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美术课件(13篇)
1.初二美术课件 篇一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学习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学习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法与学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
总结:(大屏幕显示)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板书)
举例:(大屏幕显示)
活动2:(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 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 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 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板书):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做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山脉)、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方地区
西藏自治区 南方地区
北京 西北地区
上海 青藏地区
4.填图(图见课本)
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
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
板书设计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区域的划分
[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节内容
2.初二美术课件 篇二
在传统的美术课上, 学生使用的纸笔颜料等必备工具只能放在面积有限的课桌上。这样就缩小了学生的活动范围, 拥挤的课桌让创作的过程极不方便, 而且一旦画错了就很难修改。在本课件中制作设计的参观券, 让操作变得简单易行易修复。既突破了传统美术的局限性, 又考虑到了色彩搭配、字体运用和比例尺度方面的规律,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小券大世界》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一册第十课《参观券的设计》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 “设计·应用”领域要求教学时, 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从学生实际出发, 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
我国的参观券种类繁多, 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一张小小的参观券, 不仅是带领我们游览世界的凭证, 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 所以我将本课改名为《小券大世界》。
本课件在带领学生欣赏和观察参观券的前提下, 了解了生活中票券设计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规律。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对比与和谐等组合原理, 学会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素材的加工方法, 会进行设计和装饰, 美化身边的环境。
●内容结构
本课从认识券、学习券、制作券的这条主线来展开, 所以课件也是围绕这个思路来进行的。本课巧妙地整合了网络资源, 运用多种网络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观察, 多比较、多分析参观券。使美术的学科特点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更容易让学生认知和理解。
1.认识券
由于将真实的参观券发到学生手中欣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所以我在课件中将各景点的精美参观券整合在一本电子收藏夹中, 可供学生逐页欣赏 (如图1、图2) 。让学生初步感知参观, 了解券, 并体会参观券的收藏价值。
2.学习券
(1) 色彩搭配
明确提示学生参观券的配色一般有对比色和调和色两种方法。其中, 对比色指演示课件时将四张对比色参观券的图片进行色块化处理, 扔掉图案, 只剩下色块。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参观券的用色规律, 大大激发了参观者的激情与兴趣。调和色指出示两张调和色的参观券, 并运用Flash软件滚动出色相环, 显示券面上使用的颜色在色相环上处于相邻位置 (如图3) 。让学生分析体会调和色的参观券色彩和谐统一, 给人清新含蓄的感觉。
(2) 字体运用与比例尺度
在字体和比例尺这两个环节中, 通过对相应项目的操作反馈, 师生得以共同分析出字体运用与比例运用的技巧。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 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制作券
这一环节的设计允许学生先选择版式, 根据个人喜好制作横券或者竖券。然后选择景点照片或景点绘画的图片, 课件部分会出现相应的景点介绍, 帮助学生了解这个景点, 以便于后面的操作。学生可以对景点图片进行大小调整, 接着选择合适的字体作为正券标题, 同样也可以对字体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然后添加副券, 副券可以进行大小、颜色和透明度的调整, 还可以添加一些纹样。
●艺术设计
美术学科应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所以本课件在制作时特别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构图的合理性。通过信息技术平台, 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图像视觉冲击和启示, 色彩斑斓的视觉调度,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 在耳濡目染下, 激发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技术
本课件的主要部分是创作环节, 技术难度也主要体现在这里。选择不同的景点图片以后, 再单击正券标题菜单, 列表里就会出现相对应的景点标题。这部分利用了Flash的代码功能, 选择了一张景点图片以后, 就把它的代码设为1, 其他图片的代码设为0, 在正券标题的按钮里写代码, 判断哪张图片的代码是1就跳到相应的帧, 显示相应的标题。
制作券时激活任意一张正券图片、标题或者副券后, 可以利用工具栏对它进行修改。即利用代码功能, 激活哪个对象, 就把它设为“活动对象”。然后在工具栏按钮里写代码, 调整“活动对象”的属性值。由于素材图片的海量性, 不可能一张张地写代码, 这里用到了Flash的变量功能。
●反思与评价
本课依托网络平台, 指导学生自主浏览教学课件中的“认识券”和“学习券”, 初步感知参观券的美和构成要素, 同时通过人机互动, 让学生观察对比, 自主探究, 了解设计参观券时在色彩搭配、字体运用、比例尺度方面的规律。学生可以看到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为一体的电子材料, 以此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知, 以此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自主设计环节, 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设计。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和学件的使用,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创作环境, 让其体验到运用计算机进行美术设计·应用的优越性及其与传统设计的差异性, 使学生对利用计算机进行美术创作产生兴趣和热情。在修改自创作品方面, 也比在美术常规课上更方便、快捷。
美中不足的是, 学生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课件却只提供了学生作品的预览和修改功能, 没有提供保存功能。在今后还要加以完善。
●幕前幕后
NOC活动是我第一次参加的大规模活动, 可谓受益匪浅, 这次活动让我得到了历练。虽说事先准备充分, 但是面对这么多高手, 摩拳擦掌, 还是难免有几分忐忑。经过说课、答辩和现场制作这几个环节, 我过关斩将, 拿到了恩欧希创新奖, 最终还在大会上做了汇报交流。这次活动让我坚信: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作者在颁奖现场
这次比赛不是我的终点, 而是起点。我见识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也感受到了大家努力钻研的精神。我将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秀经验, 继续努力学习技术, 挖掘课程整合点, 随着NOC的脚步一路前行, 越走越远。
评委印象
