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创新点(13篇)
1.毕业论文创新点 篇一
最近几天一直忙于写论文,没时间上网闲逛,今晚借查阅资料的机会逛了一圈,无意间在豆豆的blog中看到这样的毕业感言,触动了我那根脆弱的神经,触动颇深,心中那份隐痛让人好生难受。现将其引入本博,以供留念。
“胶片一样的生活,无休止的延续,处处演义演绎着无比冷漠的都市生活,脉脉的温情中满部着温柔的陷阱,谴倦的话语中回旋着令人心寒的玄外之音,即使是儿时的好友促膝而谈也找不到久别的欢娱,成长过后蓦然回首,一切竟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不知道为什么要毕业了,心里却没有满分的期待,环绕在自己周围的却是害怕.就象去游泳刚要下水那一刻,跃跃欲试又有点心惊胆寒,可以下水却是必然的结果.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涯,四年,最为青春,最为美好的时光,我却没有一点点留恋,学业是那么高远而又不可实用,爱情是那样的图有虚表,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淡漠,不知是悲观在作弄我还是我在留恋它??”
2.毕业论文创新点 篇二
一、毕业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
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力资源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人事档案。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托管了。其实,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你的人事档案,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道证人社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道日期计)、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办理。由此可见,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充分认识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道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这时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到证后,才得以实现。
三、毕业生就业后档案、户口如何转移
毕业生的档案由学校按其就业的单位或生源地,发机要交通专递到各地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个别高校由学生本人自带档案的办法是错误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有权拒绝接收此类档案。毕业生的户口由学校派出所按报到证上标明的就业单位迁移。就业报到证、升学的录取通知书是毕业生档案转出的凭证。报到单位开到哪里,户口、档案就转到哪里,没有工作单位的签发到毕业生生源地。单位没收到档案,则需要毕业生向各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查询,看档案发到什么地方去了,只要发的是机要交通专递,都有详细的地址和接收人,一般都能查到详细情况。
四、毕业生的档案应如何托管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或其所属的各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的,其档案应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托管人事关系。另外,各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省人力资源、市人力资源、各区人力资源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所属部门不同,其他无任何区别。哪些毕业生的档案适合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托管呢?主要是那些不想回本地而想将户口落在学校所在地的毕业生、准备考研的毕业生、还无法确定能否在现单位长期干下去的毕业生,以上这些毕业生都可选择将自己的档案人事关系放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托管。对那些申请出国(出境)的学生户口和档案,由毕业生联系本地人力资源市场或者其他地方落实接收户口、档案,签订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保卫部办理户口转出手续,到学院办理档案转寄手续。户口、档案的转入手续由学生自己负责。
五、毕业生档案托管的内容及享有的服务
毕业生办理档案托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以保存人事档案关系为主的人事代理,包括档案管理、婚育管理、出具人事证明等;(2)以社会保险为主的代理,主要包括为单位和个人代办养老、失业、医疗、住房公积金等保险;(3)为毕业生办理党员转正、职称评定等手续;(4)办理出国手续;(5)毕业生可以随时流动,省内改变单位,出省就业办理调动手续等有关内容。只要办理了人事档案代理,就会享有毕业生的转正定级、档案工资的晋级、职称晋升申报、办理落户手续、出具省份证明、落户证明、购房工龄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出国政审等,并可以享有代收代缴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服务。
六、托管档案办理人事代理的好处
3.小学英语毕业复习几点思考 篇三
一、系统归纳,精讲细练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的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小学英语复习要进行综合性训练,应呈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结构模式,从语音、词汇到语法各个方面训练层层把关,环环相扣。
(一)系统串联
复习教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复习,教师应通过教材来归纳知识点,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串联。特别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时态形成体系化、系统化,教师可通过找时间词、各类动词等方法讲解时态,并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不同时态的常用句型。例如:
Mary does her homework on Sunday.
Mary is doing homework now.
Mary did her homework last Sunday.
Mary is going to do homework next Sunday.
这样各种时态形成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既防止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又遵循了精讲细练的原则,让学生对知识形成全面的认识,并且在系统练习中准确掌握。
(二)点面结合
教师要善于把握和驾驭教材,善于将教材中零落分散、前后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体归纳,帮助学生构建紧密联系的“知识串”。例如:学科、职业、颜色、食品、月份、数字等。又如复习时间表达法时,可以出示以下句型:
What day is today?
What time is it?
What is the date?
通过以上句型的讲解,记住每个句型中的关键词,这样使学生的英语知识“面”落实到知识“点”,有效地帮助学生在知识板块体系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增强了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查缺补漏,测练结合
(一)查缺补漏
在教学中,教师虽然在“细”上下功夫,但学生学习不免有疏漏的地方。怎样才能全面地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查缺补漏、建立错题集,将复习中遇到的易混淆的题目整理在错题集上,并让学生反复研读。例如过去时态,经常出现这样三个句型:
(例句)Did zhang peng washed clothes last weekend?
Zhang peng didn’t washed clothes last weekend.
Zhang peng wash clothes last weekend .
