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精选12篇)
1.六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 篇一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22、古诗两首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小儿子子聿。这首诗深信导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习的人。
《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2、背诵全诗及诗意。
3、来自古诗的成语:粉身碎骨、山重水复、万紫千红、柳暗花明、春色满园、不拘一格。【日积月累】
1.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废寝忘食
2.形容有恒心的成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3.形容没有恒心的成语:虎头蛇尾、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有始无终 4.朱熹有关读书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5.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习题3答案:1.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躬,亲自。
句意: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2.渠,相当于“它”,诗中指方塘。为,因为。
句意: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习题4答案:《观书有感》这首诗写的是池塘里的水,可是却用了“观书有感”作题目,这是因为作者以水塘作比喻,正如源源不断的活水能够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够使人睿智。
23、学与问
1、《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哥白尼: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沈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3、背诵《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芒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中的“尽”为完,指桃花凋谢,“始”
为才,刚刚。句意: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下的白花都已凋谢,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首诗的后两句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日积月累】
1.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博大精深、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学贯中西
2.有关好问的成语:寻根究底、不耻下问、刨根问底、追根究底 3.表示变化快的成语:变幻莫测、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白云苍狗
4.表示颜色多的成语: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万紫千红 5.ABAC式成语:一唱一和、十全十美、百发百中、惟妙惟肖、绘声绘色
6.写桃花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习题解答】
习题2答案:要想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不但要学会问,还要在问中学,只学不问或只问不学都是不行的,只有勤学好问,善于观察思考,我们才能在知识的天空里翱翔,不断探索未来的奥秘。
习题3答案:有关“学与问”的名言警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dǔ)行之。——《礼记》
24、大自然的文字
1、《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文中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
2、作者伊林: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著作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 为什么》。【日积月累】
1.有关自然景象的成语:风起云涌、风调雨顺、雨过天晴、大雨如注、电闪雷鸣、云消雾散
2.气象谚语:
1、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雨淋淋。
3、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4、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6、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
7、月亮撑红伞,有大雨。
8、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9、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10、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
11、星光含水,雨将临。
12、久晴天射线,不久有雨见。
13、对时雨,连几天。
14、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15、风静又闷热,雷雨必强烈。
习题2答案:本文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四种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岩。我们只有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勤学好问,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习题3答案:燕子南飞,告诉我们冬天快来了;白云飘得高高的,告诉我们明天准是个晴天;蚂蚁忙着搬家,告诉我们出门要带雨伞;鱼鳞上的圈圈,告诉我们一圈就是一岁„„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读报的方法,主要讲读报的好处,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2、读报的注意点:第一、掌握读报的方法,先浏览,再精读;第二、讲文明,放在一定地方;第三,阅读后洗手,以免油墨沾染。
含有数字的成语:一心一意、不三不四、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零八落、五花八门、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霄云外、十万火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千军万马
有关读报的俗语:报纸是大众的老师,一页页阅读不尽的报纸是我们民族的光荣。—比彻
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萨特 报刊是促进人民的文化和智育发展的强大杠杆。——马克思
练习7 背诵关于读书的名言及古今贤文(读书篇)。
2.六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 篇二
一、有效导入———走进成长故事
本单元四篇课文的题目各具特色, 或以人名为题, 或以揭示中心的短语为题……教学时, 教师可充分挖掘课文题目的教学价值, 在每篇课文的学习导入环节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成长故事。
1. 激趣导入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乌塔》。
(1) 初识人物
师 (板书故事中主人翁的名字) :你了解他 (她) 吗?
(学生交流, 教师补充, 简单了解故事主人翁)
(2) 揭题质疑
师:看了题目, 你想知道什么?
(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乌塔是个怎样的女孩?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 回顾导入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 观察回顾
师 (出示爬山虎的图片) :这是什么?在这一册的第二单元, 我们刚学了一篇写爬山虎的课文, 叫———。作者叶圣陶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揭题释疑
师:这节课, 我们要一起学习作家肖复兴为纪念叶老而写的一篇文章。你觉得这篇文章可以以什么为题? (揭题)
师:文章是写叶老的, 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3. 品味导入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 品味词语
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尺”会显现出它的短处, “寸”却能体现它的长处。
(2) 释疑导入
师:课文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题要告诉我们什么?
二、品读语言———沐浴成长雨露
要想引发学生对成长问题的思考, 进而获得成长的启迪, 就必须让学生浸润于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中, 进行深入的赏析与品读, 从文本中人物的成长历程中得到熏陶与感染。
1. 抓住关键语段, 细品
教学时, 要找准文本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及人物形象的关键语段, 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重点研读第7、8自然段。这两段是“中华不振”的具体写照, 也是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原因。只有让学生深切体会当时的社会状况, 少年周恩来心系民族兴衰的形象才会熠熠生辉。教学第7段, 可抓住“这一带果真与别处大不相同”展开, 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透过“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感受租界的繁华;再通过课件或想象描述“别处”的街道, 于对比中感受“中华不振”。学习第8段, 可围绕“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设计练习: (1) 中国人紧握着拳头, 是想___, 因为__-。 (2) 讨论:洋人
该惩处吗? (3) 中国人只能紧握着拳头, 因为___。结合朗读再次感受“中华不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写叶老修改文稿的第3、4、5段, 写“我”被邀做客的第7、8、9段;《乌塔》中写乌塔语言的第8、9段以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柯岩回信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的部分都是各课需重点品读的内容, 教学时, 要抓住段中关键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地体会。
2. 找准知识盲点, 巧补
除《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外, 本单元课文所描述的事件都与学生的生活距离遥远, 这是学习活动展开的障碍。教学时, 要关注学生的这些知识盲点, 进行适时、适量、适当的背景资料补充, 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如春风拂面”一句, 这是肖复兴看了叶老为他修改的文稿后的内心感受, 也是叶老人品的写照, 需引导学生细细体味。有了“叶老修改文稿”部分的学习, 学生对“认真”的理解不成问题, 但“平和以及温暖”怎么理解呢?教学时, 可在学生理解出现困难时适时地补充叶老生平 (时任国家教育文化部门要职的叶老已70高龄) , 与当时肖复兴的身份进行对比, 让资料的补充为学生的理解铺平道路。
