对势力“钻进来”捣乱。他曾形象地将旧中国比作一个被外来铁蹄蹂躏过的破落家庭, 提出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 等打扫干净, 有了秩序, 再请客人进来。为此, 毛泽东提出要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和取缔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根据上述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 有力地巩固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为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开辟了道路。

关于“一边倒”的外交思想。建国之初, 由于美国政府推行与中国革命为敌的政策, 毛泽东于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 提出“一边倒”的方针。他深刻地指出:“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1]93毛泽东和周恩来一再告诫中国同志, “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 要用自己的腿走路。”当时中国与苏联结盟是战略上的联合, 目的是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2]6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一直与苏联友好, 新中国成立后, 苏联又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并互派大使的国家, 所以, 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同社会主义国家结成联盟就成为这一时期必然的对外战略选择。

二、关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和论述

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论述, 是中国对外政策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提出了“和平为上”的和平外交思想。认为应该共同努力来防止战争, 争取持久和平。“我们要争取和平的环境, 时间要尽可能的长, 这是有希望的, 有可能的。”[2]213毛泽东的论述为中国确定了和平的外交目标。

冷战的爆发和对中国国际安全环境的担忧使毛泽东加强了对国际形势和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以及中国应如何应对的分析。毛泽东认为, “帝国主义阵营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 制止战争危险, 是第三次世界大战避免爆发的斗争力量发展得很快, 全世界大多数人民的觉悟程度正在提高。只要全世界共产党能够继续团结一切可能的和平民主力量, 并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 新的世界战争是能够制止的。”[3]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间, 由于中国面临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敌视及战争威胁, 毛泽东认为战争的威胁日益增大, 迫在眉睫, “山雨欲来风满楼”, “燕子低飞要下雨”, “要准备打仗”, 并认为要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打完再建设。在世界范围内, 毛泽东认为, 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所以“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 提出世界革命也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打败美帝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毛泽东对尼克松明确地表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直到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再成为他分析世界形势的基本依据, 中国外交环境也有了较大改善。

三、关于“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早在1946年毛泽东就认为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实际上有处于中间状态的许多国家, 并称这些国家为中间地带。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 毛泽东逐步改变联苏抗美的“一边倒”的对外战略, 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帝、反修”的统一战线。20世纪60年代, 毛泽东把中间地带的概念具体化, 又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理论, 他认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 日本、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这两个中间地带与美苏之间都有矛盾, 而且随着自身力量的发展, 矛盾将日益加深。中间地带的发展将会产生出一支独立于美苏之外, 并能与美苏抗衡的强大的国际政治力量。中国在努力发展与第一中间地带的关系的同时, 也力争改善与第二中间地带中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美苏争霸的态势出现了苏攻美守的重要变化。此外, 由于日本、西欧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世界开始向多极化发展。毛泽东敏锐观察到了这一变化, 并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思想, 1974年2月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他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 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 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 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 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1]600毛泽东关于“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在当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团结大多数国家,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争取国际社会承认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也为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帝反修统一战线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关于处理中国与其他国家间关系的思想

首先是主权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思想。毛泽东一贯主张, 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 都应当相互尊重, 平等相待, 友好相处, 各个国家的事情应当由各个国家的人民自己去管, 任何外国无权干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 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4]1461“任何外国政府, 只要它愿意断绝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 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 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 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 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4]1466毛泽东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的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基本内容。尤其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被列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第一条, 成为不同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前提和基础。后由周恩来集中阐述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上述思想。

其次, “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由于有一些国家对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持怀疑观望态度, 认为这是中国的权宜之计。为此毛泽东及时提出:“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 我国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4]186

五、关于中国外交立足点的思想

对二战后大量涌现的亚非拉新独立国家, 毛泽东希望把加强同这些国家的团结和互助作为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脚点。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帝、反殖、反霸,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 并把它们看作是中国人民份内的责任。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式上宣布:“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 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我们坚决支持埃及政府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完全合法的行动, 坚决反对任何侵犯埃及主权和对于埃及实行武装干涉的企图。”1961年当古巴人民面临着美国武装干涉的严重威胁时, 毛泽东亲自出席了古巴驻华大使为庆祝古巴革命胜利2周年而举行的招待会, 对古巴大使说:你们是会胜利的, 中国人民决心从各方面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支持古巴人民的爱国正义斗争。当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处在最为困难的时刻, 毛泽东代表中国人民坚定地表示:“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

