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事件情况汇报

2024-08-17

价格事件情况汇报(精选4篇)

1.价格事件情况汇报 篇一

乌苏市棉花价格调研情况汇报

根据《转发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开展棉花价格有关情况调研的通知》(塔地发改电[2010]23号)文件精神,乌苏市发改委按照要求认真安排部署,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8-2010年棉花生产变化情况及今后走势的预测

根据乌苏市发改委农本数据显示,2008乌苏市棉花播种面积为73万亩,2008年的平均单产为93公斤,平均总成本为1198.57元/亩(其中现金成本734.15元),现金收益428.8元/亩;2009乌苏市棉花播种面积为55万亩,平均单产为91.8公斤,平均总成本为1308.96元/亩(其中现金成本804.42元),现金收益651.79元/亩;2010乌苏市棉花播种面积为73万亩,预计2010年的情况为:平均单产为85公斤,平均总成本为1331.18元/亩(其中现金成本800.08元),现金收益577.92元/亩。

二2007-2009,棉花收购、加工、销售、收购价格、资金供应及仓储情况

2007-2009乌苏市棉花籽棉总产量分别为19.2万吨、23.2万吨、19.4万吨的皮棉总产量分别为7.32万吨、8.52万吨、7.5万吨,籽棉平均收购价格分别为5.8元/公斤、4.7元/公斤、6.2元/公斤,皮棉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13000元/公斤、11950元/吨、13800元/吨。2007年乌苏市农村信用联社和农业发展银行乌苏支行向27家棉花加工企业发放棉花收购贷款12.3亿元,2008年乌苏市农发行、信用社向36家棉花加工企业共发放贷款5.9亿元,2009年乌苏市农发行和

信用联社向37家棉花加工企业共发放贷款10亿元。

棉花仓储现状及目前仓储工作开展情况:乌苏市有2.0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辖区有10镇、7乡、5场及兵团农七师六个团场,区域内棉花种植面积曾达到280万亩,皮棉产量曾经达到23万吨/年,但至今乌苏市没有一座棉花仓储设施,且各个棉花加工生产企业厂址分散,销售渠道不通畅,对棉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和影响。乌苏市交通便利,乌奎高速公路和奎赛高等级公路、国道312、217线、欧亚第二大陆桥等交通主干线横贯境内,是连接天山北坡经济带发达地区的重要枢纽,也是从欧亚大陆桥通往中亚、西亚、俄罗斯等国的必经之地,建议在乌苏市建设棉花仓储库,以促进乌苏市及周边大力发展棉花产业,调动棉花加工企业和棉农积极性、充分发挥乌苏市资源、地缘优势。

三、政策补贴情况

1、棉花良种补贴落实情况。自2007年实施良种补贴以来,乌苏市每亩种植棉花补助15元,已经顺利实施三年;但棉农选用的棉种较多,有些产量高、品质好,如:中棉26号、标杂1号等品种,但没有列入良种补贴范围,希望多征求棉农意见,合理划定不同地区适合种植推广的优良品种,将产量高、品质优的棉种尽可能多的列入良种补贴范围。

2、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落实情况。乌苏市自2007年开始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2007年,全市棉花农业保险面积50万亩,保费750万元,每亩保费15元,保险额度300元/亩。保费中农民自付3元/

亩,共计150万元;企业筹资1.5元/亩,共计75万元;国家财政补贴7.5元/亩,共计375万元,当地财政补贴3元/亩,共计150万元/亩。农业保险理赔各种作物受灾面积 34万亩,理赔金额685万元。2008年,全市棉花农业保险面积50.1万亩,保费1402.8万元,每亩保费28元,保险额度400元/亩;国家财政补贴16.8元/亩,共计841.68万元,当地财政补贴2.2元/亩,共计110.2万元,保费中农民自付4元/亩,共计200.4万元;由于棉花加工企业缴纳保费的积极性不高,今年我们按照完成技改的企业缴纳6.5万元,未完成技改的企业缴纳5万元的幅度收取,目前已收取保费119万元。农业保险理赔各种作物灾害面积约40万亩,理赔金额1600万元。

