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

2024-08-26

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精选12篇)

1.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 篇一

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

晋人社厅发[]18号

各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省直各有关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09]64号)精神,根据国家和省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有关规定,现就我省在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以下简称基层公益性岗位)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的任务

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促进和谐山西建设、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体系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基层公益性岗位,帮助解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其中,,全省开发10000个基层公益性岗位,重点用于安排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具体分解任务见附件1)。

二、岗位开发范围

基层公益性岗位开发范围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科技服务、民政托老托幼服务、公共环境与设施管理维护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岗位目录见附件2)。同时,各地要围绕面向城乡居民服务的就业与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因地制宜地开发储备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公益性岗位。

三、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的意见》(晋政办发[2009]49号)的规定程序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在基层公益性岗位上岗,并享受相应的补贴政策:

1、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2、家庭困难、靠借贷上学的农村高校毕业生;

3、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登记失业一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

4、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含高等特教学院全日制本专科残疾人毕业生);

5、各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

四、待遇标准

对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由用人单位与招用人员签订不超过三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按照岗位技术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工作条件和工作量,确定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同时,按规定为招用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还应根据招用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实绩,给予相应的津贴和补贴。

对招用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要由用人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培训合格的发给《培训合格证》。对岗位要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对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按规定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用人单位组织招用人员进行培训的,按规定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工作时间计算工龄。在基层公益性岗位就业期满的高校毕业生考取公务员进入国家机关或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其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公益性岗位就业的补贴资金由同级就业专项资金负担。

五、岗位开发及招用人员管理

基层公益性岗位开发实行用人单位申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的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综合考虑当地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人数和辖区内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的需求情况后,合理确定各单位可开发公益性岗位数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委托所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按照“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的原则,组织用人单位招用当地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

在基层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规定,依法履行相关义务。对确需与招用人员解除劳动关系的,需依法解除,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公益性岗位就业期间,要自觉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劳动合同期内不能胜任工作的,由用人单位在现有公益性岗位中进行调整。对经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而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或非用人单位原因个人自动放弃岗位的,不再作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特殊援助政策。

六、工作要求

各地要高度重视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政府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框架下,加强部门协调,切实做好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机构改革未完成前,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要加强工作部署,制定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岗位收集、人员招聘及管理服务等工作。要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做好辖区内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摸底、审核认定等工作,要建立完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基础台帐,及时提供针对性就业援助服务。其中,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及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工作要在10月底前基层完成。从8份起,各市要于每月10日前将工作情况(包括附件4)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联系人:侯勇梅 韩志成

联系电话:0351-3083737

E-mail:sxsxjyc@126.com

二OO九年六月三十日

2.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 篇二

(一) 基本情况

机构建设。目前全区县以上114个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2722个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站, 全部对城镇各类失业人员和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开放。在全区12127个行政嘎查、村全部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 基本形成了覆盖盟市、旗县、乡镇 (街道) 和村嘎查 (社区) 四级的就业服务网络。

培训人数。2008年自治区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3.89万人。各级农牧业系统“阳光工程”培训农牧民工8.3万人, 培训补贴6000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2940万元, 地方财政3040万元。各级扶贫系统“雨露计划”培训农牧民工5万人, 培训补贴3000万元。

权益保护。截至2008年12月全区通过现场排查和受理投诉拖欠农牧民工工资案件共计93件, 共涉及6694名农牧民工工资9714.06万元。2008年农牧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76.6%。积极推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 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3%, 劳动用工登记备案率为40%。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全国实行全区流动人口免费办理暂住证, 自治区财政列专款, 由自治区公安厅统一印制, 各地公安派出所免费发放, 年内为104万农牧民工免费发放暂住证, 为农牧民工节省开支500多万元。

社会保障。“新农保”试点除国家批准的10个和自治区确定的3个试点旗县外, 还有8个盟市的29个旗县自行开展了试点, 试点旗县 (市区) 达到42个, 参保人数达到100万人。2008年全区参加新农合农牧民为1180.47万人, 参合率达到87.58%, 按常住人口计算参合率达到94.69%。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0.49亿元, 前三季度为农牧民报销医药费5.88亿元, 大病统筹资金使用率54.73%。

(二) 主要措施

1.搭建了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为推动就业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目前, 全区12127个行政嘎查、村全部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 落实了工作补贴, 并组织开展了业务培训和国家统一鉴定, 基本形成了覆盖盟市、旗县、乡镇 (街道) 和村嘎查 (社区) 四级的就业服务网络, 基本实现了机构、编制、人员、职责、经费、办公场所六到位。同时,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 狠抓就业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重点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管理人员、职业指导人员、信息网络技术人员及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就业政策、信息化管理等能力培训, 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协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57%。

2.建立了区、盟市、旗县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 发挥了公共就业服务的主导作用。盟市、旗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不断加强, 建设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服务大厅, 配备信息化管理服务设施, 提供信息发布、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与创业服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建立村级服务工作站, 选聘村级劳务协理员成为一种机制, 为此, 2009年自治区财政预算1200万元用于村嘎查劳务协理员的补贴, 以此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3.形成了一套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为促进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把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作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纳入就业工作目标规划。将“4050”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政策延长到法定退休年龄, 解决其三年补贴期满后再就业更难的问题, 提高了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 增强了就业的稳定性, 从政策制度上确保了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统一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求职人员的就业失业登记办法, 实现了就业失业登记的网络化管理。启动实施了农村牧区“零转移家庭”专项援助行动, 到2009年全区认定“零转移家庭”5.3万户, 已帮助其中的4万户、4.7万人实现了转移就业。

