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人才面试选拔

2024-07-27

有效的人才面试选拔(8篇)

1.有效的人才面试选拔 篇一

乡镇副科选拔面试题库

1、当前老百姓对政府发布的信息、道歉不很相信,被称为“老不信”,你如何看待这种“信任墙”危机?(2011年真题)

信任的意思是相信而敢于托付,是所有良好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赖以建立的基础,也是 社会健康程度的体现。而当前老百姓对政府发布的信息、道歉不很相信,出现“

信任墙”危机。政府只有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政府。为此挽救信任危政府应有大作为。

一要牢固树立增公仆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和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格要求自己,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把

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正处事,不以权压人,不以权谋私,就能够 经受得起任何监督和考验,就能够赢得公众的信赖。二要坚持依法办事。

法律在所有社会信任关系中,最恐惧的莫过于社会对法律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对不合法的事情坚决不为,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制止,在处理各种事务 中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理念,不能屈从于某种压力或功名利禄的诱惑而放弃自己的信念或准 则,不能以权谋私,因私废公。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得到正 确实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三对行政失信行为的加大惩治力度。

要使不诚信的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高昂的失信成本和巨大的失信风险面前胆战心惊、望而生畏,让不诚实不守信的公务人员成为众矢之的、到处碰壁、难以立足。

四要兴务实之风。务实为民,贵在一个真字,贵在“真诚”、“真实”和“真情”。只有做到这 “三真”,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才能推进各项工作。五要努力营造开放多元的信息环境。

政府要切实做好公开工作,及时准确发布涉及群众

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全面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 和监督权,让公共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避免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六要规范政府行为。

各级政府部门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切实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切实解决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七在全社会实施诚信道德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和讲诚信的良好风气。为此,政府机关、司法、行政执法机关要带头严格遵诺守信,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开展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廉洁公正,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职业教育。(估计答案也没这么详细,回答时只需答重要点就行,时间毕竟有限,而且你也不可能全记住。)

2、假如你是一位刚提拔到乡镇的副职,向领导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也得到了领导的 认同,但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同事们的反对,你该如何面对?(2011年真题)1.虽然遭到同事们的反对,不能影响情绪而影响了工作,毕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2.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自己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疏漏,是否科学可执行,如果 存在问题要及时加以改正;

3.如果自己的工作没有存在问题,可以向一些同意自己观点的同事寻求帮助,征求意见,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使大家能够接受;

4.如果自己确实不存在问题,而是部分同事故意刁难,要通过积极的沟通交流,加强理 解,消除彼此的误解,得到同事的认可,支持自己的工作开展,必要时候寻求领导的帮助。(以上为自己的答题理解,各位可以全面引申)

3、(引申题)你的工作得到同事的认可,而却得不到领导的认同,应该怎么办?(1)我不会因为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同而有情绪,进而影响工作,毕竟,我得到了同事的认可。(2)我会冷静地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分析是不是我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如果是这个原因,我会在以后加强和领导沟通,力争领会领导意图。

(3)如果是我工作时没有尊重领导和遵守工作程序,即没有向领导请示和汇报,我会诚恳向领导检讨自己,并且以后注意改正。

(4)如果是我的工作成果离领导的要求有一段距离,我会主动找领导谈谈,向他寻求建议,表明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达到领导的要求。

(5)如果只是因为领导不了解我,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同领导沟通,加深了解。

(6)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只是领导个人原因,我将不会把此事放在心上,毕竟,日久见人心。

4、如何正确处理创新与遵规守纪的关系?(2012年工业聚集区面试真题)

所谓规矩,应该引申为现实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存在的规则,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则说明了这些规则所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创新则同样是在现实社会领域里面,在既定规则的前提下,对原有的规则进行合理地改进,以期达到更有效的目的。

(一)“规矩”是“创新”的奠基石。任何一个创新都要围绕着他的基本规矩去创新,规矩是某 个活动或某件事的一种客观规律或者是他所存在的支柱。我们不能为了创新就把孩子和洗澡 水一起泼出去。

(二)“创新”是“规矩”的升华。人们制定出规矩是为了让它更好地去运转,有曾看到过一句话“规矩是用来打破的”,其实现在想想里面更多的包括着创新的意思,当规矩定下后,这就 是为我们今后定下了方向。举个例子,从南京到北京,他的规矩就是要从南方到北方,最初 我们徒步行走,后来坐马车,在后来我们就有了汽车、火车、飞机,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 满意度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幸福,这就说明我们依靠规矩去搞创新是正确的,创新意味着 发展,创新是规矩的升华。

(三)“创新”和“规矩”是相辅相成的。创新和规矩他们是相互依存的,某件事物只有规矩而 没有创新,他就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社会就没有进步,那 么规矩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重要性;某件事物没有规律,只想创新,创新是要建立在一定的 基础上的,如果没有规律,那么创新也就无从下手,用一句古语来说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5、政府要到某村建垃圾处理厂,群众认为对生活环境有污染,到政府门口上访,你做为主管领导怎么处理该事?如果你在现场,请你向群众讲几句话。(2012年工业聚集区面试真题)1.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同时通知相关单位主管负责人到现场,安抚群众情绪,寻找代表 进行沟通,将群众带离政府门口到信访局,以免影响政府机关正常工作;

2.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能回答的现场进行解答,给群众满意的答复;不能解决的,要说明 原因,在第一时间给予解释;

3.组织相关单位成立专门调查组,对该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随时公布相关调查信息和 结果,避免谣言的产生和蔓延;

4.反思自责,寻找政府问题的所在,对以后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以改进;

5.切割问责,如果确实存在问题,要及时进行改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不走过 场,不为下级失误买单。第二问是情景模拟题,回答时要站立回答,注意语气要贴近群众。

6、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请你谈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作为一个“社会人”,考生实际具有的优点是很多的,如:勤奋学习、集体观念强、善于分析问题、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甚至连听母亲的话、对爱情忠贞也是优点。但考生一定要突出重点,即:非常出色的特质和与报考职位相关的优点。若考生反复强调的优点其实很一般,就会适得其反了,同样谈缺点也应从这两点出发,不要过于具体甚至恰恰相反:一个是“避实就虚”,谈一谈无关紧要的小缺点,而不要过于坦白暴露自己能力结构中的重大缺陷。外还有一个“投机”的办法,就是谈自己的“安全缺点”,就是那些在某些场合是缺点,但在另外一些场合下又可能是优点的缺点,如你与那些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很难相处,经常由于苛求自己做事十全十美而导致工作的延误等。不过这种“安全缺点”由于易让经验丰富的考官认为你是“油嘴滑舌”,所以应慎用!

谈论优点应注意表情、神态、语调等,宜“低调”处理。有时可表示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希望 和努力;谈论自己的缺点不要停留于缺点本身,可将重点放在自己克服缺点的决心和行动上。不要泛泛而谈,可以结合事例具体说明,尽管考官未明确要求。谈优点不要超过三个(具体或强调谈论的优点);谈缺点只谈一个并不少。

7、史书里有一句话:察察不明,意思是说,不要自以为聪明,以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1)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必有长处,只要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就可以向他学习。(2)即不能妄自菲薄,又不可自以为是,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必须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身的不足。谦受益,满招损,说的就 是这个道理。作为一个人,是这样,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善于学习的 民族就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民族就是一个最终要落伍、要挨打 的民族。我们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果断地提出要打开国门改革 开放。正是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实惠。作为一名公务员,一名党的领 导干部,更要谦虚谨慎、虚怀若谷,不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要为了 党的事业,为了国家的富强,博采众人之长,带领大家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道题回答的很官腔,估计一般人答不来这么专业)

8、一个人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日后你在某项工作中如果与主管领导 发生了意见分歧,你将如何处理?(1)冷静对待,正确分析,自己意见是否合理。(2)按组织原则办事,在组织上自觉服从主管领导决定,非原则问题要互谅互让,求同存异。(3)如果自己正确的意见未得到采纳,也不因此而消极工作。如果是重大原则问题可向上级反映。

9、假如现在是一场辩论会,你方认为“做大事应该不拘小节”,请你用不到二分钟时间 来阐述你方观点。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历史不会重演,但是却有惊人的相似。自古欲成大事者,必远瞩 高瞻,观其全局,指点江山,德才兼备,谨小慎微,去糟存精,有舍有得,古人云:性敦朴,不拘小节我方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原因有三:

第一,我们要明确今天辩题的前提是成大事者,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杰出成就、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能成大事者都拥有长远的眼光,善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能够明晰决定成败的关键与“小节”。不应该被小节所约束,更不应该使小节成为我们成功的绊脚石。

第二,我们要慧眼认清“小节”与“细节”的区别。何为“小节”?小节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指与原则无关的琐碎的事情。与原则是否有关就说“小节”是从与事物的相关程度而 言的,对事件的发展和方向不起决定作用。而“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是从事物本身 的组成而言的,是构成事物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要素。

第三,人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稍纵即逝,珍 惜异常。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只有全部精力集中于他的事业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大 师!”欲成大事,必须洞察方向,把握大节。“拘”在这里的意思是拘泥、不知道变通,形容被束缚其中。它并不等同于“要”,我们这里所说的“不拘小节”是不受无关紧要的小节所束缚,而不是不要小节。我们不限制对方追求完美,但当小节成为束缚我们成功或成为阻碍我们成 功的绊脚石时,我们就不应当被小节所束缚。4 修身者,养心静气、提高修为是大事,粗茶淡饭、陋室布衣是小节;齐家者,安居乐业、六畜兴旺是大事,婆媳争风、流短蜚长是小节;治国者,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是大事,贪功求赏、求田问舍是小节;平天下者,建千秋功、立万事法是大事,个人得失、繁文缛节是小节。时代的辩题要有时代的意义,那么着眼于当下,在伟大的事业和理想面前,我们要分清主次,懂得取舍,学会选择,不拘小节。

总上所述,我方坚定不移的认为:“成大事者不应该拘小节”!