3、棉花高新节水工程建设补贴落实情况。乌苏市棉花高新节水工程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2007年以前农民完全自筹建设的工程;二是优质棉基地项目建设的工程,根据项目计划每亩由项目资金补贴200-400元不等,其余由农民自筹;三是2008年春季开始由乌苏市财政进行贴息贷款,每亩发放300元的贴息贷款,分三年偿还本金,全市共发放贴息贷款959.21万元。2008年秋季开始,我市整合各类农业项目资金,统一制定政策,对验收合格的高新节水工程,每亩补助100元。

4、农机具购置补贴落实情况。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乌苏市高度重视先进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推广,三年来,乌苏市积极争取国家农机补贴项目,先后引进了1200余台以大型为主的先进农机具,其中2008年引进425台,共发放补贴430万元。

5、新疆出疆棉移库补贴政策落实情况。为缓解新疆棉花因运输和内地需求不足等原因造成皮棉销售困难的实际问题,国家财政部于2008年6月起,符合国家标准的新疆出疆移库棉花,不分品级和长度,补贴费用为400元/吨,乌苏市有23家棉花加工企业和5家棉纺企业符合补贴条件,据不完全统计,乌苏市2007年7月到目前累计出疆移库的皮棉在10万吨左右。

四、棉花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1、在棉花生产方面主要表现为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受国际、国内棉花市场不景气的影响较大,对发展棉花产业的信心不足。由于棉花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低迷,但棉农的种棉成本和棉花加工企业的各项成本却居高不下,数据显示,乌苏市棉花的种植平均成本在逐年增加,相对收益再减少,棉农的种棉积极性出现动摇,随着皮棉及棉短绒、棉籽等价格的持续下滑和加工成本的不断增加,棉花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今后棉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资金问题是目前制约棉花加工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据了解,我市棉花加工企业每年自筹收购资金一般在3至6亿元,但每年实际需要收购资金均在12亿元以上,虽然农发行和信用社每年都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仍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致使棉花加工企业资金运转困难,不得不低价出售产品,严重制约了乌苏市棉花加工企业快速、有序、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我市棉纺企业普遍存在起点低、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低,产品缺乏竞争力,投资缺乏吸引力的特点,棉纺企业由于受到资金限制,在扩大规模、引进设备、技术改造等方面受到了较大制约,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3、缺乏棉花深加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棉花深加工科技含量低,创品牌工作开展不够。由于我市发展棉纺工业较晚,严重缺乏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平均每个企业只有1-2个熟悉棉纺企业管理的人才,熟练技术人员一般也在5-10人之间,而且技术人员队伍极不稳定,致使产品品质不稳定,没有形成本地棉纺品牌产品,产品缺乏竞争力。

4、棉花深加工、精细加工产品少,加工、运输成本较高,企业利润空间有限。目前,我市有37家棉花加企业,但缺乏棉花深加工、精细加工企业;棉花副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较少,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没有形成完整的棉花产业链,限制了棉花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培育本地棉花产业的龙头企业;另外,从我市运往内地的棉纺产品每吨平均运输费用在500-600元之间,而内地企业每吨平均运费一般在100-200元左右,这样就增加新疆棉纺产品的成本,同时,由于铁路运力紧张,给产品出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占据价格优势和交通优势的内地棉相比,降低了产品的竞争性,影响了棉纺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乌苏市发改委

二0一0年八月十日

2.价格事件情况汇报 篇二

(2012年2月15日)

教育收费是一件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学校是做好教育规范收费工作的最直接、最基层的单位。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我校严格贯彻落实《价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自觉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有效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一、基本情况

凤翔中学创建于1940年,是陕西省首批创建的省级重点中学、省级标准化高中,2010年晋升为省级示范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38亩,现有教学班49个,教职工186人,学生3599人。近年来,学校以创建“管理创新的实验园、科研兴校的示范园、素质教育的桃李园、文化育人的百花园”为目标,坚持以法办校,立足教育创新,努力实施“质量立校、改革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战略,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科竞赛成绩喜人,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三年来,3369名学生上二本线,上线人数稳居全市第二,并逐年递增,2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在全国数、理、化、生四科奥赛中,186名学生获省级奖励。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卫生先进单位、绿色文明示范学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学科竞赛优胜单位、平安校园、示范家长学校等多项殊荣。

二、主要做法

到位、监督有效。

(二)、坚持原则、强化管理,切实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我校将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学校的活动与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活动结合进行,学校各室紧密配合,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切实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做到操作规范、管理规范。