4.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体系, 为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覆盖区、盟市、旗县、街道 (苏木、乡镇) 、社区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体系, 整体实施了劳动就业应用系统 (二版) 上线运行, 实现了自治区级的数据集中及各项就业服务的信息联网。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切实加强了农牧民工统计管理和信息网络建设, 对外出就业务工人员实施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机构按要求做好进城务工农牧民的就业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了企业停产、裁员、破产、农牧民工返乡半月报告制度, 对农牧民工返乡回流的情况建立台账, 进行动态监控和分析, 了解农牧民工的愿望和要求, 对有一定技能的农牧民工进行摸底, 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5.就业培训针对性更强, 逐步走向制度化、专业化、长效化。为使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能够尽快转移就业, 全区各地利用现有培训资源, 根据市场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培训工作。注重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 采取“五个结合”的培训方式, 即技能培训与引导性培训相结合、自行办学与联合办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上门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 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全区农牧民工技能培训示范班, 推动了劳务输出逐步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 并按照“集中财力、整合资源、挖掘潜能、注重实效、农民受益”的原则, 加快全区农牧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启动六盟市技能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试点工作, 按照方便和贴近农村牧区实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和定向培训, 培训机构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和确定培训内容, 建立完整的学员培训档案, 加强后续跟踪服务。

6.农牧民工维权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完善。全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 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减免农牧民工当事人的劳动争议仲裁受理费和处理费、集体争议案优先处理等措施, 有效地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利益。各地区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 监察、建设、工商、财政、劳动保障、银行、房管、审计、法院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清理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领导小组, 全面协调有关农牧民工权益保障方面的工作。制定和推行劳动合同范本, 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按照行业特点统一印制了规范性的《劳动合同书》, 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自治区适时地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各盟市也相继出台了《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统筹规划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牧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特别是在采掘、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全面推行工伤保险, 并积极探索农牧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区管理服务制度, 做好农牧民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全国实行全区流动人口免费办理暂住证。落实城市政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牧民工同住子女入学, 并免除专门加收借读费的政策, 完善农牧民工子女教育管理制度。农牧民工子女入学后, 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

7.创新发展思路,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就业培训上, 创新了培训模式;在创业带动就业上, 把SYB+小额贷款运作模式加入了创业实训和后续服务, 开展了创建创业园区活动;在农村牧区开展了“零转移家庭”转移就业专项援助活动, 2009年在3个旗县开展了创建“返乡农牧民工创业园区”试点工作, 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工返乡创业。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和供求不对应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大量的适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与为数众多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劳动力并存, 大量技能技术培训资源找不到用武之地与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急需培训并存。

2.解决偏远干旱和贫困落后地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区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调查发现, 越是产业单一、经济落后地区, 越是土地贫瘠或耕地较少地区, 越需要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些地区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点地区, 而正是这些地区劳动力免费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相对落后, 基层干部的工作思路和思想意识也相对陈旧, 转移就业的公共服务也相对薄弱。

3.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规模亟待进一步扩大。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就业稳定性不强。全区有组织的转移就业平均不足30%, 赤峰市最高, 但仍不足50%。转移就业人员从事灵活就业的比重偏大, 季节性、临时性务工人员偏多, 不能满足较大用工地或单位的需求。

4.各类培训资源整体效应发挥不佳, 转移就业培训任务十分繁重。各部门培训资源分散, 经费投入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 造成培训的规模较小、层次较低, 培训后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强, 培训质量有待提高。从目前情况看, 一是培训覆盖面小。因培训能力不足, 加之培训技术含量低或培训的针对性差, 一部分农牧民工不愿参加培训, 农村牧区劳动力受培训的比例还比较小。二是培训补贴标准低。因财力有限, 许多农牧民工只能参加引导性培训, 有机会参加技能培训的寥寥无几, 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创业性培训难以开展。

5.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农村牧区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迟缓, 信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 信息平台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劳务信息不畅, 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村牧区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 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 “马路市场”现象很普遍, 劳动力供需关系脱节, 加大了就业成本。职业介绍形式和技术手段落后, 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和发布劳动力供求预测信息, 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就业信息沿用传统的人工传递方式。

6.培训基地设施设备落后, 培训方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一是培训基地因资金投入不足, 教学设施设备更新速度慢、周期长, 实习技术设备简陋, 且多是淘汰产品, 与新工艺、新技术、新技能现代用工培训要求极不适应, 农牧民工培训所获技能已远远落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就业求职成功率很低。二是缺乏现代化培训教学方法, 仍沿用单一的说教式, 教学手段落后, 严重制约着培训效果, 急需开发适应农牧民工培训的教学软件, 促进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三是教学培训场地受限, 校舍、教室简陋甚至是危房, 与加强转移就业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

