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诚信问题

2024-07-17

如何看待大学生诚信问题(共13篇)(共13篇)

1.如何看待大学生诚信问题 篇一

大学生上网应该注意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日趋完善,也渐渐普及了。为了适应大众的需要,便有了网络游戏,有了QQ,有了博客,有了各种各样的版块。于是,上网的人也一天天增多,其中不乏有许多大学生。

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有很多,比如查阅资料、聊天交友、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网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产物。网络可以使我们视野开阔,更新观念,取长补短,激发创造力。从这一方面讲,网络对我们大学生是有利的。但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网络在丰富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弊端,许多大学生深受其害。

因此,怎样利用网络,使我们既能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了解一些有用的信息,又不能被垃圾信息所污染就成了大学生上网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了。

具体地讲,我认为大学生上网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上网应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上网可以查阅

资料,可以了解时事,可以干好多好多有意义的事。但是,网上不免也有些不健康的知识,学生时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时期,这些不健康的知识很容易被学生接纳。因此,大学生上网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出现了好多大学生电脑高手,他们利用非法手段,侵入他人计算机内盗取信息,或恶意攻击公共网站等。这些都是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切不可效仿。大学生在掌握有关网络前沿知识时,应该个好地利用它来创造价值,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不能像个别大学生一样,学习到一些电脑顶尖知识后,急于寻找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进而在 Internet上显示身手,寻找一些网络安全漏进行攻击,肆意浏览网站内部资料,删改网页内容,发布他人隐私等,在有意无意之间触犯了法律,遭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大学生上网应该注意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明白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被扭曲的意识所征服,我们才不会被变相的“知识”所污染,我们才更不可能被戴上“罪人”的帽子。

二、大学生上网应注意合理的安排时间。大学的时光并不是佷长,转眼之间就到了为工作而奔波的时候。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们应该更好的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争取多学到一些有用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好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不免要与网络打交道,我们需要某些资料的时候要用网络来查找,我们身心疲惫的时候也需要用网络来消遣,我们需要交际或联系亲友的时候也同样借助于网络。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它们都说明了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也证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

但是,大学中也不乏有人过度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看过这样一个调查:在被调查的4000余名大学生中,有66.35%在学校中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2至3小时,这就意味着这些大学生每天在网络上所花费的时间占据了他们课余时间的大

部分。试问,没有学习时间的保证,哪里还会有知识的巩固与加深?

因此,我认为大学生上网必须合理安排好时间。上网要有时间的限制,否则很容易被网络所麻醉,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再者,我以为大学生上网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每周10小时,要知道上网所需的费用也是不少的。学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本来就不是佷好,如果把相当一部分生活费花在上网上,那么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保障呢?

三、大学生上网要注意个人安全。对于我所讲的安全,就是指个人的人身安全罢了。据我所知,佷多大学生是在晚上上网,而上网的场所大都是在学校周边的网吧(仅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不和谐的因素,网吧更是如此。网吧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尤其以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们更是居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网吧的治安。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去上网,其安全不免令人担忧。有些小混混们故意和你搭讪,跟你“借”网费,面对这样一群流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该怎样呢?

因此,我以为我们要防患于未然。上网之前我们应该做出选择,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比较正规的网吧,尽量选择在白天上网,最好有同学或朋友相陪。在此,我要提醒各位酷爱上网的女大学生们,你们更要如此,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然,我还是希望大学生们不要去学校外边的网吧。我们学校的信息

中心条件也不错,里面环境优雅,秩序井然,相比学校之外的网吧可谓安全多了。我想,同学们要是查阅资料或听音乐看电影就已很足够了。

四、大学生上网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最近几年来,利用网络来敲诈的事时有发生。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窃取他人信息、隐私进而进行敲诈、勒索。而被敲诈、勒索的对象,除了有很多社会上层人士之外,还原不少大学生。当然,我所讲的大学生被敲诈、勒索只是小范围的。更重要的是个人被坏人侵犯。比如一份份垃圾邮件无休止的到达我们的E-mail,手机莫明其妙地受电话或短信骚扰、、、、、、这一切,都与我们在与亲友网聊时在电脑或网络上留下一些隐私信息直接相关。

因此,如何在上网过程中保护很好个人隐私,就成了大学生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大学生应该怎样在上网时保护个人隐私呢?我认为首先得加固自己的账号密码,就拿我们经常用的聊天工具QQ来讲,我们最好设置一些密码保护,采用不一般的密保问题进行身份验证。其次,我们应尽量少留与自己相关的一些重要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出生年月日等。再者,有很多大学生喜欢在网上上传自己的照片,我认为这也是有很多安全隐患的,所以我建议大学生应该重视这一问题,以免在今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五、大学生上网要注意对信息真假的辨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大学生们也成了所谓的“网购族”。的确,网络功能的强大是无人能及的,它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东西。但是,网络毕竟是虚拟的,它上面的信息也不乏有许多虚假,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就拿网络购物来说,有的大学生经过“淘宝”购得一双自己喜爱的球鞋,结果拿到手后却发现与网上所讲的质量有很大差别,最后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就是没有辨别真假信息的直接后果。庆幸的是,我们只是略微损失了一小部分钱财而已。但是,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远不止着一些热而已。网络陷阱随处可见,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其中。

因此,大学生应该提高警惕,增强自己对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受到网络欺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六、大学生要注意文明上网。这也是我最想要讲的了吧!现在有一部分大学生不思进取,整天上网浏览一些低俗下流的垃圾信息。不崇尚科学也就罢了,还整天使用一些不文明语言,侮辱他人。这些,都是在长期不文明上网过程中所带来的恶习。

大学生是被赋予崇高使命的文明者,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个人的自身素养。因此,我们更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如此,在社会中更应如此,在网络中也同样如此。

因此,我发出如下倡议:

1.争做网络学习的模范。我们要善于上网学习,辨明网上的善恶美丑,自觉抵制各种虚假、消极内容,远离黄毒,不沉溺于虚拟时空,不断提升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领会网络文明的内涵,增强网络文明意识,崇尚科学,追求真知,使用网络文明语言,不侮辱欺诈他人,为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作出积极努力。

3.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增强网络安全

意识,充分认识网络安全对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合理、和法地使用网络资源,杜绝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综上所述,大学生上网已成为一种必然。应为大学生要用网络来丰富自己,要用网络来交际娱乐......为此,大学生必须正确的处理上网问题,充分利用好网络的强大作用,以达到自己的需求。有人说上网有问题不是上网本身的文题,的确,作为具有较强自觉意识和善恶分辨能力的大学生们,是不是也该好好正视一下上网问题呢?

2.如何看待大学生诚信问题 篇二

一、目前我国网贷业发展状况

(一)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严重缺失

在我国的工商登记中,没有网贷业务。网贷业务之前是“三无状态”,没有监管部门、没有规则、没有门槛,监管上处于真空状态。

2015年底,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界定了网络借贷的概念,明确了监管方为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时,遵循“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由地方金融办负责风险防范与处置。该《办法》做出了18个月过渡期的安排,在过渡期内先是通过网贷机构规范自身行为、行业自查自纠、清理整顿等净化市场,所以现阶段对网贷的监管还未落地。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国家是分业监管,但混业经营,就导致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央行管第三方支付,银监会是管网络借贷平台的。但是,一般这些P2P平台都需要第三方支付完成,分业监管就导致步调不一致,从而出现很多问题。

虽然在工商经营范围内,不允许互联网经营金融业务及金融贷款,但网贷公司的官方网站上,都明确写明可办理金融业务,可办贷款。

注册公司较为简单,只需办好工商登记和向工信部门备案,就可以从事网贷业务了。因为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并无网贷的业务,因此,网贷公司与学生签下的是服务管理合同,并非买卖合同或者借贷合同。

(二)贷款制度混乱不堪,乱象丛生,没有规范统一的标准

网贷公司的利润来自服务费和逾期费,这些费用都由网贷公司自行定标准,较随意,一般服务费是贷款总额的5%,有的平台甚至收10%。而一旦逾期,学生要额外偿还贷款总额的10%,甚至更多。

平台间相互不沟通。这从侧面反映了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容易导致一些学生重复借款,最终债台高筑,超出偿还能力。

贷款程序过于简单,贷款门槛过低。很多网贷平台为了抢占市场提高营业额,纷纷降低贷款门槛,推出简单的贷款程序,多数分期平台只需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办理贷款。这样虽然能确保学生的身份的真实,但是却无法按上文的标准筛选学生,很难确定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贷款。虽然平台可以通过上门催收等方式追回贷款,学生本身也怕逾期还款对自己未来前途及个人信誉名声造成影响,最后求助父母也能还清贷款,这也是目前为止学生贷款坏账率还比较低的原因。但是,这样对学生和他的家庭却是一种伤害,让有些贫困家庭承担原本无力承担的压力,也纵容了学生进行非理性消费。

二、理性看待大学生网贷问题

大学生网贷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缺乏政府有效监管与行业自律,在其野蛮的生长过程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外界不应太过于苛求,而是应该理性、客观务实地去看待其中的利与弊。

(一)大学生网贷的积极作用

首先,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或者自主创业。目前,高校大学生申请银行信用卡较难、申请周期较长、步骤相对复杂而且额度一般在500~3 000元。因此,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大学生贷款的P2P平台出现,学生们可以向这些平台申请获得资金。而申请门槛相对信用卡而言简单很多,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学籍证明即可。在用途上,资金的使用方向完全没有受到限制。除了主推消费贷款之外,P2P平台当前也正在把大学生创业、助学贷款纳入推广计划,这将有助于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不增加父母家庭负担的情况下完成学业,也可以帮助没有经济基础的学生进行贷款进行自主创业。

其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经济意识。可以使大学生不再完全依靠父母来消费,因为自有还款压力,更能鞭策大学生去省钱理财还贷,对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信用意识与金钱意识都有好处。

(二)大学生网贷的消极作用

首先,使大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日益膨胀。大学生因为出身地区、家庭背景等的不同,经济条件难免会高低不等,其消费水平自然也会不同。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健全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形成盲目的攀比心理。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依靠父母供应又很难办理信用卡时,他们的消费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一旦有些网贷公司利于“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钟到账”等幌子向他们进攻,他们很容易被吸引而贷款。从而更助长了他们的攀比和享受心理。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校大学生网贷消费的物品主要是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除了数码产品,游玩、衣物、餐饮等同样是大学生网络分期贷款的主要消费内容之一。

