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第三课要点

2024-10-01

思想品德第三课要点(精选9篇)

1.思想品德第三课要点 篇一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世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教学设想:用身边的变化,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感染学生,产生共鸣,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授课过程

导入:可用录音机播放《走进新时代》“继往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我们要肩负“开创未来”的责任,而要真正肩负这一重任,就必须全面了解我们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等。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板书)

(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大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同时,“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活动1(p32):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所起的作用——经济上:中国进出口强劲带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希望。政治上:朝核六方会谈;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g20峰会等。文体上: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韩文化交流年,29届奥运会等。

2、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 活动2(p33):(1)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那些差距?(答:人口素质低,企业竞争力不强;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科技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完善等。)

※问题1:如何正确认识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①取得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

②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和平、合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③存在的差距:我中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④面临形势: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

活动3:举例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见33页下)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让学生阅读p34上材料,同时让学生从自己家庭房屋、车辆、电视、手机等拥有的情况来说明这种变化。让一学生朗读p34下中的相关链接)

1、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板书)

①原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举例:发达国家与我国人均国民平均收入)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举例:发达国家与我国人民受教育的程度与状况)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板书)①含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还不发达。

②初级阶段起始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1950-2050),到本世纪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板书)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面对这样的主要矛盾,怎么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即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呢?

4、国家的根本任务(板书)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明确了我们应走什么样的路?应干什么样的事?)

※问题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答: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在: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初级阶段的特征:不发达。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各个方面。③初级阶段的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④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⑤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⑥初级阶段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三)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板书)

活动4:阅读p35下中的图片并思考后面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我们国家的经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七大:200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重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共产党的成立到十七大的召开,我们国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都是与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那么,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与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它凝结了几代中共领导人民实践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和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师简单介绍:(1)三个代表的含义: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①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表现。②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③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问题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②原因:a回顾改革开放历史,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b这个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列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c当今世界和我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小结:略。课后作业:

1、如何正确认识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见高效速练》p7第二课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富裕起来,国家强大起来)

2、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那些差距

(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

1、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2、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家的根本任务

(三)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板书)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与进步的根本原因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地位,改革的实质和目标;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抽象思维和归纳,能够理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与分析,明确改革、发展与稳定和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及有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树立坚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本路线及的核心内容(重点)

2、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重、难点)

教学方法:图表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春联作为国粹,它融人了百姓的真情实感。下面是部分春联的内容: 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感谢邓小平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富国强民小康社会开盛世,指路导航党的路线照中华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

活动1(p37):讨论美好生活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教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

(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共正确领导和好方针政策;只有社会主义国、才能发展中国;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板书):——“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在基本路线的内容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主体是全国各族人民,一个中心是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途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认栩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问题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什么?其制定的依据和核心内容各是什么?

(答:①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②制定的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其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问题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认栩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活动2:阅读教材p38中的材料,思考:(1)为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人民生活好起来之后,看到祖国日益繁荣昌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党的艰苦奋斗史及蕴涵其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民族精神也有了更为自觉和深刻的理解,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之情。)(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请结合红色旅游的作用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①p38下上;②从不断发展的红色旅游中,可以体会出广大群众对党史,党的传统和革命精神,创新精神等的深刻领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信心;更好地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板书)(在学生课前对自己家庭改革开放前与后的状况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双边合作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国力会强大,人民得实惠,社会保安定,国际地位会提高,民族精神会增强。)

问题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1)原因:①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 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 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③ 党的基本路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板书)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3、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板书)

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问题6: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必,才能总全局,保证经济的蓬勃发展。)课后作业: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什么?其制定的依据和核心内容各是什么?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4、如何理改革开放和重要性?

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6、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 板书设计: 党的基本路线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

2、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3、基本路线制定的出发点或根本目的

4、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最终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在日常行动中自觉做到“三个尊重”;从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难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我国历史、时事中有关民族融合、发展的材料,并引导他们关注当今国际社会的民族问题。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探究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提示学生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并尽可能做好ppt课件:

1、收集并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体会歌曲中表达的生活情感。

2、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重点关注“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

3、分小组结合所学历史、地理知识,收集反映我国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学习的史实;分小组收集个别国家和极少数分裂分子企图利用民族问题分裂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相关材料。

4、当今国际社会涉及种族冲突、国家解体的事件,并思考这些事件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教学过程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活动1(p41):少数民族歌曲和少数民族舞蹈导入新课。还可以阅读教材p41上的图,回答其中的问题。

(答:①邮票上的民族分别是蒙古族、鄂温克族、藏族、维吾尔族。②汉、蒙古、回,峨、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服、仇、舍、高山、拉枯、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伍佬、羌、布朗、撒拉、毛南、化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南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路巴、基诺。③例如,朝鲜族,风俗习惯等略。)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① 我国有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②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疆域辽阔的大地上,历经几千年的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国的民族面貌; ③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活动2(p42):阅读教材p42上的表格并完成填空

(答:各民族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民族平等,团结和繁荣(阅读教材上的相关链接。再从法律的角度加以阐述)活动3: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答:关心少数民族同学,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注意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和他们一起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等。)

2、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从两幅图案入手,了解并体会祖国统一及“一国两制”)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板书)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用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的制度的事例,来说明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板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①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这一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

②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意义:“一国两制”的提出,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问题4: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这说明了什么?(答:这说明:①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活动4:你是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的?请说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

(答:它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国和思乡之情及期盼祖国统一的美好心愿;由此可感受到实现祖国的最终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更是每个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板书):一国两制

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板书)

问题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栩国宪全统一的具体方式是什么?(答: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②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洲.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什么样的基本政治制度?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做到维护民族团结?

3、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4、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这说明了什么?

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栩国宪全统一的具体方式是什么?

