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建设

2024-07-30

潮汕文化建设(9篇)

1.潮汕文化建设 篇一

潮汕文化

概说

一、潮汕文化的定义

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化包括中华各民族、各民系、各地区、各种专题的文化,潮汕文化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研究潮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二潮汕文化内容丰富

潮汕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至少包括下列16个方面:

(1)潮汕方言。潮汕方言很有特点,每字都有八音、有生动丰富的俗谚(如十嘴九尻仓、十赔九不足、好心方雷扣、好狗唔当路、七月半日头短条线、从暹罗到猪糟等)。

(2)潮剧。即潮汕戏,源于温州南戏,并吸收其他戏剧艺术及潮汕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创造性发展而成。剧目有从其他戏剧移植的;也有以潮汕地方题材创作而成的,如《陈三五娘》、《苏六娘》、《辞郎洲》等。

(3)潮汕音乐。具有高古典雅的曲调、婉约多姿的旋律,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及特有的民间喜乐气息和鲜明的大众娱乐特征,是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老乐种。其内容包括锣鼓乐、弦诗乐、细乐、大锣鼓乐、潮阳笛套音乐、庙堂音乐等。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港澳和东南亚。

(4)潮汕工艺美术。包括木雕、石雕、美术陶瓷等。其中潮安县金砂乡从熙公祠的石雕,堪称潮汕地区石雕的瑰宝。

(5)潮汕地区民间艺术。包括潮剧、英歌舞、灯谜、剪纸、版画、龙凤舞、双鹅舞、纸影(即潮汕木偶戏)等。

(6)潮汕地区民居。包括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等民居,还有如澄海陈慈黉故居的中西合壁式建筑。

(7)潮汕地区民俗。包括潮汕地区年节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诸神崇拜习俗、礼仪习俗等,还有食七样羹、出花园、行彩

(8)潮汕商业文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帮晋商、徽商衰落之后,潮商和浙商等商帮崛起。在当今世界,潮商的实力很强劲。潮商的主要特点是在商言商、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进行经营、经营地域遍及全世界。潮商有许多成功的营商策略,形成独特的商业文化。(9)潮汕饮食文化。包括潮菜和工夫茶两个部分。潮菜有重视海鲜、清淡鲜美、佐食调料、点心配搭等特点。潮汕工夫茶是茶文化的高峰,潮汕工夫茶道可以归结为和(祥和的气氛)、爱(爱心的表现)、精(精美的茶具和精巧的冲工)、洁(高洁的品性)、思(启智益思)共五个字。桥等民俗。

三、潮汕文化富有特色

概括说来,潮汕文化具有民间性、兼容性、精细性、开拓性等特点。

1、民间性。如潮剧、潮汕音乐、潮汕民俗、潮汕民间文学等,皆植根于海内外潮人大众,深受海内外潮人乡亲的欢迎。潮菜和潮汕工夫茶,都为海内外潮人所喜爱,在海内外潮人日常饮食中十分普及。

2、兼容性。潮汕文化既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取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优良成份,同时吸收了海外文化的一些优良成份,互相融合,形成独特的群体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

3、精细性。如潮汕木雕、石雕和美术陶瓷,都十分精细雅致。潮汕农艺具有潮汕妇女一丝不拘细致绣花的风格。潮阳英歌舞中108条好汉,皆有独特的脸谱、服饰和性格,十分精细。

4、开拓性。如潮剧源于温州南戏,但吸取了不少古典戏剧和潮汕民间音乐、舞蹈等不少优秀成份,创造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剧种。潮汕音乐既保存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华,又吸收民间音乐的优秀成份,创造而成为民间很喜爱的音乐。潮汕文化科技名人和著名潮商的开拓精神尤其显著,因而创造了极其辉煌的业绩。

四、弘扬潮汕文化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弘扬潮汕优秀文化,对振奋海内外潮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诚信经营、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海内外潮人的凝聚力,共同为促进祖国家乡和海外潮人住居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文化合作和交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分述

一、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又称潮语,即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也在各地广为流传。潮汕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汕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

潮汕方言潮汕方言,又称潮语,即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也在各地广为流传。潮汕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汕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

二、戏剧音乐

潮剧又名潮汕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汕方言区,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历史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汕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潮剧的语言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潮汕方言。从明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这时的潮剧主要用潮汕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场次的唱腔和道白,标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这说明潮剧从南戏演化的过程中,开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后才逐渐减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终完全地方化。潮剧有自己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音乐唱腔是曲牌联缀为主的联曲体和板腔体综合体制,至今保留一唱众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帮腔形式。唱腔以轻婉抒情见长,多曼声折转,清丽悠扬。潮剧行当由南戏的生、旦、丑、净、外、贴、末发展到现在为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其中以丑、旦两行表演较有特色。

潮汕音乐源远流长,优美动听,驰名中外,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其门类有:以三弦为领奏乐器,伴以弹拨、弦索乐器的弦乐;以琵琶、三弦、筝组奏的细乐;以佛场主要法器,伴以唢呐、横笛领奏的庙堂音乐;以笙、箫、管、笛为主要乐器的笛套音乐;以潮汕大锣鼓伴以唢呐领奏的潮汕锣鼓乐等。其表演形式灵活多变,既可表演出千军万马,气势磅薄,壮怀激烈的场面,也可奏出轻快活泼、悠扬悦耳的情调。千百年来,潮州音乐备受世人喜爱和欢迎。1957年潮州音乐团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并荣获金质奖章。据传六十年代初,周总理访问瑞典时,瑞典国王馈赠的礼物中,便有两张他自己珍藏的潮州音乐唱片。由此可见,潮汕音乐已被视为稀世奇珍。

三、潮汕建筑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和“四点金”。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大规模的集居式住宅称为“寨”,这是清代潮汕地区乡村居民军事化的产物。从平面上可分为方案和楼寨,从外围方式上 可分为围墙和围楼。在潮阳,这种集居式住宅称为“图库”。海滨贫民旧时所居多为涂(草)寮,是夯土或以木、草织成墙体的茅屋。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石材。至迟在北宋已开始烧制贝壳灰,以贝灰为主体原料的三合土版筑大为盛行,不仅应用于建造房屋、高塔上,而且应用到加固堤防上。石材不仅应用于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井圈、梁枋上,而且建造了石牌桥、石塔、石桥大型建筑物。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州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簇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澄海市后溪乡芳庄堂,堂正中入门有一祖墓,这一现象在潮汕是极其罕见的。

潮汕土楼主要分布于饶平县和潮州市凤凰山区及其余脉,如潮安县铁铺镇平原地区。

四、潮汕饮食

潮菜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潮菜可追溯到汉。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唐代韩愈临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 “„„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至明末清初,潮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汕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潮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东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

五、英歌

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上世纪70年代末《人民日报》更撰文“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英歌的源流可溯到明初甚至更早。一说来自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一说来自河南花鼓的“霸王鞭”,一说来自福建莆田的花鼓舞,不一而足,但现今的英歌舞是在普宁的潮汕先民

潮汕英歌们后续的一些武装起义事件中加入武术套路形成,而后传到潮阳、惠来各县。现今英歌舞流行于潮汕南部的普宁、潮阳、惠来等地,其为汉族民间广场最具代表性情绪舞蹈之一。其造型源于梁山108好汉,尤其取材自梁山好汉元宵节攻打大名府解救卢俊义的故事。其表演形式分有“前棚”和“后棚”之分,现已大多简化只有前棚表演,表演时画着梁山好汉脸谱的演员手持双棒或圆鼓起舞,气势粗犷雄壮,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便于2007年12月21日在“走进揭阳”的专题中对潮汕英歌发祥地普宁做了详细报道。

六、潮汕歌册

潮汕歌册是潮汕俗文学中最流行的说唱文学,它是从弹词演变而来的。潮汕歌册由潮汕方言编写,有曲有白,一般曲文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组,押韵以组为单位。它是在潮汕资本主义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对于文化生活迫切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其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反映政治道德、风物人情、阶级矛盾上。潮汕歌册以往非常深受潮汕妇女喜欢,但时移世易,唱歌册的人越来越少了。潮汕歌册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消失,应该有人传承下去,毕竟它是潮汕独特的说唱艺术。总结

这就是我运用了一个寒假经过多方面渠道得的潮汕文化,经过这次我发现我们潮汕文化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让人可以不断研究的一个永久课题,同时我也明白了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潮汕人我对于潮汕的文化了解还是太少了。谢谢各位这就是我的研究性报告

2.潮汕文化建设 篇二

关键词:潮人,潮汕文化,儒家文化,海洋文化

素有“东方犹太人”美誉的潮州人, 自古以来就善于经商, 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潮人引进外资, 创办实业, 商品经济繁荣, 潮汕地区成了全国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之一。但是, 从上世纪末以来, 潮汕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明显滞后。对此, 笔者试图从历史角度, 结合现状, 分析潮人文化特性, 探寻其中的缘由。

