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精选15篇)
1.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一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
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设身处地,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由此得知,朗读作品时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是激发审美情感,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进行审美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吟诵的时候,需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语调,而吟诵的方式则需要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而定。
大体说来,情感低沉、缠绵柔缓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到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则宜采取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例如课文《军神》第7段的朗读指导,如果学生不了解刘伯承作为一名军人,为了革命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这一背景,教师只从技巧方面指导朗读,是达不到效果的,只有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线,才能读出刘伯承的精神之美。实践证明,诵读既能让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又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美,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就更生动地体现出来了。
放飞想像,品味意境美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给读者广阔的想像空间。要领会意境,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想像,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这就是想像再造的过程。如教学《草原》一课,课文写到“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到处翠色欲流”。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此情此境,再现草原的绮丽风光,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课文录音作遐想游览,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把想像的画面画一画。学生们就如亲临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一样,无拘无束地策马前进了。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中,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这就是想像美。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出色散文中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初中语文课本为例,像《岳阳楼记》、《最后一课》等篇中的爱国情;《背影》、《散步》篇中的家庭伦理情;《我的老师》、《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春》、《济南的冬天》中对祖国江山的热爱情等等,不一而足。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文章时,通过情感的内化过程,逐步提高学生内心感情体验的素质和水平,分清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以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一篇课文最好要明确一个激情点,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奋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岳阳楼记》一文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目标;《祝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罪恶;《陋室铭》、《爱莲说》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等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走”出课本,让学生与课本的人物交谈、让课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质去净化学生的灵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有的放天地把语文教学与审美意识结合起来。
从古典出色作品中,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学习高中课文《离骚》时,让学生理解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探究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不要苛求那个时代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的生活,忧心如焚,奔走呼号,这就是爱国的表现。因为在他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们不能非议他的爱国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和观察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我要说:写作文并非难写,而是缺少生活素材,缺少真情实感。比如校园,在一些学生眼里,觉得司空见惯、平淡无奇,而在另一些学生的眼里却又变得色彩缤纷,千姿百态:校园的花坛、小路、教学楼的宣传展示窗、班级的每期宣传板报等都成为了他们的写作素材。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一个善于发现美,一个却不能。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人一事,用我笔写我语,以我语表我情,以我情去感人。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文如泉涌,文章读来才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叩开别人的心扉。
3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一、增加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单元结束后,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给学生提供拓展视野的机会,也是一种教育模式。比如,我准备两篇课外阅读材料《愚公移山》《三峡工程》,让学生讨论今天我国的三峡,工程。三峡工程能够使“高峡出平湖”,工程难度不亚于“愚公移山”。这项工程并没有神仙相助,都是靠人力和现代科学技术来完成的。时至今日“愚公精神”是否该重新解释,学生讨论热烈,讨论结果众说纷纭。这时教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给学生主动权,能自读、自评、自解所学内容,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
二、创设课堂情境,让课程生活化
从创设优化的课堂情境入手,让课程与我们的生活和经验更加具体地联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在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起来容易。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这样就能缩短掌握知识的时间,且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课堂教学的设计无需搞得程序太多,而要简单明了,线索清晰,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训练活动为主,突出教学目标,采取生动活泼的、有创造性的、又实在的教学方法即可。任何知识都源于生活,经过归纳提炼最终上升为科学理论知识,现在当我们教授一门理论知识时,就该把知识再一次还原,使之融入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去,让学习者感到亲切,教学越贴近生活,课堂就越有生机。但是从理论知识到生活实践之间,采用什么作为两者“贴近”的媒体,是教学艺术所必须深思的。就如同几何学认识世界是从点开始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从点人手,把知识放进构造好的模型里,牵一发而动全身,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多视角观察,挖掘资料意义
传统教学就如公路上竖立的路碑,在路人眼前一闪即过,而现代教学则应是能让人驻足的购物亭。语文学习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资料的收集过程,我们传递给学生一些原始的资料,但这种资料该如何谋篇布局,如何编排句段,我们却无法教会他们产生灵感,如何充分发挥思维的自由性去捕捉一个新颖的构想,我们给予学生的只是一个表象而不是灵魂。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培养一个人有深切敏锐,活跃的洞察力,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美丽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艺术,让他们有意识地反复揣摩手中所得的资料,多方位、多视角地观察分析,挖掘资料的内在关系和意义,然后等着豁然开朗的那一刻,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撑起整个天空。
4营造语文课堂良好氛围
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某种程度上讲,课堂气氛的创设基本上是由教师来一手把握的。现实情境下,教师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有自己的交际圈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课前,教师可能会遇到种.种或令人兴奋或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我们教师一走上讲台,就应该把自己的心情归入到具体的教材文本与教室环境之中,不应该受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琐事烦扰。要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天性敏感,会随着教师教态的阴晴不定来察言观色,如果教师喜怒无常,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课堂中去,他们就一定会偏离教材文本,把自己的思想重心放在揣摩教师的心理之上,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另外教师的教态在语文学科中的表现就如一位艺术表演家一样,应该随着教材内容文本而或喜或悲,在讲到有关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时,就应当气势昂扬,蓬勃向上,透露出对于祖国由衷的热爱与自豪;当讲到相关缅怀革命先烈的时候,教师就应当韵味悠长,余韵无穷,充满对于这些革命先哲的怀念与崇敬;讲到相关屈辱的历史时,我们自然也就应当充满无限的愤懑与感慨,让学生在教师教态的影响下随着课文内容或喜或悲,让他们在文章内容的洗礼之下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升华。
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很多年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桎梏之下,我们的语文课堂逐渐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变得有些本末倒置,其具体表现之一便是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在语文课上不是写就是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再从学生的年龄规律与认知特点出发,而是施以一味的强硬灌输与反复练习,不是分析主题思想就是概括大意,这样一来,严重影响着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这种现状,从小学阶段学生爱玩的天性出发,笔者建议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多多引进游戏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譬如,在声母与韵母的搭配教学过程中,笔者组织班里的男生充当声母,女生充当韵母,通过在黑板上出示不同的音节,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搭配组合。这样一来,学生在活跃兴奋的课堂氛围中自然将课堂知识进行了深化,优化了课堂效果,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生字教学中,也同样可以利用这样的办法进行教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利用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方面,笔者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有很多教师怕影响了教学成绩,便把所有的课时上成了讲授课,在不断挖掘与反复练习中进行教学。笔者以为,我们大可不必如此,语文学科不同于理科,不能仅靠反复练习来提升教学成绩与学生能力。我们要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教学情境当中,重视口语活动与综合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由于形式新颖,对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大有裨益,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些活动本身更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极佳途径,让它们与阅读课程配合开来,一定会取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2.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二
一、通过展示教材中美的内容, 使学生感受数学美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 它往往表现为一种含蓄的美、一种带有哲理性的美。所以有时即使把美的教学材料放在学生面前, 学生也很难领悟其中所蕴涵的美, 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材料作耐心细致的剖析,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启发、诱导,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领略数学的内在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材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充满了美的内容:
根据椭圆的对称性, 取过焦点F1、F2的直线为x轴, 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 建立直角坐标系。为了使运算简洁, 导出的椭圆方程形式简单, F1、F2的坐标既要对称又要避免用分数形式表示, 这样, 应设焦距为2c (c>0) , 而与焦点相关联的动点M与M到焦点的距离之和也应保持统一的形式, 不妨设其为2a, 由椭圆的定义知2a>2c, 即a>c。
