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貌倡议书

2024-11-24

文明礼貌倡议书(共15篇)(共15篇)

1.文明礼貌倡议书 篇一

亲爱的同学们:

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副温和的面孔,一个彬彬有礼的举动……,我们都感到心灵的互动,情感的交融。当这高雅的人文环境与美好的自然环境和谐达到极致的时候,你是否会陶醉其中?陶醉之余正是你做人品味的提高和人格的升华。为此,学校决定于阳春三月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倡议消灭不良行为习惯,杜绝不文明行为,寻找校园雷锋身影。

1、做到“四告别”:向“网吧”告别、向粗鲁脏话告别、向世俗迷信告别、向闲事闲话闲思告别。

2、做到“四带给”:将文明带进校园,遵纪守法、行为规范、懂得礼仪;将微笑带给同学,互助友爱、宽厚待人、学会谦让;将孝心带给长辈,尊敬老人、学会家务、和睦邻里;将爱心带给社会,多做好事、见义勇为、乐于奉献。

3、做到“三管好”:管好自己的嘴,不说脏话、谎话,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进了教室就看书学习;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抛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不在课桌、墙上乱涂、乱刻、乱画,不破坏公共设施及花草树木,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管好自己的腿,不随便出入校门,翻越窗户、围墙等,上下楼梯靠右行,见了老师要让道,楼内不追逐打闹。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争取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新时代中小学生。

4、开展“五创建”:①文明教室: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尊重师长,认真听讲,保持教室卫生干净整洁,布置高雅大方,创设优美的教室环境,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②文明宿舍:保持卫生清洁,用品摆放整齐,无乱贴乱挂,无违章用电,无吸烟酗酒、包夜上网、打架斗殴现象,遵守作息时间,“宿舍文化”格调高雅。③文明就餐:遵守纪律,文明就餐,自觉排队,爱惜粮食,节约用水。④做文明学生: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护校园,文明修身,杜绝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无作弊、违纪行为,热爱劳动,关爱他人,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讲究文明礼仪。⑤文明校园:爱校如家,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倡导文明风尚,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

菁菁校园,学子圣地,靠我们全体学子共同呵护,才有其欣欣向荣;莘莘学子,优良学风,靠我们全体学子孜孜追求,才有其硕果累累;师生和谐,崇德尚纪,靠我们全体学子言行相随,才有其蔚然成风。亲爱的同学们,为维护校园的神圣和高雅,进一步开创“风正、劲足、心齐、气顺”的xxx新局面,让我们携手努力,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创文明先锋,做校园文明的先行者,让校园文明这幅迷人的画卷渲染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吧!

2.文明礼貌倡议书 篇二

关键词: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文明礼貌,养成教育

我国是文明古国, 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貌教育是幼儿园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要把当前的幼儿培养成21世纪的主人, 应当从小就教育他们讲文明、懂礼貌。随着社会的发展,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父辈们不可避免地就会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娇惯与溺爱。有的家长过多地强调“利己”与“学习”, 却忽略了“有才无德行不远”的道理, 从而让大部分幼儿养成了霸道、自私的个性。小班的孩子正处在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 毕竟孩子要独立, 要步入社会, 要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不能礼貌待人, 与别人友好相处, 就得不到一个和平友爱的生活环境。因此, 我认为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 将文明礼貌的行为渗透在一日生活中, 运用多种手段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 这样对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将文明礼貌教育渗透到小班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呢?

一、将礼貌教育融入到生活活动中

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 主要包括进餐、睡眠和盥洗等活动。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文明礼貌品质形成的契机, 幼儿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积累社会经验, 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孩子的礼貌教育重点之一, 就是见到老师要问好、离开爸爸妈妈要再见, 平时与孩子多交流, 让每个孩子都愿说、想说、喜欢说、主动说。于是我们就在教室门口制作了“早上好”“再见”字样的图文并茂的宣传牌, 家长带孩子入园后, 看到这样的宣传牌, 就自然而然地会教孩子学说这三个字。离园时候看着宣传牌幼儿就会自然而然地跟老师说“再见”。有时候对不能做到的幼儿, 教师就应该主动热情问候说:“××小朋友, 早上好!”做好幼儿的榜样。这样就提醒了忘记问好的幼儿, 他马上就会意识到, 自己应该问“老师好”!还可以在班上选出“礼仪小天使”, 让孩子们每天早上在班级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们早上好”的问候, 不但感染着家长也影响着孩子,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内向、不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幼儿, 使他们能主动地来使用礼貌用语。

在幼儿园的过渡环节, 比如上厕所小便、喝水、下楼, 幼儿容易你推我挤, 非常的危险。所以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常用的交往方法是非常有必要, 如排队、轮流、等待、谦让、协商等, 让幼儿自己解决交往中带来的麻烦。我们教师除了做有心人, 例如:将盥洗室门口的地上分左边、右边, 分贴上红脚印、绿脚印, 红脚印代表进去的方向, 绿脚印代表出来的方向, 这样孩子们就能有序地进入盥洗室了。除此之处, 老师还可以将时间调整好错开一点。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怎么做可以摆脱拥挤带来的烦恼”?孩子们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要排队”“一个一个跟着走”“不能推挤”“大家靠边走”“要靠右边走”。慢慢地你推我挤的现象明显就减少了, 显得非常有序。

在吃饭的环节, 平时我们通过有趣的游戏《我的小手真干净》, 要求幼儿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时, 不能大声说话, 要安静吃饭。能自觉吃完自己的一份, 不挑食、不厌食、不剩饭, 不做漏嘴巴。慢慢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良好的礼貌进餐习惯。礼貌教育在幼儿午睡时的作用也很大, 小班的孩子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 能关心他人、帮助别人的少。因此我们要求幼儿走进午睡室后就不能大声讲话, 有时还会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小床上跳动, 乱扔枕头, 相互间说话会越说越响, 甚至还会发出叫喊声。因此, 在午睡环节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教育幼儿尊重别人, 富有爱心。针对孩子们出现的这些不良行为, 我们以儿歌的形式, 让幼儿懂得做事要轻轻:开门、关门要轻轻的;说话要轻轻;走路要轻轻。做到不影响别人, 逐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由于小班孩子自理能力差, 衣服自己不会穿, 鞋带不会系, 帽子戴不好。平时我们随时发现那些自理能力强、有爱心的小朋友, 并及时给予表扬, 这些孩子还能主动帮助那些能力差的孩子, 他们之间还能互相学习, 产生友谊, 学会交往。慢慢地班上运用礼貌用语 (谢谢、不客气、你需要帮助吗、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 的声音多了, 幼儿开始关心周围的事物了, 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将礼貌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是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平时我们针对幼儿不同特点和发展水平因材施教, 在实施礼貌养成教育过程中, 各领域教育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如在社会活动中我们开展的“我与文明手拉手”,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正反事例, 教育幼儿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品质, 让孩子们从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养成教育上达到“知情行合一”;在语言活动中我们开展“礼貌故事、格言天天讲”, 组织每个幼儿与父母一同收集礼仪故事, 教师每天可以给幼儿讲。教育“富理于情、富教于乐”, 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不仅在逐周计划表中有具体的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的要求, 而且我们把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为“礼仪月”, 开学的第一周为“礼仪周”, 同时还设计了系列主题活动。如“三八节”给妈妈做一件事情, “五一劳动节”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六一儿童节”分享美食活动, “教师节”给老师献花送贺活动等等通过节日活动来进行礼貌教育。

寓礼貌教育于游戏活动中, 可以利用情景表演, 让幼儿学说:“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等一些礼貌用语。在娃娃家、超市、爱心医院等角色游戏中, 启发幼儿排队买东西, 遵守公共秩序, 并会用礼貌语言“请、谢谢”来与别人交往。这样, 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也逐步加深对礼貌用语的理解。记得在区域游戏中, 孩子们在一起认真玩着桌面玩具, 忽然听到了一个孩子的哭声, 我急忙跑过去。问:“何帆你怎么了?”她说:“戴超凡咬我手。”经过了解得知两人为了抢各自喜欢的积木, 戴超凡就咬了何帆的手指。就这个事情我们教育引导孩子们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并通过故事《大家一起玩》、儿歌《我们是好朋友》等活动, 教育幼儿相互谦让, 和睦相处, 两个小伙伴又快乐地玩起来。

还有一次, 在晨间活动时, 王培印小朋友拿圈当方向盘开汽车, 因为跑得太快把范闻康小朋友给撞倒了, 康康从地上爬起来, 眼里含着泪, 气冲冲地说:“我告诉老师”。没想到王培印却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挡了我的路?”康康涨红着小脸, 撅着嘴巴冲了过去, 一掌把王培印推倒在地上, 小朋友们都叫了起来:“老师他们打架了”。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是温室中的花朵,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谦让, 不会关心别人。试想在现代社会里, 一个不懂文明礼貌, 不知如何交往的人会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吗?

