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2024-10-26

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精选15篇)

1.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一

“跳竹竿”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价值与策略

浓郁的民族特色服装,动感十足的美妙音乐,清脆悦耳地敲竹竿声……这就是民间体育游戏“跳竹竿”。“跳竹竿”也叫“打竹舞”,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我园基于对黎族“跳竹竿”游戏独特文化底蕴与教育价值的挖掘,进行了“跳竹竿”游戏的大胆创新,现今已成为合肥市的游戏特色品牌。我园在进行市级课题“民间体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养成策略研究”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跳竹竿”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其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中,成为有本土特色的课程。

一、“跳竹竿”的起源与分类

“跳竹竿”是黎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跳竹竿”的形式是:平行摆开两条腿一样粗细的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根手腕粗细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根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两人一对,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可见,跳竹竿既是一种艺术活动,又是一种健康活动,也是放松身心的最好运动。这体现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其思想内容健康,同时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传统性、开放性、普及性,是全民健身运动的理想活动。

二、“跳竹竿”的运动特点

集体性,“跳竹竿”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很多人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水平,跳出优美的舞蹈。个体性,需要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身体协调平衡性。健身性,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育。娱乐性,运动与乐感的结合使人精神奋发,心情愉悦。创造性,改变其打击节奏和开合形式,将给人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三、“跳竹竿”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丰富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

??“跳竹竿”这一具有魅力的传统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体育中,可以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魅力。跳竹竿作为体育活动可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分组进行,全班幼儿一起表演或在全园内进行班级竞赛。这些活动能够极大地丰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带给幼儿更加妙趣横生的健康活动。

(二)增添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趣味性

由于每个幼儿性格、能力、兴趣等都存在差异,单调乏味的健康活动并不能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跳竹竿作为一项简单易玩、节奏感强、竞争性大、变化多样的健康游戏,可以带给幼儿一种新的健康课程体验。“跳竹竿”的独特玩法能让幼儿切身感受到体育游戏的乐趣,从而更加喜爱体育游戏。

(三)培养幼儿间的同伴合作能力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我们利用结伴一起跳竹竿舞的方法和小组学习创编动作等活动形式,使幼儿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感受运动的乐趣,同时让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使能力弱的幼儿能较快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发展

跳竹竿是可以利用音乐来活动的全身心的体育运动。首先,运动能使大脑发达。运动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从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使大脑对动作的反应更加灵活。其次,运动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在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幼儿不仅需要有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育运动。最后,运动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五)创设具有园所特色的幼儿园体育活动

将“跳竹竿”融入幼儿园体育中,创建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不仅可以体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特色,而且可以将“跳竹竿”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幼儿心中,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完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我们自编的《市委幼民间体育游戏集锦》与《市委幼民间体育游戏案例集》把“跳竹竿”选入其中,成为园本运动课程的教材之一,促进了孩子全方面的发展,促进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延续课程的生命力。

四、“跳竹竿”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改变“跳竹竿”的道具

幼儿普遍喜欢色彩斑斓、富有童趣的道具,教师只需稍微装饰一下“跳竹竿”所用的竹竿,就能从视觉上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为课程的进行起设置一个好的铺垫。例如,可以用彩带、丙烯颜料等来装饰竹竿,事先准备好若干根竹竿、各种颜色的彩带和丙烯颜料、手工胶和剪刀。可以先用同一种颜色的彩纸包住整根竹竿,再将不同颜色的彩带缠绕在竹竿上进行装饰;也可以将彩纸剪成各种图案贴在竹竿上;还可以用丙烯颜料将竹竿绘制成中国龙的形象,从视觉上给予幼儿冲击,激发幼儿的兴趣。

其次,在竹竿的摆放上可以采用多种摆放方式。“平行摆放”是把两根或四根竹竿平行摆放,可以一人跳、两人拉手跳,或是多人轮流跳、一起跳;“十字形摆放”是将四根竹竿两两垂直交叉,摆成十字状,一人或多人同时转着圈跳竹竿;“六角星状摆放”是把六根竹竿两两交叉摆放,一人或多人同时转着圈跳。

(二)改编打竹竿的打法

打竿一般由8人组成,在表演时分成两排,面对面相距4米左右,或蹲或坐于两根粗竹竿的外边,双手各持一根细竹竿,伴着音乐的节奏,集体统一按一定的节拍敲击粗竹竿,发出铿锵清脆的响声。一般打竹竿的动作、节奏有两种形式。“正常击竿”是握竿者在地面(或竹竿)上开合击竿,节奏为“|XX X?D?D|开开合?D?D|”或“|XXXX|开合开合|”;“花样击竿”是握竿者一手握竿在地面(或竹竿)上敲击,另一手将竿举过头顶,让跳者从竿下钻过,节奏为“|XXX?D?D|开开抬?D?D|”。为了便于幼儿操作,我园将打竿的方法归纳为“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合”,让孩子有不同的打竿打法的选择,可以发出各种不同节奏的声音。

(三)改编“跳竹竿”的跳法

“跳竹竿”的传统跳法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幼儿的骨骼较为脆弱,还没有发育完全,无法完成繁琐且节奏快的动作。因此,将跳竹竿融入到幼儿园健康教育中就必须适当改编跳竹竿的跳法,使其更适合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例如,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能力差异进行跳竹竿跳法及节奏的变化,如,将原本快速复杂的四分之三拍改成?^为缓慢稳定的四分之二拍,降低跳竹竿的难度。跳竹竿的动作有单腿跳、双腿并跳、转体单腿跳、分腿跳及翻跟斗等。“双脚跳”竹竿打开时双脚同时跳进,竹竿合并时双脚同时跳出,也可分开跨在竹竿的两边。“单脚交替跳”竹竿打开时,第一拍右脚跳进,第二拍左脚跟着跳进;竹竿合拢时,第三拍右脚跳出,第四拍左脚跟着跳出,口令为“1、2、3、4,右、左、右、左”。“钻竿跳”握竿者用一根竹竿敲击地面(或竹竿),同时将另一根竹竿抬起,让跳者弯腰从竿下钻出。

当然,也可以进行分类跳法的组合,适时再结合手上舞姿,按不同的节奏在竹竿空隙中左跨右跳,引导幼儿既不能踩着竿,也不能被竹竿夹着。

(四)形成自成一套的玩法

传统“跳竹竿”是以民族歌谣作为伴奏音乐,这类音乐对于幼儿来说难以理解,且难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因此,在运用民间体育游戏“跳竹竿”时需注意游戏本身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我园融入时尚音乐元素,“点一点,跳一跳,一点一点跳起来……”经过不断地尝试、探索和创新,在园里形成了自成一套的玩法:伴随着《最炫民族风》的音乐,从初期的相互配合“打、跳”,到“表演跳”,从一人跳、两人拉手跳,或是多人轮流跳、一起跳,再到如今的“玩着跳”,创新适合幼儿的“打法”和“跳法”。其中,融入“网小鱼”“炒黄豆”“跳皮筋”“抬花轿”等多种民间体育游戏于其中。“跳竹竿”游戏玩法在全园得到了推广,不仅孩子们相互合作打竹竿、跳竹竿,师幼也经常一起合作游戏。

五、传承中华之瑰宝

“跳竹竿”这一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一种体育游戏,也是一门艺术活动。人、声、竿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它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幼儿在参与、尝试、挑战的过程中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可以让孩子感受健康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赵国雄.黎族的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J].体育文史,1991(1).[2]沈小芳.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3]朱家雄.幼儿园教师与儿童的认知风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二

一、幼儿园健康体育活动面临的问题

目前, 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在家长眼里, 选一个好的幼儿园已经变得与选一个好的中学一样重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真正地落到了实处。但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从硬件设施到软件配套都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程度。沿海发达地区部分幼儿园在社会重资本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 已经建成了具有综合教学实力、完整教学设施、完备教学队伍的一流幼儿园。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 幼儿园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启蒙”阶段。尤其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幼儿园健康体育活动, 长期得不到重视。