板书设计: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2.思想品德第三课要点 篇二

【知识与技能】掌握设置背景色和笔的颜色的两种方法;学会给封闭的图形填充颜色的命令 (Fill) ;会利用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多彩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绘制彩色的Logo图形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每节课绘制多彩的图形, 让学生感受到Logo语言的魅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及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设置背景色和笔的颜色 (setbg setpc命令) 。

三、教学难点

给封闭的图形填充颜色 (fill命令) 。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练习制作黑白的小旗子、用笔记下表现比较好的同学。

师:同学们请将电脑返回桌面, 打开Logo程序。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 老师这里有两幅用Logo绘制的图形, 请同学们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形)

生:回答。

师:怎样绘制小红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Logo命令训练营 (二) , 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绘制小红旗了, 你们可要认真学习呀!

板书:三Logo命令训练营 (二)

(二) 探究实践

师:“请同学们和同桌交流, 找一找设置画笔颜色和背景色的方法。”

1.设置背景色和笔的颜色

生交流。

师:你发现了几种设置画笔颜色和背景色的方法?

学生演示。

(1) 利用工具栏中的背景色和画笔色按钮。

(2) Setbg设置背景颜色Setpc设置画笔颜色”

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将背景色设为黄色, 画笔的颜色设为红色。

师:接下来, 同学们按照12页的要求画出一面小旗。画得快的同学, 一定要主动帮助一下慢的同学。

2.画小旗

生练习绘制彩色的旗子。

师巡视辅导。

师:完成的同学可以帮帮你的同桌。 (体现小组合作)

学生演示: (老师提出明确要求, 第一步输入什么命令, 第二步输入什么命令。)

师:接下来, 同学们画出一面小旗。

师:接下来, 同学们给小旗填上红色。

3.给旗子填充颜色

学生动手操作。

师巡视辅导。

学生演示。

师:板书FILL命令。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给旗子填充上了颜色, 在使用填色命令时, 你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生:无法填充颜色, 颜色填充了整个屏幕。……

师: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填色时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填色时位于图形内部;必须落笔;填充的颜色必须是图形边框的颜色。

师:下面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 给大家演示演示。

生讲解 (演示)

师总结。

师:我们已经给小旗涂上颜色了, 想不想画一些其他图形, 那我们先来清屏吧。

师: (学生跟着输入) CLEAN CS DRAW CT (逐个输入, 强调功能。)

(三) 大显身手

练习:

指挥小海龟绘制红色的正方形并涂色。

指挥小海龟绘制一个背景色为黄色的蓝色三角形并涂色。

(学生作品展示)

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彩色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

师:谁来说说这幅作品好在哪里, 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学生互评)

教师鼓励:你真是个优秀的海龟指挥家!

(四) 总结。

师:总结。

师:同学们马上就要下课了, 同学们在课下能将16页的彩色的小房子画好之后发给我.

出示邮箱。

3.思想品德第三课要点 篇三

课题:九年级第三课 笑对生活

编号:13班级:姓名:学号:

【考点及知识能力要求】

对战胜挫折、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等话题要注意联系身边的人与事,加深理解,把握基本知识,努力由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品质。

【导学过程】

一、自主落实考点

1.人生难免有挫折★★P33-36

(1)挫折的含义、产生原因P33、3

4(2)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P3

5(3)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挫折畏惧和不重视P36

2.战胜挫折开拓进取★★★P40-44

(1)我们该如何面对挫折?P36

(2)挫折与创新的关系P4

2(3)勇于创新的重要意义。P42-44

(4)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你认为国家、学校和中学生分别应怎么做?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③加大对教育、科技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④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 课;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④多组织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的活动; 等活动;③敢于对书本知识质疑;④勤于思考、勤于动手,提高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发展创造性思维;⑥进行研究性学习;⑦不怕挫折和失败;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敢于善于创新。

三、误区点拨

1.勇于创新的重要意义,要注意区别个人创新和国家、民族创新;八年级下册科教兴国侧重谈科技创新,此处从战胜挫折角度谈创新。

2.如何对待创新,个人的表态(或建议)和国家民族的要注意角度区别。

四、拓展延伸

(一)考查视角

本课的创新考点是中考的重点之一。考查一般侧重两方面,一是说理(即为什么要创新;二是导行(即怎么做?也有提建议谈措施等),关于创新的时政链接材料也很多。另一个考点关于战胜挫折,今年能级要求有提高,考查可侧重于如何面对挫折(态度、方法等)

(二)知识贯通

本课的考点中,关于战胜挫折的方法、态度可以结合保持乐观心态、磨砺坚强意志来谈。

(三)热点追踪

材料:1.2010年8月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2.2010年8月26日上午,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并创造了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的纪录。这也标志着我国继美、法、俄、日之后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3.于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

4.“高邮好人”---高邮一中学生“玻璃少年”吕桢亚身残志坚,顽强拼搏,与挫折抗争的典型事迹;

5.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区人民抗击灾害,战胜挫折,重建家园的材料。

点拨:1-3可能结合我国的科技现状、基本国情、战略、国策等来考查,以阅读思考分析为主要考查方式。这方面的导行可从青少年个人的角度;国家民族的角度;创新的建议等设问。4-5战胜挫折方法,乐观的心态等。

五、典题精析

1.【2010年湖北孝感市】今年1月21日以来,富士康集团出现了十多起员工自杀式“坠楼”事件。人们在追问富士康究竟怎么了的同时,也分析了这些人“想不开”的原因:高强度的工作,员工之间缺少交流,个人情感受挫等。如果你是一个小心理医生,为富士康员工提出既科学又合理的建议是()

①用积极的生活态度调控情绪②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③学会与工友交流来释放工作压力④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缓解生活压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2009年德州市】小张等三位同学是某校九年级(1)班的学生,他们喜欢课余时间在一起看一些科普书籍,讨论问题,进行科技制作,参加实践活动。最近,他们申报的科技制作项目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事例告诉我们()①创新就在我们身边②青少年要注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多读科普书籍是创新的唯一途径

④青少年只能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制作,不可能有大的发明创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第一题用众所周知的新闻热点做题面来考查战胜挫折的方法,第二题以身边人的事例来考查创新知识点。首先要阅读分析材料所涉及的是教材中哪部分考点,其次有关建议类和结论类的考题,在审选项时一要注意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二要切合考点,不要“跑题”。所以第一题选D,第二题选A)

3.“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二号”发射圆满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中国航天航空科技事业近年来连创佳绩,喜讯连连,你有什么感受?

