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2024-12-03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精选17篇)

1.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篇一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一座花园。

一道小溪,一孔石桥。

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教材解读

这一组为主题识字单元,编者巧妙地把需要认识的57个字,会写40个字融入了五首儿歌之中,《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男家四季歌》。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形式,给定一个明确的主题,犹如一条彩色的丝带,把这些汉字与事物巧妙地归拢在一起,有利于高效集中识字与认识事物。语文园地中的《十二月花名歌》也与之合拍,契合单元主旋律。语文园地中重点进行部首查字法的学习与练习,为学生识字,阅读,学习语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安排背诵课文、读读记记、读句子想意思、日积月累等积累语言,以及看图说话和语文实践等任务。如此编排,把识字与语文学习水乳交融起来,既体现年段特点,又体现识字的基础功能,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各种语文实践,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而非孤立地为识字而枯燥地识字。

《场景歌》是本组开篇课文,12组数量词搭配的词语场景,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海面风光,江南水乡,少先队员快乐的生活,读之让人自然产生诗情画意之感,倍增热爱生活之心。

2.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篇二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认识新朋友乐乐, 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 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 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 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 交流汇报, 学生板演, 教师引导, 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 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 再选2固定在个位, 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 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 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 碰见两个新朋友, 想跟他们 握手表示友好, 每两个人握一次, 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 来给大家送点心了, 面包、包子、饼干, 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 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 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 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 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 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 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 理解新教材, 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 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 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 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 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 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 直接导入, 进入密码门, 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分别涂头和身子, 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 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 又为了方便做课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 0、2、3 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 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 (变成排列问题, 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 吃, 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 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分别涂头和身子, 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 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 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并用于生活,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 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 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 0、2、3 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 (课本中) 用 红、黄、蓝 3 种颜色给地图上 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 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 2 个字, 一共有多 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 3 个字, 一共有多 少种选法?

3.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篇三

1.口算。(10分)

15米+5米= 17厘米-7厘米=

15厘米+6厘米= 18米-6米=

35厘米+7厘米= 50厘米+50厘米=

25米+5米= 22米+4米=

59厘米-9厘米= 1米-3厘米=

2.列竖式计算。(6分)

45+7= 25+6= 24-5=

3. 在○里填上“<”“>”或“=”。(6分)

4米5米 28厘米82厘米

100厘米1米 6米90厘米

8厘米8米 2米40厘米

二、填空。(22分)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4分)

2.过两点最多能画( )条线段。(2分)

3.( )米和( )厘米一样长。(4分)

4.看一看,填一填。(4分)

回形针长( )厘米 铅笔长( )厘米。

5.量一量,填一填。(4分)

长( )厘米 长( )厘米

6.数一数,下面共有几条线段?(4分)

( )条

三、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住保ǎ阜郑?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 )

2.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

3.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

4.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

四、选一选。(8分)

1.下图中,线段是( )。

① ② ③

2.要知道操场跑道有多长,应该用( )来量。

①三角尺 ②米尺 ③卷尺

3.冰箱大约高( )。

①75厘米 ②75米 ③175厘米

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 ②米 ③分米

五、画一画。(12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5厘米长的线段。

3.画一条比7厘米短4厘米的线段。

4.在距离 2厘米处画一个□,5厘米处画一个○。

六、解决问题。(28分)

1.小明高90厘米,爸爸比小明高80厘米。爸爸高多少厘米?(5分)

2.一条绳子长40米,用去了10米,还剩多少米?(5分)

3.一支铅笔原长19厘米,现在变成14厘米,用去了多少厘米?(6分)

4.一条绳子长2米,3条绳子连接在一起,一共长多少米?(6分)

4.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 篇四

第一组

识字1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4 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识字2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识字3欢庆北京我们成功了看雪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识字4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15 小柳树和小枣树16 风娃娃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识字5称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

语文园地五

识字6窗前的气球假如日记两则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识字7“红领巾”真好27 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29 父亲和鸟语文园地七第八组

识字8我是什么31 回声

太空生活趣事多33 活化石

5.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填空 篇五

1、孩子如果()()长大,就得告别妈妈,()()()()。

2、植物妈妈的办法()()()(),不信你就()()观察。那里有()()()()的()(),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3、《梅花》作者(),墙()数枝梅,凌寒()()()。遥()()()(),()()暗()()。

4、一()鱼塘,一()稻田。一()小溪,一()石桥。一()队旗,一()铜号。

5、杨树(),榕树(),()()树叶像手掌。()()秋天叶儿红,()()四季披绿装。()()喜暖在()(),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开花满院香。

6、十年()(),百年()()。

()()()(),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

7、你拍一,我拍一,()()世界很新奇。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你拍三,我拍三,雄鹰飞翔云彩间。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你拍五,我拍五,()()()()有猛虎。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你拍七,我拍七,()()()()在嬉戏。你拍八,我拍八,大小()()()()()。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大事。

8、春季里,()()(),()()()()蝴蝶()。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夏季里,()()(),采了蚕桑又插秧。()()勤耕作,归来()()()。秋季里,稻上场,谷像()()()()()。身体虽()(),心里喜洋洋。冬季里,雪初(),新制()()暖又轻。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9、有山皆()(),无水()()()。一畦()韭绿,()()稻花()。忠厚传()(),()()继世()。

