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经验交流总结

2024-07-05

教师经验交流总结(精选13篇)

1.教师经验交流总结 篇一

小学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总结

光阴似箭,一个学期工作已经结束,我的教学工作也告一段落。在本学期中,我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有所收获,我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教学中继续发扬好的教学方法,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现在将这一学期我的教学经验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教研,创新有为,提高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我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每一环节我都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学生愿学。在集体备课中,我认真记录,积极发言,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阐述自己的见解。

二、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本学期的努力方向是在教学中,认真研读高主任给的目标序列,注重语文教学中易错字词的练习和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与的理解,注重高主任给的拓展阅读的指导,我发现给孩子们拓展一些阅读文章是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长城》给孩子们拓展阅读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是学生们很容易理解当时长城的建筑古代劳动人们付出了很多,让学生领会到修建长城的不容易。还有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讲述周总理小时候的故事,学生们学习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拓展阅读《周总理的睡衣》和《飞机遇险的时候》进一步让学生们学习周总理艰苦朴素和是了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一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扩大了课外积累,为塑本学期,我非常重视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真正发挥阅读课的作用。在扩大知识积累方面下大力度。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语文。

三、以科学研究为先导,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本学期,我的科研目标是对研究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目标的研究。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为前提。

抓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探究性学习方法真正为教师们所掌握并灵活运用。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

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以学校的教学活动为契机,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我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并在活动中受益匪浅。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研讨,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一定提高,课堂教学方面也有明显进步。但也不不足,今后立足实际,开拓进取,不断前进。

2.教师经验交流总结 篇二

其实, 经验总结法作为一种体育科研方法, 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仍可发挥其独特、重要的方法学作用, 其研究方法的功能并未过时。

一、经验总结法及其现实意义

体育科研中的经验总结法, 是指人们对在体育实践中获得的有价值的感觉经验 (感性认识) , 经过一定形式的逻辑加工, 总结提炼为有一定科学内涵或创新含量, 达到某种理性认识的研究途径 (或过程) 。科学意义上的经验总结, 大都总结的是成功的先进的经验;当然也有对“失败经验”的总结, 进而获得更成功的宝贵经验。

和其他研究方法相比, 经验总结法的意义在于:

1.方法的草根性和经验的实践性, 可使实践一线的体育教师人人可用

目前, 全国除不足千人的专职体育科研人员外, 主要的研究队伍是大中小学 (包括体育院校在内) 的40余万体育教师, 他们在完成日常体育工作之余, 还不同程度地参与各类体育科研活动。由于研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可能以规范的研究方法去专门研究高水平的竞技训练与比赛, 也不具备完善的实验仪器设备去探索运动生理生化方面的基础性问题。另外, 广大体育教师中每年能申请到政府部门的正规科研项目的也是极少数。因此, 大多数体育教师还只能立足于大中小学体育的若干实际问题、从他们身边最熟悉的经验入手, 开展简便易行的大众化研究。体育教师无论在大学还是中小学, 也不管年长还是年轻, 都在学校体育的第一线摸爬滚打, 都在实践中对工作、对成败有着不同的体会与认识。所以, 对于广大体育教师, 经验总结法的科研适应性强、人人可用、方便可行。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参与的起步性科研而言, 该方法成本不高, 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且人人具备方法所依赖的实践基础。

2.经验总结的成果可直接、及时地运用于学校体育实践之中, 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本校、本地先进经验总结而成的研究成果, 由于其生动具体和现实的说服力, 往往比单纯或空洞的理论指导更容易让广大体育教师接受, 更能引起实践一线教师心灵上的共鸣和应用中的认同, 使经验成果成为先进理论指导实践的桥梁。特别是经验成果的普适性强, 来源于教师的相同实践, 拿来就可运用, 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实现科研的真正目的;并使经验变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财富。

3.经验总结是初期从事科研的体育教师的研究起点

学校体育活动的实践性特征, 决定了广大体育教师对科学理论的理解, 及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 首先是从实践的经验开始的。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是体育教师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蕴含了教师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教育智慧和先进认识。大多数一线教师在从事科研的初期, 在运用其他研究方法时相对难度较大;而从经验总结入手, 从自己在体育实践中最熟悉的感性认识入手, 则是简便易行、普遍有效的研究起点。

4.经验成果是体育科学发展的基础, 当前及今后体育科学理论的发展仍然需要依靠经验总结来丰富其内容

通过经验总结而形成的研究成果, 不仅仅具有生动性和实践气息, 而且由于它揭示了体育实践活动的某种本质特征, 总结了带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 从各种体育现象之间找到了某种必然联系, 概括了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与智慧, 因而它必然成为体育科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内容, 并上升为具有理性认识特征的科学认识。可以说, 经验总结也是构建体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出发点。

世界体育科学的发展历史不足百年, 我国体育科学的真正发展也主要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进步。相对于教育科学、生命科学等相邻科学而言, 体育科学的发展水平和成熟性还不高。在我国, 在体育教师依然是体育科研的主力军这样的现实面前, 包括学校体育理论在内的现代体育科学理论发展, 还需要依靠经验总结来研究各种体育现象, 得到多样化的研究成果。当然, 这并不排斥体育教师也可采用其他多种研究方法, 开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研究。

二、经验总结法的类型

不同学者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 对经验总结法有不同的分类。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一) 按经验总结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与深度分类

1. 事件性经验总结

这类经验总结大多以体育实践中的某一具体事件、活动、事实为基础, 概括性地描述其中的基本认识、成功的体会与收获, 总结出先进有益的方法与模式。如本刊 (2008年第六期) 在“教学实践”、“课余训练”、“一线话题”等栏目中的大量小论文, 大多是此类经验总结的研究成果, 例如, 其中的“小学篮球教学四步骤”、“发展跳高能力练习十二法”等等。这类研究成果虽然属于经验总结的初级层次, 但由于其生动具体、描述性与应用性强, 因此容易为他人学习、仿效和应用, 又能为积累经验、开展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础;同时, 也是初期从事体育科研的教师的起步成果。

2. 科学性经验总结

这是经验总结法的较高层次。它以大量具体的事件性总结为基础, 并在更大的时空范围把若干体育现象与事例进行归类处理;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 进行系统的逻辑分析与归纳, 以从中揭示实践经验的本质, 从大量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成果已跃升为一般意义的科学概括和理论层次。在本刊 (2008年第六期) 的“教学研究”、“理论探索”、“教师教研”栏目中的大部分文章, 基本是这类总结研究的成果。其特征是所涉及的具体事例与经验更为丰富, 实践过程更为完整, 其总结加工的方法更具多样化和逻辑性。

(二) 按经验总结时的主要方法特征分类

1. 对比性总结

这主要是对学校体育活动的某些同类体育现象中的不同活动的程序、方法、手段与模式进行比较总结 (如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不同模式与方法) ;或者是对不同体育现象中的某些共同规律和不同特点进行对比总结 (如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竞赛中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共同作用, 对培养学生情感、个性与品德的不同作用与特点) 。对比性总结需要较多的经验事实与观察资料。

