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教师双特计划

2024-11-22

重庆教师双特计划(精选8篇)

1.重庆教师双特计划 篇一

后进生转化:老师该如何对待双特差生?

毋庸讳言,也无需做文字游戏,每所学校里都有“双特差生”: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行为习惯也特别差,调皮捣乱。他们是差生中的“战斗机”:根本不爱读书,上课就成“学困生”;课后睡狮醒来,摇身一变成社会上的“浪仔”,蓄着烫染了的飞哥头,穿着奇装异服,嚼着口香糖,到处惹是生非……

当老师最怕遇到这样的“尖子生”,当班主任更是头疼八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普通班的老师比培优班的老师更不好当,付出更多。我曾当过十几年的普通班的班主任,当然遇到过不少调皮的学生,更是接手过几个被开除过或者被其他班主任“坚决不要”的学生。尽管他们“臭名昭著”,但是到我班来后,他们再没有违反大的纪律,平安而又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有的还考取了大学。

有的老师不能妥善地对待这类学生,结果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自己吃力不讨好,学校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生也不满意,几头受气,班级学风差、纪律差,上课经常都不能继续下去,最后被迫换人。

其实,如何教育这样的学生,确实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体会。

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处理好这类学生的关键和前提。作为老师,首先要确立四个思想观念。第一,不管学生多么差,哪怕是个残疾儿、智障者,每一个学生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面对双特差生,很多老师心里厌恶、瞧不起,甚至恨不得能把他们用橡皮擦擦去。有的班主任还把让这样的学生离开班级、回家当作目标。请问:这样的心态能和他们搞好关系吗?

曾经遇到一个家长,他对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几乎是破口大骂。我对他讲,你儿子的这个班主任可是我们学校有名的优秀教师,你怎么这么不尊重他呢?他说:我咋不尊重他?每年还到他家给他拜年呢!我儿子虽然成绩差,也有些调皮,可他也有自尊心,我们也没指望他能考上好大学,能拿个高中毕业证、考取一般大学就行了。作为班主任,他对我儿子可要不得。他在班上搞双差生选举,我儿子名列榜首,被要求回家反省。结果我的儿子再也不愿意上学了!—这样的教育方式行不行?……

听了他气愤愤的一番话,我心里明白了他的儿子确实不是个好学生,也觉得班主任这样做不妥当,更明白了:无论多么差的学生,无论多么的调皮捣蛋,他们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对于父母来说,判断老师的好坏,不是你是不是名师,而是你对他的孩子怎么样。

这就是每一个老师应该有的心态:不管什么样的学生,老师都应该尊重和喜爱,因为他们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如果老师记住了这一点,你还会想法把他们扫地出门吗?虽然他们拉了后腿、伤人脑筋,但在他们亲人眼里,他们是最重要的,老师当然也要珍爱!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了这样的思想和前提,问题就好办了,有爱就有办法呀。

第二个观念是,老师不要把自己当成不可侵犯的圣人,不要跟双特差生斗狠。很多老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以为老师的尊严不可侵犯,做学生的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然而,对于那些特别调皮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叛逆性特别强,最难得做到,对于年轻的老师,他们更是“不服周”。

有的老师,一旦双特差生违反了纪律,就会不择场合、手段,大声斥责这些学生,妄图用威严、声势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使学生服帖。然而,我常常发现,学生表现出的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们怎么可能心悦诚服呢?只会对抗!

第三个观念是,对双特差生要降低要求。有的老师总是期望每一个学生都搞好成绩,对所有的学生都提出高要求。其实,有时他们的父母都没这样高要求;而且教育本来就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老师对双特差生要特殊对待。(班主任)他们有时迟到、打球、看点杂书……这些小违纪,老师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求太高,管理太严,只能适得其反,正如木桶,箍紧必炸。

最后一点,千万不要试图用武力解决问题。体罚学生不仅不会让学生臣服,反而可能会让老师吃不了兜着走。

有了这些思想观念,还要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态度对待双特差生。大体而言,从老师的角度来讲,双特差生有两种:能掐得住的和掐不住的(这种说法似乎有些卑鄙,得老师自己掂量了)。