设动点M的坐标为 (x, y) , 得方程:
化简、整理, 得
方程 (2) 虽然比方程 (1) 简单, 但由于图形的对称美, 我们期望方程也应当具有对称美, 所以应设法命名y2与x2的分母取得一致的形式——二次幂, 又因a>c, 故设a2-c2=b2 (b>0) , 于是方程 (2) 又化为
这就是椭圆的标准方程。
妙得很!a正好是椭圆长半轴长, b正好是椭圆短半轴长。这种根据数学美的要求引进数b, 进行创造美的方法就是补美法。这就很清楚地表明一个事实:根据数学美的要求用补美法引进的数b有着鲜明的几何意义, 而且符合“对称性”的要求, 体现了美与真之间的统一性。
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引导, 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美的内涵, 唤起了学生美的意识, 使他们获得了数学美的体验。
二、通过揭示数学美的本质, 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美的基础上鉴赏数学美
数学美除了丰富多彩的外显形式外, 还有许多内在的美的因素。因此在学生认识和体验数学美的基础上, 教师还应深刻挖掘、精心提炼教材中所蕴涵的美的因素, 通过揭示数学美的本质, 加深学生对数学美的理解, 培养学生鉴别、欣赏数学美的能力, 使其能对教材中美的内容做出恰当的评价。如教材在学生对椭圆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由椭圆的画图过程总结出椭圆的定义, 然后推导出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画图过程简洁、清晰、逼真地显示了椭圆的本质特征, 因而借助图形可使原来陌生的椭圆定义变得容易理解和记忆。椭圆的图形虽能直接显示其外部形态, 但不便于揭示其定义所包含的一切内涵和所有性质, 因而必须建立椭圆的代数方程。整个教学内容结构严谨、统一、和谐, 显示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
教材对椭圆定义的表述, 全面地运用了数学的三种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形象直观, 有一个生成图形的动态过程;文字语言准确、简练、通俗易懂;符号语言简洁、抽象、规范统一。三种定义确凿、深刻地显示了数学语言的简洁美。
椭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给人一种完美匀称的感觉。它可以看成是由圆均匀压缩而成的“扁圆”, 其“扁”的程度取决于离心率e的变化:e越接近于l, 椭圆越扁;e越接近于0, 椭圆越接近于圆, 显示出了一种动态的奇异美。
这样, 通过揭示数学美的本质, 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美的理解, 提高了他们的美学素质, 使其从认识显性的美提高到能认识隐性的美, 把对数学美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提高了学生鉴赏美的水平。
三、在解题实践中,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学知识应用于解题实践, 审美教育才有意义, 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以进一步的提高。因此, 在学生感受和理解数学美的基础上, 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美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和发现数学美, 并通过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例已知椭圆它的某一条弦AB被点M (2, 1) 平分, 求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
分析:本题若用常规解法, 先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 (x-2) +l, 代入椭圆方程, 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再有中点坐标公式求k写出AB的方程, 则运算较繁且易出错。如果利用椭圆的对称性来求解, 则解题方法简洁、明快。我们发现“弦AB被点M (2, 1) 平分”中隐含着对称性——弦的两个端点A、B关于点M对称, 也就是说“弦AB是该椭圆与其关于点M对称的椭圆的公共弦”。于是一个在“对称美”追求下的简洁解法便产生了:
解:设点A的坐标为 (x, y) , 则与点A关于点M (2, 1) 对称的点B的坐标为 (4-x, 2-y) ,
因为点A、B都在椭圆上
所以两点A、B的坐标都满足椭圆方程, 即
由 (1) - (2) 得中点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5x+4y-14=0。由此可见, 在数学解题中, 利用椭圆的对称美, 能起到优化解题思路和简化解题过程的功效。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数学题的统一美, 常常能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 迅速地发现解题的方向和方法。
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 数学美的思想方法往往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它能引导我们从美的角度去进行直觉思维, 从而越过分析推理过程的细微末节, 形成数学猜想, 为探索找到正确的方向。
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三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能力
音乐美的表现存在于音乐艺术形象之中,没有美的形象就没有艺术,音乐形象产生的过程就是实践、音乐实习和音乐创造的过程。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审美教育,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存在以及发展的根本意义在于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誉的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也就是说,它可以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通过音乐教育中的美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还能够令人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所以,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
1.注重感悟音乐美感。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是展现美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的专心的品听音乐,赏析音乐,并且能够积极的思考音乐设置创造音乐,从这个过程中去感受音乐中存在的美感,享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对于音乐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理解力等多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训练,还要注重表现音乐美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将音乐的美感教育贯穿在每个教育环节。音乐欣赏是感受音樂美感的重要教学方式。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欣赏并体验到人类的美好情感,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对于音乐欣赏,除了欣赏优美的音乐旋律之外,对于音乐作品的作者、创作环境、时代背景等也应该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更加有助于体会音乐中赋予的特殊情感和特殊美感,让学生在教学意境中进一步体会音乐中的美。
2.注重音乐评价。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评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音乐课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增强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显示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及情感反应。在音乐评价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让学生“孤军奋战”,而是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然后进行展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争吵,还能够给基础好的学生带来动力来推动他们积极主动的帮助组内其他同学一起提高,有助于培养形成共同参与的团队合作精神。
3.加强美感创造创新能力。优秀的音乐教学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顾及到任何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即寻找每个学生都能够适应的学习音乐的角度以及学习方式,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或者途径,让学生们利用自己主动探索和体验的精神,学习收集大量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多种获取知识的渠道,充分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能够综合运用,进行美的创造活动。
4.注重情感体验美。感受是学生进入音乐殿堂的金钥匙,模仿是拓宽思维空间、改善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从音乐要素入手,把情感完全融入于乐曲之中,为音乐表现和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让学生在音乐中忘掉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去,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获得一些平常无法获得的经验。音乐课堂就是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阵地。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讲堂艺术的重要方面,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无形力量。课堂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共鸣的过程。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隐藏在音乐形式里的美以及丰富情感,对他们终身投身音乐、享受音乐、不断增强音乐欣赏的水平,甚至是综合素质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所以,科学的掌握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法,用优秀的音乐作品鼓舞人、用高尚的音乐作品感染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音乐教育并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所以必须要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美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1999-07(第1版).
[2]马山雪.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四
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所谓艺术教育,从狭义上讲,是指学校的音乐、体育和美术等艺体课。既然是艺术教育,就要体现他的艺术性。音、体、美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在艺术教育中,要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优秀的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培养爱美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逐步养成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聪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5.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五
事实上,强调审美化教学的思想源远流长,古今中外有许多大方之家对此作过深刻的阐释。夸美纽斯曾在《大教学论》中说教育是“阐明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我国古代至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还有现代的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的教学的美学方法、创造方法,都说明教学是艺术,它具有美的因素,体现着美的规律。教学必须审美化,才能达到艺术化的境界。只是过去学校美育主要局限于艺术教育之中,其主要目的是强调培养训练学生相应的艺术技能、技巧,或者把美育当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附属物,忽视其独立性,更没有认识到学科教学活动也存在美,没有认识到教学渗透着美育,对学生审美素质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学科教学就成为在教师指导之下的纯认知活动,忽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教学美育因素,这就自然地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生活的贫乏,情绪体验的消极。即斯卡特金在《现代教学论问题》所说那样了“我们建立很合理、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粮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客观事实表明,教学越是重视其审美价值的追求,学生参与的审美活动就越多,审美经验就越丰富,一般心理能力和审美能力就更容易提高,教学效果就越好。教学中审美因素是多元的,既有教学内容的美,又有通过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来的教学形式的艺术美。
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1 优化教学过程 创设审美情境
1.1 创情境 赏美景
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的描绘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化难为易,培养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在《瀑布》一文的教学中,我以电教媒体为突破口,运用情景教学法,使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得以传递,使美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学生注意,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伊始,我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新课,接着让学生随着录像去领略瀑布的雄伟壮丽,感受瀑布的整体美。望着眼前的美景,孩子们陶醉了,从他们眼中,我看到他们对瀑布的向往,对大自然的向往 。
一段精彩的录像,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依托这一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体验美,在语言文字中挖掘美,评价美。
1.1.1 感受瀑布声响之美
