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难忘的美术课(精选15篇)
1.一堂难忘的美术课 篇一
一堂难忘的美术课作文450字
今天下午,我们第一节课是美术课,同学们都缤洗万分,都在期待着美术课。“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很安分,教室里鸦雀无声,连掉一根针都能听见。老师来了,老师姓王。
开始讲课了,王老师现在黑板上画了个苹果,画的和真的一样。那真是出神入化呀!同学们都很疑惑,为什么王老师会让我们画苹果呢?这个苹果我们也会画,可是老师让我们画的时候,我们画的全是鸭蛋,根本就画不圆。他们也自愧不如。老师就说:“同学们,老师画这个不是想和你们比画得圆不圆,只是想告诉你们——只要刻骨学习,什么都可能发生。好了,快画你们的画吧!”同学们都赶快画,不会画的就请教王老师。当然王老师画的也很好。我们非常喜欢上她的.课。我画了一幅‘喂小鸡’,老师说:“这画好画吧?只要你能想象的出来,画什么都是好的。”我高兴的说一声:“嗯,老师,我会努力的”。
快下课了,我们都舍不得,王老师严肃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同学们,美术不像语文一样,只要功夫深,铁棒都能磨成针,希望同学们……”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直至今天,没齿难忘。
2.一堂难忘的美术课 篇二
那堂课在上了15分钟后,我便让学生自己动手拿起剪刀剪起纸来,我除用目光扫视教室的前后左右外,还有意识地走向学生的行间进行巡视。巡视中我发现有这样一名学生,他的左手残疾,仅有左手臂,用剪刀剪时,他没有左手去拿纸,只能用光秃秃的左手臂把纸移来移去,用右手剪时,纸老是不听使唤,那剪纸就显得尤为艰难了。出于对这名学生的关爱,我走近了他,悄悄地对他说:“我帮你拿纸,你剪。”说罢便要伸手去拿,就在这时,他先是皱了皱眉头,后轻声地对我说:“不要。”又继续左手臂按着纸,右手艰难地剪着。我便下意识地把手缩了回来。但我仍然没有离开,看着他按着,移着,剪着,一次,又一次……这时我再也看不下去了,他额上冒着汗,脸脖子通红通红的,作为一名老师就这样放手不帮?不能,不能,万万不能啊。我便又将手伸过去,这时他抬头的速度近乎比我还要快,两眼狠狠地瞪着我。这时我感到十分尴尬,从他的目光中我看到他的心,这心是不言而喻的,但属于哪一种呢?是感激,感恩还是不理解乃至于愤恨?如果是愤恨,那肯定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帮助我?我需要你这样帮助我吗?尴尬虽然是短暂的一瞬,但我却显得十分无地自容,好在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但我下课后没有放弃这尴尬局面的收拾,而是继续做着后续的工作,课后我先了解了几个同学,然后和他的前任美术老师进行了交流,得知该同学虽然左手残疾,但是从不苛求别人帮助,自己能做的都一律自己去做,即使有些事自己不能顺利地去做或是不能顺利地去做好,但他十分倔强、好强,总是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虽然节拍跟不上他人,但他总是乐意。
说起来多简单,可简单吗?不。就是这简单的事让我猛然觉醒起来,我对他投去的爱错了吗?我认为没有错,但他为什么却那样不领情呢?恐怕还是我错了。
十年前的一则故事又萦绕耳际,还令我毛骨悚然。一对大学教授夫妇被其亲生儿子杀死,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对夫妇逼其子考重点中学,没考上重点中学时重读初三,没考上重点大学时重读高三,该生本身就不是一块上学的料子,他厌学,可他的父母加紧逼着他去学,久而久之酿成这样的惨剧。是这对父母不爱自己的骨肉?否矣。爱是肯定的,而且是大爱,他们爱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有前途,将来出人头地,但他的儿子却是痛苦的,因为他深知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可以说是爱得过火了,进而乱了方寸。
由此我反思了我在美术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
所失一:对残臂学生的爱太简单
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虽然是小学生,但他们却有他们的思想,作为老师需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投之于满腔热忱的爱,但我们万万不可爱得简单,要分清他们的某些方面的缺失,需不需要通过我们的爱去弥补,如果不需要,那反而得不偿失,正如我们平时所司空见惯的那样,有的学生虽然家里穷或是虽然家里遇到了暂时的困难,老师往往会发动学生去为其捐款,在经济上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帮助,但不少学生就是不要,究其原因就是这让他在同学们面前失了架子,导致他不能出人头地,所以我们对学生的爱要从尊重学生自尊心的角度,并看看他们到底需不需要这方面的爱。
所失二:对残臂学生的爱太随便
应该说这位残臂学生是倔强的,他在剪纸时虽然不比其他同学快,但是他却也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不是他在学习活动中就没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呢?应该说还是有的。假如在他剪纸时,我蹲下身子去欣赏其一步一步艰辛地剪着,然后再加以激励性的语言,当他获得成功后,当场展示他的作品,当着学生的面尽情描述其获得成功的过程和途径,让全班同学投之以羡慕的目光,辅之以热烈的掌声,试想此时残臂学生该会是怎样的心理,还会是那种眼光对我吗?否矣。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们对教育教学对象的关爱不能太随意。
