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精选8篇)
1.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篇一
桂东县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桂东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010年下达中央投资项目)工作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项目相关人员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整个项目的9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可全部在今年11月份全面完工。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强力推进
我县县委、县政府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全力把这一民生工程抓好抓实。该项工作由县政府副县长刘家武牵头,县文化局为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建设局以及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在文化站的建设期间,县分管领导全程参与和领导文化站建设相关工作,解决文化站建设中的种种难题,因地制宜地选择建设方案,确保了乡镇综合文化站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的顺利推进,确保了文化站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机制的落实与实施,确保了建设进度和质量。
二、措施得力,积极作为,效果好
县文化局认真履行乡镇文化站建设责任单位的职责,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办公室主任、文艺专干、文化馆馆长、图书馆馆长为成员的文化站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乡镇文化站项目建设工作。各建设乡镇也都成立了文化站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专人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督促建设进度,监督工程质量,协调解决配套资金,做到半月一汇报,每月一督查。由于我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领导重视,工作到位,措施得力,进度快、质量高,在全市处于前列,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资金管理
我县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作为样板工程来抓,为保证其建筑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落后,我们高标准严管理。一是前期手续、报建手续和招投标手续齐全、程序规范;二是选址合理,所建位置是墟镇人口密集地段;三是9所文化站建设都是高标准高要求规划设计,其中有5所还适当增加了建筑面积,每所文化站的建筑造价都在30万元以上,工程建筑的外墙和内部装修美观、大方、实用;四是加强了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关;五是实行了按进度拨款制度,专项资金专户管理,确保了建设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由于狠抓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整个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城关镇、清泉镇、青山乡、大水乡等7个文化站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进入全面装修阶段,增口乡新坊乡2个综合文化站已接近工程主体建设尾声。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如时如质如量将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抓好抓实。
桂东县文化局 2011年9月13日
2.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篇二
近日,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际瓦在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张宣东的陪同下, 到自治区建设厅听取城乡风貌改造进展情况汇报。
陈际瓦副书记对前一阶段开展城乡风貌改造所做的努力给予了肯定, 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部署, 明确了要求。陈际瓦副书记强调, 城乡风貌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资金缺口大, 目前的工作进度离既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任务, 各级领导要亲临一线指导工作, 到一线督促检查, 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工作计划的引导, 明确工作进度, 倒计时组织工程攻坚, 保证项目的落实;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因素, 抓好关键环节, 多渠道筹集资金, 组织技术力量, 加强结对帮建工作, 强化督促检查;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动员, 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的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以良好的城乡风貌喜迎百色起义80周年。
自治区建设厅厅长宋继东、副厅长韦力平在会上汇报了城乡风貌改造进展情况。
3.有关初选情况汇报 篇三
卫西谛是目前国内很有影响力的影评人,还参加了上一界影像展的评选活动;董冰峰是独立策展人,也做过许多影像的展览和推广的活动;王方是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教授,本身带有学院教育的背景,同时又从事电影电视的编剧工作;周浩是独立纪录片工作者,也是目前活跃在独立影像创作第一线的作者;沈小平是一位资深编辑,有多年媒体工作经验,现任是MAP杂志的顾问。这次影展所邀请的5位审片人各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但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剧情片单元的三位评委王方、卫西谛和董冰峰对今年剧情片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指出一些参赛作品存在的问题,不管是题材上的、叙事上的还是电影手法上的,遇到好的片子,也会让他们很赞赏,总的来说,他们认为入围的十部作品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然而参赛作品的整体水平却比往年有了某些层面上的提高。
4.农场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篇四