让学生观察、比较以上句子的不同特点,并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出错原因,教师对学生的错题原因分析要进行批阅,还应多加复习指导和练习。
(二)测练结合
在英语复习中,采取每日一练习,每周一测试的方法,每天复习一部分知识后,出5~10道小题测试,老师批阅后,及时让学生纠正,做到知识日日清、周周清,不留知识死角。最终形成了“检测—批阅—讲解—改正—错题汇总再练”教学模式。
4.毕业论文创新点 篇四
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派遣及档案邮寄的解释说明工作,使毕业年级学生更为清晰的知晓相关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经济学院田仲金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相关内容,请同学们参考:
一、有工作单位的
1.单位有档案保管权和集体户口落户资格 直接派遣到单位
2.单位有档案保管权不能落户
人事关系派遣到单位。户口在学校的可返回原籍,落户到原来的户口户主名下;户口未迁入吉大的,可不用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3.单位不接受档案和户口
派遣到生源地或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二、无就业单位的 1.派遣到生源地
2.派遣到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三、准备继续考研的 1.派遣到生源地
2.派遣到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四、准备出国的 1.派遣到生源地
2.派遣到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3.派遣到留服
五、几点说明:
1.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为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派遣部门,据我的经验了解,可为大学生保管档案两年。两年内,大学生可办理改派遣手续。仍可获得派遣证。超过两年,将不能获得派遣证。
2.派遣证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落实关系的重要凭证文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有档案管理权的公司均需要派遣手续来落实人事关系。如果没有派遣手续,将以社会招聘的待遇落实人事关系,而非大中专毕业生身份。
3.关于出国
毕业就出国的,档案可以放在留服,当然,需要先跟留服签订协议,将手续交回学校,办理派遣。留服就相当于你的就业单位了。留服保管,当你毕业后经过教育部认证学历后,可由留服办理派遣。因学校政策或留服签约时间的限制等,可暂时托管在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待留服手续办理完毕后,改派到留服。抑或直接存放在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如两年内回国,可由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派遣到其它工作单位。
4.关于考研
按照以往经验,考研需要在户口所在地报考。户口在吉大的学生,派遣到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可直接在长春报考。户口未迁入吉大的,可在户口所在地报考。毕业后,派遣到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可持报到证,从户口所在地将户口迁移到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落户,然后在长春报考。
5.档案邮寄方式
档案邮寄跟本次派遣填写的有一定关系,但是是两个工作程序。学院后续会继续统计学生档案邮寄地址。除单位允许外,一般不允许自带档案。当然,升学到本校研究生的,本学院的我们直接转递到研办。其他学院的可自取。部分国内高校如果允许,考生可自行携带。今年全部采用EMS快递方式邮寄档案,首次档案邮寄费用学校支付。
6.关于报到
无论任何中方式派遣,都需要毕业生持报到证到单位报到。如回生源地的,需要到人事或劳动部门报到并交纳档案保管费用。政府企业等同理,但是可能不需要缴费。派遣到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在指定日期要集体现场签约缴费。否则后续需要自己到金川街自行办理。
7.关于党关系
党员、预备党员的党员档案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邮寄到单位。同时学校会为以上同学出具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学生本人持介绍信到单位报到转递党组织关系。
8.关于升学
5.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几点感触 篇五
总复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着眼点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无论采取何种复习方式,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把组织总复习的过程看作是查漏补缺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总结提高的过程,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复习时,要突出重点,加强综合归类,注重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首先,依靠集体智慧,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共享复习资源。
按照“课标”上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方法,全面、细致地分析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板块的评价侧重点,制定出一套较完整,有效的复习计划,并根据计划做好每一步的复习,共享复习资源。对学生存在的普偏性的问题,教师随时集中研讨,解决疑难,确保复习效果的最佳化。
其次,抓实平时的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1、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本为本,向外拓展的原则。务实过程,不一味追求复习速度,死干蛮干,使学生产生疲劳。每次训练要到位,要粗中见细,又要小中见大。
2、夯实双基。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总复习时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时,引导学生对复习的内容进行归类:内容相近的放在一起复习,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内容易混的安排在一块复习,通过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的对比加强记忆;内容易错的可反复练习,使正确的得以巩固。总之,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积累,丰富词汇,扩大信息量,为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重视技能的转化,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3、抓实段、篇的复习。段、篇的复习是六年级总复习的重点,也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训练。搞好这部分的复习,对弥补平日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尤其是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有较大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在段、篇的复习中总结阅读的方法,寻找规律,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特别是要重视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依据课文进行复习,抓住重点课文或典型的段落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还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而且适合学生阅读的短文进行综合训练。阅读训练要侧重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探究重点词句能力和从内容想开去的能力,现在的试题中开放性的题目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我们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做到适时渗透,加强训练。同时,复习中,我们还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复习课文的基础上,补充程度合适的短文,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要求学生短文要至少阅读三遍方能下笔,这样的阅读,学生方能熟知文本,加深理解,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回答问题的完整性,这一点我们必须在平时加强训练。