(3)在实际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解析:命题人以一材多问的形式,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开放性很强,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多角度发散,在践行方面要做到知行合一。参考答案(1)“嫦娥二号”发射圆满成功,极大的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2)我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中国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3)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将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六、拓展训练

(一)选择题

1.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人生难免有挫折②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③要直面挫折,不畏不惧④要挫而不折,勇敢地战胜挫折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2.某企业职工李某和王某,因企业改革而下岗。李某理解企业的决心,心情平静,下岗后办起了一小吃店,生意兴隆,收入比在职职工还多。而王某认为是企业领导对他不公,从此一蹶不振,只靠社会救济维持生活。这说明()

A.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就不会有挫折B.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定会有挫折

C.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同,结果不同D.挫折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3.屈原为谗言所害,被贬官放逐,造就了他一代文豪;蒲松龄科举失意,埋头收集整理民间传说故事,创作出《聊斋志异》。这些事例说明()①挫折孕育着成功②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 ③挫折能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进取精神④挫折越多越好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说过,今后将努力建设100个左右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稳定的主攻方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从中扶持20个左右能够引领国内外学科发展的优秀队伍。下列观点与材料相符的是()①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②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提高我国科技实力的唯一途径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2010年6月14日至15日,铁道部在青岛市组织召开了高速列车再创新工作会议。我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就,高速列车总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今天,我国已能跑出35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这是因为()

A.创新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B.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创新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D.创新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6.从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间,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共计67次,成功61次,6次失败或部分失败,发射成功率为91%,在1994~1996年间曾一度几次发射失败。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经过一系列质量整顿和技术创新后终于打了个翻身仗。自1996年10月到目前已连续25次发射成功,这在世界卫星发射界也是不多见的,我国已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这一事例告诉我们()①创新是国家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②挫折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 ③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④一个没有创新精神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

(1)材料透视:材料一表明了什么?

(2)释疑解惑:为什么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

(3)政策再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必须贯彻什么方针和实施什么战略?

8.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深刻理解挫折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九年级(1)班学生决定举办一次专题辩论会。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

(1)拟定此次活动的主要步骤。

(2)为此次活动拟定一个辩题。

(3)明确正方和反方的的观点。

4.思想品德第三课要点 篇四

一、教学目标

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懂得基本国情是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教学难点:基本国情是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三、教学方法

讨论、归纳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自己家庭成员的美好愿望如何实现为切入口,引入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1)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板书)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制定这一路线的根本依据是什么?)(2)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板书)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举例:建国时期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3)基本路线制定的出发点或根本目的(板书)

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而可以看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先进性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基本路线的内容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主体是全国各族人民,一个中心是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途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4)、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教材组图中与学生一起得出: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果,并且都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一种体现。)(如何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先请同学们看P38页第一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要地位”这段话,然而以家乡、地区、祖国近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加以证明,从而得出:)

①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板书),答案见P38页第一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中的两个基本点,那么:)②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板书)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体朗读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副板书)(指导学生从书本中寻找,教师分析)A、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C、如果……都是……

(告诉学生):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彩色副板书)④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或强国之路(彩色副板书)(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不是全盘推翻,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可用一些通俗的谚语来进行鲜明的对比说明.)(彩色副板书)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比不可少的条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可以历史的史实来证实,也可以用国外象越南等一些地区的现状作比较.)

2、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板书)(在学生课前对自己家庭20年前与后的状况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双边合作探究,得出一个结论:)(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国力会强大,人民得实惠,社会保安定,国际地位会提高,民族精神会增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从课本的相关知识连接入手,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板书)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同图片和邓小平同志的话结合教材最后一节内容进行小结这一课时的内容。)③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六、课堂反馈:

七、课后练习:

基础训练

八、板书设计

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基本路线的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思想品德第三课要点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内容及其影响;通过了解董仲舒及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通过比较黄老之学与董仲舒儒学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代社会由黄老之学占主导地位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状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与思想是紧密项链的,对一种思想的评价要考虑到它与整个社会背景的关系。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老之学的基本特征;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难点:西汉统治思想的演化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 导入

儒家思想的发展: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时期不断发展——秦朝时遭到打击——汉初逐渐恢复——汉武帝时成为正统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关于黄老之学】

⊙ 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 源于:道家,但对道家思想又有所改造

⊙ 特征:以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并吸收了阴阳、儒、法、名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成分而形成的理论。

⊙ 是汉初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对人民少干扰,所谓 “纵民之欲 ”, “与民休息 ”,“顺民之情 ”,“顺流而与民更始 ” 1.兴起的原因

①汉初,社会经济困难,百废待兴(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②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重税、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的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2.盛行的时间和地位

盛行的时间从汉初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

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思想界居于支配地位。

3.具体内容(特点)

黄帝和老子的学说,包括治身(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

①从来源上讲,基础是早期的道家理论;在道、法为主的同时,又兼采阴阳家、儒家、法家的思想,可以说具有兼采众家的特点 ②其主要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有为,无为就是一种作为,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作为,是在政治上少作为的办法缓和社会矛盾。在哲学上它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4.对西汉社会的影响和之后地位的衰落

