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执行力从哪里来读后感

2024-07-30

你的执行力从哪里来读后感(共11篇)(共11篇)

1.你的执行力从哪里来读后感 篇一

《你的执行力从哪里来》读后感

执行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任何好的计划和目标都需要员工高效的执行来保证。员工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个人责任心;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素,没有责任心的执行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本,要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只有具备高度责任心的人,才能在执行过程中勇于负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在企业的发展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的价值。

我们的家庭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家庭充满爱。我们的社会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能够让社会平安、稳健的发展。我们的学校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学校更有凝聚力和竞争力。前段时间3#学生公寓同学在购买小贩的水货U盘上当后及时报告了校卫队,小贩被及时抓住了,同学免于被骗,然而4#-109,111宿舍个别同学责任意识不强,未能及时报告校卫队,获得及时索赔,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足见责任心的重要性。同样在西区5#学生公寓,也发生有人被骗,由于及时报告校卫队,挽回了财产损失。这同样体现了责任心,相比之下,我们楼栋的学生还缺少一份责任心,需要我们宿舍管理人员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做好每一件小事,承担起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2009年4月份3#-406寝室袁啸同学上课前在寝室吸烟,抽烟时不慎将烟灰掉在被褥上而未觉察,以致发生火灾,幸好隔壁408宿舍一名同学下课回来,发现406寝室有浓烟,及时报告了值班室,我及时上去打开寝室扑灭了火灾。避免重演了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中山西路校区602女生宿舍的火灾。生命高于一切,这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要真正落实到细微之处。在校舍的建设、使用和管理中,必须始终坚持这种思想,尽力做到没有任何安全隐患,不留下任何安全死角,千万不能视隐患而不见。这是我们宿管人员的责任,也是学生们的责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只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一个人没有责任感,并不仅仅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更多的是体现在小事当中。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责任。做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是简单的小事!

第二、是工作态度、执行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它需要精神信仰,需要激情和动力,需要耐心和毅力。执行力从哪里来?一个人的成功与成长,要靠素质立身,靠品德做人,靠实干进步,能力只是基础,而态度无论是工作的态度还是人生的态度却是关键,一个执行者要提升自己的执行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用积极的态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与任务。近来,学生宿舍里使用违章电器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使用时只要不被宿管发现,就没问题了,他们却忽视了使用违章电器的潜在威胁,另外

从我校建校以来,发生了很多起违章电器使用导致宿舍物品损毁的事件,一幅幅宿舍被烧焦的图片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我们宿管人员要加大违章电器使用导致不良后果的宣传力度,使学生们在思想层面上认识到使用违章电器的后果。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说: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的、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变成现实。这说明心态非常的重要,不论工作或是生活我们都需要健康,向上的态度,态度决定状态,在执行的过种中,唯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带来执行力的有效提升。通过学习《你的执行力从哪里来》一书,我对执行力有了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不断学习执行力、提高执行力、贯彻执行力,真正把高端愿望解码成执行细节,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分析、认识、提高自已,改变不执行不作为的不良习惯,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让我们把工作最到最好,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你的工资从哪里来? 篇二

努力维护单位形象

单位就像自己的名片一样,与个人的职业理想、价值观和社会地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个员工都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家庭、珍惜自己的名誉一样维护单位的声誉,单位有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不利甚至是负面事情的影响,比如顾客投诉或者法律诉讼。在这种情况下,每位员工更应该从维护单位利益的大局出发,贯彻单位的经营理念,认真细致地解决问题,正确化解各种矛盾,积极消除不利影响,而不是无谓地传播甚至夸大这些不利影响,散布不利于单位的言论。只有全体员工一心向上,劲往一处使,单位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一家企业被媒体错误报道,蒙受了不白之冤,当时老总在国外考察。当天中午,公司员工听到了媒体的错误报道,下午四点就有员工主动出面召开记者招待会澄清事实,并成为当天晚上许多电视新闻的头条。因此这家企业不但没有因为错误报道受到影响反而成为媒体聚光的焦点。