胡老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小券大世界》, 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的实际, 是一个非常好的自主学习课件。课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制作, 突出了教学重点, 突破了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和动手实践中感受小小参观券的美, 掌握相关的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 进行认知的新创建。
印象一:课件设计简洁明了, 色彩运用和谐, 动画运用突出主题, 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审美, 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交互性强, 便于学生的学习。课件的四个部分, 通过11张实际生活中的游览券, 使学生了解了游览券的基本结构, 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印象二:细节之美部分, 通过色彩搭配, 字体运用, 比例尺度来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 从而掌握细致的设计知识。色彩搭配是本课件的亮点之一,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中明确相关概念, 并知晓对比色与调和色运用的目的与技巧。而字体与比例环节, 都是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和动手操作实现的, 从而让学生掌握字体及大小一定要有利于突出主题, 要和整个券面相协调, 体现了教师的学生观。
印象三:创意无限部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景点照片、景点绘画、正券标题、添加副券、纹理及补充等大量素材, 而且通过左右、上下和放大缩小按钮来调节对象的大小, 运用亮度和对比度按钮来进行图片的简单处理, 运用旋转工具实现文字的旋转, 运用调色板进行副券颜色的调节使其与景点照片相协调。这样的课件设计,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使学生在充分的动手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认知的发展。
印象四:需要改进的几点建议: (1) 在了解券部分中, 应该让学生更细致地进行观察和总结, 而不是仅仅从四个方面, 如地点和重要文物信息等。 (2) 在细节之美的比例尺度部分, 不应该仅仅是文字与图案的比例, 文字与图片的比例, 还应该考虑副券与主券部分的比例。 (3) 在创意无限部分, 可以允许学生插入自己喜欢的景点图片, 按自己的想法设计文字, 调节色彩。这样会更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美术学科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美术教学 课件 电脑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224-01
随着信息采集方式的不断增多,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来开展课堂教学将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小学美术课堂的主要任务在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习基本的美术技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一、利用课件以趣导学,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才能信心十足敢于大胆创新表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把怎样培养学生兴趣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如我在设计《想像中的飞机》这课教学时,课程紧紧围绕科幻题材“突出重围”这根主线设计,课件相应地展示视频画面与新型飞机图片,以想像设计未来的飞机为暗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未来世界和宇宙奥秘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和探知欲望。并利用软件制作出联合国设计中心的未来飞机的立体模型,带领学生一起参观,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未来飞机的发展趋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成功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二、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渗透了一定量的美术基础知识,相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一个美术教师再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不如学生视、听、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好。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在进行《快乐卡通》一课的教学时,要求学生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知识及绘制、设计方法。为此我在制作课件时以一张方形海绵的图片例,运用Flash制作让屏幕上的方形海绵动起来了,长了可爱的五官,伸出了细长的胳膊和腿,黄黄的皮肤、突出的牙齿,并配有卡通录音的动画效果,学生很快明白了拟人、象征的手法。结合这些方法,我引导他们还可以把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刻画成卡通的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教学目的在愉悦的气氛中得以实现。
三、易于营造美的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
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在现代小学美术基础教育中,教学气氛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来说,善于把握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利用电脑课件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师更容易营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达到美育的目的。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应色彩柔美、结构稳当、搭配合适、有审美性,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意境。 给予学生全方位的信息,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冲击性和感染力,唤起他们审美和求知的欲望。
如在《中国雕塑艺术欣赏》一课中,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美术课件,把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概况、布局、三个坑内的雕塑作品一一展现在大屏幕上,再配以古代戏曲音乐。体现了兵马俑气势磅礴、形象传神的艺术特色,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威慑,使人产生敬畏的印象。使学生在欣赏中了解了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审美价值取向。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毋庸置疑体现了它的优越性。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盲目运用美术课件。在不同课程类型上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如美术欣赏课是视觉审美的教育,用课件贯穿前后对于师生而言是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儿童绘画课在引入部分可利用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课件在绘画课的使用要适可而止;手工课的课件应该有选择性地播放本课最难制作的部分,须有的放失。只有辩证地看待美术课件,从学科实际出发,合理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课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信息技术与教育[P].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2.
[3] 朱 惬.让美术课上得更精彩--谈美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J].中国教育文摘[C].2010.
