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梦论文

2024-07-06

文化强国梦论文(精选13篇)

1.文化强国梦论文 篇一

我的中国梦就是文化强国梦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法律学院1208班的陈松然。

在本次红五月上,很多班级的表演都是关于红军与人民的故事或者是异国风情的舞蹈,而展现中国文化美的表演却屈指可数,由此引发了我对我国文化现状的思考。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文化的演讲——我的中国梦就是文化强国梦。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有多少人会系中国结?有多少人了解皮影戏?有多少人穿过汉服?又有多少人吹过葫芦丝?是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做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事实情况是我们的文化正在被淡忘。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位中国的民族女英雄,这让一些中国人欣喜若狂,但是当花木兰长出的是黄色头发的时候,我们该感到高兴还是悲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在人类文明史4/5的时间里,一直享受着世界大国的辉煌。但是近代以来包括今天,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以致于中国文化严重萎缩,甚至严重到了令人心酸的地步:

一方面,我们的文化疆土被外国文化大块地入侵和蚕食。我们看到的是,当一个个学子趁着大好的暑假学习钢琴、吉他的时候,古筝和葫芦丝却无人问津;当一个个跆拳道报班广告铺天盖地的时候,武术和太极却难觅踪影;当一个个大学生为4、6级考试而疯狂的时候,他们竟不知晓我国还有普通话考试。外国文化对我们的渗透甚至超过本国文化。

另一方面,中国对外的文化交流和传播还存在严重的“赤字”现象。据报道,中国图书进出口对亚洲国家的贸易逆差大约是10∶1,而对欧美则高达100∶1。在中国当前的文化市场中,最赚钱的文化产品大部分都不是我们自己的。电影,我们拼不赢好莱坞、卡通拼不赢迪士尼、流行音乐拼不赢日本,游戏拼不赢韩国;中国票房前三名的电影都来自美国,光美国一国每年从我们的文化市场上就拿走几十亿美金,我们给别人点钱都已经点到手软了。

另外,我国的文化流失也同样严重,2003年,皮影戏变成印度尼西亚的文化遗产;04年马头琴变成蒙古的文化遗产;05年,端午祭更是变成韩国的文化遗产,引起了国人的公愤。就在我们漠视自己文化的同时,别人却在加紧掠夺。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我们经济腾飞了,文化却踌躇不前;荷包鼓了,心灵却依旧空虚。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对中国下了一个断言,她说:“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 这句话非常刺耳,但它告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综合实力上我们仍然是弱国。

那么,渴望国家强大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如何才能实现这个中国梦?纵观世界的发展,无论罗马帝国、英国还是美国等大国,无一不是在具有稳固的物质基础的同时,拥有强大的、渗透性的文化力量,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中国梦不仅是经济强国梦更应该是文化强国梦,因此,大力发展文化势在必行。对此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制定4点措施:1.加强文化教育,比如将文化知识作为一门学科纳入高考,让文化成为每一个中学生的必修课

2.培养民众文化自觉意识,比如专门设立一个全国性假日举办文化演出、宣传文化。3.加强立法为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4.将文化变成经济利益发展成文化产业。文化强国的过程固然艰难,但是像韩国这样一个小国尚且能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成功,更何况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在最后的结尾,我想到了鲁迅的一句话: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华文化已经沉睡了一百多年了该是时候觉醒了,我相信中华文化终有一天会爆发,终有一天我会看到人人都练太极、人人都会一门中国乐器、人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民族服装,外国人会用蹩脚的中文对我们说:中华文化真了不起啊!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文化强国梦论文 篇二

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所长。江苏常熟人, 博士生导师,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全国先进工作者 (劳动模范) 。他任七〇二所所长以来, 与所领导班子一起.团结和带领全所职工以战略思维引领科技发展, 经过这几年的运行, 科技产业取得了持续跨越式发展。2010年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13年7月19日, 在圆满完成南海第一航段任务之后, “蛟龙”号潜水器从厦门再度扬帆, 迎来一次长达两个月的远征, 以完成赴东北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及试验性应用航次二、三航段的任务。

望着“蛟龙”号在雨中渐行渐远的背影, 中船重工702所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所长翁震平稍稍松了一口气。作为“蛟龙”号主要设计生产单位的掌舵人, 针对“蛟龙”号此前7000米海试中存在的问题, 翁震平在过去的一年里刚刚带领702所的科研人员们, 完成了一场漂亮的优化升级攻坚战。

翁震平是“蛟龙”号屡次顺利出海深潜及702所其他重大科研项目中绕不开的一位功臣——大到搞所里的科研体制改革、确定科研方向以及整合相关资源, 小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为科研项目的宣传、推广与合作而奔走于全国各地。为保障702所科研方向顺利前进, 翁震平鞠躬尽瘁。

对他来说, 702所寄托了自己怀揣了多年的梦想, 一个有关中国海洋装备事业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 他有过荣誉也曾有过失落, 翁震平却选择将这些统统抛诸脑后, 一心一意搞海洋装备科研。

沧海横流间, 印刻了翁震平对待海洋装备事业的坚毅态度。

“远”与“深”

就在此番“蛟龙”号再次远航的一个月前, 《科学中国人》杂志刚刚评选出了年度科学人物, 翁震平与院士王小谟、薛其坤等人一同当选。

但翁震平似乎无心留恋这一殊荣, 刚刚结束北京行程的他, 立刻返回了位于江苏无锡的702所, 在组织了深海装备发展研讨、布置了绿色船舶研究等一系列工作以后, 随即动身前往国外作技术交流, 而在7月19日“蛟龙”号出海前他又在厦门忙碌了一个星期——连续一个多月, 翁震平的工作几乎没有间断。

翁震平并不算太年轻, 他敢于这样“拼”的理由简单且实在:为了建设海洋强国。

“无论是从近代历史上看, 还是从我国的现实需要来讲, 建设海洋强国都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年国家海洋局在江苏召开“建设海洋强国座谈会”, 翁震平是唯一一个从不靠海的城市来的参会代表。

建设海洋强国应“强”在何处?技术人员出身的翁震平坚信海洋装备的强弱, 对一个国家的海洋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他的海洋装备科研哲学中, “远”和“深”是最重要的两个字。

“如果我们国家的海洋装备能够在远海运行自如, 在深海也潜行自如, 那么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我们的海洋权益、和平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海洋强国就不仅仅是一个梦想, 而是不远的现实。”从21世纪初开始, 全球船舶工业重心逐渐向中国转移,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也一片大好。在这一时期的2007年, 翁震平走马上任702所所长, 当时的他清醒地认识到, 在中国从造船小国成为造船大国的过程中, 702所发挥的作用很小, 但这并没有打击到他的信心, 翁震平对同事说:“接下来, 702所必须在中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并非一句空谈, 成立于1951年的702所, 有着一代代海洋装备拓荒人留传下来的科研理念以及一大批先进的科学实验设施:有我国规模最大的深水拖曳水池、我国唯一可在稳定回转角速度下进行模型水动力参数测试的大型旋臂水池等20余座国际一流试验设施和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检测中心, 这些都是翁震平的信心来源。

2012年“蛟龙”号7000米海试圆满成功, 也印证了翁震平当年的预言。而这还仅仅是702所正在进行的海洋装备研究项目之一, 在“蛟龙”号的基础上, 翁震平还规划着建设深海移动工作站, “它能载更多的科学家, 能比‘蛟龙’号的工作时间更长”。

同时, 为了让耗能更低、跑得更快的船舶更多、更远地在世界各个海域航行, 翁震平正和702所的研究员们马不停蹄地进行有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船舶研究。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 如果有一天北极海运航线开通, 中欧之间的海运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为中国研发出能够承担这一任务, 又符合节能减排绿色标准的船只, 也是我们所的目标。”

丹麦船运公司Nordic Bulk Carriers就曾于2011年尝试“破冰”北极航线, 该公司称, 经由俄罗斯北部向中国运货的成本, 比取道苏伊士运河降低三分之一, 航行时间也缩短近一半。

“他认准了的事, 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接任702所掌舵人之初, 翁震平就立志把702所建成世界一流的船舶科学研究所。但当新的时代需要遭遇旧有体制弊病、思维定式时, 新官上任的翁震平很快遭遇了理想照进现实的尴尬。

“对702所这样的一家老科研单位来说, 既有好的传统, 比如老科学家们扎扎实实搞科研、聚精会神突破技术的精神,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 比如旧有的体制模式让很多人停留在‘上面让我干什么, 我就干什么’的思维定式, 科研积极性很差, 更别提向外推广相关技术应用。”

