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南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调研报告

2024-09-25

加快南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调研报告(精选4篇)

1.加快南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调研报告 篇一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何炳荣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对强化城市功能和改善城市形象、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为对象,就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思路与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全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条件

国外及上海、江苏等地大力发展服务业集聚区的实践表明,其有效地发挥了对当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拉动效应。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省委、省政府立足浙江发展实际,结合内外形势,针对服务业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我市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新条件。

1.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省市党委、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顺应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市已经进入了人均GDP由近1万美元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正是我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这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为此,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是我市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顺应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选择。

2.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的需要,也是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2010年,沪杭高铁的通车,嘉兴“与沪杭同城”已成为现实,这无疑使嘉兴在区位交通、商务成本、空间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性价比显著提高,为我市更好地吸引和集聚各类高端要素,加快产业升级拓展了空间、创造了条件。为此,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市深入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在服务业发展上接轨上海、竞合苏南、融入长三角的战略选择;也是促使我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综合实力整体性跃升,进而推进转型升级走在前列的关键之举。

3.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高起点、高水平地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可以直接推动嘉兴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和能级。同时,服务业集聚区有别于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对城市的住房、交通以及环境、风貌、形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构建网络型田园城市的具体实践。与此同时,服务业加快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促进城乡居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大力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实现了服务业集聚区的较好较快发展。

1.服务经济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高于同期GDP增速1.1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27.58亿元,同比增长1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服务业集聚态势日益显现。在数量上,目前,我市已培育省级产业集聚区1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4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0个。在类型上,已向包括商务、会展、创意、物流、市场、文化、教育科研和生态旅游等多元化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3.服务业集聚区特色更加鲜明。在布局上,初步形成了以嘉兴主城区和各个副中心为主导区域,以沿路、沿河、沿海为辐射带,以中央商务、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8类集聚区为重点的“一核三带八类”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格局。

4.政府扶持工作扎实推进。我市十分重视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工作。我市明确提出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十二五”时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倍增”计划。出台的《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在服务业市场准入、税费财政政策等6个方面提出了50条政策扶持意见。编制了《嘉兴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提出了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这对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制度环境。

目前,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集聚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对资本、信息、技术、管理、人才等发展要素吸纳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龙头企业集聚明显不足,服务业集聚区现有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层次偏低,严重影响了服务业集聚区的品质和档次提升。二是辐射功能不突出。我市服务业虽已呈现集聚发展趋势,但整体而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才刚刚起步,且各服务业集聚区以自发性为主,未能有效整合,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和辐射功能未有效发挥。三是要素保障不充分。土地制约严重,资金紧张突出,人才供给不能满足。四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在规划统筹上,我市服务业集聚区由于开发主体多,各自均有规划,存在无序开发建设的现象;在政策支持上,截至目前我市尚未就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三、加快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须突出“五个先行”,提升“五个力”。

1.在转变思想观念上先行,提升带动力。一是要紧紧抓住机遇。始终坚持干在实处,敢于突破重点和难点,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二是要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坚持“非禁即入”,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并实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三是要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效的运作模式,率先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四是要发挥民间资本“主体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原则,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项目建设、兼并、重组和参股等方式进入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使民间投资尽快成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2.在经济转型升级上先行,提升新动力。在土地和资源硬约束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为此,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要特别注重存量调整与增量提升的联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于存量的调整:应着重放在对现有产业的做强做大上,要切实把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等运用到传统服务业中去,要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对于增量的安排:侧重于产业引导,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导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努力构建“高增值、强带动、宽辐射、广开放”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一要坚持“招大引强”,把更多精力放在大项目、好项目上。二要实施产业链招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三要深入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形成人员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格局。

3.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提升吸纳力。一是创新组织体制。建立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有效纳入服务业考核范围。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积极落实省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市级层面针对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大对于总部经济的扶持力度,进一步鼓励境内外企业以及其他组织来服务业集聚区设立总部,促进总部经济发展。三是破解土地要素制约。要全面衔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省市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内的基本农田调整。根据上级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指标,优先安排一定数量指标用于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退二进三”。四是改善融资环境。要紧紧抓住上海、浙江、广东、深圳获准自行发债的契机,在省市的支持下发行地方债,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服务业集聚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五是完善价格政策。要切实落实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与一般工业同价并轨政策。

4.在高端人才集聚上先行,提升支撑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本质上就是智慧经济、头脑经济、创意经济,为此,要认真研究服务业集聚区人才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专业人才规划,做到“引进培育,留人留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教育育才。二是招才引智。三是平台聚才。四是环境留才。