在这一组课文中, 像这样需要补充课外资料的地方很多。如在探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中国人只能紧握着拳头, 因为”时, 可以补充一些当年洋人在中国横行霸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学习《乌塔》, 可在教学第5段时出示欧洲地图, 让学生了解欧洲的主要国家, 找出乌塔的游览线路, 感受乌塔的大胆、独立;理解《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我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这句话时, 可补充肖复兴的文学创作历程及文学成就方面的资料……
3. 锁定文本空白, 深挖
本组课文中语言含蓄、内涵深刻的语句较多, 教学时, 有必要在文本留白处进行适当的补白练习, 引导学生潜入文本感悟形象, 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3段写叶老为“我”修改后的文稿, 其间“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和小字以及满纸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是叶老高尚人品的体现。为让学生深入体会, 可这样进行教学: (1) 读句子, 交流:这段话中的哪个词让你震撼?找到句眼“密密麻麻”; (2) 出示叶老修改后的原稿, 形象感受“密密麻麻”; (3) 启发想象:“看着这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和圈、钩等,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通过想象, 将叶老修改文稿时的情景再现出来, 使叶老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 叶老对少年肖复兴的巨大影响也就变得好理解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9段写到周恩来从租界回来以后, 常常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什么呢?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补写, 让周恩来心系中华的内心想法凸显出来……
三、有机整合———获得成长启迪
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以及综合性学习都与这四篇课文的内容密切相关。教学时, 要统观单元学习内容, 统筹安排, 将上述内容与文本学习有机整合, 使学生在生活事例与文本事件的比对中、在热点问题的互动交流中、于有效的习作训练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获得更多的成长启示。
1. 课文学习和“口语交际·习作”融合。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设计了三项内容, 任由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完成。这样设计, 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大了, 教师指导的难度却增加了。由于内容不一, 教师的指导较难到位, 容易流于形式。教学时, 可将之分别融合到文本学习过程中, 促使学生对“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增强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效果。如, 将第二项内容与学习《乌塔》相结合。教学乌塔与“我”对话的部分时, 组织学生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做法发表看法, 通过正反方的辩论, 让学生懂得根据自身实际辩证地向乌塔学习的道理;学完课文, 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乌塔》想到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之后, 请选择这一话题的学生完成习作, 学生的思考就会更全面、更深入。
2. 综合性学习活动贯穿单元始终。
3.六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 篇三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二) 比一比,再组词。(6分)
(三) 按要求答题。(20分)
1. 按要求填成语。(3分)
考试前,同学们准备非常充分,个个_____________,答题也非常顺利,真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你想到了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快毕业了,离开母校前,请你给下面这些人写赠言。(4分)
(1) 敬爱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亲爱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
4. 填空。(5分)
书信有它固定的格式,一般来说分五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的第一行顶格写_____________,后面用冒号。信的内容分几段写,每段开头要空______格。写完主要内容后,还要另起一行写上_____________,最后在右下方写上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1) 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情。( )
(2) 母校啊,你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能忘记?( )
(3) 六年的生活像一幅斑斓的画卷!( )
(4)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
二、 阅读理解。(34分)
(一)(14分)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我有才华,()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1.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关联词。(2分)
2. 从文中找出3对反义词填在下面的括号中。(6分)
( )—( )( )—( ) ( )—( )
3. 这段话是___________写给_________的信中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写信人具有以下优秀品质:__________。(4分)
4. 你还知道写信人的其他作品吗?请写出一部或一篇: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 最佳的小路(20分)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的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联结还没有具体方案,施工部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设计师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峻 竣)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四十多年,留下七十多处杰作。然而建筑学中①微小得不值一提的一点——路径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五十多次,可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电话后,他心里更加焦躁。他决定到地中海海滨去清醒一下,争取早日定下方案。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 弛),沿途遍布山野的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他看见无数的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吆喝,但很少有人停下来过问。当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他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你只要付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子葡萄。据说这位老太太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久缠在他心里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格罗培斯② 出乎意料地高兴,连忙让司机调转车头回巴黎。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门发了封电报,要求施工部门在乐园(撤 撒)上草种。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被绿草所(复 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小道有窄有宽,优雅自然。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1. “迈”和“延”都是_____________结构的字。“迈”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_______;“延”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_____画。(2分)
2. 用“\”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4分)
3. 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焦急—()称心—()
4. 将文中画线部分各用一个成语来代替。(2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 写一句话,用上“选择”一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五十多次,可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7. 迪斯尼的路径设计为什么会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联系短文把你的理解写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作文。(30分)
在生活中,人人都在盼望着:小学时盼望上中学,中学时盼望上大学,大学时盼望开始工作……生活中,你曾有过怎样的盼望呢?在你对未来的畅想中,你又有哪些盼望呢?请以“盼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但内容要具体。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 自拟题目。
4. 不少于450字。
《六年级(下)第七单元学习能力自测》部分参考答案
一、 (一) 羡慕 奉献 须臾 憧憬 珍惜 矫健 凝聚 抽搐 博大精深 (二) 略 (三) 1.2.3. 略 4. 称呼 正文 祝语 署名 日期 称呼 两 祝语 署名 日期 5.(1) 排比 (2) 反问 (3) 比喻 (4) 排比
二、 (一) 1. 不是 而是 2. 杰出 平凡 失败 成功 奉献 享受 3. 巴金 家乡孩子 热情洋溢 乐于奉献 4. 《家》(《春》 《秋》)
(二) 1.2.3. 略 4. ① 微不足道 ② 喜出望外 5. 略 6. 格罗培斯认真、严谨的特点 7. 略
4.六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 篇四
储备:储存起来准备必要时用。贮存:储藏。