诗歌第一节先声夺人,用“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开松林”两个比喻句写了瀑布之声。录像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瀑布的声音。“浪涌岸滩”是写瀑布的声音如同浪涛翻涌的声音一样,表现了奔放洒脱之美;而“风吹松林”是写瀑布从上直泻而下,冲击岩石,跌进潭中,发出像松涛一样的吼叫,蕴涵着宏大磅礴之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瀑布流泻过程中的声响之美。
1.1.2 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诗歌第二小节,随着峰回路转,瀑布突现,令作者产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的感叹。雪白耀眼的瀑布在高高的青山映衬下,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是那么的鲜明壮丽,气势逼人。学生看着眼前的录像资料,不由得惊叹起来,真是壮观啊!情景的设置令学生自然地进入美的画面中去,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体会作者“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着色之贴切。
1.1.3 感受瀑布的形态之美
诗的最后一节描绘了瀑布的形态,通过录像资料,学生能形象的感受到无风时,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有风时瀑布“如烟,如雾,如尘“的不同形态之美。作者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飞泻而下,串串乳白色的水珠闪着光亮,整个儿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而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飞散开了,水花四溅,水汽徐徐上升,飘,呈现袅袅的轻盈之状,便“如烟”一般;阵风吹来,云雾随风扩散,弥漫,瀑布呈现若隐若现的朦胧之态,便“如雾”一样;须臾细下的水珠在风中四散下落,呈现飘洒自如之姿,又“如尘”一般。
瀑布的声响,色彩,形态无一不美。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无须多讲,学生就能理解和体会比喻的恰当与瀑布的雄伟壮丽了。
1.2 创情境 激美感
教学必须进入情感领域,才能进入美的领域,实现教学美育,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并引发上升到美感体验,这样才能对学生活动起内在的深层次的推动作用,达到“以学为乐”的境界。
但在通常情况下,教学内容与学生既有时间距离,也有空间距离,加上教师枯燥无味的分析和灌输,更强化了这种距离感,致使学生感到陌生遥远,很难激起学习的情绪,学生的学习变成了在教师严格控制下被动地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的过程,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审美情境对学生不是强行给予的,而是以学生的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而设定的。以语言文字这个思想、信息、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的载体为依托,以生动的直观和语言描述创设各种情境,再现教材的相关内容和景况,使教学贴近了学生,使其因感受真切而产生亲切感。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内在的心理倾向趋于教育教学过程,于是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因而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有位教师教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一开始他就给学生描绘了一幅“烟渚日暮泊舟图”,创设了一个特定的审美情境,从而把学生引入孤舟夜泊那朦胧凄清的氛围之中:在暮色苍茫之中,一叶小舟停泊在薄雾笼罩的小河旁边,诗人立于船头,举目远眺,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低头看水,江水清澈,一轮明月就沉浸在眼前的江水之中。随即教师凭借教材内容抓住一个“愁”字,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启开学生的审美心扉,进一步去体味诗人的情感。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对功名曾怀有很大的希望,奔入长安,本想博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但事与愿违,被“明主”所弃,忧郁长期压在心中,能不愁吗?那么又怎来的“新愁”呢?试想,夜幕降临,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人们,该是回家的时候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那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一起涌上心头。教师或语言描述,或投影显示,或音乐渲染,或朗读品味,借助诗的语言本身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创设了一种特定的语文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了情与景相生,思与境和谐的艺术境界。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情境中,生命中的灵气在涌动,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本身的美,感到语文学习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一种情感的陶冶,一种生命意识的唤醒,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
2 激发主体意识 陶冶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感知的主要对象是语文教材中那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其思想内容讲,既有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英雄的赞颂、对祖国的爱恋,也有对谬误的批判、对现实的针砭、对邪恶的诅咒、对敌人的愤恨,师生共同浸润其中,心灵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感染,并相应地作出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情感反映。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总是沉浸在一片深情的海洋中。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心理的催化剂和主动学习的原动力。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②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首先要通过“言”、“声”的分析来激情感人,教师要披情入文,进入角色,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把学生的激情“煽动”起来,使他们投入忘我的学习之境,在激发主体意识中陶冶美的情感,使学习始终保持自主能动的积极状态。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护黄包车夫”一段,叙述了一个凄风苦雨的寒冬腊月,鲁迅先生慷慨救助一位饱经人世沧桑、遭遇悲惨的车夫的感人事迹。微弱的灯光、漆黑的夜幕,“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鲁迅先生严肃的表情,深深的叹息包含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有对旧社会的憎恨,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然而鲁迅先生什么也没说,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在教学时,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文章中深沉浓厚的情感,并配以华彦均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乐曲凄婉流畅,跌宕回肠,表达了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压抑悲怆的情绪,与文中人物的经历和情感极为相似。在学生动情的朗读下,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入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③在这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在升华,内心涌动的是欲罢不能的情感激流,脑海里闪现的是智慧的火花。这样的教学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生动活泼的知识,而且将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3 发挥主体意识 实践审美创作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材,所有的内容来自生活,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偏离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说的、写的不是他们心里想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逐渐消退,主体意识就会逐渐泯灭,创造美的能力自然也会逐渐消退。事实上,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美的自主创造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引导学生作文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调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种发现的惊喜必定会激起学生强烈的主体感受,再去进行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在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时,要珍惜学生偶尔露出来的智慧火花,及时予以表扬激励,给学生以创造美的喜悦。如在写《假如我会克隆,我要……》这篇作文时,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物质生活中所欠缺的东西来写,有克隆地球,给人类一个美好的新家的;有克隆森林,让沙漠变成绿洲的;有克隆人体器官,解除病人的痛苦的。但有一个学生却写要克隆善心,他认为一个美好的社会最关键的是人们拥有美好的心灵,不然,再好的地球同样会再一次受到破坏。所以,要从具备各种美德的人的身上提取基因,克隆出一颗“完美”的善心,对这种有创意的作文,我大加赞赏,并作为范例来开启其他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摆脱人云亦云,勇于实践审美创作,突破定势的束缚,变被动守旧为主动创新,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把张扬个性的创造意识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如教学《小珊迪》一文时,探讨小珊迪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一般停留在他是贫穷善良、诚实可信的孩子这一层面。但是许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珊迪是个很能干的孩子。理由是他居然能够把火柴推销给一位素不相识的、根本不需要火柴,也没有零钱的高贵先生,如果珊迪生长在我们的时代,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富甲一方的董事长。这不也是学生实践审美创作,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表现吗?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有着非常广阔的创造空间,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自由创造美的天地,使学生充分感受创造美的欢乐,让学生在发挥主体意识中进一步实践语文美的创作。
4 启发想象能力 拓展审美情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④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知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新课标》也告诉我们教学中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两个朋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危险时,只顾自己,不顾朋友的人是不能和他做朋友的。”有的说:“我们以后也要帮助朋友,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要帮他解决。”有一个学生却说:“我有不同意见,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因为在遇到大熊时,瘦子会爬到树上,脱离危险,如果救了胖子,或许两个人都会丧命。胖子没人帮,急中生智,想到装死的办法也脱离危险。所以俩人都属于‘适者生存’。”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听了有的哈哈大笑,说他错了,有的若有所思,说有点道理。此时,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而草率应付。首先,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作出判断。小组讨论后,学生有的说:“如果胖子没想到装死的方法,被熊吃了,那能否说瘦子是‘适者生存’?胖子就是不适者被淘汰了,这肯定不能。”有的说:“可以说是‘适者生存’,但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忙,不能只顾自己逃命,朋友是很重要的。像瘦子这种人,我肯定不和他交朋友”等等。我还听过一个低年级的课例:教师在上完《雨点》这首诗歌后,安排了一个迁移练习,启发想象,拓展延伸,进行写话练习。师:这首诗歌是写雨点落在水里怎么样,那么,雨点还会落在哪儿呢?它又会是怎么样呢?(学生自由想象,片刻后发言)生:雨点落在我的脸上,亲吻我的脸颊。生: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睡觉。师:有谁见过雨点落在荷叶上的情景?能说出来吗?生:我见过,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师:那“睡觉”这个词用得准确吗?用哪个词更好?生: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师:用“打滚”这个词真好,准确,生动。生: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滑滑梯。师:真爱动脑筋,很有创新意识。告诉大家,你为什么用“滑滑梯”这个词呢?生:雨点落在雨伞上,像小朋友滑滑梯一样。师:回答得真好。生:雨点落到瓦房上,在房瓦上翻跟头。师:你为什么说雨点在翻跟头呢?生:因为房瓦是一块挨着一块,上高下低,雨点从上面滚到下面,就像我们翻跟头一样。师:说得有道理,你还真有主见。刚才这几位同学各有各的见解,说得真精彩。谁还愿意说?生:雨点落在马路上,在马路上跳芭蕾。生:雨点落在松枝上,在松枝上荡秋千。生:雨点落在麦苗里,点绿了麦苗……这种再创造想象是审美意识的最高级表现形式,从学生那闪闪发光的眼神里,从学生那天真的表情中,看到他们已经学会了鉴赏美,得到审美的愉悦,拓展了审美情趣。
以上这些教例,虽然超越了教参、教案和教材,但这正是学生通过学习,积极动脑,进而思维活跃,求知欲增强的结果,也是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充分表现的结果,何等可贵呀!这也是以往课堂教学中所缺乏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使得整个语文课堂更显得生机盎然。
让语文审美的清泉流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润泽孩子的心田,萌发美的种子。让语文教学绽放生命的异彩吧!
