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经济产业链探析

2025-01-02

蔬菜经济产业链探析(8篇)

1.蔬菜经济产业链探析 篇一

蓼阳村辖2个自然组485户2126人,耕地面积2130亩,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设1个党总支和3个产业型党支部,党总支现有党员70名,其中女党员12名,蓼阳村蔬菜产业党支部有党员22人,其中女党员3人,党支部设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今年以来,蓼阳村坚持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促进富民增收的有效举措,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引擎”作用,把党组织组织优势和合作社产业优势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党建+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建基地、扩规模、育品牌、增效益,为促进乡村振兴、建成全面小康注入新活力。

一、强化支部功能,回收复垦土地。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10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让群众党员齐参与、出主意、共决策。结合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先锋队”、开展“党员联系户”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包抓动员、逐户走访、带头拆除、划区复垦,不到2月时间,发动群众对全村2008年灾后重建和2014年易地搬迁后遗留的176处旧宅基地进行拆除复垦,平整土地97亩,收归村集体所有,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抢抓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中央三部委”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武山县名蓼种植专业合作社,村党组织以集体97亩土地和50万元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以劳动力和技术入股方式吸纳52户252人群众参与合作社,收益后按章程明确的比例进行分红,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因地制宜,采取套种模式确定传统和技术优势的蔬菜、果树种植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预计年内收益达12万元以上。首茬种植的西红柿、西瓜等农作物已实现收益5万,复茬种植的草莓目前长势良好。

三、重视产业培植,增强发展后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起点谋划发展布局,合理规划集体经济前景,立足全村文化、种植、技术等资源优势,将合作社土地划分为人文区、采摘区、试验区等三个功能区域,依托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创建的李氏私塾学堂(武山县最早、规模最大的私塾学堂)和蓼阳观(武山县古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等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人文区,全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依托50亩优质果蔬采摘园和千亩烟富六号苹果园,建立集农闲体验、休闲采摘为一体的采摘区;

以创新引种、科研培育、计量单产、市场推广为主要发展方向,建立欧洲防风、四季豆、螺丝椒系列4个品种为主的试种试验区。三个功能区建成后预计集体经济年净收益突破20万元。

四、强化技术指导,规范项目运行。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根据无职党员优势特长,合理划分“党员示范棚”和“党员示范田”,设置“党员技术岗”“党员示范岗”“信息服务岗”等服务岗位22个,由党员带头示范种植经营,建立“1+n”结对帮带机制,点对点对群众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提升群众种植技能。严格项目资金监管,聘请专业会计机构对合作社财务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对项目资金使用及收益情况进行评估,对每一笔账目进行公开公示,切实做到账目透明,群众全程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实现保本基础上的增值收益最大化。

2.蔬菜经济产业链探析 篇二

一、荔城区蔬菜产业的现状及特点

荔城区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 肥田沃土, 种植物每年可三熟, 全年四季分明, 水资源丰富,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交通便利, 其中胜利路、文献路、梅园路、东园路、步行街、迎宾路等主街道业均已形成。人口共计46.38万人, 劳动力资源丰富, 能够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加工、销售提供充沛的劳动力资源。

荔城区是莆田市的蔬菜主产区, 秋冬季是荔城区蔬菜的主要生产季节。近年来, 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活调优, 蔬菜业得到不断发展。辖区内年种植50亩次以上的合作社、专业户有400多个, 其中千亩以上有8个、500~1000亩有20多个、300~500亩有100多个、100~300亩的专业户有300多个, 蔬菜种植已成为荔城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亮点之一。2010年秋冬季蔬菜计划种植面积90000亩, 其中结球甘蓝28000多亩 (出口型达20000多亩) 、番茄16000多亩、花椰菜9000多亩、莴笋7000多亩、甜 (辣) 椒5000多亩、甜 (豌) 豆5000多亩、大白菜4500多亩、香菰豆2500多亩、胡萝卜2000多亩、白萝卜1500多亩、叶菜类6500多亩 (占秋冬种总面积7.2%) , 其他蔬菜3000多亩。秋冬季蔬菜产值约占全年总产值的7/10。

蔬菜生产有以下特点。一是生产规模向规模化迈进。随着土地流转步伐进程的加快, 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规模快速发展。例如, 出口结球甘蓝以几个龙头大户栽培为主, 集中在北高东乡、黄石镇惠上、惠下村连片千亩以上规模成片发展;番茄以黄石金山、下江头及林墩等村千亩规模集中成片栽培;有番茄栽培专业村2个, 从业人员3000多人。二是种植品种向市场化转变。例如, 结球甘蓝出口型以“超越”、“全球”高产耐储运等品种为主, 内销品种主要以优质的“中甘15号”为主栽;番茄以“拉比”、“齐达利”、“大圣800”等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品种为主。三是区域特色明显。例如, 北高镇秋季主要以出口型蔬菜品种布局为主;新度镇以莴笋、内销结球甘蓝、香菰豆、茄子、丝瓜、黄瓜、长豇豆等布局为主;黄石镇以番茄、大白菜、花椰菜、甜 (豌) 豆布局为主;镇海办以胡萝卜、小白菜栽培为主。

二、荔城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 蔬菜产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

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 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必然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契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为了保证蔬菜的产量, 重茬、连作等耕作制度成了农民的必然选择, 而该运作方式加剧了病虫灾害的发生。病虫害发生以后, 农民便自然而然地采用农药、化肥来控制灾情, 而不合理的用药习惯和用药方式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其他氮磷污染、重金属沉积污染等影响蔬菜种植并危害农田生态环境安全, 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 菜农小农意识依然存在

第一是小富即安思想。小规模种植方式管理简单, 收益不错就不再扩大生产, 满足于现状, 怕冒风险, 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第二是人云亦云思想。今年这种蔬菜品种畅销赢利, 明年就会“跟风”导致生产过剩, 或者是看别人种什么, 自己就种什么, 不考虑自身设施条件、管理水平;茬口安排不合理, 不考虑市场前景, 不能根据市场要求进行生产、加工、销售。第三是得过且过思想。在农药使用和产品加工上这种思想尤其突出。

(三) 市场机制有待完善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会越来越重视。而莆田市现行的蔬菜质量追溯制度还未完善, 市场监管力度不强,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市场的信息通讯不对称, 致使承包商在与农户预订蔬菜时价格不适宜, 前期盈利, 后期市场突然降价致亏损。同时, 农户辛苦种植的蔬菜卖给收购商, 再经由市场, 最后到消费者手中, 价格都是翻倍增加。如果农户自己成立专业合作社, 然后直接卖到市场, 减少中间环节, 可以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四) 土地流转困难

农民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对于流转土地存有后顾之忧。一是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 年长的农民大半辈子都在与土地打交道, 有恋土情节;二是业主的流转金额与农民认为土地能产生的效益不一致;三是出现部分业主不诚信的行为, 农民担心如果业主收益不好会有纠纷;四是随着城镇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农民用土地置换了一定的补偿费, 但其失去土地的问题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土地的流转。

