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想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2024-06-13

以梦想为话题的高考作文(精选19篇)

1.以梦想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篇一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精选11篇)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应用极其广泛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优秀的话题作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1

梦想,是人类进步的源头和基础;梦想,是个人成功的起点和动力;梦想,是一对美丽的翅膀,它能让我们飞向蓝天,遨游四海;梦想,是甘露,是上天的恩泽。

梦想,似乎远在天边,梦想,又似乎触手可及;也许,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更可能有些人没有。我,一直就是,我没有目标,只能这样混下去;我没有梦想,只能这样堕落下去。

其实,小时候,我也有过梦想,那大概是每个女孩子都想过的吧“服装设计师”!后来是“发型设计师”因为不能确定一个真正的目标,所以,我把它们揉在一起,爸爸让我做一个好老师,可是,毕竟我的最初梦想不是老师,我也没想过。所以我失望了,一个没有梦想的人过的太平凡了,我现在,还在堕落,还在寻找一个真正属于我的梦想。

还有一些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可是他们“懒”他们不去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梦想,不朝着那个目标努力,依我看来,那些人更“庸俗”!实现梦想不是靠运气,而是靠自己,靠勤奋,靠努力。

爸爸说:梦想有很大的魔力;妈妈说:梦想与兴趣也有关系;奶奶说:梦想,是一个聪明人应该有的;爷爷说:实现梦想,是要辛苦努力的;姐姐说:梦想,是每个人心中最纯洁的东西。

哦,我明白了,我也知道了,我也拥有了一个属于我的梦想,我的梦想是“校长”一名优秀的校长,我为有一个真正的梦想而自豪!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2

傍晚时分,我正和妈妈走在光谷步行街消食,忽然听见一阵喧闹,便疾步奔去。挤进人群,一个不高的年轻小伙子映入我眼帘,只见他手抱吉他,轻轻晃晃身子,“当”地一声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哦,原来是街头卖艺的呀。可他面前的吉他盒里,除了一些零碎,还有一张纸,上写着四个大字-----坚持梦想。

街上人来人往,可这些嘻哈吵闹的人群和按喇叭的电动车,丝毫没有使他分散注意力。随着美妙的音乐,他哼出了一段流行乐,忧郁、低沉、缓慢、有力,很动听。我呆呆地站着,痴迷地听着,仿佛来到梦境。可妈妈偏不领情,这时走过来,把我往回拉,说该回家了。

我回到了现实,往回走了几步,突然想起那个吉他盒,就向妈妈摊开巴掌。妈妈板起脸:“他又不是残疾,要咱去养,凭啥?!”要是往常,我一定会吐吐舌头,表示自我没趣,但今天,我只是回头望望,幽幽地说:“这点钱,也许并不能帮助他吃饭,但是,也许会改变他的一生!”妈妈被我的话震了震,没有回答。我接着说:“这钱,代表着我对他的支持。不管他将来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我都会为我今天的行为感到自豪。当然,我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他能站在真正的舞台上,尽情地歌唱,虽然我并不认识他,可我喜欢他的歌声!”我盯着妈妈。她从口袋里抽出一张一元纸币按在我手里,点点头,没说话。

我慢慢向他走去,在看到那四个大字------坚持梦想时,我想到了《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我相信,他的未来不是梦,只要他认真过每一分钟;他的未来不是梦,因为他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我弯腰把钱放在盒里,转身时,听见了轻轻的一声“谢谢!”。我深吸一口气,抬头仰望绚烂的星空,那每一颗星星,都像是梦想的影子,在天空中遨游。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3

是太阳,在黎明之时总将光芒万丈;是江河,在曲折之后总将涌入大海。心中有梦,梦想终将开花。在风雨之后,是树苗总将枝繁叶茂。永远说绿树终将成荫。

我喜欢树,喜欢树的枝繁叶茂,常常幻想在林中跳跃。微风,绿荫,还有那午后的阳光,享受微风徐徐,聆听那阵阵林涛之声。我为此种下片片树苗,盼望着,盼望着绿叶遍布那座山岗。微风吹起,林涛之声不觉。我愿因此等待。

阴云连绵几天,常有雷声滚滚。狂风在窗外呼啸,我坐立不安,心中也随这场大雨的来临而起伏。该来的终将会来。乌云倾下雨水,在空中汇成一川江流,豆大的雨水冲刷着道路。泥路已如油膏般粘稠,我艰难地行走。天边闪着电光,雷声隆隆。狂风席卷雨水向我扑来,我的身体在风中瑟瑟发抖。雨水打击着树苗,被防风压弯了腰,雷鸣在呐喊助阵。但在风势减少之时,他们依然伫立,即使绿叶被打落,枝干被折断。

我沉默在一旁,望着、看着,却无能为力。我愤怒,我呐喊,抱怨世间不公,恨我懦弱胆小。但四周只有风声、雨声、雷声一片。我曾失望,放那当初的梦,但当太阳重新普照大地之时,天空湛蓝,行云穿行。一片树苗在阳光下伸枝展叶——梦仍在。

丁尼生说过:“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奥普拉说过:“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所以只要有梦,梦想终会实现;只要是绿树,绿树终将成荫。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4

其实,我有很多的梦想,我也希望我是全能的,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只有这三个梦想……

(一)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在我的心中,医生是伟大的,它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生病时,她们能治好我们,给我们创造新的生命,当人们遇到生命危机时,也是因为她们的及时抢救才能得到健康,就连我妈妈的腿和奶奶的病也是她们治好的。

她们每天夜以继日的工作,有时候,晚上还不能睡觉,还要守在病人的身边,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她们不求回报,只希望病人能尽快康复。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每天拿支铅笔给我的布娃娃打针,玩都可以玩半个小时,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倒觉得很开心,有时还觉得自己很傻,这么大还在玩布娃娃。

(二)我的第二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演员。想象着自己站在舞台上,有那么多的粉丝在为自己尖叫,为自己喝彩的场面就兴奋!还有那么多的影迷在台下为我拍照,招手,可能还会向我送花,我会走下台跟他们击掌。

走在大街上,还有那么多的人追随着我拍照合影,有可能他们还会给我送东西贺卡,会向我招手。

(三)我的第三个梦想是当一名爱护宠物的人。

有宠物生病或受伤时,我都会给它们治疗,让它们康复。有时我还会逗逗它们,摸摸它们的头,让它们去捡我丢过去的球。让它们喜欢我,跟着我,让它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家。

这就是我的梦想,让我们努力去实现吧!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5

《开学第一课》,是中央教育部联合推出的一部教育片。今天,我打开电脑,也观看这部教育片。

今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梦想”。女航天员王亚平、女孩付丽娟、舞蹈老师廖智、钢琴大师郎朗……他们都有梦想,他们都成功了。可是,成功背后是多少泪水和痛苦。就拿女孩付丽娟来说。她每天清晨都要跑六个小时的步,跑完之后,累得坐在地上站不起来。挺凳子的时候,一挺就是十多分钟。

看了这么多人的成功事例,我觉得,他们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有自己的梦想。我也有梦想,一个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梦想,那就是当上中国的女。以前我曾对别人说过我的梦想,但无一例外,所有人都笑我异想天开。我想:以后如果梦想成真,我一定会来到《开学第一课》的课堂,告诉他们:如果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不怕别人去怎么说你,看待你,你只需要踏踏实实地走好实现梦想的那条路。

梦想,像一股动力,推着我们向前奔去;梦想,犹如一盏明亮的灯,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为我们指引一条前进的道路;梦想,它能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6

我们都怀揣着梦想,我们想展望未来。为什么祖先要把梦与想相联呢?也许他希望自己的后代的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要有梦想的存在吧了。不希望是一个行尸走肉的人。“梦”是有林和夕组成的,那它有什么含义呢?一个人在夕阳下想着他以后怎样规划自己的未来。想着自己的梦想,而林是茂盛的,所以一个人的梦想是不止一个的。

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那将来怎样联想未来,怎样努力现在展望未来呢?

“想”是有相和心组成的它的含义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大胆的向着未来向像。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我骄傲,我自豪。祖先们这么有智慧,我们应该向祖先学习他们的智慧。

祖先们创造了梦想,创造了现实而他们又用自己的智慧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们创造了坚固的长城,创造了美丽的圆梦园,创造了古老的故宫等。这就是心中有了梦想的存在而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许多农村的孩子,都为自己的未来而拼搏;而努力。正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着梦想,所以才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而奋斗的那股干劲,而拼搏。

为什么李连杰、刘伟、章子怡等,都有自己的事业上做的那么成功,就是因为他们都怀揣着梦想。有了梦想就相当于跨出人生的第一步成功,所以我们也要为自己的第一步设立一个梦想,在设立梦想的同时也要一点一滴的去实现它。

梦和想的相连,铸就了无数的成功人事,它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7

这个假期该怎么过呢?我还真得好好计划。

放暑假了,我想去图书馆里看一看书,在图书馆里写作业,那里很安静,没有外面汽车的吵闹声,在那里学习和阅读可好了,这一定是假期小朋友的乐园。所以在这两个月的暑假里,我决定去图书馆。

到了图书馆,大家都在图书馆里安静地看书,写作业。人们说话的声音都轻轻的,连走路也轻轻的。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我喜欢的书,就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看了一页又一页,我几乎忘了时间。我看完了又去图书馆那边,有几排桌子,我看见了许多人都在桌子上写作业,看书。我也找下一个位子坐了下来写作业。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做作业效率特别好。

过了一个小时,我又开始看起书来,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书,那些书让我爱不释手,让我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图书馆,是假期里小朋友们的天堂,你想和我一起去吗?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8

蔚蓝的天空中,曾飞过几只悠闲的白天鹅。它们纯洁,它们自由,它们高尚。随着它们的飞扬,我的梦想诞生了。

在小时侯,曾读过丑小鸭的故事。丑小鸭刚出生不久,就不受人喜爱。同伴不理它,母亲不爱它。于是,它里家出走了。在出走的一年中,它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学会了自立。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原本其丑无比的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多么美丽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没有做不到的。丑小鸭经过努力变成了白天鹅,我们经过努力也会做的`更好。

我想成为白天鹅,自由的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中,受众人的青睐;我想成为白天鹅,嬉戏在碧绿的湖面上受众人的羡慕;我想成为白天鹅,号令群雄,受众人的称赞;我想成为白天鹅,飞过重重高山,到达理想中的大海。

朋友们,即使你是“丑小鸭”,也不要太忧郁。毕竟,人不因美丽而可爱;却因可爱而美丽。一年四季全是花季,好美丽,好浪漫,好飘逸。但总会遇到不解的困惑和迷茫。也许你想成为柴可夫斯基曲中的白天鹅,周笔畅唱出的白天鹅,那么就努力吧!像我一样,心中有梦,并向着梦飞翔。我相信,只要经过努力,拥有白天鹅般高贵的气质,我们都是白天鹅。

青春是梦,玫瑰色的年华,爱做梦的季节。夜里,我把我的梦折成一张纸船,放飞在青春之海中。梦中,我成为一只白天鹅,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9

我从小就有许许多多的梦想,而且,还都不一样!想知道吗?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我梦想过当医生。因为我小时候,总是生病,一生病就住到了医院,于是,一到出院的时候,我就会往家里带一些针管啊,输液瓶子啊,等等。学着医生的样子,给家里的娃娃治病。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当医生就可以给人治病!