**华侨
**华侨农场占地面积4570亩,耕地面积3170亩,下辖9个农业生产队、8个党支部,全场现有412户1417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侨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情况
1、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场文化建设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服务体系,我场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类配套设施日臻完善。目前,我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在上海市侨办的帮扶下,共建有科技文化活动室六间,设有黑板、宣传栏5块,共解决了6个队、973人进行文化活动难的问题。XX年初,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国家政策的知晓率,县委、县政府为我场配备了两套广播设备,我场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又添设了3套广播设备,使场员群众能及时了解国家当前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目前全场共有5个队、785人能享受到听广播的政策。
2、场员文化生活情况
XX年以来,我场共有一、二、三、四、八、九队及老年 协会等建立起了自己的文艺队,并在每年的三、八节、九九重阳节等节日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多次被州侨联、各地老年协会聘请表演。全场民间戏曲、锣鼓、腰鼓、健身舞等特色文化活动得到广泛开展,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XX年,在我场的多次反映下,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过与相关部门协调,为我场场员安装了收视效果好、信号稳定、频道多的数字电视系统,彻底打破了以前场员看电视信号不稳定、收视效果不好、仅能收看八、九个频道的弊端。XX年来,为了丰富场员的知识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我场为场员征订了《车与人》、《云南科技报》、《致富天地》、《华诚果业引种指南》、《中国南方果树》等书刊杂志,进一步丰富了场员的文化知识和科技应用水平。
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XX年来,我场共举办民族民间刺绣培训班2期56人,绣娘为各地销售绣品50幅,增加经济收入近60万元。XX年来,我场为多渠道增加场员经济收入,向通海地区订做了具有华侨特色的水果包装盒,通过包装后的水果价格比原来市场价每公斤增加了2—3元,并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XX年,看到我场水果市场十分看好的文山新龙商贸有限公司及时和我场取得了联系,并得到了合作,以文山新龙商贸有限公司为联系点,把我场的优质水果经过具有**华侨农场的 特色包装后,打入越南等国市场,一方面弘扬了侨场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加强了文化与经济的互促。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投入资金不足、文化建设基础设施不健全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在上海市侨办的帮扶下,目前,我场共建有科技文化活动室六间,黑板、宣传栏5块,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室内仍无桌椅、板凳、音响、刊栏等配套设施,还未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2、场员群众学知识、学技术得不到落实
由于缺乏资金,我场场内仍未建有图书馆、科技活动中心及相应设备,场员群众在学知识、学技术等方面仍得不到不落实。
3、设备不健全,影响群众文艺活动的开展
我场的音响设备都是XX年以前购买的,目前音响设备已老化、破旧、不齐全,文艺队在表演节目时常常因设备的不健全而突然停场或延场,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4、缺乏开展文艺活动大场所
每年的三.八节、九.九重阳节和一些政策宣传文艺等晚会,我场都是在XX年新建的篮球场上进行的,而球场上没有设置舞台和相关设备,更没有雨蓬,晚会常常因缺乏场所很难开展,也常常因下雨、下雪无法进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文化生活。
四、建议和意见
1、虽然我场已为各队征订了各种报刊杂志,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由于人多手杂,很多报刊杂志在流传中会逐渐丢失、有去无回,建议上级部门给予划拨我场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建盖一幢图书馆或科技文化活动中心,进一步丰富场员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对我场现有的六个科技文化活动室给予配备桌椅板凳、音响和刊栏等设备。
2、建议上级给予划拨专项资金,在我场建一个文艺活动大场所,并设有舞台、雨蓬和相关设备。
3、建议上级部门加强与各侨场甚至各国华侨华人的联谊,使之在各侨乡区建立具有华侨特色的文艺队,并对表现突出、有文艺天赋的归侨侨眷给予保送培养。
4、建议上级部门在华侨农场体制改革中给予设置华侨管理区文化站,增设1至2名华侨文化宣传专干行政编制,更好地为广大归难侨服务,进一步规范华侨文化建设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把华侨文化远远流传,使华侨文化不因农场的改革而发生蜕变。
五、下步工作打算
1、着力打造文化人才队伍。一要重视基层业余文化队伍建设。注重培育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和“热心人”,发挥其引领作用。加强对业余文化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既要提高 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又要指导他们组织开展各种业余文化活动,让文化活动更有活力。二要推进文化交流。整合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开发和拓展文化消费市场,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2、不断丰富场员文化生活。一要创新活动载体。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特色文化示范村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如乡风文明建设、歌舞大奖赛、科技讲座、农民运动会、图书和科技下乡等。二要建立活动制度。要为群众文化活动搭建好交流、展示平台,建立相关活动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三要丰富活动内容。续组织文化“三送下乡”活动,认真总结几年来文化下乡的经验,常下乡,为场员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要积极组织、引导、鼓励传统民间艺术活动。结合农场民间传统习俗,利用节庆日、集市等,开展以反映农场、农业、华侨为题材,以表现农场新风貌为重点,具有特色的文艺活动。
