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精选17篇)
1.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一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 重要作用 意义
目前,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现在的人是在文化里生活的。社会文化正渗透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企业文化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和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的跟踪考察后,联合撰写了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着企业文化力,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谁掌握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掌握企业建设的主动权。下面本人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作用两方面探讨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提炼企业精神
任何一个企业、团体以及每个个体都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作为生存的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渗透在企业的基本信念、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价值观念、竞争意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反映在全体职工的思想精神风貌之中。
1、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企业的基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职工的行动指南。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企业精神应该强化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技术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企业职工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等现代意识。
2、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的思想活动、一般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是企业职工对企业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精心分析,全面归纳,反复推敲,从企业的宗旨、目标方向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炼出来。
3、企业精神必须以人文本。以人为本,要确定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要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一切管理活动。一是要突出柔性管理。目标管理是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基层、到人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在监督和考评上更多的注重成果,而非过程,这就为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提高职工对工作的兴趣,本身就是为了发挥人的潜能,为此企业还可以采取工作岗位轮换等方式来实现此目标。二是构筑双赢平台。企业要构筑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平台。首先,要让职工明白,企业不仅为他提供一种物质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他实现自身价值、寻求集体归属感的最理想场所,使职工在精神得利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要让职工懂得只有企业发展强大了,才能给自身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让职工从深层次增强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全体职工内心对企业的亲和力,使职工与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回报企业。其次,企业要有更高的发展必须做好职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职工更好在本职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工作,以赢得领导的赏识和重用。
(二)树立企业管理风格
以企业精神具体化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风格。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如依法治企、从严治企、规范化管理、微机管理、服务承诺制等。企业管理风格不是一天两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时间培养。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动职工充分讨论定出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广泛宣传,并由领导示范影响职工,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来。
(三)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或者说是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它包括企业领导形象、职工形象以及企业整体的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业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专业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和客户心目中形成总的印象。企业形象不仅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而且与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条件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领导重视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企业形象等都需要靠领导去提炼和设计,也需要领导的规范行为带领和影响职工贯彻执行。因此,抓好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入,那种把文化教育、文娱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已不多见了,但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前,经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向现代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严峻的挑战,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管理的驱动器,正是现代企业管理先行者潜心研究的宝贵结晶。因此,坚定不移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列入领导日常议事日程,认真计划落实,经常检查改进,特别是根据自身特点对企业精神不断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信念,使之成为战胜艰难困苦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全员参与是保证
全员参与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体会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如果得不到企业职工的认同,没有企业职工的广泛参与,就如同无源之水一样必然枯竭。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企业领导要不断加强对职工的文化建设意识的教育,要让职工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给职工提供参与实现目标的机会,引导职工把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看成是自己的目标,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并以此调动和激发全体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为之努力工作无私奉献,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职工和个人目标都能同时达到。
(三)创新发展是根本
创新发展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总体上讲,目前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在低级阶段,摆脱旧观念旧思维羁绊,不断发展企业的文化建设事业需要创新。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决定了企业必须创新。如何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呢?一是要重新审视企业的现有文化,对企业文化进新系统的研究和不断的探索。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其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持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三是要立足于问题的发现、分析的解决,从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客观要求出发,从利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出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适合企业发展,适合科技进步富有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一)扩大企业的辐射面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同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和交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以良好职业道德、精湛技术、优质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在联系与交往中必然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留有美好的形象,是取之不尽的无形资源,将受益无穷,它能刺激客户,使其对企业产生有益的行为,使企业比较容易得到社会及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优秀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使绝大多数企业职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优秀企业文化能培育职业道德,可促使职工在深化企业改革、利益关系调整等变动中,正确妥善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能巩固和发展团结向上、协调稳定的群体关系。优秀企业文化在企业整个实践活动中界定职工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激励职工自觉地按照企业总体水平、统一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强化职工的创业、敬业精神,为促进企业持续、协调、有效、和谐发展勤奋工作。
(三)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崭新成果,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原有企业管理理论的总结创新的结果,因此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角度上思考。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经历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这样三个阶段的管理进程。经验管理属能人模式,凭感觉、靠经验管理、靠个人的能力、素质、经验和风格在发挥着作用,结果使大部分企业长期停留在租放管理水平。科学管理属于制度模式、企业各单位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都实现了规范化;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了程序化;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科学化,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都有成套科学的、规范的制度和程序。但是,总有部分工作是制度和程序管不到的,如果太多的制度和标准让人难以掌握,就可能压制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运行效率,增大管理成本。现代管理属于文化模式,职工的工作都不靠人来监督、管制,而是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完成工作,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企业文化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共同奋斗的愿望,使职工忠诚于企业和企业所从事的事业,一切基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程序都已经潜移默化为所有职工的职业习惯。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在实施战略规划、战略管理,这是每个企业管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打造企业品牌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名片”、“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企业文化强大的内涵,是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之源。建设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品牌,拴心留才、精心育才、吸引贤才、吸引客户,也是博得社会的认可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哪家企业拥有文化优势,哪家企业就拥有竞争优势。
(五)现代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过去,企业一般是靠物质资源来建立自身发展优势,主要以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加设备投入来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时至今日,这种发展方式不再是企业最好的发展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文化担起企业发展推动力的重任。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快速发展源动力,企业文化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是借助于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职工的心,发掘职工的智慧,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结果。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内容之多,范围之广,作用之大,它所带来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心和重视这项工作,不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新经验、新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姓 名:王立新
工作单位: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职 位: 党委办公室主任 人力资源处处长 团委书记 联 系:***
2.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二
一、高中生英语阅读现状
自从在高中学校普及英语教学开始, 由于语言环境、文化背景、教学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造成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困难, 甚至形成抗拒心理。传统的英语教学多采用课堂讲授, 利用大量的习题作为辅助, 进行巩固。这样的学习效果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学生在对这种灌输性的教学产生抵制以后, 会对后续的教学活动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投入大、回报小。多数的高中英语教学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 侧重与讲授语言知识点, 进行单一的语法分析, 停留在赚取考试分数的层面上, 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思维的改造和培养, 更谈不上提高阅读能力。而学生的主要问题就是, 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明确, 没有一个由内而外的原动力来推动自己进行主动学习。这也是目前大环境下学习英语所出现的问题。想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要帮助学生对英语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了解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其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和重要意义, 不能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进行勉强学习。这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是一种伤害, 更不利于未来的学习道路。
二、培养学生进行正确阅读的方法
1.略读, 也就是进行快速的整体阅读, 大致浏览一遍文章, 领会其主要内容, 并找到每个段落的主旨句, 这对于抓住文章中心有着很好的帮助。通常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中心点, 在每个段落的结尾或者开头进行点题, 将其结合起来就能得到中心大意。
2.跳读, 就是专门寻找一些关键性的词语, 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这些词都包含了重要的信息,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在进行答题的时候更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概读, 就是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 将其主要内容归纳成为简练的几个要点。学生要将每个段落进行仔细的阅读, 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总结出来, 进行概括, 从而了解文章的意图和观点。进行概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并增强其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 提高阅读效率。
三、如何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教学当中
1.活用教材, 扩大阅读范围。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即使是在卷面考试当中, 其所占的分值也是最大。因此做好英语的教学工作, 帮助学生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的。任何的教学都要以教材为基准, 但是又不能过分地拘泥于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灵活地运用教材, 同时将丰富的课外知识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 无形之中扩大了阅读教学的知识范围, 帮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课外实践知识。对于课外阅读的材料, 要求内容丰富, 种类繁多, 能够涵盖西方社会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 并且篇幅不宜过长, 以免增加学生的阅读难度。生词的量要适中, 既要锻炼学生自己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能力, 又要避免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般对于名人故事、体育新闻、娱乐事件比较感兴趣, 可适当增加这方面的阅读材料, 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保持。
2.渗透文化, 讲解背景知识。新课标里明确指出, 英语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英语的教学和学习应当对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特别是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文艺作品等具有广泛的传播性, 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很强的认同。教师在选择阅读文章的时候, 要把这些要求考虑进去, 选取包含深刻内涵和丰富知识的文章, 来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文化熏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来感受异国文化的风采, 同时增强了学生对于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性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
总之, 学生通过进行阅读来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 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活动当中, 要注意运用多种手段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提供一些有用的阅读技巧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阅读习惯。通过培养文化意识来促进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从而为培养新时期有用人才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惠贞.浅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2009, (2) .
