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52xueshu.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论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特色(10篇)

论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特色

2024-09-28

论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特色(10篇)

1.论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一

余光中先生散文的主张及特色

一、 散文主张

余光中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说:“现代散文要讲究弹性、密度与质料。”

弹性是对于各种语气能够兼容并蓄、融合无间的适应能力,以现代人的口语为节奏基础,在情境所需时,也不妨用一些欧化或文言文的句子,以及适时而出的方言或俚语,或是穿插典故。如《我的四个假想敌》中,“靓仔”和“叻仔”是粤语,这让读者更仿佛如临其境。在其他作品之中,余光中更不时会用年轻人经常在谈话时所用非正式、语法上可能也不正确的字句,也是同样的效果。而谈到欧化句法,就不得不提及文坛上采用的欧语书写方式,这曾经在文坛上掀起一股小小的浪潮。尽管至今许多学者对这种拗口的造句方式并不鼓励,许多教师也反对学生以此为学习榜样,但运用得宜者,却不得不承认紧凑的有机组织和伸缩自如的节奏是值得效法的技巧。

密度,与物理上所言之密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密度是在一定的篇幅中,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其中有几个主要的.方式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其一是运用文字的稠密,也就是利用一些特别精选的字眼,来达成特别的意境,像是“咽过多少州多少郡的空寂”;也可以透过时空的压缩和景象的映衬、重叠、交替,让意象变得繁复,例如“每次写到全台北都睡着,而李贺自唐朝醒来”;或是小孩学习作文经常被强调的,结构的首尾呼应,也能因为强化了文字对读者的印象,达成密度的增加。

余光中先生提及的第三个讲究点是质料,它指构成全篇散文的个别字词的品质。但一篇散文的质料只是写作散文的材料,配合弹性、密度的运用才会使文章显出光芒。能够借由刻意的培养达成进步的,还是密度和弹性,因为质料通常体现在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中,一旦人生经历有了大的转变,通常也容易在文字中显现出来。

二、 散文特色

中国意识:余光中从故乡来,仍带着故乡的记忆;余光中曾涵泳在中国古典文学之中,读过强调中国美的作品,加深他对故乡的美感;余光中从旧大陆漂到台湾,成长,又漂到新大陆的异域去,以致于经常会流露出对中国缠绵的情感,有时是直接的颂扬,有时是透过对其他文化未必是否定的非正面叙述来烘托明显的中国意识。

感觉性:散文虽由文字构成,但余光中不希望作品仅能够单纯由眼睛看到字,然后在脑海中构出图像,而希望透过人类本有的感官,具体地随着文字的描绘感生出似乎是真实在读者身边发生的感觉性。在《听听那冷雨》中,各种感官似乎完全地在感受着外在的变化,细心地带领我们去感觉那微妙又精准的意象。

幽默感:比喻和比拟在余先生的作品中也透露出不同凡响的新潮:富于变化,节奏感强,富于动态特征,完全颠覆传统静态比拟。余先生不满足于单纯的明喻,更欣赏用隐喻。一般状况下对家中的女性跟树木之间的比喻,通常是那莫名背了黑锅的红杏。可是在《我的四个假想敌》中,余光中先生跳脱出来,用树上的果子形容“余”家有女初长成已创新意,又摆脱果子的静态刻板印象,把它们描绘得活蹦乱跳,内神通外鬼,从而展现一个作品中常出现的特色――幽默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幽默感是让人会心一笑的娱弄笔法,而不是像一般默剧般滑稽愚蠢荒谬的可笑把戏。

2.论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二

1.1 民族地区环境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地域广袤、人口密度较小,分布情况广泛而复杂,而民族聚居又相对集中,导致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整体相对落后。同时,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经过千百年的繁衍变迁,少数民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以及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语言是文化的外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也因此极具多元化。

1.2 民语新闻事业的发展变迁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也因此获得了较大的发展。1949年11月1日,我国第一座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广播电台——延吉广播电台正式诞生。到了20世纪70年代,广播电视媒体在各民族地区悄然兴起并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后,民族语言新闻工作取得了空前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以新疆地区为例,人口在十万以上的少数民族,都有着本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很多广播电视台都拥有多个民族语言的频道[1]。以新疆电视台为例,目前就有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频道,每天的《新疆新闻联播》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三种语言同步播出。

2 民语新闻的内容与特色

民语新闻是基于少数民族而言的,它是以少数民族为报道对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不仅包括了发生在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中的新闻事件,也涵盖了国内外新闻中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民语新闻报道以体现友爱互助、增强民族团结为出发点,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具有新闻工作共同属性的同时,民语新闻又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及特殊性,其面对的受众群体是特定的少数民族,涉及到与少数民族相关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文化生活及宗教信仰等。因此,新闻的内容不仅要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满足民族文化心理,还应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注和喜好。合理地采用民族语言和图片,不仅能突出新闻的民族特色,还有助于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和美感。

3 民族地区民语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起步晚,底子薄

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起步较晚,与同行业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仅地域性闭塞、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且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新闻事业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市场规则的支配。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新闻产业空间相对狭小,市场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且新闻资源分散性较大,难以发挥出规模优势。

3.2 新闻人才缺乏,技术设备不足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队伍的整体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不愿选择回家乡工作,且优秀人才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进一步导致新闻人才的缺乏。同时,由于经费投入相对有限,技术设备单一、老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3.3 重复性报道多,资源共享不足

在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享有平等的使用权,很多报纸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新闻资源总量看似庞大,但重复性报道较多,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同时,一些群众由于只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其他民族文字的新闻信息难以发挥作用,新闻资源难以实现充分共享。形成了新闻信息的供需矛盾,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2]。

4 发展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建议与对策

4.1 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地域风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新闻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及方法。首先,要充分把握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树立民族工作意识,以避免出现政策或方向性的错误。同时,民语新闻工作还肩负着维护稳定、反对分裂、增进民族团结的重任,关系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其次,要善于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认识到差别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便于更好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4.2 突出民族特色,服务经济发展

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在报道中突出民族特色。有利于与被采访者近距离沟通,获取更多宝贵的新闻素材,更有助于增进民族感情[3]。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新闻报道中要向经济领域倾斜,集中力量用于反映和指导振兴民族经济的活动上。通过宣传党的经济政策,介绍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典型案例的引导,带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摘要: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的环境特点,介绍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事业的发展变迁,分析民语新闻的内容与特色。同时,找出当前民族地区新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语新闻工作,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索朗达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特点浅见[J].中国广播,2005(7).

[2]李洪林.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工作[J].科技传播,2014(12).

3.论俞平伯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三

俞平伯的散文以轻盈的笔调写景,丝毫不著痕迹,却氤氲一种“淡远轻微而渺茫”(《致亡者》序)的意境,写吃茶喝酒游山乐水之类的琐碎小事,借月色水景、疏林衰草、淡日小风抒发个人情思。语言精美典雅,讲究语言的声韵、节律,蕴含一种可诵可咏的音乐美感,讲究语言流动的宛转曲折,性灵回绕,体现文本语体的和谐与严谨,有意识地化常语为奇语,以更好地表现散文的诗情画意。阅读赏析这些美文,身心倍感愉悦。

一、追求词与词搭配的陌生感,遣词造句方面力避俗套。

首先是定语的使用。一般会用两字或四字形容词来修饰限制名词,而且不会堆积很多个,但必是字字珠玑,精妙绝伦。尤其是很多作定语的形容词都很奇诡、新颖,读起来相当别致。比如写景游记中会有,仪态万方的春光、欹斜宛转的游廊,明艳的凤仙花,黯然的同云,微薄的残影,千条万派活跃的流泉,清旷莹明的原野,清冷双绝的况味,酿雪的云,融雪的泥,伶俜摇摆的神气,冷峭的西山,红明的莲花飘流于银碧的夜波上,一丸鹅蛋似的月,被纤柔的云丝们簇拥上了一碧的遥天,灯影的历乱,波痕的皴皱,云气的奔驰等等,这些形容词的使用让平淡的句子顿时生辉,平常的风景颇有情致,简单的情感委婉隽永。

同样许多动词的运用也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思,比如《陶然亭的雪》中“我俯拾眠歌声里的温馨梦痕,减轻北风的尖冷,抚慰素雪的飘零”夹杂着些许对素雪的爱怜与抚慰。“我惆怅着夙愿的虚设。区区的愿原不妨孤负;然区区的愿亦未免孤负,则以外的岂不又可知了”则透露对北方冬雪的满足之饴。“微漾着,轻晕着的夜的风华”“动荡着有灯火的明姿”体现灯光在夜风中摇曳的幻丽多姿,宛若窈窕淑女流转的明眸。《雪晚归船》结尾一段中“京华的尘土早浮涌到眼下来,却借半日之闲,从湖山佳处偷得一场清睡”,其中“浮涌”一词既指太平洋的风涛初期的尘土,也道出京华世事多变,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偷”很传神地表现出作者于乱世中寻得一份恬淡的心境,陶醉于湖光山色中的智慧。

散文还特别擅长使用四字短语。汪曾祺曾谈到四字句的好处“四字短语可以把句与句之间的连词、介词甚至主语都省掉,把有转折、多层次的几件事情贯在一起,营造一种明快的节奏。”山互拥,孤月中天,上下莹澈,四顾空灵”“山桃妖娆,杏花娇怯,海棠柔媚,樱花韶秀”四字短语的连用使散文的语言大气磅礴,感情激荡汹涌,并且富于音律和节奏的美感。写景状物的四字短语多以主谓结构结合,通常是至少两个以上的四字短语连用。比如“四山环和,清溪萦回”“山河襟带城镇星罗”“柯岩幽秀炉峰俏丽”“寒露悲风重霜淡月”是散文语言简约、明净、精悍,丝毫没有拖沓之嫌。偶尔也会用联合短语,比如“漫天匝地,堆绮翦琼,委地盈枝”尽可能用最少的字词描写景物的性状。

句式灵活多变,骈散结合,长短参差,张驰错综,自然随意,没有一味铺陈的呆板句式,也没有“因为所以”、“由此可见”之类的理性推导,它总是随着自己的情感、意绪流走,显得灵动而富于活力。散文句式的参差错落,会使情感的表达曲折尽意,语言的情韵铿锵抑扬。“心头,宛转的凄怀;口内,徘徊的低唱”对仗美感孕育在古典意味中,淡淡的感伤幽怨借着朦胧的字眼委婉地倾诉出来。