(五) 种植生产成本增大, 基础设施不足

规模化种植蔬菜后, 农机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部分劳动力成本, 但是选购菜种、肥料、租用土地、运输等成本居高不下依旧是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 农户种植蔬菜的收益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随着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提高, 用工人员的费用也提高了, 一人一天将近200元左右。农产品的保鲜和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 是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二产经济”, 发达国家把产后贮藏加工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 除了保鲜和加工带来的高附加值, 仅减少现有果蔬的损失, 就可以为社会带来近千亿元的效益。同时, 设施栽培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 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的有效生产。

三、促进荔城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 引进生态技术, 实现荔城“美丽”蔬菜产业

为保证县域农产品达到生态健康的标准,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可依托科研部门, 聘用有种植经验的劳动力, 引导农户进行绿色、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第二, 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新型施肥技术, 以植物疫苗、物理方式替代化肥农药, 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 变废为宝。第三, 建立农用污水处理池和生态制沼池, 合理利用农业废弃资源, 比起排放到大自然中更为环保, 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第四, 转变发展理念, 坚持高效、生态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 走循环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二)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提升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

蔬菜发展加工产业, 不仅是对蔬菜整个产业链的延伸, 而且发展空间大。加强蔬菜产品加工的根本任务是培育龙头企业, 依托其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发挥带头作用实现规模效益。切实提高农民种菜的组织化程度, 探索形成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 实行“公司+基地+专业户+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促进蔬菜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三) 加强政府功能, 实现蔬菜资源的合理配置

蔬菜属于弱势产业, 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 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基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实质上也是在减少生产成本, 如兴建公路减少运输成本, 先进的保鲜设备减少产品的损失率, 农机具的投资使用减少劳动力的雇用。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制定更多种植蔬菜的优惠政策, 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及推广等方式, 适应市场需求, 提高蔬菜品质, 扩大种植规模, 逐渐做强做大蔬菜种植基地的品牌, 为荔城区人民提供更多的放心蔬菜。

(四) 合理规划, 加快土地流转

加大对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地区的引导, 加强土地流转信息的发布, 引导蔬菜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进行土地流转对接, 也可以采取“土地入股”形式, 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 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合作社等,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有条件的可依托镇街经管站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减少因农户之间自发无序流转而发生的纠纷。发挥农村老人的作用, 由老人作为中介并收取一定中介费, 用于丰富农村老人业余文化生活。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 为农民广开就业门路, 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镇务工经商,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 从而推动更多农户的耕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流转。

(五) 加大科技推广投入, 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

在逐步提高政府财政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同时, 实现阳光政务, 明晰投入的实质用途, 包括每笔的消费支出应详实。重视推广的转化率, 把科学技术与农业实际生产相结合, 促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加强对农技人员的管理, 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流, 鼓励其开展以技物结合为主要内容的低偿技术服务, 或农科贸一体化, 或有偿技术承包, 或与农业企业、涉农企业结缘, 走自我积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

(六) 加强培训指导, 提高菜农综合素质

蔬菜是个劳动密集型且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特别是受种植户自身技术水平的制约。要强化科技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积极开展同省内外科研单位及大中院校合作开展新品种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 培养一批蔬菜专业技术人才, 切实增强科技服务能力,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 推进农业科技入户, 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与生产技能,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实现产能不断提升。

摘要:本文以莆田市荔城区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 总结其现状与特点, 分析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发展莆田市荔城区蔬菜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荔城区,蔬菜产业,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国政.长沙市蔬菜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2.

[2]张德泳.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农业学, 2012 (06) .

[3]梅秀臣.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 2012 (12) .

[4]司立英.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5]张立辉.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6]谢秀菊.广州市蔬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 2007 (02) .

3.休闲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篇三

关键词:休闲产业;发展模式;休闲农业:休闲商业;休闲工业

休闲产业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各国相继兴起的。休闲产业并非新兴产业,在近代工业革命后就出现于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之后迅猛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产业体系中的支柱。国外某分析机构曾进行了分析,当一个人参与了休闲经济活动,该活动所带来的效益是1:9;在台北和香港,休闲经济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总就业岗位的60-70%。当中国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之后。休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将日益显现,休闲产业将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休闲产业不是某个具体的产业,主要包括休闲主体产业和休闲延伸产业,休闲主体产业具体包括休闲旅游产业、文化休闲业和体育休闲业。休闲延伸产业具体包括休闲农业、休闲商业、休闲工业等。休闲旅游和休闲农业可彼此交叉,形成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与休闲商业交叉,形成城市观光、休闲购物;休闲旅游与休闲工业相结合形成以求知、购物、观光等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

一、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推广是休闲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

2007年3月16日,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提出各级农业和旅游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实行分级、分工责任制。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业务指导,帮助策划乡村旅游项目,整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拓展乡村旅游市场,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消费者休闲度假的需求。这个通知对于厌倦了朝九晚五、水泥森林的城市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为工作之余的休闲度假找到了好去处。

休闲农业是个大系统,它包括观光农业——田园风光与民俗观光、农业新村观光、古村落开发、改造自然的绝景或胜景、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等等。观采林业——林也可观,如原来是栽经济林,现在可以通过设计,做到春天是花,夏天是树,秋天是叶……或将花卉栽成大片的几何图案,真花像假花,假花像真花。如宁波奉化滕头村,建成了1公里长的“全国第一条柑橘观赏林”,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嫁接,培育出130多个品种。林还可采,像各种采摘节,樱桃、枇杷、草莓等的采摘品尝。

体验牧业——借助人和动物,尤其是小孩子與动物的感情。让其领养家畜。马牛羊鸡犬均可,还可骑牛背、挤羊奶等等。消遣渔业——池塘垂钓、水库捕鱼比赛、沙滩寻宝、江上渔夫体验、食鱼夜烧烤等等。发展休闲农业必然带来农业产业形态的更新,随之带来服务形态的更新,当然也带来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休闲商业是一个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丽城市风景

发展和建设一条有特色的休闲购物街,不仅可以繁荣一个地方的市场经济而且可以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更可以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商业特色街”作为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作为一种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和外地游客的青睐。也必然会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如位于杭州昊山脚下的河坊街,是目前最能够体现杭州历史文化风貌的街道之一,是集文化、休闲商业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河坊街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洋溢着浓郁的汉文化气息,现在经过改造又开张了很多新的商铺。有汉方文化: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保和堂、叶种德堂;有茶文化:太极茶楼、大和茶道馆、翁隆盛茶莊;有古董书画:荣宝斋、雅风堂、华宝斋;民族工艺:欧冶刀剑、喜得宝、王星记扇莊、龙泉青瓷、吴越人家、张小泉等。在这里,处处都体现出现代城市人工作之余的悠闲与对历史文化的难以割舍的情感。

