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影视艺术学(14篇)
1.苏州大学影视艺术学 篇一
河北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召开2012民主生活会
为了进一步增强院班子大局意识、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学院办公室于2012年12月下旬召开了民主生活会,院领导、各处室部门长、职能经理等教职员工参加了会议。
民主组织生活会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努力推进学院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为主题,对照自身工作找差距、摆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继承学院优良传统和作风,稳定教职员工队伍,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会前,河北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班子成员和各教职员工之间深入交心谈心,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坦诚交流思想;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民主生活会主题,认真准备分析和对照检查材料,为开好民主生活会议做了充分的准备。
2.苏州大学影视艺术学 篇二
1 通识教育理念与大学影视艺术基础课
通识教育的理念来自美国。“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首次提出‘通识教育’这一术语。美国大学和学院联合会认为,通识教育可以提供多学科的宽广视野,为培养重要的认知能力和公民素养提供多方面的基础,因而要求所有本科生共同学习。[1]”
在中国,通识课、公共课或基础课都暗含一个意思,即新时代大学生为提高人文艺术或科学素养而应该在本专业以外所选修的课程。笔者认为,通识教育课程是对于大学的专业教育来说的,是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如本文所讨论的影视艺术基础课对影视类及人文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就不是通识课程,而是专业课程,但对大多数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有可能成为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弥补了专业教育过专过窄的弊端,以影视艺术基础课为例,它可以让非影视专业的大学生对当下世界流行的影视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可以在业余时间拍摄和制作一些DV短片。这对于培养大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使他们接触社会,培养健全的世界观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全球化语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视艺术作为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一,拥有最广大的观众群和覆盖面。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设电影电视课程的大学就达1000多所,至今有增无减。
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影视艺术基础教育从无到有,逐渐成为艺术学科门类重要内容之一,并在素质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早在1985年,教育部就下发有关文件,明确指出要“迅速改变我国电影教育严重落后的情况”,“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这一文件对各类型的大专院校开设电影电视及相关课程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影视教育在国家层面上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和艺术教育形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为贯彻这种理念,大学需要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基础和支撑,即大学通识教育最终需要通过相关课程来落实。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以农科院系为主的大学,其历史和现实定位是明确的,所不同的是学生的学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需要增加新的内容。现在,中国农大按照“农学与理科类、工学类和人文经管类三个大的学科门类”进行专业设置与计划制定,每个门类按照“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体系”设置培养计划。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类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想教育课(必修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限制性选修课);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和文学艺术类课程等人文素质教育课(任意选修课)。影视艺术基础课程在全校课程体系中属于第三类——人文艺术类课程。
有资料显示,其他大学也存在类似的安排。比如,“北京大学自2000年起开设通识教育课,现有300余门,分为5个基本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与文化和语言学文学与艺术。浙江大学的通识课程有200余门,涉及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基础类、导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经济与社会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和技术与设计类等11大类。北京师范大学设立通识教育中心,通识课程分为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素养、实践技能、艺术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等5个大类。[1]”
尽管目前没有相关数据来佐证中国各大学影视教育在整个通识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但是,对于中国农大来说,影视艺术基础课的创设就是为了落实通识教育理念,其落脚点不仅仅在于教授影视艺术知识,而是要通过这门课程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培养一种多面向的综合思维方式,提高大学生特别是理工农医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和人文素质修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影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评判和鉴赏能力,领略影视经典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正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电影课程并非一定是为着培养从事电影事业的专门人才而开设的,而是为着让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获得一种必不可少的知识。[2]”
2 中美比较视野中的大学影视艺术基础课
近现代中国教育是与中国的现代化密不可分的。所谓现代化,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向西方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学习,急起直追,一直是中国现代化最迫切的任务。比如说,“五四”知识分子就将视野放在了中西比较上,他们采取了激进的主张,陈独秀认为:“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数百年来,吾国扰攘不安之象其由此两种文化相触接相冲突者,盖十之八九。凡经一次冲突,国民即受一次觉悟。[3]”而胡适更是一面倒,转向了“全盘西化”的文化主张。
当然,“全盘西化”只是一种极端的说法。事实上,中国的新式教育并没有真的“全盘西化”。特别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直接导致中国大学教育抛弃西方模式,开始走苏联式专业教育的道路。而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被十年文革破坏殆尽的大学教育又开始转过头来学习西方。
也是在1978年,哈佛大学发动“学术界平静的革命”,文理学院的教授们以182票对65票通过决议,用“基础课程”代替原来的“普通课程”,倡导大学生必修跨专业基础课或者叫通识课,通识教育的理念才开始深入人心。
1979年,哈佛大学开始实行以核心课程为主的通识教育模式,这也很快成为美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主要模式。哈佛大学将人类知识按方法划分成几个领域,学生需要分别在各个领域修满一定学分才能达到毕业要求。2007年,哈佛大学进一步将通识教育课程调整为八大类,即审美和诠释、文化和信仰、实证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宇宙科学、世界的各种社会以及世界中的美国。当今美国90%以上的大学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更是享誉全世界。
正是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很多美国大学自1950年代以来陆续设立了大量影视艺术基础课或鉴赏课。如果简单地进行对比,从时间节点上,中国开展通识教育也不算晚。但由于基础太差,观念落后,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2013~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笔者旁听了“电影欣赏”这样的大学生人文素养课,并采访了著名电影学者鲁晓鹏教授(Prof.Sheldon Lu),他谈到:在美国的大学,“学生除了专业课程,要修大量的通识教育的课程,学自然科学的他一定要修人文社会学科的课,人文学科的学生按规定必须要修一定学分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课,这是规定,所以,通识教育的课程量比专业课程还多……比如说,我教一门大课叫‘电影入门’,200个学生,一个老师教,有4个助教帮忙,那么有几个电影专业的学生呢?我想有几十个人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人都是其他专业的,因为他们必须要修通识教育的课”[5]。
与美国的通识教育相比,我国的通识教育,包括影视艺术基础教育尽管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具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具体来看,国内大学的影视艺术基础选修课(通识课)还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学校重视不够。与通识教育相比,学校更强调专业教育,要么是停留在过去的计划经济阶段的教育模式,不是根据社会需要去培养人才;要么是过于重视细分学科的专业教育,条块分割严重,没有认识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公民是大学教育的第一要务。也有些教育管理者则认为影视教育就是看看电影电视,消遣一下。这都是极端错误的。
第二,学生理解不够。一些学生对“通识教育是什么”还存在疑惑,认为通识教育针对性不强,现在就业压力大,学习实用技能才是最重要的,通识教育没有用处。一些学生对影视艺术基础教育学习的兴趣虽然较高,但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类课程拿高分而在保研、出国留学等方面占得先机,而对影视艺术基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第三,课程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影视课程资源不充足,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对影视基础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必修课程等。可以说,美国大学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已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而我国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却相距甚远,许多人认为通识教育次于专业教育,影视艺术基础教育顶多被认为是寓教于乐,甚至被认为可有可无。因此,影视艺术基础通识课的发展面临许多瓶颈制约。
3 影视艺术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探讨
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最早就有艺术的方式,而到了现代社会,影像文化作为现代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理应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影视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是“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6],它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帮助人们陶冶性情、判断美丑以及进行道德修养。影视艺术塑造出的众多生动直观的艺术形象,能够唤起意想不到的精神共鸣,从而产生巨大的教化作用。
笔者认为,中国农大的影视教育通识课程至少有两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一是影视教育观念的转变,把普及影视艺术教育视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修养,纳入到人文素质教育的范畴,受到大学生欢迎;二是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在逐渐形成自身特色,受到学校重视,并列入学校第三批基础课建设项目。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应更具有开放的视野,仅开设一门或几门影视艺术基础课程是不够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视觉转型的大趋势,以及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培养高素质合格公民的内在要求,无疑扩大了影视教育的内涵和范畴。这就需要我们在通识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使其更贴近国家、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
正如影视学者王志敏所言:“通过影视的手段进行影视的教学,无论在优化教学资源方面,还是在提升学习过程及效果的人性化程度方面,特别是在影视教育自身的战略性发展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7]”
为了推动高校影视基础课建设,中国农大影视基础课建设课题组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发现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力图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探究影视艺术作为通识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也了解到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农医类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从学校乃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层面来看,对于大学通识教育普遍重视不够,缺乏一种战略性的安排。尤其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大学相比,我国理工农医类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普遍比较匮乏,更遑论影视艺术基础教育,部分影视欣赏课难免成为一种赶时髦的点缀。
其次,以中国农大为例,教学体系有待改进和优化,传统的单科独进的专业教育思维需要改变,作为一所大学(而不是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培养高素质合格公民的任务比起培养农业技术员或农业科学家来说更显得迫在眉睫,这对转型期的中国已成为当务之急。
最后,影视艺术基础课建设已不是一个或几个老师精心制作PPT、积累一些影视视频素材、讲好几门课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需要有发展战略、教学团队、资源建设等的系统工程。
第二,教材建设。虽然当前由国内学者编写或从国外引入的影视艺术教材数量不少,但找到一本全国适用,工科、农科等非专业大学生适用的影视艺术基础教材并非易事。
第三,创建影视教学资源库。我们知道,仅把教育资源放在纸质教材的开发上是不够的,教材不应该成为影视教学的唯一课程资源。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尝试校内校际影视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笔者以为,影视教育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完善和管理校内网络影视资源共享平台,使之成为课堂影视教育资源之一,这不仅有利于影视课程的展开,同时能够惠及全校师生的影视文化活动。
4 结语
通过对中国农大影视艺术基础课程建设的探索,我们认识到,如何以影视艺术教育为基础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当下影视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笔者相信,仅仅是影视专业教育是不能够满足目前的高等教育需要的,同时,广大理工农医类高校仅仅靠影视欣赏来点缀通识教育也是不够的,需要各高等院校,广大影视教育工作者携起手来,拓展视野,扎实工作,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这是我们高校影视课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比研究及启示[EB/OL].陕西师范大学理工科基础教学部,(2010-10-13).http://lkb.snnu.edu.cn/general_education.asp?id=68&bh=1950
[2]连文光.中外影视教育比较论[J].高教探索,1996(1).