一、潮汕商业发达之原因

正如一首潮语歌唱的:“有潮水的地方, 就有潮汕人……”的确, 潮州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在中国有1000多万潮人, 在海外也有1000多万潮人, 正所谓“两个潮汕”。潮人分布广阔, 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这也是促成潮汕商业发达的因素之一。潮人经商, 历史悠久, 潮汕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 是促使潮人多经商最重要的客观原因。历史上, 潮商与晋商都以善于经商闻名, 两者虽相距千里之遥, 却有其相同之处, 晋商经商的原动力是地少人多, 为生计而“走西口”, 这与潮人经商不谋而合。

潮汕 (现在主要指汕头、潮州、揭阳三市) 位于广东省东端, 与福建省接壤, 东面隔南海与台湾相望,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向来有“省尾国脚”之称。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 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 东西北多高山, 区内多丘陵台地, 约占本区总面积的70%, 东南面海, 形成一个虾斗状封闭又开放的相对独立地理区域。早期潮汕地区人口多由中原移民组成, 且持续时间长, 对潮汕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移民入潮, 主要是被其背山面海, 交通不便的地理条件所吸引, 因为在战乱年代, 这里可以偏安一方, 同时, 背山面海, 狭长肥沃的平原群能为大量移民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历史上曾出现多次移民入潮高潮, 以宋、明为最, 其中又以福建籍移民最多, 潮谚有:“潮州人, 福建祖。”余崇龟在《贺潮州黄守》亦云:“初入五岭, 首称一潮, 士俗熙熙, 有广南福建之语……虽境土有闽、广之异, 而风俗无漳、潮之分。”这也是潮汕文化有别于广府文化而更近于闽文化之因。自从宋代大批福建移民入潮之后, 潮汕人口骤增, 仅次于广府, 居全省第二位。而到明万历年间, “潮, 国初止领县四, 海阳、潮阳、揭阳、程乡, 今增设澄海、饶平、平远、大埔、惠来、普宁六邑, 此他郡所无”[1], 可见移民潮为潮汕地区带来了极其充足的劳动力, 为本地区开发、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移民大军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方法, 而且传播了先进的文化思想, 特别是儒家文化。早在唐韩愈治潮八月, 儒文化就已开始全面影响潮人的思想行为, 对后世潮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是潮人文化特性的内核之一。经过多年移民和与当地原住民的融合、奋斗, “潮州在唐代时风气未开, 去长安八千里, 故韩文公以为瘴疠之地, 今之潮非昔矣, 闾阎殷富, 士女繁华, 裘马管弦, 不减上国”[2]。到上世纪初, 潮汕地区人口激增, 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潮人大规模经商传统应始于明代。宋代以前虽有大量移民入潮, 但属潮汕早期开发阶段, 人多地少矛盾尚未显现, 人们仍以农耕生活为主。“韩文公过化之地”的潮州, 经过百年儒家思想的熏陶,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 难怪王大宝曾向宋孝宗夸耀故乡风俗:“地寒载松柏, 家贫子读书, 习俗至今。”有明一代, 人多地少矛盾已经显现, 潮州府增设七县, 领十一县, 成为南国大郡;潮人虽精耕细作, 种田如绣花, 田畴添锦绣, 韩江三角洲成为著名的粮食高产区, 但始终不能解决土地有限与人满为患的矛盾, 粮食需从高州、雷州等地运入, 后来更是从东南亚的泰国、越南等国进口。为谋生, 务农与入仕已不能满足生存的需求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经商发财更为直接、诱人;加之潮地处闽粤赣边区, 扼闽粤往来之要道, 《三阳志》载:“州当闽广孔道, 车盖幢幢, 殆无虚日。”有河海之便, 其本身又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海洋渔产等, 使之有可能成为粤东、闽西南、赣南货物集散地中心。宋代修筑的广济桥在明代形成了“一里长桥一里市”的交通要道与贸易闹市相结合的特殊景观, 可见商业之繁荣。潮州府十一县均成为商品集散地, 广大农村也出现了许多定期进行商贸的虚市。明清《潮州府志》称:“潮七县称市集者亦繁。”各县较大虚市有130处。潮人大规模的从商活动促使潮地经济十分繁盛, 形成富比上国之势, 这是潮汕商业发达之内因, 这种积极从商的传统至今仍为潮人所坚持, 而人多地少的矛盾也至今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民间富余劳力大规模从商是社会商品经济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当本地市场趋于饱和时, 也必然要向外发展, 潮人正是从本地经商逐步向内地乃至海外拓展。海外贸易是潮人经济的一大特色, 为国内其他商帮所少见。潮人是潮汕经济的主体, 潮人的秉性对经济起决定性影响。

二、潮人文化特性与经济发展

“潮人民性中, 很突出的有誉为‘海边邹鲁’的‘儒雅之风’ (‘潮人虽小, 亦知礼义’) 和被斥为‘贼巢’、‘贼窟’的‘强悍之风’ (‘粤东海贼, 潮郡为最多’) ”[3]。的确, 历史上的潮人具有这二重性特征, 这也是潮汕文化成为区域文化的标志之一。潮汕文化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文化———大陆文化 (儒家文化) 与海洋文化的结合体, 具有两面性, 有别于其他文化, 潮人文化特性因而具有双重性。在外地人眼中, “潮州人素质层次相当高”, 但“潮汕人不好惹”, “在国外, 提起潮州帮, 人人惧怕三分, 连在国外数量很多的梅州人都没有他们那样‘帮’气十足”, “广东的政治势力, 潮汕人有‘很大发言权’”[4]。历史上潮商闻名于世, 赢得“东方犹太人”称号, 一直为潮人所津津乐道, 两种文化的融合、影响, 使潮人在商场上更有其独特性与适应性。人满为患的潮汕地区, 潮人纷纷外出谋生, 手段多样, 而经商则始终是潮人的首选, 双重性在其中起极大作用。许多潮人文化特性有好的也有劣的, 但却一直为广大潮人所继承, 历代变化不大, 只是时代不同, 表现不同罢了, 这与其所处环境和历史背景有密切联系。潮人具有浓厚的小市民情结, 在商场上表现为表儒内商, 亦儒亦商。

(一)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潮人文化特性与经济

提起儒学对潮人的影响, 可谓根深蒂固, 影响深远。天下潮人, 对于儒学仰慕不已。从蛮夷走向文明, 其功劳首推韩愈。千百年来, 韩愈一直是潮人文化的象征, 其地位远高于孔夫子。韩祠香火历千年而弥旺, “恶溪”变为“韩江”, “笔架山”成了“韩山”……潮汕“山水于今皆姓韩”。从历史到今天, 潮人的行为方式所反映的文化特性充分体现出儒味, 更有“海滨邹鲁是潮阳”的美称。潮人经商亦如是。

1.保守性。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远离中原的潮汕因韩愈等人的倡导而推广儒家文化, 加之大量中原移民的迁入, 使得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沉浸在儒文化氛围中。许多人即使没有真正授业于孔夫子, 但也“民化于礼义, 穷乡隘巷, 弦歌之声相闻, 亦‘海边邹鲁’”[5]。随着经济发展, 传统的仕农观念逐渐被现实所打破, 为谋生, 人们逐渐重视起商业, 许多农民纷纷弃农经商, 农民原有的精细能干、务实稳重的品质被带到了商业中, 而许多儒生也不得不涉足商场, 为潮商带来儒雅之风, 亦商亦儒, 表儒里商油然而生。潮州工夫茶誉满世界, 潮汕地区几乎家家都有茶具, 喝茶成了一种文化习惯, “潮人无贵贱, 嗜茶辄成癖”。在商场上, 潮商也不忘了“客来茶当酒”, 这给人以亲近友好的感觉, 易于达成交易。在忙碌中, 时刻不忘品上一壶茗茶, 如若见到边品着功夫茶边做生意的, 那必定是潮人无疑。然而, 儒文化的“诗礼传家”、“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等保守思想, 在潮商心中深深扎根, 人们现实中以经商为生, 但十分尊师重教, 即使商业上获得成功, 但仍遗憾“做生意人三世无入忠臣庙”, 这是重士农抑工商的矛盾心理, 也是其保守性表现之一。此外, 由于地理环境原因, 交通不便, 信息不通, 加之长期以来闭关锁国, 潮汕文化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封建宗法观念和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根深蒂固, 比之中原诸地有过之无不及。凡事讲究‘正宗’, 以‘尊古法制’为荣”[6], 小农经济思想仍很浓重, 这使得潮人经商重实际经验, 不尚空谈, 诚信务实, 许多生产经验都无法上升为理论知识, 具有鲜明的小市民情结, 知足常乐, 易于满足现状, 又有趋利附势之心, 难成就大事业。潮汕陶瓷, 历史悠久, 具有“南国瓷都”之称, 但是至今仍见不到现代化大型陶瓷企业, 制瓷企业多而小, 大多数还停留于以家庭作坊式经营, 与同省的佛山制瓷业形成巨大反差。潮汕又是中国乌龙茶的故乡, 盛产茶叶, 具有良好的历史、地理、文化优势, 世界茶叶市场庞大, 本来潮人可以做大做强这篇“茶”文章, 但是纵观潮汕茶工业, 仍停滞不前, 也普遍是家庭作坊式经营, 小企业众多, 长期处于自销状态, 无法拓展国内国外巨大市场, 而临近的梅州市雁南飞制茶公司却一枝独秀, 茶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摒弃落后保守的小农经济思维, 对于潮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分必要。近年来, 潮汕各地民营企业发展迅猛, 成就显著, 而如何保持发展, 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走出家门、打入国内国外市场, 打破保守观念, 发扬务实诚信, 接受先进的、科学的新思维是极其重要的。