寓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还可以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友爱的同伴, 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对不起》《再见》等歌曲的表演, 巩固礼貌用语。作为幼儿教师要从点滴的小事中发现问题, 并及时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 促使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创设与文明礼貌相适应的教育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环境的教育是潜移默化, 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幼儿园的环境具有科学性, 教育性和感染性。在班级可以看到“您好”“谢谢”“请小心”“欢迎光临”“对不起”“没关系”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我们对活动室也进行了精心的布置。例如:墙面布置, 开设了“我们长大了”等的评比, 每星期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的内容, 布置相关的主题知识和墙饰, 如“我是有礼貌的好孩子”、“我来帮助你”;并且常常在教室的语言区投放文明礼貌方面的图片、书籍, 如:故事《小熊请客》《熊宝宝找快乐》等。我们还张贴与文明礼貌教育相关的儿童画, 来提醒幼儿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文明礼貌。使幼儿在欣赏的同时, 学习礼貌用语, 感受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要爱惜这整洁、卫生, 和谐优美的教育环境。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好像都在说话, 为幼儿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创设了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气氛。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班孩子正处于模仿阶段, 老师的言谈举止, 都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教育效果有重大影响。孩子们常常观察老师, 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 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文明礼貌时刻影响着孩子们。平时也要给幼儿做好的示范, 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例如, 有一次我发现浩浩小朋友在玩游戏时没有带自制的小玩具, 于是我就把我做的那一个给他了, 并对他说:“浩浩, 请你玩我的玩具吧。”东东看到我把玩具给了浩浩玩, 他就把自己的东西拿过来给我, 说:“李老师, 我请你玩我的玩具吧。”这时旁边的好几个小朋友都抢着送玩具给浩浩玩。在没有教师任何启发和提醒, 孩子们做的是那么自然、主动。可见老师榜样的作用对孩子们来说是何等重要。

3.倡议书文明礼貌 篇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同学们,美丽的的校园不仅仅只需要别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举止。文明是风尚,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学子的心;文明是花朵,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文明是进步,它可以提升我们的形象。

进入教室遇见老师,应主动行礼问好;不把食物,饮料带入课堂;由前往后按顺序入座;老师讲话时,应仔细认真倾听,不随意插话;上课坚决不看视频,不玩游戏。

课后礼仪

向老师提意见或建议时,要注意语气和方式,不能当众给老师难堪;主动课间休息期间主动征求老师意见擦黑板,询问老师是否喝水。

师生礼仪

要尊重老师的人格,不对老师的相貌、衣着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更不私下聚众说老师的坏话。

办公室礼仪

当有事咨询老师时,进入老师办公室或宿舍时,应先敲门或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进入。告辞时对师长身边的人也应道别,出去后轻掩或关闭办公室的门,做到和进来前保持一致。

4.关于文明礼貌倡议书 篇四

一、从我做起,躬行实践。遵循“以读者为本”的宗旨,实践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承诺,一切为了读者,千方百计为读者排忧解难,为读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把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周到服务落实到行动上。

二、爱岗敬业,争当岗位能手。全体职工要树立主人翁的态度,奋发进取,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掌握为读者服务的金钥匙,为读者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

三、文明服务,礼貌待人,塑造图书馆员的良好形象。尊重读者,主动热情的为读者服务。对违章读者,除按章行事外,应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以优质服务赢得读者信任。

四、要珍惜爱护图书文献资源和馆内各种软硬件设施。遵守学校及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迟到早退,上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服从大局,发扬互相协作的精神,做到全馆步调一致,以保证图书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开展文明创优服务活动,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需要,是树立图书馆人良好形象的需要。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微处入手,为提高我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争创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倡议人:XXX

5.三月文明礼貌月倡议书 篇五

早上好!

春光明媚的三月正是万象更新的季节,沐浴在春风里,我们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清新气息,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对生命至诚的热爱。三月,是我们学习雷锋的传统文明礼貌教育月。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我们需要一个优美和谐、秩序井然的校园环境。我们是学校的小主人,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美好校园而做出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为此,我代表四(2)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1、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骂人,讲普通话,用礼貌语,态度和蔼,友爱同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2、举止文明,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看不健康的书刊、影视片,不进网吧。

3、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毁坏花草树木。

4、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守则,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或过街天桥。不在教室内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

5、爱护公物,遵守公德。不乱涂抹、乱刻乱画,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用设施,不在公共场所喧哗、起哄。

6.文明礼貌倡议书 篇六

一、创设环境,使幼儿遵守文明礼貌行为的规则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儿生活在优美、和谐的环境中,他们的情绪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的,乐于接受教育。而为幼儿创设的角色游戏环境,便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幼儿的某些行为,从而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

1、创设情境化的物质环境

首先,角色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幼儿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自由的、无拘束的进行着各种角色的扮演,这种场景,摆设都是他们所熟悉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幼儿在医院、超市、点心店等场景中找到了现实生活的影子,他们也在模拟的小小社会中学到各种行为规则,例如,公共场合遵守规则,不大声喧哗等等。

其次,角色游戏的材料都来源于幼儿生活,是他们生活中的物品,也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容易使幼儿产生亲切感。如“超市”里的可乐瓶、牛奶盒、牙膏盒等;“医院”里的药盒、药瓶等。孩子们在游戏时,还会炫耀说“这是我带来的。”他们也在与这些材料的互动中,懂得了节约,各种行为规则也容易在此时形成。

2、营造温馨化的心理环境

幼儿在角色游戏时,它的内心被自由、宽松包围着。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都是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他们是活动的主人。幼儿自由的参加各种活动,一些行为规则也在自由的氛围中让幼儿容易接受。如有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当上了爸爸后,他的内心是喜悦的,因此在扮演的过程中也处处表现得积极,遵守游戏规则,你会发现此时他好像懂事多了。

教师在角色游戏时扮演的角色不只是“老师”,还是娃娃家中的“妈妈”“客人”……只有当老师和孩子共同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或是参与到游戏中去,去倾听他们最为自然的、真实的想法,去体会孩子在干什么,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更加深刻地了解理解他们的情感、需要。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孩子们此时的一些行为规则也在与教师的共同游戏中形成无疑。

二、制订游戏规则,使幼儿遵守文明礼貌行为规则

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主选择的、自由活动的游戏,但是每一种游戏都有它自身的规则,以达到游戏本身的教育意义。为使每个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主动、自由、有序地活动,制订必要的游戏规则就尤为重要。对于规则的制订,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制订方法,小班幼儿年龄小,需要老师来制订规则,中大班幼儿就可让幼儿自己来制订规则了,大班幼儿更是如此。

例如“小舞台”情境中,部分幼儿不遵守游戏的规则一味的大声唱歌,随意走动,影响了旁边的“医院”,当有病人来看病时,医院不能有一个安静会诊的氛围,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小小管理员来维持小舞台的秩序,提醒随意走动的表演者不要影响到医院看诊的病人和医生。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也懂得了在公共场所要学会安静,不大声讲话,影响别人等等。

三、满足心理需求,使幼儿遵守文明礼貌行为规则

角色游戏是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激发幼儿自主性、积极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其个性潜力的发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幼儿玩“娃娃家”、“医院”、“理发店”等游戏都是以模仿角色的方式来玩耍,自娱自乐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享受过程体验,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在模仿学习中把自己想象成社会生活的成员。幼儿可以一会儿这样玩、一会儿那样玩,一个角色不参加并不会影响游戏的进行,从各个角度满足了幼儿不同的心理需求。

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的理论说明,当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满足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几乎完全依赖于成年人。之后独立性开始萌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幼儿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观意愿,渴望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地进行各种活动。这在幼儿心理的发展上是极为可贵的,所以教师创设的角色游戏可以为幼儿解决心理上的这些需求。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当“奶奶”、“妈妈”、“警察”、“医生”,可以自己“烧菜”、“煮饭”,可以“开汽车”闯红灯,还可以开飞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完全自由和自主的,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主宰游戏,主宰“生活”,可以任意摆弄物体,表现人物形象,反映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当幼儿利用游戏材料做出了成果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对缓解幼儿内心的紧张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幼儿来说,角色游戏能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让人受益终生,而习惯的养成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的。著名儿童教育家孙云晓说过:“儿童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说明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深受各年龄班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游戏中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建立并遵守规则、掌握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教师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契机。

