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点

2024-09-19

初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点(共15篇)

1.初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点 篇一

文艺复兴影响:①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②人文主义思潮的宣扬,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制度,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大潮。

③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①思想上:给封建思想以沉重打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宣扬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打下了基础

②政治、经济上: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高涨,为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化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掀起了世界文明的新 篇章,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④自然科学上: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性: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抛弃宗教;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古代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也保存了下来

2.初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点 篇二

一、夯实主干知识, 实现课本知识网络化

奥苏伯尔认为,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 这就是迁移。所以, 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我们只有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 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只有依托在历史规律中才不会成为无根的浮萍, 才能实现有效记忆。因此, 读书、巧学、抓线索、成体系, 课本知识网络化, 成为迁移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 笔者以简明扼要、便于记忆、善于区别为原则, 以每节或某一单元要素为专题, 上课后把各课知识结构图发给学生, 让学生对照结构图用8—9分钟时间看课本把握重点和难点。教师重点分析知识要点, 明确指出如何识记、理解、掌握不同知识点和常见错误, 并明确历史知识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 新旧知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让学生按照本课标题、子标题来理清人类历史发展的线索, 建立起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等方式, 指导学生对照每一课内容标准, 进行仔细分析, 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加强教师的指导, 达到历史科学习方法化、技巧化

吴卓教授1927年做的迁移实验, 证明教师在学习的指导方面对学生学习迁移的作用。实验表明:有指导的练习比无指导的练习迁移效果好。因此, 教师首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理解、分析、概括、解决历史问题。如在讲授《中美关系正常化》时, 可采用标注法, 让学生尝试标注原因、过程、影响等。然后可用投影仪展示学生标注的内容, 再让学生对照标注的要点进行简评, 这样学生知识构建就水到渠成了。掌握了学法, 学生自然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其次要加强解题的指导, 通过讲案例或习题, 分析知识迁移过程, 把解题的步骤、技巧、策略, 以及审题和检查的方法教给学生, 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三、加强训练, 排除思维障碍, 使历史知识题目化

“我听见了, 就忘了;我看见了, 就领会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通俗地讲就是“心动不如行动”, 就是要培养“做”的能力。实验表明:有指导的练习比无指导的练习迁移效果好。同样, 练习比不练习迁移效果好。有针对性的训练,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笔者针对每一课的内容标准、重难点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进行迁移目标训练;同时尝试让学生自己命题, 先模仿后独创。这样就做到把知识训练、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相结合, 以高屋建瓴的形式去把握知识。每次训练后, 笔者都及时总结反馈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 对试卷错题进行思考, 让学生总结失分原因;并印刷错题, 让学生重做, 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及时查漏补缺, 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四、关注生活, 寻找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点, 形成知识与能力的运用化

历史上发生过的事, 现在还在继续发生, 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 而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如现在世界各国的争端和战争, 回顾历史, 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 所以要学好历史, 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 要从现实中去理解历史, 以历史来关照现实, 关注现实热点,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 在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时, 笔者通过联系今天台湾的现状, 分析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 科学预见台湾的未来, 在学生深处牢固树立祖国统一的意识。同时为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 让学生从历史的学习中获得思考、受到启示, 笔者及时挖掘感动点, 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感动之情。如讲授《香港澳门的回归》时, 笔者要求学生模仿闻一多的诗, 写一篇有关台湾的诗歌。如有名学生写道:“历史上我曾遭受过多少苦难╨炮火无数次在我的身躯上燃烧╨母亲啊!但我未曾叫过一声苦痛╨因为我知道, 您是我坚强的后盾╨面对列强, 您也是千疮万孔, 却依然斗志昂扬╨如今, 我如浮萍, 孤身一人在海洋游荡, 与您隔海相望╨我, 是您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但您却依然以您宽广的胸怀╨用一国两制呼唤我回家╨我知道我始终是您的孩子╨所以我为您申奥助威, 为您的强大而高兴。╨我也会成为您的骄傲, ╨做中国太平洋上一颗闪亮的珍珠。”读后让人感受到了学生受到的心灵震撼。

以上四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讲述每一节课笔者都严格按照这四步进行,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初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点 篇三

一、设计历史学习活动主题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历史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和设计历史学习活动议题。在选择历史学习活动议题时,我们教师应该注意的是:(1)历史学习活动主题具有操作性;(2)历史学习活动主题具有针对性;(3)有助于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历史学习活动主题课中,应制订历史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目标。例如,《寻访“丝绸之路”》一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通过识读丝绸之路地图和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在最新的中国地图上准确找出丝绸之路的途径路线。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通过使用地图等工具书和查找有关资料,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二、促进历史程序性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

历史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理解”这一环节,抓住历史事物的实质,从本质上把握历史知识。“理解”的主要表现行为是推理和解释(包括转换),常用概述、说明、归纳、阐明等行为动词加以表述。“会用”成为衡量学生“理解”所学历史程序性知识的方式之一。在促进学生历史程序性知识的“理解”方面,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教师示范与学生说出示范步骤相结合;(2)教师在示范时,要把程序的各个步骤充分展开,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操作的结构与特点,能更好地观察、理解、模仿;(3)降低历史程序性知识的示范难度,防止历史信息资料(史料)负担过重;(4)引导学生回顾并利用已掌握的有关技能;(5)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事例。

三、历史变式练习设计的教学策略

历史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编制各类习题,给学生以思维的训练。教师可利用“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模式,通过设计新颖而思考性强的历史变式练习题,将学生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并维持学生的练习动机;(2)及时提供反馈信息;(3)设计好变式练习,使历史变式练习具有相似性、变化性、连续性和反例性;(4)教会学生正确选用历史变式习题的练习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练习动机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有利于保证历史程序性知识的准确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转化,提高学生运用技能的自立性、灵活性、创造性。

四、历史概念学习的教学策略

历史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

历史的具体概念比较简单,如历史新教材中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戍变法、三大改造等历史概念就属于此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寻找更多的“正例”和“反例”。“正例”有助于确证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反例”有助于剔除历史概念中的非本质属性。

定义性历史概念的学习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教学策略:(1)“定义——例证”法:指首先学习、理解概念的涵义和概念的本质特征,然后用适量的典型例子(即例证)作分析说明和应用的策略,比较适合采用接受式学习;(2)“例证——定义”法:指首先学习、分析概念的若干例证,然后从例证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学习策略。

4.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四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开展殖民掠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生贵族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掌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来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总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意义: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1689年,为限制国王权利,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b.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2.<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为限制国王的权利,确定议会的大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后的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这就使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3.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英国采用海盗方式,在海上进行抢劫活动.16世纪晚期,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开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扩张过程中,英法荷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最后,英国战胜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4.来克星顿的枪声和美国独立

a.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b.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整编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c.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d.1777年,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美军打败英军,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e.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f.意义:

1.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独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实行总统制,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它同时又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5.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6.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和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791年6月,奥地利和普鲁士采取军事行动,帮助路易十六镇压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统治,9月,法国军队也把外国军队赶出国境,并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后,法国政局动荡,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对外打击反法联盟,扩张法国势力.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敲响了帝国的丧钟;在莱比锡战役中,法军再次惨败;1814年反法盟军开进巴黎,帝国灭亡.7.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场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革命,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出现于棉纺织业.进程:a.18世纪六七十年代,珍妮纺纱机,水利纺纱等机器相继问世;80年代,水利织布机的出现