7.资金保障乏力, 投入明显不足。尽管各级积极筹措资金, 但相对于这一庞大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 投入明显不足。部分市县特别是贫困地区经费难以落实, 主要依靠国家和省财政投入, 致使培训基地简陋、教学设施陈旧、培训层次低、师资队伍和信息网络建设滞后。

二、加强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一) 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 加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当前就业形势和任务十分严峻, 因此, 各级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应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总体部署, 切实把自治区党委“富民与强区并重”的要求落实到扩大就业上。要着力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应变克难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统筹协调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推进落实的意识和能力, 并把这“四种意识和能力”体现在组织完成就业工作任务的实践之中。

(二) 适应民生工作信息系统建设要求, 努力提高就业工作信息化水平

搞好信息化建设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托, 是改善管理的得力工具, 也是优质服务的有效保障。针对实施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和开展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职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等重点工作, 加快推进实名制、动态化的电子档案管理, 逐步实现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逐步建成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有条件的盟市、旗县应尽快做到“一点登记、多点查询、三级联动”, 逐步实现从自治区到社区和嘎查村五级联网。

(三)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要以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岗位职业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解决新时期农牧民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缺乏统筹规划、资金使用效益和培训质量不高、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采取切实措施, 把培训工作抓出成效。第一, 要抓培训机构和资金管理。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面向社会招标确认定点培训机构, 建立培训绩效考评机制和培训机构进入、退出机制, 实行动态管理。围绕培训质量, 参考培训标准, 按时支付培训补贴, 特别是对技术性较强、培训要求较高工种要保证培训时间, 保证培训资金。第二, 要抓实训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实训基地布局, 尽快建成面向城乡所有劳动者、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互补的实训基地体系, 每个盟市至少要有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区域辐射能力的实训基地, 每个旗县要有一个能够满足当地用工需求、具有特色的实训基地。第三, 要继续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未来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 要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扩大筹资渠道、实施“希望工程”, 转变办学思想, 拓展办学形式等途径, 使农村基础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农牧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要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紧密围绕当地农业支柱产业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将免费培训和有偿培训结合起来, 真正达到培训一批、见效一批的实际效果。第四, 逐步实行就业培训向市场化模式转变。使目前由政府包办向由就业部门主导、社会力量按市场化模式广泛参与转变, 走政府与市场结合的路子。

(四) 降低城市就业准入门槛

让农牧民工享有就业平等权, 必须实行市场化就业机制。在这一机制下, 农牧民与市民应一视同仁, 在就业领域、条件和机会面前一律平等。就业机会平等主要包括就业领域、就业工种、竞争条件、就业后的工资待遇等各个方面的平等。这是农牧民工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和权利, 也是实现农牧民市民化的核心问题。要积极借鉴户籍改革先行地区的经验, 以中 (小) 城市为重点, 研究制定出有利于农牧民工市民化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五) 大力开展适应农牧民工特点的就业服务

一是劳动力流出地政府主导, 各类服务组织参与, 围绕准备外出就业农牧民的需求, 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要健全旗县、苏木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渠道, 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劳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的作用, 着力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县、乡、村在推进工作、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提高实效等方面的典型作用。鼓励社会各类服务组织和培训机构与企业建立固定联系, 定向输送劳动力, 并搞好输出后的服务。二是劳动力流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普遍向外地农牧民工开放, 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要降低门槛, 简化手续, 收集适合农牧民工的岗位信息, 开发针对农牧民工的服务项目和措施,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专门的公共就业服务场所, 集中为农牧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逐步建立起全区联动、上下互通、信息共享、统一有序的四级人力资源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三是劳动力流入较多的城市要建设政府监督管理的零工交易场所, 免费为农牧民工提供供求直接见面的平台。四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 规范职业中介行为。要规范职业中介行为, 严格收费标准,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堵住不法分子骗钱的门路。

(六) 加强农牧民工工资和用工管理

要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制度, 一是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 杜绝拖欠农牧民工工资的现象。要加快推进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的建设, 特别是要尽快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同时, 要将工资支付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对出现工资发放信用缺失现象的违法企业不仅要降低信用等级, 而且要依法向社会曝光。二是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推动农牧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目前, 许多企业都以实行计件工资作为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借口, 要通过加强专项检查、鼓励投诉等方式堵住这个漏洞。一旦发现劳动者工资扣除加班工资后低于最低工资的, 要责令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劳动者赔偿金。三是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 推动各类企业同农民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订立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要制定适用于农牧民工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告知工资发放、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明确用人单位同农牧民工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农牧民工集中的地区和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试点。

(七) 积极稳妥地解决农牧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要根据农牧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 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 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农牧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农牧民工就业流动性大的特点, 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 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兼顾农牧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 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 调动用人单位和农牧民工参保的积极性。要强调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 依法将农牧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牧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当前, 要加快推进农牧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采掘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 重点解决农牧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 农牧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 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牧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 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同时, 要研究解决农牧民工住房保障和子女入学等问题。通过建设“农牧民工公寓”, 提供公共租赁住房, 将农牧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范围, 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镇公办中小学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等方法, 解决农牧民工后顾之忧。