我梦想过当作家。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写作文写的特别的棒,每一次写完作文,老师总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我点评我的作文,然后再让我读自己的作文,之后就会表扬我。当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在我身上,有些同学都快羡慕死了。那时的我也为自己感到自豪,我真想成为一名作家啊!

我梦想过当宇航员。自从神州5号上天,我就十分的羡慕,我一定要成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女孩子。登上月球多神气啊!从月球上拿一把土,带回地球,把它永远的珍藏。多么有价值啊!

我梦想过当音乐家。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学上了弹电子琴,那时,我是电子琴班弹的最好的一个,老师也经常表扬我,在快过年的时候,老师就会开个音乐会,就属我弹的曲子最多,我真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啊!

我的梦想有许多,但其中有一个梦想,到现在我都一直不改变——成为一名老师。

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上课总是说话,终于有一天,被老师给发现了,没想到,老师过来,二话没有说,就狠狠扇了我一耳光,然后就让我站了一节课。我当时气急了,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当一名老师,这样,我就可以这样对待我的学生了!

我以后一定要成为老师,为我的梦想奋斗吧!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10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想。也许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困难。但这并不是阻碍我们追逐梦想的理由。

在我的心里一直怀抱着一个梦想,它深深地埋藏着,它就像一颗孕育着我追逐理想的种子。它在我心底生根、发芽——做一名出色的演员。

我想做演员,并不是因为那些荣华富贵,更不是为了成名后,那些虚情假意的赞美。而是在演戏时,体会其中的乐趣,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咸。让自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当中变得更加优秀。

演员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他们背后付出了比常人要多几倍的努力。所以,我现在更要好好学习,要比别人多付出一倍的努力,使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

电视里的情节有喜有悲。喜,令人捧腹大笑。悲,令人极度悲伤。我对演员心生敬佩,演技一流,演什么像什么,演得惟妙惟肖。这就是演员令我佩服的一点。

当然,实现演员的这个梦想并不简单。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就算那个道路上荆棘密布,满是泥泞。也要坚强地走过去。想要实现梦想,就从现在开始吧!

梦想是黑暗中指引道路的明灯;梦想是天空中闪闪发亮的繁星;梦想是沙漠中给予希望的绿洲。梦想!是需要人去追逐的。追逐梦想的途中,或许荆棘密布,或许会身负重伤。但抬头就是一片璀璨的五彩缤纷的星空……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11

筝翔蓝天,放飞梦想。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是放飞梦想的时候。

我们来到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了。我找了一个地方,从爸爸的手里拿过风筝放起来。

风筝飞上了天,我一手拿线轴,一手牵着风筝线。天上的风筝各式各样,爸爸说:“快点放线。”我把线放了出去。仰望空中,有的风筝飞起来像翱翔的鹰,有的是飞机在俯冲,有的是哆啦A梦。

我的是一条眼镜蛇,它有一条长长的身子,五颜六色的,头是三角的。

风不吹了,风筝像喝醉了酒一样,一摆一摆地落了下来。

老师一声哨响,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广场。

2.以梦想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篇二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 以“底线”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指导:

要就该作文材料写出一篇出色的文章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选定立意时, 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能体现材料、话题的本质意义, 在准确的基础上追求新颖、高远和深刻, 自己有话可说。

底线的内涵是什么?底线是最低限度, 是不可以逾越一步的界限。它关系到自身行为的一个需要固守的界限。比如信仰、道德、良知、人格等等, 这些做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就是人生的底线。譬如说对待亲情很珍惜, 对待爱情不背叛, 成就事业靠实力, 所得金钱要合法等等, 皆是人生底线。陶渊明、朱自清、齐白石因为把握住了做人的底线, 而名垂青史;秦桧、汪精卫因为失守了做人的底线而遗臭万年。这些是历史事实性材料。剽窃抄袭, 官员公款赌博、庇护走私;医生销售假药、索要红包;商人偷税漏税、伪造假账, 这些是现实性反面事实材料。现实生活中, 做人或做事不可逾越一定的规则或最低限度, 超越或突破了, 就会付出代价。

“道德底线”在不同的领域、场合, 对于不同的人, 情况是不同的。应该具体分析出哪一种道德。如守信、爱国、忠诚、善良、仁厚、能关爱别人、有奉献精神等。坚守人格底线, 具体分析出是维护自身的尊严, 坚持自己的追求, 志趣, 信仰, 原则等。坚守伦理底线则应分析出恪守孝道, 虎毒尚不食子之类。坚守伦理底线则应分析出恪守孝道, 虎毒尚不食子之类。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 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 就是处事的最基本的准则, 也是人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假如我们为公众设定一个过高的道德底线, 结果会怎样?汶川地震后, 有人心怀大情大义, 舍弃一切去救灾。他们的美德值得敬重, 也可鼓励每一个人都向他们看齐。但是, 我们不能强制每个人都必须做到舍己为人, 因为那是道德上限。我们只能要求一个人必须做到坚守道德底线。道德底线毕竟是在极端情况下也不得逾越的红线;在正常情况下, 在可能达到更高标准的时候, 我们需要追求, 需要超越。卓越的人格和完美的人生, 呼唤着超越。我们没有完美的人格, 但我们可以站在道德的底线上, 向着更高的高度攀升。

其次, 设置好的分论点, 论证才能形成严密的逻辑链。

当一篇议论文立意明确之后, 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 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 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常规的分析法, 即面对中心论点, 可以提一些问题, 如“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就此列出分论点, 然后再进行筛选。

从“是什么”的角度设置分论点:对金钱坚决说不, 这是良知的底线;敢于质疑权威, 坚持事实, 这是求知的底线;一心为民, 精忠报国, 这是为官的底线。从“为什么”的角度设置分论点: (1) 守住自己的底线, 创造人生的辉煌;守住自己的底线, 缔造企业的传奇;守住自己的底线, 铸造了民族的傲骨。 (2) 坚持自己的底线, 方可赢得他人的尊重;坚持一名企业家的底线, 方可赢得人们的认可和赞誉;坚守良知的底线, 方可赢得自己精神上的解脱。 (3) 因为坚守诚信道德底线, 成就了商鞅变法的壮举;因为坚守诚信道德底线, 成就了海尔企业跨国公司的梦想;因为坚守诚信道德底线, 成就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4) 坚守道德底线, 为自己赢得荣誉;坚守道德底线, 为企业谋求利益;坚守道德底线, 为国家赢来别国的尊敬。从“怎么办”的角度设置分论点: (1) 坚守底线, 需要破茧成蝶的耐心;坚守底线, 需要舍己为人的勇敢;坚守底线, 需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心。 (2) 底线, 需要我们用坚韧的毅力去坚持;底线, 需要我们用奉献自我去支持;底线, 需要我们挑战自我去打破。 (3) 坚守道德底线需要一颗诚实的心;坚守道德底线需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坚守道德底线需要不畏死的精神。 (4) 坚持自己的底线, 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自己的底线, 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坚持自己的底线, 需要我们执着自信。

3.高考,为梦想和命运而战! 篇三

如今看看走过的路,我的心态已变得坦然。虽已告别那个刀剑光影的战场,可个中的酸甜苦辣又如何敢忘。只是,我一直记得——高考,只向弱者开枪!

考场如战场,高考可不是儿戏,岂能马虎应对?你心中肯定这么想。是啊,毕竟自己领悟到了备战高考的艰辛。但是有时候过分的关注反而会增加你的包袱。在高考到来之前,你的脑子里是否除了学习与成功,是不是什么都可以抛开?但是,我想提醒你一句话——一切顺其自然,以平常心处之。

实不相瞒,我其实挺看不起高考的,我认为高考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吓唬人,尤其是对弱者而言。当我们以一副强者的姿态来面对它时,它就不能吓到我们。

记得高三下学期的那个冲刺阶段,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都开始了紧张而激烈的复习工作,而我却在这个时候放松下来。我身边的同学都对我说:“你活得够潇洒的!”对我而言,千金万银都难买到这种“潇洒”。

虽然我们嘴上不说什么,但是面对高考,我们的心里都有一飞冲天的渴望,因此,我们难以做到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高考。归根到底,这是因为我们太在乎它了。相反,当我们能平复心情,做到坦然面对高考,不计名利得失,坚定自己远大的志向,为自己的前途放手一搏时,我们会发现,高考也就那么回事儿,我们在它面前,原来可以活得这么轻松……

有个道理相信不说大家都会明白,那就是凡事贵在有信心。当你相信自己的能力时,你就会变得比实际中的自己还要强大。

在高考前,我曾请教过不少学长学姐,他们都告诉我说,高考前的自己是如何紧张而迷茫……毫无疑问,这些信息很快使我变得忐忑不安。但是,当我亲自做了一遍高考试题后,我才发现,其实高考并不如传说中那么神秘,那些所谓的心理障碍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开始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来坚定自己的信心。我曾在一篇日记中,告诉自己:只要你有信心,并持续地保持这份自信,你一定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

那天,在赶往高考考场的路上,我的心一直在狂跳,但我还是努力安慰自己:放心去考吧,你一定行的!当试卷发下来后,原本紧张的心情已经荡然无存,我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答题中去。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竟把这场考试当成了一场模拟考试。我一边答题,一边在心里哼起小曲来。就在准备写完作文时,我的耳边忽然响起了老师的提醒:离考试结束还剩十五分钟!直到这一刻,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我在高考考场上!

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想,大多数同学都会这样认为,在考试前一周抓紧时间复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未必,我觉得考试前最重要的一点是休息,而并非继续埋头苦读。

在备战高考一年的时间里,大家的神经始终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未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所以,临考前,我们就有必要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情,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尤其是高考前几天,适当的复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我们可以选择跑跑步,使自己狂热的心渐渐冷静下来。当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看一些课外书。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考试前几天要看一本武侠小说。对我而言,看小说能有效转移我的注意力,这也是一个使我的大脑得到彻底放松的好方法。要是在考试前一味地拼命复习,进考场后,我肯定会萎靡不振。这样,又怎么会考出好成绩呢?

