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旅游审美

2024-06-27

跨文化的旅游审美(精选11篇)

1.跨文化的旅游审美 篇一

学习中西方旅游文化审美比较的感受

在学习中西方旅游文化审美比较这门课程的一学期里,学习到了很多西方旅游文化审美与中国旅游文化审美不同的地方,正是这些不同,才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认识自己,从而使我国的旅游业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也领略到了西方的历史,人文,习俗,建筑等方面的成就,使得我眼界大开。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西方旅游文化审美差异主要体现在:1.中国人特别注意山水景观所承载的人文美,主张天人合一。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西方人更注重山水本身的自然美。可以说西方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追求自然而然,并不会去人为的附加一些意境。2.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印象重现,好比唐诗,寓情于景;而西方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风景的对象描写。3.中国人的旅游审美目的在于舒适精神,娱乐性情;西方人的旅游审美目的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间感的真实性。中西方旅游审美各有千秋,都体现出了各自对于美的认识,承载着各自的历史,文化,风俗的厚重沉淀,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去探究。

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解释中西方人们的旅游行为,揭示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机理。人类的旅游活动固然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一种自觉活动,是文化驱使的结果。所以这门课程为我们认识旅游的本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这门课程也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处理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接待地整体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

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会给接待地带来经济效益,还会影响接待地的社会文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因此必须重视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制定旅游发展政策和具体措施的依据之一,努力将旅游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譬如:在旅游活动中如何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如何选择,消化,吸收外来文化;如何避免文化自大现象的发生;如何解决主客间的文化冲突;如何维护和加强接待地的旅游形象等等一系列问题上,这门课程都能够帮助提高我们的认识,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与旅游有关的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

作为一名会展专业的学生,这门课程也帮助我了解了很多西方会展强国的文化,历史。对我国的会展业如何融入国际社会,如何在国际上与其他国家合作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会展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它与旅游业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会展活动的进行,通常都会伴随着旅游活动的进行。中国的会展业要想发展,必将要走与国际接轨的路线。当我们会展业不断向国际化发展的时候,会有很多国外的会展从业者以及观众来到我国,这就会对我国的接待能力提出要求。所以,了解中西方旅游文化审美差异对提高我国的接待能力,促进会展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展一班:武腾

2.跨文化的旅游审美 篇二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阶段。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这将对中国的城乡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村落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需要从多角度去识别其具有的美学价值。本文从旅游审美层次的角度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二、研究现状

关于旅游审美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的美学理论、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分析等方面。如代表性观点有朱红等学者提出的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评价与评估、旅游产品的开发;戴文远提出在区域旅游开发中,避免把旅游业的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和审美吸引力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不同社会群体对相同的旅游资源存在着不同的旅游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王玉根据审美体验境界将旅游活动分为五类:探险类旅游、观光度假疗养类旅游、购物类旅游、商务类旅游和探亲访友类旅游,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不同审美体验,其立论基点是旅游主体;陈麦池提出的文化旅游地的保护体系。

三、旅游审美层次分析

(一)旅游审美层次的划分

现在公认的旅游审美层次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层次论。这三个层次的关系是上升的、递进的,是根据旅游主体的不同感受层次划分。

(二)旅游审美层次的影响因子

旅游审美主体是旅游审美行为的承担者,自由的、生命活动的主体,是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审美追求,并与旅游客体构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游客个体。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自由的旅游主体。因此,不同的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所达到的旅游审美层次也不尽相同。影响旅游审美的主观因素包括旅游主体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特殊经历、审美能力以及旅游客体的了解程度等。当然旅游审美体验的质量也会受到其他外部条件的影响,如旅游客体质量、旅游审美中介、天气条件等。图1是旅游主体客体、旅游中介之间的关系简图。

四、传统村落的价值分析

(一)霞庄村概况

霞庄村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的黎城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村庄始建于北魏时期,有1500多年历史,红色,为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旧址所在地,晋冀豫抗日根据地首府。

(二)基于旅游审美层次的村落价值分析

根据旅游审美层次的不同,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一下三类。

(1)初级审美层次下的旅游资源分析

初级审美层次的旅游主体主要凭借直观感受,易被某种突出的特征吸引,重视景物的外部观赏特征如形式、色彩。与此对应的旅游客体多为景色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一些民俗文化活动、传统手工艺品,而极具历史与科学文化价值的民居建筑、红色文化则失去吸引力。这是众多历史文化村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此标准下霞庄的旅游资源包括一些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如表1所列。

(2)中级审美层次下的旅游资源分析

中级审美层次的旅游主体具有较强的旅游审美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文化积淀、情感兴趣、特殊经历等对旅游客体进行综合审美。在此标准下霞庄的旅游资源除了表1所列,还包括表2中的类型。

(3)高级审美层次下的旅游资源分析

高级审美层次的旅游主体是具有特殊的个人情感或具有极强的旅游审美能力。他们除了欣赏一般的旅游景点外,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与景物的共鸣。在此标准下霞庄的旅游资源除了表1、2所列还包括表3中的类型。

五、结语

旅游业已经成为很多历史村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旅游美学为基础,以旅游审美层次为切入点对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有助于其旅游开发。

3.跨文化的旅游审美 篇三

【摘 要】当前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参与程度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对此,应从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调整教学内容两方面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审美能力 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118-02

一、问题的提出

审美能力是通过人的知识、修养、阅历等的积累而表现出来的对美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个人天赋有关,但也与后天的美育息息相关。美育(即审美教育)影响人的情感的、感性的层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的性格、胸襟、气质的形成;同时,美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洞察力和想象力,强化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此外,美所给予人的非功利性的审美诉求在人的自我丰富完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完善其人格修养、增强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感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王国维先生认为美育是提升人的精神的最佳途径,“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城,此最纯粹之快乐也”(王国维《教育之宗旨》)。因此,审美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

正如叶朗先生所说,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无论是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还是旅游管理,都离不开审美。因此,无论是旅游行业发展,还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讨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都是极为重要的。

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美学与文学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文学和景观的鉴赏来提升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作为旅游者、旅游中介者、旅游开发者能够欣赏美、传递美的能力。根据承担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参与性较低。二是教材的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三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少,实践环节有所欠缺。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社会培养环境不无关系,但高校教师也须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等进行反思和调整。本文以下即从这两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环节的设计与实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于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具体如下:

(一)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主张,在学习新知识前,先给学生介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含了正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这些内容在抽象、概括和包摄水平上普遍高于新知识,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这些处于新知识之前、充当新旧知识联系桥梁的内容即为“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采用这一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初期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将学习内容的本质渗透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把握。

依据“先行组织者”学习理论,学生对所熟悉的知识点的学习兴趣远远高于陌生的知识点,对于未知理论的学习往往缺乏兴趣和主动性。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中所涉及的无论是文学、美学,还是建筑、园林的相关知识,大部分是学生之前没有关注过的,从而导致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的单方面灌输。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可以互相学习和启发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授课时给予一定的知识主线和深度讲解,学生就能主动参与进来并且较快地吸收。通过此途径,一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有利于学生对美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增加课内和课外教学的实践环节。在课内教学中设置学生的实践环节,例如,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景点从审美的角度进行讲解,一来增加学生对所学美学知识的应用,二来锻炼学生表达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又如,可以让学生以某一次旅游经历为蓝本,创作一篇以旅游为主题的散文或者诗歌,让学生从专业出发,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发现身边的美。

在课外,可以“发现校园之美”为主题,让学生自主在校内寻找题材进行拍照,并在课上与师生分享所拍照片中的美;结合现代社会礼仪课程的训练和活动,让学生在接受言行美的训练以及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综合文化素养。通过主观的体验和客观的培训,让学生从内而外地掌握美的真谛,达到提升审美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手段。视频和图片资料具有视听方面的优势,而实物是可观可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具体的实物、视频和图片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吸收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建筑”时,可以播放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之明清故宫”,一来可以利用视频中的专业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更能体会到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博大与精深。