黄老之学作为西汉初年的一种有效的过渡学说,其作用: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政权,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弊端: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汉初统治者实行的是“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政策,中央的丞相、地方的郡守、王国的诸侯权力很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央集权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构成了对最高统治者的严重威胁。如:汉文帝时淮南王刘长骄淫逾制,汉景帝时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与中央政权对立等。)

5.黄老之学由盛转衰的原因:

主观上: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需要

【解释】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汉的国力强大,统治者特别是汉武帝不再安于“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放任状态,希望对内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反击匈奴,建立强势国家。

客观上: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汉武帝时,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的儒家学说,开始受到统治者青睐。

★教材小字部分补充了景、武帝时期黄老学派与儒家学派的争论,展现了这一过程的激烈与残酷★ 【过渡】既然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西汉初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汉武帝时,黄老之学会被新儒学所取代呢?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1.背景(结合黄老之衰落的原因作简单介绍)①诸侯问题尚未解决,威胁中央

【材料】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 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②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豪强势大

【材料】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横,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史记·平准书》 ③匈奴威胁仍未解除 【材料】“军臣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略甚众而去„„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史记·匈奴列传》 ④经济发展,国力日盛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董仲舒的新儒的内容)

(1)体系构成:先秦儒学并不是新儒学的唯一来源,新儒学是汉朝董仲舒以《公羊春秋》(宣扬大一统思想)为基础,吸收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有思想体系。

(2)主要内容:①“天人感应”——是新儒学的基础(目的和作用: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A、君权神授论:人君受命于天,对人间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迎合了当时汉武帝专制集权政治需要。

B、天谴论: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祸(如地震、冰雹等)进行警告。所以,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统治才能长久。C、影响:“天人感应”的学说,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有碍于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但是,它的君权神授的思想赋予了君主崇高的权威,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也包含了限制君权,维护统治阶级长远利益的目的。

②“春秋大一统”(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 ③“三纲五常”

【目的】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思考】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1、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法家、黄老之学、阴阳家等思想

2、天人观:“敬鬼神而远之”----“天人感应” 政治主张:“民贵君轻”----“尊君卑臣”

汉代经学把先秦儒学神学化了,虽然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但有碍于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禁锢思想发展。

归纳总结:儒家思想的发展线索

• 春秋时期:产生 • 战国后期:发展

• 秦朝时候:遭受打击 • 西汉初年:不受重视

• 汉武帝以后:正统思想、地位独尊 3.影响

①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②从文化史上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插图《授业图》介绍了汉代经学的发展 积极:(1)政治上:①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②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2)思想上:儒家思想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确立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消极:①儒学的独尊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后世科技文化的发展。

②儒学成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工具,将专制集权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③儒家思想主张“人治” 与强调以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的法治观是格格不入的。儒家思想是建立现代司法理念的最主要的思想障碍。

课后探究

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从思想内涵来看,汉儒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的思想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6.第三课 家乡美 篇六

教材分析

1.歌曲《故乡是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敬仰的圣地。而生长在北京的人们则对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城市更具有深厚的感情。《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正是倾吐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土怀恋的情绪。歌曲既描述了北京古城的传统景物(如天坛、北海、芦沟桥等),也展现了现代都市的风貌(如高楼大厦、旋转厅、电子街的机房等)。但歌曲更以最普通而又最富代表性的事物——四合院和油条、豆浆、家常饼,来触发积淀于心中的乡情,使人感到情真意切,朴实而贴近生活。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剧和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赋予了歌曲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含三个乐句,各句中的节奏都先紧后松,在长音上加入伴奏,这正是戏曲音乐的特点。前两句的旋律平稳,第三乐句句幅扩展,音调先抑后扬,以五度大跳将旋律推到“”的长音上,以激动的感情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

第二部分速度增快,节奏紧凑,以念白式的音调、节奏,唱出了北京的古迹新貌。在唱到最能勾起乡情的事物——“四合院”、“家常饼”时,旋律在较低的音区中平稳舒畅,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但尾句在半拍休止后作五度跳进,使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喷涌而出。

最后一部分的音乐、歌词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但节奏扩展一倍,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对故乡北京的深情厚爱。

声乐演唱形式

独唱: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

齐唱:指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轮唱:由两个以上的声部演唱同一个曲调,但不是同时开始,而是先后相距若干拍子进入。

重唱:指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其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领唱:一唱众和(齐唱或合唱)的演唱形式。因独唱部分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领唱形式常见于民间的集体劳动歌曲(如号子、秧歌)中。

合唱: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一乐曲。可分为同声(纯粹是男声、女声或童声)、混声(男女声混合)两类;又根据声部的多少再分为女声二部合唱、男声三部合唱等。最常见者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声四部合唱。合唱常辅以乐器伴奏。纯粹由人声演唱而无乐器伴奏者,称“无伴奏合唱”。

2.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这首歌曲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土的热爱,更寄寓了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崇敬。在优美深情的歌声中,展现了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为人民守卫国土的精神风貌。

歌曲的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乐段。前乐段的四个乐句句式为3+3+4+4(小节),均为八分休止的弱起,使四个乐句承接紧密,欲止不能,一气呵成,表达了战士热爱家乡的深情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后乐段的旋律舒展流畅,回旋起伏,热情洋溢地赞颂了这片英雄的土地。歌曲的中段速度加快,节奏鲜明,带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战士手持钢枪,巡逻在山路、河边,英勇地守卫国土的勃勃英姿。

最后歌曲再现了第一部分中后乐段的音调,再次倾吐了学习红军,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3.合唱《东方明珠》

东方电视明珠塔座落于上海浦东,濒临黄浦江,是一座由11个大小不等、错落有致的球体组成的独特建筑。

塔高468米,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塔上有旋转餐厅及观光厅等。入夜,明珠塔华灯齐放,色彩缤纷。在塔上俯瞰都市夜景,但见灯火灿烂,流光溢彩。东方明珠塔确如黄浦江上升起的一颗明珠,镶嵌在东方的一颗宝石,她代表了上海今日的辉煌。