(八)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保障激励机制

依据《就业促进法》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逐步将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建设经费和项目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尚未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按照职业介绍补贴政策规定,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成果的方式开展免费服务。同时, 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及服务绩效与资金保障相挂钩的制度, 保证服务机构的效率。

(九) 努力探索扩大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新途径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 扩大吸收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就业容量。把农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农机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 增加农牧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容量。要积极鼓励和推进农牧民以创业促进就业。大力推广完善“一人创业带动一批就业”的“1+x”创业促进就业模式;着手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就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和跟踪扶持”与社区、企业、劳动者有机结合的“一条龙”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和小额贷款联动机制。

(十) 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 营造全社会关注农牧民就业、支持就业、促进就业的良好环境

3.苦练劳动服务技能 先就业再创业 篇三

掌握好业务技能是开业创业的基本条件

微型项目的创业从根本上讲还应归于经验型创业,与它对应的就是靠知识来创业。与后者相比,经验型创业要求我们的开业创业者要尽可能做自己能做的。诚然,熟悉业务和业务操作能力对于所有的创业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创业元素,但对于微型项目,尤其是低资本金的创业者,业务的熟悉与否和是否具备相关的劳动技能更是生死攸关的因素。简单地讲,掌握好业务技能,这里主要就是劳动服务技能,是低资本金开业创业的基本条件。

举个例子:有3个人,一个有钱(资金),一个有房子(商址),一个有手艺(业务技能),在单独创业中哪个人更有优势?我们认为,有手艺的人更有优势,因为微型项目的创业者更多的是在业务经营这一个层面,业务经营对于技能的要求远甚于对资金和营业场地的要求。创业者需要时时面对消费者的直接需求,一个有手艺的人在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贯穿始终。一旦开业,资金和商址对于业务的支持虽然必不可少,但归根结底还是依赖于业务技能的生成效果。一个进了面馆的人最在意的是面食的口味,一个想配钥匙的人最关心的是配好的钥匙能否使用……这些显然都必须靠手艺支撑。如果考虑到三者中手艺与人的统一属性,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有手艺的人是最容易创业并且相对容易取得成功。

上述内容说明,与其他行业和某些项目对技术层面的要求不同,微型项目创业强调技能,有一个突出的内容,那就是创业者对于劳动服务技能的掌握。微型项目以服务业为主,很多项目都得全天候伺候着,5000元资金开业意味着不可能人手充足,这就得要求开业者自己能独当一面,拥有过硬的劳动服务技能。

创业者应当树立先就业后创业的观念

我们还希望在这个领域靠低资本金起步的创业者首先是一名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有的人或许会说,我不是从业者,没有相关的就业经验,也可以去培训机构学习相关技能,这行不行?我们一般会这样回答:不是不行,而是不大可能。对于大部分的低资本金开业者,资金的缺乏和生存的压力决定了创业者没有充裕的资金操作空间,自身对于业务的一知半解无法通过外援(聘用专业人员)来解决,开业初期只能是靠自己,而通过就业熟悉业务、培养劳动技能乃至了解相关市场无疑是一条捷径。此外,这个领域的创业者的身份和自身条件注定了不适合靠培训来解决上述问题。或许,在短时间你能学会一两门手艺,但这仅仅够你做事(就业),而对于创业而言,市场前景预期、成本控制、内部管理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靠简单的培训不可能解决。

我们建议低资本金的微型项目创业者先就业再创业,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这些项目本身的特点非常适合从业人员实现创业梦想。正如前面所讲,一个项目的运作有很多方面要兼顾,我们的就业者能不能尽可能多地掌握它们,对于创业成功与否非常重要。微型项目的特点恰恰是以有效的功能需求为原则,也就是能省则省,能简则简。一些在大型项目经营中的高深理论和复杂操作在这里被无限地浓缩,像市场预期、选址、成本核算这些方面都能通过体验式的观察思考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因此,我们认为有志于微型项目的开业创业人士应先就业再创业,苦练劳动服务技能。退一步考虑,如果一个人连就业的能力和勇气都没有,凭什么让人相信你能成功创业呢?

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和优惠政策

前面我强调了劳动服务技能的重要性,这是第一位的要素,但是对于低资本金的创业者还是必须充分考虑资金问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是低资本金创业者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成本控制和努力创收外,尽量争取政府资源和优惠政策也是一个重要途径。从表面上看,我们或许难以将政府资源和政策优惠与资金直接挂钩,但仔细分析则不难得出结论 不论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政策指导、培训,还是廉价场地、税收优惠乃至担保贷款,所有的资源和优惠最终都落到了一个点上,那就是为创业者节约成本,缓解时间和资金压力。

具体到5000元资本金开业者而言,大部分都应当是符合鼓励个人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的,这样如果申请成立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开业者就能获得相当多的优惠政策。以一家家政服务社为例,其开业者能获得的优惠就有:

(1)减免税费。在开业3年内免缴营业税、所得税等地方性税收,并免缴社会保险以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你可以将其看成是成本的降低,也可以当作是额外的营业收益,在开业初期能降低对流动资金的要求。

(2)免费培训。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业主可以参加政府补贴的开业(创业)培训,从业人员可以参加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开业者从相关培训中得到的间接利益就不说了,光是培训免费这一项就省下了不少钱,对于低资本金开业者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3)从业风险综合保险。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从业人员可参加从业风险综合保险,在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者人身伤害、财物损失或自身伤害的,可申请保险理赔。保险费为每年30元,最高理赔金额为10万元。