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把相关的审美知识融入到实物的讲解中。可以把学生带到相应的景点如安顺文庙等地,结合实物给学生讲解明清的建筑形式以及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还可以带学生到安顺蜡染厂,让学生真切地观摩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蜡染作品产生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避免单方面理论知识灌输的乏味,让学生在实体感受中增强对美的实物的感悟能力。

三、调整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目前,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使用的主要参考教材为乔修业的《旅游美学》、祁颖的《旅游景观美学》、章尚正的《旅游文学》等,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美学的基本知识、旅游审美心理、旅游审美客体(园林、建筑、雕塑、书法等)的审美特征和赏析,以及旅游文学的发展、创作和鉴赏等,知识体系较为繁杂,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挑战。因此,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针对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教学内容上分轻重。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学概论等课程是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的先修课程,这些课程在内容上会与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有重合之处,因此,在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中,应把握侧重点,并对重合之处进行适当的删减。同时,针对提升审美能力以及学生今后从业的需要,可以加强对建筑、园林、书画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讲解。通过调整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有目的地、系统地学习美学及其相关知识。

(二)融入本土文化知识。为了增强学生的实体感观,同时加深学生对本土的认识,在课程教学中可增加地方文化、当地景观等方面内容的讲授。例如,在讲授建筑审美时,可以结合学生熟知的屯堡建筑来分析其审美特征;还可以结合本土的一些节日习俗分析美学现象。侯小丰认为,人们的文化认同会引发对本土的归属感,并进一步认同和追随民族的习俗文化、生活方式。因此,把本土文化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提升他们的案例分析能力的同时,还增强学生对本土的认同感,有助于教育服务地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教育宗旨的实现。

(三)增加对课外知识的讲授。影视鉴赏具有审美教育、审美认识、审美娱乐的作用。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获得知识以及得到放松。因此,影视鉴赏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在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中加进影视鉴赏的内容。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解影视鉴赏的知识和方法,然后播放如《花样年华》等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电影欣赏中学习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此外,还可给学生讲授一些文学创作与评论等相关知识,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在讲授“中国建筑审美”相关知识时,可适当增加楹联赏析等相应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建筑文化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美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作为施教者的教师、媒介的客观审美对象及教材等、作为受教者的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教师按照特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选择适当的审美媒介,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陶冶其情性、塑造其人格。通过美的欣赏和创造,将学生引入动情状态,经由师生双方美感的往复交流,学生的情感受到特定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规范,最终达到美育的目的。因此,通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可以实现美育的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旅游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从业者,他们与游客直接接触,其审美鉴赏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旅游效果。因此,通过美育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包括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在内的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美学知识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朗.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2]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G]//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3]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4]张连云.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述评[J].科教文汇,2006(9)

[5]候小丰.精神家园、情感依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学术研究,2007(9)

[6]曹陆军.浅析影视艺术鉴赏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2)

[7]刘叔成,夏之放,等.美学基本原理(第三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安顺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项培育”项目“‘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JGZX201310)

【作者简介】董天倩(1984— ),贵州安顺人,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文化旅游;朱敏(1986— ),重庆人,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4.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 篇四

11新闻0班 胡丹丹 学号:20114418 【摘 要】

在观看名胜古迹时,可以使人感受古代文化的气味,民族风土人情的演进和时代的变迁,从中找寻历史发展的脉络,探寻地方或民族发展的轨迹;看名山大川,可体验自然的鬼斧神工,想象沧海桑田的变迁,感受大自然巨大而神奇的气力;看自然及其植物,体验自然生物的多样性,想象自然物种的起伏兴衰,从而感受自然创造生命的神奇过程,汲取人类生存的意义,激发孩子保护自然,珍惜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大自然深奥神奇,赋予青少年驰骋想象的天地,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未来,升华自己的理想境界,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关键词】

旅游资源、审美、赏析

【正文】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美的活动,集合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于一身。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消费要求不断提高,旅游能够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在人们心中已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旅游是现代社会引人注目和追求的潮流与时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社会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旅游者的行列中,踏上了领略名胜之美的征途。中国风景名胜集中国大地自然美和人文美之精华,能给人以美感、熏陶、认知、遐想、舒畅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是我们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种交流方式。我们选择旅游,以阅读大地和解析人类社会的名义,领略、欣赏和感受中华风景名胜之美。

中华风景名胜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主要具有“娱目欢心”、“山水比德”、“感物造文”、“润色鸿业”的文化功能,而且山青水秀之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居者精神愉悦,并且健康长寿!可以让我们将日常承担的繁重的社会角色暂时卸下,轻松地置身于天穹之下、大地之上,徜徉于青山秀水和人文胜迹之间,带着新奇、冲动、激情与渴望,以轻松自在的心情,自由行走、观看、攀登、体验、遐想、抒发、渲泄及交流。去尽情感受那大自然的美好,去用心阅读那令人回肠荡气的人文历史画卷,从而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高,心灵得以慰藉,这是何等奇妙而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爱好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景观。而自然旅游资源则是指那些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爱好的、由于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就是审美。

自然旅游资源接其形态特征和成因回纳为以下几类:

1、地貌景观旅游资源。如山地景观、喀斯特景观、丹霞景观、砂岩峰林景观等;

2、水体景观旅游资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瀑布和各类泉水;

3、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原和各种野生动植物、海洋生物;

4、自然地带性景观旅游资源。如热带景观等;

5、天气旅游资源。如避暑、避冷胜地和四季宜人的温带与副热带游览地;

6、天气气象类。极光、云海等。

7、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如特殊自然现象等。在众多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中,那些分别以水光山色、奇石异洞、流泉飞瀑、阳光海滩、宜人天气和珍禽异兽、琼花瑶草为特色的景象组合,往往形成不同风格的著名风景区,成为人们观光揽胜、避暑消夏、度假疗养和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旅游胜地。

在大自然中,我们要如何欣赏自然能资源旅游美,有哪些特点,这都是我们要把握的。首先来看看有哪些美。旅游资源的形象,泛指地象、天象之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可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价值特征。旅游资源的色彩极其丰富,五彩缤纷。这些色彩主要是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雾云霞及阳光构成,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

色彩美主要包括:山色、石色、天气、水色、植物色等。听觉美:鸟语、风声、钟声、水声等。

嗅觉美:花的芳香、陈酿、丰美的肴馔、水果、清新的空气等。

协调美:

1、物态协调美:是指人类为了审美的需要,对自然风景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如修建亭、台、楼、阁),以协调和强化整体旅游资源的审美效应。

2、心理协调美:是指通过自然风景联系到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来反映崇高的风尚、道德、伦理、情操、美好的心灵等,给人以心理上美的享受,进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

风情美:

1、独特性;

2、神秘性;

3、真实性;

4、体验性。

美,是风景名胜的强大吸引力之所在,而风景名胜之美,则源于自然山水之美,源于历史与人文之美,源于民俗风情之美。

自然之美,它是以一种宇宙的大力、万物的造化和大自然的关爱,通过名山大川、浩瀚林海、奇花异卉、珍禽异兽及变幻莫测的气象气候景观等美焕绝伦的自然形态,向我们展现大自然的真实面貌和揭示大千世界变迁和演进的自然规律。自然之美,以其美学与科学的有机融合,唤起我们了解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学习大自然,并且给人的心灵以启迪、抚慰或震撼!而人文之美,则是那些存在于先祖聚居的文明发源地以及那些附丽于名山大川间的人文胜迹与当代社会民俗风情和时尚所蕴涵和折射出来的人类先祖先辈的物质与精神创造灵光,通过历史古迹、宗教文化、园林、城镇、社会风情、文学艺术景观等辉煌灿烂的人文形态,向我们体现人类审美观念和标准、历史发展轨迹与规律、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其中蕴涵的人们智慧和创造的力量。相对于自然景观的物质实体性而言,人文景观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精神文化的内涵,它们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与历史文化哲理。人文景观的精神文化内涵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为载体,有形的物质文化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涵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了颇具吸引力的人文景观。人文之美,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凝聚,我们从那些看似平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言一行中,能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做人处世的根本态度,去了解、追忆、体察和憧憬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辉煌。

现代人都具有崇尚自然的情结,亲近大自然更是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闲暇时间休闲旅游已成为人们的钟爱,中学生也需要鸟语花香的世界,渴看到大自然中与天地交流,在赏心悦目的游览中使疲惫的身心得到调节和放松。高中学生也较多地追求对自然及其生物的体验和感受,享受自然赋予人类的聪明与灵感。更何况我们这些眼光更加犀利的大学生呢?