10、《小儿垂钓》作者(),蓬头稚子()垂纶,侧()莓苔()()()。路人()()()()(),()()()()()()()。

11、《登鹳雀楼》作者(),白日()()(),黄河()()()。欲穷()()(),()()()()()。

12、《望庐山瀑布》作者(),()()()()()紫(),遥()瀑布()()()。飞流()()()()(),疑是银河()()()。

13、()穷()尽()()叠翠()()如画()()虚传

()消()散 名山()()一枝()()

百闻()()()()

14、()()()()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15、它两只胳膊抱着腿,()()()()地蹲在山头,()()翻滚的()()。这就是有趣的“猴子()()”。

16、每当太阳()(),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就()()了一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了。

17、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绕,()()()盛,周围有许多()()()()。

18、日月潭很(),湖水碧绿。湖()()有个()()的()(),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北边像()()()()(),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叫月潭。

19、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和山上的()()()(),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20、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日月潭好像()()轻纱,周围的()()一片朦胧,就像()()()的仙境。

21、日月潭()()()(),吸引了()()()()的中外游客。

22、葡萄种在()()的梯田上。茂密的()()向()()()(),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绿叶底下,有()()、()()、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23、桂林()()()()()。上有()(),下有()()。

五岳()()()()(),黄山()()不看岳。

24、《江雪》作者(),千山()()(),万径()踪()。孤舟蓑笠翁,()钓寒()()。

25、()()()事竟成。()()存()()。有志不在()()。

26、《夜宿山寺》作者()。()楼高()(),()()()星辰。不()()()(),恐()()()()。《敕勒歌》是()民歌。敕勒川,()()(),()()穹庐,笼盖()()。天()(),野()()。()()()()()牛羊。

27、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柳,七九()(),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

28、()()虎()()()之鸟胆()()鼠()飞()舞漏()之()()虎添翼()鸣()吠 害群()()()()得水

29、()()细雨 风()日()()()浪静()调()顺()气活()摇()摆()()信()疑 东()西()()摇()摆 云()雾()微风()()()天()地

风雨()()()雾缭绕 寒()刺骨 鹅毛()()()()雷鸣

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文解析 篇六

第二单元:美与丑

1.《唯一的听众》一文作者是落雪,文章记叙了一位“音乐白痴”在一位老教授的鼓励下最终成为成为一位真正的音乐家的故事,告诉我们: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鼓励,往往能帮助一个孩子树立信心,也说明:只要有信心,并且刻苦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道理。全文安排了遭到冷遇、巧遇知音、取得成功三方面内容,三次写到“老人平静的望着我。”含义分别是:默默的关怀、默默的倾听、默默的鼓励。

2.《东施效颦》选自《庄子》,西施皱眉捧心之所以美,是因为西施本来就是古代美女,皱眉捧心只会更美,而东施本来就丑,皱眉捧心只会更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效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楚王好细腰》选自《墨子》,告诉我们:领导者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也说明做事不要盲从。

3.《做一个最好的.你》一文开头采用正反两例说明了自信的重要性。比尔医生悟出的道理是;美和丑,并不仅仅在于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如何,更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罗森塔尔的实验结论是:一个人只要有自信,就能成为他渴望成为的那种人。增强自信的方法有:(1)喜欢自己(2)做好每一件小事(3)为自己喝彩(4)再坚持一下。文章告诉我们:人人渴望成功,成功需要自信,自信必须建立在做好没意见小事的基础上。

4.《有些人》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回忆了挖掘自信、敬畏自律、留下遗憾、君子谋道四件事,描述了他们对作者的触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7.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篇七

一、略读课文的课程功能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略读原是用来训练阅读的优良习惯, 必须脚踏实地, 毫不苟且, 才有效益。”从叶老的话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略读课文的课程功能。

1. 精读“主体”的“补充”

“补充”什么呢?简言之, 补充精读课文“主体”的不足。如:人教版六 (下) 第二单元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然而,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地区、民族独具特色, 衣食住行各不相同。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反映的是“节日风俗”, 我们知道除了北京的节日风俗, 还有其他地区的节日风俗;除了“节日风俗”, 还有其他的民风民俗。故除了《北京的春节》外, 教材中还编写了略读课文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反映维吾尔人豪气、豁达、乐观的《和田的维吾尔》。这样, 在文化、民居、人物等方面进行补充, 尽可能全方位地反映“中华民风民俗”。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2. 精读“准备”的“应用”

“应用”主要指应用精读中学得的阅读方法和获取的知识经验, 进行独立的阅读实践。人教版六 (下) 第二单元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 在阅读知识与能力方面, 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以时间为经线, 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作为全文结构, 其写作特点是表达顺序清楚明白。二是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情趣盎然, 学生喜闻乐见, 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 其写作特点是详略得当。三是文章有较多的场景描写, 有较强的画面感, 其写作特点是用词准确, 生动形象。以上三个写作特点应在精读课文中习得, 在后面三篇略读课文中加以应用, 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依据是什么?下面我们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习作表达”为例进行探讨:一是依据单元导语。本单元的导语第二自然段指出:“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它提示了语文学习的重点, 明确了读写训练点。由此, 我们在单元导语中可以看出, 本单元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 准确用词, 生动表达, 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二是依据精读课文。为了达到单元导语中提出的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依据课文的特点及课后思考题, 可将教学目标定为:“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及详写、略写的好处。”由此, 后面三篇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基本可定为:“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但是, 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各篇课文的表达特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现列表如下:

所以,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可依据单元导语、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以及略读课文的特点来确定。就教学目标达成过程的性质而言, 精读课文侧重于“学会”, 略读课文侧重于“会学”。

三、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教参中指出:“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的提示, 独立阅读、思考、交流, 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 可以是内容的, 也可以是写法的,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 可不必多作要求。”在以上思想的引导下, 略读课文大体上可作如下设计:

1.“提示”引路, 简化课堂结构

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 有一段流畅的文字, 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 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 更好地发挥了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如《和田的维吾尔》前的连接语:“提起维吾尔族, 我们眼前便会浮现出他们载歌载舞的情景。其实, 除了能歌善舞, 维吾尔族还有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读读下面这篇课文, 想一想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 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以上连接语中, “还有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在主题内容上进行过渡, 让学生想一想有哪些饶有兴趣的风俗呢?接着提示:“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在文章的内容方面再次进行引导, 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概括特点;“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交流”什么, 怎么“交流”, 是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学生可以交流读后的体会, 也可以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这样情感上铺垫, 能力上迁移, 使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连接语, 带着问题阅读文章, 既能事半功倍, 提高阅读效率, 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 抓住关键, 精读课文重点

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 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 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 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 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 更集中。因此, 我们需要反复斟酌, 寻找准确的着力点, 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如《藏戏》一文, 一是要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课文是按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以“总—分—总”结构安排的:先是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详细写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继承和发展。二是可抓住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教学。其一, 表现主要内容的重点句子。如:“那时候, 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 数不清的牛皮船, 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急流中, 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被咆哮的江水吞噬。”课文中的这段话,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 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 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 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 也说明艺术源于生活, 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让学生重点理解这段话, 对感悟后面藏戏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可以作为重点句子加以处理。其二, 体现表达形式的重点句子。对六年级学生来说, 除了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外, 更重要的是学习表达, 特别是略读课文, 此项任务显得更为重要。表达的顺序、表达的方法、语言的风格等等都可以作为重点句子来教学。如:文中“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本句话看似平平常常, 但在全文布局谋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结藏戏的三大特点, 接着用“还是”转折, 介绍了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因为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 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教学时, 在理解内容与表达形式两个方面抓住重点词句, 以点带面, 层层推进, 提高效率, 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

3. 课外拓展, 增大课堂容量

8.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篇八

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②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互动。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三句话。(课件)第一句话送自己,请你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很棒。”第二句話送同学,请你向你的同桌竖起大拇指说:“你真的很棒。”第三句话送给老师,请你转过去面向他们说:“老师,您真的真的很棒。”师:老师送给你微笑和掌声,你们看到、听到了吗?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光荣、温暖、自信……师:看,老师温暖的笑容,鼓励的掌声使你感到高兴、快乐,内心充满了自信。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个小伙子,他在一位老妇人的帮助、鼓励下,重拾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唯一的听众》。

一、回忆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一个小伙子在老妇人的鼓励下,由音乐白痴转变为一个水平很高的小提琴手的事。师:你的语言简洁,又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得很好。(板书,音乐白痴,小提琴手,“耳聋”的老妇人)

二、品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师:文中谁说“我”是音乐白痴?生1:父亲和妹妹。师:父亲和妹妹还怎么评价?生1:“我”拉小提琴好像在锯桌腿。师:你们想,这样的评价怎么样?生:“我”觉得像刀一样,很伤人心。生2:“我”觉得像一盆凉水,一泼之后,就变得心灰意冷。师:那么“我”的心情怎样呢?生2:非常的沮丧和灰心。(板书:沮丧)师:沮丧是什么意思?生2:就是指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师:那么这种“沮丧和灰心”带给 “我”的后果是什么?生2:“不敢在家拉琴,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去拉。”

2.第二自然段。师: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体会?生:我体会这时候林子里十分安静。生:当时的心里是很愉快的。生:我认为心里是十分激动、神圣的。师:除了愉快,“我”还想……生:拉出美妙的曲子。师:是啊。我对自己有一种期盼。

3.第三自然段。师:“我”拉出美妙的曲子了吗?生:没有。师:(指板书)可我最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手了。为什么?生:因为老妇人的帮助。