3、营造良好文化发展氛围。转变观念,统一认识。要从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侨场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4、努力改善文化发展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一要增加经费投入。积极向上级争取帮扶资金,把农场公共文化建设列华侨事业费项目,并逐年增加,做到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有保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经费有安排,基层文化活动经费有落实。二要用好用足上级政策。要抓住机遇,用足用活上级的扶持政策,积极包装项目,争取资金补助和政策倾斜,尤其是要加快农场图书馆建设,努力改善我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局面。
国营**华侨农场
5.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篇五
近年来,在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积极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和《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层的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总体来看,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体现,民间文化有所弘扬,文化市场渐趋繁荣。现将我县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宣传文化管理队伍。在县委宣传部行政编制人员中(包括参照公务员管理办法),(二)新闻广播专业人才。
(三)文化、文艺专业人才。
1、机构设臵:县文广局内设办公室、社会文化艺术股、宣传电影股、文化市场管理股4个职能股室。下设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剧团。
2、编制:目前,文化系统有干部、职工71人,文广局机关16人,文化馆8人,博物馆6人,图书馆9人,采茶剧团32人。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38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的10人。各乡镇在机构改革中明确了文化站的编制为1人,7个乡镇有文化站长,统一隶属在社会事务中心。
二、我县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教育,注重学习,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得到提高。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条列、两个务必、先进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学发展观等学习教育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不断建立健全学习制度,通过中心组学习会、单位支部学习会议、中青年干部培训、专题知识讲座等多种有效形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在新闻系统中,重点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了对新闻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加强培训,注重实践,队伍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近年来,我县以提高队伍操作到位、破解难题的能力为重点,坚持培训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不断提高广大宣传文化队伍的工作水平。制定专业人才培训计划,有步骤、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宣传思想文化人才进行了培训。近几年来,我县组织新闻理论与实践讲座3期,参培人员100余人次;文化人才培训班2期,参培人员80余人次。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干部和专业人员通过参加业务技能培训、攻读中央或省委党校函授学院的大专、本科学历等渠道,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进一步提升了大余的知名度。如《村长家的婆娘们》、《茄子辣椒吊叮当》等,特别是《村长家的婆娘们》代表赣州市参加全省廉政文艺调演,荣获演出、创作一等奖,受到省文化厅领导的表扬,并被选赴京参加演出。2009年9月11日,在北京中国剧院成功演出,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广大观众的好评。也开创了大余采茶剧团演出史上最精彩的辉煌,更写下了大余文化建设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完善机制,注重培育,队伍的素质结构得到优化。近年来,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完善用人机制,大胆探索,创新方法,不断拓宽选才、引才渠道,努力吸引优秀人才到宣传文化队伍中来。一是面向全社会招聘人才。县广电局面向社会公开选拔节目播音等专门人才等。这些人员到岗后,经过实践磨练,已成为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二是跨部门选调人才。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从相关部门单位选调了一批文字功底扎实、理论水平较高、且有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优化结构,充实力量。为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深化改革,注重实效,队伍的工作潜能得到激活。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了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在围绕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培养了一批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继续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树立了我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正确把握改革方向,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为优秀人才发挥才智、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五)县、乡(镇)领导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意识有所增强。