我想以下四点时相当重要的:预备心境、把握时间、把握角度、选定间隔 在欣赏时我们应该注重从这些方面去体验:

一、定点――散点法:

㈠定点透视法――静态观赏。在欣赏旅游资源时,找到一个正确的审美视角,选择最佳欣赏点。

㈡散点透视法――动态观赏。在运动中观察旅游资源,表现出旅游资源观赏的活动性。

二、分离欣赏法:

在旅游资源审美中,将特定的对象从四周的现实背景中抽取、剥离出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相对封闭的系统来观赏,从而获得满足的效果。

三、联想――想象法:

联想――想象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方法,它可使旅游者享受到一种“活化”的形象,使美感得到深化。

㈠联想欣赏法:主要指旅游资源以一种“感性魅力”来触动观赏者的生活积累,这种触动唤醒了观赏者所直接感受的对象(旅游资源)与自身的审美经验记忆之间的某种联系,从而产生出新的审美对象。

㈡想象欣赏法:想象主要表现为,不仅感知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旅游资源,而且还能在观赏者的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四、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对旅游资源的高质量的欣赏,是旅游资源审美中令人沉醉的境界。㈠触景生情:观赏者在旅游资源审美中,由于各种不同的旅游资源的触发,而引起的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其特点为“因物起兴”:一是不同情感对应于不同的对象形式结构;一是不同的美感有着不同的心理基础。

㈡缘情择景:是指旅游者,根据不同的情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特定情感需要的旅游资源,寓情于景,把内在的情感投射于外在的旅游资源上。

触景生情与缘情择景的区别:触景生情使旅游资源得到了情感形式,而缘情择景却使情感得到了自然形式。

那么,走进自然看什么,怎么看?我国历来把欣赏大自然以为是“外供线人之娱,内养仁智之性”的高雅文化活动,更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方式。在观看名胜古迹时,可以使人感受古代文化的气味,民族风土人情的演进和时代的变迁,从中找寻历史发展的脉络,探寻地方或民族发展的轨迹;看名山大川,可体验自然的鬼斧神工,想象沧海桑田的变迁,感受大自然巨大而神奇的气力;看自然及其植物,体验自然生物的多样性,想象自然物种的起伏兴衰,从而感受自然创造生命的神奇过程,汲取人类生存的意义,激发孩子保护自然,珍惜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大自然深奥神奇,赋予青少年驰骋想象的天地,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未来,升华自己的理想境界,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转转公园,那里是微缩的自然景观,亭台楼榭、花草树木、小桥流水、山石景观都有。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玲珑的假山,潺潺流淌的小溪,呈现给我们的是和谐、美丽、纯净。动物园里天鹅伸着长长的脖颈,不时展开雪白的翅膀上下翻飞,显出高雅端庄;长颈鹿独自傲立,仪态优雅;敦厚的大象如盘石一般稳重;灵巧的猴类动物上窜下跳,表现出灵长类动物所具有的特质;孔雀有意要与人比美,等待它展开那美丽的屏,你得煞费一番心劲;虎狮咆哮时显示出勇猛威武之美。这一切细细品味,韵味无穷。

长廊和楼阁以及碑刻中记载着历史,它把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题刻在里面,并沉淀着人类文化传承的经历,是历史的缩影,其价值相当厚重。

5.西方文化的审美理念 篇五

这是一个大题目,它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物质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光照时间等众多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本文旨在就审美意识方面作点阐述,愿它能对我们的赏石活动有点积极意义。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区域,确有潜意识领域的存在。这种奇特的潜意识功能的发现,不仅校正了以往无法解释的神话观念,而且更科学的解释了人脑进化的客观规律。人脑的这种潜意识领域,可分为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沉积,理论上把它区分为种族潜意识和个体潜意识两大类。据W.薄莱尔的实验报告表明:人的感觉能力有一种连续性。新生儿在出生之前大脑中就写上了复杂难读,甚至不可辨认的特殊记号。这种记号是来至远代祖先的许多感觉刻痕,有人便称其为种族潜意识或曰遗传基因。个体潜意识则是人的后天所有经验和理性意识在大脑层皮留下的记忆痕迹,是现实生活中对人影响最深刻,触动最大的历史事件存留的痕迹。这些库存在大脑层皮中的所有记忆,会在潜意识中留下一触即发和条件反射的不同反应,并主导着人的所有行为意识。

中国的奇石鉴赏家和艺术家,应该是对事物感受能力比较敏感并具有超前审美意识的一类。当他们在现实世界里看到某种事物最初的原貌时,会因此发生很强烈的情感活动。虽然还无法从科学的理论上解释对某一事物的思考能力,但我们完全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与一般人是有所不同的。当他们发现有一种特别而又值得注意的物质现象时,便热心而好奇的摄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从最初感觉的那种独立形象,经过潜意识的孕育培养,再与其它事物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思维典型。这种典型思维的意义是鉴赏家以前观察到事物现象的再现。

一种物质现象,如果它可以形成并表现时代的审美动机,他们便能摆脱个体狭窄的认识圈子,对整个物质现象投射以格外的审美注意力。能够强化自身的活动意向,并去认真观察、体验、捕作和揭示自己时代的审美特征,将这些现象纳入自己的视野,从而构成整个审美创造活动中稳定而完整的实际内容。同时,在审美个性的整体结构中,比较稳定而又差异较大的则是鉴赏家对观察,感知、分析、想象的不同层面而有所不同。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里,不可能开放出古希腊时期那种表现人体健美,体格强悍,袒露胸腹的艺术之花。也不可能有象维纳斯那样裸露肌肤的女性形象和像大卫那种全裸的男子雕像。西方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入木三分的细腻肌肉块状和骨骼关节灵活的直观再现。东方艺术则是充分利用外在条件的包裹意象影射着人体内在的那种气质和想象。中国的人物画和雕塑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标准的比例,历史上没有一件作品可称为正比和采用黄金分割的科学方法进行艺术构思。直到近代,西安兵马俑的出现才让我们见到了二千多年前人物比例的正确性。但依然是重甲包裹,服履靴形。即使这种比较科学的人物比例,也没有被后来的艺术家采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艺术家不可能亲见直观的人体,更不允许宣泄人体艺术的原形。说到底,是对人体美的艺术形象不懂和禁忌。在中国礼教中,女不露皮,男不露脐的教化,成为一种约束人的意思行为,禁忌自我了解的桎梏。在中国历史上认为大逆不道的事,在西方,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到了近代,中国美术界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似乎重新认识到了人体是世间最美的一部分?

