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2024-09-17

实验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精选8篇)

1.实验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

一、基本情况

我校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水平在全县乡镇初中是首屈一指的,学校的固定资产也主要集中在这里,这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这笔教育资源是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水平,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校只有一名实验室管理员,三名化学教师,六名物理教师,四名生物教师,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实验教学工作全部由任课教师承担,既承担上课又承担实验教学工作的双重任务,他们从大局出发,克服困难,以求真务实、扎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赢得了学校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学校积极争取县站领导来我校指导工作,认真落实县站的各项工作任务,学校实验室工作小组积极带领实验教师,通过规范管理行为,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过程管理,狠抓措施落实,较好地将我校的资源优势转化成教育优势。

二、工作思路

我校实验室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保障有力,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利用率高,效果好。

围绕实验室工作的基本目标,学校实验室工作坚持了“管、教、研”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

积极与县站作好协调,加大对实验教师的管理力度,狠抓实验教师队伍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工作,真正把每一位实验教师培养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管理行家,教师学生的得力助手。

逐步建立实验教师工作实绩考核办法,通过规范管理,体现工作目标完成质量评价实验教师的工作实绩,将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向工作过程要质量,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实验教师根据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各年级的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与任课教师加强联系,通过突出使用,提高利用率,把实验教学工作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工作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各实验教师从学期初的拟订实验教学计划到实验准备,实验改进,实验指导等方面积极认真听取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以使用为突破口改进和活化实验教学,教学生会动手、会观察、会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工作,是摆在实验教师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张然功为组长的实验教学研究小组,每周三晚上进行教研活动,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工作。

三、实验室工作的措施 ㈠ 加强对实验室工作的领导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领导是主导,任课教师、实验教师是关键。

学校实验室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和贯彻上级各部门的有关精神,狠抓落实工作,强化过程管理,定期检查实验室工作,及时解决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共

同努力,实验室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㈡ 加强教学仪器的管理工作,服务教学。

1、建立健全各种工作档案,经常检查核对明细帐,使帐、物、卡、表相符。

2、落实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财产和仪器的保管、维护、借出、收回、使用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

做到出入有据,每次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能要求有关教师填写好《实验通知单》、《教师实验日志》、《实验室日志》.《演示实验周日安排表》. 3、 做好仪器的.清理、放置和造册登记,做到整洁、规范,项目清楚。

在实验前后对仪器性能进行认真检查,做完实验后及时收回、上架归位。

4、 熟悉仪器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对危险品按照要求进行安全处理。

做好防尘、防火、防虫、防毒**挥发等防患措施。

5、严格教学仪器报损报废制度,防止教学仪器流失。

做好易耗品和仪器破损登记。

对易耗品及时补充,对仪器破损及时登记,填写好《仪器损坏丢失报废单》并按赔偿规定进行处理。

6、对学校添置的仪器设备及时造册登记,及时向任课教师通过书面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介绍新进仪器,及时安装调试交付使用。

7、 配合课任教师准备好各个演示实验及学生探究性分组实验,为实验教学提供方便。

协助教师进行仪器调配、改进、布置,以适合实验需要,提高课堂实验教学质量。

8、做好安全、卫生清洁工作, 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地对进行批评教育,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并锁好门窗。

以确保实验教学正常进行。

9、准备好各项待查材料,填写好各项报表,做到有据可查,条理清楚,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检查。

虚心接受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室管理工作。

10、积极做好“十防”工作,特别是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实行双人双锁,并做好危险品的使用记录,严禁发生事故。

㈢ 加强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

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能为学生形成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实验教学是理化生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理化生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点:

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为此,对于标准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例如在§4-1探究燃烧的条件的教学中,补充了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并用二连球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空气,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空气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

演示结束后,我请学生思考3

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此实验,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

又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能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能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开足学生实验

根据教学进度开设并开足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做到每2人一组,位置固定,每次实验都进行登记,并对每个实验从课堂纪律、操作规范、整理仪器等方面对每一个学生打分。

一学期下来,教学效果较好,完全改变了以前那种实验课上乱轰轰的教学场面,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我们根据条件把它改为学生实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3、开发家庭小实验

为配合教学内容,每逢放假,我们几位化学教师都向学生布置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家庭小实验,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都详细记录下来,回校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

例如,我把教材第127页铁钉生锈演示实验当作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

到了上“金属的防护和回收”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第127页实验)的五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

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启迪学生对教材第127页讨论题“使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有那些?”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

十通过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4、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每逢周日下午,我们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为主。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燃烧与灭火时,周日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

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2CO3)等。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

例如,学生在做“酸的性质”学生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

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每次实验结束,我们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通过半年的实践,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促使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乐中学、趣中学,致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在一次又一次的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和提高。

2.实验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篇二

一、数学实验的一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数学实验教学过程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类似,一般地可分为六个阶段:

1. 课前预习———实验前派发实验报告表,要求学生事前了解实验的目标和预习实验所需的必备知识;

2. 实验设计———学生针对问题,设计并实施一定的实验步骤,清晰地表达问题、体验问题和理解问题;

3. 观察、分析与思考———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和思考问题的结论;

4. 发现或猜想———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提出假设、猜想;

5. 适当性检验———在新的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观念或猜想的适当性和普遍性;

6. 完成实验报告———填写好实验报告和完成后附的练习题。

二、运用数学实验,彰显学习过程

1. 运用实验形成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许多概念或知识都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因此数学教学应以经验为基础的,引导学生从现实经验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和结构,然后将得到的经验归纳整理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继而产生顿悟、理解,逐步形成新的概念或新的知识。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实物、几何模型等器材,大胆地去操作、试验、探讨,使数学的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探究过程。

例如:学习“球面距离”这一概念,尽管在学习“球面距离”之前,我们已经掌握了有关点、线、面之间的距离概念,但它们对学习“球面距离”帮助不大。球面上任意两点,是不是经过该两点的大圆劣弧的长最短呢?许多学生对其最小性问题心存疑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微积分知识进行论证显然是不现实的,若借助实验手段则能直观简洁地给予说明。

例1.如图1,分别以Oi (i=1、2、3…)为圆心,作过点A、B的劣弧(或半圆),易得随着半径的增大,其弧长越短,并逐渐趋近于线段AB的长,即两点的弧长中,以较大半径的圆所在的弧长较短.利用这一生动直观的实验展开探索,使学生对“球面距离”的概念,以及它的最小性有了一个感性上较为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

2. 借助实验验证结论,展现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2.设A (x1, y1)为椭圆x2+2y2=2上的任意一点,过点A作一条斜率为的直线l,又设d为原点至直线l的距离,r1、r2分别为点A到椭圆两焦点的距离.试证明:

略解:设过点A的直线l的方程为

提出问题:在变化的图形中为什么保持数量关系恒等不变?