[4] 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P].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4.初二语文下册课件,教案,试题 篇四
初二语文下册课件,教案,试题
藤野先生 教案 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藤野先生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藤野先生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我的母亲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5 再塑生命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5 再塑生命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6 雪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6 雪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7 雷电颂 教案b(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7 雷电颂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7 雷电颂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8 短文两篇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8 短文两篇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8 短文两篇 教案4(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8 短文两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9 海燕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9 海燕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9 海燕 教案4(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9 海燕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0 组歌(节选)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 下载资源 10 组歌(节选)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 下载资源 10 组歌(节选)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1 敬畏自然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1 敬畏自然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1 敬畏自然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 下载资源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4(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 下载资源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3 旅鼠之谜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3 旅鼠之谜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3 旅鼠之谜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4 大雁归来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4 大雁归来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4 大雁归来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5 喂——出来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5 喂——出来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5 喂——出来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6 云南的歌会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6 云南的歌会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6 云南的歌会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7 端午的鸭蛋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7 端午的鸭蛋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7 端午的鸭蛋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8 吆喝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8 吆喝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8 吆喝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9 春酒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9 春酒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19 春酒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0 俗世奇人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0 俗世奇人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0 俗世奇人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1 与朱元思书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1 与朱元思书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1 与朱元思书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1 与朱元思书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1 与朱元思书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1 与朱元思书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2 五柳先生传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2 五柳先生传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2 五柳先生传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2 五柳先生传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2 五柳先生传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2 五柳先生传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3 马说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3 马说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3 马说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4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 下载资源 24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 下载资源 24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5 诗词曲五首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5 诗词曲五首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5 诗词曲五首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6 小石潭记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6 小石潭记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6 小石潭记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7 岳阳楼记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7 岳阳楼记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7 岳阳楼记 教案4(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7 岳阳楼记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8 醉翁亭记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8 醉翁亭记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8 醉翁亭记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9 满井游记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9 满井游记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29 满井游记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30 诗五首 教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30 诗五首 教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 30 诗五首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下载资源bbs.12edu.cn/thread-11068-1-1.html5.初二美术课件 篇五
●能量转化:动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实验:把一台手摇发电机与灯泡、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观察到得现象:灯泡发光,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灯泡发光说明线圈中有电流产生,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说明线圈内产生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结论:(1)发电机发电的原理是: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使线圈内产生了电流,简单说是电磁感应现象;(2)线圈内产生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什么是交流发电机
(1)周期性改变电流大小和方向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2)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3)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50Hz。
●发电机的种类: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
(1)区别:交流发电机是线圈内产生交流电,向外供电也是交流电。直流发电机是线圈内产生交流电,而向外供电是直流电。(2)实际的发动机比模型发电机复杂得多,但仍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大型发电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并用电磁铁代替永磁铁,目的是获得较强的磁场进而获得高低压、强电流。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知识点1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及,现代电话的种类很多,但是我们还需要通过对老式电话工作原理及构造的了解,来了解声信号和电信号是如何转化的? ●电话(1)基本结构:主要由话筒和听筒组成。(2)工作原理: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话筒(1)基本构造:老式话筒中有一个装着碳粒的小盒子,上面盖有膜片。(2)作用: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当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时紧时松地压迫碳粒,它们的电阻随之变化,流过碳粒的电流就会相应改变,于是形成了随声音变化的电流信号。