2.凝聚性。潮人的团结举世公认, 在海外尤为如此, 这与儒家宗法思想关系密切。潮人为了谋生, 从明代起开始“过番” (海外谋生) , “潮人多远游, 四海留踪迹”。随着移民海外, 乡土情结油然而生。而之所以移民海外, 也是人多地少矛盾激化所致。早期移民海外的多为贫苦农民, 从事劳力工作, 社会地位低, 常受当地人鱼肉, 出于相互同情与乡土情结, 潮人自然而然联合起来, 一致对外, “过番”的多投靠亲戚朋友, 从而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对抗力量。潮州话则成了维系这一凝聚力的极佳中介, 不论在何时何地, 潮人只要见面, 必然用潮州话交流, 它大大增进了潮人间的凝聚力。这给人的印象是:“潮汕人不好惹, 潮汕人之认同, 在广东潮汕人得势, 必定任人惟亲, 将潮汕人安插进去。”[7]潮州帮在影视作品中常被被看作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体, 这虽过于偏颇, 但也反映了早期潮人凝聚性形成的过程。实际上, 它还具有保守的一面。在潮汕, 不同利益的团体这是一种极狭隘的宗族观念。但是, 现代的潮人社团已今非昔比了, 1980年成立的声势浩大的国际潮团联谊大会正是潮人高度凝聚力的象征, 其宗旨在于“沟通贸易, 促进文化, 繁荣经济, 互相交流”。改革开放以来, 潮汕各地抓住有利时机, 大力引进海外投资, 海外潮团纷纷回乡投资办厂, 大大促进了潮汕地区经济的发展。汕头经济特区的设立, 正是为了迎合这种趋势, 许多地方产品也通过海外潮商打入海外市场。为振兴潮汕经济, 我们今后仍应利用好这张海外牌, 这股凝聚力。

(二) 海洋文化影响下的潮人文化特性与经济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曾写道:“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 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 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 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 从事掠夺, 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 从事商业……他便是这样从一片巩固的陆地, 移到一片不稳定的海面上, 随身带着他那人造的地盘, 船———这个海上的天鹅, 它以敏捷巧妙的工作, 破浪而前, 凌波以行……”[8]

背山面海的独特地理位置造就了潮汕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特征, 虾斗形的地理条件使得潮人向大海发展成了一种必然。早期潮汕先民就有以捕鱼为生的习惯, 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为潮人提供了当弄潮人的舞台。在潮汕, 务农和经商都是主业, 这是其独特之处, 即便有“做生意三世不入忠臣庙”之说, 但人们还是“想一夜还是钱好”、“有钱脚步响”, 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果。早在宋代潮汕对外经济已十分发达, 这应该与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所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有关。许多商品通过本地外运海外各地, 仅潮州市笔架山宋窑遗址发掘的一处遗址, 据推算, 年产瓷器就足够当时当地自用十年以来, 其中发现有西洋狗和洋娃娃等制品。明代中期, 潮汕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不断激化, 潮汕地区开始由移民吸收地变为移民出口地, 许多潮人移民海外, 主要往东南亚各国, 这也促成了对外贸易进一步繁荣, 东南亚逐渐成为主要的海外市场。可以说, 潮人文化特性更多表现为“商”, 许多人表儒里商, 海洋文化对其影响是巨大的, 更为直接、实际。重商是大海赋予潮人追求利润以求生存的必然选择。

1.强烈的商品意识性。这是海洋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最大区别, 也是潮人最重要的文化特性之一。从事海上贸易的潮人, “没有可供耕种的土地 (有的是原来没有, 有的是后来舍弃) , 他们所有的‘土地’和‘耕作工具’主要是漂移的船, 随船而编为的网, 和用为贸易经商的港口。若不贸易, 他们的生活资源就会只有鱼鳖虾蟹, 因而他们只好从商, 只好在异域之间或海陆之间进行‘舶来品’的贩运买卖, 而舶来品本身, 又自然是大受欢迎的, 这就越发刺激了其舶来舶往行商贸易业的发展繁荣”[9]。与生俱来的强烈商品意识, 促使大量潮人走南闯北, 中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东南亚各国更是潮人经商的天地。为了获取更大利润, 从打鱼、晒盐进行商品交换到扩大商品再生产, 潮商的经营范围扩展很快、很广。改革开放以来, 潮汕商品经济得到更大发展, 商品市场十分活跃, 各地纷纷建起各种商品集散地中心和生产基地, 如普宁市成了粤东乃至全国最大的中药集散中心, 澄海区建成玩具生产基地, 潮州市成了全国最大的出口瓷生产基地, 潮阳区成为全国两个商标产品超5000件的县级市之一。潮人商业嗅觉灵敏, 早就闻到了国内小商品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珠三角各地大城市, 城乡结合部的小百货商店、五金商店、批发市场随处可见潮人的踪迹。可以预见, 具有强烈商品意识的潮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将如鱼得水, 创造更大辉煌。

2.开拓性。与海打交道, 从坚实的陆地移到不稳定的海面, 需要勇于开拓的精神。潮人漂洋过海下南洋, 打开了东南亚广阔市场, 红头船运载了一批批潮人“过番”, 一批批商品外销海内外, 更承载了弄潮人开拓进取的精神。许许多多的潮人, 通过自身努力奋斗, 扎根他乡, 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他们赢得一次又一次成功, 涌现出一大批富商巨贾, 如李嘉诚、谢国民、陈有汉, 潮商的成就举世瞩目。在潮汕地区, 开拓精神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无到有, 一大批全国有名的规模化产业不断涌现, 如五金机械基地、中医药基地、服装制造业等, 形成了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 并进入国际市场。当代潮商, 不减往日雄风。在商品经济社会里, 勇于开拓市场, 占领先机往往是致胜的一击。如今, 很多潮人企业家积极拓展经营领域, 从传统商业向金融产业、交通能源、高新科技等行业进军, 进而打破行业与地域界限, 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竞争力。

3.功利性和冒险性。潮人经商历史悠久, 商品意识强, 商人追逐利润, 天经地义, 长期的经济交往和儒家文化的影响, 养成了“重契约, 守合同”的优良传统, 潮商亦商亦儒, 重利也重义。但是, 历史上的潮汕经济是在政府条条框框的禁令下艰难成长的, 特别是外贸, 过去只有广州享有这种特权, 这对于拥有众多港湾、漫长海岸线而又善于经商的潮人来说, 不能说不是一种打击。与海打拼的潮人养成了与政府斗的习惯———冒险。历史上这种事例层出不穷。“尤不可及者为商业冒险进行之精神, 其赢而入, 一遇眼光所达之点, 辄悉投其资于中, 万一失败, 犹足自立, 一旦胜利, 倍蓰其赢, 而商业之挥斥乃益”[10]。对此, 我们应高度警惕过分渲染社会重利氛围, 因为那必然导致“拜金主义”产生, 从而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扰乱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秩序, 这对潮汕经济发展将是极严重的障碍。

此外, 潮汕地区还存在着一些陋习, 如迷信天命、“爱面子”等, 这些都对经济发展有一定负作用。“潮人多远游”, 本地区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许多人才出得去回不来, 这并非是他们不爱故乡, 而是“他乡闯出一番事业可光宗耀祖”的思想遗传, 同时, 潮地自身发展空间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任何文化既有其积极的一面, 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潮汕文化也不例外。文化对本地经济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 潮汕经济如何振兴, 将是潮人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潮人自身特点对此起决定性作用。只要敢于认真剖析本身, 去其糟粕, 发扬潮人优良传统, 充分吸引利用好海外潮人强大经济实力, 促进本地区各项工作的改革完善, 潮汕经济必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2]王士性, 广志绎 (卷四) [M].中华书局, 1981.

