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的美术作品闪耀个性的光芒(5篇)
1.让儿童的美术作品闪耀个性的光芒 篇一
让德育闪耀智慧的光芒
德育面对的是人,是人心,是向善之心,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然而现实情况是:德育的魅力正在消退,而且日渐“变得面目可厌起来。因为它背离了真实的、鲜活的、丰富的源头而渐行渐远,背离了原本智慧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智慧,走向单调、枯燥,甚至走向愚蠢。
当下中小学德育的存在主要问题是:
首先是道德知识代替道德智慧。学生会说、会背、会考试;而面对多元文化现象和价值观不会辨别、不会选择、不会行动。最终结果是道德教育的知识胜利了,而人却失败了。
其次是忽视了道德能力的践行。经历、体验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但事实是,道德教育被文本所占领,儿童的经历与体验退避三舍。试想没有经历哪有体验?没有体验哪会有心悟之、行动之?无行动、无能力哪有智慧可言?
其三是封闭了道德智慧生长的空间。”早上起来得最早的是我,晚上睡得最迟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负担最重的是我还是我。“学生对流行歌词的改编道出了逼仄生活中的无奈。无奈的生存状态扼杀了道德智慧。
其四是破坏了道德智慧的”表情“。智慧应该有自己的表情。智慧的表情是智慧的外部基本特征。愉快、欢悦、幸福应是智慧的表情。让学生智慧起来,首先让学生快乐起来、幸福起来。幸福感的消退,正是智慧的消退。
可以说,在当下的许多校园内背诵知识与争取分数成了中小学生主要的生活方式,主导着学生的生存状态与生活质量。在这样的生存中,道德受到了挤压,智慧受到了逼迫,学生的道德生命逐渐萎缩。
当然,智慧的表情并不排斥刻苦地学习、深度地体验。如果原本充溢魅力的道德教育却使学生感到厌烦和拒绝,那么在厌烦与拒绝中,学生智慧的道德生命也就停止了生长。
诚然,学校德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让精神重树,着力构建一个贤有所敬、官有所贵、长有所尊、幼有所护、民有所信的社会,已是迫在眉睫。因为,只有一个社会有道、有真、有诚、有正、有爱、有义,社会才会走向远方!
面对一个个性格各异,活生生个体,德育并不轻松,迫切需要大智慧,需要解决”三个管“:
第一个是谁来管?也就是德育中的教师定位问题,要做一个有影响力的老师,唯有如此,德育才有进行下去的可能。要做到有专业能力,让人钦佩;有人格魅力,让人喜欢;有威慑力,让人敬畏。
第二个是如何管?也就是德育中的影响策略问题,要掌握引导学生的四大法则:一是脑的法则:从思想观念出发,教师做到言而有信,遵守承诺,通过赞美学生培养其自尊;二是心理法则:从情绪情感出发,教师在活动中激发情绪,在激动时实施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性,通过成功的喜悦达成学习迁移;三是脸的法则:从社会压力出发,教师要给学生面子,拉近彼此关系,实施德育影响;四是体的法则:从行为习惯出发,教师通过社会、物质、活动等强化措施,达到改变学生行为智慧之目的。
第三个是何时管?也就是德育的情境策略问题,一般来讲教师管理分指挥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两类:所谓指挥性行为就是告知学生做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支持性行为就是不直接给学生答案,鼓励他(她),你可以做得到。而就班级管理来说,则是在组建阶段宜采取指挥式,在磨合阶段采取教练式,在规范阶段采取支持式,在业绩阶段采取授权式。
正如作家王小波所说:”人文的事业就如一条路要走,用宁静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让德育成为最人道的事业,让孩子自由幸福地成长,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2.让儿童的美术作品闪耀个性的光芒 篇二
一、深挖教材, 捕捉情感资源, 激发学生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可见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教师在教学中, 应始终将情感教育置于首位, 养成发现的慧眼, 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情感素材, 将其适时放大, 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如《孔繁森》、《最后的站姿》、《船长》、《爱之链》等课文蕴涵的道德感;《卧薪尝胆》、《滴水穿石的启示》、《轮椅上的霍金》、《海伦·凯勒》中表达的抗挫感;《狼和小羊》、《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狐假虎威》等流露出的是非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主题特点挖掘情感因素, 运用恰当的方法切入, 剖析人物的内心, 从而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让学生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和意。当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其蕴含的情感也就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作用于学生, 学生的情感也就自然伴随着教学活动,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和人物同喜共悲, 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创设情境, 丰富情感体验, 激活学生的情感