3.浅谈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 篇三
关键词:影视文学;影视艺术;艺术共性;相成关系
影视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把静态的文学言语通过有声且直观的视觉形象呈现给大家,在丰富人们工作学习后的文化生活同时,又向人们展示了视觉盛宴的另一种世界,使观赏者们产生不同于平常的感觉。一部非常具有成功价值的影视作品是一定会在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这两个方面下足功夫并都达到高水平,并能完全将两者完美融合,吸引观众产生价值。影视文学具有听和看两种手段,它是电影电视剧等形式的文学剧本,也是电视剧、电影等形式的内容存在基础。影视艺术让影视作品和文学更具有渲染力、生命力、表现力、感染力,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主动鉴赏观看,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会进一步提升影视作品的价值。
一、影视文学
影视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字,它是另一种表达形式的文学类型,它将文学剧本进行深加工,通过广播、电视、电影、微视频等声话设备播出,用直观的听视觉感官表现形式把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达到文学思想内容的表达诉求。它已成为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分支,与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等相比具有更高的魅力,更容易获得人们关注。影视文学具有的特点:
首先,它是文学一种表现手法,在本质上与其他文学作品并没有较大的不同,所以它在编辑故事情节、凸显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方面等方面具有传统文学所具有的规律。
第二,它在表现上兼具了影视媒介的一些特点,这是传统文学所不具有的。融合了影视媒介的“读”、“看”、“听”等特点,所以影视文学的表达方式更为丰富。
第三,其影视特征鲜明。视觉效果比较突出,它将死板的文学描述形象通过具体直观且视觉非常鲜明的手段表达出来。它也具有一定动作性,主要是把死板文字用具体影像描述出来;还有就是运动了蒙太奇手法,使得剧本中的各内容、场景、人物及其他都能根据需要效果进行组合,以达到最好表现效果。
二、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是指在影视作品中,使用空间、时间等多种手段来彰显银屏形象的表现力、感染力,通过这种时空融合的艺术效果,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等。影视艺术讲究的是意境、意象、和神韵相融合的美学效果,能让人产生视觉、听觉、感觉和心灵上的美感,并起到净化心灵。影视艺术的最早应用是在电影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的普遍和升级,在电视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影视艺术主要通过空间的营造、叙事要求及发展方位、场景再现、人物表现等方式来展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只为提高作品的收视率,去拍摄具有迎合性质的商业片,这是不课能会代表影视艺术价值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境。降低艺术标准,具有通俗化、暴力化、低俗化的影片,虽然迎合了观众的趣味,但与影视艺术相比是一定不能同日而语的。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发展造就了特技效果,为特技效果提供的平台,但这并不是等同于影视艺术,特技效果的运用虽然为观众带来新鲜感,提升视觉效果,但也只能给观众们带来一时的视觉刺激和冲击,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影视艺术的真正意义上是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生活并为他们带来眼心相融合的艺术。在使用中要把握好度。
三、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关系
影视文学和影视艺术可以说是具有相互交融、荣辱与共的关系,两者中谁有欠缺,向观众们展示的作品都不会光彩而变的不完美。
(一) 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具有一定的艺术共性
从他们内容的手法展现来看,影视文学的侧重重点大部分主体是人物的本身,主要表现线路是以人物本身的思想行动,在纷杂的关系网中,各种互动融合,一个剧本故事的连贯表达,以达到熏陶塑造启迪并感染大众。在设置相关场景中、故事的铺陈等方面,作品都会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表达的艺术性。影视艺术是阐述方式,并且怎样运用都是为了烘托表达出影视人物的主题。
从美学形态上来看,他们都运用时空等形式来彰显角色和场景环境。它本来就具有展现美的基本目的,进而以启迪智慧为最终愿景,而另一种中所运动的方式也是同样是达到这一要求。出发点上他们是一致的。
从展示方式上来看,一种是能把所有故事情节精彩的融合展现,行使了蒙太奇方式,使任务、环境以及其它等表达整理展现的更为和谐。
(二)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相辅相成关系
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内涵,再有魅力也不会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所以说影视艺术是需要影视文学的存在。影视文学也需要影视艺术的衬托。文学剧本如果具有了吸引力,就像一座房子有了坚实的地基,但是只靠牢固的地基是不能吸引眼球的,还需要为其不断的添砖加瓦,描龙画风,让其穿上漂亮的外衣,充满光彩,让人处处感受美的存在。无论怎样,有意义的文学内容需要影视艺术的烘托,这样才不会显得粗糙干瘪。影视艺术通过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影视文学彰显了更强的表现力,让人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领悟。
只有将两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才会使作品丰满,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艺术欣赏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并具有历久弥香的力量成为一部优秀作品。许多奥斯卡金奖获得影片,就在这运用的非常精彩。只有具备令大众震撼的文本,再配备饱含深情的角色演绎、非一般的情节设计、不同寻常的手法创作,达到大众在鉴赏时产生自主地被感动效果。
( 三) 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前提都是以文学为蓝本
所有的运用手法都需要围绕文学的内容来进行再创作更具有彰显力,不能凌驾于文学内容之上而自成一体。只能在尊重文学内容的前提基础上,通过合理地运用艺术手法,才会使作品呈现和谐之美。当所有的作品都只具有娱乐功能时,影视作品就失去它的光彩价值和积极意义。
影视作品使得文学作品更为形象丰富。其内容更为直观、具体、形象,也使复杂的社会万象通过一个镜头,就能表现出五味陈杂的韵味。
(四)在观众的接纳程度和方式上,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更加的切合
影视文学在思想的表达上、感情的传递上、审美观点的塑造上,都给大众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说到底影视作品是为了愉悦大众,没有了观众认可,再具有深意、再精美的制作、再有艺术价值的影片也不会有大众欣赏。两者既需要在内容上贴近大众,也要通过艺术来表达美为社会带来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影视作品要在文学的内容上和艺术表达上找到融合点,既要广大观众所欣然接受,又要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学艺术水平。
四、结语
一部较为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盛宴,也会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是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对于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等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通过努力将两者更好的融合,使得影视作品在升华艺术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大家的观看兴趣,以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这是现代影视作品努力的方向。只有将影视作品的文学效果、艺术效果、社会价值、观众满意度联系起来创作,影视作品才会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斌.影视艺术鉴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孙宜君.影视艺术鉴赏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4]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德]克拉考尔.电影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邵枚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6][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胡尧之,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7]崔剑剑.试论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之间的关系[J].电影文学,2013(18):19-20.