●听筒(1)基本构造:听筒内有一个磁铁,磁铁上绕着线圈,磁铁前面有一个薄铁膜片。(2)作用: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听筒内有一个磁铁,磁铁上绕着线圈,前面有一个薄铁膜片。由于磁铁的吸引,薄铁膜片有些弯向磁极,在电话接通时,听筒和对方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当从话筒传来按说话声音振动而强弱变化的电流时,磁铁对膜片的吸引力发生了强弱的变化,使膜片振动起来,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就可以听到对方讲话了。知识点2 电话交换机
●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一般电话之间都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转接的。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号码接到交换机上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接通,通话完毕将线路拆开。●电话交换机的发展
(1)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依靠话务员的手工操作来接线、拆线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2)1981年出现了自动交换机,利用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3)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电脑进行接线,有多种服务功能。知识点3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模拟信号
(1)概念: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2)特点: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数学信号
(1)概念:用点“”和画“—”的组合代表各种数字,一定得数字组合代表一个汉字,于是,一系列点和画组成的信号就可以代表一个完整的句子。像这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学信号,使用数学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2)特点:通常的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知识点4 电话的历史
1876年贝尔发明了第一步电话,基本设计如下:在一个圆筒的底部蒙上矣张薄膜,薄膜中央垂直连接一根炭杆,插入硫酸溶液里,人讲话时,薄膜受到振动,炭杆同硫酸接触的那个地方,电阻发生变化,电流随着变化,有强有弱,接收利用电磁原理,再把信号复原成声音,这样实现了用电流传递声波。
复合的电话机中,听筒仍与贝尔原先的“受话器”相同,但话筒却已被爱迪生于1877年改进成了碳精送话器,它是利用声音来改变碳精粒间的间隙,从而改变其电阻,使送话器电路中的电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就将人的声音原原本本地转换成变化的电流了。可见,电话机工作时,离不开两个主要部件:话筒和听筒。
二、电磁波的海洋 知识点1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电磁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1)打开收音机听到的是电磁波传来的声音。(2)打开电视机看到的是电磁波传来的图像。(3)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的产生 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
●电磁波的特点:看不见、摸不到,在一定条件下确定存在电磁波,也确定可以给我们传递信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移动电话里发射电磁波的机器靠复杂的电子线路例子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知识点2 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靠固体、液体、气体进行传播,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呢? 演示实验:把甲手机放在真空罩中,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的号码,观察是否能接通,得出什么结论?(1)观察到得现象是能接通。(2)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结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为c,c=3×105km/s ●电磁波波速、波长λ和频率f的关系。
23(1)波长: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波长表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或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
(2)频率:一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交频率,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比赫兹(Hz)大的还有千赫(kHz)、兆赫(MHz)。(3)波速:一秒内电磁波传播的距离,用c表示,单位是m/s。(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c=λ×f。知识点3 无线电波
●定义: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特点:无线电波的波长从几毫米道几千米,通常根据波长或频率把无线电波分成几个波段,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各个波段的无线电波有各自的传播方式和用途,如下表所示。波段 波长 频率
传播方式 主要用途 长波
30000m~3000m 10 kHz~100 kHz 地波
超远程无线电通信和导航
中波 3000m~200m 100 kHz~1500 kHz 地波和天波 调幅(AM)、无线电广播、电报
中短波 200m~50m 1500 kHz~6000 kHz 短波 50m~10m 6 MHz~30 MHz 天波 微 波 米波(VHF)10m~1m 30 MHz~300 MHz近似直线传播 调频(FM)、无线电广播、电视、导航 分米波(UHF)10dm~1dm 300 MHz~3000 MHz 直线传播
移动通信、电视、雷达、导航
厘米波 10cm~1cm 3000 MHz~30000 MHz 毫米波 10mm~1mm 30000 MHz~300000 MHz
三、广播、电视盒移动通信
知识点1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受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
●信号的发射(1)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但音频信号频率低,不容易直接发送出去。(2)载波发生器可以产生高频电磁波,通过调制解调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3)通过天线才能把载有音频信号的高频电磁波发射出去。●信号的接收(1)利用天线可以接收电磁波。(2)天线可以接收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如果把这些电磁波都变成声音,那将是一片嘈杂声,什么也听不清楚。利用收音机的调谐器可以选出我们所需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这一过程叫做选台。(3)如果把调谐器选出来的频率很高的载有电信号的电磁波直接送到耳机仍不能使耳机发出声音。在接收电磁波的过程中,需要从高频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这一过程叫做解调。(4)把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里,这一过程叫做放大。(5)扬声器可以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知识点2 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1、电视用电磁波传送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摄像机把图像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2、发射机把两路电信号同时加载到同一电磁波上,这种载波的频率很高。
3、通过发射天线把载有电视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到空中。
4、电视机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
5、电视机通过鉴频,把所需频率信号选出并放大。
6、电视机通过裂相把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分开并分别放大。
7、用显像管将图像信号还原,用扬声器将声音信号还原。知识点3 移动电话
1、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区别与联系
移动电话不需要电话线,比固定电话更方便;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声音信息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而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在你讲话的时候,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此时相当于广播电台,同时它又能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此时相当于收音机。
2、为什么移动电话可以制作得体积很小,而且天线也很简单?
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和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移,这种固定的电台叫基地台。为了保证全体用户恶通话质量,常常在高大建筑物上建造移动通信基地台的天线。
3、无绳电话是另一种移动电话。无绳电话很像普通的电话机,只是主机和手机之间没有电话相连。无绳电话的主机和手机各相当于一个无线电台,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主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基地台,由于该基地台的功率太小,所以手机的天线较长,而且手机不能离主机太远。
知识点4 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
由声音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跟声音相同,在几十赫到几千赫之间,叫做音频信号。由图像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在几赫到几兆赫之间,叫做视频信号。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在空间激发电磁波的能力很差,需要把它们加载到具有更好的发射能力的电流上,才能发射到天空中,这种电流的频率更高,这种更高频率的电流教做射频电流。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知识点1 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是无线通信的一种。微波的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 MHz~ 3×105MHz之间。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微波的性质更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绕射,因此,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用来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而且信号传递的距离越远,需要的中继站越多,在遇到雪山、大洋时,根本无法建设中继站,为了实现全球通信,人们建立了卫星通信系统。知识点2 卫星通信