5.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先行,提升持续力。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就必须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在首位,做到以环境促开放、以环境促发展。一是强化功能配套。特别是金融、法律、税务、会计等中介配套。二是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特别是针对当前企业反映强烈的项目审批环节多、时间长等突出问题,要按照“能压则压、能减则减、能快则快”的原则,实现审批大提速,努力营造亲商、便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三是营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四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加快南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调研报告 篇二

服务业集聚区是当今服务业发展的一种新形态, 是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 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 以某一服务产业为核心, 相关服务产业相配套, 产业特色鲜明, 空间相对集中, 具有资源整合、产业集群、辐射带动、服务集成功能, 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发达国家在大都市发展初期,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依托中央商务区, 呈核心布局形态, 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 服务业集聚模式由单核心大型中央商务区结构, 向多极化、分散化多核心结构发展, 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微型商务区, 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 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 都经历了单个中央商务区到微型商务区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伦敦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 形成了金融、航运服务、创意、戏剧等多个集聚区;纽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分阶段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在国内,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004年上海最早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设想, 启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选取金融服务、航运服务、文化服务、物流服务等6大重点领域, “十一五”期间精心打造三大服务业集聚带, 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项目, 形成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形象和标志。近年来, 北京、天津、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也开始了探索, 把构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哈尔滨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基础条件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增长引擎源于主导产业的发育和成长, 而有效的空间载体、政策平台和适宜的制度环境、政府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专业人才集聚和强劲的面向全球市场的现代服务业需求是发展的重要因素。哈尔滨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备了一些基础性条件:

(一) 产业基础支持

近年来, 哈尔滨市服务业以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增长, 2009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4%,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5%, 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哈尔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金融、物流、文化、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 占服务业的比重逐年提高。哈尔滨市已进入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 制造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导致对服务业需求迅速增加。同时,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消费结构加速升级, 教育文化、旅游休闲等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明显增多。

(二) 基础设施和科技人才支撑

哈尔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完善, 随着近年道路、桥梁、地铁等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硬件支撑。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级显著提升。哈尔滨市科技实力雄厚,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集聚的高层次智力资源, 可为集聚区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三) 政策环境保障

哈尔滨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 在市场准入、财政税费支持、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给予服务业发展诸多政策扶持, 为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及“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 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拓展了发展空间。

三、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应以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和建设现代大都市目标, 充分挖掘哈尔滨市人文、旅游、科技及制造业发展优势, 促进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利用存量、集约发展、提升功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型载体, 增强中心城区集聚辐射能力, 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与功能提升。

(一) 中央商务区

目前哈尔滨市金融保险等商务服务业形成了一定的空间集聚, 形成了道里、南岗和开发区三个市级商贸金融商务中心格局, 但目前商务集中区规模不大, 功能不够完善, 缺乏高档次、高级别商服设施, 且道里和南岗集中区过分集中, 缺乏拓展空间。从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出发, 需选择规划新的空间载体建设适应现代大都市发展需求的中央商务区。结合省市行政区和科技创新城建设, 建议把中央商务区设在松北。应以“立足黑龙江、辐射东北亚”为目标定位, 将哈尔滨市中央商务区建设成以发展金融服务业、总部经济为主, 集商务办公、信息、咨询、商业、文化、会展、旅游为一体的商务中心区。启动《哈尔滨市商务中心区规划》, 纳入“十二五”发展重点。

(二) 文化商旅综合服务业集聚区

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 哈尔滨即发展为著名的国际经贸城市,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旅游资源丰富, 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对旅游拉动作用不大。在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 整合资源, 提升功能, 做好文化商旅会展组合创新的大文章, 使其成为哈尔滨商业的“卖点”、文化的“亮点”、旅游会展的“聚焦点”。

以商贸为核心, 建设道里中心区、南岗中心区、道外中心区商旅文化服务业集聚区。道里中心区以中央大街和索菲亚教堂周边商圈为依托, 整合优化商业资源, 引进多种业态。挖掘百年商埠积淀形成的历史建筑、历史风貌特色潜力, 重点建设中央大街欧式游憩商业集聚区, 大力推进辅街特色专业街项目建设, 突出体现浓郁欧式商业区风貌氛围。南岗中心区以秋林公司、远大、松雷、新世界等商场及地下商业街为依托, 加速推进秋林商圈提档升级和聚商发展, 塑造现代化高端品牌消费型购物中心;以果戈里大街、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花园街俄式风情娱乐街为核心, 改造哈尔滨电影院周边区域和俄罗斯风情园, 提升文化品位, 增强旅游吸引力;科学规划中山路、大直街两条商务带, 发展楼宇经济, 把南岗中心区打造成集购物、旅游、文化、商务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道外中心区以三马地区改造和中华巴洛克历史保护街区项目为重点, 保存完整的地域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 打造特色产品经营商业区、民俗文化展示中心、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中心,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商旅综合服务业集聚区。