3.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必要性 现实意义
一、文化强国的内容及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科技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成果丰硕。与此同时,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又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上也出现了文化缺失的现象。当前,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有着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今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文化工作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新形势下,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综观国内外形势,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承载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它的必要性在于:
1、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2、在当今世界,文化是“软实力”,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3、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文化是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陶冶人情操。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文化强国的现实意义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如果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繁荣的文化,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产品。我们需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赢得尊重、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当代中华儿女都负有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国内发展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基础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广泛、更深化、更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某些束缚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性的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由于文化建设的不足影响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诚信建设,见利忘义、诚信缺失、好逸恶劳、炫富傍富、贪污腐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道德沦丧、不知廉耻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近年来,一些匪夷所思的恶性案件频繁发生。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的原则,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还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群众健康,增加社会纠纷,激化社会矛盾等。因此,迫切要求通过文化发展,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更进一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因此,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促进文化繁荣,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諧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农业创品牌的意义和建议 篇四
农业创品牌的意见和建议
一、企业及商标基本情况
大英县现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三户,四川汇强油脂有限公司,拥有“魁山”商标,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大英县新生态大英县象山镇新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拥有“XST商标,为遂宁市知名商标;大英县天保米业有限公司,拥有“天府天保”商标。天保米业公司生产规模十分小。
专业合作社119户,其中养殖55户,生猪养殖29户,鹅养殖6户,兔养殖6户,鸡养殖13户,仅大英县鑫燕野鸡专业合作社拥有一个“鑫燕”商标,今年才拿到商标注册证,拥有相对固定的产品(野鸡和野鸡蛋,还准备投产生产野鸡制品)。其余的产品即养殖成熟的牲畜。
种植41户,种植的品种大多为蔬菜、水果、树木等,拥有商标量十分低,据我局掌握的仅有“荣仙”、“蜀中果园”、“通仙”三个商标。
二、我县农业创品牌的主要难点
(一)农产品生产主体商标意识淡薄,无自我保护意识。
品牌意识薄弱是阻碍我县农业创品牌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农民创品牌意识薄弱。建县以来,我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处在较低的水
平上,再加上思想观念陈旧,信息闭塞,“科技”、“品牌”等字眼在广大农民心目中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物,创品牌意识十分淡薄;②地方干部创品牌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品牌缺乏必要的认识,思想观念滞后,如“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质量不稳定,不能创品牌”,“农产品产量高比什么都好”等,从而对农业创品牌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扶持;③农业企业和专合组织创品牌意识薄弱。农业企业和专合组织是农业创品牌的主体,虽然有些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有了一定的品牌意识,也创出了一两个农业品牌,但大多数企业缺乏创品牌意识,常常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农副产品品牌的创造与保护工作,导致农业创品牌止步不前。
(二)注册商标周期较长和费用问题,影响申请人积极性
我国商标的注册受理核准全部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统一受理、核准。由于近年内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大幅增长,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2010年达973460件,而2011年上半年就达951547件,国家商标局从收到申请文件到发出受理通知书的时间为1个月以上;商标注册受理申请后必须经过六个月的公告期,公告期无异议方可取得商标注册公告,商标注册公告六个月后无商标注册争议才能拿到商标注册证,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从取名、设计、制作、申请商标如
果顺利也要18到24个月才能取得商标注册证。法律没有对商标审查的完成时间做出明确规定,最终以商标局的完成时间为准。如果在受理公告或注册公告有异议或争议,周期就更长,一旦遇到被驳回,就只能重新申请。
商标代理职能已经和各级工商部门分离,即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能代理商标注册,也就是说企业要不亲自到北京提交申请,要不就要选择商标代理机构代办,这都必须花费不菲的费用。有些农产品创造主体只顾眼前利益,认为花钱申请商标不值得,还不如把钱用于扩大生产经营。
(三)农业资金的短缺和农产品的质量,制约企业对品牌的持续培养 我县建县时间不长,拥有的农产品商标很少,而品牌的创立必须要有资金的支持。长期以来,农业资金投入较少,从而对农业创品牌带来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主体整体规模较小,质优量不大,产量和产值在全省、全市相比均处于弱势状态,而经济主体争创三名商标(即遂宁市知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的两个必备的条件就是注册商标必须使用三年以上,企业的近三年内产值必须在全市、全省、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三、农业创品牌目标及措施
(一)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商标品牌发展与保护,增强全社会商标意识,提高企业创品牌热情。十二五末,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总量力争达到20件,实现商标注册总量翻番;力争新培育、发展遂宁市知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1件。
(二)工作措施
1、广泛宣传,营造品牌兴县的良好氛围
一是利用“3.15”活动和“4.26”知识产权日为平台,以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及新办执照的契机,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势,广泛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和“三名”商标认定、保护知识,提高企业、社会公众对商标品牌的认知程度,大力宣传商标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和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商标发展和保护环境。二是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一方面宣传政府出台的品牌兴县的相关政策和重奖办法,另一方面加强对地方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特别是要宣传创牌给企业带来的良好效益,以激励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促进品牌兴县的经济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三是开展商标知识“三进”活动。即“商标进企业”、“商标进社区”、“商标进农村”,开展定向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引导农户和涉农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和品牌创建的自我意识,指导其发展品牌,为合力推进品牌大英建设而努力。
2、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商标总量大幅度增长 一是引导农民、涉农企业顺应消费时尚,注册符合消费心理的农副产品商标,使我县的农产品商标有所增加,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的农副产品进行梳理筛选,分门别类登记造册,重点引导申报注册。二是在日常的巡查过程中和年检、验照时,注重收集企业的商标情况,未注册的商标实行“未注册商标备案”并及时回访,建议其申请注册商标。三是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有注册商标意愿的企业上门服务,从商标设计、查询、申请、上报等环节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帮助他们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及发展前景,选定和突出有企业经营特色的商标,进行注册。
3、全面推进三名商标培育,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一是开展品牌兴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深入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帮助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企业完善商标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商标管理水平。从企业广告宣传、产品包装、装潢设计等方面给予指导,促进企业有效运用商标,不断提升工业企业商标品牌的含金量,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二是实施“商标富农”,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专业户、农民个人生产经营的农副土特产品,大力推进实施“公司(专业合作社)+商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努力创立以高知名度商标为标志的品牌农业,实现培育好一个专用标志、扬一方品牌、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商标品牌助农、富农、促农的效应。三是加速成长型企业申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的梯队建设,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做好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品牌的孵化工作,提升商标品牌的档次。四是在企业已有争创的基础上,围绕著名、知名商标的构成要件,采取对症下药,面对面指导,反复督促,深入
企业现场帮助指导等方法,逐一查漏补缺,及时向上推荐,上档升级。
5.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篇五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因此,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特点
影响意义
引 言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1.1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2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1民族影响
我们常讲爱国主义,要爱国,就要认同这个国家的历史,历史又落实在文化上,因为文化是历史的载体,认同历史也就是认同这个文化传统。龚自珍研究春秋史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要灭掉一个国家首先要灭掉这个国家的历史,人民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对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感情呢?从这个方面讲,对于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同不是一个一般的问题,而是一个根本的、事关我们国家、民族生存的问题,而且从文化方面来讲,它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之所在。
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2.2国际影响
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为6.9万件/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911”事件以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恐怖行动时有所闻,海湾地区战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怖之中。自由竞争发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级为斗争,斗争再进展就是战争。不论冷战、热战,结果都是怨恨越积越深,报复一次比一次惨烈。消除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冲突双方需要的不是报复,而是宽恕、忍让和反省。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反之,且看巴以冲突逐步升级的恶果——越来越多的人民在爆炸中无辜丧生、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经济环境遭受重创„„再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3.1传统文化与培养高素质人才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审美、文化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1世纪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必然发生激烈竞争的时代,如果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可能遭到淘汰。竞争是多方面的,有经济上的竞争、科技上的竞争、管理上的竞争、人才上的竞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在人才的竞争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占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应当认真的加以宏扬。