毛泽东的对外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 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制定21世纪中国对外策略, 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新中国外交的主要创造者, 其对外战略思想产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 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独立自主, 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统一和尊严, 不做任何大国的附庸, 是毛泽东对外战略思想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毛泽东,战略思想,外交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2]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8.论孔子的“仁政”思想 篇八

摘 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孔子强调的“仁”已经不是处于伦理道德领域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而变成了一种治国学说。“仁政”思想是孔子在前人思想基础上创立的政治观,它的基本内涵是爱人和富民,它的实现方式是克己复礼。孔子的“仁政”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影响中国历史文化两千余年,对现在社会也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仁政;克己复礼;治国

1 孔子“仁政”产生的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这是中国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既是我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伴随着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秩序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社会的阶级关系、政治关系出现了新的因素和成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尤为显著的是西周以来传统社会秩序和礼制体系发生了崩溃,以“周礼”为代表的礼制文化出现了危机。这种文化危机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下无道”。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春秋战国之际是一个“天下无道”的多事之秋,各个诸侯、家族专权,他们制定礼乐,决定战争,把持政治,以致社会上出现了君不君、父不父、子不子等各种秩序颠倒错乱的现象。孔子在当时纷乱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构建了一套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历史、文学等多方面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仁”的思想,最富有创造性,是他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而提出的一个综合性很强、包容性很广的思想观念。这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文化达两千余年的政治观。

2 “仁政”思想的创立

关于“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属于一种伦理道德概念。“仁”从人从二,指人与人的关系。“仁”的本义,是表示彼此间一种敬意的礼仪形式,说明仁是一种爱的情感和美好道德理念。所以,最初人们把一个人对他人的同情、爱护和帮助之心,慈善、宽厚的态度称为“仁”。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把“仁”从伦理要求发展为“仁”的思想体系,使“仁”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在《论语》一书中有109处关于“仁”的问答,我们发现孔子在对“仁的道德”和“仁的政治”的问题上,其着眼点已不是个人伦理道德的仁,而是接近政治的仁,即把仁的伦理道德升华为一种对为政者的要求,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国学说。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颜渊篇中,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这里的意思是:“出门好像去接待贵宾,使役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在工作岗位不对工作有怨恨,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试图将仁超越伦理道德而向政治领域跃进的思想倾向。在卫灵公篇中,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意思是:“百姓需要仁德,更急于需要水火。往水火里去,我看见因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践履仁德因而死了的。”这里,他已经明确提出了用仁来治国理民,使“仁”变成了政治思想。

“仁”作为伦理道德,在春秋后期是一种理想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概括成了一种政治的理想:把政治伦理化,同时把国家人格化。

3 “仁政”的基本内涵

尽管在《论语》一书中,他没有明确地使用“仁政”这一词,然而孔子对“仁的政治”的所指却是明确的。如在《论语》中,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里的“爱人”的主体其实指的是君主或从政之人;而“人”则是普通的百姓。所以,“仁”实际上是对从政者的对待老百姓态度上的一种要求。后来,中国的封建皇帝几乎都将“爱民如子”当作座右铭,事实上,都是在向人民表白:他们所实行的是仁慈于普通百姓的政策措施———“仁政”。那么孔子“仁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

3.1 爱人

《中庸》载:“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为大”就是说,爱自己的亲属,就是最大的限度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务本》)这句话以孝悌为“仁”的第一要义,是“仁”的根本所在,“孝悌”正是血缘亲情的首要关系。孔子认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人的根本。可见孔子这里讲的“仁”是指封建家族制度里的基本道德规范,那么由己及人,由家庭讲仁,推广到社会讲仁,天下太平了。因此他又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孔子讲仁的目的,是在把封建家庭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孝悌”,扩大为国家生存的基础。孔子这种通过道德教育来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意识,使之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自律方法,比起通过他律的、强制的、暴力的手段来治理和统治人民要进步得多,这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人这种特殊的生命存在的尊重。

