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的产生与发展(精选8篇)
1.会计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篇一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我国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过“绘图记事”、“刻记记事”和“结绳记事”等最简单的原始会计行为,并被认为是会计的起源。西周王朝(大约公元前1100年~公兀前770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会计”一词,其基本含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合核算,通过日积、月累到岁终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后来清朝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将“会计”一词解释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即“会计”一词包括了日常的零星核算和定期的总括核算两层意思,基本上表达了会计在核算方面的主要特征。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当会计成为国家行为的时候,“官厅会计”便应运而生。为管理贡赋、徭役等征收与分配,西周王朝在官厅中专门设置了位高权重的管理全国钱粮、赋税和官厅财物收支的“司会”一职,设立了独立的会计部门,并与财物保管等业务部门之间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会计与出纳也有了初步的分工。此外,西周还规定了“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会计检查制度。其中的“参互”、“月要”和“岁会”,相当于当今的日报、月报和年报,初步形成了会计报表的雏形。可见,我国会计在西周时代已有相当大的发展。正如美国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在其名著《会计思想史》一书中指出:“在内部控制、预算和审计程序等方面,周代在古代世界是无与伦比的”。
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技术方法也有了进步。秦、汉时期广泛采用了以“入”、“出”为记账符号、以“入一出:余”(或“收一付=余”)为基本结算公式的简明会计记录法,用比较固定划一的会计记录格式,取代了文字叙述式的、烦琐的会计记录方法。自西汉始,人们将会计记录与统计记录划分开来,把记录会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簿”、“簿书”或赘“计簿”,而把记录统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籍”。自此,我国的会计账簿便有了较明确的命名。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会计上的一个突出成就是创立并完善了科学的结算方法——“四柱结算法”,在会计账册与报表中并列四大要素(即四柱)——“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余”、“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并据其间的内在联系,按一定的公式计算、考核一定时期财产物资和财务收支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为“旧管+新收一开除=实在”。
“四柱结算法”既可用于检查日常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又可分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使之起到系统与综合反映的作用,“四柱结算法”的创立和运用,是我国唐、宋时期中式会计方法的重大突破,不仅解决了会计结算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和会计核算中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把会计账簿和报表格式设计及结账、报账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使我国传统的单式记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而且为我国由单式记账发展到复式记账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四柱结算法”是中式会计方法的精髓,是我国会计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我国会计对世界会计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会计核算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我国商界在“四柱结算法”的基础创立了可以计算盈亏的“龙门账”:把全部账目分为“进”(相当子收入)、“缴”(相当于支出)、“存”(相当于资产)、“该”(相当予资本和负债)四大类,采用“进一缴=存一该”的平衡公式双轨计算盈亏,并于年终结账时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它们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两表各自计算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龙门账”的问世,是我国特色的复式记账法的起源,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部门会计——商业会计的产生。l8世纪中叶(即清朝的乾隆至嘉庆年问),在“龙门账”的基础上我国又产生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法——“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它要求所有账项(包括现金收付和转账事项)都要在账簿上记录两笔,同时登记“来账”(收方)和“去账”(付方),以反映同一账项的来龙去脉,故称为“四脚账”。其账簿采用垂直格式,分上、下两格书写,上格记收,称为“天”,下格记付,称为“地”,上、下两格所记数额必须相等,称为“天地合”。“四脚账”的产生,把中式会计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我国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到了近代、特别是清朝中晚期,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与世界经济的差距日益拉大,加上受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使我国的会计发展水平渐渐落后于西方。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我国的海关、铁路、邮政等部门,强行在我国开办的工厂、银行等推行西式会计,由此开始了“中式会计”和“西式会计”并存的时期。l905年,以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徐永祚先生(改良中式会计运动的发起人)和潘序伦先生(中国会计之父和立信会计事业的创始人)等为代表的我国会计界的先驱,致力于我国会计的改良或改革事业,纷纷通过著书立说,创办会计师事务所和学校,在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中引进推广西方会计方法。这一引进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运动,史称“我国会计的第一次革命”。l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了与此相适应的原苏联会计模式,在财政部设立了会计制度司(1982年更名为会计事务管理司),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原苏联会计模式-的引入,是对旧中国的会计理论、制度、方法的重大变革,“我国会计的第二次革命”。1950年,财政部着手统一全国企业的会计制度。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和1966年开始的“十年**”时期,我国的会计工作遭到了空前的严重破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一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日益重要。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财政部于l980年12月发布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3年和l999年分别进行了修正与修订),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此,对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财政部于l992年11月30日,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随后又陆续发布了13大行业的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并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实施。“两则两制”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模式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与初步协调,史称“我国会计的第三次革命”。《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会计的基本准则。l997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至2003年9月底先后发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财政部又于2000年l2月29日发布了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的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至2005年已在所有大中企业实施。2005年,财政部发布实施了《小企业会计制度》。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13臻完善,要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顺应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促进中国企业的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趋同会计准则体系的呼声也日趋高涨。2003年,财政部启动了新会计准则的建设工作。2006年2月15日,经过多方努力,财政部以财会字3号文的形式发布了新的。
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经济管理的El趋复杂,会计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渐进规范的发展过程。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总是依存于生产的技术与组织并受其制约,因而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丰富和完善的,从而会计又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2.会计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篇二
关键词:会计职业,环境特点;未来发展
20世纪末期,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使用,传统会计人员的日常核算工作逐渐被计算机系统所替代;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经营日趋复杂,人力资源、社会资本、技术资本等资源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资源却被现行的会计系统排除在外,因而导致会计信息与宏观和微观政策之间丧失关联性,会计信息决策和预测价值逐渐磨损。在这种背景下,会计界出现了“会计消亡论”、“会计无用论”等观点,对会计职业的前途感到悲观。基于这种理念,本文尝试从会计职业演变的历史视角,诠释会计职业的未来发展。
一、21世纪会计职业的环境特点
21世纪为会计职业提供了与以往时代不同的职业环境,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的发展,是我们展望会计职业必须重点考察的因素之一。1,新的经济理论层出不穷,并不断被一些国家认可。2,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知识经济快速发展。3,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向前发展,各国经济竞争“白热化”。4。通过市场的手段配置和优化社会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尤为迫切。以上新特点必将对会计职业产生影响。
二、从会计职业内容的变革展望会计职业的未来
(一)会计对象的扩大
随着经济时代及实践的变化,人们对资本这个范畴的认识,也从原有的实物资本(财务资本)扩展到社会资本、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内容,这是一场资本理论革命。会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或是资本运动,资本理论的革命将极大地丰富会计的内容与对象。
(二)会计职能的重新定位
市场经济既是利用市场配置和优化社会资源的经济,也是一种竞争的经济。信息是生命、理财是中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新的理念。会计职能的重新定位源于新形势下会计服务范围广泛化。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计面对多方面的问题或挑战。
(三)国际会计标准的协调与发展