(这种题考官也会觉得没意思)

10、你手头上有几件非常紧急的工作,你的领导又派给你另外一项重要任务,你根本没 有时间完成,这时你怎么办?

首先,问清楚轻重缓急,明确告诉领导你现在工作项目和进度,让他明确或帮你判定优先次序,同时也让他清楚某些工作会因此而延误,有所准备。

其次,如果不是你的直接领导安排任务,就要跟你的直接领导汇报此事,说明情况,让领导 来合理协调安排,或者由直接上级去回绝。

然后,整理你所需要的资源,跟领导申请,最关键还是要把工作完成。(这道题回答的很有分寸,百度的)

11、某日,县政府办打来电话:你乡镇所属某村由于台上台下矛盾突出,导致50多名群众到县政府集体上访,并且情绪异常激动,主要反映该村干部不廉洁和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你作为乡镇长如何处臵?

1.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安抚群众情绪,寻找代表进行沟通,将群众带离政府门口到信访 局,以免影响政府机关正常工作;

2.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能回答的现场进行解答,给群众满意的答复;不能解决的,要说明 原因,在第一时间给予解释;

3.向上级领导反映,协调组织部、纪检委、民政局等相关单位成立专门调查组,对该村 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随时公布相关调查信息和结果,避免谣言的产生和蔓延;

4.对调查结果中存在问题的村干部,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涉及到犯 罪的,依法处臵;

5.同时,对其他村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信访隐患,避 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6.组成专门的工作组,对该村“两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重新选 举;

7.反思自责,寻找政府问题的所在,对以后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以改进和完善。(这道题自己回答的感觉不错,有点专业的意思)

12、如果你被选上,到某镇工作几个月后,发现你所在部门成员之间的矛盾较多,基本 处于无序状态。而领导对你的工作也一直没有具体、明确的安排。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样应对?

1.保持平和的心态,要相信领导这么做是为了给我一段适应环境的时间,这是领导对我 的爱护。

2.在允许的范围内翻阅资料,尽快的了解我们的单位,了解我们的业务,让自己能够融入到工作环境中。

3.认真学习我的专业知识,为以后顺利完成工作奠定基础。

4.积极和同事沟通,同时主动询问有没有自己能够帮得上的事情,通过实践来熟悉业务。

5.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主动向领导请示,希望能够给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我相信领 导会认真考虑的。

总而言之,我相信,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会尽快的去适应新环境,尽早成为一名 合格的(副镇长)。

13、如果你是某乡镇办公室负责人,你所在的办公室有一位同志因分工从事琐碎的事务 性工作,不太满意,工作热情大大降低,并时常伴有牢骚。假若我就是这位同志,请你跟我谈一次话,现在开始。

(这是一道情景模拟题,注意回答的语气)

要点:可以从旁话题切入,要谈心,深入对方内心,取得对方的信任,了解对方对哪种 工作感兴趣;解释说明分工原因,强调各种工作都很重要;如有合适的其他工作可以协调,给对方以可能的许诺,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14、你是一名刚刚上任的副乡长,上午九点你代表镇长参加稳定工作会,在参会途中,接到镇办公室电话,你所包村加油站出现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你遇到这时 候该怎么办?

15、如果政府派你负责老城区拆迁改造工作,涉及到一少数民族村,由于补偿款补偿不 到位、村班子工作不得力,出现了群众不让施工队施工的事情,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6、某村郑某在不久前举行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通过请客、送烟、送钱等手段“拉票”,最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许多村民为十元钱就“卖掉”了手上的民主权利。对此,你怎么看?

17、你刚到单位,领导便安排你和单位的其他同志组成一个3人工作小组,到全乡经济 最落后,农民反映问题最多的一个村去驻点一个月,主要任务是“查民情、帮民困”。如果领导要你担任该临时工作组的组长,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团结合作、虚心请教、调查研究、抓好落实、注意总结(发放调查问卷,梳理一下汇总;向乡主要领导了解,向包村干部了解情况;制定方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计划征求乡、村干部意见,总结、汇报)

18、“法不责众”是各级领导经常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请你从哲学角度谈一谈看法。l.从哲学意义上讲,“法不责众”’的“法”是广义的,既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也 包括规章、组织纪律等。这里的“法”主要是指后者。2.黑格尔说过,现实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法不责众”现象的产生,是有其社会基础的。在我国,主要是长期以来法制不健全,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 情况,特别是某些法规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不强,造成了“法不责众”的现象。

3.作为领导者应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的原则,针对上述实际问题,在群众中开展法 制教育,并辅之以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真正实现依法行政,消除“法不责众”的现象。

19、请你谈一谈领导者应该怎样对待缺点较多、能力较差的下属。

1.领导者对待下属应该遵循平等原则、民主原则和宽容原则,有时还应遵循主动承担责 任原则。

2.领导者必须真诚关爱全体下属,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犯了错误的 或表现较差的尤应特别示爱,切忌当众申诉以至吐露侮辱性言语。

3.领导者不要断然把下属分成好的和坏的两类。陈云说过,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 用。关键在于扬其长而避其短,适才适用,以及在工作中注意加以培养。

4.来个换位思维。几乎任何领导者,过去和现在都在当下属。请为后进的下属设身处地 考虑一下:领导者最好怎样对待他们?

20、在你努力出色地完成任务后,领导不但没有表扬你,反而批评了你,你辩解了几句,领导却认为你在狡辩。你怎么办?

一般说来领导从事工作的时间比我要长,对于工作岗位和职责的理解比我要好。这里的 “出色”,可能只是我自己的感觉,也许其实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我当时的辩解只 是从我对工作要求的理解角度出发的,可能与领导对工作的理解有所不同。我想领导批评我 也完全是为了促进工作,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1)虚心接受批评,听领导说完意见,不要不经过思考就轻易反驳;

(2)改变思维方式,从领导的思路,甚至从全面全局的角度再考虑一遍;如自己确实错了,立即认错。如认为是领导对自己误会,也不在当时申辩,微笑一下保持沉默,回避争论,以 后再找机会交流;

(3)事后经过三思,如确认自己观点无误且从利于工作的角度有必要再次说明,则找机会单独与领导在平和的气氛下交流,可以以请教的方式进行,以期能够获得对工作任务的一致 理解,我想在做好工作这个共同的目标下,我们是可以沟通并达成一致的;

(4)如对工作及个人利益无大碍,我不会凡事必争,甚至向上级反映。当然,如果他是存 心对我不公,且严重影响工作,我会通过正常的渠道向上级特别是领导的上级反映这件事。

21、在实际工作中,若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有时容易得罪一些人。若撇开原则,徇私 枉法,必然为法纪所不容。请你谈谈如何处理原则与私情的矛盾?(1)处理原则与私情矛盾的基本原则: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不忘旧情。

(2)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是:做事以事论,私交以私交论,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3)一个公务员坚持党性原则,并非可以不讲私人感情,二者相矛盾的时候,应做到大公无私,同时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使自己的亲友、师长、同学等能够理解。如果思想工作做不通,那就不怕得罪人,因为得罪的是少数人,坚持的是原则和真理。

2012年9月8日

保定市公开选拔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试题

一、10道判断(10分)

二、10道单选(10分)

三、5道多选(5分)

四、简答题(5分)请诠释新时期的保定精神

崇信、重义、尚和、争先,是新时期的保定精神,它是保定的形象,是旗帜、是力量。新时期保定精神既包含了文化古城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还展现了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崭新的人文风貌和精求。“崇信”是保定精神的伫立之基,“重义”是内在品质,“尚和”是实现形式“争先”是时代精髓。(只有尊崇诚信,才能为全市加快发展打下长远和坚实的基础;只有守道重义,才能保证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义无反顾地去创造保定新的辉煌;只有团结和谐,才能营造宽松融洽的社会环境,把全市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只有争先奋进,才能直面挑战再造优势,使保定的实力、地位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望相称。)(答案均为网上搜集)

五、论述题(10分)

谈谈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六、材料分析题(40分)

1、A县B镇C村100多村民集体到县上访,反应该村支书经济问题,并且以非常低的价格降荒山承包给某人种植大棚,部分村民将部分大棚推倒,要求见县领导。县领导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后,成立了专门调查组,入驻该村。工作组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设立举报箱等方法了解了情况:该村老支书任职好几十年,之后他儿子接替他继续担任;荒山承包没有经过招标;…..组织部、纪检委等部分组成调查处理小组,要求全体村干部辞职,重新选举;审查该村经济;对村支书违

纪进行了处理;荒山重新招标;对部分违法推倒大棚的村民进行处理。(1)就上述材料中该县处理群众上访问题的作法进行评价(10分)(2)处理信访问题有什么启示(10分)

2、近年来,各地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尽管有些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弘扬先进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数量的剧增,也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助长了不良风气,受到公众的广泛批评。不可否认,我国近年有些地方的节庆举办得很成功,比如中国吴桥杂技节、洛阳牡丹花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连国际服装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风筝节、吉林雾凇节等。但是,近年来不少地方举办的节庆活动,大多昙花一现,且已呈现泛滥之势。比如 2003年,一个沿海省由县以上政府举办的节就有100多个,仅冠名“螃蟹节”的就达5个。其中某地在办“螃蟹节”时还搞了个“螃蟹小姐”评选。……

(1)官办节庆过多过滥带来的危害(10分)(2)如何做好官办节庆(10分)

七、写作题(20分)500字左右

就给出材料写一个准备通知 材料大概关于A县要召开镇域经济发展现场会 会议预备通知是通知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党政机关在召开某些重大会议时,需要在正式会议召开之前让参加会议的所属单位或个人做一些准备工作,而这些准备工作,工作量较大,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时,常使用这一文体。会议预备通知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 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预备通知”字样组成,一般不宜省略,特别是“预备”二字要标明,以示与其它类型的通知相区别。(2)正文预备通知的正文,开关也是受文单位,顶格列出;其次写发文目的;再接下去写通知事项。通知的具体事项可分条陈述。(3)落款发文机关、日期会议预备通知的内容是会前受文单位需要准备的事项,会议的程序和 内容不应列入,未列入的内容应在正文结束处用“将另行通知” 字样交代清楚。如有《登记表》《名额分配表》之类的附件材料,也应在正文中有所交代,附在通知后面。