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县城兴建了文化中心广场,全县建有综合文化站5个,并配备有图书、电视、电脑、阅览室等设施,特色文化村1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0个,农家书屋31个,县委宣传部、文广局等部门在每年都能利用重大节(庆)日、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了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如组织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送图书下乡等。尤其是自2006年举办的大余县农民文化艺术节,活动规模大,群众参与度高,文艺节目多姿多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深受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成为大余文化艺术的靓丽名片。此外,县委、县政府为了更好地向外界推介并打响大余文化品牌,还举办了大余旅游文化节和赏梅节,走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精品路线。
三、我县基层传文化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基层宣传文化及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家、省、市的总体要求相比,差距很大,问题不少,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乡镇、村干部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甚至不知道宣传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导致于不想抓、不愿抓的局面。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长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认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抓不到点上,出不了成绩。
2、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虽然,中央、省上制定和提出了关于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地方政府文化事业的投入幅度不是太高。尤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与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严重失衡。
3、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村级文化设施基本处于空白。截止目前,全县11个镇,已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站只要3个(南安、吉村、内良),另有2个主体建筑已完工,正处在装修之中,真正投入使用的只要1个(内良乡综合文化站),其它2个综合文化站基本处于闲臵状态。105个行政村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4、基层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群众对文化活动方面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首先基层领导干部缺乏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过于单调、匮乏,导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先进文化如何能够占领基层乡村阵地?不少干部群众对此十分忧心。这种现象,固然与大多数群众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有关。但主要原因则是基层干部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调动不了人民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文化活动后继乏力。绝大部分乡镇没有专业创作人才,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人才。文化站专干不健全,全县11个乡镇,有专职文化站长的只有7个,还有4个乡镇没有文化站长,文化工作由乡镇临时指派人员负责。而在文化站工作岗位的人员,多数时间也是在从事乡镇的中心工作,不专门从事文化站工作。没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总体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高,且大多身兼数职,工作处于应付状态。文化部门缺乏对文化工作者系统的业务培训,基层文化工作者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出外开阔眼界的机会少之又少,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很难有所作为。人员编制、经费支持、活动场地等得不到落实,文化活动开展没有发展后劲,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6、队伍素质整体不高。一是“先天不足”。全县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来源比较杂,科班出身少,第一学历大专以上的比例不高,大多是工作之后再进修、再深造取得的。二是“专业人才少”。尤其是宣传文化部门调进来的干部中,绝大多数没有学过宣传报道或文化管理方面的专业,只能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好多干部刚调进来,一时无法适应,工作上面“眉毛胡子一把抓”,费时费力抓不到点子上,工作上很难打开局面。三是属于“大家”的人才太少。在宣传文化领域能够担当起懂专业、能带头的人才少,特别是有影响力、知名度的“大家”类的人才更少。
7、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看,一些学科和专业人才断层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高中级专业人才年龄构成偏高。40岁左右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比重较小。从专业结构看,就文化系统而言,有些专业如:戏剧创作、编剧、文化市场管理人才、文学创作性人才等相当紧缺。从知识结构看,有的学科和专业人才学历结构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不少人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缺乏发展后劲。这种人才结构,很难适应和满足目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8、民间文艺团体缺少机制管理。近几年来,我县民间文艺团体在我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成为繁荣发展全县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由于长期以来对民间文艺团体的作用、地位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管理。平时也没有什么扶持的政策措施等。