3.2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不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将来都是具有很高价值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我国,在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人的道德素质下降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结果。市场经济解放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促进了财富的增加,但同时又使人的利己心和贪婪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因而引起了对传统道德的剧烈冲突,出现了世界性的道德水准的下降。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宏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抑制人的利己心和贪欲的膨胀做到克己利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结语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并行不悖的是文化寻根。要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是绝对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一些糟粕,比如中国文化里面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是愚忠愚孝。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很多解释应该是古为今用的,对传统文化选择的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这个责任也在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6.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六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应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烟草行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推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着眼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以人为本,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着眼于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烟草行业不仅要为经济建设增砖添瓦,也要为弘扬先进文化作出贡献,这是历史赋予烟草行业新时期、新阶段的重任。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中国烟草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其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对外可以树立良好形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内容、形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7.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篇七
第一,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需求、衣食住行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 消费倾向必然向精神、文化方面转移。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从国外的经验看,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精神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长将会大大高于物质消费支出的增长。正是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 有力地拉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 中国文化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为3000亿元, 占2000年GDP的3%左右, 而在实际生活中文化产品的消费是800多亿元, 只占消费能力的1/3还不到。表明当前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需求还很不适应, 发展相对缓慢。因此, 发展文化产业, 是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第二, 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需要, 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现在一个普遍公认的现实是, 在21世纪知识产业将领导产业经济的新浪潮, 并成为主导产业。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看, 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目前, 以OECD国家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GDP的贡献率已经达70%以上。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十五”期间仅为33-40%, 这个数字甚至低于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三大产业中, 第二产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第三产业内部, 传统行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太小。而文化产业是智能化、知识化的产业, 它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幅升值其产品价值, 如一个磁盘成本3元, 设计的软件可卖800元。因此, 发展文化产业能迅速提高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使三大产业比例趋于合理。
第三, 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走向深入的内在要求。企业是市场主体, 发展文化产业靠文化企业。但目前我国文化系统内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文化骨干企业还比较少, 必须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入手, 以创新体制和机制为重点, 培育市场主体, 增强微观活力。要结合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培育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仅仅依靠国有资本不行, 还必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 涌现出许多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民营龙头企业。
第四, 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应对挑战, 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需要 。文化产业作为高科技、高品位文化相结合的知识经济中的新型产业形态, 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代表着先进生产力, 承担着民族文化的创新功能, 是应对现实展示文化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发达国家都积极主动地把高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 以其通过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 使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既面临经济发展上的严峻挑战, 也面临文化发展上的严峻挑战。我国文化产业不仅总量偏小, 市场化、集约化程度偏低, 且大多停留于传统技术或传统文化工业, 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都较低。当前,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成熟, 文化市场规则滞后于市场化运作, 市场化运作又滞后于思想观念。在文化市场化并不充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 政府就要通过政策、经济、法律等杠杆积极引导, 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1]
第五, 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我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举世瞩目, 不容置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增长方式。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将人的不断完善当作发展的战略旨归, 强调发展在生态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综合性与持续性, 它要求人类从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向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转变, 要求人类从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转变, 要求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 保证人的素质和潜力不断得到提高和发挥。20世纪60年代的罗马俱乐部主席佩恰依在谈论“增长的极限”时预见性地指出, “未来的发展只能是文化的创造”, 同一组织的博特金也说:“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像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起来帮助人类摆脱它的困境。”[2]
第六, 发展文化产业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 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知识力量和文化力量的竞争。蓬勃发展、潜力巨大的文化产业是当代及未来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实力的高低。文化产业不仅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更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这种文化竞争力包括两大层次:一是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即一个国家文化产品在国际和国内文化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二是精神控制力, 即一国文化对他国文化的影响力。正如一位法国记者所说的:“在因特网时代, 只要谁买下文化, 谁就可以控制时代。”[3]
第七, 发展文化产业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历经五千年而不衰, 具有独特的优势。今天, 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 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科学技术, 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开放的条件和充分的技术手段带给民族文化发展新的契机.也使民族文化产生进一步更新发展的需求。要立足于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 充分开发我国广阔的文化市场, 并将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让我国从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产业大国, 从文化市场大国走向文化生产大国。
第八, 发展文化产业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的需要。发展文化产业对捍卫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 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和我国加入WTO, 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文化传播优势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 借助现代市场机制和高新科技手段, 将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输入中国, 在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的同时, 对我进行文化的扩张和渗透, 抢占、争夺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阵地, 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尤其在当前文化需求、文化消费与供给在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形成“战略性短缺”的现实境遇中, 更是为国外文化消费品进入提供了市场。据有关专家预测, “假定继续按照3年来第三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增长, 到了2020年, 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大约为42%左右, 低于标准值13个百分点, 大约会出现41000亿元的缺口。”[4]在文化贸易中, “所谓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实际上反映和揭示了当代世界文化力量的一种对比关系的存在性状况, 反映的是当代世界文化力量的一种对比关系。衡量的标准, 不仅是文化本身, 而且还包括一种文化背后的政治、经济;包括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文化传播力的水平和文化影响力的水平等等。而所有这些能力指标都与一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一致。”[5]今天美国的文化牌已然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 美国人自己对此也直言不讳。约瑟夫·奈认为, 在当代国际社会里, “如果美国想保持强大, 美国人也需要关心我们的软实力。”“这种力量能让其他人做你想让它们做的事”。美国一位著名电影制片人曾在一篇题为《好莱坞对抗共产主义》的文章中宣称, 好莱坞影片是“铁盒里的大使”, “是对抗共产主义最有效的摧毁力量”。[6]
当前,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期后, 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 是国家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我们相信,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我国文化产业一定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使我国的文化建设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范玉刚.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意义探析[J].人文杂志, 2005, (4) .
[2]温朝霞.关于广东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 .
[3]张丽萍.积极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 (1) .
[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5]胡惠林.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出去”战略[J].思想战线, 2004, (3) .
8.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八
余瑞金:最初看到《潜伏》的策划案是2007年2月,当时觉得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故事,让人眼前一亮。大概是2008年春节前后,我们才陆续看到剧本。这部谍战戏,集中了大量智慧因素,也符合受众的心理诉求。《潜伏》南北通吃,又经的起时间推敲和检验,具有长久的市场价值,可遇不可求。当我们看到第9集剧本时,就判断出这是一部好剧,值得合作。这也是南方台首次在没有看完所有剧本的情况下投资一部戏。
另外,选择《潜伏》也基于南方电视台对整个电视剧市场的判断,对电视剧市场题材风向的把握、对市场需求的调研,以及与合作伙伴东阳青雨长期培养起来的信任和默契。大家一致认为《潜伏》是一个好东西,好东西你不早下手,就没了。
《综艺》:对电视剧项目的提前介入也是电视台占有优秀电视剧资源的一种捷径。
余瑞金:电视剧购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广东地区,有广东台、南方台、广州台、深圳台四家媒体进行竞争。要想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保证在源头掌握核心资源,即参与电视剧制作,这样才更有主动权。
《综艺》:《潜伏》采取先走地面,再四家上星播出的模式,该剧在南方台地面频道播出时的情况如何?