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即便画出静态图(往往是不正确的),也难以发现蕴含在其中的几何原理.

引入“几何画板”辅助教学:师生在网络教室一起打开课件(如图2),推测与椭圆相切.

验证:构造动画使点A沿椭圆运动,这时学生真正看到了随点A运动时,一直保持和椭圆相切.“测算”距离r1、r2、d,学生清晰观察到点A运动时,r1、r2、d的值被不断刷新,然而

从以上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下,展现出了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营造了问题解决与协作学习的良好的思维情境和氛围。因此印象也特别深刻,同时也有助于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及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能力的培养。由学生自己动手,用他们熟悉的、喜欢“玩”的计算机解决几个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用所学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酸甜苦辣。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促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3. 运用数学实验,大胆探索科学规律。

生活中的许多定理、法则、性质、公式等结论都是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如能发掘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动手去实验,用脑去思考,主动去探索,像一个小数学家那样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再现(模拟)数学结论、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那样不仅使学习生动有趣,而且能促使学生较深刻地领悟数学结论、数学规律的真正内涵,促进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新课程提倡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数学原理,这样得出的结论就会理解深刻,容易记牢。新课程也大力提倡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因此我们不妨继续对例2进行深化拓展,运用数学实验把数学与物理有机整合起来,运用数学方法来发现物理规律。

探索:“测算”AF1和AF2与l所成角的大小,并列展示在平台上,提示学生注意两角关系,当点A再次运动时,发现这两角保持相等.说明AF1和AF2存在反射关系.为了方便进行实验,过A作l的垂线(法线)l′并标记镜面,构造点F1关于l′的对点F1′,结果看到点F1′在射线AF2上.

结论:(椭圆镜面的光学性质)———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椭圆面镜反射会聚另一焦点.

再探索:例题中椭圆x2+2y2=2改为双曲线x2-2y2=2, 结论还会成立吗?重复以上操作, 学生惊奇地发现结论是如此相似, 还是双曲线的切线,

同样得出这样一个光学特性:一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双曲线面镜反射,反射光线延长线会聚另一焦点。

应用:上面从数学动态模拟中探索出隐含在其中的物理光学特征,反过来,我们为什么不能从熟悉的物理现象里抽象出数学本质呢?

探照灯原理:从焦点出发的光线经抛物面镜反射后以平行于其对称轴的方向射出。

数学发现应用:从抛物线上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一条经过焦点,另一条(位于抛物线内部)平行于对称轴,则这个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必定与该点的抛物线的切线垂直。

另外教学中还可以启发学生给出常数的几何意义,归纳出过圆锥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的画法。

总结:从上面的过程看,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学生自觉、主动、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几何奥秘的过程中,数形结合使人恍然大悟,发现规律让人欣喜莫名,数理综合更叫人耳目一新,师生们从内心的创造和体验中领悟到数字的真谛。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环境,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运用实验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或者说是重新构造的活动,所以数学的教学核心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或“贩卖”知识,而应该是学生的“再创造”,也就是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既然学习是学生的“再创造”,那么数学实验教学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创新,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和完善。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规的思考方法是由条件到结论的定向思维,但有些问题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求解,往往打不开思维,形成不了思路,借助于数学实验手段对问题进行探究,能帮助我们越过或绕过问题的障碍,克服思维上的困难,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

例3.已知数列{an}中,an>0 (n∈N),它的前n项之和为Sn,若S12, S22, S32…,Sn2是一个首项为3,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试比较Sn与3nan (n∈N)的大小.

分析:可求得

含有根号,常规变形无法展开,无法判断上式符号,则大小关系也就无法确定,必须另求它策,不妨通过数学实验进行探索。

探索1: (1)中n是自然数,启发学生思考:与自然数有关的问题,一般采用何种方法解决?使学生联想归纳法并使用计算器进行试验,发现:

当n=2, 3时,Sn-3nan>0;

当n=4, 5, 6时,Sn-3nan<0.

猜想:当n≥4时,

探索2:引导学生思考(1)中的符号情况(或大于0或小于0),利用综合分析尝试:假设从而有-3n2+11n-2>0,得n=2或3时,式(1)大于0;n≥4时,式(1)小于0,问题可获解.

探索1运用的是操作性实验,探索2运用的是思考性实验,在上述借助于数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条件实施平方、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等手段,并利用综合分析或归纳猜想,使学生亲身经历了动手操作、思考分析、探究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激活了思维,促进了探索能力的提高。

三、运用数学实验的注意事项

1. 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切忌滥用。

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于是有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要安排学生动手“实验”一番,就连大多数学生一看便知的较易的内容也要动手操作,美其名曰“自主发现”……似乎唯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样的实验是无效的、失败的。我们可以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我们可以运用数学实验,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运用数学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熟悉要研究的问题,通过实验活动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和小心求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讨论和交流,展示思维过程,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鼓励变式引伸,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把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渗透在数学实验教学中,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得到提高。

2. 始终重视数学本质的教学,突出“数学味”。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了学生的活动和实验,而忽视了“数学化”的过程,不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本质的揭示,其教学设计仍趋向于一种“结果型”的模式。我们开展数学实验,以“做”为载体,帮助学生架起思维和建构的平台,在“做”中思维,“做”中发现,使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在探索知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3. 教师要提出明确而适度的期望和要求。

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失效的原因之一在于学习缺乏目的性、方向性,因而造成学习的盲目性和无效感。因此,在进行数学实验活动之前提出具体的目标和实验内容的意义、价值,对学生具有动机作用。尽管提出的问题是开放的,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但学生的努力目标和方向又是具体的,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操纵计算机,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认真地通过实验去解决问题。