2014年3月15日河北省大学生村官公选副科领导面试题

共三题,时间为七分钟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请你结合村官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孙啸林】本题的核心在于结合“村官实际”,如果没有结合,答题就会流于假大空。如何结合实际?我认为要对题目中“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句话的意思要弄明白。这句话讲的很清楚:“权利属于人民”,为什么要属于人民?很简单,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现实中呢?人民的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了吗?举例:村委会选举是如何选举的?群众应该得到的一些惠民补助,是否真正到了手中?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

一是个别村委成员私心严重;

二是群众的知情权、参予权、表达权、监督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在乡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怎么办?一是公开,二是充分发挥群众代表和广大群众的监督职能,三是普法,四是国家的“苍蝇老虎一起打”的政策要长期化,常态化;只能如此,才能真正将宪法落实到实处,权利归于人民。2.近年来村官腐败案件越来越严重,有人认为“村官很小,不算官”,有人认为“村官虽小,但也是官”。请你谈谈对村官贪污腐败问题的看法。

【孙啸林】对于题目所说:近年来村官腐败案件越来越严重,有人认为“村官很小,不算官”,有人认为“村官虽小,但也是官”。前者说:“村官很小,不算官”,其意思是说村官腐败不应严惩;后者说:“村官虽小,但也是官”,其意思是说村官腐败应该严惩。那么村官腐败究竟该不该严惩?我的态度很明确:应该严惩!为什么呢?因为村官离群众最近,他们如果腐败,直接伤害的是群众的感情,动摇的将是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不能因为其官小主纵容,不能因为其官小就麻痹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么,村官为何会腐?

我认为原因有二:其一,从村级实际来说,村官往往从大家族中产生,大家族的后盾使他们有恃无恐;

其二,从村官本身来说,待遇比较低,往往报着一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态,大捞一笔,凡正他们自身也认为没有更长远的政治前途,不贪白不贪;

其三,村级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法制建设缓慢,不能有效的保障群众的参予权和监督权,这也是导致村官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之,村官虽小,但腐败却牵扯着每个群众的心,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将“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贯彻落实。

3.某社区有两商户因为不文明堆放垃圾,拒不接受处罚,被法院强制执行。有人认为“这事有些小题大做”,有人认为“对待不文明现象就该这样处罚”。你作为社区分管领导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孙啸林】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对于题目中所说的问题的两种不同观点,我偏向于应该严惩。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不文明现象折射出来的是个人对社会公德的漠视,就是这种漠视导致闯红灯现象不能根绝,不文明旅游现象不能根绝,乱扔乱倒现象不能根绝。我曾经看到这么一则报道说的是一名外国人在新家坡很遵守交通规则,但到了中国就开始闯红灯,我们能说这位外国人在新家坡素质就很高,到中国素质就变低了吗?不能。因为新家坡对闯红灯等现象严惩,使人们形成了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而在中国,人们虽然都知道要遵守,但是还没有形成这种习惯;如何才能形成这种习惯和社会风气呢?

只有严惩,让人们真正在思想上重视,在行为上一致,才能真正让社会文明更前进一步。而对于“小题大做”的人们,我认为还应该多宣传,多引导,让他们也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严惩的目的和意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起到示范效应,让更多的人来遵守社会公德,让社会更加文明。

2.有效的人才面试选拔 篇二

1. 德才兼备原则。

德才兼备原则, 是指在人才选拔过程中, 必须注意从“德”和“才”两个方面去考核选拔人才, 不可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人才选拔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对于“才”的考核, 社会已逐渐形成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但对于“德”的要求和考核, 还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对于“德”的考察, 远比对“才”的考察复杂, 干扰因素也更多。因此, 对“德”除了常规的考察和观察外, 应当积极走群众路线, 通过访谈、民意调查、民意测验等方式, 进行综合考察。

2. 实践原则。

实践原则, 是指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坚持实践的观点, 在实践中选拔人才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确认人才的一种原则。人才选拔坚持实践原则, 就是要以实践效果作为判断和评价人才的根本依据之一, 把人才所取得的业绩、做出的贡献等作为重要的评判因素。将历史的实践和现实的实践结合起来考核、选拔人才, 能够得出更加全面、公正、合理的结论, 有利于选拔到真正优秀的人才。

3. 竞争原则。

竞争原则, 是指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选拔的过程中, 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拔人才。人才选拔就是从若干人中选择最优秀的人员。因此, 人才选拔过程中肯定有竞争, 没有竞争就说不上选拔。如果人才选拔中没有竞争, 一方面会导致用人机制腐朽甚至瘫痪;另一方面也会缺乏激励因素, 导致人才不求上进。人才选拔中贯彻竞争原则就是被选择对象要在同等的环境条件下平等地接受选拔, 凭自己的真实本领最终获得选拔的胜利。

4. 公开公平原则。

公开公平原则, 是指将选拔的职位、类型、对象、条件、时间、程序、结果等公开, 选拔的过程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不受其他不正当因素的干扰, 切实保证选拔结果的公平合理。人才选拔, 最重要的是公开公平。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才选拔的目的得以实现, 才有可能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也才能使有才之士脱颖而出。

二、人才选拔的方法

1. 考试法。

考试法主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笔试, 是指通过书面形式来考查被选人的知识和才能的一种方法。面试, 是指选拔者直接面对面对被选人的知识和才能进行考查的一种方法。目前, 人才选拔所采用的考试法大部分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法。考试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人才竞争局面, 鼓励人才进取, 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克服“走后门”、搞裙带关系、凭个人好恶选人等不正之风;由于考试有明确的考核内容和评判标准, 就有可能坚持公开公平原则;可以在大范围内同时实行考试, 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应试, 从而为更多的人崭露才华提供了均等的机会。然而, 考试法也有缺点。首先, 考试的成绩不一定说明人才的真才实学, 特别是有些能力很难用书面考核的办法来加以判断;其次, 即使考试内容比较科学, 能够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也会有多种因素造成考试的失误。因此, 我们应该将考试法与其他人才选拔的方法配合使用, 互相补充。另外, 应不断完善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使其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人才的真才实学, 更加符合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2. 招聘法。

通过招聘选拔的人才一般都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招聘合同。招聘合同中一般都规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合同期限。这样既可保证用人单位和个人在合同期内相对稳定的关系, 又有利于合同期满后人才的合理流动。招聘法有利于增强人才之间的竞争, 促使人才积极工作, 更好地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有利于破除“论资排辈”的现象;有利于人才流动机制的进一步形成。招聘法必须严格执行选人标准, 以实现确定的任务为前提。否则, 某些人也会用“招聘”的名义, 行任人唯亲、排斥异己、走后门拉关系之实, 选拔一些不能胜任其职的庸才。尤其是选拔领导、管理人才时, 更要有严格的条件和相应的政策限制。比如, 对招聘人员与应聘者之间的血缘关系等应有限制。

3. 干群结合法。

3.选拔人才的机制比人才更重要 篇三

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很多人把这看作是负担,其实是错的。就像在生态学家眼中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一样,如果恰当使用,每个人都是人才。人多固然要消耗更多的粮食和资源,但它也有一个好处,客观上人才也多,关键在于,要有一套合适的发现人才的机制和制度。而我们缺乏的恰恰是这样一套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人才选拔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首推公职人员尤其是党政干部的选拔。相较而言,企业人才的选拔已较成熟。

对于公务员的选拔,目前通行“凡进必考”的方式,虽然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萝卜”招聘,但总体而言,它在形式上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这在国考和省一级公务员考录中表现得更明显。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行政能力可能和考试成绩不符。另一个不足之处是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资格限制,如政治身份、户籍、地域和学历。针对某些专业性或特殊岗位的考试,进行一定的资格限制是必要的,但对多数公务员招录的岗位来说,许多限制是完全不必要的。

表面上看,当前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主要有任命制、选举制、聘任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等多种方式,比起过去单一的任命制,确实使群众有了一定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但从实际来考察,多数地方多数层级的领导干部,其选拔方式更多还是任命制,顶多再加一个竞争上岗。虽然在任命制过程中也要通过组织考察,了解和征询相关群体的意见,但它改变不了“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少数人”的状况。

它造成的后果,就是民众中很多优秀人才没有机会和渠道参与到政治中来,造成社会上人才的浪费。

除此外,任命制还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缺陷:

一是在各种人才之间的流动上,存在种种壁垒,使得彼此成为各自封闭的系统。例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之间就很难进行身份的转换。虽然目前党政领导干部和国企经营者之间也有双方交流和交叉任职的现象,但这多出现在省部级和大型央企这个层次,即使如此,也是少数;另外,一些到了退休年龄的干部会被安排在企业任职,这种现象在地方比较普遍,但与其说这是一种人才流动的机制,不如说是对那些升迁无望的干部的一种利益补偿方式,这种做法已脱离了干部交流的本意。

二是党政人才从社会选拔的通道还未打通。尽管在有关人才工作的决议和规划中,也提出党政人才可从社会选拔,但实际上非常困难,至今全国尚未见到几例。一些被党政系统“收编”的社会人才,除了自身确有一定的才能和声望外,最主要还是受到现任领导的赏识。

本来,党政人才从社会选拔,是一种引入市场运行机制的制度,让人才充分竞争,既能为政府“淘宝”,又能综合衡量市场的薪酬标准和党政人员薪酬体系,为人才薪酬增加一个重要的定价因素,可称一石二鸟。但现行的公务员体制,基本上堵死了这条路。公务员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差距,使得党政人才特别是党政领导的选拔基本在体制内循环,从而成为一个封闭系统。