另外,打造以休闲作为城市的名片或品牌形象,是休闲商业的又一种重要模式。如杭州有“休闲之都”、“服装之都”之称,成都有“中国休闲之都”、“最佳旅游城市”之称,天津有“北方休闲之都”。开封有“中原地区休闲之都”,包头有“草原休闲之都”,银川有“西部休闲之都”,乃至新会的“珠三角休闲之都”等称谓。想打造休闲之都,就要创造“城市休闲体系”,以市民日常休闲为基础,即首先满足本地人的休闲,其次是以外来人为主导,即满足外地人和外国人的休闲需求并形成文化的主导性。”

三、休闲工业是休闲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尝试

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它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过程。获取科学知识,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如海尔集团工业旅游、张裕葡萄酒工业旅游等。据专家预测,工业旅游将成为21世纪最流行的旅游项目之一。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著名家电企业。以其严谨的现代化管理及深厚的企业文化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美誉,前来参观的国内外人士络绎不绝。海尔国际旅行社抓住青岛市大力推进工业旅游的有利时机,于1999年初推出“海尔工业游”项目,将海尔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整洁有序的现代化生产线、琳琅满目的产品展室及中国首家由企业出资兴建的海尔科技馆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出来,形成既有现代企业特色,又具有旅游特点的工业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据统计,自推出“海尔工业游”项目以来,到海尔集团参观的中外游客已达到24万人次。参观海尔科技馆游客已逾10万人次,“海尔工业游”已成岛城旅游新热点。

张裕公司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源。烟台张裕公司的工业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烟台工业旅游的拳头产品,被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数十万国内外游客,受到了旅游者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目前,工业旅游主要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企业中开展,旅游内容集中于:参观企业标志性建筑、企业特有的人文景观以及厂区美化绿化建设;了解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增长知识,拓宽旅游者视野;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感受企业文化;认识该企业或该行业的发展历史。纵观企业或行业发展全貌。至于如何开发,要根据企业和当地的情况而异。

4.和县蔬菜产业简介 篇四

一、农业概况

和县地处皖东,东临长江,西傍巢湖,毗邻南京、马鞍山、芜湖、合肥四座大中城市,总面积14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9万亩,山场22.3万亩,水面15.3万亩。现辖15个乡镇,270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6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7万人,是个典型农业县。

和县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全境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32天,日照时数2126小时,降雨量1006毫米,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为山丘、岗地,东南多为平原、圩区,俗称“三山七圩”。境内有牛屯河、姥下河、太阳河、得胜河、双桥河、石跋河、驷马河7条内河,另有裕溪河、滁河二条界河,均自西向东注入长江,江岸线长65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和县广大干群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了蔬菜、禽畜、水产、优质粮油、经果林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以大棚蔬菜、大棚养鸡、大棚养鸭和精养鱼塘为特色的“三塘加一棚”农业经济新格局。尤以蔬菜产业更成为农业支柱产业,2004年全县蔬菜(含瓜类)总播面积达42.5万亩,其中大棚蔬菜20万亩,全年总产量超79万吨,产值约8.1亿元,约占种植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占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二。全县农民人均种菜纯收入1100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二、蔬菜产业特色

和县蔬菜规模化生产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达到相当规模,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确把发展无公害蔬菜作为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蔬菜产业又

上了一个新台阶。二十年间种菜大户由城南乡的12户发展至全县15个乡镇、150多个村庄、7万多个农户;蔬菜品种由原来的几种发展到十六大类、一百多个品种,生产规模、栽培技术水平也都有了质的飞跃,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县具有鲜明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县蔬菜产业具有以下特色:

(一)多种栽培模式并存,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八大特色生产区域。全县蔬菜瓜果总播面积的80%集中在沿江、沿公路干线,结合加工企业及销售网点,形成一个带状分布及八大区域特色相间的城郊生产型合理布局:以城南乡、姥桥镇、历阳镇、雍镇乡为核心的大棚茄果类种植区,面积约13万亩;以乌江镇、历阳镇为核心的拱棚甜瓜种植区,面积约5万亩;以乌江镇、姥桥镇为核心的豆类种植区,面积约8万亩;以乌江镇、香泉镇为核心的出口蔬菜种植区,面积约2万亩;以善厚镇为核心的常规蔬菜育种区,面积约1.5万亩;以沈巷镇为核心的大棚莴笋、韭菜种植区,面积约1.0.万亩;以西埠镇为核心的黄瓜种植区,面积约1.5万亩;以石杨镇、绰庙乡为核心的水生蔬菜种植区,面积约1.0万亩。核心产区的主栽品种多种栽培模式并存,大部分能周年供应,且规模都在万亩以上,形成了一乡一品、一品多乡的规模化生产格局。

(二)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在蔬菜生产中得到推广与应用。创业初期,我县蔬菜主要为茄子、辣椒、番茄“老三篇”。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新的优良品种不断被引进、推广,仅近两年来,我县就陆续引进国内外的辣椒、番茄、茄子、厚皮甜瓜、小西瓜、南瓜、西葫芦、草莓、芥蓝、苗香、生菜、青花菜、甜椒、樱桃番茄等十六大类8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20个适宜我县种植的新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广大菜农和农业科技人员在生产实践中努力探索,积累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栽培技术体系,同时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新技术、新设施,如脱毒技术、吊蔓栽培技术、高

密度栽培技术、微量元素施肥技术、微滴灌技术、平衡施肥技术、CO2气肥施用技术、穴盘育苗等新技术,遮阳网、防虫网、微滴灌、育苗盘、施肥器、除草地膜、转光膜、无滴保温长寿膜等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推广与普及,全面提升了我县蔬菜生产水平,效益和品位,推进了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社会化服务已初具规模。随着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张,社会化服务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在市场建设方面,以皖江蔬菜大市场为龙头,以乌江边贸市场、卜集瓜果市场、沈巷边贸市场等为骨干,与依公路沿线建立的24家产地蔬菜市场,构成了县、乡、村三级市场网络,构筑了“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尤其是投资3200万元建成的皖江蔬菜批发市场,占地面积200亩,去年被列为全国三十家创建“三绿(绿色市场、绿色食品、绿色通道)工程”试点单位之一,该市场在与上海、杭州、南昌、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十多家市场结成“友好市场”的同时,又与东北、西北等近百家市场建立了业务往来,互换场地、互设窗口。目前,皖江大市场的销售区域已扩展到除西藏外,全国其它所有省份的大中城市。2004年,市场蔬菜成交量43万吨,交易额4.3亿元。在信息服务方面,作为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定点市场的皖江蔬菜大市场,除按规定定时向外发布信息外,还通过安徽农网“信息入乡”工程,将无公害蔬菜生产和销售信息送达千家万户。在农资供应上,全县建有农资销售网点300多家,由农业执法部门实行规范化管理,重点无公害蔬菜产区由县植保公司实行配送,服务到家。

(四)产业化经营初显成效。实施产业化经营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灵魂,它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的农户经营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促进了产销衔接和产业结构调整。近几年来,我县在蔬菜产业化经营上做文章、下功夫,着力培植了一批颇具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皖江营销 公