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气机,1785年,这种蒸气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从而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c.蒸气机的使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汽船和火车机车相继诞生.d.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8.工业革命的影响

影响: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c.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9.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论研究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联系在一起,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意义:使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0.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 北部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南部实行大种植园经济,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双方在关税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意义:使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为摆脱落后状态使俄国成为近代强国,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内容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行学校教育.它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农奴主推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作用: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861年改革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发展极其缓慢.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一块份地.它实际上是一场沙皇自上而下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用: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12.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主要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意义: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世界历史>第二册

1.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成就:a.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和提炼,石油,电力和煤炭构成了三大能源.b.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德国的西门子创制了第一辆有轨电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导致了汽车和飞机的试制成功.c.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 19世纪中期,发明了有线电报;19世纪晚期,有线电话和无限电报也研制成功.影响: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19世纪晚期,随着生产力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其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美国和德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英国和法国由于技术装备落后和过分依赖殖民地,经济发展缓慢,工业生产被美国,德国赶上和超过.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竭力进行武装扩张,促进了经济发展;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仍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和主要成员

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来参加到协约国一方)

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西线三大战役

1914年6月底,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西线三大战役:交战双方是英法和德国,分别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5.美国参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大战爆发时,美国利用中立的地位与交战国做生意,通过出售军火,提供贷款,大发横财,国力大增.1917年,在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时候,美国加入协约国,终于参战了.美国的参战无论在政治,军事还是财力方面,使协约国受益极大.一战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6.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经济陷于全面崩溃,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用武力镇压革命群众.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亲自领导下,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推出”一战”,颁布了没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土地法令>.苏联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28年和1933年的两国五年计划,其重点都是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1937年苏联基本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同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7.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919年1-6月,参加国有27个,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成为和会的主宰.其主要内容有: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分别和德国盟国签订一系列和约,它们和对德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决定成立制裁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0年成立,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和约内容见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35页)

8.华盛顿会议

在美国倡议下召开,共有九国国家参加,美,英,日三国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签订了<四国条约>,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属地的权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实际上成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有三大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其内容有:金融方面,首先从金融业开始,使私人现款重新流通;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拨款补偿;工业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社会赈济方面,新建许多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评价: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b.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希特勒的上台执政,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成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11.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a.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建立和强化了法西斯专政,疯狂对外侵略;

b.英法美的纵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联军民英勇捍卫国土,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1942年初,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开开罗会议,发表了<开罗宣言>,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美,英,苏在伊朗德黑兰举行了会议,确定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达成重大协议:德国由美苏英分区占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2.二战后苏联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措施和影响

从1946年起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在斯大林领导下,集中精力恢复并发展经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是苏联工业的发展重点.苏联人民取得了经济振兴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业有较大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13.”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967年,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互相间的合作,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发起建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欧共体”建立后,成员国数目不断增加,相互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欧共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14.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美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抵挡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冲击,控制西欧各国.为了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包围,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世纪50.60年代,发动了侵略朝鲜和越南战争.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立的增强,苏联也走上了霸权主义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末,苏联出兵占领了阿富汗,企图建立在南亚和波斯湾地区的霸权;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两国本身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苏联力不从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变称霸政策.15.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战后亚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5.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五

2.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两会”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

1993年,两会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7.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 篇六

1.背景:

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①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②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7.初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点 篇七

PCK被誉为教师专业化的显著标志,大量研究表明,是否拥有PCK是区分学者与教师、高效教师与低效教师的主要依据。可以说,“学科教学知识不断完善、学科教学认知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近一年来,笔者以优秀教师A、普通教师B为对比样本,通过开展“同课异构”等教学活动获得第一手资料,对初中历史教师PCK的生成进行了粗浅的研究,现就PCK的构成要素——关于教学内容的知识、关于教学对象的知识和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这三个方面谈谈认识,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教学内容(即“教什么”)的知识

格罗斯曼认为,教师应具备关于一门学科教学目的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关于学生学习哪些重要内容的知识或观念。这一统领性的观念在教学决策中起到“观念地图(conceptual map)”的作用,它是决定教学目标、恰当的教学策略和选取教材、评价学生的基础。初中历史学科的课程内容是什么?每一节课又应当有哪些教学内容?看似简单的问题,其答案未必是唯一的,“统领性观念”不同的教师在处理上述问题时一定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为例,A、B两位老师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及设计如下:

准确定位教学内容“应源于对学科知识、教学目标的知识和信念、关于课程和教材的知识、学科性质、社会文化、特殊背景知识等的综合考虑。”只有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内容,才具有分明的层次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才能引导师生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规范作用。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作用。从上表可知,A老师能够紧扣课标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做到重难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B老师的教学重心则落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进程、影响及拿破仑战争等知识点上,明显偏离课标要求,说明该教师的课标意识不强、教学内容的确定有偏差,由此所导致的教学效果的差异也是可想而知的。

生成关于教学内容的知识需要经历三个程序:

首先,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科知识。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辅、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期刊等,要广泛涉猎历史小说、乡土资源、影视作品、遗迹遗址、网络资源等,从而深刻理解初中历史学科的内容、价值、性质、产生过程、知识间的联系及整个课程结构,并能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合,从而为下一步的选取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要科学选取学科知识。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鉴别、取舍能力,要从初中历史学科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以贴近初中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原则,以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在极为丰富的学科知识中选取最有必要、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选取的原则有:第一,针对性,即围绕教学重难点来选取,要深入浅出地运用经典材料来引领学生形成鲜明、生动、形象、具体的历史表象和历史概念。第二,情趣性,即选取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从而加深学生印象、深化理解运用。

再次,教师要恰当转化学科知识。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丰富多彩、角度多维,若千篇一律、原汁原味地传授给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教师要立足学情,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转化方法,如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和基本线索等可以采取讲述、演示、自学等形式;对于历史概念、规律、评价等,可以采取讨论、探究、课本剧等形式。

二、关于教学对象(即“教谁”)的知识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有何特点?思维品质有何特点?其认知水平又达到何种程度?这些都是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策略时必须考量的因素。在执教《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时,A、B两位老师都注重引入材料、创设情境来处理相关知识点:

A老师在处理“《人权宣言》的内容”时,是这样设计的:

材料: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

上述材料主要来自教材且阅读障碍较小,设问与课标要求一致,体现出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考查基础知识与学科能力相结合的特征,与初中阶段教学要求和南通中考命题趋向吻合度高。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教师指导恰到好处,目标达成度高。

B老师在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时,运用了下列材料:

在拿破仑统治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一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问题:根据材料,请你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影响。

上述材料引自史著,严谨规范,设问指向明确无歧义。但是该材料的阅读要求高,且与教材的离散度较大,初中学生很难做到理解准确、分析到位。从课堂教学来看,B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材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颇有“小马拉大车”之感;学生的答题情况也很不理想。