其次,过度的超前消费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前途。网上贷款分期消费门槛低,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的平台,但不少人消费欠理性,甚至负债累累,影响学业。另外,一旦出现逾期不还的情况,将会影响大学生在银行的个人征信,同时也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大学生目前还属于没有收入来源的群体。有平台愿意提供贷款是好事,但并不鼓励学生们过度消费,毕竟当前其还没有收入来源。大学生在合理控制消费的基础上,应该好好利用平台,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

总的来说,大学生网贷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事物,我们应该理性地去看待所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网贷行业保持自律,社会共同监督;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非理性消费。

摘要: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受不良网贷平台诱导而过度消费的大学生成了各家网贷平台争抢的客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的网络贷款,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有可能让他们陷入难以自拔的“高利贷”的陷阱。如何理性地看待大学生网贷问题,不仅关系着大学生和其家庭的未来,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 篇三

关键词:我国;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141—001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依据我国当前现实生产力的客观水平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之相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状况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且呈现不平衡与多层次性。低水平、多层次的生产力及其由他决定的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排他性权益再加上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与此同时,生产要素仍归不同阶层和个人所有,它也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性,因此,也要参与财富及收入的分配,不同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不同及劳动量的差异必然导致收入存在差异,诚然,“效率优先”的原则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一部分人通过正当手段辛勤劳动先富起来,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与此同时,可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中合理成分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的平均主义与“大锅饭”现象。因此,允许存在合理的收入差距。但是。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问题的弊端在于过分强调“效率优先”而忽略了“兼顾公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剥削”现象日益明显,收入差距过大且仍在不断扩大。

收入差距的极其不合理,具体表现在,据国际衡量标准“基尼系数”来看。一般认为0.3以下为平均状态,0.3~0.4之间为合理状态,0.4以上为收入差距过大,而我国经济学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0.45~0.55之间,说明我国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二元制结构明显突出。长远以来“以牺牲农业发展来换取工业增长”的做法造成了城乡之间差距夸大的后遗症。城乡中居民不仅享有高工资还有奖金福利及一系列良好的社会保障待遇。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乡村居民大多无正常工作失业在家,福利社保更是无从谈起。再加上户籍制度、政府政策倾向等一系列因素,加速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此外,地区以及行业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以“效率优先”实际上是城市高薪阶层对乡村低收入农民这样的弱势群体的无形剥削。再次分配虽称“注重公平”。但因政府调节不力,农民承担了主要纳税义务,政府税收实质上是再分配领域对农民的又一次剥削。政府及城市高收入群体多享有多获取却少支出,相反,低收入的农民阶层多支出,这无疑会引起收入差距的形成并拉大。事实上,过度悬殊的收入差距不可能是经济公平,收入差距合理的表现,同时也必然会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首先,收入差距悬殊会严重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效率提高之所以有赖于公平,就在于分配的公平本身能够给劳动者和其他个人增加各种要素的有效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激励。如果人们普遍认定分配不公平,那么便会失去增加要素有效供给的动力。从而影响效率的提高。其次,收入差距悬殊会阻碍宏观经济的增长,在当前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市场背景下,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全国8亿多农民收入水平低。因此消费水平得不到提高,这一庞大低收入群体的有效需求不足。必然会影响全社会的有效需求,只要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明顯,势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生产过剩,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致命缺陷,即生产无限扩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尖锐矛盾。因此,收入差距悬殊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产生制约作用。再次。收入差距势必使很多人产生不公平感,从而无形中加大了产生摩擦和矛盾的可能性收入差距过大。不仅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初衷,而且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格格不入。

为了避免因收入差距过大而引起的不良后果,可采取的以下建议供参考,以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问题:一、加快经济发展。这是解决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根本。二、扩大就业,尤其是乡村农民的上岗就业。确保他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三、继续加强与完善乡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家庭的最低生活有保障,并逐步对低收入农民实行一定的福利待遇。四、进一步转变“注重公平”的观念上一新台阶,通过税收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加大再分配的力度,争取在“兼顾公平”这一环节上真正转变“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

4.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就业问题 篇四

不知不觉,我们走进大学的校园已经一年了。时间飞逝,还有v三年我们就要走向社会,走向自己崭新的生活。三年时间很长吗?不!时间如水,东流而去,不舍昼夜。光阴就在我们的嬉笑玩乐,顽强拼搏中,潺潺逝去了。

现在的我们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小王子、小公主,我们不知道现实社会中的人情冷暖,激烈竞争,我们还很天真。然而,三年之后,我们能否适应这个万变的社会,在社会中生活而游刃有余?三年的时光能否让我们真正成长起来,开创自己的世界?我们不小了,这个时代也不容许我们在继续放任自己玩乐下去,形势是严峻的。

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

尽管如此,中国教育部决定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可以缓解就业难。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来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大学毕业生多,市场需求少,要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就只有依靠社会关系,尤其是在报考和录用公务员方面。通俗地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父母在社会上是有权有势有钱的,子女肯定能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虽然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不准妻儿等直系亲属到本单位工作,但是中央政府不能禁止朋友安排我的子女,我安排朋友的子女这样的友情交换。

教育部长袁贵仁曾强调加强创业教育,优化政策环境。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接受有补贴的创业培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但是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是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从事的多是规模小的个体经营的行业,成功率低。而且,自主创业只适合少数人,具有创业素质和条件的人毕竟很少。依靠创业只能缓解就业难,要根本解决就业难问题基本上是天方夜谭。v

中国严峻就业形势未来四大趋势具体是: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今后几年,城镇需要就业人数每年仍将保持两千四百万人以上,而现有经济结构条件下,按经济增长保持百分之八的速度计算,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仅一千一百万人,供大于求缺口一千三百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

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去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未就业有两百多万人,从今年到二○○八年,国有企业关闭破产还会涉及三百六十万职工,纳入新政策范围的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约四百万人。

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资源枯竭城市就业问题解决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力总体素

质偏低问题更加突出,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尤其严重。同时,国际贸易磨擦、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变数,也将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产生影响。

四是来自新成长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领域转移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预测,未来几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超过一千万人,今年达一千六百零三万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七十五万人,按初次七成就业率计算,年内可能有一百二十四万人无法当期就业。农村尚有一亿左右富余劳动力,按“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每年要转移就业九百万人。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国家很关注的问题近些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这些措施下,很多大学生都实现了就业,成为了这些措施的收益者,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没有能够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实现就业或者是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来回报社会,来回报自己的父母,根据一些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7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1、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2010是较之前最为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2011年的就业情况就更难以想象。

2、就业的供求不平衡。虽然2010届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如2009届大学生那么严峻,但是他们的境况也不好过。虽然招聘大学生的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多,质量也提高了,但是他们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我们殡葬行业,亦是如此。08级顶岗实习情况也不乐观。

3、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过于集中。在网上和一些调查数据显示,有64.9%的被调查者就业意愿集中到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其中把外企当作理想工作单位的占33.8%,把政府机关当作理想工作单位的占31.1%;以下依次是合资企业12.2%,国企9.5%,科研机构6.8%,自主创业4.0%,学校和军队各为1.3%,而民营企业为零。就业意愿集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毕业后愿意到其他中小城市工作的比例较低。调查中发现,无论其生源地是哪里,高校毕业生都不愿离开上学地就业,如前所述,甚至有高达62.2%的被调查对象即便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2)对职业发展前景和薪水的注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当前有些城市提供就业岗位的主体——中小企业,尽管人才缺口比较大,但大学生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会将其作为就业对象。

4、政府引导学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分流城市就业。尽管中央于2005年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引导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但总体来说政府引导众多大学生到最需要人才的基层、西部偏远地区就业的效果并不理想。就以北京为例,据有关部门反映,从2004年以来,尽管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加,但总体来说,其所占比例依然偏低。2004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仅

有2.3%的人员到西部地区就业,有3.8%的人员到基层就业,2005年分别为3.1%和3.7%,2006年分别为3.1%和5.0%。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特点是:压力与机遇共存

1、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将会导致对就业的有力拉动。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为7.5%,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长将来自政府主导性支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9.9%。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80万个就业岗位,换言之,至2010年可以新增加700—800万个就业岗位。就是说,尽管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但如果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就会为新增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比较而言,高学历求职者的就业形势将会更为有利一些。

2、政府和全社会正在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落实和完善再就业优惠政策等。

三、促进并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1、加大力度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目前基层和偏远地区经济落后,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匮乏,亟需吸纳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因此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工作的政策力度,扩大大学生输送人数,从而既支援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发展,又减轻大中型城市就业压力。基层或偏远地区也应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颁布一些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本地支援经济建设。

2、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服务业是吸引专业人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要渠道。“十二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持续增加,应该合理升级服务业结构,快速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扩大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丰富和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使各城市进入稳定增长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3、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就业薪资期望偏高,就业意愿过于集中,不愿意离开大城市就业,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就业心态没有调整好的主观原因。

5.如何看待大学生诚信问题 篇五

近年来,钓鱼岛问题可谓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影到了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虽然中国和日本的钓鱼岛纷争是由来已久的,而且中在早期就已经推出“主权在我,搁置纷争,共同开发”的方针,但由于日本针对钓鱼岛不断挑起事端,企图把钓鱼岛占为己有,其野心就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大量的史书记载显示,钓鱼岛是中国的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在2012年,中国学者赴日本国家级档案局取证,发现多份文件显示钓鱼岛是中国的,则日本早已明白无误地知道事实。而日本觊觎的是钓鱼岛的军事价值,战略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据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少将罗援指出,按照《国际海洋法公约》,一旦日本拥有的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不只是占有了钓鱼岛列屿的那几座岛,而是将其领土踏在中国大陆架上,直接影响到我国领土的安危。而且钓鱼岛也蕴藏着丰富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失去钓鱼岛,也会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既然钓鱼岛是中国的,无论如何都理应义无反顾地保护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这是国家统一的保证。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正确理性看待钓鱼岛问题和中日关系,还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随着日本一次有一次地触及中国的底线,保钓运动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了。特别近年来,日本针对钓鱼岛上演的闹剧越演越烈,日方大张旗鼓的“购岛”计划,计谋将钓鱼岛国有化,这个事件引起了我国公民的极大的愤怒。在去年由于日本右翼分子非法登上钓鱼岛,引起我国各个城市出现了大批爱国人士上街进行了反日抵制日货的游行示威。而作为一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们应更理性地区看待这些事件。据新闻报道,在游行示威当中,发生一些不文明不人道的事情,就是参与游行示威民众打了抵制日货的爱国口号,看到日本牌子的产品就砸烂毁掉,许多中国同胞深受其害。爱国固然是好事,如果有人只是借着爱国这个堂皇的头衔找乐子发泄自身的不满,这决不是爱国,而是给国家给政府找麻烦。我们应该更理性地看待中日两国的关系,两国的矛盾绝不是抵制日货就可以解决的。而且日本商品也是在中国制造的,为中国解决了部分的劳动力,给中国政府缴纳了赋税,日资企业也给中国带来了经济利益,这是一个双赢的游戏。