[3]陈泽弘.潮汕文化概况[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273.

[4]李文飞, 周树坚.“品评”广东人[M].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5:50.

[5][明]黄佐.广东通志[M].

[6]马灿龙.潮汕文化特点初探[J].汕头大走向, 1990, (1) .

[7]李文飞, 周树坚.“品评”广东人[M].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5:52.

[8]郑敬高.海洋文化与欧洲文明的兴起[J].中国海洋文化研究, 1999, (1) .

[9]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12.

3.潮汕文化需注入时代精神 篇三

潮汕文化最重要的内容是“潮人”,没有潮人就没有潮汕文化。潮汕方言则是潮汕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征。潮人运用方言创造出的各种文化内容,如潮剧、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汕工艺、潮汕农艺、潮汕饮食、经商艺术等,也是潮汕文化一大重要内容。

“种田如绣花”:潮汕文化的“精细”精神

一说到潮人,不少人都能罗列其诸多特点,如重视文化教育、善于经商、开拓性强、有凝聚力、精明能干、刻苦耐劳等等。以上优点确为潮汕人所有。但笔者认为,刻苦耐劳之类乃中华民族共有的优秀品质,非潮人专有。潮汕文化诸多特点中。最能区别于其他文化且最具深刻内涵的,可用“精细”二字概括。农业的精耕细作,手工业的精雕细琢,商贸的精心经营,饮食的精工制作,艺术的精益求精,无不与“精细”相关。

潮汕文化的“精细”特色,源于“种田如绣花”的农业生产方式。自清乾隆中叶起,潮汕地区便出现人多地少、粮食不敷自给的局面,为了获得更多农产品,农民在有限的耕地上投放了更多的劳动力,甚至不惜用绣花的功夫來种田,把传统的精耕细作推向极致。

潮人曾创造了全国第一个“千斤县”,接着创造出全国第一个“吨谷县”,其原因就是原始的精耕细作。例如水稻的中耕除草,需两膝跪地,两手也着地作爬行状,一边拔去禾苗边上的稗子和杂草,一边用力把它们按压进泥土沤肥。一个人脊背朝天爬行一天,也做不了几分地的活儿。潮谚云:“读书怕考,作田怕薅草。”这种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培养了潮人精细且刻苦耐劳的性格。人多地少,又使不少人转向手工业,创造了精雕细琢的木雕、石雕、琢玉、剪纸、抽纱等手工艺术品;以这种精细的用心经商,由于考虑较为周全,也无往而不利,所以又有了“潮人善经商”、“中国的犹太人”等赞语;而以如此精细的用心经营厨艺,便能做出“化腐朽为神奇”的佳肴来。潮州菜用料考究,即便使用最普通的原料,如红薯叶、豆腐、酸菜、萝卜干等,也能烹调出令人大快朵颐的精致美味。有不少潮州菜馆取名“某某精细潮州菜馆”,标榜的也是“精细”二字。而著名的“潮州功夫茶道”,从精选上等茶叶、山泉水、红泥小炉、榄核炭、宜兴紫砂壶等原料和工具,到“水漫金山”、“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冲泡程式,再到“一赏其色,二闻其香,三品其味,四回其甘”的品尝过程,充分体现了潮人的“精细”特色。中国人饮茶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当今茶道最精细认真者,非潮人之“功夫茶”莫属。

文化自新:潮人应抛弃“功夫茶心态”

由潮人创造出的这种群体性文化,既有优秀的一面,也有不尽完备的一面。只有不断加深认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一面,淘汰和抛弃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面,不断注入新内容,才能创造出一种具有全新特质充满活力的新文化。这就是“文化自新”,即文化的与时俱进,

潮人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需积极的反思精神。“勇于开拓、刻苦耐劳、团结友爱、善于经商”等是潮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应注意不要被优哉游哉的“功夫茶心态”消磨了时间和进取精神。其实,潮人文化性格本来就具有两重性:重人文文化,轻科技文化;重农商,却对大工业望而却步;重家庭文化,忽视社会文化;重传统民俗文化,有时不免耽于迷信等。在新的时代发展面前,如何充分发挥与时俱进的文化自新精神,使潮汕地区经济、文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乃当务之急。

汕头市曾发动全市人民讨论“汕头精神”,最后归结为“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潮汕文化精神。

4.潮汕文化的过去与未来 篇四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潮汕文化中的代表潮剧和潮汕木雕的发展变化,从而总结出潮汕文化的过去发展与现阶段发展的区别。从研究发现,潮汕文化在过去曾盛极一时,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潮汕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开始出现萎缩。潮汕文化若要在未来长期发展下去,就必须改革创新,培养继承优良文化的人才,使潮汕文化从新焕发光彩。关键词:潮汕文化 潮剧 潮汕木雕 改革 发展 传承

我的家乡在潮汕,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潮汕文化核心人群是指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辖境的潮语居民。潮州文化源远流长,是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逐步交融形成,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地域性文化。共同的潮汕文化起源于潮州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

潮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本地的文化与外来移民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文化。谈到潮汕文化,不少人会想到潮汕美食、潮汕功夫茶、潮汕音乐、潮汕英歌、潮汕工艺、潮剧、潮汕民俗、潮汕建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地理因素是影响潮汕人民性格的一个重要根源。潮汕地区地少人多,天灾不断,如1922年8月大台风,1969年的VIOLA大台风与1918年南澳大地震,但正是这样恶劣的环境培养了潮汕人民不惧艰苦,拼搏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潮汕人民大多信仰道教,信仰自治,从各乡各村的善堂就可以看出潮汕人民信善的思想。潮汕人民迷信,喜欢拜神问卜,但追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国人信仰缺失导致的。在走投无路,被生活所困时,潮汕人民只有通过拜神祈求各路神仙保佑来进行自我暗示。在商业方面,潮商是中国古代三大商帮之一。由于精明谨慎,善于经商,他们被美誉为“中国犹太人”。现在潮商遍布世界各地,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增长,还把具有潮汕特色的文化带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把属于我们的别具一格的文化展现在世人眼前。

潮汕文化曾经盛极一时,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原本繁荣的潮汕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在人们心中占有十足地位的文化体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能否存活,关系到整个中国文化体系的发展。潮剧和潮汕木雕是潮汕文化的代表,它们的过去与未来正好能反映出当今潮汕文化的发展趋势。

潮剧是潮汕文化中突出的民间表演艺术。也许并不是很多人知道有潮剧这个剧种,它不像京剧一般为世人所知晓,但不可否认的是,潮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2006年5月20日,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剧的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了。它是以潮汕方言为载体,历史故事为模板的一个地方剧种,结合了潮汕的民间艺术,如潮汕音乐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潮汕人民的喜爱。在80年代,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剧团,他们的表演风采好,剧情、唱腔、配乐和作曲特别耐听,听起来回味无穷,曲韵悠扬,一出出精彩的潮剧让潮汕人们难以忘怀。七八十年代是潮剧最为兴盛的时期,那时候的传媒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潮汕人民都是晚上吃 完饭抬着小凳子去戏院看戏。无论是老人小孩都会被潮剧吸引,到了第二天人们还是会谈论潮剧里的情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媒的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有所不同。现代的娱乐节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潮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年轻一代,看潮剧慢慢地成了老人们的专利。现在过年的时候,一些乡村还是会搭台请人来表演潮剧,但不难发现,观众大多都是老年人。渐渐地,潮剧被青年一代所遗忘。九十年代以后,潮剧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现代文艺的冲击,投资减少,艺术水平降低,人才不断地流失,越来越少的人关注潮剧的发展,潮剧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潮剧是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品位都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缺少了潮剧,潮汕文化也就等于失去了其绽放异彩的一个重要途径。保护和扶持潮剧的发展,关系到潮汕文化整体的进步。要使潮剧恢复青春活力,不仅要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还有靠千千万万人民的支持。只有这样,潮剧的未来才有希望。潮剧才能薪火相传,艺术光芒永不熄灭。