儿童的情感世界犹如一池宁静的水塘, 如果我们不去撩拨, 永远也只能是毫无生机的一潭死水, 但如果我们投入一颗小小的石子, 就会使它荡起层层的涟漪。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针对课文中的细节,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 给学生创设情境, 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从而激活学生的情感。如我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前, 通过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 搜集并整理了一篇充分体现谈迁一生坚毅不屈、自强不息精神的短文。在课堂上, 运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谈迁事迹的画面, 在音乐声中, 师生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 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中, 很多学生都被谈迁坚强的品质所震撼, 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试想, 此时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怎能不波涛汹涌, 生成的情感体验怎能不丰富而深刻?再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 我为学生准备了头饰、道具, 让同学们到讲台前来表演。由于头饰营造了表演气氛, 学生们兴味盎然, 跃跃欲试。特别是对狼的奸诈, 凶蛮和小羊的善良、无助表演得淋漓尽致, 学生仿佛置身其中, 激起了他们强烈的爱憎情感, 是非曲折的的价值判断也油然而生。
三、真情演绎, 铺就语文课堂的情感基础, 滋养学生的情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真情体悟课文, 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语文课堂是真情流淌的课堂, 离开了真情, 语文课堂犹如干涸的河水, 了无生气。
1. 教师真情演绎, 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堂上, 教师真诚的微笑、饱满的状态、悦耳的嗓音、亲
切的话语无不在学生幼小的心中文产生巨大的作用, 但教师真情朗/读课文, 全情讲解课文, 全身心的
投入课文情境, 更能带到学生步入课文的意境, 吸引他们充分感悟课文内在。教师根据不同课文的风格, 或高亢激扬, 或舒缓低沉, 爱作者所爱, 恨作者所恨, 将文章的情感尽情释放出来, 可以充分展示和延伸作品的意韵, 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境界中,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激起内心的情感波澜。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 在范读“叶欣的病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然而,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 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 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一句时, 笔者用哀婉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去读, 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激发了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2. 引导真情品味, 升华学生情感体验
情感的生成需要内心感受, 没有感受就不会产生情感。教学中, 只有引导学生认真品味, 在品味中体会, 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 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如在教学课文《爱之链》时, 在临近结束时, 我引导学生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 在别人需要帮助时, 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下面大家就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说说身边的真情故事。从而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升华了自身的情感。
3.让刑法闪耀人性的光芒 篇三
刘拴霞是幸运的,她遇上了一个开明的法院。法院对刘拴霞缓刑的判决,使刑法闪耀了人性的光芒。刑法理当是张扬人性、弘扬以人为本之法,理当是不强人所难之法。
但是,在我国刑法立法和司法中,“重刑主义”的倾向仍比较明显,对犯罪人定罪处罚只重视客观行为和结果,忽视犯罪人的个体差异。例如,对于因无钱救治亲人而去实施的一次盗窃和好逸恶劳盗窃成性后的一次盗窃(此种情况不是惯犯也不是累犯)的情况一样处罚。这就如刑法学家菲利所形容的庸医治病,不分析各个具体病症的不同,而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另据报道,某女青年从外地到北京找工作,北京市规定了某些工作只能由具有北京市户口的人从事,此女青年为了找到工作,伪造了一个北京市的身份证。这位女青年在工作中积极努力,表现良好。可是在一次检查中,被发现身份证是伪造的,最后法院以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对其宣判刑罚。