余瑞金:去年底,《潜伏》在南方台播出。据收视统计,比以前同时段的收视率提高了1倍。我们认为这个剧是经得起咀嚼、越看越好看的剧。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在上星频道播出前,《潜伏》已经在30多家地面台播过,但在上星频道同样播得很好。
而且,从《潜伏》在网络上的传播情况看,前段时间一直排在豆瓣网的前十,基本位于国产剧的第一位。最近几周,已经排到整个电视剧的首位。并且《潜伏》掀起了网上的热议,不论褒贬,从中可以看出受众是真正喜欢这部剧。另外,盗版谍的泛滥也说明了这部剧的火热程度。 最近,克顿顾问给出了一个收视评价:通过分析观众构成,《潜伏》非常受知识界、文化界高端受众的欢迎。
《综艺》:《潜伏》的成功,对于南方台意味着什么呢?
余瑞金:《潜伏》是南方台介入内容生产的阶段性的标志性产物。南方台介入的第一部电视剧是《亮剑》,这既值得说,又有些遗憾。由于当时没有市场经验,也没有经济实力,南方台作为《亮剑》的发现者最终错失了播出权。走到今天,南方台意识到合作一定要取得两方面的效益,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潜伏》达到了这两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近年,从《亮剑》、《A计划》到《西安事变》、《楚留香传奇》、《柳叶刀》等电视剧,再到今天的《潜伏》,南方台通过电视剧内容产业的介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潜伏》是南方台多年来对品牌形象经营的重要成果之一;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电视剧的传播,使我们逐渐被市场和业界认同。作为一个地方媒体,借助文化事件扩大自己在覆盖区域以外的影响,这是提升媒体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综艺》:南方台对于《潜伏》的市场营销有哪些经验之谈?
余瑞金:作为播出机构,南方台为该剧做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潜伏〉创事纪》这本书的出版,正是南方台有意为之。南方台曾出版过《从影像到影响》等书,总结南方台电视剧产业的一些运营之道,这一系列书的出版,是南方台品牌打造工程的重要部分。这一次南方台专门为《潜伏》一部剧出书,创意来源于《哈佛工商管理案例》。一方面会带来市场价值,观众有需求看剧本和点评;另一方面,也为学校、业界留下参考蓝本。通过这种方式总结和梳理市场的感受和感悟,使模糊的市场规律变得清晰,把原来的不自觉变为自觉。
这是南方台获得的宝贵财富,也成为南方台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业界提供学习素材,这体现了南方台的一种市场自觉。另外,这对于合作方、对于姜伟老师,也是一种尊重。出书既能达到宣传效果,又有资料价值,业界少有这样的积累。而没有积累,就没有以后的成长。
《综艺》:电视剧是南方台内容生产的核心产业之一,请介绍一下这方面南方台的策略?
余瑞金:南方台全局采取“一个中心,两个增长点”的战略思路。即立足自身的5个频道,这是安身之本,两个增长点就指新媒体和内容产业。南方台的内容产业虽然开始自电视剧,但现在已介入电影、纪录片、粤语短剧等。我们的第一部电影《爱得起》的市场反馈不错。迄今为止,情景短剧《乘龙快婿》已操作完成了500多集,《72家房客》已播出了200多集,目前正准备作《72家房客》第三部120集。去年,南方台拍摄了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纪录片《莱茵河——人与自然的对决》……通过优秀的内容产业和不同的媒体介质,不断提升南方台的品牌和价值。
《综艺》:在内容产业方面,下一步有何动作?
9.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九
那些优秀的人,一出生就赢了
这几天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就是高考成绩,各地高考状元也新鲜出炉。
其中,广西南宁的高考理科状元杨晨煜同学取得了数学、英语双满分,语文140,理综290,总分730分的好成绩。
这是广西恢复高考以来的最高分,不仅刷屏朋友圈和新闻,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他不仅是学霸,还是兴趣爱好广泛的全能学霸,书法、羽毛球,足球均有涉猎,平时喜欢看纪录片,对科研有兴趣。
有网友在微博下面评论说:学霸大多出自财务自由,家庭稳定的知识分子家庭,只有极少数的寒门,依靠过人的天分通过考试获得阶级跃升。
有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杨晨煜父母都是当地名校毕业的知识分子,他妈妈表示: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时,帮助养成习惯,家长要自律,不能把孩子丢一边自己玩手机,定型之后,未来的路会很好走。
平和,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
不得不说,原生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很重要,那些很牛逼的人,一出生就赢了。
他们背后,大多都有一对优秀的、擅于引导教育孩子的父母。
2
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起点
原生家庭到底对孩子未来成长的影响有多大?
有媒体采访了全国68个高考状元,发现状元多集中在省会或次省会的名校,来自于家教极好,家境殷实,有素质修养的家庭。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人出生就在罗马。父母的高度,已经决定了孩子的起点。
有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已经有意识的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个性和人格。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
还记得那个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大放异彩的武亦姝吗?
她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取得了诗词大会开播以来的最高分,成功夺冠,被誉为“国民才女”。
在诗词大会上,她落落大方,对古诗词信手拈来,在飞花令环节上惊艳四座,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不知打动多少人。
成名后的她不骄不躁,淡薄名利,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邀约,一心继续放在学业上。
今年她参加高考,上海市660的总分,她考了613,而且还是理科。全市只有77个人过613分数线,她是其中一个。
虽说不是状元,但这样的分数已足够她上清华北大。
她不仅是诗词才女,对于演讲、文学、音乐等都有广泛的兴趣,如今毕业了,她作词又作曲,给母校写了一首歌《红墙边》。
“时光今晨忽然悄悄来叩我门,说将要起航,一切可都收拾妥当,我慌忙起身,细打点行装,一共恰好是三年长。。。。。。”
把校园同窗即将要分别的场景细细描述,温情感人,用文字和音乐向母校,老师同学表达绵绵情意。
诗词第一,文理学霸,学校是清华,不争不抢气质出众,什么样的家庭环境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
这离不开爸爸妈妈从小对她的教育引导。
武亦姝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爸在科研机构工作,妈妈是美术教师。
早在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为她制定了“家教方针”,每天放学回家后,会让她开始认字,背诗词,学绘画。。。。。。
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年龄太小,爱玩好动的她根本坐不住,不想主动学习。
一次,爸妈带小亦姝去朋友家玩,看到别人家的小孩非常喜欢看书,不仅童话故事,连工具书都读得津津有味。
他们家里藏书很多,客厅,卧室,书房、儿童房,随处可见爸爸妈妈,孩子喜欢的书籍。
平时一家人就喜欢一起看书,互相讨论。
和孩子说一万遍好好看书,不如以身作则,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回去以后,夫妻俩决定一起陪孩子读书,绘画,学习。。。。。。在父母的长期熏陶下,武亦姝已经爱上全家人一起读书,交流心得的温情氛围。
父母经常和女儿一起玩“诗词接龙”游戏,谁输了就要做家务。并且还会让她复述书中的情节,培养她的概括表达能力。
在书香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武亦姝,诗词从未落下,文笔也越来越好。
在武亦姝家里,学习只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绩不会太被看重,反而让她有一个轻松的学习心态。
平时她也会去交朋友,去看电影,旅游,玩游戏,和有好感的男生聊天,去乡下陪伴爷爷奶奶,使得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爱与温情。
谈到教育心得,武亦姝妈妈说: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父母的思想高度,提供的资源,眼界格局,培养方式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优秀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3
要想培养优秀的孩子,自己先成为优秀的父母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考状元来自于城镇家庭,只有极少数来自农村地区。
部分省份高考文理科状元共68人,其中70%以上的孩子家中至少在地级市有套房子,90%左右的孩子家中属于小康家庭,而只有不到5%的孩子来自农村,在城市没有住房,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
去年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说过一段话: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我是中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现实也的确如此,有一位清华的老师曾经在入学第一课上做过一个调查问卷:
你父母的职业是什么?上大学前你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调查结果显示:能够上清华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家庭经济优渥的人,父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老师对学生们说:你们能上得了清华,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你们有优秀的父母。
“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但教育语境下的拼爹,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式的寄生和遗传,而是比拼父母所能创造的资源环境,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我们总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何不反思一下自己能不能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其他父母周末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的时候,有的父母在带孩子玩吃鸡打王者;
其他父母正以身作则带孩子绘画读书培养兴趣爱好时,有的父母边打着麻将玩手机,边赶孩子快去学习;
能给到孩子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教育资源,孩子未来的起点就有多高。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充满亲情温暖,自由尊重,书香浓厚的家庭,父母不说有多高的地位能赚多少钱,但一定通情达理远见卓识;
一个问题学生,所处的原生家庭一定也有问题,父母观念落后,视野狭隘,或缺乏爱和尊重,或太溺爱缺管教;
父母的格局,就是儿女的方向。无知的父母会奴役孩子学习,并且毫不自知,开明的父母则擅于引导孩子,给予充分的尊重与自由。