四、结合讲评活动,使幼儿遵守文明礼貌行为规则

每一次角色游戏,如果教师能够给予适当的、有效的评价,那么,对幼儿能理解并遵守一些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评价,可以贯穿于整个游戏过程,而不只是游戏结束时。

1、教师的合理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孩子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那似乎是一道“圣旨”。孩子们经常会说:“这是老师说的。”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言语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如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等,这样幼儿也容易遵守行为规则。教师的评价不仅要针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幼儿,同时也要融入行为习惯好的幼儿。例如,文文是个自控能力很差的幼儿,游戏中会表现得特别兴奋,经常会去破坏别人的游戏,每次玩好的玩具都不会把它放到原位等等。因此对他的这些行为,如果光靠游戏结束时对他进行一翻评价是没用的,这需要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对他的评价可采取一些讲道理、间接指导等方法。让他自己随时明白做错了什么,应该怎么做,并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使他能逐渐遵守基本的行为规则。

2、同伴的肯定评价

年龄稍大一些的幼儿应进行相互评价,让幼儿评价自己和他人。同伴间的评价往往更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从而更容易遵守行为规则。在游戏的结束时,也可以用集体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评价。如:让幼儿说说谁在游戏中表现最好,乐于助人,懂礼貌,遵守游戏规则等,每次他们都乐意来说。当然孩子们也会说同伴不遵守游戏规则,这无疑给孩子的成长增加了色彩。

总之角色游戏符合幼儿爱玩、爱模仿、爱表现的天性,游戏过程是幼儿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把游戏和幼儿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观察周围世界地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社会角色。角色游戏使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交往中,反映他们眼中世界。教师通过指导,把社会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之中,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并把各个领域的学习互相结合,给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整体影响。在角色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体验着成人的感受能给他们以美好的启迪,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老师应重视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最初体验,让他们带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明习惯、带着对未来社会、人生的美好憧憬走向生活!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健康领域.

[2]杨枫.《学前儿童游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06月.

[3]王振宇.《儿童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7.初中生文明礼貌倡议书 篇七

大家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文明,有礼貌是每一个青少年必备的素养和习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更应具备礼仪修养,这不仅是现化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不仅能给社会、他人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倡导大家学习“规范”,学会做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新的学期又来了。环顾四周,洁净的校园一尘不染,整整齐齐,我们的身心也显得更加愉快。你能改掉出口成脏的坏习惯吗?否则,你会污染我们的校园,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地面飞舞的纸片你能弯腰捡起吗?否则,大地会多了斑斑点点,失去色彩废旧无用的垃圾你能投入箱子吗?否则,环境又被我们抹黑一笔值日时你能认真仔细,为环保尽一份微小的力吗?看到谁有不良卫生习惯你能帮助他改正吗……这些,你都做到了吗?如果没有,那就让我们暗暗下定决心,讲文明卫生,人人有责,讲文明卫生,从今日做起。本学期第一项活动,我校将重点开展文明礼貌主题教育,以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有礼貌”为活动宗旨;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为重点内容;以遵守《规范》、《守则》、《常规》、《要求》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貌素养,将主题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主题教育, 要求所有学生积极使用“十字”文明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本次文明礼貌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个:

以落实师范生养成教育要求及加强《师范学生守则》《师范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结合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全面开展学生仪表礼仪教育,普及推广日常礼貌用语。

1、突出“两句话、一行动”的主题,即说好两句话——当妨碍别人时,应主动道歉,说声“对不起”;当别人给予了方便和帮助时,应主动致谢,说声“谢谢”;落实一行动——即当见到师长或来宾时,应表示敬意,主动上前“敬个礼”,问声“好”。

各班要组织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师范生守则》、《师范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尊师公约》、《文明礼仪公约》等内容,在班级中重点开展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对不起”、“谢谢”和文明礼貌行为“敬礼”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不同形式,通过检查评比,让大家知其理、乐其行。

2、“五项行为准则”、“五讲五做”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学生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伙伴”;在社会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主人”的五项行为准则。教育引导学生以讲礼貌,做言行文明的青少年;讲友善,做关爱他人的青少年;讲诚信,做表里如一的青少年;讲卫生,做身心健康的青少年;讲自立,做自强上进的青少年为主要内容的“五讲五做”师范生思想道德实践教育活动。

3、爱卫保洁文明工程活动。引导学生自查日常不文明行为,培养良好习惯,告别陋习,爱护环境,积极参与创建健康校园活动。

4、在仪容仪表方面,希望每名学生都能做到师范生的表率,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本次文明礼貌教育活动的具体措施:

1、各班级利用黑板报等途径宣传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义。

2、年级要召开年级学生大会,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各班级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年级组织观摩。

3、班级设立文明礼貌监督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检查、督查学生的仪容仪表及不文明行为。做好班级文明礼貌工作的监督和行为训练工作。

4、每位学生根据学校倡议及主题班会的学习,写一篇“让文明走进校园”的征文,每班选出5篇参加年级组的评选。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现代社会中,“文明”二字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与文明交谈,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可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而且做文明的学生,做“文明示范生”,更不是轻而易举的,这需要大家确定目标:用我们的口,礼貌地问,好打招呼,管住我们的口,不吵闹,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用我们的手去帮助有困难的人,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用我们轻轻的脚步,营造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能够做到,那么,遥望明天,我们仿佛看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我们的校园更洁净了。

“文明礼貌”主题教育重在实践,同学们,让我们摒弃陋习,把文明说出口,把礼仪送出手,在校园、在家庭、在社会……,到处留下我们文明的足迹,到处撒下我们礼貌的种子,我们不是因为美丽才文明,而是因为文明才美丽!

8.文明城市文明出行倡议书 篇八

美丽、自然、生态、和谐的城市环境,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坡湖、岛的开发建设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最近,细心的您可能已发现:东坡湖的水更清了,岛更绿了,鸟儿也更多了!是的,我们的城市越来越靓丽了!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为此,我们倡议:

爱湖护岛,做文明的使者。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品质。文明出行,文明遛狗,文明垂钓,低碳、绿色、健康生活将是我们的首选;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停乱放,不在湖中洗拖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折射出我们的素养。醉美东坡岛,文明伴我行。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的使者吧,让文明之花盛开在美丽的东坡湖畔!

爱湖护岛,做环保的模范。环保,是一座城市的担当。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沿湖两岸的公共设施,爱惜岛上的一草一木,是我们的责任;善待白鹭、野鸭等“城市小客人”,拒绝电鱼、毒鱼、炸鱼和打鸟,是我们的担当。让我们做一个环保的模范吧,让环保意识融入到每一个眉山人的血液和灵魂!

爱湖护岛,做志愿的先锋。志愿,是一座城市的精髓。青年志愿者的微笑,是眉山最好的名片。您可以参与到眉山市青年志愿者文明宣导行动中来,围绕爱湖护岛主题,草拟宣传口号、温馨提示语,创作微视频、主题漫画,参加“宣传、劝导、公益”三大志愿行动,成为一名守护家园的宣传者、策划者和实践者。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让我们做志愿的先锋吧,让小红帽的身影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角落落!

天借烟霞装岛屿,地铺锦绣作汀洲。亲爱的青少年和市民朋友们,美丽的家园,你我的故土。打造城市会客厅,建设生活品质城,是人民的期盼,需要你我的付出。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即刻出发,爱我东坡湖,护我东坡岛,做文明人,成环保员,当志愿者!

守护家园,有你有我!

倡议人:

9.建筑文化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 篇九

从大文化的视角来分析, 建筑文化至少包括了三大内涵:一是包括了建筑科学技术在内的物态文化;二是建筑规范类的制度文化;三是建筑的精神文化。三者的关系是:建筑的精神文化决定建筑的制度文化, 建筑的制度文化决定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而由建筑思想文化指导下建设起来的建筑物, 就会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而影响、制约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形成一种与环境相一致的社区或家庭文明。因此, 建筑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载体, 也是精神文明的载体, 它既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体现, 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 而当它作为物质与精神合一的存在物时, 它还会对现实中人的精神、情感、行为形成一定的影响。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个环境当然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建筑, 作为建筑材料的集合体, 它是物质环境的一部分;作为建筑思想与艺术的载体, 它又是精神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建筑物无疑属于整个大环境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判断, 当我们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时, 自然也就包含了这样的潜在含义:人的问题, 往往也包括环境的问题;当我们说要营建一个好的环境来影响人、教育人时, 这之中当然应包括建筑环境。

当前, 我国社会在整体上已超越了温饱型, 正由小康型社会向全面小康型社会推进, 当人们温饱所需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而达到“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时, 建筑作为某种价值追求的精神文化象征, 就成了理所当然。这正如人们在未得温饱时, 衣物主要功能在于保暖与遮羞, 而在基本物质条件得以满足后, 服饰同时要求展示美与个性的功能一样。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 建筑的完整内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它不仅有经济建设意义, 而且有精神文化建设意义, 不仅有科学技术意义, 同时也有思想教育意义;

