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风控存在问题(共12篇)(共12篇)
1.金融行业风控存在问题 篇一
金融风控基础知识
一、风控的定义
首先了解两个概念: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
1.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在一定的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它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环节。
2.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所以其实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中的一个环节。风控是风险控制的简称。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风控的内涵非常宽广,包含了对所有可能风险事件的控制,涉及人员操作风险、业务操作风险、技术操作风险和外部事件带来的风险。本文所阐述的风控并不是把所有风险相关的知识都囊括其中,比如指定公司内部各种规范以防范风险事件发生。本文侧重业务上和技术上风险控制讨论。
二、风控应用场景
那么风控在什么地方能用到呢?按照其定义,风控被运用到互联网金融各个地方,主要包括信贷中的个人信贷与小微企业信贷、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平台资金安全、平台技术安全、用户资金安全、用户账户安全、推广运营活动等环节。通俗来说,风控用于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的判断,反欺诈反作弊反薅羊毛,防止外部对内部系统的攻击,防范平台和用户的资金出现问题等等。
从行业维度来看,风控运用于互金行业中的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信用借贷、理财平台、P2P、大数据征信、第三方支付(第四方聚合支付)等各细分领域,同时还可用于电商、游戏、社交等“传统”互联网公司。甚至可以说,任何互联网公司都需要风控。
当然,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控不只是一上来就各种数据,各种算法建模,各种风险评估。实际上,用户的账户、投资支付等环节往往存在着各种风险,了解这部分也非常重要。本文是互联网金融风控基础知识的第一篇,主要阐述用户账户安全、投资支付安全以及推广运营种的风险控制。
三、用户账户安全
较于互联网其他行业,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账号与资金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若用户遭受经济损失,则平台的利益与口碑可能双输。基于此,互联网金融产品(无论是移动端还是Web端),均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用户帐号资金安全。对于互金平台,用户体验和安全永远是鱼和熊掌,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与后台开发的时候,应事前预计各种情况并给出解决产品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方案。
用户账户安全涉及到木马植入,暴力破解密码,拖库撞库、虚假注册、短信轰炸、手机丢失等行为。在注册登录验证码发送等场景下均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1.注册行为:建立注册手机号黑名单。在注册时就进行控制。此处可采用第三方风控平台建立的号码黑名单。实名认证。通过直接实名认证或者银行卡绑定完成注册后的实名认证,增加平台对用户的了解。当然,按照监管要求,所有投资借贷支付均需实名认证。
2.短信验证码: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遇到的情况包括垃圾注册,调用短信接口进行轰炸,干扰了正常的短信下发且大量消耗短信服务费。黑客可通过抓包的形式,获取短信接口,并通过代理IP,采用不同的手机号,源源不断的请求短信接口。本人所在的项目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防止措施包括:
产品层面采用图形验证:在用户注册时,为了识别出机器人注册,需输入验证码或者拖动滑条等方式。
IP地址和手机号码地理位置映射:IP地址和手机号码本身携带着地理位置属性,通过建立GEO-IP库和手机号码归属地库映射,从而判断出风险。
请求限制:同一IP请求短信接口达到一定次数(例如5次)则限制该IP请求24小时。单个手机号码60s只能请求1次短信接口,1小时内至多请求3次,24小时内至多请求5次。
短信预警: 通过评估平台短信业务量,帐号开设日发送上限,限定每天最大发送额度,超出一定限度则提醒相关人员。
3.登陆行为:判定用户是否在常驻地登录。建立地理栅栏,若用户当前登录地与用户号码归属地、常驻地存在差异,通过下发短信通知用户。
移动端采用Touch ID、图形绘制进入app。为了让用户获取更高的安全保障,在用户完成注册行为后就立马启用Touch ID、图形绘制,也可以在用户完成充值投资后立马提示用户。
修改密码等场景下,需要输入原始密码并进行短信验证。(但此处存在一个悖论,我就是因为不知道原密码才来改密码的啊……请慎重)
常用设备登录。普通用户常用设备为1台,多则两台。每台设备均对应特定的型号,若用户账号与最近登录设备不一致,通过下发短信告知用户。
登录连续输入密码错误5次,则限制该账号24小时不能登录。
以上关于登录注册的风险控制,并非要全部都做,也不是做完了所有的功能就安全了。
四、投资风控
对于理财类平台,在相同的量级下用户往往追捧高收益。在某些理财平台,热门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一开标就被秒光的情况很常见。此时一些会技术的用户会利用脚本进行作弊,以达到秒标的目的。因此这些热门平台存在一标难求的情况,占用了其他用户的资源。为了防止这类问题:
程序识别自动投标。程序自动投标有以下特征,单个用户的投标操作频繁,对相应页面(接口)的在1分钟内大于10次,且在开标时间点之前就已经频繁请求。平台可以根据情况设定阈值,进行识别。通过撰写相应的脚本识别出这类用户,据规则将涉及自动投资的账户交给运营处理。
产品层面增加投资过程难度。如机器投标的情形非常猖獗,对平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则应考虑牺牲用户体验而增加投资难度。与注册行为类似,在投资流程中增加滑动验证码、计算题、辨别倒立的汉字等等(例如淘宝在秒杀活动中加入了计算题,四字成语的首字母)。
五、推广运营风控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获客成本很高。而互联网金融获取一个投资用户的成本在几百元。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互金行业,特别是理财类产品,产品要获客需要去不同的平台推广以获取目标用户。但某些平台为了业绩,营造流量很大的氛围,通过虚拟机+代理IP点击广告。同时,某些渠道通过购买用户信息,机器模拟注册,甚至完成实名认证和甚至银行卡验证。对此,消耗了推广费用却没有获得真正的用户。
在互联网中,有一群人称为“羊毛党“,各种信用卡的,赚取积分各种奖品优惠券。哪里有红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真实用户,但他们来平台的目的不是参加活动或者投资,这些人不能成为平台用户,且占用消耗了平台资源。
2.金融行业风控存在问题 篇二
关键词:金融,银行,内部监管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监管概述
内部监管,就是对一个企业或机构内部的运作、人员的配置以及资金安全进行监管控制,是为了提高运作能力,保护所控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与执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方法、程序和措施。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根据当前国际金融行业特点,同时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实际,以及银行业务存在的高风险性,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制定监管目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内部监管有其必要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自1930 年以来,大约130 多个国家,几乎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5% 的成员国的银行业都经历过严重危机。卡尔- 约翰·林捷瑞恩的实证研究发现,许多银行内部监管制度存在缺陷。1995年,巴林银行因其新加坡分行的交易员里森违规操作而倒闭; 2002 年,爱尔兰联合银行因违规交易操作在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中损失7. 5 亿美元; 2005 年1 月,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勾结外部人员卷逃客户资金10. 3 亿元人民币; 2007 年,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邯郸分行的5100 万库款被盗。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各大银行都不可避免地发生金融犯罪案件,大部分是由于银行内部员工违规操作,或勾结外部人员利用银行内部监管漏洞进行违法犯罪造成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银行业务呈现多元化与快捷化的趋势。但近年来由于银行内部监管缺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干扰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于是加强银行的内控建设,防范内部人员的职务犯罪,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已成为新时期银行监管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 制度不完善,监管技术落后
1. 存在重复监管与空白监管
在金融活动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对监管机构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同一监管对象,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仍存在监管机构重叠、参照监管标准不一致等问题。不同的金融机构存在不同的金融诉求和不同的指导策略,因此存在着各类机构规则和公司要求。并且各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自己的监管目标和监管文化,各自的监管机构在制定信息报送格式和程序、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资本充足率标准、高级管理人员资格审查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有些机构会因为同一个问题,对一个部门或分行进行不同方式的监管和检查。而在一些需要应对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关键信息整合及影响机构发展的事项和决策上,却罕有监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管与稽核。这种重复监管和空白监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2.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各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分行扩张规模,但内部监管机构仍“原地踏步”。很多员工大多来自基层,属于操作型人才,缺少必要的金融理论知识,人员数量也不充足。并且在监管的过程中,使用的监管手段单一低效,大多为传统的手工作业,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力。在我国相关的内部培训中,对金融监管方面的重视程度非常低,不仅课程零散,培训的次数也少,监管人员学到的技能和专业技术少之又少,必然增加监管难度,使监管水平达不到要求。