10.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十
“春节”,一个让中华儿女为之肃然的节日。无论身处何地,“春节”总能让分散的家人团聚。尽管现在也有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大多数人的心里还是固执地认为,不管年味浓也好淡也罢,这个节日还是要最热认真的对待。
看看每年的春运大潮,无论车票多难买,回家的路多难走,总有一股力量,让人们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家的路途。无论物价多高,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年货,商场超市里节节飘红的销售业绩,饭店餐馆里预订一空的年夜饭,既体现了生活的富足,也展示了人们对春节的重视。而在物质追求之外,对辛苦忙碌了一年的人来说,春节还可以让浮躁心沉静下来,可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加深与亲人家人之间的交流,春节可谓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11.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十一
关键词:社区;建设;文化馆;意义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持续提高。在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以后,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丰富。而文化馆的兴建,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对文化追求上的需求。因此,在进行社区群众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加强文化馆的建设至关重要。
1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文化馆的作用
1.1 加强社区群众之间的文化沟通交流
在文化馆内,不仅存储着大量的文化科普书籍,而且还是最新信息以及农业新闻汇集之处。文化馆是培养人们进行学习和增长文化的最佳场所。通过文化馆可以组织人们组建各种形式的文艺团队。例如,廣场舞、扭秧歌队和歌唱团等,这不仅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加强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络和营造一种和谐友善的团队精神,而且还可以极大的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这将有利于在群众中增强对文化建设的意识,从而逐渐的改善各个社区之间的文化氛围。文化馆是群众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其对于和谐社区的构建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所以文化馆主要担负着:建设文化、宣传文化以及交流文化的重任。其不仅是娱乐中心,还是文化圣地。所以社区文化馆的建设对于群众而言,作用重大。
1.2 引领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文化馆在建设之初,最主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总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的熏陶加强文艺各组织和团队的组建,从而促进人民群众进行身体的锻炼,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最终实现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提升。积极建设文化馆可以促进文化活动的进行,同时还可以极大的增强人们对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组建群众文化活动又是提高自身积极性的良好体现,在文化馆建设之时就需要合理的运用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分配,并结合实际对分配进行优。相对而言,社区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改善。老年人则因为退休在家,生活相对单调,即便物质条件优裕,但精神生活会显得贫乏,不尽人意。孤独、烦闷是他们常常会遇到的状态。因此,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把老年人充分发动起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为社会需要的人,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生活的热情就会重新燃烧起来。
1.3 丰富文化社区的娱乐方式
在建立文化馆中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时,不仅可以加强对活动的创新,而且还能促进文化馆活动的丰富多彩,尽可能的促使文化建设涵盖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上来,同时还可以提高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并且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开展文化活动中,文化馆移默化的影响着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为丰富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资源。另外,文化站也更加注重各个节日活动建设,通过对每个节日活动的安排及创新,更加丰富了社区的娱乐方式,同时也增强了娱乐活动的整体质量。现今很多文化馆已经开始做出娱乐方式的改变。如笔者家乡的文化馆,就有各种比赛活动。例如,拔河比赛、书法大赛等各种娱乐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色彩。因此,丰富文化社区的娱乐方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文化馆的方法和意义
2.1 加强基层文化的培训以及学习
随着文化馆内容的不断丰富,其职能也在逐渐增多。主要表现在:展览、讲座、培训等方面。其还可以作为普及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的平台,能够对文化知识进行较好的传承。从而促进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对文化馆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引进一些新科技设备,来促进群众的文化交流,通过一些设备的模拟使用以及新知识技术的剖析,人们对事物将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不断充实知识文化水平。其二,文化馆可以采用义务培训的方式,对一些科学知识进行讲解,倡导群众好学力行、臻于至善。现在的文化馆聚集了很多艺术人才。笔者在文化馆经常会看到练习太极的中年人,他们的每一式都练习的很认真。甚至在一些艺术馆还有唱戏演出人员,他们借助文化馆的平台将自己的才华施展出来,让很多人都大开眼界。所以文化馆对于群众而言意义深远,其对于艺术人员而言,是一个永远不会褪色的舞台。
2.2 开展和组织文艺表演,增强体质锻炼
组织群众进行文艺表演以及文艺创作,是建设文化馆的基础目标之一。所以文化馆应该具备表演的空间和基础的道具与服饰,每一种文化艺术都有其独特之处,文化馆作为艺术展现的平台,将这种艺术尽可能地展现出来,不仅有利于群众之间文化的交流,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笔者家乡,就有一个类似的文化馆。每天演出最多的就是老人们的广场舞,他们跳得很整齐,而且给人很强的节奏感。深受群众的喜爱。广场舞充分地展现了他们对生命的激情和对艺术的热爱。其所展现出来的艺术魅力让人叹为观止。而且在表演过程中他们还起到了锻炼身体的意义,可谓是一举多得,所以社区文化馆的建设意义深远。
2.3 发挥文化传承的意义,增强文化建设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中心,其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从组织层面上,可以由不同单位、不同部门密切配合。例如,宣传部、文化局、街道办事处教育局、体育局、工会等,既能促进这些部门与民众的关系,还能增加社区群众对各部门的了解;从参与层面上,文艺创作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学习等方式,得到专业帮助;社区内文艺骨干更可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自己的精深技艺传授给自己的邻居们,承传文化与增加感情互为促进,其乐融融;一般居民也可以在此过程中,由以往的下班回家、关门不见发展到互相沟通、互相了解、祸福同当,大家成为好邻居、亲切朋友,从而形成良好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文化馆在开展以及宣传文化的同时,对社区群众也能进行较好的文化熏陶。群众可以通过文化来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在交流中相互进步,儿童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表演自己的特长,将文化馆当作自己的舞台,将自身的才华充分地发挥出来,为其以后的艺术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通过文化馆举办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建设一个温暖和谐的社区,从整体上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3 社区文化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服务质量问题
文化馆作为一个公共娱乐场所,其具有免费性以及开放性。因此,其在服务方面一直属于一种义务服务。所以在服务制度方面其明显的还不够完善,尤其是馆内人流拥挤和卫生环境等方面还有待加强。所以在服务管理方面,政府应该加强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但是目前文化馆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提高服务管理质量,是目前文化馆面临的难点,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从这些方面来不断完善。
3.2 安全管理问题
由于文化馆属于免费开放场合,其人流量较大,而且鱼龙混杂。经常会出现很多不可控事件,欺诈骗钱行为随处可见,而且一些商贩还借此机会进行摆摊,来获取利润。所以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加强治安上的管理,保证群众在文化馆娱乐的安全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在这里放松,得到精神和身体上锻炼。不断丰富文化馆的文化内涵。
4 结语
社区群众文化中文化馆的建设十分重要(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其不仅让群众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还让群众在体格上得到了锻炼。文化馆作为文化艺术实践的平台,其对群众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文化馆的建设。在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各种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以及服务质量问题,要合理解决,不断提高文化馆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 李建信.论文化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3(29).