2. 归因性总结

这类总结更倾向于对某一体育事件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过程回顾, 力图感受性的揭示其发生明显变化、产生某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与背景, 进而发掘和总结这些原因的先进性或文化价值。归因总结带有事后证实的色彩, 但它仅属于“经验式”的粗略实证研究, 它不可能像实验法、观察法那样有事先的严格设计和过程的精确测试与统计。因此, 这类研究成果可以为正式的实验和观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假设。古今中外许多重要的教育原理、方法和体育规律的揭示, 正是源于人们对长期实践经验的归因总结。

3. 个案性总结

这种总结法类似于上文所述的事件性总结。它与归因总结不同的是, 它主要总结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某种发展规律与本质特征, 弄清事件所涉及的各要素之间的不同联系, 力图揭示出事物发展中的特殊性或典型意义。如对某一位优秀运动员成长历程的总结, 对某一个体育传统学校20年体育发展成就的全面总结。

三、经验总结法的运用步骤与要求

1.基于经验选好总结经验的相关课题, 确保经验的先进性与代表性

选择研究问题时, 主要不是从问题本身的理论性或重要性出发, 而是从该问题在长期实践中已获得的经验事实出发。因此, 首先要全面考察已有经验的品质即经验的系统性、代表性、可靠性与先进性, 是否在该问题领域具备一定的创新, 是否具有较可靠的事实与数据, 是否具有值得总结和推广的普遍价值。

2.加强科学理论学习, 深入发掘经验的本质

经验总结的目的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掘事物的本质, 绝不是流水账式的堆砌现象、罗列事实。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研究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学习并运用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高屋建瓴地对实践经验进行剖析和阐释;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分析, 使原生态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有逻辑联系、有事实支撑的理性认识;进而再抽象概括, 形成对某一问题的新观点、原理与方法。

3.积累经验重在平时

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的日常实践中, 要善于和勤于收集各种有益的经验, 注意观察体育教学、课余训练中的新现象、新矛盾, 及时记录所观察的各种现象与结果, 细心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背景, 进而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改进和完善, 使初步、零散的经验更加系统和丰富。如果有条件, 可以定期对初步经验、体会进行阶段性整理小结, 防止遗忘或错记。同时, 通过这样的小结也为之后的正式经验总结做好前期准备。

4.总结经验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论, 注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 综合采用多种具体方法

首先, 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论的思想方法, 解决研究者对事物的整体观与研究思路, 包括对事物的系统与结构、局部与整体、主流与枝节、现象与本质、特殊与一般、数量与质量等关系的正确认识。其次, 在具体收集和分析各类经验材料时, 会用到逻辑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访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各种具体方法。特别要强调的是, 定量与定性方法的结合, 就是要避免传统经验总结的某种弊端, 力图用更多的案例和数据说话, 以提高经验总结成果的可信度与科学性。

5.经验总结法与行动研究相结合, 可产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研究者在研究初期, 用经验总结法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再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反思与设计, 用行动研究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改进完善和检验;这不但为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深刻和丰富的经验, 而且又为后续的行动研究提供新的问题起点。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最终能有效地增强研究活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与方法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春风, 时俊卿.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篇三

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是同步的。要想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把它贯穿到每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之所需。教育反思能让教师学会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领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养成自己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习惯,培养教师综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提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空间,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总是那么拼命地工作,结果教学效果却往往不是很理想;我们也常常抱怨新课程难教,时间又紧,哪有闲工夫坐下来写教育反思?即使有时想写,但又不知道该怎样下笔,结果,很多教育闪光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慢慢淡忘了,许多来自教学实践中的优秀案例来不及进行加工整理就变得模糊起来。难道这不是我们教师共同的悲哀和遗憾吗?因此,我觉得教师应该学会具备“三心”,才能使自己活得充实而快乐。

首先,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静心人。他能抛开世间的繁杂喧哗,静下心来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之处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课堂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否在进行高效、优质的学习?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思考,把自己的困惑、理解、感悟及时地记录下来,使自己的思想、经验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

我目前担任班主任的这个班,学生们已经上四年级了,我和孩子们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对于班里的家长也都很熟悉了。每个孩子的情况我了如指掌。所以我就利用每个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共同进步。比如,班里有个小胖,学习不太主动,还爱动手打人,但有一样,他力气特别大,我就引导他多帮班里做好事,搬水、拖地、参加拔河比赛等。现在虽然他偶尔还会犯错,但现在已经慢慢变得积极主动了,作业也知道完成了,同学们也不那么排斥他了。

其次,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有耐心、有恒心的人。他能抛弃一切诱惑,潜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并持之以恒。当天做的事,当天处理,决不拖延,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长期坚持下去。例如:我们可以课前反思,当天反思,一单元后反思;也可以一周后、一月后、一学期后反思。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点、失败点、创意点;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课前可以反思:这堂课该怎样设计才更合理?采用什么方式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和掌握?这样的设计是否体现了新课改要求?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学生的建议我们又是怎样处理的?处理得当吗?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做?师生在课堂上精彩的片段,学生表现出的困惑、不满情绪等等,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如此种种,我们都应该抓住时机及时地习惯性地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以改善未来的行为。

我们班建立了一个QQ群,我会把孩子们完成的作业,或是活动照片、一些心得体会、知识点等等发到群里。家长们也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不断的切磋比较中,每个人都得到了收获。有些家长还自发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从中得到教育和锻炼。

最后,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有真心、有爱心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对自己的事业执着追求,无私奉献,才会充满自信,不断地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与时俱进;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他们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最棒的,一个也不能少。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永不知足地时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追求教育的完美境界,不断地创造出更精彩的课堂,促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发展。

班里总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要么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作业总是拖拖拉拉,老师们为了他们能不掉队,付出了很多心血,可结果却总不见起色。我先是和家长谈,让家长引起重视,然后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各个击破。比如有个孩子叫小泽,父母离异,孩子没人管,我就给他做思想工作,找他谈心,帮他解开心结。他爱好运动,我就让他参加体育队,每天下午训练,磨练他的意志,增强他的自信心。看着他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我真是打心底里高兴。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教育反思,教育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与时俱进。教育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途径。

4.教师轮岗交流总结 篇四

2015—2016学,我来到汉阴县幼儿园轮岗学习。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实践机会,我兴奋不已。此前,虽然一直从事小学教学和乡镇幼儿教育工作十六年,但始终感觉在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也有很多困惑,特别是参加教研学习机会不多,所以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以及管理方面思路狭窄,这次刚好可以向县里的优秀教师请教,学习。本着虚心学习,实践历练的态度,一年来在这里边教边学,取得了很大收获。