目前对民间文艺团体的管理处于无序、松散状态,影响了其作用发挥和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和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储备是第一储备、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理念,切实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大力支持的抓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要把人才建设工作列入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考核内容,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每年要对系统内人才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工作业绩、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岗位职能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调控、中长期规划和督促协调等工作。
(二)重视培训。在抓好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以培养拔尖人才、复合型人才为重点,以培养中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要加强教育培训。整合培训力量,创新教育形式,组织人才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促使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制度,每年至少举办1次馆、站文化专职干部学习交流活动,县、乡(镇)文化专职干部每年至少参加2次集中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宣传文化干部出外考察学习1次,进一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转变观念,有助于在工作实践中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逐步将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考证进行挂钩,调动各类人才学习的积极性,使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各类专业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15天。二是要注重实践培养。大力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继续举办好农民文化艺术节、赏梅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重视在宣传文化重点工作、重大课题项目中培养人才;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下基层采访、演出、体验生活等有效形式,选派宣传文化干部到艰苦环境和重要岗位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充分发挥有专业知识、懂行业管理人员的带动作用,通过对中青年宣传文化人才骨干进行传、帮、带,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三是要抓好个性化培养。充分发挥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各类协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重视用人单位的作用,促使岗位成才;重视高等院校的优势,抓好专业化教学;重视各类行业组织、学术团体的作用,整合资源,促进人才建设;重视培养民间文化人才,突出以师带徒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三)完善机制。一是要建立人才公平竞争机制。深化宣传文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建立动态管理的长效用人机制。推行专业技术人才聘用制,按岗选人,竞聘上岗,奖优罚劣,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评价体系,对宣传文化人才实行“业绩文化”评价,真正形成“重业绩、重能力”的用人氛围,并作为提拔任用的依据。鼓励企事业单位对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和承担重点文化项目的带头人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对特殊专业岗位上的优秀拔尖人才,经批准可以实行高薪聘用。二是要建立人才合理流通机制。省、市、县、乡镇宣传文化干部实行上挂下派,增强机关干部的实践能力,拓宽基层干部的视野范围;加大宣传文化系统人才交流力度,理顺各级宣传部与“宣传口”单位的干部使用渠道,为激发宣传文化干部的干事创业奠定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拔尖人才给予奖励。继续开展“三优两品牌”(优秀记者、优秀编辑、优秀人才,品牌栏目、品牌活动)评选活动,对高学历、高职称、有专长和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要重视对民间文化艺人的有效管理,对优秀民间文化人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特别是对一些濒临灭绝的民间文艺项目和艺人进行重点扶持,推动民间文化艺术有序健康发展。建议中央、省上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宣传文化人才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倾斜。四是要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根据宣传文化系统的职业性质、职业风险、对社会的累积贡献度等特点,实行具有宣传文化人才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住房、津贴制度和补充养老保险等制度,使编制内外的宣传文化人才在享受养老保险、经济适用房等待遇及社会保障上地位平等、待遇公平。对学有所长、贡献卓著的专业人才要优先缴费,在住房、职称等方面给予倾斜。要保证宣传文化专业人才的工资福利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做到“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等激励机制。为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乡镇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篇六
来源:考试吧(Exam8.com)2007-11-6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青岛远播文教,独占校园文化建设之紫巅
显华夏文明之风,展中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意蕴,用艺术诠释现代文化教育之理..平安中小企业贷款shop.pingan.com
缺钱不愁人,平安帮到您!平安中小企业贷款,全凭信用获贷款,资料齐全,一天便可到..百度推广