二、熔文言、白话和书面语、口语于一炉,使得其语言典雅而富有文采,耐人咀嚼。

20世纪20年代白话文创作潮流势不可挡,俞平伯先生用白话文来抒写古典的情志,因为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也常借用文言词语和句法,略带古典文风,赋予文字新的生命力。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他可以模仿明人小品,甚至干脆用文言文撰写小品,名士味儿很浓,以旧格调自享”。《山阴五日记游》《雷峰塔考略》《阳台大觉寺》等文直接全文都用文言的句法,现代人读来略感文言的晦涩,但文中明显地呈现明代小品文的遗风。略举一例:“返舟,移舟十里,见绕门山石壁,过桥,桥有闸,泊舟东湖,为陶氏私业。潭水深明浓碧,石壁则黑白绀紫,如屏如墙,有千岩万壑之气,高松生其巅,杂树出其罅。山下回廊间馆,点缀不俗。绣球皎白,蔷薇娇红,与碧波互映。……洞名仙桃,舟行其中,石骨凌厉,高耸逼侧,幽清深窈,不类人间。”这几句读来就很有明代公安派和清代桐城派的风格,也有归有光《项脊轩志》的文风,真正古朴质感的语句脱去了语言装饰的外壳,喷涌而出的真情显示出散文语言的厚度和张力。

有时带有口语方言的语句,读来颇有绕口,但倍感亲切,如“枫叶也是红得不含糊的”“三尖形的大叶子响得萧萧瑟瑟,也就是响得希里而花拉”。《重过西园码头》中:“今天巴着明天,明天巴着明天的明天;可是----到底有几个明天呢?谁真知道喽!”“谁比方咱!不知来从何处去到那里,也不知道到底有多们长多们短,看起来似乎是一条花团锦簇的路,路上有高矮参差俊丑不一各式各样的人,非常拥挤。”再次经过西园码头,物是人非,今夕不同,怀念童年的纯真快乐,感慨生命已逝不可挽留,内心复杂矛盾的情感用口语表达的淋漓尽致。

三、多种修辞手法的共用,使情感表达力度委婉,富于雅致之美。

复辞与重叠的应用,增强了语调的和谐与散文的美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尤为明显。“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这么淡,那么淡的倩笑。”暗喻秦淮河夜色中的朦胧美,恬淡而幽静宜人。叠字叠词的运用,增加了散文语言活泼自然的韵味。由于叠字有一定的附加意味,描绘的色彩比较模糊,富于空间的层次感,不仅增加了语言音乐性,而且也增加了事物的形象感,使人感到委婉清畅、娓娓动听。AA 式、ABB 式、ABAB式、AABB式,多种多样形态的叠字点缀在字里行间,犹如镶嵌的宝石,熠熠生辉,给人视觉的美感。“累累的坟,弯弯的路,枝枝桠桠的树,高高低低的屋,都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危立在卷雪的北风之中。”简单的叠字为读者勾勒出冬天大地苍茫、一片萧瑟的景象,同时也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绪空间,来畅想色彩和场面。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中也随处可见,因为作者总是带着情感来娓娓道来生活琐事和游历美景,所以文字描绘的景物早已在不经意间着色了人的情感和色彩。“密匝匝的绮恨,逐老去的年华,已都如蜜饧似的融在流波的心窝里,连呜咽也将嫌它多事,更哪里论到哀嘶。”比喻、拟人和对比的兼用,使泛舟于秦淮河而忘却人生忧愁的愉悦心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西湖的夏是‘林下之风’,秦淮河的夏是‘闺房之秀’”一组对比,只需八字,妙笔添花,用风姿绰约和大家闺秀两种不同风格的美人来凸现西湖与秦淮河的迥异风貌,没有完全地投入情感是如何也琢磨出来的。“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缭绕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妩媚风韵,我们仿佛看见久锁深院的宫女依墙倾听长安街上的喧嚣人语、身在江湖的落魄才子提笔回望曾经的繁华,如梦似幻,扑朔迷离,启人遐思。

四、语言富有哲理,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依托,闪烁着人生思考的睿智火花。

俞先生的散文,既有诗的韵律雅致,又有散文的冲淡恬美,同时还兼有学者的理性与绵密,就像一杯陈年佳酿,源远悠长。文化人的情怀是不管经历什么世事沧桑,仍然可从传统中找到依托。俞平伯先生的散文在感喟思索时直接引用古诗,但更多的时候是巧妙地化用古典文人诗意的意象和思绪,不断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切换。《眠月》中比较典型:“碧天银月亘古如斯,陶潜李白所见,想起来未必和咱们的很不同,未来的陶潜李白如有所见也未必会是红玛瑙的玉皇御脸,泥金的兔儿爷面孔罢。”“即以我一人所见的月论,意缘心象境界的细微差别而变,站着看和坐着看和躺着看,躺着轻切地看和朦胧地看,朦胧中想看的看和不想看地看,皆不同,皆迥然不同。”不经意间着色古典意象,富于文化感,平中自有魅力。读过《前赤壁赋》大约不会忘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苏轼早已赋予清风明月变中不变的思辩色彩,今人在具体情境中对银月的朦胧与婉媚、人生的瞬间与永恒的再思考,使文章的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总之,俞平伯散文显现出现代小品文的性灵与光华,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同时又能与现代汉语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他的散文古典雅致、简约明净的语言特色。这种以人性的个人体验为主题中心的散文,与传统的文以载道区分开来,形成现代文学与大众精神恶的联系,是对传统贵族散文的挑战。

4.朱自清散文语言特色探究 篇四

【内容提要】: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在他的散文中能够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其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当然,这种人生适合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所以散文附着上了个人的浓厚色彩。从色彩上看,不同心境下的散文,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或为明丽,或为灰暗,也许就是先生的不同的人生际遇。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多样,用词灵活;景语为情语;朴素又创新;口语化程度高;深刻的阅历烙印;鲜明的个性特征等六个方面来论述他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关键词】:

多样朴素口语化个性特征

有人说,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节奏平缓刻板,抒情浅显啰嗦,技巧浅显平易,基调阴柔,缺少丈夫气慨”;有人说,先生的文章“交代过于平白直露,行文平起平落,欠缺吞吐开阔之气”,更有甚者云“(先生)抱其佛脚而大嚼其中三味,秉其衣钵而自以为得其嫡传”。而本人却认为先生的语言平实自然,清新质朴,富有柔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修辞多样,用词灵活

(一)叠字叠句,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先生是巧用叠词的高手。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让人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恰似一条水晶项链中嵌着一颗珠光宝气的蓝宝石,显得那般的光彩夺目,那般的非同凡响,那般的高雅尊贵。而将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了。“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悄悄”出门,“轻轻”进门,反映了作者不影响家人而放轻动作以及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让一字一句都令人回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二字,写出了雾的轻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散文《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叠词的运用。表现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从以上例子可看出,叠词的使用能令文句的准确性大大增强,勾勒事物不遗余力,并能丰富语句的内涵,使文章生色添彩。而在《春》中,先生用“悄悄”、“软绵绵、表现出早春时节春风的和畅之美;“软绵绵”给人轻柔温暖的质感;读起来悦耳动听,韵味无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读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令人拍案叫绝。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中富有特色的叠词使用,使他那精雕细琢的作品更添光彩,使他的作品的文学艺术形象更上一层楼。叠词不但把静态的景物写实了,而且把动态的实物写神了,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再三品味,词简意深。试问一下,没有朱自清先生妙笔生花的神来之笔,又怎能把一组组叠词运用得此般巧妙,此般恰如其分呢?

(二)比喻:它是人们说话和写作时使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先生在《山野掇拾》中说:观察的仔细,目的在于要从对象身上辨别出“新异的滋味”,从而取得“独得的秘密”;又说文章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平常身历之境,也有惊异之感”。因此,先生的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地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以新颖的设喻。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舞女的裙”,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当我读到此句时,自己心中那种长期对荷叶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痛苦豁然冰释。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相信其他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另外,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二、景语为情语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化景语为情语很高的艺术境界。应该说好的散文本身就是一首“诗”,抒情散文尤其如此。所谓“诗”,在散文中当指真挚浓郁的情感及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所谓“画”,在散文中即指作家精心结构、精心设色、精心描绘出来的生动景观。“诗”与“画”的和谐统一,集中表现在缘情作文,“文中有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先生是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其笔下的事物同样也充满感情。在长期的追求中,先生描写的造诣很深,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而秦淮河的夜景,那六朝脂粉气的遗迹,情景交融,真实而得体。在《绿》一文中,先生在极尽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之时,喜爱之情不可抑制,奔腾汹涌着倾泻于笔端,此时最能体现其感情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你”,一连用十多个“你”,便把他对绿的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升华感情的作用。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化比喻丰美,想超拔取胜,将自己内心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合盘托出,如水晶般纯洁通透,似骄阳般温暖人心,像清泉般沁人心田。

三、朴素又创新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比如,《背影》里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桔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看似平常,但在平常中孕育了深厚的父子情深,多少年了,无人超越,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类似的篇章还有很多,它们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有人说:“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这是先生散文的一大重要特点。正如李广田所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1]”。这在《荷塘月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早春晨曦,如夏日凉风,如晚秋山泉,如寒冬骄阳,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先生喜欢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四、口语化程度高

与一般的作家不同,先生是个对汉语颇有研究的作家,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他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记述口语体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又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于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基于对“求真化俗”审美目标的追求,先生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成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 [2]”,虽说仍系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一般作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他高出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他在好多散文中也采用外来句法,如某些复句,也选用古典词语,如某些叠词,但都以符合口语为准则,从中采取有效的表现形式。朱自清主张文章语言要象“行云流水”一般自然,他曾说:“文章如果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地,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这种谈话式的抒情方式,也正是他自己散文创作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一位著名散文评论家曾经说: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文字特色,就在于全写口语。试读他《给亡妇》里的一段文字:

后来你天天发烧,自己还以为南方带来的疟疾。一直瞒着我,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我渐渐有些奇怪,让大夫一瞧,这可糟了,你的一个肺已烂了一个大窟窿了!大夫劝你到西山去静养,你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钱,劝你在家里躺着,你也丢不下那份家务。越看越不行了,这才送你回去。明知凶多吉少,想不到只一个月功夫你就完了。这一段文字,全写的是口语,“谈的是家常话,倾诉、安慰,好象在灯下和家人喁喁细雨。是那样的一往情深。文字老老实实,自自然然,绝无一点矫揉处”。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同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写口语却是他创作的基本追求。即使他比较注重修辞,被人们认为“不怎么自然”的文字,如《匆匆》、《荷塘月色》、《春》等等,在优美中也含有朴素的风味,而无过分雕琢、涂饰之感,恰恰相反,以口语为基础的各种语言冶于一炉的文字,似乎更别有韵味;朴素常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足以沁人心脾,这就是他“不自然”的文章却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又说“自新文学运动以来,一般最大的缺陷是对于文学所用的语言缺乏研究和努力”,但是朱自清先生“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很可观”。先生的“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的艺术语言的建树方面,这是其散文创作的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也是他对现代散文美学的又一贡献。

五、富于变化的长短句、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看花》里“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六、鲜明的个性特征

首先,先生的全部思想感情、人格,表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了强烈的自尊意识,更是真实而具体,融情入景,极为成功。他用中国知识分了的传统气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先生的自尊,常常表现为在自我解剖中描画“思想感情中的争斗”,所以真实、诚恳,毫无矫作与伪饰。他敢于肯定思想中积极的东西,敢于否定思想中消极的东西,在肯定和否定,先生为了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这些,在他的文章当中都有体现。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其次,先生在强化自尊意识的同时,也强化着他的博爱意识。自尊是爱自己,博爱是爱他人。这些先生都盘托出自己一颗多棱的灵魂。

朱自清先生在创建我国民族风格的全新的白话文学中,以其开阔的想象和非凡的驾驭文字的功力所创建的“绘画的美”,对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作风也正影响着当代并将影响着未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去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先生的句子永远这么意味深长。是啊,燕子会再来,杨柳会再青,桃花也会再开,而聪明的我们也应该,并且一定会对先生的文章继续探究,并且发扬光大。

总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学习朱先生的散文,在欣赏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散文意境、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的同时,在取材方面、立意方面、结构方面等对于创新文章无疑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引文: [1]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A]第2页,开明书店,1951。[2]叶圣陶:《朱佩弦先生》[J]第267页,《中学生》,1948(9)。参考文献: 陈孝全 : 《朱自清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1年3月一版。廷敬理、徐行编写 :《朱自清散文》(上、中、下),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1994年8月一版。

5.论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五

散文阅读——赏析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语言赏析的角度。

2、掌握散文语言赏析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 :‚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因此——

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的走进了散文。散文语言的特点

1、散文语言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

2、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3、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

二、点击考纲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三、高考试题回顾:

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她只能活七小时》

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2012年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

请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古怪的重水》 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济南市一摸试题 《中年是不断进化的》(科普文)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潍坊市一摸试题 《美人如花隔云端》(科普文)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的语言特点。

(1)它包含了将近200种微观粒子并且描述了这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所有的 这些微观粒子都是由17种最基本的粒子由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的。

(2)希格斯玻色子犹如一个神话传说中的拥有无双美貌的女子,让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追求,却始终不能见得一面。

四、设问方式

1、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2、某处从语言上看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

3、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文章的语言艺术

4、某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典例回顾:

《中年是不断进化的》(科普文)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4分)学生答案展示1:

①每段的开头都有对该段的总结。使读者读起来更能清楚地了解文章内容。②多处使用‚证据表明‛,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例如‚现有证据表明:许多…‛,‚有关研究表明:一名儿童…‛

学生答案展示2:

①第三段采用自问自答的 形式,使文章内容更为通俗易懂。②采用举事例的方法,凸显文章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③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中年人的中心地位。

五、答题思路

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赏析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讨论交流,记下发现

原则: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1.从用词的角度:

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答:文中╳╳ 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寻找文段中有无使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答:文中使用了较多的叠音词(拟声词),如:╳╳,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2.从句式选用的角度: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短句,或者长短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短句,如╳╳,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整句,或者整散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整句,如╳╳,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使用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语言的灵动性增强。

3.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 判定文中有无使用某种修辞手法。

答: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设问、反问、反语)的修辞手法,如╳╳,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气势、增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

4.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典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方言口语)的特点,如╳╳。

5.从人称使用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如╳╳,使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抒情性。

六、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特点(一两个词即可);

第二步,举例分析(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 第三步,指出效果。

例 散文阅读:问语言特色

原文: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想那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刻,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纶巾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要悬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轻启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此境,醉了我是必然的。

本文的语言极富特色,请以第三自然段为例,进行赏析。(答出三点即可)①使用叠音词,如: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悠悠荡出,使语句 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用词)②使用长短句结合的句式,如:斜阳里……弄着清影,使语句错 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句式)

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梅花的疏枝……弄着清影‛,‚弄‛赋于 水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修辞)

④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如‚月落……对愁眠‛,增强了文采和诗意。

七、学以致用

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

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问题:这一段中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答案提示】运用了口语方言,质朴(自然,通俗);形象(活泼、生动)此答案太简略,请你根据总结出来的办法(答题三步骤)将答案完善一下。分析:这是一段对刘四爷性格介绍的文字,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特色主要体现在句式、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从句式角度看,这一语段多用短句;从手法使用的角度看,‚一脚蹬在天堂‛和‚一脚登在地狱‛构成对比;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看,‚土混混‛‚耍骨头‛等都是口语。所以在鉴赏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应紧扣句式、手法和语言风格的角度答题。【答案示例】

①划线部分运用了口语词。如‚土混混‛‚耍骨头‛‚紧一把儿‛‚松一步儿‛‚瞪眼‛‚摆弄‛等,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使文章质朴通俗。

②生动形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人被弄得迷迷糊糊比作‚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 ‛,写出了刘四爷的聪明善于调动。(杨慧敏)

巩固提高

2011年湖北卷《才子赵树理》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4分)【参考答案】

第①处:语言简洁,使用短句,用词生动。如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

第②处:语言流畅连贯,句式长短相间,用词传神。如用‚唱‛‚念‛‚拉‛‚走‛等一连串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 请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参考答案】

①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②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③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简洁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八、课堂小结:

1、注意考虑答案的角度。

风格:注意积累相关的术语。

用词:叠词、拟声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句式:长短、整散等。

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有的时候还要考虑语体色彩;对科普文来讲,还要考虑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 子、作比较)的运用。

2、答题模式: ① 概括特点(一两个词即可); ② 举例分析 ③ 指出效果。

3、赏析作品的语言特点,要建立一个知识体系

包括: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各种句式(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的作用,常考文体的语言特点,常用答题词语(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风格的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音韵、构图和结构之美,含蓄与直白,赋、比、兴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

表述方式:

1、抓角度(词语、修辞、含义、手法、其他)

2、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3、析作用(主旨、情感)常用答题词语

平实质朴,通俗自然

清新朴素,泥土气息(生活气息)华丽典雅,字字珠玑 含蓄隽永,富于感染力

幽默诙谐,寓庄于谐,夸张讽刺 音节铿锵,韵律和谐,节奏明快 准确鲜明, 生动形象 常见语言风格(特色)平实自然 形象生动 含蓄委婉 清新明快 洗炼简洁 绚丽飘逸 婉约细腻 旷达豪放 沉郁悲慨 幽默讽刺 整散结合 音韵和谐

《古怪的重水》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

①严谨。如第三段中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严谨地说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用。

②简明。如‚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句式短小,语言简洁明白。

③朴素。如‚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打这儿‛口语色彩浓重,读起来亲切自然。

④生动。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练习1 从语言特色的角度赏析下面画线的句子。(4分)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

(1)运用拟人的修辞的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2)运用对比的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从修辞的角度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夸张——能突出事物特征。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抒发了)……

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强调了……的思想感情。

常见答题形式:

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对比——能突出事物特征,给人以鲜明印象。

这个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反语—— ①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 ②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对偶——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概括力强。

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表现了……

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

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抒发了…… 设问——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

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设臵悬念)反问——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了…… 反复——突出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思想感情。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强烈地讽刺、否定了……,表达了(抒发了)作者……

6.余光中经典散文 篇六

有关余光中经典散文

西欧的夏天

旅客似乎是十分轻松的人,实际上却相当辛苦。旅客不用上班,却必须受时间的约束;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却必须受钱包的限制;爱去哪里就去哪里,却必须把几件行李蜗牛壳一般带在身上。旅客最可怕的恶梦,是钱和证件一起遗失,沦为来历不明的乞丐。旅客最难把握的东西,便是气候。

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旅客。从西班牙南端一直旅行到英国的北端,我经历了各样的气候,已经到了寒暑不侵的境界。此刻我正坐在中世纪达豪土古堡(DalhousieCastle)改装的旅馆里,为“隔海书”的读者写稿,刚刚黎明,湿灰灰的云下是苏格兰中部荒莽的林木,林外是隐隐的青山。晓寒袭人,我坐在厚达尺许的石墙里,穿了一件毛衣。如果要走下回旋长梯像走下古堡之肠,去坡下的野径漫步寻幽,还得披上一件够厚的外套。

从台湾的定义讲来,西欧几乎没有夏天。昼蝉夜蛙,汗流浃背,是台湾的夏天。在西欧的大城,例如巴黎和伦敦,七月中旬走在阳光下,只觉得温暧舒适,并不出汗。西欧的旅馆和汽车,例皆不备冷气,因为就算天热,也是几天就过去了,值不得为避暑费事。我在西班牙、法国、英国各地租车长途旅行,其车均无冷气,只能扇风。

巴黎的所谓夏天,像是台北的深夜,早晚上街,凉风袭时,一件毛衣还不足御寒。如果你走到塞纳河边,风力加上水气,更需要一件风衣才行。下午日暖,单衣便够,可是一走到楼影或树荫里,便嫌单衣太薄。地面如此,地下却又不同。巴黎的地车比纽约、伦敦、马德里的都好,却相当闷热,令人穿不住毛衣。所以地上地下,穿穿脱脱,也颇麻烦。七月在巴黎的街上,行人的衣装,从少女的背心短裤到老妪的厚大衣,四季都有。七月在巴黎,几乎天天都是晴天,有时一连数日碧空无云,入夜后天也不黑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巴黎附近无山,城中少见高楼,城北的蒙马特也只是一个矮丘,太阳要到九点半才落到地平线上,更显得昼长夜短,有用不完的下午。不过晴天也会突来霹雳:七月十四日法国国庆那天上午,密特朗总统在香热里榭大道主持阅兵盛典,就忽来一阵大雨,淋得总统和军乐队狼狈不堪。电视的观众看得见雨气之中,乐队长的指挥杖竟失手落地,连忙俯身拾起。