事实上,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许多知识都已储存在我们的大脑里。在这种循序渐进的积累中,大脑已归类得井井有条。高考前,若是你忽然增加工作量,反而会把凌乱不堪的知识都覆盖在有序的知识体系上。这样一来,到了高考,我们就不容易挖掘平时的记忆,这就会出现像很多同学所说的那种感觉——在考场上看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可是又做不出来。

当然,我并非反对高考前进行复习,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有序的复习,尤其要在不影响自己休息的前提下进行复习。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相信你已迈出了高考成功的第一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高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也就并不稀奇。每当遇到问题,能帮助我维持心态的事情就是和父母交流。

我爱我的家庭,也看重家庭的力量。高考前,最愉快的时间便是和父母一起坐在饭桌上的时候,因为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畅谈一切。这让我看到除了高考,还有很多值得我珍惜的东西。

当然,我也经常和父母谈心。每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出现考前焦虑情绪时,我总愿意和父母促膝谈心,哪怕有时会占用一些复习时间。

记得考试前两天,我把父亲给我的一千元生活费给弄丢了,这对我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我心里很着急,情绪也变得有点低落。我告诉了父母,没想到父亲笑着对我说:“破财挡灾,好运将来!”从父母乐观的态度中,我受到了极大的鼓励,我下定决心不辜负上天给我带来的好运气。在高考考场上,我很快摆脱了这件事给我带来的阴影。

真正的高考,对我们来说仅有一次。同学们,珍惜这一次难得的机会吧!当你走过这条路再回首时,你会觉得它是多么令人难忘。

4.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我一直想成为一位很了不起的发明家,发明出很多新奇的物品。我有一个日思夜想的梦想,最近一段日子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发明出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动力的汽车。

一天晚上,我正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着发明的事,却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想象中的实验室。我欣喜万分,立刻动手发明了“二氧化碳车”。这种汽车有三种好处。第一种好处是:能够以二氧化碳作为前进的动力。这样一来,就可以省下很多汽油,减少尾气的排放,还能保护环境呢!第二种好处是:这种汽车的轮胎是不锈钢所做,而且还是真空的。只要有了“二氧化碳车”,就不用担心爆胎了。第三种好处是:这种汽车还有在水里行驶的功能。这样不仅可以开着汽车在海里尽情的观赏风景,还能潜水呢!

我还想在实验室里为人们带来更多神奇的东西。我会发明一种神奇的药,使人类不会失去亲人而痛苦。我又发明一种“保护频临灭绝的动物“自然世界”让动物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有梦就能赢,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5.以追逐梦想为话题的作文 篇五

有人想当作家,有人想当明星,有人想当军人,有人想当医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让人尊敬的教师。有梦想才会有追求,追梦是我拼搏进取的精神支柱,伴随着我成长,引领我走向成功。

儿时的追梦故事,带着几分天真与幼稚。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经常和弟弟、邻居家的小妹妹一起玩老师教学生的游戏。怎么玩的?别急!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讲来。奶奶家的大门就是我辛勤耕耘的黑板,两块砖头就是我们精挑细选的凳子,自己的膝盖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桌子,地上的一根小木棒就是我们的教鞭,门前那块方方正正的空地就是我施展本领的讲台......因为他们还小,所以我教他们拼音。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拿起教鞭,有模有样地教他们学读。当他们学得认真时,我会给予他们表扬;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会及时地鼓励他们;而他们没有认真听课时,我会严厉地批评他们,就连在一旁干活的奶奶都夸我还真有几份老师的摸样呢!现在,我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不会再做那样幼稚的事情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做老师的感觉。

前不久,我们班一名同学因为比赛请了几天假,回来后老师问谁愿意给他补习落下的功课,我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小手。这个暑假,远在老家的堂弟、表哥来到了盐城陪我,每当他们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目时,我总会不由自主的去教他们,因为我喜欢这种当老师的感觉,仿佛我就是一名真正的老师,在认真地教自己的学生,一有时间,我总是让爸爸妈妈给我讲做老师的故事,教我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6.以青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 篇六

盘踞在古老东方的中国,自上世纪,就不断有人提出了“强国”“富民”。清末民初的动荡岁月动摇不了仁人志士的坚定意志;日寇铁蹄的侵犯浇灭不了中国人民热血澎湃的强大之梦。强大了,就可以挺起脊梁;强大了,就可以捍卫祖国、保卫边疆!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长达一个世纪的侵略,已将昔日美丽富饶的中国摧残得遍体鳞伤。中国这百年屈辱史已牢牢印刻在所有中华儿女的心中。好在,在那个年代,拯救中国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到了新世纪,我们渐渐富强了。成功申奥、加入世贸、举办世博……数不清的成就让中国渐渐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更是让千万华夏子女欢呼振臂。热传的“航母style”更是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激动与兴奋。“崛起”,多么神圣的一个词,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离“复兴”不远了?

当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完成梦想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明日的太阳,我们青少年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总是会给予我们许多触动。

当学习倦怠之时,问问自己,你的梦想是什么?当遭遇挫折只是,问问自己,你的梦想是什么?当再无自信向前冲时,问问自己,你的梦想是什么?是成人,是成才!

做一名辛勤的老师,用粉笔创造知识殿堂;做一名尽职的医生,与死神争分夺秒;做一名渊博的学者,用笔杆子奋斗;亦或是做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永远冲在危险的最前锋?不求名、不求利,这些普通的梦想其实就是我们深切的希望。

在校园,这个梦想启航的地方,我们满怀希望!千千万万的中学生,终将成为祖国明日的栋梁!

7.以梦想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篇七

一、案例及样本选择

(1) 案例选择。凤凰网目前日均覆盖用户数 (UV) 超过3800万, 月度覆盖用户数超越2.8亿, 稳居中国第四大门户网站。[1]根据凤凰网提供的流量数据来看, 我们选取媒体的标准并非用户数量, 而是该媒体在华语圈的影响力。根据Alexa网站统计数据显示, 凤凰网一直保持着相当靠前的位置, 在中国排名第17, 世界排名第64, 足见其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而其本体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性华语卫星电视频道。作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传媒平台, 拥有凤凰传媒集团的雄厚实力;凤凰新媒体秉承”中华情怀, 全球视野, 包容开放, 进步力量”的媒体理念, 为主流华人提供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视频跨平台整合无缝衔接的新媒体优质内容与服务。[1]“提升高度、塑造品牌、打造经典”的目标和“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等明星栏目在全国范围拥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且, 早在1996年凤凰卫视就开始影响整个华语圈, 故本文选择凤凰网作为分析对象。

(2) 样本选择。本文以高考开考前三天和出成绩前两天为时间框架, 选取从2014年6月4日至2014年6月20日这半个月中的所有日期, 随机选取7个构成一个完整的星期。其中, 星期一为6月4日, 星期二为6月10日, 星期三为6月18日, 星期四为6月12日, 星期五为6月13日, 星期六为6月7日, 星期天为6月8日。接着, 本文搜集了凤凰网在这个随机构成的星期中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高考作弊”的资讯, 除去重复的资讯, 得到共计36篇有效样本。

本文采用基于框架理论的内容分析方法, 对这36篇资讯进行了逐篇阅读理解并分析出与“高考作弊”相关的主要因素。

二、资讯发布内容分析

通过对凤凰网发布资讯的内容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其主要的传播议题框架, 透视出凤凰网在内容传播方面对资讯的传播情况。

(1) 内容定位。来自凤凰网的36篇资讯都聚焦于“高考作弊”新闻事件, 其中有17篇是关于各个省市严厉打击高考作弊的新闻资讯, 反映了凤凰网在传递积极信息方面还是占有一定力度的。这些资讯力求传播严防“高考作弊”、高考作弊会有严重过后果的新闻信息的定位也体现出其本体凤凰网对“高考作弊”新闻框架的定位是准确的的特点。

(2) 议题分析。“议题”反映出一个网站的传播方向、内容框架以及网站与媒体本体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参考对象为考生、枪手、枪替、家长、领导、大学生、贩卖、管理部门、法律、团体作案、诚信这11个项目。由图1中凤凰网的资讯议题分布情况来看, “考生”的议题数量明显高于其他议题, 这说明与“高考作弊”利害关系最大的还是考生命运。“枪手”、“团体作案”等新闻议题的数量在其他中属于排名靠前的, 这说明这两种作弊手法是常见的方式。而法律、管理部门这类议题则排名较为靠后, 说明媒体对“高考作弊”的法律和监管方面的报道还有些单薄。凤凰网的议题设置也显示了一般媒体选择新闻议题的价值取向。

在议题编码中, 由于“高科技作弊”成为高考近年来非常热门的一个新闻议题, 引发了大量社会舆论, 故单独分为一类。而在凤凰网的议题中, 高科技作弊就占到了7%的比重。可见, 凤凰网在发布资讯时, 注意选择发布与高考议题相契合的内容。表格显示, 领导、管理部门和法律这三个项目数量差异不大, 说明凤凰网在发布与“高考作弊”内容相关的前提下, 也试图通过一些建议、管理类的新闻评论内容加深凤凰资讯的深度。

“贩卖作弊器材”也是“高考作弊”议题中比较受欢迎的一个, 但是因本文所选的时间区间中发生较少, 故而“贩卖作弊器材”新闻所占比重不大。在高考前两天的新闻里, 因全国各地都在严厉打击贩卖高考作弊器材, 贩卖器材新闻数量出现明显增长。“大学生”和“枪手”这两个议题则体现出凤凰网试图通过资讯发布来告诫大学生“枪手”对高考考生和社会的危害性。其中, “枪手”主要是凤凰网的一些资深评论里出现的, 如“枪手们拿着真正考生的证件, 虽然照片不符、指纹不对, 却能够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进入考场, 然后全身而退”等;[2]“大学生”则是在指责“枪手”的行为时所针对的目标人群, 如“其实从表面上看, 在校大学生争做‘枪手’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 为了一些经济利益, 怀着侥幸的心理去替考, 但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却是这一群体步入大学校园之后, 迷失自我, 经不起社会上一点点的利益诱惑, 误入歧途。”[2]