以文化为核心, 建设群力文化商旅集聚区。以黑龙江省群力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为依托, 通过各类历史文化展览馆、工艺品展销中心、艺展中心、图书城、影城、市民综合培训中心、少儿职业生活体验馆、外商务商贸区等项目建设, 打造规模大、艺术门类丰富、特色鲜明集旅游、展览、涉外商贸休闲和高档住宅为一体的文化商旅集聚区。

以旅游为核心, 建设江北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以大太阳岛旅游区为依托, 深度开发滨水优势资源, 以松北北国水城观光休闲、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金河湾湿地公园、室内四季冰雪乐园、省博物馆、冰雪演艺主题剧院、高尔夫俱乐部等项目建设为重点, 发展观光、文化休闲、体验、度假复合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 创新创业创意服务业集聚区

哈尔滨市科技实力雄厚, 大学大所大厂众多, 近日又被科技部批准为东北三省唯一的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但是哈尔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问题一直制约着哈尔滨市经济快速发展。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 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创意服务业集聚区, 研发、转化重点领域新技术, 孵化科技型企业, 拓展科技成果转化广度和深度, 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功能。

江北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业集聚区。以科技创新城建设为依托, 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入驻, 规划建设哈尔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集聚, 形成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和应用技术, 积极发展服务外包, 建设科技服务平台, 把江北科技创新城建设成为辐射东北亚的创新创业服务集聚区。

哈南创意创业服务业集聚区。以黑龙江动漫产业基地为依托, 以创意层次、创造层次、创业层次为方向, 建设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媒体数字内容产业园、新媒体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黑龙江新闻出版产业园, 规划动漫体验娱乐园区、教育培训园区、衍生产品加工等园区, 在平房区打造国家级创意创业服务业集聚区。

南岗创新创业服务业集聚区。以高校科技园建设为牵动, 支持引导大学、大所和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 推动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围绕区域强势学科建设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和专业孵化器, 积极发展各类科技中介组织, 降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成本。发展以黑大软件创业中心、哈理工大学科技企业创业中心为主的学府软件外包服务集聚区;以工程大学、49所为主的省内规模最大电子计算机技术研发、服务及产品集散基地, 打造南通软件与服务外包集聚区。

(四) 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

哈尔滨市物流产业已形成了集聚发展的雏形, 但存在很多问题。哈尔滨市主要出城口物流进出分散、混乱, 部分仓储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 布局分散, 占地大, 环境质量差, 既影响城市交通又增加储运成本。依托国家和省的大通道建设, 重点建设六个物流园区, 构建东北亚重要的物流中心。

龙运物流园区。园区周边有6个客、货运火车站点, 滨绥等铁路干线和京哈、京阿、京五出城口的3条高速公路呈放射状向外延伸。依托周边合理的交通网络和仓储设施, 整合省内各地市公路货运场站、边境口岸储运中心、社会物流资源, 发挥集群效应, 将龙运物流园区打造为集“货运中转、集中仓储、多式联运、加工配送、流通交易、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带动全市、辐射全省、面向全国和俄罗斯市场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和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

新香坊物流园区。是哈尔滨市与阿城、牡丹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 是香坊、开发区、阿城工业原材料和产品的物流储运疏散中心。应积极推动省内唯一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 连接哈大、滨州、滨北、滨绥、拉滨五大铁路干线, 完善海关、检验、检疫功能, 承担国际货物联运和进出口货物中转集散, 将新香坊物流园区打造成连接东北、内地, 对接俄罗斯, 辐射东北亚的物流枢纽中心。

哈南新城综合物流园区。依托哈五、哈双公路, 与空港、铁路相衔接, 加快联运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根据哈飞、东轻等大型制造企业和开发区产业基地需求, 强化物流配套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制造业物流;建立城市配送网络, 大力发展城市配送物流。将哈南新城综合物流集聚区打造成辐射哈南经济板块和哈大齐工业走廊以工业物流为主、生活物流为辅的物流基地。