( 二) 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衡制度
任何一个内部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出现“搭便车”现象,由于内部控制的主体是银行管理层,内部控制的程序也由管理层设置,意味着管理层的权力可以凌驾于内部控制系统之上,那么领导可以利用职权避开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管。
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职位序列的分级明显,缺乏相应的制衡制度。一些监管部门直接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监管结果也只反馈给相应的主管。权利得不到制衡,信息无法在各层级有效流通,监管的执行效果不佳。
( 三) 监管权责不明确,处罚力度小
尽管我国在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设方面不断创新,但也存在很多重复和遗漏,如金融监管职责归属问题模糊不清。我国银行机构中的稽核部门人员监管意识薄弱,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对其进行约束,监管内容欠缺完整性和系统性。由于缺乏相应条款的明确约束,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导致存在金融安全隐患。
另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存在高风险、高利润等特点,一些业务本身就具备高杠杆性,出现问题时,监管机构的处罚却并不严厉。并对可能出现更严重问题的高风险金融产品继续保持事后监管的放任态度,使内部监管难以操作。缺乏明确有力的处罚措施,相对较低的违规成本使相关人员违规经营,而且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很容易利用职务之便绕开法律监管。
三、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监管的对策建议
( 一) 加快健全内部监管体系
以审慎监管为原则,构建严格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以及必要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树立谨慎的投资理念。实现业务部门自律,对监管机构的每一位职员规定其监管职责,杜绝遇到问题时出现推诿现象。对监管机构进行全面升级,提高内部监管人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及时对银行内部系统进行升级,时时查漏。
( 二) 加强对领导层的监督,提高监管人员责任意识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领导具有绝对权力的弊端逐步显现,金融机构内部的高层管理者更应该加强沟通,在决策实施之前应经过缜密的多层审核才能执行。建立一个制衡部门,如稽核部门直接听令于总行,对分行所有的安全问题直接上报给总行,有权利对所在行进行检查,不受控于分行领导,这样会大大提高监管力度。
对于银行来说,经济效益越高意味着风险也就越大。而在机构获取巨额利益的同时风险也随之增大,监管部门不能只看利润,而对风险不进行防范。必须加强对职员的风险意识教育,建立内部职员不分层级的相互监督制度。
( 三)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银行内部制度、程序和方法,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估,从而达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完整监控。员工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内部监管部门要将监管落实到每一个部门,任何业务的操作都要体现“内控优先”原则。实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变更与调整,使各项业务始终能够处于内部控制的管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陈静.现代银行内控:追求稳健发展的自我均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柴艳茹.金融监管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11.
3.金融行业风控存在问题 篇三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控制;内部控制
电力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国有企业之一,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电力企业的严重亏损不得不让我们重视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怎样科学合理规避财务风险和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和管理应成为重中之重。
一、电力企业风险控制下的内部控制的含义和重要性
风险控制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过程。对风险进行认识,评估,回避以达到有效控制,使合理的成本实现预期目标。内部控制是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对资产的完整性、数据的真实性等进行控制、评价、监督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它的基本目标是防范和更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是以避免最大的损失赢取对利益的保护。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需要考虑全局,从长远角度出发,全过程实施,全员参与。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是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要积极主动应对风险,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与控制以及修整和补救。风险管理决策是确定内部控制的依据,有效的内部控制能确保风险管理和控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需求,中国的电力企业应逐步以治理为目标,风险控制为导向,控制为中心,增值为目的,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规避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目前电力企业风险控制下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员工没有风险意识
目前,公司系统大部分基层单位缺乏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有表现在:(1)多数干部与员工对于风险管理工作还未真正理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2)员工认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只是上级的事,自己只负责执行命令,没有主观能动性。(3)大多数员工不懂得风险控制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和深刻意义,往往出现了,走形式,走过场的状态,更加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2.风险管理没有达到实质性效果
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目前电力公司险管理工作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取得的实质性效果不够,与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结构和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电力公司目前并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没有独立开展风险管理的评价工作。另一方面,各部门工作人员对风险管理工作职责和操作程序不明确,不理解,不清晰。遇到事情互相推卸责任,使其风险管理缺乏独立性、权威性的、有效性。
(2)应用水平不高。公司系统目前风险管理尚在尝试阶段,无论是风险管理的范围、内容和具体方法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无法对重大风险进行预警,缺少科学的判断,更多的是一种定性的判断,而缺少定量的分析。对战略方面尚未科学的风险评估,承担了不该承担的风险,而同时又把本应该抓住的机会当成风险而被拒绝在外。
(3)全员参与程度不够。公司系统多数风险管理工作仍然局限于财务、内部审计等相关部门,仍是水平低和范围小,没有应用于企业全过程管理。
3.内部控制体制不完善,执行效果差
在电力企业实际工作中没有提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完善的结构设计以及有效的实施策略。对内部控制的方式没有详细的成文规定,内部控制的方法没有系统强化,往往流于形式,使内部控制失去效果。
三、针对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的措施
1.企业以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的建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是在梳理企业经济活动中所有重要部位、重要环节,确定关键控制点,通过对关键控制点建立健全、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第二,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处理,强化内部控制的建全性和有效性,实现能够控制,掌握控制,实时严格内部控制,形成电力企业风险控制的常态和长效机制。
2.实施内部风险和内部控制质量审计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质量
内部审计制定年度审计计划,一是通过自我诊断问卷了解高风险领域;二是与相关部门座谈听取各部门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信息;三是对以往的审计成果进行研究分,找出不足和漏洞,积极分析公司的薄弱环节。
