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

2024-06-29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精选9篇)

1.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 篇一

社会冲突管理既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社会冲突显现出新的形式和内容。管理好社会冲突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在开启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采取多种策略、方

法,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解决了一些容易引发社会冲突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其社会冲突管理思想对当前的社会冲突管理有着重大的启示,这里加以探讨。

一、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实践与策略

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更多地是站在宏观和全局的角度。因而研究他的社会冲突管理思想,学习他管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思路,也只能从他对关乎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着手,并从中把握一些规律。

1.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文革”结束后,解决台湾问题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探索解决台湾问题的道路,邓小平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运用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1978年1月7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团,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他说:“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准备,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要力量大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我们在这方面不可能有什么灵活性。要说灵活性,就是我们可以等。”这就既明确表达了中国不放弃使用和平和武力两种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同时又委婉说明我们可以等到合适的时候来解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但在统一的方式方法上,则提出了较灵活的意见。继邓小平高度概括“一国两制”的内涵后,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说到:“我们认为,只要和平统一问题上国共两党具有共同语言,一切事情都好商量;台湾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任何犹豫、拖延,都是违背民心的,希望台湾当局郑重考虑。”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就第三次国共合作,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不去算这个账,要从长远考虑的观点,从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着眼,也要从世界和平安全着想,来看待第三次合作的必要。

2.统筹兼顾,从大局着眼。在民族问题上,邓小平致力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他的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1990年12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在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问题上,1990年7月3日,邓小平指出:“现在有些地区,允许早一点、快一点发展起来,但是到一定程度,国内也好,地区也好,集体也好,就要调节分配,调节税要管这个。”1992年在武昌、深圳、上海等地视察时邓小平谈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3.多种方法并用。在解决西藏问题上,邓小平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使用多种方法。早在1950年1月15日,邓小平就指出: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都有其特殊性,政策性很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的军事力量,但与军事相比政治仍是主要的。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说:“现在看来,要真正解决问题不能只靠顾问制度,重要的是建立退休制度。”“要使他们懂得,不只是年轻就能解决问题,不只是有了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二、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方法

1.调查研究,搞清真相。邓小平十分重视调查研究。1977年8月,邓小平在与高校卫生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就高校招生制度是继续延用“文革”中的群众推荐制度,还是恢复“文革”前的统一考试制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充分听取科教界专家的发言后,当场决定:当年就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时说到,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

2.透彻说理。在涉及台湾问题时,邓小平利用各种机会奉劝台湾地区领导人,他说:“归根到底,中国的统一这一件事要靠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和人民来

决定。首先希望两岸的领导人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做这件好事,这在历史上是要大书特书的。希望台湾当局的一些领导人把眼界放宽一点、放远一点。”

3.以身作则、带好头。就废除领导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这个问题,邓小平从推进党的事业大局出发始终高度重视,并多次表达了自己退休的愿望。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讲话中,邓小

平郑重提出,要废除党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这一年邓小平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86年10月,邓小平与李先念、陈云共同约定在党的十三大时一齐退下来,不只是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要一退到底,退出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邓小平坚决主张并实践的“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乃至党内民主的意义重大。

4.批评与自我批评。邓小平历来重视对人民的教育,倡导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1989年,他针对右的思潮的出现,指出来最大的失误就是对人民的思想教育不够,他提出,在当代社会,要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强调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倾向,要坚决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途径

1.根本在制度。邓小平历来重视通过制度来解决问题。他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过去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1980年8月,在回答如何避免再次出现“文革”这样的错误时,邓小平谈到:“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谈到领导职务终身制,他认为这“是我们制度上的缺陷”,“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制度问题”。他认为,“克服腐败,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也解决不了”。重视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是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重要思路。

2.依靠群众。邓小平认为,只有经常倾听群众意见,走群众路线,接受监督,才能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他倡导党和政府要倾听群众的意见,“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因为经验不足,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例如管理人员缺乏,技术人员缺乏,就是困难。又如改造一个企业就要减人,减少的人怎么安置,这也是困难。又如我们要建立退休制度,这是很正确的,但是也会有很多人思想抵触,也是很大的困难。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解决”。关于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邓小平这一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2.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 篇二

1.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教育的经济功能

邓小平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认为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 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 因此主张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他认为在实现“三步走”经济发展宏伟目标的工程中要讲战略重点, 其中的“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这一战略重点“是关键”。这是因为“不抓科学、教育, 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就成为一句空话”。改革开放的中国要走向现代化, 必须发展国家的经济, 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 改变过去把教育简单归属于“上层建筑”, 把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单单凸显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忽视教育经济功能的态度和实践。邓小平敏锐地把握着这一时代的脉搏, 在他的教育经济思想中, 对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教育的经济性、教育如何为经济服务、如何依据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教育的发展等问题有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他不仅将教育的发展看做是百年大计, 看作是一种基础产业, 看做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 他还旗帜鲜明地主张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

2. 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动力

1984年10月, 邓小平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 能不能用人才。”人口众多是我们的国情, 如果人口素质高, 便是最宝贵的财富, 否则就成了沉重的包袱。如何化劣势为优势, 如何变包袱为财富?只有依靠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 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 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 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键在人。”我国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 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三步走”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因此, 不能将工作重点的转移单纯地看做只转到经济建设上, 还应转到教育上。

在邓小平教育经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 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和科学确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 党的十三大提出, 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 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指出,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培养大批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 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并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 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不是空洞的理论阐释和逻辑推理, 而是为了解决整个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求真务实、精辟实用的教育思想。

1. 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 实现经济增长、教育进步的良性循环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教育必须与经济密切配合, 教育事业在发展计划、规模、速度以及人才质量上要力求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包括适应经济对教育超前的要求。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就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 我们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 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的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 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 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他还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赋予了新的内容, 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提倡和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 他明确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2. 保障教育投入, 促进教育自身健康持续发展

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是教育具有的收益滞后性和投资长期性的特点, 使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显得复杂而微妙。一方面, 教育对于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 经济的发展成果要投入到教育中去, 增加教育经费是搞好教育的基本保障。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经济。然而, 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教育的投资比例如何把握仍是一个必须给予重视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教育投入长期以来严重不足。邓小平非常重视这一问题, 一再提出要增加教育投入。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现在国家还很困难, 有些实际问题一下子还解决不了。我个人认为, 科研、教育经费应该增长。”1980年, 他在对比了我国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教育投入上的差距之后指出:“总之, 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无论如何要逐年加重这方面, 否则现代化就实现不了。”