第一, 城区幼儿园场地狭小, 导致幼儿体育活动参加率较低。各班级体育活动时间较固定, 容易造成人员拥堵, 且难以保证不同阶段的每个幼儿都接受到充足的锻炼和学习时间。另外, 场地的狭小也容易造成体育活动开展困难、实施过程中容易混乱, 不利于在幼儿心中树立讲秩序的观念。由于场地狭小, 大量多功能体育器械无法摆放, 造成教育资源的空置和浪费。

第二, 部分城区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体育设施明显落后。城区幼儿园体育设施的落后主要为结构性因素:由于一味追求大型器械 (诸如滑梯、秋千等) , 占据了较多的空间, 导致其他多功能器械无法正常使用。且由于部分教师疲于应付相关部门领导检查, 在器械购置方面只要求美观、大气, 而忽略了器械的实用性。农村幼儿园体育设施的落后主要表现为保有基数因素: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迁往城区幼儿园, 导致农村幼儿园人员基数低, 相应地相关部门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投入也较低。农村幼儿园空有一个足够大的场地, 却没有几件像样的体育设施。

第三, 城区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都存在体育设施经费投入不固定的问题。在城区幼儿园, 体育设施的维护和按年限折旧没有形成固定的管理流程, 导致部分幼儿园体育设施购置完全取决于随机因素。且由于对现有体育设施的维护不到位, 导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农村幼儿园则因相关部门和幼儿园本身无固定体育设施购置支出, 导致体育设施偏少, 无法完成《指南》所建议的幼儿健康体育活动。

二、《指南》背景下如何实施健康体育活动

首先, 城区幼儿园必须要解决体育活动场地狭小的问题。由于城区寸土寸金, 一般从空间上很难增加幼儿活动场地的面积, 因此, 只能在提高空间利用率上下功夫。利用错峰分流的方法, 可以在现有活动区域面积不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障各班级各阶段幼儿充分参与健康体育活动。另外, 在保全措施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将幼儿活动区域适当地向周边社区空置场地转化。

其次, 可以通过制定体育设施按固定年限折旧、体育设施投入纳入幼儿园日常运营预算等方式确定幼儿园体育设施的计提和折旧流程, 进而确保城区幼儿园体育设施能科学合理的更新、农村幼儿园体育设施可以稳步投入。且在体育设施和器材的购买上, 要严格按照《指南》要求的功能性来采购, 防止出现“华而不实”的采购, 杜绝浪费教育资源。

再者, 针对农村幼儿园体育设施投入太少, 无法完成《指南》要求的幼儿健康体育活动任务的问题, 可以系统性地组织农村幼儿园教师以《指南》为基础, 自己动手制作体育活动教具和器械。比如, 可以利用废旧纸盒制作拱门, 同时设置“山洞探险”等幼儿游戏, 用来锻炼幼儿肢体的协调性;可以用废旧轮胎设置“滚轮胎”游戏, 锻炼幼儿上肢能力、增加幼儿活动量等。

最后, 西部地区幼儿教师应该在系统学习领会《指南》精神的前提下, 树立幼儿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既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教育, 也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幼儿个体特征,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既要保证幼儿充足的体育活动量, 又要保证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能受到心理健康的引导。

3.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三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屋前屋后的空地上,田埂边上玩踢毽子、跳格子、办家家等游戏。小伙伴们被晒得脸儿黑里透红,皮肤被风儿都吹得皱裂了,但我们的身体确实棒棒的。可如今的孩子玩具多种多样,却有不少是足不出户玩游戏、看电视等,很少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发烧。教师针对这一现象,联合家长,开展了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民间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及的五个教育领域中的健康领域有这样一条目标: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人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悲伤、愤怒、惊奇、惧怕等。民间体育游戏所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符合幼儿好动、好奇的特点。幼儿在游戏中享受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干预,自娱自乐。为了更好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教师与家长、孩子共同参与、改编、创新和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走入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广泛收集、整理民间体育游戏

深入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教师、家长是关键。首先,教师们进行了如何开展民间游戏的理论学习,让大家思想达成共识,明白什么是民间体育游戏,充分认识到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中间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教育价值。然后,我们召开了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们重温童年生活,回忆小时候玩过的民间体育游戏,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大家一时都沉浸在幸福美好的回忆中,“丢手绢”、“我们都是木头人”等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展现在大家面前,有的家长说:“现在只知道带孩子去买高档玩具,玩上几天就没兴趣了,怎么就没想起教孩子玩一玩咱们小时候的游戏呢,又省钱,又能让孩子多运动,又能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大家一致赞成让民间体育游戏走入幼儿生活,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给幼儿创造一定氛围和空间。

二、创设民间体育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

环境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它能给幼儿提供便利的活动条件。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宅幼儿园户外场地宽阔,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在平整场地上,画上了富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圆圈”、“方格”,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圈”、“跳格子”等游戏。教师们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还精心设计、筹划、丰富活动区材料,供幼儿活动时采用。

三、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有效保进幼儿健康发展

1.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体能发展。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幼儿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

2.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我们面对的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环境都很优越,再加上个性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出任性,将自己喜欢的器械占为己有,不与同伴一起玩;有的孩子喜欢扮演自认为“本领大”的角色,不想充当一些“弱小”的角色;例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他总喜欢扮“老鹰”,不愿扮演“小鸡”的角色;还有的小朋友不愿和大家一起游戏,总愿意自己玩。这时,教师必须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学习自己分配角色,相互商量,团结合作。针对上述现象,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必须通过合作好才能玩的游戏,如“抓大鱼”的游戏等。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原来较霸道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友好的相处,喜欢扮“本领大”的角色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互换角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

3.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有益于稳定幼儿的情绪。由于民间体育游戏因其活泼、有趣而又简单易行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可玩。由于晨间课间游戏的时间较短,游戏的人数相对分散,我们主要选择了小型分散游戏,例如“剪子、包袱、锤”、“炒黄豆”等。另外,每天家长来接孩子的一段时间里孩子们情绪特别高涨,为稳定幼儿情绪,我们选择一些比较安静的民间体育游戏,例如:“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露白牙”等,当孩子们被陆续接走以后,有些因家长有事未能及时被接离园几个孩子就自发地一起玩民间体育游戏,当家长看到孩子快乐地游戏时,心里感到很欣慰,孩子的身心即能健康地发展,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肯定。

4.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是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促进家园共育。我们在收集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交流,架起了家园交流的桥梁。每隔一段时间针对课题实施情况要向家长进行开放展示活动,有版面宣传(孩子活动照片、教师的活动设计、观察记录等)、有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家长与孩子的亲子游戏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时师生、家长好像一个大家庭融为一体,其乐无穷。以前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看电视、练琴就是画画、搭积木,很少进行体能锻炼,自从我们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以来,有的孩子还把我们的民间体育游戏带回家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玩,有的孩子与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充分发挥了民间体育游戏的作用。

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理念的倡导下,民间体育游戏作为一项极好项目,不仅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人的整个一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将民间体育游戏灵活地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作用,让幼儿在民间体育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4.幼儿园大班体育健康教案 篇四

1.让幼儿乐意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2.幼儿在游戏中练习钻、跑、跳等基本动作,增强身体动作的敏捷性。

3.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培养他们善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每人一根金箍棒(用挂历纸卷成并装饰),一根用包装带编成的“马鞭”,录音机、歌曲《猴哥》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幼儿手持金箍棒,听《猴哥》音乐进入场地,走、跑、跳交替练习后,由二龙吐须变换成四路纵队,做大班棍棒操。

——教师(唐僧)与幼儿(孙悟空)扮演《西游记》人物,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展开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