初入市场的702所, 也免不了像很多进行体制改革的科研单位那样, 面临“搞科研如坐针毡, 进市场如履薄冰”的困难境地。继续这样下去, 702所很可能会在新一轮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被无情地淘汰掉。

在这一背景下挑起大梁的翁震平清楚地知道, 必须对702所现有的体制和机制加以改造, “既要保留优良的传统, 又要发挥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要素”。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翁震平为702所制定了六个方面的十年规划, 涵盖了实验室建设、人才发展、科技发展、管理、企业文化和科技产业。

702所的“科技产业处”就是由他主导成立的部门之一, 成立该处就是为了保障科技成果与产业的最优结合。同时翁震平也在所内设计鼓励机制, 让更多的科研人员“走出去”, 提高他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反应能力。

为更灵活地应对科研项目, 翁震平还努力推动为每一个重大项目专门成立部门, “让这些科研人员一心一意搞研发”。如为响应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建设深海移动工作站的呼吁, 翁震平就成立了专门的深海移动工作站办公室, 直接瞄准应用搞研究。

提拔任用年轻人到重要科研岗位, 也是翁震平改革中重要的一环。“既培养了年轻人, 又能把新领域发展起来”, 在翁震平看来, 这有着“一石二鸟”的效果。

为保证这些年轻人能够准确把握科研方向, 翁震平还通过设立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小组不时给这些被委以重任的年轻人予以保障和指导, 确保他们不会在科研跑道上跑偏。

“只要是翁震平认准了的事, 就一定会坚持下去。”虽然同事们都清楚他的性格, 但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力推进改革的翁震平还是难免遇上这样那样的阻力, 但他从不搞一言堂, 总是第一时间向同事们解释改革的目的与好处。“对我们这样的研究所来说, 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假如不搞创新而是始终停留在某一领域, 那么这个单位只能存在于一时, 不能长远发展。”

很难想象, 这样一家应国防需要而生、长期靠“吃皇粮”生存的研究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没有倒下去, 还占据了全国四分之一水上游乐设施的市场份额, 成立了多家产业化公司, 并在国际船舶新规则的制定上有了话语权。

从技术人员到“外宣专家”

翁震平说, 技术难题和体制障碍并非阻碍船舶项目进行的唯一障碍, 他和研究人员们经常还会面临因他人对项目不理解, 从而无法使项目立项以及获得项目经费的问题。

船舶工业被誉为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综合工业之冠”, 为支持这一工业建设, 就少不了各个领域的基础性科学研究, 但这样的研究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化为应用, 收到实际效果, 这也是一些船舶科研项目长期无法立项的直接原因。

但翁震平不这样看。“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啊!”

实船螺旋桨空泡观测试验就是一直萦绕在翁震平心头的一个基础研究之殇。“这项工作, 我们在国内推动了十几年, 到现在竟然都没有找到一家船舶单位同意和我们搞合作研究。”翁震平有些激动, 他心中更显得焦急, 因为这项研究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进行了20多年, 而国内针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则一直仅限于模型试验及理论研究阶段, 十分落后。

“空泡发生在各类船舶的螺旋桨、舵、减摇鳍、支架等船体各类突出运动部位, 甚至突出船体的管路进出口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空泡, 很容易引起船体严重振动、噪声以及剥蚀等后果, 为了进行这类研究, 少不了实船观测。”

这样的尴尬, 甚至曾发生在今天广受关注的“蛟龙”号身上。在702所有着30多年“工龄”的翁震平, 见证了从1992年开始论证, 到2002年正式在科技部立项的10年间, 所里前前后后无数科研人员在背后作的艰辛努力。

但他并不是一个只会等待的人。面对这些问题, 翁震平选择了主动出击。

以实船螺旋桨空泡观测试验为例, 就在一个月前, 702所同德国一家船舶公司展开合作, 终于成功地进行了试验, 为下一步开展空泡和空泡脉动压力相关性分析提供了宝贵的试验资料。

技术人员出身的翁震平, 似乎是702所里观念转变得最快的人——他自言已经习惯了奔走全国各地为一个认准了的项目做推广、搞宣传, 让他人了解某一基础研究或科技项目的重要性。“大量的技术细节, 只有通过不断地宣传、解释, 才能让人明白它的重要性, 才能真正推动它向前进。”

彼时的翁震平, 用“外宣专家”来形容并不为过。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 到成熟稳重的科研机构掌门人, 翁震平经历了国内对船舶基础研究从轻视到重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宣传基础研究重要性的他, 曾不止一次地受到过冷遇, 他也曾感觉到“失落”, 也曾困惑于“为什么就没人愿意重视一些基础研究”之类的问题, 但翁震平从未真正放弃过, 他清楚地知道就算基础研究的推广很难落实, “但终究还是要做的”。

“想要取得科技进步, 确实相当艰辛, 相当艰辛啊!”回望当年, 翁震平连发喟叹。

“我是国家培养的”

1982年, 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的翁震平, 人生首次事业扬帆就是在702所。30多年过去, 翁震平同当初一样, 依旧是个有着一股子韧劲的人。

初来乍到, 这个搞自动控制研究的年轻人, 发现702所其实是一个主要以力学研究为主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和本专业不相符的地方工作, 将来会不会对自己的事业前途产生影响?

翁震平并没有去想这些, 而是很快作出调整, 并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搞工程研究需要大量的实验, 这就离不开控制和测试, 这不正是我的老本行吗?”

上世纪90年代初, 他被送往英国国家工程实验室学习控制和测量技术, 由于在这里参与的是具体实验项目的控制和测试研究, 作为技术人员的翁震平就很难在论文上取得成果——在很多研究人员眼中, 论文是衡量一个人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据, 对一个进入研究所工作了快10年的人来说, 如果能在英国取得成果并发表一些论文, 自己一回到单位很可能会“青云直上”。

但翁震平依旧没有去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 反倒是沉下心来, 仔细观察英国的实验室究竟用了哪些现代的新测试技术, 哪些对702所的实验测试有借鉴意义, 可以被带回国内。例如英国在当时就已经很注重船体结构强度的长期监测, 1993年翁震平一回到国内, 就力主推动这一监测工作的进行, 尽管当时国内还没有太多人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1999年从荷兰学成归来, 翁震平依旧保持着几年前在英国的“习惯”:不发表论文, 而是趁着荷兰正在建设新型实验设施的机会, 加紧了解对方究竟建设了怎样的新式科研基础设施。这一次, 他带回了三维造波机的技术理念。7年后, 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维造波系统在702所安装调试成功。

难以想象, 如今的702所所长, 就是因为当年没有发表太多论文, 曾两次申报所里的研究员未果。在别人看来, 没有发表过太多学术论文的翁震平, “学术水平肯定不怎么样”。

但真正和翁震平共事过的人都知道, 在推动702所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翁震平功不可没。而这个事业心很强的男人, 总是把工作放得很高, 个人荣辱得失放得很低, “我是国家培养的”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成为所长后, 翁震平似乎更忙了。最近他又盯上了可燃冰, 尤其在听到日本已经实现了在海底开采可燃冰技术后, 他又再度扮演了“外宣专家”的角色, 向相关部门提建议、做宣传——在“建设海洋强国座谈会”上, 翁震平建议由江苏牵头成立可燃冰开采公司, 形成一个从开采到运输、销售的产业链。他说, 这件事, 必须要超前谋划, 要快做。日本花了20多年的时间来研究可燃冰, 美国人对于页岩气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开采也用了20多年。为了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在702所召开的江苏省海洋装备产业技术合作联盟研讨会上, 翁震平特邀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陈光进, 作《天然气水合物利用与风险防控》报告, 详细介绍了可燃冰储备和各国的利用现状。他也借机结合702所技术积累, 就可燃冰开采过程中对深海装备的技术要求提出问题, 组织参会人员展开讨论, 提高了大家对可燃冰的认识和了解。

在翁震平看来, 有着深海装备研发优势的702所, 应该在海洋资源的开发上有所建树, “如果成立一个可燃冰开采公司, 我这个所长宁可不当了, 再到国家的能源产业发展中去贡献点力量。”

“我恐怕连及格都算不上”