司、绿叶公司等无公害蔬菜营销“龙头”,通过订单农业,由各地的蔬菜生产协会组织生产,带动基地3万亩,公司组织收购,产品经精选、分级、包装,以“皖江”牌无公害品牌产品进行配送,现已在南京6个大型农贸市场、合肥苏果超市以及杭州、上海等地设立了和县无公害精品蔬菜销售店和专柜,产品深爱市民青睐。县嘉谊、绿缘源两家外贸企业主营出口创汇蔬菜,目前正在进行绿色食品申报,2004年前三季度共创产值6000万元,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带动基2万亩。金东海酱菜制品加工厂、善厚调味品厂、姥桥益和酱菜厂等蔬菜深加工企业,在“土”、“特”和品牌上下功夫,生产加工能力持续攀升。目前全县已有民营蔬菜加工企业19个,年加工量5万余吨,年实现产值2亿元,带动生产基地5万亩。

五、品牌意识初步显现。为进一步发挥品牌效益,我县加大了品牌实施战略,目前全县获部级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达18个(其中蔬菜14个),拥有“皖江”、“皖蔬”、“和州绿”等知名品牌,其中“皖江”牌番茄、辣椒两度获皖优名牌农产品。计划2005年再申请认证10个左右无公害品牌,并力求在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上有所突破。

三、和县无公害蔬菜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2001年5月,我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县委、县政府决心以此为契机,实现和县蔬菜二次创业。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无公害蔬菜创建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的检查验收,并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先进县。和县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强化行政推动。建立了县、乡(部门)、村、组四级组织体系。县里成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管理、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监督工作。各乡镇也相应成立组织,落实专人负责,并将生产基地农户以10户左右为单位组成无公害蔬菜

生产联保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指导、监督、记录生产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全县共组建联保小组580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工作。为了把无公害蔬菜生产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管理轨道,2001年8月,县政府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和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制定出台了《和县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以及《关于加强无公害蔬菜使用农药管理的通告》、《和县无公害蔬菜使用服料的管理规定》、《和县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几年来先后四次召开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动员大会,把无公害蔬菜生产工作摆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首位。2003年5月,我县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决定》。通过强化行政推动,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大力营造创建氛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培训活动,通过培训班、现场会、知识竞赛、广播电视、墙报标语、宣传手册和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全县65万人口对无公害蔬菜的知晓率达80%以上。县举办了多次由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主任、农技员、种菜大户参加的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参训人员现都已成为各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骨干。2004年县级农技干部直接进村入户举办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45场次,直接受训人数9000多人次,送科技下乡、科技赶集31场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42000余份,基地农户培训到户率已达100%。人均累计培训时间超过48小时,户均有一人能熟练掌握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三是大力整治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基地生产条件。各生产基地在生产中,积极采取开挖田头窖,实行秸秆发酵还田,对废弃物集中存放、统一处理等办法,减少人为污染,同时各地还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大兴农田基本建设,疏通水系,清洁田园,极大地改善了产地农业生态环境。2002年,全县蔬菜生产区域通过了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为了强化对蔬菜生产投入物的管理,县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无公害蔬菜使用农

药管理的通告》及《和县无公害蔬菜使用肥料的管理规定》,禁止在县域内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未经登记的劣质肥料、劣质农药。县农业主管部门对全县各经销点进行清理,并与县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执法,不定期检查。目前和县市场违禁农药、化肥基本上已销声匿迹。四是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规范产品质量标准。在遵循国家农业部行业标准及省级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对尚未出台的一些蔬菜品种结合我县蔬菜生产实际,编写制定了15个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并经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批准,正式作为县级地方标准公布实施,从而使我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体系更趋完善,更具法律效力。质量检测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皖江大市场、历阳、姥桥、雍镇等重点市场和蔬菜生产基地先后建立起了无公害蔬菜检测站,定期进行蔬菜质量检测。2004年,全县共抽检蔬菜样品4500余份,抽检合格率达97.7%。目前我县正在积极筹建县级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构建和县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网。五是加强品牌培育和产品认证,促进无公害产品销售。品牌是产品的市场通行证,和县自创建工作开始就着力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先后注册了“和州绿”、“皖江”、“皖蔬”等无公害商标。为提升和县无公害蔬菜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去年县政府对几大蔬菜品牌进行了整合,统一打造“皖江”品牌,并加以严格管理,同时加强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全县获部级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达18个(其中蔬菜14个),拥有“皖江”、“皖蔬”、“和州绿”等知名品牌,其中“皖江”牌番茄、辣椒两度获皖优名牌农产品。计划2005年再申请认证10个左右无公害品牌,并力求在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上有所突破。

四、首届“蔬博会”奏响新乐章

2004年4月18日和19日两天,我县成功举办了安徽和县首届蔬菜博览会。博览会两天时间里八方宾朋齐聚和州,各地农民涌向会场。精心设置的精品展和“三新”推介展,既展示了和县蔬菜的种植水平,又推介了蔬菜领域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真正唱出了一台蔬菜大戏。此次盛会举办,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县蔬菜知名度,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蔬菜生产的热情,为我县实现三年规划,实现蔬菜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和县农委蔬菜办公室

二○○五年八月二十日

5.蔬菜产业座谈发言材料 篇五

酒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蔬菜种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蔬菜产业以形成包含人工育种、苗种培育、蔬菜种植、蔬菜包装、蔬菜物流、市场交易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创出了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模式,并充分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一、蔬菜销售、物流现状及分析

(1)现状:以蔬菜批发为主,涵盖粮食、果品、农资、种子等多种农副产品。春光市场作为河西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蔬菜日交易量XX吨,交易额近XX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区XX多万亩果蔬种植基地。公司先后投资XX元实施市场改扩建工程,建成电子信息中心,实现了市场管理和交易结算信息化;建成蔬菜检验检测中心和蔬菜配送中心,保障了农产品安全;实施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建成年贮藏能力XX万吨的果蔬恒温保鲜贮藏库。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优化了交易环境,实现了本地果蔬长期贮藏、均衡上市目的,提高了反季节销售比例,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XX建有信息中心、检测中心、结算中心、监控中心、无公害果蔬配送中心等五大中心,形成蔬菜、水果、粮油、肉蛋禽、水产、副食调味品、百货、餐饮服务等八大功能区。将交易、存储、配送、商业、居住、办公、休闲等功能集合一体,实现多业态积聚效应,提供了服务功能强、范围广的交易和服务平台。春光市场处在南菜北运的中心地带,交通十分便利。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的蔬菜也经由市场分售到西北各地。

市场果蔬保鲜库全部位于地下一层,提高了土地使用率,节能降耗效果明显。保鲜库总面积11000平方米,库容达到2万多吨,主要存放本地及广西、海南、云南、四川、山东等外地蔬菜水果,整个保鲜库共有76间库房,最大的库房面积为221平方米,最小的面积110平方米。保鲜库全部采用氟机制冷,墙面为聚氨酯保温层喷涂,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冷藏效果。保鲜库温度调节范围为零下3度到零上5度。库内温度控制主要在门口的微电脑控制器,商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控温度。