此案中的女青年受到户口政策的歧视,她以违法的方式反抗社会不公,做法当然不妥,但如果刑法不顾及产生犯罪的社会原因,有时就难以真正地伸张正义。公民如果对法律不信任,法律必将陷入困境。
4.闪耀着光芒的灵魂美文 篇四
打开小米盒子,我漫无目的地搜索着,眼前一亮第三季的超级演说家已经结束了,因为热爱所以喜欢。第一、二季的节目不错,当然对第三季也同样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迫不及待打开节目,熟悉又激情的音乐再一次响彻耳边,太精彩了,太励志了。
小舞台展现大人生,小事例彰显大道理。人生的感悟,生命的哲理,生活的多彩,人性的善良,品格的高尚,爱情的伟大,亲情的无私。无不闪现着励志的光芒,感情的美好,生活的阳光和智慧的力量。超级演说家是一档娱乐节目,更是一档展现语言魅力和语言力量的极佳教案,是慰籍心灵的鸡汤,洗涤灵魂的良药,激励奋进的皮鞭。像阵阵的微风吹拂,又似温柔的小手抚摸,心中的涟漪就这样一圈一圈地荡漾着,一种激情在心间充满,一种幸福在心头荡漾。
初当人父的武汉大学新闻系高材生陈铭,一篇父亲的演讲让多少人深陷沉思,亲情无疑是天底下最割舍不了的情感。不为父母不知父母所付出的艰辛;不为父母不知父母所肩负的`责任。父亲是高山,山能唤起你勇攀高峰的勇气;父亲是大海,海能激发你乘风破浪的斗志;父亲又是天空,你可以在天空下展翅翱翔;父亲也是草原,你可以在草原上信马由缰。你要想让儿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呀!毫无疑问父亲就是每个人一生之中的人生典范和楷模。
折翼的天使雷庆瑶,年幼失去双臂,靠着坚强的毅力、韧性和自信创造了美丽人生,用双脚创造了连正常人都无法想象的生命奇迹。上天是公平的,往往关上一扇窗就会为你打开一扇门,无人能想象到破茧成蝶的艰辛过程,看到的只是在天空中美丽绽放的瞬间。美丽不仅仅是漂亮的外表和美好的心灵,更是要有敢于向不完美人生宣战的那份勇气和信心,不是上天给了你什么样子你就是什么样子,而是由你自己来选择你是什么样子。
河北农民袁成,九年如一日,为了那一点渺茫的希望,踏上了遥遥无期的寻子之路。人们在憎恶人贩子的同时无不为人性的伟大所折服,是难以割舍的亲情、是心中不灭的希望和做为父亲的责任,一次又一次支撑着这个年仅47岁,看上去苍老而又无望的男人。“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不会放弃;只有我在路上,才能让我感觉我是一个父亲,但是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我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我对不起我的孩子”。
这就是一个淳朴憨厚的男人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充满自责的懊悔!这种希望和失望交错更替地折磨着一个欲哭无泪,近乎绝望的男人,我流泪了,为人性的伟大与无私、为男人内心深处的善良与坚韧。谁说男人没有泪,只是未到伤心处;谁说梅花没有泪,只是冰雪还未寒透梅花蕊。
高位截瘫的大家闺秀,励志女人梁艺,沉稳端庄优雅,一次次精彩励志的演讲曾激励过无数双迷茫的眼睛,曾滋润过多少颗干涸的心灵。只有有人需要她,她就感觉自己存在的价值,也给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自信。是呀!勇气和自信永远是强者创造奇迹的法宝。她又一次慢慢地讲述她自己的励志故事,如涓涓细流趟过心田,温暖着,感动着,滋润着。
5.让儿童的美术作品闪耀个性的光芒 篇五
关键词:专题整合;语文教学;理性光芒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8-0075-04
总结反思十年课改,中学语文教学重点之一——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越发被弃之不顾了。新观念下的教学展开要由学生的需求(情感愿望)来决定,不能固守先前以教师为主导的习惯做法,而学生需求又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于是,重人文挖掘轻知识传授,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重见仁见智轻规范共识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常态。长此以往,学生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何以形成,理性思维能力又从何而来?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笔者不否认语文教学的感性特征,但其理性特征同样不能废弃。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理性思维习惯养成、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要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多以人文话题为中心组织专题。同一专题内的板块、同一板块下的选文都有机组合,联系密切。但在实际教学中,只见课文不见板块,遑论专题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此游离于板块和专题之外的散兵游勇式的孤立篇章教学,在体系的完整性和认知的深刻性上都有欠缺,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专题整合教学,最显著的效益就应该体现在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上。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专题三“直面人生”为例来阐述。本专题设“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共选取了《报任安书》《渔父》《纪念刘和珍君》《论厄运》《直面苦难(节选)》等五篇文章。笔者建议用“化整为零”和“聚散为整”两种教学策略来处理本专题的教学。所谓“化整为零”是指在明晓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分别对课文展开教学,但教学的指向必须是“直面人生”这一主题;所谓“聚散为整”是指将本专题的三个板块五篇文章统整在“直面人生”下作比较分析,拆筛取舍,深化提高。“化整为零”策略常用,本文不在赘述。下面就“聚散为整”谈几点具体建议。