自6月22日《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后, 记者就不止一次地向翁震平提出采访的邀请, 尽管他已欣然应允, 但电话那头的翁震平, 总是没有太多空余的时间, “很抱歉, 这两天我正在外地出差”是他常有的回复。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7月28日, 记者才终于得以在两场会议的午休空隙间采访了翁震平。而那天正是星期日, 持续工作了一个多月的翁震平, 还是没能迎来放松的周末。

但采访当日, 记者并没有从电话中听出翁震平太多的疲惫, 一谈起海洋装备事业, 他就像一个关不住的话匣子。

翁震平总是很乐意同别人交流, 无论是所里的科学家, 还是上级领导, 以及普通市民——刚刚在厦门送走“蛟龙”号, 翁震平就来到上海“新民科学咖啡馆”做科普。

“一个法国埃菲尔铁塔的重量约1万吨, 水下7000米的压力约12万吨。也就是说‘蛟龙号’突破7000米, 相当于拖着12个埃菲尔铁塔在海里活动。”在翁震平眼中, 推广海洋装备事业不需要区分宣传对象, “与不同的人交流, 收获也是不同的”。

“您为自己6年的所长工作打几分?”采访的最后, 记者问翁震平。

3.多元视野中的文化强国梦 篇三

关键词:文化强国梦;多元视角;文化重建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4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强国梦需要在多元视角下认识得更清楚。

一、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强国

众所周知,“文化”一词是中国汉语的固有词汇。“文”指物质的纹理,如《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化”指物质的造化,如《易·系辞下》载:“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文化”指以文教化,如《易·贲卦·象传》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经历了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个阶段。在当代,人类正经历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文化危机:人的自私与贪婪日益膨胀,人的道德与责任感正慢慢丧失。同时,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文化挑战: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执政党的文化使命怎样实现,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怎样得到认同等等。透过这些问题,我们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是: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强国?

对于这个问题,共识是有的。那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文化形态。但是,东西方文化能够融合吗?怎样融合呢?融合后的文化怎样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呢?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回答。东西方文化能够融合吗?人类文化是具有共性的,特别是器物文化及相关的科技文化。古往今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带来了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所以,东西方文化是能够融合的。怎样融合呢?求同存异,渐进提升。例如,生产技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可以采取比较、分析、扬弃的方法来融合。融合后的文化怎样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呢?文化能够为人民认同与接受就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这些先行问题有了答案后,“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强国”的问题也就有了一定的认知,观点如下。

民族的文化,主要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这是个老话题。我们要问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是什么?由于文化的核心是符号,于是有“和”等各种说法,也有了尊重自然和生命、祈求和平和富足、开放包容而又美善相乐的说法。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大家熟知的思想认知,还包括事实认知和形式认知。一直以来,我们重视思想认知,并且已经给予中国人深刻和丰富的生活智慧;而我们忽视了事实认知和形式认知,即科技成果和汉字寓意等。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精要地归结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这是最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因为它们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

科学的文化,主要指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文化。文化的基因来自历史,文化具有自身的规律,科学的文化必然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只有科学的文化才能破除迷信,尤其在中国更加必要。由于西方现代化进程早于中国,所以,在器物和科技层面的规律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科学理念深入人心,科技成果惠及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否定“科学万能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各门科学的成果。

大众的文化,主要指大众使用的文化消费品。人不仅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精神需求通过文化消费品来满足,于是有了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创造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叫文化产业,一般具有知识产权的属性,并具有原创性、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性。大众的文化消费品首先要有文化、有艺术、有道、并喜闻乐见。

二、文化怎样才能强国

文化强国应从日常生活出发,找出实际的办法来。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每个人都在文化中生活,参与文化的创造。文化有更加广阔和深刻的内涵,规范和影响着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德国学者米切尔·兰德曼说过,文化如同生命内里的血管系统,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我们常说,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魅力的文化,其实就是能够让中国人接受的文化。这种文化来自历史与传统。没有历史的文化,是不能强国的。现在人讲文化自觉,就是我们的文化发展到什么样的历史水平,什么需要继承,什么需要改造,什么需要抛弃,还需要创新什么。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充满感情,认同这种文化是自己民族的根。一个有文化传统的民族,都具备这种文化自信。当然,我们也需要发掘和创造新东西,时代进步的文化需要归纳和总结,形成新的文化自信。当代中国也最需要这种成果。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全面提升和深入人心,是文化强国的关键。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引导中国发展的方向。中国发展的方向就是共同富裕,文化应是共同富裕的文化,应对整个国家、社会以及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是一项历史任务。其次,应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解决各种文化难题。当然,这建立在生产力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在收入提高的基础上。第三,应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的素质和科学文化的素质。文化素质的形成,要依靠文化建设,依靠文化传承,依靠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形成文化修养。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就是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过程。什么叫强国?最根本的还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

拥有和传播文化话语权,是文化强国的当务之急。话语权是提供说话的观念、价值和权力,本质是一种文化输出。中国要拥有话语权,就必须对中国的现实与当今世界的意义给予回答,为中国梦提供文化合法性。当我们提供了一种模式和智慧,能够为解决人类问题有所贡献的时候,话语权自然会拥有。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化话语权处于薄弱而弥散的状态。相比西方文化产品中蕴含的道德力量,我们的话语权与我们的历史、国力和人口不匹配。中国人应该在“物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实现“精神现代化”,从民族高度向人类高度出发,坚持文化自主创新。

实践执政党的文化使命,是文化强国的保障。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代表着国家的发展理念,维护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文化强国来自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社会成员的精神信仰的作用,也来自产业的物质的力量。执政党实践其文化使命,应该勾画出文化发展的蓝图,并促使文化目标与理想内化为人民的文化信仰和精神动力,这就要求执政党加强文化强国的价值导向和文化事业建设。

三、文化强国梦的多元认知

谈了两个基本问题后,文化强国梦脱然而出。在多元视野的观照下,我们需要更深入理解与认知,力求打造文化强国梦的理论基石。

从历史视角来看,民族复兴的本质是文化复兴。在社会变迁中,文化发挥着基础性的功能。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发展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如果文化没有生命力,即使生产上去了、生活富裕了,那么发展最终会受到制约,也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从五四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文化的建设发表了三次宣言:1935年1月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1958年元旦的《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2004年9月的《甲申文化宣言》。这三大宣言无疑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史,也朝文化强国路迈进了一步。

从社会视角来看,文化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业是源,文化产业是流,源远才能流长;文化事业是根,文化产业是叶,根深才能叶茂。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为此,我们首先要掌握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什么。当今社会,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宣言,一种表达个人价值观的方式。人们不仅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物质产品中文化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追求商品的实用性,而且更追求产品的观念价值,文化元素已经成为消费的重要内容。

从经济视角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重要。文化产业是一种智慧产业、知识产业和审美产业,应该具有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同时,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符合时代特点与需求,就需要深入实施科技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体来说,要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并且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要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到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去;要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例如广东省的“文化加法”发展战略就取得了较大成就。

从未来视角来看,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是个复杂问题,也是文化多元的问题。精英与大众的文化差异,文化改革的目标差异,文化强国的策略差异等交织在一起。这就需要文化重建。文明重建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是唯一的文化不曾中断的民族,其最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领先于世界。一个制度最先进的国家,必能吸引人去追随;一个文化最发达的民族,必定是打不垮的。现在,中华民族要建立一种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文明,建成进步的制度,建成文明的社会生活,真正成为文化强国,就必须推进文明重建。推进文明重建,不仅要有新的眼界和高的境界,博采各种文明之长,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和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而且加深对文化世界的感受,让人在生活中都能感悟到,并逐步形成新的文明内核。只有新的文明内核形成了,文化强国才有了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文化建设[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4.中国梦,强国梦 篇四

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十三亿中国人的强国梦!每个人心中的一点强国梦,将凝聚成伟大的中国梦“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伟大的强国梦,强军梦呢?

其实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的梦些许只是把捡到的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时,叔叔脸上绽放的那一缕温和的笑容,这,也许是他们的美梦;对于那些穷人们来说,他们的梦也许只是吃上一顿饱饱的美餐,这,可能是他们用自己一生换来的美梦;而对于那些贪婪钱财的人来说,他们的梦就是成为富豪,而当他们成为富豪的那一天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会变得毫无价值,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他们只剩下无不尽的叹息了„„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占领我们的国土,用鸦片来侵蚀我们中国人的身体;到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历史遗址-——圆明园。中国人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又签约了多少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终于,在日本早已经预谋好的侵略战争--侵华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八年血雨腥风的磨难中,中国共产党终于吐出了百年的愤怒与怨恨,终于取得了此次战争的胜利!并且,全国十三亿群众萌发出了一个伟大且振奋人心的梦想与口号,那就是--强军梦!

