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2024-09-18

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15篇)

1.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一

《面积的含义》这一课是学生以后学习面积单位和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因此本课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很大影响。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本节课我创设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理解含义。

二、操作实践,比较大小。

三、分层练习,综合运用。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先以故事导入,让孩子通过故事中兄弟二人圈地的方式初步感知面积的大小。

然后让学生看——看课件中的乒乓球桌面,荷叶的面,美丽的湖面。然后让学生找教室里的面,体会物体都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与课本封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听——听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

摸——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面积的大小。

说——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然后再通过平面图形认识面积。

出示这几种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先让他们认一认是什么图形,再指一指它们的表面,然后让他们比一比大小,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各自的面积。

学生充分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第二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两种不同颜色彩纸的面积。学生边演示边汇报,他们有的用的是观察法,还有的学生想到了重叠法,(课件的演示将这一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

那这两张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重叠)有的学生认为黄纸的面积大。有的学生认为红纸的面积大。意见有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抓住了“究竟谁的面积大呢?”这一矛盾,向学生提出: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把学生置于矛盾的中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一个较为宽阔的探索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这时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手中的学具来测量,于是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有的用长方形的小纸条量,有的用正方形的小方片摆,还有的用橡皮等身边的物品去测量,有的利用课前准备的方格纸去测量,最后通过组织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出常用的3种方法:观察、重叠、测量。

这两环节的设计美中不足的是:适时的小结偏少还有适时练习的设计太过于强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对比,使本课面积概念未得到强化。应该减少两题周长的练习,另外再增加两题关于面积的练习。

2.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二

正当我准备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时, 一只小手举了起来。奇怪, 圆的面积计算推导过程已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怎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于是我问道:“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只听该生说:“老师, 我刚才就剪了一小份……”

“一份怎么能拼呢?动作也真是太慢了。”还没等他把话说完, 学生已纷纷议论起来。

是啊, 一小份怎么可以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节外生枝, 我心里不免有些气愤。准备让他坐下, 但看到他欲言又止, 满脸失望的样子, 又不忍就这样让他坐下。

我引导着问他:“你是怎么想的, 能给大家说说吗?”

只听该生说:“我刚才剪的这一小份近似等腰三角形, 是整个圆面积的1/16, 而这个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底是圆周长的1/16, 高就是圆的半径, 所以这个近似等腰三角形的面积S=116πr2, 而圆的面积又是它的16倍, 所以圆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乘16, 即S=πr2, 这样我就不用繁琐地去剪去拼了。”

我的心为之一颤, 多么简洁独到的思维啊!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结果吗?在场的都被他的这种独到见解所征服, 一双双赞许的目光投向了他, 我在惊喜之余, 也暗自感到庆幸。

把圆转化成其他图形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化圆为方, 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和方法, 促进学生知识与方法的迁移, 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灵感和独特思维就好似天上的流星, 稍纵即逝, 教师如不去发现, 不去挖掘, 也许就永远消失了, 随之泯灭的还有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冲动。

3.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三

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造作的机会”。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迅速的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面积单位后,在做填上合适的的单位时,孩子们会出现该填面积单位时,填成了长度单位,该填长度单位时,填成了面积单位。说明孩子们虽然在课堂上明白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不同,但在实际的做题中,往往忽略了题目所描述的是物体的长度还是面积,在选择单位时出了错。

我反思了整节课,其主要原因是这节课只顾关注学生认识面积单位,以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区别,而相对应的填上合适的单位题目练习较少,导致学生在选择单位时出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讲练结合。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2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创设情景,举例生活化,感悟知识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创造的机会”。这节课内容是从线过渡到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如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体来测量桌面的面积,这些材料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去收集得到的,如:信封、书本、手帕、树叶等。因此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致非常高,反馈结果多种多样:10个信封的大小、8本书的大小、6块手帕的大小、24个格子等。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答案层出不穷。学生不仅理解了面积单位的产生,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二、任务驱动,激活思维,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感受桌面的面积比黑板的面积小,那么桌面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呢?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的面来测量桌面。可是测量结果不统一,怎么办?引导学生分析矛盾,主动探索解决矛盾,从而认识到规定统一标准进行的必要性。

三、重操作,强化学生感知

“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我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用实物的面测量桌面,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桌面,做做、画画、找找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四、合作学习,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密切师生和生生的相互关系,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合作用自己身边的物体和用平方分米来测量桌面,讨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大思维的强度,充分让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观点和方法中达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为丰富和全面。

不足之处

课中有个环节的处理不够细化。在估算桌面大约有几平方分米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较接近的答案出现,有一个学生报出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没有充分发挥这个环节地作用,要改进。这个教学环节可以细化为如下几点:

1、第一次估算,找出差距最远的答案。

2、根据这个学生的答案,每位同学拿着自己剪的1平方分米上台在桌面上摆一摆。

3、根据摆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估算,力求一次估算正确。

4、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3

《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节课是典型的概念课,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我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比较满意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课伊始我创设了教师和一位同学进行涂色比赛的情境,开始学生以为老师会赢,但最终我输了,我顺势让学生帮我分析原因,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涂色图形的面的大小上来。这样设计,不仅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宽松的开课氛围,而且能从学生的课堂实际出发,意境合情合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

在教学面积定义时,我让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面,找一找面,感受到面是有大小之分的。面积定义的引出,自然到位,尤其是对封闭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我利用课件展示,使学生通过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的对比,强烈感知,封闭图形是有大小的,而不封闭图形无法确定其大小。

再如:在教学1平方厘米里,我请同学们取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在自己的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差不多是1平方厘米?接着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闭上眼想象1平方厘米的大小,再开眼看一看,反复几次之后,让学生在纸上画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以此验证学生对于1平方厘米的空间观念建立得是否正确。

三、注重学生参与到“做”数学的过程中。

数学学习是“知”和“做”的统一。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面积单位”的知识不仅抽象,而且容易混淆,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人人动手,先让学生课前制成“1平方分米”的纸片,并让学生手拿1平方分米的纸片说一说: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使学生形成“1平方分米”的表象。再通过全员参与测量数学封面的面积,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让学生深刻领会“面积单位”的含义,使“做”数学真正成为了师生互动的纽带。

四、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做到了及时检测。

紧密联系生活这一点也做得不错,还有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不足之处:课堂时间调配得不太好,有前松后紧的倾向。因为时间紧,所以后面的面积单位的体验不到位,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只是走了过场。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多。欢迎大家帮我指出来。谢谢!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4

本节课教学的特点是,朴实无华、扎实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来自学生;

(2)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3)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一)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从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方面的“比大小”引入,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大小的不同方面;让学生充分地摸手背、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利用学生描出的各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让学生用1平方米测量教室里的大黑板、教室门等面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需求来自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必须首先要知道的。因此,本案例教学中,教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体验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也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铺平了道路。例如,让学生选用一种物体表面来表示胸卡的面积,从表示的结果中可以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用不同物体来测量容易产生误会,并通过创造矛盾冲突,使学生明确要测量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然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面积单位的活动之中。面积单位有哪些呢?教师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进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而当学生提出“平方”是否就是“平方米”时,教师更是抓住契机,在肯定学生猜想的同时告诉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三)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学生在说一说、摸一摸、估一估、站一站、量一量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面积单位。

例如,1平方米有多大,让学生先估计,后拿出1平方米纸,估计它的边长是多少,再用尺量,最后概括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让学生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发展空间观念,再联想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这个面积单位,把头脑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再现面积单位,进而建构出面积单位的概念。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都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5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一节典型的概念型课题,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掌握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观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创造的机会。”由于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一概念,课一开始,我就创设了一个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为模拟的两块大小差异较大的校园草坪涂色,巧妙地创设了矛盾冲突,这样就自然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顺利地引入“面积”的教学。在进行面积单位的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猜一猜”游戏,把两张画有不同数目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格纸藏起来,告诉他们一张有4个格,一张有8个格,让他们猜哪个面积大?学生的回答不一:有的说4个格的大,有的说8个格的大,还有的孩子认为格子一样大的,有8个格的面积就大。如果格子不一样的话,哪一张大就不一定了。这样,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会主动分析矛盾,主动探索解决矛盾,从而认识到学习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强化感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采用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的感知比较弱,不像对时间、长度等有很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黑板的表面、桌子的表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

4.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四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他们的周长的基础上学生必须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我在备课时就感觉内容很多,也比较零散,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我觉得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表象,和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在设计时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和感受面积。

面积是包含了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两层意思,我注重于从学生生活中能感受得到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认识面积,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来体会感受到表面的大小,比一比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建立面积表象。对于图形的面积认识,我从物体的表面中抽出学生们很熟悉的长方形,让学生自己说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继而自己感知图形的面积,然后又出示了一组对比题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做封闭图形的面积。最后引导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封闭图形的面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将两句话概括成一句话,进一步加深了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操作,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概念。

在本节课中的两次小组合作就是为了这节课的两个重要概念展开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尤其在学生体验面积单位的统一时用的时间更多,使学生理解了要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面积单位去量,从多种面积单位中选用比较常用的正方形作为单位更好。

3、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是重点之一,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学具让学生亲自看,并找一找生活中接近这些面积单位的表面,用学具去实际的量一量,这样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

4、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从生活中发现从生活中提取。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后问要测量橡皮的表面积、讲桌面的面积、地面的面积分别可采用哪些面积单位,使得学生跟进一步理解了面积单位的用处,使得学有所用。

5、练习的设计注重层次性和实用性。

巩固练习先要让学生填单位名称,后又从小明小刚的日记中把面积单位进一步应用,还把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进一步区分,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

5.《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并养成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学难点:

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与引导学习相结合。教具、学具准备:

视频课件、答题卡。教学过程:

一、复习周长,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习过的周长吗? 生:记得!

