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示长安君》有感(精选2篇)
1.读《示长安君》有感 篇一
示长安君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湖南卷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郡。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提问: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简析」本诗言浅情深,让人体味到亲人间的真挚的感情。参考答案:颔联:①“供笑语”表现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两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②“草草杯盘”和“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③“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待别的伤痛。颈联:①“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②“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痛又加深了一层。③“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2.读《长安乱》有感作文800字 篇二
《长安乱》是韩寒的代表作之一,韩寒生于80年代,和许多80后、90后一样都经过不科学的教育体制,但是他敢于打破常规,站出来反坑,辍学以后做自己喜欢的事,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甚至站出来指责,但他没有急着去反驳,反而更加低调,时间会证明一切,随后他作为一个赛车手、作家、导演的多重身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长安乱》是一部发生在古代的小说,作者认为安排在现代写似乎没有那么自由,它讲述了一位少林弟子名叫释然,他从小生长在少林,和其他人待遇不一样,因为一场饥荒,一个少女闯入了他的生活,大家给他取名叫喜乐,背负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后他和喜乐离开了少林,意外地当上了盟主,但很快下来了,和喜乐隐居在山林中,最后喜乐病死,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本书可以从三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释然,没遇到喜乐之前,他和师兄释空一起玩耍,并对一切都感到好奇,敢于尝试,敢于冒险。这和人的一生很相似,在童年时期,总爱问为什么,家长说危险不能做的事情,却越想去干。第二阶段释然慢慢长大了,突然间一次饥荒带来了喜乐,他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这时候,他考虑起死亡这个话题,他并不怕死,只是担心他死后喜乐该怎么办。人越长大,身份越多,身上的责任也就越重,顾虑也就越多。第三阶段是喜乐留下了一个孩子便去世了,他变得更加豁然了,不再被自己的好奇心所驱使。都说人四十不惑,人到中年时对很多事情都已经明白,变得更加睿智沉稳,或许是再也折腾不动了,或许是已经看尽世间百态。
长安和乱是反义的,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不统一是外乱,统一是内乱,人心乱,有什么办法。心里的事情没什么办法。在和平年代,大家都觉得什么事情都是美好的,却没想到人世间是多么地复杂,大家表面笑脸相迎,暗地里勾心斗角,拼个头破血流,作者还用古代的官场反讽现在政府中的.无能现象,官员对民众的事不闻不问,即使知道也不会立即处理,直至事情闹大了,便使用武力压制,摆出一副“政府权威”的样子,政府的威信在人民心中逐渐降低,这是作为政府值得去反思的。民众就没错吗?民众也有错,在文中,主人公有时候甚至认为民众是愚蠢的,人们喜欢看热闹,并且容易受一些不法分子煽动变得激愤,这种情绪容易在人群中蔓延,最后雪球越滚越大便难以控制,我们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这是愚民的表现,公民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不随意传播流言,做一个有素质的合法公民。
【读《示长安君》有感】推荐阅读:
2019范伟主演《长安道》电影观后感_观《长安道》有感07-28
长安大学 毛概07-14
江总:长安九日诗08-01
长安大学城市10-07
值长安全职责11-04
董事长安委会讲话11-29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06-11
长安大学弘毅计划09-18
长安福特汽车营销策划12-14
长安大学毕业实习报告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