松北物流园区。优化城市配送物流, 围绕城市圈发展高效物流圈, 并向科技创新城的西北、东北和南部三大节点拓进。将松北物流园区打造成以推进省内外高新技术和工业产品流通为主导, 以服务哈尔滨北部商圈经贸发展为侧翼, 以发展区内农贸产品等专业物流为补充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

哈东物流园区。整合东部市场资源, 以禧龙物流园为基础, 提升层次、完善功能, 与哈尔滨港、滨江站、机场衔接, 打造集配送加工、现代仓储、多式联运、商品批发展示和市场信息于一体, 具备承接东北三省和东北亚地区物流能力的核心物流园区。

空港物流园区。依托哈太平国际机场的硬件和运营基础, 以机场扩建为契机, 建设空港物流园区, 与机场货运区统一规划, 无缝对接。积极吸引国际、国内大型物流整合商入驻, 发展临空经济, 强化产业支撑。空地合作, 联动协调, 共建大通关基地和一体化交通网络, 逐步将空港物流园区打造成功能完备的区域性航空物流中心、东北亚航空物流中心、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五) 西客站交通枢纽商务集聚区

交通枢纽商务集聚区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商业开发相结合的产物, 是集交通、物流、商务、购物休闲、文化娱乐、住宅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区。交通枢纽不仅仅发挥交通功能, 其所产生的巨大人流、物流、信息流可为其周边地区带来财富和商机, 迅速推动具有商业、商务、休闲等多功能新城市空间的拓展, 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 推动城市改造更新和城市结构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哈尔滨市在建的西客站地区是集铁路、公路、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大规模综合交通枢纽, 应以交通物流服务为核心, 商务服务为重点, 旅游综合服务为特色的交通枢纽商务中心。拓展货运和汽车租赁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 引进商业楼宇、购物中心、酒店、餐饮娱乐等业态, 建设辐射全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旅游咨询、旅游服务、旅游交易的都市旅游集散中心。

摘要:哈尔滨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利于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从国内外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看, 哈尔滨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具备了一些基础性条件。现阶段, 哈尔滨集聚区发展重点应是围绕“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和建设现代大都市目标, 充分挖掘人文、旅游、科技及制造业发展优势, 促进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利用存量、集约发展、提升功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型载体, 增强中心城区集聚辐射能力, 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与功能提升。

3.加快南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调研报告 篇三

1。引言徐州人口众多、环境优越、交通枢纽作用显要,具有良好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优厚条件。2011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0亿元,环比增长13。5%,其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是1440。06亿元,环比增长14。5%,居江苏省第一,增速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徐州市的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逐步发展,近年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功能格局逐步优化,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增强了对其它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

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产业特色鲜明、资源整合能力强、空间相对集中、服务集成、高效连通等特点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的建设有利于较高效率地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加快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加强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的实现,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城市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较大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机理与对策研究上,而对于类似徐州这样的省域边缘城市研究少之又少。如程大中(2005)研究强调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1];魏巍,原毅军(2006)则以珠三角、长三角、渤海经济圈和东北工业基地为对象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环境,将区域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分为了区域环境因素和产业特质环境[2];李娟(2010)提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市场化程度、产业化、城市化、优秀人才和国际化水平几个方面[3];毕秀晶(2010)以上海为例,通过绘制三维图,分析了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特征及机理[4];刘斌(2012)则在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础上,提出其“两轴三带多圈层“的空间集聚模式和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5]。本文以徐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特征的分析,找出目前影响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主要问题,试图为徐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发展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徐州现代服务业中大部分行业市场取向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较慢,如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由于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很好地吸引外资及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现代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不能像制造业那样迅速改善,服务业总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大大低于第二产业;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带来的城市规模偏小和居民对服务需求不旺等,都是影响徐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土地和水、电供应的紧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因素,也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集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

2。1 市场化程度不足,缺乏动力

市场程度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聚集。徐州的现代服务业领域,很多投资者难以进入,只因为进入壁垒比较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此外,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成本效益也难以真实反映,加上2011年徐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20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135元,较低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居民消费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的扩大与规模。

2。2 城市化滞后,缺乏需求基础

由于现代服务业产业特性决定,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才能赢利增加,多数的企业聚集才能成为产业经营,另外,很多此类产品需要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对时间与空间的要求高度统一。根据统计资料,徐州2011年城市化率为53%,相比中等国家60%的标准,还相当落后,也就是说,徐州目前的城市化率还滞后于大部分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另外,由于徐州的服务市场不健全,缺乏统筹规划与促进发展的体制与法律环境,都会制约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发展。