从上可看出,中日两国关系的处理是复杂的,但两国友好交往时必须的,作为国家的新生一代,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看待中日关系,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行为来维护国家利益和谋求国家发展。由于日本二十世纪前期在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和恶行,而今天的日本不愿直面历史的不诚恳态度,再加上不断升级的钓鱼岛事件,这一切都是与我们的爱国情怀相冲突的,但是我们应当避免偏激情绪,抛弃偏见。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以和为贵”,而且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维护和平的世界坏境,保持国家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才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处理与日本的关系上,第一,我们要冷静。任何过激行为都会带来负面效果,就比如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对日货进行打砸,这些行为都是不冷静的,缺乏思考的,忽略了大局利益。第二,虽然矛盾是存在的,但是合作和发展是需要的。我们还是需要学习和利用日本的技术和经验,谋求

6.如何看待““秘书病””问题 ? 篇六

更新时间:2014年04月29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时事评论背景:

官员的秘书问题近日被屡屡媒体被关注到。4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网发布了习近平在1990年3月,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时的讲话,讲话主题是谈秘书工作,习近平要求秘书不自恃,“不能认为„机关牌子大、领导靠山硬‟而有所依仗、有恃无恐,更不允许滥用领导和办公室的名义谋取个人私利”。据报道,去年来云南、广西、河北省平山县都曾下发通知,要求取消当地的专职秘书。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 “秘书病””问题

当媒体在谈论“秘书病”时,它们究竟在谈论什么?显然的是,这重点指向的其实是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部分官员秘书的过多现象,1980年,中办发布《关于中央领导同志机要秘书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正省部级以上领导才可以配专职秘书。但放眼现实,为县处级领导配备专职秘书者都随处可见;二是秘书腐败现象的接踵出现。近年来,不仅官员与秘书连续落马的新闻时常见诸报道,甚至秘书成为领导“贪腐掮客”的也不鲜见。

客观地评价,就媒体所指出的这两种“秘书病”而言,后者的纠偏难度无疑要远甚于前者。因为针对秘书数量过于泛滥的现象,进行强制性的规定,或者进行秘书制度的相应改革,它的治理效果应该可以被想象。但具体到“秘书腐败”的问题上,一切并没有这么简单。部分官员的秘书为什么会成为那个轻易腐败的群体?自然是因为他们分享或延伸了领导手中的部分权力,进而利用这部分权力寻租。由此出现了“二号首长”“XX第一秘”等匪夷所思的怪现状。

以上是并不难厘清的逻辑:其实所谓的“司机腐败”、领导家人腐败和秘书腐败有着共同的根源。那就是一些官员手中就掌握着不受约束的权力,或是局部的行政运行没有被严格限制在法治范围内。没有被关进笼子的权力,一旦邂逅到本身就存在着弹性空间的行政生态,那么“与领导亲近的人“,自然更容易获得某种寻租的机会。此时倘若其中的领导人自身亦存在贪腐的事实,那么秘书成为“贪腐掮客”就会顺理成章。并且,因为特殊的身份,秘书会更快地推动贪腐官员的堕落化进程,且让此种腐败具有特别的隐蔽性。

7.浅谈如何看待农地整理的生态问题 篇七

1 农地整理的生态问题

1.1 农地整理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 农地整理犹其被重视。农地是农民生活、耕种的地方, 农民离不开土地。从旧时代无化学耕种到机械化的耕种, 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机械化耕种的时代, 农民的收入迅速增长, 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农作物种类的增多, 也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全是随着土地的开发、机械化的运用, 还有混凝土的修建等, 给原来的耕种土地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机械化的运用, 虽然提高了生产生, 但是给土地生态带来了污染;耕种土地无规划地开始, 破坏了原生态的景观, 对某些生物造成了破坏;各种混凝土修建, 造成了水生生物的破坏等。农地整理过程中, 如果不能正确对耕种土地进行合理规划, 土地不但得不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同时耕种土地也得很好的利用, 达不到集约利用的目的。如果农地整理不能解决生态影响问题, 将也是生态问题, 发展与影响得不到协调, 严重造成逆境的发展后果。农地整理的实现, 关键在于生成问题的解决, 做好生态才能更长久地发展农经济, 改善生态、生产环境。

1.2 农地整理设计问题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 对于农地整理的设计并不能考虑周全。往往只注重于经济的当前局面, 而不考虑到以后的生态影响问题。在对农地整理过程中, 对田地的保护意识不深克。许多农田被农地整理变成了一片旱坡, 或者废地。比如很多地区受到市场的影响, 看到水果在市场上消量不错, 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来源, 大片水田改为坡地种果树。到最后种水果的“跟风”已过, 不但水果太多, 价格卖不了好价钱, 而且只能将果树砍掉。这样一来, 水田不但没了, 果园也没了。其海外侨胞, 就是村村通路的新农村建议, 有某些地方不能合理地对农地整理。很多建设只看中某一地段平旦, 出入方便, 毁农田建设。这样一来, 新农村建设成功了, 但是农田没了。再者, 许多混凝土修改规划不合理, 混凝土建设穿插农地, 占用农田种地。不但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且农地占用严重, 难以保证农地可持续性发展。给整个农村生态事来了恶变。

1.3 农地整理污染问题

在土地整理规划中农地整理较为严重为污染现象。由于对种田或者其它农作物规划不合理, 工厂、街道排污处理不够, 建设经济的同时, 农地整理免不开被污染。造成田地用水不便利、水源不适合农作物使用, 或者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对污染现象的改造。这些都是农地整理相关产生的不协调, 用地不适当, 建设不适当产生的生态恶化后果。原来应该保持的田地被规划为楼房使用, 原来可以弯路修建的公路, 把田地占用。这一切不合理不适当的土地整理, 都只在方便建设为理由而污染了农地或者毁掉原有的田地。给生态带来人为的污染, 本来可以避免的污染, 被土地整理的不合作造成生态的不协调污染。农地整理规划只想方便现代化建设, 忽略了生态污染问题。

2 如何解决农地整理产生的生态问题

在目前的农地整理中, 特别是一些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 一些地方开垦荒地、荒沟、荒滩、荒丘, 整理“空心村”, 增加了耕地面积, 发展了农业生产, 为解决当地群众生活,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有些地方没有经过认真调查分析,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也出现盲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现象。这种破坏土地生态, 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只会加快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有悖于农地整理的初衷, 对于农地整理产生的生态问题, 如何找到解决办法, 提出几个重点方案。

2.1 对于农地结构尽可能排除混凝土建设。

由于混凝土建设缺乏透气、非藏水分、扩大热量等性质, 在田间、坡地等建设公路、水道等, 有影响于农作物或其它植物的生长环境, 造成生态的变化。为此, 田间、坡地等农地区域, 不宜使用混凝土建设。

2.2 对于农地占用问题应该在规划路线上改正。

比如田间、坡地, 不宜开路口, 特别是要道。每天来回汽车带来的二氧化碳污染外, 还占用了农地。因为不建弯路是节省建设经费、方便交通, 但是占用农地搞建设并非正确策略。

2.3 对于农地区域应该提高绿化意识。

农地区域绿化, 能够给农作物保护水分消失, 减少日光的照射, 从而也保持日夜的温度偏差。做好农地绿化环境, 还可以吸引掉机械、人类、动物产生的二氧化碳, 很大程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2.4 对于农地某些地方, 不但应该保持

原有的沟塘, 对于不能使用种农作物的地方, 适当用泥土建设能积水的沟塘。不但可以防止旱涝, 保持农地间的充足水分, 清鲜空气, 还可以生栖其它生物, 从而保持生态平衡, 减少生态恶劣变化, 给农地持续良好的种值环境。

总结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随着经济的发展, 日益严重的耕地保护形势。如何保护耕地。如何能在耕地数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耕地的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能力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中国的耕地保护,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农业土地整理功不可没。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业土地整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耕地质量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农地整理中生态问题的分析, 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归结于生态保持意识问题。只考虑方便交通、当前市场经济, 不考虑持续生态保护, 是农地整理中造成各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比如在农地整理中农地的占用、混凝土的建设, 还有机械化和污水等污染现象, 给生态造成不平衡。文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例如农地区域尽可能地减少混凝土建设, 不只方便于交通、节省建设经费而在农地间开路、建设, 应该弯路不占用农地。而且农地区域应该搞好绿化, 保留沟塘等。只有提高对生态的保护意识, 正确规划土地利用, 才有望解决农地整理的生态问题。

摘要:土地整理的意义在于对土地的使用方式、使用结构和使用关系进行重新调整。根据我国国情的发展需要,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然而, 在整理过程中农地整理比较重视, 农地整理能否做到合理, 不但影响到土地的集约利用目的, 影响到民意所望, 还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本文浅谈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以供交流。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地整理,生态问题

参考文献

[1]叶艳妹, 吴次芳, 黄鸿鸿.农地整理工程对农田生态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保育型模式设计[M].农业工程学报, 2001第5期.

[2]鲍海君, 吴宇哲, 胡昱东.环境伦理型农地整理规划设计与运作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 2003第3期.

[3]叶艳妹, 吴次芳, 程承彪, 邱玲章, 黄盛玉, 郑瑞辉[M].应用生态学报, 2002第9期.

[4]叶艳妹, 吴次芳, 程承彪, 邱玲章, 黄盛玉, 郑瑞辉.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理论和.

