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2024-12-07

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16篇)

1.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一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分析

禹村镇教育办公室 2009年12月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2009年12月

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局于2002年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这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项法规文件,是体育工作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升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我们要把实施《标准》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不断增强体质。现就我校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设想和措施。

一、现状分析:

(1)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从总的趋势上看,我校6-11岁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匀称度有所改善,以往普遍存在的“豆芽菜”体型继续得到改善。反映身体发育匀称度的维尔维克指数也有所提高。同时,个别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均值均高于其他学生。这可能是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特别是营养水平等因素不同所致。

(2)营养状况继续改善。学生中营养不良检出率持续下降,比较低体重检出率下降明显,90%的学生体重均在正常范围之列,同时还发现个别学生体重高于标准,该现象提示,生活条件提高对学生的身高体重有一定的影响。

(3)肺活量是反映肺功能的指标,肺活量的提高反映出体育活动的充分、耐久能力提高以及体力劳动持续性增强,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年龄男女学生的成绩在连续几年平稳后,今年测试结果显示已开始提高,其中高年级男女学生提高明显。

(4)、学生体能指标呈上升趋势。反映身体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水平于2008年相比上升了5.1%,400米耐久跑成绩上升的幅度较大,及格率上升了3.6%;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女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总体状况优于男生,无论是在下肢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反面方面,还是在下肢爆发力、反应速度和身体的位移速度方面都略高于男生;女生的体质状况明显好于男生。

今年的测试结果表明,全镇体质检测人数2558人,及格人数2261人,及格率88.4%,其中:一年级:及格率:97.4%,不及格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是女生体重肥胖、50米跑和坐位体前趋不及格。

二年级:。及格率:90.9%,不及格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是一个男生肥胖,坐位体前趋成绩较差不及格的占。

三年级:。及格率:77.8%,不及格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是女生立定跳远、坐位体前趋成绩较差。

四年级:。及格率:92.1%,不及格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是男生坐位体前趋成绩较差、体重超重和肥胖。

五年级:。及格率:82.7%,不及格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是男生肺活

量和女生400米成绩较差。

我镇学生的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结果。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校学生体质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1)个别学生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关于体能的部分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例如: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身体柔韧的坐位体前屈水平都摆脱不了下滑的趋势。以体前屈为例,各年级整体有所提高,但高年级的个别学生出现负分。

(2)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同时存在,个别学生超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则继续呈上升趋势,这已成为城市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测试结果显示,7-12岁小学生是肥胖检出率最高的人群,男生在10-12岁年龄段最高。以五年级一个班为例,同样是男生,差距为11公斤。女生个别差距为10公斤。因此,对学生肥胖的防治重点,包括合理膳食、加强锻炼、营养健康教育和科学生活制度安排等,都应该放在现在。

三、几点措施:

首先,要加强责任意识,落实各项学校体育措施。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开足并认真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

挤占体育课课时。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按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搞好硬件建设。要进一步加大体育课程和学生体育活动改革的力度,在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上,除了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外,要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重视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和锻炼不仅要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第二,继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大改革力度。一是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核心目标,构建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实践环节,从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评价要始终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二是继续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三是改革学校体育效果评价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我们应坚定不移地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懂得,健康的体魄是他们将来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健康工作50年的基石,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一辈子的幸福生活。而当

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并自觉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时,学校体育美丽的春天也就真正到来了。

第三,进一步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和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的开课率,要积极探索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使学校健康教育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生活方式发挥作用。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常见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念和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在开展学生营养教育、普及营养科学知识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一些有利于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干预工作,如:开展学生营养餐工作,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等,当然,在实施营养干预时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必须把食品卫生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加强其管理与监督,以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要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防治工作。

第四,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睡眠时间。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继续落实各项“减负”措施的同时,注意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时间,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确保学生睡眠时间。班主任协调各科教师的家庭作业量和家长一起积极配合,合理安排和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祖国的未来,需要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让我们团结起来,为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

2.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二

随着大学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 体育课程进行了大的改革, 教学目标更注重对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多彩, 新兴项目不断进入体育课堂, 各种教学手段、形式的运用, 使体育教育各具特色。自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 我院严格执行各项标准的测试, 但仅停留在数据的统计上, 没有进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研究与分析。本文旨在对我院11级至13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抽样统计分析, 全面了解和掌握我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 为我院体育教学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依据, 也为我院今后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11级至13级所有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为研究对象, 随机抽样方法有效样本为800人, 其中男生600人, 女生2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 在《中国知网》和《体育科研网》查阅2002年至2013年有关高校在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论文和报告、书籍l0余篇。

1.2.2 测试法

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进行, 对我院11级至13级全体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1000/8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台阶试验等项目进行测试。测试仪器为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认定生产的体质健康测试仪器和数据采集仪器。

1.2.3 数理统计法

用WPS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并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4 走访调查法

通过对学生的交流, 听取他们对体育课程教学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见与建议。询问本校及云南省其他高校的专家、教授, 听取他们对本课题的意见与建议, 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素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2 研究与分析

2.1 身体形态指标的研究与分析

身高、体重标准评价学生的身体形态水平, 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 是一项重要指标, 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

参与抽样的学生身高、体重标准测试结果统计如下:男生中营养不良占4.5%, 体重偏低占42.5%, 正常体重占44.5%, 超重占5.33%, 肥胖占3.17%;女生中营养不良占5%, 体重偏低占44%, 正常体重占42.5%, 超重占7%, 肥胖占1.5%;合计全体被测试学生营养不良占4.625%, 体重偏低占42.875%, 正常体重占44%, 超重占5.75%, 肥胖占2.75%。

从测试结果统计看出:我院女生超重的比率比男生略高, 男生肥胖的比率比女生高, 女生营养不良和体重偏低的比率却明显比男生高。通过总体分析, 可以发现我院正常体重的人数只占这次随机抽样的44%, 体重偏低的人数占到了42.875%, 学生身体形态失衡、身体发育状况及营养水平不理想是值得我们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2.2 生理机能状况的研究与分析

生理机能状况评价主要采用肺活量体重指数和台阶试验评定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技能水平。

肺活量与人的呼吸密切相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各器官、系统、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 机体只有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人体内部的氧供给全部靠肺的呼吸来获得, 在呼吸过程中, 肺不仅要摄入氧气, 还要将体内代谢出的二氧化碳排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肺是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这个中转站的容积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这是检测肺功能的最直观、也是最客观的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数是人体自身的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 即每千克体重肺活量的相对值来反映肺活量与体重的相关程度, 可反映个体肺功能的变化和有氧耐力水平。

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数。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 则反映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 反之亦然。经常参加有氧代谢运动, 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做有氧运动时, 体内不产生乳酸堆积, 心率和呼吸保持在稳定的状态, 因而持续运动时间长, 安全性高, 脂肪消耗多, 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我院参与抽样的学生生理机能各项测试结果统计如下: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优秀占5.83%, 良好占23.83%, 及格占67%, 不及格占3.34%;男生台阶试验指数优秀占5.83%, 良好占22.5%, 及格占64.33%, 不及格占7.34%;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优秀占4.5%, 良好占18%, 及格占40%, 不及格占37.5%;女生台阶试验指数优秀占6.5%, 良好占23.5%, 及格占42%, 不及格占28%。合计全体被测试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优秀占5.5%, 良好占22.375%, 及格占60.25%, 不及格占11.875%;台阶试验指数优秀占6%, 良好占22.75%, 及格占58.75%, 不及格占12.5%。

从生理技能各项测试结果统计可以看出, 我院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测试指数基本满足标准, 但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严重偏低。究其原因, 大部分女生平常不注重身体锻炼, 课余时间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所致。