三、资讯发布方式分析

资讯的发布类型可分为消息、通讯和评论, 通过分析凤凰网的咨询发布情况, 可以了解媒体对“高考作弊”这一内容传播的把握情况。在36条来自凤凰网的资讯中, 共有消息32篇 (88.89%) , 新闻评论4篇 (11.11%) , 通讯0篇。由此可以看出, 关于“高考作弊”的新闻发布类型大部分是短消息, 满足受众的浅层求知需求;新闻评论可以让受众知晓高考漏洞出在哪里, 但是通讯文体的零发布意味着“高考作弊”事件的具体来龙去脉和作弊团伙的深层人格因素受众都无从知晓。也就是说, 媒体报道框架中, 少了对事件具体内容的呈现, 如说媒体一直在关注“高考作弊”的黑幕, 却很少告知受众“高考作弊”黑幕的主体究竟是谁。资讯发布的类型并不等同于资讯内容的类型。通过对所有抽样文本进行逐篇分析, 可以看出凤凰网在选择“高考作弊”资讯方面的技巧。

(1) 原创资讯。如图2所示, 在凤凰网发布的2条原创资讯中, 分别为来自海南和青岛的资讯, 都是当天的主打文章和关心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 其中资讯的标题和原文标题相同, 内容也是突发性新闻。事实上, 网站在以快讯等形式报道突发性新闻上拥有传统媒体难以比肩的优势。另有34篇 (94.44%) 为来自其他媒体新闻的内容。在这方面, 凤凰网会非常清楚地标明新闻来源。而转发自其他媒体的文章题目有一部分做了修改, 被改为更加简短或者更加吸引眼球的标题。这体现出媒体在内容传播形式上已经开始注意适应媒体自身发展的要求。

(2) 转发资讯。在图2中可以看到, 2篇来自凤凰网子栏目/版面的官方网站, 主要包括“凤凰网海南”、“凤凰网青岛”等。事实上, 这些子网站发布的内容才是凤凰网原创新闻内容的主要集散地, 进而通过影响力更高的凤凰网进行二次甚至多次传播。另有34条 (94.44%) 来自其他刊物。可以发现, 凤凰网的资讯来源媒体集中分布在我国南部, 如“羊城晚报”“广州日报”“荆楚网”“南方都市报”等, 这说明凤凰网对南方媒体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并且对南部省份的“高考作弊”关注度较高。其次, 凤凰网的消息主要来自官方网站, 转载次数最多的当属“新华网”, 转发了6篇关于“高考作弊”话题的资讯, 还有“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和“人民日报”的文章。这说明对于严肃类的新闻话题, 凤凰网还是比较倾向于看官方消息。总的来看, 凤凰网关于“高考作弊”的资讯主要来自内容所报道的地方, 如广东考生作弊的事件就来自“南方都市报”。

四、结论

凤凰网在预告和发表新闻作品、播发突发性新闻、与受众和其他媒体交流、获得新闻线索和新闻信息源方面有传统优势, 因而成为各个媒体消息被转载的阵地。本文所研究的凤凰网自高考开考的前几日就开始准备报道高考的相关事宜, 至今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报道态势并不断进步。本文通过对凤凰网官方网站对“高考作弊”议题的发布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了抽样内容分析, 总结了“高考作弊”新闻框架的特点和状态, 并据此为媒体如何更好地报道“高考作弊”这一议题提出了建议:

首先, 凤凰网发布的有关“高考作弊”的资讯几乎全部是及时转发自其他媒体新闻事件和信息, 这与其本体凤凰卫视强调新闻性特点是不相承的。凤凰网应该多发布自身的原创性消息以吸引更多读者关注本网的“高考作弊”事件。其次, 通过对36条资讯内容的议题分析发现, 凤凰网选择的新闻议题与本体凤凰卫视的议题选择并无太大区分, 遵循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理念, 将其照搬到网站内容中。这样, 网站就失去了其媒体特性与优势。由图一可知, 在高考作弊这一问题上,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也没有相关的政策出台。那么网站就应该多报道这一方面的事情, 而不是一味地转发, 人云亦云, 缺少创新的地方。事实上, 凤凰网可以做一些有关高考作弊的深度调查栏目, 这是受众关注的焦点, 也是传播“高考作弊”这一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凤凰网.凤凰新媒体[EB/OL].http://career.ifeng.com/intro/.

8.突破高考话题作文的审题 篇八

话题作文虽然较以前的材料作文对考生的限制少了,但限制少不等于没有框限;审题难度降低,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海阔凭鱼跃,鱼不能跃入天空;天高任鸟飞,鸟不能飞进水底。从这几年高考作文情况来看,因审题不仔细而导致偏题跑题的作文仍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审题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

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

“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即材料中暗含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等等。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 “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材料中“丢弃”是个关键词,“有弃有取,有失有得”是个关键句。年轻人在人生的渡口必须做出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尽管故事没有给出结论,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倾向我们应该清楚――诚信不可抛。这就是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据此立意命题,方可准确无误。尽管作文的话题是“诚信”,但文章内容必须围绕“诚信不可抛”来写。然而少数考生写诚信可抛,可见是未审透材料、未看出材料中隐含的观点。

再如2005年全国卷Ⅲ的话题材料: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的思想倾向:忘记仇怨,铭记恩情;忘记矛盾,铭记友善;忘记厌恶,铭记感激。它正好暗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结草衔环”“乌鸦反哺"等美德。“忘记”意味着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铭记” 意味着感激、感恩和知恩图报,但不论是“忘记”还是“铭记”,都要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忘记与铭记”是在引领考生正视过去,正确地看待历史。考生只有正确解读了材料的内涵,方能从容应对,写出精彩的文章。

二、审提示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考生的思维方向的作用。能否审清提示,往往直接影响着考生思路打开的宽窄程度,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审提示”的关键在于围绕提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

例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提示“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正如最后一句“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所言,作文的提示能让考生展开无限的遐想。

萧乾的“几个枣核”写出一个老华侨的深深乡思,张新民的“两次下棋”确定一个车间主任,鲁迅的“一个圆圈”刻画出阿Q的麻木无知,吴敬梓的“两根灯草”写活了严监生的悭吝本性,奥莱尔的“车厢一幕”鞭挞了二战的血腥残酷,茹志鹃的“两棵樟树”讴歌了宋庆龄的人格品质……。

生活中看似很简单、很平常的小事,却往往能挖掘出极丰富、极深刻的内涵。不是常说“一粒砂粒看世界”,“一滴水能折射出一个太阳”吗?相信只要考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平常小事进行联想、开拓、深思、挖掘,一定能通过“一枝、一叶”发现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写出令人惊喜的文章。

再如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提示: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这其实是在告诉考生应从相似联想的角度寻找作文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自己家的孩子最聪明,妈妈的话语最可信,故乡的水最甜,家乡的月儿最亮,情人眼中出西施等。高中教材《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子以为我美也是如此。

“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这就为考生寻找作文材料开辟了一个新的天空——相反联想,即不以感情的亲疏来认知事物。这方面的作文材料考生也应能找出许多。古人所提倡的“唯才是举”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就是不以感情的亲疏来左右认知的典型。再如东晋的谢安举荐自己的侄儿谢玄;北宋的王旦举荐自己的死对头寇准;美国钢铁大王洛克菲勒兄弟临终不是把公司交给子孙,而是交给了自己的一个职员等等。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认真审识这句提示就会形成这样几组情况:

a.亲近—正—深,b.亲近—正—浅,c.亲近—误—浅,d.亲近—误—深,e.疏远——正—深,f.疏远—正—浅,g.疏远—误—深,h.疏远—误—浅,i.没有关系。

在提笔作文之前,考生如果对以上作文提示进行了如此周密的审视,我想考生该年的高考作文成绩定然不会差的。

三 、审话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如果话题的意义还未搞懂,写作又从何谈起呢?

“审话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深入理解话题的内涵,然后从相近相反两个角度扩展联想,寻找话题的外延。如果是短语,还应辨明它的层次结构。

例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作文的话题“双赢的智慧”:

“双赢”的内涵是利人利己,“智慧”的内涵是处理问题的能力。“双赢”是目标,“智慧”是方法。“双赢”是话题范围的外圈,“智慧”是话题范围的内圈。作文不能只重视“双赢”而忽视“智慧”,也不能大谈“智慧”而抛弃“双赢”。话题旨在引领考生在将来的为人处世中,不“损人利己”,也不一味“损己利人”。前者有违道德良心,后者有违正常人性,最恰当的方式就正是取得“双赢”。不过,在立意中还必须强调“智慧”两字,解决“如何争得双赢”这个问题。

再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话题: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但二者并不完全矛盾。强调“相信自己”,不能否定“听取他人的意见”;强调“听取他人的意见”也不能否定“相信自己”。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意见”,应该是既充满自信又虚心纳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偏重“相信自己”,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偏重“听取别人的意见”。

“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吉林、黑龙江、云南卷)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遭遇挫折”是经历,“放大痛苦”是态度;“遭受挫折”是前提,“放大痛苦”是重点。有的人遭受挫折,能坚强面对,化解苦难;有的人遭受挫折,却常常夸大事实,放大痛苦。前者是乐观、积极的;后者是悲观、消极的。

由此可见,考生只有审清了这些内在关系,才有 可能正确地围绕话题进行作文。

四、审要求

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之东流。

“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

例如2005年高考湖南卷与浙江卷的作文题,其要求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相当明确。考生一旦忽视了这一点,将作文写成诗歌或者其他不符合要求的体裁,就等于给自己的作文判了死刑。

9.以“梦想”为话题作文 篇九

有梦想,才有未来

人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坚定地站起来说:“为了自己梦想,一切皆可战胜”。

有多少人身体上有着缺陷,但他们并不气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了盲聋哑人,悲惨的遭遇曾让她痛不欲生。但她始终心怀感受世界的梦想。终于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了美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心怀梦想,再塑生命。这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多少汗水啊。

贝多芬一生坎坷,在他音乐创作达到巅峰的时候,听力衰退,最后失聪,这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来说,是多么可怕的打击啊。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依然坚守自己的音乐梦想,终于凭着坚韧无比的意志,创作出不朽名作《命运交响曲》。

像他们这样的人还很多很多,身体的缺陷不但没有摧毁他们的意志,没有击碎他们的梦想,反而让他们飞得比平常人还要高;还有一类人,他们没有优越的生活环境,残酷的现实不但没有击碎他们的梦,反而“增益其所不能”。

爱迪生家境贫寒,只读了三个月的小学就失学了。但他勤于自学,善于思考,追求科学真理是他的梦想。在研究灯丝材料时,他大胆地将几千种丝状物用来做试验,通过数以万计的实验,才最终成功地发现了钨这种最好最便利的灯丝。

居里夫人在无比艰苦的环境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析和分离,实验了数年终于将镭分离出来。镭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好处,不仅用在医学方面,还用于科学方面。她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福,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支撑着她的也是对科学梦想的不懈追求。

坚持不懈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他们都有信念,跌倒了不气馁,坚定地站起来,向着心中的理想奋斗,最终超越了自我。

我们坚信,只要有梦想,就一定可以战胜所有困难。

为了我们自己的梦想

梦想就像一只小鸟,你决不能将它束缚在笼子中,一定要伸出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展开双翅,在蓝天中自由自在的翱翔!