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纪委关于廉政文化建设有关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特别在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中,按照树立奉献、服务的价值观;弘扬创新、务实、和谐、清廉的团队精神;塑造学习型领导、知识型队伍、廉政型机关;恪守真心做事、诚信做人的人生格言;实现创一流机关、干一流业绩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理念,结合我镇自身实际,突出重点,多层次、全方位组织开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在机关营造了尊廉、崇廉的良好氛围,机关作风展现出新的面貌,队伍战斗力有了新的提高,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注重“三抓”,实现高标准定位: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提上了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之中,全面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抓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镇上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纪委书记任副组长、镇纪委及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纪委书记专门负责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了《上秦镇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安排意见》和《上秦镇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及主要任务,使廉政文化建设做到了机构、人员、活动、措施、经费五落实。
二是抓建设重点凸现工作特色。结合我镇办公大楼新建的实际,我镇将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板面设计制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年初开始,镇党委、政府就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组织相关人员四处“求经问宝”,在汇集各方有益经验,多方征求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及区上领导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廉政文化板面制作的整体规划和构想,即:紧紧围绕廉政文化这一主题,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和构建和谐社会,将“创新务实”的甘州精神融入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各个环节,以和谐、创新、务实、清廉四个篇章为主线,采用书法、国画、漫画、廉政图片等表现形式,以淡雅、别致的风格突出我镇廉政文化进机关的整体特色。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策划设计,9月份,我镇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全面铺开。至目前,共投资1.8万元在政府办公楼内共悬挂大小廉政文化宣传板面44幅,其中和谐篇10幅,创新篇11幅,务实篇11幅,清廉篇10幅,营造了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是抓经验总结提升建设标准。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很多单位和兄弟乡镇已走在我们的前面,为了把我镇机关廉政文化搞出水平、搞出新意、搞出创新,镇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到机关廉政文化活动搞得好的市工商局、火电厂、国税局、区电力局等十多家单位和兄弟乡镇进行参观学习,吸取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广泛的学习参观,博采众长,使我镇机关廉政文化品位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强化“三个主体”,确保深层次覆盖
紧紧抓好镇领导、干部、干部家属三个教育主体,紧扣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内容的家庭美德教育;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在镇领导班子中通过组织学习党纪法规和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反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领导干部“三个能力”的提高,即把握全局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以及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全体干部中开展以听反腐倡廉教育报告、看反腐倡廉电教片、谈心得体会、观警示教育基地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干部家属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领导干部配偶廉政思想教育。通过发一份倡议书;签订一份《家庭廉政公约》;编印发放一批宣传资料;召开一次廉内助座谈会;举办一期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她们当好廉洁自律的监督员,动员她们主动过问配偶的思想动态、费用开支、社会交往等的情况,时时“把廉脉”、“敲廉钟”。
通过学习教育,转变了机关党员干部对廉政文化建设认识上的偏差,增强了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维护党的纪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三、围绕“三个重点”,加强阵地建设:今年以来,我镇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狠抓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工作。
一是建活动阵地。健全完善了机关干部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活动室。图书室藏书达到了2750册;集图书借阅、文体活动、电化教育为一体的机关干部活动室电视、VCD、卡拉OK、棋、牌等设施齐全,为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文化知识、开展文体活动、组织电视电化教育提供了良好场所。
7.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篇七
目前, 广西工艺美术行业产品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 从业人员近150万人, 年销售值约为200多亿元。