对于掐不住的双特差生老师要安抚,用友好赢得尊重;或者敲山震虎,杀鸡骇猴。有的双特差生人高马大,身强力壮,根本不惧怕老师,老师不能跟这样的学生斗狠,否则吃不了兜着走。对于能够掐得住的学生,则要软硬兼施。

我曾经高三时接手过一个差班,由于班里一个学生,他的家庭条件优越、其父为执法单位领导,形成了团伙,班级简直是乱了套。我想,要想改变班风,必须一改原先班主任优柔、放养的作风,必须出重拳肃纪,刹住歪风邪气。为了镇住他,同时给其他人以警告,有次我故意勃然大怒,选择了一个本来可以读出书、却跟他一起学坏了矮个学生,将他的课桌摔得粉碎。果然,该生从此安分守己了,其他学生也不敢放肆了。

不管哪种双特差生,老师要尽量跟其父母沟通,保持良好的来往,赢得父母的好感、理解、支持和配合。双特差生问题多,他们的父母其实心里也是清楚的,可人都好面子,老师不能总是抱怨,当面说他们孩子的坏话。要多讲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学习成绩上没优点可以找其它方面的优点--一个老师连夸奖自己的学生都不知道,还算是个优秀教师吗?还可以讲讲自己对他孩子的用心付出,使父母明白老师对他们孩子是关爱的。父母心里认可和感激老师,必然在言谈举止中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父母对老师心怀不满甚至是怨恨,孩子获取了这样的信息,必然更要与老师作对,这工作就没法做了!

2.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重庆 篇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做好统筹协调和督促监管工作,有力推进各项工作。

(二)做好技术保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要求完成系统软硬件环境准备工作,确保系统安装部署到位、运行顺畅、安全可靠。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及系统承建单位将为各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各省也要做好对地方教育部门及学校的技术支持。

(三)做好经费保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系统建设与运维、市县及高校相关人员的培训经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学校相关人员的培训经费,为系统建设与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四)做好安全保障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系统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强化技术安全保障,确保信息安全。各省要按国家相关要求做好省级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工作。

3.重庆教师双特计划 篇三

【发布文号】渝府发[1997]54号 【发布日期】1997-12-18 【生效日期】1998-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

服务合同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府发(1997)54号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对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施合同管理,是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确保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各地在组织签订、履行上述合同的过程中,应坚持教育为本、寓服务于管理全过程的原则,确保优生优育保健等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实际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请直接与重庆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联系。

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管理办法一、一、为确保优生优育和生育保健服务的顺利实施,根据《重庆市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二、本市行政区域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根据工作需要,依照本办法规定与已婚育龄妇女签订《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的,育龄夫妇应予配合。

三、三、签订《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的甲方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乙方为在本市户籍所在地分散居住在变动频繁的已婚育龄妇女(已绝育的除外)。

四、四、对经宣传教育后,无故不签订《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的已生育过子女的育龄妇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应责令其在三个月内补签;逾期仍不补签的,实行生育保健定期上门服务,并收取生育保健上门服务费200元。

五、五、收取生育保健上门服务费或乙方违约金,必须使用重庆市财政局印制的重庆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定额收据,并加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印章。

六、六、甲方给付乙方违约金时,乙方应填写由区(市)县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违约金在甲方有关经费中报销后,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经济责任。

七、七、《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样本)。

八、八、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办法一、一、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根据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重庆市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二、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已绝育的除外)拟离开本市户籍所在地到外地居住三个月以上者(在校学生除外),外出前应与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签订《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

三、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无故未及时与拟外出的育龄妇女签订《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和办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的,应承担拟外出育龄妇女由此发生的误工和交通费用。一次按每人每天15-30元计算。

四、四、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无故不签订合同,发生计划外怀孕后以不自行采取补救措施者,按以下规定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派出的管理服务人员的管理费:

(一)在本区(市)县境内的100-200元;

(二)在本区(市)县境外、重庆市境内的200-500元;