它不仅仅只有G D P含量, 同时也应有它所处的那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含量;

它不应仅仅只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生理需要, 同时还应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要。

一个城市、一个社区、一所学校的特色, 不应只从这个城市、社区与学校的地域地貌、文字、媒介、风俗等方面表现出来, 同时也应从这个城市、社区与学校的建筑表现出来。

二、不良建筑对社区文明、家庭文明的负面影响

不良的城市建筑布局、非人性化的社区建设、住宅的非人伦化设计, 对城市的社区文明建设和家庭伦理建设存在着负面的影响。

1. 不良的城市布局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现代建筑科学与犯罪学的研究证明, 都市特定的建筑环境元素, 会影响犯罪率。早在上世纪60及70年代, 这个问题就引起了建筑学者们与犯罪行为学者们讨论。Jeffery在1971年也直接提出《经由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的发生 (CPTED) 》的概念, 1973年英国建筑学家Newman发表了《Defensible Space防御性空间》。自此其相关概念便陆续被研究讨论。1998年, 句法公司受哥斯尼尔斯市委托, 研究建筑空间布局与人易受犯罪攻击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这个项目进行为期3年的研究, 被认为是南半球最大规模的城市犯罪研究。其成果认为, 狭窄隐蔽的街道, 视线不及、光线阴暗的小巷, 是城市建筑空间中最易引诱犯罪的环境。

狭窄隐蔽的街道, 视线不及、光线阴暗的小巷是城市建筑空间中最易引诱犯罪的环境

Jeffery在《经由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的发生 (C P T E D) 》中提出所谓“高犯罪空间”的概念, 从调研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约有95%的犯罪案件是发生在七楼以上及规模1000人以上的社区;越多户数共用一个门厅、楼梯、电梯的集合住宅的犯罪率越高;中央走廊因有视觉死角, 故其犯罪率较高;而单边走廊较易被户外看到, 具监视效果, 可吓阻犯罪发生;有视觉死角的空间, 例如阴暗密集的灌木丛, 杂乱且视觉不能穿透或距离较远的公园, 狭小窄长的空间, 因为监视效果较差, 使得犯罪较易发生;相同型式的建筑, 空间自明性低的环境。

国内不少学者也对建筑空间与犯罪防控做出了积极研究。认为, 尽管犯罪行为的产生源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生理等诸多原因, 但建筑空间对犯罪的影响却已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学者认为“合理的建筑物空间设计是创造可防控空间的有效手段, 是消除建筑空间盲区的有力措施, 也是实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重要途径。”“而‘创造一个安全的、可防控犯罪的城市空间’的研究, 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也有学者认为, 防控犯罪应“从环境预防入手, ……要科学规划安全系数高的物理环境;……限制犯罪机会的环境条件。”

上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 建筑是城市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文化宣传应将建筑环境因素纳入总体的思考与建设的范畴之中, 忽略建筑的精神与社会文化意义, 其结果不仅对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不利, 而且, 会诱发犯罪率的升高。当人们在大力得倡城市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建设时, 不良城市建筑的负面影响是不应忽略的。

2. 社区人际关系冷漠与非人情化社区设计

有人将我国现代都市的人际关系形容为:“繁华掩盖不了冰冷的人际关系, 钢筋混凝土坚硬了心灵深处的冷漠防线。冷漠必然诞生虚伪, 虚伪是冷漠的化妆品。”但是, 在分析讨论导致我国现代城市及社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时, 人们或者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或者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或者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的;或者是从管理学角度提出的;……而往往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本应十分重视的可视的物质环境。

要在社区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 解决人际关系冷漠的问题, 必须从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角度, 建立起一个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个物质载体——符合人们风俗和当地文化生态的社区建筑环境与园林空间环境:社区广场、社区会所、社区休闲场馆、社区花园等等。考察我国城市社区环境建设, 最初的住宅社区建设缺乏经验, 因此, 基本是没有提供社区居民相处空间环境, 后来的新社区越来越吸取了国外社区建设的经验, 有了设施良好的社区人际交往场地, 但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有限的公共场所被停车场侵占、被商业经营侵占;或者这些公共场所在建筑空间设计上与过去人们的生活习俗有隔阂, 不符合所在地的文化环境, 从而使人们不习惯使用, 使这些场所形同聋子的耳朵——只能作为摆设。最终导致了当今许多城市社区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虽同住一个社区, 却是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邻里之间视同陌路人。

缺乏符合人们风俗和当地文化生态的社区建筑环境是导致社区人际关系冷漠的重要原因

因此, 构建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 仅从伦理建构、社区管理、社区党建和社区社会文化的建设是不够的, 还必须以构建社区居民和谐相处的物质载体为基础——建设起符合社区居民传统生活习俗与心理文化相适应的社区公共场所。

3. 家庭伦理的缺失与住宅的非人伦化设计

历史上, “中国人是把建筑的功用首先理解为协调天道与人伦的关系的, 把建筑视为建立合理世界秩序的工具的, 这是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核心, 是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关键”。这当然也应是认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得以长期传承的重要方面。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来认识问题, 建筑思想、建筑文化要决定建筑物的空间形态, 但作为已经形成了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一部分的建筑物又必然会强化、巩固这种建筑的思想文化本身。这种强化思想文化的建筑物, 不仅仅通过它的形态、色彩、功能来发生作用, 同时也会居住其间的人的日常活动来发生作用。

例如, 当中国古人按照遵礼守法、尊卑有序的伦理的建筑伦理人文思想来建造了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的时候, 四合院特殊的空间布局自然也会强化居住其间的家庭成员的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四合院是封闭式住宅。四合院内一大家人按北尊南卑、东尊西卑、中尊侧卑伦理秩序, 各归其位地居住其间, 这种封闭式的建筑, 使生活其间的中国家庭成员可以安安静静、和和美美、少受干扰地有序生活。院内的房子既各自独立, 又相互联系 (以围廊将整个建筑连接起来) , 面向院子中间开放和集中。高大宽敞的北房, 冬暖夏凉, 由长辈居住, 长辈一旦有什么不适, 哪怕刮风、下雨、下雪, 儿孙们也可以沿着游廊到正房去问安。这种长为尊的空间布局自然就强化了孝的家庭伦理;东厢房由儿子们居住, 西厢房由女儿们居住, 南房由下人们居住。按中国东尊西卑, 北尊南卑的空间布局, 传统伦理中的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 自然在这种房屋布局中得到强化。所以, 作为传统民居的四合院不仅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建筑思想, 同时也强化了居住其间的中国人的家庭伦理道德——使尊卑有序, 父慈子孝的传统道德, 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得到强化与延续。

按照尊卑有序的建筑伦理思想建设起来的四合院, 有利于传统孝德的传承。

今天, 迅速发展的中国建筑市场给人们带来的是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长, 住房条件日益改善, “北京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年增3倍”, 由“1978年, 北京城镇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只有4.55平方米, 增加到20.75平方米”。重庆人均居住面积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不足5平方米……增加到人均27.31平方米, 比改革开放初期扩大了5倍多”。但迅速扩大的住房面积, 除了物质上的需要外, 似乎并未给人们的精神需求带来某种满足, 无论是两室一厅还是三室两厅, 四室两厅, 甚至是所谓独立式别墅, 市民们无法从中看到我们新时代所提倡的精神内涵本应在住宅建筑中物化形式。住宅设计中没有家庭生活中本应存在的长幼有分、亲疏有别的空间秩序, 家庭伦理的有序运行就失去了物质载体, 其孝德的继承与发扬光大, 自然就成了难以维系的美好愿望。所以, 在谈论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同孝德日益式微的时候, 仅从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全面的。我们认为, 还必须从建筑伦理学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国住宅建筑这种缺少人伦精神的现象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建筑思想还未实现从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建设转型。建筑师和住房建造者所想的, 主要是如何扩大人们的居住面积, 将建筑视为满足人的活动的物质财富对象物, 而未将其视为满足人们民族心理的、家庭伦理的、传统审美的和文化品味的对象物。

第二、从住宅建筑与人的关系来认识问题, 它反映出今天的中国人仅仅把住宅建筑当作了物质文明来建设, 当成了G D P的内容来发展, 而未将其视为一种精神文明的内容来做。原因在于, 我们的住宅建设者没有认识到住宅建筑在反映G D P的同时, 还表现着人自身, 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 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 以其形象反过来表现人自身。这正如今天我们可以从古希腊人留下的建筑去认识古希腊人、从古代中国建筑去认识古代中国人一样;今天, 我们可以从当代西方的建筑认识当代西方人, 从当代中国的建筑来认识分析当代中国人。而当我们从今天的住宅建筑来认识国人的时候, 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 我们的精神生活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三、建立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建筑文化势在必行