4.自主探究,品读感悟。⑴语言描写。师:老人对“我”的帮助、鼓励,是通过什么方面的描写传达出来的呢?生:通过语言描写传达出来的。师:同意吗?那我们就先来找一找老教授语言的句子。学生回答。师:现在同桌合作读一读好吗?一个从“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开始读。(生读)你们真的很棒!师:同学们,听了老人的话,现在你还想溜走吗?生:不想溜。师:为什么?生:因为她对我拉的曲子居然没有感到难听,没有责骂。反而还说是她错了,使我心动。⑵说变化。师:在老人这样诗一般语言的鼓励下,“我”有了怎样的变化呢?生:“我”不在乎了。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师: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生:自信的力量。师:以前“我”只想到林子里一个人静静地练琴,而现在呢?生:早早地来到林子里,我变得勇敢了。师:以前父亲和妹妹会捂着耳朵逃走,而现在?生:家人们表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师:以前老人总不忘说真不错,而现在她说了什么?生: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师:非常好!⑶神态描写。师: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在写老人的眼神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是什么呀?生:平静。师:同样的词语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是作者语言贫乏吗?不是,相同的眼神背后,老人的内心活动是不同的。在每次平静的眼神中,老人仿佛在想什么呢?生:第一次:老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生:第二次:对着我唯一的听众,一个耳聋的老人,我继续拉琴,她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生:第三次: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地打着拍子,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她在想……

三、回归整体,总结升华

师:“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练琴,得益于自称耳聋的老人对“我”的鼓励。因此,“我”能从一个“音乐白痴”到最后成为“优秀的小提琴手”。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在练琴的过程中,一直陪伴我的那位老人竟然不是聋子,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孩子们,当真相大白时,我的内心是怎样的?(震惊,感慨万千)文章写了吗?(没有)只有6个小圆点,省略号。老人为什么要自称是聋子呢?生: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师:老人给我信心,给我鼓励,带给我享受,带领我走向音乐的美好境界。那么,老人是用怎样的心来对待我的呢?生:一颗金子般的心。

配乐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师总结:文章抓住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一个暖人心的小故事——一个善良的老人无私的关爱,让一个失去信心的小伙子成了真正的小提琴手。其实在我们身边这种关爱无处不在。一个慰藉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谎言,都会激发我们加倍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感谢这唯一的听众吧!

板书设计: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 沮丧 语言描写

9.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篇九

1、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就是美丽的()。梨树挂起()的(),()露出()的脸颊,稻海翻起()的(),高粱举起燃烧的()。谁使秋天这样()?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字,好像在说——()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2、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那些叫不出名子的()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3、孩子如果()长大,就得()妈妈,()。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把它送给自己的()。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的铠()。只要()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

豌豆妈妈()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底下,的一声,豆荚(),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不信你就()。那里有()的知识,()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4、山行(杜牧)。

停,霜。

10.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篇十

文本教学解读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短文。全文注音,旨在让学生借助拼音来识字、朗读并感受日月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文章以清晨、中午两个特写镜头来展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1.识写生字。

本课生字要求会认15个,会写9个。这些字中,有几个字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见面机会不多。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边读课文边识字,把识字与认识事物、朗读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盛、胜、央、童、境”,前鼻音“潭、隐、引”,注意“绕”读第四声。

通过多种形式读“日月潭、湖水、周围、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中央、光华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等含有生字的词语,巩固生字。例如:出示词语的同时出现相应的图片,学生可轮流读、抢读、赛读、开火车读。

变换语言环境识字。例如:读词语“潭水、湖泊、围绕、茂密、胜利、央求、小岛、华丽、纱布、儿童、环境、引导、客人”,找出生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当中,“潭、湖、绕、盛、围、胜、华、境”均为形声字,教学时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

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用熟字换偏旁(部首)的方法识记字形,如;花—华、沙—纱。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扩词练习,以帮助区分字义。

为了巩固识字效果,可以设计游戏活动。游戏一:抢摘“丰收果”,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读字,其他几个人找出字卡并用字组词。找得快、组词多的获得字卡,比比谁的收获大。

游戏二:看部分猜整体,两个同学合作,一人遮住字的一部分,另一个人根据露出的部分猜猜是什么字。

指导写字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些能帮助认记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规律。如:“名、丽、华”是上下结构,“迹、展”是半包围结构,“批、胜、现”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应注意间架结构,做到规范、端正。对于一些容易写错的字,教师需要边示范边提示书写要领。如“展”,竖提左边不要多写一撇。“丽、华、央”,都有关键笔画“一”,在不同的字中,位置不同。

2.朗读课文。

在学生现有朗读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指导:读准轻声字“的”,应在熟读中形成“轻而短”的发声技能,进而读好短语和句子。如“美丽的小岛”“圆圆的太阳”“飘着薄薄的雾”。针对学生自读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运用“跟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如:教师读“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学生跟读“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或者教师完整地范读一句话,学生再认真跟着读这句话。

3.背诵积累。

课文写得很美,课后习题明确要求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针对课文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在正确、连贯朗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背诵课文。如背诵第2自然段时,可以根据所描写的事物,按照“湖水”“小岛”“日潭”和“月潭”的顺序练习背诵。背诵第3、第4自然段时,则可以运用师生合作填空、同桌互扮小导游讲解等形式反复练习,直至完全背诵。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背诵。

4.迁移运用。

课文中无论是大量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还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都是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的,更需要学生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仿照第3、第4自然段写一写家乡的某一处景物,进而帮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3.学会仿照第3、第4自然段来写一写家乡的某一处景物。

4.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到日月潭的美,激发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激发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2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感受祖国河山之美。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资料,扫清障碍