会计既有技术性又有社会属性。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因有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意识、民族习惯等方面的区别,从而使得世界各国的会计标准也有所不同。世界各国的会计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世界各国会计既存在国际化的一面,又存在本土化的一面。会计国际化与本土化被认为是一个长期共存的过程。
(四)企业生产、管理、商务等的信息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问题指的是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如果从企业业务流程的角度,可以把企业信息化划分为三大领域,即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决策信息化和商务活动信息化。企業是会计的主体,上述企业的变化,会对会计工艺和会计模式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会计手段的现代化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客观上要求采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手段来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以提高信息处理的质量。
三、从现代会计职业队伍建设展望会计职业的未来
(一)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问题可见我国会计职业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1,公司治理结构失衡与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2,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3,执业质量不高,社会公信力不强。4,规模经营水平有待提高。5,组织形式存在缺陷。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问题可见我国会计职业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会计职业队伍观念上的更新变化
新的环境要求我们建立大会计的观念,给自己重新定位。1,处理好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核算与理财关系。2,处理好企业收入与成本费用关系,树立正确的收益观。3,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4,处理“专”和“广”的关系,树立“通才”的观念。新的环境要求我们建立大会计的观念,给自己重新定位。
(三)会计职业队伍在知识上的多元化和专家化
一方面,会计人员必须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随着会计职能的拓展,会计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客观上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断延伸知识结构。善于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知识多元化也要求会计人才专家化。随着高度自动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从事传统的簿记工作和基本会计事务的会计人员将大量减少。会计从业者的数量将趋于减少,职业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会计人员将在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时代将赋予会计更为广阔和强大的功能要求,使得会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四)会计职业队伍在能力上的应变求新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1,功能性能力。功能性能力是会计人员从事工作时所直接运用的能力。主要包括:高水平的预测和决策能力、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很强的研究技能。
2,企业视野方面的能力。包括:(1)全球视野,确定和呈报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商务活动所面临的威胁及机遇,为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中的商务活动提供支持服务;(2)行业视野,确定和评价企业所属行业和经济部门的风险与机会;(3)资源管理视野,评价企业的人力、财务、物资、环境等各项资源,协助并参与对其的高效管理;(4)法规与管制视野,要能够说明法规和管制的环境,并分析相关的法规要求、法律限制的变动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
3,个人能力。(1)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有效解决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良好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及创新的思维;(2)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3)会计人员必须能够在适当的情形下有效地履行领导职能的能力;(4)会计人员必须拥有必要的技巧;(5)创新能力;(6)快速反应能力。
(五)会计职业队伍的职业道德要求
会计人员的职责在于提供符合市场要求的、对决策有用的、可靠的会计信息,那么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有用性就要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很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六)会计职业队伍在组织上的灵活应变
会计功能的变化必然使会计组织结构相应随之发生变化,企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也必然会影响会计组织结构的变化。从企业内部来讲,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办公日益电子化、自动化,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直接、更加及时,传统的“金字塔”型的会计核算组织机构,将被一种中间管理层次少、结构紧凑而富有弹性,反应灵敏、高效快速为特征的会计组织机构所替代。从企业外部来讲,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和高级化,社会各方面对会计咨询、公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强,会计职业提供的服务领域也越来越宽。
(七)会计职业队伍在角色上向CFO的转变
知识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会计研究人员对会计理论、方法、准则、制度进行重新审视、修订和创造性研究,以正确规范指导会计实务。一方面,为保证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运用于会计活动中,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会计实务人员要创造核算、分析与控制的新方法,制定确认、计量、评价、报告的新规则,进行会计软件开发、安全保障系统设计等工作,更好发挥会计在信息社会中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有相当部分的会计人员利用自身的知识及经验优势去从事同会计相关的工作,如管理咨询、管理审计、内部审计等各种内部管理工作,等等。这说明传统的单一功能的会计人员在向多功能、管理型、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的角色转变,而其中向CFO的转变更成为会计职业界关注的焦点。
(八)会计职业队伍职业风险的发展趋势
1,风险全球化趋势。随着这种全球性交往和依存关系程度的不断增强,使得全球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风险的广泛性、弥散性和传导性也在增大,这正是“风险的全球化”趋势。
2,会计业务风险。中国的经济及金融情况,目前因汇率波动、土地成本、劳动成本或其他比较利益的问题,使产业投资移动;另则因股市投资渐趋正常,快速炒作致富之可能性尚存,或土地增值税的问题,使更多游资及退休基金,必须寻求更好的投资收益,所以未来十几年之内,将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广大的国际市场,寻求更多的报酬。多年来,全球会计业普遍为此类问题所困惑。
3.会计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篇三
关键词:银行会计信息失真 成因 治理对策
系统、准确的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但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是不争的事实。财政部最近对外贸、电信等行业的159户企业的调查中,资产不实的147户,占被调查的92.45%,所有者权益不实的155户,占被调查的97.48%,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占被调查的97.48%,让人怵目惊心。近几年国家审计部门对各金融企业的审计检查,也无一例外发现假账。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不仅在微观上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在宏观上还造成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缺乏可靠依据,国有资产及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严重干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而银行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其会计信息是国家制定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银行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阻碍和制约了自身的经营及发展,还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头等大事。
一、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剖析近年来暴露出的银行业各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主要成因如下:
(一)人为造假形成故意性信息失真
1.混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本有严格的界限,但有些银行购建和装修营业场所的支出列入当期费用,不仅逃避了固定资产购建的控制,还虚增了费用,形成大量账外资产,造成账实不符;有的则将各种费用及福利支出打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或装修成本,虚增了长期资产,违背了会计原则。
2.随意扩大成本开支范围。有的银行虚列成本,多提固定资产折旧,乱摊费用,造成成本失真,如:在管理费用中列支职工福利性的支出、文体活动经费和食堂、招待所用品等等,影响了成本的真实性。
3.原始票据失真。目前市场对票据管理尚不规范,企业为了交易成功,虚开、套开发票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银行有的企业为了弥补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的不足,在费用中列支虚假的会议费;个别银行为了追求奢华或私欲,甚至在发票上搞变通,私设“小金库”,使原始票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造成发票反映的经济事项背离事实。
4.虚假收入,虚盈实亏。个别银行根据经营考核目标,人为调节贷款利息收入,例如采用以贷收息,或调整本应在表外反映的应收未收利息,表外只反映少数应收利息;有的则截留利息挪为他用,从而使当期收支不相匹配。
(二)会计差错造成过失性信息失真
1.会计核算程序不当。由此造成的错误,即在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科目运用等环节上出现的不符合会计原理、会计准则和财会制度的错误。如收回表外新增财务挂账利息,既在表外体现,又在表内记账,导致应收利息科目反映不实;有的会计人员对费用项目归属判断不准确,经常造成“串户”现象等。
2.计算错误。如贷款利率执行偏差,造成利息计算错误;对税法理解不准,造成税金计算错误;由于工作疏漏,造成折旧计算错误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一)单位领导法治意识淡薄《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领导是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然而有些单位领导为了小团体甚至个人利益,完全无视法纪,任意要求改变会计核算基础、原则和方法,甚至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出具虚假或隐瞒重要事项的会计报告。