(三)在重庆市境外的500-2000元。

五、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依据本办法收费,必须使用重庆市财政局印制的重庆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定额收据,并加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印章。

六、六、甲方给付乙方误工费和交通费时,乙方应填写区(市)县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以上费用在甲方有关经费中报销后,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追究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经济责任。

七、七、《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样本)(略)

八、八、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4.重庆市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条件 篇四

第一条 总则

为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我市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申报条件。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与教师类别

本条件适用于我市普通本科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教授、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外语、艺术学科除外)。

根据我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科专业、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与岗位设臵的特点,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类。

第三条 申报条件

申报条件由资格条件、师德师风条件、教育教学条件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等四个部分组成。资格条件和师德师风条件是我市所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申报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教育教学条件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提出不同的申报要求。

一、资格条件 ㈠学历资历条件

1.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1-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申报副教授任职资格原则上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申报教授任职资格时,同等条件下博士学位获得者优先。

3.正常申报副教授任职资格须取得讲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或博士学位获得者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正常申报教授任职资格须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5年以上。不足上述任职资格年限须按破格条件进行申报。

㈡外语、计算机条件

按照《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调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及继续教育有关政策的通知》(渝职改办„2009‟290号)有关规定执行。

㈢继续教育条件

按照《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有关要求,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规定学时。

二、师德师风条件 ㈠思想品德 1.爱国守法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信仰坚定、遵纪守法,不得有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团结友善

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2-3.明礼诚信

自尊自律,诚实守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做到诚实守信。有不良诚信记录的,视情节轻重延迟3-5年申报。

㈡职业道德 1.爱岗敬业

热爱本职,积极奉献。学生对教师师德评价结论连续2年为“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2.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对积极承担班主任(导师)工作并获得学生好评的,或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及心理辅导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3.履行职责

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承担工作任务。取得本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来,年度考核、岗位聘期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连续2年年度考核或岗位聘期考核结论为“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年度考核结论为“基本称职”的,每次延迟1年申报;有“不称职”结论的,每次延迟3年申报。

㈢学术道德

严谨笃学,学风端正。在学术研究中,不得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不得有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不端行为。凡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者,视情节轻重延迟3-5年申报;情节特别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取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资格。

-3-㈣其他

1.在师德师风方面有突出表现,获得校级以上表彰的,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2.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其他重大问题,经查实的,延迟3年申报或按相关规定处理;受党纪、政纪处分的,视情节轻重延迟3—5年申报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3.凡因出现师德师风问题而延迟申报者,一律不得破格申报。

三、教育教学条件

教育教学条件分为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业绩条件。教学基本条件是我市所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要求,教学业绩条件按申报人员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类。教学为主型设教育教学破格申报条件,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不设教育教学破格申报条件。

㈠教学为主型 1.教学基本条件

申报或破格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或副教授应具备下列教学基本条件:

⑴教学工作量:平均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280学时及以上。其中,平均每学年全日制本专科生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10学时;

⑵授课门数及教学环节:系统承担2门以上全日制本专科生课程的教学。指导过青年教师;或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指导3届以上;或指导全日制本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和担任全日制本科生导师工作3届以上(不具备实施教学环节条件的经学校确认除

-4-外)。

⑶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且承担课程建设或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

⑷教学效果:取得现任职资格以来教学效果达到学校相应要求,且连续3年以学生为主的评教达到良好以上;或累计3次达到优秀。

2.教学业绩条件

申报或破格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或副教授,除应满足上述教学基本条件外,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教学业绩条件:

⑴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应具备以下教学业绩条件之一: ①主持2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或主持1项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

②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参与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排前3名)。

③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4篇教研教改论文;或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2篇教研教改论文,且主编1部省部级规划教材或参编1部全国规划教材。

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一等奖排前7名、二等奖排前5名;省部级一等奖排前3名或二等奖排前2名、三等奖第1名)。

⑤获得省部级各类教学竞赛一等奖;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且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各类竞赛奖由市教委发文认定)。