项目过程实施审计,审计人员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1)货币资金部分:用户业扩工程收入、现金管理,主要是收到的现金未按文件规定及时缴存银行,序时登帐等问题。(2)电力营销部分:用户档案管理、业扩工程管理;主要表现在部分用户MIS档案不走流程,业扩工程档案资料不齐全甚至没有,执行力不到位等问题。(3)物资管理部分:工程材料、备品备件材料领用;主要表现在专项工程材料管理混乱,无账簿,备品备件材料领用无记录等问题。
经济形势全球一体化,加强和有效实施电力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迫在眉睫,目前电力企业亏损很多,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电力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环节繁多,处处存在风险,科学有效经行风险管理和控制,风险控制过程中,强化内部控制,保障风险控制有效实施。才能降低电力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朱萍.内部控制成本探析[J].会计之友,2010,(10)
[2]宋蔚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宛宁:担保行业风控工作调研报告 篇四
来源:宛宁律师
担保业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行业,而风险控制工作则是担保业的重中之重。在近两年的工作时间里,本人基本熟悉和掌握了整个风控部门的业务流程和工作重点,积累了感性的认识。我认为,对于风控工作,抛开对其严谨的书面表述不谈,可以将其抽象划分为三个阶段(个人观点):
第一、“防狼”阶段。在我国,源于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的客观事实而诞生的担保业,从一开始就是在和银行业“与狼共舞”。针对银行要求自身风险全覆盖而没有与担保公司建立风险分担机制这样的阶段性事实,银行业与担保业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金融市场里一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亲密战友,而更多的却像是港片里的“大佬带小弟”:大佬吃肉、小弟喝汤;大佬犯罪,小弟顶牢。所以,风控工作的很大一部分精力被用在“防狼”上。这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处处可见:对银行制式合同的严格审查、对具体条款的竭力细抠、对保证合同份数的严格控制等等。
第二、“家长看孩子”和提防“小概率事件”阶段。在为企业担保放款后,风控的工作则转向了对在保企业的风险监控上,这就类似于“家长看孩子”。“孩子”成千,“家长”却只有一双,当爹的银行忙着挣钱去了,对“孩子”不管不问,剩下的也只有当妈的担保为“孩子”操心了。担心孩子的健康(企业的法人治理、生产运营状况)、怕孩子惹是生非(企业涉诉问题)、怕孩子把上学报名钱用来买玩具了(企业资金用途监管)等等。
提防“小概率”事件,主要指对个别项目经理可能出现的道德失守与职业失范的监控上。当然,这其实是另一个部门——稽核审计部的份内事,而风控的审查重点更多的则是项目经理的责任心——即审查由其填写的相关委保合同、保证合同、反担保抵押合同的完整度与准确度、其依照评审会决议的严格度与契合度、合同本身的效力认定(主要是签字盖章问题、诸合同之间的法律逻辑关系问题)等等。
第三、“要债”阶段。企业出现违约,发生代偿,便是风控部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司法追偿的阶段。客观评价以上三阶段的集团风控工作,我个人认为:
1、做的最好、也最努力的阶段应是“防狼”阶段以及对项目经理责任心的审核上(即提防“小概率事件”阶段),这也是整个风控部日常投入人力、物力、精力最多的一个阶段;整日的与各种各样的合同打交道,和银行PK,和项目经理的责任心PK,可以说风控工作是严谨中彰显伟大,细致中体现价值。我本人也在项目合规性审查中得到了锻炼,锤炼了自己原本欠缺而又必须具备的精细度和耐心度。
对于此,我想说的是,就现阶段而言,银行业与担保业的力量对比还是有显著差距的,担保行业单就融资业务本身来讲,其实际上对银行还是一种依附关系,这也造就了诸多不对等、甚至匪夷所思的条款,如保证合同中的“从合同独立于主合同,从合同效力不应主合同无效而无效”条款。(也许法律的语言是中性的,但细究起来,这近乎是令人愤怒的条款,意思是,银行即使和企业合伙起来图谋不轨、违法犯罪或是恶意坑骗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仍然要老老实实为其“买单”),为什么?实力对抗的结果。对于与银行的PK,是需要时间去重新确立价值位阶的,它不是某一家担保公司或某几家担保公司说了算的,它需要的是整个担保行业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及作用力的不断提高、话语权的不断扩张、以及政策的制度性安排才能解决的。所以,与银行的PK,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至于审核项目经理办理合同的精确度,我想说的是(可能有些发牢骚),凭心而论,该项工作就是低水平、低智商的,是在“改作业”(而且是在改小学生的作业)。就现行出台的放款审核意见单的1——19项内容,有哪一项是业务经理知识结构不能涵盖或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无法解决的?在项目A角负责填写、项目B角初审、部门领导二审、风控部出台项目填写指引,并随时接受合同填写咨询的情况下,如果投以
基本的责任心和认真度,难道还会不断出错吗?如果说对银行制式合同的审查及提出修改意见是风控部专业人士的专业范畴,难道整天复查身份证号码、复查房产证号码、复查土地证号码、复查有没有打钩、有没有盖章、有没有签字、复查委保合同填写日期有没有填在保证合同之前等等等等也是风控部专业人士的专业范畴吗?“风控是永恒的主题,风控是重中之重”,为什么要在如此重要的部门、如此重要的岗位重臵这样一道业务部门仅履行一般注意义务即可解决的程序?这难道不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吗?所以我认为,在相关银行制式合同具体条款全部核定后(这项工作已在开展,并接近尾声),业务部门领导的“二审终审制”才应是其合理程序设臵。这本身并不是对业务部门工作的加重,而应是责任心的添附,使其具有更加精进与审慎的工作态度。
2、至于项目风险的中程控制,即“看孩子”阶段,说实话,风控部是没有注入精力或鲜少注入精力的,主要依赖的仍是业务经理的项目风险自查,风控部仅是在项目经理发现问题后予以法律上的咨询和行动上的配合(如近期出现的反担保企业土地他项权证造假事项),而每年年底的风险排查,更多体现的是其形式意义,而非实质价值。当然,这本身绝不是我们风控部的责任心不到位,而根本原因就是精力不够(都审合同、审放款去了)
3、“要债”阶段,实际上这是一个外包项目,其核心技术部分是交给专业人士——律师来做的,风控部更多的则是陪同和协助。
对于此,我想说的是,风控部应持续不断的加强、维护和融洽与法院特别是与法院执行部门的关系。项目代偿后,追偿问题即成为工作重点。从实践操作角度看,追偿案件的审判环节并不是重点环节(这有赖于前期集团相关制式合同的权利义务锁定),而执行环节才是重点,这牵涉到究竟是代偿还是代损的问题。执行的效率及执行的力度直接关系到集团的终极利益。
综上,风控工作是异常艰辛和繁琐的,是一项需要投入恒心和耐心的工作,是一项需要综合运用多项知识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高屋建瓴、宏观审视的工作。
同时我认为,风控人员要做“思想家”。应将注意力投入到项目风险防范的创新上。例如,对反担保措施进行思路创新。当前,担保行业的反担保措施都是有形的,诸如房产、土地、林权、设备抵押;股权、仓单、专利、应收账款质押等,其担保物权的设定仅仅是为了代偿后相关资产的优先受偿,应该说这些手段是有局限性的。换个角度,对于企业来说,其仅仅是依托自己的或有形或无形的资产获取了资金上的融通,而对于整个企业肌体的治理,经营的完善却没有多大帮助,这本身也与政策性担保公司所应担负的深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义务不符。企业的诉求本身就是多元的。所以,依托担保公司的信用平台,与相关中介机构合作,创造一个无形的反担保措施(即要求在保企业接受指定中介机构的中介服务),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银监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第29条就明确提到了这一点)。如与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合作,让律师事务所深入企业内部,对其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建议及规划;对其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进行辅导和规范;对其税务进行建议及筹划;对其重大商务谈判进行全程参与、对其重大投资决策出具法律意见书等,这样既为企业送去了资金,也为企业提供了深入的服务,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律师事务所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可以时时把控企业的及时动态和环境变化,作为担保公司无形反担保措施的输入者,可以建立一个制度性报告,如《中介机构服务企业季度报告》,以季度报告的形式向担保公司进行详细的信息输出,诸如法定代表人最新出行、消费动态、重要股东或财务总监的更迭、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重大合同签订及履行、内部员工劳资纠纷、工伤事故、原材料采购的价格变化、产成品的销售行情等。而这些都是仅仅依靠担保公司业务部门自查、风控部门排查所无法获取的重要信息。这样,通过信息的输入及输出就可以部分化解和消融担保公司与在保企业的终极矛盾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本身也与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提法不谋而合。(本人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省律师协会某副会长的私下赞赏与认同,正努力将其形成专业论文)
再者,能不能创造性的制定一个较长期限的“融资担保综合授信合同”(如五年期),针对不同企业
客户确定其总的担保授信额度,而针对这个“融资担保综合授信合同”,再由企业向集团落实与该额度相充实的“最高额抵押合同”。这样,企业在该期限内的一系列融资行为只要总额度不超过该授信合同,担保公司就可以为其出具保证合同或最高额保证合同,而对哪家银行在所不论。这其实就是担保公司在与银行的PK中一种话语权的改变,是一种反客为主的姿态。(当然担保公司的这样一种“融资担保综合授信合同”并不是对银行主合同地位的一种篡夺,其具体项下的一系列保证合同和最高额保证合同仍是银行主合同的从合同)
对该“融资担保综合授信合同”而言,从法律上讲应是没有障碍的:
首先,相关法律法规(《担保法》第4条;《担保法解释》第2条)对于反担保合同的规定并没有硬性指定反担保的措施必须与银行对企业的主贷款合同以及担保公司对银行的从保证合同一一对应,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并不对应。(如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的主合同项下办理的三年期的最高额反担保抵押合同,这其实就是反担保合同对主合同及从合同的不对应)