法国北部及中部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气候却有变化。巴黎北行一小时至卢昂,就觉得冷些;西南行二小时至露娃河中流,气候就暖得多,下午竟颇燠热,不过入夜就凉下来,星月异常皎洁。

再往南行入西班牙,气候就变得干暖。马德里在高台地的中央,七月的午间并不闷热,入夜甚至得穿毛衣。我在南部安达露西亚地区及阳光海岸(CostadelSol)开车,一路又干又热,枯黄的草原,干燥的石堆,大地像一块烙饼,摊在酷蓝的天穹之下,路旁的草丛常因干燥而起火,势颇惊人。可是那是干热,并不令人出汗,和台湾的湿闷不同。

英国则趋于另一极端,显得阴湿,气温也低。我在伦敦的河堤区住了三天,一直是阴天,下着间歇的毛毛雨。即使破晓时露一下朝暾,早餐后天色就阴沉下来了。我想英国人的灵魂都是雨蕈,撑开来就是一把黑伞。与我存走过滑铁卢桥,七月的河风吹来,水气阴阴,令人打一个寒噤,把毛衣的翻领拉起,真有点魂断蓝桥的意味了。我们开车北行,一路上经过塔尖如梦的牛津,城楼似幻的勒德洛(Ludlow),古桥野渡的蔡斯特(Chester),雨云始终罩在车顶,雨点在车窗上也未干过,消魂远游之情,不让陆游之过剑门。进入肯布瑞亚的湖区之后,遍地江湖,满空云雨,偶见天边绽出一角薄蓝,立刻便有更多的`灰云挟雨遮掩过来。真要怪华兹华斯的诗魂小气,不肯让我一窥他诗中的晴美湖光。从我一夕投宿的鹰头(Hawkshead)小店栈楼窗望出去,沿湖一带,树树含雨,山山带云,很想告诉格拉斯米教堂墓地里的诗翁,我国古代有一片云梦大泽,也出过一位水气逼人的诗宗。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八日

【拓展阅读】

余光中(1928-),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 ,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外 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 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 长。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xx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已出版诗文及译著共40 余种。

诗集

《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 乐》 《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余光中诗选》(1949 1981)、《隔水观音》、《春来 半岛》、《紫荆赋》、《梦与地理》、《安石榴》、《双人床》、《五行无阻》、《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 )。

散文集

《左手的缪思》、《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散文选》、《青青边愁》、《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隔水呼渡》、《日不落家》。

评论集

《掌上雨》、《分水岭上》、《从徐霞客到梵谷》、《井然有序》、《蓝墨水的下游》。

翻译作品

7.论《琵琶行》的散文化特色 篇七

【關键词】白居易 《琵琶行》 散文化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是我国音乐描写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表达技巧。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元和十一年(86)。当时作者被贬官在江州任司马。一年的江州生活使他对政治的腐败和吏治的黑暗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这年秋天,他在江边送客时遇到了长安故妓,这位富有艺术才华的琵琶女的悲惨身世,触动了他的心事,遂写下了这篇享誉千古的诗篇。诗中记叙了这位歌女的一生经历及其出色的技艺,对她年长色衰,从良嫁人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并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感情的共鸣中,抒发了被贬谪的苦闷和悲哀,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这首诗突出的成就就在叙事和描写方面,像一篇韵律性很强的写人散文,朴实浅近,形象生动。

第一,叙事和抒情的巧妙结合,是典型的散文笔法。在叙事的过程中渗透了对琵琶女的同情和真挚眷恋,既刻画了琵琶女的心理活动,也流露了自己的感情。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便把一个女子的迟疑,羞涩,难以忍受独守空船的寂寞和不便于外人见面的矛盾心理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了。又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沈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这些叙述都是人感到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体贴和理解。诗中穿插的景物描写也起到了渲染感情的作用。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头抓住了秋天特有的景物枫叶,荻花,使人感觉到秋天的萧瑟,清冷,渲染了送别时悲凉的感情基调。又如“绕船明月江水寒”书写琵琶女的孤独与寂寞。如“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通过写自己的居住环境,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凄凉。这都是诗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第二,《琵琶行》叙事详略得当,虚实的变化,脉络分明,也是散文化突出特点。诗中从秋月送客写起,由“举酒欲饮无管弦”引出琵琶女弹奏的乐曲,写的非常的简单,对音乐的描写只有“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很简略,并没有写音乐的美妙,但我们能从这一句中感受到音乐,侧面烘托了的美妙动听,而接下来,作者详尽的写了音乐的乐曲,区中的变化,弹奏的技巧,感情的起伏在音乐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接下来又是简单的交代和过渡,只用四句诗说明音乐效果和琵琶女的收弦拢拨、整理衣裳的动作。接下来琵琶女介绍自己的身世用了二十二句诗,详尽写了她年轻时在长安时的欢乐生活,紧接着诗人自述在浔阳的一年来的寂寞苦闷的生活。诗人感觉自己和琵琶女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于是有了第三次的演奏,诗人改用略写、虚写,只用“凄凄不似向前声”就交代了这次演奏的音乐,随即结束全诗。

另外,《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有其独到之处。对音乐的描写灵活自如:形象的比喻使诉诸听觉的过耳即逝的音乐有了立体的形象,活跃的生命和鲜明的色彩。乐曲本是听觉的艺术,作者发挥它丰富的想象力,把音乐与人们在自然界所熟悉的可见可听的美好事物联系起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听其音。作者对音乐的描写用了用了三种手法:首先是比喻,如他用一连串的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比喻音乐急切愉快的调子。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等日常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形象的描绘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其次《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用了听者和弹着的感情共鸣,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满座重闻皆掩泣”等等,其精彩之处,作者不是为写音乐而写音乐,描写音乐也是为了表现这个“情”字,乐为心声,乐曲的跌宕起伏,正是琵琶女感情的表述。诗人有着和琵琶女一样的心境,所以音乐中也有作者的情感,所以在音乐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作者的形象。再次,白居易不但写“有声”,他还写“无声”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来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效果,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我们常用“诗化的散文”来形容散文的优美,而《琵琶行》则可用“散文化的诗”来概括其朴实自然、描写生动的艺术风格。

8.散文阅读专题——余光中 篇八

1、本次阅读精选余光中散文,希望同学们学会通过关键词或题目入手,快速把握散文主题,了解余光中散文风格。

2、阅读时勿忘勾画圈点重点句子并做点评。

高三语文阅读资料——名家散文阅读

失 帽 记

余光中

①2008 年的世界有不少重大的变化,其间有得有失。这一年我自己年届八十,其间也得失互见:得者不少,难以细表,失者不多,却有一件难过至今。我失去了一顶帽子。

②去年12 月中旬,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为我八秩庆生,举办了书刊手稿展览,并邀我重回沙田去签书、演讲。现场相当热闹,用媒体流行的说法,就是所谓人气颇旺。联合书院更编印了一册精美的场刊,图文并茂地呈现我香港时期十一年,在学府与文坛的各种活动,题名《香港相思——余光中的文学生命》,在现场送给观众。

③演讲的听众多为学生,讲毕照例要签书,为了促使长龙蠕动得较快,签名也必须加速。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或者一句赠言,当然,日期也不能少。一粉丝在桌前索签,另一粉丝却在你椅后催你抬头、停笔、对准众多相机里的某一镜头,与他合影。笑容尚未收起,而夹缝之中又有第三只手伸来,要你放下一切,跟他“交手”。

④这时你必须全神贯注,以免出错。你想喝茶,却鞭长莫及。你想脱衣,却匀不出手。你内急己久,早应泄洪,却不容你抽身疾退。这时,你真难身外分身,来护笔、护表、护稿、扶杯。主办人焦待于漩涡之外,不知该纵容或呵止炒热了的粉丝。

⑤其实,那天听众之盛况不能算怎么拥挤,但也足以令我穷于应付,心神难专。等到曲终人散,又急于赶赴晚宴,不遑检视手提包及背袋,代提的主人又川流不息,始终无法定神查看。餐后走到户外,准备上车,天寒风起,需要戴帽,连忙逐袋寻找。这才发现,我的帽子不见了。

⑥事后几位主人回去现场,又向接送的车中寻找,都不见帽子踪影。我存①和我,夫妻俩像侦探,合力苦思,最后确见那帽子是在何时,何地,所以应该排除在某地、某时失去的可能,诸如此类过程。机场话别时,我仍不死心,还谆谆嘱咐,如果寻获,务必寄回高雄给我。半个月后,他们把我因“积重难返”而留下的奖牌、赠书、礼品等等寄到台湾。包裹层层解开,真相揭晓,那顶可怜的帽子,终于是丢定了。

⑦仅仅为了一顶帽子,无论有多贵或是多罕见,本来也不会令我如此大惊小怪。但是那顶帽子不是我买来的,也不是他人送的,而是我身为人子继承得来的。那是我父亲生前戴过的,后来成了他身后的遗物,我存整理时所发现,不忍径弃,就说动我且戴起来。果然正合我头,而且款式潇洒,毛色可亲,就一直戴下去了。

⑧那顶帽子呈扁楔形,前低后高,由后脑斜压向前额,有优雅的缓缓坡度,戴在我的头上,有欧洲名士的超逸,不止一次赢得研究所女弟子的青睐。但帽内的乾坤,只有我自知冷暖,天气愈寒,尤其风大,帽内就愈加温暖,仿佛父亲的手掌正护在我头上,掌心对着脑门。毕竟,同样的这一顶温暖曾经覆盖过父亲,如今移爱到我的头上,恩佑两代,不愧是父子相传的忠厚家臣。

⑨回顾自己的前半生,有幸集双亲之爱,才有今日之我。当年父亲爱我,应该不逊于母亲。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打过我,甚至也从未对我疾言厉色,所以绝非什么严父。不过父子之间始终也不亲热。小时他倒是常对我讲论圣贤之道,勉励我要立志立功。长夏的蝉声里,倒是有好几次父子俩坐在一起看书:他靠在躺椅上看《纲鉴易知录》,我坐在小竹凳上看《三国演义》。冬夜的桐油灯下,他更多次为我启蒙,苦口婆心引领我进入古文的世界,点醒了我的汉魄唐魂。张良啦,魏征啦,太史公啦,韩愈啦,都是他介绍我初识的。