4. 教师给予学生清楚而及时的反馈信息。

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及时使用肯定评价语言,对看起来很荒谬,但确有新意的猜想,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于那些思考问题还不成熟的学生,只要参与,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并把他们的参与同集体解决问题的成功联系起来。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师也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即使学生在实验中遇阻,教师也要注意使评价语言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能从中受到鼓舞,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信心不断增强。尤其是“归纳或猜想”一定要由学生自己得到,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学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再次实验,再次观察和分析,直到获得成功。如果到下课时间,学生还未获得预期的发现,教师可以指出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课后或在家里继续进行实验(作为作业),直到获得发现为止。

总之,数学实验具有直观性、操作性、反复性、探索性等特点,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直接地观测、亲自动手操作、深入思考分析、反复探索,从而彰显学习过程,突破学习难点,突出学习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摘要:数学实验是一种思维实验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新课程实践, 分析了开展数学实验的一般教学过程和具体操作, 并且探讨了数学实验的有关注意事项, 阐述了运用数学实验有效实施过程教学,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实验,过程教学,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焦光虹.数学实验[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晋渊, 刘坤.数学实验课的教学价值[J].数学通报, 2000, (10) .

[3]邵革蓉.浅析数学实验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 (6) .

[4]尚春虹.数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 2002, (3) .

3.实施英语情感教学实验报告 篇三

【关 键 词】 情感教学;英语;实验报告;课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必须以“爱”为前提。学生是情感丰富的个体,对一切新事物都会感到好奇且有无穷的探知欲望,这是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教育中的“爱”包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给予学生的全方位的关注。

一、实验背景

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积极的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表现是积极的学习态度,而积极的学习态度则决定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只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的英语教学才会取得良好效果。本文试图对初中学生积极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学生学习英语时内部情感特征的变化及环境、教师、课堂教学等外部因素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作用,探讨积极情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等问题。

二、课题设计及实施

(一)设计

首先,在刚接手的班级发展极为不平衡,在初二期末测试中全班80%的学生英语成绩低于本校平均分数线,因此,笔者选该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对全班采用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学。其次,笔者接受过教育专业训练,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多年,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再次,合理使用九年级英语课本。

(二)实施

1. 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内部,该班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也学不好英语。外部,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也认为该班学生想学好英语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具体表现为:一上英语课就犯困,课后不能完成作业,更谈不上课后复习。多数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表现为:①不会拼读单词;②词汇量太小,单词记忆困难;③基本语法,基本结构没有学好,基础差;④不会做题,学习信心基本丧失。

2. 对策

(1)亲其师、信其道。首先,喜欢一个科目,首先要喜欢老师。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工作的切入点转变为交流。在交流中,谈他们喜欢的人和事,说他们喜欢听的话,循循善诱地在不知不觉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其次,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少责怪,多包容;少冷漠,多关爱;少急躁,多引导;尽量营造出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2)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恢复学生学习自信的基本方法。我的方式是:从最基础的英语音标教起,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有趣、形象、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让互动成为课堂教学常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快乐中学习。

内容上,不急于求成。从最简单的拼读、发音开始,让学生在轻松中获得自信。一年下来,学生们逐步恢复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自信,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性格、学习基础的差异,我把学生分为8个小组。进行小组团队合作学习,组长检查单词记忆情况,一起练习对话,合作完成短文。进行角色表演,体验文中人物的角色情感,这些做法营造出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一个月后,学生认可了自己的小组成员,学习中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高涨,紧张感和焦虑感降低,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增强。

(4)课堂情境创设。教学中,我注重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融合。如教学unit 5时,首先收集学生的各种物品,让学生猜分别属于谁。然后提出问题“Whose book is this?”“It must belong to Xiao li.”“It must be Xiao lis.”“Whose pen is this”“It could be Xiao lis.”让学生讨论并回答这些问题。自主思考并总结情态动词表示推测时的用法及区别。进一步自主总结情态动词表推测,表情感态度时的用法。再通过有针对性的笔头练习来加强、巩固。起初,学生害怕出错,不敢表达,不敢在黑板上做练习。我就让几个学生做示范,引导其他学生逐步参与进来,最后带动整个班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得到更多成功的体验。

(5)幸福的课堂是教师引领下的开放式课堂。开放式课堂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保护屏障。实验班学生性格比较活泼。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英语读物,听英语歌曲、现场唱英语歌等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活动的参与,一般采用rete11的形式,给出几个关键词,让他们用简短的句子复述所学内容,学生通过几次体验之后,有了“我也会说英语”的自信。

三、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加强情感教学措施的实施,实验班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和情感是否有显著变化?为此,我设计了一份问题调查卷,在试验初和试验结束时分两次调查,发下40份,收回40份,其中3份无效卷。试卷包含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法,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认识等方面的内容。根据一年的情感教学,实验班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学习英语。在实验初,本班学生全班40人,英语平均分只是37分,最高分为82分,及格人数7人,到实验结束中考时,平均分53分,最高分95分,及格人数22人,及格率达到55%,在本校同级同类班级中排名第一。

四、体会与反思

实验结果表明,积极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它是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积极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四

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从真正意义上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进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黎城县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准绳,以《黎城县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我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从实际出发,本着“先立后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我校逐步开展以学案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从而实现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验目标

总体目标

用三年时间,全面推进学案教学改革实验,逐步形成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高效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具体目标

1、搞好一项实验。全力以赴,稳步、扎实、有效推进学案教学改革实验。

2、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探索并建立符合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二是使学生基本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力争三个转变。一是实现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者向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角色转变;二是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实现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依据的评价方法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策略的转变。

4、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课堂结构上有突破,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基本形成;二是在学习方式上有突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普遍使用;三是在评价策略上有突破,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功能明显发挥,多元的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四是教学质量有突破,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大面积丰收。

三、实施程序和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策略,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方法,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完成实验任务,形成学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一)实验准备

1、成立学案教学实验工作领导指导组,由领导指导组具体研究并制定我校的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2、由教务处根据我校的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和实施细则,全面具体安排我校的实验工作。

3、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动员部署学案实验教学工作,真正开始学案教学实验工作。