所失三:对残臂学生的爱太过火
3.一堂难忘的数学课 篇三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山羊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小动物们解答。
题目:一个梯形的面积是96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0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小动物们有的在讨论,有的在独立思考。不一会儿,小猴聪聪把自己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并向大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南于阴影部分是三角形,已知这个三角形的底为10厘米,要求它的面积,还必须知道它的高,因为三角形的高与梯形的高一样长,所以只要先求出梯形的高就可以了。列式为:(1)(96×2)÷(6+10)=12(厘米),10×12÷2=60(平方厘米)。它的解法得到山羊老师和同学们的赞同。
之后,只见小猪胖胖站起来对大家说:“图中梯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就是梯形的面积,因为这两个三角形的高一样长,所以它们的面积比就是它们的底边长度的比:6:10=3:5,可知阴影部分面积占梯形面积的5/8,又因为梯形面积是96平方厘米,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96×5/8=60(平方厘米)
班里顿时响起阵阵掌声,大家一致认为小猪胖胖的解法更简单易懂。
从这以后,小猴聪聪不再骄傲,平时总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它和小猪胖胖互相取长补短,它们俩真的成为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4.难忘的一堂课 篇四
生活就像一片夜空,每一颗星星,都是我难忘的记忆。那件有趣的事,就是无数颗星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还记得上3年级的时候,我们曾上过一堂非常有趣的课。那天,我们早早就准备好书本,准备学《一分钟》这一课,可是老师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给我们直接讲课,而是问我们一分钟的意义。有人说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1分钟没什么,还有人说1分钟和一天的时间相比,实在太渺小了,大家纷纷议论。这时老师说:“那我们先做个游戏怎么样?”我们一听做游戏,自然非常开心,很爽快的答应了。老师首先让我们两臂举起来站1分钟,开始我们还能坚持得住,可是到了后来,手臂非常酸,也开始有人摇摇晃晃了。接着老师让我们比赛写字,看看在一分钟之内可以写多少字,当老师喊停的时候,我们都非常惊讶,1分钟居然可以写这么多字!后来老师说:“现在你们再算算算如果每人浪费一分钟,全班同学一共会浪费多少?”算完后我们惊奇的睁大了眼睛,小小的一分钟加起来竟然有半个小时之久!接着老师又问了一句:“全中国呢?全世界呢?”我们真的不敢再继续想象下去。
做完游戏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现在已度过了无数个一分钟。一分钟,有时在课堂沙沙作响的笔尖下滑走;有时在玩耍中被欢笑声所冲走;有时在沉睡中被呼噜声所带走;有时在生气中被愤怒所赶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有些人以前从来不知道珍惜时间,总是想:没关系,还有明天呢,总是把事情放到明天来做。长大了就开始后悔了:我小时候要是好好珍惜时间,长大就不会这样了。谁可曾想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呢?
5.难忘的一堂“课” 篇五
当老师迈着轻捷的步伐走进教室时,各组的语文组长已经拿出了打印好的作文,等待着我们班的“三道杠”来给我们开班队会了,班主任叫走了“三道杠”安排着班会时“三道杠”要说的内容。
首先,起立,唱队歌,坐下,就可以开始开班队会了“首先姚树沛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演讲”,我们的班长就开始了演讲“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十分钟之后,别人也该演讲了,李可歆、陈雨露……一节班会课结束了,可是班长演讲的内容令我刻骨铭心,因为,班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6.难忘的一堂课 篇六
”上课,起立,坐下。“
礼毕,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七个大字”怎样写叙事作文“。同学们这才明白教师这堂课要讲的资料。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的。我心里暗自想道:最终等到这个时候了。以前我的作文老是写不好,它可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啊!