8.如何看待大学生诚信问题 篇八

关键词:早恋 成因 危害 对策

班主任,尤其是高中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班风学风问题、纪律问题、卫生问题等等,但是最令班主任头疼和棘手的问题莫过于高中生“早恋”问题。早恋问题过于敏感,既要教育好学生,又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因此,如何把握轻重,如何拿捏分寸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想做到适度有效,班主任就要认真研究早恋的原因、危害以及对策。下面笔者分别从早恋的成因、危害和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早恋的成因

第一是生理原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质增强,生理、心理趋于早熟,中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身高、体重陡增,第二性特征渐趋明显,性的心理欲求萌发提前,会较早地对异性产生好奇、爱慕和吸引等思想感情。第二是社会原因。“爱情和性”是当今电视、电影、网络、书刊等媒体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生接触多了,自然性刺激就多了,性剌激的增多,使青少年的性本能在客观上得到了强化。加之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信息十分敏感,表现出过高的兴奋性,并受情绪的影响引发强烈的性冲动。这些都无疑对情窦初开的中学生的早恋起了强烈的鼓动作用。第三是家庭原因。家长忙于工作、应酬,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忽视了对孩子的正确管教,使他们缺少温暖、缺乏正确的心理辅导,孩子感到孤独,加上学习压力很重,他们渴望有人陪伴他们,由于异性间的情感具有互补性,因而易于互相取得依附、恢复心理平衡。第四是学校原因。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而学校的氛围、学校的管理对他们影响很大。因为应试教育,学校必须以学习为主,抓升学率,学习气氛比较紧张,学生很少有放松的机会、释放的机会,再加上有时考试失利,遭遇挫折,甚至有时会自暴自弃,这样一来,学生就想寻找倾诉的对象、发泄的窗口,那么早恋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知道早恋发生的原因,那么,班主任就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也为找到对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早恋的危害

1.早恋危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陷入早恋,在这方面花的时间就多,运动的时间必然减少,缺乏相应的锻炼就会影响身体发育。同时,由于早恋会遭到学校和家长的强烈反对,学生只好在夹缝中发展恋情,那么心理压力会很大,随时会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特别要强调的是,陷入早恋,往往因其具有独占性,关注于某一个特定的异性,强烈的患得患失感极易扭曲一个人的性格,不利于性格的发展完善。

2.分散精力,影响学业。这个问题恐怕是早恋最大的危害,这也是学校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沉湎于早恋的学生多数都是沿着“感情直线上升,成绩直线下降”的轨迹运动的。有的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样可以促进学习,其实不然,那只是偶然而已。

3.涣散意志,影响风气。当班级中有人早恋,当早恋成为一种时髦,那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极大影响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有的学生会去模仿,有的学生会产生疑惑,有的学生会产生心理负担。这样的话,班级风气就会涣散,学生的意志和斗志就会被削弱,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会下降,而只图眼前的的快乐,整个班级的成绩自然而然会大幅下滑。

三、早恋的对策

早恋虽然符合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但并不是性成熟的必然产物。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一定的思想和意志所支配和控制。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所以,对中学生的早恋,要加强研究,掌握规律,寻求对策。

1.要加强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应以性教育为核心内容,辅之以伦理教育、价值观教育和责任感教育。让学生了解他们所处阶段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特点,知道自己性冲动是正常生理和心理反应,教育他们不能随欲而为、随性而为,人毕竟不是动物;要教育他们:恋爱、家庭只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有许多更值得追求的东西,要有较高远的志向;要教育他们:做人要有责任感,能承担得起才行。

2.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善于发现恋爱的苗头,及时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束之一规”。尽量把恋爱的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因为学生一旦沉溺于爱情,是很难自拔的,处理起来也相当的困难。

3.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要多关心学生。一般来说沉迷于恋爱的学生往往是家教严谨专制、父母感情不好、气氛紧张、单亲家庭等,他们在家庭中沟通不良,得不到应有的温暖以及得不到足够的理解与支持,实质上是寻求一种情感上的一种补偿。这就需要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给予足够的关怀、理解与温暖,使他们的情感得以满足。另外,学生考试失败也不要严厉批评,而应和风细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不可以分数论英雄。

4.开展多样化活动,拓宽兴趣,使青春期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和转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举办各种比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收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既培养了兴趣,又使他们的精神有所寄托,旺盛的精力得到释放。这种方法是目前来看最有效的方法。

总之,面对早恋我们既不能把它当成洪水猛兽,如临大敌;也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要坚持积极疏导,热情关怀。班主任一定要重视高中生的“早恋”问题,端正自己的态度,丰富和深化对“早恋”问题的认识,用真情和智慧引导学生走出“早恋”的困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整个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9.如何理性看待土地财政问题修改 篇九

今年初,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公布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这一数据以来,关于土地出让金缘何能在“最严调控年”里创下新高?巨额的“卖地”进账如何使用?地方的“土地财政依赖症”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等报道频现,“土地财政”问题更是成为热议焦点。对此,我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讨工作。“土地财政”,是社会各界对以地生财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称谓,是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运作来增加收益的现象。在地方政府财政中,与土地关联的内容包括土地出让收入、不动产税费以及土地抵押贷款三部分。我们认为,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片面地将土地出让收入不断增加等同于“以地生财”甚至“土地财政”的说法有失偏颇,这是不同层面的两个问题。

一、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日臻严格规范

为了切实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6年5月,温家宝总理提出土地出让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随后,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规定将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预算,实行“收 1

支两条线”管理。随后下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财综„2006‟68号),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进一步细化;2008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出让收支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财综„2008‟74号)规定,严格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科学编制土地出让收支预算。2009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财综[2009]74号)进一步强调,加强征收管理,保障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和缴入地方国库保障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地方国库,严格做好土地出让收支预算编制工作。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有力促进了我国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国家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范围做出了明确要求,大致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支农支出、城市建设支出以及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支出、支付破产或改制国有企业职工安臵费支出等其他支出共五大类。在此基础上,重点明确了几类土地出让纯收益支出比例。2004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4‟49号)规定:“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按各市、县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15%确定。”2007年,《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中首次明确: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2010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等3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

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5号)规定,允许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从2010年起,各地在确保完成当年廉租住房保障任务的前提下,可将现行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不低于10%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统筹用于发展公共租赁住房。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规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

二、理性看待土地出让收入不断增加的现实作用和产生原因

(一)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年实践表明,土地出让收入为国家和城市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公共教育、保障性住房、支农工程等建设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在完善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等经济发展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公平。上海甚至酝酿利用土地出让收益充实社会基金,杭州提取土地出让收益支持教育发展等,这充分彰显了土地出让收入在支撑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也应客观清晰地认识到,虽然,2011年土地出让收入2.7万亿,但完全扣除拆迁建设成本后的土地出让净收益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具体数据不清。而且,各地土地出让净收益也不均衡,大城市出让收益高一些,小城市相对较低。从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流量来看,35%的土地出让收益国家已经明确用途,其中,土地出让收益的15%用于农业综合开发,10%用于保障房建设,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真正留给地方政府的自由支配空间比较有限。正是这部分比较有限地收益资金,有效弥补了公共财政的不足,确保了经济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我们认为土地出让收入的稳步增长在地方发展中的作用是居功至伟的。

(二)供地总量增加、结构调整以及通胀预期是土地出让收入增加的主要外因,而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是其深层次内因

依托我们的土地市场监测监管数据分析,我们认为,2011年土地出让价款比去年有较大增幅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面积增长较快,这也是落实国家保增长、促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2011年,全国土地供应总量中以出让方式供应的面积占68.1%,达到29.15万公顷,同比增长39.6%。其中,出让房地产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面积同比分别增长50.4%和30.8%。此外,土地出让价款的增加,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是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招拍挂出让面积同比增长44.5%,占土地出让总面积的88.3%,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二是土地供应总量中房地产用地占比明显提高,房地产用地出让面积占比进一步提高,2010年达45.3%,同比提高了3.3个百分点;三是受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影响,土地征地拆迁成本刚性上涨,导致土地取得成本不断增加;四是通胀预期下,流动性充裕,使得资金加速进入土地市场,推动地价继续上涨,全年105个城市居住

用地地价同比增幅9.95%。

上述关于供地总量增加、结构调整以及通胀预期等只能说是土地出让收入增加的主要外因,这些因素也只是特殊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不可避免;而我国特殊的财税体制环境,尤其是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才是诱发土地出让收入高居不下,个别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加剧的深层次内因。1994年国家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一直面临事权多、财权少的窘境,况且各地纳入预算的财政收入不多。2008年为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国家启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压力陡增,很多处于赤字状态。这种情况下,土地财政收入成为地方各类建设支出的救命稻草,也就不难理解。我们认为,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在符合规划和计划要求,充分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前提下,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等有偿使用方式出让土地,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土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的这种做法,其总体方向是正确的。土地出让收入的不断增加,是土地市场迅速发展,经济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当然我们也发现,随着土地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也的确出现了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以及出让金使用用途、分配不规范等问题,我们对这种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也一直高度关注,今后将进一步根据情况制定各种有效措施,及时做好监管引导。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国土部将会同财税等部门,进一步推进相关理论研究

10.如何看待超越光速这一问题 篇十

光速就是像光一样快的速度,c=3*10^8ms,这一速度被伟大的物理学家用理论证明是宇宙中做快的速度,这一理论在一个多世纪以来都被视为真理,并且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可是,这一“真理”却被意大利的科学家用实验证明是错的,假如该实验所出现现象的确存在,狭义相对论也许就会瓦解,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也许会崩溃。下面让我来谈谈我对超越光速的愚见.意大利科学家对中微子进行了1.6万次的实验,其中就有1.5万次实验表明,这些中微子的速度在穿越了738公里后中微子达到的时间比光快乐六十纳秒没这一现象有力的证明了宇宙中确实存在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我们知道中微子是有质量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任何有质量的的物体的速度只能预先逼近光速,但是相对论是未经过实验证明的,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收到了挑战,现代我物理学的基石受到了挑战。

基于此,有人就说穿越时空已成为可能,可我认为,穿越时空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得来的,而中微子超越光速这一实验已将其否定,那么也就不存在穿越时空这一说。有些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一些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维度,那些中微子也许就是通过这些维度吵了近路,也许这也是穿越时空的另一种途径.如果超越光速真实的存在,这也许会大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不如通讯方式,交通方式,等等等等。物理学等的各个领域也将书写新的篇章。也许我们会与外星人亲密接触。而这一切的一切在现在看起来都是无稽之谈的事情。将来就是因为这一发现而成为现实!