员工在外的一举一动,无不在外人的眼中影响着单位的形象,员工的形象也就是单位的形象。特别是在客户的眼里,员工给客户自信的感觉犹如单位给客户实力的感觉,员工的谈吐影响着单位的信誉。

美国新奥尔良市的考克斯有线电视公司中有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名叫布莱恩·克莱门斯。有一天早上,克莱门斯到一家器材行去购买木料时,无意中听到有人抱怨考克斯公司的服务十分不好。那个人越说越起劲,结果有八九个店员都围过来听他讲。

布莱门斯当时有几种选择。其实他正在休假,他大可以置若罔闻,只管自己的事。可是他却走上前去说道:“先生,很抱歉,我听到了你对这些人说的话。我在考克斯公司工作。你愿不愿意给我一个机会改善这个状况?我向你保证,我们公司一定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那些人脸上的表情都非常惊讶。布莱门斯当时并没有穿公司的制服,他走到公用电话旁打了个电话回公司,公司立即派出修理人员到那位顾客家中去等他,帮他解决问题。后来布莱门斯还多做了一步,他上班后还打了个电话给那位顾客,确定他对一切都心满意足。

不管是在工作时间之内,还是在工作时间之外,也不管是身在单位,还是出门在外,员工对损害单位形象的言行都应予以制止,设法维护公司形象。

学会捕捉有用的信息

职场中总有些人不去主动地搜集信息,而只是坐在那里等着信息传达到他们手上,持这种守株待兔的态度,当然不可能搜集到有價值的信息。

留心观察,挖掘自己要寻找的信息

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利用自己敏感的神经,不放过每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哪怕是一点一滴的事,一次交谈,只要留心观察,都有可能挖掘到自己要寻找的信息。

在一年圣诞节前夕,美国曼尔登公司的一位业务员从芝加哥去旧金山进行市场调查。在火车上,一位身穿圣诞礼服的女郎格外惹人注目,同车的女性特地走过去打听这件礼服是从哪里买到的。这位业务员灵机一动,觉得有一笔生意可做了。当时已是12月18日,离圣诞节仅有一周时间。于是他非常礼貌地向那位女郎提出拍照片做留念的请求,那位女郎欣然应允。拍完照片后,业务员便中途下车,向公司发出传真,要求公司务必在12月23日前向市场推出1万套这种服装。

12月22日下午2点,1万套“圣诞节金装女郎礼服”同时出现在曼尔登公司的几个连锁店,立即引起女性们的兴趣,她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到12月25日下午4点,1万套礼服除留下2套作为公司保存的样品,1套送给火车上那位女郎外,全部销售一空,公司纯赚100万美元。

培养对事物的敏感度

成功的人,对任何事都抱有好奇心,在搜集信息时,能对事物保持一定的敏感度。这样就能捕捉到对自己相当有用的信息。

1875年的一天,美国一家肉类加工公司的执行经理默夫像往常一样翻阅当天的报纸,突然,一条不足百字的短消息吸引了他——墨西哥最近发现了可能是瘟疫的病例。默夫认为,这是一条对自己公司非常有用的信息。墨西哥如果真的发生了瘟疫,一定会从边境蔓延到美国的加州或德州。而这两个州正是美国肉类供应基地,一旦发生瘟疫,整个美国的肉类供应将会货源紧缺,势必引起肉价飞涨。默夫当即决定派人奔赴墨西哥实地调查和了解有关情况。几天后,他的考察组从墨西哥发回电报,证实疫情已经无法控制了。默夫立即给董事会写了一封紧急建议,并着手制订了一份计划——集中和筹措大量资金收购加州及德州的肉牛和生猪,并迅速运到远离这两州的东部地区。

董事长同意了默夫的建议,并按照他的计划开始行动。两星期后,瘟疫便从墨西哥蔓延到美国西部。美国政府紧急命令,严禁从墨西哥进购一切食用品,当然也包括肉类品。于是,美国国内市场肉价暴涨。默夫所在的公司抓住机会,及时将囤积在东部的肉牛和生猪高价出售。结果,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公司净赚了900万美元。而默夫也因此被公司奖励了50万美元。