4、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作文的应考技巧。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考场作文是在气氛紧张、情绪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复习时,教师指导学生在作文内容和形式上掌握一些技巧,会事半功倍,从而占据一定的得分优势。
6.毕业论文创新点 篇六
相比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央企国企、从事技术岗等工作来说,销售的门槛相对比较低,对大学四年学历和知识储备的要求也比较少,如果你性格还算外向,对技术类和行政类工作又不太感兴趣,同时又想快速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人脉,甚至以后有创业或者单干的想法,那么销售是不二选择。
销售,从产品的角度来分,有快消品(饮料、酒水等)、虚拟商品(例如课程类销售,新东方、人众人培训之类)、机械设备(电子、仪表、重工等)、医疗器械、金融保险类(比如保险业务员、股票开户、理财产品、信用卡销售等)……
虽然任何一种产品的销售,只要用心去做,收入都是可观的,但是根据产品属性的不同,销售的形式和模式有天壤之别,所带给你的乐趣以及销售的长远性和和职业的延续性也大有不同。
根据这几年本屌丝所交往的形形色色的销售人员来看,我个人觉得,衡量一份销售工作的好坏,取决于两个要素:
1、客户群,2、单个合同额。
对于销售快消品来说,面对的客户基本是商场、超市、小卖部、个体老板等,这个客户群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对于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和一个心态、思维庞杂的群体打交道,会觉得力不从心,很容易萌生挫败感和退却感,所谓没有职业的永续性,再加上每天的销售流水额都是小单子,做起来非常麻烦和枯燥,让你在生活和工作之间难以找到平衡。
对于销售课程培训类产品来说,面对的客户群基本是各大企业机构的经理、总负责人、人力资源主管等,这个群体基本个人素质比较高,和他们打交道,虽然前期也得需要陌生拜访,但只要攻破几个客户,就会以点到面形成自己稳定成熟的客户圈,对于人脉的提升大有裨益,况且产品的成本比较低,利润很高,尤其提成也很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种销售工作底薪不会很高,灰色收入比较少。
顺便说一句:在中国,对于销售工作来说,灰色收入是必不可少、不可避免的一个收入来源。
对于销售机械设备类产品,理工科毕业的童鞋优势很大,尤其选择的产品范围很大,但是个人觉得如果你恰好英语功底不错,那首选是去外企做销售,比如西门子(工业产品事业部)、ABB、爱默生、欧姆龙、LG(比如中央空调事业部)等工业产品,这些行业,一般底薪就在5K左右,维持体面的生计已经不是问题,毕竟工业品市场的单个销售额很大,记住,销售额越大的行业,衍生的各种其他收入也相应越多,试想,一
年销售一两单,每单上百万甚者上千万的合同额和每年销售上千单,单个合同额几千块或者几百块,两者相比,显然前者更具有诱惑和挑战,也更容易让你一劳永逸。
从事工业产品的销售,面对的客户群基本也是各大石化、能源、电力等大型企业的技术部门、商务部门、甚至总工、经理层级,显然这个客户群是相当专业的一个群体,销售工业产品积累的人脉附加值很高,延续性很强,只要你搞定某一个大型企业,每年光是这个企业的单子都可以保证你衣食无忧,从事几年工业产品的销售,即使你以后跳槽销售别的工业产品,那些人脉仍然可以让你的订单源源不断。
另外,销售工业产品的灰色收入,个人觉得是所有行业里最高的,尤其是围标收入。举例说明,某石化公司招标一批工业仪表,有三家入围企业,虽然从公司层面来说,这三家入围企业是竞争对手,但是对于实际操办的业务员来说,他们是竞合的关系,通常入围后,他们会私下商量,同时把报价提高1倍,不管谁最终中标,给另外两家没有中标的围标费,一个原始报价200万的单子,A报300万,B报350万,C报360万,一般业主会选低价或者中间价中标,那么A或者B中标后会给另外两家的业务员10万左右的围标费用,每年有幸围一两个比较安全和可靠的标,就可以保你过上人前心酸人后荣耀的生活,当然围标这个事实际操作起来会比我说的复杂很多,通常还得需要和采购企业的主办者达成预算上的默认等,但这却是当今工业品销售一个不可避免的手段,对于一个动辄投资上亿、几十亿的项目来说,每个标段的合同额都会在百万、千万级别,围标可以说无处不在,尤其是国企投资的项目,老外投资的项目一般都会引进专业的管理公司,防止围标出现,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
对于医疗器械类产品的销售,我只想说,利润非常非常可观、灰色收入也不低,前几年出差认识一个卖兽药的哥们,毕业也就3年,每年收入30万左右,当然前提是做的非常辛苦,整日上山下乡,长途跋涉,走过千山万水,费尽千言万语。因为这个行业,如果没有医院或者卫生局的人脉资源,自己做起来前期会举步维艰。
其实,个人觉得,保险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只不过现在大家对保险业务员比较痛恨,源于保险这个行业销售模式非常混乱,江湖习气很重,另外因为销售保险对从业人员几乎没有要求,甚者有高中毕业的,在家务农的老大娘都可以,再加上电话拜访过于频繁,几乎把这个朝阳行业快给毁了,但是以后的趋势,高收入阶层会越来越注重财富的保值增值和对财产、物产、健康、安全等方面保险的需求有增无减。我有一个在深圳做太平洋保险的大学校友,毕业第一年,非常低三下四的去各大社区推广、去公交车上给人讲解,甚至不惜颜面卖给亲戚朋友,第二年收入高了,开始去各大会所、高尔夫球场、健身房等富人出入的场所,干到第三年就成为骨干级别,每年公司都会奖励去迪拜等地方旅游,后来参加什么百万圆桌,现在广州买房买车,女朋友已经换了几批,相当令人艳羡。
总之来说,一旦从事几年销售工作,基本上就舍不得离开这个行业,毕
7.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 篇七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除产业结构、发展不平稳、市场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比较突出的原因外, 还存在着高校定位不清晰、对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应变机制、办学质量不高等因素, 同时某些观念上的影响是深远的, 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一对教育目的认识的偏差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后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最早的“教育”是无目的、无意识的, 只是为了生存, 出于本能。随着国家、阶级的产生, 使教育受政权性质、制度、政治纲领的制约, 同时又为政治服务。我国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现行的高校培养目标主要体现的是对政治立场的确立, 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 尽可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的新发展,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熟练地运用外国语言阅读专业书刊, 具有健全的体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从文化大革命的不要知识、走向社会走向实践, 到改革开放后盛行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 都强调所谓的以高考分数论英雄, 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掌握科学知识的引导和应付考试技能的训练, 忽略了对学生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曾经有过在夏令营里不会吃鸡蛋的小学生, 也有很多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炒菜的大学生, 更有面对设备无技可施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切之所以产生, 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家长、学校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学习成绩、特长的提高发展,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只要学习好、上大学, 就能找到好工作、挣钱多。然而, 世界经济全球化, 社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 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技能不一定能很好地生存于社会。学会生存, 能主动适应社会, 才能立足于社会。由于在教育过程中有缺失 (这里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因素) , 毕业生生存的技能能力不足, 追求稳定、高薪、舒适的工作, “等、靠”思想占主体, 创业意识不强, 造成很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不愿干脏累的工作或宁愿“啃老”在家待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定位上的偏差
高等教育从小到大, 新中国60的发展巨变,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 高等教育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从象牙塔走向平原, 辽宁省2009年高考录取率达78%。