一、开阔了眼界,促进了交流,思维得到了拓展,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此次轮岗教学,使我有机会走进我县的示范幼儿园,县幼在标准化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县幼的设备配备完善,有专门的部室,提供了坚实的教学保障。有完善的教学、教研工作流程,也有很优秀的管理人才。同时,每位教师都具备独立管理的从事幼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年中,我负责大班的教学工作,也在忙碌而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学习了很多管理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向优秀教师请教和研究的基础上,日常教学及管理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县幼的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有专门的教研组集体备课教研,探讨教学方法和效果。在互相借鉴,共同策划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新方法新手段,也有很多不同而新颖的教学设计,大家都专心搜集教学相关的材料、案例,不断的汲取经验,发现不足,使教学丰富科学,乐趣无穷。我参与每次的教研活动,都受益非浅。

二、听课、说课、评课,在学习中进步,把压力变为动力,自身素养有所提升。

听课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了,我发现听一节课胜过教十节课,感觉教师们在课堂上的掌控能力都很强,经验丰富。设计的教学内容与课标紧密相连又不会按部就班。师生互动环节气氛融洽,学生参与意识强。这与平时教师的引导和要求有很大关系。整个一节课下来,感觉很完整,教师轻松而有成就感。这是我在教学中有所欠缺的,很多时候设计的教学与实践中有出入,不能很好的掌控课堂节奏。这次听了很多节课,让我感觉到做为教师必须自信心十足地在课堂上掌握一切。虽然说,城里的学生和乡下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有很大差异,基础也不同,但新的幼教的尝试是一个共同的课题。

说课,评课这个环节,日常在教学中很少接触。这次有机会做公开课,说课,评课。压力很大,知道自己这方面没有经验,也做得不够好。但本着学习进步的态度,我认真做了准备。也得到了各位教师同仁的热情帮助和指导,让我很受感动,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有信心做得更好。

三、课堂教学是最好的历练,认真完成本职教学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面对一批优秀的学生,有很好的习惯和热情。这让我有了一个全新的尝试教学的平台。以往在课堂上无法实现的教学构想,借这次机会,做了很多尝试,采用新理念进行教学,虽然有时节奏掌握得不太好,但发现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他们在课堂上开始动脑思考,这让人很开心。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将来的教学充满自信,相信这一次次有效的尝试会让我的教学素养得到提升。

总之,一年来,感谢县幼的领导老师们给予我的无私的帮助和支持。让我顺利和圆满地完成了这次轮岗教学工作,我希望在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自己的素养,做一名优秀的教

个 人 总 结

2015年9月,我来到汉阴县幼儿园轮岗学习。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实践机会,我倍感珍惜。本着虚心学习,实践历练的态度,一年来在这里边教边学,取得了很大收获。

一、开阔了眼界,促进了交流,思维得到了拓展,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此次轮岗教学,使我有机会走进我县的示范幼儿园,县幼在标准化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县幼的设备配备完善,有专门的部室,提供了坚实的教学保障。有完善的教学、教研工作流程,也有很优秀的管理人才。同时,每位教师都具备独立管理的从事幼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年中,我负责大班的教学工作,也在忙碌而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学习了很多管理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向优秀教师请教和研究的基础上,日常教学及管理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听课、说课、评课,在学习中进步,把压力变为动力,自身素养有所提升。

听课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了,我发现听一节课胜过教十节课,感觉教师们在课堂上的掌控能力都很强,经验丰富。设计的教学内容与课标紧密相连又不会按部就班。这与平时教师的引导和要求有很大关系。整个一节课下来,感觉很完整,教师轻松而有成就感。这是我在教学中有所欠缺的,很多时候设计的教学与实践中有出入,不能很好的掌控课堂节奏。这次听了很多节课,让我感觉到做为教师必须自信心十足地在课堂上掌握一切。说课,评课这个环节,日常在教学中很少接触。一年来我参与了公开课,说课,评课。压力很大,知道自己这方面没有经验,也做得不够好。但本着学习进步的态度,我认真做了准备。也得到了各位教师同仁的热情帮助和指导,让我很受感动,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有信心做得更好。

三、课堂教学是最好的历练,认真完成本职教学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面对新的挑战,这让我有了一个全新的尝试教学的平台。我以此为契机虚心学习,认真磨练,这让我对将来的幼教事业充满自信,相信一次次有效的尝试会让我的教学素养得到提升。

5.教师上课经验总结 篇五

曾经看了这样一个故事,让人觉得骗子不可为,但骗子的智慧却是大大地值得学习。说有一个人,在每次英超联赛开始之前,都会接到一个自称能猜得出本次联赛结果的人的邮件,更奇怪的是,每次邮件的猜测都是正确的。在这个人看来,这位发邮件的人猜球能力实在太强了,要是一直能够在赛前就得到如此准确的球赛结果,那实在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是,当他向这位发邮件的人支付一定的信息使用费之后,所有的猜测结果都变得不再真实起来。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原来在这个人支付信息使用费之前,这位发邮件的人根据英超比赛结果的多种可能,向成千上万的人发出了不同的邮件;当比赛结果出来之后,他再继续向已经猜准了的人发邮件,依次类推所有在赛后还接到他邮件的人,都会认为他把比赛结果猜对了的人。如此处心积虑的骗术,实在是高明得很;但把这个骗术想透了,也就得出一个骗子们共同的行骗智慧,那就是全心全意地站在被骗对象那边想问题。这就让我联想到一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提倡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可究竟什么是以学生为本呢?你看看,骗子的行骗智慧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要是我们的教师也能够如此处心积虑地把学生骗来学习,那实在是一个极其高明的教育智慧。

一、思路一致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当你只有一块手表的时候,不管这块手表是走得快了,还是走得慢了,你大致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了。可是,如果我再拿一块手表给你,而这块手表和你的手表相差一个小时,恐怕这个时候你就搞不清楚究竟是几点了。如果我们把手表视为我们的行动思路,那就容易理解思路在我们生活中的独占性了;当我们采取行动时,只能遵循一种思路,当另外一种思路出现时,我们不会因为思路的增多而变得更清楚,反而会让我们变得不知所从。问题在于,虽然我们每个人行动的时候,只能遵循一种思路,但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行动思路,估计这也是两个合作和多人合作很困难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明白了思路独占性的同时,也就明白了思路一致性的困难。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也都具有思路上的独占性,也即教师的教很自然会遵循自己教的思路,学生的学也会很自然地遵循自己学的思路。可是,如果学生学习的时候遵循学的思路,而教师教和时候遵循教的思路,那样就无法实现思路一致性了。当学生背着书包来学校时,我相信每一位学生每一天,都是希望自己来好好学习的,不会或者极少数学生才会以调皮捣蛋为目的来上学的。可是,为什么当他们上了几堂课之后,这种良好的学习愿望就逐

渐消失了,调皮捣蛋的行为却逐步冒出来了呢?其实,学生之所以要到学校来读书,尤其是要到课堂中的听课,目的并不是来向教师学习知识的,而是希望教师帮助他解决学习知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难题。当他听了几节课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根本就听不懂教师讲的东西,自己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自然得不到解决了,这时候他也就对课堂教学失去信心了。如果这时候教师还责备学生“为什么听不懂”,那学生就觉得分外委屈了,想得到的帮助没有得到,反到被教师数落了一番。