审视人类历史上不同类型的社会, 都有其反映其时代主流的精神文化内容, 这些精神文化又总是强烈地反映在当时的建筑文化之中, 并由此都赋予了当时建筑以特定的内容与形式:古希腊奴隶社会时期是“神人同性、同形”的神体 (人体) 崇拜, 反映在建筑文化上, 就是古希腊神庙建筑柱式的人形化处置;欧洲封建社会时期, 是基督教文明时代——也被称之为“神本”时代, 反映在建筑文化上, 就是教堂的宗教尺度处置, 其经典建筑有罗马的圣皮埃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早期资本主义时代将封建时期充满天堂幻想的“神本”, 追求转化为世俗社会的“以资为本”、“以物为本”, 反映在建筑文化上, 更多地体现的是金钱与物质利益获取……所以, 建筑总是包含了特定时代的精神文化内涵的。而这种带有其特定时代精神文化内涵的建筑, 又从环境的角度强化了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 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物化为建筑形式, 并以此去影响或主导了人们的意识。很难想象, 没有帕特农神庙、雅典娜神庙和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希腊雕像, 今天的人能会更清楚地了解古希腊“人神同形”, “人神同性”的思想文化特征;同样, 那些气势恢弘、高大神圣的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教堂, 又使我们对中世纪的神权政治有了亲临其境般的感受。很难想象, 基督教信仰可以在没有教堂的环境下得到传播, 赢得教徒虔诚的信仰, 与此同理, 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等世界上所有宗教信仰之类精神文化, 能在没有相应的建筑物化环境下得到效果明显的传播。而以资为本、物欲横流的社会, 总是会让人们从灯红酒绿、穷奢极欲的城市街道与建筑中找到最深切的心理与生理的切身感受的。

人们兴建了建筑时, 建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塑造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与性情修养。因此, 对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而言, 建筑决非砖、石、钢材之类的一般物质, 而是熔铸着思想、灵魂和科技的载体, 它由人建造, 同时作为物质和精神环境的构成部分, 也会塑造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建筑的美化优化, 也是精神文化建设重要构成部分。

不同时代的精神文化, 决定了不同时代的建筑文化和建筑思想, 不同的建设文化与建筑思想, 将决定这个时代建筑的内容与形式。然而, 在举国上下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进程中, 人们不难发现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当我们在大力倡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时, 这种精神文化却几乎未在我们的建筑文化中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的法治法规, 有党和政府倡导扶持的主流文学、艺术……, 独独缺少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筑文化与建筑思想!今天中国的建筑文化中,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后解构主义、野兽派等等各类泊来品可谓应有尽有, 唯独所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筑文化。而在这些建筑文化与思想指导下的建筑无不显现出光怪陆离、绚丽多姿, 但你却不能从中发现其由这些各种流派建筑堆集起来的中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城市精神和城市灵魂。在这种缺乏个性和特征的城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 会有这个城市市民本应有的个性与特点吗?当人失去了特点与个性时, 还有创新性吗?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我们能不能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呢?即:今天中国青少年的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不仅仅与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 同时也与他们所生长的城乡建筑环境有关。

于是, 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前的精神文化建设中, 是否存在建筑文化与建筑思想方面的问题?中国是否建立起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建筑文化?

结论是明确的, 在举国上下全力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 在建筑思想和建筑文化方面简单地奉行所谓“拿来主义”, 显而易见已不合时宜!如何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和谐社会的建筑文化, 并在这种建筑文化与建筑思想指导下, 建设起和谐的建筑物质载体和环境, 进而影响和引导人们共同构建起和谐社会, 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藏晓玲《空间句法访谈》《城市建筑》2005年第7期。

[2]赵元鸿《永续都市发展及犯罪防止》http://home.educities.edu.tw/chao1974/urban/urban003.pdf

[3]王发曾《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犯罪防控效应》《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4]戎雪海《谈环境预防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犯罪防控》《公安学刊》2004年第1期

[5]唐翼《重建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08期。

[6]任凭《遵礼守法, 尊卑有序——中国建筑人文思想的道德伦理形态》《南方建筑》2002年02期第88-90页。

[7]新华网2008年11月07日09:09:28《北京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年增3倍》。

10.文明礼貌倡议书 篇十

省会全民文明礼貌月 活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倡议书

[省会“全民文明礼貌月” 活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倡议书]省会“全民文明礼貌月” 活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倡 议 书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席了省会“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范文之倡议书:省会“全民文明礼貌月” 活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倡议书。()这是郑州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总结大会,也是夺取郑州精神文明建设更大胜利的动员大会。三月份以来,省会的干部、群众以巨大的热情投入了“文明礼貌月”活动,集中主要力量治理“脏”、“乱”、“差”,使郑州的环境面貌、社会秩序和服务质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实践证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是把“五讲四美”活动进一步制度化、群众化的一项有力措施,是继续改造社会风气,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了巩固和发展文明礼貌月的活动成果,使之成为全体人民一项行之久远、功效卓著的风俗习惯,并经过较长时期的努力,把郑州办成“文明礼貌市”,我们向全市人民提出如下倡议: 一、要继续广泛深入地进行文明礼貌的宣传教育,造成“讲文明礼貌光荣,不讲文明礼貌可耻”的浓厚空气。要把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放在领先地位,经常不断地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提高共产主义思想觉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要把文明礼貌的宣传教育列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工作、生产和业务,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形式,大讲文明礼貌活动的意义,大讲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大讲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五讲四美”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打好思想基础。 二、要在治理“脏”、“乱”、“差”和反对资本主义思想腐蚀的斗争中起模范作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打击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活动的收缴淫秽书、画,黄色下流录音录像制品的重要文件,正确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阶级斗争的表现,认真进行反对资本主义思想腐蚀的斗争。要发扬爱国主义和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振奋精神,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治理“脏”、“乱”、“差”方面,要抓重点、难点,进一步把工作做深做细,落实责任,扩大范围,提高水平,争做讲卫生、讲礼貌、讲秩序和优质服务的模范。 三、要认真遵守、坚决维护各项文明礼貌措施和规章制度,保证文明礼貌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郑州市文明礼貌守则》、《交通规则》以及各行各业根据自己特点规定的长远规划和持久性措施,是坚持不懈地把文明礼貌活动开展下去的重要保证,我们要认真遵守、坚决维护,人人尽责,共同监督。要发扬国家主人翁精神,树立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要以共产主义道德准则处理人民内部各种关系。要大力提倡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大公无私的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进一步搞好“为您服务”和“为民造福”的社会公益活动,使人人讲清洁、讲秩序、讲礼貌的社会主义风气蔚然成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省会人民应当做出更多的贡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动手,同心协力为把郑州建设成为繁荣富裕、安定文明、清洁优美的现代化城市而奋斗!19××年×月××日(选自19××年×月××日《郑州晚报》第一版)

11.树文明新风,过文明春节倡议书 篇十一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倡议书的机会越来越多,通过倡议书可以激起更多的人响应,在最大的范围内引人们起共鸣。那么,怎么去写倡议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树文明新风,过文明春节倡议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树文明新风,过文明春节倡议书1

乡亲乡友、市民朋友们:

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县文明办向大家发出倡议:

一、过勤俭文明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究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走亲访友不铺张、不攀比,外出旅游、聚餐、购物“讲文明、树新风”。

二、过健康环保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爱护公共卫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不酗酒贪杯,不聚众;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倡导鲜花祭祀,不燃放烟花爆竹,树文明新风尚。

三、过平安吉庆年。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不酒后驾车,不乱停乱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注意防火防盗和安全用电。

四、过友爱互助年。多陪伴父母家人,多增进邻里相助,共同弘扬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中国年文化;热心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力所能及地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同做文明怀宁人!共创全国文明城!

祝乡亲乡友、全县人民新春快乐、吉祥如意、阖家幸福!