4、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实验教师为主体、以实验年级教师组成的实验教研组开展教研为支撑,开展集体备课,按一周提前量拟定学案。

5、总务上从全面推进学案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做好经费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保障工作。

(二)实验操作

2010年10月—2011年7月,在七年级开展实验,鼓励教师边学习边实验边实践,破立结合、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学案教学的方式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7月,七、八年级同时开展实验,并要总结、形成基本的学案教学模式。

2012年9月——2013年7月,七、八、九年级全部进入学案教学改革实验,要在总结完善已有模式基础上,形成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

(三)实验总结

每个学期、每个学年都要认真总结学案教学实验成果,并为下一学期、下一学年开展实验工作做好准备,推动我校的学案教学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我校要成立学案教学实验工作领导指导组,成立实验年级教研组,教务处要安排专人管理实验教学纸质和电子档案。

2、建章立制、落实责任。第一、每名实验教师要写出自己的学案教学实验计划,计划中要对一学期的学案课时数有具体量化,以便做到节节开展学案教学,坚决杜绝传统课堂教学。第二、每名实验教师要坚决按照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反馈、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开展教学,讲授不许超过10分钟。在此基础上来摸索自己的学案教学模式。第三、每名实验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要为每名学生打印学案,并向教务处分别提交纸质和电子学案,电子学案要由教务处安排专人全部上传到上遥中学的校本教研博客。第四、实验班级的前后两个黑板作为学案教学使用,特别是后面山墙的黑板不许作为班级板报使用。第五、根据我校实际,学案的设计以实验教师为主,其中教研组每两周要开展一次学案设计专题校本教研,集体备课一节。

八、九年级教师在本学年中每月要设计一节学案,尝试开展学案教学。第六、本学期结束时要全面开展学案教学实验总结工作。

3、研训结合、边学便用。第一、实验教师在每节课后要撰写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开展研训。第二、实验年级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学案教学校本教研,校长、教务主任和教务处人员要参加,要提前一周确定教研主题,内容主要是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在学习中提高,在分析中进步。第三、走出去、请进来。本学期安排先去我县学案教学开展较好的东阳关中学听课学习,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去搞的更好的学校学习取经。第四、全体教师每人每周听一节实验课。

4、政策倾斜、经费保障。第一、投资一万多元配备一体化速印机、打字机、复印机,配足相应的纸张、油墨。第二、为每名实验教师接通宽带。第三、为每名实验教师订一份与自己学科一致的教育教学刊物,优先解决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料问题。

5、督导并重、保驾护航。第一、一周一检查与随机检查学案教学相结合,做到检查后签字才能上课。第二、随机听课与学案教学公开课相结合,确保真正开展学案教学。第三、走访师生与召开师生座谈会相结合,经常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即时改进,确保学案教学稳步扎实推进。第四、搞好总结、交流,按时撰写并向教育局提交《学案教学实验阶段评估报告》。

五、上遥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工作领导指导组

组 长:李x(校长)

副组长:王x(副校长兼教务主任)

5.实验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篇五

为了全面规划、科学实施我校新课程改革,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确立“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研究室,教师是研究者”的教研新理念,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作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作用,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宗旨,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为中心,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深化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打造教育名校。

二、目标任务:

1、通过开展教研工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

2、通过开展教研工作,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探究适合我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再塑学校新形象。

3、通过开展教研工作,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把我校建设成为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化组织,实现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达到校本教研的全面创新,全面促进新课程改革。

三、工作思路和活动形式:

开展教研工作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促进师生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突破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专业自我提升上,推进新课程实验。

我校教研工作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基本教研模式,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说课、听课、评课、教师间交流、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教学指导、教学研讨观摩等基本形式,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以“发现问题——建立课题——行动研究——反思总结”为方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开展教研工作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教学研究的实体和中心,要通过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形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重点工作与具体措施:

(一)建立教研工作运行机制,保障教研工作有序开展,逐步实现我校教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学校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王天杰为组长,段永雄、韩德余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学校教研领导小组。负责我校教研的督导;制定发展规划和学期校本教研计划。另设学校教研指导组,由王天杰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和全体教研组长为成员。负责我校教研的指导;与校外教研人员的协调;过程管理与措施落实,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

2、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研管理机制。

确立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设八个教研组,21个备课组。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在教研室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正常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

逐步建立完善的我校教研管理体系,整合教研室、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的力量,形成教学、研究、培训密切结合的教研系统,加强对教学研究的管理。以教研室为中心,逐级推进,层层落实,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保证。学校领导要实行包级包组责任制,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教研活动,发现并解决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检查,通过学校三级教研活动,保证我校教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实行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每月一次会议,各教研组、备课组每月采取书面形式集中或分散汇报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进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情况。学科间相互学习、共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教研工作不断进步。

3、建立健全学校教研工作制度,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有效推进校本教研。

修订原有的教研制度,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教学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同时建立教学反思制度、课例研究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等。

4、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为了使学校教研工作扎实、有序、有效的开展,从而使我校的教研工作走向课程改革的快车道。完善学校教研考评细则,教研室要加强检查与考评力度,把教研活动的开展纳入对教研组、备课组的考评,并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重要条件之一。凡在我校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在评优、选先、晋级等方面优先。每学年评选教研先进集体和个人,召开学校教研工作表彰先进大会。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立理论学习制度,让教师进一步树立学习意识,更新教学理念,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要加大对平时学习情况检查力度,把检查结果计入期末考评,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要完成500字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学校每学期要进行一次业务理论测试,纳入期末考评。

1、重视政治学习和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要狠抓教师的思想政治学习,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教研意识、团队意识”。开展“爱岗敬业、爱生爱校、乐于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强化教师“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感。并作为一个经常性工作来抓,努力培养一支思想过硬、团结协作、勇争一流的教师队伍。

2、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调节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洋思”经验、学法与心理指导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另外,组织编写校本培训课程,安排教师进行学习,提高对新课改和教研活动的认识,并运用于教学中。倡导每位教师在本学期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或专业书籍。同时学校要继续印发有关校本教研、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学习材料,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进行学习、写心得和交流。

学习形式分两种学习形式:①集体学习。一是教研组组织,利用例会时间学习;二是各备课组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学习学校教研开展的形式、研讨的内容、提高教研效果。②分散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并撰写教学心得。