6.让学生带着审美情趣进入文本 篇六
【内容摘要】
审美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就是凭借数材,通过识字、阅读、作文以及课外语文活动,使儿童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的内容,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素质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钻研教材发现美、创设情境感受美、激发想象体验美、品词品句理解美、品读课文抒发美、鉴赏人格塑造美、课外阅读欣赏美。
【关健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提高审美能力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就是说语文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个性,塑造健全人格,弘扬人文精神。语言文学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色彩,是作者睿智见解和个性风络乃至民族文化心理与性格、民族生命意识与审美趣味的体现。这给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和审美空间,与学生发展的多元价值取向天然协调,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陶冶性情,发展思维,在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中感受人文精神,扩充文化积累,培养审美意识与能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那么,如何让学生带着审美情趣走入文本呢?
一、钻研教材发现“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方法很多,我认为最为持久的是教师必须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如果在教学时既能讲清文章的理、又能讲出文章的情,即挖掘出文章的魅力所在,用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感知教材时,为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所感动,悠然心会。然后,教师对教材中蕴含的各种美的因素细心品味。蕴涵体察,反复推敲,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化到教案中,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这种美。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去进入文本。教师善于发掘这些审美教育的因素,就会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感染和熏陶,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比如《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似云似雾;还有童话、寓言等等,无不包含着丰富的艺术、人文因素。如果我们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段,把它们变成赏心悦目的图画、或委婉或激昂的音乐„„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将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入情入景。学生不仅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加以描绘的,扩大了教学容量,对于感知理解课文,丰富学生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发展智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如教学《莫高窟》一课,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教者以让学生出“手抄小报”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收集、整理、编写有关“莫高窟”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出一份有中心有内容的手抄报。这一安排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能力。“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要让学生从学到的课文中得以延伸,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的源头在社会生活中,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为学生创设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让学生贴近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描写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要以自己的直接经验对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是对学科逻辑体系的超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被置于核心地位,为他们的个性充分发挥创造了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学会发现、学会探究,逐步形成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感受“美”
情趣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这些文章有许多可探寻的意境。但由于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往往难以直接入境。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带着审美走进文本,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内涵。如在教学《三亚落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文章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点明“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接着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分别对天空、海面、椰树、沙滩进行描写。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蓝透了、洁白、碧玉般、玉屑银末般”等词语想象海之蓝,鸥之白,沙之明亮,体会三亚落日的色彩美。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日落的过程,凸现了三亚落日的独特之美。讲课时,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些美的词句,引导学生欣赏、体会,从形象、感觉、色彩和动态、静态的变化上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领略三亚落日的形态美和意境美。又如课文《草原》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散文。文章不仅把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朗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一碧千里的草原,绿色的小丘,白云一样的羊群„„仿佛使人走进一望无际、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从而产生对大草原的美的向往,而且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浓浓深情,又把依依惜别的蒙汉兄弟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引导学生在深挖课文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深入领悟课文的情感美,使审美达到从感受形象到感受情感的新高度。这样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压力,审美情趣成为求知的动力,使得艺术思维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激发想象体验“美”
审美想象是审美构思过程得以展开的主要心理功能,审美想象是审美情趣的深刻化。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审美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评价,总是蕴含在生动的画面和鲜明的形象之中的。要使学生领悟蕴含在生动鲜明的画面和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受到课文意境美、人物美,语言美的感染和熏陶,就必须激发他们的想象,把他们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推理想象,使学生由如闻其声到如见其人,再到如临其境,从而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的生动叙述和描写变为头脑中的鲜明形象,并进入意境。在教学如《爱之链》一文是一篇充满爱的故事,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在一个严寒的冬夜中,下岗的乔伊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伊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文章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乔伊和他妻子的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反复朗读与仔细鉴赏,感悟人物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体味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最后要求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及生活实例,细心揣摩,反复体味文章的情感美。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验文中表现出来的特有情感,从而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品词品句理解“美”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习的方法非常重视“品味”“ 推敲”“鉴赏”文章的语言。著书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也说过:“语文是唯一以语言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语言形式。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小学语文教材,因此抓好词句教学当是小学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小学区别于中学乃至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标志。对词或句的品味揣摩,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学时。我们可通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美;通过优美的文辞,让学生审视高远素雅的画面,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壮美而喜悦的感情。如我在指导朗读《荷花》中的一段话:
白荷花/在这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第一句话总起句,句首的“白荷花”起提示作用,指导读重音,二至四句起始“有的”读时稍加停顿;第二句描述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语调轻松,语音稍低;第三句写有的花瓣全都开了,“全都”读重音,语调稍高,语速稍快,展现荷花怒放的气势;最后一句语音稍低,稍重,好似花骨朵积蓄力量,就要竞相开放。通过这样的美读,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像,体味白荷花的美姿。又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形象地写了出来,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深切思念家乡之情。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望洞庭》中描绘了秋夜洞庭湖上的幽美景色,诗人用白银盘比喻皓月,用青螺比喻君山,不但贴切传神,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逸的境界。类似的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还有许多,元代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还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们都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去阅读,去品尝,去体会,去理解祖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美。
五、品读课文抒发“美”
吟诵朗读是提高文学审美感受力的传统方法。叶圣陶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先生所谓“美读”,其实就是强调通过音声节奏之美的感觉,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通,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教师应抓注教学契机。教师可以通过朗读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掌握好朗诵技巧,处理好轻重、缓急、停顿、韵律、语气管朗诵技巧,具有音韵美的朗诵具有艺术穿透力,使得具有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变得鲜活起来,转化为听觉艺术,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比如我在教《草原》时,我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通过自己投入地诵读,让孩子们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感受课文中作者描述的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里了,就如身临其境一般来到了草原,和作者在交流感受着草原的无限秀美。然后,我抓住重点语句,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绣上的白色大花、翠色欲流”等,通过学生的朗读并结合图片让学生感悟、理解。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语言文字”产生了自己的读书见解,对草原的景美、作者的语言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学生经历了这一读书过程,心中自然产生了诸多感受,再安排配乐吟诵这个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朗读出来,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又例如《最后的姿势》一文,记述了“5.12”汶川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文中有多处重要的环境及场景描写,让读者很感动,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谭千秋老师首先想到了学生,并大喊“大家快跑!”生死之际,谭千秋老师做出生命最后的抉择,用身体守护学生。“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谭千秋老师遇难了,他“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形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定格,成为永恒的瞬间!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些典型让学生从中发现人物形象所孕育的人格美,真正体验到文学作品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认真阅读,深入挖掘,就可以发现人物美,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六、课外阅读欣赏“美”
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外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激发学生的审美悄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童话、寓言、故事、名篇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这些书,会焕发起对“美”的向往。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通过各种渠道适当增加学生阅读量。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指导他们选择读物,引导学生把课文学到的审美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有条件的学佼还可以组织各种读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让学生带着审美情趣进入文本,有利干促进人的心理素质的优化,能够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使人的个性更加全面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创造力。审美能够使人从低级意识中解脱出来,培养高尚的精神,使人的心灵得到超越和升华。由此。提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应是美的使者,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奠定扎实的美学基础知识,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也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陆嘉明《语文审美教育》香港新世纪出版社