⑩后来做父亲的渐渐老了,做儿子的长大了,各忙各的,父子交集不多。自中年起他就因关节病苦于脚痛,时发时歇,晚年更因青光眼近于失明。许多年来,父亲的病情与日常起居,幸有我存悉心照顾,并得我岳母操劳陪伴。身为他亲生的独子,我却未能经常省视侍疾,想到50 年前在台大医院的加护病房,母亲临终时的泪眼,谆谆叮嘱“爸爸你要好好照顾”,实在愧疚无已。父亲和母亲鹣鲽情深,是我前半生的幸福所赖。母亲逝于53 岁,长她十岁的父亲,尽管亲友屡来劝婚,却终不再娶,鳏夫的寂寞守了34 年,享年,还是忍年,97岁。

⑪可怜的老人,以风烛之年独承失明与痛风之苦,又不能看报看电视以遣忧,只有一架古董收音机喋喋为伴。暗淡的孤寂中,他能想些什么呢?除了亡妻和历历的或是渺渺的往事。除了独子为什么不常在身边。而即使在身边时,也从未陪他久聊一会儿,更从未握他的手或紧紧拥抱住他的病躯。

⑫长寿的代价,是沧桑。⑬所以在遗物之中竟还保有他常戴的帽子,无异是继承了最重要的遗产。父亲在世,我对他爱得不够,而孺慕耿耿也始终未能充分表达。想必他深心一定感到遗憾,而自他去后,我遗憾更多。幸而还留下这么一顶帽子,未随碑石俱冷,尚有余温,让我戴上,幻觉未尽的父子之情,并未告终,幻觉依靠这灵媒之介,犹可贯通阴阳,串连两代,一时还不致径将上一个戴帽人完全淡忘。这一份与父共帽的心情,说得高些,是感恩,说得重些,是赎罪。不幸,连最后的这一点凭借竟也都失去,令人悔恨。

⑭寒流来时,风势助威,我站在岁末的风中,倍加畏冷。对不起,父亲。对不起,母亲。

2009 年l 月28 日

【注】①我存:余光中之妻范我存。

1、第①段为什么从“2008年的世界有不少重大的变化”写起?(2分)2.从第②段到第⑥段,作者整整用了五段文字详写失帽原因及经过。对作者详写失帽经过的用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的题目是“失帽记 ”,作者详写失帽的原因和经过,与题目相应。B.详写签书现场,暗示若不是自己难以“身外分身”决不至于丢了帽子。C.第⑥段写作者由“不死心”到死心,进一步暗示了所失帽子的不寻常。D.作者详细地追忆往事,意在对当年青年学生盲目追星的行为提出批评。3.联系全文,说明第⑧段中“帽内的乾坤”的深刻含义。(3分)

4.第⑨段加点的写景文字(“长夏的蝉声里”和“冬夜的桐油灯”)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5.联系前文,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文章最后一段。(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催魂铃

余光中

⑴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铃声开始,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最吓人的,该是深夜空宅,万籁齐寂,正自杯弓蛇影之际,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像恐怖电影里那样。旧小说的所谓“催魂铃”,想来也不过如此了。王维的辋川别墅里,要是装了一架电话,他那些静绝清绝的五言绝句,只怕一句也吟不出了。电话,真是现代生活的催魂铃。

⑵古人鱼雁①往返,今人铃声相迫。鱼来雁去,一个回合短则旬月,长则经年,那天地似乎广阔许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那时如果已有电话,一个电话刘十九就来了,结果我们也就读不到这样的佳句了。

⑶而活在当世,催魂的铃声一响,没有人不条件反射地一跃而起,赶快去接,要是不接,它就跟你没了没完,那高亢而密集的声浪,锲而不舍,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

⑷我家的电话,像一切深入敌阵患在心腹的奸细,竟装在我的书房里,注定我一夕数惊,不,数十惊。四个女儿全长大了,连最小的一个竟也超过了“边城”里翠翠的年龄。每天晚上,面对书桌,正要开始我的文化活动,她们的男友们也 纷纷出动了。四个女儿加上一个太太,每人晚上四五个电话,催魂铃声便不绝于耳。

⑸绝望之余,不禁悠然怀古,想没有电话的时代,这世界多么单纯,家庭生活又多么安静,至少房门一关,外面的世界就闯不进来了。哪像现代人的家里,肘边永远伏着这么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那时候,要通消息,写信便是。比起电话来,书信的好处太多了。首先,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电话那么吵人。其次,书信有耐性和长性,收到时不必即拆即读,以后也可以随时展阅,从容观赏,不像电话那样即呼即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书信往还,中间有绿衣人作为缓冲,可以慢慢考虑,转肘的空间宽得多了。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谁也抗拒不了那催魂铃武断而坚持的命令,谁没有过从浴室里气急败坏地裸奔出来,一手提裤,一手去抢听筒的经历呢?

⑹电话动口,书信动手,其实写信更见君子之风。我觉得还是老派的书信既古典又浪漫:古人“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优雅形象不用说了,就连现代通信所见的邮差、邮筒、邮票、邮戳之类,也都有情有韵,动人心目。在高人雅士的手里,书信成了绝佳的作品,进则可以辉照一代文坛,退则可以怡悦二三知已,所以中国人说它是“心声之献酬”,西洋人说它是“最温柔的艺术”。但自电话普及以后,朋友之间要互酬心声,久已勤于动口而懒于动手,眼看这种温柔的艺术已经日渐没落了。电话来得快,消失得也快,不像文字可以永垂后世,向一代代的痴顽去求印证。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即使如徐志摩和郁达夫的多情,恐也难再。

⑺有人会说:“电话难道就一无好处吗?遇到急事,一通电话可以立刻解决。”这我当然承认。可是我也要问,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你可以用电话去救人,匪徒也可以用电话去害人,大家都快了,快,又有什么意义?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电话和电视的恢恢天网,使五洲七海千城万邑缩小成一个“地球村”,几十亿兆民都迫到你肘边成了近邻。人类愈“进步”,这大千世界便愈加缩小。

⑻野心勃勃的科学家认为,有一天我们甚至可能探访太阳以外的太阳。长空万古,渺渺星辉,让一切都保持点距离和神秘,可望而不可即,不是更有情吗?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吧,何必赶得嫦娥仙女都走投无路,如此“逼神太甚”呢?

⑼对无处不达的电话与关山阻隔的书信,我宁愿选择后者。在英文里,叫朋友打个电话来,是“给我一声铃”。催魂铃吗?不必了。不要给我一声铃,给我一封信吧。

(取材于余光中的同名散文)【注】①鱼雁:代指书信。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出自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刘十九,即刘禹锡。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电话的普及给作者带来诸多烦恼,相比之下,作者更喜欢单纯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B.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作者对此充满遗憾和无奈。

C.快节奏的生活也给匪徒的作案提供了方便,但他们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

D.作者对科学家探访遥远星球的设想难以认同,认为人类应与太空保持距离与神秘。

E.本文语言典雅而流畅,也不乏风趣幽默,尤其是几处比喻句的运用更是形象贴切。

2.联系全文,概括“催魂铃”的含意及作用。(7分)

3.第⑺段中说:“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现代生活的“快”的认识和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

《失 帽 记》 参考答案:

1、(2分)引出“我”的失帽故事(1分);将世界不少重大变化与失帽并提,暗示失去这顶帽子对自己影响很大,设置了悬念(1分)。(第二点如果回答出对“自己影响大”和“设置悬念”即可给2分)

2、(2分)D

3、(3分)帽子是父亲的遗物,恩佑两代(1分);在“我”心中象征着父爱的温暖,隐藏着感恩父亲、怀念父亲(1分)、愧对父亲的赎罪之情(1分)。

4、(4分)“长夏的蝉声里”和“冬夜的桐油灯下”两个场景交相辉映(或:抓住冬夏两个特定场景),让人印象深刻(1分);前者突出了炎炎夏日父子一起读书的宁静,后者突出了寒冷冬夜父亲教“我”读书的温暖,场面温馨(2分);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恩和怀念(此点必答,否则扣1分)。

5、(6分)从形式上看,末段以“倍加畏冷”与前文的“失帽”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2分);此处之“冷”,一语双关,既是天气之冷,也是内心的感受(此点和“内容”有交叉);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对不起”形成反复,后面的两个逗号,对“我”的情感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与前文“我”对父亲的歉疚以及母亲对“我”的嘱托呼应,卒章显志,语言朴素但意味深厚(答出“双关”、“直抒胸臆”、“反复”、“逗号”作用、指明“呼应”、“卒章显志”中的任意1点并 5 有相应的分析,给1分;答出两点并有相应分析,即可给2分)。(形式需考虑结构形式和语言形式,4分)

从内容上看,结尾所渲染的寒冷环境及内心感受(1分),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以及对父母的深深愧疚之情(只要答出“歉疚”即给1分)。

《催魂铃》参考答案:

1.(4分)B、C(B“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与原文“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不符,C“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于文无据)

2.(7分)

“催魂铃”的含义是:电话铃常常突然而至(1分,要点:“突然”),催人接听(1分,要点:“催人接听”),干扰了生活的宁静,令人惊恐不安(1分,要点:“干扰宁静”或“令人惊恐不安”)。

在文中的作用是:以“催魂铃”为题,醒目有趣,引起阅读兴趣(1分,要点:作为题目的作用);贯穿全文,首尾呼应,起到线索作用(1分,要点:结构作用);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电话铃声的厌恶(1分,要点:表达的情感);表现了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喧嚣浮躁的现象的批评(1分,要点:表达的主旨)。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3.(10分)

【评分参考】①作者态度解说2分。意思对即可。②联系现实生活谈感悟6分。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分析中肯,即可得满分。③语言表达2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大家知道散文的主旨是作者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主旨在作品中始终有统摄全篇的作用。高考试卷中不管以何种能力来命题,是不可能和这个“灵魂”脱离关系的。所以我们做任何一道题目前,都必须认真地阅读语段,把握语段的主旨,然后才开始答题,这样才能统观全篇、高屋建瓴,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整体理解”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比较有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呢?