(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陈旧《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依法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权力,但由于会计人员受本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经济利益和政治待遇均受其控制,使会计人员在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时处于左右为难的两难境地,当单位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迫于单位领导权力压制,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放弃原则,有些甚至为造假出谋划策。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我国银行业会计人员目前整体素质令人担忧。一线会计人员大多学历偏低,知识陈旧,加之后续教育乏力,许多会计师并不熟悉新的制度、办法、规定;新充实的会计人员则缺乏丰富的实务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不能妥善处理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同时,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不敢坚持原则、严格执法,不敢同违规违纪行为作斗争。
(四)内部会计控制乏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措施,但目前一些单位对此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把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同于执行会计内控制度,有的制定制度是一套,执行起来另是一套。其最终表现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混乱,家底不清。
(五)监督机制不健全银行会计信息,不仅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也缺乏客观公正的外部监督。内部审计由于受人员配备、业务素质、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或不能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不敢揭露;银行业的外部监督机关主要是审计、财政和税务部门,而这些部门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很难每年进行常规审计,且同时存在多头审计现象。
三、治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治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应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采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一)大力宣传贯彻《会计法》,管好各级领导“不做假账”不仅是朱基同志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各级领导的要求。综观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有一些恰恰是行领导怂恿所致。因此,治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除了要管好会计从业人员外,还必须管好各级行长。《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据此,各级行行长应是银行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承担起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工作的责任。行领导要带头遵守《会计法》,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开展会计工作,杜绝由于领导授意、强令或指使而造成会计造假,保证会计人员独立、公正的执业地位。同时,要改进对行领导的评价办法,不仅要看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还要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不做假账列入廉政建设、反腐败的重要内容全面评价,从源头上堵住造假行为。
(二)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信息失真归根到底是人员素质问题,只有配备既有一流会计专业知识水平,又有一流职业道德水准的会计人才,会计信息的质量才有保证。首先,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使会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其次,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使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不断吸取和更新会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提高自身驾驭工作的能力。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三)强化会计自律和他律机制,使假账无立锥之地1.要加强金融企业内部自律。应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基本规范》为基础,建立健全适合本行实际的,体现企业内部各岗位之间、各部门之间相互制衡的内控制度并加以落实;2.建立经办、复核、坐班主任、会计辅导等多层次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使各项业务活动都置于严格的监管之下;3.强化内部审计,要选配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有较强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充实到审计队伍,对会计业务进行定期
专项审计,对发现有异常的事项随时审计。建立以审计、税务和财政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尤其是要积极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对金融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实行经常的、独立的外部会计监督。通过建立起科学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和真实创造必要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四)提高造假成本,加大惩治力度尽管针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各专业银行已出台了相关的处罚规定,划出了“红线”,但由于假账的收益远远高于风险和成本,因此总有一些人为谋求一已私利逾越雷池。如果仅对责任人进行一般性的行政处罚,那么如同隔靴搔痒,根本起不到震慑违规、违纪、违法的作用。治顽症还得下猛药,提高会计造假风险和成本,对整治会计失真将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
1.对触犯法律的,按法律规定办理,决不姑息迁就;
2.建立诚信档案,实行行领导和会计人员造假情况公示制度,对恶意造假者不得提拔使用,还要依法追究行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3.会计人员故意造假的要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书,严重的要判其“终身禁入”;
4.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篇四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学科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及其客观基础;
2、熟悉: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3、掌握:企业文化发展阶段
教学教具:课堂教学
课时:
教学难点与重点:企业文化发展阶段
教学过程:
一、“文化”与“企业文化”
近年,“文化”在中国显得很火。各种文化,诸如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休闲文化、网络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装潢文化乃至茶文化、酒文化等等之类的文化,令人眼花缭乱。
(一)“文化”的含义
1.“文化”一词的由来
最初,“文”和“化”是各自单独使用的,“文”有“文”的意义,“化”有“化”的意义。从有关辞书的述证看,“文”有20 多种含义。《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像交文。”按照《殷周文字释丛》的作者朱芳圃的解释,“文即文身之文”,“文”和“纹”相通。“文”是因为“纹身”而起的,它是先民们在胸前刻画线条的一种象形。因为刻画会有一定的轨迹,所以“文”又具备了“条理”的意义。“化”最初是就生育现象而言。《殷周文字释丛》说,“化像人一正一倒之形”,这符合母产子的情况。《吕氏春秋》云:“(纣)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高诱注:“化,育也。”在词义上,“生”和“育”可以互释。既然如此,“化”便是“生”的一种标志,故有“化生”一词行世。在中国古代,所谓“化”还有“教化”、“感化”的内涵。由于“化”与“文”存在着某种相互沟通之处,古人便渐渐把它们联系起来使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观察大自然纹理征兆之情状、寒暑阴阳之更替,可以知道四季的变化规律;观察人类社会伦理关系,‘成乎文章’,可以教化天下,成就大治之业。”由此可知,所谓“文化”即
由“人文以化成”缩略而来。
2.“文化”的含义
“文化”,按《辞海》解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按它的拉丁词Cultus溯源,是说它是耕种出来的东西。此外还有其他种种解释。归纳这些说法,“文化”大致含有如下意思:是人类在“耕种”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时创造的;是与社会发生交往中形成的;被体现的“人工创造”中,基本核心是价值观念。文化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物质自然以外的一切都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含了三层层次,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属于表层,指体现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产品方面的文化层次,具体如:×社会产品和生产经营产品的物质条件,如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厂房、机器设备、生产作业线等;
×人们生活的物质环境,如城市建设、住宅、交通、商业设施等。
×文化设施和娱乐场所。
精神文化:属于核心层,指呈现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文化层次,表现为人们的各种精神活动,即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民族习性等,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
制度文化属于中间层,指体现于社会管理者认可和规定的交往方式的文化层次,即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法律、纪律、规则和组织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明确的权威性。
狭义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现象及其产物。包括意识形态,诸如思想、道德、风尚、哲学、宗教、文艺、科学技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和组织。
3.全面把握“文化”的含义
1.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
2.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群体生活方式,也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环境。
3.文化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黑格尔说过:文化“不是一块不动的石头,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
4.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可交流性。
5.文化的评判与继承。
(二)“企业文化”的含义
1.“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日本将文化概念引入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至今,这种科学管理理论已经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企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对企业文化大致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狭义的,认为企业文化的意识范畴,仅仅包括企业的思想、意识、习惯、感情领域。第二种是广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企业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和隐形文化(或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部分。简单地说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共同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本。