3、周一贯主编《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精品录》杭州大学出版社
7.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七
关键词:审美,感知,品读,融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鼎湖山听泉》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感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首先是从感官开始的,他们看到的或者听到的内容可以直接影响他们审美情趣的形成。编入苏教版初中教材的课文,往往都配上 插图,目的就是想先入为主,让学生在第一眼看到插图时,就能够激起审美情趣。但是这些插图在很多时候被教师给忽略了,许多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就直接导入,带着学生走进文字,解读文本。学生由于没有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产生审美情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不可能会产生审美情感的。教师要带着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当学生对插图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想看一看课文是如何来描写这么美好的图画的,这样学生的审美兴趣就会在感知插图的过程中得到激发。
在教学时,笔者首先带着学生看一 看书上的 插图, 让学生感受鼎湖山的美。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发现,学生从审美角度 来看课文 的插图时,往往只是 从山的形 状、山上的林木等方面来看鼎湖山的美,谈到的是鼎湖山上古刹与飞瀑是多么的雄伟,却没有学生从图中看出泉水的美。这是因为学生从图中看不出鼎湖山的水有什么特别之 处,也想象不 到作者是 如何在鼎 湖山听泉 的。这时候,学生的审美欲望就得到了激发,想走进课 文看看,教师再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学生就可以边阅读课文,边想象刚才观察插图时的情景与疑问,从而边读边想,最终想象到鼎湖山泉水的美妙之处。
在阅读教学时,要想培养学生的审 美情趣,就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让学生从审美这一视角来感受心中的各种情感变 化,从而可以 主动从文 本中获取 审美体验。
二、品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审美情趣的培养也一样,学生只有多读,才能在读的过程中慢慢感悟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取美的享受。品读是提高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的 重要途径,教师只有 在学生感 知的基础 上,通过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表达等方面的 解读,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让学生感悟美的存在,获取审美享受。
在教学第一段时,课文中有多处词语都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比如,课文不是说“细雨夹着江轮”,而是说“江轮夹着细雨”,把山间小径比作是“绿脚”,把雾看成是“轻纱遮面”。再如,这一段后面当作者听到泉水声音时,就好像是看到“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再向前走时,没有直接说到了山中,而用 “渐高渐幽”一词来形容鼎湖山,从而又给学生一个美的想象。所以,在教学这一段时,笔者没有逐词逐句地讲解,而是带着学生反复阅读,看看学生都能读出什么。学生一开始的阅读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而通过多次品读,学生慢慢读出了文字中美的意境。
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递美的。如果只是 简单地从字面来理解,学生也许不能快速地获取美的情感, 教师只有带着学生慢慢地品读,多一些品读,少一些讲解,那么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在品读中慢慢得到升华。
三、融情——拓展学生的审美层次
道始于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融入自己的情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同样道理,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也要用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情感来解读这些美的 东西,这样获取 的审美情 趣才是最 真实的,是有效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 合自己的真实生活来理解文本,并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解读文字,边阅读课文,边联想自己生活中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对比,这样才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审美层次,让学生获取更高层次的审美情趣。
这篇课文把山泉比作是自己的“娇儿”之态,把泉声比作是“孩子如铃的笑语”。也许学生 不能够真 正理解山泉与泉声为什么像“娇儿”与“孩子的笑语”。这时候, 笔者让学生先交流生活中的儿童与父母嬉戏时的情景, 他们的姿态是怎样的,笑声又是怎样的。这样,学生通过联想,就会对课文中的这些文字产生情感,并通过比较与融合,深刻地体会出鼎湖山泉水的美,从而发展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8.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八
学生在阅读中与课文里人物的对话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是感情与感情的碰撞、人格与人格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交往。利用课文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有目的引导学生体验、欣赏和感悟课文里人物心灵之美,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审美,创造出精彩的课堂,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有了些许感悟,愿与大家享而共之。
一、审美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上课伊始,学生还可能沉浸在课间的愉悦之中,心中浮躁,若教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势必效果不佳,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的心收回来。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在血与火的历史上,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结下了深情厚意,他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当离别的哭泣声与汽笛的长鸣声交织在一起,当志愿军从车窗外伸出手,探出头跟亲人再见时,当列车越开越远,想想再也见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再一次深情地呼唤:“再见了,亲人”。一段激情洋溢的话语,立刻把学生带到难忘的告别场面,为感悟志愿军和和朝鲜人民刻骨铭心的一幕幕真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不同的文本表达不同的感情,这就要求教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定下一个与文体内容相协调的感情基调。
二、审美要选好切入点
教材中的文本大多是一些经典范文,是美的化身。学习课文切忌教者思路不清,思维跳跃快,一会儿讲词,一会儿讲句,一会儿内容分析,如天女散花,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这样的课非但不美,而且杂乱无章。选准一个美的切入点,就要选准“美”的所在,然后以“美”为中心,一以贯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最打动人心的是一个字——“野”:这里的山野、水野,这里的野物“野”性十足,连来这里游览观景的游人也返璞归真,渐渐变得“野”起来。作者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在写景中表达了自己心情的“美”。那我们应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野”字上。
三、审美要培养良好的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悟能力。良好的语感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积累,还要求学生具有各方面知识积累,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有深刻的生活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科的学习都在学习语文。语感的培养要十分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既要朗朗书声,又要默默沉思,要把语言还原成形象。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整篇文章的基调是悲伤的,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去读,但回忆总理生前往事时,就用高亢、自豪的语调去读,让学生在时而低沉时而铿锵的语感中去感悟送行场面凄凉的美,从内心深处对总理产生深深的敬意。可见审美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四、审美水平的培养要循序渐进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活阅历有限,审美水平也只在基本层面。这就要求教者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挖掘学生美的潜能。如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先让学生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两个词语中感受美,然后抓住“正是这样”这句话引导学生感悟出德国人种花是让别人看的,最后体味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风情、境界的美。
五、审美培养允许学生合理误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对文体的理解总是一种“误读”。因为它不可能与作者意愿完全重合,它总是带着学生经验、思想与认识水平印记。如对“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理解是教育人要勤奋,而有的学生却说成“早起的虫儿被鸟吃”。我们无法用成人的眼光评判孰是孰非,只能鼓励学生这种创造性思维。不过“误读”应具有合理性,并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比如那种完全背离文本,认为“狐狸花言巧语骗乌鸦嘴里的肉是最聪明”的叛逆性误读是不可取的。
六、审美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语文学科愈来愈凸显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如何引导学生在充满人情味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文本中自主去感悟教材的美,发展语言艺术的美成了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这就要求教者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文章的第1~3自然段在写法上非常相似,教者在学习这一文时可以重点学习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文本的二、三自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中朝两国之间深情厚谊的美,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在汇报交流中体会到思维交汇的美。
总之,有审美的语文课堂才能充满着师生的激情,涌动着师生的灵感、弥漫着浓厚的人情味,有序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精彩生态。审美的课堂是师生生命力焕发的场所,是师生自由对话的舞台,是师生气象万千、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的广阔天地,是诗意与创意的珠联璧合、交相辉映,语文课堂因此而精彩。
9.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九
【摘 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重视。因此,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也渐渐的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中展现出它与众不同的重要作用。所谓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无外乎就是小学生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的同时,小学生也拥有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小学美术老师应该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要重点的关注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的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小学美术老师应该想方设法的让小学生用多种身体感官去感受大自然、去接触世上万物,让小学生在小学美术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美的所在,让小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体验到美丽的魅力之处,让小学生能够自己在生活当中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美丽,进一步让小学美术老师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中国的大多数家长都是认为他们的孩子,应该在他们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好好的学习,在家长们眼中的孩子一生当中作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名牌大学。广大的学生家长都是抱着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的希望,可是小学生真的拥有了优异的成绩之后,又能够有什么作用吗?小学生从小时候就在家长的严格要求之下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学习机器,小学生只会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没有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如果小学生的家长只会片面的追求小学生学习成绩方面优异的高分数,迟早有一天会让小学生厌烦整天苦苦的在题海书山当中奋斗、挣扎,慢慢地小学生就会没有自己去主动的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的想法,小学生也没有自己的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乐趣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小学美术老师应该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小学美术老师要在实践活动当中创造美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审美能力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以及努力培养所得到的。随着不断比变化的社会发展,人们的审美观点也在一点一点的变化着。比如说,在我们国家一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人们基本上就几种颜色的衣服来穿,而在己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可以穿着各种颜色、不同款式以及不同布料的衣服。对于每一位小学美术来说,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完成的,但是对于每一位小学美术老师来说,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并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的知道,在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对世界上存在每一件事、每一项物品都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对于每一位小学美术老师来说,小学生也是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美玉。因此,对于每一位小学美术老师来说,这样就更加的有利于小学美术老师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每一位小学美术老师来说,在小学生的学习美术的过程当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更加的离不开每一个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美术并不仅仅限制在画画这一方面,比如说,剪纸以及沙画等艺术也属于美术的一种形式。有时候美也是和我们自身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口中所说的美不美实际上是,和为我们自己心中的人的情感的调动以及物品内涵的美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小学美术老师应该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极其特别的注意将美术创作活动和小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每学期在各个小学当中基本上都会举行“xx文化展”、“xx绘画比赛”以及手抄报的比赛活动等等。小学美术老师可以通过举办的这些活动让小学生亲手制作绘画或者小手工等的礼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同学朋友。小学生在小学美术老师的教学之下在实践活动当中既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来,又能够体会到自己制作礼物送给身边亲人和好友同学所带来的温暖和欢乐。