第三个显著弊端则出现在考核的内容上,对“德”的考核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量化标准。“德、能、勤、绩”,“德”永远被排在人才考核标准的第一位,至少字面上是这样要求的,但对“德”的考核又是最难把握的。古代,皇帝对仕子“德”的考查标准主要是考核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几乎没有涉及考生的实际品德。事实上,对帝王而言,“忠”才是首位的。今天在党政人才和干部的选拔中,也基本承袭了这套思维。对考生思想品德的考察,包括高考的政治考试,其内容主要是意识形态内容,并不考核考生的实际品德。

对公职人员的选拔,除了上述突出的问题外,还存在对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缺乏深入研究和探索,各种任用方式之间还缺乏有效的衔接;干部“下”的瓶颈没有打破,“下”的标准难以把握,“下”的渠道和出路还不够宽,以及科学的干部成绩考核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

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各种人才竞争中,党政人才又处于关键地位。对目前人才选拔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以多种方式选拔人才;打破公务员考试中对身份、地域、学历和政治面貌的各种限制;建设开放、民主的人才上升机制,通过公平的社会选拔,使人才流动更通畅、人才体系更开放。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管以什么形式选拔人才,都必须建立民主监督的机制,做到选拔过程公开透明。

至于对“德”的考核,应尽可能把内容量化,并具可操作性。大体来说,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才,德、能的要求是不同的。在“德才兼备”的前提下,对党务领导应更重“德”,行政领导应更重“才”;对机关单位领导应更重“德”,专业职能部门及事业单位领导应更重“才”;对国家领导干部,要求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有良好的大局观;对地方党政干部,则主要强调勤政廉政、一身正氣、有良好的政策执行能力及协调上下左右各种关系的能力;对基层党政领导,要根据其行业特点及工作性质区别对待,不制定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此外,还要改革公务员终身制,对各级公务员实行定期聘用、岗位轮换制度。在全民实施社会保障和福利的基础上,逐步推行打破城乡界限、城市界限、行业界限的公务员聘用制度,打通社会和公职人员的流动和转换通道;建立和健全国家荣誉制度,对那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科技、慈善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进行奖励,以逐渐取代过去的“学而优、技而优、劳而优则仕”的陈规。

总之,要建立在“赛马场”上发现人才,在“赛马会”中遴选人才的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一套好的人才选拔机制代替“伯乐”,去发现和使用人才。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4.2012新疆公开选拔面试题实例 篇四

问题1:(时间为6分钟)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主要的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头脑。你作为副处长,应如何协助处长抓好实现这一任务的落实工作?

答辩要点提示

一、充分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全党的指导思想。

二、认真抓好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

三、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并引导大家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

问题2:(时间为6分钟)

我们经常讲,组织工作无小事。作为一名副处长,请你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辩要点提示:

一、组织部的各项工作,事关党的事业的全局,事关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事关党员、干部的医切身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荏我小事。

二、增强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务求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三、精通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水平。

四、适时请示汇报,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问题3:(时间为6分钟)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治。作为副处长,你对在工作中落实这一指示精神有何考虑和打算?

答辩要点提示:

一、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讲政治的一系列论述,掌握精神实质。

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严守党的政治纪律。

三、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问题4:(时间为6分钟)

公道正派是党的组织干部应具备的一条基本素质。作为一名副处长,你将怎样按照这一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答辩要点提示:

一、办事公道正派是由党的组织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二、坚持以党的事业为重,严格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处以公心,一视同仁,不徇私情。

三、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刚正不阿,敢讲真话。

问题5:(时间为6分钟)

处室内部领导成员之间,在非原则性问题上,由于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往往会产生某些矛盾和分歧。你作为副处长,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

答辩要点提示:

一、处以公心,正确认识,冷静对待。

二、了解情况,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采取恰当的方式陈述自己的意见,求同存异。

三、顾全大局,坚持疏导,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增强领导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黑龙江省面试题

面试题目:早上8点时,你正在为第二天的会议起草一份发言稿,写这份稿件大约需要6个小时;你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你的一个朋友重病住院,需要5000元钱交住院押金,你有能力帮他筹到这笔钱,但做这件事约需要两个小时(借钱、或取钱及送钱)。这笔钱需要在下午3点钟之前送到;刚放下电话,领导又交给你一个任务,有一外地的同志将来你处办事,领导派你去火车站接一下,火车到站的时间在上午11点钟,去车站来回约需要1个小时。你打算如何办这几件事?

出题思路:此题是考察考生在一定时间内急需办的事多,怎么应对?应对的方法?测试应急能力.选择.决策能力.答题思路:

(破题)1.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急需自己办理的几件事而在时间上发生冲突,假若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沉着应对.不急臊.不慌乱.按照轻重缓紧原则(面试十大原则之一)和对自己的依赖程度,分别把几件事处理好.2.我在起草第二天用的发言稿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我的一个朋友重病住院,需要5000元钱交住院押金,我有能力帮他筹到这笔钱,但做这件事约需要两个小时,我没时间去办理,我会立即打电话给自己的家人帮忙办理此事,不会因工作忙而不伸出援助之手,并向朋友说明我不能亲自来的原因,我想朋友会理解的,我认为: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3.领导叫我去火车站接人,只需1个小时。这关系到单位之间的礼节问题,我会去接客人,如果上班时时间内没写完发言稿,我会用休息时间写好.写好发言稿后,我会抽时间到医院看望我的朋友.类似题:

你现在是单位人事处一名工作人员,现在有三件事由你来处理,必须今天都做完:A.你单位今年招录的公务员笔试成绩已经出来了,现在要拟一份面试名单,并准备相关事项。B.电话通知面试考生,可有的联系不上。C.上午陪一位老干部去参加体检。答题思路:

根据对这几件事的紧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我计划这样安排:

(1)首先在上班的时候今天的工作就已经明确,公务员招考已经多年,单位已经有了一整套完善的面试方案我先用最快的速度,查阅或回顾一下以往方案,再结合今年实际情况就行了,这样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2)这个时候可以和老同志去体检,在体检的过程中,可以再酝酿一下,计划基本在大脑中形成了,体检回来后,可以中午加个班,把计划拟出来,在下午领导上班时候汇报,把这个定下来。

(3)然后打电话通知符合面试标准的考生,对于联系不上的,可以尽可能的想办法,比如联系他们的学校或单位,如果实在联系不上,只能表示遗憾,但是我们的方案会在人事编制网上公布,考生可以及时查询,因该不会耽误面试。

【答题总结】

这类问题的解决,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轻重缓急的原则;

第二:统筹兼顾的原则;

第三:力求全部的原则。

公开选拔科技局副局长面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对谈谈国家创新工程与企业创新工程之间的关系。

【评分参考】:

(1)国家创新工程是属于基础设施领域的基本建设,对于提高社会整体的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2)企业创新是一个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所采取的一种经营对策。

(3)这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国家创新工程的实施对于企业创新提供基础和保障“像水一样”;而企业创新则在国家创新工程的目的,是船“水涨船高”。

(4)只有国家创新工程与企业创新运动协调科技成果才能有效转化。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抓科技工作与搞经济建设之间有无冲突?

【评分参考】: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说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第一推动作用,而且科技与经济发展要相适应;

(2)抓科技工作,最主要的是解决科技的投入,而搞经济建设要投入的领域很多,因此从资金资源上讲,就眼前利益而言,二者会有一定的冲突;

(3)但是科技在一定意义上属“基础建设”,其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具有长远性,因此对科技的投入,从长远的角度看是对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是无冲突的;

(4)另外不能不考虑经济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现实,而盲目追求科技投入,这样不但不能促进科技的发展,还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资源的浪费。

3.如何开展一个地区的科技工作? 【评分参考】:

(1)利用国家有关渠道解决科技投入,用于支持对地区发展有影响的项目;

(2)选择好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主要依靠有关专家进行;

(3)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科研人员进行重点支持;

(4)在政策上有一定的导向,对可以产业化的项目要花大力气。

4.如何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科学普及对于消除封建迷信活动的作用何在?

【评分参考】:

(1)科学普及工作在现阶段相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大力开展科普工作;

(2)以项目的形式,请各学科有关专家建立科普工程;

(3)利用媒体,设立专栏,专门介绍最新的科学知识;

(4)到农村进行科学指导活动;

(5)通过科学普及,用科学知识武装公民,使公民建立科学思维与科学意识,从而具有一定的辨别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封建迷信。

2010公开选拔面试题解

(六)1.据我们所知,这次公开选拔竞争很激烈,你有没有信心在竞争中成功?

【追问]:假如竞争成功,你有什么打算?

【测评要素】:自我认知、求实精神

【评分参考】:

对自我有清醒的认识,自我评价比较客观,并能明确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给人的印象深刻。

行为端庄自信,不矫饰不炫耀,成就取向较高。语言表述准确,精练。

2.有人认为:中国儒家文化讲“学而优则仕”,所以.中国出不了大企业家;美国文化主张“学而优则商”,因此出现了许多著名企业家。你对此有何看法?

【测评要素】:逻辑思维能力

【评分参考】:

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的文化和价值导向,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优则仕”,也需要“优则商”,而要实现这个过程,必须从大环境、从制度入手,从加快经营管理者的职业化、市场化等方面入手。

3.企业的合并重组已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假如一个新企业是由几个企业合并而来的,前任负责人没有问决好一盘散沙的问题。现在由你接替前任工作,你会怎么做?http://

【测评要素】:决策能力

【评分参考】:

一盘散沙不是企业合并的必然结果,有可能是制度上的问题,必须用管理过程、内容等新的组织制度来解决。同时要树立统一的组织目标和方向,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高、中层管理队伍等,使合并重组后的组织迅速健康发展,取得成功。

4.你作为副职代表正职在全体职工大会上作年终总结报告,正当你讲得兴 高采烈时,突然有一名职工站起来,大声列举出单位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把出你们的报告总是报喜不把优,赢得场下职工一片唏嘘声。此时,你怎么办?