⑵破格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应至少同时具备上述正常申报教

-5-学为主型教授五款教学业绩条件中的三款条件;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前3名)或二等奖(第1名)。

⑶申报教学为主型副教授应具备以下教学业绩条件之一: ①主持1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或参与2项省部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排前3名);或参与1项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排前7名)。

②参与1项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排前2名);或参与2项省部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排前5名);或参与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排前5名)。

③公开发表3篇教研教改论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2篇);或公开发表1篇教研教改论文,且主编1部本专业教材。

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或省部级一等奖排前7名、二等奖排前5名、三等奖排前3名)。

⑤获省部级各类教学竞赛奖(三等奖以上);或校级各类教学竞赛奖一等级;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且获得奖项(国家级三等奖以上,省部级一等奖)。

⑷破格申报教学为主型副教授应至少同时具备上述正常申报教学为主型副教授五款教学业绩条件中的三款条件;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前7名)或二等奖(排前3名)或三等奖(第1名)。

㈡教学科研型 1.教学基本条件

申报教学科研型教授或副教授应具备下列教学基本条件: ⑴教学工作量:平均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180学时及以上。

-6-其中,平均每学年全日制本专科生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00学时。

⑵授课门数及教学环节:系统承担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课程的教学。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指导2届以上;或指导全日制本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年均3人以上;或担任全日制本科生导师工作2届以上(不具备实施教学环节条件的经学校确认除外)。

⑶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承担课程建设或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

⑷教学效果: 取得现任职资格以来教学效果达到学校相应要求。且连续3年以学生为主的评教达到良好以上;或累计3次达到优秀。

2.教学业绩条件

申报教学科研型教授或副教授,除应满足上述教学基本条件外,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教学业绩条件:

⑴申报教学科研型教授应具备以下教学业绩条件之一: ①主持1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或参与2项省部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排前3名);或参与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排前7名)。

②参与1项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排前2名);或参与2项省部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排前5名),或参与1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排前5名)。

③公开发表3篇教研教改论文;或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教研教改论文;或公开发表1篇教研教改论文,且主编1部本专业教材。

-7-④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或省部级一等奖,或省部级二等奖排前7名、或省部级三等奖排前5名)。

⑤获得省部级各类教学竞赛等级奖;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且获得国家级奖项(各类竞赛奖由市教委发文认定)。

⑵申报教学科研型副教授应具备以下教学业绩条件之一: ①主持校级教研教改项目;或参与省部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排前5名)。

②主持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参与省部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排前7名)。

③公开发表2篇教研教改论文;或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教研教改论文;或主编(或副主编)1部本专业教材(排前3名的副主编)。

④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省部级奖,校级一等奖排前3名、二等奖排前2名,三等奖第1名)。

⑤获校级各类教学竞赛奖;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且获得省部级奖。

㈢科研为主型

申报科研为主型教授或副教授应具备下列教学基本条件: ⑴教学工作量:平均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70学时及以上。其中,平均每学年全日制本专科生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0学时。

⑵授课门数及教学环节:系统承担1门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课程的教学。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指导2届以上;或指导全日制本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年均3人以上;或担任全日制本科

-8-生导师工作2届以上(不具备实施教学环节条件的经学校确认除外)。

⑶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承担课程建设或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

⑷教学效果:取得现任职资格以来教学效果达到学校相应要求。且连续3年以学生为主的评教达到良好以上;或累计3次达到优秀。

四、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

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分为科研基本条件和科研业绩条件。科研业绩条件按申报人员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类。教学为主型不设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破格申报条件,其他两类设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破格申报条件。申报人员除应具备科研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相应的科研业绩条件。

㈠教学为主型

1.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且出版5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2.申报教学为主型副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且出版3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9-㈡教学科研型

1.申报教学科研型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⑴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且出版8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⑵还应另外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①在核心期刊发表4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2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且出版8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3项,其中主持省部级一般项目2项;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10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③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排前9名);或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三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5名、二等奖排前3名、三等奖排第1名);或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等社会力量设立的成果奖三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5名、二等奖排前

-10-3名、三等奖排第1名)。

④科研成果有4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8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明显。