爱首先是亲情之爱,就是所谓的“爱从亲始”,但这决不意味着仁只限于孝悌,或者仅以孝悌为仁。仁之为仁,必须施及他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务本》)虽然生根于血缘亲情之爱,然而并不到此为止,它还要推己及人,要把父母之爱推广到一切人,“仁”就由亲情之爱转化成了人与人的一般关系的准则。“仁者爱人”从消极方面说,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从积极方面说,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孔子曾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认为自己的学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观念。据曾参的解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推想他人也有这种需求需要满足。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我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忠恕之道”概括了孔子“仁者爱人”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3.2 富民

颜渊篇子贡问政时,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孔子把“食”列为三大政治任务之首,后世发展为“民以食为天”的政训,这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再有子路篇记载,孔子到卫国去,看到这个国家的人口众多,冉有问:“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他不但主张对老百姓要“教之”,还要“富之”。他还强调要“利民”、“惠民”、“养民”等等,其目的是使百姓“足食”。

其次,孔子从保护人民的生存出发,反对各国君主对百姓增加赋税,过分剥削,主张强调减轻赋税和徭役,反对苛捐重赋。孔子看到了当时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原因,因而提出了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再次,孔子针对一些国家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时,提出从政的人不能过于贪婪,而应节俭。如季康子患盗求教于孔子时,他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他谴责统治者的奢侈浪费,主张统治者要用德行引导和感化老百姓。他对子产的“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十分赞赏,并以此作为成为 “君子”应该努力实践的必由之路。

最后,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人民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他主张统治者治理国家时要恩威并施。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即用政令加以刑罚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绝不是最好的办法。最上之策是以仁德教化百姓,以礼约束百姓,样就可以使老百姓明廉耻、辨是非。

4 孔子主张“仁政”的实现方式

与“仁”的思想相联系,孔子在治国的方略上主张“礼让为国”,即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他要求统治者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的界限。“礼”就是孔子主张的“仁政”之实现方式。

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天下归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以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若能做到约束自己,使自己符合礼的原则,就是“仁”。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而做一个符合“仁”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各个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由此可见,孔子的“仁”和“礼”是融为一体的。关于礼、仁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在孔子看来,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完善的政治。仁和礼互共同作用,为封建宗法制社会制度服务。

总之,孔子把关于“仁”的伦理道德概念上升到“仁政”的治国思想,这种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其关于“仁政”的思想内涵成为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资源。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3] 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 邹新,赵建功.论孔子的仁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8).

[5] 孟威.孔子“仁”学思想浅释[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2001,(12).

9.《管子》德治思想论析 篇九

《管子》德治思想论析

《管子》书是齐法家的代表作品,与三晋法家鼓吹严刑酷法不同的是,它除了主张法治之外,对道德教化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对儒家德治思想的认同.对《管子》中的.德治思想的内容及相应的德治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将有利于对《管子》作出全面的评价.

作 者:张成水 张振国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管子学刊 CSSCI英文刊名:GUANZI JOURNAL年,卷(期):“”(4)分类号:B2关键词:管子 德治 法治

10.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篇十

谷晓洁 英语系 1302班 201307010203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我自已过去的解释也不正确。)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列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合孔子的思想。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并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伦理体系中的终极理念,“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践于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极高明”是分不开的。哪怕是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观念的“认同”,也是和某种伦理体系的终极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的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的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的。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 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的,因此儒家的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的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的道理的“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作为反动思想批判掉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如何不混乱,如何还能不发生“精神危机”呢?从这里看,对待传统的伦理思想,我们只能继承它、发展它,使之适合现今社会生活之要求,决不能抛弃它,而另外建立与之对立的“斗争哲学”。当然,在我们继承“传统”的同时,不仅应使“传统”得到发展与更新,要“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中国的传统),而且还应充分吸收一切适应我们社会发展要求的其他民族的伦理美德。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或者说有点过时了。其实不然,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11.论卢梭的平等思想 篇十一

摘 要:卢梭是论人类不平等起源和探索人类平等路径的重要探索者,他的平等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平等发展有一定启示。卢梭所追求的平等以及他思想中所蕴含的从不平等中寻找公平的道路形成了人民主权学说和社会契约论。为突破思想的瓶颈,我们就要学习像卢梭这样的伟大思想家的思想。