1、加强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多年来我校坚持在醒目位置张贴面向学生的所有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以及投诉、举报电话等,做到“文件上墙,项目公开,标准公开”,并严格按照县物价局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招收择校生严格实行“三限”政策,不增加收费项目,不扩大收费范围,不提高收费标准,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2、明确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我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群众负担的各项规定,按照县政府、物价局和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执行《价格法》、《陕西省价格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教育收费政策。学校明确规定,各年级除按《收费许可证》规定的收费标准规定外一律不再收取其它费用,每一位班主任均不得私自设立名目擅自收取班级费用。

3、实事求是,加强教辅资料征订管理。

3.环保局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情况汇报 篇三

为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及时、准确、有效预防及处置突发环境事故,近年来,在市局的指导下,我局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的统一布署和总体要求,认真做好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和应急管理工作,现将工作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环境应急管理基础工作

为了建立健全汝城分局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根据我县环境应急实际情况,我局于2019年11月修订了《汝城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完善各项预案的基础上,我局积极加强风险源环境应急管理和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督促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建立环境应急预案,2019年至今,共有62家企业完成了应急预案的备案和修订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网络。

二、妥善处置环境信访和突发性环境事件

随着人民日益提高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要求,对我局环境管理和环境应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加强对公众诉求环境信息的主动收集,畅通收集渠道,我局成立了信访综合值班室,安排专人,负责统一受理、交办、督办、跟踪反馈信访投诉,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工作格局。认真办理环境信访件。严格执行“投诉就是命令、污染就是险情”原则,及时反应,耐心沟通,不辞辛劳地加强夜间突击检查。近年来,我局共受理回复环境污染投诉案件300余件,全部回复,满意率99%。每月对环境污染投诉情况进行小结,每季度进行分析总结,并报相关领导。

三、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和应急培训

为确保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应对各类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锻炼环境应急队伍,近年来,我局每年都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工作方案,2020年6月16日,我局组织汝城县茶山脚钨矿开展了一次应急演练。2021年10月8日,我局组织湖南邑金投资有限公司开展了尾矿输送管道爆管造成尾矿外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通过此次应急演练,磨合了部门间的协作配合,锻炼了环境应急、监察、监测应急队伍,提高了我县环境应急水平。通过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这样的实战模拟训练,我县环境应急人员进一步熟悉了应急工作流程,各部门进一步掌握了各自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也及时完善了应急预案中的不足之处,为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提高应急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实行绩效考核制。确定目标任务,对环境应急管理等相关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评优、奖惩、岗位及职务异动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注重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采取鼓励个人自学、安排集中学习、组织考察学习、请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环境应急业务知识与法律法规学习,确保应急队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环境应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

4.价格事件情况汇报 篇四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2011年6月13日)

今年来,湖南连续遭遇极端恶劣天气。1月—6月初,因长时间持续干旱天气,全省累计平均降雨301毫米,比历年同期均值偏少51.1%,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降雨最少年份。6月2日起,湖南又出现持续强降水,湖南从“火热”直接进入“水深”之中,全省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多66%,尤其是湘中偏北大部分地区累积降水量偏多100%—400%。极端灾害性天气,给全省养殖业生产和畜禽水产品市场供应产生了极大影响。

一、干旱天气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一是渔业方面。全省600多万亩放养水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严重受旱水域面积达350万亩,其中池塘面积达280万亩,0.8米以下的池塘154万亩,干涸的池塘47万亩。稻田养鱼受灾面积67万亩,渔业饲料地受灾41万亩。无法生产的苗种场128个,损失鱼苗120亿尾。据初步统计,截止5月31日,全省因旱灾造成成鱼损失30多万吨,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以上。由于干旱的影响,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和洞庭湖水位严重偏低,部分江段湖泊甚至干涸和断流,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以捕捞为生的2.3万户、7.7万专业捕捞渔民面临失收和绝收,这部分困难群体再次陷入困境。二是畜牧业方面。干旱共造成全省769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162万头生猪、1.18亿羽家禽、28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因严重缺水缺电死亡生猪24.6万头(含中仔猪)、牛羊1.93万头、家禽97.7万羽、禽胚1024万枚。572万亩饲料草缺水枯死。初步统计,截止5月31日全省因旱灾造成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