11.如何看待高职学生考证热 篇十一

【摘 要】高职学生应该认清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求自已既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高职学生;培训机构

引言

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的首选条件,也是境外就业、对外 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正的有效证件。职业资格证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全国通用、全国认证、承认。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职业证书制度,提倡“持证优先”,并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要求必须“持证上岗”。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规范化,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从事各种行业的准入证,很多企事业单位要求员工持证上岗。

一、高职学生考证的现状与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所考的证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与专业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财经类专业金证的学生一般报考银行从业资格证、会计专业的学生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投理专业的学生报考保险从业资格证等;另一类是一些公共类证书,如普通话测试水平、英语二、三级、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等。

高职学生考证积极性较高,出发点有这几种情况:一是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要求,此种证书一般由学校组织进行;二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证书是敲门砖,是能力的证明,此类证书一般也是学校组织进行和学生自主需求进行;三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从自己的兴趣、特长方面出发,选择相应的证书考取,此类证书一般都是学生据自身发展和职业规划自主安排进行。比如我院各专业大部分学生倾向于报考教师资格证,因为我国幼儿教师缺口很大,高职学生可以通过考取教师证,参加教育局公招考试后进入中小学幼儿园任教。

二、高职学生考证中存在的困扰

1.高职生为考取一个证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对他们产生无形的压力。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通常不属于高等院校的授课范围,学校往往只讲授专业相关课程知识,学生考证主要是在课余时间完成。比如我院会计专业的学生考取会计证,要参加《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三门无纸化考试。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必须是在一次性全部通过三门考试才能获得证书,而这些课程的开设,并不在大学一年级全部开设,学生如果想尽快考取这个证书,只有参加培训班。据我了解,这类培训班市场价格是一千左右。尽管学院为了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会和一些培训机构联办,学校提供培训场所,收费相对要低点,但收费也是600元左右。如果交了这笔钱,能够一次性考过也值了,但是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自从2013年考试方法改革后难度增加了很多,社会平均合格率每次仅不到10%。所以这就需要多次参考,这对于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2.部分学生陷入考证“盲区”,见证就考。证热,其根本源于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正确的定位,不知道社会到底需要什么人才,此后引发的大学生签约率低的缘故也在于此,盲目择业,对社会贡献低,自已的人生价值也没有实现。但是,考证占据了他们三年学业的大部分时间,以至于和环境脱节,比如放弃了学生社团活动,集体活动,也没有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大学时间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如果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考一些无用的证书,岂不是在浪费生命?所以大学生应走出盲目的考证“误区”,用自己生命中最美的时间去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如何引导,应该成为学校、专业等建设过程中重点考虑问题之一。

三、对高职生考证的一点看法

高职学院的办学性质和大学生择业大环境决定了考证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但如何为高职学生考证扫清障碍,拓宽门路,减轻负担,让学生既能参与考证,又能在自主学习中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觉得可以从下面二个方面着手:

1.学院应创造考证的大环境。比如学院和各培训机构合作,设立专业培训点和考点,提供场地和设施,降低学生报班的成本。各专业教师课程教学应当和专业证书考取的要点一致,着手研究如何提高通过率,甚至提供相应的辅导。这一点财经分院就做得很好,了解到财经分院各专业学生都热衷于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助理会计师证》,分院领导专门研究了考证考试相关方向,在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将考试的主要几门课程《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列入教学计划中,作为专业课程来开设。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就要好很多。另外,了解到会从考试方式由原来的传统考试更改为无纸化考试,大部分学生都无法适应,分院专门购买了会从模拟考试系统供学生练习。这样高职学生在学校期间考取这个证书,可以比在社会上成本降低。

2.对于学生而言,应结合实际、慎重选择。大学生本身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去考取有价值的证件,不要一味的追赶流行。要正确处理考取证书和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加强社会关注度,提高自身人际交往,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手持证书一摞,工作却没有着落,这说明什么,有了证书不等于就有了能力。或许,有些同学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可能不强,但他却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及胜任工作的能力,依然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职学生应该认识到证书只能是一时的凭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快,只有学会学习,掌握足够的自学能力,足够快的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方可以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关键,是保证其持久发展的重要源泉。不能把证书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能力的主要标准,毕竟证书不能证明一切,否则会本末倒置。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应该认清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求自已既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积极参加学习和社团实践活动,考证与实践相结合,将自已打造成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实现“考证”与实践相协调平衡,努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即将到来的求职生涯增加筹码。

参考文献:

[1]张胜利.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9.

12.如何看待大学生诚信问题 篇十二

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然出现矛盾、困难和问题。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没有可供参考的现成答案,要靠我们大胆地探索和试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有的是旧体制下积累和潜伏的,有的是新旧体制交替和摩擦产生的,也有的则可能是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带来工作失误而造成的。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一定时期内手段和条件的成熟程度制约着我们对矛盾、困难和问题的解决程度。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任何急于求成,希望一蹴而就,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怎样看待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10:40 来源:解放军报

一路攻坚克难,一路辉煌相拥。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抉择。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怎样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事关能否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分清主流支流——决不能因存在矛盾和问题而改旗易帜或走回头路

改革开放在面对困境中拉开帷幕,在解决难题中绽放异彩。3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了,国际地位提高了。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比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资源、生态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腐败现象比较严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等。对此,有人产生了迷茫、困惑和疑虑,甚至出现了一些责难的声音。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从全局的高度,对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成效和功绩有科学的认识,分清成就和问题、全局和局部、主流和支流。只有这样,才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改革开放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性,集中地体现在我们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我们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唯一能够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迎难而上、平稳较快发展,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魅力。实践证明,历经沧桑路万条,唯有改革是正道。

我们强调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并不是要回避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从不回避问题,也不反对“反思改革”。我们讲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就是要善于做这样的“反思”。但是,不能以“反思改革”为借口,否定和反对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评价改革开放,关键是要看改革的方向对不对,改革的目标对不对;是大多数人得到实惠,还是只有极少数人得到实惠;是成就多,还是问题多。对此,人们都有切身感受,也不难有清醒的认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性质、主导全局走向。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的成效和功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改革开放全局的性质。当然,改革不会没有问题,也难免会有失误,但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不是主流。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改革的方向出了偏差。恰好相反,许多矛盾和问题相当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措施不完善造成的。因此,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要坚定不移,对矛盾和问题不能掉以轻心。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企图改旗易帜,主张走回头路,不仅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反而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认清深层原因——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

中国的改革开放前无古人、世无先例,既要解决原有的矛盾和问题,又要应对新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这就意味着改革开放必然要在风雨兼程中艰难行进,在艰辛探索中不断完善。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的,这就决定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极其复杂。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所罕见的。”当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资源紧缺问题、劳动力就业问题等,并不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而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区快速发展后,使这些问题更加凸显了。基础薄弱、超大规模、众多民族的中国,在发展中衍生出的问题必然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对因基本国情而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我们既要看到解决它们刻不容缓,又要看到需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任何急于求成,希望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既要解决世界各国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又要面对独特的挑战,这也决定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在发展进程中,各国遇到的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世界的共同课题。比如,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许多国家都曾经遇到,曾严重污染的“雾伦敦”就是典型代表。伦敦从雾都茫茫到今日天蓝水清,经历了几百年。还如,社会转型期间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也是任何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我们只用30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既面临与其他社会转型类似的共性问题,也产生了自己的特有难题。一些矛盾和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复杂。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妄自菲薄,怨天尤人。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从初始阶段进入攻坚阶段,这就决定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会集中显现。任何社会变革都要经过一个从初始、攻坚到完善的演进过程。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个阶段,是各种矛盾相互叠加和充分暴露的阶段,也是社会变革不可逾越的阶段。由于社会转型加速进行,难免在思想观念上不适应,在制度机制上不配套,在应对措施上不到位。这种“成长的烦恼”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如同一个人“成长的烦恼”出现在青春期一样,一个国家“成长的烦恼”往往发生在社会特定发展阶段。比如,收入差距拉大,是告别共同贫穷、收入普遍增加、奔向共同富裕,但分配机制还不够健全的阶段出现的“烦恼”。在“成长的烦恼”面前,我们不应茫然无措,而应通过深化改革促其解决。

对于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勇于面对,并不断解决。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胡锦涛同志也强调: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说明,我们党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具有清醒的前瞻预见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改革开放30年,党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每一次中央全会,研究分析的都是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紧迫问题,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也在科学分析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逐渐完善。比如,针对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针对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同时着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市场经济不完善的问题;针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提出要“从源头上遏制”,通过加强教育、规范制度、坚决处理一批案件等措施,努力从根本上加以消除。社会总是在不断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我们必将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中自我完善、日臻成熟。

坚定改革信念——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靠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来解决

风物长宜放眼量,险滩过后江面阔。我们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是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也必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在求诸更好更快的发展中,不断得到解决。

靠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解决矛盾和问题。这种信念来自于对解决矛盾和问题现实条件的深刻认识。30多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改革开放之路,形成了指导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解决问题的雄厚物质基础,创造了具有较强改革承受能力、较强理性心态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我们党提高了应对挑战和风险的能力。这种信念还来自于我们党对解决矛盾和问题必要性紧迫性的清醒认识。我们党明确指出,能不能把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好,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用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解决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概括的“十个结合”,凝结了党在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科学认识,是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解决矛盾和问题,需要不断克服认识上的局限性,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经验体现着规律性的认识,自觉运用“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就能够使我们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既切实解决现有矛盾和问题,又有效防止有些矛盾和问题产生。

以破解难题的思想武器解决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解决改革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在发展速度快、成就大的形势下更加清醒地看到了矛盾和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党自觉把推进发展与破解难题统一于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把正视矛盾与化解矛盾统一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提出了解决发展失衡、贫富差距、生态恶化、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等问题的有效举措。我们要自觉掌握科学发展这个解决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应该要正确的看待伟人对与错,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有很多干扰社会发展的反革命势力在动作矛盾和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改革开放在中国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我们要勇于探索克服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出现的问题,不能逃避和否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改革开放

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读中央党研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有感

2014-12-15 18:04

习总书记在学习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有一段讲话,要求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这一“两个时期都不否定”的新提法,引起社会一片疑问。

一种疑问是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一直被否定,现在能被肯定吗?后一个时期对前一个时期的毛泽东时代实际上是基本否定的:第一是全面解散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和大力发展私营经济,这实际上否定了毛泽东时代第一个十年已经确立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倒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成果。第二是各种舆论长期评击毛泽东时代总路线、大跃进是“极左路线”,“饿死数千万”,“导致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实际上基本否定了毛泽东时代第二个十年,推倒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三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否定了文革与继续革命理论,实际上彻底否定了毛泽东时代的第三个十年,推倒了已经确立的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奔向共产主义的政治制度,回头去补资本主义的课。这三个否定重重地压在了前一个时期的毛泽东时代。

把前一个时期说成是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实际上就是说这一时期没有改革开放,按照十八大所说“不走封闭疆化的老路”,也隐含点明了改革开放前的毛泽东时代是一个“封闭僵化”的历史时期,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以改革开放后的30年否定了前30年,因为改革开放不就是对封闭疆化的否定吗?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时不也是说“拔乱反正”吗? 党史研究室在《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一文中,对于毛泽东时代的“错误”,有这样一段尖锐的批评:“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偏差,也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所有制问题上急于求纯和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发展,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使党的探索进程遭受严重挫折,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这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也没忘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走过弯路,他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虽然党史研究室一文和习近平讲话中都承认也非常强调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要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甚至要以毛泽东思想指导改革开放!但比较以上这些批评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严重错误”的话,给人感觉,那些赞扬毛泽东和肯定毛泽东时代的话显得那么空泛和言不由衷!