教师也似乎看出了大家对作文课的兴致,讲课也显得更精神了。
教师先讲了记叙文的六要素,告诉我们,必须要交代或暗示清楚,异常是事情的前因后果,即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为重要,更要写清楚。之后讲了作文中心要明确突出,不要让人读了觉得好像什么都写了,但好像什么都没写好。还讲了要写好作文,必须在平时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多体验生活,这样才能为细致描述刻画作准备。最终还讲了习作时要一气呵成,语言要简洁朴实。
教师还在讲每一个环节时,给我们举了很多优秀作文的例子,还有中考满分呢。他还勉励我们要向这方面冲刺,以提高语文水平。
7.一堂难忘的美术课 篇七
带着这样的思考, 我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并查找了相关高效美术教学的书籍资料。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 我认真解读教材与学生, 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 制定出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在2012年5月, 我参加了“高效课堂青年教师大赛”活动, 进行了一堂展示课——小学美术一年级《好吃的水果》。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 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
教师出示小猴子。
师:这只小猴子叫甜甜。甜甜特别勤劳, 它种植了一处果园。今年果园大丰收。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简笔画水果造型)
生:……
师:“甜甜”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水果, (教师出示水果实物)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感受一番这些“好吃的水果”。
【教学思路:神秘嘉宾的出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 直观感知是获得对事物印象认知的有效途径。同时创设水果果园的情境, 通过直观的欣赏, 让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初步形成表象, 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教授部分
1. 初步感知
师:你喜欢哪种水果?为什么?
生:……
师:那你能用语文课学的知识, 如用“……像……”来描述一下你喜欢的水果吗?
师:我最喜欢苹果, 它圆圆的, 有红有绿, 特别是粉里透着红的, 像同学们红扑扑的小脸蛋。
生:我喜欢……
2. 深入观察
(1) 游戏:猜一猜。
师:课件出示谜语。
A.身穿黄衣裳, 弯弯像月亮, 撕开黄外衣, 肉白甜又蜜。
B.皮儿有红又有黄, 身子圆圆好模样, 连皮带肉一起吃, 味道甜甜有营养。
生:香蕉、苹果。
师:谜语里从哪些方面描述这种水果的?
生:形状、颜色、味道……
(2) 课件展示水果。
师:我们来欣赏图片, 谁能够说出这种水果的特征?
教师让学生自编水果谜语, 其他同学来猜测。
【教学思路:通过猜谜语游戏让学生开动脑筋根据描述进行猜测, 启发学生思考、联想生活中常见的水果, 使他们对平日里常吃的水果外形有了具体的认知, 了解到对事物的描述要紧抓特征。】
3. 真切感受
(1) 师示范品尝水果。
(2) 生表演: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你吃水果的样子?
师:谁来描述一下他吃水果的样子, 动作是什么样?他的表情告诉你什么?
(3) 学生集体品尝水果, 观察自己和别人的吃相?
师:请大家在吃的时候对照镜子仔细观察, 看谁的神态最能证明水果好吃!
【教学思路:大家一起在课堂上品尝美味的水果是很少见的, 更何况有老师带头, 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仔细观察了对方吃水果的样子, 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学生描述, 词语和绘画两种语言相互促进交流, 为完整构成一幅画面, 拓展学生表现能力增色不少。】
4. 欣赏
(1) 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西瓜女孩》
师:从这幅作品中你能看到什么?她为什么会在西瓜里?
(2) 其他同学是怎样表现好吃的水果的?你能看出他们爱吃什么水果吗?
【教学思路:由于一年级孩子年龄较小, 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对孩子们自己创作有很大帮助, 孩子们会推陈出新, 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同时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三、激情创作 (作画时配乐)
(1) 师:把你吃水果的样子表现出来, 让大家一起看看你吃水果的作品, 分享你吃水果的快乐!
(2) 学生绘画, 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议升华
1. 评价他人
师:这么多作品中, 你喜欢哪幅画?
2. 评价不足的画
师:你认为哪些作品稍加改动就会变得更好看?
3. 自我评价
师:你觉得甜甜会不会喜欢你的画呢?为什么?
【教学思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反思与评价”, 采用比以往更为感性和直接的办法, 让学生自由欣赏和评论绘画作品, 对自己及自己认为喜欢和需要改动的作品给予评价, 在评价中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创作, 获得新的感悟和提升。】
五、激情延伸
(1) 师:面对善良、勤劳的甜甜, 你最想对它说些什么?
(2) 师:甜甜也有一句话给大家。
课件出示:会观察、会想象, 再加上爱劳动, 就能创造美!
(3) 课后拓展。
师: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这个内容?