关键词:平等思想;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75-02

让·雅克·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是法国革命思想的奠基人,其思想中心内容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实现人类平等的路径问题。卢梭的平等思想不仅对当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平等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

基于《论人类不平等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对卢梭的平等思想进行探讨。“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1]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就是平等。平等分为两大类:一是“数量上的相等”,即“你所得的相同事物在数目和容量上与他人所得的相等”;另一类是“比值上的相等”,即“根据各人的真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衡称的事物”[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催发新的平等主义的诞生。“平等本身就是商品生产关系的反映”[3]。

从卢梭的著作中看出,卢梭认为平等分为自然或生理上的平等以及精神或政治的平等两类,存在于不同的时期。但是他认为最纯正的平等在于“自然状态”,在分析人类不平等起源时,他认为当时很多人都在不断地讲人类的贪婪、需要、欲望、压迫和傲慢,其实是在把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观念传输到自然状态中;论述的是野蛮人,描绘的却是文明人的姿态。“研究过社会基础的哲学家们,都认为有追溯到自然状态的必要,但没有一个人曾经追溯到这种状态。”[4]但是正处于理性主义思潮占据法国主要思想的背景下,卢梭的思想反其道而行,力图从源于内心感情的内在伦理重塑道德,这就为将来卢梭的平等思想论述奠定理论基础。

卢梭认为自然状态的平等,他认为自然人的本性是源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然人心中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因此也感觉不到不平等。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是平等和自由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恶,他们不受法律的约束,尊崇的是情感的平静以及最原始的生理需求,过着孤独但是幸福的生活。“人所共有的自由乃是人性的自然结果”[5]。现实社会是建立在奴役和强权的人类不平等现象基础上的,在原始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和颇有困难的事,因为自然状态下人类对于自我保存的关心最不妨碍他人的自我保存,是一种平和的状态。自然状态下如果有人要从一棵树上把我赶走,我可以离开这棵树到另一棵树上去;如果在某个地方有人打扰我,谁会阻止我去别处去呢?自然状态下,不存在一个人限于不能脱离另一个人而生活的情况,因此不存在奴役,每个人都是不受任何束缚的。每个人都处于平等的状态下。

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促进人类理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是人的自我完善能力,这导致财富增长并最终出现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出现是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的标志。从而由平等的自然状态进入到绝对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卢梭说:“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硬说这块土地是我的,并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相信他所说的话,这个人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的缔造者。”[6]他把私有财产归咎为公民社会建成的真正原因,进而得出私有制也就不平等产生并得以合法化的真正根源。但是对于这样的财富不平等根源,卢梭并不认为这是人类突然间在脑海中形成并且固化的,而是在一个长期的技术进步和思想进步并且不断传承积累而达到的一种状态。

进入社会状态后,绝对的平等已经不存在,继而出现了人类不平等的三个发展阶段,首先出现的是经济的不平等,然后是政治的不平等,最后是道德的不平等。随着人类自我完善能力的发展,私有观念随之产生。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导致财富的差距不断拉大。卢梭认为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基本都是从等级、权势、爵位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评价,而这些方面的差异或者说是不平等最终都归结于财富的不平等,拥有财富多的人欺骗和利诱穷人签订某种契约,最终建立国家,经济的不平等过渡到政治的不平等。政治不平等阶段,人类被分为弱者和强者,强者通过谎言制定法律,法律是富人意志的体现,通过法律来约束弱者。这期间人类不仅存在经济上的不平等,也形成了被统治者和统治者不同的两支队伍。最终由于选举发生了党派纷争,甚至导致内战,人们再次回到无政府状态。此时暴君政治逐渐抬头,它终将吞噬政府中存在的一切善良和健全的东西,在法律的废墟上建立起它的统治。“政府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专制政权;专制制度是政府腐败造成的,是走向极端的结果。”[6]在第二阶段的末期,现实已经使人们习惯身上的枷锁,为了宁静的生活他们宁愿忍受奴役。国家的首领长期拥有权力,把自己视作国家的主任,公民视为他的奴隶,计算在自己的财产中。“从这个时候起,善良的风俗和美德已荡然无存,因为到处都是暴君在统治,他四处横行,不能再容忍有其他的主人。”“绝对的盲目服从,被视为奴隶们最好的美德。”在这里,道德的不平等是最为显现的不平等。