这三项否定扣在前30年毛泽东时代的头上,不仅基本否定了毛泽东时代,而且也基本否定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以及毛泽东领导开创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然而,毛泽东时代决不是封闭僵化的时代,在这个历史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改革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几百年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欺辱、奴役的地位,而跃升为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些历史事实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肯定前30年的客观原因。

要真正落实习总书记所说不能否定毛泽东时代前30年的讲话精神,就必须推倒这三项否定,对于毛泽东时代所建立的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及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和文革实践都必须给予真正的、明确的肯定!

另一种疑问是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一直被肯定,但现实问题巨大,这一时期还能肯定吗?党史研究室一文对改革开放以后历史时期的评价是肯定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推进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对后一个时期也是肯定的,主流媒体更是铺天盖地宣扬“改革开放”35年的辉煌成就,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做出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又是“历史性决策”,又是“伟大转折”,又是“辉煌成就”,又是“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后一历史时期实际上一直被全盘肯定,那为何习总书记此时却提出不能否定后一历史时期的问题呢?答案是有人要否定这一时期,这就有必要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要否定后一历史时期:

一是因为贫富两极分化。私有化改革浪潮,一方面通过对公有制企业的改制,改出了一大批老板、资本家,改出了一个新生资产阶级,另一方面工人下岗、农村包产到户,又改出了一批廉价劳动力的新生无产阶级。私有制条件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劳动剩余价值的剥削,是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公的根本原因,也是必然结果。现在私企的产值、就业人数等方面已经超过公企,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有关指数也已名列世界前茅,已经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广大工农劳动群众重新被剥削,被边缘化。虽然我们的理论“精英”和主流媒体竭尽全力用民企来掩护私企,用民营企业家来掩饰资本家,用市场经济来掩盖资本主义,用分配不公来掩盖剥削,用一般社会矛盾来掩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等,但严重两极分化和已经形成了新生资产阶级的残酷现实是无法掩盖的,连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都说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

二是因为严重官场腐败。“改革开放”以来的官场腐败是伴随私有制发展和新生资产阶级而产生的,这些新生的大大小小老板、企业家、经营商、承包商要想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中揽到项目,必然会用“糖衣炮弹”不择手段地贿赂、腐蚀官员,以取得竞争的优势。又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放弃了廉洁自律的思想约束,许多干部很轻易地就被拉下水,或自己主动地下了水。30多年来官场贪污腐败的严重程度,无论从深度(从国家最高领导层到街乡村基层小头头)、广度(党政军民学几乎找不到没有贪腐的干净地方)还是从恶劣程度(贪污金额从数千、数万、百万、千万、上亿一路贪去,名车洋房二奶、抑郁自杀外逃......)都令人触目惊心,引起天愤民怨。特别是官员的贪腐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国特色的特权官僚富豪阶层,它不仅具有资本主义特色而且具有封建主义特质,这些贪腐集团正是共产党内部的走资派,他们已不是一个半个的走资分子,而是成千上万的走资集团,是抓不尽杀不绝的正在走的走资派,从这一点上来看,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何等的英明,从这一点上来看,“历史决议”的支撑点是何等的脆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也采取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政策措施,也揪出了一批“老虎苍蝇”,这是值得称道的,但如果不堵住资本主义私有化这条路,不论下多大的功夫,要想根治贪腐问题,要想解决走资派问题,是根本办不到的!

三是因为社会道德沦丧。“改革开放”以来,在私有制经济大发展浪潮的冲击下,毛泽东时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受到了资本主义唯利是图、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严重冲击:城市国企改制过程中,大批国企高管、大批党政干部及子女,摇身变为买办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农村解散人民公社包产到户也重新激发了农民小生产自发资本主义意识。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下整个社会道德迅速败坏,毛泽东时代早已绝迹的黄、赌、毒沉渣泛起,坑蒙拐骗之风盛行,地沟油、假药、假医、高考作弊、院士抄袭、电讯诈骗、银行诈骗等层出不穷;拐卖儿童妇女、贩卖人体器官,甚至产科医生干起了倒卖新生儿勾当,真是令人发指;杀人放火爆炸的报道屡见不鲜;社会道德水准降到世界排名后列,这样的时期怎么能同毛泽东时代相提并论!

四是因为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以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具有唯利是图、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盲目性,必然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在农业方面我们经常听到农民种植跟不上市场变化,今年获利的农产品,到明年秋后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在工业方面,中小私企盲目竞争,造成产能过剩,建了再毁;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盲目建设,对河流、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相继出现“癌症村”、“AIZIBING村”;各种私人矿企,乱挖粗掘,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矿藏资源,也破坏了青山绿水的环境。另外大量盲目生产和引进的汽车造成城市雾霾污染;房地产无序发展,一方面高房价使穷人买不起房,仍然住在贫民窟,甚至住到下水道或桥下,另一方面少数有钱人、有权人,一家几套、几十套住房,许多高楼大厦空置率很高;人们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这哪里像个社会主义国家啊!这样的历史时期难怪人们要否定。

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仅是对新中国60多年历史能否正确评价的问题,更是对我国今后走什么道路的重大考验。我们应该肯定前30年,搬掉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三项否定,同时也要肯定后30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但要看到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在政治上有一大批真正的共产党人顽强地坚守四项基本原则的结果,在经济上竭泽而渔了前30年艰苦创业所留红利(资源红利、人口红利、积累红利等)的结果,也就是说,后30年的成就是在前30年成就基础上取得的,是前30年成就的延续,再换句话说,后30年成就是对前30年成就的肯定。而对于后30年“改革开放”把已建成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大量改向私有制经济体制,包括大量无限制地引入国外、境外的私企,虽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此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官场贪污腐败、社会道德沦丧和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则是应该否定的,而不能一味地不否定!当前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一直被否定,现在能被肯定吗?”和“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一直被肯定,但现实问题巨大,这一时期还能肯定吗?”这样两个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在社会上层,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很难被肯定,习近平自己说肯定,其实也在否定;在社会下层,对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很难不被否定,被边缘化的工农群众对这一时期很难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如此说来,总书记要贯彻两个历史时期都不否定的讲话精神,还真有点难办,你说是不是?

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一文第一部分:

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他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以下简称“两个不能否定”)。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于这一重大问题的根本立场和鲜明态度。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时期都不能否定

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跨出第一步,才有第二步。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也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壮丽事业。新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基础上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无数事实表明,这两个历史时期都是不能否定的。

(一)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就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扫清了障碍,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前的奋斗探索,是承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而开始的新的伟大历史进军。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造性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党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还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根本利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崭新课题。党曾经号召学习苏联经验,但很快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要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实践探索,党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党团结带领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探索成果和巨大成就,必须充分肯定。

毋庸讳言,由于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偏差,也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所有制问题上急于求纯和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发展,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使党的探索进程遭受严重挫折,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这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也就是说,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那是从整体上说的,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掩盖“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于“文化大革命”前的错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已经作出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对于“文化大革命”,“历史决议”更是从根本上作出彻底否定的明确结论,指出“‘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的。(这是肯定前三十年吗?)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是同毛泽东同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掩盖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同时,也不能人为夸大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更不能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如果这样做,既违背历史事实和人民意愿,也势必造成十分严重的政治后果。邓小平同志指出:“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邓小平同志郑重地提出这个重大问题,其基本精神同“历史决议”是完全一致的。“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理直气壮地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13.如何看待大学生诚信问题 篇十三

如何看待融资时估值、商业计划书等问题

王一作为创业者也讲述了自己团队对于融资的看法以及之前他们融资的一些经历,两位投资人则从自己的投资经历的角度开始,为台下的创业者解释了关于融资估值、商业计划书等问题,以下是一些干货分享。

【问题1】王壮:

我先说一下我们这个圆桌的背景,就是在36氪我们做的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面,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创业者找到我们,我们发现其实他们比较大的一个需求就是融资。我们想通过今天这个圆桌,来给大家呈现一下你在融资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你最开始如何给自己估值,以及你怎么跟投资人聊天,把这整个的过程,通过比较宏观的方式,来给大家呈现出来。

我的第一个问题:创业者在融资时,快拿到融资的时候,是什么原因投资机构最后没有给钱?创业者怎么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王一:

我先来给大家讲讲我们以前吧。那时候我们在2008年,那次我做的一个公司,可能在座的有一些早期的无线互联网的人知道,我们做了一个工具,叫千尺下载,然后我们是在2008年的时候去找了VC谈了这个融资,当时很运气,签了一些意向(term sheet)。

然后在2008年7月份的时候,遇到了金融危机,基本上很多投资机构都会收紧了,一下子收紧了,非常惨,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是既使签了意向,也没有完成这个。这是大趋势的问题,就是整个互联网环境都缩紧了,或者说整个资本市场都缩紧了,所以说造成了整个你的,既使你项目还是不错,但是你可能还会遇到钱没有到帐或者说各种情况。

但是我还是觉得项目好,还是会走下去,不会是因为你没有钱或者说短期的一个趋势不是很好,你没有钱项目就死掉,那我觉得这个项目也不是什么好项目,我觉得是金子总会发光,在坚持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又谈了一轮,我们的钱就到了,所以我觉得还是项目好是最关键的。

计越:

我想这个作为投资人机构来讲,对于签意向是非常谨慎的,一般来讲都是希望签完意向,项目按照原来的计划完成。的确有一些项目虽然有了意向,最后也没有顺利地完成。我想假如说分析下来,可能我感觉归一个类别的话,最主要的是说,当时在那个阶段,可能双方两边,就是在意向达成的情况下,是相对比较勉强的。这种勉强来自于,一个是当时双方比如说对估值,比如说这个估值已经是可能让这个投资人已经顶得很难受了,但是可能在由于竞争或者说一些情况来讲的话,相对很勉强地签了这个意向。

souqian.com

搜钱网

第二种情况就是说,这个公司在签完意向来讲,原来承诺的,比如可能在一些用户增长的领域,这个公司这个阶段收入或者说用户增长非常快,但是事实上来讲的话,签完意向,当然看后面的数据跟原来创始人说的其实挺大不一致的,就是他的预测明显感觉到,接下来一两个月,他原来讲的预测跟这个的话,一下子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我感觉还是回到前面来讲,第一个就是在这个签意向的时候,作为创业者也要观察,就是在你的对面,这个投资人是不是特别勉强签这个意向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比较勉强签的,然后的话,在后面还有很多不利因素,所以其实好的项目,往往其实都是双方都有一个余量的,创业者也知道,我签这个意向,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最高的价值的话,可能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的话双方其实都会觉得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然后在都有互相最大的诚意可以把这个意向签完继续往下走。

李丰:

我感觉第一个情况是客观原因的变化,刚才王一讲了,基本上你在一个资本市场变化比较大的过程,或者说起伏比较多的过程中融资,你凑巧拿到的时候是资本市场的最高潮,然后再能够去做这个案子的时候,已经到了市场的最低潮,我想这基本上会造成大概你用比较高的价格拿了意向,但是大家觉得到了低潮之后心理预期下来,觉得这个未必值那么多钱的事情,这是第一件事儿,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第二个我想有两个主观原因造成,我在跟我自己负责的案子的创业者讲,在融资当中,我说你拿最贵的钱,基本上不一定,应该讲通常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通常拿的最高的那个钱的压力是最大的,换句话来说,就是他对你的这个预期值是最高的,产生的结果就是如果你之后的发展或者说哪怕在没有真正完成,只是在签了协议之后的发展,未达到你给别人提起的预期,这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落差。

还有一种主观情况就是你试先在描述公司情况的时候,跟投资人做了审慎调查之后,发现其中有若干的数据差异或者说叫做事实差异,这个会因为双重原因被打低分,第一个原因是这个人讲的话不靠谱,第二个是说这个人讲的事情远没有他说的那么好,所以说这是我想主观上有这样两种可能性造成了这个结果。

当然最后刚才计越也讲了,最重要的还是你谈的时候,你自己要找一个你觉得比较好的,大概会对这个事儿和人的认可度比较高,谈得比较来的。

【问题2】王壮:

创业者在融资前要对自己的公司做清晰的认识,通常需要搞清楚我的估值到底是多少,到底要找投资人要多少钱?

王一:

这是非常纠结的事情,A轮和天使轮的时候,基本上我也不知道我值多少钱,但是我就知道我要用多少钱,就是我要做的下一阶段我要用多少钱,然后我就在这个阶段的时候,然souqian.com

搜钱网

后我愿意出让多少股份,就是这样的算出的A轮的估值,然后我在融B轮的时候,就是很简单了,就是看你比如说你这个行业里边,有没有可类比的企业,如果说有可类比的企业,你觉得你和他的这个,你比他好,好在什么地方,你比他差在什么地方,在这个上面你可能在估值会比他多或者说比他少,实际上是一个类比,或者说你能不能算出一个,比如说PS值或者说PE值,如果说有这样的算法,你可以也做一些参考,算一下你公司的价值,这是这样的,其实就是这样两种算法,基本上,就是A轮和B轮。

王壮:

现在创业者在做融资的时候,他是要融越多的钱好还是说他是要怎么样自己清楚地说,我自己到底要融多少钱,这个时候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对于每个人来说,尤其是初创团队,我觉得有尽可能多的钱,肯定对于创业者的心里面肯定是更高兴的。

计越:

当然钱越多越好,钱本身有几个纬度:

一个是钱尽可能多。第二个是在你的创业者要花尽可能少的时间来谈这个钱的问题。

所以这样衡量来讲,你更要选择一个以花少的时间精力,来拿到你需要的业务这样对应的钱,这也是王一刚才说的,所以这也导致每个市场基本上大概都差不多,就是说一个早期,假如说你没有太多的经验的一个初次的创业者,那么来讲的话,的确就是说A轮的融资可能就是差不多100万、300万这样的,取决于你的产品出来的原型,有一定的情况,可能是一个比较牛的创业者,比如说像雷军或者说周鸿祎,那时候做的这些项目,那他可以拿很大的数量级,这个其实也对创业者本身的要求,跟他的压力会大很多,所以说这个量其实我觉得都基本上市场有一个大致的看法。无非就是说你针对你的这样一个区间,你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这个阶段的投资公司,尽快把这个钱拿到,然后把这个事儿做出来,然后到明年再去做这个下一轮,这样的话你有一个投资人跟你在一起,接下来你会有更多的经验,你第二轮投资、融资的话,你可以找一个人商量,下一步怎么做,这样我觉得起步就容易很多了。

【问题3】王壮:

关于估值,这个我想到之前跟我关系很好的一个创业者,他自己给自己公司估值的一个方法,他当时是这样想,如果你的公司,现在你自己觉得它是值1亿的时候,这时候你找投资人,你跟他聊的过程当中,他可能不觉得你值那么多,他就会觉得比较犹豫,这个时候如果你把自己的公司估值一下子缩小十分之一,说我就估值1000万,这个时候我再找投资人的时候,投资人就会觉得,你本来其实值5000万,你只要1000万,他就很愿意投你,他们就会抢着来投,我的朋友跟我说他当时在融资的时候,他自己商业计划署什么都没写,这些投资公司的投资经理就围着他说,你跟我说点儿什么,我写点儿东西上去汇报一下,虽然最后他的这个融资过程不是很顺利,最后他出的问题就像我第一个问题问的那样,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他们给自己估值的方法。

souqian.com

搜钱网

接下来我觉得你给自己估好值的时候,可能你要写商业计划书,是每一个创业者都不能避免的问题,李总这个我想问一下您,您可能会每天收到很多商业计划书,有邮箱收的,有别人送过来的,这种时候一般你收到的哪一种的商业计划书能够打动你,你们比较看中商业计划书的哪些内容?

李丰:

你要从商业计划书上来讲,大概其我只看两三页,基本上只看看这个事儿大方向要做什么东西,有一页产品描述或者说叫应用描述讲得比较清楚的,第二个问题就基本上只看一页这个团队大概是什么样的,你要如果是这种随机收到的商业计划书。你要是如果说,是别人推荐来的,我想这个完全不一样。

我接着你刚才的问题,我好不容易想了一个答案跟他们不一样,你要我结合这个问题刚才讲一遍商业计划的事儿,跟融资是一样的道理,就是本质上你在融资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想办法占投资人的时间,因为你知道这个基本上我们讲叫世界上所有的购买行为没有理性购买,全都是感性的,就是全都付的是情感溢价,你从人类最简单地行为上来讲,情感的过程或者说溢价怎么产生的,基本上都是因为相互接触和了解产生的。

所以说只要你能想尽一切办法,占了他的时间,原则上你占得越多,基本上这件事儿他投你的可能性以及投你的相对估值就更合理,那你刚才解决你的那个所谓叫做估值的问题也好,或者说要价的问题上也好,或者说商业计划书怎么能够获得别人青睐也好,你不管怎么获得别人青睐,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想办法增加你跟他的接触时间。

然后加一句话,你道理上来讲,做投资最痛苦的一件事儿就是时间切得太碎,时间分配是一个永远的极大的痛苦,因为时间分配很痛苦,所以大家都需要追求效率,因为追求效率,他总要在十件事儿中选两件事儿说,说这十件事儿我比一比,干A效率更高还是干B效率更高,这必然引起的结果就是你被一个他信任的人推荐,肯定你会在那个10件事儿中的排序就往前提,基本上就是这样。

计越:

我觉得就是说,假如说刚才我们讲的这个话本身来讲,我觉得的确没有必要,你在没有见面之前,你弄一个几十页的,我想李丰那个基本上跟我也是一样的,很少有投资人花很长的时间看商业计划书,看很全,所以基本上还是,就是你很清晰地讲你做了一个什么,很简单。然后的话目前你大概一个状态,以及在方向上,你独特的一个简单的优势,或者说跟别人对比是怎么样的。

主要目的就是说是,引起投资人的兴趣,可以跟你开第一个会,这是我觉得计划书的目的,而不是说你指望通过计划书,把你想要的事情全部通过书面的形式,一股脑地告诉投资人,我觉得这个目的是永远实现不了的。

王壮:

你觉得这个计划书你收到更希望它是在多少页以内的。

souqian.com

搜钱网

计越:

我基本上更多地是看他那个邮件的前面的东西,一般我觉得他比较有吸引力让我打开那个计划书。所以其实有些最差的计划署传递的形式就是说,拷贝了很多个投资者,IDG、红杉、经纬一圈,然后下面一个什么都没有,我觉得这个被打开的概率应该小于5%。更多的还是一一对应,而且就是说你给所有的人,基本上也是非常差的。肯定来讲,假如说来讲你首先做一些功课,可能觉得哪些投资人对这个方向比较感兴趣,哪个机构,你刚开始选择一两个,而且分开来投,在你的邮件的文本里面,把你要说的事情可能就用很少,大概就这么长讲清楚就行了,所以说这个是我觉得你引起投资人的兴趣,然后以一个后面附一两页纸的简介就足够了,这样的话他有兴趣,这个投资人会回一个邮件,到底怎么回事儿,或者说直接打你电话聊一下,产生下一次的这个见面,所以我觉得这是起计划书的一个作用。

【问题4】王壮:

就是说重要的其实是邮件的内容、附件的内容反而是其次的。

如果说他的邮件内容能够引起你的注意力,他也能够占用你的时间了,这个时候在你过去见到的一些创业者,比如说也不是别人推荐,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你的,那他过去当面的时候,怎么跟你聊,就是你之前有没有经历过哪样的一个人,他当时是怎么做的,然后引起了你的注意,就是你们接着深入地往后去谈了呢?