在用人制度上, 已经从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双向选择, 发展到目前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上大学并不代表成功, 曾被称作“天之娇子”的大学生们在当前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时, “郁闷”似乎很流行, 也倍感迷茫和困惑, “精英”思想仍然很强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才短缺,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都是由国家分配, 享受“铁饭碗”, 在人们心里形成了上大学就能从事“好”的职业、就能脱离苦、脏、累、就能高人一等的观念, 这种心理期望值并没有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而消失, 知识改变命运, 上大学仍然是寻求理想职业的代名词。
毕业后考公务员、进国企或事业单位仍是高校毕业生的首选。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有77万余的考试大军, 录取率仅为1.75%, 竞争激烈而残酷。在对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在校生就业问题随机调查问卷中 (发放300份, 收回292份, 有效问卷230份, 以下简称辽地院问卷) 选择国营企业就业的达45.9%, 这说明高校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的定位上产生了偏差, 陈旧的就业观仍占有主导地位。正是这种观念上偏差的存在, 才引出人们对前些年北大学子卖肉是不是人才浪费的激烈争论;而09年“广州猪肉大王”招聘研究生, 人们面对火爆的场面和结局, 却表现出宽容;今年“两会”期间, 当央视主持人朱军的“掏粪论”一出及人们的评说, 可以看出人们逐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和转变:大学学习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加油站, 知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 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专业学习与职业的选择有联系, 知识也可以改变命运, 但不是绝对的, 大学学习为未来更好地生存提供了可能。在当下新闻媒体和网络上, 还不时刊登大学生应聘到清洁岗位等类似的话题, 试图引发人们对就业难的思考, 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观念上的差异。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将逐渐弱化, 高文凭并不能代表高生存能力, 独生子女特有的缺陷、功利思想、重待遇、注重个人价值, 是当代毕业生的特征, 追求待遇、不愿吃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辽地院”问卷中, 就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占42.8%, 选择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观和就业地区的占38.4%, 选择去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地区就业的占44.1%, 选择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只占10%。多数人把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 不愿到边远、基层、乡镇企业工作, 不愿从事艰苦行业。有首打油诗描述80后的就业状况:“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 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 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流露出的是他们不愿从低处做起, 追求高薪而舒心的职业的心态, 正是定位的缺失、过高的期望, 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高校毕业生生存能力的缺失
《现代汉语词典》对“生存”的定义是: (人或生物) 保存生命。这是人的最基本权力。
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更好地生存。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从小学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 应试教育造成的“高分低能”现象很普遍。高考的“指挥棒”效应, 仍是主导当前初中、高中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 素质教育喊了多年, 但更多地体现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即学会专门的本领便于找到工作) 和特长的学习和训练 (为了增加个人高考加分几率) , 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付高考。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生存常识训练主要是教授如何进行地震逃生、防避雷电伤害等自然灾害避险以及卫生安全、事故灾难等应急常识等。
高中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 主要解决的还是技能, 而对于高校毕业生如何走向并能融入社会, 学会生存于社会, 由于教学与现实存在距离, 高校师生们的社会实践并不能真正具有针对性, 或者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做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学生, 在对就业环境的认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心理的承受能力、沟通协调等方面, 还没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还生活在相对比较封闭的校园环境中, 对社会、企业的了解也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程度, 在“辽地院”问卷统计中, 有36%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来知晓社会、了解时事。尽管各院校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技能考核、拓展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强化和训练, 但是对于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 提高学生在社交、创造、心理承受、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学会生存, 目前还缺少系统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四社会保障制度政策不完善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之中。现阶段正是由于政策机制的不配套, 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稳定性及收入方面受市场的影响较大, 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各种保障措施不能或不能及时到位, 在劳保、医保等方面没有根本保证, 必然缺乏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而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国企衣食无忧, 这也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千军万马对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国企趋之若骛的原因所在。因此尽快建立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机制, 增强各类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因素。
五创业意识不强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大都是出生在80年代后期, 城镇的独生子女较多, 他们处于新中国经济最繁荣的阶段, 因此生活优越安逸, 缺少吃苦经历, 受家庭、社会宠爱, 使他们处于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况, 从大学生的宿舍卫生状况及自理、心理、社交能力等诸多方面, 都能看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缺欠。
由于从小到大金钱的得到和花销相对比较容易, 对于父母挣钱的艰辛无从体验, 独立生存的意识淡漠, 创业的意识不强, 因此当他们独立地去面对生活或生存时, 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心理准备, 一旦遇到就业困难时, 采取逃避现实成为可能。现在流行的“啃老族”们“蜗居”在父母的身边, 相当数量的女大学毕业生匆匆把自己嫁出去当全职太太, 这些就是躲避就业难的处境的例证, 也是创业意识不强的表现。
总之,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经济的因素, 也有学校、家长教育的责任。毕业生自身要有清醒认识, 勇于面对挑战, 在国家、政府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下, 迎接挑战, 展示才华, 充分发挥潜能,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进程中, 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无愧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7:8-56.