2.破格申报教学科研型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⑴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且出版1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⑵还应另外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①在核心期刊上发表5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3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学术、科研论文,其中2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且出版1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名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4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一般项目2项;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15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③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排前7名);或获

-11-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二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3名、二等奖排第1名);或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等社会力量设立的成果奖二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3名、二等奖排第1名)。

④科研成果有6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显著。

3.申报教学科研型副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⑴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且出版5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⑵还应另外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①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科研论文,且出版8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②承担省部级以上2项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其中主持1项省部级一般项目;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5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③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或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三等奖以上(一等奖,或二等奖排前5名、三等奖排前3名);或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等社会力量设立的成果

-12-奖三等奖以上(一等奖,或二等奖排前5名、三等奖排前3名)。

④科研成果有2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明显。

4.破格申报教学科研型副教授应具备下列条件: ⑴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且出版8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⑵还应另外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①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2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且出版8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②承担省部级以上3项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其中主持2项省部级一般项目;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10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③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排前9名);或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三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5名、二等

-13-奖排前3名、三等奖第1名);或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等社会力量设立的成果奖三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5名、二等奖排前3名、三等奖第1名)。

④科研成果有4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8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明显。

㈢科研为主型

1.申报科研为主型教授应具备下列条件: ⑴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且出版1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⑵还应另外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①在核心期刊发表5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3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学术、科研论文,其中2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且出版1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②承担省部级以上4项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其中主持1项国家级项目,或主持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或主持2项省部级一般项目;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

-14-15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③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排前7名);或获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二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3名、二等奖第1名);或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等社会力量设立的成果奖二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3名、二等奖第1名)。

④科研成果有5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显著。

2.破格申报科研为主型教授应具备下列条件: ⑴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2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且出版1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⑵还应另外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①在核心期刊上再发表7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5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再发表6篇学术、科研论文,其中4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且出版15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②承担省部级以上5项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

5-1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其中主持1项国家级项目,或主持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或主持3项省部级一般项目;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30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③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排前5名);或获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一等奖以上(第1名);或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等社会力量设立的成果奖一等奖以上(第1名)。

④科研成果有7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突出。

3.申报科研为主型副教授应具备下列条件: ⑴科研基本条件:

任现职以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且出版8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⑵还应另外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①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2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且出版8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16-②承担省部级以上3项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其中主持2项省部级一般项目;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10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③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排前9名);或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三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5名、二等奖排前3名、三等奖排第1名);或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等社会力量设立的成果奖三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5名、二等奖排前3名、三等奖第1名)。

④科研成果有4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明显。

4.破格申报科研为主型副教授应具备下列条件: ⑴科研基本条件:

任现职以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1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且出版10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⑵还应另外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①在核心期刊上发表5篇以上学术、科研论文,其中3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学术、科研论文,其中2篇以上被SCI/EI/SSCI/ CSSCI/新华文摘/

-17-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外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或文摘收录,且出版1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②承担省部级以上4项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其中主持1项国家级项目,或主持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或主持2项省部级一般项目;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15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③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排前7名);或获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二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3名、二等奖第1名);或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等社会力量设立的成果奖二等奖以上(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④科研成果有5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显著。

第四条 附则

一、本申报条件只是申报教授、副教授的基本申报条件。申报人是否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由评审委员会根据申报人提供的材料提出具体评审意见。

二、国家级科技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即原“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省部级科技奖包括省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和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社会力量设立的成果奖指国家奖励办认可的奖项及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等设立的科研成果奖项。

三、省部级重点项目是指项目下达部门明确标明为“重点”项目。

四、在师德师风条件中,延迟申报起算年限为:出现延迟申报情况时,任现职务年限未满基本申报年限要求的,从其任现职务满基本申报年限当年起算;已满基本申报年限的,从出现延迟申报情况的当年起算。

五、所提供的论文、论著、教材、项目、奖励等成果是指与申报学科(专业)相同(相近、相关)的成果,且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发展方向。除有特别说明外均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主持人,但内刊、增刊、论文清样不能作为正式材料报送。每1项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可按1篇SCI/EI收录论文计算。本条件中所提项目(课题)是指取得相应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以来的在研项目(课题)。