其次,受“合同相对性”原则保护,该合同本身就是由专业担保公司和在保企业之间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签订的,其与第三方银行应是无关的。(正如银行在由专业担保公司出具保证后,压根不管作为保证人的担保公司和谁落实、落实什么、落实多少反担保措施一样)。
启用该“融资担保综合授信合同”,将大大加强在保企业对担保公司的依附力,将其优质资产集中在某一家担保公司用于抵押(质押)融资,对于企业来讲,不但可以减少相应精力,也有利于降低相关的融资成本;而对于担保公司而言,则充实了抵(质)押物,将代偿后的终极风险(代损)锁定在极低比例(该“融资担保综合授信合同”项下的任何一笔项目代偿,就可对其全部抵质押资产进行优先受偿)。同时,也将大大减少担保公司业务人员办理抵(质)押的次数(五年办一次),为业务经理腾出精力。并且担保公司做为企业综合资产的抵押权人,将是其常态地位。将企业抓的更牢的担保公司也会在与银行的PK中发生悄然变化,最终使得话语权得以扩张。(本人的这个想法咨询过其他有经验的律师及法院法官,他们在有无法律障碍上给予了肯定答案,但实际难点可能会出现在办理相关抵质押登记部门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水平上)
风控人员要做“行动派”,风控员工的手机应该是“发烫”的,应该在不断的接听和拨打中,接听业务电话咨询,拨打企业风险核查„„;风控员工的板凳应该是“冰凉”的,而农业企业的田间地头、乡镇企业的羊肠小道,大型企业的厂房车间、商贸企业的豪华CBD,都应有你我的身影„„行动产生价值,交流降低风险。
以上便是本人较为感性的思考与认知。
5.供应链金融风控及增信的重要性 篇五
未来怎么解决这些矛盾?我认为供应链金融+科技的时代在可预期的未来会到来。大数据+物流等于供应链的可追溯,物联网+金融等于监管监控的透明化、可视化,大数据+金融等于信用管理风控管理,能真实反映业务的真实性、长期性、异常型,反映融资企业的基本运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如何解决这种真实性、长期性、异常性,是系统性的、还是偶发性的,这些都要分析出来,这是我认为未来可能会到来的事情。
科技金融我认为要征信,现在做的思路,企业的主体信用银行只是看你三张表,负债表、损益表、流量表,除此之外就不看了,而这三张表都是“事后诸葛亮”,有一个延迟的时间。单从这三张表出发会把很多中小微企业拒之门外。很多企业要钱,但是要不到,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怎么样来判断你是好人?所以一定要用两个东西来征信,一个用交易信用,交易信用也就是要跟大数据结合。交易信用解决什么问题?要真实,你做的是真的,业务要闭环,不能说拿来的钱就到体系外,买油的钱去买米了,那不行。要闭环,要在你的业务里面去转。我拿来的交易要能够自尝,我借来的钱要从业务赚来的钱去还,这才是真的。其实中国的信用成本是很高的,我刚刚讲在供应链金融里面除了质押融资之外,其他都是信用融资,所以在信用融资的时候如何征信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怎么去做?我们讲供应链金融风控及增信的重要性,要增加他的信用。主体信用不够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通过增信贸易把信用提升起来。比如虽然农村来的,只要你做的是正当的生意,我照样可以把钱贷给你,这是我今天想讲的主题。
去年提的新零售核心就是数据资产,物流的数据在哪里?如何把数据作为一个基础的工作去做,这是非常重要。采集有效的数据非常重要,所以融资业务以单一的主体信用上去查的话会导致很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四要”。
一、贸易真实。怎么从控合同、控业务、控货物、控资金进行判断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二、业务怎么去增信,要看交易数据,第三方的监管数据,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能不能给你增加信用?
三、贸易要自尝。你借来的钱要放到你能够还款的里面,这个很重要,所以不管是采、产、销过程完成,把借来的钱能够还掉。
四、管理要专业。要有专业的团队,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专业的团队那就玩完,专业团队怎么来反映呢?供应链里面有很多的瓶颈,在融资的时候往往是我不相信你,你不相信我。很多在做风投的时候,供应链金融我就投人,这个人好我就投给他,否则就不投,这种是感性的东西,不是理性的思考模式,不是一个正当企业应该做的模式。
企业的运作一定是理性的,怎么去做理性?比如怎么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单据流“五流合一”。怎么把信息链进行共享、怎么去研究他的前置时间等,这些看起来很简单,但现在很多在圈子里面做的没有道理的,如最高的给你贷70%,但是要求你用到8%,还有92%的存货价值的时候就让你补货,如果你不补的话,等到你用到12%,就强制你平仓。8:92有道理吗?没有道理。要钱的人当然要的越高越好,给钱的人则最好把质押物压的越低越好,这个叫做博弈。
现在监管要做到可追、可视、可控。我怎么来评估他呢?一定要打破制约传统金融业“信息不对称”的一个现状,要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一定要把信用的主体信用、交易信用混合起来去用。混合用了之后,通过交易信用和监管信用为主体信用进行增信。按照这个理论,信用是我们供应链价值增值过程,价值等于是功能跟成本之比,如果我们两者增加了,可对应的价格是不是也上升呢?所以这个逻辑是我们对金融里面的信用增加的一个最重要评估办法,他的体系就是用交易信用、主体资产信用和监管信用,用三维的维度进行管控体系。科技如何助力新供应链金融的成长性?
在增信的基础上,金融科技怎么来助力新供应链金融的成长性?通过这个成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措施?
从成长来讲,分为四个方面。
一、对商品供应链来讲,怎么监管信息化?
二、运力生态一体化;
三、平台化;
四、科技运用。第一、仓库的监管。通过建立统一的云平台,现在我对物流监控,供应链的监控提炼叫做天地融合的思路,天上两朵云,地下四张网。两朵云是公有云、私有云;区块链公有链跟私有链,地上四张网,干线网、配送网、库网跟商品网串起来。物流的监管平台形成这么一个流程,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解决五个问题。第一、集成服务功能,质押入库、监管出库、质押监管、质押解除、货物置换;第二、FWMS服务主体;第三、货物监管与动产质押风险控制第;
四、合同与信用管理;第五、监管环境下出、入库的管理。
第二、运力一体化。物流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如何从运力的基础设施去做,把这三张网做好,做风险管理、数据分析服务、金融服务,用这五个层次我们形成一个管控体系。通过平台、线上线下的第三方支付的手段进行引入。
第三、平台化运作,建立互联网+的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平台来做。这里面重点叫做标准化资产,把现在物流里面的资产给标准化,因为这是现在物流及供应链基础数据的障碍。包括我们对应收账款的可视化。
第四、大数据及智能化的分析。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区块链,区块链我给他定义是什么呢?本质上是一个创造信用的机制,这是我们交易信用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在相互不信任的博弈之下,大家可以通过区块链,把交易给落实和提升。信用成本在多数的交易中属于占比最大的成本之一,如果把交易性大幅度的降低,降本增效的效果就出来了。
6.金融行业风控存在问题 篇六
2.1 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
交易者为实现高额利润,利用交易程序和硬件设备,快速分析、生成、获取和发送交易指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交易。高频交易主要通过分析金融大数据,对特定的参与者的交易痕迹进行识别和总结,如:一支共同基金的大额订单通常情况下出现在收盘前最后一分钟的第一秒,能识别出此模式的算法就可以预算出这只基金在其他时间的动向,如果继续执行交易,必须付出更高的价格,算法交易商趁机获取利润。
2.2 进行市场情绪分析
大约两年前,对冲基金从各种社交媒体中提取市场情绪信息进而开发出算法交易,如Facebook、博客、聊天室等。如发现有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的意外信息时就会抛出订单,精神病专家理查德·彼得于在美国加州圣莫尼卡集资100万美元建立对冲基金,通过追踪网站、微博、聊天室分析企业情绪,确定基金的交易策略,该基金的回报率在高达40%。又如位于伦敦的小型对冲基金DCM从社交媒体上收集信息,分析人们对金融工具的情绪,帮助投资者制定投资计划。
2.3 提高风险的管理力度
金融机构通过对大量小型用户交易行为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对其交易范围、经营状况、用户、资金需求以及行业的发展进行具体的分析,解决小型企业的经营难题。阿里小贷首创了线上的审核到放贷的模式,有效连接贷款的全过程,为弱势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小额贷款。
3 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一般原则
风险控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所有的鸡蛋以不同的比例分开装在不同的篮子里,即“小额、分散”,避免集中投放。“分散”在风险控制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款客户个体差异性较大,所处的地域不同,且自身的条件有差异如年龄、学历等,这些分散的个体其违约的概率相对独立,同时违约的概率非常小。如100个独立的个人其违约的概率是20%,如果随机抽2个人,同时违约的概率为20%2即4%,随机抽出5个人,同时违约的.概率为20%5,如果抽出8个人同时违约的概率为20%8,但是如果这100个人存在相关性,甲违约的时候乙也违约,那他们同时违约的概率就是10%(20%·50%),远远高于4%,因此贷款个体之间的独立性是降低风险的必要措施。
7.金融行业高管薪酬问题探析 篇七
关键词:金融行业,高管,薪酬差距
众所周知, 垄断行业凭借其优越的先天条件, 充分利用国家资源以及其在公共服务上的垄断优势, 从而牟取高额利润。金融行业作为垄断行业的代表, 企业盈利丰厚, 高管层人员的薪酬自然也一直居高不下。
一、我国金融行业高管薪酬的现状
(一) 高管薪酬过高, 与职工薪酬存在较大差距
金融行业高管薪酬过高的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 本文整理出了2008~2013 年六年之间金融行业内银行业, 保险业和证券期货业的高管薪酬和职工薪酬的数据, 并分别计算得出平均值, 从图1 可以清晰看出, 这六年中, 金融行业高管平均薪酬都在百万之上, 在2010 年和2013 年更是超过了120 万元, 而普通职工的平均薪酬在20 万元左右。2010年时, 高管和职工薪酬差距达到最大, 尽管在2012 年两者之间差距微微减少, 但在2013 年两者差距又开始增大。
以2012 年为例, 在14 家银行业上市公司中, 最高薪酬达到7950000 元 (深发展A) , 高管平均薪酬最高是2 266 786 元 (深发展A) , 而职工平均薪酬最低为212522 元 (中国银行) ;而在保险业, 最高薪酬达到9 890 000 元 (中国平安) , 高管平均薪酬最高是1 691 803 元 (中国平安) , 职工平均薪酬最低为122 145 元 (中国人寿) ;同年在证券期货业11 家上市公司中, 最高薪酬为7 920 000 元 (中信证券) , 高管平均薪酬最高是1 627 785 元 (广发证券) , 而职工平均薪酬最低是146 494 元 (东北证券) 。从以上数据也不难看出, 金融行业总体薪酬水平较高, 而高管- 员工的薪酬差距也较大。