近年来, 我们通过培育和构建工艺美术行业特色区域, 加强对行业产业的规划和引导, 有效地促进了广西工艺美术行业步入产业化的发展阶段。目前, 广西获国家级特色经济区域授名的有3个:博白县——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北流市——中国陶瓷名城、钦州市——中国坭兴陶之都;还有一批省级特色经济区域。
在广西工艺美术产业版图上, 我们形成了北海贝角雕、桂林木根雕 (纸扇) 、钦州坭兴陶、博白编织工艺品、北流艺术陶瓷、河池铜鼓和金属工艺品、百色壮锦和绣球、凭祥红木家具、梧州人造宝石等产业集群区域板块 (见图1) 。
在具体的品类中, 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玉石类为例, 广西现有龙胜红碧玉、恭城平安玉、岑溪金沙玉、玉林北海的南流江石、防城港五彩石、贺州荔枝冻等玉石类等小集群。
二、乘势而为, 牢牢把握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 广西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目标任务。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工业发展规划中, 把工业美术产业发展列入工业结构优化调整振兴行动计划和工业富农行动计划当中。2014年, 工信部关于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这些都给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广西工艺美术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刘云山 (前一) 郭声琨 (左三) 同志视察钦州市坭兴陶企业
我们敏锐地把握机遇, 统一全行业认识, 发挥体系完整的资源优势, 乘势而为, 举全行业之力, 将大力发展工艺美术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 以全面推进和优先发展相结合、传承保护与发展提高相结合、创新发展与吸收引进相结合、突出特色和发展比较优势相结合为发展原则, 加快发展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和提高行业服务效能, 促进工艺美术产业的协调发展。
2013年6月19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访华期间, 苗绣团扇被作为联合国全体驻华工作人员赠送给他的礼物。
广西联社主任黄荣健 (左一) 陪同钱桂敬副主任 (前中) 与全国政协副主席 (原广西区政府主席) 马飚 (右一) 及自治区部分领导巡视广西首届工艺美术优秀作品暨大师精品展
三、踏石留痕, 扎实工作, 抓好五个关键环节
(一) 抓政策引领。
2013年, 在原自治区政府马飚主席亲自指导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纳入了自治区政府的立法项目, 自治区二轻工业联社承担了《办法》的起草、编制工作。《办法》以主席100号令, 于2014年3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这是广西工艺美术界期盼多年, 第一部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和发展而颁布的行政性法规。《办法》理顺了关系, 明确了自治区二轻工业联社在工艺美术方面的职责, 一是协助传统工艺美术主管部门开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的具体工作;二是负责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办法》颁布实施已来, 效果显著, 部分市级联社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贯彻落实。
(二) 抓平台建设。
近年来, 我们以展览展会、项目申报、大师精品工程、产业集群建设和《广西卷》编撰为载体, 完善工艺美术发展的服务平台建设。
步正发主任 (中) 、杜同和副会长 (右2) 在广西联社领导陪同下, 了解基层“精品创作工程”情况
2015年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创作工程第一期学员合影
1.展览、展会常态化, 创设的“八桂天工奖”成为广西工艺美术业界有影响、最权威的新品牌。截至2014年, 自治区二轻工业联社联合有关单位已成功主办三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暨大师精品展览。每届展览均有上万件作品参展参评, 参展人数和规模逐年攀升, 参展作品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 累计有1000多件作品获评广西工艺美术行业最高奖——“八桂天工奖”。成功承办了两届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广西艺术作品展览工艺美术类作品展览, 选送了1000多件工艺美术类作品参展参评, 近200件作品获评自治区政府优秀作品。目前, 广西已基本形成自治区、市两级工艺美术展览平台, 为各类别、各层次的工艺美术创作者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平台。此外, 广西还组织工艺美术企业参加各类全国工艺品交易会、博览会等, 依托各类展览平台, 有力地推动了业界的合作与交流。2009-2014年, 广西工艺美术作品累计获国家金奖63个、银奖116个、铜奖158个,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8项。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崭露头角。
2.开展促进工艺美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扶持项目申报工作。2011年起, 在自治区工信委的支持下, 我们理顺了工艺美术产业项目申报工作关系, 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调研指导, 组织举办多期项目申报培训班, 基层联社帮扶工艺美术小微企业的服务效能显著提升。2014年广西工艺美术行业获批项目18个, 落实专项资金895万元。
广西工美大师黄老三的缅甸楠木巨型木雕《八骏雄风图》, 作品重达14吨。
3.组织开展大师精品创作工程,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我们从2012年起, 在北海、钦州的试点成功, 2014年在全区全面铺开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创作工程活动。这项工程被列为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项目, 并纳入了自治区财政经常性专项科目预算支持。充分发挥工美大师和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引领作用, 通过“带徒传艺”, 培育工艺美术人才。截至目前, 广西已成功组织开展了三届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创作工程活动, 成立了162个精品创作小组, 141项创作取得成果, 43项创作获奖。专项资金绩效考核我们获得94分的优秀评价。2015年, 大师们的参与热情更是空前高涨, 精品创作组数量实现了“翻番”。
《广西卷》主编蒋廷瑜 (前排中) 及各品类执行主编颁发聘书现场
4.着力于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 已形成20个特色经济区域, 其中8个为工艺美术产业特色经济区域。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 集约经营的竞争力得到充分体现。