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

你必须知道从谁,从什么地方可以得到信息,对于得到的信息要找谁证实。你要善用信息渠道,与同行业中有经验的前辈交流、参加社团活动、利用媒体都可以扩展自己的网络。

同学、朋友、同事以及他们认识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信息来源。只要你平时注意与他们交往,把这些人编织到你的信息网络中,这就是一笔可观的无形信息资产。

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就不能把范畴局限于单位内部,其他团体也会举办各种研讨会,你最好争取参加的机会,吸收自己欠缺的信息,说不定对你很有帮助,或许你还会认识一些同行,扩大自己的信息网络。

不认苦劳,

更不认疲劳,只认功劳

传统观念认为:“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有疲劳。”这是涉及价值观的问题,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认同。当员工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时,这句话就会变成员工潜意识的怨言。

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只认效率,顾客只认功劳,消费者有选择你的权利,但没有选择你的义务。

海尔集团OEC管理法总结起来可以用五句话概括:“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有事、管事凭效率、管人凭考核。”管事凭效率体现了只认功劳,不认苦劳,更不认疲劳。

承认苦劳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承认苦劳就承认低效率,迁就懒汉。海尔要求全体员工每天必须进步一点点。在行业竞争策略上要求一定要比对方快一步,如不能快一步,快半步也行。只有承认功劳才会有进步,承认苦功的后果只能是退步。

“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有疲劳。”如果追求效果,这句话就应演变成没有功劳就没有苦劳,没有苦劳更没有疲劳!单位的各项工作必须追求效果,没有效果的工作至少是对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当然还可能浪费资金和其他方面。没有效果的苦劳,对于单位又有什么益处呢?

在没有功劳的时候,强调苦劳毫无意义。苦劳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功劳才是业绩的具体表现。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主要是看结果,以结果论成败,以结果论英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凭再高、工作再努力,如果没有业绩,一切都将是空谈。试想,一个单位的全体员工都非常勤奋非常敬业,但最终产品销售不出去,无从盈利,单位将如何生存?所以说,再吃苦,再勤奋,苦劳再多,创造不了价值,业绩都等于零,更不用谈功劳之所在。

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类绘图软件开始深入建筑、家私、五金等企业。年轻人很快接受了这一新兴事物,并且运用到了工作中去。特别是在绘图计算方面,这类软件更是有着独特的优势。有一位工程师因循守旧,手工绘图计算特别在行,并且习惯了手工绘制图纸,结果他废寝忘食没日没夜用了一个星期才绘制出来的某建筑大厦的内部构造设计图,年轻人利用绘图软件只花了半天的时间就给绘制出来了。同样一份工作,同样一个结果,一个人用了一个星期,一个人才用了半天。相比之下,我们更看重哪一个呢?由此可见,苦劳固然重要,但功劳才是业绩与能力的最佳体现。

(选自《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责任编辑:魏小奋,定价:20.00元)

栏目管理、编辑/李贤平

3.你的执行力从哪里来读后感 篇三

(三)《你的工资从哪里来》读后感

“你的工资从哪里来?”上班的人们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上班赚的!”。这样的回答浅表而抽象,我们看问题应该透过表面看本质,我们应该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源地想一下我们的工资到底从哪里来?我个人认为所谓工资就是企业给予员工所付出工作劳动的报酬,也称薪金。它是我们员工用辛勤的双手换来的物质回报,是社会对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它也是每一个员工实现马斯洛层次必须的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商品经济欠发达,没有市场,更没有竞争,一切社会、经济、生活都是按照行政指令按部就班的进行的,所以几十年的传统思维模式传承至今,大

家认为只要我做了事,干了活单位就要发工资给我,至于干得是好是坏,创不创造利润那不是我的事,跟我没关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已经严重不适应并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国家顺应发展的潮流搞市场经济,企业都没了“娘”,都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商场如战场”,市场经济是残酷的,竞争无处不在充满了现代生活,我们做为企业的一员再不能默守陈规了,我们应该转变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拜读了《你的工资从哪里来》这本书后,真的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结合我的工作,谈一下体会:

一、转变观念,认清形式。我们应该转变我做了事就要拿钱的陈腐观念。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当前的形式下,我们的工资来源都是与企业效益和利润息息相关的,只有我们的工作成果转化成利润,我们的工资才能从利润中来,违背这个基本经济规律的工作都只会是徒

劳。所以我们全体员工都应该精诚团结,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以公司[]一号文精神为目标,紧密团结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周围,在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的指引下,安全生产,服从安排,努力工作。我们所做的任何工作,都必须围绕一号文的经济指标去做,偏离了这个中心点,我们做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我们保质、保量完成了这些经济指标,我们的企业才会赚到丰厚的利润,我们的工资才有保障甚至提高。

二、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我们大家应该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上,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边学习边创新,多搞小发明,小革新,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潜能,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认识到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都是在为我们自己的工资多赚每一分钱,而我们也会成

为企业的人才,社会的栋梁。

三、爱岗敬业,把公司优质服务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公司给我们每一位员工都提供了工作岗位,希望我们在这些岗位上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利润,公司领导时刻期冀我们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创造不平凡!“顾客是上帝!”,我们的工作好坏直接决定着“上帝”们对我们劳动成果的认可与否,决定着我们的劳动成果能否换回利润。“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只有本着优质服务的态度去做每一件工作,我们的企业就一定会赢得更多广大客户的青睐!我们的企业就会真正做到“诚信立企,合作共赢”。

综上所述,我们的工资从哪里来?我的回答是:只要我们全体员工在经营层的正确引导下,服从指挥,每个人都多、快、好、省的做一点,我们创造的利润就会提高,只有“锅”里多了,我们的“碗”里才会水涨船高!我们的企业也一定会挤身于国家高速发展的经济之车!

4.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心得体会 篇四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企业的生存发展、个人的生存发展靠得是有效竞争,靠提供给顾客有用的、可信赖的产品和服务。有效竞争、提供有用的可信赖的产品和服务的落脚点在哪里?在利润!

从财务上说:收入―费用=利润,收入从提供顾客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后获得,费用从提供顾客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耗费。提供顾客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就是公司中各级人员的日常工作!利润的多寡是我们工作的结果。有句话叫:Work hard, work smart! (肯干+巧干),肯干是态度、是精神;巧干是能力、是方法。肯干是产生结果的前提;巧干才可能保证好结果。有能力,不肯干就不会有结果;没能力,傻干瞎干就更糟,得(收入)不偿失(费用)。那肯干又可巧干是不是就能保证好结果(正利润)呢?还不行,如果结果不能为顾客所用(没用)、能用(有用)但顾客不高兴用(质量差,不可靠/不可信赖),工作的结果就没有价值(收入),那工作就等于浪费(工作中的费用+工作后的不良声誉)。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怎样做体现了公司和员工的品德(素养、价值观),也决定了顾客对公司、对产品的认同、接受程度!决定了公司是否能够长盛不衰,是否能够持续经营。只有能持久赢利的公司,才能保证员工的工资来源不枯竭,员工与公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工资从员工的优秀服务中来。公司好比一架车,处于领导职位的员工靠制定公司的愿景指明方向,用战略指明路线,方向正确了,还需处于执行职位的员工一起朝着领导指明的方向用力,才能使公司这架车到达预定的地点。公司内、外环境在变化,自身的优势、劣势在变化,领导作用至关重要;同样员工的同心协力不容小觑。力有大小和方向,不用力不行,用力的方向乱了,产生内耗,甚至方向偏离,也不能够到达预定的地方、实现预定的结果。

5.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篇五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全书五个部分,分别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的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每每闪烁着王老师深邃的教育功底和教育智慧。读后深受启发。