【测评要素]:应变能力

【评分参考】:

作为领导干部应具备把握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本题中考生应迅速分析出当时的情况,了解职工的思维脉络,控制、引导会议的进行方向。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只要考生的反应适当、有效均可。

5.假如你单位准备对职工晋升和祖利待遇等方面的一些制度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但估计这项改革出台后,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如果由你负责此事,你会怎样将这个问题处理好?

【测评要素】:组织协调能力

【评分参考]:

首先明确此项改革是否必须进行。如果是,不能因为有阻力或不同的意见而改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推进改革,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加强对改革意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成功的前提。在改革过程中,分清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并根据群众的承受力来掌握改革的力度和进度,做到循序渐进。

6.面试就要结束了,你还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吗?

【追问】:假如我们认为你今天的表现不能胜任你所报考的职位,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测评要素]:自我认知、求实精神http://

【评分参考】:

(1)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努力方向有足够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2)能够客观自信地评价自己的表现,态度诚恳、务实。

2010公开选拔面试题解

(八)1.问抓住中心,带动全盘。这是一种基本领导方法,也是一门领导艺术。在工作中,作为领导怎样才能做到抓住中心?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答案:

1、要寻找和认识工作中心。任何一项中心工作,并不是某个领导人随心所欲想出来的,而是由当时当地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确定工作中心,必须审时度势,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其影响全局、制约其他的主要环节。

2、捏紧拳头抓牢中心。明确了中心并不等于抓住了中心。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要真正抓牢中心,需要一个领导人的意志和魄力。一方面下决心砍去面上一些活动,把主要力量投入到中心工作,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另一方面组成两套工作班子,以大班子全力以赴抓中心,以小班子看家守舍对付经常性工作。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3、抓中心也要顾及其他。抓中心不是单打一,而是弹钢琴,十个手指头一起按捺 下去,那就不成调子。要有先有后,有重有轻,有急有缓,才能弹奏出美妙动听、醉人心肺的乐章。

4、可举某一具体实例来阐述。

2.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对待重义轻利的传统?

答案:

1、义指道义可正义,其内涵有时代性与阶段性。利指利益,应包括合法合理利益与非法非份利益。

2、见利忘义,见小利忘大义,在史书上向来受到谴责,但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应得的利益,非保障不可。

3、人类社会一切矛盾集中表现为利益矛盾、任何单位的矛盾也集中表现为利益矛盾,作为领导者,正确处理和协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以及此人同那人、本单位同外单位的利益关系,至关重要。

4、市场经济受价值规律支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利益驱动成为原动力。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权应该把市场经济纳入法制的转道而成为法制经济,而且应该用诚实信用这类道德原则规范市场经济使之成为道德经济。轻利重义不可取,轻利轻义更不可取,可取的是重利与重义的有机结合。

3.领导者在实践中如何做好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答案:

1、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发现者、推动者、开拓者和创造者,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是先进文化前进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力量,更是社会制度变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实践价值,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具有伟大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共产党人的人生最大追求和根本价值选样。

2、加快发展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中之重。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在实践中根本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利益不断增长的需求。这是历史发展的一条铁的规律。

3、要紧紧把握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在实践中,我们领导干部要抓紧根本利益,以此为基准线,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生态利益和人类利益的关系,先富利益与共富利益的关系,根本利益和利益多样化的关系;要反对片面强调局部利益的地方主义、分散主义,保护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同时要切切实实做好和处理好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现实生活问题。

4、领导者要清正廉洁、勤劳为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人民群众中,发良好的作风和人格的魅力来树立自已工作的形象。

5、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这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要求的。

6、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引导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始终衡量我们工作是否真正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标准。

4.刘邦在夺取政权时期起用了一批各式各样的人物,肖何是县吏,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樊哙是狗屠,周勃是吹鼓手,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韩信是混子,彭越是强盗。请你对这个问题给予评价,并谈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评价:特定时期、特定情况有作用,但作为封建帝王用人也有弊端。

启示:领导者的魄力;干部结构;选人标准;改革用人制度;用人态度。

5.某县某乡长长期拖欠教师工资,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现有部分教职工来县集体上访,要求解决拖欠的工资,如果领导安排你去处理这件事,你打算怎样做?

搞好接待,稳定情绪;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指出集访不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6.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破例连任总统四次的人。他有一名风靡全球的名言:“我们唯一必须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请联系实际予以评说。

干部要有进取心和坚强的毅志;分析罗斯福执政背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及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分析领导者的思想品质;树立忧患意识;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作者:

时间:2010-2-27

11.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正确处理同上级的关系。【出题思路】:善于正确处理同上级的关系是全心全意搞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如处理不妥,难免造成思想负担或其他影响;如处理得当,既可放手工作,在需要时又易于得到支持和帮助。

主测要素:人际沟通能力;领导水平【简要题解】: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但领导者是代表组织或单位进行领导工作的,尊重上级的正确领导,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尊重和爱护整个组织。

(2)应对上级领导的决策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反复领会其意图,明确自己工作在整个决策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自觉地、主动地而非被动的、盲目地予以实施。

(3)如果是副职,切勿事事依赖正职。在尊重正职的同时,主动起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只是在该请示时才请示。

(4)如果上级是靠关系爬上去的平庸无能者,应该顾全大局,在适宜时机主动出谋划策,在关键问题上及时予以协助。如果上级是强横霸道者,最好私下据理力争,切勿胆怯盲从,唯唯诺诺,以免助长对方气焰。如果上级是追求完美者,应该予以提醒:工作不少,有个主次缓急,样样追求完美可能因小失大。如果上级是嫉贤妒能者,可在适当时机委婉规劝之,可用虚怀若谷的诚意感动之。

(5)向上级取经,学习有益的领导经验,同时从其失误中汲取教训。

12.请联系实际评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与“为官一任,适用一方”。【出题思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权力观决定领导工作的方向,并影响其绩效。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斗争哲学和极左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社会道德体系,市场经济的骤然问世又带来利益至上的负面影响,权力拜物教在一定范围内泛滥成灾。求职动机纯正者回答本题时,坦荡磊落,理直气壮,由衷之音可闻,肺腑之声可辨。反之,目不应心,或信屈骛牙,或言不由衷。报考处级正职及更高等次者,应着眼于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主测要素】:权力观;分析深度 【参考答案】:

(1)领导者的职务或职位是依法获得的,但归根到底是人民赋予的。来自职务的职权也是责任,即为人民服务的责任。领导职权、领导职责和合法权益是统一的。任何一个党政领导者,都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权力机关和上级机关负责。

(2)追求升官发财是剥削阶级的权力价值观。报纸不断披露领导干部贪赃枉法、难填欲壑而落入法网之丑事,应引以为戒。

(3)为人民服务不是为民作主,因为这样就颠倒了主仆关系。马克思赞扬巴黎公社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都是“负责的公仆”,而不是“凌驾社会”的官吏。当人民的勤务员,以奉献为最高的社会价值,这是无产阶级权力观的核心。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而是允许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人先富起来,进而达到共富。为官一任,必须富民一方。

(5)为官者切忌急功近利,切忌竭泽而渔,切忌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必须考虑全局利益,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必须考虑长远利益,不能断送子孙生路。必须考虑环境效益,维护生态平衡。必须考虑社会效益,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求得物质文明的发展。

(6)为官者必须深刻理解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之本,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途径,是实现两个文明协调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3.请联系实际谈领导干部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监督? 【出题思路】: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社会属性通常是也应该是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作为漫长的进化史中形成的自然属性即本能,有着天然的有时难以抗拒的力量,如果不是经常自重自省、自律他律,即使是德高望重、善于自制的人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做出令人惋惜的举动。历史和现实的无数触目惊心的事例一再表明,不受监督,必然腐败,或者是作风腐败,或者是全面腐败。领导干部应从理论高度上搞清为什么必须自觉接受监督,高层领导更应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之义进行阐发。

【主测要素】:权力观;理论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对公务员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是否依法执行公务的监督就成为依法行政的根本保证。

(2)监督行政是不同于行政监督的概念,它是指有权的监督主体对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政的监督,这些主体包括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纪检监察部门。这种监督有的具有法律意义,有的并不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接受这种监督。

(3)领导干部还必须接受群众监督,包括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朱总理接见《焦点访谈》工作人员时公开表示主动接受监督,应该成为各级领导者的榜样。(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者就是负责的公仆。主仆关系不能颠倒,不能提出为民父母官或为民作主之类的封建主义清官良吏的口号。这样,他们接受监督是理所当然、不言而喻的。当然,领导者也是主人,他们也有权监督别人。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不可能也不应该有凌驾法律的超人,人人都是监督的主体,也都是监督的客体。

14.怎样从领导者角度分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字? 【出题思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领导者来说,必须胸怀大局,登高望远,预测变化,未雨绸缪。对‘忧”字的理解深度和对应措施凸显领导水平。越是高层的领导者,越应从国家、社会和本职工作未来变化的深层次问题来规划当前的工作。

[主测要素】:忧患意识;预见能力;决策水平

【参考答案】:

(1)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后之乐而乐。从“忧”字而言,首先考虑的是国际形势的新特点:美国充分利用其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的有利条件,力图建立单极世界,谁不俯首听命,就让他吃导弹。美国飞机从本土起飞,直扑我驻南使馆,5枚导弹精确命中目标,制造外交史上惊人的惨案。为了独霸世界,美国还大量增加军费。美国又利用经济连续9年增长造成的美元的坚挺地位,力图在世界建立有利于美国的贸易秩序。同时,美国利用优惠的条件加紧掠夺各国的人才资源。这是更可怕的。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惊人成就,但GDP大约只是美国的1/8,日本的1/6,我们增长8%的绝对值远远低于美国增长3%的绝对值,更不用说人均值了。必须以提高效益为前提而加快发展速度。

(3)多年来“以粮为纲”造成生态平衡破坏。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任何发展都应纳人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任何效益都应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摆在首位。

(4)物质文明一手硬,精神文明一手软。社会风气未根本好转。经济犯罪率上升,犯罪年龄下降。尽管江泽民同志强调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物质文明的进步,但不少领导者仍然急功近利,追求可见的“政绩”。

(5)教育未摆到应有位置:教育成效难以短期凸显,但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国际上都把教育摆在科学的前面。我们把按期发放工资写进(教师法),但未把按期发放工资写进公务员法规,从另一个方面表明整个社会还没有真正重视教育。

作者:

时间:2010-3-8

15.怎样从发展的人本原则看待旅游业的价值?