已经进入以上不平等状态的人类如何寻求一个能呵护人类天性和情感的美好社会,卢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卢梭认为社会的平等在采取一定的手段下,还是可以达到一定的平等的,以保障人类的道德尊严和独立人格。卢梭思想中的社会平等主要包括缔约平等、法律平等以及财产上的尽量平等。

第一,缔约平等,要求消灭社会中的种种不平等,通过缔结一系列的社会契约来保障每个缔结者的平等自由权利。卢梭指出,人们在缔结社会契约的时候,每个缔结者都让出自身的权力转让给整个集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奉献出去。因此每个人的条件都是同等的,每个缔结者都可以从任意一个缔结者那里得到自己让渡出的同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是自己又都是整个共同体,每个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通过这样的契约已达到保护每个人权利的目的。

第二,卢梭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共和国,人人享受平等的权利和自由,公民有参与和决定国家事务的权利,公民包括国家所有的成年人。国家的所有公民必须遵守“公意”即法律,没有可以违反法律的特殊的群体或个人存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卢梭认为这种平等是不能绝对平均权力和财富。国家的公意由行政官执行,执行官的选拔必然会区分开不同的人,必然有一些人的权力比较大,但是卢梭说这样的权力必须根据职位和法律来行使,否则公民可以罢免执行官。

第三,财产上的尽量平等。对于私有制的存在问题,卢梭认为应该保留私有制,但是同时要防止财富的过度集中和两极化,不要超越应该有的限度。卢梭要求财富的尽量平均,因为财富是一个人政治地位的基础,经济是政治社会的基础,是公民订立的契约的保障。政府应该承担防止财富分配不均的责任,以防止财富的极度不均造成人们自由的损害和道德的败坏。

为了实现平等,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以期能尽量实现社会的平等自由。

社会契约是人民同自己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缔结的,每个缔结者需要将自己以及自身的全部权利无任何保留地给予整个社会,其条件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同等的,任何人不得例外。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权利给予共同体,因此每个人都没有真正向任何人给予过自己的权利,这样人人都获得了同等的权利,通过这样公正契约的签订每个人都从集体中获得自己给予集体的权利,并且凭借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力量,来确保每个结合者的财富和人身的平等权利。

在签订契约中,卢梭强调公意的重要性和权威性是保证实现公平正义,以确保人民自由平等的权利不受侵犯的关键所在。公意作为法律的源泉,构成人民的行为规范,是政治判断的标杆。公意着眼的是公共的利益,它是维持平等的方式,具有无上的权威性。同时,公意是公众利益,契约国家的主权者是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必须建立在公众利益基础之上,主权是公意指导的,这就是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人民主权具有其显著的特点:首先,人民主权永远正确,人民主权代表人民利益,是人民意志之间共同意志的那部分的总和,并由此形成一个给予公共利益的共同体,其代表的利益是永远正确的。然后,人民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民遵循理性,追求公共利益,主权者的权力是主权者所让与的,人民主权不可能与人民分离而独立存在。最后,人民主权是不可转让的,它是意志的体现,它的运行依托于公意,意志不可转让,所以人民主权不可转让。

卢梭认为,契约下建立的民主共和国,这一共同体的执行主权者,不具有立法的权力,只能执行公意。同时人民需要定期的集会,以用来监督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使其能够在公意的指导下进行。这一理论建构,保证了人民之间的相互平等。但是只是在理论上,其虽然深刻揭露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但他并没有选择消灭私有制度。所以恩格斯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7]

卢梭的思想虽然其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其平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其鲜明的特色,超越时代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尤其是以平等为基石构建理想的社会秩序和规范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平等思想的建设有很大的启发。当前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面临着一些困难的问题,如公平效率问题,以及对于民众平等意识的培养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自身传统思想,难以突破思想瓶颈。为突破瓶颈,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卢梭这样珍视平等,拥有敏锐而独特的平等思想的伟大思想家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3.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姚仁权,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234.

[3]列宁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1.

[4][法]卢梭作品精粹[M].于布礼,孙志成,译.石家庄:河北出版社,1995:22.

[5][法]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6][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起因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上一篇:乡镇文化站站长培训班讲话稿下一篇:墨韵小学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