为什么学生听不懂教师讲的东西呢?难道教师上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中听不懂吗?我想自然不是如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之间的不一致性在作鬼。对教师而言,教师是先自己学懂了教学内容,然后再来教教学内容,因此教的出发点是有知走向无知;对学生而言,不敢说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完全无知的,但对于他没有搞懂的问题与难题,那肯定是处于无知状态,因此学的出发点是从无知走向有知。从有知走向无知,自然觉得学习是轻松的,理解学习内容是容易的。凡是考上大学的人,很多人

都会说考大学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可是一辈子也没有考上;于是,当你越说考大学容易,对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人来说,你就越是瞧不起他们。

二、应该用谁的思路上课

要让学生听得懂课,就得要求学生和教师,在思路上保持一致性。可问题在于,教师的教学思路有独占性,学生的学习思路也有独占性,如何才能够让两者保持一致呢?这个问题如果去问学生,学生不但给不出有用的答案出来,可能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要求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去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保持一致,但什么是学习思路,什么又是教学思路呢?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的责任就回到了教师身上。我们常讲“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大致也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在教与学的思路上,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当然,虽然在思路上学生需要教师引导,但并不需要教师替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学习的责任仍然是学生自己的。

要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并不是让教师控制课堂教学。控制与主导的差别在于,控制是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采取行动,主导是要求自己按照别人的思路去帮助他人。如果教师是要控制自己的课堂,那就意味着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思路来学习,学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遵循自己的学习思路;如果教师要主导自己的课堂,那就意味着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思路,来设计和推动自己的课堂教学。控制强调的是一个“制”字,控制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学生是不是在学习过程中放弃了自己的学习思路,从而完全遵循教师的教学思路;主导强调的是一个“导”字,主导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是看学生是否听教师的话,而是看教师是不是真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控制不需要学生支持,只需要学生服从;控制不需要学生服从,只需要学生行动。要让学生服从,那只需要按照教学思路发布命令就行了;要让学生行动,那就需要遵循学习思路开展教学指导了。

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自然应该用学生的思路了;于是,这对教师的教学思路的独占性就提出了挑战。我们似乎有这样一种印象,即当教师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教师还是大学水平;但教师当了几年高中教师后,教师就变成高中生水平了;当教师当了几年初中教师后,教师就变成初中生水平了;当教师当了几年小学教师后,自然也就变成小学生水平了。象这样说对教师肯定是不公正的,但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印象,就在于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高中教育、初中教育或小学教育之中后,教师为了“主导课堂教学”,就逐步采用学生的思路来备课,用学生的思路来上课,最后就变成了用学生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因此,对教师来说,要主动地用学生思路上课,对教师自我的确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既需要自己花心思去考虑如何用学生的学习思路来备课和上课,还要忍受因为用学生思路备课、上课和思考问题,为自己带来的“思维水平”的下降。

对学生来说,了解和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大有益处。虽然我们要求教师要尽可能用学生的学习思路来备课、上课,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不但把知识内容讲清楚了,而且是用学生的能够接受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觉得开心的方式把知识内容讲清楚了;但是,这种要求是有道理的,但做出来是很困难的,要让一个人用另外一个人的思路思考问题和讲解问题,这绝对是一个挑战。因此,学生不仅仅向教师学习知识,还需要学生尽可能了解教师思考问题和讲解题目的思路是什么。一个方面,通过了解教师的思考问题和讲解题目的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水平;另一个方面,通过了解教师思考总是和讲解题目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听懂教师的课,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

三、走进学生的学习思路

讲话或者上课究竟应该用谁的思路,我想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那就是你讲话或者上课想让谁搞懂,你就得用谁的思路。如果你是想让自己搞懂,那你就用自己的思路,不过就不用讲出来了,自己在心里面对自己说说就可以了;如果你是想让别人,比如学生,搞懂你讲了些什么,你就得尽可能地用别人的思路来讲话或者上课。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课堂教学中,我们容易见到这样的人或者教师,自己一个人在那儿不停地讲着,而其他的人或者学生索然无味地听着,或者一边听一边做着自己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往往很委屈,我讲的知识这么重要,你怎么能够不听呢;殊不知,他根本就听不懂你在讲什么,自然也就不知道你讲的东西有多重要了。可是,如果真的要求教师用学生的思路来讲课,对教师来讲就不仅仅是转变态度这么简单了,还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究竟是什么,还要知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弱化自己的思路,还要知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思路,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能力要求了。

学生的学习思路究竟怎么样?虽然我们提倡教师要因材施教,但对于“材”是什么的认识,一直处于比较茫然的境地。我想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是按照什么思路在学习,学习思路既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要素,也是需要教师指导的核心要素。但教师如何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呢?我想有三条路可以去尝试,事实上我也是借助于这三条路来了解我的学生。一是想想自己是如何学习的,尤其是对于自己没有兴趣学习的内容,自己当时是如何面对又是如何克服的,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学习经验虽然离今天学生的学习经验比较远,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给予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不仅仅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还在于让学生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与思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痛苦与幸福;三是阅读与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思路相关的书籍,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东西看起来离实践很远,但当我们直面实践的时候,关于实践的理论还是能够给我们不少的启示。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弱化教学思路?首先要肯定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思路肯定比没有思路好,不管这个思路是教学思路还是学习思路。如果课堂教学中一个思路都没有,或者两个思路都不妥协,那怕这样的课堂哪怕秩序井然,但教学效率一定极低,因为根本不可能实现学习内容在教与学之间的传递。但是,在教学思路和学习思路之间,肯定还是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弱化教学思路和强化学习思路。一旦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占了主流,不但学生很难(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学生主动去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当然是学生要有能力去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而且教师自己觉得自己讲得很清楚,于是就剩下对学生无穷无尽的抱怨。要让教师弱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思路,一方面要让教师意识到教是协助学的,要意识到教师的教并不是教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知识过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通过强化学习思路,来填补教学思路逐步弱化的空白。课堂教学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思路。我们一直在讲,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但如果你给学生一条鱼,这个动作本身不复杂,而且学生也明明白白地得到了实惠;但你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时,学习方法本来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更别说如何去传授了。当我们要求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学习思路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思路时,就等同于要在如何授“渔”上做文章了,这就更是加深了我们对课堂教学本质的理解。课堂教学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知识学习上的问题;甚至课堂教学并不是帮助学生解决知识学习上的问题,而是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学习问题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以知识来压问题,以问题来压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教师非得要在课堂上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那就肯定不可能让学生的学习问题暴露出来;如果教师急于要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那就不会想着去探究学生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学习问题,以及如何从思路的层面寻求解决这些学习问题的方法了。此外,要真

6.教师教学经验总结 篇六

大家好!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今天能坐在这儿跟大家交流数学教学是我莫大的荣幸。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教学、教研等方面都处于摸索和学习阶段,而在座的各位都从教多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各位老师面前我还显得非常稚嫩。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谈不上是经验交流,而应该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和反思。这一年多时间里,在学校及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舞下,我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每一次活动都为我的教学工作注入了生命力,让我慢慢成长。从中,我也渐渐深切体会到,对于中学生来说,唤起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积极学习的首要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当然也离不开课后的耐心指导。那么如何使学生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呢,我总结出了两个字,第一个是“情”(情感的情),第二个是“勤”(勤快的勤)。下面我就这两点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情