2.3 身体素质各项测试结果统计表

身体素质评价以50米跑、1000/800米跑评定速度、耐力, 以立定跳远评定下肢的爆发力, 以男生引体向上评定上肢相对力量, 以女生坐位体前屈评定身体柔韧性。

我院参与抽样的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测试结果统计如下:男生中50米跑优秀占11%, 良好占44.67%, 及格占35.33%, 不及格的占9%;男生1000米跑优秀占8.17%, 良好占20.17%, 及格占59.16%, 不及格占12.5%;男生立定跳远优秀占9.83%, 良好占43.17%, 及格占38.5%, 不及格占8.5%;男生引体向上优秀占8%, 良好占17.17%, 及格占54.17%, 不及格占20.66%。女生50米跑优秀占8.5%, 良好占27%, 及格占54%, 不及格占10.5%;女生800米跑优秀占5.5%, 良好占16.5%, 及格占52%, 不及格占26%;女生立定跳远优秀占3%, 良好占39.5%, 及格占43%, 不及格占14.5%;女生坐位体前驱优秀占21%, 良好占51%, 及格占25.5%, 不及格占2.5%。被测试的全体学生中50米跑优秀占10.375%, 良好占40.25%, 及格占40%, 不及格占9.375%;1000/800米跑优秀占7.5%, 良好占19.25%, 及格占57.375%, 不及格占15.875%;立定跳远优秀占8.125%, 良好占42.25%, 及格占39.625%, 不及格占10%;引体向上/坐位体前驱优秀占11.25%, 良好占25.625%, 及格占47%, 不及格占16.125%。

从身体素质各项测试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我院学生力量柔韧类素质整体状况良好。男生引体向上的不及格率反映出男生在上肢力量的发展上欠缺, 而女生身体的柔韧性相对不错, 优秀率达到了21%。

3 讨论

3.1 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现在的学生非常喜欢时尚的体育项目, 有欣赏高水平竞技运动的欲望和兴趣。从体育课可以看出, 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主要是因为课程教学时间较少, 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传统项目较多, 时尚项目较少, 且出现和中学学习内容重复的教学现象, 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不能从体育锻炼中享受到运动的快乐, 所以学生在运动锻炼中是以一种被动的态度来学习和锻炼的。

3.2 运动场地紧缺、设施破旧

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基础。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和学生运动兴趣取向的改变, 现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运动锻炼的要求。当今大学生较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主要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这些项目大多数由于场地有限, 很多学生只能当看客。

4 措施

4.1 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教师开始学习新项目到教授新项目, 倡导终身体育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健康价值观、教师的学习观、教师的评价观, 不断学习新的体育项目, 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对体育课的内容进行改革, 突出健身性、实用性、娱乐性, 增加同学们喜欢的时尚的教学内容, 满足学生们的爱好和需求。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增加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 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

体育教学场地紧缺、设施不完善和经费紧张, 是各高校特别是职业高等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各级职能部门, 应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和培养人民终身体育的态度出发, 重新人士体育教育在学校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大体育教育的投入, 扩大体育场地, 改善体育设施, 充分发挥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实用性, 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参加体育锻炼的空间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

4.3 合理膳食, 科学安排体育锻炼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科学安排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饮食结构能有效的控制人体能量的摄入, 从而控制学生的身体形态, 调节体内能量的需求。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 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应当开设相关的营养学、养生学等课程或讲座, 体育教师应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入相关的知识。

4.4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主动接受体育指导、教育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终身体育的形成与现代社会发展对体育的需求以及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求等有密切关系。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思潮, 是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逐渐被广大师生接受。学校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本途径,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首先, 要在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已经培养起来的对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 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大学生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对体育的直接兴趣, 而应当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 进而积极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变被动为主动, 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其次, 要让学生了解自我, 认识自己身心发展的具体状况和身体素质。教会学生了解自己与同龄人相比较的特殊性, 善于分析、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 以便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取长补短,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3.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健康 因素 对策

1 前言

为了鼓励高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习惯,有效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向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前进,国家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标准》)及实施办法,此《标准》对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敦促我国当代大学生努力提升体质健康水平。目前来说,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总体呈良好水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细节问题,如学生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等方面呈逐年下降趋势,肥胖率的不断攀升,各种身体疾病的不断增多等问题,这些都要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全面重视。

2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现状

2.1 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是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身高、体重两个方面,身高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纵向发育状况,可以直接反映出人体形态的良好与否,而体重则是人的肌肉、骨骼和身体器官的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学生的身高相对增幅较少,而体重的增幅却呈逐年上升趋势,肥胖症越来越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2.2 身体机能

身体机能指的是人体及组成人体的各官能系统的生命活动状况。笔者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呼吸机能略显不足,其肺活量正在呈下降趋势;通过台阶试验,我们发现学生心脏的每博输出量减少,呼吸深度较浅,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也在下降,这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不无关系。

2.3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指的是在运动中人体所表现出来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等方面机能能力。这种机能能力除了与人体的生理结构有关以外,还与人体的营养状况和日常锻炼情况密切相关。比如说,当前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锻炼,尤其是缺乏下肢方面的锻炼。

3影响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

3.1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与管理水平不足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并不重视体质健康测试,仅仅是为了应付而已,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好坏也对学生没有影响,上行下效,这也就是学生没有要通过体质健康测试的压力与动力而去参加体育锻炼,因为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好坏对学生来说是无所谓的。

3.2 基本健身知识的缺乏

高校学生大多缺乏锻炼意识,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较低,而且锻炼时间也较短。由于缺乏基本的健身知识,学生在锻炼时并未考虑过此项体育运动的强度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情况,只是按着自己的兴趣所在来选择体育项目,盲目锻炼,没有达到科学健身的要求。

3.3 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情况较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摄入的脂肪、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却越来越处于过剩状态,造成了肥胖、动脉硬化、消化不良等不良后果;而有一些人为了减肥瘦身,过度节食,造成体内营养严重缺乏甚至会造成各种功能障碍;还有很多人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体内某些物质营养过剩,而又有某些营养物质严重缺乏,营养摄入的不均衡也会影响人的健康状况的发展。

3.4 自信心不足

体育课所要求的技术性较强,很多体能和运动技能有所不足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的学习时就会遇到一些困难,也许是学得较慢,也许是动作没做好,也许是听不清旋律(此类适用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课程),这些都使得学生产生消极怠工心理来逃避体育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参加而已,这种态度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对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十分不利。

4 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4.1 增强认识

大学生要增强对“健康第一”的思想认识,可以利用多种渠道,使大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为了促进身体健康而参加体育锻炼,并且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增强学生健康认识的途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组织体育活动等,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促使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4.2提高重视

有关部门要提高对《标准》的重视程度,并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其中相关规定,促使学校、教师和学生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学校要及时的将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及时的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以帮助,也能够增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4.3 进行改革

学校和教师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育人”,这不仅指的是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还包括对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培养,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增强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杨丹亚,张玉兰.陕西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2):126-128.

4.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四

一年级学生本学期测试的项目有身高、体重、座位体前屈、50米跑三项内容,其中身高、体重由家长和孩子在家测试,其它两项在学校统一测试。《标准》通过测试身高、体重,并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来评价学生的身体形态,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形态观:过瘦、过胖对健康不利,关键是匀称。从身体形态测试的结果分析:一年级两个班学生身体形态优秀率在85%,有4人属于超重,没有肥胖者。

座位体前屈的测试目的是反映人体柔韧性。柔韧性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从测试的结果显示一年级学生的柔韧性较好。合格率为100%,其中女生的柔韧性好于男生。

50米快速跑测试是通过较短距离的高强度跑来测试速度素质。速度素质的测试可以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与肌肉的调节机能,也可以综合地反映人体的爆发力、灵敏、反应、柔韧等素质。从50米快速跑测试结果分析:一年级学生中优秀率低,良好率较多,优秀率为:1.2%,良好率为:95.3%。

跳绳的测试主要是为提高学生腿部力量和协调新,通过对一年级学生的跳绳测试结果看,不理想,由于没有系统的教学,学生成绩不理想,男女生共有16人不合格:合格率仅为:66%。

改进措施:

1、通过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试结果的反馈让学生及学生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营养状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自己(孩子)的身体形态和肥胖状况。

2、在反馈中发现有个别家长的测试结果与学生实际身高体重不相符,在下次测试中在强调测试要求。

3、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家长)进行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1)体育锻炼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更为旺盛,从而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通过运动,可以增加对长骨两端骨骺软骨的刺激,加快骨细胞的增长,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在平时加强或监督学生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骨骼的生长,是人体各部位的长度比例更理想,各部位的围度也更为匀称。(2)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柔韧性的提高,对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技能和技术,防止运动创伤等 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以及肌肉、韧带、肌腱、的伸展性,而当人们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下降时,很多是从柔韧素质的下降开始的。(3)速度素质的内涵过去有着不同认识,认为速度就是跑得快。近几年对速度的认识趋向一致,既速度素质包括运动时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快速反应能力,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快速通过一定距离的能力。