——题记

梦想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东西,它是我们生活的动力。拥有梦想,就拥有了前进的方向,而为了我们自己的梦想,有些事是我们必须要能做到的。

肯吃苦是要做的第一件事。不论什么梦想,要实现总是不易的,只有肯吃苦、能吃苦,才能够为梦想积累足够的财富。司马迁身受宫刑,过得生不如死,但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忍辱负重,最终著成了千古绝世的《史记》,连鲁迅也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毅力是要做的第二件事。在向梦想前进的道路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做一个有毅力的人,才能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说到坚持,最著名的不过是解放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了,那可是令世界都为之惊叹的“奇迹”,其中的艰苦困难和危险都是我们现在所不敢想象的,光是草地上的沼泽,金沙江的凶险就已经足以让人为之惊叹了。然而,为了他们的梦想,红军以惊人的毅力走完了全程,才有了现在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有信心是要做的第三件事。若没有了信心,连拼搏的勇气都没有了,又何谈实现梦想呢?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他的微软帝国可谓是文明于全世界。但谁又能相信,他在年轻时拒绝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只是一个连大学都没上的普通人呢?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告诉我们:“在我看来,创业和上大学比起来,创业对我更有意义,我也相信我的选择和能力,而事实证明我是对的。”没错,有信心是实现梦想的前提。只有拥有信心,才拥有前进的方向与动力,才能够去追逐梦想。

10.以童年的梦想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

7岁我的梦想是当一位语文老师。长大后可以给同学们传授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和穷的知识。“先写横在写……”听着就是我在教同学们写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看桂林的上水。”这是我在教同学们读课文……老师的工作是多么的神圣啊!他们像一支支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所以我愿做一位老师。8岁时,童年的梦想开始发生了变化,我想当一位舞蹈老师,长大后可以给热爱舞蹈的孩子们上课。每当我们听到那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时看到得是同学们那一张张甜甜的笑脸,所以我要认真教她们舞蹈的基本动作让和扎实的基本功让她们由一只只“丑小鸭”转变成成为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天鹅”。

所以我梦想自己一位舞蹈老师。9岁的梦想又有了变化,这是因为我的一位好朋友——张逸恒。在暑假的时候她经常带我去游泳,刚开始我并不太会随着她认真的指点和讲解我也很快领悟到游泳的技巧并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所以我又想当一位游泳运动员把我的舞蹈动作加到游泳当中,这就是花样游泳。

11.以梦想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篇十一

针对初中山区学生口语能力薄弱,不愿开口讲英语的现状,学习英语方式单一,记单词、背课文,忽视说、写的能力,不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我平时教学中也进行了思考,在课堂中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比较真实的情境,尽量让学生自由交流,多开口讲英语,从而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情景描述】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较强。经过一学期的英语课堂的熏陶,他们对课堂上的英语活动已经习惯,对英语的兴趣较浓,课堂表现积极活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堂七下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第一课时。

开始让学生观看一段animal world的影像资料,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询问学生Do you like this program?What can you see in it?学生会很兴奋地谈论着各种动物,从而很自然导入了学习新词汇这一环节,而且还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用课件出示一些小学英语中学过的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尽量记住所见到的动物名称,播放完毕以后,请学生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称。

另外展示一些学生不会表达的动物名称。(将这些单词投放在大屏幕上,出示图片,让学生猜。呈现单词后,展示一些来自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操练句型:What animal do/don't you like?Why do/don't you like it?师生先对话练习,A:Are you free this Sunday?B:No,I'm afraid I have no time.A:How about tomorrow?B:OK,I have time then.What's up?A:Let's go to the zoo.B:Sounds great.A: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B:I like lions.They are strong.A:How about you?B:I like pandas,they are cute.(学生先通过图片的示范演练,再进行分组练习。而且不要局限在图片中的动物,要用其它的动物替换之,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还让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不同动物的观点。同时还可采用自由选同伴的操练方法。)通过添加日常对话,增加对话情境真实性,趣味性。避免学生操练句型单一、固定,太死板,紧紧盯着课本内容,范围太狭窄,视野不开阔,思维不够灵活。

操练完对话后,我设置了一个游戏,让每一个小组描述并让本组另一名学生表演他们最喜欢的动物,但不要说出动物的名称,让其他小组来猜,说得准,猜得多的小组为获胜组。活动结束后,要加以总结鼓励,并进行恰当表扬。这一活动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又能够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意识和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了更好地增加口语对话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自己收集来的动物资料和图片,或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在说的过程中可以引出很多形容词,描述动物的特点,进而学习本单元重点描述性词汇。设计了这活动,是进一步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问题与讨论】

对于初中学生本身缺乏一定的语言知识,口语锻炼机会极其缺乏,生活经历经验不够丰富,这些都限制了口语水平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散失了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如何发挥课堂有效活动,充分利用师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精心搭好“活动之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课堂活动要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为基础,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活动中求知,以达到实现学生主体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的目的。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教学永远具有生活的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课堂话题结合生活经验,可以使话题更具真实性,更具趣味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讨论话题的热情,从而提升多开口讲英语机会,从而锻炼学生口语能力水平。

【教学反思】

针对课堂中的现象,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进入角色对话。在操练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改变按照固定座位进行操练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自由搭配,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好学生做示范,反复操练,这样就避免了会出现好学生越好,差学生越差的现象。“每节课堂五分钟,英语口语带回家”,短短的五分钟,不但让学生张开了嘴,还让他们争先恐后的去尝试,去演练,去表演,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创设机会让他们去体验成功的快乐。“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

12.怎样使高考话题作文“符合题意” 篇十二

1. 相关性原则。

“相关”, 是话题作文审题的着力点。这是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一个最显著的区别。话题作文的“开放”绝不是漫无边际的, 有一个“度”的问题。在话题作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特定的词语———“有关”, 它既扩大了取材范围, 同时又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相关”的外化形式有很多, 常见的有三种:人物与话题有关、材料与话题有关和主旨与话题有关。

2. 整体性原则。

一是对题干的解读要有全局观, 不能忽略阐述性内容。阐释性话语是连接材料和话题词的过渡句, 它提示话题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向, 只有把这些阐释性话语和话题核心词联系起来思考, 并充分重视阐释性话语的隐含信息, 才能最快最好地把握题意。二是对话题核心词的把握要有整体意识, 不能模糊核心词的内涵和外延。三是对“关系”的把握要有统领主线, 不能忽略彼此间的紧密联系。面对多个核心词的话题作文, 即关系型话题作文, 考生必须具有整体把握各个核心词及其彼此关系的能力, 丢掉任何一个核心词, 或忽略了彼此间的关系, 写出来的作文都可能偏离题意。

3. 暗示性原则。

这种暗示性, 也可以理解为限定性。因为高考作文是一种在限定的舞台上进行的比赛, 话题作文的确是拓宽了写作平台, 但这个平台也不是没边没沿。如果你审不好题目, 就只能在舞台的边角上跳舞, 甚至跳到台外去, 那就要被淘汰出局了。

二、写话题作文的方法指导

1. 审清题意。

(1) 先审材料, 明确材料的限制和启发。材料在启发考生如何使审题完全符合题意, 如何更好地立意、选材和选取表现主题的角度等方面, 起着十分重要的限制和启发作用。 (2) 再审“话题”, 界定话题的范围和自由。话题明确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所写一定要与之关联与粘合。就是说, 同学们写作的车厢必须挂在话题的“相关内容”这个火车头上, 否则你就到不了站。 (3) 细审“提示”, 把握命题意图和作文内容。阅卷表明, “有事实而无事理, 有现象而无本质, 有结果而无原因”成了相当多的考生习作得分不高的“通病”。其实, 这一“通病”是完全可以通过认真审视“提示语”得以防治的。 (4) 推敲“注意”, 进一步明确作文的自由和条件。“注意” (或“要求”) 对写作作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字数、标题或表达方式等等的限制, 它是作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切不可掉以轻心。

2. 审题立意。

(1) 吃透材料, 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任何一篇高考作文, 都有一个从题目的本质中提炼和转换成自己文章的中心的任务, 而且这种提炼和转换, 越明确越好, 根据自己的认知优势, 从分析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 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审题才算成熟。 (2) 吃准材料, 找出最佳指向思考立意。从试题的字里行间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 这是审题的第一步。在分析话题指向的时候, 我们又会遇到多角度的问题。我们只有找准最佳指向, 才有最佳立意。

揣摩法。我们读材料, 不仅要读懂字面义, 还要读懂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这是选择最佳指向的基本方法。

观照法。观照, 即用话题的指向来思考社会, 体察生活。我们要根据话题的指向, 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予以褒扬、针砭, 这样的立意, 才是命题者真正要我们写作的内容, 才有深度, 才是最佳的。

追问法。所谓“追问法”, 就是反复阅读材料, 体会命题者意图, 敲定自己的立意。可以有这样三个局面的追问:一问材料的文字意思有否遗漏, 二问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是否把握住了, 三问联系现实有否不贴切之处。经过这样三步思考, 你为这一话题作文定的位, 找的点, 从技巧上来说, 该是很准确的了。

在实践中可以采用“揣摩法”来分析题目的文字义及感情倾向, 用“观照法”来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 用“追问法”来敲定我们的初始立意是否合题意, 这一过程, 是考生必须掌握的, 是作文水平高些的人为下一步打定的基础———这是为立意的创新“定点定位”, 没有这一步, 下一步就容易偏题离题。

3. 凸现题意要亮眼。

考场作文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试题有限制条件, 阅卷有时间要求。这就要求考生, 严格依题为文的同时, 掌握一些点题的方法, “明明白白我的心”, 要利用标题、开头、结尾、段首等这些关键处把体现题意的文句“亮出来”, 让阅卷者能清楚地看到。

4. 偏离话题及时救。

13.以梦想与现实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三

有人说理想是大海中航行的灯塔;也有人说理想是蜜蜂日夜寻找的花蜜;还有人说理想好似一串珍珠,一颗连着一颗,串连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我觉得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追求。

有位诗人曾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青少年失去了理想,生活就失去了光彩。生命就会枯萎。有了理想生活就充满了希望,生命就会闪光。山溪的理想是大海;山泉的理想是池塘;幼苗的理是栋梁。物尚有理想,作为万物灵长的人;作为跨世纪的少年;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应该

有远大的理想!