(二) 金融行业内部高管收入存在一定差距
一方面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和普通员工的薪酬存在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内部高管人员薪酬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 年修订) 》, 在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中, 银行业有16 家上市公司, 保险业占据了4 家, 证券业则占有18 家, 表1 即对这三类金融上市公司高管层人员的薪酬做了比较。
单位:万元
从表1 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金融类的这三类上市公司中, 银行业高管的平均薪酬为253..53 万元, 分别是保险业和证券业高管薪酬的1.17 倍和1.06 倍。最高薪酬和最低薪酬的差距更为大一些, 银行业高管的最高薪酬为701.33 万元, 是保险业高管最高薪酬的近两倍。
(三) 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的高管薪酬存在差距
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也存在于不同行业间, 根据2012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数据显示, 高管薪酬排名前三的行业为金融业、房地产业和采矿业, 平均薪酬分别为232.95 万元、101.75 万元和77.63 万元。而薪酬最低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 平均值仅为40.39 万元, 和金融业高管薪酬的差距高达5.8 倍。
二、金融行业高管高薪的原因分析
(一) 金融行业高管高薪存在的合理性
1.高薪是对高管的一种激励。金融行业相比其他行业业绩相对较高, 企业获利也多。不可否认的是, 金融业每年获得的净利润超过很多的其他行业, 企业盈利丰厚自然也给管理层带来了较高的收入。同时高薪酬作为一种激励, 势必也会吸引更多人才进入金融行业, 给企业带来更大绩效和更多利润。这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过程。
2.金融行业本身存在一定风险。金融危机的到来已经让我们对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有了切身的感受。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虽然能够获得高薪水, 但是也需要承受较大的风险和压力。因此, 高薪酬的实质是对高风险和压力的一种补偿。
(二) 金融行业高管高薪存在的不合理性
1.高管激励过度,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不大。高薪是一种激励, 但却不能同时给高管带来约束。很多金融企业的高管薪酬上涨幅度高过该企业年利润上涨幅度, 有的企业甚至在利润下跌的情况下高管薪酬稳定上涨。显然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联系不大, 而且这样毫无根据的获得巨额高薪, 也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 金融行业作为垄断行业的代表, 其获得的效益并不是完全通过企业的能力竞争得到的,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垄断这个大背景下的政府授权所得, 他们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从而导致垄断行业小部分人特别是高管控制着绝大部分的财产,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高管层人员的过高薪酬, 并且使高管和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同时也加剧了垄断利润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不大的问题, 进而导致高管绩效报酬机制失效。
2.金融行业中高管存在巨大的在职消费。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金融行业高管以职务消费为借口, 不掏自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到奢华的服务。相比较工资与奖金, 在职消费是一种更加隐蔽的获得福利的方式。尽管企业所有者会相应的承担一些损失, 但实际上, 管理层的在职消费是普遍的, 也是被允许的。类似于国家对垄断行业高管的激励政策, 适当的在职消费确实能够提高管理层人员办事的效率, 使管理者工作的更投入。但近几年, 在职消费的问题已经愈演愈烈, 这就意味着, 职务消费已经不再是“消费”, 而是“腐败”, 高管人员不过是利用职务消费这个名号作掩护。由于过度职位消费在法律上没有一个定量标准, 人们没有依据来约束管理层的在职消费, 才给了高管一个可以钻的空子, 结果导致高管的在职消费越来越随意, 金额也越来越大, 远远超过了在职消费的合理度, 形成了负面的影响, 滋生了腐败等问题。
3.所有者缺位问题严重。当下国企的一个普遍问题—“所有者缺位”。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 只要企业的管理者不是所有者本人, 那么就存在一个“委托—代理”关系。就国企而言, 政府委托国企管理层对企业进行经营决策, 同时为了激励和约束管理层, 制定了多种管理机制例如董事会、股权分红等。作为代理人, 国企管理者自然相应地做出最能满足自身最大利益的决策和行为。其实仔细推敲一下中国国有企业的所有者, 看上去似乎是名义上的机构或者个人, 其实质都是代理人, 而不是承担财产责任的最后委托人。委托代理链条过长、所有者虚化, 导致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变得更严重, 自定薪酬也就显得不足为怪了。
三、规范金融行业高管薪酬分配问题的思考
(一) 完善金融行业内部治理机制, 约束高管自利行为
1.构建合理高管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金融行业高管薪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对高管的过度激励政策, 从而导致了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完全脱节, 因此, 必须构建合理的高管激励和约束机制。而要完善构建机制, 则需要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 一直以来, 垄断行业内部高管都是政府行政任命, 而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则会让董事会拥有直接应聘经营者的权力, 使经营者竞争上岗。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科学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客观公正地考核高管的企业绩效, 使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相匹配。
2.建立高管市场化聘任机制。前面提到高管是由行政任命、按级别管理的, 如果规定高管人员必须通过市场化选聘, 使之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并对其绩效进行考核, 目标完成出色就给与奖励, 并继续签约, 对不能完成目标的人员则让其退出现职。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金融行业企业绩效与高管薪酬脱节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活力。
(二) 加强金融行业外部治理环境建设
1.引入竞争, 打破垄断。要想真正解决垄断行业薪酬分配过高问题, 就得釜底抽薪。产生垄断的根源在于缺乏竞争, 而推动金融行业薪酬改革就要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 放开市场限制。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导的市场结构, 并不是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形成的结构, 而是在政府垄断条件下形成的。由于没有经过优胜劣汰, 很容易出现一些金融机构依赖其背后的政府力量低成本地垄断市场价格。近年来, 尽管国家不断进行着垄断性行业改革, 并推出了一些举措, 但由于没有真正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 所以进展缓慢。打破金融垄断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实行利率市场化机制, 减少产品在定价方面的垄断, 从而能够真正让金融行业企业的业绩与公司管理水平相一致。在市场经济下, 只有引入竞争, 并同时保证金融体系稳定地运行, 才能形成管理层合理的薪酬标准, 让公众信服。
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 要想完全放开市场, 必须先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才能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到目前为止, 我国在金融行业方面形成的关于管理者激励约束的法律法规数量非常有限, 而且在已有法律的情况下, 不依法办事, 执法不严的问题依旧存在。管理层人员利用法律的不完善, 来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 针对金融行业高管薪酬体系的建立, 需要出台相应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和执行。
3. 向金融企业和企业内部高管人员同时征收高税额。金融企业通过其垄断地位获得企业巨大利润, 为了缩小和其他行业的盈利差距, 可以采取征收高税额的方法, 使金融企业最终获得的利润相对减少。企业利润相对减少, 管理层人员的薪水自然也会减少。同时, 对企业内部高管人员实行累进税率征收高税额, 这样一来, 双重征收税额会使高管人员的薪酬大大减少, 从而使之与普通职工的薪酬差距相对变小。而征收得到的高税额可以用来补贴需要发展的中小企业, 民营企业或个人, 这不仅有利于中国投资的转型, 而且有利于消费的增长。总而言之, 金融行业挣得的利润不应任由高管瓜分, 而是更多地上交国库, 使全体国民受益。
4.定期披露, 加大舆论监督力量。金融行业高管薪酬定期的信息披露十分重要。披露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状况, 一方面满足了公众对知情权的需要;另一方面国有资产也得到监督。尽管薪酬是个人隐私, 但作为收入分配和社会就职方面的重要信息, 工资和年薪收入的统计与披露是非常必要的。当社会舆论自动形成制约高管高薪的氛围, 同时金融行业高管薪酬结构、薪酬水平、在职消费预算等信息被定期披露, 高管薪酬自会置于舆论的监督之下, 这样有利于解决高管薪酬过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明华, 杜雯翠.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 (2013)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2]代彬.高管控制权与财务自利行为——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理论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14 (5) 第一次版.