4、将学生测试的结果在校园网上公布,通过测试和评价促进学生(家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5.幼儿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篇五

我校共有43名幼儿,参加此次体检的幼儿有43人,体检率达100%。镇卫生院对体检的幼儿进行了身高、体重、心肺、血色素等检查和营养状况评估,查出咽部工肿大10人次,总患病率达23.8%,各项检查正常幼儿33人,占总人数的78.6%。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膳食结构搭配不合理。

2、农村幼儿保健意识差。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膳食结构搭配不合理。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独生子女和二孩家庭增加,大部分家长对小孩过于溺爱,没有合理的调节幼儿饮食,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习惯普遍,导致食欲减退或偏食,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龋齿发生率达20%。

二是农村幼儿保健意识差。据调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技术水平不足,农村家长缺少幼儿保健意识,特别“留守幼儿”营养状况差尤为明显。

三、对策与建议

综合我校目前的情况,可按“四个强化”加强幼儿营养不良防治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是强化宣传,加强幼儿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大对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幼儿营养知识专栏、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举办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等方式引导广大家长避免过于溺爱幼儿,增强营养健康知识。

二是强化指导,大力推广平衡膳食。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育儿知识讲座,聘请专业医生对家长科学育儿进行指导,以增进幼儿的体格、智力发育,为未来储备体智双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是强化监测,在幼儿园定期开展幼儿体格检查登记。学校要把幼儿体格检查登记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中。

6.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六

检测报告

本校共有学生196人,其中男生102人,女生94人。我校联系镇医院对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统计,根据体检情况对学生的健康情况向家长汇报,结合体检数据对学生的体育课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镇医院进行了健康体检后,我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了测试。项目包括跳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50米、400米跑,对一至六年级分别进行了测试,数据真实可靠。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196名被测学生中,优秀率为46.98%,良好率为82.55%,及格率为95.97%,不及格率为4.03%。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体质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减少,体能下降

造成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过去爬楼梯,现在坐电梯;过去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人类的劳动活动大大减少,造成体能下降。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的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一切行动依他为主,不乐意进行体育运动,如跑步等无趣味的活动,如上种种,使之学生体质下降。

2、营养过剩,胖墩增加

据测试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肥胖率以达10%,肥胖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等综合性的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

3、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

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

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渗透营养保健学

在课余时间,从书上或网络上查阅及收集一些关于小学生营养保健学的资料,针对小胖墩的现象,有目的地查阅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谱,打印成资料,在保健课的时候,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在这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探讨食物与营养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2、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广播体操、踢毽子、跳绳等活动的开展,尤其是校园集体舞蹈的开展,使学生对课间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游戏是小学体育课中的一大重头戏,让学生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的改造,不失为增强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如让学生参与设计“钻山洞”这个游戏,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学会了从横向、背向等角度出发来设计这个游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两路纵队相对站,手牵手儿把洞钻,钻过洞口把洞开,最后两人再上来”的玩法,使游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另外,教师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如把50M跑改为8秒钟跑(即8秒钟能跑几米);一分钟跳绳改为看谁先跳到120次„„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用反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4、坚持不懈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冬季长跑运动,让每个学生身体素质有质的飞跃。

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一些提高学生体质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道远的。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促进我们下一代的茁壮成长。

******学校

7.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七

为此, 笔者专访了有关专家, 请他们就其中身体素质持续20年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且呈低龄化问题、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率不断增长导致慢性病发生以及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并请专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现状: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有不同程度提高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 7~18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与2005年相比, 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爆发力素质出现好转:与2005年相比, 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有所提高, 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分别平均增长1.12、1.03、0.76厘米;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

柔韧素质出现好转:与2005年相比, 反映身体柔韧度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有所提高, 7~18岁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分别平均增长0.49、0.04、0.53厘米;城市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

耐力素质显现止“跌”: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已经得到遏制。与2005年相比, 7~12岁小学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05、0.20秒;城乡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基本持平。与2005年相比, 13~15岁初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3.03、3.58秒;乡村男女生耐力跑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与2005年相比, 16~18岁高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48、0.46、0.34、0.91秒。

力量素质继续提高:与2005年相比, 反映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力量素质的握力分别平均提高0.43、0.42、0.36、0.16千克。

实践:成绩取得得益于中央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和各地的努力

2010年调研结果表明, 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 特别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这些成绩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央7号文件) 的贯彻落实, 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自中央7号文件下发以来, 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成为教育、体育、卫生、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共同关心和齐抓共管的一项工作。一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措施, 先后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等;二是建立了加强青少年体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大课间体育锻炼制度等;三是实施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连续3年, 每年召开全国性学校体育卫生经验交流会议、举办大型宣传和推动活动, 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四是, 将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改善 (包括师资、场地器材等) 纳入相关教育工程和国培计划, 同步予以加强。

此外, 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 近年来, 重庆市投入巨资, 先后建成了1000余块塑胶场地, 不仅解决了场地不足问题, 还让大部分学校实现了风雨无阻的全天候锻炼;为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师不足, 江西省实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教职工与教学点班额比相结合的编制制度, 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学教师的缺编问题;河南省近年来在实施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特岗计划”中, 专门拨付一定的经费用于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师, 使“特岗计划”中音体美教师比例达到了20%以上;北京市密云县近年为全县中小学统一配备了学生体质监测设备及体育器材13000多件 (套) , 同时该县还鼓励学校自制体育器材, 约计7000余件, 使所有学校全部配备篮球架、足球门、乒乓球台、单双杠和其他教学所用、学生所需的各类体育器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 近几年用于学校体育设施、器材及场地建设的投入约3530万元, 配备田径及课外体育活动器材45项、8000余件。

建议:齐抓共管在全社会形成合力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组长、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邢文华认为, 尽管出现了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的喜人局面。但目前形势依然严峻, 要继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建议, 第一, 各级政府, 特别是教育体育管理部门, 应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精神, 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 从组织领导、科学管理、评价考核、条件保障等方面对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出明确目标, 制订具体方案, 确保落到实处。第二, 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应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把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并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第三, 加大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改善与配备力度, 加强专职体育教师配备和现有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 为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保障。第四, 加强舆论宣传, 呼吁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地关注青少年健康的问题, 树立健康人才观和成才观;要把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体育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 定期组织督查, 随时进行抽查。要将督查和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予以通报和公布。

二、近视率居高不下, 还学生一双慧眼吧

晓高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大班, 天真活泼的孩子由于在幼儿园学习了太多的“文化知识”而戴上了“小眼镜”, 在幼儿园里像晓高的孩子一样的儿童戴上眼镜的有很多。2010年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近日公布, 大中小学生近视率依然居高不下, 且有向幼儿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现状: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 并出现低龄化倾向

调研结果显示, 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继续上升。7~12岁小学生为40.89%, 13~15岁初中生为67.33%, 16~18岁高中生为79.20%, 19~22岁大学生为84.72%, 分别比2005年上升9.22、9.26、3.18、2.0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 如:7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26.95%, 比2005年分别增加8.71、8.76、10.56、10.32个百分点。

学生近视发病率高的现象, 在大城市中普遍存在:2010年上海市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 上海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视率分别达到31.1%、63.6%和81.2%;北京小学生近视率达到40%以上, 初中生达到60%~70%, 高中生近视率则高达80%;广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 广州市越秀区10~15岁年龄段的学生中有75%患近视。

危害:影响报考专业、征兵和学习

高中应届毕业生宋新的梦想是当一名军官, 今年高中毕业后, 他报名应征入伍。但结果却令他失望, 由于近视的原因他被梦寐以求的部队挡在了门外。而他的同学小刘虽然今年高考成绩较好, 却在填报志愿时屡屡受挫, 最终与自己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让小刘抱憾的原因和宋新一样, 也是近视。每年, 我国都有一大批高中生在求学和征兵工作中, 因为自己的“眼镜”问题, 而在高考后选择专业和征兵时不能如愿, 可谓都是近视惹的“祸”。

据了解, 目前我国近视患者受到限制报考的专业大约有48个, 视力低于1.5不能报考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技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查等专业;近视度数大于400度的不能录取到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近视度数大于800度, 不能录取到地质矿产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农业工程等学科类。而视力正常是征兵工作基本的要求, 警察等职业对视力也有很高的要求。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杨素红指出, 近视会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看东西看不清, 视线模糊, 一旦离开眼镜看什么都看不了, 严重的会影响学习;近视同时是一种综合性的病变, 会导致眼结构发生改变, 使眼轴变长, 视网膜变薄, 严重的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