4.影视艺术技术 篇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既懂影视技术,又懂影视艺术,掌握数字影视制作技术、数字音视频技术及计算机动画设计技术、影视特效制作等,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Flash及二维动画、3ds-Max及三维动画设计、舞台灯光与音响艺术、数字视频技术及制作、电视广告学、数字影视非线性编辑、影视编导、Maya及片头设计、After Effects及数字影视特效制作、影视设备及测试等。
学位:工学学士
1.了解各种新技术在影视制作方面的发展趋势。
2.对影视节目制作的一般步骤和采用的方法及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了解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责,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
4.学会观察问题、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整理报告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培养目标
为各类电视台、电视制作公司、企事业单位的电视制作部门培养电视业方面的复合型、多功能人才。重点是培养艺术技术结合、具有较强策划与制作能力的电视节目编导人才。
就业方向
在各种影视制作部门单位工作。广播电视、影视制作单位和电子媒体制作单位,从事影视制作、音响工程、录音、电子媒体制作、特技处理、影视设备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课程
影视剪辑技术、影视声音、摄影构图、数字制作技术导演艺术、音乐作品欣赏、美术作品欣赏、中外电影史等。
技能要求
该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数理化、艺术基础、电子工程基础、计算机技术、影视艺术和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在专业阶段对学生分别以录音、图象编辑、计算机动画等专业方向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既懂得艺术,有扎实的艺术和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影视制作的高新技术,并有某一方面专项特长,能够结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1.掌握各种影像照明的创作特点及照明技巧。
2.掌握非编平台的各种特技制作技巧及画面组合技巧。
3.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三个阶段:前期,拍摄期、后期制作的各自工作方法及特点。
4.了解音频工作站的作用、使用方法及音频节目制作工艺。
5.了解电脑多媒体三维动画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多种软件平面的使用。
6.了解国内外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7.了解高清电视技术与应用。
8.掌握用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9.了解动态网页的制作方法及网页文档和网页定位技术,网站的发布方法。
10.了解CATV系统工程的设计,且能参与CATV的安装及调试。
5.影视艺术欣赏教案 篇五
电影的基本元素是什么?镜头 镜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焦距、用不同的时间一次拍摄下来,并经过不同处理的一段胶片。实际上,从镜头的摄制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手法了。就以镜头来说,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自然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如正拍、仰拍、俯拍、侧拍、逆光、滤光等,其效果显然不同。就以本同焦距拍摄的镜头来说,效果也不一样。比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其效果也不一样。再者,经过不同的处理以后的镜头,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加之,由于空格、缩格、升格等手法的运用,还带来种种不同的特定的艺术效果。再说,由于拍摄时所用的时间不同,又产生了长镜头和短镜头,镜头的长短也会造成不同的效果的。
什么是长镜头?
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什么?蒙太奇
蒙太奇:法文montage 文学、音乐和美术组合体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构成、装配。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在连接镜头场面和段落时,根据不同的变化幅度、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联接方法,例如淡、化、划、切、圈、掐、推、拉等。总而言之,拍摄什么样的镜头,将什么样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什么样的方法连接排列在一起的镜头,影片摄制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蒙太奇。
蒙太奇对于观众来说,是从分到分。对于导演来说,蒙太奇则先是由合到分,即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分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因此导演应写出分镜头剧本。
说到底,蒙太奇是导演用来讲故事的一种方法;听的人总希望故事讲得顺畅、生动,富有感染力又能调动起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兴趣,这些要求完全适用于蒙太奇。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弄清剧情梗概,或一般地领悟到影片的思想意念,而是要求清晰而流畅地感知影片叙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部,—部影片的蒙太奇首先应让观众看懂。
影视艺术鉴赏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我看了”——观看的层次 “我想了”——思考的层次
“我懂了”——理解、共鸣和评价的层次。
影视艺术鉴赏不仅是“鉴赏者个体对影视艺术意义的感受、阅读、破译和解构”,也是一种“创造性鉴赏”——“通过鉴赏将影视艺术文本转换成具有鉴赏者个性艺术色彩的影视艺术文本”。
影视艺术鉴赏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从美学角度看,电影和电视文本的诞生并不意味着影视艺术活动的终结,相反,它仅仅是影视艺术活动的开始。“与其说被人鉴赏的审美对象——影视艺术作品,具有强烈旺盛的生命美感意识,毋宁说这种美感意识,实际是人——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生命意志或文化意味的自由发挥和灵性活动。” 影视艺术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鉴赏过程中,主体审美知觉和审美意识的发生和深入,情绪情感的变化,以及鉴赏者审美趣味、过往经验、个人气质与思维方式等等都在对审美活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影视艺术鉴赏就其科学属性而言,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特征,它依托影视艺术基础理论,同时广泛涉及美学、文艺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教育学等其他人文学科,因此影视艺术鉴赏实践是对一个人整体人文素养的检验和考察。作者以其对现有理论的准确把握和对鉴赏实践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能力,总结出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审美意识的三种主要特点,即“生物审美意识性质、自觉审美意识性质和理智审美意识性质”,对鉴赏者心理状态以及目的渴求做了深入的解析。
鉴赏主体审美判断的最终形成是“产生和还原影视艺术真实的基本前提,它会使鉴赏主体在影视艺术作品规定的艺术情境中借助想象和理性,形成完整的视觉概念”,甚至“带动我们的意志和情感,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影视艺术鉴赏情境”。
充分肯定了鉴赏者在鉴赏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后,本书又对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影视艺术作品本身展开分析,关于影视艺术鉴赏的客体论的探讨涉及影视艺术的语言特色、叙事方式、结构形态、创作技巧等等。该书作者不仅显示出从事创作实践的艺术功底,而且也展示出对于艺术理论和电影理论的广泛涉猎和深入研究,书中援引大量文艺理论和电影理论作为支撑,涉及结构主义、新批评、符号学方法以及电影理论的各个流派,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6.影视艺术 无间道影评 篇六
再见警察
——《无间道》影评
至今仍记得《无间道》上映时媒体的盛赞和兴奋,甚至有人说这标志着香港电影走出低谷,《无间道》瞬间在21世纪的香港,甚至华人电影史站住了脚跟。记得当时看《无间道》时,这种剧情让我感到刺激与兴奋,从那时开始,网络上“无间”也成为流行词汇,之后《无间道》又出了第二部、第三部。现在再看一遍,依然认同《无间道》的出色。
《无间道》给人一种全方位的感觉,从剧情与心理双线的强烈冲突,从紧张中却又给角色添上深入挖掘内心的舒缓节奏。几位实力派演员演技的出色发挥以及配乐都恰到好处,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充满感伤的《再见警察》,与剧情极其贴切的结合在了一起,给人以绕梁三日之感。
在《无间道》中,以双线交错来推进故事。“曾志伟—刘德华”的黑道空间,以及“黄秋生—梁朝伟”的白道空间,两者之间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立感,在这两条线之下,黑白之间交互所产生的角色的内在心理与外在情绪,则将这两条线紧紧地缠绕在了一起,终致陷入一个无间地狱的境地。
作为警察卧底为剧情的电影,与其他间谍片不同的是,梁刘二人并未打“悬疑”牌,而是上来就告诉你,谁是卧底,谁是内鬼,转而将剧情转入戏剧冲突和人物心理的深层次挖掘,这虽然使影片增加些许理解上的难度,但却将影片的品质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无间道》很成功的阐述了人的身份迷失感,梁朝伟与刘德华的高超演技功不可没。
在影片尾部,刘德华希望梁朝伟能放过他,帮他隐瞒身份。但梁拒绝了,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是警察。”这让我记起“喜剧之王”,无厘头的星爷严肃的说:其实我是个演员,竟一时有一种深深的感触。最深刻的台词往往就是最简短的语言,也是最有力的表达。短短的一句话,便已将梁近十年的辛酸与坚持诉说了,多年的坚忍,也只为了这句话。
一直以来,我都在想,如果他们相互放过了,那么会不会有个较完美的结局?但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合情了却不合法,合法了便又不合情,到底如何选择,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皆是头疼,也便有了古人仰天长叹忠孝不能两全。“对不起,我是警察”,短短的这句话,衍生出来的意思很深很无奈。我相信你有做好人的愿望,很想帮助你,让你成为一个好人,但是,对不起,我是个警察,而你是不是好人,法官自然会有交待。另外,这句话无疑将梁朝伟的伟大展露无遗,即使做了十年的黑帮,在恶劣的环境熏陶下依然能保持着最初的那份职责与品行,这期间的痛苦与坚持,又有谁能真正体会。