储备:储存起来准备必要时用。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威风凛凛: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唏嘘: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激越:(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浴血:形容战斗激烈。搏杀:搏斗,奋力杀敌。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干脆:痛痛快快;干净利索;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膨胀:由于温度增高或其他原因,物体的长度或体积增加。泣不成声: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泣,小声哭。从内容上讲,丰子恺的《白鹅》、老舍的《猫》重点是介绍动物的特点,而本单元的课文侧重于通过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来展示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这是两者比较大的区别。不过,尽管侧重点不同,但蕴含在这些课文里的那种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是共同的。
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此诗是
2、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补充情节,然后写一个故事。
3、做到内容具体,有自己的感受和对这件事的看法。
五六年级看图习作的图源来源于趣味或者富有寓意的漫画为主,重在训练学生写画面,想画面并能适当的议画面,能参透或领悟一些话外之音,以借图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敏感性。
二、看图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1、要学会看图,看图的方法是:
(1)看“全”,就是统观全画,看图上画了些什么。如果画的是一件事,就要看这幅画是不是告诉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及事件中的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不能漏掉每一个细节。观察的方法一般是,由上至下或从左至右,从人到物或从景到人。观察有序,写出的文章才能有条理;观察细致,才能发现生动的情节和感人的细节;观察全面,写出的文章才能完整;分清主次,写出的文章才能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看“细”,在看“全”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图画的各个局部情况,看图画中有什么物品、人物。这些人物各在干什么,人物的动作、表情怎样,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从而进一步理解图画的主要内容。
(3)看“深”,就是要深入理解图画的中心思想。可根据人物的神态、表情等,设想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把“静”的画面看成“动”的,把画中的事物和人物看成“活”的,从而深刻地理解图画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图画的标题去看,有的标题就是图画的主题;二是从图画的文字说明去看;三是从画面所描述的人和事及其关系中去分析。只有抓住中心,写出的文章才能符合看图作文的要求。
(4)展开合理想象。想象是看图作文的核心,而且这种想象应该是紧紧围绕画意的。我们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经验,使画面上的人物不仅有外貌、神态,还有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使画面上的景物有色彩,有声音,还可以根据需要,给人物安排适当的姓名,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2、写作要点:
①选点:选点就是选择角度,审题看画以后,接着应该根据画的寓意,确定思考的着眼点。选点要准确,不能离开画意,最好只选一个点,面面俱到有时反而会影响写作。
②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拟定题目。由于着眼点(角度)不同,立意也不会完全相同,但都不能离开图画的基本寓意。
③行文:也就是说要依据标题和画面来构思、谋篇、行文。着手写作时,一定要联系画面,扣题深化。要防止言不及义的空论,做到说理集中,合乎情理,切忌广而散,也要防止受画面的拘泥,使思路施展不开。
看图作文的语言应当生动活泼,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把画面中的人、物、景串连成一个整体,成为一篇结构完整、语言准确生动、中心突出的好文章。
三、习作指导
图片文字报导:“据古巴《起义青年报》9月29日报道,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突然,几只小鸭子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危急时刻,鸭妈妈沉着冷静,向巡警求助,并带领他们赶到‘出事地点’。巡警从下水道中捞出了将要被冲走的小鸭子,目送他们摇摇摆摆上路了。”(摘自《参考消息》
1、要看懂图意
(1)看“全”,看“细”,看“深”
①这是一幅新闻图片与一般画图有所不同,它是报导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都有记载。从图片文字看到:
时间:2001年9月29日 地点:温哥华街头
起因:一群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有几只小鸭失足跌入路旁的下水道。经过:鸭妈妈沉着冷静,向巡警求救,并带领他们赶到“出事地点”对小鸭子进行救助。结果:巡警从下水道中捞出了将要被水冲走的小鸭子,目送它们摇摇摆摆地上路了。②与这件事相关的人与物:小鸭、鸭妈妈、巡警及路过的汽车。
③从图片上看到有7只鸭子,其中一只大的是鸭妈妈,鸭妈妈带领6只小鸭横过马路。
④在一条车辆拥挤的街道上,一只鸭妈妈带着六只小鸭子过马路。这里,不是十字路口,也不是人行横道,更没有警察指挥交通,但街上所有的车子不约而同地停下来,谁也没有按喇叭,静静地看着七只鸭子横过马路。
⑤看看这些鸭子各自的神态和表情?鸭妈妈昂着头,很神气地一摇一摆率领小鸭们向前走着,小鸭们排着队紧跟着鸭妈妈的后面,阔步向前生怕汽车开过来会撞上自己。(2)展开合理想象
①《参考消息》报为什么要转载这篇报导?让人读了之后要明白一个什么道理,或树立一种什么精神。如互相关爱,舍己救人。
②这群鸭子为什么会漫步在温哥华街头?是从主人家逃出或是路途中失散。
③其中的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是横过马路时慌张,还是追赶鸭妈妈不小心。④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怎么想,怎么做?鸭妈妈非常着急马上又镇定下来,急中生智找到巡警。⑤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引起了巡警注意的?如鸭妈妈咬着巡警的裤管不放,把他拉到小鸭子掉下的下水道旁;或是鸭妈妈指挥另外的小鸭子把下水道围成一圈,不停地鸣叫。
⑥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
这时,刚好一位渔夫挑着鱼篓从路边走过,一位巡警看了看鱼篓,灵机一动,叫住渔夫。他将鱼篓借来,并找来一根绳子系在鱼篓上,慢慢地放进了下水道,将小鸭捞起来。
⑦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围着巡警拍翅膀、对着巡警嘎嘎嘎地叫„„,最后鸭子一家又继续上路了。
⑧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态、动作等)⑨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有么感受?
2、选点、立意、拟定题目
选点就是选择一个角度,来确定思考的着眼点。着眼点(角度)不同,立意也不会完全相同,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拟定题目。从鸭妈妈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向巡警求救,以及巡警们积极营救奋力打捞小鸭这一角度,可以确立中心思想是,动物之间的亲情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和情感。由此可以拟定的参考题目:
《人鸭共谱和谐曲》 《你的生命与我一样》 《爱,无处不在》
《小鸭子历险记》、《小鸭子脱险记》 《巡警救小鸭的故事》 „
3、行文编写故事
行文就是确立了中心思想、拟定题目以后, 认真安排内容,布局谋篇,编写故事。在写作时,要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等顺序,做到言之有序;要抓住重点,突出中心;在语言表达上,既要有连贯的叙述,又要有形象的描写,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画面的内容。
写作的顺序(供参考): ① 作文开头:
据古巴《起义青年报》9月29日报道,有一天,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所有马路上的汽车都停下来,并禁止一切鸣声给它们让道,发生了什么事?
② 简要描述一下图面:
介绍图片上相关的人与物?它们在干什么?各自的神态和表情,以及现场的情景。③ 编写故事、展开联想
事件的起因:一群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有几只小鸭失足跌入路旁的下水道。(略写)事件的经过:鸭妈妈沉着冷静,向巡警求救,并带领他们赶到“出事地点”对小鸭子进行救助。(详写)事件的结果:巡警从下水道中捞出了即将要被水冲走的小鸭子,目送它们摇摇摆摆地上路了。(略写)④ 表达情感
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动物之间的亲情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和情感。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的生活中,人们要和谐相处,互相关爱。在危难时刻应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对那种见死不救的行为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谴责。
【例文1】 小鸭子脱险记
九月的一天,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去散步,小鸭们乐得直拍翅膀。就这样在鸭妈妈的带领下,小鸭们来到了温哥华街头。
温哥华街头真是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络绎不绝,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小鸭们看得眼花缭乱。他们摇摇摆摆的步伐慢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温哥华街头这一片繁荣的景象。而司机与来往的人群也注意到了这群队伍,他们停下车,目视着这一支整齐的“鸭子队伍”走过行人道。
小鸭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片景象,竟丝毫没有注意到——在它们不远处,有一个没盖的下水井。突然,“扑通”一声,一只小鸭子掉进了下水道中。繁荣的温哥华街道的那些琐杂的声音消失了,人们对面前的这个景象感到意外。这时,鸭妈妈发现了一只小鸭子的掉队,便四处寻找。然而,在下水道那湍急的水流中看到了小鸭子那忽隐忽现的身影。
鸭妈妈急得大叫“嘎——嘎——”,他飞快地奔到了巡警亭。鸭妈妈用力地扇动双翅,拍打着门。正待在巡警亭的巡警听到了门外有急促的拍门声,便打开门,看见一只鸭子。而鸭妈妈看见有人开门,便用嘴咬住她的裤管,使出全身的力气玩小鸭子掉水的地方拖去。巡警看到这番景象,便由着鸭妈妈走。
他们来到了下水井变,此时的小鸭子已经奄奄一息了,鸭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奄奄一息时,一边悲哀地叫,一边留下了那一滴滴饱含着浓浓母爱的眼泪。
巡警看到有一只小鸭子在下水道中挣扎。他快速地找来一个筐子,俯下身子用手不停地捞着。这时,鸭妈妈发出特有的声音指引着小鸭子爬进筐子。巡警捞到了小鸭子后,他快速地将筐子放到恶劣地上,在用双手将小鸭子抱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鸭妈妈的身旁。
鸭妈妈看着小鸭子,慈爱地舔了舔它那脏兮兮的身子,在用感激的眼神向巡警频频点头。此时,下水道旁已经围满了人,他们都情不自禁地为这情景鼓起掌来。小鸭子没事了,便整整队伍,摇摇摆摆地上路了。人们望着这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笑了。
望着它们远去的身影,人们深深地感悟到动物间浓浓的亲情,也让我们感到人和动物相处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啊!