2.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的结构划分有多种观点,我们把企业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1)精神层。主要是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包括六个方面:(1)企业最高目标。它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是企业全体员工凝聚力的焦点,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反映了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追求层次和理想抱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属。(2)企业哲学。又称为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领导者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在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基本信念,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
(3)企业精神。是企业有意识地提倡、培养员工群体人优良风貌,是对企业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及倡导的结果,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4)企业风气。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重复出现且相对稳定的行为心理状态,是影响整个企业生活的重要因素。(5)企业道德。是指企业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就其内容结构来看,主要包含调节职工与职工、职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三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6)企业宗旨。是指企业存在的价值及其人微言轻经济单位对社会的承诺。
(2)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制度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一般制度。指企业中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意义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责任制度。B.特殊制度。主要是指企业的非程序化制度。与一般制度相比,特殊制度更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点。C.企业风俗。是指企业长期相沿、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行为、习惯、节日、活动等。
(3)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企业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
制度层的条件。它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A.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B.企业外貌,如自然环境、建筑风格、办公室和车间的设计和布置方式、绿化美化情况、污染的治理等。
C.产品的特点、式样、外观和包装。D.技术工艺设备特性。E.厂徽、厂旗、厂歌、厂服、厂花。F.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G.企业造型和纪念性建筑。H.企业纪念品。I.企业的文化传播网络,如自办的报刊、有线广播、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宣传栏(宣传册)、广告牌、招贴画等。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建设无从谈起;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例:微软的企业文化:员工不戴领带
有一个流传很久的笑话,说是一次IBM和微软要举行谈判,为了缓和气氛,IBM的人特意去商店买了牛仔裤和T-shirt,而微软的人也特意穿上了西服,打上了蹩脚的领带。我挺喜欢这个故事。其实微软成功和伟大之处,就在于一群普通的员工,能够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努力着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正确的精神一旦在人们灵魂中、一个组织中形成,作为理想、信念、价值观,就会产生巨大的有形力量。以军事作战为例,公元1140年,南宋名将岳飞与金兀术在偃城对垒,金人以“铁浮图”担任正面冲锋。浮图,塔;铁浮图,铁塔。“铁浮图”三骑为一组,人马披铠甲,形似铁塔,另派1.5万人拐子马为左右两翼,向岳军发起进攻。“铁浮图”是当时的“重武器”,“铁浮图”与拐子马是很有杀伤力的。可是岳飞凭借“还我河山”这般浩然正气,壮怀激烈,全军同仇敌忾,形成一种“岳家军”精神态势,硬是把金兀术的“铁浮图”、“拐子马”杀得人仰马翻。
本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大庆油田会战成功,威震寰宇。伟力在哪里?显然不是依靠先进的机器设备。那时大庆的生产手段落后得很;也不是依靠丰厚的工资报酬,那是我国外有他人欺侮,内有自然灾害侵袭,经济相当困难。大庆,荒野一片,冰天雪地,职工生活十分艰苦,伟大在精神。大庆职工有艰苦创业的品德,有自强自立的气概,有报国之心,效国之志,有为甩掉被人讥为“贫油国”帽子的英雄抱负,一句话,靠的是被马列主义热力偎依出来的大庆精神。
(课本第1页:“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人心、激发潜能、引导和协调人们为一个共同目标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的功能”——“文化力”。第2页:“企业文化都具有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从而能唤起人性中那种神圣的做人的自尊和尊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偏重于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重视对人的管理。玛丽·凯·阿什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女企业家,1984年出版了她的《用人之道》一书。充分论述了重视人、尊重人的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中占据首要地位。)企业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企业广泛的重视,“能够快乐的工作已超过薪水的地位成为人才去留的衡量标志,企业文化将代替资金和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 “任何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种文化环境,让他们有成就感,实现经济的和文化的目的。工作要开心,有时比物质更重要。”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在积极健康、进取和谐的精神氛围中,员工有主人翁意识,实事求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所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后指出,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
此外,企业文化的功能还表现在它能解决企业的具体问题。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曾经指出,“企业文化不是搞给外人看的,而是重在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企业发现自身问题,顺应时代潮流,调整不适合企业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的过程。
资料1惠普“尊重个人价值”的精神
美国的惠普电子仪器公司,在40多年前还只是一个只有7名职工,538美元资本,设在私人汽车库里的小作坊,现在它已成为拥有遍及全球的40多个分公司,200个销售服务点的国际性大企业,职工已达7万名,生产5千多种产品,年销售额为近50亿美元,堪称美国当代企业高速发展的典型。
在一项调查中,20位惠普高级主管中的18位都认为公司的成功靠的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这套宗旨又叫“惠普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实行弹性工作制给职工以充分自由,使每个人得以按其本人认为最有利于完成工作的时间、方式,达到本公司的总体目标。
(2)不拘礼仪直呼其名,不冠头衔。
(3)走动式经营,主管们不拘形式的上下左右沟通方式进行管理,如“巡视管理”、“唱咖啡聊天”等沟通方式。许多问题就这样不拘形式志以非正规方式解决了。
(4)实行终身雇用,在经济衰退期间不减员,而采取全员减薪20%,减工作量20%的办法,总经理也不例外。
(5)实行“开放实验室备用品库制度”。一切备用品,工程师们为了搞实验,可以任意拿回家中个人使用,而且备用品库门一直开放。
(6)公司宗旨明白写着:“组织之成就乃系每位同仁共同努力之结果。”
资料2硅谷之团体文化
《硅谷成功之路》的作者杰弗里詹姆斯认为,硅谷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是该地众多高科技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硅谷完全是一种自由、进取、乐趣的创业气氛。硅谷的团体文化被总结为八点:交易是一种经济方式,而不是一场斗争。在这里独树一帜的公司最有可能繁荣发展。公司是一个共有体,而不是机器。在硅谷,公司被视为共同体,共存共荣,目的是让每个员工实现自己的理想。管理是一种服务,而不是控制。在硅谷,经理们只是确定方向、拥有资产,这种可以让每个员工自由地完成工作。员工是创业者的同事,而不是子民。创业家视员工为同仁,平等、相互尊重,能够人尽其才。以理想为动力,而不是用恐惧作动力。在硅谷的高技术创业公司的动力:实现宏伟目标以后,可以获得丰厚的经济上的报偿。变革是发展的形式,而不是对人的折磨。变革在硅谷的创业公司是一种乐意接受的过程,借此可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计算机是奴隶,不是主人。在硅谷的创业公司中,计算机被当作有用的奴隶,以此来避免重复.枯燥的劳动。让工作使人产生兴趣。
5.会计职业发展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五
会计可以从出纳做起,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等的进进出出,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工作熟练之后,做到会计的岗位。当然也可以从会计专业毕业之后,直接从事会计工作。如果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管理团队的意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改进工作中的问题,提高综合素质,将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路径一:熟悉会计操作、会计核算流程,具备财务筹划技能后,可以成为会计经理;
路径二: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后,可以发展成为财务分析师、预算分析师、核算专员,进而发展成为财务分析经理、预算经理、财务成本控制经理或财务经理;
路径三:积累一定的经验,熟悉所处行业和企业的业务管理状况之后,可以向审计方向发展,成为审计专员,进而向审计经理发展,也可以转而从事统计工作,成为统计经理。
根据调查,目前在我们国家的的会计专业的职业发展可以概括为一下几点:
一、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
职业状况:这一块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他们需要找的只是“帐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的会计工作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手里。到公司做大,财务复杂到亲信无法全盘控制时,才会招聘“外人”记记帐。
二、外企:待遇好,学得专业。
职业状况: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分工细致,而分工的细致使我们在所负责岗位上只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尽管这种技能非常专业,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因为你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后续培训机会多是外企极具诱惑力的另一个原因。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与知识越多越值钱的职业,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它更贴进实际工作,也更适用。
三、事务所:小所和外资大所的云泥之别。
职业状况:所有的事务所工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累!区别在于很多小事务所所,待遇低,加班不给加班费,杂事多……外资事务所例如普华永道则待遇要好的多,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的工作任务更重,坊间甚至有传言说在那里是“女人当做男人用,男人当做牲口用”,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著名的“安达信日出”就是指员工经常加班后走出办公楼就能看到的日出。但在事务所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小所,因为人手的问题,对于一个审计项目,你必须从头跟到尾,包括和送审单位的沟通等等,能充分锻炼能力。大所则是对团队合作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专业性、意志等方面能给予地狱般的磨练。
四、理财咨询:方兴未艾的阳光职业。