原因:长时间看近是“罪魁祸首”

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专家组组长李淑珍教授指出, 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 其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长时间玩游戏机、上网、看电视等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学生长期处在用眼过度的状态下, 如近距离长时间用眼、读书写字, 看电视、玩游戏, 坐姿、握笔姿势不正确, 眼与书的距离太近, 光照度不够, 以及躺着、趴着、坐车看书等, 都是导致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

此外, 先天遗传、后天的视觉环境如看字太小的书等也会导致近视。

措施:行动起来多途径“防近”

为了抓好“防近”工作, 近年来, 教育部先后印发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 并通过推进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 规范办学行为,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完善近视眼防控工作责任机制, 开展近视眼预防宣传教育、加大监督检查等举措, 全方位推进学校近视防控工作。

上海市教委开展了“教室照明要有亮度更要有舒适度”的课题研究, 全市近百万中小学生已经用上了光照效果明亮、强度均匀的灯光, 近视发病率显著降低;天津市建立家长和学校联系制度, 把视力监测结果通知家长, 督促家长一起教育与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黑龙江在全省13个地市确立了100所省级学生视力监测点校, 对发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个体、群体分析, 有效地掌握学生近视眼的发病规律;湖北省武汉市对近45万名中小学生进行屈光分类筛查并建立视力档案, 对1300多所中小学校的校医 (保健教师) 进行视力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湖南省桃江县教育局相继把“减负”和规范办学行为与“防近”工作相结合, 对各学校提出了教学不加班、上课不拖堂、作业不加码的要求。同时, 保证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山东省淄博市调整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节课的课时时间, 每节课由原来的45分钟调整为现在的初中40分钟、小学35分钟。同时, 对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北京市56中通过教务处排课错开用眼高峰课, 如语文课后安排音乐课、数学课后安排体育课等, 使得学生长时间过度用眼、看近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行动, 还学生一双慧眼

对于学生近视眼的预防, 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专家组组长李淑珍建议, 要改善中小学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 主动协调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学校教学卫生状况进行监督与监测, 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视觉环境。近年来, 上海市教委开展了“教室照明要有亮度更要有舒适度”的课题研究, 全市近百万中小学生已经用上了光照效果明亮、强度均匀的灯光, 近视发病率显著降低;天津市建立家长和学校联系制度, 把视力监测结果通知家长, 督促家长一起教育与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

为了抓好“防近”工作, 教育部先后印发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 并通过推进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 规范办学行为,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开展近视眼预防宣传教育。湖南省桃江县教育局相继把“减负”和规范办学行为与“防近”工作相结合, 对各学校提出了教学不加班、上课不拖堂、作业不加码的要求。同时, 保证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山东省淄博市调整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节课的课时时间, 每节课由原来的45分钟调整为现在的初中40分钟、小学35分钟。

此外, 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 设置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课程与活动安排;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的睡眠时间也有助于学生预防近视。

“保护学生视力要从小开始,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幼儿的视力保护,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治专家组专家、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续美茹建议, 越小的孩子, 越要避免读书写字。幼儿教育要以讲故事、玩游戏、性格培养和语言的教育为主。幼儿和小学生都要以体育运动或户外活动为主, 不但有利于身体发育, 而且能保护视力。她还呼吁, 儿童图书、课本、教辅材料的出版也要以大图、大字为主, 要符合儿童的视力范围。

三、肥胖导致慢性病低龄化现象

六年级学生小雨身高虽然只有1.5米左右, 可体重却达到了140多斤, 小雨的妈妈认为是孩子偏食导致了体重的不断增加。“他一到休息日必须去吃一些‘洋快餐’, 不然就连饭也不吃了, 我们也拿他没辙。这个暑假休息了两个月, 这孩子几乎天天嚷着吃‘洋快餐’, 一个假期长了十几斤肉。”小雨妈妈说。

现状: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

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比2005年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比2005年增加1.56、1.2、2.59、3.47个百分点。本次调研还发现, 我国农村学生的超重比例首次超过了城市学生。

有关专家指出, 近年来, 我国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率不断增长, 在城市地区已呈现流行趋势。1992年至2002年, 儿童少年超重率增加了19.4%, 肥胖率增加了5.9%。根据国际肥胖工作组的定义, 我国有1200万超重肥胖的儿童少年;全世界1.55亿超重肥胖儿童少年中, 每13个里就有一个是中国儿童少年。目前我国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率处于快速增长期,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就会在短时间内赶上现在欧美国家的水平, 重蹈欧美国家的覆辙。

危害:超重和肥胖危害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

2003年,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 能量密度大的食物和快餐很可能是造成世界儿童肥胖率不断上升的原因。在快餐业发达的美国, 儿童和成人超重、肥胖、患糖尿病等与在外就餐有关。儿童在外使用快餐食物频率高的, 发生肥胖的危险是在家就餐的2.2倍。在我国, 能量摄入过多和吃一些所谓的‘洋快餐’是引起肥胖增加的主要膳食因素。

从1992年到2002年, 我国儿童少年的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 城市儿童、少年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摄入的比例从24.4%和27.4%分别增加到35.9%和35.7%, 超过了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30%的上限。

不吃早餐、经常吃西式快餐和身体活动减少是我国儿童发生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吃早餐的儿童少年发生肥胖的危险是每天食用早餐儿童少年的1.7倍, 而每月吃西式快餐超过1次者发生肥胖的危险是不吃快餐者的1.3倍。

更为重要的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出行方式由坐车替代了走路、骑车等, 中小学生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此一来, 不仅肥胖的人群逐步增多, 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低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有关专家指出, 儿童少年肥胖不仅可以延续到成人期, 而且导致成人慢性病的发生。使治疗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的费用逐年增加, 已成为慢性病直接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目前, 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实践:采取措施干预学生营养

针对肥胖等问题, 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7年, 党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中央7号文件, 要求采取切实的措施降低青少年肥胖率。此外, 中央还设立专项资金, 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器材支持项目, 以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从而预防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 提倡合理膳食, 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营养水平。

采取措施, 改善学生膳食营养。一是近年来, 我国对生活困难的寄宿制学校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补助标准为小学阶段每生每天2元、初中阶段每生每天3元, 近些年又分别增加1元钱。二是通过勤工俭学, 争取社会资助等方式, 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膳食营养。

加大对学校生活卫生设施改造力度。重庆市把学校卫生设施建设纳入到“健康重庆”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要求学校在规划、新建、扩建过程中, 统筹考虑食堂、宿舍、厕所设施条件的改善。四川省广元市从2007年开始, 在全市学校中全面实施以“改水、改厕、改厨、改不良卫生习惯, 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四改一加强”工程。河南等省近年来加大投入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用餐问题, 北京市要求新建学校一律办食堂, 以满足广大学生的营养需求。

制定实施专项营养干预计划。一是学生饮用奶计划。2000年开始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 目前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根据2010年的统计, 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的171个大中城市的1万多所中小学校推广实施了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天供应学生饮用奶数量在500多万份。二是学生营养午餐。国家对学生营养餐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将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近年来, 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将有关营养科学知识纳入其中。在教育教学形式上要求以课堂教学形式及班会、校会、专题讲座、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教育, 教学每学期安排67个课时, 主要课程为体育健康。此外, 还举办了全国宣传营养知识网上有奖问答活动、有奖征文活动、绘画比赛等。

建议:预防是控制儿童少年肥胖流行的唯一出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认为, 肥胖一旦发生, 要减轻体重是很困难的。因此, 最好的措施是预防, 特别是要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

他提出建议:一是营养立法是保障。建立和完善我国营养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责任, 建立学生营养计划或项目实施的长效、高效机制, 把短期的项目变为持续的措施。二是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是关键。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部门协调机制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 保证营养干预项目的有效实施。三是全社会参与是根本。培养健康饮食行为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学校要注重“食育”, 加强宣传教育和健康教育;社区积极参与, 强力支持;营养工作者走出“象牙塔”, 走向百姓;传媒搭建平台, 宣传健康;企业履行责任, 服务社会。四是必须坚持让孩子每天吃早餐。因为每天吃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就能满足孩子30%的能量, 作为父母一定要足够重视早餐对孩子的重要性, 同时, 延长早餐就餐时间, 养成细嚼慢咽的早餐习惯更有助于营养的吸收。