——游戏《白龙马嗒、嗒、嗒》,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金箍棒变成白龙马。介绍游戏玩法:把金箍棒系上小铃铛,手持“马鞭”,听音乐练习跑马步,扬鞭骑马做游戏。提醒幼儿在奔跑过程中不要挤撞。

——游戏《巧渡通天河》,取经路上会经过通天河,幼儿交流讨论用什么表示河水?引导幼儿用金箍棒摆成双线,练习双脚立定跳或跨跳,但是不能从“河中”走过去。

——游戏《勇闯盘丝洞》,引导幼儿用金箍棒搭建盘丝洞,两组幼儿对面站立,互相握住对面小朋友的金箍棒,平放于胸前,排尾幼儿先钻,钻到派头迅速搭好,后面幼儿依次练习钻爬的动作。 整理活动

5.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五

设计意图

椅子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在幼儿园中,每天他们都与小椅子亲密接触。在平时带班时,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用椅子做玩具,从椅子上跳下来,跨过椅子,当马骑等。为此设计了此次户外体育《椅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儿人数);录音机和音带;一块较宽敞、柔软的场地。

活动过程:

热身运动,引起幼儿玩椅子的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拿一把小椅子进入场地,四散站立。

2.幼儿站在椅子上,在音乐伴奏下,师幼一起做热身操。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椅子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骑马去郊游吧!这椅子就是我们的马,我们上马!

①骑马。引导幼儿将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行进2~ 3次

②马术。鼓励幼儿模仿马术做各种动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过椅背跳下、单脚站在椅 子上等等,鼓励幼儿合作游戏。

③爬山。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将椅子纵向并排放置成“小山”,进行“爬山”练习,即踏上椅面→跨过椅背 →踏上另一椅面→跳下。

④走独木桥。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引导幼儿将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练习走“长独木桥”1~2次。

⑤走脚印。引导幼儿将椅背着地,把椅背与椅面之间的空间当成马蹄印,沿“马蹄印”行进1~2次。

⑥走超级独木桥。引导幼儿将放倒的椅面边缘当作超级独木桥,并在上面行进。如果幼儿行走有困难,可 以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合作伙伴互相搀扶行进。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①我们玩得真开心!时候不早了,我们慢慢骑马回家吧!(幼儿做放松活动。)

②下面我们把马牵回马厩吧!(幼儿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动室。)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小朋友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椅子游戏,那么想不想跟更多的小朋友来玩椅子游戏呢?好,现在就去找更多的好朋友玩椅子游戏吧。

教学评析:

这一活动所用的器械是幼儿园均具备的小椅子,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创编了以“骑马 郊游”为主题情节的各种椅子游戏,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体能,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让给幼儿活动,如给每个幼儿一张椅子,以减少等待,减少不必要的整队,从而使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当幼儿利用小椅子进行走、跨、跳等练习时,教师能将全面观察和 重点观察相结合,分类指导,及时调整活动计划,以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改变了以往只重教材、忽视幼儿或 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教学方法。

教师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幽默、生动,富有启发性,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无论是 幼儿的个体活动、结伴活动,还是集体活动,教师始终能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才能。活动中,教师还具有较强 的保育意识,如及时为幼儿脱衣服、擦汗等,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训练孩子平衡能力以及跳跃能力的体育活动,老师制定的活动目标是:

1.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看到这样一个活动,我很喜欢的,很对我的胃口,呵呵,我感觉体育活动就应当是这样的,孩子们要有一定的运动量,对他们的身体能力要造成一定的挑战,他们才能在这样一次次的挑战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这样的带有一定挑战自我的活动也才能更大地激发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他们会因为活动体现了自身的能力而更愿意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因为现在的孩子受的保护太多了,再不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他们都快成“玻璃人”了,这里不能碰、那里不能磕,动一动就会摔下来。

如何带着孩子们去活动呢?今天室外的温度很低啊,是今年第一个寒潮呢。室外温度跟室内相差好多度,外面只有2度啊。让孩子们躲在室内玩一玩吧?我马上打消了这一念头,我坚持认为,寒冷的天气也应当带孩子们到室外去溜一溜。

于是,课前带着孩子们一起将椅子搬到操场上,放在一个避风的地方,椅子排成了两长排,一张接一张像个长龙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走的独木桥。

开始运动了,如果一下子就在“独木桥”上走,那么肯定会比较冷的,于是,带着孩子们一起跑步,一个接一个在操场上跑了一大圈,身体有一些暖了,开始走独木桥,孩子们刚刚踏上这座长桥还有点胆怯呢,老师保护着胆小一些的孩子,鼓励他们大胆一些儿,没关系,慢慢向前走,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走着,一条长龙走完了,第二条长龙摆成了桥墩,两张椅子一拼,然后隔两米再放两张椅子,孩子们跨上椅子再从椅子上跳下来,孩子们有了先前走独木桥的经验,已经能大胆地从桥墩上走了,大胆地跨上去,再跳下来,两条长龙走完了,我们又开始跑步了,带着孩子们进入寒风中,高人走,跳一跳,快快跑、慢慢走等等,跑完一圈,我们又开始了“独木桥”之旅,这一次孩子们明显大胆了许多,走的速度也快了不少,我在第二条长龙的最后设置了一个关卡:将一张椅子的椅背置于长龙中间,这样孩子们过长龙的时候就得跨过椅背再过去,对于他们没走过这么高的独木桥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于是,我重点在这里保护,提醒他们跨的时候注意安全,并鼓励他们没关系,大胆走,对于向我伸出援助之手的孩子我就拉她一把,其他孩子我基本只是看着他们走,不给予帮助,孩子们一个个都过去了,而且不少孩子说:“真好玩。”

带着勇敢地过桥的兴奋,我们又一起跑步了,这时候我采取快跑的办法,让孩子们放开脚步撒开腿快跑,孩子们跟得很快,跑得可开心了,看来他们是很少这样“疯”跑的,跑完一圈之后,感觉孩子们运动量已经可以了,就让他们一人带着一张椅子回教室了。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充分感受到了体育游戏活动的乐趣,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平衡能力,动作的协调能力,而且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椅子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也给了我许多的启示。

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挖掘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中的教育契机,从而生成有价值的教育活动。比如小椅子,这是园里随处可见的材料,很方便取材,孩子们玩起来兴趣也很大,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与小椅子玩游戏自由地尝试、探索、合作,从而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体质,同时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互相合作、协助的良好品质,真正体现了教育活动的价值。

第二,教师要勤于观察,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培养幼儿的情绪。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这一点无法否认,教师在组织孩子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进行粗暴的制止,要更好地引导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孩子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第三,教师要在活动中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不能“一刀切”。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这是一个真理。但是它所隐含的条件是在适量的情况下。什么是适量?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切不可弄巧成拙,在活动前要了解班里所有孩子的身体状况,切不可让那些身体虚弱或是动作发展缓慢的孩子进行与他们身体状况不相符的活动。

第四,教师在活动中要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把保证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幼儿教育始终都是以安全问题来衡量的,安全也是其他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而进行椅子游戏更是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面对一群四五岁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幼儿,老师有时候根本无法控制他的行为。特别是当孩子在屋里憋的时间较长,一旦来到户外他们似乎把自己全部的劲都用在腿上胳膊上,疯狂的跑,用力的抡,也就在这时不安全的事故也就会来。所以在体育活动前,我们一定要向孩子们讲明活动要求,在活动过程中要认真观察,防止幼儿踩伤、摔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使活动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

总之,上好一节课不容易,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选好材料有效地开展活动,让幼儿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练习跨、跳、平衡的技能,使孩子们真正体会到活动带来的乐趣。

6.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六

设计意图

椅子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在幼儿园中,每天他们都与小椅子亲密接触。在平时带班时,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用椅子做玩具,从椅子上跳下来,跨过椅子,当马骑等。为此设计了此次户外体育《椅子游戏》活动。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儿人数);录音机和音带;一块较宽敞、柔软的场地。活动过程:

一、从幼儿的兴趣入手精心设计活动。

“椅子”陪伴着大班幼儿走过了三个春秋,是小朋友离不了的好伙伴。

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就很喜欢有意无意地玩些椅子游戏,如把椅子当马骑、当摇椅、当滑梯等,但这些游戏往往因担心安全问题而被限制。

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满足幼儿好玩的心理,让他们自由设计椅子玩法。

通过椅子游戏,练习幼儿跨、跳、平衡的动作。

在这个活动中既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动作,激发幼儿勇敢尝试活动的兴趣,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二、抓住重点、难点层层深入。

本次活动主要是以纲要为精神,幼儿的学习情况为主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活动。

如游戏法在整个活动中就较为突出。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开始部分(准备运动)——“椅子操”。幼儿在场地上坐成3排,前后左右距离80~100厘米,与老师一起借助椅子坐如下活动:

坐在椅子上,做上肢运动;站在椅子前做体测运动;在椅子侧面做压腿、单腿跪等下肢运动;在椅子背后站立,双手撑椅面做平衡练习;站在椅面上做上举、下蹲动作等。这是整个活动的开始,是让幼儿有个好的心情后进行活动的基础。为下面的活动做了铺垫工作。

基本部分——骑着马儿去郊游。

先尝试玩椅子的多种方法,练习马术如:

站在椅子上跳下去,单腿站立练习近平衡等。

接着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增强游戏难度,如:把椅子放成一排,从椅子上跨过去、走平衡等。再鼓励幼儿相互学习,进行多种尝试。设计椅子玩法的时候,我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指导,以游戏伙伴地身份加入进去,以增强游戏地趣味性。

在活动中,跨跳的动作难度较大,我作了重点的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练习我随时注意幼儿的安全,另外,让幼儿两两合作可以让幼儿间相互学习,降低活动的难度,而且安全系数也会相应的提高。

在活动最后,组织幼儿与椅子上听音乐做游戏,整个活动考虑到幼儿的运动负荷,激缓结合。

三、活动中始终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在活动中,我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幼儿活动,如给每个幼儿一张椅子,以减少等待,减少不必要的整队,从而使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

让幼儿在进行搭建、尝试运动的活跃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让幼儿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练习跨、跳、平衡的技能,也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训练孩子平衡能力以及跳跃能力的体育活动,老师制定的活动目标是:

1.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看到这样一个活动,我很喜欢的,很对我的胃口,呵呵,我感觉体育活动就应当是这样的,孩子们要有一定的运动量,对他们的身体能力要造成一定的挑战,他们才能在这样一次次的挑战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这样的带有一定挑战自我的活动也才能更大地激发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他们会因为活动体现了自身的能力而更愿意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因为现在的孩子受的保护太多了,再不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他们都快成“玻璃人”了,这里不能碰、那里不能磕,动一动就会摔下来。如何带着孩子们去活动呢?今天室外的温度很低啊,是今年第一个寒潮呢。室外温度跟室内相差好多度,外面只有2度啊。让孩子们躲在室内玩一玩吧?我马上打消了这一念头,我坚持认为,寒冷的天气也应当带孩子们到室外去溜一溜。

于是,课前带着孩子们一起将椅子搬到操场上,放在一个避风的地方,椅子排成了两长排,一张接一张像个长龙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走的独木桥。开始运动了,如果一下子就在“独木桥”上走,那么肯定会比较冷的,于是,带着孩子们一起跑步,一个接一个在操场上跑了一大圈,身体有一些暖了,开始走独木桥,孩子们刚刚踏上这座长桥还有点胆怯呢,老师保护着胆小一些的孩子,鼓励他们大胆一些儿,没关系,慢慢向前走,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走着,一条长龙走完了,第二条长龙摆成了桥墩,两张椅子一拼,然后隔两米再放两张椅子,孩子们跨上椅子再从椅子上跳下来,孩子们有了先前走独木桥的经验,已经能大胆地从桥墩上走了,大胆地跨上去,再跳下来,两条长龙走完了,我们又开始跑步了,带着孩子们进入寒风中,高人走,跳一跳,快快跑、慢慢走等等,跑完一圈,我们又开始了“独木桥”之旅,这一次孩子们明显大胆了许多,走的速度也快了不少,我在第二条长龙的最后设置了一个关卡:将一张椅子的椅背置于长龙中间,这样孩子们过长龙的时候就得跨过椅背再过去,对于他们没走过这么高的独木桥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于是,我重点在这里保护,提醒他们跨的时候注意安全,并鼓励他们没关系,大胆走,对于向我伸出援助之手的孩子我就拉她一把,其他孩子我基本只是看着他们走,不给予帮助,孩子们一个个都过去了,而且不少孩子说:“真好玩。”

带着勇敢地过桥的兴奋,我们又一起跑步了,这时候我采取快跑的办法,让孩子们放开脚步撒开腿快跑,孩子们跟得很快,跑得可开心了,看来他们是很少这样“疯”跑的,跑完一圈之后,感觉孩子们运动量已经可以了,就让他们一人带着一张椅子回教室了。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充分感受到了体育游戏活动的乐趣,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平衡能力,动作的协调能力,而且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椅子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也给了我许多的启示。

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挖掘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中的教育契机,从而生成有价值的教育活动。比如小椅子,这是园里随处可见的材料,很方便取材,孩子们玩起来兴趣也很大,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与小椅子玩游戏自由地尝试、探索、合作,从而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体质,同时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互相合作、协助的良好品质,真正体现了教育活动的价值。

第二,教师要勤于观察,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培养幼儿的情绪。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这一点无法否认,教师在组织孩子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进行粗暴的制止,要更好地引导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孩子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第三,教师要在活动中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不能“一刀切”。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这是一个真理。但是它所隐含的条件是在适量的情况下。什么是适量?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切不可弄巧成拙,在活动前要了解班里所有孩子的身体状况,切不可让那些身体虚弱或是动作发展缓慢的孩子进行与他们身体状况不相符的活动。

第四,教师在活动中要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把保证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幼儿教育始终都是以安全问题来衡量的,安全也是其他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而进行椅子游戏更是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面对一群四五岁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幼儿,老师有时候根本无法控制他的行为。特别是当孩子在屋里憋的时间较长,一旦来到户外他们似乎把自己全部的劲都用在腿上胳膊上,疯狂的跑,用力的抡,也就在这时不安全的事故也就会来。所以在体育活动前,我们一定要向孩子们讲明活动要求,在活动过程中要认真观察,防止幼儿踩伤、摔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使活动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

7.利用手指游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篇七

一、手指游戏的特征与作用

作为游戏的一种, 手指游戏与其他游戏相比具有更加简单易学和实用有趣的特征。手指是幼儿对物品加以认识的重要器官, 也是他们感受物体的主要触觉器官。在以手指为“原料”的游戏中, 这种活动手指的游戏更加适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表明, 通过手指游戏的学习能够使他们大脑皮层的活力更大程度地得到激发, 使其脑细胞得到更快地生长, 并对其脑细胞的衰老有延缓作用。所以, 经常让手指处在较为复杂、精细的运用锻炼中, 对手指动作的娴熟和灵活性进行培养, 能够促进人类大脑皮层建立起更加丰富的神经联系。而对于不了解外部世界的小班幼儿来说, 手指承受复杂运动的能力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有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次, 很多手指游戏在做的过程中都会与一些有趣悦耳的儿歌相结合, 幼儿在手指游戏的过程中往往要跟着儿歌同步唱, 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指运动, 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能力, 促进幼儿手口学习的一致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手指运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思维发散, 还能对他们神经的灵敏性和动作协调性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 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手部肌肉发展也有最为明显的影响。