[3]杨成炎, 林清霞.完善垄断行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13 (1) .
8.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进化及风控 篇八
目前,除银行外,一些电子商务公司或P2P公司纷纷介入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也经历多轮进化来到3.0时代,即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时代。当此之际,研究供应链金融的起源、模式与发展,是构建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和风险管控的应急之需。
供应链金融起源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企业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由此进行担保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存货、应收款等抵押或质押,对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提供贷款,并通过对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管理或服务,降低贷款风险的间接资金融通。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贷款服务,对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管理或服务目的是为了降低贷款风险,确保贷款本息能够回收。
供应链金融源起于银行在争夺优势企业贷款资源进入饱和状态后,为了继续扩大银行贷款规模与企业专业化分工合作,供应链核心企业为建立稳固的供应链关系,协助解决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型企业融资,向银行申请或银行创造的基于供应链管理与风险控制的贷款模式。供应链理论发展及20世纪70年代中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发展与80年代末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信息技术发展,使供应链管理与控制成为可能,供应链金融才得以大力发展。截止到2008年,全球最大的50家银行中有46家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金融模式,按照提供抵押物的不同,分为动产质押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及保税仓融资模式(也称“厂商银”)。按照提供贷款主体方不同,分为物流商主导、综合企业集团主导及银行主导三种模式。物流商主导与企业集团主导都是由物流商或企业集团控股的金融部门实施。
中国供应链金融的进化
中国供应链金融的起步自银行始。2003年平安银行率先提出“1+N”模式,形成供应链金融最原始的1.0时代。“1+N”模式中的“1”是指供应链核心企业,“N”是指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之后,多家银行相继跟进,并推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中国银行的“融货达”、“融信达”、“TSU”、“供应商融资项目”,兴业银行“金芝麻”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2012年,平安银行又发布了其供应链金融2.0版本,媒体称之为供应链金融2.0时代,即银行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提供线上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较之线下供应链融资方案,供应链金融2.0的核心优势是银行、核心企业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协同与多方信息的可视化。
2014年7月10日,平安银行在深圳推出橙e平台,将线上供应链金融全面升级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集成服务,媒体称之为供应链金融3.0时代,即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时代,也称“N+N”模式(N个核心企业与N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除银行外,其他企业从2013年开始也纷纷突入供应链金融领域。其中,有电子商务企业,如京东白条、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有P2P企业转型;有行业门户网站转型,如上海钢联、365网;有部分上市公司及部分供应链管理软件提供商等。除了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金融发展较好外,其他企业仍在尝试,处于概念或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除了银行、电子商务企业做了部分供应链金融业务外,由于我国信用环境、供应链稳定性、供应链信息系统管理、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利益诉求不同及银行偏好不动产抵押的风险控制意识,供应链金融发展并不理想,未能真正实现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2.0版本及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的对电子商务平台商家或消费者提供的贷款,都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预示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开始出现,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仍属间接融资,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无实质差别。
笔者将这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定义为狭义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提供间接融资,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控制风险的金融业务。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相比,狭义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更注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创建供应链或将成熟的供应链引入到电子商务平台;风险控制强调大数据、云计算,不关注仓单、存货或应收、预收款抵押。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长期以来,传统供应链金融在风险控制中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核心企业及担保。如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即制造商实力不强,销售或资产规模不大,财务状况不良好,即使有核心企业或核心企业愿意提供担保,传统供应链金融提供方都不会提供融资。
二是动产抵押或应收/预付款质押。传统供应链金融强调,取得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必须提供传统供应链金融资金提供方接受的仓单、存货、应收款或预付款抵押或质押,否则,即使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实力强大,在该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都不会获得融资。2015年10月8日,华为、中兴一级供应商深圳福昌电子因欠款人民币2.7亿元宣布破产即是此情况。
三是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跟踪。即使供应链各企业采用了ERP软件,但传统供应链金融资金提供方管理信息系统与供应链企业ERP系统及物流公司的管理系统未联网,因此,在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后,传统供应链金融提供方派人了解与跟踪该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以确保不出现异常,确保融出的资金安全。
与传统供应链金融不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必须通过以下方式实施风险管控:
首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替代抵押或质押。京东为什么能为它的平台购物的消费者提供贷款(或赊销),原因就是它的后台可统计、分析该消费者消费行为习惯与还款能力。
其次,使用虚拟货币。发展虚拟经济要使用虚拟货币,2009年1月诞生的比特币,使虚拟货币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供B2B2C的电子商务平台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闭循环,在该闭循环中使用虚拟货币,可防止互联网金融的道德风险,减少资金挪用、侵占或转移的风险。
9.快递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篇九
一、目前快递行业存在问题
快递行业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服务产业之一。由于快递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快递市场经营秩序较混乱,致使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已在一些地区成为投诉热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是先签字后验货,货物损毁责任难追究。网络购物目前占到快递业务的“半壁江山”。尽管很多淘宝卖家一再强调要求先验货后签字,但是很多快递公司态度强硬,坚持不签字不提供货物,让众多消费者为难又犯疑。不让现场拆封验货,一旦消费者发现邮寄物品有损毁,就面临举证难、索赔难等诸多维权难题。因此,很多网友质疑快递公司这种做法明显属于逃避责任。
二是快递服务不到家。部分快递公司鱼龙混杂,服务质量也有好有坏。有的快递公司以没有门牌号码、位臵偏远等理由拒绝送货上门,要求消费者到快递公司拿货。有的甚至加收费用才肯提供上门服务,让很多消费者觉得本来是花钱买方便,最后反而变成买了麻烦,耽误了很多时间。
三是快递遗失物品,自行限定索赔期限。一些快递公司规定,于收件之日起30日内查询和索赔,逾期则视为放弃索赔权利。还有的规定,寄件人或收件人须于寄件次日起14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本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并附相关之证明文件,超过规定期限未提出索赔要求的,视为自动放弃索赔权利。
二、加强部门监管主要建议
(一)推进快递行业长效监管机制建设
建立和完善快递行业服务和消费维权的制度、规章和法律。针对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邮政、工商等相关法律部门共同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快递行业服务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具体措施。在推动行业加强自律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快递行业服务规范,监管并指导企业予以实施。
(二)强化快递行业消费维权执法监管
工商、邮政等职能部门依据法定职责,突出重点,强化基层行政执法,对快递行业服务和消费维权状况开展现场检查。主要检查快递经营者是否办理工商登记、是否超越经营范围、是否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等。充分发挥各地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等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受理申诉举报工作,狠抓侵权案件的查处,依法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三)开展快递行业调查测评活动
10.金融行业风控存在问题 篇十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下面是意见的详细内容。
中国银监会、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
银监发〔2016〕51号