8.高职高专毕业作品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八
关键词:毕业作品 毕业指导 顶岗实习
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学生从校内实训、技能抽查训练到顶岗实习以及今后从事汽车保养、维修的一个综合性实训总结。毕业作品的制作过程可以让学生将实践操作与所学理论知识相联系,提高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减少学生对作品准备的恐慌心理,正确引导学生真实有效地去完成自己的毕业作品,而不是一味地去下载复制往届学生的论文,使毕业设计成为学生就业过程中必须完成的综合练习。
一、毕业设计作品制作过程的现状
由于学院的教改体制和毕业生本身的种种因素,使毕业设计在制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生双方都感觉困难重重,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毕业设计题目直接关系到毕业作品的质量
选题需要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从事的维修和保养的操作提炼,才能使毕业设计作品具有真实性、实践性等。学校往往在公布各位指导教师的毕业指导任务后,要求学生认真确定自己的题目。
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他们对待毕业作品的态度不重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完全忘记了需要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做准备。在师傅操作过程中,他们有时只看到结果却没有认真地弄清维修诊断具体分析过程以及解决方案。这样的情形下,毕业生会比较浮躁,相当一部分学生走形式,更有甚者,有些学生直接下载网上的论文就交给老师,根本无法提高毕业作品的质量。
2.“一对多”式的指导与监督很难以保证学生的毕业作品质量
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对毕业生的指导精力有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水平不一致,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作品要求学生在实训和实习过程中收集资料、查阅书籍、网络搜寻以及请教实训老师或师傅。对于高职高专生,毕业设计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指导教师逐一把关,详细指导。由于学生不重视,常常不能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使毕业生无法正常在实习过程中按照老师的布置去准备作品资料,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思维往往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毕业作品质量难以提高。
3.毕业生在选题时有些不切实际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的题目是学生实习过程中真实操作的选择。然而,虽然部分学生在汽车行业从事维修和保养工作,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方面的工作。他们没有实际操作过,导致很难选择真实且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设计,有的同学干脆从网上搜,选题很大,根本不适合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即使选好了题目,有些同学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准备设计内容,尤其是故障诊断过程和排故结果等,这些最终都会影响毕业作品的完成效果。
4.指导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审查未落到实处
通常,学院的毕业生技能抽查和毕业设计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时间上还是比较宽松,而有的毕业生在技能训练或顶岗实习中,能按老师布置的作业去准备自己的毕业作品,也有很多学生在校内技能训练中敷衍过关,实习报告抄袭其他同学的,更不用说在实习中去准备毕业作品了。甚至还有些学生不愿意接受学校联系的顶岗实习单位,自己也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种问题就使得有些学生对毕业证的获取态度无所谓,也就让老师无法掌控他们,也就没法指导了。
5.毕业设计制作过程的评价制度不完善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不同于其他数控、机电一体化专业。往年的毕业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毕业答辩,有些同学到毕业答辩时才开始准备论文,急急忙忙弄一篇论文发给老师,在短短几天返校期间,希望老师能给出合格的评价。有时候部分老师可能会由于自己带教的学生比较多,尤其在毕业答辩季节气温较高,这样带学生就很辛苦,每位指导老师会花费很多精力才能指导学生做出合格的作品,而且作品质量好坏无关奖惩,这样不但对学习努力的学生不公平,也使指导老师产生不正确的印象,不带学生也只是少拿几个课时,因此同时打击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作品制作过程没有形成一套完善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制度。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作品教改分析与实施建议
为了让学生能稳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在实习过程中联系所学理论知识,顺利完成他们的毕业作品。学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制作过程中结合了学生的顶岗实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作品选题要求真实
针对毕业生毕业作品很难完成或者说难以达到规定标准的问题,可在校内课堂教学、实训过程中,将实训项目作为题目,模拟设计作品完成方向引导学生对自己分组的项目进行车辆信息记录、故障现象记录、拍摄老师示范以及同组同学操作图片、过程数据记录等,这样学生可以从训练项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题目,并且可引导他们的选题思路,也让他们的作品题目具有真实性。
2.设计作品制作过程管理
往届毕业生存在将自己的作品制作看得过于简单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根本没有准备自己的作品,导致在短暂的答辩期间,学生和老师都很辛苦,最后马虎应对自己的毕业设计。因此建议学生在课程设计和实训过程中,将学生分组与指导老师对接,开始着手引导学生为毕业设计作品做些基础工作,这样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时间比较充裕。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沟通,同时也让学生多向师傅请教,弥补老师的不足。笔者发现,有位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已经选定好了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离合器发出异响的故障排除,并且在实习过程中他一直关注所选题目,并亲自跟师傅一起维修了各种离合器故障现象,然后通过师傅和老师的指导,经过十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符合学校模板的毕业作品。可是也有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准备过程资料,相当被动,后来仓促准备设计作品,这样影响学生的作品完成进度,甚至拖了整个班级小组的后腿,导致指导老师检查时工作量大,无法保证小组完成作品时间。
另外在制作过程中也要加强检查、审核管理。比如可以通过逐级把关管理,责任到人,改原来的抽查为普查,即首先由教研室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检查,及时更改作品的内容和模板格式不当之处,然后由系教务组对其作品进行审核、纠正,最后由院教务处组织核查作品,对于存在问题的作品一定通知到人,认真更改直到复查合格。这样让毕业设计过程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有足够的时间查阅资料,准备维修或保养方案设计、故障原因分析和诊断排除等工作,学生们在实习单位有充足的时间请教师傅,准备自己的作品内容和操作过程资料,有效地监督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达到实效性。
三、小结
以上提到的教改分析和实施,使汽修专业的毕业生受益匪浅。毕业生一致认为毕业设计作品制作应该从理论教学、课程实训和技能训练开始着手,在各自的指导老师的引导下,从毕业设计的选题、资料收集,到设计作品准备,对创新性、专业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均起到了提高的作用,特别是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充分发挥了指导老师的作用。结果表明,只有让学生提前对毕业设计作品有初步认识,在实训过程中有了亲自动手操作的经历,到顶岗实习单位进一步加深某一零部件或系统的故障诊断现象分析、故障排除,才能真正保证毕业设计作品具有真实性。
9.毕业论文心得写论文的一点感受 篇九
【畅谈学术论文,分享科研经验】重奖征文活动自开始到现在已经快半个月了,有很多的朋友都来献上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其他虫友们的好评,自己活动一开始,区长就跟我们说,活动的开展最好各位版主也亲自参加,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可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就是自己水平不够,没有啥经验可言,二就是最近比较忙,刚硕士答辩完。今天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写点吧,尽管自己准备写的谈不上经验,但应该是我自己切身的体会。在这里也期待虫友们积极参加活动,不管您所写的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我相信只要是自己切身体会的,对别人或许是有一定帮助的。
我个人认为学术论文,一方面是对自己研究的总结和深化,另一方面他也是学术交流和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第一个方面来说,写论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自己研究过程的总结,通过论文的写作,将会对自己的课题有进一步的认识,比如课题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还没有,过程中又延伸出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何在等等,反过来说,当您能整体把握好自己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研究过程中的结果有了深刻的认识时,那您写出来的文章应该是一篇好的文章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学术论文是交流和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论文发表后,同行们可能都会关注您论文中的新思路、新成果,或许对他们的研究会有一定的帮助。总之,论文的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能力回答,我只能谈一谈我的几点体会。
1.论文核心明确
每一篇论文都应该有亮点之处,既这篇文章的核心,其他的内容都是为这个核心服务的。因此我认为写论文之前,首先得明确此论文的核心,之后再详细分析这一核心需要哪些论据来支持,根据分析的结果筹集数据,组织成文。
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之前写过一篇中文(别笑话我哦,咱没有英文文章,也敢在这瞎说,呵呵),确定的核心就是:在裂解汽油选择加氢裂化反应中,以“非贵金属/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代替“贵金属/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是可能的。为了支持这一核心内容,论文中至少应该有“非贵金属/分子筛”和“贵金属/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具体催化性能的比较,此外可以对选择的“非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剂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
2.写作
论文核心确定并且数据筹集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组织成文了。在组织成文过程中,首先要合理设计论文的结构,列出提纲,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的填补内容,这就如同盖大楼一样,首先把框架给确定了,然后再填砖。论文结构的设计很重要,逻辑性要强,应该以“读者看完您的文章后认为得出的结论是理所当然的”为目标。填补每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明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且把握好叙述的逻辑,切勿混乱。记得我写第一篇论文的时候,我恨不得在一段里把想说的都说出来,表达混乱,看起来费劲,后来经老师指点,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说一个催化结果时,我可以第一段专门说反应的特征以及催化剂的活性、稳定,说完后我可以另起一段再谈产物的特点及其分布,如果有需要再说的,可以类似的进行,只要合理安排好顺利以及过渡就可以。
此外,对于语言的表达要尽可能的精炼,切勿罗嗦。在描述问题时,尽量通俗易懂,表述清楚,以免误解。
总之,写作方面要构造好文章的结构,用最简洁的语言,有逻辑的清楚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即可。
3.论文完善
写作完毕后,需要再仔细琢磨表达的准确性、语言的简洁性等等,其实论文刚写完的时候如果放上一个星期或半个月再去看可能效果会好一些,当时就看的话可能也看不出什么毛病来,毕竟是自己写的,有时怎么看怎么顺,呵呵,当放上几天后再看,或许就能看出毛病来。在这点上,我的导师要求是:论文改完后让人感觉删去文章的某一句甚至某个字都是不合适。听起来难度比较大啊,到现在我是没有做到这一点,写起来还是比较罗嗦,不过比以前有很多的进步了。
论文完善还包括简单的排版以及文章的格式与期刊要求,这些虽然是小的细节问题,但是也体现出来作者的态度问题,我感觉至少文章发给编辑的时候,不会因为格式上问题而中断。我们区的区长(nanopony)之前就跟我说过这样一个事,他说有一次投稿反复投了很多遍,目的就是为了转化为PDF格式的时候好一些,便于审稿人的审稿,从这一点来看,细节也是比较重要的。
我又罗嗦了一堆的废话,不过这些也是我自己的体会了,希望对虫友们有那么一点点的帮助,那我就满足了。感觉写的不好的可别扔砖头哦,呵呵!