怀宁县文明办

20xx年1月19日

树文明新风,过文明春节倡议书2

广大市民朋友:

雄鸡迎春早,文明气象新。值此20xx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让市民度过一个文明和谐的新春佳节,市文明办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节约低碳迎新春。倡导科学、健康的餐饮习惯,自觉参与文明餐桌行动,不铺张、不攀比、不浪费。倡导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表达亲情、友情;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注意节电、节水、节气,鼓励低碳出行。

文明有序迎新春。倡导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不抢红灯,不酒后驾车,不向车外乱扔杂物。倡导文明上网,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不浏览传播低俗信息;倡导文明出游,无论出境游还是境内游,做到文明有礼,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不随手扔垃圾,不说脏话粗话。

移风易俗迎新春。倡导用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科学环保的`方式表达哀思。倡导环保庆祝方式,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倡导给孩子健康向上的压岁钱,为父母亲人送上有意义的节日礼物。自觉抵制黄赌毒,反对封建迷信。倡导动手写春联、剪窗花,让年味更浓,将好家风好家训融入其中。

平安祥和迎新春。传承和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利用春节期间陪伴父母、探望师长,多与他们聊天沟通。要增强安全意识,注意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防火防盗防爆。注意饮食安全,不食用过期、有害食品。

诚实守信迎新春。企业和商铺营业者要增强诚信经营意识,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交易。做到讲诚信、重信誉,不制假售假,不缺斤短两,明码实价,礼貌待客,杜绝消费纠纷,营造公平舒适的消费环境。

休闲不忘文明、欢乐不忘安全。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弃陋习、讲文明、树新风,为创建文明城市、全面振兴钢都作出自己的贡献。

祝全市人民新春愉快、阖家幸福!

xx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xx年1月22日

树文明新风,过文明春节倡议书3

全县广大居民朋友:

大家好!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共同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幸福、低碳环保的节日,县大气办向全县广大居民发出倡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珍惜幸福,从我做起。以文明、低碳、环保方式过节,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焚烧秸秆、垃圾和杂草,为共享一片蓝天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一、认清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监测数据表明,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PM2.5、PM10)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大气扩散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极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燃放烟花爆竹还易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

二、严格遵守烟花爆竹禁放规定。

县城建成区的禁放区为新107国道(含新107国道及两侧门店)以西、南拒马河以东、北环路(含北环路)以南、金台路(含金台路)以北;各乡镇也划定了禁放区。禁放区内全年任何时段都不允许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各级政府的明确要求,需要大家共同遵守。

三、以新时代环保理念庆祝节日。

为了营造良好的节日气氛,可选择喜庆音乐、电子爆竹、鲜花等低碳环保方式进行庆祝,有效杜绝燃放烟花爆竹对生活环境的污染。广大居民要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人当好监督员,积极劝阻和抵制随意燃放烟花爆竹的不文明行为,共同维护祥和欢乐的节日环境。

四、合力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各乡镇(城区)和宣传、公安、教育和体育、交通、执法、市场监管、民政、应急管理、工信等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张贴通告、明白纸、LED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禁放烟花爆竹对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燃放烟花爆竹危害生命财产安全的典型案例,以及环保过节等知识。广大居民要自觉当好宣传员,利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发挥朋友圈影响作用,动员亲朋好友一起宣传燃放烟花爆竹危害,凝聚共同保护环境的正能量。

五、自觉树立文明祭扫新观念。

广大居民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节日期间进行文明祭祖、平安祈福,祭祖扫墓时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焚烧香烛纸钱,可用鲜花、宣读祭文和清扫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和火险隐患。

关注环保、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让你我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焚烧秸秆、垃圾和杂草,人人争做蓝天卫士,度过一个安全、祥和、欢乐的节日,为定兴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好做出我们的贡献!

xxx办公室

12.基克拉底文明:陌生的古老文明 篇十二

人们通常所知爱琴海上最古老的文明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文明和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文明, 那么在这两个文明之前是否还存在过更古老更成熟的古希腊文明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基克拉底文明。

让我们回到100多年前, 这个古老文明初露头角的岁月。19世纪晚期的希腊还沉浸在民族国家独立的欢乐气氛中, 在雅典卫城山脚下的跳蚤市场上, 人们总是能够看到各种古物摊铺出售一些奇怪的白色大理石小雕像, 40多公分高, 人物形象简洁, 线条流畅, 表面光滑, 或坐或立, 基本样式统一。当时, 德国商人施里曼在小亚细亚发掘特洛伊宝藏引发整个欧洲掀起到希腊寻宝的热潮, 但是没有人注意这种小雕像, 因为他们都不清楚这种大理石雕像属于哪种已知的文明, 更不了解其价值何在, 只知道它们来自基克拉底群岛。

基克拉底群岛

多亏了英国雅典学校首位主任番洛赛先生慧眼识金, 他最先注意到这些雕像的重要性。他从摊主们那里了解到它们出土于基克拉底群岛上的古墓, 因此设立了到基克拉底群岛考古的项目。基克拉底古墓发掘项目开展后, 吸引来另一位希腊考古学者赫里斯多。这位古典考古学家由于对迈锡尼王宫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而闻名遐迩, 他在全面调查研究了基克拉底古墓群后, 为这个新发现的文明命名为“基克拉底文明”。

然而, 独立后的希腊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文物市场更是缺乏监管, 从基克拉底群岛流失的文物高达半数。有关基克拉底文明的研究工作重新吸引人们的视线大约又过了半个多世纪, 特别是当考古科学新技术大量用来进行古物年代测定后, 基克拉底文明研究再度迅速发展。学者们发现, 这种未知的文明存在的年代早于米诺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其成熟的程度高于后两者。

现代考古学者们已经确定, 基克拉底文明属于新石器晚期和青铜时代早期文明, 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300-2000年。其间又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一些学者近年来对基克拉底古墓群考古得到新证据, 表明该文明存在的时间上限可能要提前到公元前5000年, 那时, 第一批移民从小亚细亚进入这个地区。考古学家伦弗雷认为, 该文明区最早的居民大概是第一批南下的印欧人种, 而马罗瑞则认为, 他们应该是早于印欧人种的小亚细亚移民。

如果这些结论是可靠的话, 那就意味着基克拉底文明远比克里特文明更古老。众所周知, 米诺文明属于青铜时代的文明, 其存在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7—15世纪。也就是说, 当米诺文明兴起之时, 基克拉底文明已经兴盛了数百年。或者至少可以推论, 基克拉底文明比米诺文明发展得更为成熟, 并由于两者海域相连, 前者对后者有文化影响。这个推论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 从米诺文明遗址出土的陶器绘画上, 人们找到了基克拉底文明的强大影响痕迹。

基克拉底文明所在的基克拉底群岛海域总面积大约2572平方公里, 位于爱琴海中部, 在雅典东南方向, 该海区有人居住的岛屿大约有200多个。基克拉底群岛大多由火山喷发形成, 并围绕海底火山口分布成圆圈形状。古希腊人用“圆圈” (基克拉底) 一词为该群岛命名。

根据该地区考古发掘和古物研究, 基克拉底文明区采取农耕和渔猎相结合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该海区有利的地理位置, 基克拉底群岛一度控制爱琴海贸易的海上霸权。而活跃的商贸活动也为该地区居民带来巨大财富, 进而为该文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遗址发掘发现, 当时已经出现了冶炼和制作青铜器的作坊。从大量墓葬群的分布情况分析, 该文明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早期城市居住区。但是各个居民中心区的人口规模较小, 千人左右。集中的建筑群遗址表明, 当地形成了规范的建筑模式, 即直线和矩形的平面设计。建筑材料多为岩石。每户住宅包括2—5间房屋。从古墓群的构成分析, 由多个家庭构成某种更大的群体。学者们推测, 基克拉底群岛上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

基克拉底文明遗址考古发现的古代器物多达数千种, 包括最具特点的大理石雕像、石料或贝壳为原料的串珠项链、金属工具和装饰品、石头用具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埃拉岛古墓出土的青铜锯, 体现出当地青铜加工工艺的高超。基克拉底文明为外界所知的代表性器物是大理石小雕像, 迄今为止推测总计有1400多尊, 流散在世界各地。它们造型别致, 具有现代雕刻艺术的气质。总之, 无论是石料还是金属器物, 它们的加工水平都高于同期的米诺文明, 学者们据此推测该文明比米诺文明更成熟。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 基克拉底文明不知因何逐渐衰落。根据爱琴海中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的情况推测, 该文明的衰落和消亡一定与此有关。也许由于这个原因, 人们至今尚未在基克拉底群岛发现大规模宫殿遗址。也有学者认为, 地质活动破坏对有限的历史遗迹的永久性损坏就是该文明长久覆盖着神秘面纱的原因。但是随着现代考古特别是水下考古技术的发展, 基克拉底文明的神秘面纱将进一步被揭开, 这个陌生而古老的文明必将得到人们更多的认识。