6.小学美术课堂课件 篇六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的创造才能,培养精心、细致的制作作风。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前准备:
教师备教具,学生备硬纸片、剪刀。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课:
出示插接造型范品,让学生观赏。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二、新课:
讲解什么是插接造型,使学生认识到:一些简单的材料,通过插接构成形式的制作,可以设计出成功的艺术品。
三、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分组尝试制作。
1、学生分组研究制作方法。
2、学生尝试制作,互助帮助解决困难,教师辅导。
四、教师指出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纠正。
五、学生分组,合作一个插接造型。
六、评讲:
7.初二美术课件 篇七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高校美术;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138-02
在高校美术欣赏教学中是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多媒体课件在其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现代教学模式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将其真正地落实到教学中还是会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将多媒体课件很好地应用到教学中去。
1 将多媒体课件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制作不够精美或内容不全 课件是“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的教学资料”,课件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能有声、有色地把授课内容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就是在有样学样,课件内容不够完善;有的教师由于计算机技术不够熟练,对于课件中涉及的一些图案和文字等都不能很好设置,就出现文字小、图片小、颜色搭配不和谐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大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美术专业是一个要求细致的专业,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对于颜色文字等的要求是很复杂的,有时候可能由于一个颜色的不协调就会影响整个课件。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色调调控,要达到图片色彩和亮度相适宜,清晰度和纯度等都要设置恰当,达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的效果。也就是因为美术专业的特殊性,造成一些计算机技术不是太好的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最终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一定不能存在消极态度,要尽可能将原图还原,将多媒体教学发挥到最优状态。
教师对课件的依赖性太强 教学课件出现的历史不久,很多教师被动上了课件使用的讲台,因为一些院校规定必须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很多教师直接把多媒体教案化。教师对多媒体的依赖,其实是教师对教案的另一种使用。多数教师的教学课件并没有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而是简单的文字罗列、机械的图片展示和长篇的视频播放,没有处理好课堂教学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的本质被忽略。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也非常认真,不管是色调还是文字等都非常精美,但是他们将重点、难点等也都放在课件上,导致重点、难点不突出。另外,因为教师制作课件的时候将所有的内容都体现在了课件上,当实施教学的时候就会太过依赖课件,造成照本宣科的不良现象。多媒体课件只是一个辅助器,就是为了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或者说表述不太清晰的东西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表現出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教师太过依赖课件是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真正效果的。
2 改变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采用的措施
在课件制作时要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合理制作 美术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个性比较鲜明,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掌握他们的特性来实施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通常美术专业的学生大都注重专业课学习,在文化课方面比较薄弱,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思想比较活跃,但是缺乏良好的控制力。所以说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课件内容一定要逻辑清晰,突出重点。美术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将多种影像资料堆积在一起叫学生看,而是要根据当节课的教学内容来适当地使用影像资料,要有逻辑的出现,另外,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欣赏教学也不是用一两个页面就可以完成的,要将文字与图片合理搭配,文字太多或图片太多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要注意各个知识点的衔接,要不断地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课件中学习怎样搭配才是最好的。欣赏一些美术资料的时候不仅要欣赏,还要对比,只有这样才可以加深学生记忆。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但学生一动起来就会乱,这就需要教师的调控、引导,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
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还要注重创新,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美术欣赏教学不仅仅是欣赏美好的作品,还要注意用文字来诠释作品的内容。教师在选择一些图形或图片供学生欣赏比较的时候要注重清晰程度,这些图形或图像不仅要画面清晰,还要层次分明,其色彩感一定要强。教师还要根据课程需要来对其图形进行不断变化,要保证它们可以随时放大、缩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图像全部,还方便他们对图像进行细节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要根据授课内容来进行课件编排并灵活运用课件 美术欣赏顾名思义就是要调动自己所有的听觉和视觉来进行欣赏、分析。在人们的感官中,听觉和视觉是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在美术专业课程中,其实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来了解其发展历史和规律,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学生灵感,提升学生创作技能。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那些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声音、图表、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领悟美术的真谛。另外,教师还要改变那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要利用多媒体但是又不能过分依赖,要把握好当中的度。
在这个领域中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为明显,欣赏过程中需要大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欣赏是最好的方法。在备课过程中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去搜寻所需资料,更快、更完整。在多媒体课件编排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和知识水平等来进行教学内容编排,对教学中的内容学会取舍,没必要将所有的知识都显示在多媒体中,要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图文得当。课件要尽可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能够及时在影像资料和书本内容之间转移,使多媒体课件可以高效有力地辅助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美术欣赏教学中是离不开多媒体的,多媒体发挥的优势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要学会取舍,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模式。高校美术教师要认真研究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相融合,要根据高校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美术专业学生的特征来选择适宜的素材制作课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发挥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黄海波.浅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24).
[2]褚学良.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美术大观,2013(5).
8.儿童创意美术课件 篇八
绘画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也许看到孩子毫无“艺术感”可言的绘画,大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信手涂鸦”,这无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绘画完全符合大人门的审美观点,那样就说不上“想象”了,如苹果,因为“模仿”的苹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创造。但是这并不表示孩子的绘画作品是没意义的,只是在我们成人思维里缺少对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们看来,一个小圈圈就是一片云朵、一个人物形象,几个粗细不均的线条就是一栋房子、几棵树,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无意识记忆”喔!孩子们将自己在感受外物时储存在脑海里的记忆翻找出来,然后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达出来。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在5岁以前的创作性是最高的,几乎能等同于绘画大师。他们的绘画内容并不是虚无的,是对现实的一种记忆恢复,只是表现方式不是我们成人惯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2观察能力的提高
当您的孩子乐滋滋地指着自己画中的“小古怪”说这是超级~,那是无敌~时,不要用满带不信任的`眼神打击他。虽然画面有些混乱、形状有些离谱,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因常见而不屑一顾的事物,是以怎样的角色或姿态出现在他感知的世界里呢?其实这就是孩子观察能力的表现,不受固定格局限制的他们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经无法注意到的细节,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时候比大人的还敏感细腻呢。
3想象能力的提高
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看懂孩子画的是什么呢?