(2)问题:市场农产品销售及仓储物流利润较低,与投入不成正比;蔬菜物流运输以个体车主为主,未能形成规模化的运输公司或者物流公司,中大型运输公司亏损。

(3)原因:市场对于入市交易的双方只收取少量交易费,主要是服务功能,信息服务平台。规模化的运输公司管理运营成本较高,不如个体车主利润高,且油价、路桥费等降低了运输公司利润,因此至今运输公司不成气候,多以个体车主为主。

二、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由于物流环境的不断改善,当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了长足发展。而近两年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电商多批次小批量的货物特点以及人们对于饮食品质和安全的更高要求带来了冷链物流的巨大市场需求。

1、进一步强化农产品产销分离格局。由于鲜活农产品消费日益集中,生产和消费区域的集中化,导致了长距离、大范围、多品种产品的流通,比重也进一步提高。

2、加快传统渠道流通创新步伐。一是加速市内资源整合,特别是功能性结点平台建设加快。同时加快功能性平台的建设(包括信息、供应链管理、金融等多功能的平台)。在具有区位、定价、信息、物流等优势的批发市场,逐渐形成资源配置的中心。

3、多种交通方式组合衔接。原先长距离大跨度的更多依赖于陆路运输,但是很多生鲜农产品时效性的要求很高,尤其是高品质,附加值比较高的农产品,所以采取航空物流的方式也在逐渐增多,同时,公路、铁路、水运等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也在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4、批发市场向上下游延伸业务,逐渐进行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批发市场不仅仅是局限于大宗产品的集散,同时也向生产环节进行延伸,和很多生产基地进行协作。向下游,包括零售、配送等等环节的延伸。

5、在传统流通渠道创新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兴流通方式发展。虽然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方式仍然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占据主渠道的方式,但是商超的直供和电商的商业模式创新保持比较快的增长。

6.对发展蔬菜产业的思考 篇六

——对天水市绿色农业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朱良勇

(甘肃省天水市蔬菜产业开发办公室,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体系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的“东大门”,东邻陕西省宝鸡市,北、西、南分别与甘肃省的平凉、定西、陇南接壤,为古丝绸之路重镇,是陇东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现辖秦州、麦积两区和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其中农业人口346万,耕地面积572.24万亩。天水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气候温和,光、热、水、土资源丰富,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各类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畜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适宜环境。林果、蔬菜、畜牧是全市的三大农业支柱产业。

天水市于从2004年起就开始思考和接受绿色农业这一概念,并在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等绿色农业倡导者的鼓励下,于2006年1月在全市创建了“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制定了《甘肃省天水市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通过由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组织的专家组的论证。我们按照《规划》制定的目标和建设任务,根据 天水市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实践绿色农业理念,通过宣传培训、典型示范、龙头带动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

2、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2.1遵循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我们把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的过程中,贯彻《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宣传绿色农业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环保意识,并采取切实措施,依法保护盒改善生态环境,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大搞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下力气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减少“白色污染”及花费、农药污染,积极示范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残留;加强土壤、水质和生产资料的定期和跟踪监测,严禁超标准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

2.2分类指导,促进绿色农业措施的实施

立足天水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重点扶持发展粮油、蔬菜、果品,蜜桃、畜禽为主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开发地方名优产品。

在区域布局上,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林则林、宜牧 则牧,根据不同生态类型,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绿色农业模式。川水地区以设施栽培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浅山地区努力提高绿色油菜和绿色水果生产规模;二阴地区以绿色粮食和中药材为重点;高寒阴湿地区以发展专用马铃薯生产为主,拓宽农民的增收空间。

在产业化经营上,建立绿色生产基地,并按照市场需求,建设和扶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以促进绿色产业链及产业群,加快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步伐,促进产品生产向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3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农业技术开发水平把绿色食品的生产和现代先进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强化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提高绿色食品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内引外联,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建立绿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加强绿色食品相关技术的研究,选育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研究制定配套的先进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农业技术开发,推广资源节约型、绿色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立体复合型、物质循环型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和水平。

2.4广泛宣传普及、增强全民绿色农业意识

加强绿色农业培训工作,在各种层面上开展绿色农业知 识教育,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生产者的绿色农业意识与绿色食品生产技能,不断提高全民绿色意识。在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等活动中,增加绿色农业方面的内容,把绿色农业知识直接送到生产者手中,推动绿色农业生产向更高水平迈进。利用广播、影视、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体,面向广大消费者进行绿色农业和人类健康知识教育,使消费者对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和选用绿色食品的健康性、安全性,以及怎样识别绿色食品都深入了解。

2.5实施名牌战略,拓宽国际、国内市场

积极扶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努力增加绿色食品数量,扩大生产规模,争创绿色食品名牌产品,发挥品牌效益,增加市场占有率。依托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新建和扩建一批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形成辐射城乡、省内外的市场网络,并充分利用各种博览会、展销会、积极洽谈会和互联网等途径,全方位展示天水市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最新成果,使绿色食品的品牌广泛进入国内、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宽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渠道。

2.6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绿色农业投入力度 扶持力度,有计划地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同时,广泛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开发绿色农业,积极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企业的资金向绿色农业流动。2.7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保证绿色农业稳步发展 市、县(区)组织协调农业、技术监督、环保、工商等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绿色农业生产的全程监控,建立健全完备的技术标准、环境监测和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料基地环境、生产资料选择使用和生产过程、产品包装、储运、保鲜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确保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和质量,促进绿色农业向规范化、标准化、科技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3、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经验

3.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是示范区建设的根本保证

为了保证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市上成立了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项目承建单位天水市农业局为项目运行管理机构,负责建设管理、效益评估、监督检查等工作。示范区管理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市、县(区)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对示范区建设承担行政领导责任,市、县(区)农业(牧)局主要负责人承担行政监管责任。示范区的建设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实行“技术推广部门+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营方式,形成龙头带基地的产销衔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同时,市上建立和完善了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相互密切配合,搞好宏观指导,全力推进建 设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市、县(区)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3.2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是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我市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实行以农民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和信贷投入为导向,广泛吸引各类资金资金,加快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形成了项目数量逐年增多,投资规模逐年扩大的良好势头。2006-2010年,全市农业部门共争取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等项目211项,落实项目总投资13.17亿元,其中省以上无偿投资5.57亿元。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期间,选育成功航茄2号、4号等10个航天蔬菜新品种,并通过甘肃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制定的《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豇豆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辣椒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技术规程》等六项甘肃省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航天蔬菜生产技术标准的空白;以航天辣椒、航天豇(菜)豆为主,先后在甘肃天水、陇南、张掖等市和新疆、内蒙、山西、陕西、北京等省市示范推广航天辣椒、航天豇(菜)豆52.38万亩,平均增产率22.2%,总增产量39952.5万公斤,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各级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的信贷扶持力度,为全市先后落实信贷资金7.66亿元,支持40个农业企 业进行技术改选和原料基地建设,为强化绿色农业发展基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3加快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是示范区建设的动力