5.《广西卷》编撰工作有序推进。《广西卷》编撰工作领导小组于2014年2月成立, 主要做成了三件事:第一, 组织体系先进。建立起从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挂帅、一直到市级分管副市长及相关部门参与的、较为完善的编撰组织工作体系, 形成政府主推, 部门主管, 协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的合力;第二, “纲举目张”, 组建队伍。确定了《广西卷》包括各品类篇的编撰大纲, 落实了主编、各品类篇执行主编, 以及各篇目的专业编撰团队, 工作有序展开;第三, 资金基本落实。落实了编撰工作专项经费300万元。
(三) 抓人才培育。
广西累计进行了六届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 其2014年第六届评审工作, 由自治区二轻联社依照《保护办法》独立组织。目前, 广西现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31人, 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人。累计评出高级工艺美术师85人。我们出台了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 规范其带徒传艺;举办大师培训班, 提高大师创新能力和创作素养;组织大师们赴台湾和其他省 (区、市) 学习交流;推荐和培育国家级工艺美术人才。我们采取多种方式, 完善养育本土工艺美术人才的长效机制, 带动全区行业的繁荣和持续发展。
(四) 抓协会组织。
2006年组建广西工艺美术协会以来, 我们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支持成立了6个市级工艺美术协会。省市两级协会, 在行业自律, 组织行业企业参加各类展评、展示、展销活动, 工艺美术理论学术研讨, 工艺美术教育培训和交流, 企业宣传和作品宣传及组织学习贯彻实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等方面, 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 抓资金保障。
“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近年来, 我们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持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截至2014年, 已获得“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创作工程”财政专项资金140万元;传统广西工艺美术行业扶持专项资金265万元;《广西卷》编撰专项工作经费300万元等。
广西工艺美术产业总体上, 仍然属于基础薄弱、欠发达地区。近年来, 广西工艺美术产业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区域民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形态, 有如雨后春笋, 蔚为壮观, 呈现出乘势而上、来者可追的喜人状态和后发的蓬勃生机。我们有信心将广西工艺美术产业努力打造成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新名片!
8.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篇八
为加强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密切高校干群、师生感情,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湖北省委决定今年在全省高校开展“两访两创”活动,即高校管理干部(重点是院系和机关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访谈所有教师,教师访谈所有学生;创基层党建工作先进,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争做优秀人民教师,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活动方案要求,“两访两创”活动分为先行试点、全面铺开和总结表彰三个阶段。从今年5月份开始,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黄冈科技职业学院等八所高校开展了先行试点活动,目前试点已结束,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张昌尔同志在听取专题汇报后,对前期的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活动全面铺开准备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在高校开展“两访两创”活动,提出院系以上领导干部要访谈所有教职工,教职工要访谈所有学生,做到两个“全覆盖”,这是省委加强高校群众工作的一个创新之举,在全国是第一家,我们在充分肯定试点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为活动全面铺开提供重要借鉴。
张昌尔同志强调,试点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成果的巩固和运用工作则刚刚开始。要进一步做好访谈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工作。要着力建立健全高校科学民主决策和管理机制、师生诉求表达机制、社情民意调研制度、领导干部接访和走访机制、校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突出问题综合协调机制、困难师生的帮扶机制等。要继续把“两访两创”作为做好湖北高校群众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稳定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来抓。为确保活动全面铺开有序开展,省委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高校工委要抓紧时间做好全面铺开的有关准备工作,重点做好顶层设计,抓紧动员大会的筹备,以及发挥好试点高校的引领示范作用。
张昌尔同志要求,在活动全面铺开后,要切实兑现两个“全覆盖”的承诺,对长期在外学习的教师和求职的毕业生,可以采取电话、QQ、飞信、电子邮箱等方式开展访谈,确保一个不漏。要高度重视领导、专家带头访谈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访谈工作深入开展。要将访谈活动和日常工作统筹推进,做到两促进、两提高。要在活动中解决了一批问题、出一批成果。
【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职工先进职工文化建设情况汇报07-25
成人文化总结建设情况11-22
农村文化建设汇报08-14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情况汇报06-25
街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情况汇报10-29
公安文化建设汇报材料10-16
廉政文化建设汇报新10-23
供电企业文化建设汇报11-12
强调建设文化强国思想汇报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