【例文2】 漫步街头的小鸭
2001年9月29日清晨,温哥华的大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一只鸭妈妈带领着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们,漫步在温哥华街头。这可为温哥华的街头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5.六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 篇五
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扫”字把鸥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
②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是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一开始“突然飞来”时,也许以为是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了,许多天没来的老人终于又来了,于是它们没等老人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然而它们很快就发现不对,于是它们围着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一定是发现十多年来天天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今天与往常不一样了。它们用声声鸣叫呼唤老人。
①“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表示列举的省略。)
②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表示话未说完。)
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表示话未说完。)
③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偎„„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表示语意未尽。)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们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表示语意未尽。)
④ (单列一段,也表达了未尽的语意。)
课后问题第3题:(1)体会到老人的动作时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从而体现了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2)体会到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再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④ „„ (单列一段,也表达了未尽的语意。)
6.四年级上第七单元优秀作文:当家 篇六
早上,休息片刻,我准备整理房间了。先把窗户打开,通一下风,再叠一下被子,接下来把房间的角角落落认认真真地打扫了一遍。
我打扫好房间,就去了菜场,准备购买烧中饭的食材。一进菜场,那琳琅满目的菜看得我眼花缭乱。刚走到第一个摊位,我就开始精挑细选,终于找到了又新鲜我又爱吃的豆芽菜。我说:“阿姨,豆芽菜给我来1块钱的。”称出来1块3角,我微笑着说:“1块钱呗!”结果老板娘同意了。我付好钱,又来到了第二个摊位,想买全家人都爱吃的莴笋。我一看莴笋上有好多叶子,就让老板把叶子摘掉,重量轻了很多,价钱也便宜了不少。我数了数,买这些菜只用了3块5角,我是不是很会精打细算啊!看来我很适合当家哦!
我从菜场回来后,就开始做烧菜前的准备。我打算先把莴笋炒蛋的莴笋切好。老爸先教我怎么切菜,老爸熟练的刀法让我目瞪口呆。我依葫芦画瓢,可我切得太厚了,生怕切薄了会切到手,我只好慢慢地切。做好了准备工作,要烧菜了。我先放油,等油热了,再把菜放下锅。菜刚一进锅,油就溅开来了,把我的手都溅到了。我赶紧用冷水冲洗,还好只有一点点。过了一会儿,菜烧了一半,我不小心把一大勺盐给放进去了。我吃了一口,好咸,马上又加了点白开水。我立马换了一个锅开始煎蛋了,我把蛋放进了锅里,可是没有翻面,差点焦了,终于在老爸的拯救下莴笋炒蛋完成了。接下来,我准备烧豆芽菜了,有了前一次的炒菜经验,豆芽菜炒咸菜顺利地完成了。
小菜刚端出来,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吃了一口,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吃好午饭,我开始洗衣服。一件件衣服在我的“搓,揉,刷”的过程中终于洗完了。洗了一会儿就腰酸背痛了,但我还是咬咬牙把衣服洗好了。
7.六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 篇七
三年级下学期时,我忽然迷恋上了养植物。在我的再三央求下,妈妈终于给我买了一盆薄荷。妈妈郑重其事道:“这是你自己的植物,我可不会帮你浇水。”我毫不含糊地应声说:“绝对认真对待!”“一言为定,你要对它负责。”妈妈又叮嘱了一遍。
从此以后,每天我都按时浇水。小小的薄荷长势旺盛,心形的叶片越长越多,整盆绿油油的,还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看起来清新极了。我开心地拉着妈妈看我的培育成果,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薄荷君”。可是炫耀过了,我对薄荷君就没有那么上心了。有一次,我一连好几天都忘记了浇水。后来,期末考试临近,我忙着复习,竟然都忘了阳台上还有这么一盆属于我的植物了。等我终于想起它时,薄荷君已经枯掉了。曾经的绿叶茵茵,如今只剩下枯枝败叶。我难过极了,可现在,想补救也来不及了。妈妈也叹了口气,把薄荷君移到了阳台的角落上。
就在薄荷君枯萎一个多月后,一天,我惊奇地发现薄荷君竟然抽出了新芽!我抬头一看,立刻明白了这是为什么。原来,妈妈最近总在这个地方晾衣服。顽强的薄荷君就靠着湿衣服滴下来的几滴水,获得了新生。看似纤弱的薄荷君原来这么坚强!我突然觉得自己愧对了薄荷君:当我忘记了照顾它的责任时,它却没有放弃自己。一有机会,它便牢牢抓住,孕育出新的枝芽。从此,我再也没有忘记过照料它。
薄荷君长得比以前更加旺盛。我还对它进行了分株的工作。薄荷君每天都为家里带来一缕清香。这缕清香也时刻提醒着我,做人一定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这才是成长的意义。
8.六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 篇八
单元内容:数学广角
教材简析:
“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进性交流”。
本单元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处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上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书进行编码,初步培炎抽象、概括能力。
单元重难点: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意识和实践能力。
2、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和做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课时安排:
常课3课时;单元测试1~2课时;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总编:69
课型:新授课
教学日期:11.29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1~P113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方法:感受亲历法
教学具准备:
1、一个邮寄过的信封。
2、调查了解本地邮政编码、本校邮政编码、几个电话号码、几个车子牌号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是怎样编排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50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28号、17号``````)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从而揭示课题: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二、新课学习
1、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封面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同
桌互相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邮政编码)
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3、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
①、师生共同学习书P113的邮编448268是怎样编排的?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②、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
1、你还知道哪些邮政编码?它们是怎样组成的?和同学交流一下。
我们收集了这么多邮政编码,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机器怎么能根据邮政编码的数字进行分拣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是相同的。
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电话号码、车子牌号``````)
3、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编排的?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
五、作业:书P118第1、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总编:70
课型:新授课
教学日期:11.30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4~P115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
际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方法:感受亲历法
教学具准备:
1、翻看户口簿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
2、了解父母的身份证号码并了解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3、师准备一张身份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到银行开户储蓄过吗?(去过)刚开户时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同学们坐飞机出境旅游过吗?坐飞机出境旅游也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二、学习新知:
1、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一张,让学生观察并互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身份证上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发放日期和有效期、编号。
2、师生共同学习身份证上的编号是怎样组成的?
①、指名介绍身份证号码中自己知道的某些数字表示的意思
②、你还知道其他的号码有什么意义吗?
③、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补充和小结:
实际上,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④、从身份证号码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4、刚才我们学习了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编排的,你能试着给自己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吗?再
与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一下。
5、学习例3,我们来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一个学号。
①、学生思考并讨论学号中要体现的内容:年级、班级、性别、入学年份等
②、根据以上内容来设计编码的方法。
③、分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编号。
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本组同学设计的学生学号的编排方法,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字在编码中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15的做一做。
2、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编码中的每个数字的意义。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知识?