影片中有三个片段,刘德华在审讯犯人后被同事随意问到他怎么知道背后老板是阿毛时的明显停顿;傻强玩笑似的对梁朝伟说你是警察,梁的瞬间紧张;黄警官对梁说,你忘了自己是兵还是贼?这三个镜头看似无关,实则是影片特意表述的。刘德华,梁朝伟,处在无间地狱的两个男人,一直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一直扮演着自己该扮演的角色,从而一直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时间不断溜走,本该慢慢忘了自己是谁,却又不得不记住,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带上面具,开始演戏,永远的活在谎言之中,只有在梦中才能得到暂时的解脱。
一直记得梁朝伟和他的前女友萧亚轩巧遇的那个桥段,梁走到萧跟前,停下,萧凝望他,轻轻一笑。梁也腼腆一笑:“这么巧?”“很久没见。”“
六、七年了。”“近况如何?”“我结
广告1001班 范树桦 1019200108
婚了,你呢?还在道上混?”梁沉默半晌,不知该如何回答。这时,一个女人拖着一个女孩,走到萧身旁,梁望着女孩,摸了一下她的脸蛋。“你的女儿?”“几岁了?”萧急急回答:“五岁。”然后有点不好意思:“我丈夫的车子快要到了,所以„„”梁连忙说:“啊,我也赶时间。”然后依依不舍的离开。梁转身离开,女儿说:“妈妈,我今年六岁了。”萧灿烂地笑:“Sorry呀,妈妈真健忘,记错了。”说罢她抬头凝望渐渐走远的梁,感触良多。
7.略谈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之比较 篇七
(一) 起源和概念
关于艺术的起源的学说是人类至今没有定论的,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 模仿说, 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比较古老的理论,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
对于自然的模仿.
2. 游戏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3. 表现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
4. 巫术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巫术活动,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 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
5. 劳动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对于音乐, 它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时代,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音乐艺术, 是音乐艺术是音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艺术, 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影视艺术是门视听艺术, 是人类创造的以人的形象思维为基础的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它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它包括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19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产生了电影, 最初阶段是无声的默片时代, 后来由于录音设备的完善产生了有声片, 它标志了一个电影的新的时代的到来。电视艺术的产生于科技的关系比电影更紧密, 是电子技术的产物。
(二) 特性
1. 音乐的艺术特性
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 并不是任何的声音都能称之为艺术, 作为音乐的声音是艺术家情感的产物, 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
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是以声音的形式表达的, 是诉诸于人的听觉的, 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音乐家通过声音把自身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 欣赏者通过听觉来接受、欣赏音乐。
⑶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艺术之所以能称之为艺术, 是因为它表达了艺术家的情感, 是接受者受到感染体会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进而与之交流情感。只有有真挚情感的艺术才能感染人。没有感情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
⑷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是呈直线型的艺术, 它的实现是在时间延续中进行的。
⑸音乐是表演的艺术
音乐作品的产生首先是艺术家的创造, 成型后必须要通过艺术家的表演演奏出来, 然后使欣赏者欣赏品位, 这样艺术作品才真正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影视艺术的特性
⑴非审美特性
电影艺术是以电影的技术手段, 以声音和画面为媒介创造形象的艺术。它的非审美特性主要有:首先,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电影是门包容性极强的艺术, 任何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在它之中找出, 并且电影是伴随这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二, 它是活动的视觉艺术。电影通过大银幕播放的, 它独特的制作手法将时间和空间随意的组合形成新的时空。
电视艺术一般是指电视剧艺术。它的非审美特性有:首先也是综合性。它同电影艺术一样, 把各种艺术门类综合在一起, 从中汲取营养强化自身。第二, 由于电视剧艺术的观摩形式和技术与艺术的特点, 形成了对于语言的量化要求。电视剧是靠语言展开故事表现人物的。
⑵审美特性
电影艺术首先由于它的科技手段再现和表现了生活, 通过各种方式是其更具有了真实感。其次, 电影的独特的手法蒙太奇, 是电影艺术更加具有美学价值。
电视艺术首先具有极强的表演性。电视剧艺术不想戏剧或舞蹈有时间的限制, 它可以想拍多长时间就拍多长的时间, 这就更需要演员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其次, 它的审美特性表现在其观摩环境上。电视艺术一般是在家中欣赏, 它的观摩环境随意, 仿佛面对面的交流。
二.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比较
1.从艺术形式上比较
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 是听觉的艺术, 它通过声音传达情感, 给人以美的享受。像是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乐》它具有英雄性的性格。影视艺术也是一种一听觉为依托的艺术, 它是通过各种音乐、音响、人声来再现现实, 烘托表达情感的。像电视剧《大宅门》的主题曲, 同一音乐通过种种的变奏用在不同场景中起不同的作用。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它是音乐家与欣赏者进行情感交流的艺术。像是《蓝色多瑙河》, 人们听到它脑海中就会浮想静静流淌的多瑙河。影视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 好的演员通过表演能表现情感, 好的音乐更能烘托情感。像《红高粱》中唱得敬酒神的歌把北方人们的粗犷豪放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 它通过艺术家的表演是音乐艺术成型为艺术作品, 具有价值。影视艺术同样是表演的艺术, 通过种种表演和烘托以及蒙太奇把导演的思想意图传达给观众。
2. 从时空上比较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是在时间上呈直线延续的艺术, 它只能是向一个方向直线前进的艺术。影视艺术是时空的艺术, 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 由于它独特的科技手段和剪辑手法使得影视艺术挣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不用一直呈直线型前进, 可以在影视中把时空重组形成新的时空, 这样更加加强了其表现性。
比如欣赏一场音乐会, 欣赏者须在特定的场地中从头到尾的欣赏, 不可能有哪段没有欣赏到单独再演奏哪段。而影视艺术有了再现的空间和重组的空间使得其更加的真实感人。
3. 融合与发展
音乐是影视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和其他的要素相结合产生影响发挥重要的作用。音乐艺术在各门类艺术中是最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 它能够有利的感染人影响人们的情绪, 是烘托和表现影视作品的重要的手段。音乐可以以主题音乐和主题曲等形式, 起到贯穿影片始末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音乐还可以描述场景刻画人物抒发情感。并且音乐极具时代感和地域特征, 可以从侧面介绍背景引发人们的联想。
对于艺术而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把民族的音乐与民族的电影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表现本民族的特点, 把民族的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郝俊兰.电视音乐音响[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
8.影视艺术想象的真实 篇八
尽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技术应用于影视艺术的历史算不得很长,但它带来的冲击已经远远超过之前有过的历次变革。当代的影视艺术大量吸收了数字技术,形成了高度逼真甚至虚拟现实的画面、声音,在艺术表现、影像生产和审美取向等多方面带来改变。从《星球大战》开始,见证了第一个完全由电脑产生的场景、第一个电脑生成的角色、第一个电脑三维角色、第一次用电脑成功模拟了人类的皮肤。更近一次的特效革命浪潮起源于2009年,卡梅隆的《阿凡达》里,只有1/4的镜头在摄影棚拍摄,其他都应用了电脑技术创造的世界与表演捕捉相结合的虚拟环境。今天在好莱坞,挑选一名合适的特效主管已经和挑选男一号一样重要,后者是票房的号召力,前者则是票房的创造者。
在结合数字技术后,影视创作不仅能模拟真实,还能够建造真实、超越真实,因而艺术化的表现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最具“新浪潮”意义的作品,不能不提2011年上映的《雨果》。奥斯卡在授予它“最佳视觉效果奖”时,高度赞扬其“在技术上对视觉效果行业有突出贡献和启发性的意义”。这部耗资1.7亿美元打造的电影,被称为献给电影特效史的一封“立体情书”,影片里真实还原了20世纪的巴黎街景,把主人公雨果的梦境变为“现实”。《雨果》最具有突破性的,并不片面强调“球飞到你眼前、泥点子甩到你脸上”这些“虚伪的3D”效果,而是镜头跟随拍摄对象移动时,所有的动态画面都可以呈现出逼真的三维立体效果。与《阿凡达》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同,站在钟楼远眺壮伟的艾菲尔铁塔和巴黎全景,《雨果》中的巴黎城是真实存在的。当主人公在钟楼内部行走,身旁转动的巨型齿轮、缓慢移动的巨大钟摆、夜幕下缓缓飘落的片片雪花……逼真的细节让人感觉天衣无缝。