二、如何进行手指游戏促进小班幼儿智力的发展

(1) 让幼儿对手的结构有初步了解, 培养他们对手指活动的兴趣。在进行手指游戏前, 教师应该让幼儿对自己的手指先有一定的认识, 让这些孩子对自己的手心、手背和手腕、手指等构造有一定的了解, 再教他们对5个手指的名称逐一加以确认。在对这些都有一定了解后, 教师可以进行“手指点名”的活动, 先给学生分配好属于自己的手指, 当教师提到那些已经被分配好的手指时, 孩子们应该立即伸出相应的手指来。最开始可以只进行单手的练习, 熟练之后, 则要开始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双手动作, 也可以安排一些诸如“小老鼠”之类的小游戏。即学生将自己的拇指和食指当作老鼠, 用自己的中指做老鼠身体爬行的动作, 这个游戏既可以单手进行, 又可以让孩子双手分工进行。

(2) 教孩子用手指对数和方位加以表示, 锻炼其手指肌肉及灵活性和准确性。孩子在学习过简单数字和计算, 且能够手口一致地对点数5以内的实物进行掌握后, 教师就可以通过手指让学生对1~5进行表示了。在游戏之前教师应该先做一定的示范, 说出一个数字后作出一个相对的手指动作, 当幼儿在示范之下产生了整体的印象之后再开始让他们自行练习。在这一阶段中,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游戏对幼儿进行锻炼。第一种是“听听是几”, 教师在说一个数字时就敲几下铃, 孩子在了解了几下后就要迅速地伸出与数字相对应的手指。此外, 家长也可以在家里的时钟敲响时让孩子用手指比划出几点。这个手指游戏对幼儿反应力的灵敏性有一定训练。第二种是“小鸟”, 让孩子的两只手背向上交叉握在一起, 告诉他们大拇指是鸟的头部, 其他手指是鸟的翅膀, 并让他们通过手心的开合与手指的上下动作比拟小鸟的飞翔。在孩子学会后, 教师可以对孩子们提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等要求, 在游戏过程中对孩子的空间方位概念加以巩固。第三种是“水波”, 孩子们两只手背向上, 指尖相搭, 两只手交替着上下起伏, 形成类似于水波的效果。这一游戏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 还能锻炼他们的手指与手腕灵活性。此外, 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做一些诸如“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反应能力。

(3) 将幼儿的手指与其他感官结合起来, 综合练习。先让孩子们观察教师如何用手指表示“0~5”, 比如从“0”到“1”要收小指, 从“1”到“2”要伸无名指等, 让小班幼儿们自己在做出动作的同时说出来。这一阶段的活动可以有“做生姜”“指五官”和“照相机”等。“做生姜”是从食指开始, 将之后的每一个手指都搭在前一个手指上, 在做的同时要将手指的名称说出来, 且要两只手分别练习。“指五官”是指在确定手指与五官的对应关系后, 教师说出五官的某个名字, 幼儿们就用手指指到自己相应的地方, 而且要迅速。这些游戏都能够很好地开发幼儿的反应力和智力,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8.小班手指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篇八

【关键词】手指游戏;手脑健康;发展

所谓手指游戏,就是利用人体器官-手来进行表现、想象、创造,也就是用手指头玩的游戏。它通过手部动作和对应言语去构造情景而开展游戏活动,可以一边游戏,一边吟唱,其内容生动具体,形式活泼轻松,事实证明,让幼儿经常做手指游戏,能刺激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从而刺激大脑的发育,对健脑十分有益。“幼儿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这句经典之语高度概括了儿童教育的思想内涵。动手即动脑,手脑并用能促进幼儿心智发育。

因此,手指游戏,对于开发幼儿智力十分重要。对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手指游戏在教学中的教育意义进行阐述:

1消除幼儿入园焦虑,使之情绪稳定

新入园的幼儿,离开了亲人的怀抱,来到幼儿园,面对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环境,会哭闹不止,他们往往以哭闹来表现自己对环境的”恐惧感“,这时,老师就要想出办法,安抚幼儿,取得幼儿的信任,从而让幼儿喜欢老师,此时,如果你做手指游戏,你就会发现,苦闹的孩子会慢慢停止了哭闹,看着你或和你一起做游戏,但这个手指游戏即要符合幼儿心境,好玩,互动性强,还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好动,好模仿。如《大木桶》这个游戏生动,有趣,易学。幼儿从中得到了快乐。一句让我看看是什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孩子们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转移了注意力。拉近了老师和孩子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和孩子的亲近感,信任感。

2借助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工具,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所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智能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孩子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这种交际工具。

以语言学习活动为例,根据手指游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常常伴有朗朗上口的儿歌、顺口溜、说唱,节奏鲜明、饶有趣味等的特点,将手指游戏与幼儿语言教学结合,可为幼儿提供多种语言发展的实践机会。这种结合不但培养了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及表现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节奏感,丰富了孩子的语言感受性。可以说,手指游戏提供了一种宽松、真实、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如《秋叶飘》此手指游戏根据中班树叶飘的语言活动改编,游戏的介入使原本很长的故事变得通俗易懂,借助手指造型拓展了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感受性,丰富了幼儿儿歌领域的知识含量,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节奏感,加深了对秋天季节的认识,训练了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提升了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3培养行为习惯, 内化常规培养

首先,借助手指游戏,提高孩子自理能力。如在生活活动中,我们借助手指游戏《洗手歌》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针对幼儿依赖性强、自律意识差的特点,我们通过《穿衣服》《系鞋带》等手指游戏来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利用《手指睡觉》手指游戏帮幼儿养成睡觉前安静的习惯。其次,通过手指游戏,教会孩子文明礼仪。我们根据手指游戏适宜配儿歌吟诵的特点,将文明礼仪教育蕴含其中。如通过手指游戏《大哥在哪里?》,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运用拇指说出游戏当中的语句,让“谢谢”“你好吗”等礼貌用语潜移默化地根植到幼儿心中。

《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前饭后、盥洗前后等过渡环节。此时幼儿的状态都比较放松,自觉遵守常规的意识也常常较弱。将简单易行的手指游戏贯穿于这些环节之中,可有助于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为此,在各个过渡环节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手指歌”“石头、剪子、布”等趣味的经典手指游戏活动,将其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这样,既减少了幼儿的消极等待,又预防了无事可做而引发的打闹现象。如手指游戏“饭前手指游戏大串烧”的运用,即能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又能保证幼儿的双手卫生。

9.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九

[摘要]民间体育游戏是人们在自娱自乐中自己创编出来的游戏,这种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感受到自愿、自主、自由、快乐,易于学习。而且这些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对促进幼儿的身体的发展、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情感性发展都有一定的价值。它简便、易行、经济、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它的材料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料和半成品,甚至有的不用玩具也可以进行。

幼儿通过民间体育活动的体验更能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喜欢运动,同时能够促优化幼儿在自我适应、情绪情感与社会适应等各心理品质,为奠定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开展以幼儿体验学习为主的民间体育游戏,教师探索出能够增强幼儿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一、民间体育游戏对中班幼儿现有运动发展的促进。

小班的游戏以集体活动为主,孩子们经过在学期中参与民间体育活动中,动作发展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和进步,运动中也培养了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但有部分幼儿在跳:特别是后期的单脚跳,左右行进跳,以及上下楼梯的协调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及不稳定性。

分析:动作发展需要延续和巩固的过程,幼儿进入中班后走、跑的动作发展上相对平稳,而跳有待加强。究其原因:

1孩子的腿部肌肉力量不够是主要原因。

2动作不稳定上多源于家长对孩子的包办,虽然是进入中班的还但还是有抱

的现象。孩子腿部锻炼少。

中班加入了合作游戏,游戏的内容更宽泛,兴趣性,操作性强。幼儿在游戏嬉戏中基本动作得发展而且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