现代教育呼唤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全书读来,给读者一个强烈的第一感觉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如: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于是老师开始主动接近他,深入了解他,谈话“一开始涉及到学习的话题,他就有些退缩”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老师在获得他的信任之后,在帮助他解决一个个学习困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得到转化。王老师认为这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的归因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学习不起劲,并不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这位老师的这个归因就缺乏“智慧”!“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教师面对学习障碍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做让学生更反感的“傻事”,做的是无用功。而智慧的提问题应该是:“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不起劲呢?”着眼与学生的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和帮助方法的研究。解决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教育智慧来之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和思考。

一个善于思考,能深入了解学生的老师,其身上一定闪动着智慧的灵光。智慧的灵光来自于教师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之中。《秘密约定》这个案例讲了一个学生上课频频举手,给老师的印象是“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一般老师可能会冷落,甚至讥讽他。可肖东萍老师经过深入了解后却认定他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学生的一些看似缺点的表象一下子成了优点,老师的视角变了,想法也就变了,可见老师的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老师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结论”,先了解情况,了解是解决的前提,思考就是研究!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所以王老师认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一般思路是:

1、尽可能周全的了解情况,占有材料。

2、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

6.《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篇六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正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暑假期间捧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要真正成为一个好的教师是多么不易。作者王晓春老师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五个方面节选了100个发生在小学的典型教育案例,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些教育案例进行了点评和剖析。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他深邃的教育功底和教育智慧。读完后掩卷长思:我不禁扪心自问,我有教育智慧吗?我的教育智慧从哪儿来的?一个个熟悉的案例,告诉我:教育的智慧来自于研究。遇到问题首先要想为什么,再想怎么办。如果没有找到问题的根由,盲目采取教育行为,最终效果是不会好的。以前我也和很多老师一样,认为,一个好老师只要有爱心,有耐心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后来我发现在那些问题学生面前,即使一个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没有对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仅仅靠老师的爱心和耐心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开始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尝试着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家庭,然后采取一些相应的办法,反而取得了好的效果。现在看来,我的做法不正是王老师所提倡的研究方式吗?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因此,做一个智慧的老师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种种案例,不是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而是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结论”,先了解情况,再思考。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教育的智慧还来自于教师的责任,来自于他对教育持久而专注的思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这种说法。这是为什么呢?王老师的解释是“因为很多教师拼的是体力,他们在工作中很少研究,专业能力停滞不前。一旦体力不支,价值就立刻降低了。你没有专业技术,没有‘一招鲜’,当然谁都可以替代你,年轻人体力比你强,能‘全场紧逼’,能加班加点,当然就比老教师有优势了。而医生只有依靠科学的力量,依靠自己的专业水平,来给病人看病。而且病人是否康复,比较容易看清楚,作假困难。所以医生都倾向于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病没有治好,他只好承认自己医术不高,进而继续努力提高,而不会埋怨病人素质低,得怪病难为医生。”读到“病没有治好,他只好承认自己医术不高,进而继续努力提高,而不会埋怨病人素质低,得怪病难为医生。”这句话时,我脑海中中国大学网()

7.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的读后感 篇七

作者: 陈银英

“我不是卖灵丹妙药的。我只是在探索:遇到问题可以怎样去思考,才有解决的希望。我不兜售教育秘方,我在学习教育智慧。”—— 摘自《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近段时间,在校长的“亲切督促”下,我阅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中。在这本书中,王晓春老师点评了来自“教育在线”各栏目中的100个教育案例,有趣的是,在点评时,王老师对教师的案例陈述采用分析态度,不盲目跟着教师的思路跑,始终保持研究者的主体性和独立视觉。再加上略显冷幽默的文笔,对教师处理教育案例的方法绝对是一种冲击。