师:你们摸一摸数学书,什么是它的周长?哪位同学愿意告诉一下老师?(抽答)

生: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对!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所以周长的定义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课件展示)。

师:那么同学们再摸一摸课桌、数学书的表面,这些物体的表面是一样大的吗?(板书“物体表面”)(课件展示)。

生:不一样!课桌的表面比数学书的表面大!

师:回答得非常好!同学们看看这些平面图形,最大的是?最小的呢?(板书“平面图形”)(课件展示)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的想法?(抽答)

生:最大的是圆形,最小的是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观察得非常仔细。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有大、有小(板书“大小”),我们把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课件展示)(板书:面积的含义)。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今天的课题,再读一读“面积的含义”。

二、比较面积大小

师:同学们,老师问你们:左边图形的面积大,还是右边的图形面积大?你是怎么比较的?(课件展示)生:凭眼观察右边图形大。(板书“凭眼观察”)

师:除了观察,我们还是可以用另一种方法——重叠比较。(板书“重叠比较”)(课件展示)

师:目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办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板书:“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课件展示)除了凭眼观察和重叠比较,还有其他办法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两片树叶放在方格里,怎样比较这两片树叶的大小呢?(课件展示)

生:数一数它们谁遮住的方格多(板书“数一数”)。师:那同学们一起数一数左边树叶遮住了多少个整格(4个),右边树叶遮住了多少个整格(4个),既然它们都遮住了4个整格,现在我们看不满整格的算半格,那同学们再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多少个半格。

生:左边有个半格,右边有个半格。

师:那么现在同学们知道那边树叶的面积大了吗?

生:左边树叶比右边树叶遮住的方格多,所以左边树叶面积大。师:下面老师考考你们,你们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课件展示)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指着题目要求),现在屏幕上的图片没有格子怎么办?

生:用笔画出格子

师:现在请孩子们拿出答题卡,完成答题卡的第一题“我会数”。师:下面我们再看下一题是什么呢(课件展示,读题)。请同学做一做“我会涂”这道题。师:最后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是什么(课件展示,读题),请同学们按题上要求画再答题卡上。(展示,订正)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收获讲给大家听。

四、板书设计

面积的含义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6.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六

教学片断:

1.活动一:小小设计师

问题:装修房子, 房东要求地板用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木条来铺, 问可以选择几种形状的木条?

(1) 实践:用准备好的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 看看有几种摆法, 并求出所摆长方形的周长。

(2) 投影展示学生摆出的长方形。

(3) 讨论:A这些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B这些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

C通过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

(4) 汇报讨论结果:这些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周长不相等。因为都是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所以面积相等。周长的变化就大了,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比较接近时, 周长较小, 反之, 周长变大。

2.活动二:小小规划师

问题:在操场上用16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各边的长度都是整米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花坛, 可以围出几种形状不同的花坛?怎样围花坛的面积最大?

(1) 实践:用16根小木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 (1根小木棒的长当作1米) , 计算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 并填写下表。

(2) 讨论:A.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吗?

B.周长一定时, 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与长、宽之间的差有怎样的关系?

C.在什么情况下, 这个花坛的面积最大?

(3) 汇报讨论结果:周长相等时, 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不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差越小, 长方形的面积越大。所以, 围出的花坛的形状是正方形时, 花坛的面积最大。

教学反思:

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设计了两项活动,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然后再观察比较, 最后得出结论, 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真正实现“用教材”

新课改强调, 教师要摈弃过去那种“教教材”的传统思想, 充分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点, 整合、重组教学内容, 真正实现“用教材”。这节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 增加了研究“周长与面积的关系”一课, 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集体交流, 最后总结出结论。

三、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 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 教学时,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通过实践获得感性认识, 进而抽象概括出结论。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小小设计师”和“小小规划师”两项活动, 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和计算, 总结、概括出周长与面积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师有序地引导下,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在学中玩, 在玩中学”。