一、板块整合
从教材编排顺序和意图看,“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
“生存选择”板块包括《报任安书》和《渔父》两篇文言文,旨在探讨人生遭遇困境时该如何面对的问题。司马迁遭受腐刑,“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面对如此打击,死是最简单的应对方式,但司马迁作出了忍辱偷生,著史扬名的抉择。与《报任安书》平面表现个体生命抉择不同,《渔父》是立体表现两种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渔父甘愿退隐,淡泊人生,与世推移;屈原身陷绝境,百折不挠,宁死不改其志。文章的高明之处在于只叙其事,不置褒贬。当然,两种思想碰撞,产生的抉择可能远远多于两种,为读者(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余地,构成了多元立体的选择格局。从板块角度看,司马迁、渔父、屈原面对生存(苦难)的抉择态度大有说道。
“真的猛士”板块仅有《纪念刘和珍君》一篇内蕴丰富、旨意深刻的文章。其教学的切入角度多,教学的重点似乎也可有不同的确定。但从专题整体安排来看,除了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死难烈士直面苦难的精神上,更重要的是讲清作者对请愿者徒手请愿斗争方式的反思。与苦难进行斗争,对生死进行抉择,方式和手段是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真的猛士们究竟该持何种斗争方式换取真正的胜利,作出生存的正确选择是本板块的主旨核心。
“苦难中的尊严”板块选择了《论厄运》《直面苦难》两文,两文的共性是理性面对苦难,承认苦难的价值,在苦难中寻求尊严。生死和苦难本就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或一个阶段。培根的苦难观是英雄主义的,颇具浪漫气息,合乎汉民族对苦难的一般认识。周国平一改传统,倡导平民化苦难观,正视苦难的消极意义,反对侈谈苦难的积极意义,提出“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两文主旨同中见异。
三个板块围绕“直面人生”主题,在整体设计上一线串珠,前后呼应,思维上呈阶梯递升状:“生存选择”呈现苦难前不同的面对态度,“真的猛士”号召勇敢直视,且采用合理斗争方式,“苦难中的尊严”认识到人类面对苦难的历史局限性,有尊严地面对苦难更需要辩证和理性。
二、篇目整合
从篇目整合角度看,抓住各篇目文体特征、内容侧重、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教学便有多种处理可能。
1.文体特征整合法。本专题五篇课文中文言文两篇,现代文三篇,从体裁角度整合显而易见。另外,《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是完整的长篇大论,《渔父》《论厄运》和《直面苦难》是片段或节选文章,在教学处理上大有可为:《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容量庞大,表达委婉,思想深刻,响鼓还得重锤敲,引导学生逐步拨云见日,透过纷繁的言语叙述探寻隐藏其中的表意初衷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渔父》《论厄运》和《直面苦难》三篇似简实难,其中《论厄运》是教材上罕见的独段文本,《直面苦难》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上少有的非连续性文本。其中,引导学生串珠成链,并将简单抽象的结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体验是教学的难点。
2.内容侧重整合法。《报任安书》《渔父》《纪念刘和珍君》论述的是个体人生际遇,虽都与时代特征相关联,但落脚点都是就人说事。《论厄运》《直面苦难》论述的是普遍哲理,与个人际遇、时代特点不相干。教学处理上,前者因形象具体,缘事而循理,教学内容鲜明。后者因说理抽象,最好辅以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佐证事例,将冷峻的道理演绎得血肉丰满,使教学内容可感可知,便于学生理解。
3.表现手法整合法。本专题文章的表现手法纷繁芜杂,各具特色。梳理后发现有规律可循:《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是文人作品,文学特征鲜明,多种表现手法层见错出,表达效果鲜明;《论厄运》《直面苦难》出自哲人手笔,理性特征昭彰,思维简练却深刻,具有层次性,需作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学生才能领会;《渔父》寓深刻的人生道理于浅显的叙述之中,事浅而理深,且理解上呈多元倾向。把握这些特征,从表现手法角度也可切入专题进行教学。
三、读写整合