3.关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问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

教育事业是社会的根基,是维持社会不竭进步的动力之源。邓小平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并将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事业这一整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所创立的建设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是引导我国的教育事业茁壮成长的科学指南。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项丰收,邓小平分析了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经济、教育、科技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了精辟的论述,从而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思想深厚且相对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透过该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发现,邓小平始终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教育问题,把教育事业放置到经济建设格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背景板”下,将教育与经济这个中心点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占据着战略性的地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需要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妖气,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本文试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剖析教育与经济的对应关系,并对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体系中的相关问题做出阐述与解读。

一、正确认知教育与科学、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邓小平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践要靠知识、靠人才”。鉴于此,教育应当被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得到优先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科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力量,是国家发展不得不依靠的基石。教育、经济、科技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三者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联系,经济是教育和科学发展的前提,反过来,教育和科学又会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教育、经济和科技这三股力量彼此作用、共同推进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在准确把握时间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才供给是否充裕、人才培养结构是否合理。邓小平在全面考察了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后,意味深长地指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科学人才培养事业需要持续改良、跟进,以契合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若想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就必须要在科学技术方面打好基础。科技发展的“活源之水”,还是要归结到教育上来。正如邓小平所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考察教育、经济与科技之间的互动关系,理清三者之间显在或者潜在的关系。科学认知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体系中的关键性问题,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方向与路径。总的来说,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教育提供资源支持和物质基础;相应地,教育能够对经济产生反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措施和保障。教育和经济有着双向促进的关系,最终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经济理论这一思想瑰宝。

二、走科教兴国之路,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教育事业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技实力上的竞争。邓小平适时地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先进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思想的实践落实。“科教兴国”,是指要坚持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利用教育和科技的力量来提升综合国力,找寻到一条民族繁荣、国家进步的和平崛起之路。为达成科技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必须要首先营造出一份科教兴国的新环境。首先,党要加强对科教兴国工作的领导,政府需加强宏观调控的能力;其次,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应时代环境的新型科技体制和进步机制;再次,应提高全社的科技意识,高度重视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高等院校是高科技的主要发源地,邓小平认为发展高科技必须依赖于高校教育,不断增强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走科教兴国之路,是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念,需持之以恒地推行和深化。

邓小平还指出,教育不但要处理好与科技发展、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关系,更要考虑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能够促进科技、经济的发展,但是教育本身具有投资长期性和收益滞后性的特点,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甚为微妙。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进程中,应清晰地明确教育的物质效益和精神效益,在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开掘出教育的经济价值,让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深入贯彻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当前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迅猛崛起,所有的经济行为基本上都必须依靠知识。知识能创造财富,而教育是知识的最大赐予者。在新世纪的时代环境下,深入贯彻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其价值与意义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教育界对教育事业在改革浪潮中的定位、方向、出路等诸多问题,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知。唯有以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为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促成思想观念的全面转变,并科学指导教育实践工作。只有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让教育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互动关系,从而带动教育事业的稳步前进、经济事业的逐步繁荣乃至全社会的高速进步。

参考文献: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4.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篇四

【摘要】: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 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 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 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最终提出了指导我们摆脱困境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想原理的一个支点,其理论来源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影响,列宁、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影响,并且是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1. 共同富裕思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指向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利益。因此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目的,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1 ] “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1 ]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 ] [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总结多年的认识成果,更将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地位:“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 ] 确立了共同富裕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的地位。与之相联系,邓小平认为只有共同富裕才能规定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的本质特征: “社会

[ 1 ]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在1990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 ]

2. 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 而不是少数人或阶层的富裕。

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上讲,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社会生产不是为了仅仅满足极少数个人的贪欲, 而是要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从而也就界定了共同富裕的主体应是全体人民, 而不是少数个人或阶层。一方面共同富裕意味着发展生产力, 消灭贫穷。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要求共同富裕, 只能导致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共同富裕又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发达的资本主国家是富裕的, 但它只是少数资产阶级的富裕, 存在着自身无法克

服的两极分化的严重弊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就是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剥削阶级都不可能提出的远大目标。1984 年6 月, 他说:“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 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 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 我国生产力起来了, 也不会两极分化。”他还说:“中国现在有人口, 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 绝大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 按社会主义的分则, 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

3.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物质生活是基础,必须有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这是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内容。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2]“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因此,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2]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不能用物质生活的富裕掩盖和冲淡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邓小平在强调物质文明起第一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绝不能忽视,认为只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才能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只有坚持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他多次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2]“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1]“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成功,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1]“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4]由此可见,精神和物质是相对应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一种理想和道义要求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许多本质区别, 其中一个根本区别, 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贫富两极分化,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的,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动机和实质是剩余价值, 是追求资本价值的无限增值, 而工人阶级由于劳动力价值是他们取得生活资料数量的最高界限, 这就必然造成一方面是资产阶级的财富日益扩大, 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的状况日趋恶化。尽管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会在资本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前提下得到改善和提高, 但从他们的社会地位、就业状况、精神生活等整体来看, 仍然趋于贫困, 特别是与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增长更快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相比, 差距在扩大, 生活水平在下降。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假如资本增加得迅速, 工资是可能提高的;可是资本家的利润增加得更迅速无比。工人的物质生活改善了, 然而这是以他们的社会地位的降低为代价换来的。横在他们和资本家之间的社会鸿沟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只能产生财富积累和贫困积累的两极分化, 而不可能是共同富裕, 这已被资本主义社会长期发展的实践所证实, 也是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创造和享有物质财富的制度。只有在这个制度下, 社会生产的目的才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两个主体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为我国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了生产关系前提和物质前提。正如列宁所说, 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 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而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一点。所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所有剥削制度的本质特征,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想和道义要求。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 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根本原则。1985 年5 月, 邓小平在同陈鼓应教授谈话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1986 年9月,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时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1992 年, 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发展过程