四、生活好了, 大学生体质为何继续下降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 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有所回升, 学生体质状况连续20多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 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出现了继续下滑。

现状: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降。

调研结果显示, 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 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继续下降, 但与前一个五年相比 (2000年~2005年) , 下降幅度明显减小。

如与2005年相比, 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 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厘米, 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另外, 城市男生、城市女生握力分别平均下降0.18、0.35千克。

问题:作息没规律、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调查显示, 不少大学生缺少管理, 自控能力差, 普遍存在作息没规律和行为不健康的问题。

山西某高校大学生晓林在中学时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进入大学后, 他成天沉溺于游戏之中, 每天都要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从来也不吃早餐, 基本不参加锻炼, 上体育课也是点个卯露个面而已。“现在我的生活就是食堂、宿舍、教室的三点一线, 在宿舍就是上网、游戏、看大片, 上教室就是趴着睡觉, 作息根本没规律。这些年体力也下降了, 身体状况明显不如过去。”晓林说。

像晓林一样, 生活作息没规律的大学生比比皆是。日前, 南京大学地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对本校的近400名学生进行了睡眠调查。调查发现, 有少数人的生物钟是完全颠倒的, 凌晨两三点甚至三四点睡觉, 到了第二天中午才睡眼惺忪地起床, 常常是课都不去上了。“‘今天睡、明天起’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大多数学生都是‘今天睡、今天起’。”

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为何继续下降呢?专家指出, 相比大学, 中小学对体育锻炼更为关注, 但到高三多数学校都没有了体育课, 学生的体质普遍不好, 这在大学一年级表现得较为明显, 因为大学生入校后的体检表明, 大一新生是体质最差的群体。同时, 在高校开设的体育课也没有中小学多, 本科院校一般也就开设到大二, 大三就没有了, 且体育课每周也就一次。因此,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明显不足。另外, 进校之后, 很多学生的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 这些都造成了体质的下降。

“现在一所高校动不动就上万甚至几万人, 而体育场馆设施还是老样子, 根本无法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而在具体活动如长跑时, 不少大学生明显怕苦怕累, 宁可在宿舍呆着也不出外去锻炼。”一位大学体育部主任如是说。

实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

对于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也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2007年,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开展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并在随后推出了冬季长跑项目。长跑活动在很多高校开展得有声有色, 江西宜春学院院长姚电带头参加学校的长跑, 经常跑在最前面。在他的带动下, 校园里到处都有师生活动的身影, 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7%以上。中国海洋大学制定了《大学生长跑管理细则》, 要求各院、系制定活动计划及检查措施, 抓好学生冬季长跑的出勤率及每天完成的距离情况;淮南联合大学、石河子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一些学校成立了冬季长跑活动领导小组, 把冬季长跑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冬季长跑让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子们告别了冬天早晨暖暖的被窝, 告别了懒散, 学生们通过长跑活动养成了健康的习惯与行为。他们在博客上写道:“晨跑让我们的心灵完成了一次永恒的跨越”、“长跑养成的良好习惯可能将影响我们的一生”。

据了解, 北京大学仅体育一项就有45门选修课, 进入北京大学的学生都必须学会游泳、太极拳、健美操, 若考核不过关, 就毕不了业, 拿不到毕业证。如今, 像北京大学一样, 体育在高校的地位不断提升, 体育不及格或没有拿到足够的学分学生即使其他学业再优秀也拿不到毕业证,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近年来, 教育部门组织了大量的大学生体育竞赛, 不仅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的大学生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 一些项目如乒乓球、网球等, 时尚的跆拳道、健美操等运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的挚爱。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看上去非常阳光, 心理上也不会有问题, 现在有不少大学生动不动就跳楼自杀, 这与他们缺少体育运动有直接关系。”一位大学校长直言。

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 清华大学采取的是“强迫教育”, 下午4点钟学生必须出外参加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 该校到大四都一直开设有体育课。该校体育部副主任马新东欣慰地说:“我们发现这样做非常有效, 学生不光体质增强了, 人看上去阳光、自信。更重要的是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提高作用很大, 实践证明, 8减1是大于8的。”

对策: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体育社团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指出, 要解决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降的问题, 必须从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 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强制的手段如规定每天必须到运动场锻炼一小时, 如不参加或锻炼时间不够不能给学分等做法。

8.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八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体质健康

体育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师生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活动。由于体育教学是在开阔的场地进行的,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培养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因而,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专家以及一线体育教师经过不断的实践,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几番改革,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然而,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为了达成目标,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过于限制。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也存在随意性和目的性。而学校采取的一些措施,其实是治标不治本,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能得到真正提高。为此,必须从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出发,从而寻找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措施。

一、传统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

1.传统体育教学重视教学本身,而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比较重视教学本身,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死板、应付式地进行体育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表面上的教学,并没有真正研究和探索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这样的体育教学结果对学生的体制健康状况并没有起到促进效果。教学过程机械式地进行,教学效果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教学本身成了阻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新时期社会和学校必须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2.传统学校重视文化教学,对学生体育课培育强度不足

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认为体育课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辅助调节作用。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文化课的教学。许多学校都对文化课的教育投入很大,引进了具有先进教学经验的教师。而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投入则相对少很多,并且愈发不重视体育教学。同时,一些学校一味地追逐升学率,将学生本来就不多的课外时间都拿出来,规定学生学习文化课。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体育课,用文化课或者自习课代替体育课。由于学校对于体育课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加之不重视体育教学,学生体育课根本不能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作用,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这些现象在县级学校以及边远地区学校更为明显。

3.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始终是以“应试教育”作为指导思想,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提出了硬性的指标,“被迫式”开展体育教学。这样“被动的”体育课使得学生参与不积极。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难以保证,学生的体制健康状况也就受到了一定的抑制,进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当然,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各所中小学,也是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必须要攻克的难关。同时,又由于传统体育活动普遍以球类及田径类活动为主,体育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也颇为不利。因而,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创新也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传统教学中缺乏“新意”,“放羊式”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也形成了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

二、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体质状况的对策

1.改革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环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在体育课中,并非一定要让学生学到篮球、足球或者田径类的技能。而应该让学生具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体育课程中学习到如何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同时,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培养的环节,以充分提高其体质健康状况。

2.学校转变教学思路,“文化课、体育课两手抓”

从学校的层面上讲,学校应该转变教学思路,将文化课与体育课两手抓。摒弃完全依赖文化课教学来打响学校知名度的思想。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让学生长远受益。

3.体育教学内容要兼顾兴趣与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体育教学时需要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这些教学内容并非没有范围,其应当与培养学生技能或者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思想一致,将兴趣和技能综合起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主体。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相接近,从而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能、新动态等,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体育教学方法需要多变与创新

体育教师应该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变与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巧妙的疑问,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领悟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同时,应当教会学生活学活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为生活服务。教师也应该适时推出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健美操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编一套舞蹈,并分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还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制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健康第一”是体育教育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学生的体制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体育课堂和体育教师在这个问题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为此,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改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的局面,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伶俐.“优质轻负”下的体育课堂教学[J].体育师友,2011(02).

[2]田桂娥.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质的研究[J].学院,2014(03).