以上A、B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对比告诉我们,执教者不仅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对学习者的思维习惯、认知状况、学习过程中可能拥有的共性困难等熟稔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运用教学策略,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生成关于教学对象的知识需要经过三个步骤: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习主体。全面了解学习主体,才能确定最佳教学起点,才能决定历史课堂教学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是否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黑板演练、考试测验、作业批改、试卷分析、课后调查、个别谈话、平时观察等多种途径了解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心理特点、兴趣动机、思维方式、困惑疑点、个性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想学生之所想,补学生之所缺,解学生之所惑,帮学生之所需。

其次,要灵活预设教学过程。“具有有效学科教学知识的教师为了对学生提出的特殊问题做出反应,或者为了对某一事先未预料的事件做出反应,可以改变或停用原有的‘脚本’,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历史、思考问题,找准他们思维发展的连接点,以准确预见课堂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同时,针对某一教学问题,尽可能全面考虑准备几种处理方法,才可以在教学中激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经验判断。

再次,要科学评价学习状况。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巧妙运用充满智慧、饱含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及时、直接、客观、有效、富有个性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了解自己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优势、进步、成绩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强化历史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三、关于教学策略(即“怎么教”)的知识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从上文可以看出,A、B两位老师的教学策略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A教师根据新授课的课型特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立足知识基础,着眼提高能力,通过“创设情境、理解新知——组织探究、运用新知——拓展整合、归纳新知”的流程,以问题激起思维,以探究产生共鸣,以问题解决实现目标达成,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B教师虽然也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但是局限于基本史实的浅层掌握,触及不到历史的真正内涵,也就无法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同时,课堂教学环境相对封闭、保守,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受到应有的尊重,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效率不高。

生成关于教学策略的“怎么教”的知识需要经过三个环节:

首先,要广泛吸收教学知识。教学知识范围很广,包括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表征的知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知识、一般教学的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情境知识、技术知识等,凡是与教学相关的、能够促进有效教学的实践性知识都可以纳入此范畴。因此,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活动,广泛阅读专业书刊,以获取最新最全的教学知识、教育观念,并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对各种教学知识、教育观念进行理解、分析、判断与整合,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科教学知识。

其次,要合理确定呈示形式。“着眼于教师呈示知识与演示技能为主的行为,称为呈示行为……依照使用手段的不同,主要有语言呈示、文字呈示、声像呈示及动作呈示四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呈示行为往往是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行为、教师指导学生行为一起构成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行为。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呈示形式过于单一或使用不当,则难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入剖析教学内容中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评价等每一个知识点,根据知识点的自身特征及目标达成要求,确定最适合的呈现形式。

再次,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策略有其自身的特点、独特的性能、适用范围和条件,没有任何一种教学策略能够适用于一切范围和条件。因此,有效的教学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确定对于教与学的活动程序、组织形式、方法和媒体等的相对最优的选择。同时,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多种因素的交叉干扰,如学与教、师与生、知与行等矛盾交织,需要在教学全过程中,随时注意已选定的正在运用中的策略可能出现的不协调,及时给以相应的调整、补充以至创新等,使策略过程与认知过程同步。

综上所述,“学科教学知识必然是教学中的知识,是基于教学(in teaching)、为了教学(for teaching)、关于教学(on teaching)的复合统一体,仅为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所独有。”构成学科教学知识的三个组成部分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三位一体的;不是平面静态,而是立体动态的。实践性、生成性、情境性、个体性是其鲜明的特征,因此教师的主动建构和不断反思是生成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必备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往复中,再造、重组、交融已有的知识储备,创新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不断促进自身PCK的发展。

摘要:“学科教学知识”(PCK)被誉为教师专业化的显著标志,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效益至为关键。近年来,有关PCK的内涵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围绕如何生成PCK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优秀教师A、普通教师B为对比样本,通过开展“同课异构”等教学活动获得第一手资料,试图分析初中历史教师PCK的生成轨迹,以改进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生成,对比

参考文献

[1]Diane Barrett,Kris Green.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s a Foundation for an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Program[J].Science Educator,2009,18(1).

[2]冯茁,曲铁华.从PCK到PCKg: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3]Grossman,P.L.A study in contrast:Sources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secondary English[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9,40(5).

[4]汤杰英,周兢,韩春红.学科教学知识构成的厘清及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2(5).

[5]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0(4).

[6]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28.

[7]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19.

8.初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点 篇八

关键词:知识网络;初中历史;运用

知识网络就是许多知识互相联系而形成的网络,在这个知识网络当中,从某一个知识点着手,就能回忆起整个知识网络,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其中一个知识,来复习整个初中历史知识。

一、初中历史学习的特点

初中历史的特点决定了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历史的方法跟其他科目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历史的时候,要根据历史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1.缺少逻辑思考

历史一直被归为文科,其教学方法也跟文科差不多,很少需要逻辑思考。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测试以回忆课本知识为主有关,历史并不像物理那样需要分析条件,然后通过逻辑思考,再回忆相关知识得出答案。

2.侧重基础知识记忆

历史学习特别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对基础知识进行明确记忆,学生就很难得出试题答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记忆,以使学生在考试紧张的时候,也能够回忆起相关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要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进行记忆,以达到熟能生巧。

3.知识内容多

初中历史知识点较多,学生经常在记住新的知识的同时又忘记旧的知识。所以,学生要合理分配好复习历史知识的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记忆众多的历史知识点。初中历史的这个特点就要求我们要把历史知识串联成一个网络,要确保所有的内容都出现在这个网络上,并且网络的任何一点都能通到另一点。

二、初中历史学习中的困难

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注意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遇到的困难,学生哪里觉得难,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一个前提,而初中生学习历史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难题。

1.容易忘记

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发现,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历史时还觉得轻松,到了初三进行全面复习历史知识时,学生就开始出现遗忘前面知识的问题。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来过目不忘的人就极其稀有,大部分初中生对于较久的知识都会忘记。学生在增强记忆的同時,教师也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复习才是巩固记忆的王道。可言说,让学生轻松复习所学的知识是解决学生遗忘的有效方法。

2.不同知识难以串联

学生在学习当中,没能站在高的角度纵览整个系统的知识,因此看不到不同章节知识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很难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就造成了各个知识点孤立存在的现象,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思维也就比较局限,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这些困难困扰着不少渴望学好初中历史的学生,而知识网络的构建的教学方法恰好能解决这些难题,能给初中生学习历史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既方便了学生记忆,又方便了学生复习所学的知识。

三、知识网络的优点

1.包含初中历史所有知识

知识网络不是只包含一部分知识,而是能够把整个初中的历史知识都包含进去,做到不重不漏,既减轻了学生记忆的压力,又保证了知识的全面复习。整个初中历史的知识网络不需要一下子就构建成,这样会很辛苦,教师可以教学一节内容便构建一节内容,并且与前一节内容进行联系,相对来说,这会让教师觉得其工作量减少了很多。

2.不同知识之间的串联

知识网络构建的关键是把前后两部分知识串联在一起,就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家建立》为例,该单元包括从“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诸暴君”到“大一统的汉朝”。其实要把这三课的内容串联起来非常简单,这三课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首先秦国统一了中国,接下来秦国君王暴政,引起百姓起义,然后秦国被推翻,建立起汉朝。学生复习完秦国统一中国之后,便可以联想到秦国暴政,接下来可以联想到秦国被推翻。这样,不同的知识通过一定的规律进行串联,便能构建起知识网络。同样的道理,针对不同的书本,我们也可以找到他们相关的联系,把知识串联起来。知识的串联是从一个知识回忆起全部知识的关键,如果知识网络某一个环节串联得不好,学生便难以回忆相关的知识。

3.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回忆

知识网络的构建是为了方便学生在空闲时间,并且手上没有任何历史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复习。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浪费了很多的空闲时间,例如,在饭堂排队时,在来回学校的路上等。如果历史教师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那么,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复习,并能反复多次地复习历史知识,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四、总结

知识网络的构建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和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其他人浪费的时间一遍遍地复习所学的知识。此外,该方法的先进性还表现在能够找到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大脑中把所有的知识都串联成一张网络。

参考文献:

1.王建.初中历史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方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2).