13.“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倡议书 篇十三

XX“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倡议书

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网络环境,促进和谐稳定,共创共享幸福长丰,我们向全县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全县网民作出如下倡议: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二、自觉遵守宪法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拒绝传播违反国家法律、影响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破坏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的新闻和信息,切实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不制作、不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违反法律法规以及淫秽、色情、迷信等有害信息,不开设不健康声讯服务,不登载不健康广告,不链接不健康网站,不运行带有凶杀、色情内容的游戏。对散播谣言、侵犯隐私、侮辱他人、信谣传谣的信息严格把关、及时删除,不跟风,不炒作。坚决抵制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相违背的信息内容。

四、建立健全网站、网吧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新闻信息发布,坚持提供客观、真实、健康的信息和内容,坚持提供健康的上网环境和内容链接;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网络公德教育;建立受理举报制度,开设举报电话、邮箱,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五、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不在网站上发表、转载违法、庸俗、格调低下的言论、图片等信息,不信谣传谣,自觉倡导文明言行、传播文明观念,做文明上网人,为建设和谐文明长丰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是保证互联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是网络经营者和网民共同的社会责任。让我们携手共进,迅速行动,为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公众正确荣辱观的重要阵地而努力!为推动长丰“进军百强县、率先达小康”,提升长丰对外发展良好形象做出“网络人”应有的积极贡献!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倡议书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社会的共识,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是全市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网民的共同责任。在此,我们向全市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全市网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坚持依法办网、守法经营,严格规范网站建设与管理,自觉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发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不违法违规开展业务。以文明办网、上网为荣,不文明办网、上网为耻,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积极营造网络文明新风。

二、净化网络文化环境,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坚决清理淫秽色情及庸俗、低俗、媚俗等信息,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领网络道德风尚,为广大网民提供健康的网上空间。不制作、不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违反法律法规以及淫秽、色情、迷信等有害的信息、图片,不开设不健康声讯服务,不登载不健康广告,不链接不健康网站,不运行带有凶杀、色情内容的游戏,坚决抵制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相违背的信息内容。

三、加强自我约束和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网站、网吧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信息发布,坚持提供客观、真实、健康的信息内容,坚持提供健康的上网环境和内容链接;强化行业自律,恪守行业规范,主动开展自查自纠,对违反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的有害内容不链接、不发送、不登载,抵制一切有悖于网络文明、有碍社会稳定的行为。真诚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举报受理机制,畅通网站举报渠道。

四、坚守“七条底线”,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我市互联网行业、广大网民都要坚守“七条底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七条底线”: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

五、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不在网站上发表、转载违法、庸俗、格调低下的言论、图片、信息等,自觉倡导文明言行、传播文明观念,做文明上网人,为建设和谐文明龙泉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文明上网是我们每位网民的责任,文明办网是保证互联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是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和广大网民共同的社会责任。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共建文明网络,为打造“风清气正”的洁净网络空间作出积极的贡献!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倡议书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网络环境,促进和谐稳定,是全市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网民的共同责任。在此,我们向全市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全市网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严格规范网站建设与管理,自觉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发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不违法违规开展业务,切实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不制作、不传播违反国家法律、影响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破坏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的新闻和信息;不开设不健康声讯服务,不登载不健康广告,不链接不健康网站;不运行带有凶杀内容的游戏。对散播谣言、侵犯隐私、侮辱他人、信谣传谣的信息严格把关、及时删除,不跟风,不炒作。坚决抵制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相违背的信息内容。

三、建立健全网站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新闻信息发布;坚持提供客观、真实、健康的信息和内容;坚持提供健康的上网环境和内容链接;强化行业自律,恪守行业规范,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网络公德教育,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14.小学文明礼貌月活动倡议书 篇十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的气质风度、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还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外在形象。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全体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全体学生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学校现在继续开展学习八礼四仪的活动,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坚持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代表五二班班委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一、遵守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二、遵守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三、遵守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四、遵守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五、遵守行走之礼:包括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六、遵守观赏之礼:是指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七、遵守游览之礼:就是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八、遵守仪式之礼:是指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同学们,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美丽,我们要向不文明现象宣战,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请同学们立正,右手握拳,让我们庄严宣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学生。

15.全球化与礼貌和不礼貌 篇十五

英国人发现, 美国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比如像“Hi, How are you today”, “Have a nice day”之类的美式客套语越来越流行了;服务行业对顾客直呼其名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许多顾客和服务人员不喜欢这种改变, 甚至把这种现象看做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Cameron (2007) 认为, “英国人已经不会像刚刚听到这种语言时表示震惊或惊讶了, 然而我猜想对于很多英国耳朵来说它们还是很刺耳……我们不喜欢虚假的友好, 可我们仍是会觉得这些语言技巧粗鲁、侵扰、过了头。”有意思的是, 对于服务行业日益普遍的这种新现象, 人们解释为本质上是美国文化取代了英国传统, 是全球化对英国传统造成了一种冲击, 因为美国文化是一种基于亲近而不是保持尊敬的距离的一种文化, 对于保守的英国人来说就留下了不礼貌的印象”。

英美的很多博客也注意到了这个趋势, 并进行了评论。一些博客认为, 这只是一种社会习惯, 一种商业礼节, 有些人接受, 也有些人不喜欢, 是因为他们认为, 这只是一种机械化的、大部分情况下都表真诚的语言。有些博客建议用“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来回答“How areyou?”, 也有些人提议用更加有创意的方式来回应, 如“Doyou really want to know or you are just being polite?” (你真的想知道吗?还是只是一种礼貌?) 也就是说, 他们认为这种新的言语行为方式是礼貌的, 但不真诚, 因为他们认为陌生人之间不会有真正的关心存在。

本文讨论在当今全球经济, 政治、社会、文化变化的背景下, 全球化是否对礼貌/不礼貌的表达产生了影响。具体来说, 本文将讨论正式性/非正式性这个话题, 特别是称呼语。讨论结果将说明互联性 (interconnectedness) 将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本文认为, 日益增强的互联性不一定导致文化同质化 (cultural homogenization) , 而导致在本土文化和全球文化两股力量汇合背景下产生一种改变。因此, 本土文化的社会规范和本土文化的延续性不应该被忽视。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全球化, 它又为何能产生这样多方面的影响。

二、全球化、文化和礼貌

人们往往认为全球化是塑造当今世界最强大的一种力量。全球化是指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诸如可口可乐和麦当娜这样的流行文化符号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 (Turner 2010) 。在这种语境下, 语言被看做是一种商品, 像其他商品一样, 这种商品在美国文化和美国规范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时候正在陷落 (Heller 2003) 。有关全球化的讨论很多, 对于它究竟是什么, 大家莫衷一是。可以说, 全球化这个词似乎很时髦, 又备受争议, 用途似乎又很广泛。

至于全球化会带来什么威胁, 有两个说法:一是由无所不在的美国文化带来的世界文化同质化, 还有一个是不知不觉中英语取代了其他的语言 (Trudgill, 2002) 。正面的评价是全球化带来文化间接触 (intercultural encounter) 的增长, 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间联系 (intercultural contact) 的增强 ( Block 2004) 。然而, 对于全球化的研究, 要么过分悲观, 要么过于幼稚。我们不能把全球化简单化、二元化, 因为全球化的过程是复杂的, 本土文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作用也是复杂的, 结果是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间产生一种新的动态模式。 (Turner, 2010)

Chouliaraki & Fairclough认为全球化应该被看做是全球性和本土性的一个辩证机制。全球化不是一个不定向的过程, 也不是一个语言元素和文化元素扩散并且被兼收并蓄的过程 (Coupland, 2010) 。Meyerhoff & Niedzielski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既产生了差异性又产生了统一性, 而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换句话说, 全球化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个结果” (Meyerhoff & Niedzielski, 2003) 。

有一个新词能描绘这种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复杂关系, 那就是“全球本土化 (Glocalization) ”。“全球本土化”既突出表明了本土文化是如何批判地适应或抵制全球性的, 也揭示出本土性的产生本身即构成全球化的标准组成元素的方式。从本质上来说, 全球化是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深刻变化的一种驱动力。然而, 任何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不应该仅仅与全球性的趋同共存联系起来, 因为“全球化代表的不仅仅是直接美国化或者是西方化” (Turner, 2010) 。

因此, 许多研究者认为 (如Fairclough, 1996) 把全球化等同于世界统一化是错误的, 因为不平等现象正在扩大, 而不是缩小。与之相矛盾的是, 对全球化的关注把“本土化”这个课题带到了前沿, 比如地方民族主义的复兴。“时间、空间和边界的消失也许在创建一个“地球村”,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这个村的村民” (联合国发展报告)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评论, 因为不是所有全球社区的人都能有途径获得全球产品, 而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获得。

语言学领域对全球化的研究有些滞后。语言学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的是英语的广泛使用以及它作为占主导地位的语言产生的权力。Cameron认为, 英语世界特定话语规范的扩散, 虽然不会替代本土语言, 但是可能会取代已经建立的本土交互方式” (Cameron, 2003 ) 。这段话启示我们, 本土的语言习惯正在日益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 直到两者的共性超过了差异性。比如, Fairclough发现, 诸如面试这样的通用形式已经超越了地方性, 面试技巧变成了任何地方都适用的技巧 (Fairclough, 1990) 。Cameron (2006) 发现布达佩斯的麦当劳餐馆在服务过程中虽然使用的是本国语言匈牙利语, 可是遵照的是麦当劳公司在芝加哥总部的交互方式。反面的例子如瑞典的另一家麦当劳, 在称呼单独就餐的顾客时, 他们使用的既不是美国非正式的规范, 也不是常见的瑞典的第二人称单数, 而是一种非私人化的语言, 例如“Will there befries with that?” (要加薯条吗?)