1.同学们,课前你们搜集到了有关台湾及日月潭的资料了吗?谁愿意来交流一下呢? 要点:交流时,不求面面俱到,学生知道多少说多少。

2.请看中国地图,哪位同学上台来说说台湾和日月潭的具体位置? 3.读文认字,并反馈。

(1)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并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让我们来读读这些生字(不同形式),谁还能扩词? 要点:注意读准后鼻音“盛、胜、央、童、境”,前鼻音“隐、引”,翘舌音“绕、胜、纱”,整体认读音节“约”。另外,注意“绕”读第四声。

4.出示“潭、湖、绕、盛、围、胜、华、境”。谁来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特点? 要点:这些字均为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

5.出示“日月潭、湖水、周围、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中央、光华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等含有生字的词语及相关图片。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

要点:学生可轮读、抢读、赛读、开火车读,增加识字的趣味性。6.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认字游戏,叫“看部分猜整体”。

要点:两个同学合作,一人遮住字的一部分,另一个人根据露出的部分猜猜是什么字。

板块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课前自读情况。

(1)谁来读一读自己最拿手的自然段? 提示: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同时相机正音。(2)谁愿意把自己觉得最难读的地方读一读? 提示:要重点指导读准轻声字“的”,在熟读中形成“轻而短”的发声技能,进而读好短语和句子。如“美丽的小岛”“圆圆的太阳”“飘着薄薄的雾”。

要点:针对学生自读中出现的问题,运用“跟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如:老师读“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学生跟读“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或者老师完整地范读一句话,学生再认真跟着读这句话。

2.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 要点:先帮助学生搞明白课文描绘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板块三

感悟积累,迁移运用 1.读完课文聊一聊。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读完后聊一聊:自己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丽?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要点: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关注语言的准确与生动。2.争当导游讲一讲。

请同学们扮演小导游向游客讲解日月潭,先分组练习讲解,后派代表上台试讲。要点:提醒学生按照地理位置、来历、秀美风光的大致顺序讲清楚,讲完整。3.积累语言背一背。

课文写得很美,大家想背一背吗?

重点指导学生在正确、连贯朗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要点:①背诵第3、第4自然段时,可以尝试运用师生合作填空。如,“清晨。天边

,倒映在湖水中。”“中午,,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

。”②同桌互扮小导游讲解。

提示:背诵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背诵。4.联系生活写一写。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仿照第3、第4自然段,也来试着写一写家乡的某一处景物,好吗?

要点:提醒学生仿照其中一个自然段练习写话。

板块四

整体观照,学写汉字 1.整体观察,发现规律。

“名、雨、华”是上下结构,“名”的撇起笔、撇下面的点和“口”的起笔竖都在竖中线上,“丽”的一横要写长些,要盖住下面的部分,“华”的“化”要在上半格;“迹、展”是半包围结构,“迹”先写“亦”,“展”的竖提左边不能多写一撇;“披、胜、现”是左右结构,“按”“现”左窄右宽,“现”的王旁下面一横化为提;“央”是独体字,中间的一横要写长一些。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书空。

11.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篇十一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由八个四字词语组成,左边四个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神话,右边四个展示的是现代科学成就的伟大。课后“我会认”中有9个字,“我会写”中有6个字,“运”“航”“舰”是已经会认的字,“卫”“宇”“宙”是本课要掌握的生字。这些生字让学生回忆并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去识记,较难的字“射、箭”则由教师引领,通过做动作、看图片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我会读”中的两个句子既复习了词语,又进行了“……是……,……也是……”的句型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看图片、析字理、运用对比法等方法,正确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卫、运”两个生字。

2.通过联系生活、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通过交流,开始关注科学,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讲故事、看图片、析字理等方法,能正确认识并书写本课的生字,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四个神话故事及当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读

1.师生一起板书课题,齐读。

2.请小朋友读这一课八个四字词语,碰到不认识的字请小树叶帮忙。

3.左右两组词语有什么不一样?(第一组都是古代神话故事,第二组都是当今科技成果。板书:古代神话故事,当今科技)

二、学习四个神话故事词语

1.我们先来学习四个神话故事的词语,请小朋友读准字音。出示嫦娥奔月图,组词,说一句话。

2.再齐读这四个词,这四个词里藏着好多秘密,你发现了

什么?

預设(1):都有一个神话人物名字,用“_____”画出四个神话人物名字。“嫦娥”“女娲”中“嫦娥”“娲”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女字旁),追问:为什么是女字旁?

预设(2):第三个字都是动词,用“·”圈出来。“射”怎么记?(做动作)

3.老师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思考:你最佩服精卫的什么?

你还了解哪些神话故事?

后羿能把天上的太阳射下来,小小的精卫鸟能把大海填平,嫦娥可以飞到月亮上去,女娲竟然能把天上的大窟窿补上。你觉得这些神话怎么样啊?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组词。

4.出示“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_____是神话故事_____也是神话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三、学习当今科技成果词语

1.这些神话故事寄托了古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上天入海的愿望实现了。出示“神舟九号”是载人宇宙飞船图片,小朋友这是什么?

介绍神舟九号是载人宇宙飞船。“载”是多音字,出示组词让学生读,“载”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长得特像?