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志士仁人都有着崇高的理想。我们的今天,是父辈们用蘸着鲜血的理想换来的;我们的明天,更需要我们用蘸着汗水的理想去创造!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成黄金。青春的魅力,应当使枯枝长出新叶,沙漠变成绿洲。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努力,青春的本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阳光,合起来便是一轮太阳,就是一个春天。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纤维,织起来便是一叶巨大的风帆,就可以推动祖国航船的前进。

我们是龙的传人, 是华夏子孙,我们应该用青春拥抱未来,前方是新世纪的曙光,是我们的用武之地,我们正当青春少年,应该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之等闲”的雄心壮志,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灿烂的理想之花。用拼搏的双手去开拓祖国美好的未来。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祖国的兴衰取决于我们这一代的努力。只有我们这代人努力奋斗,进一步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的民族才能强盛,我们国家才能屹立于世民族之林的前列。

我们,是追求理想的体现者;

我们,无愧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昌盛,民族的振兴。

奋斗吧!未来属于我们

14.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1000字 篇十四

现在,我想在画卷上用红色画出一条路,因为人生就是一条充满挫折的路,而不断地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这便是我的梦想。

“运动会开幕了,希望同学们能踊跃报名,争取为班级获得荣誉!”老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们。话音刚落,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哎呀,运动会开幕了,不知道我们班级能不能赢,对了,妍,你要参加什么项目呀!”我的好朋友小哲兴奋地叫道,还有几个好朋友也围了过来,等待我的回答。

“这……我还没想好呢……”我低下头,虽然心里十分想参加八百米跑,可是,就是下不了决心,害怕会失败。“妍,你不用担心,我们都相信你的,不管你参加什么项目,也无论成功与否,我们都是你的好朋友!”小哲坚定地为我加油鼓劲。一直沉默的小淑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眼里闪烁着期待的目光:“妍,你耐力一向很好,平日里跑八百米,你一直遥遥领先的!报八百米吧!”

“可……可是,我还是怕自己会输。”我开始动摇了。我想挑战自我,可又怕拖累大家,因为比赛名额有限!“看!平时是谁一直在说要战胜挫折的!你忘了自己的梦想了吗?别忘了,我们永远都会支持你的!”小哲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入心田,朋友的鼓励让我增添了几分信心。就这样,我报了名。

比赛当天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阳光明媚,而是下着蒙蒙细雨,我的心也随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小雨变得紧张起来。

“预备!”老师发出的指令让我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儿,全身的肌肉都紧绷起来,“跑!”一声令下,我身边的同学犹如离弦的箭一般射了出去。我不禁纳闷,八百米不是应该开始慢慢跑,保存点体力到后面再冲刺的吗?但是当下的情形容不得我多想,我也加快速度,向前狂奔。过了一会儿,我的腿感觉很累,长时间的冲刺让我的肌肉酸痛难耐,望着鲜红似火的跑道,心中焦急万分,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速度也开始明显慢了下来,眼看被几个同学超过,顿时又想起老师那期盼的目光,以及朋友们鼓励的眼神。为了不让他们失望,为了班级荣誉,我拼了!

我又一次加速,离终点还有一百米,胜利就在眼前。腿又不争气了,像是灌了铅,每跑一步,都那么艰辛,脑袋也无比沉重,好像随时都会崩溃。这时,我又想起了我的梦想!红色的跑道就像漫长的人生之路,虽然途中有许多磨难,但征服磨难的过程却是快乐的。红色又让我想起了拼搏的精神以及朋友的鼓励,如此的温暖,让人热血沸腾!

终于冲到了终点,虽然只拿了第八名,但是我又一次挑战了自我,创下了个人最佳纪录。

15.以梦想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篇十五

那么, 这个实际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应该是文本的实际、考生的实际和试题的实际;其中文本的实际与试题的实际是相互关联的。阅读的文本, 无论是选入教材的还是进入高考试题者, 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而文本的情感和表现情感所用之方式、手法, 必然会成为文本分析之重点, 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力图使学生感受和把握的重点,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文本到试题, 再到答案的呈现, 如果考生对这一重点中的任何部分有丝毫的模糊, 都会带来阅读的诸多偏差。因此, 笔者认为散文阅读必须要掌握四个能力, 方可游刃有余。

一、准确定位抒情性语句的能力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散文阅读的考纲要求。虽然各省散文阅读的考纲要求千差万别, 但总体而言, 不外乎筛选、概括、探究 (探究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我们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三个方面能力的考查。筛选与概括, 是用凝练的语言提炼文本中主要信息, 主要与思想情感有关;探究则是以作者的情感意蕴为基本生长点, 让考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 去延伸抑或是反驳文本中的观点。

在这一考纲要求之下, 笔者通过分析山东历年高考真题, 将试题的题型分为两种:内部题型与外部题型。所谓的内部题型, 是对文本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考查;所谓的外部题型, 是指对文本的结构、所用手法、语言特色、句式等的考查。值得一提的是, 很多学者和一线的教师对高考散文设题抱有很大的偏见。可平心而论, 文本的构成不外乎内容与形式, 散文之教学与考查就应该围绕这两点展开, 舍此则为本末倒置。内部题型的考查往往是重点, 这也与中国古代散文偏重思想情感表达相一致。那么, 重视文本中的作者情感的提炼, 也就必然会成为教学和测试的重点。

而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呢?回答此问题之前,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习惯于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凌驾于文本情感之上。这当然是阅读的必然结果,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读者产生思考和共鸣, 以达到“新民”或情感宣泄的目的。然而这种情感不是作者在文本中所表现出的情感, 而是读者的一种阅读感受 (习惯上称其为“读后感”) , 以之取代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是极为错误的。[1]所以我们特别强调, 精读文章, 准确把握作者之情感, 而不是以读后感代替文本的情感。

一篇好的散文, 往往包含三部分:景、事、情。[2]当然, 这三部分不必全部出现。景、事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 而大部分的散文, 景、事往往占去大量的篇幅, 也唯有如此文章才能够更加的形象、生动, 单纯的说理或抒情是很难让人接受的。那么, 文本中真正表达情感的语句就很少, 也很凝练。如果说事、景是由描述性语句构成, 那么情感则由抒情性语句去展现。既然如此, 如何定位抒情性语句呢?我们可以从文本的叙述顺序———时间、空间和逻辑———入手。一般而言, 散文文本会出现一种、两种, 甚至三种顺序同时出现的情况。但无论如何, 时间、空间顺序往往会阶段性的展现作者的情感, 也就是在某一时间段或某一地点, 事、景的叙述结束后往往会伴随作者情感的出现。与此不同, 逻辑顺序则是文本在展现的过程中, 情感层层递进的, 因而越到文章的末尾越是作者情感深化之处。

例如山东省2012 年高考真题《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整篇文章叙述的是典型的农家一天的生活, 文章以众多饱含深情的琐事描述行文, 描述性语句比比皆是。如果不是文章中“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 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 (第三段) 、“从容、谨慎、不慌不忙, 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 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 或者说, 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 (第七段) 这两部分抒情性语句的出现, 考生要想准确概括文章的情感, 就要颇费一番周折了;而且这两段话语中明确地告知我们作者情感中“城乡二元对立”模式中的矛盾与挣扎。再如朱以撒散文《向上心情》, 文章除第一段总述外, 分别于山脚、山腰、山顶移步换景之中, 展露情怀和人生思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抓住了这样的一个叙述顺序, 分别定位每一部分作者的情感表达, 基本上也就将整篇散文“成竹于胸”了。因此, 我们说准确定位抒情性语句是我们进行散文阅读需要的第一个能力。

二、熟练掌握散文技法的能力

散文的技法不可忽视, 因为这是作者表情达意时必须要借助的手段。散文的技法, 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3]就目前的高中散文阅读而言, 我认为主要包括结构作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色、句式特点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点。笔者曾经在教学一线和高考阅卷中对散文技法进行过特别关注和统计, 发现近百分之六十的考生散文技法掌握的模糊而不成系统。这种模糊会对散文阅读, 尤其是高考中的答题, 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何如此重要的知识点, 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从实用的角度讲, 我认为是我们的教学中未能形象而集中地展现这些知识点, 散文中这些知识点的出现又是千差万别、具体而散乱的,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明其所以然, 又不能在阅读理解中具体运用, 最终只会以模糊而散乱的状态保存于脑海之中。笔者认为, 要想使散文阅读有一个质的飞跃, 散文技法必须精而熟地掌握。

我们知道, 一篇散文是由词语组成句子, 由句子组成段落, 由段落组成篇章而形成的。正是这样的构成方式对应出了散文技法由低到高的层次划分:修辞手法 (主要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表达方式 (以记叙和抒情为主) 、表现手法 (衬托、象征、对比等等) 、谋篇布局 (开头、中间、结尾) 。语言风格[4]方面, 既可以细微到用字、词之妙处, 也可以宏观到整篇文章的风格特征;而句式[5], 则主要着眼于文章段落篇章中, 句与句之间的形式关系。

如果从考生的现实状况出发, 我认为这样理论性的区分还是显得过于抽象了。笔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 从山东省的高考实际出发, 试图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 以期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先看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问题, 这是很多考生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知识点。而实际上真正直接考查表达方式的试题非常少, 更多的是就表现手法设计题目。那么表现手法有哪些呢?主要有: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烘托 (主要是反衬)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化抽象为具体) 、联想想象、对比、用典、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等。修辞手法主要有九种:比喻、拟人为一级考点;排比、夸张、反复、设问、反问为二级考点;对偶、借代为三级考点。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作用, 考生必须要精熟。

另外涉及作用的是文章结构: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的作用有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为下文作铺垫;景物描写中, 奠定某种感情基调或者是渲染某种气氛。中间段落无非就是承上启下。结尾段落则有三个作用:一是总结全文, 点明题旨, 深化中心, 呼应开头, 或兼而有之;一是委婉含蓄, 意在言外, 发人深思;一是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除上述我们所列出的知识之外, 散文中的叙事, 还涉及平叙、倒叙、插叙、补叙的作用, 第一、二、三人称的作用, 这些都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题之中。因此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首先要将这些知识点牢牢地记住, 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试题讲评中, 将这些知识点以更为形象的方式 (如试题中所遇到的各种实例) 呈现出来, 夯实基础, 提升阅读能力。

既然我们知道高考散文会以外部和内部两种题型出现, 既然外部题型主要考查散文的技法, 那就没有理由让考生在这一知识点上有任何的模糊。所以, 熟练掌握散文技法, 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散文阅读中, 这是必备的第二个能力。