(4)免费服务。政府通过购买开业服务成果,鼓励开业服务机构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提供发票申领、代办保险等免费服务。即使不考虑部分开业者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欠缺,这一部分的服务也切实分担了开业者的部分经营事务,为开业者集中精力处理业务提供了保障,而由此产生的效益显而易见。

除了这些,社会保险缴费优惠、贷款担保、从业风险综合保险等方面的政策也都为开业者提供了很多帮助。

4.为劳动者就业服务劳动保障演讲稿 篇四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首先,让我代表就业科、再就业办,我演讲的题目是—《用责任和智慧为劳动者就业服务》。

就业如同民生,“安居乐业”从来就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今年4月,《中国就业论坛》在北京举办,国际劳工组织官员索马维亚说:最重要的是,让劳动者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给人“体面劳动”,要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谈何容易。从全国情况看:2003年底,16岁以上劳动力9.99亿人,从业人员仅7.4亿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人;1998至2003年的六年间,国有企业累计出现下岗职工2818万人,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未实现再就业。我市的就业再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新成长劳动力的初次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矛盾相互交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加大,需要安置就业的劳动力达到50余万人,“4050”人员就业、妇女就业、残疾人就业成为难点,这些问题表明,我市的就业再就业任务十分艰巨。

近三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劳动就业新机制逐步形成,通过实施再就业援助工程,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劳务输出与劳务合作,努力发展壮大全市经济,使4万多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每年新增转移就业农民都在7万人以上。在政府和社会的援助下,有3174名“4050”人员在“公益性”就业岗位实现了再就业,有1135人持《再就业优惠证》申办了个体经营执照,有1427人享受到减免费税的优惠,有74人获得小额贷款扶持。我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通过组织培训和政策宣传,一大批下岗失业职工转变了就业观念,掌握了新的就业技能,重新实现了再就业。在就业政策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下,很多下岗职工失业不失志,靠自强自立、靠顽强拼搏、靠社会支持,实现了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全市涌现了唐殿红、韩凤鸣、赵成瑞、张晓丽等一批再就业明星,他们的再就业事迹生动感人,催人奋进。宽城县下岗女工唐殿红,在孟子岭乡的大山沟里承包2000亩荒山,靠向亲友借钱,先后投入了16万多元,栽种、嫁接大枣、大扁杏、桃树、板栗3.5万棵,栽种其他树木1万余株;靠一锨一镐修山路1公里;在山上闸沟修建两个小型蓄水库,养鱼5000多条;自行铺设自来水管道3000多米;靠人拉肩扛架设低压线路1200多米。她和爱人常年吃住在山上,艰苦创业三年多,饱受了风霜雨露、冬寒夏暑,她以顽强的毅力挺住了,如今,山梁变绿,桃树、大枣已经结出果实,欢快的鱼儿在水中跳跃、嬉戏,一个近千亩的经济林场展现在人们面前。唐殿红不但自己安置了30多人就业,还带动了邻村一些农民承包起了荒山。当省新闻媒体两名记者去了解她的事迹时,她们被感动了,她们在山上吃住了两天,每谈到生动之处,她们就和唐殿红一起流下了眼泪。我局两次派人去实地考察,并给予了大力扶持,面对着局里去看望她的领导,她感慨地说:“荒山不利用也是浪费。”试想,有这样思想境界的人怎能干不出一翻事业?!在我们了解的下岗职工中,有这样思想境界的又何止唐殿红一人。

5.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 篇五

演讲稿

文章标题:劳动保障就业服务管理局爱岗奉献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是来自**县就业服务管理局的冯晓,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站在演讲台上,今天,我满怀着真诚和热情述说我身边的人,我眼前的事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希望我的演讲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是奉献者!

劳动保障工作,这个简单的词组,在我们劳动保障人心中,却有着无以比拟的地位。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最广大劳动者,我们的每

一项细小工作都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浓厚的一笔。

今天,党的劳动保障事业正在阔步前进,无数的劳动保障人用自己的真心和生命书写着“劳动保障工作”这个简单的词组,书写着对党的劳动保障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们的事迹很微小、很平凡,但却折射出了劳动保障人特有的魅力,让人钦佩、令人感动!我的同事——**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失业保险股股长刘晓琴同志,从事失业保险工作9年多来,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努力耕耘。记得2004年,全县失业保险基金征收任务234万元,任务重、困难大,在第三季度突击征收的关键时刻,刘晓琴的丈夫突然身感不适,到医院检查时已是肝硬化腹水中晚期!儿子在外读书,重病的丈夫无人照管,在繁重的工作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一向坚强的刘晓琴感到力不从心。得知情况 的单位党组织及时给予了关怀,同事们伸出了援助之手,鼓励她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刘晓琴十分清楚此时工作岗位离不开自己,她擦干了眼角的泪水,请弟弟、弟媳帮忙照顾重病的丈夫,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那些日子里,接受过她服务的人都不会知道,晓琴那依然甜美的微笑背后掩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痛楚。几个月后,在丈夫出院尚需疗养时,非常支持她工作的丈夫执意要开车送她下乡收费。由于丈夫身体太虚弱,有一次,在车子开往金仙镇途中,不慎翻下了路边的悬崖,刘晓琴的右手被车玻璃划了好几道深得可以看见骨头的口子,鲜血喷涌,染红了衣袖和身边的草地,可是她顾不上自己,急忙查看丈夫的情况,脸色苍白的丈夫已经昏迷,被送到医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后,终于在晓琴的急切的呼喊中张开双眼……第二天上午,包扎好伤口的刘晓琴忍着刺骨的疼痛,带上必须的药品,又一路风尘赶到店子乡,微笑着站在店