四、突出了以对比为主线的思维方法

7.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七

1、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

对于圆柱体侧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严格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在动于操作、观察发现中促进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此来较好地突破难点。

2、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

3、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8.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八

在学校培训中,在解读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这一课时,刘萍老师指着书上的图说你们能看懂教材的设计意图了吗?如图所示:

在这个猜测圆的面积的大小的环节,如果是我上这一节课我可能就只让学生去了解一下然后直奔主题,直接去让学生去通过剪然后去探索圆的面积公式了,可是名师不愧为名师,刘萍老师给了不一样的解读:她说其实这个地方编者其实是给了一个猜测圆的大小的一个范围:两个圆是一样大小的可以根据正方形猜测出圆的面积小于4r2大于2r2,从而让学生明白猜测也不是随便猜测的,而是有根据的猜测。当然可能很多同仁都知道这个根据,可是我确实是刚刚知道。这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每一幅教科书中的图片你都看明白弄清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了吗?

9.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九

一、引入

1. 知识回顾。

(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是什么图形?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 它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一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从本质上说, 是由它的形体特征所决定的。平行四边形之所以可以通过“剪、拼”的方式, 转化为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 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得面积, 就是由它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形体特征所决定的。正是这一特征, 使得通过剪、拼的方法得到长方形的长和宽正好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本环节唤醒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形体特征的认识, 为后面自主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奠定基础。

2. 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要想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你需要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长和宽。

师:你上来指一下, 你需要哪些数据?

(学生指了相邻的两条边, 课后调查, 很多学生把平行四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自主迁移为平行四边形的长和宽。)

师:你是打算研究一下这两条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生2:我想知道高。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是想要平行四边形边和高的数据, 不用数据可以吗?

生3: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的。

师:你想用面积单位来测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需要什么”激活学生的思维, 迫使学生调用已有的长、正方形面积测量的数学活动经验, 思考确定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二、探究

1. 研究目标。

老师准备了这两种学习材料 (图1、图2) , 请选择你需要的材料, 想办法确定出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反馈交流。

师: (多媒体出示图1) 哪些同学是选择这个材料的?谁上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研究的结果是什么?

生1:我是这样想的,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它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也就是说, 我们只要数出这里面有多少个面积单位就行了。我的研究结果是:它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师:有同学对他的发言要提问或补充的吗?

生2:请问这里面有很多不足一个面积单位的地方, 这些地方怎么数?

生1:不够一格的, 我们只需要把它们拼成整格的再数就可以了。大家可以观察一下, 你们看出来哪些地方可以拼在一起了吗?

生3:我发现, 每一行左边的一小块都可以与它对应的右边的一块拼起来, 我给大家拼一下……

(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上拖动平移)

生4:其实也可以把左边的大三角形整块移到右边拼在一起的。

……

师:这样一拼, 刚才不足一格的问题解决了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若是请你写一道算式, 你打算怎么写?

生5:6乘3等于18平方厘米。

师:这里的6和3分别表示什么?

生5:6表示一层有6平方厘米, 3表示有这样的3层。

师:噢, 用了“每层数×层数”来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数量。

师: (多媒体出示图2) 哪些同学是利用这个材料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谁上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生6:其实我的方法和刚才的差不多, 就是把左边的三角形直接拼到右边去。不过不用数格子, 拼好之后就可以看到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有同学对他的发言要提问或补充的吗?

生7: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我们可以看到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 长乘宽就等于它的面积。

生8:我补充一下, 其实现在看到的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 宽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

生9:这里要先明确, 是沿着这条“高”剪下来的。

(交流略有停顿后教师介入。)

师:你们是先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再计算面积, 对吗?那么大家想一想, 一定要沿着这条高剪开吗?其他的行不行?

生10:可以的, 只要是这组高都可以。

生11:若是有数据的话, 沿着另外一组高剪开拼成长方形也可以的, 只是现在没数据而已。

生12:其实沿着任意一条高剪开来都可以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教师课件演示, 确实也可以。)

设计意图:我们一直在强调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上面的教学过程贵在放手让学生独自探究、独立思考。学生在经历自主研究后, 无论目标是否实现, 都会有话想说。事实上, 学生讲得很好!他们在教师有意提供与搭建的分享与交流平台上, 各抒己见、相互学习、各有所得。问题“一定要沿着这条高剪开吗?其他的行不行?”的设置, 意在引导学生跳出现有思维, 展开想象, 在头脑中勾勒沿着其他的高线剪开拼组的画面, 在实现方法多样化的同时, 为后面讨论“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通过剪拼转化成等积长方形”从而实现剪拼转化方法的“一般化”服务。

3. 深入思考。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剪、拼的时候这两条边会重合呢? (如图3)

师: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想法?