一、品味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句是文章重要的语言单位。如果我们能对文中关键的语句进行深入地体察、细心地品味,了解它们的作用,就可以真正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是一个简捷可行,很具操作性的方法。那么哪些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呢?

首先是文中一些表示抒情,特别是议论的句子。

一般散文、记叙文都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如果文中出现一些抒情、议论的语句必然就会有它的特殊作用。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 图,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感情,就是用这些句子来表达,也就是来点明文章的中心。而且这种句子往往是精当的、要言不烦的、“画龙点睛”的,大家可千万轻视不得!我们可以在一边阅读时一边把这些语句都划出来,然后等全语段阅读完以后加以筛选和选择。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点明文章写作背景的句子、意在言外、含义丰富的句子,以及开头的总起句、结尾的总结句,每小节的起始句、文中的一些过渡句等。这些都是我们打开文章主旨这扇牌的钥匙。一般文章主旨有显隐直曲之分。即使主旨比较隐曲的文章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

二、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情、景、人、事、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文章写人记事离不开环境描写。精当的景物描写能烘托任务的性格和情感,能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某种特定气氛,自然也就能点出题意、揭示中心。

2、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

一篇文章,不论其篇幅长短,也不论是写一人一事或多人多事,都有一条贯穿文章的线索,找到文章的线索,便可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而领会作品主题。

3、抓住详略处理把握文章的主旨。

文章中的详略处理总是服从于文章的主旨的。和主旨密切有关的人、事物则要细致地刻画、详尽地描写、竭尽铺陈之能事,反之则可从略处理,一笔带过。记叙文中的详略处理正隐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指向。所以抓住了详略处理,也是把握文章主旨的一条有效途径。

【资料助读】

1、余光中其人

余光中,闽南人,一九二八年生于南京。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诗文兼擅,并营评论与翻译。多次获文学大奖。风格屡经蜕变,出书四十种,影响深远。他的散文,阳刚与阴柔并工,知性与感性并济,文言与白话交融。梁实秋言:“余光中右手写涛,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楼肇明称余光中是“第一个揭橥变革五四现代散文的旗帜”,其散文“气势宏大,语言犹如阅兵方阵,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

2、余光中散文的主题

余光中散文作品的主题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余光中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在《听听那冷雨》中他这么写道:“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雨季?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富有诗意的语言,深挚的情感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确具魅力。

3、余光中散文的艺术风格

余光中的散文雍容华贵,含蓄而文雅。他深厚的学养使他的散文平添了文雅和从容,他真淳的赤子之心,又使他的文章充溢着深厚悠远的情感魅力。文章写得典雅、细腻,极富诗情画意。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但他的才情却于繁复的意象、诗化的意境和充沛的容量中显现出来。他的散文语言精致、准确而富有神韵。再联想起他那著名的文化乡愁、中国想象,在他身上我们俨然看到了一位文化大家的风范。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9.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篇九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收在《踪迹》(诗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中。纵观朱自清一生的散文创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论,都在真诚地“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个侧面”(朱自清《背影·序》),体现他作为“大时代一名小卒”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生”的特色。他的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描写社会人生的散文。这类散文通过对社会人生片断的描写叙述,揭露控诉了旧中国社会的丑恶、黑暗与罪恶,反映作家对时代、社会、人生的直接关注与思考,表现出知识分子的正义与良知。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通过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被廉价拍卖这一血淋淋的现实,作者怀着悲愤和同情,向罪恶的“钱世界”提出控诉。《航船中的文明》通过航船中男女分座的旧习俗,揭露抨击了所谓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落后与愚昧,对所谓的精神文明进行了辛辣的嘲讽。《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写作者从一个西洋小孩高傲凶恶的一瞥中,看到了一部缩印着的近百年的中国外交史,感受到民族歧视的屈辱,产生了迫切的国家之念,觉悟到自己民族被践踏的现实与历史根源,从而揭示出“反对帝国主义的欺凌,反对种族歧视”的深刻主题。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执政府大屠杀记》,该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揭露了段祺瑞执政府有预谋、有组织地屠杀爱国群众的血腥罪行,为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留下了详尽的珍贵记录,并启示人们向反动政府讨还血债。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重在明理,富有理趣。常常是缘事而论,将叙事和议论结合起来,把矛头指向旧的社会制度、社会习俗和反动军阀,幽默诙谐中藏有批判的锋芒,表明作者坚定厚实的民主主义思想。第二类是描写个人家庭生活的散文。这类反映作者个人家庭悲欢离合的散文写得真切感人,准确地勾勒了当时社会阴影笼罩下小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各个侧面,写出了真挚的父子之爱、夫妻之情、朋友之谊,揭示了生活重压下知识分子的困苦与挣扎。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作者通过对父亲给儿子送行情景的叙述,表现了人间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文章以事写情,把具体事件的描述同深沉的抒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亲自送子上车,给儿子拣定座位,千叮万嘱,亲自爬过铁道月台为儿子买桔子等情景,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和儿子对父亲刻骨铭心的思念。全篇没有一字褒贬人生,但从父亲的失业、老境的凄凉颓唐、家庭的衰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灰暗的人生和悲凉的世态所含的愤意。《择偶记》、《给亡妇》、《儿女》等篇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旧式婚姻枷锁下青年男女的无限酸辛,对亡妻武钟谦的歉疚怀念之情及小知识分子“只为家贫成聚散”的窘苦处境。这类散文重在叙事,情意真切,形象生动。通过叙事描写、议论的有机交融,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诚恳醇厚的美感。第三类是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这类散文在朱自清的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有许多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作品,几十年来魅力长存,经久不衰。这类散文重在写景抒情,创造优美的意境,体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充分显示出作者善描写的艺术才能。这类散文更重要的价值是作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注入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情愫,微妙地流露了他内在的思绪和生活情趣,这种流露时隐时现,需读者花费一番工夫去寻觅,从中可约略感觉出作者的思想脉搏。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借对南京秦淮河景物风情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一些矛盾看法,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灵与肉、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含蓄地表现了“五四”退潮后身处黑暗现实下作者复杂迷茫的心情。《荷塘月色》则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传达出“心里颇不宁静”的情思,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不甘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又感济世无方的苦闷心境。《春》、《绿》等篇则显示了作者极思奋进有为、热爱生命、追求光明、憧憬未来的激情。由此可以看出,朱自清笔下的景物总是同现实人生的喜忧苦乐联系在一起,从中可以捕捉到五四时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艰难选择的复杂心灵历程。从以上三类散文中可以看出,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一名重要成员,朱自清始终正视现实,不忘为人生创作的使命。朱自清认为文艺的力量就在于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仁智之见,是在读者”。所以无论是朴素动人的《背影》,还是明净淡雅的《荷塘月色》,以及委婉真挚的《儿女》,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正直、爱国,不满黑暗现实,具备高度文化修养的个性特点,和作为早期诗人的满腔激情。

10.论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十

王克楠的“意识流”散文的第一个特点在于充分借用诗歌的意象,并对这些意象作了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把物象、生活事件的现实与超现实的进行有机结合,因而有效地拓展了散文的空间。超现实主义并不是无视现实,现实一直是母体。

王克楠的意识流散文是将物象、生活事件的“现实”与有机联系的超现实的有机结合,这样做的结果是要照顾读者的阅读,让读者找到进入核心的渠道。可以说,王克楠是具备这样的发散能力的,在一篇不长的散文里,海阔天空地信马由缰,但是还是有根的,就像是放风筝,风筝飞得再高,也是有风筝线牵引着,这条风筝线绳就是——现实。如读《好的故事躺在记忆里》就是一条求知的心理流动线……岁月里的故事,河流是一个意象,回忆顺着童年到少年发散开来,里面有对生命的认识,对死亡的认识,最后把自己视作一种自然界的物体,融入河流。《在春天的天空放羊》更是把现实和超现实的有机结合进行到一个极致,天空就是天空,在天空不可能放羊的,但是,王克楠创造了一个可以实现这个幻想语境,使得读者无法不相信在天空是可以放羊的。

他的意识流散文从来不拒绝生活里的矛盾,从来不为了唯美而唯美,甚至有故意营造矛盾体的倾向。如在《好的故事躺在记忆里》这篇散文中,“刀子”和“好的故事”形成了两个尖锐对立的意象,“好的故事”在这个散文文本里,意味着好的故事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在任何时代下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刀子”这个意象指暴力,支持暴力的女教师怎样了呢?“我的穿粉红色毛衣的女教师卧轨自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她不是鼓励我们要成为刀子吗?成为一个大刀片向敌人的脑袋砍去,她怎么到了车轮的下面呢?是想把自己轧成刀片吗?”这已经抵达极致了。蒲公英是平常的植物,但是在王克楠的整体语境里就有了新的意义,散文就是有这样的魔力的,这就看作者怎样营造语境了。笔者认为“蒲公英”象征了纯真的童年时代。正如文中叙述的,“蒲公英会长出一个小球球的东西,小球会长出绒毛毛,白色的,绒毛毛越来越长,飘飘欲仙。”作者揭示了少年时代的生活环境,“学校把我们原来的课本都没收了,一律换为短小精悍的《毛主席语

录》,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读来怪怪的,也像是一片片的刀子。”这样的不动声色的批判更有力量。

《好的故事躺在记忆里》甚至还引进了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化元素,想来,王克楠一定对鲁迅《好的故事》刻在了骨头里,因此,就有了这篇对理想的新的解读,好的故事是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状态只可以仰望而不可能抵达的,在王克楠这篇意识流散文里,整体上表达的是一种无奈和悲观,这是许多读过他的这篇散文的读者没有读出来的。如“她不理我,一跳一跳地,跳进一行文字里不见了。我想钻进文字里找她,进不去,我太大,文字太小。鲁迅先生还是了解我的,他撇了撇一字胡子笑了笑”,这一节非常出神入化,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难的。《在春天的天空放羊》里引用了泰戈尔这个元素,引入了博爱的崇高,春天的浓浓的氛围包裹住了这个元素,春天的氛围是真实的,真实的春天里演化了在天空放羊的情结。羊,本身也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和平和爱。