子乡小学赵校长面前,对晓琴头天发生事故早有耳闻的赵校长惊讶地望着眼前这个“伤病员”,满怀钦佩和歉意,二话没说,足额上缴了学校全年失业保险费。这里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告诉大家,晓琴的丈夫因病情恶化,已于去年离开了,在丈夫最后的日子里,晓琴晚上护理丈夫,白天坚持上班,始终没有耽误过一天的工作,在全县破产企业不断增多、参保人数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下,依然超额完成了全年失业保险基金征收任务。作为股长,在平常的工作中,刘晓琴时时要求大家从人性化服务入手,用真心、真情、真意去打动不愿意参保的“钉子户”,从政策宣传入手,去帮助他们分析不参保的弊端,从关心他们的实际困难入手,去说服感化他们。有一年,鹤龄镇教办全年应缴失业保险费金额6万元,工作人员多次催收未果,晓琴心急如焚。后来听说该单位领导生病住院,她急忙带领一位工作人员费尽周折去探望他,由于这们领导当时无人照顾,她

俩便充当起“临时看护”,替他拿药、缴费、请医生,忙出忙进,并不失时机地向他宣讲政策。那位领导非常感动,当即打电话让会计全额缴纳失业保险费。他说:“收钱是一项苦差事,是你们的敬业精神令我难以拒绝,今后,学校就是再困难,也要缴纳失业保险费!”就是用这样难以被人拒绝的精神,晓琴和同事们一次又一次啃下了基金征收中的“硬骨头”,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还有我们的老局长李银同志,作为领导,他并没有比一般职工过得轻松惬意,多少个不眠之夜,办公室亮着“长明灯”,是他在测算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进度,是他在苦思冥想怎样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是他在牵挂下岗失业人员的温饱。多少个节日,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去慰问贫困的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手把手向他们传递培训、就业信息,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勇敢树立起再就业的信心。记得有一个星

期天,加班工作的老李局长突然晕倒,爱人把他送进了医院,经医生诊断,才发现他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医生叮嘱他要卧床休息,不能再劳累,可是放不下工作的他一天也没有休息,星期一又带着职工下乡了。他常常忙得忘记了服药,幸好有同志们及时提醒。一天天、一年年,我们的老领导发丝染上了白雪的痕迹,脸庞上刻下了岁月的沧桑,每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一组组数据,流淌着他和同志们的辛勤汗水,凝聚了大家的无数心血。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太多感动!”这,就是我们劳动保障人!榜样给我力量,榜样伴我成长,在这样的感染下

6.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 篇六

一、主要职能

贯彻实施党和国家的就业和再就业方针政策,负责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和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组织和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安置和技术技能培训等工作。

二、服务内容

组织人力资源市场规范运作,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和境内外劳务输出输入工作;经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组织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负责对全县就业训练机构的指导;开展创业服务,为有创业愿望人员开展免费创业培训,提供小额贷款扶持;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劳服企业、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负责全县失业保险工作,开展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支付工作等。

三、服务对象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所有有就业愿望需要帮助的人。

四、服务承诺

(一)坚持依法行政。做到程序规范、办事公正。依法履行行政职能,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职务,接受群众监督。认真执行勤政廉政有关规定,树立良好形象。

(二)认真做好劳动就业来信来访工作。坚持有访必接,有问必答。坚持服务群众,做到热心接待、及时答复。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三)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来办事的群众,一次性告知办事的有关政策法规依据、办事程序、准备材料。在承办过程中,一次性告知能否办理,手续是否完整;对符合规定,手

续齐全的及时受理,不能及时办理的,要耐心解释清楚。

(四)改善服务态度。做到服务周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实行“首问责任制”,权限内的,三个工作日予以解决,不在权限职责范围内的,一个工作日内将情况反映到相关单位。不使用“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等语言敷衍搪塞,简单生硬地对待来访者和办事者。

7.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岗位服务标准 篇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着力改进“四风”,树立前旗人社系统“优质、便捷、高效”的良好行业形象,实现“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促发展”的目标,特制定本《岗位服务标准》。第二条 本岗位服务标准适用于前旗人社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第二章 职业道德标准 第三条 认真负责、忠于职守。要严格按政策、制度、程序办理业务,做到业务精、效率高、服务好、作风正、纪律严。

第四条 严格自律,廉洁奉公。要严格按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办事,不徇私情,不利用工作之便 “吃、拿、卡、要、占”,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五条 恪守信用,竭诚服务。要主动热情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对符合条件和手续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办结,对不符合条件和手续的要做好解释工作。要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第六条 工作人员要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有事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第七条 保持办公和服务场所卫生,做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合理有序。