生:橡皮泥、剪贴画……
师:那大家可以下课后去尝试一下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创作。
下课。
【教学思路:这一部分, 是本节课的升华, 要让学生认识到, 好的事物不要自己独自享受, 要与大家一同分享, 共同体会其中的快乐;同时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富含很多想象与创造, 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这堂展示课, 我认真自评、反思, 认为一节生动有趣又充实高效的课堂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 激发情趣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 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包豪斯体系认为:“如果期望学生表现情感的话, 必须先唤起学生的情感, 非得使这种情感能遍及并渗透到胳膊、手指和全身不可。”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创设情境, 将学生情感体验的感知、丰富、深化融于一体, 能更好地打开话题, 丰富学生的想象。
艺术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中设计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猴子甜甜“带来的水果园”环节, 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引入学习内容, 能使他们感到亲近, 兴致极高!这样, 学生会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 而知识又用于生活;艺术美化生活, 艺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 精心设计问题,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
预设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 在课前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预见性的设计。而生成是师生与生生在合作、对话、碰撞中当时现场产生的超出教师预想的新情况和新思路。美术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本节课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适当安排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并适合学生整体认知水平, 这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提出的问题要明确, 因为教师表述问题的清晰度和明确性, 将影响学生答案的清晰性、明确性和一致性。在美术课堂上, 由于美术专业问题的学科性特征, 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措辞精练、具体明了, 一次只提一个问题, 尽量避免复杂、模棱两可、含有歧义的问题。鉴于美术学科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 教师需要把握问题答案的动态性、开放性,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本课中的谜语环节, 让学生在谜语里找一找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描述这种水果的?”这一问题 (学生总结出从物体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进行介绍) , 使学生了解到在出谜语时一定要紧紧抓住事物的特征。然而有些孩子不能很好地进行介绍, 描述模糊不清, 很难猜测。这时, 教师可以让他直接先说出谜底, 或者将谜底悄悄告诉身旁的同学, 大家一起帮助这位学生完善谜面, 更好地勾勒这一事物。
3. 引导学生体现高效的主体实践
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发现、探究等活动凸现出来,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要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去发现、去观察, 自己去寻求答案, 不是告诉他们该如何, 而是让他们乐意主动去探究学习, 培养他们既要善于动脑, 又要善于动手。这样,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4. 教学评价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在传统的美术评价中, 美术教师具有绝对的评价权威, 是唯一的评价主体, 他们掌握着打分的“标准”, 所以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美术新课程标准》专门提出了评价建议:改变过去的评价由教师一人定论、学生处于被评为地位的评价形式, 构成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与的整体多边评价, 引导大家通过合作式的互评发现亮点, 揭示问题与不足, 促使评价更为全面、科学、客观地发展。通过多元评价, 能让学生为自己的成绩而自豪, 同时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激发他们内在的向着更高目标的动力。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所以我采取了生生互评与自我评价两种方式相结合:通过生生互评让学生们获得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顺应了他们的心理需要;通过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分析判断, 再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评价, 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直到这一问题真正地解决。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力的标志。
8.从一堂美术课的导入看音美整合 篇八
美术与音乐同属美学范畴,都能激起人们对美的期盼、对美的追求、对美的遐想,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它们是一对孪生姊妹,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美学上认为,作用于视觉的审美对象也可以引起听觉的美感,作用于听觉的审美对象也可以引起视觉的美感。而我们教学中进行音美整合,就是要把听、视觉统一起来,达到两个感官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构建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使课堂充满魅力。
美术中艺术语言的表达主要是靠点线面、色彩、明暗等手段的运用传递出舒缓、优雅、紧张、强烈等节奏,从而激发欣赏者内心的不同感受,这可以等同于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等变化。例如:美术的线条是具有特定的性质和情感的,如同音乐也有着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一样,所以可以用美术的线条来表示音乐的旋律。当我们听到《拉德兹基进行曲》时,可以用 这样的有棱角的曲线表示它的旋律。在听到《军港之夜》这种比较抒情的缓慢的乐曲时,可以用柔和的大波浪线来表示 。垂直线条“|”可以使视线上下移动,显示高度,形成耸立、高大、向上的艺术效果。美术方面可以用它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场景的巍峨气势,音乐方面可以用它来表现有深度的《命运交响曲》这类的乐曲。水平线条可以导致视线横向移动,产生开阔舒展的效果。用水平线条可以表现活动场面、山水风光等内容的作品,以强调画面的辽阔、舒缓、秀美、宁静的气氛,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牧歌》一类的较平缓的歌曲。用美术的线条可以帮助学生用来表示音乐的旋律,反过来,学生也可以听着音乐的旋律来描绘画面。让学生在这种美术与音乐交相辉映中感受艺术带来的美,可能更甚于音乐或美术本身所赋予我们的美,从而产生创作的欲望。
美术是通过造型语言和色彩去构筑、演绎不同的情感 “乐章”,而音乐表达情感则是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来完成的。美术与音乐都是一种精神的传达、心灵的感染,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绘画中的色彩有明暗之分,这与音乐中的音色、和声的效果是相同的。当我们在听到和声效果比较淳厚的音乐时,就会联想到浓重的色彩,反之则是灰暗的。在听到清静的音乐时便会想到冷色。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指导学生学习美术和音乐。如可让学生听像《喜洋洋》这样欢快的乐曲,使其联想到用暖色来表现画面;反之学生看到色彩热烈便容易联想到欢快的乐曲。
有规律的反复形成节奏,是形式美的普遍法则,有助于突出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美术在构图方面是通过把线条、色彩、明暗等造型手段有规律地安排使画面各个形象组合成具有节奏性美感的整体。在这里,线条、色彩、明暗都富有轻重、疾徐、润涩、亮暗、鲜灰的富有规律的变化,产生类似于音乐中强弱、疾徐的节奏感。这说明美术与音乐的形式美感是相通的,相互渗透的。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美术与音乐这个相通原理,将美术与音乐有机结合,指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寻找到美术与音乐的切合点,再有机地融入音美教学中,是音美教师探索新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办法。它对于开发、创设更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拓展美术与音乐的内涵,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完善健康人格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9.难忘的一堂课 篇九
那是五年级的时候上的一节音乐课。上课铃响后,刘校长走进教室,笑了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来探讨流行歌曲,怎么样?你们自己喜欢什么歌,就告诉我,并且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好不好?”