出题思路:20世纪末叶,国际社会已逐步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转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预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核心问题。发展应以人为本,全面而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之享受人性力量的美,领略真善美的一致性。越是高层的领导者,越应深刻理解马克思的构想。

【主测要素】:发展观;价值观;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

(1)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为了人而发展,而非为发展而发展。见物不见人,希冀下属成为工具乃至驯服的工具,是领导者之大忌。

(2)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德育、智育、体育都离不开美育,在教育方针中排除美育是欠妥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美育在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旅游活动是人们身心全部投入、广泛接纳各种信息特别是瑰丽的风光的活动。自然之美是迷人的。泰山观日出,庐山望瀑布,黄山眺奇峰,令人心旷神信,流连忘返。在感受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同时,领略生命的价值和自我修养的真谛。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河流万里,哺育万物,或缓或急,皆循其理。大山巍峨,树木参天,珍禽繁衍,宝藏遍地,只求奉献,不图索取。孔子还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大自然的浩瀚、崇高、宽厚、坚贞、恩泽,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人们的性格。

(4)旅游使人视野开阔,创造性思维启动而活跃。自我鉴定智力平庸的达尔文,在随同贝尔格号巡洋舰进行全球旅游和考察之后,生物界辩证发展的图景,使他从“创世说”的迷幻中幡然醒悟,终于创立了进化论。仿生学缘起类比推理:生物的特殊结构和特殊功能促使到处游览参观的科学家依据其机制研创新事物。

(5)旅游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身体是全面发展的惟一载体,储蓄金钱不如储蓄健康。有幸旅游的人们,置身于自己向往的或遴选的景点,尽情尽意地游览,自由自在地遇想,以至物我皆忘,彻底摆脱世俗的烦恼,这是最好的休息。

16.诸葛亮由布衣一跃而为政要,且功级卓著。请从领导学角度评析这类现象。

出题思路:诸葛亮27岁出山辅佐势单力薄的刘备。他虽未涉及政界军界,却一跃而为军师、丞相。他率军东征西讨,建立蜀国,又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整顿法纪,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强不侵弱,因之风化肃然。尽管征魏无功,仍不失为中华人杰。李白、杜甫、内居易、陆游均深情咏叹。在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中,他是得到最高评价的历史人物。由于《三国演义》流传极广,他已成为中华民族德行与智慧的化身。

领导者尤其是政要必须善于汲取历史智慧,从英杰的成功因素和失败原因的剖析中获益。

考生回答时,应谈及亲身体会。副厅级职位的应考者还应谈及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主测要素】:领导学素养;价值观 【参考答案】:

(1)诸葛亮出身仕宦之家,从小受到传统的文化教育,精通历史,精通诸子百家,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移居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南阳后,结交当地知名人士,得以了解天下大势。这是决策者应有的知识素养和信息准备。

(2)诸葛亮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他馆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侍奉平庸之阿斗,专权而不失臣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诸葛亮赏罚分明,无恶不惩,无善不显,无一例外。街亭失利,自贬三等。(4)诸葛亮的外交思想——为对付主要敌人,以我为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过,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联吴拒曹,南和诸戎,皆为美谈。

(5)评价历史人物切勿仅仅以成败论英雄,切勿求全责备,切勿以点代面,而是根据他们比前辈贡献了多少新的东西。诸葛亮以其人品、知识、智慧为自己树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也树立了被破格提拔者脱颖而出的光辉形象。

17.谈谈树立良好家风的经验体会。

【出题思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齐治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能治家,怎能治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家风,决非小井,它既集中反映家长的真实品格,又涉及执政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直接而强烈地净化或毒化社会风气。因此,家风欠佳且未能切实改正者只能下台。本题既为带头建立良好家风的应考者提供自我介绍的良机,也成为对家庭不闻不问以至姑息养奸者的拦路虎。

【主测要素】:价值观;使命感;分析深度 【参考答案】:

(1)领导干部应严于自省自律,率先垂范,使家人在潜移默化之中建立改革开放时代的价值尺度和行为规范,并逐步内化为道德观念结构,从而有助于推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2)爱护家人乃人之常情,但热情关怀必须与严格要求紧密结合,两者的对立统一是形成良好家风的前提。

(3)带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家风或家庭美德应该包含敬老爱幼、夫妻恩爱、男女平等。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好学深思、邻里和睦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孝敬老人最为重要,成为焦点。百善孝(非愚孝)为先,不孝敬父母者,实为衣冠禽兽;若混进国家公务员队伍,定非清官良吏。

(4)家和万事兴,家乱百业废。可从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进行对比分析。18.为什么说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如何防治?

【出题思路】;党的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方略者,国策中之国策也。依法治国的关键不是依法办事,而是依法治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其中,司法权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不公,司法腐败,无处讨公道,天地皆不应,就会出现“替天行道”式的反抗,社会也就难以稳定了。

【主测要素】:权力观、价值观、法治意识 【参考答案】:(l)“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以法治取代人治。只有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制衡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使各级官吏只能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轨道上运作。只有依法履行公务,依法实施监督,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

(2)在法治社会里,作为最终决定权的司法权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和任何单位都无权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以权代法,必将导致司法不公,司法腐败,权贵横行而趾高气扬,平民遭害而难以伸冤,社会必将由部分质变演变成整体倒退性的质变。因此,江泽民同志尖锐地指出:“司法腐败,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

(3)解决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的前提条件和有效保证是司法公开,包括审判公开和检察公开。公开才能使公众知情,知情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暗箱操作,预定调子,审判分离(审者不判,判者不审),以罚代法,本身即是司法腐败。

(4)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公正司法的关键。不受监督的权力是腐败之源。为了迅速而有效地遏制司法腐败,除了加强公检法三家的互相制衡和互相监督外,还应强调人大的立法监督,包括定期的执法检查和经常性的执法监督。同时,应加强和改善党的监督,加强和改善民主监督,支持和强化新闻监督,把严重违法者暴露于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

一、“法不责众”是各级领导经常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请你从哲学角度谈一谈看法。

【测评要素】:逻辑思维能力

【评分参考】:

l.从哲学意义上讲,“法不责众”’的“法”是广义的,既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也包括规章、组织纪律等。这里的“法”主要是指后者。

2.黑格尔说过,现实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法不责众”现象的产生,是有其社会基础的。在我国,主要是长期以来法制不健全,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情况,特别是某些法规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不强,造成了“法不责众”的现象。

3.作为领导者应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的原则,针对上述实际问题,在群众中开展法制教育,并辅之以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真正实现依法行政,消除“法不责众”的现象。

二、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一些领导干部和许多模范人物却坚持“小车不倒只管推”。对此你有何看法?

【测评要素】:逻辑思维能力

【评分参考】:

1.对这两句话的辩证关系有一个清楚论述。

2.领导干部这样要求自已,无可厚非。但对于组织来说,不宜提倡这种“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做法,既要注意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又要善于爱护和保护忘我工作的同志。

三、我省有一户重点企业,利税超亿元。但该企业产品是大路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规模偏小,影响了企业生存和发展。为此,企业制定了技术改造方案,省里决定将该企业审报的技改项目作为国债贴息重点技改项目,向国家经贸委汇报。请你准备一个汇报提纲,说明拟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以求得国家对项目的认可和支持。

【测评要素]:专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评分参考]: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市场分析预测和拟建规模(现有生产能力、产品销售、价格、竞争力、国际市场分析)。

3。拟进行技改的内容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土建工程、技术来源、工艺设备选型、引进技术设备)。

4.资源、原材料、燃料、动力、运输及公用设施的配套情况(资源储量、原材料种类、数量、供应可能性及来源)。

5.环境保护情况(环境现状、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环保和“三废”治理方案)。

6.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建议

8.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分析(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生产流动资金估贸,筹集资金方式,自有资本金来源,贷款偿付方式、年限)。

9、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包括对科技水平提高、增加就业、资源利用、人民生活和社会福利改变等)。

四、调你谈一谈领导者应该怎样对待缺点较多、能力较差的下属。

【测评要素】:领导能力;同志情谊

【评分参考]:

1.领导者对待下属应该遵循平等原则、民主原则和宽容原则,有时还应遵循主动承担责任原则。

2.领导者必须真诚关爱全体下属,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犯了错误的或表现较差的尤应特别示爱,切忌当众申诉以至吐露侮辱性言语。

3.领导者不要断然把下属分成好的和坏的两类。陈云说过,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关键在于扬其长而避其短,适才适用,以及在工作中注意加以培养。

5.有效的人才面试选拔 篇五

(四)1.假如你走上所报考的领导岗位,在第一次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请你讲话,谈谈打算。

【答题要点】:

(1)简要介绍基本情况,让大家了解自己。

(2)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上情、下情、岗位职责)。

(3)虚心学习,尽快进入角色,成为所在岗位的行家里手。

(4)摆正位置,当好参谋,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5)密切联系群众,严格要求自己,勤政廉洁,当好公仆。

2.你上任后,在布置工作时遇到下级反对,将如何处理?