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意味着影视剧生产的历史面目正被完全改写,当今的电影是电脑工程师完全介入的时代。尤其是3D电影,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的联系已经无法分割,并直接影响后期制作的效果。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就需要给后期特效制作留出了充分的空间,镜头的视角已经全部设计完成,留待“绿幕抠像”。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后期,《雨果》里花费上亿美元的成本进行3D动画建模和渲染,依靠世界400多名艺术家24小时不间断地协同,才完成了1000多个立体特效镜头。光是渲染摄影机从火车站外推进到火车站内这一个镜头的一个版本,就耗用了1000台以上的计算机,17万小时的处理时间,花费约4万美元的电力成本,更何况这1000多个镜头里,多的要渲染20到100个版本!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当数字技术描绘出一个“幻境”并用新的视觉方式进行演绎时,一场关于“真实”和“虚拟”的争论也在延续。卢米埃尔在户外拍摄现实生活场景时,为电影艺术确立了写实主义的传统;爱迪生为电影艺术确立另一个传统,即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技术主义的传统,两大传统的此消彼长共同构成了整个电影艺术发展史。数字技术不但改变了传统影视生产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影视艺术本体的态度。电影理论大师安德烈·巴赞把电影艺术的本体归结为“揭示真实,这种揭示无需人的主观介入”,但在数字技术虚构的世界里,这种虚拟的环境、虚拟的人物、虚拟的现实状况,有没有让“原本就虚假”的电影离开真实越来越远?从另一个角度说,在数字技术时代,“用一匹马的生命来换取一个普通情节镜头”的“影像的真实”,是否早该被“想象的真实”所取代?在电影这台“造梦机”面前,传统电影“以现实反映现实”的语言属性,是不是也可以让位给新的电影美学风格——“虚拟美学”?
9.苏州大学影视艺术学 篇九
【学校概况】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影视艺术类全日制普通高校。现有占地面积505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在校学生4000余人。学校专业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培养人才,建立了五大人才培养体系,即演艺人才培养体系、传媒人才培养体系、航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动漫人才培养体系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设置了包括影视表演、音乐表演、计算机音乐、MIDI制作、主持与播音、新闻采编与制作、编导、摄影摄像、后期编辑、影视动画、形象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产品装帧设计、空中乘务、高铁乘务、空港服务、酒店管理等50多个热门专业,培养具有集采、编、播、制能力于一体的影视传媒应用人才,集导、编、演、管能力于一体的演艺和管理人才,集语言、形体、礼仪规范和管理能力于一体的航空乘务和旅服人才,集创意、设计、制作能力于一体的动漫和艺术设计人才,学院确立了“品质+能力”的育人宗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倡模块式和项目型教学模式,创建校企教学实践合作平台,加强对学生就学就业服务与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建校以来,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输送了近万余名艺术人才,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先后被授予“全国德育教育管理先进高校”、“中国传媒创新人才培养品牌院校”、“中国十大新星品牌院校”、“中国民办十大知名院校”、“中国最具特色办学院校”、“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艺术创新人才政行企校合作培养联合签约暨《放飞梦想》主题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13年适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办学20年建校10周年。11月30日,学院院举办了文化创新人才政行企校合作培养联合签约揭牌仪式、放飞梦想主题展示会暨颁奖典礼、县市级传媒人才培养(播音主持)论坛、第二届艺术素质教育创新与发展论坛等多项活动,来校参加的贵宾和校友达400人次,共有近20家知名报纸和电台媒体进行了多角度报道,全方位展示了学院二十年的办学成果和建校十年以来的可喜成绩,扩大了学院的品牌影响力。其中联合签约揭牌仪式包
含有六大项目:与中国教育学会舞蹈专业委员会合作建立“中国教育学会舞蹈专业委员会研究推广中心”,并在无锡、镇江、苏州等地建立相应的推广基地;与中国朗诵协会合作建立“国际语言朗诵人才基地”、与美国芝加哥市亚裔委员会合作建立中美创意企业人才基地、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城市台委员会建立市县传媒人才培养合作基地、与东海航空公司建立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并根据无锡市政府对我院关于与无锡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人才培养配套的要求,建立无锡市文化艺术创新人才政行企校合作培养基地。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主动对接相关产业,切实提高办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省平安校园和省军事理论课程建设验收】
学院在无锡市“平安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月”主题活动,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2013年5月,省教育厅、省综治办、省公安厅下发《关于表彰2012年“江苏省平安校园”的决定》,授予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江苏省平安校园”称号。12月底,学院被无锡市公安局评为全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此外,学院还一次性通过了省教育厅关于民办高职高专军事课课程建设工作的检查评估。【又一批专业和课程获批国家、省市教科研项目】
学院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教学与科研课题项目取得了可喜成果。《广告设计》课件在江苏省课程多媒体课件参评中获省级二等奖;九项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全部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13年立项;《“大思政”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政课实践资源整合机制探究》获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影视编导专业群、现代乘务专业群两专业群获批无锡市重点专业群;编导专业获批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广告设计》课程获2013年无锡市精品课程资源;《与中卡通集团联合制作动画系列片——<九华小和尚>》获2013年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教材《原画设计》荣获国家“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立项,并新出版《主持人节目学》、《编导基础》、《影视艺术概论》、《新媒体概论》4本教材,教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无锡代市长汪泉率团来学院调研】
2013年8月19日,无锡代市长汪泉莅临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视察调研,副市长华博雅及市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规划局、国土局、校管中心和惠山区政府、职教园管委会等负责人陪同视察。汪泉市长围绕学院如何进
一步提升办学层次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认为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作为无锡市唯一一所专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高等院校,对推动无锡市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持,提升职教园区的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无锡市委市政府将会在相关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帮助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同时也希望学院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力争为建设“四个无锡”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卡通”数字化校园及教学信息系统建成启用】
学院数字化校园工程共分为二期,一期工程以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为核心,实现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基本趋于完善,学院能够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如教职员工考勤,教师上课情况、学生出勤情况的记载和统计,学生用餐、消费的管理,宿舍门禁管理,后勤资产管理,车辆管理等。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学籍、考核、考试成绩等;通过学工管理系统,可以知晓学生进出校门和宿舍、出操率、到课率及奖惩情况等;通过后勤管理系统,可以得知教师出勤、上课情况和教学科研成果等等。依托电子数据平台系统,实现了校内各应用系统的数据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各项统计汇总工作更加精确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目前,以实现无纸化网上办公为核心内容二期工程建设正在调试,即将开通校园电子政务系统。此外,学院还在每处教学场所均安装投影仪和监控,建立教学信息中心,积极构建多媒体电教体系,认真推进教育现代化。
【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工】
无锡市各部门高度重视学院提升办学层次问题,加大对学校发展的扶持力度。无锡职教园拆迁了周边燃气站、无锡市发改委批准学院新校区新增土地等,扩大了校区总面积,学院得以继续展开后续建设工程,彩虹剧院、教学楼东辅楼、标准化塑胶运动场、南大门和南环道相继完工。同时,修建改造了高校首个大型航空乘务模拟实验室、校史展览馆、专业摄影棚等。接下来,图书信息楼、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相继筹建开工,办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以赛代练,实践育人成果丰硕】
学院创新教学模式,在赛事实践中成果突出。2013上半年,学院凭办学优势获得第三届中央电视台“夏青杯”(江苏赛区)朗诵大赛的承办权,高水准、严要求地组织发动校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被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和特别贡
10.影视艺术欣赏结业论文(最终版) 篇十
学号: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影视艺术欣赏结业论文---《疯狂的赛车》影评0812104017 0806班
2010.05.30
在电影院的银幕上看多了关于好人的电影,真不习惯看到这么多坏人呀~~