五、作业:到图书室去了解一下图书管理员是怎样给众多的图书编码的?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总编:71
课型:新授课
教学日期:12.3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6~P119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
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
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准备:
课前到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
教学方法:感受亲历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课前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吗?图书馆那么多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用字母和数字给图书编码),对了!图书编号、车子牌号都是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
二、新知学习:
1、生交流课前各自调查的收获。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介绍: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分内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细分一层。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
3、提出问题:我们教室图书角里也有很多书,为了方便我们查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给
图书编号,整理出图书角的图书目录)
4、分组为图书角的图书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
①、讨论并确定好图书的书号要包含的信息: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
②、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比如用字母表示类别,用A表示童话故事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
③、设计好方案后,全班同学对每个小组汇报的方案进行评价。
④、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
三、巩固练习:
1、书P118第2题是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书P118第3题向学生介绍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
3、独立完成书P119第4题。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在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编码?举例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日期:12.4总编:72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测试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检测学生对第七单元的掌握情况。
2.查漏补缺。
3.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评。
一、口算。
1.27+0.73=2.35-2.3=0.15×4=0.2×7.8×0.5=
6×0.4=0.125×8=7.2÷0.9=9.3÷0.03=
0÷2.1×6.5=1÷0.2÷0.5=130×5=280÷0.7=
二、填一填。
1、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
2、邮政编码是由六位数组成的,前两位数表示(),前三位
数字表示();前四位数表示();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我们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是()。请你在数学书上找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邮政编码是()。请你查资料找出以下地区的邮政编码:
北京市()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
3、某公民的身份证号码为:5102***117,该号码表示的具体含义是:
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检验码
()()()()
4、我们用的数学书的国际标准书号是:7—107—18617—5,(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这个书号的意义是:
组号出版社号书序号校验码
()()()()
5、打电话要先拨区号,请你调查以下几个城市的区号。
北京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
大连市()太原市()深圳市()
三、解决问题。
1、利民医院给每个住院病人设计一个病历号,从中可以看出该院病人入住哪个科室,住院时间以及床号,请你说出下面几个病人分别住哪个科室,什么时间入院?他住哪个病床?①外2007072401
②内2007090507
③儿20071128142、光明小学教师的工作证编号是由出生日期和报到顺序组成的。
① 如果一位教师是1978年8月10日出生,报到顺序是第92位,她的工作证号码是多少呢? ②一位教师的工作证号码是19800216128,请你写出这位教师的基本信息。
3、欣荣小区有2栋住宅楼,每栋楼有3个单元,每单元有12层,每单元每层住两户人家,淘气家住第二栋楼房三单元4楼西户。请你给淘气家编一个门牌号并作解释。
4、请你为你们班同学设计一个编学号的方案,并给全班同学编号。
9.六年级上第八单元作文 篇九
今年暑假,我去厦门游玩,从崇武古城带回来一件精致的工艺品。这个工艺品就是我最喜欢的马——石雕马。
这匹马昂首挺胸,仰天长嘶,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一双铜铃般的的眼睛炯炯有神,神采奕奕。膘肥体壮的身躯像拳击运动员一样结实。两只小三角形般的耳朵机敏的竖立着,仿佛在随时聆听着周围的动静。它前蹄凌空而起,后蹄微微弯曲,紧紧地抓住地面,摆出了一幅飞驰的姿态,真是霸气十足。马的脖颈上有一排棕褐色的鬃毛,呈现出飘逸的形状,就像一道闪电。长长的尾巴飞在空中,使这匹马驰骋起来的样子更加威武、耀眼。
看着这件工艺品,我心里痒痒的,真想骑上马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奔驰!我坐在学习桌前开始浮想联翩:我骑着马在草原上奔驰,那马似乎有翅膀一样,它纵身一跃,就把我带到了蔚蓝的天空。骑着马,踏着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我一拍马屁股,马便追着风儿奔跑着,此时此刻,我仿佛置身与古代列位英雄为保卫祖国的战争中,骑着马奔驰在人海中厮杀,有说不尽的畅快。我非常喜欢这匹马,因为它们象征着“勇往直前”,象征着“马到成功”,每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一看到这件工艺品,就会充满力量勇敢面对,因为马有不怕困难、不服输的品格,所以,我每当看到这匹威武健壮的马时,就会努力做到不怕困难,永不退缩,勇往直前。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在我的卧室里的窗台上有一个醒目的橙色南瓜。这个南瓜是我去昆明玩在丽江古城买的,一直在我的卧室里放着,这是我在家我最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这个南瓜大约是36厘米,顶端有一个小盖子,大约4厘米的花柄。一片橙色种,有一点绿色,整个南瓜搭配的非常协调,越看越像【灰姑娘】动画片里的南瓜马车。
这个小南瓜约有三斤多重,色彩艳丽无比,像农民伯伯种的,大南瓜。小南瓜色彩很朴素,没有那么华丽出众。也没有俗气无色,没有光泽、粗糙。现在我逐渐长大了,作业也比原来多了,每天都很久才写完作业,这期间,如果我闷了,不想写了,累了,都会拿起小南瓜细致的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这样不到连分钟烦恼就被化为乌有了,当然是让小南瓜驱赶走了
于是我又回到发热的椅子上,拿起发热的笔继续写着作业,有时,困了,我就看几眼小南瓜,让那朴素的黄色为我提神。
我是常常我这这引人入胜的小南瓜出神,我多希望变小,到这漂亮的小南瓜里,微型立体风景中游玩一番!
艺术品,是指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在我们家卧室的转折角有一个醒目的橙色南瓜。这个南瓜是我的婶婶送给奶奶,奶奶一直摆放在我的家中。这就是我喜欢的艺术品。这个南瓜直径大约是36厘米,顶端有一个大约4厘米的花把。一大片的橙色中,有一小点的绿色,整个搭配的非常协调,越看越像《灰姑娘》里的南瓜马车!
这个南瓜是陶瓷的,重约3斤。表面非常的光滑,冰冰的、硬硬的,但是能让人爱不释手,就像捧着一个聚宝盆。那深绿色的花把有点透明,给人们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活力。一个南瓜整体被分成了10份,真是十全十美呀!这个南瓜构造较为简单,跟农民伯伯种出的南瓜样子、构造是一样的;这个南瓜不是那么的鲜艳夺目,而是一般的橙色,让人感到生机盎然、心旷神怡。这简单朴素的景色比镶着奇珍异宝的陶塑南瓜好得多它以简朴、素气而引人注目。
玻璃南瓜那朴素的颜色是我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它的诞生是于玻璃陶艺工人那双勤劳得手分不开的。这个南瓜,为我家增添了几分姿彩。因为玻璃陶艺工人丰富的想像力,必定会有更多人得到更美的艺术享受!