【答题要点】:

(1)首先冷静分析下级反对的具体情况(多数人反对,还是少数人、个别人反对)。

(2)若是决策失误,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实施跟踪决策,修订原决策方案。

(3)若是下级对此项决策不够理解,应加强宣传,分析比较,做好工作,取得支持。

(4)若是下级在执行这一决策过程中有一些实际困难,应积极帮助解决。

3.请你谈谈如何在班子中当好“配角”。

【答题要点】:

(1)按照分工,明确职责,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2)积极参与集体领导,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3)摆正位置,当好助手,维护集体领导,诚恳待人,团结同志。

(4)依据岗位职责,善于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勇于承担责任。

(5)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执行集体决议。

4.请结合实际进行阐述:刻苦学习理论、加强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工要途径。

【答题要点】:

(1)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学习理论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与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用理论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2)年轻干部只有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才能提高素质,增长才干。要提倡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和困难多的地方主;要在工作中注重实践、尊重群众。

5.你所报考的职位属于竞争上岗职务,请你根据本职位的要求发表竞争演说。

【答题要点】:

(1)本人有何优势?

(2)分析工作现状。

(3)提出工作目标。

(4)拟定工作措施。

6.公开选拔老干局局长面试题本 篇六

2012年叶城县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

结构化面试考官题本

(老干局局长职位)

2012年5月

【使用说明】“评分参考”仅供面试考官参考,考官可根据考生具体回答情况酌情给分。

【开场语】

你好,请坐。

首先祝贺你顺利通过了笔试。你桌上是今天的面试题目,总共有4道题,答题时间15分钟,请你仔细思考后再回答。注意语言要简洁明了。

准备好了吗?好,计时开始。

第一题:

有人说,做老干部工作付出多,收获少;麻烦多,好处少,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评分参考】:

①应试者能否认识到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能否在思想上尊重老同志,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意识,甘于吃苦,不怕麻烦,不求索取的思想;

③能否端正工作态度,掌握政策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尽可能让老干部满意,减少工作失误;

④在分析问题过程中,观点是否鲜明,逻辑是否严密,说理是否透彻。

第二题:

一位离休老干部在弥留之际,要求见一下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当时出差在外,县委副书记正忙于接待兄弟县市的党政代表考察团。你怎么处置此事?

【评分参考】:

①应试者能否在面临问题时保持沉着冷静,对问题是否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思路;

②应试者能否针对两难状况,提出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既能满足老干部的愿望,又能不影响领导的工作。比如:可让老干部与县委书记通电话的方式进行沟通,也可及时协调其他分管老干部工作的县领导前来接待老干部等;

③应试者是否考虑全面,顾全大局,体贴细微,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第三题:

某县领导打电话让你尽快为某离休老干部报销医疗费,但你在审核报销凭证时发现有一部分票据不属于报销范围,这位老干部家里生活又比较困难,请问你该如何妥善处理此事?

【评分参考】:

①应试者是否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否正确执行政策规定,同时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给老干部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②要在县领导不明白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主动向领导汇报

事情原由,取得领导的支持和理解;

③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向老干部做好政策解释,将符合报销部分尽快予以报销,用满意的服务赢得老干部的信赖和支持;

④根据老干部的实际情况,积极帮助老干部解决生活困难,通过其他渠道为老干部提供一些帮助,让老干部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第四题:

根据县委要求,今年要组织全县副县级以上离退休老干部赴上海参观考察,你如何组织此次参观考察活动?

【评分参考】:

①应试者要请示领导有何要求,征求老干部们有什么需要和想法,尽可能地把出行计划制定周密,符合实际。

②拟定好考察计划,及时与考察地相关单位沟通,提前安排好接待、观摩内容等,做好出行前各项准备工作;

③在整个考察活动安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做好安全防范和医护保障工作;

④应试者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组织是否严密、服务是否到位,如果能加入一些工作细节,可以酌情加分,如:及时查询当地的天气情况,让老干部在加衣上有所准备;安排一个队医,随时可应对突发情况等。

考生注意:

面试时间为15分钟,答题时请掌握好时间

第一题:

有人说,做老干部工作付出多,收获少;麻烦多,好处少,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第二题:

一位离休老干部在弥留之际,要求见一下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当时出差在外,县委副书记正忙于接待兄弟县市的党政代表考察团。你怎么处置此事?

第三题:

某县领导打电话让你尽快为某离休老干部报销医疗费,但你在审核报销凭证时发现有一部分票据不属于报销范围,这位老干部家里生活又比较困难,请问你该如何妥善处理此事?

第四题:

7.事业单位人才选拔机制的创新 篇七

一、内在要求

事业单位是各类人才的重要聚集地, 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阵地, 事业单位的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和进度。目前, 河南省共有事业单位90717家, 编制总数2027596人, 实有人数2230481人。人员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城市公用事业等社会公共领域。在不断实现公共服务工作的同时, 事业单位仍存在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其中, 受原来计划经济的影响, 事业单位进人方式沿袭传统的行政化模式, 事业单位没有用人自主权, 选人方式不科学, 进人程序不透明, 存在“少数人选人”“选少数人”等暗箱操作的情况, 造成事业单位发展需要的人才难以得到选拔, 不适应单位岗位要求的人员却通过种种因素上岗, 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人才兴, 事业旺;人才竭, 事业衰。创新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 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为社会各界所期盼。

二、鲜明举措

在不断完善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新机制下,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呈现三大特点:

1. 坚持以人为本, 探索科学的选拔方式。

事业单位门类繁多, 情况复杂, 招聘工作既要选出人才, 更要选好人才。在实践中, 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选拔人才。教育系统招聘的过程中, 采用了抽题试讲与现场答辩的形式。卫生系统招聘过程中, 重点对应考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进行实际操作考查。农业系统在课题示范基地对拟聘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 通过岗位实践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考查。省直单位招聘博士直接以面试方式进行选拔, 对应聘人员在注重文凭和能力的同时, 力求德才兼备。地矿系统针对外地考生的实际困难, 大力推行网上报名、电话报名的形式, 免除了外地考生辗转报名之苦。

2. 实行阳光操作, 确保机制公平公正。

只有公开才能阳光操作, 只有公开才能确保公平、公正。坚持把公开作为全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的灵魂, 做到四公开:政策公开、信息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原河南省人事厅网站专门开设了公开招聘专栏, 所有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案都可以在网站上查询,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开。正是因为这些信息的及时、有效、公正、公开发布, 得到了更多人员的关注, 该网站在河南省直单位门户网站的点击率长期排名第一。河南省直事业单位的招聘工作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媒介, 实现了阳光操作, 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3. 严格招聘环节, 建立纠正机制。

早在2007年4月20日, 河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办、省财政厅联合召开了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会议。全省各省辖市 (扩权县) 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局负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 省直单位人事处处长共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对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作出了部署和要求, 下发公开招聘文件, 宣传公开招聘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为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提供政策支持。为抓好公开招聘工作的落实, 同年6月份分别在焦作、平顶山和开封先后召开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座谈会, 加强了对省辖市工作的指导监督。2008年上半年, 组织人员对全省18个省辖市事业单位和省直单位的进人情况进行分组督导检查, 对公示的时间和监督投诉等情况进行逐项核查, 加强对事业单位进人环节的监督管理, 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程序, 力求做到公开招聘工作程序公平透明、结果公正客观。

三、成效明显

人才支撑发展, 发展孕育人才。河南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工作的开展, 实现了三个有利于。

1. 有利于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人才是第一资源, 得中原者得天下, 得人才者兴中原。人才兴, 事业兴。通过公平招聘这一渠道, 全省事业单位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省内外人才, 为中原崛起提供了可持续的人才支持。2008年, 河南省直共有125家事业单位实行了公开招聘, 近4万人参与竞聘, 共聘用3202人。

2. 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公开招聘扩大了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视野, 拓宽了选人进人渠道, 保证了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素质, 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增强了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 为更好地提供社会服务打好基础。通过制度建设, 规范了事业单位用人行为, 防止用人上的随意性和不正之风;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 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 促进了河南省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等人事制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有利于为青年人才树立稳定正确的价值导向,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为青年人才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 使青年人才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尽其才, 为中原崛起提供了可持续的人才支持。

8.有效的人才面试选拔 篇八

关键词:人才选拔标准;“80后”人才;协调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34-03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人才选拔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人才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如何使我国的人才选拔能够与这些新特点相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我国人才选拔标准科学合理的实施,是我国企事业发展和改革工作中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我国人才选拔标准的内容和“80后”作为人才选拔对象的特点

在世界全球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国人才选拔标准的内容有了新的界定,而人才选拔对象也体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一)当前我国人才选拔标准的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在这一长期规划的指导下,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将成为当前我国人才评价选拔标准的基本导向。而以绩效为重点、多元化考察和突出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成为对我国人才选拔标准内容的基本界定。

(二)当前我国“80后”的特点

当前我国人才选拔所涉及的主要群体逐渐转移到“80后”。“80后”是指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受环境特别是流行文化的影响,其行为、道德、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全新的特点。

一方面,这些特点体现在“80后”所独有的优势方面。第一,“80后”深受流行文化的影响,这使其拓展了思想和价值判断发展的领域与范围;丰富的信息资源及资源间的交流也使其有条件使这些思想和价值判断在当前形势下传播与发展。第二,“人的社会化是要通过人的互动而产生的”[1],自由、多元和双向性的文化交流环境,为“80后”提供了广阔、自由、平等的发展维度与交往空间。第三,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应用,“80后”走出区域文化,逐步形成和拥有现代化的开放心态,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尤其是企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其工作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但另一方面,这些特点也反映在“80后”自身具有的不足和局限上。第一,“80后”虽然有较强的能力接受新事物,但社会阅历浅、自我控制能力及对外界事物的判别能力不高等因素,都影响其人生发展。第二,当前社会的消费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满足将误导“80后”的精神追求。这让部分“80后”处于一种悬浮状态,过分追求娱乐,混淆现实与虚拟的界线,诱发道德问题。第三,“80后”作为“新人类”,受社会影响反映出一种“非道德化”的倾向,排斥着某些崇高的道德,将个人的欲望混同于人类的普遍理想,从而导致其道德价值判断的混乱。