人还真是有奴性,大银幕上阉人看多了,忽见一个完整生猛的活物,竟然条件反射性地很不习惯。看得我胆战心惊,满头大汗,直想敲敲广电总局各位大人的秃头:别再打瞌睡啦,不得了不得了!坏人们全放出来啦,又是医药欺诈,又是贩毒,还有黑帮,会教坏细佬,埋汰差佬啊!就我这样的政治觉悟都看出了很严重的问题:三拨坏蛋中;九孔拼贱到底的杀妻奸商李法拉,和戎祥、高捷饰演脑袋秀逗掉的台客黑帮,——同志们,台湾同胞就占了两席啊,这是什么潜台词,置风雨飘摇的两岸关系于何地?!警察同志在影片中简直成了插科打诨的废物,坏人们要么“多行不义必自毙”,要么蠢到自投罗网,不劳人民警察动手。两个年轻的警察满脑子就想办大案立大功成就个人名利,对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工作毫无兴趣,时常面露不爽之色。耿浩发现泰国僵尸后急忙跑到警察局报案,民警们互相推诿,对报案群众很不热情;工作忙乱无效率,且漏洞百出,导致犯人
从眼前溜走。这样的人民警察,这样的工作状态,怎么能保障和谐社会??而且影片实在是太阴暗、血腥了,从头到尾充斥着暴力,而且逐步升级,2400个镜头中,起码有1千个镜头有打架斗殴,刀、枪、棍、棒各种凶器层出不穷,甚至有活吞蟑螂,舔食骨灰这样低俗、恶心、变态的招术,实在令人发指。影片放映结束后,看见现场有很多小盆友,心中升起了深深的忧虑,由于广电总局工作的疏忽,我们的下一代,祖国的花朵们,正在遭受怎样的毒害……
呼唤广电总局!打倒《疯狂的赛车》!(PS:看片时我的邻座就是广电总急大人那~)
好了,奴性揭露完毕,进入正题。实在是太惊愕了,那感觉就像密实的黑色帷幕被掀起了一角,或者一贯口味清淡的江浙人进了川菜馆。撇开广电总局不说,片子本身也相当令人惊喜。《疯狂的石头》的升级版,更为风格化。如今内地导演里难得找到几个会讲故事的,能把故事讲出花活,把观众讲个措手不及的,就更是凤毛麟角,在这方面宁浩算是狼波湾。
其实,客观地说,《低俗小说》、《罗拉快跑》之后,怎样的叙事手法都不算新鲜。即便在08年上映的华语片中,《李米的猜想》和《硬汉》也都运用到了相似的多线交织。但都做得不够完整,《李米》的核还是爱情,故事讲得虎头蛇尾(审这部片时,广电总局的老头们可没瞌睡),而《硬汉》因为人物不足以成立,那点叙事上的小花招也一溃而成败笔。
而宁浩的确把这种叙事方式做足、做到极致了。和《疯狂的石头》相比,《疯狂的赛车》在疯狂上升级。在人物关系上,不再是《疯狂的石头》那般一攻一守,一正一邪,而成了坏人们的狂欢。撇开警察不论(他们就是一插科打诨的,在叙事上没有承担太多的功能。)几乎全是为非作歹的坏人,即便是黄渤饰演的赛车手耿浩也算不上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他只是个孝顺师傅的倒霉蛋,而且没什么歹心。而每伙歹徒都有自己的逻辑。叙事像是一群做布朗运动的分子在玩击鼓传花。(不剧透了,大伙自己看吧。)最搞笑的不是黄渤,也不是九孔、戎祥,哼哈二将,而是徐峥。但是我看片的时候一直把他当作汪涵了……
和《疯狂的赛车》突出重庆风味不同,《疯狂的赛车》有意模糊现实背景,突出风格化。除了室内空间(比如李法拉的家中、幽暗的防空洞),外景只限于几处,如反复出现、颇有旧时风情的三岔路口、运动场及沿海的公路,没有一个城市的全景。在空间的处理上尽量往类型片的角度靠拢,这在国产片里很少见。
11.论影视艺术的教育功能 篇十一
关键词:影视;艺术;教育功能
影视艺术表现了一种观众在审美接受上的综合性以及影视作品的审美创造性,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存在形式。现代影视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表现相结合的产物,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电影、电视艺术是产生较晚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代科技是影视艺术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为影视表现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以影视艺术作为教育媒介,面向广大受众和受教育者,这是影视艺术教育最为特殊的教育形式,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影视艺术教育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影视艺术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现代影视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社会大众以及在校学生进行影视艺术的观摩和欣赏,并从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教育,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有助于提升现代社会大众和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艺术修养。本文中所探讨的影视艺术教育是专门针对在校学生的,以影视艺术作品为媒介,通过影视艺术作品欣赏和学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影视艺术主要是对电影、电视作品展开研究和分析,并对其所含的独特艺术形式、特点做出明确的阐释,尤其是对艺术作品中审美对象的把握。
我国的现代影视艺术教育观念较之西方国家相对落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众对影视艺术教育的理解较为狭窄。在西方教育理念中,大学期间影视课程的开设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影视人才,而是让高等院校的学生通过影视艺术欣赏获得必不可少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能力,影视艺术欣赏被他们看做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有教养的必要条件之一,他们认为一个对影视艺术概念都不理解的人是不配获得大学生称号的。我国的现代影视艺术教育的定位已从过去传统的寓教于乐转变为现在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和对美的创造的能力,帮助现代大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审美习惯。影视艺术作品是我国现代艺术文化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品味,是民族性的象征。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发展高校民族影视艺术教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代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课程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美国的电影教育发展比较早,现代美国电影研究已经成为大部分高校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重视影视艺术教育像重视图书馆建设一样,在高校建立电影资料馆场,购置各种各样的经典电影片段、录像带,并对在校师生完全公开,以供师生学习研究。在教学计划上,学校也开设多门与电影教育相关的影视课程,比如电影美学、电影哲学、电影心理学等。
现代影视艺术教育功能的体现
影视艺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文化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仅说明了影视艺术作品是青年学生最自然的文化需求,而且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影视艺术教育对学生的特殊教育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影视艺术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现代教育实践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影视艺术作为现代社会最为流行、最为年轻的艺术形式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尤其是对于青年学生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现代影视艺术是集娱乐与学习于一身的新兴教育学科,它与现代社会、科技、文化、工业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联系,表现出了重要的教育价值功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影视艺术散发着积极的娱乐功能和大众影响力;在教学课堂上,它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与审美艺术,不仅给广大师生以美的感受,还大大提高了师生的审美能力,其在提升当代学生综合素质和内涵方面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2.现代影视艺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高校学生是祖国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是民族新生力量的代表和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的基础,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发展中人才所必备的能力,而影视艺术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重视现代影视艺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就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他对艺术的解释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3.现代影视艺术教育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完善。在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影视艺术教育充分表现了其寓教于情的功能,体现了自身独特的教育价值。当今社会高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社会就业压力,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必须重视影视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塑造,使现代大学生通过对影视艺术的鉴赏可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审美追求中培养自我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思想感情,从而超越现有物质社会对其的消极影响,实现自我完美人格的建构及个人思想的独立,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现代影视艺术在高校教育功能上涵盖了众多方面。首先是现代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促进大学生感性认识的发展,提高其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其次是审美思维的训练;再次是审美境界的提高、审美性情的培育、艺术知识结构的完善、社会道德理论的储备、心理素质的增强等。
结语:通过对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状态和教育功能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影视艺术教育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有着自身准确的社会定位,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影视艺术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雪然.《高校影视鉴赏课的重要性》[J].滨州师专学报,2000(03).