二、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教学
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等其他能力的培养道理基本上是一样的。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和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一起结合起来。比如说,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会学的到《小小竹排画中游》这篇文章的时候,小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当中所表述的画面一笔一划的画出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将自己所学会的几何图形组合成一幅画作展现出来。这样的话,小学美术老师不仅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绘画水平,而且激发了小学生对于学习其他学科的热情。
利用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现代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小学教育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急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内容。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其他学科内容的借鉴和运用需要以美术教学为基础。比如语文学科内容中有不少描写自然风景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仅具有文字艺术上的美感,同时深入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将这些文字内容以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样具有强烈的美感。而数学教学内容中线段等几何图形同样拥有令人震撼的数学美感。所以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突破美术教学本身内容的束缚,用更高的视角来观察和审视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从这些内容中找到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的内容。所以小学美术教学可能需要像“大杂烩”一样,将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整理和升华,引导学生用美术的视角去重新观察和审视这些内容。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对学生的美术能力的培养能够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成绩。因此小学美术教学需要用更宽阔的胸怀容难欢迎不同学科的内容进入到课堂上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内容中发现美和欣赏美。
三、让小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当中感受美,通过感受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欣赏、绘画以及工艺可以说是小学美术学习课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三大类学习任务,这也是小学美术老师展开小学美术教学最为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小学美术老师要让小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当中感受美,通过感受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老师可以在美术教学课堂上让小学生直截了当的感受到美,长此以往下去,小学生就可以慢慢地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让小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体验美,通过体验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一般都是先直接用眼光去认识和观察这个世界所存在的美丽之处。世界之大,无处不存在着美丽的东西,而在小学美术老师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每一位小学美术老师来说,首当其冲最重要的是对小学生进行一个系统化的感知训练,这样小学生才能够知道美到底是什么。小学美术老师要让小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体验美,通过体验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老师要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老师要在实践活动当中创造美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教学;小学美术老师要让小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当中感受美,通过感受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老师要让小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体验美,通过体验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老师要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各种方法让小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将自己记忆当中最为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从而让小学生的审美观得到提升,小学生的日常思想得到艺术的熏陶,小学美术老师进一步可以让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0.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十
摘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课程,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审美能力;人文素养
艺术不是技能,所以艺术不能教,只能引导、启发、感悟。“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充满精神愉悦,充满含义、充满趣味、充满创新,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达成了。”(罗恩菲德语)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让美洋溢在学生心中。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
一、提升教师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师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教师平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穿奇装异服,不然学生是有样学样的。特别是高段五、六年级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求知和成长的愿望决定了他们具有“向师性”心理。
今年我所教的六年级班里有一个男同学,他本人长得较阳光,较帅气,但平常的穿着古里古怪,穿花哨的衣裤,佩戴项链,戴耳环,在学校里是典型的“坏胚子”,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多次劝说他都不改。后来我了解到他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多次课余时间找他谈话,首先肯定他是懂得美的,但这是外在的美,应怎样装饰自己的内在美以及内在美的好处,并多次关心鼓励他,明确让他做一个规范的小学生,后来渐发现他不戴手链了。
二、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乐趣的体验中,提高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
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通过优化美术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完善人的品性人格。为此,我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创设美的情景,营造审美化的课堂。
三、结合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将来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的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做人。
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做事,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在学习《策划一次校园活动》一课时,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在学习创作中要求学生学会分工,互帮互助来完成作业,更能体会到如何展示自己的校园之美,让他们在动手中感受到会做人的人有人缘,有得心应手的环境,做事的能力和特长能够得到发挥,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注重多元文化,结合家庭、社会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所以美术教学可结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
五、各学科有机整合,提高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学科间的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也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在进行《未来的我》教学时,学生的兴趣产生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尝试实践活动,这时是教师启发引导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最好时机。我们要进行引导,用课件展示:你梦想着有一天学业有成,头顶博士帽、手持毕业证书站在同学们面前;你曾在梦中穿上威武的军装,庄重地敬上一个军礼;或许你想驾驶属于自己的豪华跑车周游世界;或许你想成为足球明星哪怕是和明星在一起合影留念,也会满足你深藏心底的愿望;或许你想和“哈里?波特”一起步入美丽而神秘的童话世界;也可能穿上宇航服遨游太空,成为中国第一太空人才是你真正的梦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体验到了创造乐趣。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必将成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1.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十一
审美情趣本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确实需要教师好好动一番脑筋。笔者认为用实实在在的材料,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化抽象为具体、训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文本是训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载体,如何利用文本这一有限的载体,培养学生无限的审美情趣,使审美情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发掘审美素材、有意识地加以点拨引导。浓缩概括的字词、工整优美的句式、个性鲜明的对话,等等,自然都是值得开发利用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绝好素材;而文本中有许多看似普通平凡的字词、语句、段落,因为其不起眼,往往会被教师、学生忽略,而错失了良好的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的好机会。教学活动时老师针对这些内容尤其需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更能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
一.推敲普通词语的意蕴,感知画面之美
文本中有一些看似普通平常的字词,却在特定的语境中折射出非同寻常的光彩,比如一角园林、一缕青烟、一叶孤舟、一片落叶、一阵清风、一丝忧愁、一捋白发,甚至一堆废墟、一捧枯草,简单的一组数量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不仅巧妙地绘出了景物的情态,还能恰当含蓄地传达人物的心境,起到一字传神的审美效果。像这样的语言现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推敲,揣摩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之美。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一句描写了荷塘上月色的朦胧美。把“月光”比作“流水”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泻、浮、洗、笼”这四个字相互依托映衬,营造出了一个特别的境界。
“泻、浮、洗”都和喻体“水”有关,描写出了此时“月色”的状态:“泻”写出了月色朗朗、普照万物;“浮”写出了水汽袅袅和月色交融;“洗”写出了叶子和花完全浸润在月色和水汽中的情态;一个“笼”字又使读者的思绪不知不觉地回到“月色”上,既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色和水汽中的情态,更突出了月夜荷塘的静美,一切似乎都沉浸在梦幻般的遐想中。
引导学生推敲这几个词语的表意作用,想象四个普通的字在特定的文本、特定的情景中,是如何把静态的月光转化成了动态的月光,描绘出了月光的动态之美。作者把月光的皎洁、朦胧、轻盈、静谧融合在四个普通词语的理解中,荷塘上特有的月色也就显得有声有色,情意盎然了。对这四个字的推敲,自然会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新、静谧的画面,获得阅读的愉悦,经历一段不同寻常的审美历练。
二.品味家常化的言语,欣赏人性之美
人物语言是人物性格的直接体现,日常交谈的话语看似平常,往往是他(她)一贯性格使然;他(她)讲的每句话都有意无意地凸显人物内在的潜意识,越是家常话的话语越能反映人物的特征。仔细咂摸家常话的语言,直接有助于理解人物特点,欣赏到人物的人性之美。
《荷花淀》中当水生告诉水生嫂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军时,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普通的一句话似乎没什么深意,但仔细咂摸,这样一句话包含着许多情意,含蓄而深沉,只有水生嫂这样身份的人才能说出。面对自己的男人总是不和她商量什么就自己决定,她不会像一般泼妇那样怒目生气,也不会像娇小姐那样拐弯抹角地暗示,水生嫂只是一位没有多少文化的质朴的农村妇女,温和顺从、贤惠善良,一切依顺丈夫;同时又是一位受到抗日革命思想熏陶的民兵家属,她深明大义理解支持丈夫,表面似乎有不满的口气,实质是内敛含蓄地表达了对丈夫总是率先做表率感到非常自豪,而这自豪也是从话语中嗔怪的语气表达出来的。一句话就把水生嫂质朴、善良、理解支持抗日的心理刻画出来了。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揣摩,正是像水生嫂那样千千万万个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默默地用自己所能,支持着抗日大业,水生嫂身上不正折射着中国劳动妇女人性美的光辉吗?一句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话,却把水生嫂们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她们勤劳的品性,温顺善良的德行,深明大义的豪气,纤毫毕露地表现出来了。
自然理解家常话的语言必须理解人物家常化的生活背景,学生生活阅历不深,对一个家庭中男女关系地位的了解,特别是旧时代农村家庭中女人的地位知之甚少,在探知这句话的意蕴时可以适当地让学生了解一点当时中国北方农村家庭中劳动妇女和丈夫的关系,自然很容易理解女人在选择问题上一切以丈夫为轴心的原因了。
三.探究普通场景的深意,领悟形象之美
由于学生文化积淀的不足、生活经历的简单,自然会和文本内容产生隔阂,往往无法领悟文本中的精妙。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破除隔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
面对一个普通的场景描写,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也许会从中读到文字以外的意蕴,文字越是朴素,读到的情感越是浓烈,从中获得的审美愉悦就越是醇厚。但一个普普通通的场景描写,对学生而言也许就这么一晃而过,根本没留下什么美的印记,纵你各种评论文章如何的评价,也无法激起学生一丝一毫的审美激情。面对这种情形,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让学生进入审美的境界呢?