9.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措施 篇九

一、坚持“健康第一”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探索适应中小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加强心理健康课教学,向学生传授有关改善学生身体形态的知识及锻炼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形态观:过瘦过胖对健康都不利等常识。

三、认真落实教学计划。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严格按照“三课、两操”的要求,即各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每天安排广播体操和自编操、眼保健操。

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耐力练习趣味化,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0.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十

1.前言

从改革开放以来近年来,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等体育法规制度,其中很多的条例的目的就是提高我国国民的体质健康,但现阶段全民体质不是很乐观,尤其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的体质健康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肥胖、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危害 。根据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我国政府和体育专家都在寻找解决的途径和办法,近几年来我国颁布了几项针对性的文件:7月正式颁布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5月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颁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但是各高校的执行力并不到位,需要尽快做出解决途径。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的界定。

体质作为体育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人体的质量,她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不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工作能力、运动能力的物质基础,我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划定的体质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身体形态和结构的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形、身体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组成部分等。

2.1.2 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的工作效能。

2.1.3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

2.1.4 心理发展水平:即人体感知能力、智力、个性、意志等。

2.1.5 适应能力:即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等。

2.2 我国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分析。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明确指出:人体体质包括五个方面,身体发育形态水平、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心理素质发展水平、适应能力。教育部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20与年相比,①我国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②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③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④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在《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的专题报告,引起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家的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7.57%的大学生不吃早餐,15.44%的大学生不懂得饮食要荤素搭配。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黄玉山教授指出:我国大学生存在种种不良生活习惯,反映出我国高学历人群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仍然偏低,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不吃早餐、挑食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比例分别占7.57%和10.95%,从事体育健身的学生仅占19.12%。

2.3 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主要原因。

学生体质下降是世界性问题。近年来,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关于学生体质下降的研究屡见报道。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突出问题且发展较为迅速,中央7号文件指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具体讲,学生体质下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3.1 大学生不良生活习惯。

习惯是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逐渐形成的,若形成,就会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充裕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泛滥”,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身缺乏正确的营养卫生知识和生活习惯,加上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严重不足,从而成为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2.3.2 家庭教育误区。

家长任意占用孩子的锻炼时间,在家庭教育中没能形成体育锻炼氛围,使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没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即使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家长仍然可以通过生活费用、指导消费方向、生活愿望等对体育锻炼施加影响,致使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就没有养成,完全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而锻炼,失去了体育锻炼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2.3.3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浓。

学校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不如人意,很多高校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体制,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展早操、课间操,完全是学生自由活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缺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原因之一。

2.3.4 体育教师没能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兴趣爱好是学生喜欢体育课的首要原因,有13.2%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是觉得体育教师不好,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应该说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都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教师对学生、尤其对待差生的态度上不友好、不关心,没能很好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3.5 高校田径课程的取消。

田径课作为一项基础课,有着自身的优势,高但是校由于安全和学生自身的问题取消田径课程的设置,甚至一些体育专业都把田径不作为必修课,作为选修课,大大降低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以后,随着人民群众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意识的增强,我国多年实施全民健身战略的影响,社会体育逐渐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参与。但是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和体质状况来说并不乐观,如何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国体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自身不断地努力。

3.2 建议。

3.2.1 学校、体育教师要认真履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条例,加强督促检查力度:不是应付升学或毕业进行体质监测,解决体质测量仪器可私自调节等问题。

3.2.2 学校领导,教师重视学生体质问题才会得到学生的重视,起到良好的循环。

3.2.3 家长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素质的形成有大的促进作用,要让家长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2.4 高校应该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恢复和普及田径课的开展,不仅作为选修课,还要把田径课作为必修课的标准来实施,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海元.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42(5): 5-9.

[2] 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13(3):141-144.

[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4] 赵建英.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公布.中国学校体育, .

[5]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课题组.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布[N].中国教育报, 2006-09-19.

11.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十一

关键词:城镇;乡村;居民;体质健康;测试

“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已成为广大民众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体质,对人个体而言,是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城鎮人群和农村人群体质上的差异,除了受生活环境影响外,对自身体质的有意识关注度不断提高等生活方式的不同也是原因之一,诸多因素造成了二者差距。本文对我省城乡居民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通过对比找出其差异的方面。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城乡村居民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测试对象、项目及时间

1.1 测试对象。

测试对象为我省城镇和乡村居民,年龄在40岁至59岁之间。

1.2 类别与样本量。

城镇和乡村居民按性别分为4类样本,以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40-44、45-49、50-54、55-59),4类样本共计16个年龄组。每一年龄组抽样150人,总样本量为2 400人。

1.3 测试项目。

身休形态:身高标准体重、皮褶、腰围、臀围;

身体机能:肺活量、台阶实验(脉搏);

身体素质: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

1.4 测试时间。

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

2.测试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形态统计分析。

2.1.1 身高标准体重(体重指数BMI)。

城镇居民身高标准体重均高于乡村(P<0.01)(表2-1)。整体情况城镇肥胖或超重比例较乡村大。(N表示测试人数,下同)

注:黑龙江省人群体重分析

根据BMI可对体重进行如下分类:BMI<18.5为体重过轻;BMI<20为体重偏瘦;BMI=20-25为正常体重;BMI>25为超重;BMI>27为肥胖。

2.1.2皮褶厚度比较。

城镇居民上臂皮褶厚度和腹部皮褶显著高于乡村(P<0.01)(表2-2)。

人体脂肪组织总量中约有2/3分布在皮下组织中。通过皮褶厚度可测量皮下脂肪组织,进而推测人体脂肪组织的总含量。通过(表2-2)得出城镇居民人体脂肪组织的总含量多于乡村居民。

2.1.3腰围、臀围身高比值的比较。

城镇男子腰围显著高于乡村(P<0.01),城镇女子显著低于乡村。城镇男子臀围大于乡村(P<0.05),城镇居民女子略小于乡村(表2-3)。

2.2身体机能统计分析

2.2.1肺活量/体重比较。

城镇男子显著低于乡村(P<0.05),城镇女子显著高于乡村(表2-4),得出女子肺活量的衰减城镇慢于乡村。男子肺活量的衰减城镇快于乡村。

2.2.2运动后脉搏频率比较。

根据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速度可评价心脏的调节机能。脉搏恢复越快的,说明心脏调节功能越好。以第三分钟指标最有意义。

男子和女子都是城镇显著高于乡村(P<0.01)(表2-5)说明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速度乡村快于城镇。

2.3身体素质统计分析

2.3.1坐位体前屈比较。

坐位体前屈是评价人体躯干、腰、髋等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的指标。

城镇居民略低于乡村(表2-6)。乡村居民身体柔韧性素质好于城镇。这应该和乡村居民在田间劳作的特点有关。

2.3.2闭眼单脚立比较。

闭眼单脚立是反映人体平衡能力的指标。城镇显著高于乡村(P<0.01)(表2-7),说明平衡能力城镇居民显著强于乡村。

2.3.3选择反应时的比较。

选择反应时是评价神经、肌肉系统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指标选择反应时城镇显著短于乡村(P<0.01)(表2-8),说明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城镇显著快于乡村。这可能与乡村人体能消耗大、过于劳累、营养条件较差有关。由于劳动的特点,肌肉的相对力量较大,但比较僵硬,灵活性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城镇人由于营养条件好,缺少锻炼,体内脂肪严重堆积,造成肥胖或超重的比例较高。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上班族缺乏锻炼时间,同时压力过重导致的失眠、情绪低落也在影响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不断深入、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将会面对同样的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肥胖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发生,以至于取代了营养不足和传染病等传统健康问题,成为健康不佳的最突出原因。世界卫生组织于1997 年也将肥胖明确宣布为一种疾病。

从身体形态来分析,腰围身高比和臀围身高比主要是反映体型特点的指标。由于城镇居民身高比乡村居民高的特点,虽然城镇居民体内脂肪含量高于乡村,但在腰围体重比和臀围体重比中,城镇男子与乡村男子无显著差异,城镇男子只分别高出0.92mm和0.55mm,城镇女子甚至分别低于乡村女子1.26mm和0.19mm。双方的身高标准体重比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身材匀称。

3.1.2城镇居民的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好于乡村。但乡村居民心肺调节功能好于城镇。从身体机能分析,城镇居民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好于乡村。但从肺活量体重比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城镇男子肺活量的衰减比乡村居民快。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速度乡村比城镇快。身体机能总体情况乡村好于城镇。这和乡村居民体力活动多,走路的距离也比城镇多有关。另外,城镇空气污染严重也是心肺机能下降的原因。缺乏体育锻炼加上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导致这一群体的身体机能提前衰老,也可说明部分城镇居民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

3.1.3乡村居民躯干、腰、髋等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相对肌肉力量好于城镇。但在身体平衡能力、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等方面城镇好于乡村,说明城镇人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强于乡村人。

3.2建议。

3.2.1提高城镇、乡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请专家进行健康知识讲座。

3.2.2重点增加乡村居民的饮食营养,改善饮食结构。

3.2.3加强“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体育教师的培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使乡村居民从小就进行系统科学的体育锻炼。

3.2.4改善农村学校的卫生条件和学生的营养状况,结合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增长。

3.2.5指导乡村居民多进行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的运动练习。以此缓解体力劳动带来的身体疲劳。

3.2.6组织成立农村体育协会,定期进行有农村特色的体育比赛。

3.2.7大力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

3.2.8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倡导城镇居民以步代车。周末到郊外进行陡步运动。

3.2.9向社会开放各级体育场馆,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的运动场所。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攻关软科学项目“我省城乡居民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与提高体质问题研究”的主要部分(GC09D506)。

参考文献:

[1]肖丰,李萍,傅道华,张培志,孔祥宁,刘晓军. 河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6,2.