自从艺术人体在我国小范围开始运用,始终步履艰难,障碍重重,更是直接怒斥为色情和黄色的渲染。这种对人体自身神秘化的教化结果,导致民族的另类更希望解开这个谜团的主动进攻。人们越是见不到真的人体,越是表现出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尤其是最隐蔽的生殖器官,便成为中国另类最强烈的报复对象。所以,中国人骂人最恶毒最丑陋的语言,莫过于对男人女人的生殖器攻击。我们所知道外族恶毒语言的攻击只是强调人格智能的低下和愚昧,他们即使骂人也似乎不像国人如此丑陋和腥嗅。

近二十年来,中国境内人体艺术和那些被称为裸体的东西多了起来,人们也似乎习以为常了。从最初让男人们的圆目咋舌,女人们的羞巾捂面发展到现在,似乎也对人体这一最美部分的理论开始有某种程度的认可。

西方绘画是在画布上用颜料反复涂模出光影和透视效果。中国绘画则是在一张白纸上充分利用虚幻而简略的手法概括具象和景深。中国的文字是一字一意的肯定人类活动印迹,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书法艺术进行欣赏,直至解读远古的原始文字。西方则是用二十几个字母反复拼凑来反映人类的社会活动。这些拼音出来的东西,有些用语的意思,时过境迁,后来者就不解其原始的含意了,这一点在不少文章中都得到证实。中国的语言习惯多采用隐喻,含蓄,委婉,曲折的方式表达重要意思。西方则是直接,生硬,高亢,直白的强调重要内容。中国人一个眼神,一句用语的轻、重、缓、急都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西方人则全然不解其意。这当然与生活习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从这些差别中我们可以想象:东、西方的原始初民们,主动和被动的感觉对象,是带有某些真实和想象去认识更加符合原生形态的表现。物的美丑是依据它与人的关系来决定的。人们会透过这种感觉自然形式所表现的意志,情感和愿望,不断寻找那些与自身相关的审美感觉。这种精神需求的强烈愿望,诱发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书法热,诗词热,收藏热等曾经失落的文化现象。

东、西审美意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艺术和意识形态。文学、诗歌、戏剧、电影、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美育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太多的不同。一部伟大的文艺作品,并不因为个人的祸福而显示,只有当它能为整个人类服务时才显得伟大。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长期审美实践的产物。人的审美知觉在漫长的审美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高,并通过种族的遗传而获得。人脑的很多信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自己种族的经验经过无数次反复存留下来的生理痕迹,它组成各种无意识的原型,并成为人人生而有之的天性本能。审美对象一旦将人脑中那些潜藏的原型唤醒,就可以凭借经验,联想,本能地获得这种原型的审美感受。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经验型的民族,我们的思维也同样是一个经验型思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都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拒绝外来文化的侵扰是不足奇怪的。

中国的盆景艺术和赏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背后,矗立着强大的民族背景。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因素。是民族心理制约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壤所培育的。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为至高。西方人的基本态度却是物我对立。在对立思想的支配下,西方人很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用概念化推理演绎出把握对象的思维发展到用实验剖析事物本身,重视对物体本身的实体效果,从而揭示事物规律的理性认识。在审美思想中更强调人为因素和量化微观。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不能武断和片面的说孰优孰劣,东、西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系统经过猛烈的撞击之后,初步形成一种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趋势。中国先进的知识份子,在近代的一百多年里,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并用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已经被实践证明了很多正确性。西方的审美观念也给中国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进步。

中国的审美观念也逐步被西方人接受和喜欢。喜欢汉学和汉字文化的外国人到中国留学的人也逐步多了起来。近代时兴的盆景艺术和赏石文化也通过不同渠道打动着西方人紧闭的心扉。竟管他们赏玩的风格跟中国不一样,但他们却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了与自然和谐的良好习性。

人类为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境界和自由无羁的生活方式曾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每个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无不融入太多的悲剧意识。这种意识的根源是人类历史上很多美好的东西曾遭到人为的压抑和摧残。世世代代的理想之梦被严酷的现实击碎之后,那种油然而生的凄迷美,能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共鸣,这种审美理念让我们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6.消费时代审美文化现象的反思 篇六

消费时代审美文化现象的反思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的消费化倾向趋于明显.消费时代的审美活动已逐渐转向日常生活领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代审美文化的转型一方面为文化的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外在的消极影响和自身发展的局限,也给审美实践带来了挑战和问题.这两方面都是我们应当正视的.

作 者:李树玲 LI Shu-ling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年,卷(期):15(4)分类号:G02关键词:消费时代 审美文化 日常化 现代转型

7.跨文化的旅游审美 篇七

一、混合现实技术概况

(一) 混合现实技术的产生与特点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的三维仿真技术, 向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的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可以实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同时, 通过多种输入输出通道, 实现人与虚拟世界的交互 (1) 。混合现实 (Mixed Reality) 技术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将真实世界同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世界叠加在一起显示, 以此来提升使用者的交互性和感官体验。混合现实技术这种新媒体, 必须包含以下三个特征 (2) : (1) 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结合; (2) 实时的交互性; (3) 三维虚拟模型的被注册/匹配, 即三维虚拟模型能够按照事先编辑好的要求, 动态停留在真实世界中的相应位置, 以此达到虚拟三维世界同真实三维世界之间的融合。

与虚拟现实技术不同的是混合现实技术将虚拟世界同真实世界相接合, 通过实时、无缝的方式, 向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同虚拟与真实世界交互的方式。图1反映了虚拟现实技术和混合现实技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虚拟现实是完全由虚拟对象组成的, 包括完全由想象构成的创意世界和基于现实的仿真世界, 但都是“无中生有”;而混合现实将虚拟对象融入真实场景, 是“真假兼具”。按照Milgram和Kishino的观点 (3) , 混合现实技术还能分为两类, 一类是增强现实技术, 另一类是增强虚拟技术。当前,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团队都主要在增强显示技术中进行研究。因为, 增强现实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的虚拟技术, 但开发的成本更低, 交互更为简单和直观, 可以实现大跨度、多角度的物体观察。

(二) 混合现实技术的实现过程

正如上文所述, 混合现实技术当前主要致力于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场景叠加到现实景物上。一般而言, 它通过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 (optical see-through head-mounted display, 简称OST-HMD) 或配有各种成像原件的眼镜等让虚拟物体能够叠加到真实场景上, 以便使它们一起出现在使用者的观察场景中。混合现实技术的实现一般包含以下步骤 (见图2) : (1) 获取真实世界的的场景信息; (2) 通过位置识别信息对真实场景进行定位分析; (3) 生成虚拟景物; (4) 合并视频或直接显示。也就是说, 混合现实系统首先根据真实场景中的定位标记将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进行叠加, 最后直接通过OST-HMD显示或与真实场景的视频合并后, 一起显示在普通显示器上。

二、应用途径

考虑到旅游景观审美的教学内容, 混合现实技术可以通过以下五种途径来应用到其教学实践中去, 即三维虚拟模型、三维电影、360°环绕场景、全景数字沙盘和交互式教材 (见表) 。

(一) 三维虚拟模型

三维虚拟模型是通过3D Max或Maya等计算机设计工具制作出的虚拟场景模型框架后, 通过计算机三维引擎实时渲染而成。通过使用鼠标、键盘或其它配套硬件实现人机交互过程, 使人感到就处在现场环境当中, 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视觉效果。在旅游景观审美的教学中, 比较适合运用三维虚拟模型来讲解的章节有建筑景观审美等, 例如通过三维虚拟模型可以比较直观展现我国古建筑的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和木构架的形式。

(二) 三维电影

三维电影是利用双眼立体视觉原理, 使观众能从银幕上获得三维空间感视觉影像的电影。在技术上, 通常采用两台摄影机同步拍摄影像, 取得主体左右侧体的立体感。观看时, 观众的视觉皮层会自动把图像结合为统一的三维影像画面。现代电脑技术已能够不采用传统双机“拍摄”, 而使用电脑特效制作三维电影, 欣赏时需要配戴合适的立体眼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视觉冲击力强, 立体感强, 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讲解自然旅游景观审美时, 一般采用借助图片和二维视频的方式, 并结合我国的名川大山的实例来讲解, 但是如果采用三维电影的方式, 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传统多媒体技术不能比拟的, 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360°环绕场景