朱自清的《背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段父亲爬月台过铁道的描写,成年人都认为写得传神,惟妙惟肖催人泪下,但学生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感知父爱如山吗?不是有学生认为父亲的动作不仅不雅,而且近乎丑陋吗?如果教师一味按着成年人的思维硬拽着学生往美的方向思索,学生是不会从内心感受到美的。对学生来说父亲的动作确实有点夸张、有点搞笑,教师如何让学生从这近乎夸张、搞笑的攀爬动作中领悟父亲内心深沉的爱意?这是引导学生获得审美趣味的关键。
作为一个胖子走路、弯腰、蹦跳、攀爬都是比较艰难的动作,更不要说一个已经上了年纪腿脚不利落的人。动作会协调优美、迅速吗?不会!那他为什么还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去显摆?显然是为了给作长途旅行的儿子买解渴的橘子。他为什么不叫年轻的儿子去买呢?因为在父亲眼中总觉得已长大成人的儿子还是个孩子,自己亲自去做才会觉得安心欣慰。如果这样一引导,学生自然会明白父亲动作尽管不雅、艰难,但行为本身是高尚的、心底是柔软的,两相一比照还会认为父亲的动作不美观吗?细细探究一番,父亲那不雅艰难的动作便定格在学生心中,父亲那深厚热切的情意自然在学生心中汩汩流淌,“父爱如山”就不会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签,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感呈现。
无须文字的装饰,父爱本就体现在普通平常的小事中;也没有激情的诉说,作者对父爱的感知、对父爱的理解珍视,也都体现在平平常常的言语诉说中,朴实无华,却催人泪下,这就是审美感知的功效。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领悟到朴实无华文字背后的情意,让学生确有自己深刻的体验,否则就无从获得审美的愉悦。
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一项漫长艰巨的工程,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关注文字,进行审美教学仅仅是培养审美情趣的一个个例子而已,真正的情趣培养还须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体验中自己去感受、体悟。审美体验是个性化的,只有自我阅读自我体验,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展开个性化的阅读,审美情趣才会越来越浓,才能体会到浓浓的审美愉悦,才能产生恒久的审美动力,从而逐渐完成审美阅读的终极目标。
12.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十二
怎样在诗歌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一、在诗歌的历史长河中畅游,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诗歌是运用语言文字对自然、社会、艺术体会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 并富有音乐性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中可以看出, 所选编目涉猎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我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歌的形成、发展源远流长。从《诗经》中的四言诗到今天的自由诗, 每一首诗都有深远的意境、美好的情感。“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描绘了一对情人,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沐浴爱情的阳光, 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在古代劳动人民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歌的美在哪里?有对美丽大自然的描绘,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有对封建社会的揭露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有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十功名尘与土”;有蕴含深刻哲理的, 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矢志不渝表现民族气节的,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可以说, 诗歌的美包罗万象, 渗透到自然、社会的各个领域。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 都有杰出的代表诗人。学习诗歌的过程中, 学生们提高了审美情趣、丰富了艺术修养, 读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领略到草原的雄浑;读了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增添了豪放之气;看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萌生了缠绵之心;读了毛泽东的“江山如此多娇”产生了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读了冰心的《春水》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学生在诗歌的历史长河中去畅游, 去提高学习诗歌的兴趣, 去领略诗歌中的意境美, 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从作者作品风格、流派、背景等方面, 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审美情趣
何谓“好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九品论诗, “曰高, 曰古, 曰深, 曰远, 曰长, 曰雄浑, 曰飘逸, 曰悲壮, 曰凄婉。并认为诗之极致有一, 曰入神, 诗而入神, 至矣, 尽矣。蔑以加矣为李杜得之, 他人得之盖寡也。”就其实质来说:高指精神, 古指风骨, 深指内涵, 远指余味, 长指生活源头, 而雄浑、飘逸、悲壮、凄婉则指不同风格。而西方美学也按诗的风格分为崇高、伟大、美丽、妩媚、乖巧。都与严羽的九品诗论相近似。由此可见, 赏析一首诗, 要从诗的内涵、精神、风骨、余味、风格等方面来把握;教者指导学生读诗、赏析诗、创作诗要从这几个方面分析、研读、赏析、创意。了解李白所处时代是盛唐, 而形成的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 才有了“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了解杜甫创作的高峰处于“安史之乱”时期而形成的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 才有了史诗“三吏”“三别”。了解陆游所处的偏安一隅的南宋而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才有了“铁马冰河入梦来”。……由此可见, 只有深入地了解作者、作品、诗风, 学生才能感悟诗歌的内涵, 才能感受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美感, 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三、从诗歌创设的意境中让学生发挥想象, 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诗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创设意境。所谓意境, 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与表现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自然、社会融汇的思想感情而形成的艺术空间。诗歌教学必须再现诗的意境, 必须以诗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表现出来。
首先在教学中, 教者应多从经典名句里给学生描摹意象, 展示情景, 拓宽意境。如“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万紫千红总是春”, 淋漓酣畅, 意境至极。“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恬淡飘香, 意境幽深。“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韵清新, 佳景渐至。“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美景……无不是对意境淋漓尽致的描写。
在赏析的过程中, 再逐渐让学生发挥想象, 学会独立的分析、体会、揣摩、思索、创意, 使学生正确拓展诗歌的意境。由于诗歌的语言凝练的特点, 给学生在品评诗歌时, 留下丰富想象的空间, 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 引起共鸣, 创造出超出诗歌本身新的意境。在感受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美的过程中, 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 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融音乐、画面为一体。学生可通过听觉感触诗歌中配乐的婉转悠扬, 起伏波澜的音乐美;通过视觉感觉诗歌内容所呈现的风景美、画面美以及人物的动态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各种感官的积极调动, 可丰富学生的想象, 感染学生的心灵,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3.提高审美情趣的措施有哪些 篇十三
提高审美情趣的措施
个人的品位与修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
提高个人的品位,首先要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的素养,提高审美的眼光,提高鉴赏文化艺术的水平,在文化艺术的养分中熏陶,是从俗到雅的渐变过程。
提高个人的修养,其中已经包含了人的高品位,修养是人生的生活方法,生活策略,无论在意识和行动中,无论在顺境或逆境,始终贯穿有理,有节,含蓄,包容,诚信,热情,自信的美德。简言之一生都在“修身养性”。
何其善哉,何其难哉!