因为我们跟孩子的想象力、认识能力有差别。成人都喜欢规矩、真实的东西,而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童话般的烂漫,花儿会唱歌,太阳长胡子,小兔子拿着气球,电视机长着两只手……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现。同时,对色彩的运用更能显出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力,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随意涂抹颜色,红色的小人儿、绿色的房子、蓝色的小猫……不过不要用“离谱”去理解他们看到的世界,因为在他们眼里,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4情绪的及时宣泄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心理学家有时候治疗病人的时候要先让病人画幅画的原因。在儿童心理学里也有这一项,通过对孩子的绘画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绪、心理疾病根源。孩子有着天性的童趣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在他们还不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时候,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绘画便产生了。也就是说,其实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真实内心思想的写照,是孩子情绪的外在表现。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如果孩子的涂鸦中线条生硬、混杂、重叠,颜色暗淡,这些说明此刻他或许正有不良情绪。相反,如果孩子的涂鸦线条柔和、丰富,颜色明快,则表示孩子的情绪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错。
5绘画使左右大脑一起“开工”
在日常生活中,动手能力主要开发的是人的左半脑,思考画什么,怎么画,以及对手部运动的控制,这些都会促进左脑的智力开发。
在绘画的时候,孩子无意间培养了对颜色、形状、空间位置的判断认知能力,这些对右脑智力的开发很有益处。所以说,绘画可以同时活动左右大脑。在不断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打破原有的思维和定式。当接受到外界的新鲜事物时,灵感一触即发,左右大脑同时“开工”。
6绘画过程锻炼孩子的种种能力
从简单涂鸦开始,孩子就在不断创新,从最开始运动轨迹的线条到有意义的形状,再到颜色,再到内容,创造力可以无限发挥。从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和儿童绘画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绘画是一种加强记忆力,促进孩子观察力,培养孩子想象力的过程。它是由微妙精细的观察能力、形象的思维能力、高效的记忆力、创造的想象力,再加上手的协调运动和丰富的表达能力组成的。这些能力可是补品不能轻易办到的啊!
7绘画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形式
绘画也是一种艺术,它跟音乐、舞蹈一样富有魅力,可以说是人类表情达意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孩子的还是成人的绘画作品,都附带了个人感情因素在里面。要知道,
9.小班美术课件 篇九
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
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范画二幅
2、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
1、师: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
(幼儿讨论回答)
2、小结: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美丽舒服,大家都很喜欢树。
3、师:如果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
提议:今天我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讨论欣赏
1、讨论一
(1)师:我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
提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
(2)师:我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们大家打招呼。
提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
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
(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
2、讨论二
(1)提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
(2)提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我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
3、欣赏比较
(1)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
那我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
(2)(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
提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花样的新衣服?
(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形状,排列形式)。
(3)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
三、联想创作
1、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我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
2、提示
(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
(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
(3)在森林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未来的树,赶快找几个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可能会在森林里迷路的。
3、(出示范例2)
看,我和我的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引导幼儿添画背景)。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从树缝中钻进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宝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导讲评
1、今天你在未来森林里找到了几位新朋友?(幼儿数数)
2、你们找的真不少,还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去看一看朋友们找到的未来树吧!(幼儿绕场走)
3、教师引导幼儿看树杆上的花纹,有些什么形状叶子等。
五、结束:
10.高中美术课件资料 篇十
第10课 通俗的浪潮
教学目标:
了解大众文化和美术之间的关系,对大众文化如何进入、影响美术有一定认识,对美术的“雅”、“俗”之分有自己的判断。
教学重点:
了解大众文化和美术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何看待艺术中的“雅”、“俗”。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艺术的“雅”、“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赏两张不同时期的唱片封面,短短数十年唱片封面怎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你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想到的有以下2点:1、大众的审美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刻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2、经济、科技的发展刺激了美术的发展,如:计算机的出现。通过这问题引出今天的课题“通俗的浪潮”。)
二、美术作品有“雅”、“俗 ”之分。
1、《烟草广告女郎》。内容、形式、技法有什么特点?美术作品有“雅”、“俗”之分,你怎么看待这件作品的?
(在《新华字典》中,对雅的解释是“正规标准”和“美好大方”。而俗呢,则为“大众习见”和“趣味不高”。)
这其实不是件“正经”的美术作品,而是随商品附送的,很现在商店卖唱片附送的明星海报是一个道理。这些画是水彩画,并使用西方的绘画技法完成的,画了个时髦的女性,形象画的很逼真;它没有崇高的目的,仅仅是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虽然当时的文人认为这样的作品“俗气”,但很受老百姓欢迎。但在当代这种海报已成为旧上海大众文化的重要标志,很有文化的特殊性,成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所谓大俗即大雅。所以“雅”与“俗”在一定条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电影海报(越接近大众文化,越被大多数人认同,就越容易显得“俗”气。) (电影海报的作用,就是准确快速的传达给你电影的信息。)
老电影海报(松花江上、飘)。这组海报有什么特点?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的海报基本上以手绘的方式,采用西画颜料和西画造型方法完成的。)
美国商业大片海报 (指环王、蝙蝠侠)。海报发展到现在,可以看出大众的审美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现代海报基本都属于电脑美术作品,电脑上的制作的普及代替了传统的手绘,其更具观赏性。应大众的审美的需要,出现了有很强视觉效果的海报。)
文艺电影海报 (霸王别姬、花样年华、红高粱)
(相对来说文艺片的海报更具艺术性一些。)
3、通过3组对比图片,让学生自由讨论对美术作品“雅”、“俗 ”的认识。
① 《六顺图》,商品画,技法比较糟糕,画面表现手段很平常无奇,其题材也很显俗气。
《小鱼都来》齐白石,画面的题材很平俗,画家在表现这题材却一点也不俗气,直率自然,有不可言说的清旷意境,当然和他幼年的乡村生活经历分不开的。
② 《月景》商品画,这样的画表现的很有大众讲的所谓“像”的因素。在色彩搭配上和写实技巧上还有待提高。
《星夜》凡高,这幅画,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在他的画上,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充满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幻觉,极具个人魅力。
③ 《瓯海中学校园雕塑》其雕塑,很老套,类似雕塑很多,有很强的“俗”气。
39英尺高的现代雕塑《汉堡王子》,讲述了很抽象的形象表达了伟大的政府混乱。
小结:“雅”与“俗”本无固定的界定标准,且“雅”与“俗”在一定条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认识“雅”、“俗 ”之分,要善于把握自己的立场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通俗文化带来的艺术创作灵感。
出示**宣传画,并简单描述这段文化的特征。
(思考:假如以这段历史为背景,你可以做出怎样的美术作品?)