生1:三角形的这条斜边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边, 它们一模一样的。

生2:我补充一下, 这两条边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 它们是平行且相等的。

生3:这两条边的方向和长度都是一样的, 当然可以重合了。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能转化成长方形求得面积, 其他平行四边形是不是都能正好拼成功?

生4:应该可以的。

师:谁能说一说其中的原因吗?

生5:随便一个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 一定有高, 那么从高剪开来, 因为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缘故, 一定能拼成长方形。

生6:如果这个平行四边形很斜很斜的, 就不一定了吧?

师:到黑板上把你想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画下来给大家看一看。

(这名同学画了一个竖直方向高在图形外的平行四边形, 在短暂的停顿后, 学生自发地开始讨论。几分钟后, 有人示意要发言。)

生7:这个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的, 不过要多割几次。 (学生跑上来画示意图, 沿着竖直方向垂直剪下两部分, 平移拼组。)

师:这个“长和宽”还是原来的“底和高”吗?

生7:还是的, 不过看起来有点烦, 要几段接在一起。

师:一定要这么烦吗?有没有人可以突破?

生8:不用的, 这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另外一条斜斜的高剪开再拼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 沿着高线剪开再拼的方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等积的长方形之后, 可以尝试着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本环节意在引导有余力的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使之明确平行四边形之所以可以转化成等积长方形求得面积, 正是由平行四边形形体特征决定的。在明确原因后, 利用思维的延展性, 突破个例的局限性, 得到等积转化对于平行四边形具有一般性的结论。

三、内化

1. 计算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反馈:面积是?你是怎么想的?

3. 公式化:想一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后, 照顾不同的个体,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引导学生调用刚刚的活动经验, 解释计算过程, 逐步向公式化过渡。

反思:“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小学阶段图形测量教学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 它上承长方形面积, 下接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教学, 一直被广大一线教师所重视和研究。但实际教学中因教具学具准备、操作活动时间限制等因素的制约, 学生实际动手“剪、拼”操作的平行四边形大多是1个, 准备充分的时候也只有2、3个, 利用等积转化的方式推导面积公式时一般都建立在个例的操作基础上;“数格法”要么在教学中被忽略, 要么以“不足一格算半格”这样生硬的规定作为解决策略, 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确定面积。仔细追究, 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与断层。那么是否可以找到一种适合的方式弥补这一缺失呢?

上面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通过观察选择对应的两个不足一格的部分凑成一格后再数, 利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确定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避免了“不到一格算半格”的不足。其实利用数格法计算面积时, 之所以可以“不足一格的算半格”正是由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决定的, 但却常常被忽略。当学生有疑问时, 也经常以“看看书上是怎么处理的”一笔带过。在利用等积转化求面积的环节, 以“这个平行四边形能转化成长方形求得面积, 其他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都能正好拼成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利用“动态想象”与“直观呈现”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激活思维实现了方法的“普适性”, 弥补了实物操作的不足。

10.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十

学校地处城镇边缘,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我校从事教材实验已有五年时间,学生有一定的与组合图形面积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基础及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积累,认知范围比较广泛。通过五年来对新教材的学习和习惯的培养训练,学生思维活跃,反映灵敏,学生对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很感兴趣,并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1、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拼图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学生由动手操作到离开实物,在图形上画分割线,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跨越,继而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我都给与肯定、表扬、不强求学生思维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特色。

2、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探索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添加分割线,把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想法,相互学习,引导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时,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和感受到最朴实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

4、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有些地方教师还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做,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因此,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学校地处城镇边缘,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我校从事教材实验已有五年时间,学生有一定的与组合图形面积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基础及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积累,认知范围比较广泛。通过五年来对新教材的学习和习惯的培养训练,学生思维活跃,反映灵敏,学生对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很感兴趣,并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1、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拼图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学生由动手操作到离开实物,在图形上画分割线,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跨越,继而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我都给与肯定、表扬、不强求学生思维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特色。

2、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探索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添加分割线,把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想法,相互学习,引导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时,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和感受到最朴实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

11.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十一

本单元教学中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亲身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经历学习中的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经历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在教学策略上,把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化为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操作实践等手段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是学习习近平面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倒,蕴涵着转化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我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课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和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推导出计算公式。使学生在学习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时已成顺水推舟之势,轻松、愉悦,学生在模仿、迁移、推导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2.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十二

教学设计综述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课型与课时: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新授课,1 课时。

课件:

交互式电子白板资源、思维导图、视频剪辑。

教学环境:

综合电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实物投影)。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教学平台,通过它来开展多媒体课件演示、板书等活动。主要展示内容:长方体展开图;组合、拖拉其中一组长方形与另一组长方形完全重合;利用板檫功能讲解练习中的无盖金鱼玻璃鱼缸;播放“南海一号”视频。

教学概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探索有关现实世界中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本节课将白板的使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效地发挥白板的展示、组合、拖拉等功能,不仅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长方体展开后的平面图,还能直观地观察到一组长方形与另一组长方形完全重合的操作过程,有效地达成《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此外,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灵活地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本节的重、难点,不仅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而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操作和观察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能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品质。

自评:只有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推动教学过程的实施,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能找准每个面的各项数据。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今天,我们利用长方体的特征来继续研究长方体其他方面的知识。

每个小组的桌面都有一个长方体学具,要做这个长方体学具至少需要多少材料呢,也就是要我们求这个长方体学具的什么呢?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呈现现实、有意义的材料,组织可操作、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主动建构知识。

2. 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 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 师:既然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求6个面的总面积,现在你可以求出这个学具的表面积吗?(生:不行)

(2) 师:需要知道关于这个长方体的哪些数据呢?(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3) 教师指着白板上的展开图,如图1所示,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拿着学具进行讨论:

上下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和();

前后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和();

左右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每个面的长和宽的关系,不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让学生在操作与合作交流中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自评: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后,由学生自己去实验操作、感知发现、推导求证、总结归纳。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实验—发现—验证)、思维方法、科学探究方法,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2) 解决问题

(1) 学生尝试解决(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板演完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个列式的含义(要求学生边说边在白板上拖拉对应的面)。

(3) 师: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呈现两种方法,如图2所示)。

(4) 师:计算这些面的面积,关键要知道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白板拖拉演示长方体对应面组合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给予肯定与鼓励,同时立即利用思维导图对两种方法进行适当的比较和优化,帮助学生梳理清晰的解题思路和策略,以期促成学生高级思维的养成。

课堂实录:(片段一)

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求长方体表面积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

师: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异同?

生:相同点是都可以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不同点是方法二运用了乘法分配率进行计算。

自评:带领学生共同把“思维导图”深入运用到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一起学会利用工具组织建构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高级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3) 求解正方形的表面积

如果换成正方体你还能算出它的表面积吗?白板出示正方体图,棱长5厘米。根据学生回答生成板书: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设计意图:正方体作为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要懂得求它的表面积必然要先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求法。提出具有梯度层次的问题是推动学生学会知识迁移的重要方法。该环节不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而且使其体验数学的妙处,体验问题解决的知识迁移过程。

3. 巩固练习

(1) 教材19页第1题。(练习第1题)

(2) 求解无盖玻璃鱼缸的表面积。

(3) 求解打捞“南海一号”沉箱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强化所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道理。

课堂实录二:(片段二)

播放视频“南海一号”,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视频播放后发现部分学生不理解沉箱是4个面的,于是请学生利用学具讲解、分析。

师:仔细观察,你观察到沉箱是几个面?

生: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师:底面有没有?

生:没有。

师:只需要求几个面?

生:4个面。

老师给出沉箱的相关数据后,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

自评:巩固练习的设计源于教材,但又有了新的发展,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通过“南海一号”视频提出新问题,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面临真实情境的问题,从而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落实知识、发展数学情感的效果。

4.全课总结

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思维导图呈现,如图3所示。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课堂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在回忆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概括出本节课的重点与精华,明晰知识脉络。

课堂实录:(片段三)

师生利用思维导图共同总结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长方体的表面积及其求解方法。

师:还学了一个特殊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什么图形?

生:正方体。

师:不管是求长方体还是正方体的表面积,都是求6个面的总面积。

运用“思维导图”,既充分又直观地表达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实践与反思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时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推导等自主探究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建构知识。活动的设计不仅力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操作、合作等高级思维能力。而再优秀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教学实践的检验,那么设计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更何况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是离不开教育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的。在此,我结合本课教学设计的教学实施过程反思优点与存在问题,以期深化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改进自身的教学。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因而,本课开始利用长方体学具引入新课,讲明长方体有六个面。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认识到“要想知道长方体的六个面到底有多大,必须计算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借助学具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长方体,这一设计既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又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接着,再利用Flash动态展开长方体立体图,并用三种不同颜色呈现三组相对应的面,便于学生观察长方体各个侧面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平面展开图与立体图的对应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感。