歌曲从轻弱柔美的合唱声中开始。旋律平稳并缓缓上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被水波轻轻托起,并冉冉升上蔚蓝苍穹。在两小节过门后,由女声独唱,中间插入了女声伴唱,表现了欣慰、自豪的感情。当唱到“母亲,母亲,请把明珠镶嵌你的华冠„„”这两句时,令人感受到一股炽热的爱国之情。接着,速度转快,在节奏活跃的间奏后,女声独唱的旋律再次出现,但节奏扩展一倍,由“”变为“”,气氛热烈,表现了人们喜庆胜利的欢乐心情和再创辉煌的坚实决心。这一部分将独唱外,还加入了女声合唱和混声合唱,更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

4.歌曲《杨柳青》

这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两乐句均为6小节,其中末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这不仅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而且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

5.歌曲《大雁湖》

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切分节奏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啊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第三乐句采用第一乐句换头重尾的手法,曲中的上下八度大跳把蒙古族人民的粗犷豪放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抒发了人们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从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东方明珠》(上海)、《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演唱《大雁湖》(内蒙古)、《杨柳青》(江苏)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从聆听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3.从演唱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故乡是北京》教学基本要求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

它是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

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

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

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

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

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选择恰当的音,作为结束音练习

1.这是继上两节课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乐段的结束音感(调式)。

2.反复咏唱曲调,尝试结束音填入最有结束停顿感的就是这个音。

3.教师切忌从理解上去讲解。

4.第一谱例的结束音以“5”为宜。

第二谱例的结束音以“11”为宜。

二、表演《杨柳青》教学基本要求

1.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2.欣赏《杨柳青》的演唱。

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你能哼唱吗?

3.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一次。

先把词单独练习念几遍,然后再跟录音哼唱。

4.学唱曲调:

(1)可以分句学唱,但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23456)

(3)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要唱好。

(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在出现“”时,可以按节奏轻轻拍手。(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

5.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

(2)把歌词填入曲调后歌唱,注意情绪与速度。

(3)如班上有江苏的学生,请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

6.表演歌曲:

(1)在“”处,两人用竖笛轻轻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质的打击乐器打击三下。

(2)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二课时

三、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教学基本要求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

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

(1)歌曲的内容。

设问:为什么爱五指山,爱万泉河?

(2)歌曲的表现力。

设问:各段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师生讨论,边讨论边听有关片段或教师范唱片段。

5.聆听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江山。

6.小结:独唱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力。

四、表演《大雁湖》教学基本要求

1.直接切入:《杨柳青》是江南地区的民歌。现在我们要学北方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大雁湖》,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民歌风格也完全相同。

2.欣赏《大雁湖》范唱。

设问:你能听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风格吗?

(南方曲调较平稳,北方曲调多大跳,„„)

3.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西北的热爱。如果有内蒙古的学生请他谈谈家乡风光。

4.跟随录音哼唱歌曲数次,个别句子练唱。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4小节一句)。

5.在歌曲基本会唱的基础上学唱曲调(因为该歌的大量的切分节奏,学生不易掌握)。在学曲调时,拟用点谱法,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教棒)点谱学唱。能唱准即可(为以后学习切分节奏作感性铺垫)。

6.把2/4拍改编成3/4拍:

(1)各组讨论自编,也可自由结合自编。

(2)交流自己的改编创作,选出一、二首改编较流畅的曲调,把歌词填入。

(3)按顺序唱歌。

7.小结:把民歌作改编创作,又是另一种乐趣

第三课时

五、聆听《东方明珠》教学基本要求

1.地方标志性建筑导入:上海在改革开放的90年代,位于浦东陆家咀建造了一标志性建筑--电视塔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征?(由11个大小不等的球体组成,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2.大家看着教材上的歌调,欣赏一遍录音。

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深情、浪漫)

3.再聆听一次。全曲在演唱形式上是怎样处理的?

(可以用笔在教材的歌词上标出,独、合„„)

4.请大家谈谈:哪句是独唱(哪个声部)?哪句是合唱?合唱有没有区别?

师生讨论。(先是合唱、然后是女声独唱,中间还有女声伴唱。合唱形式有一种是女声合唱,另一种是男女声的混声合唱。)

5.再聆听一次,进一步体验这些演唱形式,以及速度的变化与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关系?这需要静静地听、深深地思考。

6.请大家发表见解。

7.合着歌声即兴表演。

8.小结:对东方明珠的赞颂,不仅是一个人、一群人,是全国人民、男女老少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声乐演唱形式

(1)独唱

童声:童高音、童低音。

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2)合唱

同声: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

混声:四声部混声合唱、八声部混声合唱。

(3)图解,男女脸部,同时唱不同曲调(二个图形谱)。 小小音乐会:唱唱自己的家乡美

7.第三课教案 篇七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把西周的分封制用活动的形式进行了讲解,大家还记得我分封的几个诸侯吗?都是谁来着,站起来。现在有问题想要问问这几位同学,你们是我的诸侯吧,那你们对我有什么义务吗?要给我东西吗?要经常到镐京来拜见我,还要送来贡品,还要听我的指挥出军队为我打仗,那我想问问你们如果你真的是诸侯,那你会一直对我臣服吗?不会,为什么啊(因为我不想给你那么多东西,不想受你的指挥要自己做事。)那当时的诸侯会是大家这样的想法吗?让我们学习今天的课程。

板书:第三课 春秋五霸

教师过渡:上节课我们讲到由于周幽王的昏庸无能,使得西周灭亡,但是周平王将都城动迁至洛邑,这就是历史上的东周。东周社会相较于西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板书:王室衰微

教师总结:周王室到了东周时期已经开始衰微,衰弱到什么程度呢?看书第15页小字部分。(西周灭亡后,周天子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在诸侯国中的威信逐渐降低。郑国国君郑庄公对周王傲慢无理,周王亲率军队讨伐郑国,结果被打得溃不成军,自己的肩膀也中了一箭。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周王慢慢仅存有天子的虚名。)由最开始的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

教师提问:东周天子的势力削弱,地方实力大增,称霸一时,形成了霸主的地位,首先我们先确定几个概念:

1、那春秋的由来是什么呢?