[2]曾耀农.论影视的教育审美功能[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2年4月第15卷.
| 作者单位:上海数字影视学院
12.论影视艺术音乐的美 篇十二
音乐是无光世界里的诗, 是无情空间神灵潮水的一种升腾, 是缤纷的精神色彩对苍白的物质世界在分立、对立、对位中的一种照射。
我总觉得:音乐, 像是我们和上帝谈情使用的崇高辞令。音乐告诉我们, 上帝虽然难以捉摸, 但从不怀恶意, 大自然永远对我们隐匿着它永远不能说明的奥秘。我们只能感受到美和悲伤, 但永远不能想见上帝是个什么样。
音乐, 是无光世界里的诗, 我们虽然看不见它, 却能用生命去感受它。没有它, 世界就会扁平。音乐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梦幻, 它总想在你身上溅起什么涟漪, 但又不告诉你这是什么。音乐, 是无情空间神灵潮水的一种升腾, 是缤纷的精神色彩对苍白的物质世界一种照射。音乐是不能触摸的感觉江流, 它激扬起纯粹的形象和思想, 它把情感注入清澈可见的河底, 使声音的激流在河上涨落翻滚。汉斯立克说:音乐是人类精神的表现。舒伯特说:音乐美是表情, 而表情就是内心的流露。
影视音乐, 是色彩、线条、运动感觉之外一个难以言状的无光可见世界。它不受画面方向、平面感觉的束缚, 以空间共鸣、以情感的立体散射、谐振补偿了画面扁平的感觉。影视台词是对位于影视画面的部分, 而影视音乐则是影视画面之外的第二感觉世界。它是一种独立表现的艺术元素。如果把影视表现的生活叫影视世界, 那么这个世界是可见世界和可闻世界的共同产物。一个蹩脚的导演总是把影视音乐对位于画面作为补偿, 这是对影视音乐中的人们“影视感觉”的嘲弄。影视文化训练着人们的“影视思维”, 形成相对稳定的“影视感觉”。人的视觉和听觉是分立的两个中枢, 是完全可以分立进行的, 但可以在美的更高的感觉上统一起来, 这应在观众的中枢上形成, 而不是影视本身就提供一个综合中枢。现代观众的影视思维随着信息多量、多质的多通道进入, 多方位融合, 多向情感的交叉, 人们要求影视两个世界要互相强化, 要使画面和音乐具有分立表现共同作用的实质, 这就要求影视性不只是强调可见动作的情感之叙述, 还要强调可听情感之叙述。这就是在高一级审美程度上要求一个导演不只是视觉造型方面的专家, 还必须是听觉造型方面的专家, 更必须是这两个世界表现元素交融在一个艺术世界 (影视世界) 的就像你在画面上的光、构图、色彩、运动、镜头调度、场面调度及蒙太奇、微相表演那样重要。用抽象的音乐表述, 其实你的剧情结构有许多曲式学的东西, 线索交叉发展, 有许多和声学的道理。其实你把握的节奏等不必多谈, 就总的艺术考虑来说, 你的影片其实就各种艺术元素交叉重叠表现来说, 那就是一部庞大的交响曲, 是复调音乐中的每一件乐器或声部。你的情感心理曲线完全可以用音乐的方法来计算获得。就总的画面和音乐的关系, 可以这样来表述:分立的对位、分立的对立、分立的中介三互为。分立是两个独立艺术元素的常态, 对位是二者在同一影视世界的联系, 对立是反面拉长的强化。对位只是经常分立的一种交叉或联系、贯穿。对位的力量是重复和强化感觉。因是同质而不是异质的反向拉长, 因此没有情感厚度或张度的强化, 只是重叠的累积, 相反造成单调。我国影视中恐怖场面的音乐多是同质的, 烦躁得令人难以容忍。对立, 在我国是很陌生的, 因为导演不懂作曲是很难把握的。从两个方向去把握同一元素, 我国的大师们很少能胜任此法。在对立上, 我国影视界就更生疏了。在国外有很多著名片断取得反方向情感强化, 不是通过剧情方向 (在表演上) 而是通过艺术元素的进行方向上得到的。分立, 在我国几乎是空白。这需要导演有两种特殊思维的极高的综合能力。有时两种世界同时进行, 给人一种超现实感觉, 能表现一种其它艺术元素所不能胜任的东西。给人们神秘莫测、内涵无限深远的感觉, 更能对两种情绪进行平行进入取得交混的感觉。我国的现行许多蹩脚的播曲利用空镜头打断剧情进行对位, 结果造成一种假分立, 这是对于音乐性与画面性统一的一种不自觉的阻断, 而不是分立的丰富表现特定情感。我觉得, 一个导演隐性天赋, 大抵表现在音乐天赋上。从我的音乐修养方面发现, 音乐能帮你发现大自然森林、云、水、人的内涵。你能发现色彩和线的节奏, 你能在光的照射中发现美的旋律, 你能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交响, 你能在淡淡之中发现魅力的诗意。你如果想做一名有作为的导演, 你除了懂得光、构图、运动、色、线、景外, 你必须懂得音乐。你要紧的是能从画面中感觉出音乐来, 从音乐中感觉出画面来, 从镜头中感觉出节奏来!
影视音乐最高美学范畴:是遥远的和声之光彩。
13.苏州大学影视艺术学 篇十三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过程与方法 :
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介绍贝多芬的故事和音乐要到同学感受世界音乐艺术辉煌成就。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导入新课。新知介绍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
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2)特点: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3)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第一,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教材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主要特点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兴起和发展。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2)主要特点。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德意志的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
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对当时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法国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门》是世界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民族乐派。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天鹅湖》《胡桃夹子》至今仍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变化(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的背景
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在众多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2)流行音乐的发展及评价 第一,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Jazz)。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
(2)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3)20世纪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
第二,对20世纪流行音乐的评价。流行音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3)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繁荣的原因
当代音乐具有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因素促进了当代音乐的日益繁荣。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一)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电影起源和发展的条件。
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2.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⑴诞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电影史专家们把1895年12月28日定为电影诞生日。⑵默片: ①格里菲斯 《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反映了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片中白人组织三K党对付黑人的残暴行为充满了种族主义色彩,备受争议;但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度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它是第一部长故事片,在技巧上开创性的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成为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力作。因此,他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②卓别林
在无声片时代,影片不是靠语言,而是靠情节、动作。他的动作简练、幽默、深刻,所以全世界不论男女老幼,懂不懂英语,都能被他的表演所打动。代表作品有《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舞台生涯》等卓越的影片。美国司法部长乘卓别林出国之际,公然下令移民归化局,不准卓别林重返美国。③苏联电影
无声影片《波将金号战舰》以英雄主义的激情歌颂了1905年革命。
⑶有声: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
⑷彩色: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⑸多元化:二战后,出现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
(二)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讲述电视系统研制成功的过程时,建议教师借助多媒体形式,适当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关于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建议教师从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时间及表现三方面把握教材。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结合本节整体教材指出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社会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润的驱动。建议教师从电视机研制、电视转播、电视节目制作三方面稍作补充,如: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三)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教材主要写了五个方面:(1)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2)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3)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4)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5)由于电视本身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中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主要由电视、广播、网络这三种远程教育方式构建。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是面对面,而是通过电视荧屏来实现。
课后小结
19世纪以后,世界音乐与影视事业产生并飞速发展,它们的产生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产物,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它们已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复习总结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14.苏州大学影视艺术学 篇十四