各银监局,各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精神,妥善处置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有关金融债权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现就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涉及金融债权债务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支持钢铁煤炭企业合理资金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对钢铁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性、战略性地位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对技术设备先进、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的钢铁煤炭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继续给予信贷支持,不得抽贷、压贷、断贷。
二、加大对兼并重组钢铁煤炭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钢铁煤炭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依法合规、自主决策、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对能产生整合效应的钢铁煤炭兼并重组项目采取银团贷款等方式,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对符合并购贷款条件的兼并重组企业,并购交易价款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上限可提高至70%。
三、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主动去产能的钢铁煤炭困难企业进行贷款重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动去产能、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强、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但暂时存在资金困难的钢铁煤炭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前提下,可以进行贷款重组,调整贷款结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利息。
四、严控违规新增钢铁煤炭产能的信贷投放。对违规新增钢铁煤炭产能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律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违规新增产能的企业,停止贷款。
五、坚决停止对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的金融支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落后产能企业,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等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或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失去清偿能力的“僵尸企业”,以及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11.当今服装表演行业存在的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服装表演;现状;问题
一、服装表演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特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
通览各大模特比赛,参赛选手的年龄大多分布在20岁左右,高三学生龙蕾,甚至在2001年取得了全国模特大赛的冠军,虽然模特行业的职业特点限定了模特未来发展的局限性,但是过于年轻化的模特遴选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不可否认,秀场上或妖娆或健硕的模特的确足够光鲜而令人心生羡慕,于是很多青少年学生认为成为模特就踏入了时尚圈,从此光鲜亮丽受人崇拜,便转而投身到模特行业中来。由于之前对于行业的误解,很可能在他们在职业道路上形成阻力,当然也不利于模特行业的发展[1]。
众所周知,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是通过学习的培养和阅历的增加而形成的,丰富的阅历必须要有一定的年龄做基础,太过年轻的服装模特由于缺少时间来系统全面学习的服装知识,在表达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时难免会有偏差,这样一来也就无法将设计师的初衷很好的展现在大众面前,从而影响了服装展示的效果。
(二)服装模特的综合素质普遍欠缺
服装模特对于服装表演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服装模特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笔者将就我国服装模特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认识谈谈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人格魅力,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人在进行服装表演的时候就更能准确的把握所展示服装的丰富的精神内涵,优秀的服装模特应该具备起码的文化素养,藉以提升自我修养和对服装的表现力[2]。目前,我国模特年龄普遍偏低,很少接受过系统完整的高等教育,尚未形成健全的整体全面的审美观和服装表演行为体系,缺乏形体形态、行为姿态等方面的专业训练,舞台意识尚不明确,身体和自我意识仍有欠缺,即使走上T台也可能无法准确的传达服装及配饰想要表现的品味与内涵。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在或业已毕业的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的确具备了合格的文化素养,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文化教育体制的限定下,走出校门,他们已经成了模特界的“老人”,所以发展前途也不容乐观[3]。由此可见,服装模特极待提升的文化素养与我国模特行业的年龄现状这一对矛盾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对服装模特进行评价,归根到底还是要针对他的职业素质来探究,一名模特的职业素质能够最直接的影响服装表演的效果[4]。同其他行业一样,服装模特的职业素养也体现在其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方面。
专业的模特培训机构能够教授新晋模特系统的模特理论并对其实践进行指导,但是往往会忽略掉每个不同个体的“特色”。模特应当根据特定的服装和自身条件设计自己的表演形态,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把握表情与服装的契合,运用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风格演绎服装设计师的风格意图,更好的表现服装的特点,展现服装的魅力,实现艺术的升华[5]。
因为服装模特每次的表演都会涉及到很多人工和环节,所以严格排练、准时参加活动是很必要的,是服装模特职业道德的基本体现。但是目前服装表演活动中不乏出现临时拼凑演员、随意调整排练时间甚至不按时出场的情况,这些都是欠缺职业道德的表现。
(三)服装表演行业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
任何一个行业想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然离不了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和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模特行业之所以会超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肆意发展扩张,和在这个行业中缺乏一套协调制约的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国家对于模特从业人员设定了职业标准并对模特职业资格认定有着明确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模特行业稍显混乱,职业标准对于模特来说是过高的准入条件,因而很少有人通过资格能力认证来进入该行业,模特公司似乎也不是那么看重这项条件,模特从业资格认证形同虚设,却也得不到有效的管制。如此一来,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模特行业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驰骋于阻碍重重的市场之上,终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四)缺乏市场细分
服装表演行业一直以来面向的对象都是试图引领潮流的新新人类,但是随着如今服装市场的划分逐渐细微。无论男女老少还是正装休闲,包括特体服装在内,满满的充斥着整个市场,单纯的年轻模特已经不能满足服装市场上日益强大的市场需求。于是,针对不同类别的服装市场,模特的养成也应该实现层次化,跟随时代的潮流做出改变,与时俱进才能经久不衰。
(五)存在不正当竞争现象
虽说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产生,但是前面提到,由于模特行业缺乏合理有效的管控机制,不正当竞争现在在本行业就更加普遍。目前我国的模特经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市场运作、公司管理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都缺乏专业的指导。模特公司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有时还会拖欠模特的薪酬。
(六)服装模特转业遭遇到的问题
服装模特转业的原因大致有二:无法正式进入模特行业而转业和由于年龄原因不适合继续从事模特职业而转业,无论是哪种情况,模特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由于对模特行业的盲目崇拜,不少青少年男女试图通过T台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认为这是一条“南山捷径”。于是越来越多的模特学校趁着这股潮流建立起来,没有收入的孩子们支付了高昂的学习费用并且接受着艰苦的职业培训洗礼,可是很少有人能在毕业之后正式进入模特行业成为一名职业模特。几经周折之后仍未见起色,这些学生就要被迫转业。可是由于年纪轻轻便投身到模特学习中来,他们很少具备其他的专业知识,直接削弱了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所以转业对他们来说就很困难。
然而职业模特转业同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模特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之前的事业,随着年龄增大,学习能力也不如从前,面对五花八门的大千世界,如何选择一份新的、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二、结语
在之前提到的各项服装表演活动中,各大时装周绝对是每位模特梦寐以求的秀场,伴随着最光鲜亮丽的T台带来的荣誉感而来的是对服装模特的更高、更严苛的要求,几近苛刻的容貌、身高、身材比例及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要求导致了模特行业从业人员更替的频率极高,而模特的年龄也逐渐年轻化。于是一些问题也就应运而生。探究服装表演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模特行业之中。模特作为服装表演活动中最亮眼的部分,总是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因而模特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一场服装表演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模特的质量对服装表演成功与否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参考文献】
[1]戴岗.时装模特表演意识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2002(6):19-21.
[2]张丽丽.模特艺术与时尚文化[J].科教文汇,2006(15):34-35.
[3]候珊珊,吴玉文.根深枝叶茂——论文化素养对服装表演模特儿的重要性[J].美术大观,2011(15):174.
[4]王宝环,柳文博.浅谈服饰模特的综合修养[J].辽宁丝绸,2002(1):32-33.