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人口一齐欢呼,强国梦,强军梦!梦想需要去行动,去实践,去拼搏!从去年开始,我国的发展上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绊脚石,那就是--日本要与中国来一起抢夺钓鱼岛!这又是一次“强国梦,强军梦”的考验,我们不应气馁,要去拼搏,去顽强的拼搏!去努力的发展,发展成一个强国,发展成一个既有人口的数量,又有实力的“数量”,这才能成为一个不被人鄙视的国家,不被人欺凌的国家!

5.强国梦强军梦 篇五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民族都有梦想。中华民族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中国梦。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经历了漫长的“追梦”历程。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雄关漫道的是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就领导中国人民掀起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从大革命的失败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万里长征后的抗日烽火到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最终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天安门广场。

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有人说,梦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其实,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种希望的真实。梦,在我忧伤时,它会给我快乐;梦,在我失落时,它会给我希望;梦,在我无助时,它会给我力量。我有一个梦想,他在华夏复兴之路上茁壮成长。我梦想有一天,中国早日实现强军梦。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铁血军魂铸就的人民军队,在十八大的光辉指引下,真正成为悬在敌人头上的那把剑。所以,我们为一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朝梦想努力。

回顾百年历史,我们曾经在泥泞沼泽中摸索,在戈壁沟壑中探寻。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击碎了“天朝上国”迷梦;1900年,八国联军拼凑起来兵力不足两万,而京城一带纵有十几万清军、几十万义和团之众,仍无法阻止北京陷落;从1840年至1919年之间,中国与各国列强签订了90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的条约。百年屈辱,百年渴望,当中华民族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千年未有之强敌”,我们中华儿女心中就萌生了一个执着的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当“神舟十号”发射成功的时候,当“嫦娥七号”顺利飞天的时候,当上海世博会举办成功的时候,当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候,这所有的辉煌都源于一种精神,一种梦想,一种希望,只要有了目标,我们才能实现,才能成功,才能成就辉煌。

中国梦,我们从前离它是多么的遥远,甚至远到不可想象,但是现在,它就在我们的眼前,加油吧,奋斗吧,努力吧!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梦的实践者。我们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接过前辈手中的旗帜,传扬这种伟大精神,高歌猛进,奋发向前!

6.强国梦强军梦 篇六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正如《龙的传人》歌词中讲的,我们是华夏族,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片华夏土地上——中国。每人都有一个富强中国的理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句出自梁启超先生所著的《少年中国说》中的名言,激励着无数的青少年的成长,其中也包括着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增强本领,那样才可以长大后建设和保卫我们的民族,建设和保卫我们的国家,那样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才会更加强大,我的中国梦—强国梦!才会早日实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正是这些中华儿女所发扬的光芒,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华大地,才有了新中国。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候,当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快的奔跑了;当改革开放出现时,我们可以 自由的呼吸了。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沾沾自喜,他们的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知浮在表面,他们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由而闭关自守百余年的清朝大门被炮火攻开;自然新中国的大门让邓小平爷爷推开。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找到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生命中找到执着和希望。

强国梦的一个前提是强军梦。在如今这个政治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我们很难去想象那些鏖战沙场,兵戈相交,甚至来不及备置灵柩而马革裹尸的军人战士们,有着怎样的非凡气质与逼人气魄,我们只 能循借着几年前的阅兵式,去思忖,去揣度,去好好欣赏甚至 去享受军人们伟岸奇崛的英姿飒爽,那种无人能及的风采,毫不留情博得众人的赞许与膜拜!青色年华,迷彩军装,巾帼须眉,尽显军姿,军歌嘹亮。这些都尽显了军人独特的气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过军训的风雨,我们学会了在谈笑风生中咬咬牙咽下顺脸颊而下的汗与泪,我们学会了用坚毅的脸庞去承载去面对。军人的精神在新一代的血液中翻滚,强军梦已不远矣,强国梦为新时代少年的努力而实现!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美好心愿,是科技工作者的理想追求,离不开科技的驱动,离不开知识的力量。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先决条件。“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点的前提首先是“强军梦”。军强则民安,这是自鸦片战争以降170多年来中国命运跌宕起伏的深刻教训,也是中国人民在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得到的经验启示。军强国富靠的是什么?靠得就是科技,只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才能铸就起钢铁长城般的国防力量,只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才能承载着中国经济的飞速腾飞,只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老一辈科学家的胸怀理想、淡泊名利,献身科技事业,投身国家建设,以不懈奋斗精神和卓越科技成就实现了自己的报国之志,实现了祖国昨日的辉煌。现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也追逐他们的足迹,为实现祖国的再次腾飞而不断弘扬科学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努力实现自己心中伟大的中国梦

我认为以上都不是过于的重要,最最重要的是,人要有个好的思想品德,也就是拥有做人的道德标准,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新闻,使我十分心寒一名乘客因坐错车认公交司机中途停车,司机没停,就将该司机暴打骨折,扔下车,让我寒心的是车上的四十多个人,半数是中青年男子,然而却没有一个赶上前制止的。我不知道这些青年人们在 学校里都学了些什么!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我要吸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标准,为自己插上腾飞的翅膀,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兴盛皆成于实。“梦”就是理想,就是目标,光靠说,梦永远是梦,只有实干,坚持不懈地向着“梦”前进,“梦”才能变为现实,才能实现。实干才能真正铸就科技强国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附件1 河北省大中小学“强国梦、强军梦”

国防教育征文比赛征文格式

(第一页)河北省大中小学“强国梦、强军梦”国防教育征文比

征 文 报 送 书

征文名称: 铸就强军梦,托举中国梦 作者姓名: 王海金

所在学校: 保定市职教中心

所在年级: 建筑工程专业部552班

7.破局中国“智造”肩负纺织强国梦 篇七

肩负着行业发展的重任, 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在历经20余年成长的同时, 也见证了中国纺织行业和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同世界接轨的整个过程。这个集平台、纽带、窗口、航标大成于一体的专业展会, 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从创立伊始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面料行业乃至整个纺织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自今年3月移师上海全新启航, 10月13日-15日, 2015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盛装绽放, 通过4600余家中外展商的“智造”比拼, 为中外业界勾勒出“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工业4.0”宏伟蓝图。

工业强国“智造”为本

工业是强国之本, 新材料更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10项大力推进的重点领域之一, 高新技术纤维和复合材料又是新材料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各种差别化、功能性纤维, 发展高效率、低能耗、柔性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及装备, 满足个性化、时尚化和功能化的纺织终端产品消费需求更是《中国制造2025》中面料行业的努力方向。

但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统计来看, 2015年上半年, 中国的纺织产业却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 行业经济增速较2014年进一步放缓。近年来, 随着与世界性挑战过招交锋, 本土面料企业更加注重对于研发、技术、品质等方面的投入与提升, 在夹缝中, 探寻属于自身的转型升级之路。

作为行业大考, 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的筹备中, 加速产品创新能力, 以及提升产业链配套的快速反应能力成为了参展的面料企业展前受访时的共识:“无论是以往参展还是观展的经历, 都告诉我们, 如果想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这个高手云集的展会上博得采购商的青睐, 必须有更多具备‘独门秘笈’, 那就是新颖、创意、智能型的面料产品。当前, 无论产品质量, 面料的使用性能, 还是快速反应方面, 国内外的服装采购商们的考核标准。我们只有坚持创新, 稳定质量, 加强沟通, 方能在大展之上, 抢占市场先机。”

功能智慧创造正装面料新商机

以正装毛纺面料为例, 在全球毛纺行业中, 我国毛纺行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羊毛产品加工国和羊毛产品消费国。但是相对于毛制品的成衣加工, 国内的大多数毛纺企业还是将着力点集中在毛纺原料及初级制品加工环节。随着国内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发展, 未来功能性和智慧型方向将为毛纺带来新的卖点。

特别是随着消费品的进口关税降低, 将对众多主攻中高端服饰品牌的面料企业在产品结构和服务水平上产生倒逼。因此, 毛纺、精纺等面料企业当前正面临从生产加工环节向实施品牌战略、直面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阶段转型, 创新面料工艺、提升研发设计的“智造”能力, 已成为众多企业的自发行为。他们更希望利用一个有效的媒介获知产品的发展方向, 也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业界的检验。