二、科学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促进中班幼儿健康发展。

1、选择适合中班幼儿民间体育游戏中内容和材料。(1)适合的游戏内容为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准备。

在小班的民间体育活动中练习追逐奔跑的:踩影子、小孩小孩真爱玩;练习投掷的:扔沙包、小飞机;练习近平衡跳跃的:跳房子、跳格子;练习近平衡的:顶垫子,过小桥、;练习动作协调的:炒豌豆,炒蚕豆、小推车;练习反应能力的:猫捉老鼠、老狼几点钟-----。这些活动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并能让幼儿体验到民间游戏的乐趣。进入中班,幼儿的合作、协作的能力大为提高。我有新增适合中班年龄发展的游戏如:练习灵敏和力量的游戏《城门城门几张高》;互相协作,共同才能完成的《两人三足走》;反映注意力、反应力及奔跑能力的游戏《切西瓜》;练习近平衡能力的踩高跷;练习跳的民间体育游戏《跳格子》。练习四人合作游戏《石头剪刀布》。等(2)丰富的游戏材料为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民间体育游戏材料具有简便性,往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或自然材料及半成品,如水、石、沙、纸、棒废旧物品。这些材料没有固定形式的限制,幼儿在游戏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对玩具材料进行创造性想象或创造性操作。民间体育游戏本身娱乐性较强,易学易玩,而且很多是徒手游戏,对身体、动作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游戏中可以运用羽毛或罐头等自然或废旧材料,让幼儿的手、脚都动起来,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大肌肉的发展。

操场上画上的大圆可以上幼儿做游戏“打鸭子”的池塘;操场上彩色漆画的格子或圆圈让幼儿更带有游戏性质的练习单脚跳或双脚跳,不会显得枯燥;走廊里地上可爱的脚印让孩子们踩着脚印来练习近平衡,走了又走;果奶瓶自制的火箭带着彩色的尾巴在天空中飞行;小雪碧瓶排成一排就可以打保龄球;气球、羽毛可以让孩子吹着玩;自制的塑料、纸质的小球可以满操场踢着玩。

随手就可以找到的材料变成重要的教育资源,它给幼儿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在自制“器械”的过程中,孩子们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在游戏中,幼儿的体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总之,丰富的游戏材料为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有效实施途径和策略是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保障(1)开放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发展。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来园活动、离园前、午餐前后、课间等时间段,在这些环节中,可以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拾与展开的民间游戏。在这个时间里,幼儿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在这么宽松的时间里,幼儿把已经学会的“炒蚕豆、炒豌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拿来玩,即避免了等待,又使同伴间的交往能力大大增强,合作能力也大大提高。有研究表明: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强化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儿童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之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不爱说、“不合群”的孩子大有帮助。

(2)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中班下学期的孩子有了初步的竞争意识。“两人三足走”最能体现游戏本身的价值。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比赛中由于求胜心切,导致幼儿频频出错,没有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如果能有一些适当的惩罚,会让幼儿加强规则意识,以及带动幼儿的参与性,也能在出现问题后不断地想办法解决,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积极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每次游戏后应该组织幼儿讲评游戏。对获胜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小车推的稳的、高跷走的好的、跳的又快又好的等进行奖励,在分组比赛中,对胜利的一组都要进行适当的奖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失败的幼儿找出落后的原因,鼓励他们争取下次获得胜利,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失败,促使民间体育游戏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3)在游戏中感受团结、友爱、责任。

在民间游戏“老鹰捉小鸡”中,老师扮演“鸡妈妈”,一位幼儿扮演“老鹰”,其余幼儿扮演“小鸡”,当“老鹰”开始抓“小鸡”时,“鸡妈妈”会尽全力保护“小鸡”,而“小鸡”也会团结一致地躲开“老鹰”,在躲避时边左右躲闪还会时刻提醒同伴“往这边躲”、“不要被‘老鹰’捉到”等等。在游戏中,幼儿有了互帮互助、团队精神的意识,潜移默化感受着责任。只有师幼之间和谐、幼儿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中去,全身心的投入。同时游戏中的规则是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前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三、实践结果:

1、促进孩子发展。民间游戏贯穿一日生活,它即培养了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意识。自由自主、开放的游戏活动中,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孩子的竞争意识、合作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促进教师发展。在收集资料和运用的同时,让教师有反思、有创新、有整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能随时改变策略和方法,用符合幼儿发展的的方法来完成教学。

10.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十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空间位置迅速调整自己动作,加强运动方位感知。

2、在竹竿游戏中发展移动、奔跑和躲闪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准备:

八根约1.5米长的竹竿;热身活动和放松活动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带领幼儿进入场地以热身操来活动身体各部位关节和肌肉。

2、方位练习:通过集体练习巩固对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感知。

二、基本活动

1、游戏:看谁反应快。

幼儿四人一组持竹竿听令快速移动和奔跑。

(1)引导幼儿按教师动作和指令向前、后、左、右正确移动。

(2)引导幼儿向跟教师动作、指令相反的方向移动。

(3)教师顺时针变化站立位置,幼儿根据教师的方位快速调整 步伐,协调一致的奔跑改变持竹竿排队方向,以正面对应老师的站立位置变化。

(4)幼儿四人一组持持竿,在口令的提示下完成向前看齐、向上看齐、向下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动作。

A教师以较慢的动作和提示语言引领幼儿一起变换看齐四个方位。

B教师以较快的的动作和提示语言连贯的改变看齐的四个方位。

C幼儿四人一组持竿仰卧地上,在竹竿口令提示下完成向前看齐、向上看齐、向下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原地踏步走和立定等趣味动作。

2、游戏:巧过竹竿。

教师将幼儿分成4人一组,并提出要求:4人必须手拉手用同一种动作整齐过竹竿,幼儿自己商量过竿动作,看方法不能与前面几组重复。(教师与配课教师进行动作示范)

3、游戏:开汽车。

(1)幼儿4人一组持杆组成4辆汽车,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跟随音乐玩四散奔跑开车游戏,教师提醒小司机两手握紧竹竿前两端,最后幼儿两手握紧竹竿后两端,行车途中要注意安全,及时避让,四人一组相互交换排头的小司机。

(2)幼儿4人一组开汽车游戏,设置障碍,两组两组进行比赛,要求:小汽车蛇形绕过障碍、钻过桥洞后快速开回起点,先到的一组为胜。

三、放松活动

幼儿分别将4辆车开回自己的车道,停下做休息放松运动。(自我放松和相互配合放松)

幼儿将4辆汽车变成一辆大巴车,开出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

11.适宜的体育活动让幼儿更健康 篇十一

问题一: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运动量不适宜

体育活动结束后,幼儿的背后没有微汗或大汗淋漓,这些都是运动量不适宜的表现。特别是在秋冬季,如果幼儿的运动量过小,对他身体的刺激就会相应的减弱,从而失去增强体质的作用;如果幼儿的运动量过大,又很容易产生疲劳,也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所以要确保幼儿的运动量,我们不但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策略一:设计合理,运动量适宜

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应根据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环节设计要合理,运动量要适宜。在体育活动前,可和幼儿做一些热身运动,来活动舒展四肢;活动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弱到强、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后再安排一些舒缓的律动或小游戏,这样使幼儿在活动中的运动量由小到大再到小。

策略二:活动紧凑,减少等待

活动中应尽量减少说教和频繁更换器械,确保幼儿都有充分运动的时间、减少等待,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以及运动的效率和强度。在组织幼儿进行练习时,也应少用“接力式”多用“循环式”,以此来保证每个运动环节的紧凑。器械的使用也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提供适宜的器械,并使器械的功能发挥最大化。

