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比赛讲稿

2024-07-25

心肺复苏比赛讲稿(共10篇)

1.心肺复苏比赛讲稿 篇一

南昌大学医学院讲稿 2010版心肺复苏解读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吴洁华

本堂课主要讲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心肺复苏的概念

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环、呼吸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心肺复苏(CPR)。

二、心肺复苏的发展史

心肺复苏在我们中国早已有之,早在前4-5世纪:扁鹊就有“切脉诊断生死,用针、砭石、草药急救”。公元前2世纪,《华佗神方》之《急求奇方》 介绍自缢急救,“以手按胸上,数动之…并容忍对口以气灌之,其活更快…”。在国外,首例院前CPR成功是1960年在美国,巴尔的摩Mr.B.D在家中心脏停跳,其子实施Silvester法人工呼吸,抢救小组行胸外心脏按压后送医院电除颤,巴尔的摩成功获救。1966年第一届全美复苏会议制定CPR程序,推荐吹气法人工通气和闭式胸外按压为CPR优先选择。1988年,中华急诊医学制订《规范》。2000年,召开第一届国际CPR会议。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学召开国际共识会议。2010年颁布了《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三、心脏骤停的原因及判断

(一)致使心脏骤停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各种意外:溺水、触电、麻醉意外。

2、呼吸系统:窒息、气管异物、喉痉挛、ARDS、MAS。

3、神经系统:颅脑外伤、癫痫持续状态、脑炎和脑膜炎引起的脑疝及脑水肿。

4、循环系统:休克、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5、药物过敏:如青霉素过敏。

6、各种中毒:如煤气中毒、有机磷中毒、地高辛、锑剂等药物中毒。

7、代谢及电解质紊乱:高钾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二)如何判断

对心脏骤停应争分夺秒,动作迅速,抓住要点,在10秒内作出判断,并立即进行复苏。

1、意识突然丧失呈深昏迷状态,大动脉搏动消失。

共 3 页

2.心肺复苏应急演练 篇二

演练时间:1111111年11111111月111111日 演练地点:心内科诊室

演练人员:***11

演练内容:心肺复苏应急演练

3.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篇三

检查综合服务能力当中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医疗技术管理、麻醉治疗管理、重症医学科管理、手术治疗管理、病历(案)质量管理六个个部分:

一、医疗质量管理:

1、部分资料还需补充、完善。如缺2014年、2015年持续改进方案

2、建立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

3、建立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4、医务人员技术档案管理不完整等。

二、麻醉治疗管理

1、病历中缺麻醉全过程、管理记录

2、麻醉能力评价标准

3、麻醉前病情评价制度,部分流程图

4、目前未开展自体输血。

三、重症医学科管理

1、准备资料有些零散

2、对科主任、护士长的任命,缺医院文件支撑,及科主任、护士长职称证

3、专科培训资料未把院外培训纳入其中

4、缺2015年成立ICU对护理员、保洁员的名单及考核

5、缺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制度及措施。

四、手术治疗管理:

1、资料目录上有但无具体内容,如缺制定手术医生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

2、病理科未开展冰冻检查,手术中估计可能需要调整手术方式的病人流失到院外

4.心肺复苏培训计划 篇四

一、负责部门:护理部

二、活动名称:CPR心肺复苏培训

三、活动时间:2017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

四、参加人员:林泉副院长、高婷红主任、培训老师官燕娟、吴莲莲、信访局同志

五、活动目的:

培养公民急救意识,使更多的人初步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及操作要领,提高院前急救和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六、活动时间安排: 1、7月6日组织相关科室讨论、布置活动事项。2、7月10日安排培训教师,提出培训要求。3、7月17-18培训教师备课。4、7月20日院领导预检。5、7月27日对信访局同志进行心肺复苏培训。

七、活动流程

1、入场(央视心肺复苏公益广告循环播放)

2、社区心肺复苏情景演练

3、林副院长讲课《心肺复苏》(介绍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方法动作和注意事项)