一直以“高端、大气”著称的“正装面料馆”将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的6.1号馆中。该馆将以超过26000平方米的恢宏气势展现300余家企业的智慧之作。在此展区中, 不仅涵盖了“毛精纺面料”、“毛粗纺面料”及“化纤仿毛面料”三个产品类别的优质顶级产品, 也将成为展示“中国面料”先进技术, 引领正装面料的潮流风向看板。通过主办单位对产品类别进行细分, 将为采购商在展会上提供更加精准、省时的遴选服务。

据主办方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次“正装面料馆”阵容强大, 看点颇多。其中不乏代表着国内毛纺行业最先进的技术与最高端的品质的“精纺面料区”, 江苏阳光、雅戈尔毛纺、山东南山、江苏丹毛、华芳集团、无锡协新等国内精纺领军企业的悉数登场。这些业界强企, 无论在规模、技术成果、产品品质、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位于行业前茅, 并通过对于新型纤维织造技术的不断钻研, 推出了各种绿色环保系列、纳米抗菌系列、功能舒适系列的高新技术产品。

粗纺面料以其新颖丰富的设计款式, 鲜艳亮丽的色彩搭配, 更符合消费者对于正装时尚性、个性化的追求, 在近年来市场份额增速迅猛。在本届展会的“粗纺面料区”中, 康平纳、鑫辉毛纺、兴吴呢绒等企业将携众多科技研发拳头产品强势亮相。羊绒面料作为出席正式高端场合的精品服装材质, 以其轻薄柔软的特性, 天然柔和的色泽、彰显了优雅与华贵的产品气质, 越来越受到高端采购商持续关注与追寻。而羊绒面料供应商也将成为了今年粗纺面料区中的新亮点。其中不乏德泓绒业、海潮纺织、浙江诺亿毛纺、宁波中鑫、河北奥莱克、喜盈盈纺织、上海继虹、苏州阿尔法等行业中坚力量的“智力”产品大PK。

当前国内外市场的化纤仿毛产品, 正趋向多样化、功能化, 在“化纤仿毛面料区”中, 富丽达集团、浙江耀光纺织、上海纺织等企业将带来众多毛感强、材质感觉饱满并有良好的下垂感的拳头产品亮相本届展会。

此外, 衬衫面料区将集中在5.1H馆, 届时, 现场将有超过160家衬衫色织及印花布供应商携带最新产品亮相展会。随着展会规模的扩大, 衬衫面料企业参展规模也有相应的扩大, 据主办方统计, 本届衬衫面料的参展商数量较去年增加了60余家, 参展面积更增长了近50%。届时, 各家衬衫面料企业在展会上奉上众多颇具创意图案的新品、精品。

时尚创意让运动“智造”趣味横生

在《2015中国户外市场报告》中, 尽管我国户外市场尽管增速有所放缓, 但是高增长势头仍将持续。随着国内户外旅行以及大型国际赛事的引入, 必然带入更多体验人群, 为运动用品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如今运动功能类服饰销售的持续走强, 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方式、生活品位、消费方式的转变。而这一切也促进了功能运动面料领域的飞速发展, 更成为本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中5.1号馆的展出主题。

“对于运动功能面料而言, 早已走出了功能很强大、外观差强人意, 为功能而功能的怪圈, 一向以技术研发作为其生存点的运动功能面料, 也开始与时尚同行, 当下任何一个流行元素都能在运动功能面料上体现出来。在本届展会的功能运动面料馆中, 参观者不仅可以领略到薄膜新材料、智能新材料、运动功能型大提花织物、3D效果织物, 还能感受到光变印花效果、膜印花效果、超薄超细超轻技术、激光雕刻技术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的光辉与魅力。”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此外, 连续举办七届, 占地470平方米的“新技术创新空间”依然会出现在运动功能面料馆中。自2009年至2015年间, “新技术创新空间”累计展示新成果120多项, 技术交流活动100余场, 已成为纺织行业新技术成果推广和交流的窗口。此次展会现场, 主办方将会邀请25家新技术成果企业与纺织产业进行对接交流, 开展技术交流活动18场次, 同时全面展示近年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项目和“纺织之光”公益活动项目, 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检索博览会新产品、新面料提供服务平台。

国际化办展让中国“智造”走出去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 2015年上半年,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1318.6亿美元, 同比下降2.9%。但二季度以来, 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已呈现筑底态势, 4-6月出口额同比降幅逐月收窄。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显乏力、市场需求偏于低迷、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复杂形势下, 纺织行业出口降幅能够逐步收窄, 上半年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12%, 成绩已属不易。下半年, 纺织行业的出口压力仍然不轻, 继续企稳向好任重道远, 这更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贸易推广平台, 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业内第一大展, 一直以来, 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以其强大的号召力吸引着海内外知名展商到场采购参观。为更好地服务于展商及专业贸易买家, 今年主办方在专业观众组织上也是推陈出新。在观众邀请方面, 主办方注重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 结合线上线下多种邀请方式力邀全球买家前来采购, 数量与质量并重。届时, 将有包括知名潮流服饰品牌SIXTY、休闲品牌ESPRIT、男装品牌JACK LONDON、户外品牌L.L.Bean、内衣品牌安莉芳等众多国际品牌采购商到场洽谈采购。

8.中国海洋强国梦 篇八

甲午海战是关乎国运的一战,此战几乎终结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中国自此陷入一场半个世纪的内战中,而日本由此战跻身列强之中,成为亚洲唯一一个列强,没想到一个马背上打下的江山却断送在舟船之上。

而2010年中国海洋冲突的集中爆发,再次敲响了海洋问题的警钟,或许这能成为中国的契机。反思国家海洋战略,建立海洋秩序及加强海上执法能力,方能奠定中国海洋强国的百年基业。再看当今中国,是否具有再次走出去的机会以及能力?

海权现状

应当承认,中国的海洋家底并不厚实。中国海洋国土绝对面积数位居世界第四,但海洋面积和海洋资源相对贫乏。中国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线14000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中国对12海里以内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具有完全主权。连同24海里毗连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最长350海里的大陆架,中国有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水体、海床及其资源能源、海洋勘探和水体以上空域部分的管辖权。中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加上4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中国总体管辖国土面积应是1420万平方公里。另外,在中国管辖区内,还有6500多座岛屿。但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方面来看,不仅中国海洋国土总面积不算大,人均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更是极端贫乏,而且目前面临着被多方蚕食和瓜分的现实危险。

中国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渔业资源、石油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受到严重侵犯。中国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有150万~190万平方公里被相关国家觊觎或侵占。很多争议以前并不存在,各国历来对中国拥有黄海、东海、南海的主权并无异议,只是在近20年多来问题才突然增多。

让我们摊开地图:在北边的黄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有关国家与中国争夺相关海域;往南看,在东海日本单方坚持按照所谓的中线原则划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日本还无视历史事实,一直占据主权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并只字不提其长期窃据的琉球群岛,刻意抹杀其历史文化。继续向南,在中国的南海水域,除中国控制6个礁和中国台湾驻守最大的太平岛外,共有39个岛礁被侵占,其中越南一国就占有27个,该国多次联合外国公司在中国海域进行所谓海洋勘探和开发石油。有关国家竟加紧开发资源,并把国际开采资金和公司引入其中,增大国际化力度和事实占领程度。一些国家也已确从油气开采中获得巨大实惠。

国际海洋法存在重大缺陷,无论从法理还是事实都存在巨大不公平性。而个别国家不严肃地引用联合国海洋法,不顾中国多次主权宣示和警告,不顾历史事实和海洋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和以往判例,无视现实地理条件与海洋法的理论界定之间的客观差异,不恰当引用其中对其有利的条款,甚至断章取义,使中国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的一些海域面临“主权归属争议”。根据海洋法,一个岛屿周围的主权水域可延伸到1500平方公里,可以附带控制4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并影响到大陆架和对海底资源的分割,这就是有关国家与中国激烈争夺海洋主权、岛屿主权的关键原因之一。

中国海防任重道远

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的“海洋议题”中,台海问题占据首位,其次才是周边海域的争议问题。2010年6月底,两岸签署了ECFA,经济联系更紧密,台湾马英九当局也希望保持现状。预计未来5年到10年两岸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较小。以前,美日往往通过台湾问题或台湾当局向中国大陆施加压力。目前,美日打“台湾牌”的效用降低,转而寻求其他的海域争端下手。