360°环绕场景是把相机环360°拍摄的一组或多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 通过计算机技术, 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看的真实场景还原展示方式。通过使用鼠标等设备可以控制环视的方向, 可以远观、近视、仰视、俯瞰、横看、侧赏, 给人以360°全方位三维立体的感觉。三维全景生成简单快捷, 真实场景信息获取只需通过数码相机拍摄和软件处理, 数据量很小, 系统要求低, 适合各种方式, 可以在各种终端设备上观看, 每个三维全景只需要短短数分钟即可完成, 而且通用性强, 比其它多媒体制作软件兼容性好、方便。在旅游景观审美的教学中, 比较适合运用360°环绕场景来讲解的章节有园林景观审美等, 例如在讲解到苏州拙政园的吾竹幽居时通过360°环绕场景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让学生亲身体验古典园林借景手法之妙和四季景色之美。因为吾竹幽居是座方亭, 亭中四面设墙体, 每面辟一月洞门, 四面可观景。东面花窗掩映, 长廊迤逦;西面湖光山色, 北寺塔被巧妙的借入园中;南面是小桥流水;北面是翠竹摇曳, 青桐傲然。运用360°环绕场景技术可以同时体验春天的细柳垂烟、牡丹烂漫, 夏日的梧桐遮阳、荷叶送绿, 金秋的枫叶飘红、残荷听雨, 以及隆冬的屋檐白雪。

(四) 全景数字沙盘

全景数字沙盘是以地理信息系统 (GIS) 软件为平台, 将遥感图像与数字高程模型叠加, 生成的三维地理模型, 是叠加河流、植被、道路、居民地、地名注记等信息形成的。这种全景式的数字沙盘与传统模拟沙盘相比, 具有可以准确地按比例还原地貌形态, 反映和实地一样的地表形态, 浏览方便, 而且还可进行任意缩放和漫游。例如, 在旅游景观审美的教学中, 聚落旅游景观的审美强调对其所处环境的体验, 那么全景数字沙盘这种方式就可以很好的将聚落所处的环境进行还原和模拟, 比传统的通过图片的讲解要生动和易于理解。

(五) 交互式教材

传统的书籍一般都是平面的, 而且很少能进行实时的互动。混合现实技术可以使书籍变成三维的, 而且能实现实时的互动。例如在波兰华沙的哈利波特新书发表会, 混合现实技术让书迷亲身体验学院分类帽的现况。在旅游景观审美教学中, 例如民俗旅游景观审美中的民俗活动景观的部分内容就可以使用这种交互式的教材, 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构建知识体系的主动性。

三、运用混合现实技术的注意点

混合现实技术不仅可以运用于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中, 还可以用于远程教育, 为远在千里的学生提供近在咫尺的真实感觉。利用该技术搭建的平台, 可以使学生获得像亲身游历一样的感觉。同时, 通过同远程教师交互式的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角度对旅游景观有直观的感受。

将混合现实技术运用到旅游景观审美课程的教学中, 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程要点, 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

第一, 由于混合现实技术本身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其模拟效果仍然不能和现场观摩、亲身体验完全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旅游景观审美课程仍然应该考虑实地考察和现场体验的教学方式。

第二, 从混合现实技术对软硬件的要求来看, 目前还很难实现全程化的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旅游景观审美课程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教学课件的制作还需要专业人士的协助才能完成, 硬件和软件成本都相对较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制作混合现实课件的成本将不断降低, 非技术人员也能轻松自如的制作此类教学课件。

第三, 学生对混合现实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的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的反馈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将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混合现实技术在旅游审美教学中的应用的关键是要收集学生对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旅游景观审美教学的反馈信息, 了解现代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实际教学效果, 比较传统旅游景观审美教学方式和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旅游景观审美教学质量的差异。

摘要:旅游景观审美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语言分析、图片讲解、多媒体播放等方式进行, 使得学生常常作为被动的接收者。混合现实技术具有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结合、实时的交互性和三维虚拟模型的被注册等特点, 可以使旅游景观审美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在介绍混合现实技术的基础上, 探讨了混合现实技术在旅游景观审美教学中应用的五种途径及其注意事项。

关键词:混合现实,《旅游景观审美》,三维虚拟,数字沙盘,交互式教材

注释

1 Burdea, G.and P.Coiffet,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New York:John Wiley&Sons, 1994) , pp.5-10。

2 Ronald T.Azuma,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ments 6, 4.1997, pp.355-385。

3 P.Milgram and A.F.Kishino, Taxonomy of Mixed Reality Visual Displays, 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1994, E77-D (12) , pp.1321-1329。

8.跨文化的旅游审美 篇八

關键词:声乐 美善合一 韵味美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审美观,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同样依赖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音乐文化丰富绚烂,声乐艺术在音乐文化的发展长河中尤显光彩夺目。中国很早便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之说,强调弦乐、管乐再动听,也不及歌喉美妙,足以说明古人对声乐的喜爱。纵览中国的音乐发展史,从春秋的《诗经》《楚辞》,唐代的歌舞变文,元代的散曲说唱,明清的民间戏剧,无不以声乐为主,声乐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不言而喻。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征来看,声乐艺术最显著的审美观与传统文化中的“美善合一”、“和谐统一”、“清新简淡”、“韵味美”相契合。既显示出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强烈的音乐艺术感染力。本文从“美善合一”、“和谐统一”、“清新简淡”、“韵味美”四个角度探析传统文化审美视域下的声乐审美观正是对传统审美理想的尊崇与传承,也是对中国声乐审美观的再思考,对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美善合一”的声乐审美观

在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审美观念中,往往将音乐与道德关联起来。最早可追溯至音乐美学萌芽期,这一时期为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时期,这时社会为大变革阶段,音乐实践也随之发生着改变,音乐由经验逐渐上升为理论,人们对音乐的优劣、美丑也有了最初的评判标准,最常见的审美标准为“平和”、“和平”,将“德音”(表现德行的音乐)视作最好的音乐。儒家音乐美学奠基人孔子的音乐审美思想为“尽善尽美”,其中,即对美和善进行了区分,同时又肯定了美与善的相互补充后的“美善统一”,将其视为最完备的音乐审美标准。孔子在对《韶》乐进行评价时,认为《韶》乐不仅具备美的形式,同时包含善的内容。孔子将善与美看作音乐艺术的最高形式,而儒家音乐美学观念的成熟则来自于荀子,荀子认为人的善是后天习得的,恶则是生来俱来的,他从功能的视角对音乐中的美和善作出了肯定,荀子认为音乐“善民心、感人深、移风易俗”,并将其看作“治人之盛者”。荀子主张用道德引导人们欣赏音乐,可带领人们感受音乐之美与善。

在儒家的音乐审美观念中,强调的是音乐的教化效用和社会功能,然而“美”属艺术,“善”为道德,音乐中要想达成“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有赖于音乐结合文学的声乐形式,这是由于歌曲中的歌词能限制其中的道德内容。而声乐则是“美”与“善”结合后用以教化引领人们的最佳方式。在古代,音乐往往带有“教化”、“引导”等功用,因而在其审美观上便显现出浓郁的政治色彩。另外,声乐艺术作为抒情性较强的艺术门类,其抒情性即反映在音乐之中,同时也表现于歌词之中。声乐作为抒发感情的重要艺术形式,若完全受缚于“礼”,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声乐艺术本身的艺术特征。因此,声乐艺术应伴随着其发展在“美善合一”的基础上,被赋予更多内涵,使其更加符合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文化较为重视“美”与“善”的统一,往往将对艺术的审美与欣赏视为教化引导、塑造人格的修养之道。千百年来,这种“美与善”始终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审美观及其发展,成为声乐审美观的重要体现。