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我就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一定要把它当成自己的一份事业!”从此,我把干一番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的大事业当成自己的精神动力。正是这种信念,让我每天对教学工作充满自信。然而事与愿违,我的自信换来的却是学生的焦虑、烦躁。于是,课后我认真反思,请教其他老师,觉得主要因素是课堂导入单一、缺乏趣味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爱上抽象的数学,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尽量用学生熟知的事物导入,让数学形象化,使学生懂之于“情”

为此,新课之前,我总是精心找材料,尽量做到情境导入,由具体的物提升到抽象的数。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同类项》时,先出示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电器产品,让学生分类。再过度到数的分类,这时,学生对“同类项”有了大体的印象,精讲概念时也就不那么费力了;学习《平均数》时,让学生分别计算中国男篮和中国女排队员的平均身高,学生看到“姚明”,“周苏红”等明星的名字就非常激动,就连平时不爱听课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于是我把展示机会给了平时从来没举手发言的学生。这样,学生都会求平均数了,有了前面的兴奋劲作铺垫,在讲解中位数、众数时,学生也非常认真,整堂课学生是兴奋到底;再比如学习《方差》时,我选取班级两位同学前五次数学测试成绩,让学生比较哪位学生成绩稳定,通过画图、计算引出方差这一描述数据波动性大小的统计量;学习《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时,我特地去了趟超市买了很多包装袋是直四棱柱、六棱柱形状的零食,上课给学生展示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学生听得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身边的这些实际情和景,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数学意义,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高了。其实,只要我们老师是有心人,课前认真准备,让学生爱上数学并不难。

二、勤

学生知识的获取关键在于课堂效率,但我觉得课外的辅导与延伸也是促使优等生提升、后进生进步的有效手段。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为挖掘学生潜能,我把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组建成了四个学习小组,每星期布置3到4道课后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体,每个小组独立完成。对那些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程度,二来提高了小组合作意识和团结意识。转化差生可能是所有老师最头疼的事情。而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优、良、中、差的层次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我们只能面对现实、接纳差生、想出对策。针对后30%的学生,我是要求他们坚持每天问一道或一道以上的题目,无论提什么问题都给予详细答复。这种方法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记得班级有两名女同学,平时单元测试不过六、七十分,她们一方面惧怕问问题(可能我平时比较凶),另一方面她们的好学意识不强,坚持每天问问题以后,她们把平时的疑点、难点慢慢消化,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让她们重拾了学好数学的决心与信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一对一讲解也拉近了我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她们也会有被重视着的感觉。时间久了,他们也消除了对我的畏惧感,敢于和我沟通并寻求帮助了,后来这两名女同学也能考出八十来分的成绩。这种做法也让我彻底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耐心的辅导往往比严厉的斥责效果要好很多。同时我也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结对帮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样也加深了优生对知识的理解。我也会经常寻求家长的帮助。此外,这些学生若考试成绩比上次进步五分以上就有小奖励。这样有了学生们互相帮助的力量、有了家长的协助和支持、再加上后进生自己有了自己的目标,实行后进生的转化就容易多了。

7.教师经验交流总结 篇七

一、在选择“交流教师”上把好关

教师教学交流活动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交流的教师是否真正能够肩负起发挥好教育优势互补的重担。首先,“交流教师”的素质应领先,具体表现为:

1.师德要力求高尚。高尚的师德是基础。交流的教师相互打开了了望先前学校教师师魂的窗口。同时高尚的师德是一张特别通行证,它蕴含的育人魅力是“润物细无声”;昭示的育人功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2.师魂要力求可敬。可敬的师魂是关键。“交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要辐射出“于领导,敬;于同事,友;于学生,爱”的内涵;都要显现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外延;达到“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的结局。

3.教艺要力求精湛。精湛的教艺是保障。精湛的教艺表现在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取得“减负、高效”的结果。

4.师风要力求优良。优良的师风是结晶。师风是一个教师的师德、师魂、师艺的积淀和显现。一个教师交流,一校教师受益,一种师风形成。

其次,“交流教师”的学科要兼顾。根据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既要选派大学科教师交流,也要选派小学科教师交流;既要选派科任教师交流,也要选派班主任教师交流。

最后,“交流教师”的年龄与性别要搭配。“交流教师”应力争以中青年为主,青年教师占多;力争以男教师为主,女教师次之。

二、在确定“交流内容”上下工夫

交流内容决定着交流的教师去干什么,其作用非常重要。“交流内容”主要分为这样四个方面:

1.交流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反过来促进教育理念的发展。交流的教师不仅要通过座谈、讲座、开教研例会等形式传播或者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示范成为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实践者,最终达到交流的目的。

2.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应用教育理念进行教育实践的具体体现。交流的教师们应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听课教师感受到“只要是不以牺牲学生的人格、不以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来提高质量的方法”便是好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师理解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3.交流教学手段。在交流中,教师应一边运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教学,让听课教师感觉到常规教学手段的强大生命力,同时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运用多媒体上课,让他们感受到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冲击力。从中得出“手段毕竟是为目的服务的,过于追求手段定将得不偿失”。

4.交流校校感情。交流的教师不仅切实履行好“教师”的职责,还兼有“使者”的使命。在教育教学中应相互开发“智商”;在生活和交流中,应相互开发“情商”。在“任期”结束,双方情智相长,铺就了一条校校联系的情感长廊。

三、在开辟“交流途径”上创特色

交流途径的开辟方使交流显成效,显影响,显活力,显特色。在交流途径上可坚持四个结合:

1.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即根据交流学校的实际,可选派教师集中到一个薄弱学校,或一个边远城区,也可选派教师分赴各校。

2.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即可选派几名县直中、小学教师交流一学期,也可交流半月。另外还可选派几名教师交流半月后,又选派教师去顶替,直到一学期。

3.坚持常规与临时相结合。即在春、秋进行常规交流的同时,也可在秋季一开学,共同探讨初一的入门教育;在中考前夕,共同探讨备考的方式、方法。

4.坚持综合与单科相结合。即在选派各学科教师横向交流的同时,也可选派一个单科教研组纵向研究交流。

四、在进行“交流评价”上求发展

8.教师经验交流总结 篇八

借助这一项目,北京小学走读部实现了快速发展。

研究项目要求,明确发展目标

自从加入北京小学教育集团之后,北京小学走读部就明确了“关注变化,帮助成长”的宗旨,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干部、教师自我价值实现,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为适应集团发展需求,集团努力探索、研究“建立一支适应集团教育整体发展的师资队伍”。

但是,北京小学走读部的教师队伍基础相对薄弱。在北京小学教育集团成立时,北京小学走读部有一线教师65人,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22人,占34%;35-45岁的教师有42人,占63%;45岁以上的教师有2人,占3%。一线教师中,91%的教师为本科学历,9%的教师是专科学历。中级职称教师44人,占68%;初级职称教师21人,占32%。区级骨干教师有11人,占一线教师的17%。