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逐步的、动态的渐进发展过程,绝非意味着平均富裕和同

步富裕,而只能是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以同等速度达到同等程度的富裕,不允许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是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在这方面我们是有历史教训的。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1]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全新思想和主张。他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我们知道,邓小平提出的这一共同富裕的构想,也是建立在他对我国国情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的。邓小平曾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现在仍然是世界上的贫穷国家之一,这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发展规划。再加上各地的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劳动者之间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不可能做到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这就决定了我国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渐进历史过程。同时,邓小平也多次强调: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以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一方面,先富裕起来的地区所开创的致富之路、所积累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走向共同富裕提供借鉴作用;另一方面,先富起来的地区有责任、有义务对落后发展地区提供援助和支持,带动落后发展地区也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人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2]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他强调:“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4]他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则体现

了共同富裕的不同的实现层次,与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总之,在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的时候,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把归宿点放在全体人民、整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共同富裕上,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63页,第277-278页,第115页,第378页。

[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25页,第258页,第152页,第367页。

[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第255页,第78页,第38页,第184页。

5.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论文 篇五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开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伟大进程中,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创立而成。这一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国防建设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这里重点论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含义、本质特征、基本内容、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军队建设及有关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军队与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全党全军集体的智慧结晶。(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2版 第46页)

这一定义不仅科学地揭示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涵,而且充分反映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本质特征。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本质特征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全党全军集体智慧的结晶。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由组成部分来划分就有两种分法:一是四个组成部分,即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二是五个组成部分,即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型转变、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我认为,对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组成部分的划分,既要考虑到它的内容和特点,又要考虑到它的现实实践需要。比较来说还是四个组成部分的分法更为适合。也就是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一、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

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科学的回答了时代提出的关于战争与和平、当代战争的根源,世界大战能否避免和“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的方法方式等等,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当代战争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邓小平认为(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邓小平说;“现代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说发展问题。”这一论断,揭示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指明了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代世界的历史主流,促进发展是当代各国的根本任务。(2)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这是邓小平重新甚是国际形势,研究第二世界大战以后的武装冲突后对当今世界战争根源所作出的新论断,揭示了现代战争产生的社会根源。(3)如果工作做得好,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这是邓小平研究了军事运动的历史和现状得出的又一结论。邓小平认为①大战避免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努力争取,促进和平力量不断发展,破坏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部署,就可避免大战爆发②大战可以避免,绝不是说小战不会发生③大战可以避免,也不是说战争根源已不复存在。(4)提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消亡的理论。邓小平针对现实指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应当慎重考虑用暴力方式解决国家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最好代之以政治解决,即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种“以和抑战”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站抑战”、“以站灭战”的理论学。

二、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在指导新国防建设的实践中,通观全局,审时度势,及时地做作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指出了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方针、原则和措施,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建设理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型转变,关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及长远发展方向的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①国防和军队建设立足点的转变:即从随时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相对和平时期正常建设轨道上来。②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的转变:即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调整到与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转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以国家经济发展为依托,促进国防和军队的发展上来。③国防和军队建设工作重心的转变:即着眼未来战争需要,进一步突出现代化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中心地位,着重抓好国防科研和现代化水平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军事人才的培养,大力解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和现代化战争不相适应的矛盾。④军队和后备力量建设中数量与质量关系的转变:即从偏重于常备军和后备军力量的数量规模,转到压缩规模,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上来。⑤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的转变:即把按全面反侵略战争设计的军事战略指导,转到应付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上来。⑥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功能与体制的转变:即打破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状况,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大系统之中,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建立起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新体制。

而在处理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邓小平认为首先国防建设必须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其次,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再次,国防建设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唯有这样才能全面增强国家力量。

邓小平在建设有色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更是有独特的见解。①明确国防建设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这是因为国家利益是国防建设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维护国家利益成为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宗旨和目的。②实行“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方针。国防科技和工业平时实行军转民,以提高经济效益,战时则便于民转军,以保证战争需要。③建立精干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军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为了建立强大的国防,必须要建立一支精干的常备军,使之体制编制结构合理。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系统结构协调均衡,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陆、海、空三军一体的强大力量。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点。要搞国防现代化,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防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不行。为此,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坚持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⑤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国防教育增强了全国人民捍卫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向心力,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热爱、建设、保卫国家的积极性。

三、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邓小平提出“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思想是我军建设的指针,对今后军队建设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分别为(1)确立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建设方向。因为“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是我军建设的三项指标。由于我军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所以军队现代化成为国防现代化的重点。以现代化为中心,必然带动其它“两化”相应地发展。(2)建立科学的编制体制。体制编制改革的着眼点,就是提高战斗力。为此,我国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3)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这就要求我国必须把教育训练作为实现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大事来认识;作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能力的根本措施来对待;作为全面提高军队各方面素质以适应当前国家建设大局需要的重大问题来解决。

四、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及高技术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邓小平继承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中的人民战争思想。

在战争样式和战争环境多变的情况下,邓小平提出(1)要研究现代战争特点给人民战争带来的影响。由战争的立体性增强决定了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必然是一场现代化的立体战争;而现代化战争广泛使用威力大、精度高、射程远的机械化、自动化武器装备,增强了战争的消耗能力和破坏程度。(2)要创造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战法。由于敌我武器装备之间差距的客观存在,决定我们要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在作战谋略的运用上高敌一筹,特别要研究以劣胜优的作战方法。(3)认真做好人民战争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就必须努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培养国防意识,为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其次,要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因为武装力量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时对敌实施威慑,战时赢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要加强后备力量建设,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常备军成倍扩编和补充的需要,还可以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援战争。达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出好兵的战略目的。再次,注意打牢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国防的现代化,只有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以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着眼于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在新的历史下的运用,着眼于对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国情的深刻分析,着眼于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实际,是当代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在我国新时期的创新与实践。另外,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一个完善的科学体系,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军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提出的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理论,强调把建设强大的常备军与建设强大的后备军力量相结合。他为我军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赋予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涵。他为我军确定了总目标、总任务;并强调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时刻做好战争准备。从上述意义而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揭示了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作战指导提供了理论武器。

6.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 篇六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感触颇深:邓小平和张希瑗一起听着前苏联的歌曲,憧憬着有一天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像苏联人民一样,每天能喝着罗颂汤,吃着白面包。这样的生活水平在现在的中国早已超越了,而当时的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样一种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使全中国人民达到这样一种能吃饱穿暖的生活状态,即使付出了惨重的生命的代价,仍然一直坚定地将革命进行到底,思想汇报《思想汇报之《邓小平1928》观后感》。在全面解放中国以后也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前赴后继的开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场伟大的革命——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取得了另一次伟大的胜利。看着影片,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的变迁,我深深地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和正确性。