2010年,希拉里说南中国海安全关系到美国国家利益,大大震动了中国。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则利用掌控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抓捕在附近海域活动的中国渔民与之呼应。海洋问题暴露中国自身问题:由于中国自身海上力量的薄弱,使外国势力能以非常少的代价就可以对中国造成很大的打击,形成中国海防四面楚歌的局面。

应该说,在冷战结束之前,中国周边海洋形势最为严峻。中国面临的整体外部形势是两大超级大国的围堵,甚至是核战争的威胁。80年代之后,世界形势及中国外交所处的整体环境是“和平与发展”,这一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之前中国面临生存问题,海上安全及岛屿争端等问题都被掩盖了。80年代后,核战争的威胁基本解除,海洋安全问题包括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才突显出来。

中国海上问题近期突显,美国是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没有能力像上世纪60、70年代对待日本、菲律宾和泰国那样,对亚洲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双管齐下。现在美国重返亚洲,欠缺经济实力的足够支撑,所以只剩下凭借超级军事大国的力量,制造新的安全问题,吓唬中国的周边邻国,造成亚洲国家间的矛盾。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不会挑战美国或现存的国际秩序”已成陈词滥调。其实在某些方面,“中国并未挑战美国利益及现存秩序”并非事实。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试图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并颠覆国际体系。

美国当然也不会毫无理由地反对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如果中国海军的部署应用是有利于世界稳定的,美国会欢迎之,就好比现在在索马里海域的亚丁湾发生的那样。但是,如果中国海军的活动是妨碍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那就将造成更严重的中美摩擦。在最近亚洲海域的一些外交争端背后也是相同的战略。对去年夏天黄海上举行的韩美联合海军演练,以及美国试图调停南中国海岛屿群归属争端的努力,中国均表示反对。

经济先行,军事殿后

中国经济上的神经已经伸向全世界,而骨头却没跟上。中国的海上力量尚待加强——中国需要海洋,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海外利益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国家制裁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生存和世界是融为一体的,中国把自己的发展托付给了世界,就要考虑世界的安全保障。如今中国国民经济有相当一部分要靠海外拉动,所以不能不关注海洋战略。

在不同时期,大国都有不同的主张。所有的区域性的扩张,都是一个对资源的需求过程。资源紧缺到什么程度,大国关系就会紧张到什么程度。当前,全球资源配置方式已突破中世纪的地域性封闭性质并转化为世界性的开放方式,而海洋又是畅流世界各个角落的最便捷的载体,那么从军事上控制海上主要战略通道即掌握制海权,就成为大国控制世界资源并据此保持其大国地位乃至霸权地位的主要方式。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过去,国产石油有一部分用于出口赚外汇,但是,现在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进口国,每年要进口逾亿吨的石油。在中国几千公里的东南沿海及延伸的大陆架,蕴藏着大量石油及油气,单是渤海海床,已探明的储藏量就达33.6亿立方米;而广阔的南海,石油及油气的蕴藏量比中东还要多。

对于近海海洋资源,中国本着“和气生财”、“和平共处”、“和睦海洋”的原则,不诉诸武力,期望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而某些国家一直无视中国的仁义,明目张胆抢占中国的海岛、海域,抢夺石油油气。

过去,中国只在太平洋近海搞小规模的开发;如今提出,要从“一洋战略”到“二洋战略”,大步走向印度洋,才能保障海上生命线的安全,创造更高的海洋经济效益──这是“海洋开放战略”的真谛。

中国,Are you ready?

中国要想通过海洋走出去,此时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机:具有强大的反航母系统以及呼之欲出的航母是其一,远征索马里海域锻炼队伍是其二。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海军也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远洋活动,但严格来说我国海军目前仍只能说是一支近海防御型海军。这主要体现在其关注的重点区域目前仍然限定在近海范围内,例如台湾海峡、东海大陆架、南海海域等,训练活动也大多在这一范围内展开。如果我们真正要走向远洋,那么首先就必须加快发展以航母为主导的大型海上军事力量,并提高反潜能力,发展真正的区域防空作战能力,采购大量核动力攻击潜艇,增加在公海上的训练。

近日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瓦良格”号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预计会在最近亮相出海。当前的中国海军的建设,规模倒在其次,整个舰队的配套、完整、合理才是最重要的。依靠着我国日益提升的造船能力,有了一个合适的舰队构成,未来我们就可以从容完成从一到二,从二到四,从四到八的克隆过程。虽然要组成自己的航母战斗群显然还需要时日,不过,中国现在拥有全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潜艇是对付巨舰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多艘潜艇情况下,航母编队自带的潜艇、反潜力量难免出现漏洞,这时航母编队内的所有水面舰艇都会非常危险。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国出动航母,中国出动潜艇,各自向对方释放了强烈的威慑信号。自那以后,中国能有效克制航母的潜艇力量不断加强隐蔽性和战斗力。除神秘的核动力潜艇外,中国在常规潜艇的升级、引进方面有很多作为。中国在研发新潜艇和引进俄罗斯静音技术的同时,还在发展不依赖空气推进(AIP)潜艇技术。在AIP技术下,常规潜艇的隐蔽性与水下潜伏时间都开始接近核潜艇水平,美航母更难防御。

连续几年的索马里护航,让中国海军首次远离本土基地。长期远航是对海军一次不错的锻炼机会,通过远征即可对未来武器装备系统来一次“定型试验”。

2010年3月,中国海军首次进入盛产石油的波斯湾——美国的战略据点。除了对船只进行护航外,中国海军还在其他方面有所收益。通过与其他国家海军的合作,中国海军得以有机会改善其技战术和工作规程。中国海军有关专家也指出,具备深入海洋执行合成任务是强大海军的重要标准。亚丁湾护航行动反映了海军军事战略开始转型,未来中国海军将执行更远距离的护航任务。

9.强国梦强军梦-征文 篇九

每个中华儿女心中都埋藏着一个振兴中华的梦想,那就是希望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成为屹立世界不老的强国。

“中国梦”首先是强军梦,强军是形势所迫。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但是到了近代,西方国家的军事力量远远领先于中国。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疯狂地瓜分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中华民族萌生了一个执着的梦想——民族复兴。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这是中华儿女对强国复兴的渴望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希望,从建立新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到改革开放走向富足的生活,一步步的走来,离我们的梦想越来越近。

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国家、民族好了,人民才会好。而我们也知道要使民族强大是一件困难的事,不是只须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代人不断不断努力。然而在不久之后成为祖国接班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为了 ‘‘强国、强军’’而努力呢?虽然我们还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知识的莘莘学子,可是使祖国强大我们也要出力。如果把祖国比作一弯湖,我可能只是一个小得几乎看不见的水滴,但我也能帮助祖国日益强大,变成河、变成江。

中国军队是一支充满希望的军队,听:那浑厚而有力的呐喊声,那是和敌人作斗争的愤怒声,那是保卫人民而不畏惧劲敌的声音。看:那整齐站立的军姿,那是证明中国军人的象征,那是在对敌人做的警告。我希望强大的中国军人,让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有一颗爱心。这样,我们的世界就会消失路边疾苦贫穷的人。世界将没有战争,没有争斗,永享和平。

10.强军梦,强国梦,我的梦 篇十

年少时,我们曾拥有最纯真的梦想,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一名警察,亦或是一名画家。在求学的路上,我们风雨兼程,埋头苦读,但随着成长与成熟,却渐渐发现,我们把梦丢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份伟大而高尚的执念却渐渐远离我们。思考、谈论更多的,却是自己的前途,未来,为个人利益而不懈努力。不知这能否还能称为“梦”。

我一直希冀着自己能够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怀着天真单纯的理想,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世界的奥秘。然而我却未能逃脱失去梦想的诅咒,梦渐渐变得模糊,而变质成了考上好高中、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等等这样赤裸裸的现实。我渐渐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直至当我知道,祖国需要我。

“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又再度在心中燃起熊熊烈火,渴望释放激情与力量。祖国养育了我们,儿时,我们是祖国的花骨朵,将来都注定要绽放,成为祖国的栋梁,原来这一点从未改变,就像祖国爱着我们一样永恒。只是我们未曾发觉,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进程,但是别忘了,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十几万万个梦想凝聚而成。

“同心共筑中国梦。” 什么是中国梦?“天河出世”、“嫦娥奔月”、“神舟飞天”,这些都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这些成就凝聚可多少人的力量,汇集了多少人的梦想。让中国变得更加和谐,民主,富强,这就是中国梦。