为了切实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要做到三个必须和四个结合。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是新理念下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四个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平时学习与定期交流相结合,记读书笔记与写心得体会相结合,3、加强新课标、新教材、高考试题研究等的学习与培训,尤其是新进教师的培训工作。

狠抓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仍然采用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方法进行学习。要求每位教师继续自主学习新课标、新教材,认真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知能情教学的目标,了解新课改中考试题和中考试题动向,使每位教师都能最快地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熟练地驾驭新教材。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全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实践能力。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至少邀请一位专家、教研员来校讲座、讲学,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通过学习与培训,树立教师教研“三观”,培训教师“六种能力”。学校教研“三观”即:正确的教研观、融洽的合作观、科学的发展观;教师“六种能力”即: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活动课指导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自我完善与专业化发展能力。

(三)强化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1、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作用,在教研室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正常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要根据市、县教研室教学教研计划并结合我校实际,明确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责和目标,制定本学科教研活动计划,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认真研究,及时解决,总结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还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交流教学经验、教学心得,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期末要有总结。

2、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继续实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每学科有包组领导带领,在固定地点进行教研。其程序为:教学反思——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修订教学方案。一个课时内容要由一位教师中心发言,其他同志补充完善,要有详细记录。实行提前一周集体教研,然后分头备课,提前一周对分头备课的内容再进行研究。最后成为合格教案。提倡“大教研”和随时随地“小教研”,每周不少于2小时的集体备课。

为了把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要求各组做到四个保证和六个统一:即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内容保证、深度保证;统一研究课标、统一研究教材(重点、难点、疑点、易混点、易错点、关键点),统一研究教法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研究布置分层作业内容、统一反馈检测。教研室定期组织检查,计入期末备课组和教师工作考评。

(四)认真开展课例研究工作,实现课堂教学的同伴互助、交流互动。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同伴互助、激发思考的学校教研活动。以备课组为课例研究的实体,以随堂课、研讨课为主要范例开展课例研究,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在组织形式上突出全员参与,在研究内容上要突出新课改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校本教研的效果上注重实效性。

各备课组每周要开展1-2次课例研究活动,做好记录,定期向教研室上交材料。教师每月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的作用和智慧,逐步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汇报课或公开课或课题研究课,让教师始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活动情况纳入期末备课组和教师的工作考评。

(五)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提升。

1、每位教师要做好教前、教中、教后三个反思,认真记好教案后的反思与重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把教师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进行有机的结合;把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后,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作为教学反思工作的重点。这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并有助于教师的教学重建。

2、要求教师每学期有自录自评课、小组互评课等自我反思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更好地改进。每位教师每两周要写一篇专题型的教学反思。

3、积极开展日常教学反思、教学研究阶段反思、查找教学问题的专题反思和教学研讨课后的案例分析反思等多种形式的反思活动,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手段、教育教学评价等有关问题的反思,努力提高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六)开展教师对话和“帮带”制,实现同伴互助,促进全体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1、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发挥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的智慧,把团体合作学习方式引入到学校教研活动中,强化合作意识,实行资源共享。通过自我反思的对话与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2、建立“校本教研日”制度。学校每周要确定一天为“校本教研日”,以大教研组或年级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总结、反思、交流教学教研中经验与存在问题,重点进行问题会诊,通过教师与教师对话形式,得到问题解决,实现经验共享。

3、推行教师“帮带”制,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以“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为基本骨干,在校内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帮扶作用,开展“牵手”活动。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思想先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从教学研究、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课题研究等方面耐心指导,给予悉心帮助,缩小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上的差距。实行责任制,结对双方做到“三个一两心两不”,即:每周一次教学问题研讨;每周一次相互听课活动,学习与指导并举;每次检测或抽考,进行一次分析;帮者热心而不保守,被帮者虚心而不自封。

(七)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络教研,开发校本课程,实现资源共享。

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校园网络,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积极探索网络教研的有效形式,为我校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与研究、交流与合作开辟新的空间。要求教师及时上交教学反思、研究论文、教学案例,以便于教师间的互助交流,资源共享。

重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要根据我校师资情况和学生情况,研究开发我校的校本课程,以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拟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

(八)开展新课堂教改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1、学习“洋思中学经验”,实践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和步骤。

以课堂教学达标晋级、达标评优活动为载体,深入学习“洋思”经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反馈矫正——延伸迁移”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六个基本步骤,实现我校“低起点、小步子、低台阶、分层教、真理解、强训练、勤检测、快矫正”的课堂教学要求。

开展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校级”三级层层赛课活动。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赛课,人人参与;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赛课;最后推出优秀者进行校级赛课。

2、积极开展各学科课型化(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

在学校已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基本步骤基础上,各学科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继续进行课型化、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实验与探索。各组在上学期实验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实验方案,每周一节研究课,开展实验探索。为推进这一活动,要发挥优秀教师的典型引路作用,争取探索一条我校教学改革特色之路,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九)以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开展专题研究。

1、各备课组要把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教材教法研究中的问题、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方面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课题研究。“课题”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只有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引导教师自觉地将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小问题”转化为“小课题”,做到研究内容来源于教学,研究过程植根于教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每位教师在本学期要写一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2、加强语文、英语学科的阅读教学研究与阅读活动开展。

为了加强阅读教学,在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图书室之外,语文、英语教研组要开展阅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活动实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提高语文和英语阅读能力和语文写作水平。

3、开展学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各教研组、备课组和学科教师要开展学科学法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科教师要通过课堂渗透、讲座、第二课堂辅导活动开展学法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每位教师在每学年要写一篇学法指导或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材料或论文。

五、学校校本教研课题研究规划:

主要开展课程与教材研究、教学方式与手段研究、学习方式与心理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特长生培养模式与策略的研究等。

(一)具体内容为:

1、课堂教学课型化、专题化的研究;

2、因材施教、分层递进、面向全体、发展特长的研究;

3、新课改实验中、新教材中疑难问题的研究;

4、整合开发课程资源问题的研究;

5、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

6、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研究。

(二)课题研究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建立组织,制订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全体教师学习方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阶段:实施校本教研,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围绕研究课题,开展教学研究,组织交流讨论,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多种形式落实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阶段: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形成经验性材料。