潮汕文化丰富多彩,工艺品更是举世闻名。其中,潮汕木雕可谓是最为出众。木雕,是以黄杨木、樟木、龙眼木、紫檀木为主要用材,按一定的艺术设计而精雕细刻而成的工艺用品,多用于建筑、家具等装饰以及文具、摆设、神像等雕刻。木雕工艺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历经沧桑,技艺日趋精湛。潮州木雕始于唐、宋,在明代迅速发展,于清代达到了高峰,特别是清末民初年间,海内华侨回乡建造祠堂、豪宅成风,大量采用潮州木雕,使之达到登峰造极的发展阶段,现存的大量潮州木雕多数为这个时期的作品。木雕工匠们在有限的木头上,雕刻出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人物,每一个小细节都无可挑剔,艺术功底可见一斑。潮汕木雕在古代的建筑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过去,与祭祀有关的神龛神轿,馔盒、炉罩、烛台等,更是木雕艺人们的用武之地。在七八十年代盛极一时的潮汕木雕,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萎缩,木雕艺术在时代的进步中慢慢地淡化,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由于现代家居样式及制作材料的多样化,木雕在家居中的运用逐渐减少。传统的木雕多用于祠堂,庙宇当中,人们的审美观与传统的文化不相适应。另一个方面,潮州木雕工艺精细,创作难度大,加工程序多,且多手工操作,既辛苦又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差,因此目前从事木雕加工生产的人愈来愈少,青年一代也不愿意去学习这门艺术。潮汕木雕日渐失去往日的光芒也反映出了潮汕工艺品的现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潮汕工艺品的消费并不高,大部分传统工艺技术萎缩,人才大量流失,传统工艺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目前,诸如香包等传统工艺已经失传,潮绣、泥塑、麦杆画等工艺也日渐式微,为此,保护潮汕传统的工艺产业刻不容缓。要将其发扬光大,必须是传统与现实紧密结合,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只有大力发展潮汕工艺产业,让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才能让丰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变成地区社会和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潮剧和潮汕木雕的发展进程我们不难看出,民族文化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遇到了阻碍。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第二个衰落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更上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衰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做到“趋时更新”,饱受冲击;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引入了竞争机制,传统文化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力下降,受到了更大冲击,衰败的速度加快。我们要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2 就必须使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在不断维护传统文化不被遗忘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革新,丰富其精神内涵,使之符合现代人民的需求。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过去,潮汕文化为潮汕人民所喜爱。在未来,我们也应该使这些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并被人们所接受。潮汕文化中有其值得赞许的内容,但其中也不乏糟粕。如重男亲女、封建迷信的的思想等等。优秀部分我们应当保留,不足的地方要积极地去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住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不在历史浪潮中被遗忘。

参考资料来源:

潮汕文化概述

http://baike.baidu.com/view/465613.htm

作者:周伦伦 《谈潮汕文化》

http://

潮汕文化面临的挑战 作者:郑维铭

5.潮俗元宵节潮汕历史文化 篇五

摘要:

普宁洪阳地区保留了传统的潮俗节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除了过好平常生活,最经常的活动就是“过节”拜神了。每年寒假回家,临近过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是“谢神”的日子,也就是所谓的送“神上天”。这一天,乡里人都会带上果品,香烛,纸料等祭祀用品去拜神。从伯爷公,娘宫,三山国王,到土地公,等等,整个乡里的十多位神都要拜透。于是,这一天整个乡里弥漫着浓厚的香火味,人们挤在小小的庙里拜拜,显得非常的热闹,从这天开始人们就已经闻到过年的气息了。

潮汕人的节日是很频繁的,就正月举例,从除夕围炉,初一吃斋,初四请“神下天”,初五“五谷爷”生,初七吃“七样菜”,初九“天公生”,十五“闹元宵”,二十“走仔会”。从这里的名目就可以看出我们的节日的多样性。

此后,二月初一“中和节”,二月初二“龙抬头”。三月初三“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乞巧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一月二十八冬至,十二月初八腊八节等。每个节日都有各自的含义和特色。

在这么多的节日里,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这一天“营老爷”,“走老爷”,打鞭炮,猜灯谜,行头桥,看烟花,吃汤圆,一整天都是“老热”的。下面就看看我们是如何“闹元宵”的。

正文:

首先从名称上说起,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上元是春回大地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夜或元宵,我们农村俗称“十五夜”。元宵节是我国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汉朝。但是,汉朝的上元和后世的元宵节仍有所不同,一直到了唐朝以后,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元宵佳节。上元本是道教的名称和节日,而唐朝奉道教为国教,为祭祀道教三官中上元天官在正月十五的诞辰,便举行了种种节日活动,规定“闹元宵”(主要活动为举办盛大灯会)时间为正月十四至十六。到了北宋初年,元宵节由三夜扩为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元明清三代,元宵仍然是一个重要节日。明朝时,正旦(即今春节)官员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天,元宵节放假十天,足见这个节日受重视的程度。

直到现代,元宵虽然已经不再是例定节假,但在民间依然倍受器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老百姓心目中,如果没有闹过元宵,春节似乎就没结束。元宵被潮汕人认为是张灯结彩,欢庆大团圆的节日,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的美好良宵。

其次,这天的庆典是从早到晚的。

上午的重头戏是“营老爷”。清晨,我们便起来准备祭祀用品,其中包括各种果品和香烛。一般在八点半之前,各家各户就要去拜老爷。拜老爷回家之后,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要插上榕树叶、竹筅、“毛车”、“杜必”之类的植物,以保平安。这个习俗有一个故事:相传唐朝时候义军首领黄巢异常勇猛,刀剑一出鞘,剑影所及便头断人倒,人们闻之惊恐万分。一次,听说黄巢来了,村民纷纷出走。一个妇人背着一个孤儿,两手携着两个小儿子,跟着大家一起逃命。路上,迎面正遇上一位彪悍大汉,原来这位大汉就是黄巢的部下。他细观那妇人,知道是个善良之人。便对她说:“黄巢是个好人。带孩子们回去到了元宵节,取上榕树叶插于门楣上,自然会保平安的。”妇人回家后便照着办了。果然那年平安无事,以后这事便传开去了。此后,每年的元宵佳节,妇人们和孩子们都很早地采来了榕叶、竹筅、“毛车”、“杜必”之类的植物插于门楣两边,说是“插榕健过龙”、“插

竹筅养肥鸡”、“插‘毛车’饲大猪”、“插‘杜必’谷仓相叠”。有些妇女还特意把两片榕叶插在头上,孩子们则取一片夹在耳朵边。所有这些均表示人们向往吉祥之意。

上午八点半,乡里开始游神。程序是经过事先安排好的。一般来说,当年结婚的男子,或者是当年生男孩子的新爸爸,都要去营老爷。这里也不是一定的,很多年轻男孩子图好玩,热闹,也是很踊跃去报名的。兼之,他们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顺顺利利,走个好运,所以虽然是一项费体力的活,也有很多人争先恐后地去争取名额。这些人早早到了神庙集中,乡里的老大爷主事公早已交待清楚游神的线路,他们穿上由两片简单的红布裁成的红背心,头上系上红头巾,便准备出发了。开路人手拿一根燃着的香,肩上抗着一旦箩筐,里面放满了“大秤”和鞭炮。在路口燃第一个“大秤”,随着“嘣”的一声巨响,游神开始。列队完毕的红衣队伍开始敲锣打鼓,队伍开始由神庙出发,绕整个乡里走一圈。游神的人像平常一样走路,只是扛上了“老爷”,显得庄严起来。乡里人则在自家巷子里等待,一睹队伍的风采。家家户户的妇女则都要先燃好香在路一旁等着,当队伍接近,就把香插在游神的香炉里。营神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秤“嘣嘣”,锣鼓锵锵,围着乡里绕了走到原地,上午的“营老爷”结束了。

然而,人们更期待的是下午的“走老爷”。相对于上午的营神,下午的活动更加地兴奋人心,更加地激烈,也许是因为要打鞭炮的缘故。午饭过后,各家各户就开始张罗着祭祀祖先的食物了。下午三点,乡里各家各户都在自家门前挂上了一串鞭炮,为了迎接老爷从自家门前走过。下午的路线与上午是基本一致的,不过下午是要走每一条街巷的,所以更要求速度,节奏更快。营神的人肩上扛着老爷,用跑的方式走过每条街巷。每户人家则在自家门前紧张地等着,当老爷要光临自家巷子的时候,就点燃自家门前的鞭炮。鞭炮哔哔嘣嘣,那些年轻人扛着老爷迅速地从鞭炮下跑过。有时鞭炮威力太大,他们就必需停下来,等鞭炮放得差不多再走过去。鞭炮响过自家门前,表现新年的新气象,红红火火,顺顺利利。下午“走老爷”结束后,各家各户就挑起准备好的事物去祠堂祭祀祖先。

接着,就是晚上的活动——行头桥。即时所谓行桥度厄,祈求平安的习俗。顺治《潮州府志》就有上元节“妇女度桥投块,谓之度厄”的记载。这种习俗大约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在潮汕流行。万历本《荔枝记》里头,有黄五娘的一句宾白:李婆,夜昏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人人头插柳菁,去体(睇)灯行桥,四季平安利市。