身边的艺术
艺术,是一个分类很广泛的名词。它囊括了音乐、绘画、设计及各种民俗工艺等。它是高雅的,譬如在音乐大厅听钢琴演奏会。或是粗俗的,譬如在庙会上展示的一件件生动古朴的民俗工艺品。而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艺术。他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摄影,便是一门艺术。从那一个小小的铁玩意儿里看,能发现许多肉眼发现不了的事物。爸爸酷爱摄影,他也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相机。每当去公园游玩或者去游览某个风景名胜的时候,他便会带着自己的相机去拍摄,我也会跟在他的后面学习。
摄影这门艺术,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艺术。并不是一按快门就可完成,首先还需寻找好的题材。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公园游玩,公园里有一棵年岁已久的柿子树。爸爸仔细的调焦,拍下了照片。我上前欣赏,看到有一些柿子是完整的,但大部分柿子都是烂掉的。仔细思索,哦,原来是被小鸟叮咬的呀。这看似普通的柿子树,内在的却蕴含了许多情趣。其次,便是摄影的技术。我尤其喜欢被“特写”的照片,近处的一棵小草,一朵小花,被反映的很清晰,而除了这近处的一物,其余都处在一种淡淡的朦胧之中。好似进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又好像给这进处的一物画肖像,在这万物之中,仿佛它是最重要的。边看边品味,也觉得蛮有情趣。也许这就是摄影的魅力:它不是绘画,却能表现出绘画的缤纷之美;它不是文章,但也能谆谆道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及文字所流露出的古朴。从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难以言状的美。这种美,流进了我们的大脑,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摄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极富魅力的艺术。它所表达的,不仅是一幅图片,更是一种情感。
我总觉得艺术离我们很远,似乎遥不可及,只有贝多芬的《月光曲》、施特劳斯的《皇帝圆舞曲》、肖邦的《玛祖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毕加索的《斗牛士》等一些大师级的名作尚能成为艺术,而美术课上的作品根本没有用心画,那些涂鸦之作岂能称为艺术?然后一次展览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因为松山区各校领导要来到我校学习综合实践课,同学们的一些剪纸、布艺、粘贴画便拿出来展示,我与同学们参观时,为那些作品的美丽而惊叹。一幅潺潺流水让人身临其境,还略带几分诗意,一张自然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绿色盈满了眼眶。
此时,一张贴满剪纸的展板令我眼前一亮,身体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屹立于原地————我已完全陶醉其中了:一幅《虎跃龙腾》气势磅礴;一张《红蝴蝶》巧夺天工,活灵活现;一条《金鲤鱼》淘气可爱,却又大有跃龙门之势;一个《中国结》满带吉祥之意;一个《红福字》精美绝伦,那楷体福字是我们平日里写都写不好的,这里的“福”字不仅带有停笔、顿笔,连笔锋、笔韵都剪出来了,同学们不禁拍手称好。我素不知道红纸竟能剪出如此多的样式,让人大饱眼福,更让我明白了,艺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是啊!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画笔与剪刀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去吧。
学泥塑的苦与乐
我家书架上的泥塑展示台上摆放着一套《西游记》人物的泥塑,来家里的客人见了这套泥塑,都夸我心灵手巧,可又有谁知道,为了学习这门技术,我可花了好一番功夫呢。
前几年,我与哥哥住在一起。哥哥做泥塑的功夫可棒了。他做的泥塑看起来栩栩如生,慢慢地,我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愿望——我也要像哥哥那样做一手漂亮的泥塑活。从此我便踏上了我的泥塑之旅。
以后的日子里,每当哥哥要做泥塑时,我便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学着——边看着哥哥做,手里也拿着花泥和美工刀小心翼翼地模仿着。刚刚开始,好像一切不太顺手,每当我把我的杰作向哥哥展示出来时,哥哥却总笑着说我做的是 “四不像”。几次之后,我再也不敢向他展示自己的作品了,便用零用钱买了本有关如何做泥塑的书,成天闷在房间里苦苦地自学着。
为了做好泥塑作品,我可下了一番苦功。炎热的夏日里,我在房间里做泥塑,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也顾不得擦一下;美工刀划伤了我的手指,贴上创口贴后继续做;做坏了,也绝不灰心,换块花泥重新做„„在刚入门时,我遇上了许多困难,也遭遇了多次的失败,但每次看着自己不太成功的作品,我都认真地思考,并获得了新的经验和教训。日复一日,我的经验也愈来愈丰富,做泥塑的技术也愈来愈纯熟,摆在桌上的作品也越来越栩栩如生了。
记得我为了做《西游记》人物的泥塑,还费了好一番波折呢。那时,《西游记》中的四个主要人物里的三个已经做好了,只剩下一个斗战胜佛——孙悟空了,为了更形象地体现孙悟空的个性——活泼、好动,我也比以前更加细致认真了。为了塑好他的“肉身”,我认真刻画了好几天。这天,我准备完成最后一部分,也是最难的一部分——脸。我拿着美工刀,在上面细心地刻划着,生怕一个不留神,几天的心血就会全部付之东流。但是,悲剧还是发生了:在刻眼睛时,力度没有掌握好,只听“吱”地一声,那“猴子”的脸上便留下了一道疤!“完了,没救了,这么长的口子怎么可能掩盖过去!哼!做个猴子都有这么难做,我不做了!”说着,我丢下了美工刀,跑到小区中庭玩去了。到了中庭,我发现邻居一个刚八个月大的小孩子正在那儿蹒跚学步,他没走几步就会摔一跤,虽然那张可爱的小脸上早已挂满泪痕,但他还是坚强地从地上爬起来往前走。我惊呆了:这么小的孩子都懂得不能半途而废,那我呢?想到这,我又跑回家,重新拿了另一块花泥,雕起了孙悟空。经过了几天细心地制作,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开心地笑了。
10.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篇十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一、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二、提高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能熟练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四、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复习重点:
提高语文应试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复习方法:
学生在自主中与同学合作地完成。
一、掌握一些生字词
《风筝》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瘦弱。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诀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惊惶:惊慌。
虐杀:虐待人而致死。宽恕:宽容饶恕。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忆读书》
悬念:持念,惦记。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无聊:这里是精神无所寄托的意思。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现痛苦的声音。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行文。自已: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山中避雨》
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趋,小步急走。寂寥:寂静空旷。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尤,责怪。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这里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工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发出。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煞费苦心:费尽心机。
滑稽:(语言、动作)引人发笑。
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恶作剧:指戏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六神无主: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奸笑:阴险的笑。
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言简意赅: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乳臭未干:奶腥气还没有去掉。指人年幼或年幼无知。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大动肝火:大发脾气。
二、知道一点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1900~1999),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等。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号称“中国漫画之父”。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三、课文内容梳理
《风筝》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他已忘却,“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忆读书》全文为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读书好。这一部分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⑴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发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⑵能扩大知识面。
⑶对写作有帮助。
⑷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二部分:多读书。涉猎古今中外。
第三部分:读好书。要会比较挑选。
《山中避雨》第一段:记叙山中避雨于小茶店。
第二段:记叙心情的转变:由扫兴而感趣味。
第三段:记叙茶博士的琴声难以解闷而向他借琴。
第四段:记叙作者学琴经过及琴声使苦雨荒山活跃起来。
第五段:抒发自己的体悟作结。
课文按作者所记内容的因果联系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⑴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⑵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⑶给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脚注。
第二部分:写“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⑴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
⑵使报纸销量大增。
⑶使周围的人对作者刮目相看。
四、积累一批优美的语句或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因而“久经逝去的春天”与“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不相矛盾。
2.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趣味。”这句话如何理解?
这次作者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环境与往日截然不同,有一种天然之美。人物除作者和两个女孩外,都是山村中的年轻人,大家素不相识,是琴声、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一起,有一种和谐之美。大家的歌唱都是发自内心,感情十分真挚,有一种真挚之美。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有一种氛围之美。以上种种趣味之中,最主要是作者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是作者以往没有体会过的。所以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滋味。
五、理解各篇的主题
《风筝》本文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也表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疾,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
《忆读书》课文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展开,其中“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可从四个方面来看:⑴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⑵读书能扩大知识面。⑶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⑷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山中避雨》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告诉我们音乐的感染力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加和谐。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本文通过撰文讽刺希金斯投河、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以及挖苦一个新来外乡人这三件事,叙述了作者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它们发表在报纸的同一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而且使这一期的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作者刮目相看。
六、学习一种妙想
《风筝》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的段落,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在内容上作用相同吗?