[5]吴卫刚.时装模特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12.金融行业风控存在问题 篇十二
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长期发展实践经验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新的重大发展。
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
2010年4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明确指出,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是更好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的现实需要。”[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具体包括:第一,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 全面发展观;第三, 协调发展观;第四, 可持续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2]这一论述深刻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质, 即: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要建立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现代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银行业, 在发挥金融体系核心作用中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 走科学发展之路, 科学引领银行业进行金融创新, 以实现银行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就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 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是企业健康发展并走上成功的动力, 更是我国银行业不断发展的希望之所在。在国际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在全球金融业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严峻形势下, 我国银行业只有通过一系列持续性地金融创新才能生存并谋求发展, 才能做大做强。在汲取金融危机残酷教训的同时,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金融创新对增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推动银行业的科学发展和健康发展的重大作用。作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 金融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全过程, 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应对金融危机, 推动银行业金融创新健康发展要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
始于2007年4月, 以美国第二大次级债提供商新世纪金融公司 (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 申请破产保护而肇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已造成全球房地产的持续下跌、诸多全球大型投资银行倒闭、各国股市暴跌、欧美金融机构亏损和全球经济增速急速放缓等严重后果, 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政府被迫启动了大规模的救市措施, 全球金融市场随着金融危机的恶化而展开了大幅度的调整。[4]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金融创新的深入思考。从金融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 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动力, 不创新会使金融体系失去动力和灵魂, 不创新就难以推动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5]从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历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起源来看, 金融创新发展不当又会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为金融业带来严重的破坏性灾难。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金融创新过度、滥用和透支金融资源带来的恶果。金融危机导致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大量亏损, 资产负债表恶化, 可用资金急剧减少, 资本充足率下降, 银行和银行间, 银行和企业、个人间信任度降低, 不再愿意互相贷款, 金融体系赖以生存的信用体系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可见, 如果银行业把金融创新的目标完全放在追逐利润、规避监管上而置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于不顾, 不能有效地规避和控制风险, 这样的金融“创新”必将成为脱缰的野马, 最终导致金融泡沫、危机和灾难, 使得金融创新不仅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健康发展, 反而为经济社会带来严重灾难。
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警示我们, 任何脱离监管约束的金融创新, 都有可能造成风险失控, 应通过科学有效的银行监管, 把金融创新作为银行业发展原动力的效应发挥到最大, 把金融创新诱发和放大风险的可能性控制在最小。
由此可见, 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 端正金融创新的指导思想至关重要。就我国而言,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需要大力推动金融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充分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的同时, 减少甚至避免金融创新不当带来的副作用, 在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发展的过程中,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 采取更加科学、合理、审慎的态度、理念和模式。
对我国银行业而言,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银行业的金融创新, 应该首先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方面相结合, 将重心放在发展上, 深刻认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银行业金融服务创新产品的迫切需求, 大力丰富和提升金融服务。落实科学发展观还需要继续把研究、开发关系增强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推动我国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银行服务品种作为工作重点, 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还需要我国银行业加大力度创新出更具个性化服务功能和绩效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社会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坚持以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科学发展观基调, 在金融创新的全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银行监管的辩证统一关系, 深刻认识银行监管对于金融创新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科学的银行监管有利于使金融创新成为“条线清晰、流程严谨、权责明确、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下的可持续行为;加强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研究, 认识金融创新的发展规律, 把握金融创新的新情况、新趋势, 科学引导和合理规范金融创新秩序, 建立对金融创新的风险评估和动态监管长效机制;同时, 通过金融、法律、财税、文化等多部门、多方位的通力合作, 努力形成更广意义上的鼓励、支持和规范金融创新的合力, 共同为银行业金融创新提供条件, 使金融创新产品真正实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披露充分”的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金融创新, 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效、更高水平的金融支持和保障;在提高银行业效率的同时, 促使银行业更加富有活力;在宏观层面上, 促进经济增长, 增进社会福利, 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进而带动投资和金融需求的扩大。
三、解决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挑战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不断发展, 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变化, 金融国际化更会带来信息不对称与透明度问题, 通货膨胀加剧, 汇率、利率不断动荡, 这一切都给银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风险, 在传统的信用风险之外, 各类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日益突出。与此同时, 国际性债务危机的发展及国际储蓄和投资流向地理位置的转移, 也严重冲击着银行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增加了金融中介的敞口风险, 迫使银行业在内的金融业不断创新经营方式、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以满足保值增值的需要和应付不稳定带来的风险, 在避免资产风险性的同时, 确保银行的安全性和盈利性。
从全球范围来看, 银行业开展金融创新正是其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相统一最终经营目标的具体体现, 这种体现具体表现在:金融业务融合、金融混业、金融系统趋同化及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
到了20世纪80年代, 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更加宽松, 金融自由化浪潮不断涌现;同时, 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并大大推动了金融创新进程, 并且刺激了金融创新和结构调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更是呈现出趋同化的迹象。Claudia Dziobek和John K.Garrett (1998) [6]认为, 金融系统似乎要趋向于一种共同的中间模式;与此同时, 各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相互间的影响日益增大, 形成金融的国际集成化。
在经济全球化, 国际政治多极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业务信息化的大环境下, 我国银行业已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冲击和挑战, 主要包括:技术冲击、产品冲击、利润生成和盈利模式冲击、体制冲击、机构冲击、观念冲击以及监管体制和监管思路的冲击等。要应对这些冲击和挑战, 要求我国银行业必须积极面对和适应。因此, 金融创新在当前和今后是大势所趋,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创新就要落后, 不创新就要被淘汰。
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金融创新更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 在国际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我国银行业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持续性创新才能生存并谋求发展, 做大做强。通过金融创新, 可以改善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 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 推进金融创新需要一整套高效的银行监管体制相匹配, 才能抑制金融创新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
与国际上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浪潮相比, 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起步较晚, 与国际先进的金融创新相比, 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理念滞后。在思想观念上没有深刻认识到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 重传统业务和传统市场, 在金融创新上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二是金融创新层次低、品种少、效益差, 真正能够引领潮流、独树一帜的新业务可谓凤毛麟角。三是规模小, 难以走出传统业务局限, 新业务在整体业务规模中占比低, 起不到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 难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四是金融创新缺乏新策略。创新产品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高附加值, 重数量轻质量、重包装轻内涵等现象比较普遍, 加大了经营成本。五是自主创新少, 实用质量低。现有的业务创新多是通过引进方式, 自主研发具有首创性和较高实用价值的新业务较少。正因为如此,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面对国际金融业激烈竞争形势的情况下, 更要自觉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 汲取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 增强以科学发展观为银行经营和金融创新指导思想的自觉性,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金融创新。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动我国银行业进行金融创新以直面银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首先, 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我国经济, 使得我国银行业经营的环境更加复杂和困难, 业务增长和可持续协调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 我国银行业必须进行金融创新, 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 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次, 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 我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着来自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大型跨国公司和全球资本市场等参与同类金融业务经营的机构的激烈竞争, 要赢得市场主动权就必须实施金融创新, 也唯有创新, 才能巩固和扩大市场,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 出于改善经营、提升效益、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做大做强的需要, 必须实施金融创新, 不创新既没有出路, 也没有退路, 危及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
在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活动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银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和枢纽作用, 认识到银行业作为高风险经营行业的风险扩散效应, 认识到银行业作为信用经营行业的信用乘数放大效应, 认识到银行业发展中速度和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而自觉做到以金融创新促进银行业强身健体, 以金融创新推动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风险控制机制, 以金融创新推动银行监管体系、手段和监管工具的完善和富有成效, 进一步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工作的纲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环境下, 减小和预防金融危机的途径是加强科学监管, 建立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 发展银行业的根本手段是鼓励科学、合理、有完善风险控制机制起有效作用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在我国银行业实践科学发展观, 就要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以健全、完善和高效安全的金融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 在金融创新过程中, 应该坚持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 坚持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加强科学监管和协调监管, 使银行业金融创新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壮大。
(三) 坚持金融创新以人为本, 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根本出发点, 而不能单纯为提高本部门的经济利益, 单纯为分散本部门的风险而去发展金融创新
我国银行业有效运行的主题是在金融创新、风险控制和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找到“黄金平衡点”, 这也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我国银行业开展金融创新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
综上所述, 在面临复杂、多变、动荡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只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 才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和循序渐进, 也才能协调处理好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才能适应国内外银行业竞争的需要和市场变化的需求。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 牢固筑起防范金融风险的防火墙, 发展和壮大包括银行业在内的我国金融体系, 为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5年10月18日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7年10月24日
【3】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0年4月6日
【4】吴非王丹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期货品种创新研究[J]探索2009 (1)
【5】蒋定之关于金融创新的几个问题[J]人民日报2009年11月6日
【6】Claudia Dziobek, John K.Garrett.Central Bank Loss and Experiences in Selected countries IMF Fiscal Affairs Department.1998
【7】石丹金融创新系统[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8】阎庆民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2 (2)
【金融行业风控存在问题】推荐阅读: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10-23
金融行业的前景分析11-27
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06-24
金融行业数据分析报告10-30
金融行业员工入党申请书07-13
个人简历金融银行业09-19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安全07-10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02
小微贷款金融中介服务行业分析报告07-02
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