4、将人员分两组由培训老师官燕娟、吴莲莲做心肺复苏示范。

5、经过理论知识培训和观摩示范后学员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进行演练,培训老师分别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一一给予纠正。

6、互动环节:学员和老师进行交流,选出本组最优秀的同志代表进行团队比赛。

7、林副院长总结。

八、备注:

5.护士 心肺复苏考核材料 篇五

提高护理质量,做到“三基训练”长抓不懈

2014年1月10日,护理部对部分护士进行了心肺复苏操作考试。护理部主任董崇凤及二疗区护士长李春红担任此次考试评委。心肺复苏是急诊急救必备的抢救技术之一,护理部采用国际最新修订的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标准,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对新标准进行了统一学习、演练、抽查考核。此次对护士心肺复苏考核为 “三基”训练的内容之一,旨在检验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急抢救能力。评委严格考核、认真点评,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当场进行反馈,甚至亲自示范、手把手演示,现场气氛严肃。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应考,所有护士全部考核完毕,成绩优异,达到了考核目标。“三基”训练作为护理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护理部将以医院评审为契机,将其作为常态化工作加以落实,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6.急救心肺复苏怎么做 篇六

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沿着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

7.2016年心肺复苏演练总结 篇七

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急救知识、技能水平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推动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于2013年11月30日-12月1日对全院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后勤、司机等)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参加人员共215人,人人严格按照心肺复苏的操作规程要求圆满完成操作考核。

这次考试得到了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1、为各科的临床技能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2、达到了锻炼队伍、整合资源、提高水平的目的。但在考试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欠妥

2、体位摆放不对

3、按压方法不对(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4、按压频率和深度欠规范(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5、部分员工的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医务科

8.心肺复苏考核总结和评价 篇八

技术操作考核总结和评价

一、考核时间:

二、考核地点:

三、考核项目: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

四、参加检查人员:

全院参加考试人员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合格率为:100%。

五、存在的问题:

1、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欠妥;

2、患者体位摆放不对;

3、颈动脉搏动检查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强;

4、按压方法不到位;

5、急救后期工作欠佳。

六、整改措施:

1、加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学习,争取做到精益求精;

2、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医务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9.心肺复苏培训考试试题 篇九

一、选择题:(4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 、A、B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 120次/分;  D 100-12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8-10次/分钟   D 12-20分钟

5、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5-6cm;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11、院外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3、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75度

1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 A 1次;      B 3次;      C 2次;       D 4次

15、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6、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A 胸外按压;  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 静脉推注胺碘酮;   D 立即除颤

17、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 A 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     B 行12导心电图检查; C 建立深静脉通道;       D 准备电除颤

18、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 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9、常温下心搏停止几秒后可出现昏厥症状:() A 3S       B 5-8S        C 10-20S      D 20-30S

20、2015心肺复苏指南明确去掉的抢救药物是: A阿托品    B 碳酸氢钠     C 加压素    D 纳洛酮

二、填空题:(10分)

1、在死亡边缘的患者, BLS 的初期黄金时刻是分钟?院内生命链的内容包括是、、、、等。

2、肾上腺素在心室静止,无脉性电活动(电一机械分离),室颤(细颤),无脉性室速用法:mg静注,每分钟一次。

3、胸外按压时要尽量减少中断,如中断应尽量少于多少时间秒?五个回合为一个周期,条件允许时每min转换一次

三、简答题:

1、简述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10分)

2、简述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5分)

3、何时终止心肺复苏?(10分)

4、AED的适应症。(5分)

5、当你在夜班时接到值班护士报告:“某床病人突然出现面色发青、呼之不应”,你应急处理的流程?(20分)

答案

选择题C,D,A,A,A,  A,A,C,C,A,   BCCAC  DABCC,

填空题: 1、4,监测和预防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及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快速除颤,高级生命维持和骤停后护理。 2、1,3-5 3、10,2

简答题:

简述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 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先兆:胸痛、呼吸困难、疲乏、心悸——非特异性 典型症状 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刻 心音消失:立刻 头晕:3秒钟 昏厥:10~20秒 抽搐:20~40秒 瞳孔散大: 40~60秒 呼吸停止、二便失禁:60秒后 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4~6分钟后

简述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自主心跳恢复;瞳孔变化;脑功能开始好转的迹象;意识好转;肌张力增加;自主呼吸恢复; 吞咽动作出现。 何时终止心肺复苏? 1、病人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2、确定病人已经死亡3、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然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4、环境安全危及到施救者5、有合法医嘱或者家庭成员坚决拒绝抢救并签字为证

AED的适应症

1、心室颤动2、心室扑动3、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10.心肺复苏讲义(自创版) 篇十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点和大家一起学习CPR,首先什么叫CPR?......其实很简单,一句话,CPR就是现场心肺复苏,指针对呼吸,心搏骤停采取的一系列评估和抢救措施。我们都知道,任何急救操作基本上都有其不适用的情况,同样为了避免因为施救者判断不当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伤,我们必须清楚CPR的禁忌症,主要为四点: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心包填塞。

好,下面我们正式进入正题,怎样进行CPR?

相信在场的很多朋友或多或少,对心肺复苏有一定了解,但挺多朋友了解的操作应该是参照2005年版的操作指南,最简单的说就是,心肺复苏的ABC流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但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参照《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急救指南》,其中较多与05版指南有出入的地方,我先邀请大家和我一起学习2010年新指南操作规范,讲解最后我有安排时间回答大家的疑问,和大家一起探讨05和10两个版本的差异。

在整个CPR过程中,首先和大家强调三个重点:早期、规范、流程。

什么叫早期,时间就是生命,心肺复苏必须越早越好,大家都知道,大脑和心脏对缺血缺氧的耐受都非常差,特别是大脑,据研究,心脏骤停后4-6分钟,大脑即可发生不可逆转的伤害,超过8分钟复苏存活的几率微小。所以有黄金8分钟一说。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早期。

什么叫规范,规范是指每一步操作都必须做到位,做规范,比如成人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cm,那就一定要达到这个标准,同时要清楚各项注意事项,如按压必须保证胸廓充分回弹,才能保证按压的有效性等等,待会我会一项一项为大家演示。

最后一个流程。什么叫流程?CPR 并不是几项操作技能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系列的科学有效的评估、判断与干预,所有操作都要按照流程进行,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抢救效果。

那么首先我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CPR的9项基本流程:

1、评估现场环境

2、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

3、启动EMS系统,即拨打急救120.4摆放体位

5、判断脉搏(医务人员进行)

6、胸外按压

7、开放气道

8、人工呼吸(球囊面罩辅助呼吸?)

9、电击除颤

下面我将按照流程为大家讲解和演示:

一、评估现场环境

比如存在地震,火灾,毒气,电击等危险因素时,为确保施救与被救者安全,施救者要做好充分评估。不然赔了夫人又折兵可不好,同时作为医务工作者自身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带好手套口罩。如果没有可以就地取材取用替代品,如毛巾之类的。而且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原则上我们不搬动患者,尽量在原地急救。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搬运等造成二次损伤。特别是存在颈椎脊柱损伤的情况。好,这就是我们的评估现场环境,总结一点就是大家要注意确保安全。

二、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判断意识时大家要注意两点,1、轻拍大喊

2、双侧呼喊

所谓的轻拍大喊是指轻拍患者双肩,力度需要适当,避免造成患者二次损伤,同时大声呼喊,我刚刚有强调双侧呼喊,这里简单问一下为什么要强调双侧呢,有哪位可以回答一下。对,急救现场,往往我们对被救者情况不了解,如果存在一侧耳聋等基础疾病,我们恰好在耳聋侧呼喊可能造成判断失误的情况。所以要注意轻拍大喊,双侧呼喊。