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起到了前后呼应,使结构完整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开头由北京的春天写起,写了北京春天中“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引起对故乡的“风筝时节”的回忆,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时奠定了怀念的感情基调。结尾一段是对风筝事件的总结,有总结全文的作用。与此同时,字里行间里表明了自己深深的自责。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
叔叔外出,让“我”编一期周报,“我”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讽刺和《汉尼巴尔周报》对立的一家报纸编辑希金斯,这件事写得很详细,标题、插图内容及“我”当时的心理状态,都有交你。第二件事情,是撰文讽刺两位名人,概述,一笔带过。第三件事是讽刺新来的外乡人——一个雇工裁缝,起因、经过,甚至原文都写出来了。三件事情,两详一略,疏密有致,重点突出。“我”的这次尝试,产生了很大反响,一一道来,使我们从而面了解到作者语言的讽刺力量,读来妙趣横生。
七、重温一个阅读语段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笋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概括这段选文的内容。
2.用横线画出选文第段中景物描写的语句,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段中的加点词语“荡漾”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4.选文第段的画线句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弟弟怎样的感情?
5.你说弟弟知道哥哥讨厌风筝吗?为什么他还要做风筝呢?
6.选文第段中,加点词“傲然走出”写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7.想像一下,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弟弟,想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参考答案1.由冬天在北京看到放风筝,回忆起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风筝的事情。2.第段环境描写渲染肃杀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第段写故乡放风筝时春天的温和,与严冬的肃杀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出对往事的回忆。3.“荡漾”用得好。因为这里的春天指小时候故乡的天空中飞荡风筝的春天,现在看到冬天北京天空的风筝,就联想到故乡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世界,所以用荡漾。4.神态、动作,表现弟弟的天真活泼和对风筝的喜爱之情。5.知道。因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6.写出“我”当时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弄坏小兄弟风筝为胜利的骄傲心理。7.略
11.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篇十一
如:奶奶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满带风趣,而又内涵丰富,表明了奶奶的白发是长期操劳的结果,表现了奶奶为两代人操心的实际情形。但是,对于这个句子,学生难以理解:白发长在奶奶头上,怎么会是爸爸和我“给的”呢?
在教学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平时,你的奶奶关心过你吗?”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关心过,我的奶奶非常的疼爱我。”
“她是怎样关心和疼爱你的?”我接着追问。
“我一到奶奶家去,奶奶就给我做好吃的。”
“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都是奶奶在家里哄我”
“有一次,我感冒了,奶奶一直陪着我,还给我喂药。”
“奶奶很关心我的学习。”
“小时候,奶奶还经常讲故事给我听呢!”
“有一次,我把课本拉在家里了,是奶奶给我送来的。”
“每天放学,都是奶奶来接我。”
12.浙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建字底;读写“应该”等10个词语,会用“应该”写句子。
2、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感受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第四段浪娃娃推动机器发电的学习。
教学难点:
朗读指导2、3段;字型:懂、建、器。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感受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细读1、2两节,学会用句式“……多得数也数不清”说话。
教学过程:
一、看图启发谈话,引入课文:(4’)
1、你知道电是怎么来的呢?发电站是怎么发电的呢?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讲人们利用大海的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2、出示课题:31 浪娃娃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8’)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想想意思。
2、读通课文。
3、交流:
1)、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填空:浪娃娃是()的孩子,他们原来(),后来听了(),去给人们()。科学家让他们()。
4、提出你不懂的地方。
三、学习1、2两节:(20’)
1、反复朗读这两节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试着解答刚才的疑问。
2、交流:
1)、根据问题,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补充具体:
浪娃娃很多。(多得怎么样?)
浪娃娃老是贪玩,(),这可不好啊。(浪娃娃怎样贪玩?)
浪娃娃不应(),应该()。(海妈妈叫浪娃娃应该怎么做?)
2)、句式训练:海妈妈的孩子多得数也数不清。
天上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海面上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海里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多得数也数不清。
3、学习生字:数、整、贪、应、该。
尝试用“应该”说一句话。浪娃娃应该学会什么?你应该学会什么?
4、指导朗读:谁来做海妈妈,想想妈妈的话怎么读?
5、指名朗读课文,说说浪娃娃怎样贪玩。
三、指导抄写生字:(8’)
1、卡片读生字,并说说注意点。
2、抄写生字,并评议。
教后感:
课前,我利用录象做了课件。上课时,学生看课件说话,能很好的说出浪娃娃的贪玩,理解了第一节内容,并解决了自学时的疑问,为什么说浪娃娃是海妈妈的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3、4两节,学会生字:奔、哗、懂、建、推、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5’)
1、开火车读生字,口头组词。
2、完成课后题1填空,并纠正。
3、齐读1、2两节。说说浪娃娃是个怎样的孩子?
海妈妈教育浪娃娃应该怎么做?
二、学习3节:(10’)
1、出示课件(浅海区波涛汹涌)说说听了海妈妈的话,浪娃娃是怎么做的?
2、自由读一读第三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
1)、理解“海岸、奔跑”。
2)、从哪儿看出浪娃娃很高兴学做好事?
3)、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自由准备,指名读一读,并齐读。
4)、练习说话:浪娃娃听了海妈妈的话(),非常高兴,他们一边奔跑,一边欢叫:“哗哗,哗哗,我们学做好事来啦!”(浪娃娃听了海妈妈什么话,他们怎么高兴?)
5)、结合学习生字“奔、哗”。
三、学习第四节:(10’)
1、出示课件:海边发电站。
2、自由读一读这一节: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
1)、科学家们听懂了浪娃娃的什么话?他们怎样帮助浪娃娃做好事?看图说说这是上什么机器?(认识发电机、推动)
2)、学习生字:懂、建、推、器
3)、朗读这一节,自由读,齐读
四、朗读全文。(5’)
小结:浪娃娃真不错,听了妈妈的话,在科学家的帮助下,给人们做好事——推动机器发电。
五、指导作业:(10’)
1、卡片读生字,说说“懂、建、器”的结构。
2、抄写生字,并评议。
3、自由朗读全文。
教后感:
在教学时,我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根据课后及作业本作业,设计了两次学课文句式说话的练习,边学边说。这样效果较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8’)
1、认读生字、词语。
2、完成扩词练习,作业本题3。
3、看拼音写词语,完成作业本题2。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0’)
1、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读。
3、完成按课文内容填空,作业本题4。
4、尝试背诵第四节。
5、听写这一节。
6、小结:
1)、浪娃娃原来怎样贪玩?后来学做什么好事?
2)、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3)、介绍: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此外,有的发电机是用火力发电,还有的用核发电,如我省的秦山核电站。电给人们带来光和热,有了电,人们的生活、工作就很方便了。
三、作业指导:(12’)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读例句,说说补充什么?
2)、尝试做,并交流。
2、完成课后题3。
3、用“数也数不清”写一句话。
4、完成课后题4。
板书:
浪娃娃
应该
贪玩→奔去 推动机器发电
建造发电站
雪被子
一、创设情境导入
(媒体演示)望着这雪花纷飞的冬天,你想说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
出示课题,板书:雪被子(个别读――齐读)
过渡:这条雪被子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把书翻到。。
二、初读课文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雪被子?
检查(课件):麦地 盖上 淘气 口哨 做梦 裙子 蓝天 跳舞 麦穗 丰收
雪白的被子 觉得暖烘烘的 淘气的北风 快乐的梦 金色的麦穗
这是一条()的雪被子
三、想象过渡,学习第一、二段
1、(音乐响起,雪花飘)“冬天到了,北风吹,雪花轻轻地飘着,软软的,白白的”看课件。
2、多美的雪景,打开书,轻轻地读读第一段,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教学句子(随机):你最喜欢哪一句?