计越:

我想这个可能最重要的还是说见面的时候,你能够真正地发现就是他这个人干的这个事儿,是他真正想清楚或者说他这个全力在搞这个事儿。

【问题5】王壮:

有没有哪个创业者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你记得比较清楚的,他找到你之后,跟你聊了5分钟、10分钟、半小时,你觉得这个东西确实不错,当时他是怎么跟你讲的,有没有比较记得清楚的案子。

计越:

比方说你刚才讲的这个,我觉得比较清楚的,当时戴志康来我们办公室,我觉得还是印象挺清楚的,当时也所以当时在05年、06年年初,还是很久以前,所以说这样的一个我觉得比较打动人的问题就是说,他做这个事儿,他说在大学里面就干这个事儿,所以说他做这

个出发点不是说我感觉上,外面有一个什么特别有一个模式在里面,所以我就去搞一个事儿,而是他很多是属于一些自发性的,就是做这个事儿的动机我感觉很重要,很多事儿,一般见人,之前的5分钟或者说10分钟,我会问他你干嘛干这个事儿,你干这个事儿的依据是什么?这个我觉得其实是决定了你一个创业者和他的这个公司后面比较长的这个时间,souqian.com

搜钱网

他的自己能不能有很大的精力跟热情,持续地往这个方向不停地去往前走,这个也是特别重要的。

而且当时有一个小插曲,戴志康这个我觉得对他比较信任,他当时来了两个合伙人,我刚开始第一次见面我以为带来的人是公司的创始人,戴志康是他的小伙伴,而且他一进来我们旁边好像我们的前台一台电脑坏了,那个小伙子帮忙搞搞电脑,他就搞电脑了,我觉得这个小伙子挺有意思的,后来慢慢谈了5分钟才发现,这个哥们儿是公司的创始人。

所以说这个来讲的话,所以就是说,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人的背景,都不重要,所以还是回到你的根本点,你做这个事儿,是不是就是说你,跟你一谈5分钟,你是比较能够感觉到,你这个事儿是比较想清楚干这个事儿的,但是想清楚并不是意味着说,你花很长时间想清楚,而是说你的这个来源是什么,你什么样的事情启发你做这个事儿,我觉得这个是特别重要的。

王壮:

我知道您过去融资过很多次,在您融资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哪次是你跟投资人见面之后,你跟他讲完5分钟,他就马上对你心动了。

王一:

其实正儿八经我们拿到钱,比较顺利的钱,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聊完之后,你就能感觉到投资人会对你的这个项目和方向比较有兴趣,但是往往是那种你谈完之后,他说过两天我们再料一下吧,再过一段时间再聊一下吧,就是说这是一个像山峰一样的过程,你一开始聊着聊着,聊个两次,如果再没有结果,他再聊第三次、第四次,成功性是越下来的,然而你是聊的时候,比如说三次、两次,你聊出有结果的时候,那那种成功率是最高的。

还是说我之前创业的时候,在千尺那个时候融钱,我们当时是那个投资人在我们公司,连公司都没成立的时候,就看着我们商业计划书,那个时候我们说要做一个手机上的迅雷,然后他们听我们就是这一句话,其实就是一个理念,你可以把VC当做你的用户,用户对你的产品感不感兴趣,然后你是比是用一句话能把你的产品介绍得很清楚,OK,他对你感兴趣,其实就够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包括第二次融资也是,包括我们现在的融资,要做一个典当行业的一个金融平台,我们就是这么简单,我们要做一个这样的东西,因为不让他太多想,因为这是一个A轮或者早期的投资,就是一个短平快的过程,而不是说你在B轮的时候,看着你的增长、看着你的大市场,看着这个,其实不是。

还有一点是说创业者的,你的背景,如果是一个多次创业者,其实你的融资成功率会高一些,如果你不是多次创业者,就像李总刚才说的,最好有一个和投资方认识的朋友,对你知根知底,这样的话对你的这个融资的成功率还有包括你所说的话的信任度都会高很多,是这样的。

王壮:

souqian.com

搜钱网

李总,就是说在投资圈跟创业圈比较流行的一个故事就是说,在电梯里边可能我从电梯从1楼坐到20楼,我就把这个投资搞定了,甚至说跟投资人见面5分钟、10分钟就搞定这个投资,李总你觉得这种事情是真的吗?你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吗?

李丰:

我在我们内部比较特殊,就是说最喜欢投那种很早的,恨不得一个人或者是有个想法。大概我想我有20多个不同的案子。在这里边我想级狐友一半,差不多就像刚才王一讲的,大概可能第一次基本上你在心里头就认了这件事儿了,然后最短的可能差不多确实就是谈个十几分钟,然后钱又比较少,基本上你觉得对了,基本上就投了,蛮多的,大概有三四次,各种不同类型的都有,我们投一个内部,我们内部都非常争议的有一个1992年的小孩儿,我也是大概跟他讲了不到15分钟,他说要多少钱,我说多少钱,我说你那么点儿钱不用再找,我们投了,大概就是这样,所以说都还蛮多的。

然后我谈说一下计越的说法,我超级认可,就是两件事儿。第一件事儿,想清楚。第二件事儿,有基因。

你把你做的事儿想清楚的程度,比投资人认为他自己或者说认为你想清楚的程度,要深,第二件事儿有基因,就是大家在心里头数一数这个人做这件事儿,大概从过往的经历、能力、技能匹配,性格特征、做这个事儿靠谱、有点儿基因,大概就是这样。

【问题6】王壮:

您刚才说有20多个项目中,有一半左右是见了第一次之后,您就下决定投了是吗?所以我觉得现场观众一会儿他下台之后,不能让他走,一定要花5分钟跟他讲一下,没准他就投了你们。

我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因为今天我们这个话题,有一些在讲投资过程中的一些坑,其实做投资的可能意识到有一些创业者是不靠谱的,但是我觉得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有一些投资人也是不靠谱的,当然我们不指名点姓说哪些投资人,各位也是在这个行业里面经历了这么久,你们能够总结出或者说看到的一些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代表说这个投资人是不靠谱的,然后让创业者如果遇到这样的投资人,我就尽快换到另外一家。

计越:

我感觉这个来讲的话,首先创业者跟找投资人的前期,有点儿像你刚开始设计这个产品,开始找用户,其实一样的,前期你还是需要花一些时间,而且现在资讯这么复杂,跟5年前相比,无论从很多地方,你都是可以了解到投资人过去,这个投资机构,以及你可能要找的特定的投资人,过去干了一些什么,然后他的特征怎么样,以及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怎么样,所以我觉得这个你可以前期,我觉得这个创业者本身是需要花时间了解的,假如说你不做这个功课,我感觉最后是你自己的问题。

基本上我感觉每一个投资公司,相对来讲都是差不多。就是说第一个来讲的话,我感觉是决定你投不投的,我估计可能70%、80%的可能性,所以很少有投资人说,第一个会好像souqian.com

搜钱网

对你一点儿都不感兴趣,你要靠后面几次的努力,然后把前面的这个扭转过来,与其这样,第一次他对你没感觉就干脆找另外一个投资人算了,所以说我觉得这样的话,这也是你跟对方谈的过程当中,这也是你自己的一个人的沟通和对人的判断,这也是对创业者自己的要求,要不然你自己去找你的合作伙伴,去雇人,你也需要同样这方面的一些对人的感知能力,所以我觉得这些方面都是需要来做的。

另外我感觉比较大的一个方式的话,你总是可以找到行业内的一些人,做一些简单的了解,说这个机构怎么样,在这个领域的话,他们是不是比较关心,或者说这个领域他们基本上就是完全不看好,这个人的这个情况怎么样,所以我觉得大概现在已经到了这个阶段的话,我觉得做一些相关的验证的话,还是相对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是相对来讲,也是比较容易避免的。

李丰:

我自己也有过教训,相对不好的投资管理方式就相当于我们是投资人自己的想法比较明确且坚定,且要影响创业公司,换句话说他要比较多地涉及到让你做他的事情,这应该讲对企业的干扰也比较大,经常会出来不好的结果。所以我就说大家都讲所谓叫帮忙不添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不那么容易,经常容易出现不好的情况,还是添了乱。

【问题7】王壮:

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两位投资人,因为李总跟计总是属于不同的投资机构,如果说现在有一个公司,你们都想投他,这个时候你们两家怎么PK,创业团队他们要如何选择。

计越:

有的时候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其他投资公司也对这个项目同时看好,在这个过程中从我们来讲的话,也是跟创业者还是会更多的时间花他,跟他来谈长期大概的路径是怎么样的,而且我觉得更多的是,能够观察这个创业者本身,往后面这些事儿,一步一步大致的想法,而不是说仔细的想法。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把我们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告诉他,这个东西我怎么看,发展可能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好的、坏的,有可能是我错的,这个让创业者自己觉得,跟你大概匹配的程度是怎么样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可能把这个选择权交给创业者自己,他通过不同的投资人的这个交流和沟通,他也是,尤其在A轮,他也是选择一个5年到6年,甚至更长时间大家一起合作的伙伴,这个前面可能有估值的问题。

但是你回过头来看的话,5年以后或者说6年以后,这个之前的那个估值,其实是不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你5、6年的过程中,就是刚才李丰说的,这个哥们儿跟你在一起,一起长期共事的这个人,是不是跟你产生很大的困扰、麻烦,还是说在这个过程中的确就是说能够帮到你一些,但是又不是说能够那么来讲的话,因为投资人有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他有的时候可能太多经验,有的时候经验反而产生一些负担,觉得从原来这个来去应该,这个我觉得还是匹配的过程,通过创业者来做自己可能比较合适的选择。

souqian.com

搜钱网

王壮:

李总看您一直在那笑,对于这个问题一定有很多想说的。

李丰:

这其实就和我们年轻的时候追女生是差不多的,你说你过早放弃是你不对的,你过于纠缠还是你不对的,基本上就像刚才计越讲的,你基本上表达中心,证明自己真诚坦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这个社会上我们见到身边很多所谓的大家觉得很百富美的女生,找了一个看起来很平常的男生,并不是因为这个女生都追求拜金的,一定都追求长得帅的,他多多少少就像他刚才讲,最后她认的是一个长期的大家能够契合,就是这样。然后我通常的态度是,跟计越一样,我就表达中心,然后真诚相对,接下来是你的选择。当然如果你不选我,我心里难免会有点儿酸溜溜的,哎呀这个可能将来就不是我的菜,如果说你选了我,我觉得这个人眼光明智,基本上就是这样。

上一篇:在2006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下一篇:《芦花荡》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