已经言及“行桥求平安”的习俗。在我们普宁洪阳,保城帝君庙前有一座石桥,名叫太平桥,俗称头桥。现在,我们洪阳人仍然把“元宵夜行头桥”作为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在这一天晚上,人们酒足饭饱之后,总是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地去“行头桥”,意在图个好兆头,行过太平桥,一年里便平平安安。这天夜里,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不论从哪个方向走来,都必须走过太平桥,而且走过桥时,切不可回头。“回头不吉利”。过桥的人们还有摸石狮子的习俗,因为元宵是“圣日”,所以这一夜里人们走过桥时常常说好话,并配以和谐的动作:正在读书的小孩喜摸石狮鼻,谓“摸狮鼻,写雅字”;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狮肚,谓“摸狮肚,娶雅亩”;而已怀孕的妇女则喜摸狮耳,说是“摸狮耳,生阿弟”。

在十五夜,元宵旧俗还有“坐大菜,摇竹丛”的习俗。潮汕农民冬种的大芥菜,茎叶肥嫩,菜蕾硕大,浑圆碧绿,鲜艳秀丽,俗称大菜。元宵夜少女会偷偷到郊外田野菜地坐大菜,默念着:“坐呀坐大菜,嫁个好夫婿。”情真意切地祈望嫁个合自己心意的好郎君,宛如大菜的叶蕾一样簇拥、紧抱、亲密、好合,未来家庭美满和谐,生活幸福。新嫁娘则结伴到村边竹林下摇竹子,边摇边念:“摇

竹头,不用愁;摇竹尾,年底养个大乌龟(生男娃之意)”。

在过去,还有元宵“抱大猪”的习俗。潮汕农家多饲猪,旧俗于元宵节白天到郊外选择好一块状如肥猪的石头,十五夜独自悄悄将这块石头费尽力气抱回家中猪圈(栏)槽前,摆敬祭品,燃点大红烛,供奉香火,由家中主妇诚心诚意跪拜,祈求新年自家饲养的猪苗长膘快、肉膘厚、猪肥大,口中默念着:“饲猪大过牛”。这就是“元宵抱大猪”的习俗。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人大多外出打工,没有过去那样在家里饲猪,所以这个习俗也渐渐被人淡忘了。

除此,元宵夜还有抽影戏,做电影,猜灯谜。这里就不多说了。在元宵前后几天,每家每户的门前灯都是开着的,所以这时的农村不同于以往,到处一片通明。

6.潮汕文化建设 篇六

论文的启事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加快推动汕潮揭同城化的战略部署,促进潮汕三市经济社会文化共同发展,汕头市社科联、潮州市社科联、揭阳市社科联联合主办,揭阳日报社、揭阳广播电视台协办,拟于今年下半年在揭阳市举办“核心价值观与潮汕文化”为主题的汕潮揭三市学术研讨会,现向社会征集研讨会学术论文。

一、征文主题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要求,结合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人文价值、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以及海内外潮人传统习俗,论述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粤东地区振兴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征文要求

(一)应征论文围绕主题自定题目,或选取其中某一方

面进行研究。

(二)应征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资料翔实,理论联系实际。文责自负。

(三)应征论文观点应传递正能量,有“潮味”,易让人接受。

(四)应征论文以3000—8000字为宜,包括提供论文的摘要、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和通讯地址(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

(五)应征论文以电子文档形式发至揭阳市社科联;电子邮箱:jyshkx@163.com。并注明“核心价值观与潮汕文化”征文字样。联系人:陈楚标,联系电话:0663-8768319。

三、征文时间

自征文发布之日起至2014年7月31日止。

四、论文评审

主办单位届时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应征论文进行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选论文将结集汇编。研讨会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7.潮汕文化建设 篇七

1 潮汕茶叶生产及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环境

1.1 适宜种茶的自然生态环境

潮汕地区茶文化的发扬离不开其适宜种茶的自然生态环境。广东潮汕地区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东边境多为山地,中间为潮汕丘陵,南部有榕江、凤江、韩江和练江等形成了几个大的冲积平原,平原上河道纵横,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水源充足,光热丰富,十分适宜农作物的栽培。全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1860-2300h,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为1700-2100mm,且雨热同期。气候呈现出“夏季温高无酷暑,冬天和暖有阵寒”的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极其有利。潮汕地区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特别是黄壤,多分布于海拔600m以上的山地。适宜茶叶的种植和培育。潮汕地区优异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为茶叶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是开展旅游活动的理想地区。

1.2 发达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

茶文化始于中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精神文化的丰富。茶文化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推崇。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对茶文化的重视和推广,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各式各样的新项目、新概念层出不穷,在普及茶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广东潮汕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具有优质的茶山资源,此外,现代社会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政府的政策支持,这一切都为潮汕地区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宣传提供了便捷的外部条件。摆在潮汕茶文化面前的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茶文化旅游市场以及茶产品销售市场。要将潮汕地区的茶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提升其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互为促进,实现文化和经济双重效益,达到共赢的局面。

1.3 生机勃勃的茶文化生态旅游环境

如今的中国国内有关茶文化的生态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地市都以茶文化为主题开展了各项旅游项目和活动。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共同推出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为例:在示范县(市、区)中,以茶为主题的就有江西婺源20多家包括茶叶采摘在内的“农业观光园”、浙江安吉县的“白茶飘香”、四川浦县的“中国绿茶之乡”等;示范点中,有广东梅县雁南飞的“茶田景区”,贵州省凤冈县中国西部“茶海之心景区”以及广西上思县的“金花茶观赏园”等。这些示范县和示范点的蓬勃发展都为潮汕茶叶生产及文化生态旅游树立了榜样,潮汕地区要积极吸取其他茶文化生态园区发展的经验,根据自身特点,创立出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

2 潮汕茶叶生产及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特点

2.1 底蕴深厚的茶文化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的东部,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地区,既源于中原文化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中原文化的独特海洋文化。潮汕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工夫茶饮茶文化。潮汕地区何时开始饮茶难以考证,现在潮州市的市郊金山南麓上,残留着一处宋代的摩崖石刻,石刻刻着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知州王汉的《金城山诗》,到今天仍可看到残文中“茶灶香龛平”的诗句。这是现今我们在潮汕地区见到的有关潮州茶事的最早记录,比朱熹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为武夷茶灶石题写的“仙翁遗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的石刻早了163年。另记载,嘉靖十一年(1532年),潮州状元林大钦在《斋居》中就这样写道:“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徐珂《清稗类钞·功夫茶》载:“闽中盛行功夫茶,粤东亦有之;盖闽之汀、漳、泉、粤之潮,凡四府也由此可见,潮汕地区饮茶自宋有之,至清代发展成为一种极为精致和美感的、有别于其它地区品茶法的茶艺烹治法。

2.2 独特的工夫茶历史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在潮汕话中,“工夫”是考究,讲究的意思,许多非潮汕人都以为是“功夫茶”,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用潮汕话一讲就自然分辨了。因采用古法制茶、泡茶,费工费时,讲究礼法,故称为工夫茶!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2.3 茶文化与旅游互为结合

从两宋时期的斗茶到今天遍布全国各地的茶楼茶馆,都在说明饮茶一直以来就是人们的生活和休闲方式之一。时至今日,中国现代休闲文化中仍处处可见茶的身影:闲暇之余,约几个知已到茶楼喝喝茶、叙叙旧、观赏茶艺表演;周末的时候,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何其惬意和闲适。放假了,来一次观光采摘,彻底放松心情,当一回采茶女制茶郞,感受劳作的辛苦,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也可到陶吧亲手制作一把自己喜欢的茶壶等等。从一系列的休闲文化中,我们不难看出,茶文化某种程度上就是休闲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旅游一定程度上也是旅游休闲文化之一。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茶文化与其它的休闲文化融合在一起,给茶文化旅游构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避免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单一性和狭隘性,以更好的把茶文化这一民族精粹给予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3 潮汕茶叶生产及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的构想

3.1 加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要更好地开发茶文化生态旅游区,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茶树种植区域大多位于距离城市中心比较远的郊区或是丘陵山区地带,是属于原生态的环境,而这些地区的交通相对来说较为薄弱,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去体验和游玩,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完善交通、通信和住宿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当地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筹集资金,充分开发当地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完善发达的景区设施将会大大扩大游客市场,增强景区的吸引力,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3.2 茶文化体验活动形式多样化

在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如果单一的从茶文化内涵入手设置体验场景,游客在旅游路线上的活动仅是停留在参观茶文化陈列馆、看看茶园及制茶工艺,体验一把采茶的乐趣,这显然过于单调,无吸引力可言,更满足不了游客的体验需求,因此,体验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在展现茶文化的茶园、茶博物馆、茶楼等基础上,融入其它的文化元素,如在茶园中展现当地人采茶的场景,在茶园中开辟绿色运动带;在茶楼中融入茶艺表演及中国古典音乐演奏,也可把中国的园林建筑或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民俗、饮食文化融合其中,使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和谐相融,让疗养康体、运动健身、游戏休闲、歌舞休闲、农家乐等与茶文化旅游紧密相连,以策划出多样化的,具有独特性与富有吸引力及充满体验性的茶文化旅游圣地。

3.3 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业

茶文化旅游应从满足市场需求和搞好市场培育的角度来看待旅游商品的开发,突出自身特色,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茶文化与休闲文化天然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要把茶文化与休闲文化融为一体的开发,以实现茶文化旅游文化、经济效应的最大化。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商务度假、康体养生休闲方式融入茶文化旅游过程中,设置别致的茶室,人们可以在一个雅致的环境中喝茶,欣赏泡茶的手艺,自斟自饮,细细品味茶文化,使精神境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 结束语

茶文化旅游是休闲旅游的一种方式,在体验经济视角下,将各种养生康体、休闲娱乐、商务度假与茶文化紧密结合,开辟出一片更广阔的茶文化旅游天地,以实现文化、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效应最大化。广东潮汕区的工夫茶文化更是可以通过与生态旅游相互融合,达到互惠互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冰,杨载田.衡阳茶叶生产及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探索[J].农业考古,2014(5):240-244.