职业状况:去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招聘会的同学应该知道,现在对个人理财咨询职位的招聘需求量正在慢慢放大,而且,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的增多和保障制度的改革,理财咨询服务必将走进更多城市白领的生活。此类人才的需求增长点应在社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机构
五、公务员、教师:稳定有余,发展不足。
会计人考上公务员或被招进高校做老师,和其他专业的人从事这些职业一样,有稳定、压力小的优势,也有发展艰难的。
6.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篇六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2-0041-02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1991年提出的“正式”定义则是: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与苦恼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它的最初提出以及发展至今,主要是为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人,尤其是那些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严重受到影响的患者提供服务。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临床心理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本文分析了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现状,以便于更充分地了解临床心理学,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临床心理学的产生
临床心理学历史上曾与变态心理、心理测量、精神分析、心理卫生和精神病学等都有密切关系,直到19世纪末,临床心理学与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尚难分别。临床心理学起源于精神病学,它最早涉及的是精神病的症状、病因和护理,而真正推动临床心理学发展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韦特默,他追随W.wundt和E.Kraeplin的生理心理学观点,并坚持心理学应为应用服务[1]。1896年韦特默向美国心理学会提出临床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建议,认为心理诊所是为社会和公共服务、为基础研究和教学服务的机构[2]。同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 主要研究学校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这成为临床心理学正式产生的标志。他还开设一门课,讲授上述有关问题,称此课为“临床心理学”。
1906年N.Prinee出版了《变态心理学杂志》。继而,1907年韦特默创办了杂志《心理学临床》,其刊的副标题为《心理发展迟滞和变异的研究和处理杂志》,创刊号上的第一篇文章是他写的“临床心理学”,在此他再次宣称心理学的一个新领域已经建立起来,这一领域即“临床心理学”。
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和现状
1949年美国心理学会举行了一次会议,会上给临床心理学正名,会议还规定了临床心理学家的三个基本职责,即心理测验、心理治疗和研究[3]。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一)心理测验
临床心理学合多源于一流,心理测量学是其中的主要源流之一。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另一学科分支,有它自己的历史。但它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心理学的形成和成长。在临床心理学初期,临床心理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便是临床心理测验[4]。1905年,比内在巴黎公开了他的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但是这和之后的修订本,在临床中用的都不多。1916年,经Terman修订的斯坦弗——比奈量表正式发表,这是心理测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为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上半叶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选拔训练各种新兵,心理测验从智力测试转向包括人格在内的各个领域,临床心理学家开始编制测量人格、兴趣、情绪等的工具,于是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等人格测验量表相继出现。
至今,心理测验仍然是临床心理学的一种基本技能,人们不断地修订各种测验,并建立新的测验。目前,临床心理学应用比较多的有三种测验,分别是: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兴趣测验。
1.智力测验。临床心理学使用智能测验测定一个人的一般能力,测量其完成某种工作的能力,现在常用的智能测验有个人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个人智力测验最有代表性的、影响最大的即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陆军测验、瑞文推力测验等是使用最广泛的团体智力测验。
2.人格测验。使用人格测验,临床心理学家能够定量分析个人心理特质以及预测个人未来行为,目前常用的智力量表分为两种,即自陈量表和投射测验。自陈量表包括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等;投射量表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罗夏于1921年出版《心理诊断法》,从此,墨迹测验得到广泛应用,在一些国家几乎替代了临床心理学所有工作。墨迹测验与后来的主题统觉测验(TAT)以及完形测验,成为心理测验中的一个新门类,即投射测验。
3.兴趣测验。临床心理学对兴趣的研究很多,但使用最多的是职业兴趣方面的测验。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兴趣量表有三种: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库德爱好记录表以及霍兰德职业爱好问卷。
(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临床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的另一种手段。心理治疗起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他于1895年与J.Breuer合著的《癔症研究》一书,可认为精神分析的正式开始[4]。之后,弗洛伊德发表《释梦》一书,成立了维也纳心理学会,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发展。1909年他在Hall的帮助下,到美国讲授精神分析,从此精神分析在美国广泛流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临床心理学家治疗的主要手段就是精神分析。
1911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表标志着行为主义的心理治疗正式产生。行为主义否定精神分析强调的潜意识,注重客观行为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行为主义倡导的行为疗法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逐渐成为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模式[5]。
1951年罗杰斯出版了《来访者中心的心理治疗》,从此,个人中心治疗模式被广泛使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发展起来的,该模式主张发展人积极、主动、健康的方面。个人中心治疗模型的广泛应用推进了临床心理治疗的多样化发展。
20世纪中期,临床心理学发展出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模式,该疗法认为认知在人类行为中具有重要意义,并把认知研究与客观行为研究结合起来,主张治疗的目标就是改变被歪曲的认知,该模式就是认知—行为主义治疗模式。
至此,临床心理学发展出四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模式[6],这四种模式不是对立的,它们各有所长,各自有其适用的方向。临床心理学家在实际治疗中,并没有绝对的采用哪一种疗法,而是针对不同问题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模式。从此,临床心理学中有了多种成熟的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一起成为临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这一学科便完全成熟。
(三)研究内容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是与临床实践工作密切联系的,自临床心理学成立开始,临床心理学家一直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纵观临床心理学的历史,大多数临床心理学家将注意力放在研究各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上,研究导致心理疾病或障碍的原因,并且竭力找出治疗方法。精神分析认为童年创伤和潜意识是成年期各类问题的原因;行为主义认为心理问题是特定习得经验结果;人本主义认为各种心理问题是自我发展动机发生偏离的结果;而认知行为主义则认为心理问题源于各种不恰当的认知。
传统的临床心理学多偏重于各类临床心理问题的研究,多从消极方面入手,对人类积极的发展因素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是针对之前临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消极心理问题这一现象提出。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强调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即便那些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也不仅仅只是要求减轻痛苦,人们需要建构积极的力量,需要有意義、有目的的生活。积极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心理治疗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对患者疾病的评估或治疗上,心理治疗师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心理疾病[7]。而积极心理学以人类的力量与美德为核心取向,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心理问题时的重要性,未来的心理治疗不仅仅是修复创伤,将会更加侧重讨论病人所具有的力量与美德,好的临床心理治疗师不仅仅是帮助人们治愈创伤,更应该帮助人们发掘与建构力量和美德。
三、临床心理学的未来
综观整个心理学,其各个分支学科都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临床心理学更是如此。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临床心理学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心理学涉及的领域会更加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神经心理学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行为科学将会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结合起来。临床心理学与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新领域会越来越吸引学者的注意,对疾病的治疗会更多的从神经生理机制出发。
(二)临床心理学在医学上的研究
随着创新型社会的到来,临床心理学在医学上的研究必将成为热点,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心理会越来越关注,今后,患者健康的含义不仅仅指生理指标达标,也指心理康复。同时,医学类学院会越来越多地对在校学生进行临床心理学教育,使他们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状况,这些人才将有力的带动对临床心理学的研究。
(三)计算机辅助临床心理学
20世纪后半叶,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和广泛应用,它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当然对临床心理评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计算机在临床心理评估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如分析解释测验结果;代替纸笔测验,直接在计算机上操作一些心理测验评估;产生新的心理测验,最短时间内了解被试的心理特征。临床心理学正在不断接收来自不同领域的合理知识,建构自己的理论模型, 以多种多样的方法解决日益增加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7.
[2]邢强.临床心理学发展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3).
[3]R.D.福勒.美国的临床心理学[J].心理科学,1981,(3).
[4]龚耀先.临床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1).
[5]黄玉联.临床心理治疗模式的发展及演变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6]陈仲庚.实验临床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0.