任何人都无法逃离自己的童年生活,无法逃离自己的成长的历程,可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文章的生成过程,伟大的作家是这样,不太伟大的作家也是这样的。王克楠许多散文都无法逃离北方的一条普通的城中村的巷子,无法离开那里的老街道和老街坊,在那种温馨的氛围里,他感受着来自民间的朴实的文化,因此逐渐形成自己的朴实无华的写作风格,进入了意识流写作状态后,他依然无法忘怀那条巷子,因此写了《掌纹里的北方巷子》,在这篇散文中,“巷子”由实而虚了,成为了一种描摹中国的意象。他在尽力醒悟巷子文化,对巷子文化的解读应该是这篇散文的特点:一是肯定了平民文化,二是揭示了封建皇帝的统治的基础,三是巷子是保护弱者的,四是单元楼文化和巷子文化之间进行了比较。在王克楠近期的五篇意识流散文里,这篇散文的意识流特点最弱,可能是一旦接近作者最柔软的地方,就无法以虚写实了,于是干脆实话实说了。如文章的结尾“成年以后,我有了使命感,我要努力奋斗,走出邯郸,走出巷子,至于自己奋斗到怎样的高度,暂时还不清晰,但我大约知道抵达的高度一定会连接巷子里的地气,我抵达的那个地方会比庸常的生活高一些,但定然比虚无的光彩陆离的荣耀要低。”结尾很经典,有诗意。

浓浓的童年情结,使得王克楠写了一系列的童年作品,《月光里的少年》就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绮丽,超自然的想象和现实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童年情结和爱情情结互相交错。善于抓细节,永远是他的特点,少年时代的“推铁环”是他挥之不去的心影,铁环带来一系列的辛酸的故事,带来了他和弟弟的童稚的矛盾,“树林里,除了树,树叶,青草,还有月亮。”构成了他的审美系统不可缺少的元素。小树林是孩子的世界,小树林外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作者无意正面去批判那场劫难,但是通过穿红裙子的少女的眼泪和离失,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愤懑。《我和天井里的女人》是逼近小说的散文,疏密相间,且又柔和细致,是非常有耐心的叙事方式,写的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段奇遇,颇似神话的奇遇,正是从正面表达了世界的神秘,表达了人类的智力无法解析许多神秘的事件。神秘的事件内涵里有真善美,文本里的“神秘的女人”不是人类的对立物,总是帮助作者逃离尴尬。更为重要的是,神秘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文革,文革里的扭曲的人性和神秘女人的善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致因为过去写实,这篇散文的语感把握不如《月光里的少年》。

nlc202309022202

物象和事件是一般的散文所无法躲避的,可是在意识流散文里就会得到弱化,王克楠的意识流散文也是这样,存在着物象和事件,但还是弱化了。如他的新作《老街依稀》,虽然文中的“老街”经过了作者的典型化处理,“在许多游人看来,这是成语一条街,这条街是中国的成语街,街道上的每个物象都可以组合成中国的成语”,但是整体的叙述是梦幻的,是断断续续地出现了电影的蒙太奇的,通过了场景的漫漶,去让读者远距离地扫描这条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的街道,扫描生育了秦始皇和“将相和”的街道……扫描而且解构,用了很大的力气去还原真相,去逼近真相,去给读者提供真正的精神食粮。超现实和现实相结合,也贯穿在他的意识流散文《生命蓝》中,不过这篇散文飞的更高,更远,是以整个人类的真善美的底色来展开叙述的,这篇意识流铺得很开,读者在朦朦胧胧中领略意识流模糊美学的特质。蓝是生命、情感、审美……也涉及社会及

人的精神世界。

王克楠的意识流散文中的意象,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虚实相结合,使他的散文极富张力,一切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都被打通了。人与神,人与鱼,天与地,生与死,万事万物的边界消匿退隐到文字背后。在神秘的意识潜流中,魂魄被浸得湿淋淋的,神不知鬼不觉打开了所有感官,迎接魔咒般飘荡的字符……这样的杂糅在他的意识流散文里比比皆是,不再赘言。

王克楠意识流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努力贴近生活的真实和心理的真实。何为真实?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 第六则中说过:“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的“真”不是关系到客体,而是关系到主体,主体的感受、情感、情绪之真。外物的真实只是表面的真,心灵思想的真才是真。

通过阅读王克楠的意识流散文,研究为什么他暂时“抛弃”轻车熟路的散文写作路子,而在中年转身呢?这是一次危险的转身,就如他所生活的邯郸有过“邯郸学步”的成语,弄不好,新的散文形式没有把握好,原来的散文路子也忘记了。通过文本来分析,王克楠之所以走向这条危险的创作道路,是由于他在几十年时间内追求生活的“真”决定的,没有“真”,就消失了他的立足之地。通过他的一些随笔和论坛留言可以看出来,人到中年的他,正在极力做两件事情,一件是对三十年前的那场浩劫对民族心理造成的伤害进行解剖,还民族文化一个清白。二是对当下烟尘勃勃的商业文化进行解析,解析出哪些是属于文化的,哪些是属于非文化的,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毒瘤。这两件事情都是非常难做的,绝非一人独战可以完成的,但是,人活着需要一点精神,他有些像堂吉诃德一般做着他几乎难于完成的事情。

对于一个人来说,活得真一点,很难,对于散文来说,写的真一点更难。“真”是一个高度,需要不断地亦步亦趋地接近,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有时候是艰苦的决死的努力。笔者解读他的近期五篇意识流散文,《村庄消失》是写对崭新的新世界的秩序的瞻望的。《老街依稀》是筛选旧时光里的金子的。《掌纹里的北方巷子》是解读民间文化的价值的。《好故事躺在记忆里》是揭示理想化生活被摧残的过程的。《生命蓝》阐释了具有终极意义的美是高不可攀的。五篇散文五个角度,每个角度都逼近生活“真”,无论是客体,还是主体的。这个过程是由此岸走向彼岸的,许多作者在这个行走的过程中容易走偏,其中之一就是容易空发议论。王克楠的意识流散文,是由艺术形象作为支撑的。时而也有警句出现,但是只是点缀,是自然的飘出来,而不是刻意为之。他把铜号变成了一支动听的横笛,反而更增添了他散文的阳刚之美。值得一提的是,从属于他个人行为的“五篇散文”之后,又写了五篇意识流散文,可以说是巩固了他的审美系统。即是《在春天的天空里放羊》《城市消失》《月光里少年》《天井里的女人》《箩筐里的兰姨》,这五篇散文坚定了他对意识流散文可以承受更深刻社会主题的想法,从技巧上也日臻成熟。

散文的深处既是抒情的,也是矛盾和挣扎的,每个写作者都要面临小我和大我的矛盾,没有小我的追询的姿态,就可能失去习惯上的“真实”,没有大我,散文就可能写成自我欣赏的自慰作品了。为了研究王克楠的意识流散文,笔者去了几个网站看跟评,发现他散文的“画面感强”,给读者造成极大的视觉的冲击。其实,造成冲击的应该是综合的感觉,包括触觉,包括味觉,包括“第六感觉”,这些感觉的元素应该是综合的。感觉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个——逼近真实。王克楠作为一个有欣赏和评论能力的写者,他对生活画面后的真的“文化意义”一直是孜孜以求的,在他的意识流散文里,保持的姿态是低的,是追寻的,是探究的,不是强加于人的,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从他的散文里读到自己所需要的一部分精神的东西。《在春天的天空里放羊》《城市消失》在西部作家论坛发表后,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从中得到了启发以及艺术享受。

仅仅从画面来看,王克楠意识流散文里的画面感确实是比较强,而且画面大部分是静止的和趋向静止的,因为静止的东西更接近美,接近“终极”。如《好故事躺在记忆里》,这篇散文乍看散

乱无章,细品醇厚凝重,文本的五大段像是五幅油画,组成一个巨大的场景,传递出记忆里的好故事,让人感受到作者强大的精神力量。比如物象的集中,“小桥、流水、河里的鸭子、河边洗衣服的女子以及这些的综合的朦胧印象。”我在永年老城看过这样的图景的。再比如记忆里的美好,“我是有过一条河的。这条河的名字大约叫沁河,必须有定语——“大约”,因为现在写到我笔下的河,已经不是小时候的那条河了。那条河离我家房子很近,可以说是贴着我家的房子走的,叮叮咚咚的,水很清澈,水里有青草,有小鱼、青蛙、蝌蚪,还有水鬼。”这篇散文贯穿社会背景、自然风貌和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作者侃侃而谈,生活的画面如梦如幻,逐渐涌现出了意境,涌现出来对人性深邃的透视。如果说《好的故事》是王克楠在意识流散文方面初步尝试的话,《在春天的天空里放羊》比《好的故事》就自然多了,而且散文元素也单纯多了,整个文本呈现一种流动的美。

nlc202309022202

王克楠的意识流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有意无意地贴近了陌生化的效果。据专家考证,“陌生化”是从俄国传来的,是形式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国的现代诗创作首先从中吸取了营养。所谓陌生化,是指在内容上和艺术表达形式(文本)上违反司空见惯的东西,以情思和形式的全新表达,唤醒潜藏在读者心中的美好,或者当头一棒,惊醒读者的愚钝(颇似启蒙主义)。王克楠是一个对自己的创作状态有控制力的人,他为陈洪金写过《散文的陌生化以及印象主义》文本评论,对散文的陌生化效果是肯定的。

笔者认为陌生化也可以作为一种写作策略,在文本里把生活的镜头拉远,因此就有了艺术表达的空间,让日常生活和艺术拉开距离,多远的距离呢?不远不近正好吧。王克楠意识流散文的本身就有把生活陌生化的功能,潜意识里的生活和经过分析判断作假的生活是绝对不同的。如《村庄消失》不仅仅是写大拆迁运动里村庄的消失,如《老街依稀》不仅仅是用来怀旧的,是通过怀旧来呈现生活的一种“意义”,《掌纹里的北方巷子》也不是生活里的巷子的再现等等。说到王克楠散文的陌生化,来自新疆的写者帕蒂古丽说:“这些熟悉的东西,是怎么被克楠的文字陌生化的呢?视角恐怕是关键,还有时间的倒错,意识和记忆的穿插,明明在场的作者,仿佛是个局外人。”视角确实是重要的,在此,凌驾于视角之上的还是意识的流动,流动起来了,许多真实的东西就可以呈现了,司空见惯的东西就有了点石成金的价值。这种点石成金的效果,在《城市消失》里是有呈现的,结尾处那个龙化石的消失,非常耐人寻味的。