脑海中浮现出历史长河中为中国奉献一生的前辈伟人们,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毛主席领导咱建立了新中国,全国大解放,到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思想,再到习主席的“凝聚力量,共筑中国梦”,有太多太多的人为了祖国的伟大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那些战斗英雄,董存瑞,黄继光,科学先驱,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还有基层工作人员,王进喜,焦裕禄,还有现在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孝心少年”等等,都在积蓄正能量,他们的努力与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奉献,我们也不会有现在的生活,更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如今呢,仍然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在为中国梦贡献力量。

而作为我们,该怎样实现中国梦呢? “中国梦,需要每一个脚踏实地的足印”,习主席如是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主席为十三亿国人绘出了“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殷期盼,这是国家对青年的深深呼唤。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飞扬的青春将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梦,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中国人自我实现之梦,更是中华民族面对未来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事干,方能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国富民强,而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资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雄厚经济实力,又要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富国和强军,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或缺。强国梦包含着强军梦,强军梦支撑着强国梦。没有国家的富强,强军就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军队,国家安全和发展也无法保障。同时,经济社会越发展,国家利益越拓展,安全需求就越迫切,强军要求就越紧迫。

实现强军梦,就要始终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我们坚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坚强的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英雄的人民军队一定能够,发扬传统、继往开来,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不断为实现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曾经朋友告诉我,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好医生,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现在渐渐觉得,梦想是个美妙的东西。它能帮助你个人前进,更能推动国家的发展,只是你感觉不到这种微妙的影响。但是你要清楚我的梦与中国梦之间的联系,并找到这条纽带,学会奉献。无论自己将来怎么样,我们的未来都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为中华之崛起而活着!

11.普京难圆“强国梦” 篇十一

这一呼声得到了俄罗斯很多名流的支持,其中既有戈尔巴乔夫这样的旧派异见分子,同时也包括普京集团的核心人物,诸如普京的10年密友、前财政部部长库德林。

尽管他们未必都要求普京真地下台,但所有人的诉求都非常明确——俄罗斯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尤其是在苏联解体20年后的今天。

或许是被前苏联百般顽疾所深深刺痛,年逾古稀的戈尔巴乔夫公开说,“俄罗斯需要的是真正的民主,不需要沙皇和苏共总书记。普京当了两届总统和一届总理,干了三届已经足够,在普京周围早已经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势力家族和利益集团。已经到了普京辞职下台的时候了。”

曾经被前苏联顽疾所深深刺痛,并且放任其解体的戈尔巴乔夫公开控诉道,在他看来,尽管俄罗斯获得了名义上的民主,但本轮杜马选举舞弊案已经证明俄罗斯距离真正的民主依然遥远。

20年的唯一的进步就是:俄罗斯当局有了更多的耐心,对待街头民主运动不再简单地使用武力和镇压,而是配合和倾听。如同在这次抗议中,莫斯科市政府封闭了道路并为抗议者在严寒中提供热饮和简单食物。

从上台到今天一直以“强国”为己任的普京为何遭遇此起彼伏的民众抗议?

事实上,早在1999年底,普京即将任代总统之时,早已发表著名的纲领性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罗斯》。其中谈到了自己的执政目标,“缩小与发达国家正在扩大的差距”,“恢复俄罗斯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成为普京政治目标的一切出发点。

随后普京划还提出在2010年前的10年内,俄经济年均增长5%。GDP在2010年达到4570亿美元。为了达成此目标,普京执政8年,收紧了权力,扩大国有经济比重,借助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机遇,到2008年俄GDP总量达到1.7万亿美元,远超原计划两倍以上。

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巨额财富仅仅被国家商业机构和少数寡头所占有,经济增长成果依然难以惠及俄罗斯的普罗大众。俄罗斯国内利益分层越来越固化,贪污腐败横行,官僚机构愈发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内部市场环境的恶化,导致大批知识和资本精英纷纷选择移民。

“国富”难以转化为“民富”的问题困扰着俄罗斯,也让随后继任的梅德韦杰夫提出了“国家现代化”理论,寄希望于通过启动第二次“私有化”和政治改革,为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松绑。梅氏曾强调,“以民主价值观和制度为基础的现代化进程,就是要完善政党、司法等制度,打击腐败,建立法制国家。为此要重启整个社会关系体系,国家机器应当改弦更张,使之更民主、更高效。”

但是在普京权势的阴影下,梅氏所有的努力都困倦在“梅普”组合的枷锁之中,最终不了了之,只是围绕着政治改革的外围启动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工作。

在俄罗斯的现代化之路上,普京的“强势回归”,使其终点变得前景难测,这也让俄罗斯无数中间派选民无法接受。国家杜马的选举舞弊成为催生反普京大游行的契机。

12.文化强国梦论文 篇十二

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主要依托军队院校。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 各个军队院校逐步开展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

一、背景

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建设, “大学英语”已经成为全国高等院校包括军队院校教育中一门有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进入新世纪后, “大学英语”课程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机遇, 对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为“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与此同时, 军队院校也充分意识到, 院校的教学工作应该时刻紧贴部队需求。根据课程要求, 结合《军队院校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我校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组织实施方案, 从大学英语的性质、地位、教学要求、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进行描述和规定。

二、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

作为全国180 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院校之一, 经过多年努力, 我校于2006 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 这也是当时全军唯一一所获得该项荣誉的高校。经过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 2008 年6 月, 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为响应军队院校教育转型的号召, 目前我校已经开启了新一轮更加贴近军队人才培养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 教学观念的转变

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会长俞理明教授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听、说、读、写、译”为核心的教学定义为“以语言为驱动的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师, 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要求, 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必然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将重心逐步转向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而这种教学被俞理明教授定义为“以内容为驱动”的教学。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了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 即以学员“高考成绩、入学笔试成绩 (听读写测试) 、入学口试成绩”为参照, 将新生分为高级班和普通班。其中普通班约占新生总人数的70%, 主要是英语语言基础水平一般的学员, 授课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1~4册) 为主, 目标是强化这类学员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 (尤其是听、说技能) , 为他们顺利参加后续个性化较高课程模块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高级班约占新生总人数的30%, 主要是英语基础扎实、综合能力突出的学员, 授课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2~4 册) 为主, 该教材兼顾《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1 册) 词汇, 着重提高这类学员的英语各项技能 (尤其是听、说技能) , 继而可以在后续较高课程模块的学习中, 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 选择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式。

3. 评估体系的完善

为了更客观、科学地考察学员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多维度的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实行学员自评、互评与教员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期末总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估 (40%) 和终结性评估 (60%) 。

形成性评估 (40%) 包括网络学习 (10%) 、第一课堂 (10%) 、第二课堂 (10%) 和综合测试 (10%) , 有利于学员从被动接受评估转变成为评估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终结性评估 (60%) 包括期末笔试 (50%) 和期末口试 (10%) , 是检测学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程度的重要途径, 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4. 英语语言与军事元素的有机融合

我校的“ 大学英语” 课程教学立足部队需要, 着眼于学员的长远发展, 使学员具备一定的军事英语语言基础, 能在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中发挥自身优势, 成为复合型、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因此, 我校的外语教学更要突出“军”味, 体现军队特色。

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员将军事元素普遍地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在读写译和视听说课堂教学中, 教员根据授课内容恰当地融入军事成分, 培养学员学习军事英语的兴趣, 精心挑选和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军事英语材料作为对课内知识的补充, 并定期组织活动军事英语相关活动, 给学员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 依托校园网建设军事英语教学网络平台, 使学员可以自主学习真实、丰富、前沿的军事知识, 提高军事素养。

在进入第四学期后, 我校将开设“实用英语写作”和“军事英语视听说”这两门课程。“实用英语写作”这门课程主要瞄准军事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学员使用专业英语完成各类公文尤其是军事公文的书面交流能力。而“军事英语视听说”课程要使学员熟悉课程所涉及的军事知识, 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军事英语词汇, 且能听懂相关军事题材的英语知识讲座、电视节目、新闻广播等, 能参与相关军事题材的讨论, 并培养其国际军事交流能力、获取军事信息和情报的能力。

5. 第二课堂的有益补充

在完成第一课堂的教学外, 为使学员有机会发展个性特长, 培养其创造和应变能力, 学校积极组织开办英语第二课堂, 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补充。

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分为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才艺比赛和英语知识讲座等。英语知识竞赛包括英语词汇竞赛、听力竞赛、阅读竞赛和写作竞赛, 也包括每年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及相关的指导培训。英语才艺比赛主要包括电影配音比赛、英文短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