第四阶段:深化完善阶段:形成理论性较强、有推广价值的有形成果,争创省、市级教研名校。

(三)预期成果:

1、学校教研各项研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形成教学科研浓厚氛围。

2、研究课题取得明显成效,汇编优秀教学教研论文集;形成各学科课型化(专题化)课堂教学模式。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课程资源整合,编写校本课程。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6.实验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篇六

实 施 方 案

为实现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目标,以《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临澧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方案》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和学校校园环境的美化卫生工作,切实抓好健康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的健康水平。特制订实验小学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方案。

一、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周乃恒

副组长:黎 松 汪明初 刘 军 万绍年

成 员:全体行政人员 年级组长 班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创建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督查工作

二、重点工作责任分工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和制度

1、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组织机构,有爱国卫生管理制度和责任分工,有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定期研究部署爱国卫生工作,爱卫工作会议记录、工作记录完整,有2013--2015爱卫工作计划、2013、2014爱卫工作总结,2013年以来周工作计划有爱卫工作安排。(责任人:万绍年)

2、有2013、2014、2015的卫生管理组织、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责任区安排,有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组织师生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有5个学期的卫生检查评比记录。(责任人:朱爱军)

(二)健康教育

1、有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形成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有关健康教育的齐全、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责任人:黎 松)

2、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90%和健康行为形成率≥80%;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开展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有方案、有原始记录、有活动小结。组织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强化培训,有培训记录、培训试卷。(责任人:汪 毅)3、2013年、2014年、2015年五个学期的健康教育知识测试试卷、成绩统计表、评价分析资料。健康教育教案符合规定要求“六有”:有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过程。(责任人:王朝霞)

4、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以班级为单位达100%。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课程应在总课表和班级课表上标明,并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两周1课时)的学时数。查学校总课表、班级分课表、健康教育课教师安排表,查课本、教案,查学生笔记本、考试试卷的成绩和分析,查健康行为检查表和分析等资料。

(责任人:李 音)

5、准备好卫生室。体育器材室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卫生室,面积、标准达到规定要求,视上级要求配备人员、装备。(责任人:汪明初)

6、学校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内容定期更换,宣传栏每2个月更换一期,班级黑板报有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内容。查宣传栏底稿、图片。(责任人:黎 松)

7、有针对季节特点、疾病流行特点的健康教育讲座资料。将霍乱、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应列为重点,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责任人:刘 军)

(责任人:黎 松)

9、各班级黑板报有健康教育内容,三年级以上学生人人有健康教育课笔记本,人人掌握健康常识,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90%以上。(责任人:班主任)

10、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档案齐全,有学生体检表、体检安排、信息反馈结果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资料。(责任人:汪 毅)

(三)清洁卫生

1、定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专人管理,有规章制度。实现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目标,全面提高整体环境质量。环境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路面全面硬化、平整,无破损、无坑凹,环境整洁。(责任人:汪明初)

(2)下水道完好,井盖齐全,排水畅通及时,无垃圾堵塞现象,无污水溢出路面,路面无积水。(责任人:汪明初)

(3)建筑物整洁美观,无乱贴、乱写、乱画现象,屋顶无灰尘、无蛛网。在视野范围内看不到阳台、窗台乱堆乱放乱扔杂物现象。(责任人:汪明初)

(4)保持卫生区整洁卫生,垃圾收集容器要密闭且配置齐全,清洁区内无烟头、纸屑、塑料袋、瓜皮、果壳等杂物。(责任人:班主任)

(5)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有序,无乱停乱放。(责任人:汪 毅)

(6)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制,做到有管理规定、职责计划和检查评比总结,日常管理规范。(责任人:刘 军)

(7)校园内广告牌匾、宣传标语、门牌设置规范、美观,用字规范,内容健康,无破损和油漆驳落。(责任人:黎 松)

(8)教室环境卫生整洁,室内摆设规范有序,奖状、奖旗规范张贴,班级卫生公约上墙,垃圾桶、垃圾篓不剩过夜垃圾,墙壁、顶棚无灰尘、无蛛网、无卫生死角。(9)教研室环境卫生整洁,室内摆设规范有序,卫生管理制度上墙,垃圾桶、篓不剩垃圾,墙壁、顶棚无灰尘、无蛛网、无卫生死角。(责任人:教研组长)

8、每学期两次大型健康教育活动,有活动方案、过程资料、活动总结、图片资料。

卫生工具间保持整洁,卫生工具摆放有序。(责任人:班主任)

2、落实清扫保洁制度,做到室外卫生一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确保校园内无乱丢废弃物、无痰迹、无乱写乱画,无卫生死角,每天有评比检查记录,每周公布检查结果。

(责任人:朱爱军)

3、学校各个卫生间保洁达到“四无四净”要求,即:无尿碱、无蛛网、无恶臭味、无蝇蛆,地面净、墙壁净、便池蹲位净、厕所周围净。(责任人:汪明初)

(四)控烟工作

1、将控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3年的控烟工作领导小组、计划、措施、总结,有控烟工作制度、宣传资料,且制度上墙。(责任人:黎 松)

2、开展创建“无烟单位”评比活动。每年5月、10月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有活动方案、过程资料、活动总结、活动图片。学校与教师签订“拒绝吸烟”承诺书。

(责任人:黎 松)

3、学校传达室、楼道、食堂、会议室、洗手间等场所张贴醒目的禁烟标志,不摆放烟灰缸,教职工自觉控烟,鼓励教职工戒烟,公共场所、办公场所、教学场所禁止吸烟,形成禁烟控烟良好氛围。(责任人:黎 松)(五)传染病防控

1、有2013、2014、2015的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应急预案、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工作内容、措施方法)。(责任人:刘 军)

2、传染病防控日常资料(消毒安排、记录、晨午检记录、传染病防控报告与登记制度)齐全,每个学期分类收集归档。(责任人:刘 军)

3、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防控传染病,做到“三带”“四勤”“五不”(“三带”带抹布、带手纸、带茶杯;“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洗手;“五不”不随地吐痰、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乱涂墙壁桌面、不乱丢果皮纸屑、)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责任人:班主任)