基于数据分析,北京小学走读部在教师队伍发展方面的不足体现在:各学科市级骨干教师不足;教师培训渠道单一,视野拓宽不足;缺乏班主任队伍的培训机制。

在进行教师发展需求的调研之后,我们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依托集团教师交流项目,推动走读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支“尊重规律、爱护学生、擅长教学、乐于学习”的教师队伍。

在“四季课程”交流中建设教育品牌

北京小学研发的“四季课程”体系具有适合学生生活、个性发展、生命成长的特点。集团内各成员校在“四季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发、创设适合各自学校实际情况的“四季课程”校本实施方案。走读部针对这个项目,申请了区级课题——北京小学走读部“四季课程”校本实施方案的实践与研究。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与课程的研发紧密结合在一起。课题前期培训,走读部邀请北京小学的于萍副校长和宣武分院课程研究室的刘天华研究员进行了主题讲座和专题培训。此外,还有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渗透型、拓宽式培训。

走读部结合学校自身现状及发展需求,将“四季课程”校本实施的主题定为“春之萌发”“夏之繁茂”“秋之绚烂”“冬之国韵”,以年级组为课题实施团队,对“四季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尝试。以“春之萌发”春季课程为例,走读部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全体教师范围内进行交流和研讨。通过实践体验,深化干部、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开拓教育视野,启迪教育智慧,锻炼教师队伍,丰富“四季课程”的校本化内容。

在专题教学活动中提升专业品质

“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给教师、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是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北京小学教育集团有着强大的专家团队、众多专家型教师、优秀的教研群体……这都是集团内部可共享的教育资源。走读部积极参加集团组织、承办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和教育认识。

1.专题研讨促理念转化

北京小学教育集团为各个成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提升搭建了高层次的广阔平台。在2014年和2015年,集团承办了北京市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各个成员校共同承担任务,从选课到备课都是由集团专家团队进行帮助指导。北京市的学科专家也多次到学校听课、评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如何上好一节课”,更多的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认识。专家带来的不同教改理念和新的教学发展趋势都让走读部的教师开阔了视野,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和体验。走读部的干部不是把这个活动作为一项工作和任务,而是以研究过程为媒介,开展全校性的学科交流,学校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全员参与,通过活动推进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

2.教学视导促课堂创新

教育集团走校主任办公会每学期都会定期到成员校进行专题教学视导。为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走读部成立了青年教师社团,由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四个学科的四位青年教师组成,承担专题教学视导时的课堂教学展示任务。在校内学科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共同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多次研磨,多次修改教学方案。指导教师亲自上示范课,和青年教师一起交流,共同探讨。就这样,我们把迎接视导的准备过程变成教师学习、锻炼、成长的过程。

3.教师互换促实践共赢

每学期走读部和北京小学总校、北京小学广外分校都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师互换交流活动。到目前为止,该活动已经坚持了四年,2-6年级7个学科24人次进行了交换,他们中有市、区级骨干教师,也有学校培养的青年教师。

交换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共同研讨阶段、互换教学阶段、总结感受阶段。教师们围绕北京小学“实与活”课堂文化的实践与探索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的研究。深入对方学校进行教学、教研,了解学校的班组文化;在相应的交换班级上课,体验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教学的感受。通过教师互换,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为更快地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打好基础。

在年度荣誉评选中更新观念

北京小学教育集团依据教育规律和教育理念,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个性成长,设立了“学生年度荣誉奖”。每年的评选活动,从动员、自荐、申报、评选到最后的颁奖,我们都充分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我们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学生,让评价标准更多元。我们培养的是能够融入社会,顺应社会发展,能够时刻进行自我教育,促进自我发展的“社会人”。

在定期宣传沟通中互相促进

北京小学教育集团定期出版《集团报》。每个成员校都有固定承担集团报编辑工作的教师小组。走读部两名参与编辑的教师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积极地宣传和推动教育集团的理念。每次要出版《集团报》时,都是大家共同提供线索,教师编辑小组充分讨论、筛选信息,行政领导班子进一步讨论、研究,慎重推荐,直到报纸印刷出版。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集团”的概念不断深入教师的心中,同时更传播了这样的共识:集团的荣誉就是大家的荣誉,集团的发展就是大家的发展。大家在集团报中了解每个成员校的工作动态,有了学习的参照,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在职称评审碰撞中提升自我

走读部的教师队伍特点是:85%以上都是教龄在15—25年的中年教师,虽有专业特长,但大部分都进入了“第二发展期的瓶颈阶段”。2015年西城区教委进行职称评审改革,促进了集团成员校的教师队伍自主发展。走读部参评的两位教师在学校内是骨干教师,在集团中也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他们的晋升激发了更多教师的发展动力,使集团的凝聚力更强,推进了成员校的发展。

在成员校交流中提升专业水平

与集团各成员校全方位的交流,让教师们对“实与活”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对北京小学教育集团的文化、教师严谨的教风、团队浓郁的研究氛围和学生们乐学的学风,有了充分的感知;对资源共享提高效率有了深切的体会,树立了大教育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受益。通过实践,强化了集团意识,理解了交流活动的内涵,达到师生共促进、同发展的目标。

9.教师经验交流总结 篇九

今天我来到了实验小学,对这里有种熟悉的味道。第一次来的时候是以一名考试的学生身份进来的,而这次来的却是以一名老师来的,在这里我见到了一个月前的老对手----考招教的学生,相比已以前、今天他们都有很大的变化!

来到这里我们都各自讲着自己学校的事情,羡慕、喜悦的心情无溢于言表,2;30分到了领导来了,“同仁们,下面男子汉快速的把椅子拉成五五座。”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已经搞定了,抽组开始了我很幸运的抽到了第三组,这一组里清一色男生,但也是最出众的一组(最后才知道的)。

每一组分配一名导师,很荣幸高老师来到了我们那一组,她本就不比我们大几岁所以说很快的就和我们融入在一起了,自报姓名、介绍学校,我们很快的打成了一片。同事们大多都和老师交谈自己在学校里遇到的难题,高老师耐心细腻的给我们讲解,我们都在那用心的听着,问题太多了,老师就一直说,听到老师的讲解觉得自己的东西太少了,感觉自己学到的挺多的,心里美滋滋的。

谈论的重点自然离不开老师和学生,学生不写作业、校信通没看见、家长不督促孩子学习、老师怎么怎么的..........等一些列问题。高老师耐心的讲解,到自己的问题了我们都听得格外用心,高老师说:“只要我们老师做的好、就不怕别人说什么”。“记住你永远不要让孩子、家长摸清你的脾气”!我问的问题是一直困扰着我的语文课文,我是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请问下课本中的重点应该是字词还是啊我一直很迷茫啊!高老师听到这之后细心地说:“低年级的孩子字词第一位、课文不用讲、你只需要让孩子多练、多读,但是你讲课要注意和孩子沟通、交流,更要适时的给予孩子一激励的话语,还有很多很多啊我都得到了老师的讲解,心中疑惑解除了,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努力朝着这几方面改进的!