2.实践操作,合作探究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本课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学具为依据,摸一摸、算一算,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抓住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关键,共同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同的学生在摸索中可能会发现不同的解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化发展,达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此后,教师对两种方法的比较,既为学生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打好必要的基础,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可见,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时,要做到先松后紧、张弛有度。此外,学生在掌握了正方体的特征后,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发现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改变了以往将正方体的表面积用独立时间进行教学的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3. 联系生活,由浅入深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本课教学设计在教材练习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两道求特殊长方体表面积的问题: (1) 无盖的玻璃鱼缸。 (2) 四个面的沉箱。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既源于课堂教学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它们的解决,要求学生做到在具体的情境下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意识到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问题可以变化出许多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不可以千篇一律地套用公式,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4. 导图归纳,层次清晰

本节课在课中与课堂总结时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课中利用思维导图对两种方法进行适当的对比和优化,帮助学生在大脑里构建清晰的解题策略。课堂总结时,利用思维导图,师生共同总结所学知识,有效地帮助学生概括本节课的重点与精华,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在该环节的实际操作中,学生说,教师点击白板呈现导图内容,这一前一后的线性操作未能完整地体现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若能以别的方式呈现,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据此,我们研讨出了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 (1) 各部分的图标可以先做好,由学生拖动图标建构图式。 (2) 先建构主树图,再让学生完成图中内容。 (3) 呈现多种图式:鱼骨图、事件连图、对比矩阵图、主树图、维恩图等,让学生选择适合本节课的图式。

方案二:若在本节课让学生自己建构思维导图,时间有限,可进行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即第一课时以讲授为主,第二课时以练习拓展为主。第二课时学生可根据第一课时所学知识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归纳、生成思维导图。无论选择哪种方案,目的都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课堂有效性。

评述与探讨

观点一:

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关键是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思维到归纳概括,从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模型”,并能根据不同事物的特征适当选择和运用模型解决问题。这一点在几何教学中尤为突出。本课教学在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是立足生活实践、立足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倡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将已有知识、直观感知、探究问题有机集合。体现了新课程改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即体验学习与个性思维的发展, 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潜在的作用, 也是引导学生探索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

二是交互白板恰到好处的运用。本课教学中, 学生如何将直观感性的几何认识转化为数学计算中的有用信息, 是一个难点。特别是现实物体中长方体对应面只可看, 不可移动拼接, 而用电子白板直观移动, 实际上是将学生不容易表达的思维演变成可以直观展现。这一突破对学生优化组合信息、引导学生推导最优化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是教师能站在更高的视角引导学生完善数学建模。教师引用思维导图, 不但让学生清晰看到长方体表面积计算需要的相关因素, 更能准确梳理学生不同的发现方法, 以便寻找最佳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 学生延续这种思维, 对于推导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思维引导对于帮助学生运用现有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也有现实意义, 如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特征, 根据特征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 (计算公式) , 根据已有信息选择合适、必须的因素……

汪细强湖北省黄石市广场路小学

观点二:

无论孩子们具有怎样的知识基础, 在面对“展开图”中的各个面时, 他们仍需必要的学习支架帮助其深入探究, 而失去三维视图引导的孩子们对空间的概念也会变得十分淡薄, 需要及时引导下的适当铺垫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因此, 抛开本课在内容上的精心设计不说 (可参阅教者自我反思) , 仅从整合的角度来看, 本课的精彩之处正是电子白板与思维导图两者的有效运用, 这种有效介入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当然, 我们更希望看到白板在学生探究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威力, 也希望进一步感受思维导图在“放”与“收”两方面优势的充分发挥。比如, 尝试一下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板演, 或者能更灵活地处理思维导图与教师板书的微妙关系, 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张勤坚江苏省太仓市中心小学

观点三:

看了黎华俐、郑朴芳老师的教学案例,让我欣喜地看到新技术带来的课堂教学革新,使教学彰显了教师灵动的智慧。

交互式电子白板给教学带来的革新在于便利地将隐形的知识显性化。教学中, 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出示长方体面积的展开图, 让学生边说边拖拉对应的面, 得出长方体面积的计算方式。当然, 这些技术多媒体课件等也能实现, 但电子白板的新技术更加贴近课堂教学, 更贴近学生实际, 学生能非常方便地能利用技术来实现自己的想法, 真正成为课堂探究的主人。

思维导图给小学数学课堂的理性思维提供了支撑。“授之于鱼, 不如授之余渔”, 用思维导图来帮助理解长方体面积的意义, 既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又梳理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新技术带来新变革, 新变革带来新智慧, 黎华俐、郑朴芳老师的教学为新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13.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十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说出可以通过数格子和利用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为下面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作铺垫。当让学生通过数方格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很容易数出面积,并且说出它的底和高的长度。我及时抓住这三个量,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它的面积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很快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要探讨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好铺垫。