在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突出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辐射带动,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和“小机构大服务”的运行模式。园区建立了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七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即奶牛胚胎移植中心、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工作站、农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信息培训中心、畜牧兽药与人工授精服务中心、天水现代农业服务中心、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培训中心、组培中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工作站、国家落叶果树脱毒苗木繁育试验示范基地,200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10年,荣获“全国十大名园”、“全国优秀农业园区”殊荣。特别是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为我市发展 以航天育种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工程中心先后承担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省级重大专项、科技孵化器、星火计划、工程中心建设、国家航天蔬菜生物育种、国家863和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等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2项,与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大、兰州空间环境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西省农科院、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天水农科所建立了紧密的合(协)作关系,做到了人员培养和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省内、外相关地县的137个科技、农业技术推广、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航天蔬菜新品种已推广到全国25个省、市及日本、缅甸和台湾地区,累计推广100多万亩。初步形成了以航天育种为主,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3.4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示范区建设的主要途径

我市围绕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和以马铃薯、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制定扶持政策,拓展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加快龙头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天水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市委办发„2010‟67号),力争通过3年努力,重点扶持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0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 到40%以上;二是积极探索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新途径,认真组织筹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担保公司,为龙头企业解决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创造了条件;三是加强对外宣传推介,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与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在201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天水西联蜂业有限责任公司“西联图标”牌蜂王浆冻干粉含片被评为金奖产品,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秦岭泉”牌甜玉米粒罐头被评为优质奖产品;在甘肃省第一届农业博览会上,天水盛源商贸有限公司“兴馨”牌花椒、天水西联蜂业有限公司 “西联”牌刺槐蜂蜜双双获得博览会金奖,我局获优秀组织奖,提高了我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知名度。四是通过示范引导、资金补助等多种方式,扶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市、县区积极争取,2009年天水长城果汁集团公司、天水德盛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争取到省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资金491多万元,为全市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技术推动,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的示范区建设新途径。

3.5注重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氛围是示范区建设的前提

我市把加强绿色农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生产者、经营者的绿色农业意识与绿色食品 生产技能作为示范区建设的根本出必点,充分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会议等各种宣传媒体和场所进行绿色农业知识宣传培训,使消费者对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和选用绿色食品的健康性、安全性、以及怎样识别绿色食品都有深入了解。一是依托“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等培训项目,积极开展绿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10年,全市共完成各类培训2000多场期次,培训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21万多人、农机修理工200人、农机操作工100人,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培训727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4069人。二是在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等活动中,增加绿色农业方面的内容,把绿色农业知识直接送到生产者手中,推动绿色农业生产向更高水平迈进。三是突出产业特色,宣传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在果品产业上,全市抽调技术人员和果农骨干,进驻全市果树重点村,积极开展良种推广、疏花疏果、果实套袋、喷施果形剂、果树修剪、无公害和绿色果品生产、果品贮藏保鲜等“十大”果树栽培技术,积极实施 “百人百村万亩优质果园活动”和“千人千村优质果园管理活动”,积极培养栽培、植保、贮藏保鲜、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科技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的乡土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蔬菜产业上认真实施“千人连千村、百人连百市”活动。全市共抽调技术人员1010名。实行蹲点承包的方式,在全市的864个村15.7万户中重点村 推广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立体栽培技术、间作套种技术、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多位一体日光温室生产技术、高产高效模式总结推广等十二项技术措施,直接服务的面积达33.45万亩,联系重点户2.9万户,新建示范点(户)140个,引进新品种223个,推广新技术68项,发展新模式67个,培训产地经纪人407名,引导联络市场104个。这些工作的开展,对进一步树立绿色农业理念,扩大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覆盖面,促进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今后工作打算

下一阶段,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135”区域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和“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建设两大特色,进一步搞好项目争取和实施,重点加强主要任务的落实工作,不断优化农产品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畜牧、果品、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中药材、马铃薯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努力把天水建成西部优质精细菜基地、果品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航天育种基地和生态农业观光基地,真正把《甘肃省天水市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规划》落到实处。

3.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目标 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做到实施有方案、任务有指标、阶段有目标、年终有总结,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农技、土肥、经作、种子、植保、农机等单位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级技术业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认真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争取在技术研究、示范推广等方面有所创新。

3.2依靠科技,强化服务

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机构、社团农技推广服务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科技示范户的作用,通过项目实施、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和转让成果等多种形式,推动市、县(区)、乡(镇)农技(农机)服务机构直接面向农民,开展技术引进、示范、推广、良种繁育,通过技术集成、物化服务等形式,加快绿色农业技术普及步伐,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为示范区建设提供良好了良好的技术和物质服务。

3.3加大投入,保证质量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项目,认真搞好项目的策划、论证、贮备、争取和实施工作,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重点扶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 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解决农业标准制度制定、产地认证、产品认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产品和监测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加大对示范区建设的投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扩大融资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形成国家、社会、农民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以良好的资金投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3.4健全机制,加强考核

7.蔬菜经济产业链探析 篇七

1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原则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 从投入端开始控制物料的投入, 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降低物耗而生产出最大量的、有用的和有价值的物品;再利用原则, 要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 尽可能多次和以多种方式使用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资源化原则, 要求生产者尽可能将输出端产生的物质再生利用或资源化, 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

2 基于循环经济的乳制品产业链关键技术分析

乳制品产业链包括原料奶生产、牛奶加工和乳制品消费三大部分。其中原料奶生产又包括饲料加工和奶牛养殖两个环节。乳制品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饲料加工、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三个环节。

2.1 饲料加工环节的关键技术分析

饲料加工环节是乳制品产业链的基础环节,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奶牛的状况和牛奶的质量。生态饲料不仅能优化饲料成分结构、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而且可削减粪污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因此, 推广生态饲料应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饲料加工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 (酶制剂) 可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动物免疫力, 加快增加质量速度, 增强抗病力,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青贮技术也是循环经济支持技术之一, 青贮技术减少了饲料加工中能量的消耗、包装的使用和加工过程中的浪费, 增加了奶牛营养, 提高了奶牛生产性能。发展绿色生态饲料加工技术是乳制品产业链实现循环经济的基础, 也是饲料加工环节本身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 奶牛养殖环节关键技术分析

奶牛养殖环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奶牛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 尤其是奶牛粪尿的排放。在奶牛粪尿的处理方面基本循环经济模式见图1。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养殖的主要技术:第一, 沼气池建造技术。虽然沼气池建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但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中小规模养殖场在面临沼气池建设时无从下手。因此尽管很多地方政府对沼气工程有补贴, 但实际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第二, 沼气、沼渣养殖泥鳅的技术, 奶牛粪便养殖蚯蚓和食用菌技术。很多养殖场想发展循环经济,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效果却不好, 主要是因为没有经验的养殖户不清楚沼液、沼渣养殖泥鳅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因此要使养殖技术得到普及, 让广大养殖户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循环经济模式。