2。3 制造业粗放式扩张,导致生产型服务需求不足

徐州长期以重工业与机械制造业为主,但其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对第三产业需求不旺。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型服务需求的拉动,它们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制造业链条上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分工、分离与专业化,因此徐州长期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制造业刺激生产性服务需求未能更好地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2。4 人力资本缺乏,科技落后 现代服务业集聚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与科技的支撑,而徐州相对于苏南、苏中的城市水平、地理位置都存在

着明显的劣势,尽管徐州拥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多所大专以上院校,但是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去经济基础比较好,收入比较高的苏南城市,这些问题导致徐州人才严重缺乏,没有人才与技术的支撑,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显得举步维艰。

3。发展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原则与途径

结合徐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坚持与布局规划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严肃性,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形成层级结构分明、功能完整突出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架构[6]。其次,坚持与优势资源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发挥徐州人文、旅游和制造业三大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旅游、物流、文化和社区服务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会展和信息服务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服务业。再次,坚持与品牌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走特色之路,错位发展,力争形成相对优势,培育特色品牌。要以服务业重大项目为载体,特别要加快推进产业带动性强的功能性项目建设,发挥导向性作用[7]。 为了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的主要途径有:

(1)增设类。对已经国家、省和市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动漫、商务、设计、软件、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园区(基地、中心),增设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改造类。对中心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老建筑物保护开发,且已初步形成集聚规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提升类。对通过市场整合、信息化改造、电子商务、功能完善等提升服务功能的集聚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培育类。通过制定规划,培育一批产业基础好、功能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设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加快南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调研报告 篇四

一、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目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更加注重城乡水利协调,更加注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不断提高水利的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和服务民生能力,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南通特色的水利现代化

— 1 — 道路。

(二)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全市基本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河流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全面提高防洪标准,江堤、海堤全面达到50年一遇,南通市区力争达到100年一遇,其他县域城区达到50年一遇。重点区域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90%以上,旱涝保收面积达72%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0以上;城乡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到120立方米每万元以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0%左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完善水利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机制。争创2012年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到2018年全市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三)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二要坚持科学治水、人水和谐。考虑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力,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关

— 2 — 系,科学配置、有效保护水资源。三要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实行防洪除涝抗旱并举、建设管理改革并进,农村与城市水利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水利综合效益。四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的合力。五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科学理顺体制,改革机制,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长江澄通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加强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规划研究,推进如皋沙群、天生港水道、横港沙、新开沙、新通海沙以及长江北支整治工程建设,长江河势得到基本控制,重点险工险段基本保持稳定。继续实施海堤达标工程建设,推进海堤堤线调整和北凌新闸等涵闸外迁工作。加大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增强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城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要达到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

(五)突出以骨干河道为重点的区域治理。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分区治理”的原则,完成12条骨干河道为控制体系的河网综合整治,恢复、提高河道的引水、排水和调蓄能力,规划实施骨干河道配套建筑物建设和涵闸除险加

— 3 — 固改造。全面实施里下河圩区和三余等低洼区的治理,推进半高低设防和低洼区独立水系配套,加强高低水系控制线工程建设。开展增强区域防洪排涝能力研究。

(六)加大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水资源供给工程建设,提高全市供水保证率。重点提高九圩港闸、南通节制闸、营船港闸、焦港闸等沿江口门的引水能力,增建滨海平原水库,加强沿海供水通道建设,加快九圩港等沿江动力引水研究和论证工作,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供水保障水平。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重点开展区域纳污总量控制和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加强沿海滩涂的生态保护。

三、着力加强农村水利工作

(七)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力争全部县(市)(含通州区)完成创建任务。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新增一批中型灌区。加快实施农田大中小型灌排泵站、涵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防渗渠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强化灌区用水管理,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升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能力。

(八)建立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按照畅通水系、恢复引排能力、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

— 4 — 众等要求,继续疏浚整治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坚持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建立河道轮浚和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农村河道、农路、绿化和垃圾收集处置“四位一体”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实现农村道路、河道、绿化管护和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开展“四位一体”达标乡镇和达标村建设,确保五年内所有乡镇全部达标。

(九)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区域供水,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水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土地供应、税收优惠和供水用电价格优惠政策。

(十)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能明确、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乡镇水利站承担着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要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将人员和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加强行政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四、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一)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编制《南通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落实中央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建立市、县两级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相关规划与项目建设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严格执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照《江苏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清理水资源费减免政策。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制定《南通市地下水管理办法》,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和地下水位控制,组织开展地下水超采区修复治理。