影片中另有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普生。这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参加革命时间较早,但在党内的地位较低,影片前半部分着重于普生对于亲情的重视,他的姐夫被国民党抓走了,他非常难过。而他姐夫即使被判了党组织,仍然十分挂念普生的安危,可见其感情相当好。可是当普生得知姐夫背叛了党组织以后,为了就处于危险之中的邓小平,毫不犹豫的亲手开枪杀死了自己的姐夫,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革命的信念在这样一个年轻人身上一展无遗。亲人对党组织的背叛使他羞愧难当,他以自己的生命见证了对党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忠诚。中国革命的成功,也正是有千千万万像普生这样身份渺小内心伟大的战士铸成的。

7.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 篇七

一、必须充分重视邓小平“两次飞跃”论这一晚年思考

始于业已形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小平同志逐步淡出领导岗位并开始其退休生活为标志的“邓小平晚年思考”,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之所以值得重视, 是因为在小平同志的晚年, 党情、国情以及世情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从国内看, 改革开放十年来成就斐然, 然而如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两极分化和“三农”问题苗头初现等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也出现在了邓小平的视野里;从国际上看, 国际格局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每天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些新情况无时无刻不牵挂在邓小平的心间——时代期盼着小平同志的新思考、新回答。邓小平的晚年思考之所以对当代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在于这些变化和问题如今依然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当前, 我们力图回答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和农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 离不开充分重视他关于“两次飞跃”的重要论断。

“两次飞跃”论的提出, 是小平同志晚年思考的一个显著的亮点所在。在1990年年底他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从长远的观点看, 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 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 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两年后, 他又再次强调“两次飞跃”。“从长远的观点看, 科学技术发展了, 管理能力增强了, 又会产生一个飞跃。我讲过,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 农业也一样, 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不仅有国有企业那样的全民所有制, 农村集体所有制也属于公有制范畴。”

提出“两次飞跃”论的意义在于:第一, 确认了我国农业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飞跃”取得的成就。以解散农村人民公社、主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乡镇企业大规模出现为标志的“第一次飞跃”, 迈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与革命一样, 中国的改革同样起源于“农村包围城市”, 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 “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 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一时期,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广泛地调动了起来。第二, 揭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客观规律。所谓“第二次飞跃”, 指的是发展集体经济、搞适度规模经营。老人家指出, “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这一次飞跃, 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的改革方向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而不是背离它搞“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小平同志的战略眼光是无可比拟的。第三, 维护基本经济制度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不仅要在城市工业、金融业企业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旗帜鲜明地抵制私有化恶浪, 同时也要在广大农村的改革进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促进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发展与繁荣, 以利于几亿农民的共同富裕。

“两次飞跃”这个论点, 是邓小平农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地理解这一理论, 不仅要看到小平同志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出发, 在20世纪80年代初坚决解散了农村人民公社, 也要同时看到小平同志认为生产力水平足够,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 还是必须要走集体道路。只有不偏颇地同时看到这两个方面, 才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农业发展理论。

二、必须排除新自由主义干扰, 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坚持农业的“公有制为主体”, 在于农村的土地制度必须坚持集体所有和农业的经营体制应当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在以上这两点中, 第二点是从属于第一点的, “土地归谁所有”是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问题。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 一些人始终认为集体所有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搞市场经济则必须实行“土地私有化”。这一观点, 无非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兼容”这一错误认识在农村和农业改革发展领域的表现形式而已。程恩富 (2007) 认为, 在越来越多的实证资料面前, 我们不得不认为“计划经济是功成身退, 市场经济是继往开来”。所谓“继往”, 指的是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能丢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长期以来, 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西方资本主义理论分别从“左”和右的方面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可能性, 小平同志晚年提出并强调“手段论”则阐明了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发展生产的方法,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利用, 我们知道, 中国社会始终存在一个突出的矛盾在于过多的人口与相对过少的土地资源的矛盾即“人地矛盾”, 同那些崛起的大国相比,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无论是对于1840年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在政治舞台上各主张救亡图存的阶级、还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时代, 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的国情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只能靠自我。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 土地集体所有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制度的存在都有着其深刻的合理性。

当前, 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 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应当承认, 这一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条件下对于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其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过渡体。以华西村等为典范的实践证明, 发展集体经济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国内环境看, 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 与农村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趋势和农村公共产品的社会化提供是不相适应的。从国际上看, 西方强国的农业无一不是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新自由主义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 极力主张私人乃至跨国资本主导我国农业, 使得早已灰飞烟灭的地主阶级“卷土重来”。因此,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新自由主义的尖锐对立, 在于中国的农村未来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侯惠勤 (1993) 认为, 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割裂, 从而把解放思想当作一个无党性的口号, 离开实事求是去谈论解放思想“不够”还是“过头”, 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去谈论胆子大还是不大。这就根本违背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如果促成中国农村的“第二次飞跃”, 其结果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将积重难返。

三、学习邓小平“两次飞跃”论带给我们的相关启示

程恩富 (2007) 指出, 切实发展统分结合的集体层面的经营, 具有“可以改善农业发展缺乏集体服务和某些萎缩状况、可以改善农民的市场交易地位和状况、可以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这三大优越性。当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一部分农村着力发展集体经济、不失时机地推进“第二次飞跃”的条件已臻成熟。判断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成败得失,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要不要把这项改革再深入地推进这关键的一步。

8.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 篇八

关键词:社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

一、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

社会问题,是社会在运行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调造成的,是社会运行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现象。根据郑杭生教授的定义“社会问题是指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对于社会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早预防,一旦发生,必须尽快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在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邓小平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多次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腐败、人口等社会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中邓小平关于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的论述对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研究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时,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二、邓小平关于收入差距问题的论述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发展,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但是,他同时也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邓小平在与弟弟邓肯的谈话中提到:“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2]

(一)防止两极分化的根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指出:“至于搞不搞两极分化,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总之,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3]之后,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再一次讲到“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4]

(二)消除两极分化的具体途径:共同富裕。要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带领后富的人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5]“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所谓两极分化就是出现新资产阶级),但这不是要搞平均主义”。[6]