三、将散文阅读类型化的能力

所谓的类型化就是要在综合分析后把握事物的内部规律, 放诸散文中, 有两个努力点:一个是散文主题的类型化, 一个是散文试题的类型化。高中教学中的散文主题, 往往集中于城乡二元对立中的迷茫、人性美丑善恶的剖析、传统文化的眷恋与矛盾、极具地域色彩的事物与文化这些方面, 这一点考生需要明晰。

而散文的试题, 笔者分析多年的高考试题, 将其总结为八种:1、作用题, 其中包括段落的结构作用、意象的作用、故事或者经历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等;2、表达特色或表达效果题, 实质主要是考查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很少涉及句式问题。另外, 如果表达特色里面出现景色描写的部分, 往往会牵扯景物描写的角度———感官、色彩和位移;3、句子含意或赏析句子题。含意题, 主要是在相应段落中去寻找同义词, 这与英语中的完形填空非常相似;而赏析句子题则主要是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考查;4、特点题、内涵题。特点题往往表现出文本中就能找到或略微提炼就能得到的词语。而内涵题往往分为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 深层含意则与抒情性语言相关联;5、“为什么”类的题目, 这类试题实际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考查原因, 需要考生精读文章, 筛选概括;一种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 则即转变为第1 种题型。考生对此当小心区分。6、手法或语言特色题。这一类型正在渐渐消失;7、题目的好处或者作用题。这一类要注意思路, 首先题目往往具有线索的作用, 其次是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 再次是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或感情倾向, 最后是凸显文章的主旨, 顺着这一思路答题, 往往不会出错;8、情感意蕴、方法或启示探究题。这一类的试题, 我想提醒学生注意, 不要脱离原文, 天马行空地想象。如2009 年山东省高考试题《记住回家的路》第22 题“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 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 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 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6分) ”此题的参考答案为:“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 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 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 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 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6]细心的读者很快就能发现, 这是紧跟着题干的原文中的一句原话。如果考生不从文本的实际出发, 很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说, 探究类试题不是学生想说什么都可以的, 而是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 从文章中推导出相应的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的规律都有例外, 试题的设计者不可能会完全按照我们所总结的题目类型去设计题目, 而会以不同的形式和表述去设计题目, 因此就需要考生在散文阅读中能够透过现象看到试题考查的本质。因此, 将散文阅读类型化, 并能在千变万化的试题中看到其考查的本质, 是我们进行散文阅读所需的第三个能力。

四、学会学习散文答案的能力

学会学习散文答案, 这一提法看似怪异, 实则是一直被我们忽略的散文阅读中的重要一环。严谨的散文试题, 参考答案往往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那么, 答案中包括什么呢?我认为包括三部分, 一是对于试题的解答, 二是散文写作时运用的各种技法和答题思路;三是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大部分考生多关注试题的答案和散文写作所用的技法, 而忽略了答题思路及对文章的深度理解。而实际上, 唯有关注答题思路, 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唯有关注对文章的深度理解, 才能真正做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以2014 年山东省高考试题 《浣花草堂》为例。第19 题“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其参考答案为“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 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 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可以看出, 答案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作答的, ①②两条是内容概括, “统领全文”与“引出浣花草堂”乃是结构作用, 也就可以知道, 这一“为什么”的问法并非是在探讨原因, 而是在考查开头段落的作用, 正属于前述第5 种题型中的第二种情况, 答题思路一目了然。第22 题“要全面认识一个诗人, 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参考答案为“①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②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③不盲从,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④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 不凭主观随意取舍”。①由游记的缘起, 即文章的第一段推导而出, ②则由游记的主体部分推导而出, ③则是倒数第二段对作者个性认知的概括, ④则是文末对杜诗误解的反拨。由此可知, 此参考答案不仅提供了“启示”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更将对于杜诗的认识延伸至对所有诗人的认识, 可谓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转变, 自然会使不少考生对该文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

不仅如此, 在学习答案的过程中, 考生可以通过回扣原文对文章有着更为精细的理解, 也就能在日积月累中举一反三, 逐渐提升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 散文阅读的四个能力不可或缺, 笔者认为, 考生唯有明晰这四个能力, 训练这四个能力, 熟练掌握这四个能力, 方能真正提升自身的散文阅读能力。

注释

1[1]正如李泽厚、刘纲纪所说:“我们对事物的主观情感的判断, 并不等于对事物的客观性质的判断。”《中国美学史》 (魏晋南北朝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2[2]明末魏际瑞《伯子论文》曰:“诗文不外情、事、景, 而三者情为本。” (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4页) 虽是论古文与诗歌, 然亦适用于现代散文。

3[3]这些内容在古代的文章学论著 (包括很多指导科举考试的用书) 、文章评点, 甚至是书信、序跋等文章中大量的存在, 可以说是我们构建散文理论体系的宝库。现在经过王水照、吴承学、曾枣庄、郭英德等学者的努力, 古代散文的理论建设逐渐成为学术的热点。这是我们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也是我们建构现代散文理论体系应该借鉴的经验。这不是这篇文章所能讨论的问题, 故不再详述。

4[4]语言风格特点, 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种:质朴平实、华丽典雅、诙谐幽默、辛辣嘲讽、简洁明快、含蓄典雅、生动形象、传神 (细节、动作) 、具有乡土气息、多用口语、短句、对话等。

5[5]句式特点, 则主要有三种:长句具有语势舒缓、表述严谨的特点;短句具有简洁明快、语势急迫的特点, 而长短结合则是错落有致、行文富于变化。

16.高考话题作文审题方法例谈 篇十六

一、常见话题作文的基本构成

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材料引出的“话题”、写作要求等四个环节组成。这类作文在提示文段里往往就社会上存在的一种事物或者现象,给出一个话题,让考生结合话题自由命题进行作文。

例如:“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选自《新课标·2009年高考山东卷》)

上述话题作文的构成就是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等四个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上述例子所选材料明确了写作意图,由话题“见证”确定写作中心,提示语“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提供了写作思路,四点写作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极具规范性。

二、话题作文的基本特点

1.所选话题一般能结合考生地域性及层次性问题

高考中考查的“话题”往往是考生所熟悉的事物或者现象,保证广大考生均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2.材料只给一个范围

话题作文的材料往往只是引出思考对象及写作范围,考生写作时可由材料出发,也可大胆走出材料来写。只要所写的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

3.内容较宽松

话题作文往往要求比较宽松,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写作。

4.文体淡化,表达方式的运用较为灵活

话题作文的写作往往是淡化了文体的限制,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写作特长选择以记叙文或者议论文等体裁进行创作。

5.文题往往不限

话题作文一般均要求自拟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灵魂,话题作文让考生自拟题目,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的机会,也避免了命题作文容易造成内容千篇一律的局限。

三、常见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1.关系型的话题作文

(1)首先要弄清“话题”的限制条件和范围,把握其内涵。示例: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过了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选自2001年全国卷高考作文)

这篇话题作文的限制条件和范围,要求考生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这一范围内。“诚信”即“诚实”、“守信”,这是该话题的内涵之一,但如果将“诚”理解为“忠诚”、“诚恳”;“信”理解为“信任”、“自信、“相信”等都是错误的。由此展开进行写作,将背离写作要求,离题了。

(2)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其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从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来看,应该是旨在说明“诚信”是不能丢弃的,因此考生写作时只能在肯定“诚信”方面下工夫,正面写“诚信”,不能超越这条底线。

2.显意及隐意型话题作文

(1)对于话题意思比较明显的显意话题作文,重点是抓准题眼来审题。题眼是文章标题的核心,抓住题眼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中心。那么如何抓题眼呢?我们可以从所给的话题的题目语法结构特点去把握。偏正短语类的话题,其题眼多在偏的部分,如“心灵的选择”题眼就在“心灵”二字上,“选择”是写作的范围,写作重点应该放在“心灵”二字上。如果是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其题眼一般是动词。例如“家乡巨变”的题眼应该是“巨变”,“家乡”是范围,写作重点应该是“巨变”。

(2)对于隐意类的话题作文可以采用“增添要素”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一般来说,隐意类的话题作文题目比较宽泛,模糊,让考生无从下笔。例如上海2003年高考话题作文是《杂》,2004年是《忙》,北京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是《安》,江西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是《脸》,这类作文题目比较宽泛、模糊,但在写作内容上相对宽泛和自由,只要根据话题来写即可。

对这类话题作文我们审题时,可以采用“增添要素”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如《习惯》,通过增添要素,化为具体的《一种要不得的习惯》。《诚信》,化为具体的《对“诚信”说“不”》、《难舍诚信》等,《忙》增添要素化为具体的《请忙一下吧》等等,通过增添要素,化抽象为具体,考生下笔就容易多了。这种方法既不脱离话题,又使作文立意新颖。

3.联想与想象型话题作文

联想与想象型的话题作文,即虚拟话题型作文。这类话题作文的演绎必须在假设的情况下,包括假设情景、假设故事、假设情节等。这类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是“抓住假设及联想、想象,紧扣范围”。示例:材料①鲜花张开小喇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先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 材料②稻田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稻穗长得非常饱实,但它们的头却垂得很低,眼睛总是望着根底。

要求:①发挥想像,以《如果没有——》为题,写记叙文 ;②记叙的内容要与材料寓意一致;③不少于700字。 (选自《高考作文题精选80道》人民网)

通过解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则材料寓意基本上是一样的,但审题与写作时,必须抓住是在假设与联想、想象的前提与话题范围内去写作。细雨让鲜花去感谢春风妈妈,我们可以想象或者联想那是因为春风是春的使者;稻穗低头望根,那是因为她念念不忘身下供给她养料的沃土。由此进一步联想拓展引申开去,可以联想到作为子女,不应忘记养育自己的父母。也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书写祖国的哺育之恩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能忘根,不能忘本。

17.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加评语 篇十七

有了梦想,有了心中的目标,为自己的梦想、目标而努力!

在学习中,有了自己的梦想,我们才能坚持地努力学习,突破梦想;在生活中,我们有了梦想,这样才能任怨劳累的工作,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梦想,是指引我们前进,不让我们迷失的路标。梦想,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梦想,是我们一个坚定的目标!

梦想带来的动力能让我们变的更加自信。实现梦想其实并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其实,只要得到一点收获的果实,我们都会很快乐,很快乐。

如果有梦想,不妨现在就努力起来,为实现梦想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只要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对实现梦想的距离就不远了。

当实现梦想的时候,回头看看脚下的路,想想自己努力付出的汗水,回味一下当时的努力、困难,然后品尝自己胜利的果实!

18.以梦想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篇十八

这时,厨师,就是我第一个崇拜的人职业。

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当也要当半个厨师!