王老师常把教师处理案例时一些啼笑皆非的举措或话语和医生作比,如:“根本就不应该要求学生安全按照我们主观想象那样去行动,就行医生不能要求病人只得‘标准病’一样。”书中教师们的许多案例中,一片爱心表露无疑,王老师将之称为“神话师爱”的案例,然而他却指出“老师光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智慧,即使不比爱心更重要,起码也和爱心同等重要。”为说明这个问题,王老师又拿医生作比,“正如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好,但缺乏医术的话,并不能保证治好病人一样。要治好病人,医生还需要有专业能力,能对症下药。”书中更不乏一些教师自鸣得意的案例处理,在研究者的眼里,却没有丝毫的科技含量,被称作“蒙在鼓里的教育者”。就如案例8《课间有学生打架了》中,王老师的分析一针见血,“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把学生承认错误看作教育的成功,看作处理一件事的结尾,殊不知这常常连开头都算不上。”在 案例《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中,王老师指出,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追赶先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发展完善过程,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价值贬值,智慧透支。“为什么医生越老越香呢?因为人家凭的是专业技术,专业技术这种东西是越研究越深,经验越多越好,时间长了甚至会形成‘一招鲜’。年龄不会磨损他的价值,因为那是一种智慧,智慧是不容易随着体力的衰弱而减退的。”“为什么教师老了就不行了呢?因为很多教师拼的是体力,他们在工作中很少研究,专业能力停滞不前。一旦体力不支,价值就立刻降低了。”

整本书读下来,100个案例分析貌似零散,事实上却以“科学研究”这一主线贯穿。为什么王老师的心态平和而不浮躁? 为何王老师的文风质朴而不华丽? 为什么王老师的见解独到明智而不哗众取宠?根源只有一个:科学务实的研究态度。王老师说:“当你把对方当成研究对象的时候,你没有时间生气。”“要搞好教育,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还要有科学精神,有研究心态。经验告诉我们,人有研究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您的心态越平和,他越有希望进步。而且发脾气最大的害处是,教师无法提高自身能力,讽刺挖苦不属于专业技术。”所以,“遇到‘麻烦制造者’,没有一种好奇的、研究的心态,就会连续犯错误,使自己陷于被动。有了研究心态,它会冲淡你的道德义愤,你就会比较平静,而这种平静,反而是最能‘镇’住对方的。”王晓春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宁静、清醒心态的研究专家,平和而安详,理智而豁达。他通过对100个案例入情入理的分析,让我们深深地领悟到:教师应该摒弃职业上的短视行为,向医生等专业人士学习,与科学为友,与研究为伍,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人员。

遗憾的是,整本书虽然都在提倡科学研究,然而什么是科学研究?怎样做科学研究?书中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王老师仅仅给我们点出科学的思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这就是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的基本思路和过程。”

8.业绩从哪里来 篇八

一、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老板为什么付给你薪水没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额利润,员工不可能获取丰厚的薪水。只有公司赚了钱,员工才可能获得较好的回报。从某种意义上讲,为公司赚钱就是为自己加薪。无论从事哪一行,你都必须用良好的业绩证明你是公司珍贵的资产,证明你可以帮助公司赚钱。谁为公司创造的业绩多,谁的薪水就高。比尔.盖茨:“能为公司赚钱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

二、没有功劳,苦劳就是“白劳”

企业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员工不管多么辛苦忙碌,如果缺乏效率,没有做出业绩,那么一切辛苦皆是白费,一切付出均没有价值。

1、我们追求正果。出正果就是我们的工作要富有成效,做任何事都要追求一个好的结果。我们反对只说不做,反对做而无效。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不折不扣地努力,才能得到理想的回报。

2、企业对员工价值认可的程度,取决于员工为企业创造业绩的多少。

3、我们坚持以绩效的获取和提升作为管理的出发点,作有效性的依据。

4、工作价值和市场价值决定着员工的分配基准,绩效水平决定着员工的实际获得。

三、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业绩是最有力的价值证明优秀员工的标准是什么?业绩!这是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这是以结果作为标准来检验一切的时代。

四、没有业绩就是剥削企业拿老板工资却不思进取,就是在白白耗费公司资源。

员工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就是在剥削企业。

五、用一流的业绩套牢老板的心

每个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只会留下那些业务能力最强的员工。馅饼并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只有你努力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老板才会重用你。公司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必须靠利润去维持发展,而要发展,便需要公司中的每个员工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公司是员工努力证明自己业绩的战场,员工证明自己的唯一法则就是业绩。

9.我从哪里来教案 篇九

执教教师:王 敏

活动领域:语言、健康综合课 活动班级:大二班 幼儿人数:

人 活动地点:二楼大二班 授课时间:9月29日

9:40

我从哪里来

一、设计意图:

对于生命的开始,孩子们都很好奇这个问题。也有不少孩子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妈妈,我是从哪来的?”当孩子问这个问题时其实人生中最好的第一个性启蒙阶段就开始了,但是我们现阶段对幼儿于性启蒙教育还较为缺稀,从而失去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机会,我在他们的答案寻找的背后很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连生命都不了解的孩子,我们凭什么去要求他们学会爱、学会尊重生命,所以我根据《3—6儿童发展指南》中对于大班年龄段幼儿在健康领域的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本次活动我着重点在心理健康方面,帮助孩子们形成最初的科学的生命观,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因此设计了这节以绘本为切入点的语言、健康综合活动《我从哪里来》。

二、活动目标:

(一)通过绘本故事《小威向前冲》,了解宝宝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知识目标)

(二)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技能目标)

(三)寻找自己和爸爸、妈妈之间相像的地方,体验亲子间的亲情。(情感目标)

三、活动准备: 电子绘本《小威向前冲》、PPT课件、音乐《感恩的心》。

四、活动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我是从哪来的;

(二)难点:通过绘本故事,明白生命的个体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

五、活动过程:

(一)直接提问引出主题:我是从哪来的?

1.幼儿自由讨论,教师不急于给答案,先请幼儿一起分享故事,在故事中寻找答案。

(二)引出绘本故事《小威向前冲》,跟随老师,共同了解绘本故事内容。

2.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一起看大屏---《小威向前冲》;

3.看到书名,你会猜到小威是怎样的一位朋友呢? 4.出示绘本时主要提出问题:

(1)小威是怎么样的小家伙?他住在哪里?他会怎样?(2)小威是不是棒小孩呢?为什么?

(3)你是什么高手呢?你们有没有像小威一样棒呢?(4)布朗先生和太太要结婚了!冠军的奖品是个很美丽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住在布朗太太的身体里。你们猜猜最后谁得了冠军?

(5)小威去哪了?小娜又到哪去了呢?而你们又是从哪里来 的?

(三)回到最初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

1.出示教学课件,让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2.知道自己和爸爸妈妈长得很像,但和别人长得不一样。3.游戏接龙,请幼儿以接龙的游戏方式,挨个找幼儿,并说出自己与朋友不像地方有哪些?

(四)激发幼儿对父母的爱,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五)播放音乐《感恩的心》结束。

小结: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下面请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怀着感恩的心来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感谢爸爸妈妈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

10.企业文化从哪里来 篇十

企业文化从哪里来

作者:李 想

来源:《职业》2007年第02期

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一样,是很多人挂在嘴边上不断讲来讲去的,很多大学毕业生特别喜欢谈企业战略,论企业文化。可当今这个社会没有实践,哪儿来的战略和文化。没有任何企业文化是为了文化而文化的,这样只会照猫画虎。

企业文化对一个成长的企业而言,就是一个管理团队的文化。一个企业如果只有一个老板,其余的清一色是打工的,那么这个企业就很难有真正的企业文化存在。

企业文化是一个高层管理团队的文化,体现出他们对于人和事的态度和价值观,并随着团队的成长而成长。我们的公司商业化了5年多的时间,最开始确立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就是要去“掌握自己的主动权,掌握自己的命运”。从我开始,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我们没有什么集团背景、没有什么资源,有的只是我们这一群年轻人,只有比别人更加努力,踏踏实实地去做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其余的就不用去乱想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上至下,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大团队,每一个人都一样,我们鼓励认真做事情、鼓励努力的人,而耍小聪明和混日子的就很容易被团队所抛弃。

慢慢地,管理团队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成长,企业文化也会有所成长。最开始,我们就想着做好工作,其余的就都不管了,创业团队都容易这样去思考。接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加入了团队,我们对员工多做一些工作,员工就会把工作做得更好,人性化的关怀就会辅助最开始的价值观使之变得更好。