4、配合疾控中心搞好预防接种证查验、新入园幼儿接种防疫摸底登记,有工作安排,并留存相关资料。

(责任人:朱爱军)

5、卫生监督部门、疾控中心、食监部门检测、检验报告资料齐全。有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检验报告(上级的和学校的)、学生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报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报告、从业人员体检健康证、教室采光、噪音、课桌椅高度及黑板反光率检测报告等。(责任人:刘 军)

(六)食堂商店卫生

1、卫生部门监督管理资料齐全(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资料、餐饮许可证、餐具、2、食堂安全管理制度、商店安全管理制度上墙。(责任人:汪明初 刘 军)

3、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资料。(责任人:汪明初 刘 军)食品抽检和食品安全自查被查资料)(责任人:刘 军)

4、食堂除““四害””措施到位、记录台帐完整。(责任人:刘 军)

5、洗碗池保洁,泔水桶随时加盖工作落实。(责任人:刘 军)

(七)心理健康教育

1、有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教师队伍、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2013—2015年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工作计划,2013、2014年工作总结。(责任人:朱爱军)

2、有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个体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咨询记录台账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图片资料。红领巾广播站《心灵之声》播报稿件。(责任人:朱爱军)

3、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生心理异常情况汇总表(2013下、2014年下),班主任每学期一节心理活动课教案。(责任人:王朝霞)

(八)除““四害””工作

1、建立除“四害”工作领导机构,定期研究部署除“四害”工作,有工作计划。查文件、会议记录等资料。(责任人:黎 松)

2、有专职除“四害”人员,所有专(兼)职人员应培训合格后上岗。查人员名单、工资表和培训记录。(责任人:黎 松)

3、除“四害”管理制度健全,责任和措施落实。(责任人:黎 松)

4、除“四害”工作有经费。查购药相关发票、账册等资料(责任人:杨慧玲)

5、根据季节特点有效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灭鼠、灭蝇、灭蟑、灭蚊活动。查文字资料台账和现场。(责任人:汪明初)

6、注重环境治理、消除“四害”孳生地,疏通下水道沟,填平坑洼,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积存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和闲置各类容器积水,完善防鼠、防蝇设施,堵塞鼠洞,堵抹缝隙等,建设足够数量的毒饵站。查资料和现场(责任人:汪明初)

三、工作要求

1、所有资料必须准备2013、2014、2015年3年的。

2、所有资料准备时间必须在5月20日前完成。

3、健康教育的重点是两率(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行政人员、年级组长、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强化训练,确保省检、国检验收成功。

4、从现在起全校上下要形成创卫工作齐抓共管高压态势,把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作为学校行政、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来抓,经常不断地组织校园卫生大扫除,加强卫生行为习惯教育,保持整洁漂亮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随时迎接省、市、县各级创卫工作督查和暗访。

临澧县实验小学创国卫工作领导小组

7.演示实验教学功能与实施策略探讨 篇七

一、从新课程目标看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作为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要求, 这是我国教育教学观念的深层次变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应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教学始终。

利用演示实验来吸引学生注意, 提高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办法。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挂图, 或在讲台上放着模型、实验器具, 或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集中注意, 兴致勃勃地去学习。有人研究过, 人们在学习时, 使用听觉媒体, 其注意力集中的比率为54.6%, 使用视觉媒体, 其注意力集中的比率为81.9%。显然, 后者比前者高得多, 说明用眼睛看东西, 注意力更易集中, 运用实验, 手脑并用, 就更能使学生愿意学习。

演示实验是在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的时空内进行的, 有以下主要功能:

一是目的性强。演示实验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设计的, 因此演示实验必然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功能。

二是可见度高。演示实验能清楚明显地展现物理现象, 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效应, 激发学习兴趣, 启发思维活动。为了进一步增大其可见度高, 教师可以采取增大器材尺寸, 改善室内光线, 选择仪器摆放角度, 某些变化小、效果差的实验现象, 应利用投影仪或实验投影仪将其投影放大等措施。

三是时效性强。演示实验要在课堂教学所分配的有限时间内完成整个实验的操作、观察过程, 这就决定了演示实验的仪器装置要高度的稳定可靠。教师事先要作充分的准备。即便是教师认为最简单的实验, 事先也要加以准备。例如, 一个教师拿了“220V、25W”和“220V、60W”两个灯泡用于演示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与电阻的关系。教师问:“这两个灯泡串联后加在220V的电压上, 哪个灯更亮?”演示时发现60W的灯没有发光, 教师还以为灯泡坏了, 或者电路接错了, 检查灯泡、检查电路, 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电路与灯泡都很正常, 因为60W灯分到的电压太低了, 以至在白天看不出灯泡在发光, 用手模一摸灯泡外面, 可以发现是热的。教师如果事先做过这一实验, 不仅可以选择合适的灯泡, 还可以利用这一出乎常人意料的现象来设疑激思, 借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策略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 教学的重点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点或引导下主动学习, 真正成为主体, 我们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又常与探究过程的展开, 探究方法的应用密切相关, 将上述要素有机组合才能充分展示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 突出实验过程设计引导

案例2:滑动变阻器是怎样控制灯泡亮度的?

学生先设计思路和方法, 教师提出台阶式的引导问题:

1、要使滑动变阻器和灯泡的电流相等, 它们应怎么连接?

2、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应如何使用?

3、滑动变阻器上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

4、滑动变阻器是怎样控制灯泡亮度的?

5、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什么?