[2]黑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黑龙江省体育局,2005.

[3]河北日报,2006.

[4]2005年黑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黑龙江省体育局,2005.

[5]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14,35-36.

[6] WHO/NUT/NCD.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M]. Report of a WHO Consullation of Obesity.Gneva: WHO,1997:3-5.

12.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十二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者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及时、准确地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状况, 研究他们体质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为改善他们体质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新乡学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通过对新乡学院2006级学生2007-2009年3次体质达标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从而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质发展的趋向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新乡学院2006级学生3 853名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2 137名, 女生1 716名。

1.2 方法

依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 调取新乡学院2006级全体学生近3 a 3次体质测试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台阶试验等6项体质测试数据, 并将3次测得的学生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3次体质测试总体得分状况 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P<0.05, **P<0.01;u1值为2007与2008年比较, u2值为2008与2009年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新乡学院学生每学年体质测试成绩均呈正态分布, 大多数学生得分在60~75分之间 (及格) , 其次是76~85分之间 (良好) , 86分 (优秀) 以上以及59分 (不及格) 以下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较低。总体来看, 随着年级的增长, 测试合格率、优秀率和良好率均呈下降趋势, 而及格率呈上升趋势。2007与2008年测试优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8年与2009年测试优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a间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a间的良好率以及及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3次体质测试结果 见表2。

注:;d1值为2008年与2007年差值, d2值为2009年与2007年差值;*P<0.05, **P<0.01。

2.2.1 身体形态

从3次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新乡学院2006级学生的身高均随年级的升高呈小幅增长, 除女生第2学年增长具有统计学意义外, 其他增长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体重随年级的增长均出现显著性增长, 男生的增长幅度大于女生, 男生第3学年的增长幅度大于第2学年, 女生第2学年增长幅度高于第3学年。

2.2.2 生理功能

从3次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随年级的增长, 男、女大学生肺活量指数均呈现非常显著的下降趋势, 女生降幅高于男生, 男生第2学年下降幅度高于第3学年, 而女生第3学年下降幅度高于第2学年。台阶实验得分也是随年级的增长而显著下降, 男女生第2学年的下降幅度均高于第3学年。

2.2.3 身体素质

从3次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随年级的增长, 男、女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均呈现下降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坐位体前屈方面, 除男生第2学年有所上升外, 第3学年显著下降, 女生2学年均下降, 但2次下降的幅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新乡学院大学生体重增长的幅度显著超过了身高增长的幅度, 虽然3次测试最高一次的BMI平均为22.1 kg/m2, 属于正常范围之内的偏高, 但是由此发展下去会造成大学生超重、肥胖人数的增加。大多数肥胖患者在达到肥胖之前, 一般都经历过超重, 虽然超重有可能转为正常体重者, 但超重无疑是发展为肥胖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2], 应该加以重视。另外, 新乡学院大学生心肺功能也出现了逐年显著下降的趋势。从变化的幅度来看, 大学生的呼吸系统生理功能第3学年下降幅度较大, 心血管生理功能第2学年的下降幅度较大。大学生身体力量素质的下降不具有显著性, 柔韧性素质男生下降较为显著。测试合格率除第1学年高于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 (96.52%) 外, 其他学年合格率均低于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3]。值得关注的是新乡学院学生3次测试的优秀率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7.45%) [3], 并且随年级增长出现明显的下降。通过对比不难看出, 新乡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大学生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运动不足有关。

由于物质条件的充裕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泛滥”, 加上缺乏正确的营养卫生知识, 许多大学生存在长期不吃早餐、偏食、暴饮暴食、盲目减肥等习惯, 使得身体的营养结构严重失衡, 必然会引起消化不良, 体脂过多, 睡眠质量下降, 导致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疾病等。这些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4]。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抽烟、酗酒、吸毒、熬夜、滥用药物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正在加速危害我国国民的健康, 尤其是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大学生[5]。同时, 许多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 很难再有时间去参与体育锻炼。

由于高校扩招与扩建带来的资金紧张, 造成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陈旧和缺乏;加上部分高校教师体育教学内容单一, 对学生不能因材施教;大学生缺乏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 很难调动起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也就无法培养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致使许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 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群策群力[6]。首先, 高校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健康的重要性, 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加强他们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认识, 教育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 积极发挥校团委、社团和协会的体育功能, 广泛组织和开展校际间的体育交流, 在校园内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 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5]。此外, 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改革, 转变高校教师思维, 创新体育课内容[7], 将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多方面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8], 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6.

[2]朱大清.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与分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6) :93-94.

[3]王欢, 蔡睿, 刘新华, 等.上海、东京成年人超重、肥胖状况的比较研究.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1) :129-132.

[4]成佩.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赤峰学院学报, 2009, 5 (7) :127-128.

[5]王文辉.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因素分析.皖西学院学报, 2009, 25 (2) :142-146.

[6]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4 (2) :177-180.

[7]赵勇.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提高对策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 22 (2) :336-337.

1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总结 篇十三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树立“健康了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根据常熟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自2003年下半年起,我校开始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实施《标准》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宣传教育,保证实施质量

在实施《标准》工作中,为使广大教师深刻理解贯彻落实《标准》的积极意义,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学校订购大量《标准》解读,人手一份,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专门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了《标准》的培训学习。同时,利用学校的国旗下讲话、晨会、家长会、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工具和阵地,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以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实施《标准》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对测试内容、方法、测试标准有更多的了解,更激发了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加强人员培训,确保规范操作

培训一支业务过硬的测试人员队伍是提高实施《标准》工作质量的关键。根据市教育局先培训后上岗的基本要求,学校多次委派有关人员认真参加市教育局的专业培训,回校后马上进行相关人员的二级培训。主要包括对《标准》及《实施办法》的学习,测试工作的组织和安全措施、测试的规则、方法和要求、测试结果及评定成绩方法,测试仪器的使用和保养等。在培训工作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确保操作程序规范,测试方法科学,测试数据准确。

三、规范测试工作,保证科学实施

测试是实施《标准》工作中比较复杂的环节。为确保测试工作的有序进行,学校购置了测试器材,配备体质健康测试室。并从实际出发,根据各阶段各环节的规律,总结制订出了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内容、方法和制度,使管理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我们对全校学生实施分阶段分项目测试。村校由中心校统一组织测试人员进行测试,体育教师负责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上报。

四、注重实施效果,结合各项体活

实施《标准》质量的好与坏不仅取决于测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开展活动的过程,若活动开展的好,学生积极参加效果就好,否则

效果就差。我校小学把《标准》与体育教学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与运动竞赛等项目结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学会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标准》项目测试统计结束后,2003—2004学达标率为99.76%,2004―2005学达100%。

我们在抓学生《标准》实施的同时,还注重体育后进生和体育尖子的辅导,对于体育后进生的辅导,倾注了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很多的精力,首先,从思想上改变其害怕心理,树立“我能行”的思想。其次,教师给这些学生多些关爱、指导、鼓励、信心,从而使之建立信心,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在体育尖子的培养上,我们采取重视个性发展、提高要求的方法,并与田径队训练、校运会相结合。由此,我校在《达标》工作中总体成绩稳步提高的基础上,良好率由2003-2004学的29.36%上升到2004――2005学的35.4%,优秀率也随之提升,2004-2005学达48.9%。

五、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保存

统计工作是整个测试工作中最为繁琐、复杂的工作,也是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反映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要依据。为保证测试和换算的数据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体育组、资料室和各班将测试的原始数据统一输入电脑。而后对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妥善保存,每个学生都建立了《标准登记卡》用以记录每学年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毕业后放入学生档案。对测试结果及时进行评价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制定措施,不断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促进学校体育的科学化。

六、加强安全教育,保障顺利实施

安全是健康的基础,在测试工作中我们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每次测试前,总是先仔细检查测试仪器设备,确保消除因场地器材设备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每次体能项目测试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检查和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有病或身体状况不好的学生另行安排测试。在测试工作过程中教师和各班班主任、小组长加强监督,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七、认真进行总结,全面落实评价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校将一如既往抓好测试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道河小学

14.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十四

全面贯彻落实20__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__年修订)》的通知(邻教办[20__]90号)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谢勋评