“耶DDDD”同学们一齐欢呼起来,随即,教室里举起的小手如云。刘校长开始让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发言了。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喜欢《两只蝴蝶》,有的说喜欢《我不是黄蓉》,有的喜欢《霍元甲》……其中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我喜欢《老鼠爱大米》。因为……”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刘校长微微地笑着,突然打断了这位同学的话,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喜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有没有不喜欢的呢?”刘校长环视了教室,继续询问,顿时,教室里静得甚至连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够听到。
依旧没有同学举手。
刘校长似乎感到很失望,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呐。大家都知道,老鼠爱吃大米,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老鼠对大米的那种爱是贪婪的,是一种自私,以占有为目的的爱!是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的。”刘校长顿了顿,接着说,“恰恰相反,人类的感情是真挚的。人类的爱应该是一种博大的爱,高尚的爱!”
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听得都入了神。
“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对的,同学们,我们要批判地接受,吸取其精髓,去除糟粕,这样才不至于盲从。”
教室里更静了,静得连窗外的树叶落在地上的声音也能听到。同学们一个个仿佛心神领会,目光发亮,深深地陶醉了。
10.难忘的一堂“课” 篇十
在许许多多难忘的事当中,最让我难忘的事是开学的第一堂课。
开学第一天,老师抱着一摞教科书进了教室。把书放到讲台上后,老师说:“同学们,这里有一本书的背面有一些破损,我想大家肯定都不想要破书,那你们说这本书应该给谁呢?”老师刚说完,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想要回答。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一秒也没有犹豫,说:“把教科书往空中一扔,到谁那儿就是谁的。”老师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接着老师让郑某某同学回答。郑某某说:“把那本书给我吧。”说完,老师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这是老师想要的答案。”瞬间,教室里掌声响起。而我则害羞的连头都不敢抬起来,心想:“我为什么没想出这样的答案呢?”但事实上我真的不想拿破书。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像她一样学会让着别人,要有高风亮节的精神。
难忘的事有很多,但独独这事却让我受益匪浅,这一堂课让我无法忘记。
11.一堂难忘的美术课 篇十一
当媒体使用“发现了另一个地球”或“地球2.0”这样的措辞时,在普通公众心目中唤起的想象,通常是这样的:天文学家在某处找到了一颗行星,那颗行星上的环境和地球相当类似,比如有大气层,有液态水,有和地球上相似的四季和温度,有距离远近合适的恒星作为它的太阳……
但在想象这种前景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听到这个说法时通常想象的意思吗?
寻找类地行星的事情,其实一直有天文学家在做,也时不时要想办法在媒体上说一说。这次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调宣布的,它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NASA把它命名为“开普勒452b”。按照最近公布的数据,“开普勒452b”年龄约60亿岁,公转周期385天,质量“可能是地球的5倍”,据说它的“与地球相似指数”高达0.98。
但是,千万不能轻易相信这些看起来头头是道的数据,也不要因为它们是NASA公布的就顶礼膜拜,因为还有一个致命的数据不声不响地夹在中间。我一听说这次“发现了另一个地球”,首先就找这个数据:“开普勒452b”离地球多远?目前的数据是——1 400光年。
先回顾一下冥王星的故事吧
1 400光年意味着什么?正巧最近冥王星也非常热——尽管在物理上它是一颗“极度深寒”的星球,那我们就拿冥王星的故事当作标尺来用用吧。
1 400年,就是说以光速(每秒30万千米)运行,需要1 400年。而冥王星作为太阳系较为边远的天体,它离太阳的距离,以光速运行大约需要5.5个小时。这里就需要上算术课了:1 400年 = 365×24×1 400 = 12 264 000小时,也就是说,“开普勒452b”离地球的距离,是冥王星离太阳距离的12 264 000÷5.5≈2 229 818倍,或者更粗略些说,“开普勒452b”离我们的距离是冥王星离我们距离的200多万倍。
考虑到冥王星到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平均距离的大约40倍,在谈论“开普勒452b”和我们的距离,或冥王星和我们的距离时,为了方便,我们其实已经可以忽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个天文单位)。这样我们就知道,如果说“开普勒452b”是地球在远方的“大堂兄”或“大表哥”,则冥王星简直就像和我们紧挨着的近邻。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对于冥王星这个紧挨着的近邻,我们究竟知道了多少。
通常我们关注某颗行星,特别重要的是它的这几个参数:尺度、质量、公转周期、与地球的距离。
冥王星是1930年被发现的,198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告诉我们,冥王星的尺度“至今仍未定准”,最初定为6 400千米,后来给出的下限是2 000千米,当时常采用2 700千米的说法。现在较新的数据是2 370千米,前后相差2.7倍。
冥王星的质量,在1971年以前被定为0.8地球质量,但到1978年被确定为0.002 4地球质量,前后相差约333倍。
只有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前后说法相当一致,约248年。但要注意,从冥王星被发现迄今,它只运行了公转周期的三分之一,天文学家还没有见证它绕着太阳走完一圈,所以修正的余地仍然存在。
我们对冥王星的探测已经超过85年,2015年7月14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已经从冥王星身边掠过,但我们对这颗“肮脏的冰球”所知仍然极为有限。想一想,对于比冥王星更遥远200多万倍的“开普勒452b”,天文学家能知道多少?他们有多大的依据可以断定这是“另一个地球”?