10.给英语专业毕业生面试的几点建议 篇十
。一年一度的求职高峰又来了。自然,在求职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大学几年了,终于要修成正果找到发挥自己光和热的地方了。当然,在很多求职的应届大学生中,又不乏不少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我面试过很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自己单位的,有时也帮别的单位面试,所以,在此,想给英语专业毕业生几点建议:一、作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我认为口语很关键,口语其实和人的外在形象和气质一样,列为个人的“软因素”。因为一般来说,不论单位招聘笔译人员也好,口译人员也罢,或者其他与英语相关的工作,都会要求用英语作自我介绍或者朗读文章等。于是,你给面试人员的的第二印象(第一印象是外在形象)便是口语了。所以,如果在大学口语不行,你至少在求职前临时报报佛脚,保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流利,即使你的口语很好,讲话的速度也不能过快。速度与水平不是完全对等的。你必须让面试人员听的清楚,而不是让人家一头雾水,记住,是人家在考你,而不是你在考人家。
二、具备了较好的口语,又该怎样去自我介绍呢?如何让面试人员对你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呢?这就涉及到一些技巧了。我们都知道,作自我介绍时,都喜欢从“my name is...my english name is...I graduated from-university等0”(我的名字叫...我的英文名字叫...我毕业于某某大学),千篇 一律,如出一辙,这好比我们去商场选衣服,如果看到大部分都一样,眼睛就花了。可如果突然看到一件款式新颖的,就眼前一亮,立刻就来兴趣了。同理,这样,面试人员就想更进一步地了解你,你成功的几率就大了。在这里,我建议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自我介绍时最好从比较独特的角度去介绍,去谈,比如兴趣爱好、对你所想从事行业的看法、了解、对你所要应聘单位的工作理解等等。因为你的姓名,性别,年龄,毕业院校在你简历里都有了,面试人员已经知道,你没有必要再去背诵一遍。最多,讲一下自己的名字,加深一下印象。
三、注意语音、语调、语法等衡量英语水平的基本要素。在我面试的人员中,很多都说的非常流利,反应也很快。但是很多人都会犯一些语法错误,句子结构不够严谨。在面试时,我一般会从以上几方面来给面试人员打分。然后根据其他方面来衡量。
四、表现大方、得体、不卑不亢。很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去应聘很多外资企业,而外资企业很多面试人员是鬼佬,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偏见,他们很可能会提这样或那样的无关的问题,甚至侮辱国格人格(我亲身经历过),在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记住,宁可不要工作,也不能没有人格。对鬼佬尤此。
11.毕业论文创新点 篇十一
一、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的内涵理解
要理清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的内涵,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一)对象的特殊性
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的适用对象是高校毕业生。与“4050”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且技能单一、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不同,高校毕业生具有年纪轻、可塑性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文化程度,接受过完整的专业训练,掌握较为先进的技术与方法,思想观念活跃,充满激情活力,有较强法制民主意识等相对优势和一定市场竞争力。
(二)目的的公益性
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著特点,如同登哈特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指出的那样,要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在个人选择的驱动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要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同时这种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选择机制,一般难以通过市场等私人选择机制来实现。从这一视角来看,面向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服务内容是满足基层农村或城市社区公众的公共需要,政府必须承担公益性岗位的提供职责,公益性岗位资金来源由公共财政或社会筹集,对公益性岗位的的管理主要依据政府的调配,而一般难以遵循市场机制来加以配置。
(三)就业范围的基层性
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主要是城乡基层的工作,属于基层就业范畴,其共同特点有:一是直接面对基层人民群众;二是工作内容繁杂、千头万绪;三是生活条件与工作环境相对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要艰苦。
(四)工作范围的综合性
从服务对象来看,涉及社区内的个人、家庭和用工单位;从管理方面来看,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公安、工商、税务、民政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从服务内容来看,既可对应政权建设、公共管理在基层的需求(如大学生村官),也可承担基层公共服务的工作(支教、支农、支医等),还能承担一定居(村)民自治组织中的具有公共性、服务性的工作。
(五)工作类型的专业性
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主要是为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人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或管理服务的专业性岗位,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农业、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服务、法律、民政、托老托幼助残服务、市政管理、公共环境与设施管理维护等岗位,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具备一定的专业训练的人才。尤其是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和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领域,既要求注重效率、也要求注重公平,改革发展的难度加大,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胜任管理和服务工作。
(六)岗位的辅助性
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具有辅助性的特点。在农村,协助农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的辅助性工作,重在协助、配合农村“两委会”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城市社区,辅助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展服务和管理。
(七)服务的时限性
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具有一定的时限性,一般为2-3年,主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从学校到工作的中间过渡空间和时间,也为其今后就业发展提供空间。
基于此,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指的是由政府出资扶持或社会筹集资金,以满足基层农村或城市社区公共利益为目的,由高校毕业生承担的具有一定服务期限的基层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岗位。广义的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既包括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同时也涵盖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岗位,属于基层就业范畴。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主要是指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岗位。
二、开发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供不应求转向了“总体不够用、局部有富余”。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益向纵深发展,城市社区与基层农村对各类人才需求不断提升。在上述“推力”和“拉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将从少数具有加强资源配置能力的东部沿海城市或者部门向外扩散。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的扩散具有多维度的特征,其中,向城市社区或基层农村拓展是重要方面。开发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可以在镇村、社区和高校之间直接架起一座桥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帮助那些有志于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找到更多、更对口的实践机会,从而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在大城市过度淤积的就业矛盾和压力,促进毕业生自身的人力资本保值增值。
(二)搭建高校毕业生成长与发展的平台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政府培养的宝贵人才资源,但缺乏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缺乏对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环境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找不到着手点和着力点等因素,都阻碍了高校毕业生成长与成才。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接受各种挑战和磨练,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增强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经风雨、见世面、丰富阅历、磨炼意志,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高校毕业生把所学专业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熟知社情民意,善于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善于开展群众工作的有用、有为人才。
(三)促进城乡基层建设与发展
当前,加快基层建设、促进农村社区社会事业发展,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人才匮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实施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能有效推动人才资源城乡互动、促进人才区域间的合理流动,优化人才配置,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有效提高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但从现实来看,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干部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通过公益性岗位给基层组织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有利于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加强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组织建设,使基层组织更加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同时,通过基层锻炼,有利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深切了解执政来源、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三、开发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的对策思考
(一)找准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发展定位
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在正确把握几对关系中找准发展定位。
1、正确把握促进基层发展与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关系
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最现实、最直接的意义在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但从更深层来理解,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具有长期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因此,在对待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问题上,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把对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的认识停留在现实层面,更不能简单地把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等同于一般的就业援助、等同于面向“4050”的公益性岗位。这要求我们:一要把着眼当前和立足长远有效结合起来。要着眼当前的实际,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契机和突破口,更重要的是立足促进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经济增长、基层政权建设、社会发展。二要把安排困难毕业生和吸引优秀毕业生结合起来。要优先安排特困家庭毕业生和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并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安排,吸引更多具有一定竞争能力、专业知识的优秀毕业生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