总之,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是不能“发展下去”的。邓小平对分配方面出现的问题看得如此之重,展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眼光。这不仅仅是对收入本身的关注,更着眼于对我国发展的关注,对人民获得实惠的关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关注。

三、邓小平关于腐败问题的论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机关中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一直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并强调如果不坚决惩治腐败,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盗贼横行的世界。

(一)腐败现象与社会风气。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发展同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风气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逐步侵入到政治生活领域和其他非经济领域。市场经济的自发趋向是引导人们追逐金钱,社会上出现了价值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社会风气开始变化,“一切向钱看”成了一部分人的行为准则。这种现象,引起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警觉。陈云同志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几乎同时,邓小平说:这几年“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7]“对一些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的腐败现象,要坚决制止和取缔”。[8]在这里,邓小平明确地点出了社会风气与腐败现象的关系:社会风气不好,会助长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发展。

(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措施。腐败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反腐败斗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面对腐败现象的屡屡发生,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措施,打击腐败,制止犯罪,保证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被侵害。邓小平的反腐倡廉论对如何开展反腐败斗争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严厉惩治腐败分子。对于如何才能处理好改革开放和反腐败的关系。邓小平论述到:“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但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9]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也指出:“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10]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谈到:“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11]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必须抓好,措施要具体扎实。反腐败斗争也要抓紧抓好。

第二,加强理想教育,提倡廉洁奉公。党员领导干部要有理想。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理想教育的效果要体现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上,就是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1978年,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说:“后勤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也要以身作则,不要‘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定要廉洁奉公,当好红管家。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要同假公济私、开后门的现象作斗争”。[12]“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务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3]

加强理想教育,提倡廉洁奉公,是反腐败措施之一,重点在于提高自律精神,使领导干部对私心筑起一道反腐败的堤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的第一个要求领导干部发扬自律精神的重要文件是《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文件对反腐败的自律要求是“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教育,把廉洁奉公,反腐倡廉建立在干部高度觉悟的基础上,是廉政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党。邓小平早就说过:执政党如果失去监督,就会犯错误,而且要犯大错误。解决之道,是“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14]对权力层必须建立制约其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这是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条重要措施。邓小平的监督思想主要有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人民群众和党员对干部的监督;监督要制度化、规范化;重视专门机构的监督检查等等。

在邓小平反腐倡廉论的思想指导下,党和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长远看,如何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的探索。

四、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小结

社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必须解決的。在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发现社会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腐败等严重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虽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中折射出的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8页

[2]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36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6]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1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4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6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78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7页

9.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 篇九

一、名词解释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理论体系。

2、“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3、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个法律上层建筑的系统,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法律和制度,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等四个方面。

4、法治:是指同民主相联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依法办事的制度、原则和治国方略,是法的价值理念及相关制度设计的综合体,是指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治理国家,确认法律在实现社会治理和国家管理中的权威性,把法律作为社会调整的最基本方式。

5、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6、人权:是指基于人的本质和尊严应当和实际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特别是基本权利和自由。它的主体是所有的人;它的内容是一切权利和自由;它的核心是通过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对人的行为自由和价值的确认和保障;它的发展受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和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

7、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表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形成全面共识,并成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得以确立的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8、社会主义民主:是指与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相联系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是建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上的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

9、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指将人民的民主权利,以及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结构、民主形式、民主程序,用系统的制度和法律固定下来,使之具有制度上、法律上的完备形态,以保障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性和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破坏和侵害。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指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和生活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人民在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精神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所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11、政府部门职能法定化:是指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各级政府及其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领域及为实现管理目标所应拥有的职权。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指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为任务。

13、政治体制(p222)----体现并保障社会根本政治制度得以实施和完善而建立的各种具体制度的有机体系,包括国家的管理制度、领导制度、干部制度、司法制度、国家机构组织制度等,都属于政治体制的范围。

14、政治体制改革(P222)---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这些具体制度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变革,调整政治关系,优化政治制度,巩固政治统治。对自身来说,是解决具体体制问题的一场革命;对政治制度来说,是政治制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15、“一国两制”(P276)----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6、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P317)---是党对国家和社会实行领导的体制、机制、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实现。实行依法治国,有助于改善党的领导方

34、“三三制”政权: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解放区成立了包括一切爱国、进步势力参加的抗日民主政权,即“三三制”政权。(共产党员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三分之一)

35、人治:与君主专制制度相联系的基本治国方略,它是依靠圣君贤人的个人权威或威望治理国家,要求下级对上级、全国对最高执政者的绝对服从和忠诚。

36、德治:统治者依靠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治理国家的一种治国方略,或者说统治者主要依靠贤人或者圣君的道德、威望来感化人,以实现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式。

37、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三层含义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最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分三步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38、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配臵以国家计划为基础,其典型的运作方式是:由计划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制定具体的指令性指标,以计划文件的形式层层下达给附属单位,调节这些下属单位的经济行为并由计划机构设计适当的激励办法,引导有关计划的贯彻实行。

3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配臵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其典型的运作方式是:存在着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企业法人,生产和消费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均由这些主体根据生产要素、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而独立的作出,市场供求状况和供求变化由价格变化加以反映,价格是市场经济资源条配的指示器。

4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制度。

41、民主集中制(P187):民主集中制就是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下,经过民主程序决定由少数人代表多数人行使权力,并且对权力的行使实行监督的集中制,既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42、文明(P257):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取得的成果,可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43、道德(P271):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44、行政制度化(P249):行政制度化应以法律的形式对行政机构的设臵、调整、撤销作出规定,使行政机关人员定额、人员结构法定化、防止公务员人数和职位无限膨胀。

45、港人治港(P289):“港人治港”主要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香港当地人组成,而不是由祖国内地派人任职,中央政府不向特区政府派一官一吏。

46、政策(P312):政策,即政治策略,通常是指一定政党或其他政治组织为达到一定时期的政治目标,处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而提出并贯彻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的总称。

47、香港高度自治(P289):高度自治是指国家依法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中央政府不干预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事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48、扩大基层民主(P216):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国家民主制度的基础。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作。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什么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

这十六个字是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完整的指导方针。

7、如何理解人权的含义?