二、当前我国实现人才选拔标准与选拔对象相协调的经验

如何实现人才选拔标准与选拔对象相协调的问题,我国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我国实现人才选拔标准与选拔对象相协调的历史积累

在我国历史上,人才选拔问题是封建时期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千秋万代”的统治不得不重视的重要问题。人才选拔标准不断变化,伴随着时代变迁与选拔对象相协调,使我国封建时代产生了发达的人才选拔制度,包括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等。根据我国封建时期人才选拔标准与选拔对象相协调的历程,可以得出以下经验:

第一,人才选拔标准的实施,充分体现了被选拔人才对选拔标准公平性和参与性的要求。被选拔人才参与选拔的前提就是选拔本身是可实现的(即“门槛低”),并且标准是公平的(即“门槛平”)。我国封建时代人才选拔制度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考试人数不断增加,考生限制不断减少,政权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强,就是希望保证所有的实际政府运行角色都是通过公平的选举产生,使当时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能力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第二,人才选拔标准的实施,根据选拔人才的变化而多元发展并及时更新。一方面,人才选拔标准的实施要足够多元,这不仅满足不同领域选拔对象的需要,更使被选拔者形成了合理的群体能力结构。我国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并用就体现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人才选拔制度和标准的实施必须适应一个时代的社会以及政治环境,要适合选拔对象的变化并具有改善当前一些问题的功用。例如,随着选拔对象“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别父居”现象的出现,察举制败坏了,于是人才选拔标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尽管科举制运用的时间很长,但在考试对象的范围、考试科目、考试环节等方面都在不断变化,允许“工商杂类”应考就是适应选拔对象变化的结果。

第三,人才选拔标准的实施始终保持了对选拔对象的导向性,要从工具性的使用上升为发展性的运用。任何制度和标准都是要变化的,但这变化要有限度,不能随心所欲地变,人才选拔制度和标准的实施要在变化中坚持其不变的核心要义。在我国封建时代,这个核心要义是工具性的,就是维护统治。在今天,这个核心要义应该体现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关怀。人才选拔标准的实施要从工具性的使用上升为发展性的运用,体现出有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和人才的长期培养的导向性。

(二)我国实现人才选拔标准与选拔对象相协调的现实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现实中,对于早于“80后”的人才选拔对象,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而我国人才选拔的标准也随之不断调整,与之协调,积累了许多现实的经验。概括起来,具体体现在:

第一,人才选拔标准在实施时要具有多维度的价值考察。“传统的道德关系调控是自然经济基础上的道德关系,这种关系植根于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道德关系简单、划一。”[2]而当代,在丰富多元的信息冲击下,人才选拔对象时刻都感受着不同的道德价值观、人才发展价值取向上表现出的多维性趋向,这就对人才选拔标准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第二,人才选拔标准在实施时要体现实务性和理想性引导的统一。毫无疑问,把实在的、具有现实价值的因素作为人才选拔标准实施过程中重点考察的部分,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与文化多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人才选拔对象在观察处理问题时使用的是具体的利益标准,将理想、未来、信念等放在了较轻的地位,将效益观念、经济意识、家庭、朋友等因素作为比较重要的方面。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实现人才选拔标准的理想性引导,避免选拔对象产生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具有投机性的和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破坏性的行为。

第三,人才选拔标准在实施时要具有开放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太过具体的条目。我国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文化单一、意识形态单纯,社会价值观高度统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消费主义以及思潮的多元化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这为人才选拔对象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机会与广阔的表现空间。事实证明,人才选拔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有具备了开放性的思维,才能够恰当应对选拔对象选择及发展的多元表现,实现选拔的目的。

三、实现当前我国人才选拔标准与“80后”人才相协调的具体措施

结合当前我国人才选拔标准的内容和人“80后”人才的特点,依据我国人才选拔标准与选拔对象相协调的历史积累和现实经验,要实现当前我国人才选拔标准与选拔对象相协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以培养人才作为“80后”人才选拔标准实施的初衷。培养人才是选拔人才的前提,只有具备培养人才的心态,我国人才选拔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科学合理,进而选拔出真正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人才。特别是人才选拔主体在选拔过程中要以良好的人格、风格、精神来影响和引导“80后”人才选拔对象。要以渴求者的姿态而不是选拔者的姿态出现,避免出现对人才的苛求和不重视。同时,这也要求人才选拔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要允许选拔对象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连续的考察和评价,以发现选拔对象未来发展的潜质。不能拘泥于“当前就可以发挥人才的作用”这一思路,而是要在发现选拔对象未来发展的潜质基础上对其加以引导,以实现人才选拔对象自身的发展,从而使人才的选拔成为可持续性的工作。

第二,针对“80后”人才选拔的标准施行要灵活,要具有开放性而不是固定刻板的依照文字标准。标准不等于质量,而是一种人才选拔的导向,并且通常会以社会固有的语言文字方式表达出来。因此,人才选拔标准所涉猎的范围可能是当前看来比较重要的能力方面,而不是全部能力方面的综合考察,更不是未来人才选拔所必然关注和需要的能力方面。所以,不能让人才选拔标准“自己说话”,而是要灵活而具有开放性的实行选拔标准,从而更加全面地发掘人才。面对“80后”这一习惯了自由、多元、双向空间交流并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和价值理念的群体,当前人才选拔标准的表达方式和所涉及的综合评价指标总是不足以涵盖其全部能力范围的。诸如品德、知识、能力等对能力要素的归纳,如果仅从文字出发,就显得标准很贫乏了。因此,要按照选拔对象的开放性,以人才选拔标准为最低标准和框架来灵活驾驭人才的选拔,要具有扩展性的开展选拔工作。

第三,针对“80后”人才选拔的标准要与社会理想相结合,要慎重地运用实务标准。不可否认,迫于当前我国的发展需要,人才选拔标准不得不以“用”作为首要的条件,基于社会层面的应用性和实务性能力是当前人才选拔标准对选拔对象的指导方向。例如,以绩效或以取得的现实成果作为人才选拔的标准就是这一指导最直接的体现。但基于“80后”的特点,其社会认知相对肤浅,其所形成的对“应用性和实务性”概念的理解往往具有个体层面的性质而不是社会层面的诉求。加上受到流行文化这一“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3]的影响,人才选拔标准中所指的“应用性和实务性”能力很可能会被作为其更好地享受而功利塑造的能力。例如,职业能力是一种具有较大社会需求的实务性能力,但当前对于人才选拔对象的职业资格能力的判断主要还是基于职业资格证书。然而,在当前情况下,大多数的职业资格证书经过培训可以比较容易考取,但如果不实践则根本无法成为一种职业能力。所以许多“80后”尽管参加培训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但获得的却仅是一种可以应对选拔的虚假的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而这种虚假的能力显然无法真正发挥社会作用。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在人才选拔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用理想平衡引导实务标准,以实务标准作为基础,从中填补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并将社会理想融入其中,达到选拔人才的同时,对“80后”人才选拔对象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加以科学引导的作用。

第四,以多元和多维的人才选拔标准为载体对“80后”人才选拔对象加以引导。如前文所述,当前人才选拔标准不得不以“用”为标准,但如何以“用”为标准,怎么实现“用”?最直接的一点就是适合,适合“80后”的特点。正如尽管很多明星行为不检点,但仍然存在类似崔健这样“1990年为第11届亚运会、1995年为‘希望工程所做的巡回义演都集聚了大量资金”[4]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明星一样,流行文化本就是开放和多元的,而“青年对未来具有最大限度的开放性”[5]。“80后”所具有的多元性和多维性要求人才选拔标准要从“用”出发,但不简单的以实务性为依托,凡是可以成为或者可能成为“用”的对象的能力方面,都应当成为人才选拔过程中对标准变形应用的方面,从而实现以多元和多维的人才选拔标准为载体对人才选拔对象加以引导。

第五,通过“80后”参与仪式化的实践活动,实现人才选拔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尽管人才选拔标准的实施应当充分考虑选拔对象的特点,但人才选拔工作毕竟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主导性。特别是作为选拔对象的“80后”,社会阅历浅,自我控制能力及对外界事物的判别能力不高,过分追求娱乐,排斥着某些崇高的道德,这更需要通过人才选拔标准加以引导和改善。基于当前人才选拔标准突出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这一现实,应当通过建立一种具有既发挥“80后”积极优势又排斥“80后”消极局限的引导性的实践能力考察办法,以实施人才选拔标准。这种具体实施方法应当让选拔对象运用自身的实践能力参与其中,并使选拔对象逐渐将具有这种引导性的标准实施办法仪式化地深入内心。这样既实现了人才选拔标准的具体化,又能够在选拔的同时发挥人才选拔对选拔对象的主导作用。

四、结语

必须指出的是,本文所探讨的实现我国人才选拔标准与选拔对象相协调的对策这一主题,指的是在已有的人才选拔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选拔对象的特点如何合理实施该标准的思考,而不是基于选拔对象的特点重新确立选拔标准的过程。我国人才选拔标准的内涵是稳定而一脉相承的,其优秀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但针对“80后”人才的特点,重视人才选拔工作,有效协调以期完善人才选拔标准是紧迫的。“80后”人才“作为改革开放的时代结晶,作为开启未来许多代人的文化性格并深刻影响社会变革的主要担当者,已经并即将大量地登上历史的前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发出声音,发挥作用”[6]。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关键是要做好人才选拔、任用、考核、退出和退休等环节中的标准改革;通过改革,实现我国人才选拔标准与“80后”选拔对象相协调,有利于建设科学而有序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美]D.P.约翰.社会学理论[M].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65.

[2]曾盛聪.伦理的嬗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72.

[3]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和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5):92.

[4]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321.

[5]刘忠世.当代青年道德价值观[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67.

上一篇:重庆的优秀导游词下一篇:教师区域培训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