企业文化需要不断添加新的内容,总结过去做的好的。除了事情要做好,人变得更好同样的重要一个企业长远发展必须“人”与“事”两手抓。

我们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老人带新人可以很快上手,我们还需要建设培训机制,让员工有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甚至做到通过培训,让这些过分依赖计算机沟通的年轻人学会更好地面对面沟通。

给员工提供更多的福利,除了“四险一金”,公司每年还定期的体检,大假日帮助员工订票,春节负责报销员工的车票。每个员工过生日大家一起庆祝,特殊的节日在公司内举办庆祝活动……

“掌握自己的主动权,掌握自己的命运”,并帮助员工减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干扰。这个可能就是泡泡网和汽车之家那还没有成型的企业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11.《家教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篇十一

王金萍

起初选择读这本书,其实是有点私心的,因为觉得自己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经常遇到不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处理总是无济于事,因此想从这本书里寻找难以解决的答案。然而当我读完它时,我觉得这本书不但适合千万个学生家长,它更适合于我们这些遇到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面对个别教育案例时却一筹莫展的教师们。

本书的作者是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跟踪指导家庭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的指导教师王晓春和孙阳立。他们是在对北京9个区县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239名学生进行跟踪研究,然后针对个别问题进行诊断,本书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家庭教育个案进行诊断:即什么是家庭教育诊断、孩子问题的诊断方法、家庭问题的诊断方法、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主要问题、家长的常见问题。其中从孩子问题和针对家长方面的问题阐述非常详细,这些案例都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的类似问题,如很多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很不了解,因为他们看学生时总是戴着一副“任务眼睛”,介绍学生情况时,总是那几个方面: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否热爱班集体。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其实都是和教师能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密切相关的,其实从这种平面的视角当然难以看清他们的全貌。在第三章中,重点提到了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

长之间的关系、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和要求,无不影射着他们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影响和作用。

那么既作为教育者又是家长双重身份的我,使我在教育生活中颇受鼓舞,它让我懂得了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让我学会了很多道理:

一、家庭教育诊断的必要性

通过解读第一章,我首先了解了“非诊断型”家庭教育的弊病,当前,多数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非诊断型”的。不是没有“判断”,而是没有“诊断”。在我自身也存在这样的误区,经常“判断”孩子身上的问题,而不去懂得如何来诊断,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诊断是要有一套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判断则不需要训练,谁都会判断,而我们甚至会不加思考就做判断。很多时候,教师和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的笼统判断恰好是和他们的办法简单相一致的。可以说,正因为他们的判断简单,所以他们的解决办法也只能简单;也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他们没有多少办法,只好对问题原因做最简单的判断。

二、寻找恰当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我的孩子现在正在四年级,书上列举的这些例子近乎都是我的孩子易犯的错误。比如说某学生厌学,上课不好好听讲,下课不好好完成,对待学习态度不认真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其实是很复杂的,至少可以分成智力原因和非智力原因两大类。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每当学生厌学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对原因的判断都是一些非常笼统的老生常谈:“贪玩” “不想学习”“胸无大志”„„这些话谁都会说,毫无专业气息。读完第二章,我更了解了如何通过多种方法诊断孩子的问题,可以采用谈话的方法、问卷调查和游戏观察的方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诊断孩子自身问题的良药。记得有一本书叫做《12岁之前,教育孩子只看他的优点》,我们多关注孩子本身的优点,让其在生长过程中健康地伸展蔓延„„

三、家长问题解决的策略

这本书的绝妙之处在于他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指导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在书中的后三章有详细阐述。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校学生出现了问题,教师没辙就打电话向家长告状;家长没辙就对孩子武力解决;武力解决不了,就用钱收买;再解决不了,只好干瞪眼了。其实此时教师和家长是都有问题的,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根本问题,那么作为教育者本身,我们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你首先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随后和家长共同商讨如何诊断相应出现的问题,那么作为家长的角度,这时就需要协助教师诊断学生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这种情况,在得知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性质及时和老师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直接途径和方法。

上一篇:情景再现播音教案下一篇:小学庆“六一”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