2.人类自从有了运载火箭后,就可以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你了解有哪些方面的人造卫星?(讨论)出示“_____是人造卫星,____也是人造卫星”进行说话训练。

四、“卫、运”生字教学

1.“我会写”中“卫”字,小朋友发现了什么?(横折钩的“钩”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2.“运”字,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先写“云”,范写(走之儿由三笔组成,横折折撇重点跟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12.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总结 篇十二

2.詹天佑是我国____。课文从詹天佑__、__、__这几件事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怀念母亲》中,作者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______两位母亲,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______,对祖国______。

4.《穷人》作者是___国作家_______,课文赞美了___和___的______优秀品质。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__、__、__、__。

5.《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____,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__、__、__、的闰土。课文主要讲了闰土给我讲看__、__、__、__四件事。

6.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段话是写__看瓜刺猹的场景。这是__描写,作用是____。

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__、__、__、__、__五件事。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是__关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是 ___、___。

13.小学五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填空 篇十三

1、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

2、旁的花,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得愈得,愈秀气。她是最有,最有、最有的!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4、通过对《落花生》这一课的学习,我懂得了,人要做,不要做。

5、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这种爱的力量是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

需要,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

“。”

6、圆明园中,有 征,也有象征。漫步

园内,有如漫游在,;流

连其间。

7、五位壮士在狼牙顶峰,望,脸上。

8、这的宣告,这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起来。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起来。

9、没有一艘有一匹,能像一首诗,带我们。没

有任何栅栏能阻挡。多么!

14.让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堂丰富多彩 篇十四

一、分析总策略

根据课标,教师选择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思路,把注重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和突出创新意识,侧重师生互动融合在一起,让教学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每节课的设计都充分围绕师生互动进行,让学生在学中理解,在课堂交流中培养思考能力。

我在每一课中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在反思中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心得体会,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二、逐单元回顾教学得失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可以用夸张和对比,加深学生的记录。如学生用尺子量厘米和米,让学生用想象与夸张进行对比:如一个人有76米高吗?想象一下三层楼才24米,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马上改过来,并且在以后的练习中都自己先想像一下再填空,有的比一比量一量再填空。长度单位强调:硬币曲别针每组4样,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这也是个问题,处理练习时学生估测有一定难度,尺子上刻度找1厘米,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了解米尺,直观感受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教材中认识线段,要记住线段的特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平面图形,通过量画线段了解线段的直和有两个端点,还可用颜色表示,是线段就红色,不是线段就是绿色打X,让学生看得更清楚。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等实践活动,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直观理解,再让学生把学具操作中感受运用于探索笔算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分别完成从口算到笔算,从不进位、不退位向进位退位的算法发展,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讨论,包括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思考方法的迁移,知道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摆一摆,说一说,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体会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在交流中总结出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规律。

在教笔算中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学生是学习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趣味运动会、掷球游戏、跑步接力赛、口算比赛、填数游戏、奖励水果等活动设计借助美丽画面的呈现,吸引了学生参与,使他们兴趣盎然,从易到难的由浅入深,在设计中发展了思维情感态度,渗透保护大自然的品德教育,把问题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里中体现解题多样化、口算、摆小棒、笔算均可,通过学生自己讲解,互相质问教师引导到改正展示都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会了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举两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我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分析,畅所欲言的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具有多种选择,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也照顾到下游学生有限的解题能力,为他们能顺利解题提供一定的帮助。在练习课中采用系列游戏活动,如:小医生门诊,快乐加油站,夺红旗等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他们认真检查,做题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不仅会判断、改错,而且还要说出对的理由和错的原因。只有准确表达出观点才算是真正理解了算理,也就是会说重于会做。

在批阅中,订正单纯计算题同位互批,有错的让错的学生改正过来,还要说出计算过程,也是让其他同学有了一次巩固学习的机会,一举两得。

在应用问题中,学生经历、体验、探索,不仅用脑去学习,而且调动多种感官去体验和感受,教师一没“牵牛”二没“放羊”学生开放性问题创新能力得到有效保证。

应用题的改革大致有两点:1、情景的设计给学生一个多彩而丰富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信息,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后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将答案回到实际情景中进行检验。2、对传统应用题进行改造,有的题将原条件进行变动,然后研究结论会有什么变化,有的题原来就多种解,现在不仅仅满足于解题,而且要引导学生用画图和列的方法系统地找出各种解,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以环保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懂得如何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保护好地球环境,计算中避免三个数三叠进行连加法连减的竖式加强计算时细心和计算后检查,及时提问,巩固练习,加大训练力度,最大的问题是个别学生解题速度太慢,与计算速度快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注重题目及时纠错练习。