[2] 张艳红.建设中的文化馆在社区中起到的作用[J].青春岁月,2013(18).
[3] 徐磊.浅谈县级文化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山东省郯城县文化馆为例[J] .中国城市经济,2011 (09).
12.浅谈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十二
企业要寻求稳健有序的发展, 必须在内部管理上做足文章。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工作, 企业才能赢取市场, 开拓市场。当然, 企业管理过程中离不开企业法律文化的积极参与, 法律文化在企业实现科学合理内部管理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有助于实现企业依法经营管理, 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的有序管理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来加以保障。否则, 企业的发展将陷入困境。当今社会里, 大多数企业都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规模, 其规章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健全性已经被企业逐渐关注。以往那些有违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形势,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 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前途, 缩短企业的生命力。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 实现企业依法依规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 使企业朝健康有序规范合法的方向发展。
(二) 有助于增强员工的法律观念, 使企业规章制度得以落实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必须得以贯彻落实,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 多数企业都借鉴或自行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 但在实际管理中不能很好的落实, 无法收到预期效果。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能够促使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树立员工的法律意识, 使他们诚实劳动, 自觉遵纪守法, 使企业规章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有助于提升或巩固企业形象, 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
企业的良好形象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一个企业良好形象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树立。相反, 如果企业在某个细节出现纰漏, 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原有良好形象的坍塌。因此, 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能够使整个企业树立起诚实守信, 不欺骗消费者, 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经营理念, 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或者逐步巩固已有的企业形象, 使损害企业声誉的行为得以有效克制或避免。
(四) 有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内部矛盾解决机制, 维护企业内部稳定
企业的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目前, 很多企业在面对内部矛盾时总是希望通过非正常途径加以解决, 反而因对方对处理结果的不满, 引发更为激化的恶性事件,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通过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能够促使企业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内部矛盾解决机制, 引导员工树立法律意识, 在出现利益冲突时通过合法正当的手段进行处理, 使内部冲突解决机制得以有效推广, 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法律文化建设在企业市场竞争方面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企业依然要坚持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发展理念。市场经济在寻求自由发展特色发展的过程中, 仍然是一种法制经济。因此,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开拓市场, 就应当明确法律地位, 知晓相关法律知识, 并合理利用法律规则, 以确保自身的发展方向。
(一) 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当前, 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强大推动作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现象频繁发生, 往往使企业承受巨大损失。通过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可以积极推动广大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维权活动中, 及时有效的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同时, 员工也会自然的意识到, 没有知识产权, 企业的发展步伐会日益缓慢, 从而激发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 扭转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的被动局面, 最终, 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二) 有助于企业建立突发事件预防应急系统, 从风险中寻求希望
市场经济所处的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显著特点。企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机遇与风险并存。如果对风险处理不当, 企业的负面曝光率可能会直线上升, 使企业在突发事件中处于相当被动的境遇。因此, 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企业就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文化底蕴, 能够促使企业及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突发事件预防及应急机制, 使企业在真正面临突发事件时, 保持清醒的头脑, 能够将事件处理过程公开透明的呈现给公众, 从不利中寻求希望, 获得媒体和公众的认可。
(三) 有助于营造公平正当竞争氛围, 降低恶性竞争事件发生频率
市场经济背景下, 企业之间不再进行单纯的实力较量。各种发展策略相继登上企业发展的舞台。当然, 如果策略运用不当, 在可能给其他企业造成损失的同时, 也为自身带来麻烦。企业法律文化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起合法公平竞争的经营理念, 促使自身坚决抵制恶性竞争, 也可以对其他企业不良行为作出正确及时的判断, 有效避免其他企业恶性竞争给自己带来风险的可能性。
三、法律文化建设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意义
企业在追求利润效益的过程中, 还应当承当重要的社会责任。企业空有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和外部竞争力, 却不愿或不能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也是无法顺利前行的。毕竟, 企业无法脱离社会而绝对的独立存在, 其发展过程往往与社会发展形势紧密相连, 其发展步伐必须跟紧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因此, 企业必须在需求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
(一) 有助于带动中小企业和公众形成自觉守法的意识
企业在运转过程中时刻落实守法经营, 社会公众才能对其予以认可, 并对企业发展给予善意的关注。如果大型企业能够以身作则, 带头守法护法, 则中小企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公众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客观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是否能为他人多接受, 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 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相对于弱势群体, 企业具备更强的宣传优势, 可以促进社会诚信的稳固树立, 使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的良好风尚。
(二) 有助于倡导崇尚公德的社会风气
在很多灾难发生后, 多数企业都伸出了有力的援助之手, 也让社会变得和谐, 让公众感到丝丝温暖。因此, 企业在摒弃社会不良习气, 推崇良好社会公德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表率作用。通过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企业可以在整体范围内营造法律文化氛围, 促使企业领导和员工抛弃惟利是图的腐朽思想, 承担起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自觉维护生态环境, 巩固已经形成的善良社会公德。
四、结语
企业法律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 而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工程, 光靠走形式讲排场是无法实现的。因此, 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抓好企业法律文化建设。只有努力坚持, 才能使企业法律文化的作用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有效的发挥, 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摘要:企业法律文化能够使每个员工认真谨慎的对待自己的本质工作, 尽量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源, 使企业法律风险得到有效的抑制, 并能够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本文论述了企业法律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市场竞争, 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等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希望企业对企业法律文化的重要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3.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十三
摘 要: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音乐,都蕴含着本民族的精神、气质和神韵。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初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各个学校和每个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民族音乐的教育。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 弘扬民族音乐 初中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13-01
一、民族音乐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增强学生的民族观念
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去追捧现代的爱情歌曲、摇滚之类的音乐,很少有学生去欣赏民族音乐中的美。其实民族音乐中蕴含着很多珍贵的财富,民族音乐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民歌、戏曲、说唱和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现代音乐是民族音乐教育的四个方面。从不同的方面来看,民歌具有不同的风格。这些民歌的旋律都能传达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学生在学习和鉴赏民族音乐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从而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操。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受本民族的精神和气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历史与现实,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变化。从而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知识,了解民族音乐的艺术特征,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水平,还有助于学生认识民族音乐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教育的体现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紧紧围绕中华民族音乐,它在音乐教材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体现了民族音乐的丰富性,教材的六个单元,不仅介绍了各种乐器,还强调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还包括了民歌、各种乐器、有声乐曲、有器乐曲。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另一方面,民族音乐的经典教材包括一些经典民族音乐作品、京剧、越剧等经典唱段,还介绍了经典的舞剧音乐。
4.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国家各级部门的不断探索下,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法规和文件,此外,在音乐教学基础设施的改善及科研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果,这都推动了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和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研究逐步深入,音乐教学改革也正在进行着。但是,我国音乐教学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实音乐教育的不相适应、传统文化失落与流行音乐兴盛的不相适应、音乐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主体的不相适应等问题在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因此,我国的音乐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人教版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1.在理念上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中,包含着我国各民族音乐的精华。所以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民族音乐课程,教师也必须深入研究这些教材,用有趣的教学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来吸引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师应该把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作为学习目标,并安排足够的课时来让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选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这样才能凸显出来音乐教学的民族特色。
2.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
每个教师都应该意识到民族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也是加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学的民族音乐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应该重视中学的民族音乐教育。此外,为了激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和民族音乐相关的活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民族音乐作品。
3.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要训练学生不同的技能。如在欣赏环节中。应该深入解析一些民族调式;在歌唱的环节中,在学生学习之后,要鼓励学生模仿演唱;在肢体舞蹈训练中,要让学生去实践,去尝试去跳;在学习器乐时,学生要多选学民族器乐,积极建立民乐队,开设民乐合奏课。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新,鉴于初中民族音乐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学生感兴趣且易接受。如在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演奏不同的版本,然后进行比较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挖掘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初中教学中的民族音乐对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承担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功能,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内涵和审美观念,并从中学习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心理等。
5.培养强大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培养出大批的合格的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尤为重要。从事民族音乐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要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于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戏曲需要掌握,还要能演唱一些风格不同的民族音乐作品。除此之外,至少掌握一种民族乐器,还要具有音乐客场外的知识。
参考文献
14.空乘礼仪的重要意义和考纲 篇十四
2.有助于对旅客的尊重;
3.有助于提高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4.有助于塑造航空公司的整体形象;
5.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空乘与礼仪专业考纲
空乘艺考考试内容一般来说分为四项:
1、形体观察:形体比例好,五官端正;牙齿整齐;颈部颀长舒展;肩膀对称,躯干有正常的生理曲度,挺胸,腰有力,臀丰而不下坠;双腿修长挺直,线条流畅,两腿并直后缝隙小;手型好,肘部曲度不宜过大;皮肤光洁有弹性;
2、口试:思维敏捷、感情真挚,体现青年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语言表达流畅,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英文发音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行走表现:步态自然大方,有节奏感,富有朝气;造型有韵味,能把握人体的均衡性,有良好的身体表现能力;