10.指导青年教师经验总结 篇十

第二实验学校 王佩琴

自己虽然还年轻,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18个年头了。我从一个毛丫头已生长为一个中年优质课教师。多年的教学体会到教育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对刚入伍的年轻教师在各个方面给予指导。我校青年教师也非常谦虚好学,教师间相互交流,营造了一个敬业乐群、积极向上的氛围。

一、端正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

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往往失之偏颇。有的好高骛远,憧憬着将来成为名师,因而热情高,干劲大,然而对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有的通过职业比较,认为教师地位低,挣钱少,太辛苦,适应不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把自己的前途描绘的一片黯淡。

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用我的亲身经历与她们促膝谈心,以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她们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让她们认识到在诸多灿烂夺目的桂冠下,教师默默无闻地从事实实在在的工作,它琐碎,需要不厌其烦;它艰辛,需要不遗余力;它平淡,需要耐得住寂寞;它清苦,需要挡住诱惑。更使她们认识到教师职业崇高的背后是艰辛,艰辛的背后是无尽的乐趣。

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水平是中青年教师最想做的,她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接受吸收的快,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更是给了她们以用武之地。然而,她们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教学经验太少,无法把学习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来。

为提高她们的教学水平,我从“备、教、批、辅、考、评”诸方面对她们进行指导。备课时,让她们做到是个“精心”,即精心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做到精讲多练;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梯度、密度合理;精心设计板书,合理应用教具,力求纲目清楚,直观形象。课堂教学时,让他们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学目标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经常听她们的讲课,然后予以中肯的评价,不断总结反思,逐步提高。

三、转变中青年教师的学习观念

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不能墨守陈规、故步自封。面对机遇和挑战,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更需要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专业性有新的认识,看到自己作为教师的优势和不足,自觉投身于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11.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的“三个度” 篇十一

当前,实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是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通用举措。我以为,实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重在把握认识度、適切度和调适度。

在日本,教师交流的目的在于唤醒教师的职业热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在我国,实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主要目的在于均衡、优化师资配置,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

我国施行的校长、教师交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为了给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标准化的乡村教育撒下一粒火种,传播一种新理念,引发一场教育观念乃至教育行为上的革命,进而带动一个地方教育的转型发展。因此,选派的校长和教师比例并不是特别重要,关键在于选派的人员一定要有热情、有理想、有强有力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二是校长和教师的交流切忌存在短期意识。短期意识必然产生短期行为:或是虚于应对,或是急功近利,这样都对学校发展不利。为不同地区、不同教育资源的学校找到发展的路径,为农村和山区的教师、学生找到自我发展和超越的路径,并执着而成功地点燃他们的职业梦想、教育的梦想和生活的梦想,这是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的终极目标。三是高层次的校长和教师交流是出于校长和教师的自觉、自愿。真正意义上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一定是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区域内中小学办学各具特色,校长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梦想和专业特长作保障,让校长和教师到适合他们的学校,成就他们的价值和梦想,带动一批学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没有校长教师的以人为本,很难产生理想意义的以生为本,也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校长教师专业化成长,更难实现轮岗交流的制度设计初衷。

校长和教师交流的适切度在于解除校长教师的后顾之忧,破解操作层面的难题。教育学中有一个“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成功的学习就在于激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实,教师交流仍可借鉴这一原理。好比说我们把城区学校、城郊学校、农村和偏远学校作为一个层级区域。首先,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区域实行大面积交流,保证校长教师的交流面,既能带动一所薄弱学校实现“逆势”发展,又能保障原有优质学校的持续发展;其次,采取递进的方式进行第二个层面的交流,即城区到毗邻的城郊,城郊到相邻的农村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一方面能较好地回避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上所带来的一些新的问题;另一方面,相邻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教学方式差异不大,参与交流的校长和教师可以很快融入新的学校,开启一段新的教育生活。

12.教师交流需要克服“五难” 篇十二

教师交流制度是解决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有效途径, 具有积极意义。笔者以为, 要做好此项工作, 需要克服五个困难, 做好五项工作。

教师交流要克服筹划难, 做好调研和政策的制定工作。

首先, 要调查摸底域内学校、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其次, 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域内教师轮岗方案及细则等;最后, 还要解决个别硬骨头、钉子户等问题。教师交流是为“大家”搞教育均衡发展, 但教师“小家”的安定与和谐也不能忽视, 要尽量避免因轮岗影响教师的生活。所以, 必须做好教师交流工作的调研和政策制定工作, 尽量做到精细化、人性化, 保证教师队伍科学流动。

教师交流要克服落实难, 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教师交流制度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 但落实难也是事实。教师交流是一项复杂、持久的工作, 牵涉的面广人多, 所以, 落实过程注定不会风平浪静。教育管理部门需紧密结合本地实际, 充分向社会、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稳步、有序地推进教师轮岗工作, 不可冒进, 搞轰动效应, 搞一刀切。

教师交流要克服学校选人和定岗难, 做好政策公开和权力约束工作。

教师交流政策需要校长具体落实, 教师密切配合。校长要解决好一进一出两条线上的工作, 首先是哪些人适合出去交流, 这由学校在本县域的综合实力、上级指导意见等多方面情况决定, 既要考虑县域整体利益, 又要考虑本校发展;其次是交流进校的教师怎样安排, 才能使他们和新学校、新班级、新学生尽快磨合。所以, 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一定要使政策、决定等公开透明,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权力监督机制, 保证教师轮岗工作公平、公开, 杜绝不良风气。

教师交流要克服安抚教师难, 做好教师交流的奖惩工作。

教师交流牵涉到教师的安身立命, 会改变教师工作与生活现状, 交流到偏远地区的教师, 可能造成两地分居、长途跋涉等情况, 这会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精力和心情。即使是交流到好地方的教师也有后顾之忧, 他可能担心下一轮自己的去向。因此, 要设身处地为交流教师着想, 奖励付出多的教师, 尽量科学合理分配教师去向, 尽全力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当然, 对于个别不配合教师交流工作的人, 也可给予适当的惩罚, 例如, 职称晋级时, 对于符合交流条件却拒不配合的教师可对其一票否决。

教师交流要克服学生适应老师难, 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工作。

教师交流势必增加学生换老师的情况, 处理不好容易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 所以必须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工作。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来是普通教师换来了骨干教师, 这样学生和家长可能比较欢迎, 问题较小;二是原来是骨干教师换来了一般教师, 此时就容易出现问题, 需要学校和老师积极安抚学生和家长, 尽快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关注班级的发展情况。

13.交流教师工作总结 篇十三

2013年8月,带着一份憧憬和期待,有幸参加七星区教师交流活动,与其说是交流,不如说是去学习锻炼。自从踏入交流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尽己所能,出色地完成交流任务。一年的时间已结束,此次交流使我有机会尝试了在不同环境下,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让我认识到在不同的学校环境下怎样开展工作,使我受益匪浅,现将这一年工作心得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怀,同事帮助,为交流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到樟木小学的日子里,首先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我校领导的关心及老师间的互助与合作,使我感到了家庭的温暖,这个大家庭给我们创造了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使我们能够安心工作,免去了后顾之忧。