[7]陈琳,范晓玲.积极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
7.儒家政治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篇七
儒家政治哲学产生与发展历经了一个动态的嬗变过程,其研究范式和理论内涵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扬弃与更新。它通过自身独特的视角对中国民众的政治生活世界进行了思辨地考察,并将这种考察的结果诉诸一种系统的哲学表达,指导人们建立合理的政治思维,最终成为中国哲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儒家政治哲学的历史演进
儒家政治哲学产生于先秦时期。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经济秩序被打破。与之相应,传统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也开始崩溃,整个社会陷入了“无道”的混乱局面中。面对此种情况,先秦的儒家们深感不满与忧虑,抱着救世的目的,决心改变这种混乱的情况。他们渴望通过以重提西周初的文武周公之道,重建礼乐制度的方式来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在此前提下,他们提出了为政以德、民为邦本、选贤任能等政治主张。
先秦儒家们普遍认为,政治的首要和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建立有效的秩序,从而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正常地延续和发展,不至于因内部的冲突和争夺而毁灭。而有效秩序的建立,无非有两种方式:统治者依靠暴力来压制民众,强迫其服从统治者的意志;或靠道德教化引导民众从善。以孔子为首的先秦儒家们反对以暴力为基础的政治,提倡以德服人。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是一种“以德为政”的思想。孔子认为当政者修身的最终目标是成“仁”。个体修身成仁的方法是既重内在自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重外在规范,“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它可以具体表现为五种方法:“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只有当政者为“仁”,并将“仁”的思想传播开去,最终才能成就“天下有道”的社会。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政治成败的关键在民心向背。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统治者以暴力压服民众,民众因力、理不足以与其抗衡,只能服从,但这样做民众在内心是不服统治的。统治者若能以德治国,就能得到民众的真心拥护。孟子主张统治者的政治目标不能实现时,要反身求诸己,从自身道德修养上找原因,为政之本在于修身。同时,为政者选贤任能是得民心的重要手段,“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朝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上》)。应该说,孔孟的以德为政的政治哲学思想,给政治覆盖上了一层温情的色彩。德治思想的提出,对于防止暴政,减轻广大被统治者的疾苦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他们的思想中也夸大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把一切政治问题都归结为道德问题,并企图以道德来解决一切政治问题,具有明显的泛道德主义倾向。
与孔、孟不同,先秦儒家中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强调德法并重,“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成相》)。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化性起伪”的理论,主张借助道德规范和政治法令等手段,改造人性中恶的方面,使人弃恶向善,达到人性优化、社会安定的目标。荀子认为,正是因为人性是恶的,才必须对人性加以限制。孝子之道和礼义法度都是限制人性的必要手段,有了这些政治管理的手段,才能收到避乱得治的效果。荀子强调政治的本质在于维系社会群体。因为人的优势不体现在个人身上,而体现在社会群体上面。基于“明分使群”的原则,荀子试图证明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在他看来,社会上的不平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惟有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名分制度,才能有效地维系社会群体。虽然这样的论断在今天看来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但如果从另一个视角来说,荀子从社会群体的视角看待礼治,突破了孟子仅从德性的视角看待礼治的狭隘性,这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内涵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汉代大儒董仲舒继承孔、孟、荀和公羊学的思想,并吸收从先秦到汉初诸子百家的思想,推衍出一套天人感应说、灾异谴告说,进而提出了适应汉代现实需要的新的儒家政治哲学。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入手来解答时代政治难题。他以“天”为依据,创建了“大一统”学说。该理论以政治一统为核心,以君权至上为关键,以文化一统为保证,确保了中央的政治集权。董仲舒主张经与权、常与变是达到中和理想政治状态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手段。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统治者要把握好政治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以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为指导,董仲舒把政治关系看成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区别、互相制约的多种因素和多种成分构成的严密系统。他认为,要处理好政治关系,就必须以整体的观点和方法对各种政治要素进行调适,对各自的地位、作用和利益有准确的认识,以实现整体协调、功能互补的效应。在君民关系上,要尊君抑民,以德安民;在君臣关系上,要君为臣纲;在阶级关系上,要正名分,各顺于名。对于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他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总的发展态势是封闭的周期性循环。
两宋期间,儒家的政治哲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代的理学家们在更抽象的水平上理解和把握了儒家关于社会生活的道德准则。他们把“理”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本原,认为以往所说的天道、地道、人道都是相对的道,在这些相对的道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一无二的道——“理”,只有这个道才是天下万物的本原。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为“理”的存在才得以成其为事物。他们在继承和发挥《周易》的形而上学方法的基础上,把天理从以往思想家分而论之的人道与“天道”中抽象出来,因而也就实现了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有机结合。在他们看来,性、命、义、理、仁、善等概念,是不能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道德行为来说明的,而只能用逻辑的方式理解和把握这些概念本身。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它们应该是统一的。在理解和把握政治的合理性方面,宋代理学家们不再诉诸历史经验,而是通过对天理的本体论证明,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理解和把握普遍的道德原则,从而建立起了有关社会政治生活善恶判断的理性标准。虽然还不能完全否定“先王之道”亦即“三代”的历史经验,但他们强调先王的历史经验所以有价值,并不是因为它是先王留下来的历史经验,而是因为它符合了“天理”,“天理”是一个无条件的标准,任何历史时代的政治,都应该以“天理”来度量它的善恶。所以,理解和把握“天理”的过程,也就是把握政治合理性的过程。在这一意义上,宋代理学家们将儒学对于政治合理性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明清之际,以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儒家突破了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限域,以现实的人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和国家,从经验和理性中而不是从先验的“天理”中引申出社会和国家的自然规律。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专制制度是不可能造就一个有道德的社会的;王夫之则确立了“生民之生死”高于“一姓之兴亡”的近代政治原则,即以人道主义原则为政治的最高原则,“生民之生死,公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读通鉴论》卷十七)。同时坚定地认为像传统儒家那样既要维护专制制度,又要提倡道德人格,乃是绝对不相容的两回事,道德的言辞不过是帝王用来欺骗不明真相的民众的统治工具而已。对于合理的制度建设之路,黄宗羲以人的自然权利为逻辑起点,提出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明夷待访录》),由此展开了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和民主政治方案的设计:主张分权制衡,学校议政;王夫之则提出了“君、相、谏官”三者“环相为治”的政治改革方案,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总的来说,明清之际的儒家政治哲学突破了传统政治的伦理至上主义,确立人民的福祉高于一切的原则;突破了以抽象的类精神来淹没个体、剥夺个人权利的中世纪原则,凸显个人的权利意识;突破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政治哲学,探索了理性化的制度建设之路。