作品欣赏
1、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画家想表达什么想法?)
面对“**”大批判文化向新消费主义文化的转变,艺术家所作出的阐释,充满了智慧、幽默和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他以观念主义的方式记录了一个时代残存的英雄主义幻觉及其没落。两种文化的的碰撞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他对波普艺术图像风格的个人化阐释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风格和符号。
2、张晓刚的《大家族》系列 (这些画带给你这样的感受?)
画面中的人物有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所特有的表征:全家福合照、中山装以及中国人所特有的外貌特征:单眼皮、瓜子脸、特定时代特定的呆滞表情。他的作品抓住了一个逝去的时代的脉络,那种呆滞的表情和惊觉的目光仿佛冻结了中国人特有的.心路历程对年长者来说,这是一种回忆;对年轻人来说,这里有着某种难以言传的神秘。
3、网站形象广告
这则广告都以**视觉文化为基本造型元素,几个外形俊朗的时尚青年再现了**时期的武斗形象,或三个男青年手持利斧,跨步站立,或几个男女青年都右臂曲起举在胸前作出捍卫的姿势,配以弟兄们,砍和姐妹们,上等双关广告语,将上网和砍价这两个概念用诙谐和戏谑的方式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应该说这是一次大胆的解构**视觉文化的尝试,用特殊年代的视觉形象来激活酷文化的内核,获得颇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四、练习:欣赏下面的美术作品,谈谈作品中参考了哪些大众文化的元素。
1、《亚威农少女》毕加索
主要是参考非洲土著艺术,特别是非洲面具。
2、《玛丽莲·梦露 》 安迪·沃霍尔
以梦露的照片为型,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
画中,画家以那位不幸的好莱坞性感影星的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复排立。那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一个个梦露头像,反映出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
3、《盘》 汪正虹
以中国传统的盘为原形,用玻璃钢制作,放大了数倍后做成雕塑。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展现给世人。且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4、《赤色的威胁 》曾岳
以中国古代地震仪为型,以当代 “中国威胁论”的言论为主题,作者通过一种非常巧妙、幽默的艺术语言,展现给大家。
11.什么是美术课件 篇十一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美术是什么?”对于刚刚步入初中一年级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同学们在今后美术学习的目的性。对于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了解“美术是什么?美术是如何分类的?”有助于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其今后的人生理想的实现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容易上成以教师为主角的灌输式授课,教师一般对美术的概念、种类,作品的内容、形式等角度全面分析作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让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链接,在现代教
育中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提倡感受和体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欣赏课上,就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
本课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学习。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还应强调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直接的感受和体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按工具材料分类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通过对美术定义及其具体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美术作品,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不是从传统的角度介绍各个画种,而是以材料来区别不同的画种,力求使学生明白画种的不同,是因为画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欣赏课本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时欣赏过的图片,进行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
(二)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三、课前准备
(一)准备一些不同画种的材料实物,如油画颜色、木刻刻刀、油墨及各种绘画用纸等给学生传看。
(二)讲课、学生练习用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
四、教学设计
1、学习内容:
对美术不同种类的了解。了解材料与画种的关系,向学生展现出美术世界的广阔,使他们能对美术种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同时,使学生对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活动: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美术作品,对美术的种类有初步的了解。对美术材料与画种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本节课的.探究题目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3、教师活动:
请学生观看录像及图片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教师应抓住材料与画种的关系,使学生对美术种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对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这节课的探究题目就可以确定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1.放映幻灯和录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
2.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如将《父亲》和《自画像》(珂勒惠支)对照,同样是画人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色彩、光线、立体感等方面相互对照)
12.我爱劳动美术课件 篇十二
爱劳动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那么大家是否会画有关劳动的美术作品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爱劳动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浙江版本美术教案)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我们爱劳动”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我们爱劳动”编写思路。
生活中的人物动态千变万化,我们爱劳动在劳动时则会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动作。各项劳动都有各自的运动规律,身体各部分之间为保持平衡也会发生相关动态。因此,在劳动时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的动态美。比如画家王文彬的油画《夯歌》是描绘一群姑娘在打夯。在夯悬于半空,若起若落的最紧张的瞬间,表现了年轻姑娘蓬勃的朝气和建设新农村的崇高理想。画面构图以倾斜的不稳定形式来加强打夯的动势,生动地表现出劳动的美感。
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劳动动态美,树立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描绘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工具以及周围环境,不仅可以提高造型表现能力,还能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也是美术课程的学习价值之一。教材还重点展示了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作品《拾穗》,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外画家对劳动动态美的不同风格的描绘作品中进行比较、欣赏。同时还选择了一些素描、速写和版画作品,为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思考、体验和想象人体活动时各部位的变化,体会各种劳动的动态。教材还演示了不同动作的动态线,让学生对人体的动态有直观的.感悟。“试一试”和“提示”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一化解。“学生作业”的展示和“学习建议”都提示了对学生创作的要求。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浙江版本美术教案)我们爱劳动。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1)教师用课件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启发学生: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
(2)学生回忆并交流。
2.欣赏感受。
(1)教师用课件出示作品《夯歌》,请学生欣赏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
(2)教师小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优美动态。
(3)小组活动:在小组内欣赏其他绘画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种劳动动态及特点。
3.研究体验。
(1)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体验:同桌互相模拟动态并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3)展示:教师用课件演示人体劳动时的动作变化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
(4)小结: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人在活动时都有身体的活动趋向,从而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绘画时抓住表现出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很容易表达动态。
4.尝试练习。
(1)作业要求:用记号笔尝试描绘各种劳动的动态。
(2)提出建议:人体活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可以参考书中的动态线范例。
5.作品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劳动时的动态?线条是否流畅、肯定?