(二) 让学生扮演实验探索的主角

教师在演示实验时, 可让几个学生进行操作、读数、记录, 其余学生进行监督、指正, 这样“表演虽几人, 共鸣在全班”,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演示时要让实验操作与学生的思维有机结合, 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实验目的来汲取、记录信息。例如, 电学实验中有关电路器材的选择与电路设计是一个难点, 教师可把剪好的各种元件、仪表模型安装在线路板上, 让学生在选择器材的同时说出选择的理由, 最后把这些图连接成实物图。

这样的演示过程, 虽然是教师或部分学生在操作, 但全体学生积极思维、共同关注, 他们互相补充、互相验证、互相指正, 使看上去简单的操作过程也有了思维与情感的参与。

(三) 实验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

指导学生如何对实验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如“先猜想, 后验证”、“先定性, 后定量”是对实验信息进行思维加工的方法在实验中进行渗透。多鼓励学生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例如演示磁感线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作用力的实验等都有多种方法可达到目的, 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学生便进入了主动探索角色。

(四) 开展实验创造技法培训

为了进一步拓展实验教学功能, 我们可利用研究性学习时间或课外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科技发明、实验创新技法的专题培训, 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案例3:我曾经在实验创新培训中向学生主讲了创新技法——缺点列举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缺点列举法”是人人易学能用的简便有效的创造技法, 只要我们克服习惯思维的影响, 从思维定势中跳出来, 对现有的物理实验“挑毛病”, 把还有什么缺点要改进, 放在脑子里, 就会激发我们去思考、去改进、去创新。运用缺点列举法搞实验研究也可以几个人一起进行,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大家一起研究, 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往往会取得更大成功。

例:对弹簧秤设计的创新。

弹簧秤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仪器, 要对它改进, 课题就是弹簧秤, 列举缺点实际上就是把它在教学中应用时感到不“顺手”及功能不够的地方一一列举出来。

我引导学生讨论, 共同对弹簧秤进行“会诊”, 收集各方面意见。概括起来发现现有弹簧秤存在下列缺点:

(1) 刻度太小, 作演示用时可见度差;

(2) 只能测拉力, 不能测压力;

(3) 没有记忆装置, 不能显示物体受变力的情况;

(4) 不能测量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

8.实验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篇八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在省“四配套工程”的爱抚下,農村小学也配备了大量小学科学课急需的实验教学器材,这对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质量,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必须注意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尽管见识少了些,但同样有喜欢尝试好奇性强的特点,所以我认为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器材,实施实验教学更应注意“科学”。

一、要巧妙指点,做好预设

在实验过程中,真正的探究不是教师帮学生预先设定好实验的步骤,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按照教师设定好的路线进行实验,而是要求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能自主探究。但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往往面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多种假设,无所适从,盲目实验,这就出现了不肯钻研,满足于一知半解,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因思维偏离方向而出现准确率较低的现象。怎样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众多的表面现象中寻找事物的本质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探究。

如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提出了声音可能是由于物体间碰撞、物体互相敲打、物体磨擦等原因产生的,当然,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些表象里面蕴含着物体振动这一实质性的原因,于是,我提出“不让物体互相碰撞敲打和磨擦时,观察有没有共同的现象”这一问题,学生经过进一步实验发现都没有振动现象,然后我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声音的产生可能和什么有关,最后再放手让学生研究振动能否产生声音,解决了面对多种解释如何决策的问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经历了“现象——问题——假设——验证——发现”的认识过程,在解决认知冲突中优化了思维品质,培养了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

二、要大胆地放手学生动手操作

在科学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激励与学生理解,又利于学生记忆。学生特别喜欢动手实验,虽然这种动手一开始并不是有目的、有成效的,但我们应允许学生动手,鼓励学生动手,激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促使他们将操作与思维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无意操作变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定向实验。学生充分在参与与探究,在探究中动脑。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地敲打、弹奏音叉、锣鼓、杨琴、皮筋等乐器与物体,使它们发出声音,并让学生边实验边寻找问题。学生在尽情地参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它们怎么会发出声音?”、“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一样?”、“怎样能发出好听的声音?”等等,学生兴致盎然,自觉参与,主动探究的意识就加强了。比如教学“滑轮”,要让学生动手去做,亲身去体验才能让学生去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的区别及各自的意义和作用。

三、要适当地拓展知识结构

《科学》学科的突出特点是与生活密切联系且实践性强。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注重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思维意境和自主的探究空间,但学生的探究并不是像科学家一样有一定的结果。对于儿童来说,培养其尊重事实的科学品质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探究本身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探索活动,只要他们的活动具有一定高度的探究性,其结果符不符合标准答案,并不是很重要的,对他们的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述的严密性,解释的科学性等,不必过分强求,因此,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尊重学生们通过实验得出来的事实,鼓励学生主动地去了解认识大自然,灵活地运用所学去探究、发现、创新。如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后,我组织了一个“小乐队”活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知识,自由组织乐队,比一比哪一组乐声最优美、最动听。结果学生创造出了多种乐器的组合,演奏出了一首首美妙的音乐。其中不乏有独到创新之处。这一活动,既促进了学生头脑中知识的融会贯通,巩固了实验能力,又拓展了思维空间,还锻炼了实践能力,更增强了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四、要利用课外活动充分培养学生兴趣

课外是课内的拓展,只有在课外充分去拓展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科学现象。比如对学生提出的科学问题“蜘蛛只吃活物吗?”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教师不必过多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亲身去做,去感受其中的奥妙。

课堂上学生出了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谜底是蜘蛛。这则谜语告诉我们,蜘蛛只捉活的东西。难道蜘蛛真的不吃死的东西吗?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我笑着不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纷纷来了兴致。后来从学生的观察日记中看到:第一天,我从墙角捉了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盒子里,在盒子上扎几个小洞,上面盖上玻璃。我又捡来一只苍蝇放进盒子。第二天,我来到盒子前观察,我看到死苍蝇还在原地,而盒子的角落多了一张网,蜘蛛安静的趴在网中央。我想:死苍蝇没被吃掉是因为网上呢?于是,我将死苍蝇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放在蜘蛛网上,可蜘蛛置之不理,一动不动。接着,我又用笔轻轻的触动蜘蛛网。咦?蜘蛛有反应了,开始向笔触动的地方爬。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蜘蛛也停了下来,一会儿就掉头往回走。我又用笔尖触动死苍蝇的身体,使网颤动,蜘蛛又掉头向这边爬来,我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下来。噢,我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从而捕食的。为了证实蜘蛛是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决定做进一步的实验。我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颤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大,蜘蛛匆匆的赶来了。等蜘蛛碰到苍蝇时,我就将笔收回。不一会儿,苍蝇就只剩空壳了。

这个实验证明,蜘蛛是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从而捕食的。大自然中,只有活的昆虫能使蜘蛛网颤动,所以蜘蛛只会吃会“动”的昆虫。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放”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快乐和牢固掌握知识。

上一篇:用“引导”造句下一篇:游龟峰小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