到了近代,康有为等儒家们再次大胆改造了儒家政治哲学。为了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挖掘新意,为维新变法寻找依据,康有为以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来诠释儒家哲学经典。他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孟子微》、《论语注》、《大学注》、《中庸注》、《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等著作中,提出了显明的改造儒学的思想。尤其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按照近代民主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中国古代的大同学说;主张通过教育和改良人种的手段来实现“天下为公”的时代;借用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论,揭露了由于封建等级制所造成的各种痛苦,批判了封建的君权和夫权,谴责了宋明以来的封建教条;提出了废除私有制的要求,从而建构了儒家哲学新的政治理想。
随着中国传统社会在20世纪初的解体,儒学原有的社会、政治功能被一再削弱,儒家政治哲学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然而,在人们逐渐淡化儒家政治哲学的印象时,现代新儒家的阵营中出现了徐复观。作为思想史家与政治评论家的徐复观睿智地发现了儒学在现代政治社会中的意义,并重新阐释了儒家政治哲学的内涵。徐复观认为,儒家政治哲学的精神强调为民谋利的价值追求,而不承认政治活动是为统治者私人谋利益的。同时政治的行为必以人格的修炼为其基础,无德者即无从事政治之资格。因此,从精神的实质来说,儒家政治哲学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儒家的人格理想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徐复观高度评价了孔子在政治哲学方面的贡献,认为“孔子奠定了儒学基础,同时也就是创发了中国的自由社会”。即孔子是以学与教的精神、方法,把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以确立“人”的地位;并且“打破由历史所自然形成的阶级,使各个人能各以其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的阶级地位”。进而他认为孟子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原则之端绪”,现代的民主政治思想在孟子那里就已经萌芽,只不过未能形成一种制度而已。至于荀子,他认为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却蕴含了专制之倾向。在徐复观看来,孔孟荀的政治哲学思想实为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经历了两千年的发展,儒家政治哲学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征。首先,儒家政治哲学的主题是政治实践论,即治国之术,安邦定国之理。从《大学》中表述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到日后的古今礼法之争,天人名实之辩,理欲之辩,毫无例外都没有脱离政治实践的主题。其次,以“天命论”作为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从孔子有人格意志的“天”,到孟子将天命与人性结合在一起的“尽心,知性,知天”说;从董仲舒“天人感应”论,到宋明理学家以“天理”注“天命”,天命论始终是儒家政治哲学家们说明统治权的来源与政治系统的合理性的主要理论。最后,以“礼治”作为政治统治的核心方法。“礼治”的核心概念是“礼”。“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反映和体现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伦理规范。它构成一整套行为指令,指示社会各个等级、各个部分应该如何行动才是“合理的”,才符合于“义”的原则。儒家以“礼”来确定人们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使之各安本分,不至因名分地位之未定,相互关系不明确而相互争夺;以“礼”要求统治者对被统治者要仁义惠爱,要施仁政,减轻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使被统治者较易于生存;以“礼”说明人的思想道德意识对于政治的重要作用。儒家们通过“礼”将政治控制与道德控制统一起来,通过对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与伦理价值的确立,来确立和维护社会的政治秩序;又通过政治秩序的确立来确立和维护政治统治权,实现政治统治的目的,使国家由“乱”而“治”。
二、儒家政治哲学的结构分析
一般而言,政治意味着权力,而权力则意味着统治和服从,统治和服从的顺利实现就标志着基本的政治秩序的形成。问题在于,谁有资格拥有这种统治的权力,人们凭什么服从统治者?这就是所谓的政治的合法性问题。实际上,儒家政治哲学的建构正是从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追问中开始的。儒家认为,政治的合法性在于“道”。“道”是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则,而单独的个体是不能体现和代表“道”的,个体必须在“群”的立场上来正确把握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最终实现“道”。这显然具有浓厚的“王道”政治意味。随之,儒家将对政治秩序之建构的探索具体落实为对“君子”问题的探究,认为社会政治秩序的不稳定恰是由于作为政治中人的“君子”越来越少,“小人”则日益得势。在儒家的思想中,倘若“小人当
政”,天下必然大乱。因为,“小人”是远离“道”的,他们的生活仅受动物性“欲望”的支配,而遗忘了对“精神性”的诉求。为了实现“道”,儒家将“礼”作为建构政治合法性的手段,认为人需以“礼”而“定命”,而“庇身”,而“定位”。儒家在对“礼”的意义阐释中,将人之生命价值安顿在“名位”之上。由此,“正名”成为“为政”的根本。儒家“正名”的根本目的在于礼制秩序的重建,而秩序的建构必须要尊“道”、合“道”、护“道”。这既是一个严肃的伦理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关涉到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稳固,关涉到“治”、“乱”这个秩序的根本。
在解决了政治如何才能具有合法性问题后,儒家进一步构建出自身政治哲学的本体论。儒家将政治与人性相联系,认为政治始终是人的政治,人是什么样的,必然决定政治是什么样的。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爱人”的类概念,并且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出于建构完整明晰的思想学说的需要,战国时期儒家不再满足于孔子的这一说法,他们试图对人性的善恶做出明确的判断,于是便出现了思孟学派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无论是性善论者,还是性恶论者,都认为人的本性是先验的。秦汉以后,人性的善恶一直是人们争论的主题。从两汉至明清之际,历代儒家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出现了“善恶混说”、“性三品说”、“禀气说”等。但毫无例外地,儒家代表人物都在逻辑上默认了人在道德品质方面先验的等级差别,进而在本原的意义上认定了人是不平等的。人的不平等直接导致了社会政治的不平等。儒家将社会中的人进行了“君子”与“民众”的区分。认为君子是道德品质良好的人,但是这样的人一定不是社会底层的大众。“君子”可以成为社会中的“圣王”,社会政治权力应该由“圣王”来掌握。儒家将对于优良的社会生活的追求完全寄托在“圣王”身上,所以“人治”便成为儒家治国方略的核心。
儒家认为,个体人格的完善具有无限可能性,只要权力主体都能做到“反求诸己”,一心向善,带动全民从事道德实践,就可以化解一切社会纷争,达成整个社会秩序的完满和谐。正是对于人性可臻完美境界的执着信仰,儒家在对权力制约的思考上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体内在约束机制的建构,集中于权力主体利他偏好的塑造,并由此将“人治”演化为一整套自成一体的“德治”政治哲学。“德治”不仅意味着形成了一种比外部制度规范更为有效的约束机制,而且意味着一种更高的政治境界。这样,政治实践的根本问题就演变成了一个道德教化问题,政治与人性道德之间出现了一种内在的关联,“内圣外王”成为儒家政治思维的基本模式。“内圣外王”是儒家整个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它既是一种价值信念,又是一种现实的政治实践模式,更是儒家政治哲学的内在理路。
为了实现“内圣外王”,儒家政治哲学创造出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首先,教民与化民。作为国家治理的模式,内圣外王之道不仅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服人,不是以力服人,而且还强调将道德作为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儒家认为社会中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只能是仁与礼,而非其他。因此,儒家强调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德化。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以道德感化天下。再次,立信。统治者取信于人民,才能赢得人民的亲近,才能使臣忠于君。最后,大同社会理想设计。儒家认可的终极社会政治目标,是实现社会大同。这种大同社会,不只是百姓安居乐业和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是道德风俗美好、人与人关系相处和谐。
可以看到,儒家政治哲学与儒家道德学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将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完善作为政治目的;将个人的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经世纬国,德济苍生,为万世开太平,作为政治任务。在天民合一、天德合一、天礼合一的基础上,儒家政治哲学完成了自己体系的建构。
三、儒家政治哲学的当代意蕴
政治哲学的社会功能使它永远都是现实政治的一部分,永远承担着性质一致却又具体内容不同的使命——在不同政治社会,人民根本利益的性质、内容不同,人民所需要的政治的实现程度不同,需要政治哲学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当代中国政治赋予中国政治哲学的使命是解决政治价值问题,即提出、论证体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价值。虽然儒家政治哲学产生于中国传统社会,其内在体系更适用于“农业—宗法一人伦”的特殊社会结构,其自身由于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基础上因而带有某些时代的烙印与局限,但它的内在实质仍有许多内容值得现代政治文明所借鉴与吸收。其“民为邦本”的治国理想,“为政以德”的政治学说,“礼法并举”的执政手段,“尊贤任能”的用人方法,“廉政勤政”的政治态度,至今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8.概述中西方美育的产生与发展 篇八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基础是在先秦时期奠定的,而孔子的美育思想又是构成这一时期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末年,孔子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重视艺术美的感化(乐、诗、艺),倡导自然美的陶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强调社会美的教化(礼、德、仁)。孔子的美育思想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发展。