副组长:黄碧琼

成 员:甘金昌、汪远平、张兴全、朱候、鄢玲梅、

王丽琴

(二)测试小组

组 长:王丽琴

副组长:冯胜

成 员:张涛、张杰

三、测试工作分工

(一)教务处

下发通知,召开测试协调会,提供学生基本信息。

(二)艺体组

制定测试工作方案;协调各学生测试时间;组织现场测试;分析、上报测试数据。

组 长:王丽琴

副组长:冯胜

成 员:张涛、张杰

四、测试项目及安排

(一)测试项目

男:视力,身高、体重, 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引体向上,1000米跑;

女:视力,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800米跑。

(二)测试项目安排

所有测试项目逐个进行,完成一个项目的测试再进行下一个测试。

五、测试工作时间安排

(一)测试前准备

9月19号前完成测试仪器的校准、调试。

(二)测试时间

测试时间:9月22日-9月26日

六、测试地点

学校上操场: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 、一分钟仰卧起坐

学校下操场:立定跳远、50米 、引体向上、1000米、800米

七、测试要求

(一)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测试时务必身着运动装、脚穿运动鞋。

(二)对因身体缺陷、慢性病、心脏病、先天发育不良等疾病或不适宜参加规定项目测试的学生,经本人申请,持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教务处批准后可以免予《标准》测试。

(三)弄虚作假将受到作弊处分。

15.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十五

一、徐州市学生体质健康总体分析

1. 全市学生各项测试成绩与全国学生均值比较 (见表1)

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 徐州市中小学生从各个指标看令人担忧。在所有十二个测试项目中, 只有身高一项指标比国家均值高, 其余有七个项目的成绩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徐州市学校体育的体育师资不足、体育课开不全、课外活动被挤占, 场地器材欠缺、学生的整体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有关。

2. 全市学生综合指标与全国的均值比较 (见表2)

从表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徐州市中学生的各项指标与全国的相比都有明显的差距。中学生的正常体重、优秀率都低于全国标准, 而营养不良、肥胖率两个指标都高于国家均值。

二、徐州市各市 (区)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分析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徐州市50米*8往返跑这个项目没有一个学校测试, 这个项目是适用于学校场小, 不能进行长距离环形跑的一个项目, 徐州市没有一个采用, 说明大家对耐力的教学考试没有引起重视。另外贾汪区那么多的学校没有一个学校采用握力体重指数这个指标, 说明他们的器材配备还不到位, 对学生的上肢力量的重视不够。

三、徐州市采取的应对措施

(1) 要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重视学校体育。要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 对青少年的体育锻炼, 要切实加强重视, 工作落到实处, 从政策导向、评价体系、指导思想体制机制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要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好的师资、从课程指导等方面为学生体育锻炼创造好的条件, 完善和建立一套好的监督机制, 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提高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努力使徐州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达到国家体质锻炼标准的基本要求。

(2) 要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让“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团队和竞赛活动, 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鼓励学生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 走向操场, 使青少年热爱体育锻炼。中小学要切实做到把学生从过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 充分地进行体育锻炼。

16.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篇十六

[关键词]中学生健康体质运动干预指标简便易行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57

中学生健康体质是指中学生的身体健康质量,是学生在受遗传基因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外形、生理结构功能以及自身的心理状态,常用体能、健康素质,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等多方面的指标来衡量。近年学生健康体质普查数据表现出,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能、健康素质等方面表现极不平衡。学生的BMI值不合格率呈现略增趋势,过度肥胖增多,肺活量体重比的健康数据水平也在下降,学生参加每年的健康体质测试达标率不容乐观。特别是进入21世纪,BMI为过度肥胖比例不断攀升,尤其是一些老年性疾病(因营养过剩,缺乏运动,身体肥胖引起,如“三高”),正呈低龄化趋势发展。中青年患病比例增加,患病时间提前。目前中学生的健康体质问题现状已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2007年以来全国大中小学,推广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努力使85%以上的学校能够每年对中学生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体质测试,并建立国家数据库上传数据比对监督。长期以来,中学生健康体质探究主要表现出对健康体质现状分析多,而真正运动干预,解决改善的探究少。虽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可由于体育活动经费,体育师资力量,体育器材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效果不太明显。目前积极寻求一套易操作,又高效的学校体育方案迫在眉睫。本文专门针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下降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对山西长治县职业高中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学生体能下降的基础上提出对策。

一、抽验目标与抽验方法

抽验目标:

我校长治县职业高中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为抽验目标, 针对三个分别为17、18、19岁年龄段的我校高中生,共计150人,任意抽样6个班的健康个体(指不伤残,能正常参加常规体育教学)。

研究方法:

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

二、研究成果与分析

(一)研究成果

造成学生体能下降的主要因素:

1. 运动时间不足

2.体育师资水平及场地器材的限制,导致体育运动负荷不够,运动内容单调,单纯选择往返跑、徒手操、简单游戏等,甚至是“体育课堂一颗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纯粹是“放羊式”教学,体育课在组织及效果方面差强人意。

3.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淡薄,怕脏,怕累,缺乏主动锻炼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成果分析

1. 运动场地面积与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随着县城的常住人口增加,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我校的教育资源更趋于紧张,随着近年来学校的扩招,原来的运动场地面积,质量都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学生活动要求,有时体育课多班级交叉,场地和器材更明显感到不够用。

2. 场地缺少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新课改后,体育增加了课时,但体育课只有课堂的45分钟教学,却没有课外的延伸。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涉及安全责任,教师安排,教务处督查,领导分管,现实却又没有具体的分管部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成绩。

3.由于缺乏高考指挥棒的引领,学校家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生的大多精力用于各种各样的报班补课,经常晚睡早起,睡眠时间根本得不到保证。统计下来,学生从高一到高三用于锻炼的时间日趋减少。

4.教学内容单调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读。新课程“目标统领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让许多体育教师上课随心所欲,放羊式自由活动,或者是穿新鞋,走老路。让学生觉得体育课没意思,缺乏主动性,有的干脆对体育课产生厌倦。

5.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各种新情况不断出现,人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已保障形成健康的素质,而不应该因为观念陈旧,锻炼的主动性不强,对体育的需要仅仅是停留在精神或感官的满足上。科学研究证实,身体活动不足或久坐的生活方式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并加速人体的退化,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等生理疾病。

同时体育活动还有助于增强心理健康,改善情绪状态,完善个体心理品质。据这次我校调查,发现中学生对体育意识支配下的体育行为,如被动锻炼型、消极参与型居然占总人数的70%。(详见下表)

体育意识支配下体育行为调查结果

类型比例类型

主动锻炼型30%1.喜欢锻炼。有一两项擅长体育项目10%2.丰富的业余活动 50%3.体育可促进学习、生活35%4.对运动有科学理性的判断5%

被动锻炼型65%1.对体育缺少更高层次的认识,误认为运动只是休闲,观看比赛比自身主动体会更有趣。2.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也可以主动参加运动。

消极参与型5%1.怕吃苦,怕受累,怕流汗弄脏衣物。2.对运动缺少必要了解。

三、调查结果与意见

(一)教育系统各部门领导责任到人,努力抓好每生每天的阳光1小时体育运动。

(二)加大资金投入,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同时,多方面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体育运动做好充足的物质保证。

(三) 体育与健康老师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包括对体育运动的指导和组织协调,所以教育系统需扩大对体育与健康教师的培训力度与考核,使之真正符合新時代的要求。

(四)保持适宜的运动强度。运动负荷保持中等水平,参与测试的学生能够体能测试达标,日常自我监督评价良好。

(五)合理锻炼内容:由于资金、体育器材、运动场地等诸多问题,体育课以及业余体育锻炼不宜选择复杂或需要较多老师指导的体育内容,如乒乓球、篮球、排球等需要一定运动技能的项目,这些项目一是复杂,二是对健康体质的增进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应该选择简便易行,便于学生开展,且对场地,器材依赖度不高的运动项目和形式。另外业余锻炼时还可以选择适合个人参加的项目,如跑步、自行车、登楼等,这些运动对增强体质的作用较强。

总而言之,健康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家庭问题,还是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的社会问题,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关注国民健康。为了应对人类健康面临的新威胁,必须从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体育教育网络,真正实现运动干预,增强学生体质,为我国实现新时代的复兴梦提供合格的参与者。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统计说课稿下一篇:小学安全教育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