2、从哪一年到哪一年是初秋时期?

3、春秋五霸都是哪五霸呢?

学生回答: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67年

“春秋”源自鲁国史书《春秋》的记述而得名

教师提问:那这五个国家为什么能够称霸呢?想一想春秋五霸称霸的原因? 学生回答: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教师过渡:春秋五霸在什么位置呢?看图记忆。放ppt(帮助同学记忆春秋五霸)

教师过渡:记住了春秋五霸,那这五霸中谁先称霸的呢?让我们逐个分析: 首先: 春秋前期,在中原地区齐国的势力越来越大,看图观察齐国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齐国境内多山,富有铁矿;濒临大海;盛产鱼盐;土地肥沃,适宜农桑。

教师过渡:齐国有了很好的地理条件,为他能够成为霸主奠定了基础的条件,那只要有了好的地理环境就一定能够富强吗?那还需要什么呢?

学生回答:不能,还需要好的管理。

教师过渡:是的,那齐桓公是怎么治理的呢?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了有效的政治改革。那管仲是怎么改革的呢?首先,经济上:有这么好的地理环境当然要很好的利用,管仲鼓励耕织;改变不收税的状况,收税按照田地的好坏分等级收费,收取实物税;改革山海鱼盐,免除关税鼓励出口,增强了齐国的经济实力。军事上:按户出兵,平时生产,战时出兵,编练成了一支约有兵车千乘、士卒3万人的军队,增强了齐国的军事实力。内政上:对分散居住的人民按国、乡、属进行分管,并派专门的人员管理,加强了地方与统治阶级的联系,集权于贵族,加强了管理。看书第15页中间小字部分看看管仲改革的具体措施。

议一议:管仲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他的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

有利的自然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好的利用,就需要人才去治理。国家经济的发展要通过人的创造而得到。

教师过渡:管仲的改革促进了齐国的强大,除了以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外交政策,就是“尊王攘夷”,那什么是尊王攘夷呢?就是齐桓公维护周王室的利益,联合替他国家对少数民族和对周王室傲慢无礼的国家进行征讨,并得到了周王室的支持。

教师提问:现在想一想:齐桓公自己要争霸,为什么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尊王攘夷表面上是借周王室的名义,安定、维护春秋以来日渐混乱的政治秩序。其真实目的:可以有正当的理由去吞并小的国家,以及遏制强大国家的发展。

教师过渡:看书第17页小字部分看看,齐国对外进行了那些尊王攘夷的活动。齐军帮助燕国的过程中还有成语小故事就是老马识图。

教师讲解:后来,齐桓公召集了依稀诸侯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送给他象征征讨四方权利的弓和车,这就是历史上又名的葵丘会盟,自此,齐桓公成为称霸中原的首位霸主。

板书:齐桓公称霸中原 春秋前期

教师提问:齐桓公是春秋前期首位霸主,到了春秋中期,又产生了那位霸主呢?我们看一看书第16页中间的内容,看看春秋中期是谁靠什么样的方式成为了霸主?

学生回答:晋文公 城濮之战打败楚国成为了霸主。之后楚庄公又打败晋国成为了霸主。

板书:城濮之战→ 晋文公成为霸主→ 楚庄公又成为霸主 春秋中期 教师讲解:放ppt展示晋、楚两国强大示意图,晋楚争霸开始了。晋国通过城濮之战打败了楚国,成为了中原的又一霸主。城濮之战是怎么回事呢?看书第16页小字部分看看城濮之战晋军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取得了胜利。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城濮之战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成语小故事:就是退避三舍,躲避敌人锋芒,使敌人轻敌冒进,成为骄兵必败。城濮之战是古代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ppt看城濮之战的示意图,指出退避三舍以及楚军进攻路线图)

教师讲解:商代前期,作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步战的方式,就是步行。后期出现了车马战,但是数量有限,到了春秋时期,车战趋于鼎盛,齐、楚等大国都有战车千乘以上,中等国家有百乘以上。

教师提问:展示图片,春秋车马复原图,让同学想象春秋车马在作战中的使用。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一辆战车乘三人,中间的人驾车,左侧的人手拿矛,主要管刺。右侧的人手拿箭,主要管射。城濮之战上,晋军有车马700乘,楚军有车马一千四五百乘。想象一下这种场面,两方军队交战的场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数以百计的车马和士兵喊着“冲呀,杀呀”的声音,不怕死的向敌军冲去。

教师过渡:春秋末期,又有谁开始争霸了呢?以上我们学习的是中原地区的争霸过程,到了春秋末期,中原的大国纷纷进入到互相争霸的混乱的局面,给处于南方的吴国和越国带来了争霸的时机。吴越开始了争霸战争。

板书:吴越争霸

吴→越→吴→越 春秋晚期

打开书第16页,找人读一读书上的内容,春秋末年开始的正文部分还有下面的小字部分。

教师过渡:首先吴在阖闾的统治下强大起来,吴王阖闾任用孙武训练军队,提到孙武,不得不提的就是《孙子兵法》,大家都知道那些孙子兵法的军师谋略?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是后世的军事家必读之书,吴国强大起来开始伐楚,五战五捷,攻破了楚国都城,楚国这个强霸一时的中原霸主就此衰弱下去。虽然我国在对楚作战中取得了胜利但是没有想到后方受到了越国的偷袭,阖闾兵败而死。