三、结语

作为部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基地, 军队院校必然要进行教育转型。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 要继续深入贯彻课程要求的精神, 紧贴人才培养的方向, 遵循“先基础, 后专业化”的基本教学规律, 努力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笔者认为,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性的信息技术和社会教育大发展时期, 二者的碰撞必然导致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而在这场大变革中, 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迎接新一轮教学改革,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员队伍的建设和转型, 英语教员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这样才能培养出部队需要的“能打仗, 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和强军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3.中国梦强国梦演讲稿 篇十三

当我们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昔日的风采和荣誉已经消失,它们随着对昔日事业的憧憬,带着那余晖消失了。昔日的记忆奇异而美妙,浸透了眼泪和昨日微笑的安慰和抚爱。我们尽力的倾听,倾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责任——梦想——国家。

一声雷鸣,一镜碎。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这是1840年的中华大地。从此,就是那无边的灾难和痛苦。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过着内心流血的生活。历史的重任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不知不觉间让我们回忆往昔,回忆大唐的繁荣昌盛,大唐的轻歌曼舞,大唐的雄姿英发,大唐的万方来朝。然而,现实却是----衣不遮体,腹不裹食,哀鸿遍野。强国,伟大的议题;强国,执着的梦想;强国,崎岖的征途。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怀揣着强国的梦想,强国让我们回忆中华大地的文学鼎盛,中华大地的儒家礼仪,中华军力的繁荣昌盛。这些荣耀让我们振奋,让我们骄傲。

从1840到今日的中国,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华夏的泪水;每一脚都踩出炎黄的鲜血。

现如今我们知道,有一种力量叫做梦想。百年以来,这种梦想像不熄的火炬一样燃烧着,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种梦想,象甘甜的乳汁支撑着一个又一个寻梦人!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梦想的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有过无数的衰落。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我们的国人总能承担历史的重任,坚守强国的梦想,使中华民族从坎坷中奋起。梦想的血脉,生生不息。林则徐、孙中山,李大钊等一代代仁人志士他们从不犹豫,毫无怨言,满怀信心,嘴边叨念着继续战斗,直到看到胜利的希望才合上双眼。而当我们蹒跚在寻找责任与梦想的道路上时,他们一直在流血,挥汗,洒泪。这一切都是因为它们——责任—梦想—国家

这几个神圣的名词包含着最高的道德准则,并将经受任何为提高人类道德水准而传播的伦理或哲学的检验,它所提倡的是正确的事物,所制止的是谬误的东西。它们庄严地提醒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让我们在肩负强国的梦想时应精神振奋,鼓起勇气,坚守信念,充满希望。

不知不觉间回忆:为什么我眼中常含着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或者:„„提醒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要求我们大学生在新的时代下,应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创新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开阔视野,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学习。同时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更需要我们在肩负强国的梦想时应精神振奋,鼓起勇气,坚守信念,充满希望。让我们一代代寻梦人为中国的强国之梦而为之奋斗!篇二:中国梦_穿越千年的强国梦(演讲稿)2神州十号

中国梦 穿越千年的强国梦

公元366年,有一位名叫乐尊的北魏僧人在敦煌的石壁上忙碌着,他虔诚的勾勒着自己信仰和梦想,大师或许只是一时冲动,却不曾想到,他和他的飞天壁画会在千百年之后成为人类的艺术宝库,赢得世界的朝拜。他更不会想到,在距石窟不远的地方,有一群人在实现着他们的梦想。1921年,十几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聚集在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他们怀着共产主义的梦想与信念,庄严的宣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谁会想到,就是十几个年轻人的梦想会从此点燃了拯救中华民族命运的火种,让中国革命有了脱胎换骨的面貌,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复兴。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古老文明历史的国度,他承载和延续着一个个普通国人的梦想。神舟十号飞船将敦煌石窟里那个流传千年的飞天梦送上了美丽的太空;巍峨大气的“辽宁号”已整装待发,即将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洋之梦;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摘金多银早已不是难事,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圆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让世界为之惊叹;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梦在一步一步的实现。

四十多年前,美国著名的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倒下了,但是他的那句话著名的 “我有一个梦想”却传遍了全世界。每个人都曾有自己梦想,或大或小;每个人都曾有过最初的梦想,或坚持或遗忘。让我们重拾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相结合,在世界的东方绽放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让我们起航吧!篇三:中国梦,强国梦 演讲稿

中国梦,强国梦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强国梦》。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灵魂)的绳索,而应该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这样一股强劲的风。“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是的,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今天,虽然我们不需要经历战火的洗礼,但是我们有责任去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一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继承上一辈的中国梦,为了下一代的中国梦,这就是我中华儿女的强国梦。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看到了金菊含笑,听到枫叶流丹,闻到硕果飘香,也感受到了那抖擞的雄姿震憾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祖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血液在澎湃,筋骨在雷鸣,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正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对梦想的追求;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梦想的执着!同学们!历史的接力棒将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和耻辱,无愧今天的责任和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和追求。让我们满怀豪情,再创新世纪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演讲人:颜鑫

指导老师:陆明芬

单位: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 2篇四:中国梦 穿越千年的强国梦(演讲稿)中国梦 穿越千年的强国梦 公元366年,有一位名叫乐尊的北魏僧人在敦煌的石壁上忙碌着,他虔诚的勾勒着自己信仰和梦想,大师或许只是一时冲动,却不曾想到,他和他的飞天壁画会在千百年之后成为人类的艺术宝库,赢得世界的朝拜。他更不会想到,在距石窟不远的地方,有一群人在实现着他们的梦想。公元1405年,一个名叫郑和的明朝宦官率领着由二百四十多海船组成的庞大船队驶离了中国江苏的浏家港,满载着明王朝的盛世国威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世界级远洋。郑和的船队先后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活动,创造了极大的辉煌。然而,谁会想到,这样的壮举随着英雄的逝去戛然而止。1921年,十几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聚集在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他们怀着共产主义的梦想与信念,庄严的宣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谁会想到,就是十几个年轻人的梦想会从此点燃了拯救中华民族命运的火种,让中国革命有了脱胎换骨的面貌,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复兴。1932年的中国,列强纷争,国家颓废。有一个叫刘长春的东北小伙子,怀揣着体育强国的梦想,苦炼短跑技术,最终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小小奥运梦想却把奥林匹克精神带到了那个兵荒马乱的中国。

当然,历史还会记住1978年的一切,那一年,安徽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农村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他们决意实行 “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这18位农民小小的温饱梦想,却掀开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被永远的铭记。1982年的国际水稻科技会上,有一位中国人被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庄重地引领上主席台。这时,演讲屏幕上赫然显示着袁隆平的巨幅头像,对,这个人就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随后,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的农业科研梦想,从1960年的全国大饥荒开始,却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古老文明历史的国度,他承载和延续着一个个普通国人的梦想。神舟十号飞船将敦煌石窟里那个流传千年的飞天梦送上了美丽的太空;巍峨大气的“辽宁号”已整装待发,即将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洋之梦;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摘金多银早已不是难事,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圆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让世界为之惊叹;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梦在一步一步的实现。

四十多年前,美国著名的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倒下了,但是他的那句话著名的 “我有一个梦想”却传遍了全世界。每个人都曾有自己梦想,或大或小;每个人都曾有过最初的梦 想,或坚持或遗忘。让我们重拾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相结合,在世界的东方绽放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让我们起航吧!篇五:我的梦中国梦演讲稿(原创经典)我的梦中国梦演讲稿

——————为了梦想,展翅飞翔

大家好。我是通辽市第一中学的佟佳宝,很高兴站在这里。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为了梦想,展翅飞翔。

梦是一种向往,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是霍去病一心报国的梦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誓死不屈的梦想,“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周树人矢志不渝的梦想,“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毛泽东救亡图存的梦想,而在今天,总书记深情阐述了世界上最宏大的梦想,关于十三亿民众的中国梦。

习总书记说:“梦想之大,上升到国家、民族,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梦想之小,散落到平民百姓,是丰衣足食,业乐人康。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中国梦,飞扬热烈;也因为中国梦,坚实深沉。因为它承载了亿万人民的寄托,因为它将带领所有中华儿女去将中国梦变成现实!

中国梦,人民的梦,复兴的梦!

梦是生命的启程。有了梦,才有那美好的人生。梦是价值的验证,有了梦才有那灿烂的人生。

上一篇:唐诗里的故事《长恨歌》下一篇: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