[2]王应霞.广东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研究——基于区域旅游发展理论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2014(11):125-128.

[3]赖泽冰.明清时期潮汕茶叶来源探释[J].农业考古,2015(5):214-218.

[4]陈伟珍.体验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5]林楚生.饮者众,识其道者寡——浅论潮汕工夫茶现状[J].广东茶业,2013(5):12-15.

[6]潮汕:功夫茶中品文化[J].珠江水运,2012(1):80-82.

[7]黄荣杰.功夫茶·潮汕情[J].中国检验检疫,2014(2):63.

[8]张怡.潮汕功夫茶里有商道[J].中国林业产业,2014(Z1):124-125.

8.潮汕文化建设 篇八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汕文化 嵌瓷艺术

一、引言

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宝贵资源,在近年更是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潮汕嵌瓷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嵌瓷,普宁人俗称“聚饶”或“扣饶”。是以绘画与灰塑造型为基础,选用各种颜色的精薄瓷器剪取成所要表现对象的瓷片,也称“饶”片。题材方面有花卉、人物、神兽、鱼鸟等,一般多装饰于屋脊、垂带、檐下以及照壁等建筑部位,形式有“平嵌”、“浮嵌”和“圆嵌”三种。

据相关资料记载,嵌瓷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年间,在清代发展壮大。作为潮汕大地独具特色的嵌瓷艺术,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作为潮汕传统建筑的重要装饰,集中表现在民居、祠堂和庙宇中[1]。然而现代人对嵌瓷工艺的了解非常少,嵌瓷的艺人也越来越匮乏,这种珍贵的传统工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险境。

因此,对“非遗”文化潮汕嵌瓷的研究保护迫在眉睫。

二、潮汕嵌瓷三大传承脉络概述

民国时期潮汕的嵌瓷主要有三个传承脉络,分别是以潮阳的吴丹成,普宁的何翔云和潮州的苏宝楼为首的派系。三位嵌瓷大师在潮汕各地留下了许多精美绝伦的嵌瓷作品,也曾经带领弟子远赴东南亚、台湾、香港等地创作嵌瓷。

(一)潮阳吴丹成

1.早期吴丹成。早在清代,潮阳嵌瓷工艺大师吴丹成就在潮汕各地留下了许多嵌瓷作品,多用于庙宇和各地的古建筑上。清末明初位于汕头外马路的存心善堂上的“双龙戏宝”和“双凤朝牡丹”,就是由当时的嵌瓷名将吴丹成和何翔云带领两个派系的艺人竞技完成的。

2.传承弟子代表——大寮许氏。大寮民间艺人许石泉于1906年拜吴丹成为师,并把技艺传给子孙及族人。许石泉后来又把这一手艺传给了三个儿子许梅村、许梅洲和许梅三。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来看,大寮嵌瓷许氏的发展脉络是最为清晰的,历经四代。

目前,身为第四代传人的许少雄、许少鹏也已逐渐在潮汕地区小有名气,并在大寮乡里定期开设了嵌瓷培训班,把这门技艺传授给乡里的年轻人。但是据悉,真正沉得下心学习的年轻人没有多少,嵌瓷传承令人堪忧。

(二) 普宁何翔云

1.早期何翔云。普宁嵌瓷脉络的始祖据考证是潮汕嵌瓷大师何翔云(1880-1953)。何翔云少年时期师从陈武州学画艺,勤奋刻苦,并跟随师傅在潮汕各地制作嵌瓷,如汕头李氏宗祠,普宁的“引祖祠”果陇的“东祖”等。其成名作是汕头存心善堂上的“双凤朝牡丹”,当时年仅19岁的何翔云在与潮阳吴丹成竞技中一鸣惊人,大家为之倾倒,可惜这一作品在文革中被毁坏了。

2.传承弟子代表——普宁陈氏。何翔云早年在潮汕地区收了许多门徒,其中数普宁赤水的陈氏陈如逊这一脉络最为出名。陈如逊自少年时期开始学习制作嵌瓷,当时对嵌瓷已有一定的了解和绘画基础。据考证在1936年左右师从何翔云大师,跟随其在揭阳、海丰和陆丰创作嵌瓷,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精彩作品。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嵌瓷才真正复兴起来,身为第二代传人的陈如逊之子陈宏贤,把父亲传授下来的嵌瓷技艺发扬光大。位于流沙的果陇镇,这一带坐落的三四十座“四点金”的传统潮汕民宅,里面的嵌瓷装饰就不少出自陈宏贤师傅高超的技艺。

3.后期台湾弟子——王石发父子。王石发(台南人)是何翔云大师云游台湾时收的唯一一个台湾弟子,曾跟随他回到潮汕学艺,后来王石发又把这门技艺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王保原。现有的资料对王氏父子的记载很少,然而,笔者找到一份台湾国立云林技术学院在一次讲座中对王保原老师傅的采访,里面提到“王老先生唯现已年高七十,犹未有传人,实令人唏嘘。”可见,宝贵的嵌瓷艺术在台湾的传承发展也是令人堪忧。

(三)潮州苏宝楼

1.早期苏宝楼。苏宝楼之父苏清平是清代嵌瓷工匠,他遗传了父亲的手艺,并加以改进。20世纪80年代,在修复潮州开元寺的工程中,苏宝楼老师傅运用传统嵌瓷工艺,为开元寺的大雄宝殿、观音阁、地藏阁的屋脊嵌饰了龙凤、花卉等,其风格独特,雅俗共赏。

2.传承弟子——湖美村卢氏。潮州嵌瓷目前代表人物是第四代传人潮安县金石镇湖美村的卢芝高师傅。卢芝高师傅勤于专研,其技艺结合了多位嵌瓷师傅的精华,并揉合了中国人物画的特色,最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嵌瓷风格。潮州凤凰洲公园天后宫和青龙古庙都是由卢师傅和他的弟子完成重要的修葺工作的。卢师傅曾表示,以前学工艺的人讲究精益求精,现在都讲究经济效益,年轻人大多比较浮躁,所以他想把毕生所学传给下一代也很难。

三 、对“非遗”文化潮汕嵌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源于欧洲。国外遗产保护已历经两百多年的历史[2]。与对“非遗”文化保护有较为成熟的理念与经验的欧洲各国相比,我国的“非遗”文化保护还处在摸索前行的阶段。潮汕嵌瓷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是否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了呢?其发展趋势如何?有待我们思考。

(一)发展的局限和现状

尽管以往我国不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内容,以保护民间文化的名义予以观照与思考,但是我们更是需要观念上的提升[3]。 “民间手艺不代表一个个体,不是放到博物馆里面就能够保护的,它是活的。”

潮汕嵌瓷自清末发展起来,在文革时期发生了断层,当时大部分民间艺人由地方政府集中安排组建了流沙工艺厂、揭阳工艺厂和汕头工艺厂,把嵌瓷艺术制作成了屏风画出口,但工艺比较粗糙,远不及屋脊上的创造具有艺术价值。

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无法对嵌瓷艺术进行深入的创作、研究、系统整理,没有相对固定的讲学传授团体。再者,随着部分老艺人的逝世,现在的年轻艺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吃不了苦,嵌瓷又是需要时常在户外顶着烈日高空作业的制作,所以不少年轻人弃艺从商,留下的后一辈嵌瓷手艺也远不及老一辈艺术家那么高的造诣。

在多次访问陈宏贤、卢芝高和许少鹏等嵌瓷师傅中了解到,他们普遍认为现在的社会使得人们太浮躁,很难静下心来专研技艺,他们都对嵌瓷的后续发展表现了忧愁。

(二) 保护与创新传承

潘鲁生说过,我们不能只把传统手艺作为“遗产”来抢救,必须使它活在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4]。刘魁立也提过,如果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来谈,应该更多考虑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这当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手工技艺本身;二是掌握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手艺人,这两项都需要特别关注。所以,我们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够让潮汕嵌瓷艺术得以传承下去。