教师讲解:吴国在阖闾死后国力衰退,但是吴王夫差即位后,奋发图强,吴国又一次强大起来,并最终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为了求和来到吴国作人质,在吴国受尽耻辱,回国后,立志要雪国耻,在贤臣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卧薪尝胆,最终战胜了吴国,成为了长江流域的霸主。

观看动画片《卧薪尝胆》,和图片,分析越王

看图吴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践剑,剑的主要成分是锡和青铜。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春秋时期,五大国的争霸过程,那现在想一想:春秋大国争霸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问题)

积极:诸侯大大减少,有利于统一趋势的形成。在战争中造就了一批杰出的人才:管仲 孙武 晋文公 齐桓公 晋文公 勾践等,乱世出英雄。促进了民族融合。

消极: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和破坏。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积极影响站主要地位。

板书:

第三课 春秋五霸

一 王室衰微

二 春秋前期 齐桓公称霸中原(葵丘会盟)

三 春秋中期 城濮之战→ 晋文公成为霸主→ 楚庄公又成为霸主

四 春秋晚期 吴越争霸

吴→越→吴→越

作业:看图填写诸侯国名称

连线题

补充资料: 三十六计

总说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8.德育二教案第三课第三节 篇八

课程名称:经济与政治常识 第14、15次课

学时:4 备课日期:2016年01月30日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发展中的我国经济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认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我国加强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措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坚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经济现象,能明确分析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必然。

2、能够进行正确的经济现象分析,为将来融入经济大潮建设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案例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引导学生通过媒体资料和前边讲过的内容分析美国的这场次贷危机为什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金融风暴?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吗?面对金融危机我们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面对它?

2、新课讲解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着重讲解资本全球化:资本总是向利润最高的地方流动,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规模加大。跨国公司实现全球资本的流通。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机遇):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挑战):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2、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介绍世界上的主要经济组织有哪些,它们的基本情况和职责,以及我国加入的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二、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

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

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五种基本形式: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国际旅游业。

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重点介绍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和我国发展自由贸易区的情况。

3、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有关内容,经济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作为东方经济发展中的大国,我们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局面?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我们更坚定的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方向,积极引进外资充实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引进来的同时,也积极鼓励中国的品牌走出去,去占有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本,扩大民族工业的实力。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学会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掌握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为将来积极投身我国的民族经济建设做好准备。

4、作业布置

《德育习题册》第三课第三节

八、教学后记:

讲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意义,先分别介绍每种所有制的含义和特点,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然后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再阐释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最后讲解为什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首先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然后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实践检验证明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9.第三课 音乐会 篇九

教学内容:聆听

1、《青蛙音乐会》

2、《百鸟朝凤》 表演

3、《快乐的音乐会》

4、《唢呐配喇叭》

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熟悉的乐器,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通过视听探究活动,感受音乐之美,乐器的造型美,乐手的动态美。进一步加强学生运用泥材的熟练程度。

3、通过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立体形象塑造能力,让学生体会泥塑带给我们的欢乐,音乐与美术结合所产生的魅力。重点:对乐器或乐手基本造型特征的塑造,合理地使用色彩与比例关系。难点:创作生动形象的人物动态特征,对乐器的造型创新,并能深入塑造物体的细节,合理组合。教学课时:3

第 一 课 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能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及民族乐器的音色,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

×× ××

× ×× 0× ×节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动物头饰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律动

2、老师讲述: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大家快乐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

(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笑脸)

3、老师提问:

“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心中的快乐延续下去?那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一个快乐的音乐会(课件出示课题),不过啊我得先考考大家,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二、节奏闯关,激发兴趣。

1、第一关:请你跟我拍一拍

老师讲解:

“好那让我们就一起来挑战第一关,请你跟我拍一拍。

(××

×× ××

× ×× 0× ×)

教师拍节奏,学生进行模仿。

2、第二关:反力度拍手

老师讲解:

“老师用强的力度来拍,你们就用弱的力度来拍,老师用弱的力度来拍,你们就用强的力度来拍。”

学生拍手。

3、节奏律动

老师讲解:

“看来同学们还真是不错,第二关顺利闯过,那咱们就一起来进攻第三关请你把这条节奏用身体语言表现出来吧!”

学生把这条节奏用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4、朗读节奏

老师讲解:

“看来同学们表现音乐的能力真是不错,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所拍击的节奏)这就是刚才咱们所拍击的节奏,谁能用da把它读出来。(学生读)读得真不错,来让我们一起划拍读一读。”

学生朗读节奏。

三、感受新歌、培养兴趣。学习新知。

1、初听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老师提问:

“三关已经顺利闯过,我们这就去参加快乐的音乐会,你们听,音乐会上都有哪些嘉宾呢?”

学生回答:有小狗、小鸡、小鸭子等嘉宾。

2、熟悉歌曲内容

老师提问:“小朋友,你听出来了吗?”

学生回答:“听出来了是小狗”。

老师提问:“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回答:它们的心情愉快。

3、再次感受歌曲,模仿动作

老师提问:

“同学们感受音乐的能力真强。那么想不想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来欣赏一次。

学生回答:想。

老师提问::你能告诉大家(小喇叭)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样子喇叭。

媒体展示小喇叭的图片。

老师讲解:“谁愿意当一回小小喇叭演奏家?”

个别学生表演,然后再集体模仿表演。

老师讲解:

“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小小演奏家。(想)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演奏起来吧。”

4、学生随音乐模拟表演。

5、教师范唱,激发兴趣。

老师讲解:

“看了同学们精彩的演奏,老师我也想露一手,可以吗?”