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学校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交流老师,学习樟木的教学经验。我深深地感觉到樟木小学老师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关爱每一位学生。到樟木以后,我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

二、锐意进取,学有所获

1、深入学习。来到樟木小学,校领导安排我任教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兼班主任工作。虽然之前有过班主任经验,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作为班主任的我还是对班上的孩子进行因材施教,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因此,要教好思想既单纯孩子,班级事务,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以身作则,并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要的是要从心底爱这个班,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搞好教研。交流之初,在科研处教学视导中,主动进行听课、评课,认真吸取老师们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通过听课、看校园,接触师生,让我深感城乡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业务学习中和老师认真交流,谈教学得失,谈教学方法,参与集体备课,并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始终坚持与其他老师一起探讨、研究怎样搞好各项工作,根据制定的工作计划,及时创新性地完成并总结,真正将交流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打造教育共同体而不懈努力。通过上公开课、听课、评课,相互交流活动。无论是教育还是管理都让我耳目一新,例如,在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比赛中,我就领略到了优秀教师在课堂中对教材不同的解读和剖析。对教学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的处理。在集体备课中,将和同年级的教师一起钻研课文,集思广益,对单元中强调的重难点一一突破,扎实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浓郁的教研氛围使我的教育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宽。

三、交流感悟和建议

1、通过教师交流,对教育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先进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方法的交流,是先进教研方式的有机结合,这种交流使双方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于教育事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在樟木小学的学习中,让我感受到该校的教育教学范围很浓烈,教师的责任心很强,积极性也很高涨,但是对在学生活动方面能更加的丰富些,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更加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学生的“第二课堂”,可以借鉴他校校本特色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动”“静”结合的环境中学习,让课堂变为学堂,让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

在本次交流活动中,再次感谢樟木小学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更感谢我校领导能这次机会和对我的培养。

2014年7月10日篇二:教师交流工作总结 教师交流工作总结

教师交流是促进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特别是对于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推进,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今年是我镇教师交流活动的第一年,我们还没有成功的经验,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一、我校出外交流教师的基本情况 我校的交流学校是苟堂镇玉皇庙小学。在这一学期中,我校选派数学教师张晓丽老师,英语教师张耀红老师和语文教师刘洋阳老师,他们都是青年教师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很强。学校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到玉皇庙小学去参加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教改,虚心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把自己锻炼成为科研型教师。一学期后回到学校,把学到的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我校教师,我校领导专程到两所小学看望了这两位老师,听取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的汇报,领导对他们在那里教学、学习、生活情况的说明,双方达成共识都比较满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我校开展送课听课情况

我们要求学科教师参加听课评课,大家评价很好,从中学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他们参加各校的教研活动,学习其他校的成功经验,传授他们的 教研教改经验,针对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他们参加集体备课,把自己掌握的先进备课方法和经验传授给我校教师。在平时的上课中,与我校教师随时交流教学心得,随堂听课评课。学校还不定期组织支教教师,举行公开课,教研课,双方切磋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效果很好。我们还召集支教教师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工作、学习、教研,生活等方面的感受。在工作方面,他们深有感触的说,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低,生活艰苦,但很敬业、奉献精神很强,农村学校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敬业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从这里学到很多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充实了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自己。

通过交流,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先进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方法的交流,是先进教研方式的有机结合,这种交流使双方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于教育事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师交流,是一件新生事物,没有成功的经验,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使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苟堂镇中心小学 2013、6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开展“精细管理办校,内涵发展育人”活动,实现教师资源均衡合理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市、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有序流动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教育内涵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淡化教师的校籍管理,强化区域内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均衡、人文、灵活的用人机制, 促进城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每年参加交流的教师比例占学校符合交流条件人员总数的10%。通过交流,促使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逐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交流对象与条件

1、参加交流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有较强业务工作能力。

2、年轻有为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4、评选特级教师及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

5、申报小学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交流任教半年及一年以上的经历。

6、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参加专项支教任务的教师,视为具备异校交流工作经历。

五、交流形式及办法

1、符合条件教师推荐交流。根据交流方案和计划,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区教育局协调,开展区内交流。

2、按照区教育局文件《关于印发新密市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区教〔2010〕127号)规定的外围学校教师有序交流要求,在编在职教师,每年安排3名教师有序交流。

3、提拔与晋升交流。教师选拔为校级班子成员原则上在区内交流任职。教师因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需要在区内交流任教。

4、定期双向交流。由学校推荐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区内双向交流,时间为一学期,并逐步延长至一学年。

5、挂职与外派交流。安排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到规模较大的学校挂职锻炼,时间为一学期。有计划地选送学校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培训学习,时间一个月左右。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2012年7月中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体局实施方案,宣传教师交流政策,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宣传,让广大教师充分了解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交流的自觉性。

2、制定交流方案。2012年7月下旬,学校制定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师交流的基本原则、对象、形式、渠道、要求等。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七、相关要求

1、下列情况的教师应优先交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名师;业务能力较强的中青年教师;要求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确定为学校后备干部的教师;夫妻同校任教且一方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教师;小学中高年级学段的专任教师。

2、对自愿申请参加交流的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先评优、培养使用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对不符合交流条件但本人自愿申请交流的教师,经学校认定也可列为交流对象。篇三:教师交流工作总结

2013—2014交流教师工作总结

在2013—2014这个学年中,我担任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历史教学任务。在这一年中,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工作,尽自己所能,发挥自己所长,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出色地完成交流任务。我从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各项规定,早到校晚回家,积极向老师们学习,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此次交流使我有机会尝试了在不同环境下,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让我认识到在不同的学校环境下怎样开展工作,确实是受益匪浅!教书育人的职业是崇高的,但城里和乡村的教师工作都一样平凡和朴实,一样充满了艰辛和汗水。为此,我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城乡交流工作的强大动力。缩小城乡差别,搞好学校的均衡化发展、优势互补,让农村和城市每个孩子的都能得到和谐发展和成长,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职责。

第二、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太谷五中有自己灵活、独特、实用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不但这里的师资水平和教育环境比乡下好,而且这里大多数老师都是“多面手”。每位教师每天都上两三节课,除了上课其余时间大都忙于备课,一备就是几个小时,但老师们脸上的笑容却是多彩的,这种无私奉献、苦干实干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增强了危机感和急迫感,增强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平日除了搞好自己教学之外,在各方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做好读书笔记,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使自己的理论层次有所提高,同时加强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及教育科研知识,及时积累、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第三、主动研究教育教学,推进学校教研教改的发展。第四、实施爱的教育,推动教学的时效性。

爱就是责任。爱学生就要深入的爱,爱学生就要理智的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作为初中的教师,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责任引领他们驾驶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有责任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许多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想了很多有趣的游戏。采用赏识教育,不仅使学生爱动的天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一篇:一二年级集体备课计划下一篇:最新督导评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