二、旱涝急转给养殖业防灾减灾带来新难度

6月2日开始,湖南出现了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连续暴雨过程,给养殖业防灾减灾和灾后生产恢复带来了新的难度。截至11日12时,据初步统计,湖南省11个市州50个县市区455个乡镇361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73万间。因灾死亡19人,失踪31人。养殖业方面,全省冲走生猪8.2万头,牛0.3万头,羊1.3万只,死亡家禽30.37万羽,倒塌畜禽栏舍67.6万平方米。全省渔业受灾面积72万亩,成鱼损失8400吨,同时渔业基础设施遭受巨大破坏,部分池塘堤坝被冲垮,网箱被损毁,大量亲鱼流失。

三、灾害性天气对畜禽水产品价格造成较大影响

1、生猪价格继续保持快速上扬态势。由于去年全国生猪市场低迷,大量能繁母猪被淘汰,同时疫病引起能繁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上半年特大干旱和当前复杂的旱涝急转形势,直接导致当前市场生猪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扬。市场供给预期偏紧,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等因素的存在,将直接导致生猪价格将持续高位运行,猪价回落时间预期将延迟。据对全省22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2011年第23周(数据采集日为6月8日)全省各地生猪价格仍然保持快速上扬态势,且上涨范围广,涨幅比较大。本周全省活猪均价17.20元(公斤价,下同),环比上周上涨0.50元,上涨幅度2.99%。当前全省仔猪均价36.49元,环比上周上涨1.47元,上涨幅度4.20%。猪肉均价26.85元,环比上周上涨0.95元,上涨幅度3.67%。与去年同期相比,活猪价格上涨81.88%,猪肉价格上涨68.24%,仔猪价格上涨135.90%。

2、水产品价格上涨。由于干旱缺水,全省苗种损失超过30%,鱼种放养量较往年减少25%以上,加上大量成鱼因干旱缺水,气温升高,导致泛塘死鱼,预计全省因旱灾导致渔业养殖产量减产超过20%。同时,由于干旱的影响,江河湖泊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捕捞渔民面临失收和绝收,预计全省捕捞产量将减产50%左右。产量减少的同时,部分养殖户对今年水产品市场行情看好,普遍存在惜销现象。当前水产品价格均出现上涨。目前,全省草、鲢、鳙、鲫鱼价格分别为13元/公斤、8元/公斤、13元/公斤、14元/公斤,比旱灾中期有近20%的涨幅,较干旱前也有近10%的涨幅。预计今年下半年至明年,随着我省水产品供应量减少,市场供应可能会持续偏紧,水产品价格后阶段将可能持续上涨。

四、关于稳定灾后畜禽水产品生产和价格的几点建议 为努力确保抗灾救灾工作取得最后胜利,确保养殖业稳定发展和畜禽水产品市场稳定,特提出如下建议:

1、支持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特大旱涝连灾对湖南养殖业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养殖农户无力组织生产自救。建议国家发改委对灾区养殖业基础设施维复给予补助,帮助修复加固引水、排水设施,确保引水、排水、保水基础设施能及时调用。建议安排专项资金,实施以“三改工程”为重点的鱼池标准化生态化升级改造,深挖塘、广积水、调气候、保抗旱,增强鱼池蓄水防洪抗旱能力。“三改”的主要内容为:改深:将池塘深度改挖至2—2.5米以上,增大蓄水容量;改活:针对过去老化池塘排灌不畅现象,配套排灌畅通的排水、灌水设施;改大:将单口池塘面积提高到15—20亩以上,提高抗旱蓄水能力。修补塘坝和沟渠,加固塘坝,既为当前防汛工作做好准备,又增强抗大旱能力。

2、支持灾后生产恢复,确保畜禽水产品市场价格稳定。建议国家发改委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投入,提高水产苗种繁育能力,尽可能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质量可靠、数量充足的苗种。实施灾区良种补贴,对灾区的水产苗种、良种畜禽引进、培育给予补贴,支持灾区组织亲本苗种调剂和生产供应,增强灾后恢复生产能力,确保后阶段畜禽水产品能正常有序供给。同时加大对灾后动物疫病防控投入,帮助灾区做好死亡畜禽鱼无害化处理,加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上一篇: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下一篇:工作纪律松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