另外,NASA又是用什么手段“发现”了“开普勒452b”的呢?听起来也玄得很,他们的方法是“凌星法”。“凌星法”本来并不玄,比如当金星运行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有时会在日面上呈现一个微小的黑点,这就是所谓的“金星凌日”。但是对于一个比冥王星还要遥远200多万倍的恒星来说,是不可能有“日面”的——它无论在多大的望远镜中都只能呈现为一个光点,这种情况下有行星“凌日”能让我们“看见”什么呢?据说这会导致望远镜中那颗恒星的亮度出现极为微弱的变化,NASA的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一点“发现”了“另一个地球”的,这究竟能有几分靠谱,你自己去估摸吧,反正能造成遥远恒星在望远镜中呈现亮度微弱变化的原因还有好多种呢。
科學界这些镜花水月的发现啊!
30多年前,有一本《物理世界奇遇记》,在中国理科大学生中红极一时,书中有一句虚构的台词:好莱坞这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啊!它是我们同学经常在开玩笑时要拿来用的。现在,一句模仿的感叹,经常在我脑海中盘旋:科学界这些镜花水月的发现啊!
近年一系列科学新闻,都有某些共同之处。从言犹在耳的“原初引力波”到此次的“另一个地球”,中间还穿插着小一些的新闻,诸如在火星上“可能有水”啦(注意,在无法判断那上面到底有没有水的情况下,科学家们总是说“可能有水”,而从不说“可能没水”),冥王星上的“大平原”或“氮河”啦……科学家们经常急不可待地将一些捕风捉影的、只是猜测的“重大科学新闻”向媒体兜售,有时学术论文还没有正式发表,就先向大众媒体和科普杂志披露,甚至不惜过一段时间再向大众媒体和科普杂志表示先前披露的重大新闻“是一个错误”(所谓的“原初引力波”就是这样)。
那么“开普勒452b”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老老实实看只能有两个:一、也许在这样的行星上会有和我们人类类似的高等智慧生物和高等文明;二、也许将来我们地球人类可以移居到这样的行星上去。
我们从小在教科书上读到的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要有阳光、空气和水。这个说法并没有错,但它只是从地球这个唯一样本中“归纳”出来的。常识告诉我们,只靠一个样本根本无法形成基本意义上的“归纳”,但这一点在我们谈论生命、高等智慧、行星环境之类的问题时,却经常被遗忘。比如,为什么不能想象一种无需呼吸空气或无需阳光和水的生命形态?如果我们同意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形态的生命或文明,那就将不得不同意,在千千万万个天体上都有可能存在生命,或存在高等文明。这样,“发现另一个地球”的第一个意义就被消解了。第二个意义更加镜花水月,只要想想“开普勒452b”离我们1 400光年就知道了,以人类现有的航天能力,飞往那里大约需要两千万年。
其实“发现另一个地球”还有第三个意义,那倒是相当现实的——NASA近年来一直受到削减经费的困扰,它迫切需要增加各方对它的关注。
12.最难忘的一堂课 篇十二
自从我跨入小学的大门以来,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有生动活泼的语文课,有妙趣横生的数学课,还有奥妙无穷的科学课······其中二年级的一堂品德与社会课让我记忆犹新,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老师让我们当一回盲人。那时候,每当我看见盲人用拐杖捣来捣去地在大街上行走时,我就感到十分地可笑和好奇,有时还会呆呆傻傻地看上一阵子,没想到现在老师也让我们当一回盲人。
于是,我准备好了材料,找来了爷爷的拐杖和奶奶的手绢,便去学校了,第一节课是语文课,第二节是数学课,终于盼到了第三节的品德与社会课。同学们都纷纷把眼睛蒙了起来,我也把手绢蒙到了自己的眼睛上,可谁知,一蒙上我就成了目中无人喽!接下来,我便开始当盲人了!我用拐杖左捣捣右捣捣,有一种恐惧感,不过这也挺有趣的。走着走着,我“咚”!“哇,好痛啊,我怎么好像看见有天使在飞翔呢!”我原来是撞在一棵大松树上了。
哎,这倒没事还不止这一件。我走啊走啊,也不知道哪个缺德鬼干的好事,竟在此地放了一颗大石头,害得我摔了个“一体投地”呀!幸好我旁边没有人,不然不被别人笑掉大牙才怪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也知足了!”我现在觉得当盲人可真不容易啊,甚至我开始体谅那些盲人的痛苦遭遇了。通过这堂品德与社会课让我明白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所有盲人的愿望。我们一定要帮助、关爱、体谅那些盲人
在科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做过许多实验,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做“土电话”这个实验。上课的铃声响了,教科学的黄老师走进了教室,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做„土电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土电话”呢,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老师发给我们每一个小组2个一次性杯子和一条长线,然后说:“在杯底下钻个洞,然后把线伸到里面打个结!”