六、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公布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七、推广应用成果数以该成果已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为计算依据,并有相关的支撑材料;成果推广应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以成果转让合同、成果转化后相关产品的销售收入凭证等为计算依据;社会效益主要根据提供的佐证材料,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予以测评,其中人文社科成果可考虑被党政部门正式采纳、得到党和政府领导人的肯定、在不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等因素。

八、本文所提“以上”、“以下”、“以后”均包括本级。

九、各普通本科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科专业类别、岗位设臵情况及岗位主要职责,科学划分教学为主型、教学

-19-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类教师,并制定不低于本申报条件的实施意见。

十、各普通本科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学科组对教师申报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组织现场答辩。

十一、过去有关规定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规定为准。

5.重庆教师双特计划 篇五

重庆北部新区面向全国招聘教师信息

6月10日至15日,重庆北部新区将面向全国公开选调优秀教师6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省级以上特级教师、省级以上学术学科带头人、省级以上名师、中学研究员、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不仅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且不受职称及“其他条件”限制。

北部新区人事局此前称,选调教师的学校包括经开育才中学、礼嘉中学、星光学校、等6所,选调的基本条件包括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事业编制在岗教师,从事现学科岗位工作5年以上;初级职称者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中、高职称者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中学教师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等。

6.重庆教师双特计划 篇六

2012年春季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3月1-5日 重庆2012年秋季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6月19-24日

(四)考试时间及程序。

2012年组织春季、秋季两次教师资格考试,春季考试时间为4月7-8日,秋季考试时间为9月15-16日,按照《2012年春季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工作时间安排》(附件1)和《2012年秋季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工作时间安排》(附件2)执行。考试程序详见重庆市教师资格网。

(五)成绩公布。

市教委在重庆市教师资格网上统一公布考试成绩,春季考试公布成绩时间为5月4日,秋季考试公布时间为10月19日。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异议,须在规定时限内向报名区县考试机构申请查询,市教委统一组织查询后将结果返回各区县考试机构。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面向社会开展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及

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北部新区教育局,各高校,委直属单位: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精神,现将我市2012年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教师资格考试

(一)考试对象及条件。

1.考试对象。

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社会人员(不包括首次申请教师资格的全日制应、往届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

2.报考条件。

⑴户籍或档案在重庆市的中国公民;

⑵符合《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学历;

⑶相应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修学成绩合格;

⑷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要求,其中申请语文学科教师资格的应达到二级甲等水平,申请其他学科教师资格的应达到二级乙等水平。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

考试科目共六科,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学科专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各科考试内容详见重庆市教师资格网()《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及内容》。

(三)收费标准。

根据《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核定教师资格考试费收费标准的复函》(渝价函〔2009〕47号)规定,教师资格考试费300元/人。

二、教师资格认定

(一)认定对象及条件。

1.2012年春季认定对象。

(1)参加2011年秋季考试成绩合格而未能认定的人员。

(2)参加2012年春季考试成绩合格人员。

2.2012年秋季认定对象。

(1)参加2012年春季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而未能认定的人员。

(2)参加2012年秋季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的人员。其中考试合格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按照规定参加2013年春季的教师资格认定。

3.认定条件。

⑴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⑵户籍或档案在重庆市的中国公民。认定时户籍或档案迁移出重庆市外的,不予受理。认定时户籍或档案在重庆市范围内发生变动的,在变动后的区县申请认定;

⑶参加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

⑷体检合格。申请认定者应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重庆市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渝教人〔2010〕51号)要求,参加有关单位统一组织的体检且体检结论为合格。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者还须按照《关于调整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的通知》(教资字〔2010〕15号)要求,参加增加的体检项目且结论为合格。

(二)认定时间及程序。

认定时间按照《2012年春季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工作时间安排》(附件1)和《2012年秋季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工作时间安排》(附件2)执行。认定程序按照《重庆市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程序》执行,详见重庆市教师资格网。