然后紧接着判断患者呼吸,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在5-10S内迅速判断好,通常我们采取跪姿,于患者一侧,观察患者胸廓起伏,因为紧急情况时间把握可能不大准确,给大家提供一个简便计时方法,大家可以在心中默念1001,1002,1003.......1006,如果未发现胸廓起伏等呼吸指症或者只有喘息则判断为无呼吸。

三、接下来我们迅速进入第三步,判断患者无呼吸,立即拨打120,启动EMS急救系统。请人拨打120时,注意指定周围人群的中的其中一位,提醒拿体外除颤仪。如果只有一个人,是先拨打120还是先进行胸外按压,按照指南,如果当场看到一位患者突然倒下,该人员可以认定该患者已发生原发性心脏骤停且出现需电击处理的节律,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找到 AED 并回到患者身边并开始心肺复苏和使用 AED。但是,对于推测因溺水等原因导致窒息性骤停的患者,应首先进行胸外按压并进行人工呼吸,在大约 5 个周期(大约两分钟)后再启动急救系统。对于小孩常常呼吸心跳骤停常常为异物堵塞窒息所致,因此同样先进行胸外按压。

120拨打也是有较多注意事项的,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先挂电话,让急救中心了解到足够的基本信息,以在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事故地点,伤患状况都要简单介绍下,同时提醒带体外除颤仪。

四、然后就是我们的第四步:摆放体位。为了确保有效的胸外按压,需将患者以仰卧位放置于平坦坚硬载体上,在移动患者时需特别注意一个意识:整体转动,头、颈、身体同轴转动,避免造成再次损伤。

五、第五步判断脉搏,这项操作只对医务人员有要求。该项操作有两个注意点:

1、判断要迅速,要求在5-10S内判断好

2、定位要准,我们一般选择颈动脉。颈动脉定位:一手鱼际肌仰头暴露,另一手两指沿颈部正中在甲状软骨处旁开1-2cm向下向后滑向与自己同侧的凹陷处。解剖结构即气管与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之间的凹陷。然后同样用判断呼吸的方法,数数判断脉搏,如10S内未摸到脉搏,立即进行第六步胸外按压

六、胸外按压是整个心肺复苏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研究表明有效胸外按压数量越多,存活率越高,甚至2010年指南指出未经过培训的人可以不进行其他任何操作,而只进行胸外按压,事实表明单纯胸外按压比未进行任何按压的抢救存活率要高,可见按压的重要性。同时,要强调胸外按压的6个要点和6项注意事项。六个要点

(1)定位胸骨中下1/3,两乳头连线中点。

(2)按压手势 双手互扣,手指上翘 仅以掌根接触胸骨

(3)按压姿势 肩肘腕成一直线,与地面垂直,身体微向前倾(每次按压都必须保持的姿势)

(4)按压深度 至少5cm(5)按压速率 100/min 以上(6)按压呼吸比:30:2 六个注意事项:

(1)定位要准确,不可左右按压肋骨,向下损伤剑突(2)手指上翘,掌跟为发力点,注意不猛不离(3)手臂不可弯曲

(4)按压至少5cm,深度要达到,同时也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

(5)按压中断时间不超过10s,比如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操作要快。(6)整个按压过程注意八个字:不猛不离,持续平稳

七、下面是第七步: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前通常需清除口腔异物,方法为将头偏向一侧,检查口腔,有条件可以对手指做一定防护。

通常采用仰头抬颏法: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示食指至于患者下颌部骨性结构上,最好选在中线偏向一侧,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开放气道有两个注意事项:

1、不可按压软组织,避免气道堵塞

2、气道开放要充分,标准是: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当然和其他操作一样开放气道,动作同样不可用力过大,一方面防止压迫气道,另一方面避免造成颈椎脊柱等不必要的损伤。

八、充分开放好气道后,即可进行第八步

球囊面罩:CE手法,频率,气量,有脉搏无呼吸:每6-8S给一次呼吸

人工呼吸。这项操作可以简单总结为五个小动作: 捏鼻

包口 吹气 上抬

松手,(边演示边解说),同样也有五个注意事项:

1、全程均要保持气道开放。

2、捏紧鼻子避免漏气

3、每口气吹足1秒

4、伤患胸部有起伏

5、避免通气过量(500到600ml即正常人的潮气量)

九、第九步就是进行电击除颤,注意除颤结束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尽量缩短按压中断时间,如果体外除颤仪没有到位,则一直循环进行CPR,直至AED到位。

总结:

1、要有时间观念,分秒必争,生命至上。

2、操作要规范(如至少100次每分,至少5cm等)

3、熟悉流程

最后,提问时间,准备好2005与2010版本区别及更改原因。操作练习,学员集体寻找操作不当之处。结束。

有关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的主要问题及更改如下: •建立了简化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图 2)。

•对根据无反应的症状立即识别并启动急救系统,以及在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仅仅是喘息)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的建议作出了改进。•从流程中去除了“看、听和感觉呼吸”。

•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更改了单人施救者的建议程序,即先开始胸外按压,然后进行人工呼吸(C-A-B 而不是 A-B-C)。单人施救者应首先从进行 30 次按压开始心肺复苏,而不是进行 2 次通气,这是为了避免延误首次按压。

•按压速率应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而不是每分钟“大约” 100 次)。•成人按压幅度已从 4 至 5 厘米的范围更改为至少 5 厘米。儿童婴儿至少是身体前后径1/3(5cm,4cm)

这些更改旨在简化非专业施救者的培训,仍然强调需要为心脏骤停患者尽快进行胸外按压。下文给出有关这些更改的详细信息。

为什么从 A-B-C 更改为 C-A-B

1、指南都是经过29个国家许多专家经过大量数据和科学论证得出的结论,权威性是无需质疑的,指南的改动是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心脏骤停的情况以成人室颤和无脉性心动过速为主,他们最需要的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ABC流程可能耽误时间。

2、据统计,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公众接受度,胸外按压更容易被人接受,该改动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抢救队伍,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2010(新增)单纯胸外按压:

如果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则应进行 Hands-Only™s19(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理由:单纯胸外按压(仅按压)心肺复苏对于未经培训的施救者更容易实施,而且更便于调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另外,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或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

单人施救是先胸外按压还是启动EMSS,取得AED?

鼓励医务人员根据最有可能的骤停病因展开施救行动。例如,如果医务人员在独自一人时看到一位患者突然倒下,该人员可以认定该患者已发生原发性心脏骤停且出现需电击处理的节律,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找到 AED 并回到患者身边并开始心肺复苏和使用 AED。但是,对于推测因溺水等原因导致窒息性骤停的患者,应首先进行胸外按压并进行人工呼吸,在大约 5 个周期(大约两分钟)后再启动急救系统。如果有AED那么是先进行胸外按压还是先除颤呢?

2010(重新确认的 2005 版建议):如果任何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有 AED,施救者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 AED。在医院和其他机构使用现场的 AED 或除颤器治疗心脏骤停的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尽可使用准备好的 AED/除颤器。以上建议旨在支持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特别是在发生心脏骤停时现场有 AED 或除颤器的情况下。如果院外心脏骤停的目击者不是急救人员,则急救人员可以开始心肺复苏,同时使用 AED 或通过心电图检查节律并准备进行除颤。在上述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 1½至 3 分钟的心肺复苏,然后再尝试除颤。如果有两名或三名施救者在场,应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拿到除颤器。

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除颤之前进行心肺复苏。但对于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 3 分钟,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

为什么胸外按压至少100次每分钟:

在大多数研究中,给予更多按压可提高存活率,而减少按压则会降低存活率。进行足够胸外按压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尽可能减少这一关键心肺复苏步骤的中断。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否恢复自主循环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通常不建议在通气过程中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上一篇:工程咨询项目建议书下一篇:阳光下的剪影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