(十二)强化用水效率管理。制定不同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强化对取水单位的取水行为和取水工程管理,对取用水大户的用水效率实行重点监管。全面实施《南通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深入开展企业、社区、学校、灌区等节水载体创建活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市、县用水效率和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执行国家节水强制性标准,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对节水型产品和器具实施扶持优惠政策。

(十三)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

— 6 — 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协调好水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岸线开发等相关规划的关系。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依据,明确工作责任,抓好措施落实。加强水功能区和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督查、整治,取缔非法设置的排污口。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五、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十四)提高防汛防旱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防汛防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防汛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推进防洪风险管理,完善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制定科学的防台应急撤退避险预案,加大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力度,健全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实现“指挥决策科学化、应急处置规范化、防汛抢险专业化”。继续加强防汛防旱指挥和调度平台建设,实现专业化和智能化管理。

(十五)扎实推进城市河道治理。通过新建泵站、改建涵闸、疏浚整治等工程措施,完成城市河道整治规划中期目标任务,保障河道水系健康发展,构建城市水系新景观。认真落实《南通市城市河道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河道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经费,从有利于工程安全、— 7 — 运行、管理和发挥综合效益的角度,按照河道规划设计标准,组织开展河道管理范围确认工作,努力提升城市河道治理水平。

(十六)科学实施引江调水。按照《南通市引江调水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长江水资源,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优化调水调度方案,发挥水利工程的引排能力、增加河道容蓄水量,有效改善城乡水环境,进一步提高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十七)强化河道水域管理。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体系,实行“河道蓝线”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道管理“河长制”。严格河道水域管理,落实占用补偿措施。岸线开发利用必须符合防洪规划、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维护水利工程安全和能力,明确开发利用控制条件和保护措施。严格实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水规划同意书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建立饮用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组织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备用水源地。强化饮用水源地应急管理,制定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长江水域采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十八)积极推进依法治水。坚持依法行政,围绕防汛防旱、河道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农田水利管理等方面,完善水利法规体系,使水利建设、管理等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健全水利规划体系,— 8 — 强化规划对涉水项目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大力推行水行政综合执法,科学界定水利执法队伍性质,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完善执法体制机制,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执法保障经费。建立水事纠纷依法调处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水事矛盾纠纷,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为水利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十九)增强水利科技支撑能力。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水利现代化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加大现代水利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推进现代化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等在水资源管理、暴雨洪水监测预报、防洪抗旱指挥调度、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以水利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水利现代化。

(二十)推进水文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防洪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水功能区、地下水超采区的水文监测能力。加快水量水质自动监测、应急机动监测和信息处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及预报会商体系。加强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气象观测网站,提高气象公共服务水平。

六、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二十一)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市、县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

— 9 — 幅要有明显提高。今后10年全市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 2010年高出一倍以上,市级财政要确保当年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其他县(市)按照省委要求,自行确定资金投入比例。多渠道筹集资金,继续征收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等财政性资金用于重点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要按规定比例用于农村水利建设。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水资源费要全部用于水资源的保护管理、节约利用、水源工程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类用于水利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规范使用。优化水利投资结构,市、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水工程、水资源管理,切实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二十二)拓宽水利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金投资水利。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推进经营性水利工程市场融资。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购买、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个人及社会团体投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民营企业按照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产权和收益归投资人。民营企业投资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工程,享受与集体经济组织同等补助政策。按照多干多补、多筹多补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发动和组

— 10 — 织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

七、大力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二十三)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济规律和水的自然规律,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健全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二十四)全面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水利工程分级建设负责制度,完善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制,逐步推进政府重点水利项目代建制。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强化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全面实行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制、竞争立项制、投资控制制、资金保障制、绩效评价制,提高投资效益。

(二十五)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市、县级财政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落实好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加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培育,积极推进“管养分离”,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管护主体和管理责任。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自动控制

— 11 — 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二十六)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提高非农业用水价格,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用水价差。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出台鼓励中水和再生水利用的价格政策。积极推进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制度。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二十七)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水利工作摆上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各地要健全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明确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更好地支撑全市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水务一体化进程,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抓好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工作。发展与改革、财政、人社、国土、规划、城乡建设、环保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共同推进水利事业发展。要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

— 12 — 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十八)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实行防汛防旱、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市、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切实加强对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水利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强化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二十九)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为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对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作文:忆军训下一篇:我国对青春期性教育存在哪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