2.王潮华.夯实历史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J].信息教研周刊,2011(11).

3.张艳彬.完善知识网络深化历史思维[J].神州(上旬刊),2011(10).

4.马加超.学会“串糖葫芦”构建历史知识网络[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01).

9.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篇九

1.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a.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建立和强化了法西斯专政,疯狂对外侵略;

b.英法美的纵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联军民英勇捍卫国土,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2年初,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开开罗会议,发表了<开罗宣言>,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美,英,苏在伊朗德黑兰举行了会议,确定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达成重大协议:德国由美苏英分区占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2.二战后苏联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措施和影响

从1946年起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在斯大林领导下,集中精力恢复并发展经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是苏联工业的发展重点.苏联人民取得了经济振兴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业有较大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3.”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967年,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互相间的合作,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发起建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欧共体”建立后,成员国数目不断增加,相互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欧共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4.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美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抵挡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冲击,控制西欧各国.

为了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包围,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世纪50.60年代,发动了侵略朝鲜和越南战争.

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立的增强,苏联也走上了霸权主义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末,苏联出兵占领了阿富汗,企图建立在南亚和波斯湾地区的霸权;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两国本身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苏联力不从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变称霸政策.

5.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战后亚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10.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十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4. 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核心是德国

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核心是英国

5. 英法缓慢、英德迅速的原因是大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6. 帝国主义之间形成三对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主要)

7. 一战的导火线的萨拉热窝事件

8. 一战开始的标志是19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9. 一战的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只有塞尔维亚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没有改变大战的性质

10. 一战前,加入同盟国集团,一战爆发后加入协约国集团的是意大利

11. 一战中,发生在西线的著名战役是:

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凡尔登战役——最惨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日德兰海战——使英军继续保持海上霸权

索姆河战役——英军坦克首次开上战场

12. 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有:苏俄退出战争;美国对德宣战;各参战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13. 一战的主要战场是欧洲;关键是西线;关键一年是19

14. 一战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5. 一战中出现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11.民族复兴的历史性转折 篇十一

关键词:抗战胜利 意义 历史转折 民族复兴

读完李零老师的文章《血荐轩辕——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祭》,我心怦然。作为90后的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永远铭记,“‘战争二字很沉重,‘胜利二字很悲壮。”祭,宣示着“这场普通人的抗战”——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性伟大转折所蕴含的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彰显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赢得胜利

“一战”结束后,列强操纵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何等屈辱”,“《凡尔赛和约》埋藏着下一场战祸”。1931年,日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之后,正是列强的“绥靖”,日本制造了“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一系列旨在驭华灭华的行动,挑战中华民族的生存底线,“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白山黑水,抗日联军与日寇拼死血战;长城内外,义勇军与日酋苦斗厮杀;一二·九呐喊,唤起亿万民众同仇敌忾;西安事变,“兄弟阋墙,共抗外侮”。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在此刻迸发,救亡图存的燎原大火在此刻点燃,中华民族振兴于亡国灭种的最危险的时候!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在中国爆发,“华北丢了,华南丢了,中南丢了,首都沦陷遭屠城……国际就是不干涉。”占的是中国地,屠的是中国城,杀的是中国人,没动欧美的奶酪,列强均作壁上观。然而,生存危机令中华民族凝聚起了其他民族不可比及的力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将68%以上的侵华日军牵制在其占领区,粉碎了日本法西斯“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将其拖入了战略相持阶段。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大举进攻苏联。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炸弹投向“配得上他们忏悔”的美国人。“美国对日宣战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国民党政府对日宣战在第二天,抗战已经整整过去了四年。”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抗击敌人,勇敢顽强擎起了人类和平的蓝天,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陡然提升,举足轻重。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强调在打败共同敌人德意日法西斯后,建立一个拥有广泛普遍安全制度的国际秩序。中国以“四大国”之一身份签字,中国人民担当起了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这之后,除敌后战场外,中国抗战“更主要是中国援助英、美”。1942年3月,“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中国远征军喋血滇缅印,抗击数十万日军;云南人民滇西抗战,粉碎了日军进攻中国大后方的企图,以国际主义和牺牲精神鼎起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与同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一道,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转折。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这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重返世界。12月1日,《开罗宣言》的发表,宣示盟国对日作战宗旨,规定日本必须归还所占领的一切中国领土(包括钓鱼岛)。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1944年5月,滇西大反攻拉开了东方主战场反攻的序幕。1945年2月,苏美英雅尔塔会议,安排战后“国际秩序”,并决定召开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4月25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5月8日,法西斯德国投降。6月25日,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在26日的签字仪式上,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代表董必武第一个在《宪章》正式语言文件上签字。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和9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围歼日本关东军,中国全面大反攻。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读《终战诏书》。9月2日上午9时,日本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日本政府和日军大本营代表重光葵、梅津美治郎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9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礼堂,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交出佩刀,以示128万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代表中国签字,接受其投降。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受降和主权收复仪式,台湾省重回祖国怀抱。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中华民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浴火重生,以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全面胜利,迈出了民族复兴坚实的第一步。

2 中华民族“血肉铸成的新长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被卷入。“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中国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德意日法西斯是“二战”策源地。日本试图侵占中国控制亚太,进而与德意反人类势力东西呼应统治全球。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中国率先举起全民族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大旗,开辟并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不仅是抵御外来侵略的正义之战,更是事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否取得完全胜利的关键之战,它英勇抗击了日本法西斯势力。

第二,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历时最长,付出的牺牲巨大,对反法西斯战争进程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浴血抗战整整14年,有效地牵制和消耗了日本法西斯的有生力量,扑灭了其嚣张气焰,使其70%兵员伤亡在中国战场。相比英国的6年,苏联的4年2个月,美国的3年9个月,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最早、历时最长的国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区总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中国战区面积达600余万平方公里,是战场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美国牺牲100余万人,英国120余万人,苏联2700余万人,而中国达3500余万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人数最多的国家。

第三,中国的持久抗战沿延滞了日本的“北进”“南进”计划,减轻了欧洲战场的压力,极大地支援了苏美英等盟国的多线作战。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遏制了其北进图谋,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法西斯德国;同时也阻滞了日本的南进攻略,使其不得不一再延迟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其在发动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难以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的压力。作为盟国对日作战的重要和主要后方基地,中国还为盟国提供了难以计数的人力、物力和情报。