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能有助于他们形成高尚情操,愉悦精神,美化心灵和启迪智慧。将会使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获得更多的幸福,达到更高的境界。
孩子们将通过审美的新角度,新视野,去发现自己,开垦自己,超越自己,同时去发现生活,开垦生活,创造生活。
审美素养包括认识美、评价美、感觉美、鉴赏美、享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等意识和能力。这些都可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加以培养。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阶段:
1.输入各种美的信息
家长可以简单传授一些审美的知识、理论和自己审美、饮赏美的经验等等,再在这些知识的指导下,引导孩子接触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初步培养认为美的能力,使他能对各种美的信息表示关注。
2.进入审美状态
孩子在审美过程中欣赏大自然美好,听一首乐曲,接触一个美的行为。一方面体验着审美的愉快感,培养了感受美的能力;一方面和自己的想像、情感和理解十分和谐地融合,成为一种审美享受,同时培养着鉴赏美的能力。
3.升华为审美意识,经常以审美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想
审美状态反复出现,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自己的审美经验中留下深深的印痕,不断提高评价美的能力,接着就会向高层次升华,追求更为丰富,高雅的审美对象和产生更为高层次的审美要求。
4.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也就是指审美素养的全面提高,表现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增强这两方面。
审美感受能力包括审美的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其中,审美鉴赏能力形成的前提,则是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具有高度的审美修养。
创造美的能力是指”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
5.提高全面素质,形成完善人格
提高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身体素质,是美育的延伸阶段,也是完美人格塑造的最后阶段。
审美的意义
文化传播之于审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新形式下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更加速了文化传媒事业以及公民集体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人都对文化二字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与认识,无疑这是好的。
不过审美是无法彻底培养的,从无到有的审美是不存在的。虽然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拥有天生的“自然审美意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如同知羞耻懂礼仪,在各种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基本的“审美素质”是绝对不可以缺失的。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正常途径去加强自身的文化发展,除了如今人人都重视的应用型技能型文化的学习,还要注重文化本身的学习。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有利于个人审美意识的发展和提升,有利于社会集体的审美以及公共道德意识的发展乃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推动。
14.如何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篇十四
如何让孩子具有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家庭中可以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 员通过言传身教和环境陶冶等途径,培养和发展孩子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进而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健全健康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家长问:孩子现在已经上中学了,我希望她能够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辅导专家:美是什么?美就是生活。高山流水、日月星辰、鸟语花香、明月清风,这是自然美;多彩的画卷、生动的舞蹈、悠扬的乐曲、精彩的故事,这是艺术美。爱国爱民、谦虚有礼、助人为乐、积极进取,这是心灵美。
从古到今,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追求美的脚步。因此,我们有了鳞次栉比的都市建筑,有了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有了缤纷绚丽的时装,有了百花齐放的文艺 盛世,有了文明礼仪……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从而也推进了人类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我想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发现美、鉴赏
美、感受美的能力,成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乐观向上的人。
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除了学校、社会,我觉得家庭尤为重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家庭中可以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通过言传身教和环境陶冶等途径,培养和发展孩子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进而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健全健康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和谐的家庭,家庭成员中融洽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中处处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孩子可以在充满了亲情、关怀、支持和鼓励的家庭 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心情愉快舒畅,()不仅会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对其智力开发也是大有好处的。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收拾得整齐、清洁、美观、富有情趣,让孩 子生活在一个整洁、优美而又安静的环境里,将对孩子审美观点的形成和性格的陶冶大有好处。一个充实的家庭,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听音乐,参观博物馆、美术展 览,到大自然中去,丰富孩子的生活,向孩子揭示自然的美,这都是让孩子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15.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十五
关键词:感悟,文本,内涵,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应具有思想教育功能, 但它应与政治思想品德课有所区别。现在的新教材已淡化了过去反映阶段斗争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选文意识, 在指导思想上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这是遵循新时期人们审美规律的正确举措。既然指导思想已经正本清源, 那么致力于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师生们能不拍手称快吗?试想与朱自清、王力、朱光潜、钱钟书等名家共同感悟自然、人生、社会, 岂能没有情感体验及由此产生的趣味吗?有了好的课文文本, 就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情感体验及发现其中之乐的有力条件, 但如何引导学生领会、感悟文本作品的文化内涵, 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已经是当务之急。
语文课文中有《天山景物记》、《雨中登泰山》等对天山、泰山这样的祖国锦锈河山深情描绘的佳作, 有《难老泉》中对难老泉、《绿》中对梅雨潭等一些名胜古迹着力雕饰的名篇, 也有《琵琶行》中对琵琶女艺人弹奏的描摹, 有《景泰蓝的制作》中对景泰蓝等艺术珍品的介绍和说明。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每一篇课文都是饱含审美情趣的样板文。“文学是人学”, 而人是最崇尚美的。教师如能正确引导, 学生如能有心体味, 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 就能精神振奋, 积极乐观, 心情愉快, 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心理生活, 增加他们生活的情趣。有人说, 读好文章, 如饮醇酒, 其味无穷, 久而弥笃。如能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们从文章中感悟到自然的灵性、生活的真理、人生的哲理、知识的魅力, 那么他们就会对语文产生亲切感, 语文学习就不再是难事, 如品美酒, 饮甘露般回味无穷了。
课文中的审美情趣, 可以帮助学生以美丑来评价, 赞扬美好的事物和心灵, 蔑视或鞭挞丑陋和粗野的行为。《荷花淀》中的夫妻夜话, 学生可以体会到人情美, 在《长江三峡》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祖国锦锈河山的壮丽美, 在《荷塘月色》中学生可以感悟到宁静和谐和柔美。有人归纳了语文课文中文学欣赏内容的审美类型, 认为语文课文的范文语言形式上具有结构美、语言美、节奏美;内容上具有人物美、环境美;风格上有壮美、优美、婉约美, 还有喜剧美、悲剧美等。可见语文课文是无美不备的。要鼓励学生勇于寻找美、发现美、体会美、感悟美, 深刻理解课文中不同类型的美, 并做出评判, 以影响指导他们的生活道路的选择。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不定型的学生, 尤其要引导他们分析名篇中的艺术典型, 比较他们不同的审美意识。如《雷雨》中周朴园30年“怀念”鲁侍萍的更接近“人情”的伪美, 《药》中康大叔的残忍凶暴, 贪婪无耻,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 趋炎附势, 欺下媚上的丑态。《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的冷漠无情,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的吝啬自私等, 从资本家到地主, 从刽子手到地痞流氓到奴才到小人。这些典型都要鼓励学生细细品味, 研究, 对他们的丑恶灵魂进行深刻的剖析, 以丑为鉴, 完成对丑类的批判、否定、鞭挞的审美, 达到教育自己、纯洁心灵的目的。
当学生发现美、认识美, 并有了表达美、创造美的激情时, 语文课文中美的因素就会成为他们极力捕捉的对象, 心中产生了兴趣, 精神得到了满足, 自然而然会产生审美快感即趣味。《百合花》中新媳妇的五次笑, 每次都有不同的内涵, 展示了心灵深处的美,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饶有情趣。《祝福》中祥林嫂为什么是没有春天的女人, 也使他们课上课下讨论了半天。《雷雨》中的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 他们也不再简单地回答是或非, 而是各抒己见, 争得面红耳赤, 对周朴园的“人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例子在名家的课堂上更是俯拾即是。可见学生学习愉快, 有意思, 有吸引力, 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审美趣味。
总之, 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纯洁他们的心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 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我们应当利用语文课文中的一切美的因素,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操, 完善的人格, 能感悟美, 欣赏美, 努力去创造美, 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08-06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10-08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10-27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06-29
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呢08-03
如何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09-26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10-18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12-09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07-08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