答:1)人权的主体是所有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群体、民族和国家等。

2)人权是基于人的本质和尊严而生成的,有人就有人权。

3)人权的内容是一切权利和自由,特别是基本权利和自由,基本权利主要包括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生存权、发展权,其核心和关键因素则是人的行为自由和价值确认。

4)人权的发展受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和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逐步完善。

5)人权的含义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道德层面、政治层面和法律层面。道德层面的人权是指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属于应然领域的权利;政治层面的人权是指可以对抗公共权力的权利,是衡量公共权力合法、合理与否的最终尺度;法律层面的人权,是指法律规定、认可和保障的权利。

6)人权的属性是多种多样的。

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答:首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不可能再凭借土地、资本获得地租或利润,或是依靠占有其他生产资料获取收入,而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条件。

其次,社会主义阶段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物质财富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水平,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也没有达到非常崇高无私的境界,因而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任何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而想提前否定按劳分配,大搞平均主义的做法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

再次,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旧的社会分工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劳动的社会差别,这种劳动的差别就要求表现为在劳动报酬或分配收入上有它的差别。所以,对按劳分配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必须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条件。

9、简述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两个方面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所具有的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内容;同时,在实行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必须贯彻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

再次,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是制度化、法律化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社会主义法制不仅可以为人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供组织形式和方法,还可以提供法律的规则和程序,并且对破坏民主的行为予以制裁。

10、怎样理解“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答:“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处理同国家和宪法、法律的关系方面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这一准则的基本要求是:一切党组织和所有党员的任何活动,都必须以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为根本依据,而不能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都必须带头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其尊严,保证其实施。

11、为什么政治体制改革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稳妥地进行?

答: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改革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特别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相当复杂。在改革的过程中,触及各方利益时,肯定会遇到各种障碍,这就要求有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能够始终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兼顾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进行改革,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正确,措施得力,方法科学,并且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分清轻重缓急,积极、稳妥、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12、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16、对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292)答:1)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两岸统一后,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与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外国人投资等均受法律保护。

3)高度自治。两岸统一后,台湾成为特别行政区。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还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台湾党、政、军、经、财、文等事宜自行管理,有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代表人士,还可以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与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17、中国共产党应如何依法执政?(P317)答: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谋求凌驾于法律之上和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权。实行依法治国,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党的领导方式及执政水平。其实质在于党领导人民将自己的政治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变为宪法和法律,并以此为依据规范自己的行为,带头执行。党通过依靠法律手段,依照法定程序,领导和管理国家事务,既不能随意干预国家机关的活动,更不能代替国家机关包办一切,18、为什么说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P207、P310)

答:首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作为社会主义法治不同环节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有效实施。其次,通过党的领导,可以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律手段相互配合来治理国家,以弥补法律手段的不足。党的正确领导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最后,坚持党的领导和实行依法治国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主张和国家的法律都代表和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愿与利益。

19、怎样处理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关系?(P312)答: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作为社会调整的两种基本形式,都产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都体现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它们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所追求的社会目的从根本上说也是一致大的。故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尽管如此,法律代表国家意志,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的效力。而党的政策代表共产党的意志,只对党组织和党员具有效力。所以,由于两者的意志属性不同,即使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的政策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不能用它来代替法律。党的各项工作政策要遵循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20、如何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过程?(P324)

答:权力的运行过程就是社会价值和资源的分配过程。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就要求建立一整套专门的监督制约机构,使权力结构本身合理,形成严密的制约和监督,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在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中,不同性质的权力要作适当分解,决策职能、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要相对独立行使,使各种权力由不同部门行使,在各种权力之间形成合理的结构。职权配臵要科学,体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职权和责任相统一。根据分权和各自的职权设计权力运行的程序,从而使各种权力部门既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又互相把关,保证权力依法运行,从而防止滥用权力的行为发生。

21、怎样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关系?(P5、P188)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是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理论,其内容主要涉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根本任务、政治保证、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等部分,但它与其他基本问题也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战略步骤都直接相关。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前进,它还包括高举邓小平理论旗臶领导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以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许多新的理论创新、理论成果,最集中表现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研究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 1 必须同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的诸问题,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联系,不能孤立地进行; 也是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治理论为入口学习和领会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抗。

第二,对人民内部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相结合。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人们群众有“广大的自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国家机关,并通过各种方式参加国家管理,国家机关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惟一宗旨。相反,对敌人实行专政,即在必要的时期内,不让他们参加政治活动,强迫他们服从人民政府的法律。

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根本不同。人民内部矛盾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人民内部争论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敌我矛盾采用强制的方法、专政的方法解决。但不是对整个阶级分子加以肉体消灭,而是尽可能地通过强迫劳动改造和正确地引导,使他们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人民民主专政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专政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为解决敌我之间的矛盾;第二个作用就是防御国家外部敌人的颠覆活动和可能的侵略。专政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的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大国。

25、在法制建设中,如何贯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答:第一,大力加强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第二,建立和健全司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良好机制,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

第三,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和对执法违法的追究赔偿制度。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把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放在与立法同等重要的位臵是法律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

26、怎样认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答:人权同主权的关系十分密切。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是集体人权的集中体现。人权要靠国家的主权来保护。主权同人权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离开国家主权来讲人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独立或者丧失主权,那么就根本谈比上人权。人权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西方世界编造的“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体现了西方某些大国大讲人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借口人权来侵犯别国的主权。

27、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答:在优化结构和扩大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8、国家运用法治手段促进公平分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通过对某些高消费品的高额税收,对高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加以调节; 2)通过对高额遗产收入或其他高收入实行累进税调节高收入者的财富收入;

3)对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采用反垄断法或通过高额税收将其垄断利润集中起来,用之于民;

4)建立强制性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为丧失工作机会或劳动能力因而丧失基本生活来源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5)制定法律,拨出专款,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的内需,以工代赈; 6)制定法律,对自然灾害给予大规模救济;

7)严格执法,通过实施惩罚性的经济赔偿抑制违法经济行为,并对已经造成的社会损害给予补偿; 8)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没收一切犯罪所得,收缴国库,并将其用于社会保障及教育事业。

29、邓小平同志关于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什么?(P154)

答:邓小平同志对于如何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或农民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是分三步走,加速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的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

依法治国意味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它要求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最重要的就是党要依法执政,把自己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然后再以之为根据规范自己的执政行为,即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不能代行国家机关的职权,因为国家机关的职权已在宪法和法律中明文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改革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政治体制。