学生回答:可以。

教师范唱。

四、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第一段。

2、随琴模唱第一段。

3、解决问题:

老师讲解:

“同学们请看第一句,这是我们刚刚练习的节奏,注意休止符的停顿。第二句同学们要注意唱准歌词。请同学们完整地演唱一遍。”

学生完整地演唱一遍歌词。

4、多种形式进行巩固:

老师讲解:

“同学们演唱得不错,如果能够边表演边演唱就更好了。让我们一起拉着胡琴唱起来。”

学生演唱(随伴奏音乐)。

老师提问:

“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小猫、小狗心情很高兴,那么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演唱吗?”

学生回答;好。

学生演唱:(随伴奏音乐演唱)

5、分角色演唱

老师讲解:

“瞧,同学们笑得多甜哪,老师都被感染了,咱们一起来个歌曲接龙吧!老师演唱第一句,同学们演唱第二句。”

学生进行歌曲接龙。

6、小组合作,演唱第二、三段。

老师讲解:

“第一段我们已经轻松拿下,那么第二段和第三段能不能自学?那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自学。

老师讲解::“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两段吧。” 学生演唱两段歌曲。

老师讲解:

三段已经学完了,告诉老师现在的心情又如何?(很高兴,很快乐)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来唱一唱吧。

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创编:

老师讲解:

“嘘,别出声,我好象听到谁在叫我(在学生刚演唱完之后,教师故作神秘状)。噢,原来是小鸡和小鸭。(媒体展示小鸡小鸭图片)原来呀,他们也被同学们的歌声吸引了,想来参加音乐会,欢迎吗?

学生回答:欢迎。

老师讲解:

“可是他们要求同学们也把它们唱进歌里,能行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学生试唱歌曲。

老师提问:

“同学们多棒啊,瞧,你们现在又变成小作家了。想不想让更多的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

学生回答:想。

(媒体展示:各种动物头饰)

老师讲解:

“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择,然后创编歌词并分角色表演”。

学生分组创编歌词。

学生分角色表演。

六、小组表演,才艺展示。

老师讲解:

“快乐音乐会现在开始。哪个小组愿意上台表演?

第一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

七、老师小结:

“同学们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下课的时间到了,让我们的音乐会延伸到课外吧,让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走出教室。”

(播放伴奏音乐,师生边演唱边走出教室)。

第 二 课 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学习表演前踢步、后踢步。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型。

3、通过欣赏《青蛙音乐会》,培养学生分辨乐曲情绪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学唱并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钢琴、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C—bE 2/4 12 34 |5- |56 50 |56 50 |54 32 |1- || 师:小鸭 怎样 叫?生:呷呷 呷,呷呷 呷,呷呷 呷呷 呷。(韵母a发声位置)

师:小猫 怎样 叫? 生:喵喵 喵,喵喵 喵,喵喵 喵喵 喵。(韵母ao发声位置)

师:公鸡 怎样 叫?生:喔喔 喔,喔喔 喔,喔喔 喔喔 喔。(韵母o发声位置)

师:小鸡 怎样 叫?生:叽叽 叽,叽叽 叽,叽叽 叽叽 叽。(韵母i发声位置)

二、综合训练

1、教师弹奏几组音,请学生用手表示出其音高。

2、教师再弹奏一条旋律,请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示出其高低。

三、学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学期都学习了哪几种乐器?

(碰钟、木鱼、三角铁、双想筒)

今天啊,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两种乐器-唢呐、喇叭。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说说感受。

3、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教唱法学唱歌曲。

处理:注意咬字要清晰、准确。

声音要连贯,保持愉快、热烈的情绪。

5、请学生自己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表演歌曲:

1、请同学将书上的几个动作做一做。

2、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3、请一部分学生用乐器、一部分学生用舞蹈来表演歌曲。

五、欣赏:

1、教师介绍:管弦乐曲《青蛙音乐会》

2、初听乐曲,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

3、分段细听乐曲,请同学们说说每一段分别讲述了什么?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可以用什么颜色和线条来表示?

4、最后复听全曲,请学生跟着音乐做做动作。

六、听音乐下课。

第三课时

课型:单项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使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重点:欣赏《百鸟朝凤》,认识唢呐,感受其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有独创性的表现音乐。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出示《百鸟朝凤》图,讲故事

师:大家都知道凤凰被誉为“百鸟之王”在我国人民心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个有趣的《百鸟朝凤》的故事,哪位同学来讲一下? 学生讲故事(放幻灯片)二:新授课程:

师: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我们能够感受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气氛。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就仿佛能看到百鸟争鸣的景象。

1、请同学们欣赏《百鸟朝凤》的片段,大家猜一猜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出示幻灯片)教师介绍唢呐(区别于长笛)

师:唢呐不仅能惟妙惟肖的模仿鸟叫,还能模仿个别小动物的叫声及人的声音等等。唢呐的音色是这样的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唢呐会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国里畅游。我们一起来欣赏《百鸟朝凤》,出示主旋律,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幻灯片)(1)你能听出唢呐模仿了哪几种鸟是鸣叫声?

(2)这句音乐表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剪切蝉鸣声)

师:乐曲用欢快的旋律,生动的表现了大自然中百鸟争鸣的热闹场景。

3、音乐活动:

师播放音乐,学生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吹唢呐的姿势,表演那种满足、激动的情绪,第二组表演各种小鸟的姿态

4、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

5、下面我们就来逐段的欣赏乐曲 《百鸟朝凤》

欣赏引子部分、第一乐段、第二乐段,边欣赏边即兴的做动作。

6、思考:

这首乐曲名叫《百鸟朝凤》“百”、“朝”是什么意思?你还能给乐曲取出另外的名字来吗?

乐曲中这种欢乐的气氛是形容鸟类还是人们?

三、小结:

同学们,每首乐曲呈现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音乐都是表达人类真实感情的,以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音乐作品。

最后请大家边听音乐边发挥自己思维的独创性,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音乐表现的场景:(可让学生用画画或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想象)

我仿佛看到了„„

我仿佛听到了„„

上一篇:我们捉知了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工程事故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