正因为中华民族有坚韧的精神、悲壮的牺牲、巨大的贡献和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奠定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崇高地位。1942年1月6日,罗斯福向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说:“千百万中国人民顶住了轰炸和饥荒,在日本武装和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侵略者……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2月7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中国人民“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对于在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差不多五年坚决抗击所表现出的顽强,乃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坦言:“如果日本进军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斯大林强调:“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英国军事史家富勒在其史论《战争指导》中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绝不可低估或妄说中国抗战的作用和影响。

3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第一,“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东方大国。但在1840年后的百余年间多次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主权被残暴践踏,领土被肆意割占,财富被疯狂掠夺、人民被野蛮屠杀,被迫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国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绝境。为救亡图存,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免遭殖民奴役的厄运,解除了百年沦亡的危机,保持了独立生存的民族和政治地位,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征程。

第二,促进了民族觉醒,人民在精神、组织和行动上的进步达到了空前高度。近代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族觉醒程度不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空前的存亡危机空前地激发了民族觉醒。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民族自觉如此深刻,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斗争意志如此顽强。军民团结如一人,武装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与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与隐蔽斗争相结合。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开展的游击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战争激发了觉醒,战争锻炼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这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心,为民族复兴凝聚了最深厚、最宝贵之伟力。

第三,促进了中国各民族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国共两党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国各民族空前的大团结,以全民族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杨靖宇、左权、张自忠、戴安澜等抗日将领英名永驻;苏州河“八百壮士”“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群体山河万古!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以各种方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无数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无数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无数人共赴国难,以身殉国……到处是“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浪潮,到处是奋勇杀敌的壮烈场景。日本侵略者所面对的,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是四万万五千万人民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胜利,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为此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肯定,奠定了其世界大国的地位,使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国是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重要建设者和坚定维护者,复兴的中华民族将是世界和平发展的最伟大最重要的正义力量!

第五,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70年来,古老中国浴火重生,中华民族凤凰涅槃,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得到空前提升,正以全新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伟大复兴而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

1945,中华民族在血与火中重生!1949,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2015,中华民族胜利迈向伟大复兴!牢记历史,珍惜和平,自力更生,发展自强,这才是对70年前那个历史性伟大转折最好的纪念,才是对西方妄说者最好的回应。

参考文献:

[1] 李零.血荐轩辕——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祭[J].读书,2016(01):32-39.

[2]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2.初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点 篇十二

一、几种新教材对文艺复兴的整体把握

在教材内容结构的整体处理上,岳麓版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列为两课,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专门叙述了文艺复兴的内容,把宗教改革的内容放入第14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进行单独叙述。人民版和人教版则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合为一课叙述,笔者认为,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合并叙述更好,既能反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时代特征和共性,也紧扣课标知识点。在这一点上,人民版在专题六第二课用“人性的复苏”这一标题统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正是抓住这一单元的主题,正如其课前提示中所言,“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二、关于文艺复兴的背景

虽然几种教材都把文艺复兴定性为资产阶级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但对文艺复兴背景的叙述却存在较大差异。人民版提到,中世纪的神权统治,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在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城市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首先掀起文艺复兴运动;而人教版主要从中世纪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钳制、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意大利古典文化遗产方面进行叙述;岳麓版则指出,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一场新文化运动悄然兴起。可以看出,在表述文艺复兴的背景时,人民版教材没有明确提出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而人民版和岳麓版教材则没有提及意大利古典文化遗产这一独特文化环境。相比而言,人教版教材在这一问题上的叙述是最完整的,而且人教版教材还利用插图介绍了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

在理解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时,还需要弄清为什么文艺复兴首先发生于意大利这个问题,而人教版教材对此给出了较完整的解答。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是文艺复兴兴起最基本的背景,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马克思指出:“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这些城市指的就是意大利北部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

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佛罗伦萨不是偶然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达是基础,这个仅有1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在1338年就约有200余家从事呢绒生产的手工工场,有3万名左右的毛纺织工人,年产毛呢10余万匹。该城市的银行业、皮毛业、律师业、医药业、布业等也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的佛罗伦萨,不仅形成了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而且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是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这样,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佛罗伦萨也就毫不奇怪了。

当然,三种教材都未能涉及文艺复兴首先发生于意大利的政治方面的背景。14世纪的意大利,政治上四分五裂,其北部是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米兰等城市国家,这些城市国家的政权大多被从事工商业的城市贵族所把持(如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他们实行比较开明的统治政策,同时,当时意大利“小国寡民”的政治环境也有利于自由思想的形成。此外,14世纪以来,天主教势力在意大利遭到严重削弱,教会威信日益下降。当时,随着城市的兴起,城市与王权结成同盟,世俗王权在与罗马教权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主动,并导致历史上著名的“阿维农之囚”,从1308~1378年的70年间,教廷从罗马迁至法国南部的阿维农,教皇成了法国国王的人质,这就为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岳麓版教材还提到黑死病这一特殊原因。该教材必修3第13课开篇写道:“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以来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于死亡。在死神笼罩的黑暗中,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

众所周知,1348~1350年在欧洲蔓延的黑死病,使得占欧洲1/3的人口约2500万人死去。这场瘟疫对欧洲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黑死病之所以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是因为这场瘟疫引起了当时人们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及对人生问题的反思,从而成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契机和机遇。

正如一些学者所写,“欧洲人对这场死亡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人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一方面它促使人们对于基督所讲的爱心,对于瘟疫的发生,对于自身既定的存在方式进行了思索,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于信仰与自身所处地位的怀疑与不满,人们的思想感情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演变为对整个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与反抗。

另一方面,人们从黑死病大死亡体验的高度,对生之价值作了重新肯定。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之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力的百般珍惜。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世享乐便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歌颂人生、申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这正是人文主义的思想。

三、关于文艺复兴的概念及人文主义的内涵

1.关于文艺复兴的概念,人民版、人教版和岳麓版教材都给出了文艺复兴的概念,但都没有提出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文艺复兴的内容、时间、范围等既不明确,也不统一,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混乱。

学术届对文艺复兴的概念存有争议,但也形成了基本的共识。文艺复兴这一概念最早由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其《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提出,后为西方学术界广为接受和使用。现在,西文中文艺复兴一词通用法语“Renaissance”,即文艺复兴是文学、艺术和科学复兴的运动。

我国学者普遍认同这一概念,甚至提出文艺复兴不仅包含文学、艺术和科学,还包括历史学、政治学、哲学、教育学、法学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既是文艺复兴的重大成就之一,也是文艺复兴晚期的主要内容。目前,国内主要的文艺复兴著作都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作为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来加以叙述,高校六卷本世界史也称“科学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奠定基础的”。

文艺复兴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个历史时代。作为一个历史时代,它指的是14初至17世纪初三百多年的时间,这一点除人民版教材明确提出外,人教版和岳麓版教材均不明确。

学术界一般公认文艺复兴是从14世纪初开始的,其标志性的人物是但丁,以其《神曲》的发表为标志。恩格斯曾分析道,“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最后的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关于欧洲文艺复兴结束的标志,有学者认为结束于16世纪末,有的称结束于1517年路德宗教改革,有的称结束于1527年德皇查理五世攻陷罗马,还有学者称“结束于164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里略的逝世”。刘明翰先生等则提出,欧洲文艺复兴的下限,应以弗朗西斯·培根发表的《新工具》(1520年)和笛卡尔写出的代表作《方法论》(1637年)为标志,等等,可谓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刘明翰先生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即文艺复兴结束于17世纪初,因为17世纪二三十年代培根和笛卡尔两部名著的问世,说明“意识形态转型结束,进入了近代时期”。