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通过学生自学、动手画、剪拼这些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变“学会”为“会学”,对学习要求中提出的第2、3个问题:转化后的图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各抒己见,充分阐述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乐于探索,敢于探索,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完这节课后,听课老师、评课的领导对本节课进行了评价,从这节课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下面认真进行剖析:

1、课的开始复习内容过长,导致本节课新授知识部分时间不多。练习题与检测题进行的过于仓促,使基础不够好的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复习内容中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部分内容可以删去,在新课教学中体现出来。

2、复习部分长方形的面积的两种求法与通过数方格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同时在课件中显示,进行比较,从而引入新课。

3、教学中某些环节的过渡不恰当。如: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数方格和利用公式求出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数方格说出来后,可以说:除了数方格,那么能否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那样存在一个面积公式呢?很自然为下面要推导的公式作准备。

4、学习要求的设计不够合理。我提出了两个学习要求:(1)自学课本第65页。(2)小组合作完成三个问题。两个要求要综合起来体现,让学生为了完成所出示的任务,自己通过看书,小组合作交流,边看边操作来完成。

14.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十四

《梯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安排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首先让学生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再通过“拼、剪、割”的动手操作活动,看一看能转化成什么图形,然后学生思考讨论:想想转化的图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成了教学目的。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有放有收,在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基础之上,在教师有目的引导下,学生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首先,我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如何推导的?然后呈现自学提纲,让学生围绕提纲,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自学,自己动手操作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集体汇报时,对这几种推导方法的处理上也不一样,重点分析了学生发现的第一种方法,但同时也肯定了其他的推导方法。老师一句话中总结,不管用哪种方法来推,都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5.数学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篇十五

一设疑启发, 旧知牵引,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片段一]

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吗?以前我们在学习长方形面积时曾用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了长方形的面积, 那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也放到方格图中数出它的面积呢 (见右图) ?让我们试一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小方格的面积是多少吗?

生:1平方厘米。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数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生:18平方厘米。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不满一格的该怎么办呢?

生: (摇头) 不知道。

师:不要着急, 老师帮助你。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数数看吧!

生:18平方厘米。

[评析]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在已有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如这位老师在教学时问“以前我们在学习长方形面积时曾用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了长方形的面积, 那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也放到方格图中数出它的面积呢, 让我们试一试。”教师的设问, 引导了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能够迅速的挖掘已有知识, 进行知识上的迁移, 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数学的意识。

二动手操作实验, 自主探究, 渗透“转化”思想

[片段二]

师: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可是我们总不能不管多大的平行四边形都用数格子的方法吧!如果像操场那么大的也去画方格, 然后再数出面积这样是不是太麻烦了?显然这个办法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那该怎么办呢?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呀!那我们就要找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 (点头, 深有同感)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数学中有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叫“转化法”, 同学们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然后再求出它的面积呢?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动脑想一想, 利用手中的学具剪一剪、拼一拼, 动手做一做, 看看能不能把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下面请同学们试试看。然后按照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 小组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独立操作, 也可以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完成。好, 现在开始!

生: (动手操作)

生: (结合自学提示进行操作、研究)

生: (和小组内的学生共同研究)

师:同学们, 谁愿意到前面演示一遍, 并进行讲解?

生: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中的平行四边形, 我先画出了它的高, 然后沿着它的高, 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然后移到图形的另一边, 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 (边说边操作) 。然后同学们看, 长方形的长其实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我也是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剪完后, 我得到了两个梯形, 平移之后也同样得到了一个长方形。我也发现长方形的长其实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同学们的操作以及演示都非常棒, 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优秀表现也忍不住想要表现一下, 请同学们监督指导。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平行四边形, 观察一下, 看看他们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生:面积相同, 大小一样。

师: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贴在黑板上。 (演示) 沿着高, 剪下来, 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平移到图形的另一边, 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 (贴黑板上) 。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 之前他们的面积 (大小) 是相同的, 转化后请问面积有何变化?

生:没有变化。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师:再来看, 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吗?

生: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

师: (板书:长=底) 。

师:那宽和高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长方形的宽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 (板书:宽=高) 。

师: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

生: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

师: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师:同学们能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 (板书:推导) 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

师: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

师:如果底用字母a表示, 高用字母h表示的话,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生: (板书:s=ah) 。

师:经过同学们的动手转化, 动脑推导, 我们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推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共同来验证一下刚刚数出的它的面积。

(见右图, 课件演示数方格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是6厘米, 高是3厘米)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6×3=18, 和我们数出来的结果一样。

师: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我们数方格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就证明我们所推导出来的公式是正确的。

上一篇:廉洁文化进企业总结下一篇:写教师节的祝福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