第八条 工作要有计划、有条理,分清轻重缓急,讲求 第三章 日常工作标准 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九条 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积极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

第十条 股室、窗口之间积极配合,相互协调,团结一致,不拖拉、不推诿扯皮、相互补台不拆台。

第十一条 要按程序逐级进行汇报请示或安排布臵工作。

第十二条 上班时间不安排接待亲朋,如有亲朋来访,要尽量缩短接待时间,尽量避免影响他人工作。

第十三条 下班前要清理好帐款凭证和重要文件,收拾好办公物品,检查水、电、灯、门、窗、锁,确保安全。第十四条 熟悉业务,掌握政策,坚持原则,做到工作不出差错,执行政策不出偏差。

第十五条 接待来访人员和办事人员要热心,讲解业务要细心,回答问题要耐心,杜绝“生、冷、硬、横、顶”等现象发生。第十六条 领导指示需要办理的公文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防止漏批、漏办和延误。

第十七条 起草文件要有政策依据,观点明确,措施具体,行文要严格按照公文格式及行文程序办理。

第十八条 上报业务报表,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防止迟报、错报、漏报和瞒报。第十九条 因公下基层、到部门、单位办理业务,要做到谦虚、礼貌,不盛气凌人,不随意承诺自己权限以外的事情。第四章 业务工作标准 第二十条 每位工作人员都有宣传、讲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的义务和责任,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要随时进行讲解宣传。

第二十一条 在办理业务时要准确掌握政策,严格把关,做到耐心、细致、准确、及时,保证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第二十二条 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做到帐目清晰、收支平衡、准确无误。

第二十三条 规范办事程序,业务报表、单据凭证要科学化、标准化。业务帐薄要按类装订成册,归档立卷,便于随时查阅。第二十四条 工作人员对所辖区域内的服务对象要了如指掌,做到收缴有计划,支出有标准,防止错收滥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政策、弄虚作假、故意错收错拨的,视情节轻重要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者要追究法律责任。第二十五条 每年都要进行内外部审计和稽核工作,对内防止错收错拨,对外摸清底数,防止基金流失,确保基金安全与完整。

第二十六条 办理业务要做到“三个熟知”:

1、熟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计算准确,避免差错;

2、熟知业务流程,工作不错、不乱、有章、有序;

3、熟知凭证要素,认真审核,章证相符。避免错办,使办事人员往返空跑。第二十七条 办理业务时要做到:

1、坚持先外后内,先来先办;

2、坚持问清、点清、交清、笔笔清; 第五章 窗口服务标准

3、填写单据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工整,盖章齐全、清楚、端正;

4、交给服务对象单据、凭证、钱款时不扔、不摔。

第二十八条 对外服务要做到“四个一样”:

1、生人熟人一个样;

2、忙时闲时一个样;

3、交款领款一个样;

4、人多人少一个样。

第二十九条 在岗服务要做到“十个不准”:

1、不准擅自离开岗位办私事;

2、不准在办理业务时吸烟、吃零食;

3、不准酒后上岗;

4、不准串岗、聊天;

5、不准怠慢、顶撞或刁难办事人员;

6、不准对办事人员评头论足;

7、不准以职谋私;

8、不准无故拖、推、拒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

9、不准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网购、玩手机等。;

10、不准利用办公电话拨打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电话。第三十条 窗口服务人员上班时间必须挂牌上岗。

第三十一条 工作人员服饰庄重、整洁、得体,上班时不能穿背心、短裤、拖鞋,女同志不能穿超短裙、吊带裙、无袖上衣等短、透、紧、露服装。

第三十二条 男职工不蓄长发,女职工不化浓妆。

第三十三条 举止文明,做到立姿笔挺、坐姿端正、走姿稳 第六章 仪表举止标准 重。第三十四条 说话要语言文明,语句清晰,音量适度,不喧哗、嘻闹,保持办公场所安静。

第七章 接待礼仪标准

第三十五条 守时。约定时间接待客人,要严格守时,如遇紧急事情难以准时赴约,应想办法通知对方。

第三十六条 迎客。客人进门时要起身迎接、主动让座,重要客人来访应迎到门口。第三十七条 握手。握手时要自然大方,如遇女同志或职位高的人,应等对方先伸手再握手。第三十八条 介绍。应先介绍自己一方的人,再介绍对方的人,在介绍顺序上,应先介绍领导和年长者。

第三十九条 交谈。同客人交谈时,应正视对方,注意倾听。不在别人谈话时随意插接话题,如遇有紧急事情需处理时,请客人稍侯,并表示歉意。

8.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 篇八

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是负责学院招生和学生就业指导、毕业生推荐工作的行政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普通高校招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完成学院招生任务、始终保持学院毕业生的高就业率。

二、科学合理地制定招生宣传计划,编制学院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在各省级官方宣传媒体投放学院招生广告、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到全国各地进行各种宣传活动。

三、深入研究调查社会急需人才情况,提出开设新专业的设想和意见;掌握各省生源状况并与各省沟通协调,设置、编制、申报招生计划。与各省教育厅招生计划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完成招生计划的上报、核对工作。