笔者惊讶地发现,王克楠是那种纯粹先锋的作家,是能设法将传统的散文理念稀释化为自己的武器的,比如他为了抵达陌生化的散文效果,十分在意散文在场并追求非典型化的“典型化”,这就是说,把主体的感受扩大到最大,把现象的图景感受细微到最佳。作家谢宝光说:“《村庄消失》是相对过去的,从形式到内质确实具备了更多陌生和异化的气质。一切艺术的进步都是建立在背叛和重建的基础上,他的这种努力值得尊敬。”王克楠营造的散文的基本语境是属于个体的而不是公众的,但是同时公开透明,让不同的读者都可以进去阅读。远离公众是为了更好的赢得公众,贴近“这一个”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大众,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不是那种固执地只用一种写作手法写作的作家,既用意识流手法,也用传统的手法写,如《大地物语》《一棵芦苇的思索》写的很扎实,是根扎在大地上的散文,其中《大地物语》已经在《西部作家》发表。他的另一部分激愤一些的散文,如《苟活者》《十万汉奸》发在论坛上,也激起强烈的反响。

对于意识流散文的创作来说,身体的在场是艰难的。王克楠的意识流散文有没有虚构呢?肯定是有的,但是他的虚构不是刻意的,是在不得不出现时才出现的。他还是极力遵循散文要写“我亲自经历的”这个原则的,亲自经历,有身体的在场,也有精神的在场,二者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王克楠调动了“时空跳跃”“时空穿插”等手段来扩大作品容量,这样的手段在传统散文里是不可思议的,但在意识流散文里就流畅自如了,读者相信“这样的事情一定发生过”,因此散文的在场性就不容置疑了。比较典型的是《城市消失》,从文本上看,绝对写的是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当时作者小,并没有在地震现场,但是

在文本里,他把自己“虚构”为一个革委会主任的司机,从一个司机的眼睛里看到了地震发生的过程,以及从司机看到的怪异里,感受到人和大自然关系的极度紧张。

为了强化散文文本里的文化意义,王克楠先生有意无意地把自己营造的散文场景“典型化”,为了减少典型化带来的恶果,他又努力地营造“这一个”,把散文的基本语境做到是属于个体的而不是公众的。笔者猜想,王克楠写作是有母体的,是贴着大地的,即使是写意识流散文,根还是扎在大地上的,也就是说,他的散文都是他经历的事件,至少是刻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的情结。作家张国太对王克楠意识流散文的评价是:“陌生化,异质感,混杂,反差,获得一种巨大的冲击力。”笔者不知道王克楠写作意识流散文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主题先行”的情况,但是他的脑袋里肯定是有“意义”这样的元件的,一旦进入了写作状态,这样先于现象存在的理念肯定是要起作用的,但是王克楠没有顺着理念写,而是顺着自然的脉络推进散文,这样的姿态确实保证了他实现了散文的“这一个”,也就是说实现了散文的个性。

王克楠意识流散文的第四个特点是在理性和非理性的纠结中理性散文的基本的主体的走向。意识流散文里的“意识”颇似现代派诗歌里的意象,意象是现代诗最基本的元素,意象是飘逸的,具有突然性、偶然性、随意性的特点,但是意象进入了语境,就进入了多向化的选择,意象在语境的温床上,从内部受孕,怀胎,生产。正如布莱克所说:“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进了这个特殊语境,就等于进了一个神奇的艺术宫殿。比较典型的是就是《天井里的女人》,这个荒诞的女人是无法考证的,荒诞的女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与一个小孩子发生的故事,令人深思。再就是《城市消失》,大地震前种种特殊的兆头,并没有引起行政管理者的注意和提醒市民预防,以至于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生活的偶然和文本的偶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构成了生活和创作的千姿百态。

王克楠的意识散文非常注重整体氛围的一致性,小的矛盾纠葛要服从大的氛围和大的意识流动走向,无法决定小河流去哪里,大河去哪里,大致上还是知道的。他的散文立体化强,发散“分子”相互作用,几乎每个物象在特殊的现场都有自己的位置以及相应的多元化意义。他可以将非理性化的意识融化到散文的叙述里了,并且不动声色。散文表达上的不动声色不仅仅是一种态度和修养,更是一种自信和能力。他的早期散文《巷子里的阳光》《下午的荷》都是收敛和沉着的,后来写的《墙》《回归于羊》更是含着明净一般的静谧,展现人性深处的亮。他开始介入意识流散文写作后,有些散文是动的,有些散文依然安静,如《好故事躺在记忆里》《在春天的天空放羊》虽然表面上五彩缤纷,内心是十分安静的。

nlc202309022202

世界的非理性,即是世界的荒诞性。如何对待荒诞,是对作家的考验。很多作家迷恋荒诞,把荒诞推到了极致,带来了审美上的硬伤,而王克楠意识流散文却非常注意躲避这样的硬伤,努力在本来模糊、矛盾的意识流中理出一条尽量清晰的线索,用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内在世界的丰富和易于变化,使得文本里的意识流既有源头,也有不同的码头和港湾。他有一点刻意沿着水路播撒和升华的人本精神。他写散文常常努力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是潜意识领域中去,用非理性去打量当下世界的所谓“理性”,从中发现荒诞并且一剑封喉。

意识流散文里的意识也不是随意的,那种认为意识流散文可以随便乱写的说法,是对意识流散文的严重的误读,需要进行拨乱反正。意识流散文是淡化结构的,但是王克楠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尊重结构,努力做到让读者读得懂。怎样让读者读得懂呢?就要做到外在的主要线索清晰,如《村庄消失》写了村庄的消失的过程。《老街依稀》写了真实的对老街道的回忆。《掌纹里的北方巷子》更是弱化了意象,村庄是北方人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所。《好故事躺在记忆里》是通过记忆呈现好的故事的。《生命蓝》从整体上分析是抽象的,但是蓝色的象征是通俗的,是易懂的。《城市消失》写的是真实发生过的地震,《月光里的少年》是作者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即使是《在春天的天空放羊》,里面的油菜花开的场景几乎近于写生。

自然物象和生活物象是相对于主体而存在的,在意识流散文里很重要,主体与客体需要不停地碰撞,可以天人合一、物我一体,也可以天人相悖、物我两分。人的潜意识是有限,也可以是无限的,超越现实景象可以通过意识无限的能动性来表达。王克楠意识流散文中的意识跳跃,呈现给读者的是对世界理解的深层意识。一旦进入了这个层次,文本中的“我”不再对人说话了,而是对器物,对景物说话了,景物和器物都有自己的特质和品格,在王克楠意识流散文里是得到充分的尊重的,成为散文里的有机组成部分。

王克楠意识流散文第五个特点是综合运用反讽、暗喻、象征和黑色幽默等西方现代派写作手段,在此,值得提出的是,王克楠是一个全面的写手,他不仅仅写散文,也写小说和诗歌,这就构成了他的散文写作和其他散文作者的区别。在散文语言的使用上,在解构生活的态度上,在适当地运用情节和虚构上,他有一定的优势。在他的意识流散文创作中,他往往凭借一个小小的意象,就用堂吉诃德的精神去与庞然大物的世界来对抗。他的文学想象力是上佳的,通过朦胧的主观感受、闪现的印象、飘忽的幻觉去完成对某种奥秘的揭示,可以在语境的天地自由地驰骋,描绘出自己在某时某地某个特定的情景之下的流动着的意识,由朦胧去表现清澈,由不确定去表现理想和终极。

依然用他的《老街依稀》作例子,这篇散文里的“艾克药房的传人”可以理解为传统的文化。再如“我还梦到过秦始皇嬴政就在城隍庙不远处的一座有白色石头的房间里出生,那天,并没有什么奇异的祥瑞。”作者就这样就把历史人物的拔高神奇解构了,无论是谁,都是普通人,不要玩玄的。作者在解构的同时,尝试进行揭示,“少年嬴政在老街筒子的青砖墙壁上涂鸦了很多的刀枪剑戟,这些稚气的线条都成了钢铁一般的现实,他用暴力统一了中国,成为焚书坑儒的第一人;在他的身后,有许多皇帝都学会了这一手。”散文叙述到这里,就产生了强烈地反讽效果,读者联系中国的封建历史和近代历史,就会莞尔一笑。还有《月光里的少年》里河堤上打造长矛的情景,暗喻着民族的自我残杀。《城市消失》里的结尾,龙化石的消失,暗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削弱,需要后代人着力寻找和重建。

利用景物和场地之间的反差,可以营造出幽默,王克楠显然是擅长此道的,比如《村庄消失》中的一个幽默细节,作品中的“我”给远方的老婆说:“你千万把身体弄好,把我们的孩子生出来,生一男一女,女的让她长大了当伊丽莎白,男的长大了让他当秦始皇。”“没有肉吃,我们就吃蔬菜,没有蔬菜吃,我们就喝西北风,没有西北风,我们就在居委会门前排队登记救济,每个月总会有200元至300元不等。”这样的叙述不仅仅幽默,而且充满了对百姓生活的贴心贴肺的关怀。在他的散文里还出现了许多的正话反说运用,如《好故事躺在记忆里》的“女教师总是教导我们,要做好孩子,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对女性有感觉的人,害怕她们手里的刀子,包括女教师给我们的刀子。”这样的近乎“零情绪”的不带任何倾向的叙述,实际上已经对特殊年代戕害青少年的教育进行了鞭挞。这样的幽默还出现在《城市消失》里,司机和革委会主任的对话,“六字真言”的默祷,等等。

王克楠的散文着力融汇中西散文的长处,竭力为中国当下散文百花园增添新的文本。但是他也面临着意识流散文写作的艰险。这样的考验来自受众的阅读习惯不认可,来自一些意识流作家写作的随意性,来自对西方写作手法的囫囵吞枣,等等。作家谢宝光说过:“类似尝试的危险在于,易于在语言先行中拖散精神内核。”但笔者认为,意识流散文写作既要克服意识流散文的写作的随意性,也不要忽视了意识流创作自身的特点,把非理性化的意识流理性化,把意识流创作条理化和单纯化,这就反而使得意识流创作失去了原有的特点,即失去了意识流在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矛盾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征。总之,笔者认为王克楠人到中年而在写作方法上转身是有自信的表现,他业已创作出的意识流散文文本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上一篇:个人业务总结 杨湾下一篇:名著伴我成长的演讲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