为了实现潮汕嵌瓷的创新传承,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发展嵌瓷工艺品。在文革时期嵌瓷就曾经制作成屏风画远销国内外。现代室内空间越来越轻装修重装饰,可以尝试把嵌瓷制作成为屏风、挂画和摆件等陈设,创造出符合现代观赏的工艺品。大寮第四代传承艺人许少鹏就在大寮乡的“嵌瓷展览馆”展示了一系列他创作的新时代嵌瓷工艺品。

2.让嵌瓷走进现代建筑室内设计领域。嵌瓷形式多变,可以装饰于建筑公共空间以及室内墙面天花, 运用嵌瓷工艺本身的平嵌、浮嵌和立嵌等多种形式结合现代的材质,配以精致的背景画,也别有一番中国特色。

3.把嵌瓷艺术运用到壁画装饰中。制作嵌瓷的碎瓷片相较马赛克不仅形状、大小可以任意组合,特别是表面微妙的弧形,具有更多的艺术操作可能。不难想象,面对同一幅设计图,由于瓷片大小和表面弧度的搭配各异,能够营造出多种可能的视觉效果[5]。

4.用嵌瓷拓展当地旅游纪念品。潮汕地区有着温润的气候条件,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和地方风土人情,是旅游放松的好地方。别具一格的嵌瓷工艺在外人看来更是稀奇珍贵,设想把嵌瓷工艺品与地方旅游纪念品结合起来,既可起到推广宣传的目的,也可以为嵌瓷艺人开拓发展之路。

(三) 人才培养和嵌瓷文化的延续

张錩提到,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首先应该保护的是人,有了人,才能留住手艺,没有了人,技艺也就没有了。后继乏人——这是很多“非遗”技艺共同面临的命运。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给予这些民间艺人相应的政策保护,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发挥更大的创作能力。目前传统手工艺嵌瓷受到强势的市场化冲击,如果有幸生存下来挤进了市场,其实很多也是被商品化了,良莠不齐,实际上也失掉了它原有的真实的文化生命。

为嵌瓷文化的延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高校开设民间艺术工艺班,同时,让高校学生走出校园,深入民间学习濒临灭绝的珍贵手工艺。2.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嵌瓷的亲近感,让这门技艺走进校园,开设手艺课程,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感染学生,认同潮汕嵌瓷艺术,引起对其的兴趣。3.通过艺术展示的方式从当地开始向社会推广潮汕嵌瓷,开设民间培训班,增加其在公众中的知名度,提高社会影响力。4.整理出版嵌瓷手工艺著作,鉴于老一辈嵌瓷艺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这一想法需要学者介入,出版界媒体的支持。5.希望政府及媒体、企业、教育等社会各界给予嵌瓷传承艺人更多的支持和宣传,让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久远。

四、结语

优秀的文化是我们民族发展之根,不管是官方文化还是民间文化都是不能丢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文脉。“非遗”文化潮汕嵌瓷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技艺,不仅需要被保护,更需要我们珍视它、感受它,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许南燕,黄华明.论潮汕传统嵌瓷艺术中的隐喻文化[J].艺术探索,2012,(06):108-110.

[2]谢菲.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11,(03):93-98.

[3]潘鲁生.手艺调研:潘鲁生主持手艺农村调研报告[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

[4]卢小根.传统嵌瓷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12,(02):127-128.

[5]陈磊.漳州民间手工艺剪瓷雕艺术研究[J].雕塑,2010,(03):58-61.

作者简介:

9.潮汕民居特色解析 篇九

潮汕民居建筑“下山虎”和“四点金”

□中国易学堪舆学院院长 谢维成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这是潮汕村寨的大格局更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汕传统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

“下山虎”(又称“爬狮”),是潮汕府第的最基本构成单位。顾名思义,“下山虎”(“爬狮”)的形状真有点如下山之虎双似爬行之狮,它以大门为嘴,二个前房为两只前爪,称“伸手房”,以后厅为肚,厅两旁的二间大房为后爪。总之,有如浑身是颈,张开大口,吸纳天地精气,时时蓄势待发的狮虎。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和贮藏“精气”,它的大门还被做成凹斗形式,使整个建筑成一个葫芦般的嘴阔、径窄(内门框)、肚大的富于变化的空间,以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

“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广州出土的汉代明器和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的传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中可见其前身,其格局与云南白族“一颗印”住宅也颇为相似。

如在“下山虎”的前面再加上前座,就成了四角上各有一房压角的四合院“四点金”。

“四点金”的建筑构造方式是中轴线:前厅——天井——后厅。后厅前厅两侧各一房,占居四合院的四角,这就是“四点金”名称的由来。

“四点金”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得名。后面的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的“大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门厅两侧的“下房”是晚辈与仆人的居室,天井左右有回廊的南北厅,有的还有两间小房,作厨房或柴草房,又称“格仔”。“格仔”与大房之间有通往外面的侧门,称“子孙门”,取多子多孙出入之间。

“四点金”形体庄重,极象一个以后座的厅堂为身,“大房”为两肩,“伸手房”为双臂,“下房”为交手的抱气入怀的人体,它中间敞开的庭院天井是其虚怀纳气的空间,这种格局和“风水学”中“山凹环抱”的“风水”美格是同构的。

“四点金”一般对外不开窗,窗只开向内庭。这是因为“凡屋以天井为财禄,以面前屋为案山。天井阔狭得中,聚财”(《阳宅撮要》)。“财气”从大门或从上天降临积聚于天井后,再通过各房门窗“吸”进屋里,若对外开窗就是葫芦漏气,财气外泄。

“四点金”方正对称的格局极易扩展为宗祠和家庙。潮汕的宗祠就是在“四点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如将“四点金”回廊两侧的“格仔”和天井与后厅之间的“隔闪”(隔断),以及后厅和左右大房的墙统统拆去,使堂与堂,堂与厅之间相连,成为一个以中庭为中心的上下左右四厅相向的“亚”字形空间结构,并在大堂放上祖先灵位及神器,就成了可以祭祖的二进祠堂。王国维在《明堂寝庙通考》中言古代宗庙、明堂、宫寝“皆为四屋相对,中涵一庭或一室”,指的就是这种布局。

从这二进的祠堂开始,通过“四点金”与“下山虎”之间串联并联,即可组成大型民居群落。如在二进祠堂的蹭串联一“下山虎”就成“三厅祠堂”或“三厅亘”,这样不断串联下去可达“五厅亘”;又因中间的厅是通透的,只用木雕屏风和闪门格扇隔成客厅,以接待重要客人,故中厅也叫官厅(一般客人只在门厅接待),它是宗族聚会和举行婚丧寿诞家礼大典的主要场所。

祠堂后厅则是摆放列祖列宗的神龛,因此最为高大神圣。举凡族祭、社祭、醮祭、祖宗的生忌日等都要例行祭祀,每隔数年要举行一次大祭。大祭时摆上全猪全羊,其它供品,更是不计其数。老人们穿起了马卦,戴起了礼帽,随着主祭的号令,毕恭毕敬地叩头,经多次鞠躬祭酒和献供之后,鼓乐炮仗齐鸣,好不热闹。

为便于举办大规模的祭拜活动,祠堂厅堂必须阔大。然而,按照“小堂宜团聚,中堂略阔而要方正,大堂宜阔大亦忌疏野。”(《阳宅撮要》)的原则,太过阔大的厅堂就不免“疏野”而不聚气;空间过大阳气太盛,而祖宗的神灵属阴,从祖宗牌位所仰望所见到的天空(“风水学”称为“过白”)不宜太多。因此,为抑制过盛的阳气,潮人就在后厅与天井之间再建一“拜亭”这一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出发,上可抑制神灵前的阳气,使祖宗能够安亭祭祀,还可为祭拜的子孙遮日挡雨,又增加建筑气势。因而,“拜亭”的设置是潮人重宗法制的见证。

潮汕“四点金”和北京四合院比较,可看出二者文化底蕴的不同。它们同为四面闭合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院落圈较大但不一定在中心,宽大的庭院是由一系列房屋和联廊“围”合而成;而潮汕“四点金”则房房相接,左右对称紧凑简练,天井位于中庭,北方宽大的庭院被缩小为狭小方正的天井,好像是“挖”出来的。北京四合院大门都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上,这是因为京都之地皇权甚重制度严密,只有皇帝的宫殿和庙宇的大门能居中面南,故北京“四合院”不能在南面中央开门,而应依先天八卦(即伏羲八卦)将大门开在西北角(西北为艮,艮为山)或东南角(东南为兑,兑为泽)上,这样才能使“山泽通气”。

上一篇: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研究下一篇:新录公务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