36、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依据,简要说明各种法律现象。

1)法律现象是以物质生产及其所造成的经济状况为其社会基础。

2)除了法律意识中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以外,法律现象在整体上是具有阶级性的。3)法律现象具有时代性。

4)法律现象具有民族性,即每个民族的法律活动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5)法律现象有继承性。法律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和表现,而历史是有连续性的。

37、中国政府处理国际组织与台湾关系问题的原则有哪些?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是完整的,既不能分割也不能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它有权利也有义务在国际组织中行使主权,代表整个国家。只有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中国政府才可以考虑,根据有关国际组织的性质,章程规定和实际情况,以中国政府同意和接受的某种方式,处理台湾参加某些国家组织活动的问题。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台湾无权参加。

至于除主权国家参与以外,也允许地区参加的国际组织,台湾已经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加入了亚洲开发银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地区性经济组织,这是根据中国政府与有关方面达成的协议或谅解,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主权国家参加,台湾只是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以“中国台北”的名称参加活动。这种做法属于特殊安排,不能构成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效仿的“模式”。

在民间性质的国际组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应组织同有关方面达成协议或谅解,在中国的全国性组织以中国的名义参加的情况下,台湾的相应组织可以以“中国台北”或“中国台湾”的名称参加。当最近几年,台湾当局企图在某些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中搞所谓的“一国两席”。自1993年以来又为“重返联合国”而大肆鼓噪,就是要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这种行径。

38、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重要主张是什么? 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提出的八项主张主要有:(1)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4)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民族;(5)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6)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7)保护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8)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的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39、为什么说香港、澳门不是殖民地?

迄今为止,英国和葡萄牙在香港和澳门实现的是典型的殖民式统治,但并不等于香港和澳门就是殖民地。因为,通常意义上的殖民地主要是指外国统治、管辖而丧失了主权的国家。香港和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没有丧失主权,所以,殖民地的概念不适用于香港和澳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后不久,当时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于1972年3月8日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明确宣布:“香港和澳门是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害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殖民地的范畴”。中国政府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立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支持。1972年11月,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通过了有关香港和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中除去的决议。40、为什么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内地经济特区?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而内地的特区只是经济特区,只有经济政策的优惠,不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同时,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现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内地经济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说,要搞法治,实行依法治国,而不是搞人治。只有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国,才能防止某些人滥用党和国家的权力,以权谋私,做权钱交易,弄权渎职。

关于法律与政治、思想和道德的关系。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的行为。公民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他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政治、思想问题不等于法律问题,单纯的政治、思想问题,没有触犯法律的行为,法律不能对其惩罚。法制建设必须同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同时抓,“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邓小平同志正是在正确解决了这五个关系的基础上,才确定了他的民主、法制理论的核心观念,即坚持党的领导,发展人民民主与实行依法治国相结合,其中党的领导是关键,人民民主是基础,依法治国是保证。

3、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权利就不应该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还是以无产阶级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有决定意义的是经济关系。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经济关系以人身的依附为特征,所以在观念上,不平等比平等更具合理性,法律亦明显规定财产在政治上,法律上的特权,规定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仅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也包括统计阶级成员内部之间)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客观的要求资本之间能够平等自由竞争,每个主体所给的和所获得的是相等的东西。他们通过交换证明自己是价值相等的人。但是,其政治和法律的平等完全是一种形式的平等,它背后不仅掩盖着资本和资本之间的战争,更掩盖着资本与劳动者之间在经济与社会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就是消灭阶级的要求。只有消灭了阶级,才有普遍的,真实的平等可言。

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广大居民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上的平等,并且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但社会主义还不是一个“平等的王国”,因为按劳分配的平等,就是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但个人的情况是不相同的,因此,这种平等的权力,对不同的劳动者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力。这种形式(原则)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情况当然是一种“弊端”。因此,马克思说道,要避免这种“弊端”,权利就不应该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就是说,要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代替按劳分配原则。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即共产主义。

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新时期、新阶段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法制建设

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最终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制,必须为巩固和发展经济基础服务,必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一方面法制建设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革和废止阻碍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得以完善和发展。二。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与法制建设

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前进方向就是更好的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武夫,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服务。一方面,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需要法制加以确认,维护和保障;另一方面,法制建设要在先进文化前进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

三,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法制建设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长远的,全局的和整体的利益。一方面,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通过法制来维护和保障。另一方面,法制建设要在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践中组部完善和发展。更有效的发挥法的确认,促进和保障先进文化的作用。

5、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法制,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前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制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要领导人民贯彻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价值目的之一是:在保持市场效率的同时,逐渐促进实现社会公正。

国家可以运用法治手段,根据公平原则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组织较大规模的社会募捐。

国家运用法治手段促进公平分配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通过对某些高消费品的高额税收,对高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加以调节;(2)通过对高额遗产收入或其他高收入实行累进税调节高收入者的财富收入;(3)对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采用反垄断法或通过高额税收将其垄断利润集中起来用之于民;(4)建立强制性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对丧失工作机会或劳动能力因而丧失基本生活来源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5)制定法律,拨出专款,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的内需,以工代赈;(6)制定法律,对自然灾害给予大规模救济;(7)严格执法,通过实施惩罚性的经济赔偿抑制违法经济行为,并对已经造成的社会损害给予补偿;(8)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没收一切犯罪所得,收缴国库,并将其用于社会保障及教育事业。

9、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P166)

市场经济与高度的社会分工相联系,现代化生产跨地区、跨国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既有精细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社会经济关系十分复杂。所以,现代化大生产必然要求经济运行法制化。一,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国内统一的市场,保证企业和商品自由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各种国内市场的培育都需要法律的介入,建立和维护市场运行法律秩序。

二,市场经济要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入国际经济循环。这就要求运用法治手段,引进公认的国家惯例,加入相应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三,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需要法治的保障。国家通过立法制定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确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将市场主体的利益法律化,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有法可依。

四,市场主体的行为需要法治加以规范和监督。国家通过实体法和程序法,赋予市场主体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法律责任。国家机关依法监督市场主体的行为,为市场经济正常、有序的运行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法治。宏观调控与社会主义法治相结合,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促进、调整作用,减少宏观调控的随意性。

10、如何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职工下岗、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P160)

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职工下岗、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需要靠经济发展和严明法治。发展才能稳定,稳定促进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可以在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