二 “心理和谐”的声乐审美观

和谐是美的最高理想,是艺术的共性。在艺术的创作和对艺术的欣赏上,中国惯于利用艺术显示主体的心理和谐,从而达成对人格的塑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沟通。同时注重审美主体的心理体验与艺术本身所传达的意境美,进而浸润影响审美客体。从古代开始,中国的艺术便注重和谐统一,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间的诉诸和谐,古代儒道互补正是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统一的美学实践。音乐是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产物,儒家文化非常注重音乐对和谐起到的积极作用,以“礼”将人的情感和行为方式纳入道德体系,以“乐”将“礼”转化为君子的文化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心理与精神的和谐。这一礼乐思想将礼乐融入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之中,使之成为指导现实的行为规范。儒道皆以中庸为最高标准,古典艺术中较为重视人格与伦理的和谐,进而实现了礼乐协调,构成了和谐的传统音乐风格,同时影响了历代声乐艺术审美观的发展。

三 “清新简淡”的声乐审美观

儒家认为,音乐应平和、淡泊,道家主张恬淡、无为,认为音乐应是“淡兮其无味”。儒道所提倡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观念,影响了琴歌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后来阴柔空灵的琴乐风格和飘逸淡雅的琴歌特色,使得琴歌琴曲多为曲淡节稀之风,琴歌旋律质朴、节奏平缓、恬静淡雅、气疏韵长,没有复杂繁琐的音乐表现手段,仅以简洁的音乐语言,清淡的旋律节奏寄托思想情趣。例如,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正是琴歌的代表之一,运用骚体中参差的句式、清丽流畅的文辞,自由的音乐节奏,简淡清雅的旋律,细腻深刻的感情,整体风格自然淳朴,将爱慕思念之情进行惟妙惟肖地刻画,将爱恋之心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还有刘禹锡《竹枝词》流畅清美,曲调自然恬淡,意境深邃悠远。纵览历代琴歌不难发现,这些琴歌皆是以简单质朴的音乐语言倾诉深远的思想情感,展现的是古代声乐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神韵。

中国艺术为抒情的艺术,古典诗歌、戏曲等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通常与意境美紧密相连,因此,往往将有无“意境”作为中国艺术的衡量标准之一。在中国诗歌中,情景交融是重要的表现手法,是创造意境美的重要因素。在文学艺术上,便形成了一种诗化的美学风格,造就了传统艺术中含蓄的意境美。这种含蓄的美感要通过欣赏者对美的体味与想象、思索来获取,这种想象是艺术的想象,对意境、神韵的向往和追求,在这种意境美的影响下,对声乐艺术清雅简淡的审美追求成为音乐艺术的又一审美方向。

四 追求“韵味美”的声乐审美观

中国的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积蕴,成熟的唱功技法,丰厚的理论知识,在传统的声乐宝库中有很多关于歌唱规律的见解,其中对行腔吐字的归纳成为声乐艺术的又一美学特色。“韵味”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美学概念,这种美学概念,既指艺术中美的境界,又指审美欣赏中的审美感受,能激发情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歌唱是音韵美的最佳体现形式,汉语自身特点也形成了歌唱中特有的行腔咬字,在中国的声乐理论中尤为讲究“韵味”的生发。韵味成为声乐作品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有韵味的声乐艺术才能引起音乐上的共鸣,加强音乐表情,激发音乐感染力。

韵味作为特殊的美学特征,广泛地体现在中国传统的诗歌、戏曲、曲艺之中。从宋代南戏到明清传奇,越来越多的文人参与到戏曲的创作之中,这些创作不仅对文辞、格律非常考究,更看重其中的音韵与意境。文人创作后经艺人编演,在历代戏曲艺人对唱本、剧本的二度创作中,将生硬的文辞、格律进行打磨。使后期的戏曲作品更显光彩熠熠。艺人在演唱过程中也更加追求自然、生动与深远的韵味。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曲艺的演唱与创作从未因历史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而忘却对“韵味”美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对中国戏曲一代代的传承中保留,并成为窥探声乐艺术的重要美学观念,中国观众也将声乐艺术中有无韵味作为评判声乐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在中国,汉民族语言最讲究声调和韵,这种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语言的音乐美,尤其是曲艺,戏曲产生之后,则更加细致地挖掘出了其中表情达意的功能,其中的音乐性和表现力尽显无疑,使演唱艺术可以利用这些优美的语言、多变的节奏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变化,更大程度上地展现了音乐的美,同时促进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国的曲艺、戏曲基于民歌演化而来,同时长期的露天表演,要求表演者在演唱时要将声音尽量送得远,咬字要更加清晰,因此,在演唱时则要注重字的声、韵、调等,从而使中国的声乐演唱更具韵味,也更具特色。

近现代以来,从20世纪40年代的秧歌运动,到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新歌剧的到来,中国歌剧创作逐步繁荣,并滋养了大批声乐艺术家,为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代代歌唱家在声乐艺术的舞台上脱颖而出,当代声乐艺术开始继承和发展,同时在字、声、情上也从未停止对“韵味美”这一声乐艺术审美观念的追求。

五 结语

美依存于社会,并在社会中深化发展,每一种审美观念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沉蕴积淀,而任何一种审美观念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背景。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发展历程,造就了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审美体系。将声乐艺术放置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视域之下分析探究其审美观念,充分遵循了声乐艺术的历史发展特性,深切体悟到声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的“美善合一”、“和谐统一”、“清新简淡”、“韵味美”决定了声乐艺术以简单的音乐语言、和谐的艺术思想、字里行间、行腔咬字的韵味,呼唤人们对美的尊崇,对善的向往,实现美与善的统一。在以传统文化为视角,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声乐艺术审美观的探索中,声乐艺术开始逐渐完善其以美学概念为基本特征的声乐审美理论体系,不断满足大众对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促進声乐艺术的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峥嵘:《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审美视角论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 吴国玲:《文化视野下民族声乐艺术研究——评〈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3期。

[3] 靳相林:《浅析中国声乐审美观》,《黄河之声》,2013年第15期。

[4] 陈龙:《美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年第2期。

[5] 郑璐:《略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6] 曾美良:《中国古代“美善合一”的声乐审美观初探》,《电影评介》,2008年第14期。

[7] 王铭敏:《试论声乐艺术中的美感》,《大众文艺》,2014年第15期。

[8] 赵雅芝:《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分析》,《黄河之声》,2010年第8期。

9.跨文化的旅游审美 篇九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哲学以道为中心、气为基础,由此决定了中国艺术追求虚实结合、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西方哲学重科学、重逻辑、重数理,由此,决定了西方艺术强调和谐、比例、对称、平衡等.将这两者融合起来,寻求一种全人类的.审美共识,是宗先生学术生命的追求目标.

作 者:云慧霞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刊 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RTV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B83-05 关键词:艺术形态   中西哲学   中西绘画   审美共识  

10.中国审美文化 篇十

中国审美文化

1.《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其中以《山经》最有价值,记载有山四百四十七座,以山为纲,记述有关的河流、民族、植物、动物和矿产等地理知识,还参以神话传说。全书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另外,此书对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历史、民俗及神话等,均有参考价值。

2.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道家主张“齐物”“逍遥”,对万物的态度是“无所恃”。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二、论述:北朝的石窟雕刻艺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样的审美特点?(40分)

1.第一阶段是北魏太和改制(约公元 490 年)之前。这个阶段石窟雕塑的造像特点,基本是汉代雕塑与印度犍陀罗人模样的结合。

审美特点:这些主佛造型的内在精神之力不很显著,往往为外在的壮伟形貌所替代,这在审美文化渊源上,显然与汉 代偏于感性直观之大美的理想范式更为接近一些。

2.第二阶段,是北魏太和改制,特别在其迁都洛阳以后,佛教雕塑艺术普遍向南朝的“秀骨清相”造型靠拢。

审美特点:第二阶段的佛像造型,已有脱离汉代传统和西域之风,向两个互相联系的方向转化而去的趋势。一个方向 就是逐渐地中国化、民族化、世俗化。另一个方向便是向南朝的审美趣尚归拢的趋势。佛像一改高大雄伟之态,而为“秀骨清相”之姿,这无疑是南北审美 文化之间交流和融汇的成果。它不仅驱走了佛像神性的疏远冷漠,还它以人间士人的可亲形象,而且也使佛像的造型 从偏于感性的雄大壮美转向人格的清雅优美。