2、正确把握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关系
发展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正确把握有效发挥政府调控功能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关系。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能因为突出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由政府“乱作为”、挤占市场配置的空间。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属于公共产品,以满足公共需求、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大多是市场机制不能或者不愿发挥作用的领域。面对公众共同的需求,政府要积极承担起回应公众需求、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的责任。因此,在对待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的问题上,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位”。
3、正确把握统筹协调与分类管理的关系
发展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必须正确把握统筹协调与分类管理的关系。一是加大统筹力度。要把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统起来、管起来。把各类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项目有效整合在“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这一范畴下,要建立统筹管理机构和联系机制,根据基层农村、城市社区需要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对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进行整体规划,要集中物力、财力、人力,在整合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新的公益性岗位,统一招录、统一选派,避免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缺乏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二是加大协调力度。一方面要加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组织、教育、卫生、共青团等部门机构之间的协调,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大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与其他面向基层就业岗位、面向“4050”公益性岗位的协调力度,加强与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企业市场招聘以及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协调,做到有效衔接,相互促进。三是加强分类管理。一方面要强化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这一范畴的内部分类管理,按照不同性质,明确不同招考标准,设计不同的发展通道,进行分类管理;另一方面,在管理上,要结合东中西部、基层农村与城市社区的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特点,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二)大力开发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
2009年,有关部门在原有四个面向基层就业的项目基础上,公布了第一批面向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随着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多样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根据基层特点,拓展开发领域,建立开发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1、拓展开发领域
一是协助政策执行类。这类岗位主要协助政府在基层农村、城市社区开展政策执行,促进有关政策更好地在区域内落实,如计划生育、征兵、拥军优属、社会治安、民政、老龄工作、优抚救济、社会救助、统计、合作医疗、工会、妇女就业、青少年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税费收缴等。二是基层社会管理。这类岗位主要是基于村委会、居委会的职责,开展区域内的社会管理。在基层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岗位主要涉及农村经济,包括管理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农田水利、交通道路、广播供电、文化教育、卫生防疫、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村委会日常事务等。在城市居民委员会,包括党务、行政、安全生产、外来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流动人口管理、民兵、综治、治保、民事调解、住房保障、业主委员会管理等方面。三是提供公共服务。这类岗位主要满足本地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科学普及、红十字、计生服务、就业援助、农技推广、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社区矫正等有一定专业技术要求的公共服务等方面。四是提供公益服务。如市(村)民学习、图书室、健身活动、文化活动、老年护理等岗位。
2、完善开发机制
一是明确政府在开发公益性岗位进程中的主导作用,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社区发展,紧密结合本地特点,紧密结合高校毕业生特点,在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和行政村增设公益性岗位,拓展公益性岗位的范围。二是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合理购买岗位,支持、引导多渠道出资,大力开发社会公共事业所需要的各类公益性岗位。三是鼓励社会广泛参与积极发展公益性劳动组织,利用优势大力开发岗位。四是建立公益性岗位储备机制,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变动,动态投放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作为调节市场供需的补充。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管理
建立管理主体明确、工作机制健全、保障措施有力的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开发机制,有效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在农村、在社区成才发展,在公益性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
1、明确管理主体
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要把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突出的位置,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加强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管理机制的建设,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整体合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2、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选任机制。要结合当地资源条件,明确选拔招录目的与标准,严格选拔程序,明确选拔重点,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拔那些专业对口、能力强、作风正的高校毕业生承担公益性岗位。二是完善培养机制。要注意“关口前移”,要在在校期间进行辅导,帮助毕业生了解基层农村、城市社区,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另一方面要依托各级党校、行政院校、高等院校、干部学院、干部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站点、团校等加强岗前培训,传授开展基层工作经验的方法和服务技能,使其尽快熟悉工作业务。此外,还要建立传帮带机制和自我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完善使用机制。要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工作职责,避免“放羊”现象;要搭建实践平台,通过重点工作和重点岗位锻炼和培养高校毕业生;要建立流动平台,加大岗位调配力度,使公益性岗位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四是完善考核机制。要制定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考核办法,加大岗位绩效考核力度;要注重过程考核,明确考核方式,通过综合评价,不断增强在公益性岗位的高校毕业生的工作业绩,提升其服务意识和能力。五是完善激励机制。在物质激励方面,要落实各项工作、生活补助和享受保障待遇;在事业激励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其他们搭建发挥才干的舞台和空间,帮助和鼓励他们在农村、社区干事业、出成果、作贡献;在精神激励方面,对在基层农村、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成绩卓越、贡献突出的高校毕业生,要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在职业发展激励方面,积极疏通职业发展渠道。六是后续管理机制。要加大跟踪力度,将优秀的苗子纳入后备干部培养;要完善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的后续管理,通过办理正式聘用、自主择业、延续锻炼等方式,及时安置服务期满的毕业生。
3、完善保障措施
一是明确身份。在政策上,对公益性岗位的高校毕业生的身份给予准确定位,例如应及时调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给予经过党委政府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和愿意回村干事创业的大学生本村合法的选民资格,使其能够参与村委会主任、副主任或支书兼主任的竞争,并在待遇和工作条件上予以保证。二是确保待遇。从事公益性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再次就业后,要按照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不同,分别给予计算工龄、社会保障缴费年限等保障。三是加大投入。要建立专项资金,编列财政年度预算,加大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要继续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规范转移支付的程序,同时也需要完善各级政府按比例承担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工资福利的有关政策。要加大政府财政金融对基层农村、城市社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程,为高校毕业生在公益性岗位上施展才华创造条件。
(四)加大舆论宣传
一是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使他们从思想上安心基层,扎根基层。二是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的认识,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发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三是要拓宽宣传渠道,及时总结、挖掘、宣传先进典型,唱响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让更多有知识、有干劲、有能力的青年学生到农村、社区建功立业。
12.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当代高职生急需掌握的技能, 而高职生的这种主体性需求对高校就业教育的口标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针对就业教育需要做出相应的回应。囚此,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 帮助当代高职生最终成功实现就业, 必须以培养当代高职生就业能力为切入点, 强化学生的就业竟争力。
一、狠抓教学质量, 精选教学教材
1) 提高教师质量。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教学团队, 这就需要一流的教师,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 较多专业的新开设都需要大量的教师, 但是绝不是很多外行教师来给学生上课, 而是应该请具有双师的实践经验老师, 或者从一流高校招聘优秀教师充实教学院一线,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2) 精选教材。当下高职教育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 各种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随之而来的很多专业也随着市场的大流而开设。可是很多教学教材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变革而更新, 有的教材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翻新下就出台了, 因此, 必须在教材的选择上要花费功夫, 熟知, 好的教材, 可以让教师轻松, 学生学起来新、快、实, 为此, 各位教师在选择教材上必须慎重, 这就要教师自己熟悉课本。
二、推进就业课程教学改革
(一) 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学生“职场体验”