于是,各组同学纷纷动手了。我们小组想:用什么东西在杯底钻个洞?用针,弄到手就麻烦了,最后决定用牙签,即方便又安全。我拿出牙签,一会儿就钻好了。
接下来要把线伸进杯底了,这件事特简单,我们组的张文怡不费一点劲儿,就把这事干好了。
在看到别的组同学因为把洞弄得太大,为下面的打结活动增加了许多麻烦,打了好几个结也没用后,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用透明胶在里面外面都贴上。我们按照这个办法做起来,果然成功了。
我们用同样的办法把另一头也做好了,一个“土电话”大功告成了。我想:难道这就是“土电话”,用一条绳子当电线,也能像电话一样对话?我把做好的 “土电话”给老师看,并把想法也告诉了老师,老师说:“不信就自己试一试。”黄老师把方法告诉了我们:“一个人说,一个人听,试试能不能听到?”我把一头给了张文怡,一头给自己,张文怡说:“程旭静,听到了吗?”没想到我真的听到了,让我大吃一惊。后来,我越说越带劲,越说越好玩,我们你说说,我听听,你听听,我说说,真好玩。
“土电话”这个实验真有趣,你说呢? 难忘的一堂课
从小到大,我至今已上过各种课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等等。但是,在这么多的学科中,我对语文课情有独钟。我也因为这个原因,很荣幸的当上了语文课代表,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爱。
我总觉得数学课枯燥无味,英语课听来听去就那么几种语法,记住了就会了。而我觉得唯独语文课有趣,老师讲得幽默诙谐,楚楚动人。
记得有一堂语文课,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浮起来的鸡蛋”,我们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满腹疑问,鸡蛋怎么可能浮起来呢?我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看老师做这个实验。
老师先把一只完好无损的鸡蛋放进一个盛满水的玻璃杯里(为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起先,鸡蛋慢慢的沉了下去,全班同学都发出同一个声音:切!老师拍拍手,示意让我们安静,接着,老师在杯子里放入了盐,然后拿了根筷子,在杯子里搅拌,但迟迟没见鸡蛋浮起来。一会儿,只听见“啪”的一声··啊,鸡蛋碎了!同学们面面相对,安静了几秒后,教室里爆发出哄笑声,老师也笑了,几分钟后,同学们不笑了,老师说:“再来一次!”老师拿出备用的鸡蛋,再次把它放进杯子里,放入一些盐,再次搅拌。不过,这次老师更加小心了,慢慢地搅拌,不一会儿,鸡蛋慢慢的往上,往上,再往上··啊!鸡蛋浮起来了!真的浮起来了!全班同学欢呼起来:“姜老师万岁!姜老师万岁!”“叮铃铃”,下课铃响了,老师让我们回家后写一篇文章《浮起来的鸡蛋》。
这真是一堂难忘的语文课!