在孔子之后,战国时期儒家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德教”。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和大丈夫,通过教育,使人“察于人伦,由仁义行”,成为一个道德君子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从“保民而王”的立场出发,主张德育应该为建设理想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目标服务,要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把伦理和审美合而为一,从道德情感中体验美的境界,这就是孟子所倡导的“乐教”。他还强调通过诗歌的教化作用来使人民受到教育和感化,被后人称之为“诗教”。
在中国美育史上形成了两个美学流派,一个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乐”为手段,以服务于社会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另一个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建立了以“自然”为核心,以“反观内省”为手段,以颐养生命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体验、审美超越、境界生成是道家美育思想的三大支柱,也是它能够参与到中国当代美育建构中来的活性因子。与儒家相比,道家美学缺乏执着于现实的积极入世的精神,而道家对审美与艺术创作特征的深刻理解,又弥补了儒家在这方面认识不足,并且它的超功利的思想和敢于大胆揭穿假面的批判精神,是动摇和冲破正统礼法束缚的有力的思想武器。所以说,儒道两家美学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
然而战国时期墨子则否定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价值,反对进行审美与艺术的活动(音乐),即所谓的“非乐”思想。与之类似的还有韩非子的“反美学”思想。在他看来文学艺术及一切构成美的东西,皆因与法的背离、与社会政治的对立,要被否定。
先秦晚期,荀子吸取了道家、法家思想的积极成分,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他的 《乐论》对乐的产生,乐的本质、功能、意义作了系统的论述。荀子认为,乐与礼一样是圣人创建的,目的是养欲求,止争乱,重视其道德教化、人性培养作用。
战国晚期《吕氏春秋》美育思想以“乐”论为中心,在音乐本体论方面主要受道家宇宙本体论影响,具有纯艺术论倾向;在音乐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则吸收了儒家礼乐教化的美育现;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及其与个体养生的关系等问题上,主要以道家养生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乐”论观,并有进一步发展。它体现出儒道美育思想的会通、合流倾向。
两汉时期,丰富了先秦美学。例如《淮南子》鲜明地把对美的追求,从儒道两家所强调的内在人格精神的完善引向了广大的外部世界,表现了处在上升时期的统治阶级对征服支配外部世界的强大信心和力量,显示了汉代美学的新特色。
到了汉末魏初建安文学时期,曹丕对文章的风格才有比较清醒、比较自觉的认识,并在《典论·论文》一文中比较深入地阐述了作者的气质才性与文章风格的重要关系。这种重视人的个性气质的风格论美学思想的产生,是汉末的大**和汉帝国的解体对儒家思想大冲击的结果,也是汉代意识形态陷入严重危机、人们对儒家的名教和仁政的理想失去信心所带来的‘“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现象在文艺美学上的鲜明表现。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不再象先秦以来那样,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说明艺术与政治、伦理、道德的关系上,而开始具体深入地研究美与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从《世说新语》,《人物志》两本书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的真实写照,是魏晋名士的行为方式、个性特征、价值取向、人格追求、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和象征。而《人物志》的人才思想便是“精于择而用适其能”。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作为一本文艺美学的著作,里面包涵着十分丰富的美育思想。它将文章的“德”放在首要位置,为文章教化天下提出了依据。刘勰的美学思想是继承了先秦儒家、道家的美学思想,加上魏晋时代曹丕、陆机的新的美学思想,用来纠正宋齐时代以门阀世族为主的追求声色享乐的浮靡文风,是给唐代美学作为先驱的开创者。此外还有钟嵘的《诗品》,也进一步发展了美育思想。隋朝时期诞生了《颜氏家训》一书,它在众多的家训著作中,无疑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有名最成熟的家庭教育著作。始作于北齐,成书于隋朝。
魏晋时期可谓是美育思想发展的高潮,在书论以及绘画艺术方面也充满了美育思想,其中以著名书法家钟繇及其主要书论观点为代表,画论美育思想的代表人物顾恺之、宗炳。
中唐时期以来,最具代表的为皎然的诗史观、诗道观、对张九龄的评论,韩愈文艺思想与庄学之关系、韩愈天命观的文学意义,白居易的诗乐合一观及其对文艺才能的看法,柳宗元的奇味说、比兴观、文章鉴赏观,刘禹锡的中道观以及地理意识与诗学思想的关系等。
北宋时期人们开始注重伦理美育,比如周敦颐:以诚为本和孔颜乐处,邵雍的从“反观”到“明心见性”,张载的“大其心”的修养方法与“充内形外之谓美”,二程的从“存理灭欲”到“作文害道”以及朱熹美育思想的基础“天命”与“气禀”的人性论,还有他所倡导的“文从道中流出”,“持敬”的修养方法与醇儒境界。北宋时期不仅重视伦理美育,还提倡艺术美育的思想。如欧阳修从经世致用到重道而不轻文的美育观,苏轼“寓意于物”则乐的美育心胸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育鉴赏论以及有道有艺、辞达的美育表现论。
心学家的美育思想首先是由明代的王阳明提出的,他的思想核心是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良知与致良知。明代的袁宏道提出通俗文学美育思想,认为艺术生命在于真实。明末清初,王夫之的美论,音乐论和审美教育论。
小说美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为叶昼的“逼真”“欲活”“同而不同处”美育观、金圣叹人物性格论和审美教育作用论和清代曹雪芹小说的审美理想与审美人格论,主要是以情为主的审美观。
李渔(明末清初)戏曲论著中的真实性和通俗化,“贵奇创新”“寓教于乐”戏剧美育思想,“填词之设,专为登场”的戏曲接受美育观。
到了近代,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西方文化不断输入,使得中国近代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美学思想开始萌芽。最早传播西方美学的是王国维。它崇奉康德哲学,并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从1904年至1910年先后发表了《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的地位》和《人间词话》等美学论著,把近代西方美学的理论观点运用于中国文学欣赏和批评。与王国维同时的蔡元培,也是较早传播西方美学思想的重要学者。蔡元培的独特贡献在于把美学与社会教育联结起来。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认为宗教无不“扩张己教,攻击异教”,“失其陶养之作用,而转以激刺感情”,“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之纯粹之美育”,力图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用现实世界的人性的信仰来代替对幻想世界的神性的信仰。
蔡元培和王国维虽然都接受西方近代超功利的美学思想,但王国维主张从现实世界中解脱,蔡元培则主张通过美感教育使现实世界和精神达到和谐。
而现代美学的研究则主要分为三个派别。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即美的根源存在于与人无关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特征中,他提出:“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朱光潜主张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他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他认为,“美与善一样,都只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西方的美学是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的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从而成为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会饮篇》等对话中,把美学思想融贯在哲学思想中,广泛地探讨了美与艺术的问题。他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理念”,现实世界是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事物的美也是从美的理念派生出来的,美的理念是“美本身”。
【会计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推荐阅读: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试题与答案09-08
201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08-11
09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11-1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与解决对策08-08
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第二次任务08-05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08-24
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10-27
我的会计师职业生涯规划06-24
会计专业对应职业群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