3.第三阶段,大体是北齐、北周时代。这阶段的基本审美特点是,不论是佛还是菩萨,其面相、体形均由瘦长型向丰圆型转换。

审美特点:在第三阶段里,北朝佛教雕塑表现出了日益世俗化、民族化、富丽化、壮美化的审美趋势。它们已经初步显露了唐代佛雕的基本风貌。这表明北齐、北周的佛雕艺术已在融合古今、南北审美文化趣味的基础上,开始向唐代石窟雕塑艺术过渡了。

三、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分析音乐和舞蹈之间有什么关系?(50分)1.舞蹈与音乐

(1)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无声的表达即动作为表现手段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现的艺术形式,它是律动变化多端的活动的塑像艺术。影响舞蹈表演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舞蹈本体的范畴,包括舞蹈演员的肢体、必要的舞蹈技术和艺术表现力。演员的肢体指舞蹈演员的自然条件,诸如形象、身材、比例、气质等;舞蹈技术是指扎实的基本功、单人、双人的技术技巧等;而艺术表现力是指对角色的理解、情感的展现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舞蹈演员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影响舞蹈表演的另一类因素是非舞蹈本体的范畴,作为外界的刺激同样会影响到舞蹈本体。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包含了音乐、文学背景、服饰道具、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剧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其中,对舞蹈演员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音乐因素。

(2)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旋律也称为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2.音乐与舞蹈的相同(1)节奏性

音乐的时间单位是音调和节奏,而舞蹈则是姿势和动作,舞蹈动作律动性的实质就是节奏,而对节奏的感受力称之为节奏感。

人的有节奏的动作自然要求音乐来配合,同舞蹈相结合的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最容易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是舞蹈,原因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戏剧、电影、诗歌等艺术形式相比舞蹈而言和音乐的紧凑性还是较弱的。

在多人舞蹈中,想要创作出或表演出一个协调而具有观赏性的舞蹈作品,只有有了一个共同的节奏源,才能创作出一个协调有美感的动作。如果没有音乐节奏的规范,舞蹈创作者将无法按照自我心中的节奏来进行编排每个人的动作,而每个人的心理节奏却又是不尽相同的,那么这个舞蹈创作将是失败的,只有舞蹈与音乐具有相同的节奏时,呈现出的节目才是吸引人、成功的。(2)内容表达性

音乐和舞蹈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审美的一种方式,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志趣,并表现着他们的传统习俗,道德观念以及理想和愿望。它们都来自于生活,并都用自身的表现规律去揭示生活并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每一首音乐,都是作者根据现实或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用节奏和符号来创作的,并不是空洞无内容的,舞蹈也是一样的,都是有实质内容的,是舞蹈创作者用动作来表达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的。从这点可见,音乐和舞蹈都是有内涵的,都是在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和故事。3.音乐与舞蹈的差异

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可以不依附其他的艺术形式而存在的,而舞蹈是视觉艺术,是有动作而无声的艺术形式。人类感情最直接的表示就是语言,音乐善于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抽象性,并且可以靠听着来联想,能发挥出它的优势,而舞蹈是通过具体的动作来表达要表达的对象的,是要依赖音乐而存在的,当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于表达情感的时候,就要加上身体的动作来共同表达内心的感受。只有当舞蹈和音乐这两者的结合,有声又有动作时就可以产生更鲜明、更准确的形象和更深刻、更细致的感情.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4.舞蹈和音乐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成,音乐就像是舞蹈创作环境的氧气一样,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它的存在。舞蹈对音乐有本能的需要,因为音乐能在舞蹈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塑造形象等。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中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做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

舞蹈属于视觉范畴,有形而无声,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优美的音乐配合,不仅为编导提供了节奏的基础,而且提供了情感、思想、性格、形象和结构,为创作者提供取之不尽的灵感,根据音乐的旋律创造出“舞蹈的旋律”;音乐的色彩变化是对舞蹈多样化的启发,音乐的曲式结构应体现在舞蹈结构中,独特的音乐节奏会产生独特性格化的舞蹈动作,舞蹈伴随音乐的对比、展开而达到了跌宕起伏的效果。舞蹈中的音乐是完成舞蹈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揭示其主题思想的组成部分。舞蹈表现的情绪变化,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来体现的。舞蹈正是在形体动作与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的有机结合中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的。如果舞者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那么自己的表演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音乐在舞蹈和舞剧中也具有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作用。例如舞剧《好大的风》,在第一段“回忆”中,创作者利用以电声模拟乱风的效果,由小变大,由远至近,把观众带入了故事氛围中。到了舞蹈的第三段“象征”时,把舞蹈推向高潮的是唢呐的呼喊、强烈的鼓声、钹声与弦乐的演奏。最后,伴随着一阵狂风呼啸声,故事进入了结尾,音乐的寓意仿佛是要把这动人的故事吹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为之感动。5.结语

11.跨文化的旅游审美 篇十一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 平民视角 人伦之和 美善合一

近年来中国家庭剧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大发展,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荧屏收视热点,其精神内涵与艺术创新不断引发着学界的研究热度。《咱爸咱妈》、《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大宅门》、《大哥》、《空镜子》、《浪漫的事》、《结婚十年》、《亲情树》、《不嫁则已》、《母亲》、《婆婆》、《母亲》、《大姐》、《半路夫妻》、《婆家娘家》等一系列家庭剧不断热播,成为支撑当下电视剧荧屏的主要类型。这类题材作品的创作数量是相当可观的,获奖作品也占很大比例。

一、平民视角与日常化叙事

在当今时代,大众传媒主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剧作为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日益成为人们理解社会、观照现实、实现审美的一种中介。电视剧对老百姓现实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和喜怒哀乐的展现,是新时期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所以平民叙事的诞生,也是电视剧叙事策略探索的一种必然。近年来,在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中,平民叙事已成为一种屡试不爽的叙事策略和营销手段。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平民叙事不仅仅意味着创作者要以平民为表现对象,以百姓生活为表现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平等的态度关照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

电视剧《空镜子》就是在代表着平民的孙燕的视角的叙述中层开的,后面借以展开的事件,也无一不是平民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这些并不惊天动地、甚至也没有豪言壮语的故事,叫人随时都感受到平民百姓生活的平常状态。对于这些事件的叙述,创作者以尽量贴近平民日常真实生活的态度,选取了顺序的时空观作为自己的叙述方式,使演剧时间更具生活真实感,最大可能地层现生活中的一个个细微之处,最大限度地适应普通百姓的审美心理,真切、自然、淳朴、实在。关于这种用平民视角来审视生活,在平民日常生活背景中构筑故事,编剧万方认为“应该让很多观众看了之后觉得,就这么普普通通的、也不是怎么了不得地有钱,住不了大五星级饭店也没有别墅的人,好好活,也挺好。”《浪漫的事》以同样的平民视角叙述了一家母女四人的生活,因此洗却了几分虚幻的铅华和妩媚,增添了几分生活的厚重和深入人心。这种平民性的追求,带来了电视剧的温馨和亲切,也带来了电视剧观众对代表自己视角、展现自己生活的剧集的偏爱。