15.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十五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的凝聚力一般指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心的状况, 表现为全体员工对于共同的企业目标和企业领导的认同与拥护程度, 是企业的核心理念在每位员工心目中的情感体现。从管理学角度来看, 全体员工对企业所有者的满意度、全体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全体员工的公平感及幸福感、企业内部和谐风气的营造等构成了企业凝聚力的核心要素。由此可见, 企业凝聚力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强弱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引导着企业员工的士气, 并进而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精神状态。从企业文化的目标来看, 所追求的企业凝聚力应该到达一定的高度, 这种高度可以激励员工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相互间能很好地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益于企业文化的顺利建设。
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 这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新时期所提倡的企业文化, 应该将企业的经营目的、宗旨、理念等内容通过灌输、宣教及解读等方式告知员工, 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 进而对企业自情感深处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企业文化如同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把全体员工凝聚成一股合力, “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1) , 使之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主动地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学习, 不断地钻研业务, 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
企业的凝聚力来源于企业文化, 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样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借鉴丰田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事业在于人;上下同心协力, 忠实于公司事业, 以产业成果报效国家;潜心研究与创造, 不断开拓, 时刻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端;力求朴实稳健, 发扬友爱精神, 以公司为家, 相亲相爱;心存感激, 为报恩而生活。” (2)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相信每一位员工, 倡导一种人人受尊重、人人受重视的文化氛围。这对员工有一种无形的驱动与鞭策作用, 员工不但明白他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自身的意义, 更要懂得对所在企业的社会意义, 使他们从情感深处产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 自觉地为企业勤奋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就是员工主动付出智慧的意愿和行动, 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与优质的工作能力感染身边的人, 从而形成一股人人争先的良好风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在智力、劳力的付出上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 很显然企业员工在“付出”与“回报”间也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 这也是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所必须的。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认为基层员工的需求层次低, 只要在金钱上予以基本满足即可, 这种认识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管理制度及管理行为会极大地伤害员工的自尊。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 员工除了在基本劳动条件诉求方面有着不断提升的需求之外, 对平等的劳资关系有着越来越高的期望, 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员工人格的尊重。管理者必须保障员工的基本权利, 按劳动法要求给予员工基本生活环境和条件;必须设法培养员工的自尊,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必须制定人性化的规章条例, 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员工的利益。诸如此类的举措, 在维护员工权益上所作的努力, 将表现为员工积极工作下企业迸发的生机与活力。
三、有利于营造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
企业的人际关系, 一般指企业员工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它既是员工之间的互相判断与定位, 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 它从人文关怀与道德培育的视角来营造员工的相处之道。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教育、感染员工, 把清晰、理想和独特的核心企业发展观, “深深扎根于每一员工的心灵深处, 融化在血液当中, 表现在日常的行为中” (3) , 不但有益于消除员工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而且能加强员工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企业的人际关系是以情感思想为纽带的, 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思想体验, 不同的情感思想体验又反过来作用于人际关系。因此,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必须遵循合理的路径。第一, 统一思想认识。企业只有统一了思想认识, 才能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减少矛盾纠纷, 避过影响团结的暗礁, 才能产生同振共鸣, 命运上互为一体, 喜乐忧患相共, 才容易形成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及团结强大的群体。第二,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企业员工的利益观不仅仅反映的是对工资、奖金等物质的态度, 更能体现出在精神层面所遵循的理念与原则。企业文化提倡社会价值、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使个人在企业的发展中身心愉悦, 并通过彼此间利益上的互动来协调人际关系。第三,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企业的人际关系应是开放型的, 即上情下达、下情上知, 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达成一致, 才能形成一个团结融洽、充满温暖的企业群体, 从而更好地为振兴企业尽职尽责、献智献策。
四、有利于企业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对社会的各个阶层与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市场独立主体的企业, 在经济活动及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内外的实践表明, 企业的良性发展是社会和谐进步的物质基础, 同样, 社会和谐进步可以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创造优质的环境。因此, 企业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必须切实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 将自身的发展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完成现代企业的成功转型。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浪潮中,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都在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用以指导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这种企业文化将指导企业自觉将自身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中, 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将是立体的, 首先, 在思想上要具备社会责任感, 应遵循社会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公平交易、诚信经营, 主动承担起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责任, 使社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受益;其次, 在行动上应积极参与社会事业, 支持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 扶危济困, 减轻社会负担, 缓解社会矛盾, 为实现社会公平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再次, 体现在创新上, 要着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基于尊重自然、关爱民生的道德责任感的出发点,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 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 如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 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看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 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灵魂, 特别在新时期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的复杂形势下,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突出地表现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利于营造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企业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等方面。
关键词:企业,文化,社会
注释
1任雁霞.略论企业文化建设[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
2唐国忠.浅议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 (2)
3秦鸿波.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管理论坛, 2011 (4)
16.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十六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文件中看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顺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课堂中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当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迅速的适应、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理念。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顺应了高职院校开放办学的形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一)由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决定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也大多由中职院校升格而来,在办学经费方面,往往来源于地方财政的支持,企业、民间资本以及生源的学费贡献,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对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同样实行校企结合,吸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文化,再通过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把这种能力和文化展现出来,辐射到社会,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二)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企业选拔员工时,不仅看重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更看重他们的个人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高度重视操作技能、技术能力、专业技术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素养、劳动观念的养成教育。因此,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校企文化对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学习和领悟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同时,校企文化的对接,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其培养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企业服务。
(三)是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也即是以直接就业(上岗)为主要教育目标而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将决定高职院校甚至整个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健康发展。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初次就业率较高,但毕业生跳槽频繁的显现,这也反映出高职毕业生缺乏适应企业管理氛围的能力和素质,无法准确定位自己在企业的位置。因此,要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让学生就业后能很快适应、认同和接受优秀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除了让学生在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零距离”,更需要学生在价值理念方面的“零距离”,才能使毕业生快速的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从而实现真正的“零距离”就业。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学生成人、成才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人人格的塑造各有其特点。校园文化是以“学做人”为主线的教育文化,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一种精神文化;企业文化是以“做好事”为主线的价值文化,强调绩效,讲究实际利益,是一种经济文化。两者的对接,能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竞争与协助、自由与监督、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等关系,促进高职学生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纠正认知偏差,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同时,通过学生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极大作用,充分体会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从而自觉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力,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成才自觉性。
(二)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
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与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很大不同。学生无法通过学校的管理方法体会到企业的管理,同时,校园文化氛围与企业文化氛围也有较大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就会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员工角色。因此,高职教育应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企业文化优秀成分,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高职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和认同企业文化,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心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他们毕业后在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磨合期。
(三)有利于高职学生开展创业工作
职业教育应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除了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其它诸如社交、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实践能力,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的长期熏陶才能逐渐体现。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可以使高职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企业文化的活动中去,提升自我,更多了解社会和企业,同时也使他们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和信心。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与先进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吸取其先进理念,培养具有企业文化精神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天舒.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2]秦斯.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中国西部科技,2010.7.