关于文艺复兴的范围,人教版教材明确使用了“欧洲”这一概念,而人民版和岳麓版则既用了“欧洲”这一概念,又用了“西欧”这一概念,概念比较混淆,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多数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限于西欧各国,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16世纪后,文艺复兴在东欧各国亦得到传播与发展。如当时东欧的波兰也是文艺复兴运动较为发达的国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巨著的问世(1543年)是波兰文艺复兴在科学领域深入发展的体现。此外,在东欧的捷克,杰出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年)所提出的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是文艺复兴在教育学中的反映,他曾被誉为“近代教育科学之父”。可见,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只局限于西欧。笔者认为,尽管学术界对文艺复兴的范围存有不同意见,但在一本教材中概念不统一是欠妥的。

2.关于人文主义的内涵,学术界一般认为,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具体来说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反对天主教神权和专制主义;提倡现实生活和享受,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提倡知识和理性,反对愚昧主义。

对此,不同的教材表述不尽相同,特别是人民版教材与其它教材的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人民版教材在其课前提示中提出“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虽在文中还提到“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等内容,但并未对人文主义的内涵进行完整的表述。

相比而言,人教版和岳麓版教材对人文主义内涵的表述是较为全面的。人教版教材指出,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其内涵是“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岳麓版则提出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不同教材对人文主义内涵的不同表述,会直接影响到教材对文艺复兴内容的叙述,影响到教师和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全面理解。

四、关于文艺复兴的内容

或许由于课标对文艺复兴这一内容的要求过于简单,或许由于对文艺复兴的概念和人文主义内涵理解的不同,几种教材在文艺复兴具体内容的取舍上存在明显差异。如前所述,文艺复兴概念内涵应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考虑到科学这一部分另有专题叙述,文艺复兴的内容至少也应包括文学和艺术两大部分。

在这方面,岳麓版教材的处理是较为全面的,既紧扣课标重点介绍了薄伽丘的作品和思想,也提及文艺复兴早期文学三杰的但丁和彼特拉克,以及文艺复兴后期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同时详细叙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位艺术大师,并通过对达芬奇钻研解剖学等内容的叙述,将科学和理性思想融入其中。

人教版教材对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都有涉及,但较为简略,虽提及“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但对科学方面的内容并未述及,与教材中指出人文主义“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的内容也未形成呼应。这虽然给教师在处理上留下较大空间,有利于教师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但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人民版教材在文艺复兴内容的叙述上相当简略,只讲述了文学方面的内容,提到文学三杰,重点介绍了薄伽丘和莎士比亚,基本上是课标要求的最低内容。教材完全没有涉及艺术和科学,完全没有体现文艺复兴这一概念内涵所包含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等内容,内容很不完整。这既不利于教师对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思想的讲述,更不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学习和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这应该是人民版教材在文艺复兴内容处理上一个明显的不足,建议教材再版时能对文艺复兴的艺术和科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完善。

摘要:文艺复兴是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这一专题中的重要内容。新课标编写的几种教科书,总的来说都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和专题主旨,是巨大的创新和突破,但几种教科书在对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内容、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等方面处理不尽相同,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文艺复兴,不同处理,得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陈小川等.文艺复兴史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

[4]曹大为,郭小凌.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07.

[5]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

[6]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戈振.试论文艺复兴运动的分期及其特点[J].史学月刊, 1989,(5).

13.初中历史易错知识点 篇十三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3.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4.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5.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中国近代史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9.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10.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

中国现代史

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开国大典。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运动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是发生在wenge时期而不是改革开放时期。

3.党的历史上重要的理论创新及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发展,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使中国人民正在逐步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诞生指引中国人民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重大的制度创新及意义: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共同繁荣;

“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港澳顺利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制度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制度创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表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适用台湾问题。

8.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科技的推动;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9.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位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有航天技术、基因工程、籼型杂交水稻技术等。

世界古代史

1.促使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被称为亚非文明古国最主要的原因是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3.历史上曾在伊拉克这一地区创造高度文明的国家是古巴比伦王国,它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建立的,在两河流域还诞生了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4.从发源地来看,古代希腊文明不同于亚非文明,它是以海洋为中心的。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曾经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国家有雅典和古罗马,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就是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西欧奴隶制度崩溃的标志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5.史学界将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统治的时期称之为中世纪, 巴黎和伦敦都是中世纪兴起的名城,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6.与“真主”、“穆斯林”、“清真寺”有关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中它是对统一起到促进作用的宗教。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622年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点是麦地那。、伊斯兰教、犹太教三教圣地之所在是耶路撒冷。

7.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最先形成于法兰克王国,是通过查理·马特改革形成的,在这种制度里,上下级是封建主与附庸的关系,是以土地为纽带的。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历史来看,英吉利王国的形成途径不同于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后三个国家是由法兰克国家分裂而来的。

8.马拉松长跑源于希波战争,公元前4世纪,率军打败希腊联军的国家是:马其顿。

9.罗马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汉朝,当时中国称该国为大秦,罗马帝国与中国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是166年,大秦王安敦派遣使者来到东汉。

10.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拉丁字母,它使用的范围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有直接关系。为后世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的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欧洲字母文字的渊源是腓尼基字母。

11.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它访华时中国处于元朝时期,《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刺激了西欧人开辟新航路。

12.我们今天使用的纪年方式是从耶稣出生这年算起的。

13.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印度人。

14.《天方夜谭》是阿拉伯人的文学作品,属于东方文化。

世界近代史

1.首先直接实现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基本目标的是达·伽马。

2.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只能借用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来宣传兴起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主要是由于当时天主教会势力的强大。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文艺复兴,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是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3.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英国新贵族和旧贵族是主要区别是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同。英国《权利法案》的重要意义在于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1688年宫廷政变成功。在这次政变中被赶下台的国王是詹姆士二世。

4.北美独立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革命任务是推翻殖民统治。美洲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规定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会写在《1787年宪法》中。

5.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统治的革命行动是1792年8月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1792年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与1649年成立的英吉利共和国,其相似之处有: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都曾处死过国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和法国的要求”共同点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法国《人权宣言》所体现的进步精神是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它的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依法治国的主张,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中最能体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拿破仑帝国覆亡的主要原因是对外战争损害了许多国家人们的利益。在人类由人治到法治转变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有华盛顿、拿破仑、孙中山等。

6.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要求。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大致顺序:欧洲大陆、北美、日本。近代英国发展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因素是:掠夺殖民地财富。18世纪英国在殖民战争中能够战胜法国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制度的优势。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工业革命的完成。

7.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因为它是第一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活动。

8.美国内战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北方战胜南方的根本原因是北方进行的战争具有正义性,人心向背有利于北方。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革命。

9.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措施中,动摇和瓦解幕府统治基础的是: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承认土地私有。在明治维新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发展近代教育。

10.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1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子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是美国、德国。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造成世界交通领域里一场新的革命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

13.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坦克作为战争武器首次被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