在加减法估算中,掌握整十估算,让学生利用自己思维策略进行,在整理和复习中总结出笔算加减法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笔算加法(进位、不进位),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笔算减法(不退位、退位)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总结出先加个,再加十,先算第一位,再算第二位,个加个,再加十,同学自己发明口诀并找喜欢口诀、说,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长高了这一课,让学生从猜测到动手测量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要让学生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创设情境,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用实物红领巾三角板纸扇时钟演示,感受角,探索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画角从方格图中的顶点画角并做上标记,画直角的练习让学生要画直线和尖角,不要画弯角,选定一个顶点,先画条边,另外那条边与之垂直画出来的直角才有作用。在方格中角最好标上字母让学生好辨认。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这一单元有2-6的乘法口诀,我让学生每天背组口诀,然后进行练习。口诀中按5、2、3、4的规律进行归纳,最后编6的口诀由学生自编,让学生首先是练习熟记口诀,让学生选好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展数学问题的情境,同时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同时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口诀从一开始,我就每天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排口诀如第一天1的口诀,第二天2的口诀,第三天3的口诀,等以此类推,但在后面考试和练习中发现有的学生口诀是一半语文字,一半数学字,有的口诀是省掉部分字如:一一得一,写成一得一,二五一十写成二五十,五五二十五写成五五二五等,要找出部分错题,反复纠正,让学生印象深刻,在乘法初步认识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根据课标提出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在教学中从连加引入乘法,教无定法,让学生感知过程,感受乘法中的因数、因数积与加法中加数、加数、和、及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名称区别了解名称的区别与算式不同后在读作写作和表示的意思再进行区别使学生分清加、减、乘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理解的难点,个别学生出现了3+5=15的错误,也因此而纠正过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间接经历一次知识再创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灵活性,给学生更多鼓励,欣赏学生成果,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也意识到关注弱势群体不够,在热闹的不举手自发喊出答案的背后,又隐藏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因此我设计有层次性和开改性活动,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如做一做布置完,在检查同时布置练习题,检查到一半时评讲练习题,再布置指导丛书相关练习题,再继续检查,使学生没有空闲,在教跳格子,数轴图时,要圈出数字再打箭号比较好。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放松让学生用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有信心,他们也才更加有动力。

教学中采取生活探究——应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给学生宽广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发现每句口诀的含义,并在乘加、乘减中让学生列多样的解题方法,如玉米图三又可列乘加又可列乘减如:4×3-2=10

15.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一 篇十五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拼音和识字后的第一个课文单元,共五篇课文。包括《画》、《四季》《小小竹排画中游》《那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五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二》。和一个口语交际《我们的画》。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50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认识9种笔画和9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背诵第一、二、三、四课课文。

3、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农村的变化,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

教人学都提要示爱:护它。《画》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1、在教学生字时,引导学生认识新偏旁走之的基础上,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认识“远、近、还”等字。写字教学时,笔画比较简单,主要是学习竖弯钩和横折弯钩两种笔画,教学时可以用一根彩色的电

线展示这两个笔画的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这两个笔画均为一笔写成,并提醒学生折角要写的圆润。

2、理解诗意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不必拔高难度,让所有的孩子都理解。只要大多数孩子能够说得上来就可以了。

3、本课课后安排了说反义词的练习,在《语文园地一》里面已经有了这个内容的练习,而且现在我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前期教育都非常的上心,对于一些常接触的反义词,比如说大小、多少、黑白等,学生们应该都掌握的很好,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说出一些他们知道的反义词,加深对于反义词的掌握。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1、本首诗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句式,在句型上都是采用了“谁怎么样,他对谁说:„我是谁‟”的格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练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2、在本课写字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写好“口”,让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可以用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

小。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写江南秀丽的景色,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本课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

1、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好书本上现有的教学资源,有条件地还可以运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还要注意文中的两处语言训练点:一处是“两岸树木密”,让学生懂得“密”在此处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长得密?”使学生地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同步。第二处是“绿油油”这种格式的词语是第一次出现,也可进行拓展训练。

2、课后练习“我会读”中安排的内容是用本课要认的字口头组词,这种类型的题目是第一次出现,在教学中可以再适当的让学生进行扩词的训练。

《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一首诗歌,第一句、二句采用数数歌的形式,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

三、四句一问一答,指出小学生的房子最漂亮,能激起学生的自豪。

1、本课中出现了“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这种叠词的形式来描写赞美房子的漂亮和宽敞。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个语言的训练点,来引导学生也说几个这样的词语,体会叠词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找个朋友进行词语的搭配。

2、课后还可以以“我们的----最……”为题进行说话练习。《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切、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1、本课首次出现了自然段的形式,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格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个这样的格式上让学生感知自然段。为了便于阅读,可以建议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这样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就会一目了然。

2、本课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读读说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在教学中可以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左边的例子把短语补充完整。既要积累词语,又要恰当运用。

《语文园地二》共有六项内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1、“我会找”主要是练习对字的偏旁归类,要求把带有三点水和走之的字找出来,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再说说,自己在课外所认识的带有着两个偏旁的字,全班进行交流。

2、“读读说说”中安排的练习是学会句型“什么地方有什么”。在教学中可在学生读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再练习说一说。

16.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篇十六

时间:姓名:

1、秋天来了,梨树挂起()的灯笼,()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高梁举起燃烧的()。

2、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帮您()一天的疲倦。老师-----()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

()深了,星星()眨眼,老师,()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

4、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地成长,不会在()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我一定给()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上奔跑,在草地上()。

5、(),林中谁最快乐?是()的小鸟,叽叽喳喳,(),一会儿(),一会儿梳理蓬松的()。

(),林中谁最活跃?是()的小鸟,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翠绿的树苗。

(),林中谁来得最早?是“()”来放鸟巢。崭新的木牌上写着:“请()小鸟!”小鸟在枝头高唱:“()”真好!