要当厨师,当然要学会做饭啰!所以,应当先做饭。

挽起袖口,决定要做第一道创意菜:鱼排饭。把鱼肉处理成鱼排,轻轻裹上一层面粉,静置其中。打开煤气打开火,起油锅,再将自制鱼排放入油锅,细小的油水溅了起来。不一会儿,得翻一个面了。直至炸熟,便可看见鱼排由雪白变成了金黄,色香味俱全!当然只光一个鱼排可不下饭,我便又炒了几个菜。

米饭怎么做才好看?把米饭放入小碗中,等到稍有点定型,就把它扣到盘子上去。真是完美至极。

但是,蛋糕制作也没那么顺利,光是打发蛋奶油就把我拦下来了。

我是从鸡蛋开始,纯手工打发,打了一个小时,还没见一点儿起色。哎,完了,得冰冻起来当冰激凌吃了。

坐在沙发上,怨恨地吃着“冰激凌”。

但是,一次次的失败没有让我泄气,反而让我更有了斗志。

19.以梦想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篇十九

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综观今年各地高考政治试题, 有三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是注重考查综合能力。下面, 笔者就以《政治生活》知识为例, 结合今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 对2014年高考复习提几点建议。

一、以本为本, 夯实基础知识

今年各地政治高考, 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考查考生对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因此, 高三政治复习, 尤其一轮复习, 必须以教材为依据, 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具体做到以下两点:

1. 从内容看, 知识复习务必全面

所谓“全面”, 就是“考纲”所列知识点必须全部掌握, 努力做到“点点清”。

一是重视“知识热点”。政治高考, 无论政治单科卷还是文综卷政治试题, 受时间和题量限制, 经常考查的是学科主干知识。如, 《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的知识, 年年都有试卷考到, 今年新课标Ⅰ卷、Ⅱ卷、北京卷、天津卷、安徽卷、山东卷、海南卷以及福建卷、江苏卷, 就分别以选择题或问答题形式考查了这一知识。对于这类经常考查的“知识热点”, 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必须重点“关照”, 熟练掌握。

二是兼顾“知识冷点”。政治高考在主要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 也会兼顾知识覆盖面。因此, 一些偏冷知识点会偶尔考到。如, 今年上海卷第4题考查的“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江苏卷第15题考查的“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就是不常考的“知识冷点”, 它属于《政治生活》中“依法治国”范畴, 但教材并未具体讲解 (该知识在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才有具体要求) 。

三是忌有“知识盲点”。高考复习过程中, 一些老师和同学在整理各地高考试题时, 会发觉有些知识点从未考过, 于是认为今后高考也不会考, 就不去复习, 于是出现了“知识盲点”, 这是比较危险的。这类知识一旦考到, 大则可能全“班”覆没, 小则可能个人一分不得。理论上, 只要“考纲”列出的考点, 都可能考到, 我们应当全面把握, 不能有知识遗漏。

2. 从方法看, 知识复习重在落实

所谓“落实”, 就是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方法得当、措施有力, 有实在的“抓手”。

一要用好“导学案”。目前, 许多学校的老师通过编制“导学案”引导高三学生复习。由于政治一轮复习, 要求全面、详细地把握“考纲”所列知识点, 因此, 老师常常以“课”或“框题”为单位精心编制“导学案”, 通过“考点展示、知识梳理、重点难点、随堂检测”等环节, 帮助我们复习、巩固、检测所学知识。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充分利用“导学案”, 扎扎实实进行一轮复习。

二要关注“小切口”。今年许多地方的政治高考主观题, 不再笼统要求考生运用整个模块知识回答, 而是通过“小切口”, 考察某一具体知识。如, 新课标Ⅰ卷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天津卷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 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上海卷要求“分别从顺应时代潮流和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角度, 简要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同金砖国家的合作”;浙江卷要求“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 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这样的试问方式, 既可以避免猜题押宝, 又能防止“普遍撒网”碰运气得分的现象, 提高了考生对知识理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一轮复习中, 对具体知识的把握必须细致、深入, 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 浙江卷考查的《政治生活》中“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知识, 不仅要知道“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是什么) , 还应当结合该模块其他知识, 归纳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为什么) 、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发展 (怎么办) 。

三要抓住“关键词”。政治教材知识, 涉及大量概念、原理, 对这些知识的把握, 不可能也不需要一字不落的背上。事实上, 无论是高考试题答案的组织, 还是高考阅卷的操作, 都强调抓关键词。因此, 我们的一轮复习, 应当抓住对知识记忆和理解具有决定作用的关键词句, 提高复习效率。如, 《政治生活》有关“依法行政”的知识, 从含义看, 要抓住“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主体) 、“行政权力” (对象) 、“法律” (依据) 三个词;从意义看, 要抓住“人民权利和自由”、“廉政建设和政府权威”、“行政管理水平和民主法治建设”三组词;从要求看, 要抓住“立法”、“队伍建设”和“体制改革”等主要词句。在考试组织答案时, 通过联想并结合试题材料, 将“关键词”扩成完整句子, 就能成为较好的答案要点。

四要画好“结构图”。高考政治主观题, 考查知识, 多以多样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考查能力, 突出对解决问题思路的整体把握。如, 广东卷要求“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 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该题答案, 涉及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及其形成、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等多个知识点。这就启示我们,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必须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 加强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的构建, 应当根据不同模块特点, 选择不同的方式。以《政治生活》为例, 可以国家、公民、政府、政党、民族、国际组织等不同行为主体为单位, 画好知识结构图。比如“公民”, “考纲”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就有9个, 知识点比较多且零碎, 一些同学觉得难以全面把握。不过, 如果我们能对教材知识按其内在逻辑进行整合, 从公民“为什么能参与、从哪些方面参与、如何正确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画出知识结构图 (见下图) , 那么相关知识就一目了然, 如果考到有关“公民”的问答题, 就能比较全面地回答。

二、关注时政, 理论联系实际

今年大多地方的高考政治试题, 不刻意回避热点, 而是迎着热点上。单从考查《政治生活》知识引用的情境材料看, 党的十八大 (新课标卷、上海卷、安徽卷等) 、全国“两会” (安徽卷、福建卷、海南卷等) 、“中国梦” (江苏卷、上海卷、浙江卷等)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江苏卷、四川卷、海南卷) 、国务院机构改革 (江苏卷、天津卷、山东卷) 、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新课标卷、北京卷、天津卷) 、食品安全 (江苏卷、海南卷) 、网络问政和网络反腐 (新课标卷、天津卷)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 (重庆卷) 、“最美群体” (福建卷) 等, 都是重大时政、社会热点或中学生熟悉和关注的问题。这种命题思路,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新高考坚持“三个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

对于高三政治复习中热点问题的把握, 传统做法是在二轮复习阶段集中进行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在一轮“知识复习”复阶段就要坚持联系实际, 有机渗透时政热点复习。具体要做到:及时、选择、系统。

1. 及时, 即平时养成关注时政的习惯, 一轮复习中就注意积累时政。

(1) 日常复习, 要将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并作归纳。从范围看, 可以分为国内、国际两块;从类型看, 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2) 将收集的时政资料, 及时与教材知识结合, 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分析, 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设置问题并组织答案。这样做, 就能对重大时政形成深刻印象, 且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对“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这一重大时政, 我们不仅要及时了解时政本身, 还应当运用不同模块知识进行思考。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这一时政热点, 可从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国家利益、和平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2. 选择, 即积累时政知识要“挑选”, 不能不加区别的全部收入“囊中”。

(1) 内容选择。掌握时政知识首先要立足国内, 重点把握能够体现党和政府现阶段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会议、讲话、事件、法律、数据等。同时还要关注国际社会, 特别是与我国密切相关的、能够充分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作用的重大国际事件。

(2) 分清主次。掌握时政热点, 应分清主次,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时间上以近期为主, 远期为辅;内容上以政治、经济、民生为主, 其他方面为辅;角度上坚持正面为主, 反面为辅。

如, 民族团结问题。新中国成立,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坚决维护民族团结, 并领导各族人民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近年来在民族团结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 特别是2009年7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今年4月23日在新疆巴楚县和6月29日在新疆鄯善县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 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伤害。对此, 我们应当结合《政治生活》知识, 多从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公民义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宗教政策等角度, 进行正面分析, 充分认识“团结稳定是福, 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 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3. 系统, 即时政热点收集和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应形成系列, 不能杂乱无章。

时政热点, 有的是偶发事件, 有的由系列事件组成。对于后者, 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并能用教材某一具体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以适应政治高考主观题“小切口”设问的要求。

如, 钓鱼岛问题。我们应当知道问题的由来、关注问题的现状、预测问题的走势, 明确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贯态度以及采取的系列措施, 并能运用《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 从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

三、适当练习, 提高综合能力

今年各地政治高考, 都非常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 江苏卷最后一道探究题, 该题提供4段550字的文字作为情境材料, 从哲学、经济、政治三个角度设置问题要求考生探究回答, 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能力, 凸显政治命题能力立意为主导的要求。

在提高综合能力的众多途径中, 加强练习无疑是重要的一条。一轮复习, 我们就会遇到众多不同类型的练习, 有充斥市场的复习资料, 有老师编制的各类习题, 还有来自各地的模拟试卷。我们该如何面对浩淼的“题海”, 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呢?笔者认为, 应当尽量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把握“经典”。一轮复习, 老师会在认真研读“考纲”和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走势基础上, 根据自己所教学生实际, 系统编制或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练习, 这些练习可以说是“经典”。对于“经典”练习, 我们必须认真去做, 做错的题目要收集整理成错题集, 到综合复习阶段再拿出来练习, 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要走“精练”之路。一轮复习重在“双基”过关, 所以吃透教材才是重中之重。对于面广量大的习题, 我们的练习贵在精不在多, 要能进行“任它长水三千里, 我只取其中一勺”的大胆取舍。做练习的关键, 是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和老师强调的要求, 踏踏实实地逐步完成。

三要有“水滴石穿”精神。提高解答政治主观题的能力, 不能指望一两次练习速成, 也不能仅靠二轮强化训练, 需要在一轮复习阶段就通过不断练习慢慢提升。如果在一轮复习阶段, 能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坚持每天做一道主观题, 我们的解题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四要找到正确答题的“规律”。平时的练习, 我们不仅要善于做, 更要善于总结。要在自己做题和老师讲评过程中, 总结准确答题、规范答题的“规律”。笔者认为, 回答高考政治主观题, 具体方法很多, 但基本要求必须达到以下四点:一是读懂材料, 包括确定材料中心, 将材料分出层次, 找到关键词或句子;二是读懂设问, 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层次;三是联系知识, 能够将教材知识与题目材料准确对接;四是组织答案, 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规范使用学科术语。

上一篇:期中考试进步奖学生发言稿下一篇:家长写给老师的感恩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