14.法国思想启蒙运动不会影响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会影响到英国宪章运动。

世界现代史

1.俄国二月革命没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其主要依据是使世界历史进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苏维埃政府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五四运动)。《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内容是有关殖民地问题。俄国、德国没有参加巴黎和会,中国、美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14.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梳理 篇十四

1、“六合”指东、西、南、北、天和地。

2、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BC230--BC221,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决定自称“皇帝”。又因他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所以自称“朕”。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的两级行政长官分别叫做郡守和县令。

4、秦朝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统一的文字,后又在全国推广一种笔画平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隶书,至今仍很常用。

5、秦始皇下令废除流过旧货币,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还在全国颁行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器。

6、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中原。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收复河套地区,并且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里长城加以防御。

7、秦始皇派兵征服岭南地区的越族后,在那里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为了转运粮饷而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8、秦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9、秦始皇暴虐无比,其子秦二世胡亥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10、BC2,陈胜和吴广带人戍边,行至大泽乡突遇暴雨,按秦律必死无疑,无奈起义,在陈建立政权,一度打到咸阳附近,最终虽然失败,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人民反秦,最终,秦始皇相传之万世的秦朝仅存在15年就灭亡了。

11、简述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治国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1)秦始皇灭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汉武帝在自己统治时期完成了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的大一统。

(2)秦始皇处理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用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西汉初年造成的王国问题。

(3)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出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汉武帝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

不同点:

15.初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点 篇十五

1.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一词最早来源于法国的社会学家布迪厄,是他在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它不像经济资本那样可以进行量化操作,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发挥着与金钱和物质财富等经济资本相同的作用。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从概念上来说该是文化资本的一个派生,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的认知过程来理解它。当人们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会形成一种“第一感觉”,比如苏杭的儒雅、北京的磅礴、上海的洋气、哈尔滨的浪漫,这些形容词会随着人们走进这个城市而走入人们的脑海。产生这些感觉的来源有很多,但其中最直接也最能表明一个城市特色的就是城市的“建筑文化”。作为承载城市历史的物态表征,城市的建筑文化体现着多元的价值,如: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功能价值等等。由于诸多价值的并存,使得建筑文化具有作为资本经营的潜质。当我们把建筑作为文化资本来看待时,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的特质就会凸现出来。在商品经济极为活跃的今天,城市的任一文化现象都被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城市的建筑文化当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城市建筑的文化属性转换成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也就成为可能。

2.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与历史建筑保护

不论什么年代、何种风格的建筑,都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一部分,并且各具价值。一般来说,年代久远的建筑拥有的价值是因为其自身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历史文化的积淀,其中也不乏在建筑风格、建筑类型等方面上具有独特性等原因。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现代建筑,历史建筑总能令人回想起一个拥有精湛技艺与个性特征的时代。而这些特征在现代工业化的建造手段与建造系统中都已消失殆尽,所以人们对那些手工生产的、经历了历史沧桑的、由自然材料建造的建筑有一种本能的认同感,不仅希望能对其进行保护,还希望能修复与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除此之外,一些历史建筑由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缘故,还包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内涵,因此历史建筑本身所具备的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就显得格外厚重。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其实就是保护城市的建筑历史文化资本。

由于建筑年限、风格与功能的不同,历史建筑呈现出的价值不仅各具特色,而且影响力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历史建筑的价值越高,它作为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就越高,对于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但一个城市历史街区场所的景观效应,应当是众多历史建筑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某些个别历史建筑的“杰作”,即使它最具代表性。所以,仅仅简单地对单体建筑、构筑物和历史遗迹进行保护的策略是有局限性的。这种“盆景式”的保护,具有再高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单栋历史建筑其价值也很难发挥出来,只能导致建筑文脉消失殆尽,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强调对于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强调更多地关注历史建筑群、关注城市历史街道的景观形态,是保护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最可取的对策,也是被实践证明最为有效地途径。

3.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经营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城市的历史街区泛指重点保护地段,主要关注的是那些保留了历史完整性和内聚关联性的街区。城市的历史街区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建筑及历史建筑群体,因此它必然拥有更高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不仅如此,城市的历史街区还因其整体性与关联性而具有其他特征,如:建筑环境多样性、建筑功能多样性、建筑文化多样性和经济与商业价值等等。但由于疏于整治,历史街区大多破败不堪,使得其蕴含的城市文化资本价值往往无法全面展现,而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视而不见。在一些历史城市的发展建设进程中,常常会出现拆掉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新建假古董的怪事。所以妥善处理好有价值的历史街区,使之得以复兴,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应该看到,尽管历史街区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价值,但如果把城市的历史街区仅仅当成文物,不加以积极的保护性改造利用,任其继续衰落下去,使其作为文化资本的经营不能得以实现,那么它的文化资本价值作用也就无从谈起。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历史街区急需改造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城市的历史街区复兴是通过经济的发展为历史街区的保护、维护和改善提供财政支持得以完成的。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干预或者市场运作的方式,都可以在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经营中寻找到历史街区复兴的理想途径。由于历史街区的性质不同,经营的方式亦应有所差别。城市历史街区在其功能形态和物质环境上往往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要使历史街区在建筑文化价值复兴和突显的同时,使其在功能上也能融入城市新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的复兴就是在城市发展经济所导致的变革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需求对物质环境所作出的限制之间寻求平衡。历史街区的复兴相对于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结构机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城市历史文化氛围当中的影响面十分广大。所以搞好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改造,深挖其内在的深厚文化价值,将其作为城市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本之一,通过合理的经营,就可以在城市建筑文化的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最大化

为了使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最大化,许多城市都在规划和设计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从而探索并验证出了一些各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其中作用比较突出的当属城市触媒理论与旧城织补理论,虽然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功效却十分卓著。

1. 城市触媒理论—由点及面

城市触媒(City Catalytic)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学者韦恩·奥图和唐·洛干先生于1988年编著的《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所谓的城市触媒,可以是某一功能区、某一单独建筑或公共空间,也可以仅仅是一系列的实体。它在不失去其本身性质的同时,却能促使城市构造持续与渐进发展,粘合整个建筑群落各个功能空间并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在城市发展与改造过程中,具有连锁反应的潜力。

城市触媒的切入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小范围的街区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对于街区来说,在全面修复的同时,可以对某些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触媒放大,这样不仅使街区主次分明,并且为后续发展留下充分空间。街区的触媒在性质上分为两部分—功能性与实体性。在视觉范畴,城市触媒的实体性很直接。人们在选择触媒点时,注重的大都是建造风格与建造年代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或实体空间,最终放大的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但如果只注重实体性,那我们保存下来的将仅是脆弱和近乎荒废的空间形式。站在历史街区复兴的角度,如果想让历史街区不仅是开敞的露天博物馆,还可以充满活力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功能性必不可少。这种功能触媒是伴随实体触媒展开的,寻觅有价值的触媒点,用新的功能替换老的功能等方式进行更新,或保留现有的功能但是使它的运作更为有效或更有利。在宏观上,这属于“功能重组”或“功能多样化”。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来说,历史街区只是其组成部分,城市触媒点的对应范围也随之扩大了。对应城市范围内的触媒,更多的应是关注群体建筑与城市区域的价值,如区域综合功能、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等,应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些价值加以评估,找到有利和有潜质的触媒点加以活化,使其由点及面的促进城市发展。总之,城市历史建筑或者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价值越高,其作为城市更新触媒点的作用就越强,效果就越明显。