一,制定政策和法律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二,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三,以法律手段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经过一断时间的经济发展,社会财富进一步积聚,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要创造条件使贫富差距的发展趋于稳定,然后在经济增长一定阶段中逐渐缩小这种差距。如,在坚定不移的推进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国家初步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同时通过发展民营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经济和建设基础设施工程以及西部大开发,大力实施了再就业工程。

11、怎样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权观点?(P127—132)<书中似乎没有提及题目中的“三个代表”> 一,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尊重和保证人权。二,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三,人权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反对借口人权干涉一个国家的内政,反对把人权作为实行对别国的某种政治企图的工具。

四,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把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统一起来加以推进。

五,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必须与各国国情相结合。六,人权是由多种权利构成的,是不可分割的。

七,不是人权高于主权,而是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5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自觉守法,自觉依法办事,主动与一切违法犯罪及其他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一般来说,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的要求和法律规范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一个道德意识很强的人违法的可能性比道德意识淡薄的人要小得多。

其次,社会主义法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得体现和保障作用。许多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和要求需要通过上升为社会主义法之后,才能获得更大范围的普及,才会具有更强的约束力。例如,禁止盗窃的道德规范虽然古已有之,但是如果不以法禁盗,只靠道德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必须通过法律惩治严重的不道德行为,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引导公民道德生活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也要重视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者统一发挥作用,就一定能够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15、怎样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P323、P324)

答:权力的运行过程就是社会价值和资源的分配过程。这个过程为掌权者获取某种价值或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可能产生腐败。权力导致的腐败危险在任何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种权力的腐败不可能完全消除,而只能通过建立结构合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加强对他们手中掌握的人、财、物管理权的使用的监督。目前我国专门的监督机构主要有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各级政府设立的监督机构和审计机构,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即各级人民检察院及其内部设立的专门反贪污贿赂机构,要加强这些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提高其工作的实际效率,使他们能够依法独立行使监督制约权。加快制定相关的廉政法,建立起严密的反腐败法律体系。使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有明确的规范指引和约束。以党纪、政纪、国家法律作为监督制约的强制力量,迫使受监督制约者能够接受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求建立一整套专门的监督制约机构,使权力结构本身合理,形成严密的制约和监督,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在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中,不同性质的权力要作适当分解,决策职能、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要相对独立行使,使各种权力由不同部门行使,在各种权力之间形成合理的结构。根据分权和各自的职权设计权力运行的程序,从而使各种权力部门既分工负责又相互制约,保证权力依法运行,从而防止滥用权力的行为发生。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强化领导班子的内部制约监督,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的决定程序。党委内部领导班子各成员之间的监督是最直接、有效的监督。因此,党委成员之间的分工要科学、合理,属于互相制约的权力不能由一个人来承担。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办事。切实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不允许个人凌驾与组织之上。应当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的具体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总之,要把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臵于有效监督之下,逐步形成完备的监督体系。要切实采取措施,使现有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等各种制度结合起来,保证党的领导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进行。

16、你认为应该如何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P14)

答:邓小平民主、法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坚持立国之本,走强国之路,贯彻最佳的治国方略的理论指南。学习邓小平民主、法治理论,首先,要联系邓小平理论整个体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把握民主、法治理论,不能孤立地就民主、法制谈民主、法制,同时不能把邓小平民主、法治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它的新发展、新内容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理解,而要看到邓小平民主民主、毛泽东思想关于民主、法治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在新阶段深刻把握和切实贯彻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行动指南。

其次,要认真听讲,认真阅读原著,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做读书笔记;应联系实际理解、消化。要开动机器,适当开展讨论,不同的看法,模糊的看法,经过讨论求得接近、共识和明确。个别的非正式的讨论与

7清除和化解各种不安定的因素和矛盾。只有加强法制,才能准确、有力地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才能正确、有序地调整和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和纠纷,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对有一些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必须给以最严厉的法律制裁。只有这样,才能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内在地要求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怎样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怎样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办法固然有多种,然而法制却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法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内在地要求建设高度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法制通过维护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通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这正是社会主义法制最根本的价值和作用所在。

19、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有法必依是对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有法必依是对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这十六字是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完整的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五个方面:一是加强立法。有良好、完备的法律,这是实行法治的前提条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中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之一。三是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四是发展法学教育,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五是要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制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其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自觉地遵守法律。

20、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同时,怎样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答: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治国方略,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是我国的两项长远任务,需要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当前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国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最高之德。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确保党的先进性。

二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正气,对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里装着广大人民群众、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对那些见义勇为,同一切违法犯罪作坚决斗争的好人好事,要积极宣传、大力表彰和鼓励。

三是要加大腐败力度,严惩腐败分子。反腐一靠法制,二靠道德,要狠争源头,健全制度,治标治本并举。

四要普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深入进行党的基本、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是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全面推进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大力推进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21、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征。

答: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其它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原则。第二,在分配关系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运用各种手段防止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比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调控经济更为明显的自觉行为。第四,在抓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资本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第五,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

9含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服务,也允许存在私有制经济。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也就是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存在私有制经济和剥削是历史的必然。

25、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209)

答: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最广泛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只能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相联系的民主,只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只能是建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建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因在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物的管理,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使立法和监督工作,使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全面地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表明人民大家作主的地位,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它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保证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利。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权力的行使和实现过程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便于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6、为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根本上讲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P212)

答: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长期以来革命经验的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我国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它的特点在于: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科学地表明了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是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政治基础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是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民主党不是“在野党”,而是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具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显著标志。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我国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举。它体现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紧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建设的加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27、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主政治的理论?(P196)

答: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文化大革命”后,人们依然在涉及某些具体问题时还不敢大胆思考。这同国家急需建设和发展的局面很不适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理论才特别强调民主对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民主是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国各族人民享有的最广泛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民民主创造了前提条件和提供了制度基础,人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邓小平把发扬民主作

1(可适当补充)30、“一国两制”在国家制度和法律上有哪些创新?(因时间较紧,只列了提纲,具体扩充可见教 科书P298-P302)

“一国两制”构想是当今世界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一种创造性政治蓝图,是对马克思主义 政治理论的核心的光辉运用和重大贡献。概括起来,该制度在国家制度和法律上有以下创新: 保证社会主义能够和当代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形式 创造了新的国家政权组织

上一篇: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论文下一篇:论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