2.3 牛奶加工环节关键技术分析

对目前我国乳品加工生产流程关键技术分析如下:第一, 原料乳检测环节。规模较大的企业都有准入制度要求的检测设备, 但是有些已经过时或检测时间过长, 检测成本过高, 导致原料奶的储存时间无端延长了。所以提高原料乳的检测技术既能缩短检测时间又能保证原料乳的安全。第二, 原料乳加工环节。大部分乳品加工企业使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成套进口设备, 加工过程主要由电脑控制的中控室进行控制, 所以整个加工流程技术比较先进,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占液体乳比重较大的超高温灭菌乳的生产设备基本上为引进的国外成套生产线。我国虽然也有无菌生产设备, 但是生产效率和性能与国外差距悬殊, 且缺乏成套设备的研发。乳粉生产中, 发达国家多数采用多效蒸发器进行牛乳的浓缩, 而我国多数采用单效和双效的蒸发器。第三, 灌装环节。灌装环节也是保证牛奶质量的关键环节。大型乳品企业在引进成套进口设备时有的也引进了进口的灌装机, 国产灌装机在软包装方面比较有竞争优势, 但其他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

总体来看我国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和技术还主要依赖进口。另外国内加工设备在节省资源能源、环保减排方面与进口设备还有较大的差距, 国外乳粉生产设备的热能回收利用率可达到70%以上, 而国内生产的设备只能达到40%。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就要求乳品加工设备减少能源消费, 注重能源回收利用。乳制品加工环节要发展循环经济应该在能源节约和回收方面下功夫。包括冷杀菌技术, 加工过程中热能回收效率的提高。

3 基于循环经济的乳制品产业链的科技需求分析

3.1 新原料

原料乳质量直接影响乳品质量, 跟国外相比我国原料乳质量在菌落数和脂肪率方面还有差距。开发高质量的原料乳是提高乳品营养、提高投入产出比、优化生产工艺的重要保障。

发酵乳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但是我国在发酵乳尤其是益生菌方面的基础研究较少。另外, 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我国益生乳酸菌研究开发上应用的非常少。所以增加针对益生乳酸菌的基础研究将是我国益生乳酸菌产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目前奶酪类产品的消费量较少, 所以作为奶酪副产品的乳清大量依靠进口。尽管奶酪消费潜在市场巨大, 但传统的消费习惯使得我国奶酪消费量不可能在短期内急剧增加, 制约了乳清的生产。为了减少乳清产品的进口量, 可以研发能替代乳清的新原料。

3.2 新产品

目前我国乳制品品种单一, 同质化现象严重, 导致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 对乳制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乳制品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市场上不仅应开发基础乳产品, 还应有高品质、高营养、功能多样化的高附加值产品。所以除了增加基础乳产品的品种外, 还应该加强高端产品品种的研发和生产。巴氏杀菌奶与目前占主流的超高温灭菌奶相比营养成分流失更少, 加工所需能耗更低, 因此应该在离奶源较近的地方发展巴氏杀菌奶。

3.3 新技术

加强原料乳和成品检测技术的研发, 保障原料安全和成品的及时消费。尤其是含量甚微但影响大的物质的检测, 如重金属和有机磷的快速检测。冷杀菌技术由于杀菌过程中食品温度并不升高或升高很低, 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 又有利于保持其色、香、味及其营养成分, 成为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杀菌技术。目前我国的冷杀菌技术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应该加快研究成果的应用, 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乳基原料加工新技术的研发, 并考虑投入减量和资源再利用特点。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乳清粉、乳清蛋白浓缩物、乳清蛋白分离物、乳白蛋白、初乳粉及乳铁蛋白等用于配方奶粉、保健食品及医药产品生产。相关技术主要有:改性修饰技术 (如生物酶解技术修饰改性乳成分, 生产乳酪蛋白肤、低聚乳糖、改性结构油脂) 、膜分离技术、电渗析技术及质构重组技术等。

3.4 新设备

原料乳检测是保证原料安全的关键, 目前我国的原料乳检测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设备, 价格高昂。所以应加强快速全面检测设备的研发。近年来我国乳制品加工技术装备明显提高, 特别是一些大型龙头企业, 例如蒙牛、伊利等乳品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乳制品加工的关键设备与进口设备还有很大差距, 尤其是在设备自动化、节能减排方面。所以我国应加强节能减排的成套自动化乳品加工设备的研发。

目前乳品加工的灌装设备有些是成套自动化设备的一部分, 有些是国产的软包装设备。在灌装设备方面应该加强砖型、枕型无菌包装设备的研发。

乳粉加工中使用的浓缩设备应重点开发多效蒸发器, 并重点加强膜分离浓缩技术的研究。注重成熟干酪、新鲜干酪及重制干酪等加工设备的研发, 最终开发出具备适宜的生产能力、优惠的价格及稳定性能的高效加工设备, 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降低企业的设备投入成本, 推动乳制品新兴产业的发展。

4 结论

8.蔬菜经济产业链探析 篇八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06

1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中心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凯里经济开发区处于云贵高原向桂北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沟壑深切,主峰海拔1490.3米,相对高差1240米,平均海拔700米,山地占总面积的93%,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尚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较低层次,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化发展薄弱,产业基地规模小,位于该区域的黔东南州有1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155个重点乡镇和2077个重点村,分别占全州县市、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87.5%、76%和62.8%。在国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覆盖的82个县市中涵盖全州所有的16个县市,占片区覆盖县数的19.51%,占贵州省覆盖总县数的36.36%。2011年末,有贫困人口167.29万人,贫困发生率42.11%。2013年还有贫困人口119.41万人,贫困发生率30.6%。

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主,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办区方针和“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战略目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黔东南州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十二五”期间,凯里经济开发区将按照“规划五年,突破三年”的目标,着力打造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千亿级经济产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99%,人口达16万人,成为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目前,凯里经济开发区正着手布局功能分区,即:商业商务中心区、开发区核心区、综合服务功能区等14个功能区。通过这14个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把凯里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新产业聚集区、高素质人才集聚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建区以来,建成凯开大道、开元大道、开司大道等11条总长超过36公里城市主干道,建设的道路总长度为56公里。日供水12000吨的自来水管网和在建的园区工业用水管网基本满足开发区生产生活需要。建成了白午110KV和220KV变电站及输变线路工程。宝恒建材物流城、信息通信、互联网络发展迅速发展已覆盖全区。学校、医院、行政办公、生活小区逐步完善。开发区游园绿化覆盖率达到41%。这些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污水、热电联供和高铁建设等,奠定了开发区发展的大格局。

2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分析

2.1凯里经济开发区发展的阶段

凯里经济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探索起步、艰苦创业、加快发展三个阶段。

2.1.1探索起步阶段

1999年到2002年探索开发区建设模式,基本完成了主要规划设计和管理体制的建立。2000年完成了工业园区两千分之一和五百分之一的地形测量图及图纸制作;完成了开发区总体规划的设计、评审。