策略三:形式多样,情境中保持运动兴趣

《指南》指出:“幼儿期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教师应严格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切勿以成人的思维,妄图一蹴而就、拔苗助长”。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体育游戏。如:小、中班幼儿,对动物的角色比较感兴趣,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大班的幼儿,可以创设一些学习解放军、闯关等情境。还可以从器械的外形、重量、大小,器械使用的规则等方面来增加运动的兴趣。如:自选体育活动踩高跷,我们在提供踩高跷的器械时,可根据幼儿自身运动发展的特点,提供由旺仔牛奶罐、奶粉罐等材料制作的高跷。幼儿在刚接触时,可根据动作发展水平的不同,自由选择不同高、矮的高跷,进行练习单脚走、双脚走、绕障碍物走等。形式的多样,使幼儿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运动的兴趣,从而确保幼儿的运动量。

问题二:在开展体育活动时,由于教师疏于指导,体育活动成了一种“自娱自乐”的嬉戏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认为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只要幼儿玩得开心、尽兴、安全就行了。因此,有时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在交代了一些常规要求后,就提供一些手持轻便的体育器械,如:飞盘、呼啦圈、皮球、纸球等,让幼儿自由游戏。虽然幼儿也玩得很高兴,但体育活动的特性似乎被淡化了,并没有起到以运动来促进幼儿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等能力的发展。

策略一:善于观察、及时调整

幼儿在运动时,应关注并观察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根据不同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的差异,适时调整活动的难易程度、运动强度等。如:在中班“跳跳乐”体育活动中,我提供了用一些饮料瓶组成的同高度的障碍物,供幼儿分组练习跨跳。活动开展后我发现,这个高度对于中班有的幼儿来说有点低了,因为每一个幼儿的运动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思维、语言和习惯,在运动中的能力差异也很明显。所以当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很轻松地跨跳过去,在幼儿反复练习几次后,很快就失去了活动兴趣,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材料,增加了低组(饮料瓶组成的障碍物)、高组(奶粉罐组成的障碍物)、最高组(平衡木),然后让每个幼儿进行自由选择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再次进行尝试练习。当幼儿能连续三次跨跳高组的障碍物后,才能挑战最高组的障碍物,如果幼儿在最高组,不能连续三次跨跳过障碍物,就应返回高组进行重新练习。活动中高度不同的变化对幼儿形成了新的挑战,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作技能,同时也保持了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

策略二:“运动”、“游戏”、“指导”三位一体

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以幼儿得到充分运动为目的,多采用游戏化的形式,运用有效的指导来提升幼儿的运动技能,那么如何使运动、游戏、指导三位一体呢?例如:在小班体育活动“蚂蚁搬豆”中手膝着地爬行的动作,在幼儿还不会走路前就已基本获得了,因此,在活动中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游戏,来改变爬的不同形式,如让幼儿进行大步爬、间隔爬、手脚着地爬等。通过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来挑战幼儿自身的能力,同时又在活动中赋予了幼儿蚂蚁搬豆的情境,让幼儿在宽松、自主的游戏氛围中,在适当的示范、指导下充分进行运动,最终让幼儿在运动中掌握技能、锻炼身体。

问题三:强调技能,忽视了意志品质的培养

《指南》指出:“3-6岁的幼儿是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但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我们还是不能以单纯的技能练习为主,还应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以及不怕困难、团结友爱等一些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策略一:引导幼儿在运动中遵守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开展体育活动之前,要提出有针对的要求,并让幼儿尽量明确要求,让幼儿有规可循;活动中,应及时帮助幼儿理解要求,从而遵守规则。而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则可以引导幼儿共同商讨制定运动规则,相互监督,共同遵守,由他律变成自律,从而养成一定的规则意识。

策略二:鼓励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挑战

在有一定难度的运动中,应注意关注个体,尤其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幼儿,我们除了语言上的鼓励之外,还可以通过同伴示范、同伴互助、教师辅助等策略,鼓励并帮助幼儿消除恐惧感,逐渐在运动过程中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意识。如:小班一名胆小的幼儿在参加平衡练习的活动时,刚开始,畏惧胆怯不敢上平衡木,我们可以先扶着他的手走,然后逐渐过渡到牵我们的一根手指走,多次尝试练习后,再鼓励他勇敢地挑战自己,独立完成走平衡木。

策略三:支持幼儿在运动中合作交往

现在的幼儿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缺少和同伴一起交往合作的机会,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合作运动、游戏的机会,如: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可以开展一些两两合作的体育游戏,如运西瓜、我和镜子做游戏等;中班幼儿可以开展一些小组接力游戏,如赶小猪、运球等;针对大班的幼儿开展如:切水果、老鹰捉小鸡等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体育游戏。让幼儿在两两合作、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等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中,感受合作游戏的乐趣,逐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与同伴共同合作,提高交往的能力。

12.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十二

一、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认真分析体育活动中的诸要素,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一)制定目标,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

幼儿主要通过动作感知周围的事物,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一些成功或挫折的评价和体会获得自我认识。体育活动中大量基本动作练习可以使幼儿进一步获得对自身动作的感知,有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每个幼儿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任何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和要求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利。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安排难度不同的活动,并提供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一位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目标;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认真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活动前,教师要提供幼儿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欲望,合理布局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同时,教师还要认真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可以分两种角度进行。一种是面向全班幼儿的,另一种是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提出的。让这些幼儿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进行表演示范,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三)客观、具体的评价幼儿。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自我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并受认识水平影响。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应做到:

1. 客观。

由于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有的幼儿速度快,动作灵敏,但缺乏耐力,有的幼儿动作发展一般,但遵守纪律、刻苦练习。教师在评价一个孩子时,应引导他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应避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孩子,这会使幼儿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影响良好个性的发展。

2. 具体。

教师评价孩子时,要有论据,论据要清楚、具体、明确,幼儿能理解并达到,如:“xxx小朋友锻炼认真,能遵守比赛规则,老师要求的每个练习都认真完成”。在老师具体示范下,幼儿不仅明确了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达到目标,而且学会了评价的方法。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大大加快大脑髓鞘化过程,使神经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增强,兴奋与抑制过程更趋和谐,从而较好地调节情绪。一般来说,体育活动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组织不善,也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情绪。因此,我们要注意:

(一)要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体育活动中大量的基本动作学习,要掌握这些动作,是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有些教师不认真分析动作原理,不找重点难点,练习不讲方法,久而久之,幼儿从不喜欢到厌恶,并不断被强化,产生消极情绪。为了避免练习枯燥重复,教师应多选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编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练习,有些教师大胆地把音乐引入体育活动,这也是值得借鉴的方法。另外,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应注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二)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对待幼儿。

幼儿情绪在很多方面受成人态度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对全体幼儿都抱以积极的期待,针对不同特点付之于积极的行动,多用鼓励的方法指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注意到动作发展好、能力强或各方面特别差的幼儿,练习活动设计时也只考虑两头,忽略了中间的幼儿,不太注意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幼儿的指导问题,这些都会给幼儿带来消极的情绪情感,是我们应该克服的。另外,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幼儿又怎能愉悦得起来?因此教师保持饱满的情绪十分重要。

(三) 要努力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育因素。

美感是人们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后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所以,教师提供的体育用具要美观、实用、安全,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熟练,口令流畅,体操动作设计要注意艺术性,考虑体育活动与音乐活动、语言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舒展、愉快乐观。

13.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学习向前、向左、向右变化跳,锻炼腿部肌肉能力。

2、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小兔胸饰,塑料圈,萝卜每人各一个,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幼儿扮演小兔子,听着音乐做动作,活动身体。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幼儿自由探索,玩圈的方法,教师观察。

幼儿交流不同的玩法,并集体模仿练习:

你是怎么玩的?表演给大家看看。

小结:圈有各种各样的玩法,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再次分散练习,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指导。

3、游戏。

教师将萝卜放在一边当萝卜地。

――“菜地里的萝卜丰收了,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拔回家。”

第一次游戏时,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跳。

第二次游戏时,双脚时而并拢时而分开跳。

第三次游戏时,双脚并拢向左向右跳到萝卜地里拔萝卜。“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4、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幼儿每人拿一个圈,当做汽车方向盘,开着汽车把萝卜运回家。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性很高,自始至终幼儿都有极高的兴趣性,另外,老师所配的音乐也有感染力,能提高整个活动的兴趣性轰托气氛。幼儿在欢乐的乐曲中开展体育活动即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真正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14.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十四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四散追跑的能力,锻炼幼儿下肢力量。

2、提高听力和数数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老狼、羊妈妈头饰,宽阔平坦的场地,报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给幼儿讲故事:山上有一只狼,白天它在家休息,天黑了,他就会出来捉羊吃,小羊要赶紧跑回家,不然就会被狼捉住。你们想不想玩这个游戏呀?