6.课外拓展。
观察各种劳动的场景,用速写的形式记录各种劳动动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体会。
(1)欣赏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教师小结:选择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
2.讨论研究。
(1)小组活动: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你认为这些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
(2)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3.创作表现。
(1)提出要求:画一画自己从事过的某种劳动。
(2)教师建议:除画出自己劳动时最典型的动态外,还要画出当时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围的环境等。色彩的使用也应突出主题。
4.展示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同学互评,教师小结。
13.幼儿美术课件参考 篇十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线画出贝壳,并大胆用线条、图案装饰。
2.尝试用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丰富画面色彩。
3.学习把主要物体画在中心位置,画得最突出的构图方法。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简单的背景。
活动准备
1.课件
2.画纸、蜡笔人手一份
3.黑板,已画好的蜗牛轮廓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课室里,它“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这是什么小动物呢?你们猜一猜是谁?(蜗牛 )
二、利用课件,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师:小朋友,蜗牛的样子是怎样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进行讲述,如贝壳--圆圆的,有美丽的花纹;身体--长长的,软软的等;)
2.教师:蜗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状的?壳上还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许多小花纹,非常美丽!)
教师:贝壳的颜色怎样?(有棕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教师:蜗牛的身体又怎样呢?(长长的、厚厚的)头上有什么?(一对触角、一双眼睛、还有一个小嘴巴)
三、教师讲解示范。
1、蜗牛长得这么可爱,我们一起把它们画下来吧。你们想怎样画呢?(鼓励幼儿大胆把想法说出来)
2、示范蜗牛的画法:
教师:那我们今天就画一只美丽的大蜗牛吧。 先在画纸的正中间,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再画上身体、触角、眼睛、嘴巴。
教师:蜗牛小时候很小的,后来它慢慢地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地跟着长大,终于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壳。(提示幼儿:不要绕得太多,老师觉得绕4圈就最合适,线与线之间不要太密)再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壳在画纸上占的位置。引导幼儿把一只蜗牛画在纸的中心位置,画得大大的,让人一眼就能发现画纸上有一只大蜗牛。
教师:接着,画蜗牛长长的、厚厚的身体,还有一对触角、眼睛、小嘴巴。
(2) 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
教师:蜗牛喜欢美丽的壳,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可以先用线条把贝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纹线等线条。
教师: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学习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师:接着,我们给蜗牛穿一件美丽的衣服。用两种鲜艳的颜色交替使用涂色,这样看上去很有规律,也很美丽!
(4)学习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
教师: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如我先用深绿色在蜗牛的身体上涂上一小部分,接着我用浅绿色叠加涂上去,在把剩余的部分也涂上浅绿色,这样蜗牛身上的色彩就更美丽了。(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5)添画简单的背景
四、欣赏优秀作品,交代绘画要求。
1、展示几幅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
2、教师交代绘画的内容和要求。
(1)先在画纸正中间画一只大蜗牛,接着装饰一下贝壳,最后才涂上颜色。
(2)要选用一些鲜艳的颜色来着色。
(3)画画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五、幼儿绘画,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作品评价
比一比谁画的蜗牛最美丽。
(视活动具体情况选择以下3项,可全选,也可选其1或其2进行描述)
活动建议
1、在幼儿下笔画之前,可以先让幼儿在画纸上徒手画一只大蜗牛,让幼儿感受大蜗牛在纸上的位置,然后再下笔画。
【初二美术课件】推荐阅读:
初二美术下册教案07-09
人教初二美术教材分析07-20
初二美术学情分析07-01
初二美术活动小组1总结10-14
初二班会课课件12-18
初二英语unit1课件01-03
美术星空课件08-04
画房子美术课件08-15
初中美术水课件10-25
高中美术设计课件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