出示句子:小雪花满天飞,轻轻落在麦地里。
(1)自己先读一读,想一想: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谁来读?指读,评议;
(2)指导朗读:呀,我真的看到雪花了,我听到雪花轻轻地落下来了!呦,这么多雪花!雪花真多啊,满天飞。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了!教师范读;学生再读,评议;
(3)齐读。
出示句子:小雪花给麦苗盖上雪白的被子,麦苗觉得暖烘烘的。
(1)自己好好地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点击:暖烘烘你在什么时候感到暖烘烘的?像这样的词语你能来说出几个吗?(绿油油、红通通,亮晶晶)
(3)读好“暖烘烘的”
(4)小麦苗在雪地里会怎么想呢?
(暖和)师:那你能把暖和的感受读出来吗?
(感激)师:是啊,那你能把体会的到的感激读出来吗?
(5)下面,谁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指名----齐读)
4、出示句子:淘气的北风吹着口哨来了,想吹跑雪被子,可是怎么也吹不动。
(1)淘气的北风会怎么吹?试试看!
(2)说说:北风会怎么吹?
(3)北风那么使劲地吹,可是——(没有吹动,再读一次!)
5、小麦苗睡在雪被子下面,暖烘烘的,多舒服啊!拿起书,我们一起读第1——2段。
四.课堂小结:
雪被子保护了小麦苗们,小朋友们看啊!雪被子下面,小麦苗正在做着快乐的梦。他们会梦见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动物过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比较青蛙、蚂蚁过冬方式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谁知道“过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图片或灯片、标本。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谁能说说它们的名称?
3.教师讲述:今天学习的课文,为我们介绍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过冬的一些知识。它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翻开课文。
板书30.动物过冬
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读感知,自学课文
1.练习朗读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读准记牢。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韵的朗读。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查查字典,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交流。(这步活动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其动脑、动手、动口,不流于形式。教师巡视,有重点地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思考:本文是写这些动物在过冬,还是准备过冬?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因有图画穿插,分段易混,要适当指导。)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哪几种动物?想一想,为什么没画出燕子、杜鹃和黄鹂?)
5.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课文写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准备过冬的事。)板书: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
三、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
1.自由轻声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批划:
①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或是季节变化)
②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④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
四、分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朋友不见了。)
③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冬天来到时,树林里的变化)
④指导读本段。(注意引导学生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后一问句中体会语气)
2.学习第二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准备过冬的情景,从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中知道的。)
③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知道了这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就用“暖和”?“这儿”指哪儿?(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
④指导读本段。(联系插图,边看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
3.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
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
②学生自学。
③讨论。
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冬眠是什么意思?
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
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
④回读本段。(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先试读,再指名读。)
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
①自学思考: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
②联系比较: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五、回读全文,总结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6种小动物,共有几种过冬的方法。
3.教师总结。本文告诉我们,冬天到了,各种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喜鹊就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青蛙和蚂蚁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完成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小蚂蚁:天真好奇;青蛙:自信且答问耐心;喜鹊:平静和气)
2.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师也可简略介绍几种动物过冬的知识。
3.介绍有关课外读物,要求课外阅读,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句:
词:周围树梢暖暖和和告别冬眠舒服刨土
句:我要冬眠了。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来。
二、学习生字:
(一)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周静忽喊燕睡眠舒粮食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3.指名读,大家纠正读音。
注意:“周、静、眠、食”几个字是翘舌音,“食”的本音是二声,在“粮食”一词中读轻声。
(二)记住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自学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喊:右边是“咸”,不是“成”。
舒:左边是“舍”,右边是“予”不是“矛”,不要多写一撇。
“周、静、眠、粮、食”几个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和部件分析等方法识记。
(三)指导书写。
睡:右边的“垂”笔顺是:
粮:第六画是“点”,不要写成“捺”。
食:上半部的“人”要盖住下面的“良”。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着重指导“燕”:“廿字头,黑字尾,北字中间夹个口”。
三、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5 动物过冬
。注意最后一笔是短横。
您好!新年老人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2、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了解图的主要内容,并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教学难点: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有顺序他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三、教学准备
放大挂图一幅、新年老人服饰、礼物袋。小朋友汇报的成绩道具若干。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新年的鞭炮声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新年老人向我们走来了。
(1)出示挂图,练习用下面句式说一句话。
“谁,怎么样地走来,来干什么?”
(新年老人,扛着一大袋礼物,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
(2)小朋友看到新年老人来了,多高兴啊!会怎么欢迎他呢?
(××说:“新年老人,您好!”
“欢迎您!新年老人!”
“祝您新年快乐!”
“祝您健康长寿!”
“您好!新年老人。”)
(3)出示课题。
2、看图练习说话。
(1)指导看图。图上有哪些小朋友在欢迎新年老人?(可以给他们取名。)
小朋友们手上拿着什么?他们会对新年老人说些什么?
(2)在四人小组中向新年老人汇报。
(3)想一想,新年老人听了小朋友的话,心里怎么想,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4)同桌互说。要求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的实际来提。
(5)表演说话
A、先自己准备,你向新年老人说什么?
B、老师扮演新年老人,指明几个同学上台共同表演。集体评议。
C、分小组表演说话。推荐一人当新年老人,其他学生向新年老人说的话不能重复。
D、分组上讲台表演,集体评议。
(6)总结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向新年老人汇报了自己一年来的进步。新年老人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按新年老人提出的要求去做,争取更大的进步。
◎ 练习7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写同偏旁的字;能正确搭配词语;能对有关词语按事物进行分类。
2、能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并根据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语气。
3、--初步学会按课文内容辨析句子中的逻辑错误。
4、--学会按要求说话写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写同偏旁的字。
2、能正确搭配词语。
3、能对有关词语按事物进行分类。
4、能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并根据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
1、--说说偏旁的名称
2、--让学生按要求写,看谁写得多。
3、--看一看,这些字与偏旁有什么关系。
二、--第二题。把下面的词语分成四类写下来。
1、--让学生读一读词语,想一想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
2、--按题示把这些词语逐个地写在下面四类中。
3、--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分别属于哪一类。
三、--第三题。给句子加标点。
1、--让学生看一看这是怎么样的一段对话。(问答式对话)
2、--给每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3、--读对话,看看标点符号加得对不对。
4、--同桌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四、--第四题。搭配词语。
1、--让学生仿效例子口头答题,师生共同评议。
2、--进行书面练习,让学生一边连词一边读读,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3、--反馈、校对。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课文内容辨析句子中的逻辑错误。
2、--学会按要求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
一、--第5题。说出句子中的错误。
1、--让学生逐句读句子,想一想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2、--教给改正的方法。
3、--改正句子中的错误。
二、--第六题。照样子填词,写句子。
1、--指导读懂例句。
2、--让学生口头说一说。
3、--选一句写下来。
三、--第七题。说说写写。
1、--观察小白兔的外形,提醒学生按从头到脚的顺序来说。
2、--让小白兔跳一跳,看看它是怎么走路的。
3、--说一说小白兔喜欢吃什么。
【六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推荐阅读:
【教案】五年级上第七单元08-15
六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07-08
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卷06-19
六年级上第四单元作文:请爱护环境吧10-12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第七八单元复习题10-31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资料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