在全球化这个时代, 交际者能用更加新颖、不同以往的有创意的手段整合更广泛的资源。他们不是不可避免地复制重要的全球性的话语模式, 而是以一种看起来恰当的方式改变和重新构建这些模式。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地判定只有外部强大的力量影响了本土的话语模式, 我们还应该把注意力扩大到其他因素上, 比如本土习惯和规范的影响, 以及本土文化和全球文化的汇合因素。本文讨论的就是这个框架内礼貌语言和不礼貌语言的问题。由于服务语境是经济全球化最好的样本, 我们来看看特定服务语境中的正式和非正式语言的情况。

三、正式语言和礼貌

语言的正式性是一个多维度的现象, 很难给它下定义, 因为它包括诸如熟悉不熟悉, 严肃不严肃, 礼貌不礼貌这些因素 (Pearce, 2005) 。然而, 正式语言经常被认为等同于礼貌。在英语日常交际中, 礼貌被认为就是使用了相对正式的、恭敬的语言。Brown and Levinson (1987) 提到, 西方文化中人们谈到礼貌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是正式语言和消极礼貌 (negativepoliteness) 。在他们看来, 消极礼貌的语言实现形式包括:一. 习惯性的间接表达; 二. 避免对言外行为的正面答复;三.对请求结果持悲观期待等。消极礼貌的语言特征也被包含在正式话语标记语的范围之内。相比之下, 积极礼貌 (positivepoliteness) 通过直接的表达和非正式语言来实现; 消极礼貌是尊敬行为的核心, 积极礼貌是熟悉和玩笑行为的核心 (Brown andLevinson, 1987) 。而礼貌主要通过正式和繁复的风格来实现。

Fairclough (1995) 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这个问题。她认为非正式性已经成为许多英国公共话语语体 (如媒体话语) 普遍的特征。语言的非正式性和两个相互联系的趋势相联系:交际化和个人化。交际化是指在公共话语中使用和日常交际相联系的语言特征, 而个人化是说在公共话语的制造者和接收者之间建立一种个人关系, 这种话语的制造者通过建立和观众的个人关系, 制造一种他们私下里互相认识的印象。有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性不仅构成大众传媒话语一个普遍的趋势, 而且正在对其他领域的话语产生影响 (Lorenzo-Dus& Bou-Franch, 2013) 。

这种在美国和英国公共语境下日益普遍的非正式化趋势被认为和日常语言的随意化、西方文化中的平等主义有关, 也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和不礼貌有关 (Biber et al, 1999) 。Lakoff (2003) 则认为美国日益普遍的非正式化跟另外一种趋势有关, 那就是“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界限的模糊效应”, 例如对美国总统直呼其名, 甚至叫小名 (如比尔克林顿和吉米卡特) 等。她把这种变化归于不同的原因, 包括日益增强的多样化、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交流渠道、媒体收视率的竞争、以及积极礼貌重要性的上升等因素。这种积极礼貌的上升也支持了Cameron (2007) 有关英国日益普遍的不礼貌化的原因假设:大众心理和公司文化。大众心理提倡表达而非抑制人的情绪, 而公司文化支持职员直接而非简接的语言表达。所有这些对不礼貌化的解释都或含糊、或明确地认为不礼貌化是全球化的结果, 或者具体地说, 是美国化的结果。例如, 美国的西部和英国相比, 一直被看做是一个积极礼貌的社会, 但是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个“通俗化了的友情社会” (Lakoff, 2005) 。英国也被认为正在遵照这个样例。对很多英国人和美国人来说, 非正式的谈话被认为能够减轻与陌生人的谈话紧张感, 使之变得更加容易。直呼其名正是为了这个目的。

四、服务语境中的礼貌语言

全球化的时代是服务业主导经济的时代, 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又是通过人际交往实现的 (Cameron, 2000) 。过去我们会说服务语境中语言的使用方式取决于不同的语境因素, 比如谈话者之间的熟悉程度, 具体的语体是什么, 以及跟文化相关的偏好等等。而现在, 全球化横扫一切的力量使得这些考量无从说起。由于竞争的加剧, 大的跨国公司设定了特定规范并推广这些规范, “社会麦当劳化”成为人们的话题。这种新的哲学就是所谓的“客户关怀”。例如有一家叫Boots的医药美容产品零售商的网站上说, 作为他们的顾客, 我们是企业的“中心” (heart) , 而他们会致力于为我们提供优秀的“客户关怀 (customer care) ”。另外, 为我们服务的不仅仅是专业的服务人员, 还有“专家和更多友好的人士” (experts and friendlypeople) 。这里突出的有两个元素:关怀 (care) 和友好 (friendly) 。这两个词都和关系亲近的人际交往有关, 但是它们在这里已经延伸到了不相识的人际交往语境比如服务语境了。

我们再来看看为电话咨询的语境。这个语境在希腊和美国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在希腊这种交际是曾经是直接的、切题的。现在, 用户听到的是:Good morning, Thisis XXX (last name) , 再加上礼貌的惯例化的开头:How canI help you? ( 我怎么帮您?) 交际的结尾也同样是礼貌的惯例化结尾:Thank you for calling us (谢谢您给我们打电话) , 以及一句新的表达方式“We’ll be glad to be of service to youagain.” (我们很高兴为您再次服务) 。这些语言希腊听者有时听起来不自然, 耳朵也不习惯。

五、结语

美国在经济、政治和媒体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无可争议。从现有的国际地位上来说, 英语的非凡地位也许也是空前的, 其他语言对英语词汇的借用经常被视为是美国文化影响的一种表现。然而我们不应该仅仅因为一些所谓的来自我们日常交际的证据, 就把词汇层面的现象过于笼统地进行概括。通过对话语料的研究, Terkourafi (2011) 发现在塞浦路斯希腊语中, 像Thank you, sorry, please这样的借用词并没有取代它的希腊语中对应词的位置, 而只是用作了不同的功能。以往的研究往往夸大了全球化对本土文化变化的作用。Pan & Kadar (2011) 研究表明, 尽管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变化, 以及礼貌原则的变化, 汉语的用法在过去和现代之间实质上还是有相当的延续性的。因此, 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的威胁并不像有些学者说的那么严重。全球化并不直接代表美国化, 而美国和西方也在全球经济中没有占控制地位。英语的推广不仅是一种对其他语言的威胁, 同时也应该被视为对英语自身“品质”的一种威胁, 也就是说, 英语不仅影响了其他语言, 也被其他语言所影响。对语言适用的原则对行为规范也同样适用。当不同文化模式和规范进行碰撞时, 相信影响是应该是相互的。

而非正式性也不等于不礼貌, 就像正式性也不等于礼貌一样。那么,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特定服务语境中直呼其名或者是其他非正式的表达呢?有人说这是因为虚假的友好, 所以不合适, 难以接受。然而这不应该是问题, 因为问候和赞扬一样, 不总是由衷的。

概括说来, 全球化是一个许多过程的集合, 它们的发展轨迹不但取决于不同的因素, 而且是不确定、不可预料的。

摘要:全球化被看做是塑造当今世界强有力的一股力量。简单来说, 全球化指的是社会生活各方面各民族日益加剧的互联性 (interconnectedness) 。人们认为在无处不在的美国文化的影响下, 这种互联性会导致世界同质化。然而, 全球化更应该被看做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个结果。它所导致的后果因情况而异, 因此是不确定、不可预料的。话语行为方式是互联性的核心。本文讨论全球化对礼貌和不礼貌的影响, 如称呼的正式性和非正式性等, 以期对日益增强的互联性会导致怎样的改变带来一些启示。结论不否认全球化可能导致世界同质化;结论认为互联性不一定意味着文化同质化, 而是意味着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改变。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作文下一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