这种家庭剧的兴盛首先是时代的丰厚赐予,也蕴涵着历史文化发展的深刻必然性。新时期以降,中国社会结束了曾经的政治中心阶段,揭开了社会转型的历史序幕。社会文化转型最终让中国进入了久违的经济型社会。可以说正是经济型的社会形态为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提供了丰富发展的历史机缘,个人的情感、家庭的悲欢、日常的人生才能获得如此丰富、细致而郑重地展示与描摹。从宏大的“国”跨越到日常的“家”,由此带来了美学风格的重大变化。如果说政治型社会的美学史崇高、悲壮的,经济型社会的美学则是平凡的、日常的,人的生老病死、日常生活的苦辣酸甜的意义与价值得以凸显。日常生活尽管不乏琐屑与平淡,不过柴米油盐、饮食男女而已。但其美学意义却并不限于此。关注日常生活呈现出一种对利于曾经精英立场的平民主义的文化姿态。它以一种平视的角度看待日常生活,而不是用一种高端意识形态化了的眼光居高临下地审视或蔑视平常人生的平常岁月。摈除了战争、危机等极端历史事件的左右,人生境遇一样多姿多彩,七情六欲、生老病死、成家立业、养儿育女,仍然织就着起起落落的人生大幕,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由此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生命长河。

二、人伦之和与传统家庭伦理的回归

人性关怀、生命意识与道德理性建构都构成了家庭伦理剧的表现内容。随着社会观念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有些电视剧着力于对个体生命意识、激情欲望的极力张扬,但近年来电视剧对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处理,更多地体现出对人伦之和的理性吁求。人伦之和是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经典所强调的,存在着迄今为止仍然非常有价值的处理家庭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如今的经济型社会固然有着政治型社会所不具有的某些优长,但也伴生了诸多不良现象,如日益弥漫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及其所裹挟而来的道德危机与情感荒漠,这一切以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的名义直接给现代家庭带来了致命的冲击,张爱玲早年说的“大上海没有一个经久的家庭”似乎已成为一种譏语。本来就孤独无助的现代人家庭因家庭的缺失更加彷徨无主。传统大家庭的危机常常是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所导致,而现代家庭的危机则常常表现为明显的精神危机,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家庭剧对人伦之和的呼唤、对当代人情感婚姻、道德建设前景的笃定信念与人文理想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这也决定了该类型电视剧承担的文化使命的不可替代性,即呼唤美好人性与道德良知,对全社会的情感心理以必要的塑型功能,健全文化机体和道德自省意识。近年来家庭伦理剧中屡屡掀起收视热潮的大都是那些蕴涵了人伦之和的内在诉求的。

电视剧《大哥》以一个现在已经越来越罕见的城市“大家庭”为题材,以吃苦耐劳的出租车司机大哥陈文海为中心,无论是老父亲、长兄与其他四弟妹的人物关系的设计,还是“陈”姓这样一个中国最常见的姓氏的安排,都透着一种家庭叙事和兄长情结的原型。电视剧用一种极其朴素的视听语言和叙事方式讲述了这样一个家庭如何在长兄陈文海及其必然贤惠的长嫂共同“带领”下,绕过陷阱、度过危难、闯过危机,最后一家五兄弟姐妹在大哥的聚合下从散到聚、从离到合的家庭伦理故事。如果说,巴金的“家”是以离开大哥的出走作为结局的,那么,在《大哥》这个故事中则是以靠近大哥的回家为结局的。历史使大哥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有了不同的叙事,因而也有了不同的意义。在那个开创新世界新生活的年代,长兄情结提供了一个革命的故事,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崇尚稳定崇尚秩序的社会,长兄情结则提供了一个温情的故事。其实,不仅是这部《大哥》,还有《咱爸咱妈》、《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等,都为我们塑造了几乎大同小异的现代大哥形象:他们面对当今物质世界的高度发展,忍受着底层生活的贫困和艰难,坚持着做人的善良和柔韧,艰难地度日和苦笑着生活,从而为兄弟姐妹们、为那些遭受着不幸或者经历着创伤的人们树立了生活的典范,从而也为那些远离贫困和艰辛景遇的人们提供了同情的机会和怜悯的胸怀。在如今这样一个消费文化盛行、娱乐主义泛滥的环境中,《大哥》隐约触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深处,唤起我们对现实中那些被文化

遮蔽的生活状态的关注,引发我们对在现代商品社会中迷失的淳朴亲情、友情、爱情的怀想。也许,在现代核心家庭中,“大哥”这样的身份慢慢将消失了,大哥承载的文化意义也许将现实地缺席。但“大哥”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师,以及为人之司机,都充溢着一种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大哥》传颂的这种人间真情和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呼唤和向往。

《浪漫的事》、《婆家娘家》、《老娘泪》等剧则为观众提供了可敬可亲的慈母形象。在《谁怜天下慈母心》有两句母女的对白很精彩:(女儿)“我希望,你能原谅我的不懂事!”(母亲)“我不原谅你,因为我从来没有怪过你啊!”恰似给终日奔波苦的现代人那业已有些麻木的神经一剂强心剂,触动那心底最柔弱最敏感的心弦,唤醒那封存心底已久的爱与亲情。母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母爱是也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亲情。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存竞争和压力不断增强,现代人经常只会疲于奔命而忽略了与亲人的情感交流,而电视剧中那些慈母则在人们闲暇之余展示了一方最温情的天空,感动和融化着人们心中情感的坚冰。

三、美善合一与大众的审美期待

在当下这个转型期社会,多元价值并存既带来了社会的开放与生机,也必然伴生价值评判标准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倾向,道德尺度的混乱、失落及滑坡现象也就不足为怪。在家庭伦理剧当中,由于它是道德理性更为集中表现的艺术领域,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儒家情怀、生命意识与人文精神都更为明显,因而在美善的叠合方面就显现出最大程度的交集,是中国传统儒家美学所主张的“美善合一”思想较为鲜明的体现。大部分作品的审美价值恰恰是通过展示人物的道德境界即人物的善良来赢得人们的审美同情从而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的。

在平民大众的通常审美期待里,他们希望代表善的弱小者能够得到好的回报,代表着恶的强大者会有恶报。即善恶有报的结局能够解决所有被编织进叙事中的现实矛盾时,他们的理想便得以实现。太多现实中的不如意,使人们在欣赏电视剧时,渴望从中得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替代性满足,能够享受精神的“狂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们需要面对的现实生活的选择是残酷的。他们希望在供他们消遣休闲的电视剧中,能够谋得身心的片刻放松,他们希望电视剧带给他们的是轻松、愉悦,并在这里让他们的理想变为现实。

《空镜子》中对姐妹俩孙丽与孙燕的外形与心灵的对比设置,充分体现了这种大众审美期待。他们想颠覆现实生活中可能大多数时候都占据着有利位置的孙丽们,他们想在精神的“狂欢”中,给代表着品德上缺陷的孙丽们“脱冕”,让她有个不幸的结局,聊以满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自在抒发的一口郁闷之气。电视剧是以孙燕羡慕姐姐美丽能干的画外音开始的,而当电视剧到了结尾,长相平平的妹妹孙燕在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曲折坎坷之后,终于以自己善良的心地,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纯真的感情,美丽聪明的姐姐却因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把握不住自己,在自己欺骗生活的同时,也被生活欺骗了,只能在除夕之夜看着相亲相爱的妹妹一家,百感交集。妹妹孙燕是在姐姐孙丽羡慕不已的注视中,幸福地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故事的。《婆家娘家》中,在南方某中小城市两个普通的家庭里,婆家和娘家形成鲜明对比。娘家条件一般却充满人情味,婆婆腰缠万贯但又极度吝啬刻薄。娘家的浓浓亲情与婆家的利欲熏心形成了更加强烈的善恶对比。为了救治外孙女巧巧娘家全体总动员,不惜余力地付出了人力、物力、财力,以坚韧的毅力、以博大的胸怀与厄运抗争。冷若冰霜的婆婆则爱财如命,甚至在他人的挑唆下,狠下心来雇人暗中摧残亲孙女巧巧,以达到少些破费早日解脱的目的。最终娘家人在同一屋檐下相互支撑、相互鼓励、相互关爱,用爱的亲情帮华芸母女度过难关并走向新的生活,而婆家人则家破人亡,唯一幸免的小妹冯桦则与娘家弟弟华挺成为恋人,更彰显了人心所向。

上一篇:申请文明乡的申请报告下一篇:走动式管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