2.1.2完善阶段

2003年到2010年建成了凯开大道、金汇大道、中吴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及甘塘路、民生路等城市次干道,区内道路交通网络骨架初步形成。完成了管委会办公楼、白午110KV变电站、凯里学院新校区、黔东南州民族档案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基础教育、医疗、酒店、商务等社会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2010年底,开发区中心城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

2.1.3快速发展阶段

认真执行城镇化有关政策,进一步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工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双向带动作用和重要节点作用,努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2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的方面来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二是从产业质的方面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质量分布状态,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分布状态。

从图1可以看出,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在2006—2015年的变化情况,在“十一五”期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5%、60%、35%。而现阶段(201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与“十一五”第一产业的比重相比没有改变,都为5%;2014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从“十一五”的60%上升到75%,增长了15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的比重从“十一五”的35%下降到20%,下降了5个百分点。但许多大量的实践证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所以我们应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十二五”期间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提高到了30%,增长5个百分点。同时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从2014的5%提高到“十二五”规划的1%,降低4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凯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凯里经济开发区的“三产”(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化趋势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呈现出一致性,如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2.3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

相关企业主要的产业方向集中在装备制造、医药保健品、食品饮料、电子、建材、矿产资源加工、包装、高新技术等几个方面,符合贵州省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开发区周边的资源、区位、交通条件。其中,装备制造、医药制药、电子制造、现代服务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矿产加工等在不久的将来应迁入经济开发区,进入相应的产业集群,有了这些产业的加盟,将使开发区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最能发挥效率的地方,促使开发区尽快形成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同时依赖增长极取得区域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效益(如表1所示)。

根据开发区产业企业数量、产量和已经形成的产业链条,对开发区现有的产业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判定如表2所示。

2.3.1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仅产业技术先进、产业增长率高、产业内部关联性紧密,而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中坚地位,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相关产业链起辅助性带头作用的那些产业,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产业。从上表分析可以确定凯里经济开发区的相关产业在麦肯锡矩阵中排列的位置,麦肯锡矩阵纵轴代表产业发展前景,并由高到低分为:高、较高、中和低四级;其横轴代表产业的基础,从左到右分为:高、较高、中和低四级。凯里经济开发区各个产业中,规划选择机械制造产业、电子制造产业、中药、民族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旅游商品等产业方向作为凯里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

2.3.2潜力产业

规划确定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信息服务产业、新能源、新一代电子技术、软件服务产业、保健品、新型建材、出口加工等产业方向作为经济开发区的潜力产业。

2.3.3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梯次

开发区产业发展应按照循序渐进的路子进行培养,运用产业梯度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将开发区的经济状态从低级转变为高级,在这个过程中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是凯里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合理安排产业发展梯次,逐步发展壮大开发区产业群,构建和谐、有序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稳步、高效发展。

第一梯次:轻工业、医药制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依托经济开发区周边良好的资源以及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中药、民族药、旅游商品、木材加工、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产业,不断夯实开发区产业基础,积聚原材料发展优势,为第二梯次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梯次:高新科技产业、出口加工业。在第一梯次产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培育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电子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突出开发区区位作用,依托“两仓”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进一步优化开发区产业格局(如图2)。

3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现阶段问题分析

3.1产业发展基础有待夯实

凯里经济开发区范围山坡多、平地少,建设受地形条件限制,加之开发区建设正处于二次创业阶段,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而产业定位不明晰,主导产业的指向性比较弱,产业规模比较小,对腹地经济拉动效应不明显。

现有的企业在产业空间上相互临近却关联性不强,未形成直接支持开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产业集群。仓储物流、商务服务、会展旅游、创意动漫和现代商贸业等新型业态尚未形成规模,存在着传统服务业比重大,层次低等问题。高科技产业规模偏小。高新科技技术产业种类较多,但尚未形成规模,工业产值较低。

3.2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

凯里经济开发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遭遇诸多经济要素的瓶颈,如:第一,实际可用的土地受到限制,土地供应体制急需优化,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第二,用地指标不足,缺口较大,建设用地申报程序复杂;第三,开发区地形复杂,土地开发整理难度大,工程成本较高;第四、经济开发区生产原料、电力资源、工业用水等生产要素供应不足。保证开发区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形成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

3.3区域竞争比较激烈

随着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推进,贵州省成立100多个的产业园区,比如黔东南州成立了10个产业园区,黔南州成立了12个产业园区,由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背景相似,均处于快速建设发展阶段,彼此存在比较激烈的同志竞争,对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形成较大的压力。所以针对这种趋势,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因为优惠的政策是一个区域最强的竞争力。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向成熟阶段发展时,要增加市场需求和扩大产业链。

4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路径

开发区经营城市的策略应该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确立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将开发区拥有的一切资源资本化、市场化,以最终实现人、自然、经济、社会各系统间的和谐发展,走内涵式、可持续的开发区发展道路。

4.1加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其战略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它作为新一代的先导产业,既是开发区产业结构转型的突破口,也是开发区与产业集群整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发区经济要想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想要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必须在战略决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产业化这四个方面的储备努力。应把建设创新型经济产业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选择出来的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于凯里开发区的现状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4.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包括邮电、交通、供水供电、科研与技术服务、商业服务、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3注重发展相关产业。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按照产业集群的理论,主导产业与关联性产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发展新兴产业是转型跨越、建设“新开发区”的基础,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是着力点,必须注重开发区发展相关产业,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据有关资料显示,德国鲁尔地区当年在转型发展中,曾引进过日本三菱公司的生产线,但13年后这个公司又撤走了,没能存活下来。关键是相关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产业不配套,竞争力上不去。

4.4完善和加强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集群能否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体系内的各个有机个体是否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但是,从客观方面来讲,产业集群在凯里经济开发区仅属于空间上集聚,并且各产业之间配套性与协调性不足,关联性不强。再则,开发区内还未完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缺乏风险投资机构、科研机构等盛性服务企业,各大产业集群几乎都在初步形成阶段。因此,制定相关政策,来维持完善和加强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

4.5开发区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开发区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已走过近30年的历程,在新的环境下,开发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吸引人才,实现创新人才和产业人才的集聚,并加速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正在成为考验各地开发区的重要课题。产业的转型升级,园区的创新发展,说到底是人才的升级和发展。因此,凯里开发区应制定自己的人才政策,如给予人才很高的待遇等等条件,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服务优势,达到吸引优秀人才的目的。

4.6综合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产业组合

凯里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虽然有一定的优势,如区位优势,主导产业也有一定的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管主导产业发展有多好,还是要加大力度完善产业配套,提高综合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组合。

在信息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这个时代,作为新一代重要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物联网,越来越备受人们的高度重视。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它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所以物联网技术开发区的未来的发展中的作用将不可忽略,如提高开发区的现代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整个开发区产业效率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等等。

上一篇:中国梦的历史内涵下一篇:口译考试最容易犯的十个发音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