09级广播电视编导(1)班 张世杰 099030441007 摘要:播音主持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它与很多艺术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声乐,戏曲,影视表演以及语言传播等。而它与影视表演艺术的融合尤为突出。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播音主持艺术这门新兴的学科也在业务上有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播音员主持人从以前单纯的报幕员发展成为今天各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人,新闻,社教,谈话,综艺,娱乐类等,所以节目主持人在舞台上发挥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它与表演艺术的关系也就变的更加密切。但是,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主持人应该保持他本身的真实性,让受众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物,所以它不应该和表演有关系,但随着节目质量的不断提高,显然主持与表演二者之间有着共通性。
关键词:状态 角色 表现形式 思维方式 融合性
播音主持艺术与影视表演艺术的结合体现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上,尤其是综艺娱乐类的节目主持人,更能体现出它与表演艺术的融合。
一:影视表演艺术与播音主持艺术简述
影视表演是电影学方面的一门学科,它是通过表演者的语言,动作,表情,眼神以及环境的渲染将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表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影视表演者在舞台上需要忘记自我,解放天性,将自己的精神情感投入到作品中的人物,表演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演员要正确的处理好他自己本身与剧情中的人物,要与创作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化。
播音与主持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它主要是通过播音员主持人利用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加上形象,副语言,以及现场的环境而产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壮大,播音主持艺术也显现出来了多元化形式,从以前单纯的报幕员到现在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节目的主持风格,播音主持艺术也越来越与更多的艺术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播音主持艺术与影视表演的共通性
说到播音主持艺术这一门学科,我们可能想到的代表性的人物有罗京,邢质斌,赵忠祥,倪萍等,而我们耳熟能详的演员有葛优,陈道明,巩俐等,在这里我们就拿他们举例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共通性。
(一):艺术创作时的状态
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需要各自调动自己积极的状态。播音员主持人在进行节目的录制或者直播的时候,需要将自己融入到自己的节目内容当中,从而寻找到自己最佳的状态。例如新闻类的节目——《新闻联播》,主持人就应该以端庄,严肃,正式的状态,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值得关注的事件,此时主持人应该是一个诉说,宣读,播讲的状态,;社教类的节目——《走进科学》,主持人应该以日常,通俗,亲和的一种状态告诉受众,我想要给大家传递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知识或者是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这时,主持人应该是一种宣传,教育的状态;综艺娱乐类节目——《快乐大本营》,主持人会是以一种娱乐,轻松的状态去录制节目,给受众一种一起做游戏,一起放松,一起快乐的感觉,这就需要主持人调动自己最乐观,积极,轻松自然的状态去完成节目的制作。同样,影视表演艺术也一样需要状态的配合,在导演命令开机的时候,演员们会用最积极的状态去完成本小结戏剧的表演。例如,亲人离去,就需要演员最大限度的让自己的状态调整为悲伤,失落的样子;当获得成功时,演员需要让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疯狂忘我的兴奋状态。所以说,播音主持与影视表演都需要状态的调整,只有好的,到位的状态才能表达出作品的情感世界,才能吸引受众去关注,去品味,去分析。
(二):艺术创作时的角色化
毫无疑问,影视表演者的工作就是将剧本中的人物用自己的方式角色化,也就是去塑造剧本中的人物。所以说,影视表演最根本的目的是将其剧本中的人物角色化,而播音主持艺术同样也需要创作者将其角色化。
角色化这一因素对于主持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当中,主持人作为一档节目的核心,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位置,这样才不会偏离节目。例如台湾著名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吴宗宪在主持娱乐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时表示,我作为一名娱乐节目主持人,我的角色定位就是观众的“玩伴”,如何陪伴我的观众度过这一期节目的时间,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吴宗宪将自己定位为一名“玩伴”,对节目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有像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撒贝宁,他就将自己作为一名为当事人打官司的律师,让节目在他的掌控之下顺利进行,而学法律出身的他更容易将自
己的位置轻松摆正,让节目变的更加有看点。如果说只是一个主持人在完成他的工作,将一期节目或者是一台晚会串联下来,我相信这样的节目也成为了没有灵魂的物体。因此,将节目主持人角色化是一种更好的主持方式,会更能赚取观众的眼球。
而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主持不应该与戏剧混为一谈,而应该把主持的“表演”换为“表现”,并且提出,主持人应该真实的表现出自己就可以了。而又的学者认为主持艺术应该包含表演,其中《电视表演》一书中提到,表现自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积极表现,所以说播音主持艺术应该保持它原有的朴质性,应该具有影视表演中的“表演”这一成分。
三:播音主持艺术与影视表演的差异性
虽然播音主持艺术与影视表演艺术是相近的学科,虽然他们有相容共通的地方,但是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他们也有根本性的差异。
(一)艺术表现的外在形式
影视表演是通过语言,形体,表情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播音主持艺术也是通过这些外在形式去表达。但是就是这几种外在形式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1)语言:影视表演是演员通过特定的语言环境,利用特定的感情方式表达出来的。但是播音主持就更倾向于日常化,口语化。例如在戏剧表演中,演员想用表演的方式告诉大家“汶川地震死了好多人”,他就会用特定的台词以及夸张的语言功力,让大家知道他在表达什么。如果说这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他会用带有悲伤,怀念的态度,告诉大家这样的一则消息。因此,在语言方面上,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2)形体:简单的讲,影视表演的形体要比播音主持的形体夸张的多。播音员主持人主要是通过他的有声语言表达来传递信息的,不能说形体对播音员主持人不重要,但是他的作用不可能大于影视表演。播音员主持人的形体只要大方,得体,自然,不做作就可以了。所以,在这方面影视表演的要求就要更高一点。
(3)表情:这两者都会在摄像机面前传递信息,他们都会在一个虚拟的,空阔的环境下,迅速的调动自己的情感。但是播音员主持人可能注重的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以及自己的亲和力,而表演艺术需要表演者全身心的投入到塑造者的身
上,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更复杂的情感。
(二):艺术思维的内在形式
任何艺术都是通过内心的活动,从而表现在外在形式的一种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影视表演就和播音主持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向。
影视表演的思维是表演者通过对当时情景的再现,通过自己对当事人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情节的分析,迅速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而播音员主持人则要通过对现场的控制加上自己富有特点的语言功力,还有就是他的判别能力和积极的反应能力,这就说明播音员主持人的思维能力需要更强一点。例如在历届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一直都是舞台的核心,这时,影视表演者只需要将自己的节目内容完整的,深入的传递给受众就可以了。而主持人则需要更多的思维能力,去思考我该怎么谢谢演员,我该怎么引出下一个节目,如果现场出现状况,我该怎么解决,例如演员摔伤,时间富裕,这都是主持人要考虑到的问题,而在此期间,时间会很少,所以在思维形式上,主持人要比演员更具有难度。
在我们形成艺术的个体当中,思维形成的方式会有不同的道路,这就是主持人和演员的区别。
四:播音主持艺术与影视表演的融合性
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之间的融合与差别,一直是业内讨论的话题。他们对主持人的理解有两种。其一就是说主持人是表演者,他将节目的内容进行积极地,有目的表现出来;而有的专家学者就认为,播音员主持人是一种“无角色”的表演,他们只需要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就可以了。现在,主持人作为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媒介,许多电视节目需要的是真实的人物,而并不是演员。节目主持人应该是真实的个体,在摄像机前,或者摄像机后都应该是一样的个体;但是没有表演的主持人就不会让人体验到艺术的存在,毕近电视媒体也是一种审美的方式,所以说,播音主持艺术与影视表演艺术有着内在的共通性以及差异性。
而在大多数的主持艺术中,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主持人在舞台上有表演成分的发挥,像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欧弟,可以信手拈来的表演一些桥段,为调动现场的气氛;倪萍也是出身于表演,说以他可以游刃有余的解决舞台上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这些都足以证明播音主持与影视表演的关系。现在有很多艺术类
院校为播音主持艺术课程开设了表演课,为了就是让主持人能够学习表演的解放天性,在舞台上更加放松的表现,这些都体现了播音主持与影视表演的融合性。参考文献:
【1】《节目主持人通论》 应天常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节目主持艺术研究》 魏江南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中国播音学》 张颂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娱乐节目主持艺术》 文库资料
【苏州大学影视艺术学】推荐阅读:
苏州艺术文化中心08-10
苏州大学学习感悟06-23
苏州大学翻译与写作07-31
苏州大学司法鉴定09-12
苏州大学考研难吗11-14
苏州大学企业管理考研1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08-12
苏州大学mba招生简章11-20
苏州大学2011年迎新工作安排10-20
2018考研:苏州大学风景园林备考经验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