读写本为一体,读是为写提供结构范例和思维范式。阅读教学是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可以提升学生的判断力、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等多种能力。各种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都特别注重哲理思辨类文本的选用,例如《赤壁赋》《前方》《拿来主义》等篇目就入选了多种版本教材。教师带领学生对这些作品的论述思路、情感主旨、论证手法等作深入审读,将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思维方式、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改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品位。本专题中《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论厄运》《直面苦难(节选)》等四篇就是这样思辨色彩浓郁的文章。
“直面人生”本就是学生认知判断和写作训练中常遇的话题之一。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该问题展开多元、深入的思考。如人们对待苦难的态度选择就不一而足,理想主义者选择屈原的坚持,现实主义者选择渔父的变通;智慧者推崇鲁迅的审时度势,理智者崇尚周国平的犀利睿智。还有没有其他选择?所谓理想主义者真崇高吗?所谓现实主义者真实际吗?未必!当学生回首一千多年前的历史,再反观近现代史时,思维就不会局限在几个结论或几句空话上了。教师此时因势利导组织讨论或写作,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直面人生”话题对于当代中学生写作还有现实针对意义。当代中学生衣食无忧,所处环境和平安定,人生一帆风顺。对于本专题中列举的林林总总的险途厄运、天灾人祸少有接触,更谈不上深刻领会了。这种未雨绸缪式的专题教育倘要摆脱隔靴搔痒的说教模式,引导学生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出来,交流互有,提高认识,再适时引导学生针对社会现状进行反思,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四、教法整合
1.长文短教法。《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是长文,在理解上有相当的难度。教学时要抓住重点,切忌面面俱到,贪多嚼不烂。教学《报任安书》,可先观看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史家绝唱》,让学生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的由来及意义,再带领学生逐渐深入课文,梳理司马迁面对人生大辱“不能死——不及死——不可死——不愿死——不忍死——不甘死”六种复杂感情,指导学生从体会这种复杂感情入手理解文本,纲举目张。再如,《纪念刘和珍君》是杂文,思想深邃。课文自成七部分,每部分各从一个角度展开论述,教学头绪多而杂。若紧紧抓住“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还有要说的话”“我说不出话”等四句话组织教学,将七个部分分成①②③④⑤⑥⑦四块,重点分析⑤⑥即可。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看似只省教学时间,实际能消除学生对长文的畏惧心理。而且,理性解读,由整体到局部,由浅近入深刻,方可探骊得珠。
2.浅文深教法。《渔父》《论厄运》看似简单,感觉没什么可教可讲。越是这样的课文,教师越要将其教材意义挖掘出来,切忌空对空。以《渔父》为例,设计一条问题链将文本分析引向深处:就屈原而言,由其言行推延至内心深处,学生能体会到他哪些复杂的心理?尤其当他慨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时,屈原除了投江还能有其他出路吗?就渔父而言,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吗?他在不能说服屈原时为何不坚持而是“遂去不复与言”?此外,屈原与司马迁都是华夏民族的杰出人物,在厄运面前,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为何会产生这两种不同人生选择?对后世又有何影响?浅文深教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以引导促使学生深思体悟。
3.文段连缀法。《直面苦难》为非连续性文本,是围绕“直面苦难”的语段集锦。从阅读思维角度看,这样的文本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多是一些生活片段,映在脑海深处的多是阅读精要,深入骨髓的多是对某些问题的零星思考。将生活片段、阅读体会和思虑所得融合在一起,提升成为理性认识,必不可缺。若将本文的文段细细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课文中蕴藏着“了解苦难”“认识苦难”“直面苦难”三个逻辑层次:了解苦难——社会苦难,尚能潇洒面对,而自然苦难,人们顿感无奈,注定失败;认识苦难——不要美化苦难,正确认识苦难的消极意义,不畏惧苦难,以软弱天性勇敢地承受苦难;直面苦难——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语段似断实连,从关联并不密切的语段中找出内在关联,更能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让儿童的美术作品闪耀个性的光芒】推荐阅读:
浅谈室外写生对儿童美术教学的重要性10-02
儿童美术鉴赏梵高01-09
儿童美术教学大纲09-13
人物画儿童美术课件06-22
美术教研计划儿童画07-10
儿童美术教案-较详细07-31
美术儿童画教学方案11-25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儿童乐园》09-12
如何培养儿童的良好个性12-08
美术毕业论文:浅论儿童画教学方法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