2. 旧城织补理论—碎片连接

旧城织补是城市设计领域的另一概念,是把旧城内各个点周边的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采用统一的设计指导思想,贯彻“历史复现”的主题,通过调动城市设计手段减弱建设拆迁对旧城造成的影响,恢复旧城原有良好的城市风貌。

旧城织补可分为两个大方向,即实体织补与非实体织补。

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理念,街区从城市结构整体上说属于平面二维概念,当人们进入街区之后才会有三维的视觉体会。因此实体织补可分为两种方式,即二维平面织补与三维立体织补。二维平面织补是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上,对城市进行统筹的碎片整合。它可以通过区域织补、街道织补和肌理结构织补等来实现,力求在大视角下对城市因历史变迁而造成的新老记忆混淆、断裂等现象进行修复。三维立体织补针对的是城市街道景观进行视觉上的织补,大多是站在城市视角以街区或群体建筑为目标,可分为立面织补和街道景观要素织补等,目的是为了修复因年代久远且疏于管理造成的空间视觉不连续现象。

与实体织补相对的是非实体织补,它注重的是对城市实体空间的功能属性进行织补,可分为区域功能织补、文化记忆织补等。非实体织补不像实体织补那么直接,其可操作性也没有非实体织补那么强。因为原有的功能与文化等不一定适合现有环境的发展,所以对原有功能的置换与对其的后期连接是十分有挑战性的。

三、案例印证—哈尔滨历史街区的复兴

城市触媒理论与旧城织补理论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应用很广泛,成功案例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的案例进行分析,解读这两个理论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利用,以及其是如何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更好经营的。

1. 哈尔滨道里老城区商圈的发展

哈尔滨的道里老城区是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核心。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讲,道里区是由索非亚教堂商圈与中央大街商圈两大触媒点刺激成长,并由经纬街、西十二道街、通江街等纵横交错的街道织补完善的。但从历史街区的角度看,这两大商圈各自也拥有自己的触媒点与织补方式,活化自身的内部街区。

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最早期的标志性建筑,随着教堂艺术价值的展现,它的建筑文化资本也随之得到了充分的经营。索非亚教堂商圈就是以索非亚教堂为触媒点发展起来的。在空间形式上,在索非亚教堂沿轴线处开辟出了广场,并且有意识地对广场周边的建筑进行立面织补,使得这里形成以索非亚教堂为核心的欧式建筑群。在功能上,因为教堂的宗教功能已经淡化,在这样的一个市中心、商业气氛十分浓厚的地方,索非亚教堂被置换了一个新的功能,即对哈尔滨历史的展示功能,形成了一个与实体触媒点相结合的功能触媒点。索非亚历史博物馆与其地下的哈尔滨城市建设馆一起成为了哈尔滨城市文化展示中心地。这一定位与周围商业环境相结合,奠定了索非亚教堂商圈在道里区的经济文化地位(图1,图2)。

中央大街是早期国际商业都市哈尔滨的缩影,是欧式建筑的集中展现地。中央大街从历史街区自身来说,更多体现的是旧城织补的结果。因为它是呈街道型、带状的历史保护区,多年来对其的修复改造一直致力于对其立面及建筑空间的织补,从而使历史街区的空间实体记忆尽可能的完整。中央大街从19世纪开始就被赋予商住一体的功能,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居住功能已经慢慢退化,商业中心的价值被确立起来。随着多年的发展,中央大街保留了许多原有的老字号,也置换了许多新的商业功能。从功能织补的角度来说,它致力于在保持原功能的同时对新功能加以织补,力求形成一个商业功能集中有序的历史街区。从现状看来,不论是从实体上还是从功能上,对中央大街辅街的织补力度是不够的,这使得主街的承载力没有更好地向辅街处发散,其文化资本的价值及其影响力大打了折扣。

索非亚和中央大街两个历史街区都是以其独特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作为两个触媒点触动着周围的商圈发展。这种由点及面的形式辐射度是有限的,需要将其织补连接起来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而“西十二道街”就是这些纽带之一。西十二道街是一条历史老街,两侧商铺林立,经过多年的演化,其外立面已经进行了修补,功能也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它就像一条记忆线一样织补着两个商圈,不仅是建筑形式的延续面,也好似功能上的延伸体。它的连接像人体的一条经络,使得两个穴位间的血气顺畅,激发了两个触媒点的潜能,让道里商圈不仅更“火”而且更“活”。同时,道里尚志大街历史建筑的修复,对于将中央大街商圈和索非亚教堂商圈织补成一个整体以及道里历史街区的整体复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图3)。

当然,现在的道里商圈并非发展的全部,它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活力。在道里的通江街上,近年恢复了一些老的建筑,如犹太老会堂(图4)、犹太新会堂(图5)和犹太学校(图6)等等。但是因为与中央大街相垂直的辅街并没有将中央大街所承载的影响力向外延伸,所以通江街上的老建筑群并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如果中央大街的辅街也可以发展起来,犹太会堂等建筑所在的通江街区将被激活,历史建筑文化能继续延伸,街区的历史风貌将全面的展现,建筑文化资本会得到更大化的利用,这时的道里区才真正的“活”了。

2. 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的复兴

道外区一直是哈尔滨历史建筑保存最为集中的历史城区之一,但因为使用过度、疏于整治,承载力和活力已经严重下降,所以对道外区城市历史风貌区的改造建设可谓是意义非凡的。历史风貌区在道外区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的振兴繁荣将直接带动整个道外区的历史建筑文化复兴和随之而来的商业上的复兴。

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的复兴主要是指靖宇大街和南北二、三、四道街。从整个城区的角度来讲,它们像触媒点一样带动整个历史城区发展,可谓是一荣俱荣,因此对其的复兴显得格外重要。从街区自身角度来说,由于道外区是以整体片区的形式存在,保持相对完好,因此其复兴更多体现的亦是城市织补的运用。其中最为典型的手段是立面织补。立面织补不仅将街区的外立面修补连接,并且对街区内院的建筑立面也进行了修复改造,总体上体现依旧修旧的原则,使街区在不丧失原有活力的同时恢复原有风貌。街区在修复立面的同时也进行了功能织补,在设计过程中计划在保留如仁和永、范记永、三八旅社等老字号的同时将餐饮、娱乐、休闲和商住等新的功能织补进去,使这一地区形成“传统百货区”“专特商业区”和“中小规模零售商业区”等六个风格各异的特色街区。当这个风貌区建设完成以后,整个道外区将会被这股力量推动得更加繁荣(图7~图10)。

四、小结

城市是复杂的、精致的、美妙的、深刻的,它包含万千元素,并将人纳入其中,让人可以自由穿梭。它是建筑、景观、街道等事物的载体,并通过它们反映着其背后深远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人文特色。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人塑造建筑,建筑塑造人”。人们建造的城市也缔造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像城市的名片一样,在受众心中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感。而历史街区是承载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经营是当代城市复兴和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33(教学设计)《买衣服》下一篇:学生宿舍管理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