(三)证书发放。

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发放教师资格证书。申请人员凭毕业证书原件和身份证原件领取教师资格证书,在教师资格证书发放过程中发现有误的,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及时进行信息更正。

(四)材料归档。

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及时完成教师资格认定相关资料归档工作。

7.重庆教师双特计划 篇七

重庆龙门浩职业中学邱东

在清华大学学习了一周的时间是非常快乐的也是很有收获的。在学习过程中,听了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和学者的讲座,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很多专家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关于普教的,但是对于职教也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现在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电类专业实训课中要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学习

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韩立福教授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在我所授课班级中也是得到了长期的实践,听了他的讲座后,我在平时所遇到问题面前都豁然开朗。韩立福教授在主动学习中提到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实现“教知识”走向指导学会学习;在学校,我教的课程是《电子装接技能》主要训练学生装接电子小制作的安装与调试技能,例如音乐门铃、调光台灯、收音机、小功率功放、对讲机等。在学习过程中职教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以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教学。学习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动手为主,理论够用,对于较难较深的理论知不要求学生掌握;学习过程中每次实训都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五人以上,最多不超过八人。每次小制作套件发给学生以后,学生都很有兴趣,告诉学生安装的步骤,再让学生进安装。学生在安装过程中实现学生由等待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勤奋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安装过程中,老师就先教授小组长怎样对电子小制作进行调试,让小组长去训练并监管他的组员,因此学生的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安装调试完成后,让安装调试成功的学生上台去演讲,他安装调试的过程,以此为做一个示范,让安装调试没有成功的学生能及时修正实训过程中的错误。在这样的实训室里面这样的教学还是出现了睡觉、逃避、厌学等现象。通过在清华大学习后,我认为在学生学的过程中讨论和发表学生自主意见步骤是不可缺光的部分,在加入这两个步骤后学生积极性会更高。使课堂教学是人人愿学习,人人都学习,人人会学习的真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在生生互动交流、师生交往交流中找到自尊自信互爱、体验成功快乐、品味成功愉悦。因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产生的自信、真诚、合作、快乐。学习活动由单打独斗的消极学习转变为团队合作发展的积极学习。

二、对于文喆教授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我表示非常的赞同。文喆教授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信任并依靠学习者发展中的辨识能力与选择能力,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才有可能实现理想的教育要求。在职高教学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学生对于自已所学的专业一点兴趣都没有,学生也直接告诉我,这专业是父母选的。基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部分学生是减免学费的,有的学生学习电子机械类专业课的时候表现出厌学、不敢兴趣,对于自已所学专业没有一点信心,有的学生甚至读了一年之后退学重新报学校的另一个专业学习。在学生来学校填报专业的时候,作为老师、家长都应该给学生阐明各种利弊,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应该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既然学生是自已选择了,自已就要负责,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识。所以,职高的很多学生在选报专业的时候应当参与进来,让学生也发表自已的意见并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会负责。

三、在文喆教授的讲座中倡导“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是“以人为本”原则在教育中的反映,让老师多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多进校本的教研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校计算机部已进行的中澳职教合作项目职高教学中,就已有课程开发与课程研究的实例,并在整个学校进行了推广。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请行业的专家和教师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以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开发相对应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并根据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开发编写出老师用的教材和学生用的学材。在学校的教学过程完成后,以行业对学生在职场中实习评价为反馈,从而对开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教材、学材进行两年一次的修订。这也体现了帮助教师成为研究者,帮助教师用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日常工作,是实现校本科研、建设校本课程的关键,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需要。

8.重庆星教师班主任培训学习心得 篇八

用情感教育学生

--重庆星教师班主任培训学习心得

麦转红

2016年5月19日至22日,我和我校的9位领导、老师飞到重庆市人民小学参加了重庆市星教师班主任主题巡讲活动。在两天的学习中,聆听了李伟胜、梁岗、陈宇、王怀玉、贾高见、梅洪建、叶德元7位全国班主任专家的讲座,观看了一节重庆市优秀年轻班主任的主题班会。通过培训,我更加明确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协调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激励者,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同时我还明白了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下面,就我学习,谈谈我的感想。