[3]陈丛耘. 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现实意义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17.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十七
中共晴隆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刘 华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华夏文明,创造了灿烂的炎黄文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
一、现状
(一)晴隆县文化资源概况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是“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因为文化产业一是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提升综合实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文化资源以精神内涵为主要存在形式,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晴隆县居川、黔、滇交通要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人文景观较多、自然风光独特、民风淳朴,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多姿多彩。县境内山水雄奇古朴,峰奇洞异,茂林修竹,高原草场绿草如茵,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由于晴隆曾经的相对封闭和发展的相对滞后,使民众的生产、生活保留着更多的农业社会的自然、古朴的状态,原汁原味的民情、民俗、民食所构成的民间文化风情都成为一种尚待开发的“富矿”。彝族舞蹈晴隆《阿妹戚托》被誉为东方踢踏舞,历史悠久,底蕴厚重,蜚声国内、扬名海外。苗族原生态舞蹈《板凳舞》、《芦笙舞》舞姿优美、舞曲动听。布依小打音乐源远流长,演奏风格自成一体,韵味久远。晴隆县旅游资源丰富,有24道拐抗战公路,三望坪、晴隆山等高原草场、光照湖、凤凰池、莫忙亭、欲飞石刻、古西城门、北盘江铁索桥等令人神往。
(二)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现在文化单位有:县文体广电局、县电视台、县旅游局、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电影公司和14个乡(镇)的文化站等,在职职工72人。有文化企业1个:县新华书店,有职工13人。民营个私企业创办的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电玩室有8个,印刷厂1个,打字复印室9个,音像制品出租、零售3个,书报刊出租、零售4个,艺术摄影3个,工艺美术装璜3个,电影放映队1个,互联网上网服务11个。这些文化经营项目为丰富和活跃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广开财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我县文化市场的经营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也无法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相媲美。我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数量较多,但由于起步晚,经济相对滞后,缺乏具有强大实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很多文化经营单位没有形成产业化运作,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陈旧,体制僵化,产业意识缺乏。文化系统内许多单位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基本上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由于体制陈旧僵化,造成市场观念淡薄,经营管理乏力,生产与消费脱节。“以文养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观念还比较浓厚,大多数单位还停留在出租房产收取租金的被动状态,对文化的生产属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产业意识不强,真正走向市场的单位还不多。
(二)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识,同时文化产业也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的视野。这都说明了文化产业概念已被广泛认同,但是,从产业本身看,这种倡导在很大程度上还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以及政策支持,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提出概念阶段。
(三)规划缺位,投入不足。政府行为和政策法律状况,构成文化产业外部环境极为重要的部分,投融资政策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投入才有产出”,这对尚处在发展初级阶段,尤其需要资本血液的文化产业来说,无疑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目前,我县文化产业发展还缺乏整体宏观布局,各类文化经营小打小闹,短期行为较为普遍,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四)文化市场粗放,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几年来我县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但文化产业单位普遍规模偏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强势的文化产业微观主体,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稳定的营销网络。
(五)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不足。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存在着资源的闲置、不足和浪费同时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县多数民俗民间艺术仍处于自然存在的形态,成为时代和市场宠儿的还为数不多。另外,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还存在着“散”和“粗”的问题。
(六)民间艺术品市场亟待开发。我县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但大多数民间艺人是守着独特的艺术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真正解放思想,小农意识和农耕文化中“守”的观念很深,只知坐等客商上门,不知外出闯市场;二是组织形式松散,缺乏龙头企业或带头人,有自由发展、自生自灭的趋向;三是当前民间文化产品的生产大多是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无法形成产品的规模效应;四是在政府引导和学术研究上,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很少有人研究如何指导民间文化应用及市场开发;五是对外宣传不足,作为民间艺术的主管指导单位,这些年也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经费、人力等条件的制约,宣传力度远远不够。
(七)宏观调控亟待加强。目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我县还没有一个统一协调机构,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亟待加强领导,理顺体制,形成合力。
(八)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稀缺。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的文化附加值来体现的。它的发展,需要大批既懂文化、又有经营头脑的管理人才的参与。目前,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三、对策建议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它与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反映着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并以巨大的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群众生活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扩大,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我县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现实、顺应潮流,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自身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我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以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业、美术装璜业、广告宣传、网络文化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文化为主题或核心行业,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重点扶持主导文化产业,构建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采取县办好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广播电视事业及乡(镇)办好文化站的同时,加大事业单位的投入,在现行编制、现行财政供给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增加自收自支编制,增编后扩大文化经营项目,实行自收自支,逐步实现全县每个文化事业单位创办1至2个文化项目。此外吸引社会资金创办文化企业,把大量的文化经营项目交由社会承担。通过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实现我县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到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不断加强,逐步将我县建设成为文化创新能力强、文化传播范围广、文化产业程度高、文化消费市场活跃,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重要基地,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县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实现以上目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即完善一个政策,实施两大战略,做好三项规划,打造三大品牌。
完善一个政策,就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在我县是一个新兴产业,又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
实施两大战略,即实施多样化、多层次发展战略及文化精品战略。一方面,实施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与任何产业一样,有一个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文化产品也有一个从开发期到上升期到兴盛期,然后逐步衰弱的过程。既要研制高品位,高附加值,高文化含量,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也要培育、开发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由于文化消费者的经济状况、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发展文化产业也应该多样化、多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即要实施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又要实施多路出击,充分占领市场的战略,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乡(镇)文化生活贫乏,与县城反差极大,这也可以称为一种“文化二元结构”。农村的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没有文化娱乐设施等问题,说明农村有一个潜力极大的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所以,应该瞄准这一市场,用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赢得巨大的消费群体,把产业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开发具有晴隆特色的文化产业资源,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晴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要充分发挥好这个优势,又要坚持锐意创新,适时融入时代精神,培育出我们真正的名牌精品。文化资源具有其它资源所没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开发价值,而文化生态又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因此,文化资源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积极稳妥、不留后患,反对掠夺式的经营和践踏式的开发,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做好三个规划即做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规划、文化产业业态规划、文化人才培养规划。首先,做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规划。要在保证县委总揽全局和最后决策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发改部门要会同文化部门加强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和领导,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专项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纲要和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纲要和规划要具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化产业的保护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等;其次,立足资源普查,尊重项目评价,科学制定文化产业业态规划。由于我县文化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起步期,其发展格局与趋势并不明朗。所以,必须对全县的文化资源进行彻底普查。通过普查,对我县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盘点,摸清家底,评估有形无形资产,建立全面反映晴隆民间文化面貌的档案资料数据库。搭建新型文化产业创意平台,依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按照“需求细分→资源整合→产品设计”的思路,进行业态整体规划;第三,造就一大批“文化商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我县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归根到底是人才。分析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从目前我县情况看,当务之急是营造一个能使高水平的文化经纪人不断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经纪人队伍。
【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推荐阅读:
品牌与营销文化的走势06-10
品牌文化不是企业文化06-25
北京品牌文化11-13
社区品牌文化12-31
品牌文化塑造12-31
医院品牌文化建设三个维度的思考01-09
调研:沿海木业_品牌文化_十大品牌07-02
品牌文化与建设07-11
品牌文化价值内涵09-21
新型生育文化品牌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