6、孩子如果()长大,就得告别妈妈,()。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们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孩子们就能去田野,()。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粗心的小朋友就得不到它。

7、田野献上()()的果实,()()举起()()的旗帜,蓝天()()()()的鸽子,大海()()()()的乐曲。()()亿孩子()()这()()的日子,()月()日——祖国妈妈的()()。

8、北京是我国的()(),是一座()()的城市.()()()在北京城的()(),()墙、()瓦,又()(),又()()。天安门()()是宽阔的()(),广场()()矗立着 1

()()()()()()()。

北京有许多()()()()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北京新建了许多()()()。立交桥的()()有绿毯似的()()和拼成图案的()()。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

9、我会()。太阳一晒,我就变成()。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有时候我穿着()()(),有时候我穿着()()(),()()和()()我又把()()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

10、我在空中()()着,碰到()(),就变成()()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有时候我变成()()()()下来,人们就管我叫“()()”。到了冬天,我变成()()()()下来,人们又管我叫“()”。

11、平常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里()(),在海洋里()()、()(),()()()。

12、小洁一边吃面包,一边()()两岸的()()。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的()(),这边的山石像一只()()()()的()(),半山腰()()、()(),好像正在赛跑呢。小洁看得()()()。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的()()()()住了,湖水像一面()(),映出了()()、()(),还有变幻的()()。她觉得自己像在()()(),又像在()()()。

13、荷()()()擎()盖,菊残犹()傲霜()。

()()()()君()(),()()橙()橘()。

这首诗是()写的《__________》。

()()离家()()(),()()无改鬓毛衰。

儿童()()()()(),笑问()()()()()。

这首诗是()写的《__________》。

()()()()将欲行,忽闻()()踏()()。

()()潭()深()(),()()()伦()()()。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写的《__________》。

14、()不是春,()春满园。

15、美对(),()对恨。()对虚假,冷漠对热忱。雪中送炭见(),()献()。

贫对(),冷对()。饥寒对(),索取对奉献。()()献(),()是()天。

16、填带数字成语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

17、精卫()女娲()后羿()人造()

()飞船()母舰尺有()寸有()

()流不息风景()美()楼大厦不约而()

()有所短()有()长坐井()天()苗()长

无()()踪

17.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 篇十七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打下坚实的识字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识字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 归类识字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来进行归类识字教学。

1形声字归类。“如《在操场上》“跑、踢”都与“足”有关,偏旁“足”表形,另一半表声。“打”字中的“扌”旁与手的动作有关,教学时手势动作与字义理解结合起来就容易理解。再如,“桥——轿,底-低”等等。

利用形声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字的基本意义,做到准确运用汉字。如,区别“漂亮”、“飘扬”,“飘”与“风”有关,有“风”(红旗)才能飘扬;“漂”与“水”有关,用水洗(脸、衣服)才漂亮。

2会意识字。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的意义。

3象形识字。新教材的象形字编排“由图到字”,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图形,再认识汉字,如,两个“人”字并起来就是“从”字,双“木”成“林”,三“人”成“众”,三“石”为“磊”等等。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了解一部分汉字的起源。

4偏旁部首识字。如,将有“虫”字旁的字:蜻蜓、蝴蝶、蚯蚓等编成短小的韵文,不仅同偏旁的字归类易记,韵文易读,又了解一些昆虫生活习性的知识。

利用偏旁规律,可以“换偏旁”识字:“吹——砍”;熟字加偏旁识字:“门+人=闪”;“熟字减偏旁”识字:哪――那;“看图猜字”:首先画棵树“木”,然后画个果子“果”,组成“棵”字。

归类识字法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能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二、在情境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在课文中识字。在课文中识字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借助拼音认一认、去掉拼音认一认,打乱顺序认一认,回到课文认一认”。如教学《比尾巴》一文时,配合课文内容,我制作了生动的课件,在课件中,可爱的猴子、兔子、松鼠、公鸡等小动物,他们的尾巴上分别挂着本课的生字,我启发学生:谁能认识生字,就让谁扮演相应的动物比尾巴,学生异常兴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识记的方法很多,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整个识字的过程,学生的情绪始终很高,这主要得益于教学情境的营造。

2在诗歌、韵文中识字。诗歌及短小的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利于儿童记忆。

3谜语识字。“两人坐在广场上――(座)”。

4儿歌识字。“三人日下去春游(春)”。

5编顺口溜。“有脚真开心‘真’”,“无脚直犯愁(直)”。

6谚语识字。如,“初三初四峨眉月,十五十六团圆……”可使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及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7用反义词识字和在对子歌中识字。如“开——关、高——矮、美——丑”,又如“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8先看图再学文的方法识字。先看图学词:“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再看图学文,比较“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这样学汉字和学课文结合起来,即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分辨能力,又使其学习了量词的用法。

三、联想识字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古诗二首》一文中,有个要识记的生字“醉”,由于学生还不认识“酉”和“卒”,在教学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有的说:我知道,我在电视里见过“醉”,我爸爸经常喝醉,妈妈出差时经常留言“不要让爸爸喝醉了”。有的学生说:“爷爷下的象棋里有“酉”和“卒”,它们分别是“醉”字的左边和右边”。

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识记,同时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四、在生活中识字

上一篇:团校办公室组织部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良好职业形象≠“声色”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