根据调查, 每年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时都会出现此不好的现象, 如:部分学生在与就业单位签汀就业协议后, 在到单位进行下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过程, 发现单位的实际状况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 因此很快就丧失了对下们的兴趣和责任心, 进而在下们川, 马虎人意, 得过且过, 以至不能圆满的完成他的工作任务, 甚至最后提出违约申清, 严重影响学生本人及学校的信誉。为此, 我们设计, 通过和单位、院校、学生三方协作, 组织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到企业进行职场体验, 让他们亲身体验, 明确自己是否适应该单位否, 起到了中间纽带的作用。
(二) 努力实现就业指导教育的个程化、连贯化
很多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就是编写一本书, 有时候一本书很多年前的, 且至上最后一个学期, 不能有效指导学生, 为此, 我们从大一开始就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一直延续到毕业学期, 通过更换不同风格的教师, 通过实践检验、思想碰撞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来对学生指导,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人才社会职能的实现, 以及维持和拓展其专业技术的运用和发挥, 促进其职业话动有效持久开展, 要建立在两个最重要的基础之上:一是具有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一是具有良好的个人职业索养。良好的个人职业索养不仅是专业技术得以学习、应用和创新的基础, 而且是职业生涯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因此,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索质时应该加强职业索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也是当下各个单位非常看重的关键就业因素之一, 也是今后学生工作的首要前提。
四、高职教学中教学观念转变的方向、推进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提倡的是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导向, 为此,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因此认知“以就业为导向”是理性的选择, 遵循这个方向转变教学观念, 付诸实践, 是富有挑战性的。以我院为例, 从学院选址、硬件建设到专业设置、课程整合、师资配备, 都可以看得见“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行业特色, 推进工学结合力度, 同时, 积极申报中央高职示范区建设, 通过彻底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很多兄弟院校纷纷到我校交流学习。
五、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探索
当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高职毕业压力有很大, 为此, 各个高职院校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明确高职院校办学定位, 满足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立足行业特色, 明确办学定位, 挖掘社会、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 在当下高职院校办学中尤为重要, 为此高职院校应着力推进教学改革, 制定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2) 完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就业的重视力度、全校各部门齐心合力, 形成由院领导、就业指导部门、系主任、书记、系辅导员及专业教师一条龙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下作、院校还应搞好就业指导方而的师资培训, 造就合格的就业指导师队伍, 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服务水平、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下的反馈机制。3) 教育高职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培养具健康就业心理。提高学生的就业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 把心理的调试当做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通过帮其规划职业生涯, 在实际工作中要摆正心态, 调整位置, 遇到工作阻力学会怎么去解决等方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健康就业心理。
六、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建议
高职毕业生就业以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我校也不例外, 为此, 我们精心设置了一些调查问卷, 涉及到就业地区、是否打算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意向单位性质、意向企业的发展程度、意向月薪、工作领域、行业特色、就业焦虑心理、就业自卑心理、人际交往障碍、逆反心理、盲目心理、跟风心理等, 有的还设置了多选项, 其目的就是通过问卷, 开展积极有效的对策, 如, 通过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改变就业观念的误区等。尤其要点到, 目前的学生都是90后的学生, 逆反心理重, 就要求我们更加侧重这一块。
七、结语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学生的切实命运,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健康流动, 为此, 各方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 加入到帮助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来, 齐心协力。总之, 高职毕业生就业是一项长期、细心工作, 压力大、任务重, 需要各位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从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入手, 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 我们相信, 大家的共同努力, 一定能把就业工作完成好。我们相信,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定会更加宽敞明亮。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几点提高高职毕业生能力的建议, 以达到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目的, 以更好的服务于当下高职生。
关键词:高职,就业,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力提升探索[J].教育研究, 2011.
13.2加强毕业班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 篇十三
小学毕业班是学校的一个窗口,毕业班的整体水平,反映着学校工作的水平,毕业班的教育教学质量更是一个学校管理发展,育人水平的关键体现。为此,学校把毕业班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以赴搞好毕业班教学和复习工作,努力打造“教育教学质量品牌”。现就我校毕业班教学的管理工作做一简要介绍。
一、领导重视,强化管理
学年初,我校就确定了由校校长主管、教务主任主抓、年级组长协调的毕业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针对毕业班教学与管理的现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汇总各班经验做法,分析归纳存在问题,共同研究、部署毕业班的管理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定期对毕业班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分析解决毕业班工作出现的困难,及时掌握各阶段教学质量检测在全镇所占的位置,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和情况,提高认识,狠下功夫,实干巧干。使学校教学工作浑然一体。使毕业班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一定保障。
二、调动情绪,强化氛围。通过三个会议完成。一是毕业班教师会。本学期开学初,组织召开了毕业班教师联系会,会议明确了今年中考的奋斗目标努力争创毕业班教学全镇的最好成绩的奋斗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讨论制订了《毕业班工作管理方案》、《毕业班教学质量奖惩办法》等,规范了学校管理,调动了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期中考试后,即时召开毕业班教师会,学校领导与教师们共同研讨,有的放矢的针对考试成绩切实分析师生现状,肯定成功,正视失败,肯定优势,正视问题,进一步明确目标,鼓舞斗志,使全体毕业班教师时时刻刻处于最佳的备考状态;二是学生动员会,教师会开完之后,根据会议整体布置,分班召开学生动员会。校委会成员分班督导,班主任主持,科任教师全员参与。会上,学校领导讲政策,班主任老师鼓士气,科任老师提要求,学生代表表决心,形成一个领导、老师、学生众志成城的教学氛围;三是差生座谈会。每班确定人数并实施科任教师帮教活动,即每位科任教师盯住两个,随时关注他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情况,每次考试后,针对学生成绩,查找问题指点迷津,对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通过以上环节,强化了教学氛围。
三、狠抓常规,形成合力
一是明确要求。本学年学校结合各班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制度,从学习、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查、总结等方面进行优化控制。要求各班落实做好“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二是加强监控。校领导经常到联系班级,除深入班级听课,深入了解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外,还要抓好“六检查”,即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上课、复习计划、辅导记录和学生作业。三是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充分利用微机资源,为毕业班教师搜集、提供复习资料。在复习中要求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复习计划、统一复习进度、统一复习材料,共同研究、共同编印综合练习试卷题等。
五、团结务实,体现人本
毕业班工作涉及到统考亮相,教学上的过分竞争会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竞争激发教师整体合力。团结全体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集体作用才能促使毕业班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学校要通过组织毕业年级的各种活动,来增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毕业年级管理尤其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每项工作的提出,尽可能征询班主任和有关学科教师的意见,平时注意广泛了解和采纳毕业班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正确要求,年级与班级、班与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各项工作要注意协调配合,促进毕业年级教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要做到互相协作,共同管理,都要一心扑在毕业班工作上,共同探讨复习备考的方法和策略。避免教师间互相挤压争斗,树立团结互赢得观念,因此学校领导要经常体贴教师的甘苦,四、家校配合,齐抓共管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及配合,今年,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认真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建立健全了毕业班家访制度。要求每个科任教师每学期对学生普访一次以上,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进行了重点家访。通过到家家访、电话家访、到校家访等方式,汇报学生在校的思想表现和学习情况,通报了学校对毕业班的教育教学情况,收集到了家长对学校和毕业班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师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积极争取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以上几点,是我校今年抓毕业班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当然,不很成熟,也不太全面。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如生源复杂,部分外地学生基础差,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一时无力解决等,这些尚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能力,科学合理规划,促进均衡发展。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毕业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抓好细节、落实措施,科学合理地开展毕业班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2010年我校的毕业班教学工作有更多的亮点,有更好的成绩。谢谢大家!
砖垛小学毕业班工作措施
【毕业论文创新点】推荐阅读:
大学生创新毕业论文10-10
议论文中考考点08-12
谈使用教材的几点体会论文07-22
论文创新能力09-23
对当前设计教育的几点认识论文08-11
绿色金融创新论文08-01
创新创业小论文08-13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10-09
创新创业导论论文10-25
商业模式创新论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