四、组织实施录取工作。组建录取工作小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录取工作纪律,按照国家及各省招生考试管理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新生录取工作。

五、负责做好解答报考考生的来访、来电招生咨询工作,同时做好详细登记统计。

六、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做好新生的入学接待、新生报到新生信息统计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和档案整理移交工作。

七、负责全院学生就业定位、就业心理、就业技巧教育指导工作,积极宣传国家就业政策和劳动法规,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八、广开渠道,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广泛联系用工单位,配合教务处做好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组织召开校园招聘会,帮助学生落实用工单位。加强学院就业网站建设,做好学生就业推荐和服务。建立学生用工档案,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工作。

九、负责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并上报主管部门,加强与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的沟通,了解和掌握各类毕(结)业生情况。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毕业生派遣、档案邮寄等工作。

9.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 篇九

规章制度

1、严格按照国家再就业政策及林业局有关规定执行职责。

2、认真、耐心地解释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在街道办事处领导下指导各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本职工作,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指导下做好具体工作。

3、认真执行林业局领导及办公会议的决定,遵纪守法,遵守劳动纪律。

4、做好全处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负责编制全处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计划。

5、按时完成各项工作,督促个社区按时整理、汇总、上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类台账、报表。

6、严格按规定办理社保补贴、小额贷款、《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等有关事宜。

7、耐心细致的接待职工群众的政策咨询,做到对待群众耐心、公心、力争使职工群众满意。

8、严格按档案管理规定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9、严格按林业局的要求做好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做到上传下达。

10.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 篇十

由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主办的“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将于7月22日至8月31日举办,活动期间,本市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将举办64场招聘活动,参加招聘的用人单位预计将超过2500家,提供3万余个岗位。

暑期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主要面向北京地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具体提供的岗位也是针对其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力求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择业机会。

活动期间,本市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将举办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招聘会64场,并现场对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活动。

11.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 篇十一

今年以来,我所贯彻市就业中心和区残联工作要点精神,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基层就业服务工作,推进就业服务规范化建设,加强残疾人职业能力培训提升,着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继续完善就业服务制度,加快推动残疾人上岗就业

(一)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寻求新的就业岗位,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为了了解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我们通过电话联系、招聘会等多种形式与用人单位联系沟通。

1月的2014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中,充分发动街道和社区专干、专职委员,深入残疾人家庭摸底调查、登记、统计,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结对帮扶活动,做好残疾人失业认证登记,并将本次活动中新登记失业残疾人同时录入中残联残疾人就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管理系统和XX市残疾人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5月“助残日”,我们组织了XX市百胜餐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等23家企业、130名残疾人参加XX市2014’“就业助残”招聘大会。同时为了鼓励企业多招残疾人,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就业扶持办法,我们积极为XX市残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XX市XX区沁源盲人保健按摩中心等两家高科技企业和集中就业企业,以及华润万家有限公司、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有限公司等12家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向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申请用人单位就业环境改造和超比例奖励,对55家安排上岗残疾人的企业和182名上岗残疾人分别给予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共计补贴488750.92元。邀请深圳长城大酒店有限公司、XX市先达威清洁服务有限公司、XX市蓝博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十一家在桂园职康购买社区岗位的用人单位到桂园街道职康中心参观开放周活动,了解残疾人工作、生活情况。对于今年新申请扶持残疾人就业环境改造的百胜餐饮(深圳)有限公司和XX市君永泰科技文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我们能够配合市就业中心,深入单位扶持场地考察,并提出参考性意见。

今年以来,共安排由企业购买社区岗位44人,电话安排残疾人到企业面试10人/次,成功就业5人,招聘会企业与残疾人达成意向35人,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招聘残疾人的热情。

12.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就业感受 篇十二

就业工作职责

一、乡镇、街道服务平台就业工作职责

(一)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社区、行政村平台开展就业工作和提供公共就业服务。

(二)组织开展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

(三)组织开展辖区内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动态管理工作。

(四)负责审核、上报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相关资料,组织开展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工作。

(五)负责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就业服务。

(六)组织辖区相关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七)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指导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转移就业充分村)活动。

(八)负责审核、上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资料、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协助落实就业政策。

(九)做好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等创业服务工作,指导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十)负责真实、准确、及时上报各项就业统计报表。

(十一)承担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就业工作。

二、社区(行政村)服务平台就业工作职责

(一)开展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

(二)开展辖区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建立基础台账,并及时更新信息变化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三)负责受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申请和初审,承担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工作。

(四)了解、掌握辖区劳动者的就业意愿,负责收集、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开展就业服务。

(五)了解、掌握辖区劳动者的培训需求,收集、发布培训信息,组织推荐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

(六)协助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推荐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转移就业充分村)活动。

(七)了解、掌握辖区有创业意愿人员的基本信息,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协助贷款回收,提供相关创业服务,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八)开展辖区就业困难人员调查摸底,了解、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基本信息;受理就业援助申请,建立台账并及时更新信息库,开展日常服务和动态管理,协助落实就业政策,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上门入户援助服务;调查、核实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九)负责真实、准确、及时上报各项就业统计报表。

上一篇:幼师自我论文下一篇:沉默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