我最喜欢的一堂课语文课
满分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考场上,看到作文题目,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节让我记忆深刻的语文课上——
上课铃刚打,教室里就嘈杂起来。同学们紧张地默背昨天学的《我爱这土地》。我一边背一边紧张地看着门口,祈祷着老师晚点来到。
这时,语文老师踏进教室,我心里紧张到极点:“完了,今天早上背的全忘光了……要是一会提问就惨了……”
老师清了清嗓子,大家背诵的声音停了下来。果不其然,老师说:“下面检查课文背诵。”他锐利的眼神夹杂着些许鼓励扫视全班,教室里鸦雀无声,比上自习时还要静。我偷偷瞅了瞅周围,大家的头都快低到桌子上了,紧张地看着书本。老师又突然来了句:“今天背诵,由同学们提问我。”
我们的头在一瞬间都抬了起来,眼睛齐刷刷地投向老师,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把疑问的眼神投向同位,她小声说:“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
老师接着说:“背诵一直是同学们的一个难关,今天晨读时有个同学问我,老师总是要求同学们背诵,自己会不会背?我突然意识到,要让同学们背会,首先老师要做出表率,所以,我决定这节课由我背诵。”
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认真看着课本,检查老师背诵时有没有错误。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老师富于韵味的声音回荡于教室,我们被带入一个崭新的诗歌世界中。这个世界里有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有对侵略者切齿的恨,有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有为国献身的热情……
老师背完,我们都还沉浸在声情并茂的背诵中,稍后,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师脸上绽放开惬意的微笑。此时,室外,风儿沙沙,鸟儿啾啾。
13.难忘的一堂课作文 篇十三
非常老师亮出了今天的闯关任务:第一关——养成正确读书与写作的好习惯。一首激昂的古典乐曲由远而近地“飘”了过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非常老师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地朗诵着《将进酒》,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番。吟着吟着,我也陶醉在了甜甜的酒香中。我仿佛听见了“叮叮叮……”的碰杯声,看见了李白豪爽地饮着酒,边饮边慷慨激昂地诉说着自己的怀才不遇。突然,音乐声戛然而止,非常老师把我从古代的遐想拉回到了课堂上。
接下来,非常老师用洪亮的声音朗诵了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听着高低起伏的朗读声,我仿佛变成了梁实秋,国文老师指着作文本,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要把文章中软趴趴,懈啦咣唧的文字去掉,留下文章的筋骨。”我细细品味着老师的话语,体会到了优秀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平庸的作文是写出来的。
伴随着一首舒缓悠扬的乐曲,非常老师带我们走进了桂林山水。我坐着小船荡漾在翡翠般的漓江上,船桨“哗——哗——哗”地划着水面,水面泛起一道道波纹,打着卷儿朝岸边涌去。碧绿的江水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苍翠,蔚蓝的天空在碧绿的江水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灿烂。美丽的景色使我陶醉了。
欣赏完美景,非常老师又传授了“三大法宝”:写前口说作文,写中文字作文,写后作文口说。在口说中,不断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收获好作文,就得口说口说再口说。非常老师云“语言表达好,叫口才。文字表达好,叫文才。语言和文字表达好,叫真才。”我也要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大将军”。在“文字王国”里建立赫赫“战功”。
14.难忘的一堂课作文 篇十四
老师还没讲几分钟,下面的同学又嘴痒了,交头接耳地在那说着闲话。老师评讲停了好几次,都不见效果。老师很生气,把试卷直接扔在讲台上一个人走了下来,拿起麦克风说;“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次考得很好?19个8字头,1个9字头,10个7字头,6个不及格……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己考得非常好,好到不用听老师评讲了?昨天晚上我就在边改卷边反思,到底是我一开始的教育方法不对还是我不够严?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在我踏进六(7)班这个大家族的时候,五年级教你们语文的吴老师就跟我说过,对你们不能太松,一定要严,看来是我对你们太松了……”说着,老师竟然哭了,一滴滴晶莹的泪珠悄然落下。
这时,全班都安静下来,谁都大气不敢出。我看着老师,心中忽然有种莫名的痛和酸涩。在老师的泪珠中,我仿佛看到了老师因我们的成绩而感到焦虑。无奈的身影,看到了她昨晚加班时的情景……在这一刻,我忽然觉得世界上最美丽的并不是钻石,而是那一滴滴悄然落下的无奈的泪珠。
15.难忘的一堂课 篇十五
在上语文课不到半节课的时候,“哗”的一声,我转过头一看,原先有个同学可能身体不舒服,呕吐了,坐在座位上哭;而其他同学有的哈哈大笑,有的捂住鼻子——怕臭!
这时,教师严肃地说:“同学生病呕吐有什么好笑的,你们不帮忙他,反而哈哈大笑。同学有困难时,必须要相互帮忙,不能讥笑同学。”听了这番话,同学们就立刻站起来,有的把地拖干净,有的桌子擦干净,有的同学扶着他去洗干净。然后我们继续上课。
【一堂难忘的美术课】推荐阅读:
难忘的一堂课作文100字06-10
一堂难忘的课作文700字08-15
一堂有趣的美术课作文500字07-07
《快乐的一堂课》09-12
我的一堂剪纸课08-01
一堂有趣的课周记07-01
一堂有趣的课范文07-15
神奇的一堂课作文750字07-25
有趣的一堂课作文500字08-07
一堂振奋人心的报告作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