一、打造理想的班级生态,让孩子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贵人。

国内知名班主任专家、全国班主任尖峰论坛的创立者梅洪建老师认为,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给予学生事情做。学生犹如一颗种子,如何给每一粒种子适合它的土壤、阳光、雨露,让其持续不断地前进和生长,是班主任践行的最高使命。

首先,梅洪建老师认为学生存在的“金字塔式”班级生态不会令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存在感,是违背教育学规律和心理学规律的。所以,他在他的班级里尝试一个科学的小组划分表

依照这个表去执行,每个小组的每位成员在都有一科是本小组第一名,这样的话,我们的每位学生都是老师的科代表,每位学生都是小老师,每位同学也都有成就感和存在感。梅老师组建班级曾给班级拟出两条班规:“让彼此成为生命中的贵人”,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营造出“具有人性的温度”的理想教室的生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凝聚小组的四个步骤。小组文化设计、明确的合作机制、特色活动的开展、竞争平台的搭建。

梅洪建老师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给我们提出小组的科学组建方法,为我们营造团结奋进的班级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氛围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二、开启心扉,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最好的心理营养师

梁岗老师认为:“没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生涯是不完整的。”正因为这种浪漫的教育信念,梁岗老师爱上了教师这份职业,更爱上班主任工作,他觉得班主任与学生心与心的呼唤、生命与生命的编织中相互伴随和成长。

梁岗老师是标准的80后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初期,他崇尚兵法治班,而且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正合、以奇胜”的班级管理风格,令学生防不胜防、举手投降,最后被学生赠与了“笑里藏刀”的绰号。后来,梁老师改变以往的兵法治班的严肃,摸索出给人以温暖和关爱的情感治班新模式,以“爱家——爱班——爱校”为教育主线,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

具体怎么爱呢?首先,我觉得教师要真诚地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多和学生坐心灵的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爱学生。”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三、用心走进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幸福

顾明远先生说:“让学生感受到幸福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叶德元受顾老先生的影响,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让学生感到幸福。用他文章的一句话来表达,就是:“陪孩子一起耍,看更多风景”。首先,叶老师和学生一起,创造了鲜明的班级文化。有“班训”、“班服”、“班徽”、“班刊”等待,用鲜明的班级文化打造一个幸福的班级生态圈。其次,叶老师为班级孩子设计300多个主题鲜明、持续开展的活动,让孩子们做主角、当主唱。如通过“大声说出爱”的活动让孩子学会情感表达、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艺术节”让学生学会勇敢和团结、通过教师节送礼物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通过“六·一”儿童节捐助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心、通过“道歉日活动”让学生学会反思、通过“畅想童年”的活动促进家长和孩子的相互理解„„甚至把学生带出教室,去骑马、去旅游、听川剧、野炊、游世博园等等,让学生感受社会,体验生活,回归自然,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叶老师还非常用心,用班级博客“叶老的窝”记录关于自己和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5年时间累积1911篇博文,他还悄悄录下了微电影,作为对学生们的毕业留念。叶老师就是这样,年复一年,一届又一届地,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动孩子,让孩子幸福,成就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

四、借助不同的活动体验型主题班会陪伴学生成长 长期以来,德育如何更加高效是中小学德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行为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不住,做过的就理解了。”贾高见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在成长中的主体性作用,采用体验式活动,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班级,创造一个尊重、激发学生主动性的班级,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有上进心、有人性温度、有家国情怀的未来公民。通过一些小小的活动来进行学生最难接受的品德教育,并且一以贯之。他的坚持与执着,他的智慧与辛勤,让他赢得了无数的鲜花与掌声。

活动体验具有参与性、情境性、操作性、实感性、愉悦性、感悟性和实效性等特点,是德育常用的和有效的途径与方式。而小活动更有喜闻乐见、短小精悍等特点,是非常适合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活动中的好形式。

上一篇:超声波人脸识别方法研究下一篇:嫦娥一号卫星数据高可靠性保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