(三)、教师说游戏规则。;.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那么现在你们来当小羊,我来当老狼,我会在我的狼堡里,天黑了才出来抓羊,小羊们准备准备吧!老狼要出来啦!跟着羊妈妈。

(四)开始游戏

小羊开始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我说几点往前走几步。了。”。

小羊继续问“老狼老狼几点啦?”老狼大声说 “天黑了!”,这时候,小羊四散跑开,老狼追捕开始了。(第二遍抓到一只小羊)

这只小羊被抓到了,怎么办呢?

小羊们,刚才你们是怎样躲过老狼的?

小结:闪躲、快跑,跟着羊妈妈,很聪明,而且,在跑的时候不要大声叫哦,不然就被老狼发现,要懂得保护好自己。

好按照这个办法再试试,赶快准备准备吧!老狼又要出来咯!

(五)幼儿扮演老狼

你们这些小羊太能逃了,我请一只小狼来帮我抓羊。

(六)、设计难度(报纸)

小羊为为了不让老狼抓住,要赶紧回到羊圈哦!(报纸慢慢减少)

问:羊圈慢慢减少了,不够一只羊一个羊圈怎么办?

小结:可以多只羊一起,要分享,要膨出位置给伙伴。

(七)定住老狼

一直以来,都是狼抓羊,小羊想不想治治狼,天黑前,小羊要想办法靠近狼,定住它,狼动不了了,再也抓不了羊了,小羊们试试吧。

你们是怎样把狼给定住的?用了什么办法把狼定住的?当说到上午的时候你们该怎么样靠近狼?(当狼说道上午的时候,我们就大不往前走,下午要慢慢往后退,这样就能定得住狼咯)我们在试试吧!

(八)放松(结束)

教学反思:

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同时引导幼儿明白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只要团结起来,软弱的小羊就能战胜凶恶的大灰狼。同时也达到了游戏的目的,发展了孩子的快跑能力。

15.幼儿园体育游戏与健康 篇十五

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育组织形式, 加之我国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 孩子们缺少异龄交往的机会, 而同龄编班却不能弥补这种缺失和不足, 从而会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一直以来, 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都是以同一年龄、同一班级的形式来开展的。活动中容易形成伙伴单一, 活动器械单一, 组织形式不灵活, 活动范围狭小的情况, 容易出现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互动不够, 幼儿对活动兴趣不高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希望找到幼儿更加感兴趣的活动开展形式, 提高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由此, 结合我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条件, 以及幼儿、教师的具体情况, 我们对户外混龄体育活动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1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混龄体育活动时幼儿园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投放多样的体育器械、打破年龄和班级界限, 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 不仅扩大了幼儿之间的交往, 使年龄不同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影响、共同提高;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 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2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特点

2.1 合作性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能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会鼓励大孩子们多去帮助小孩子们, 这样, 年龄小的孩子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2 趣味性

户外体育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要内容, 而游戏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了孩子参与的兴趣,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游戏情境, 让幼儿在不同的游戏情境中发展基本动作。

2.3 多样性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性, 其主要体现在材料的多样性和玩法的多样性。

2.4 整合性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能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等领域的内容。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3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实施

3.1 利用园内现有环境, 开发活动场地, 科学规划和创设活动区

我园是一所新建幼儿园, 活动场地面积较大, 活动空间较充足, 包括塑胶软化地面、软场地 (人工草坪) 、硬场地 (砖地) 、沙池活动场地、幼儿戏水池等。我们对园内的活动场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规划, 充分挖掘各种场地的优势, 最大地发挥各种活动器械的功效。我们以基本动作作为划分活动区的标准, 分别创设了钻爬区、跑区、跳区、平衡区、投掷区。在设置区域时我们考虑到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 既有活动量大的, 也有活动量小的;既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 又有锻炼幼儿综合身体素质的。

3.2 合理投放有层次的活动材料

在活动区内投放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活动材料。除了幼儿园现有的玩具外, 我们以木质为主要材料制作了幼儿既感兴趣又安全耐用的活动器械, 如在平衡区设立了索桥、跷跷板、高跷、单窄桥、双窄桥、梅花桩等等, 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游戏。投掷区设置了飞镖和高矮可调的投掷架, 并为幼儿准备了大小不同、材质不同的球类, 如海洋球、西瓜球、皮球、海绵球等供幼儿投掷, 从而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投掷游戏, 为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条件。在跳区投放了竹竿、羊角球、跳跳球、跳绳、皮筋。钻爬区投放高矮不同的网、宽窄不同的材料等。由于是混龄活动, 为此, 我们在各个活动区创设了适合不同水平幼儿的游戏情境和活动材料, 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

3.3 先分级活动, 逐步形成常规后进入混龄形式

在活动场地、器械准备充足的情况下, 我们开始了分年级的游戏活动, 开始了混合体育游戏活动的尝试。全园8个班级, 采用“年级分组、分功能区”的方式, 通过用“同龄混班”、“以强带弱”的活动方式开展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与教师的引导, 孩子们掌握了混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常规。在此基础上, 我园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晨间户外混龄体育活动, 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活动常规。

3.4 建立活动规则

为了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 从而保证幼儿活动的空间与密度, 教师制定了活动区牌, 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游戏, 如果一个区的区牌已领完, 幼儿就要选择其他的活动区游戏, 从而保证了活动空间的密度分配。教师在固定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并定期进行区域轮换。

整个活动都是以音乐贯穿始终, 首先, 小朋友们在听到欢快的音乐后, 进行全园热身活动, 为进入活动做准备。然后, 游戏进行时播放舒缓的音乐。最后, 当小朋友们听到《一双小小手》音乐时, 全体幼儿进行活动的收尾工作, 整理好玩具, 归位, 清洁场地。当听到舒缓的音乐《爱在人间》时, 幼儿和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久而久之, 孩子形成了习惯, 自然的进入了活动状态。

4 全园开展混龄户外活动的初步成果

4.1 混龄户外活动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如年龄较小的孩子遇到问题, 年龄较大的孩子会主动想办法帮助解决, 自然地充当起哥哥姐姐的角色。

4.2 混龄户外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的良好品质,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开展混龄活动不仅能提供给孩子相互交往的机会, 而且还能解决同龄儿童间的冲突,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弟弟妹妹很自然地能接受哥哥姐姐的建议, 哥哥姐姐借助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起“小老师”。异龄儿童之间共同生活、交往、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4.3 混龄户外活动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活动过程中, 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让能力强的小孩子能和大孩子一起活动, 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能力弱的小孩子在大组孩子的细心帮助下, 轻松地掌握了一些技能技巧, 掌握了游戏方法, 同时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4.4 提高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观察与反思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及时观察捕捉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同一活动中的不同表现, 并及时给予幼儿以指导和帮助, 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 并且不断对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和反思, 寻找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积极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观察能力与反思能力的提高, 为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上一篇:中华恐龙园一游作文下一篇:关于内心生活的美文欣赏:源于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